2005-01-30 10:24:09蔚藍海

諾貝爾獎背後

看完這一篇報告,我最佩服的是: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於決定得獎人時,完全就事論事,不偏頗,追蹤源頭,講求完整過程而非只看見光環圍繞的明星,相對日本事後官方,媒體,社會的逢迎行為,我個人深深覺得公正客觀的行為才能讓人類更進步。

你認識田中耕一嗎?

他是今年﹝2002﹞諾貝爾化學獎三名得主中的一位;從日本電視節目和日文報紙裡,讀到關於他的消息,覺得這人很有趣,特地向你做個「簡報」。

今年十月九日晚上,總公司位於京都的科學儀器公司「島津製作所」的工程師田中耕一接到電話,對方以英語說他得到諾貝爾獎化學獎,又用英語恭喜他,田中心想這大概是偷拍節目在惡作劇吧?

稍後,他想,這不像惡作劇,大概是他得了某個和諾貝爾獎同名的小獎吧?

直到同事、記者紛紛向他道賀,他才逐漸相信事實。

田中耕一畢業於東北大學電氣工程學科,沒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在學界寂寂無名,這次竟得個跟他本科無關的世界級大獎,包括他和他的親人在內,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據他的同學說,他在校時,總悶著頭做自己事,成績也不好,畢業後應徵SONY公司,面試時被淘汰,後來到島津製作所就職,待了約二十年,今年現任職位為技術部主任(在日本,主任算是最低級的主管,職位低於部長、課長、係長等)。

獲獎當晚,記者擁到他的公司,把正要下班的田中他出來談話,他穿著灰色的夾克式工作服,靦腆的說:「對不起,我臨時找不到西裝穿。我是學電子出身,缺乏化學的常識,幸而能以全新的構想做研究。」

田中靠什麼獲獎的呢?

據說,他二十八歲時,在京都大學發表了一篇關於測量高分子質量的論文,當時沒有受重視,後來德國與美國的學者改良他的方法,用於研究基因時測量蛋白質質量,再三引用他的論文,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單位接獲推荐後,確定該方法的原始構想出於田中,便決定頒獎給他。

田中得獎後,各種榮耀頭銜接連而來。母校東北大學向來只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給外國人,緊急修改規章,讓他當上天字第一號的本國籍榮譽博士,還聘他為客座教授。

島津製作所高層,立刻下令連升田中五級(升完還是沒部長高),發給獎金一千萬日圓,有人批評這筆獎金太少了,因為島津的股票在田中獲獎後,連日大漲,總資產額在五天內增加了34%,增加的部分相當於兩百三十五億日圓。

不用說,首相小泉純一郎、文部科學省大臣(為了精簡人事,文部省已與科學技術廳合併)遠山敦子等政治人物,也要召見他來恭賀慰勉一番,好沾點光。

瑞典駐日大使接見田中時,告訴他頒獎典禮上將有舞會,田中說:

「我不會跳舞,我太太也沒有禮服,看來我又多了一樣煩惱。」

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記者問田中怎麼想出那個獲獎的構想時,他說,當年他誤將兩種不該混合的物質混合在一起,不久竟發現混合出來的新溶液,能夠測量一些過去測量不出來的東西,再加上他原本念電子,對生物化學現有理論一無所知,不知道依當時的理論,他的構想完全不可行,就這麼一意孤行的做下去,最後竟走出一條新路。

田中說,他在公司裡被稱為怪人,因為他不跟人應酬,不參加升級考試,專心於研究,還老是做些沒有常識、別人不做的事,也常常失敗,但是要是不如此,或許他無法得到現在的成果。

我想,田中的長處,應該不是「將錯就錯」,而是

一、不怕錯。

二、不怕把別人的錯當成自己的對。

三、不在乎名利。

這樣的人能得到諾貝爾獎,還真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