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07 00:09:37魚
死亡,生命中必要承受之重
片名:夏之庭
導演:相米慎二
年份:1994
偌大的螢幕上,三個小朋友真摯用力地擁抱著老爺爺說:「你不要死!不要死啊!」,我的臉頰已經汪洋一片;故事的最後小孩將棺木打開,只為讓戰後失散多年的老奶奶見爺爺一面時,眼淚,一發不可收拾。
黑暗中的我,想起今年七月過世,前天剛好做百日祭的外公。想到他臨終時溫熱的身體逐漸冰涼,我們在他的耳邊輕輕地告訴他安心好走;想到他在棺木中安靜地不發一語,曾經那樣高談闊論,那樣活生生的一個人,如今長眠。胸口有種淺淺的痛,一道無奈卻也不得不面對的殘酷傷口。
對死亡的想像,在活著的時刻如影隨形,特別是與死亡相對之際,許多的疑問更是大量湧出,所以我們習慣了在生命的縫隙中揣測生命最後的光景。死亡的過程痛不痛苦?在那當下我們會看見什麼?死後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模樣?我們還能不能見到在乎的人?能不能進入他們的夢裡或者化身什麼在他們身邊?面對死亡,我們還有種無法抑制的蠢蠢欲動,有時候情不自禁想像捷運進站時縱身一跳的血肉糢糊,從高樓墜下在重力加速度之後的粉身碎骨。伴隨懼怕的死亡誘惑,極盡本能勾引著我們。
這部片,就是三個孩子們經歷一段始於好奇,參雜懷疑恐懼最後終得學習接受死亡的探險之旅。胖小孩參加了奶奶的喪禮,發現死去的人最後不過化為一堆骨灰之後,三個孩子開始對死亡產生莫名的興趣。他們決定去觀察附近一位獨居老人,想要親眼看見死亡的發生;他們貼身緊跟老人,深怕錯過他死掉的瞬間。當高個兒小孩進入醫院尋找老人蹤影時,漆黑昏暗的影像放大死亡所帶來的恐懼;當他打開太平間的那扇門,如同與死亡正面交鋒,恐懼使他他頭也不回地衝到醫院外,回到陽光普照的人間。這時,死亡是黑暗裡一隻青面獠牙的惡魔,因看不清真面目而令人懼怕。
隨著相處機會的增加,孩子們參與了老人的生活,原來一片荒煙漫草的院子也在他們的努力之下煥然一新,甚至種起了大波斯菊。狂風暴雨的颱風夜,孩子們不顧危險衝去老人家,嘴上雖說是擔心他們種的波斯菊,沒說出來的其實更是掛念老人的安危。那個晚上他們知道了老人的故事,老人因戰爭而殺人的遺憾拋家棄子,曾經終結別人生命的劊子手自覺無顏面對家人。在戰爭時如果不殺別人,自己就得死,生與死間如此殘酷的對立,是對生死的另一種體認。
孩子們決心讓老人再見妻子一面,人是找到了,老人卻在孩子們贏了球賽那個陽光美好的下午離開人世;那天,庭院開滿了紅紅黃黃的大波斯菊,生氣勃勃那樣美麗。原本一心想看著老人死去的孩子,拼命地抱起老人的身體為他按摩著,他們大聲哭泣,不是故意要老人死的啊!於是我和他們一起明白,死亡果真令人措手不及,活著的人,永遠也無法做好準備。
有趣的是,飾演老先生的演員在斷氣後還是可以明顯地看見他的呼吸,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這個小破綻,卻忍不住直盯著他的胸口瞧。也許我依然無法輕易相信,一口氣就能讓天人永隔;死亡太靠近、太容易,也太不真切。那樣的畫面儘管突兀,我還是希望老人能奇蹟似的甦醒過來。只是,電影畢竟不是八點檔連續劇,老人真的死了,孩子們為他送行,他們是那麼樣的願意靠近一個已死去的軀殼。因為愛,死亡再也不是令人害怕的存在。
說真的,這只是個簡單的故事,透過這三個孩子與老人相處的一整個夏天來認識死亡。導演最成功的地方是讓這幾個小演員用最自然的方式演出他們該有的樣子,小孩討厭的模樣真令人討厭,但貼心時那嘴硬的樣子又令人發噱,比起多數電影裡小演員做作的模樣要好看得多了。
我始終覺得,沒有什麼電影比真摯動人更難能可貴,甚至在將來人生的某一階段中,不自覺地被電影裡教會我們的人生哲學影響著。所以我沒那麼難過了,儘管電影裡的老爺爺死了,現實生活中我的外公也死了,但是這部片子讓人明白死亡並不可怕,相反的也可能是一段溫暖的回憶。
離開的人遺留下來的力量,必定會以一種超現實的方式存在著,而活著的人,一定感受得到。
導演:相米慎二
年份:1994
偌大的螢幕上,三個小朋友真摯用力地擁抱著老爺爺說:「你不要死!不要死啊!」,我的臉頰已經汪洋一片;故事的最後小孩將棺木打開,只為讓戰後失散多年的老奶奶見爺爺一面時,眼淚,一發不可收拾。
黑暗中的我,想起今年七月過世,前天剛好做百日祭的外公。想到他臨終時溫熱的身體逐漸冰涼,我們在他的耳邊輕輕地告訴他安心好走;想到他在棺木中安靜地不發一語,曾經那樣高談闊論,那樣活生生的一個人,如今長眠。胸口有種淺淺的痛,一道無奈卻也不得不面對的殘酷傷口。
對死亡的想像,在活著的時刻如影隨形,特別是與死亡相對之際,許多的疑問更是大量湧出,所以我們習慣了在生命的縫隙中揣測生命最後的光景。死亡的過程痛不痛苦?在那當下我們會看見什麼?死後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模樣?我們還能不能見到在乎的人?能不能進入他們的夢裡或者化身什麼在他們身邊?面對死亡,我們還有種無法抑制的蠢蠢欲動,有時候情不自禁想像捷運進站時縱身一跳的血肉糢糊,從高樓墜下在重力加速度之後的粉身碎骨。伴隨懼怕的死亡誘惑,極盡本能勾引著我們。
這部片,就是三個孩子們經歷一段始於好奇,參雜懷疑恐懼最後終得學習接受死亡的探險之旅。胖小孩參加了奶奶的喪禮,發現死去的人最後不過化為一堆骨灰之後,三個孩子開始對死亡產生莫名的興趣。他們決定去觀察附近一位獨居老人,想要親眼看見死亡的發生;他們貼身緊跟老人,深怕錯過他死掉的瞬間。當高個兒小孩進入醫院尋找老人蹤影時,漆黑昏暗的影像放大死亡所帶來的恐懼;當他打開太平間的那扇門,如同與死亡正面交鋒,恐懼使他他頭也不回地衝到醫院外,回到陽光普照的人間。這時,死亡是黑暗裡一隻青面獠牙的惡魔,因看不清真面目而令人懼怕。
隨著相處機會的增加,孩子們參與了老人的生活,原來一片荒煙漫草的院子也在他們的努力之下煥然一新,甚至種起了大波斯菊。狂風暴雨的颱風夜,孩子們不顧危險衝去老人家,嘴上雖說是擔心他們種的波斯菊,沒說出來的其實更是掛念老人的安危。那個晚上他們知道了老人的故事,老人因戰爭而殺人的遺憾拋家棄子,曾經終結別人生命的劊子手自覺無顏面對家人。在戰爭時如果不殺別人,自己就得死,生與死間如此殘酷的對立,是對生死的另一種體認。
孩子們決心讓老人再見妻子一面,人是找到了,老人卻在孩子們贏了球賽那個陽光美好的下午離開人世;那天,庭院開滿了紅紅黃黃的大波斯菊,生氣勃勃那樣美麗。原本一心想看著老人死去的孩子,拼命地抱起老人的身體為他按摩著,他們大聲哭泣,不是故意要老人死的啊!於是我和他們一起明白,死亡果真令人措手不及,活著的人,永遠也無法做好準備。
有趣的是,飾演老先生的演員在斷氣後還是可以明顯地看見他的呼吸,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這個小破綻,卻忍不住直盯著他的胸口瞧。也許我依然無法輕易相信,一口氣就能讓天人永隔;死亡太靠近、太容易,也太不真切。那樣的畫面儘管突兀,我還是希望老人能奇蹟似的甦醒過來。只是,電影畢竟不是八點檔連續劇,老人真的死了,孩子們為他送行,他們是那麼樣的願意靠近一個已死去的軀殼。因為愛,死亡再也不是令人害怕的存在。
說真的,這只是個簡單的故事,透過這三個孩子與老人相處的一整個夏天來認識死亡。導演最成功的地方是讓這幾個小演員用最自然的方式演出他們該有的樣子,小孩討厭的模樣真令人討厭,但貼心時那嘴硬的樣子又令人發噱,比起多數電影裡小演員做作的模樣要好看得多了。
我始終覺得,沒有什麼電影比真摯動人更難能可貴,甚至在將來人生的某一階段中,不自覺地被電影裡教會我們的人生哲學影響著。所以我沒那麼難過了,儘管電影裡的老爺爺死了,現實生活中我的外公也死了,但是這部片子讓人明白死亡並不可怕,相反的也可能是一段溫暖的回憶。
離開的人遺留下來的力量,必定會以一種超現實的方式存在著,而活著的人,一定感受得到。
下一篇:移動城堡裡 夢想依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