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7 23:12:24ㄚ正

家暴三部曲

邱小妹未脫險境,全國民眾高度關切。兒童家暴事件的施暴者是否真是毫無愛心的冷血動物?根據台北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接案經驗發現,之所以有家暴案件,往往不是因為﹁施暴者不愛受暴者﹂,而是無法克制自己不斷以﹁控制﹂的方式愛對方、﹁愛錯了方式﹂。 
 
 邱小妹妹從目睹母親受暴,到成為直接受暴的家暴兒童,從邱母親當初執意嫁給邱父、不被家人諒解,婚後遭受家暴到隨之而來的兒童受暴問題︵數個國外研究資料顯示百分之七十的婚暴案件會發展成兒童受暴事件︶,似乎已經成為典型家暴發展模式。 
 
 ﹁愛錯了方式,才是家暴的問題所在!﹂長期從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台北市南港婦女服務中心社工員督導廖芳瑩指出,所謂暴力其實就是一種以肢體、行為或語言等方式,﹁控制﹂對方意志與行為的狀態,因此如果婚前親密愛人就常在明知自己反對,但還狂打﹁奪命連環call﹂控制行動、強迫自己穿上對方指定的衣服,甚至是在違背自己性自主意願的狀態下﹁求愛﹂時,對方就顯露了不尋常的控制慾望,而且有可能在婚後成為婚姻暴力的施暴者。 
 
 廖芳瑩指出,幾乎所有的婚姻暴力受暴者都會被另一半刻意孤立人際關係與求助網絡,以便遂行各種暴力控制手段;婚姻暴力家庭中,有很多的受暴婦女當初在和另一半結婚時,因為家人並不欣賞對方、得不到家人的祝福,以致於婚後受暴之後也不願主動向娘家求助。 
 
 在類似這樣的婚姻關係中,先生也常避免和娘家互動,甚至會刻意說娘家家人和配偶朋友的壞話;更明顯的例子是,很多婦女當初根本就是在約會強暴中受孕、奉子成婚,最後成為受暴婦女,也就是說,﹁約會強暴﹂、﹁未婚生子﹂和﹁婚姻暴力﹂,通常就是不幸婚暴家庭三部曲,而邱小妹妹父母從結識到離異的過程,似乎也印證了這個模式的真實性。 


 這項說法得到了北市家暴中心的印證,根據台北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接案統計,因為遭受婚姻暴力而向家暴中心求助的受暴婦女中,五分之一的親密伴侶﹁一路走來始終一﹂、早在當初交往時就已經有暴力行為;家暴中心提醒未婚婦女千萬不可輕忽婚前或剛交往時的暴力行為。
 
 家暴中心主任童富泉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暴力時常容易出現暴力循環現象,也就是施暴者施暴後,也會向另一半道歉、懺悔,讓彼此關係再度進入蜜月期,但這並不代表親密關係的暴力因子已經不再存在;相反地,施暴者的施暴行為不但會像炸彈般隨時引爆,許多受暴者也因此無法認清兩人關係中的暴力問題,甚至會將施暴者的行為合理化,認為對方﹁是因為愛自己才會打我﹂。 
 
 
 廖芳瑩指出,暴力不儘限於肢體暴力,也包括精神虐待;她接洽過的一個案件中,施暴的先生社經地位相當高、在外頭也是有頭有臉的人,時常刻意表現出體貼太太、關心娘家的動作,甚至還會在網路上公布夫妻倆人﹁甜蜜恩愛﹂的心情日記,以致於周遭的同事、朋友都相信自己是﹁新好男人﹂;她說,在夫妻人際網絡高度重疊的狀況下,一旦太太受暴,很容易因為不被周遭朋友信任而求助無門,甚至會將枕邊人的暴力行為合理化並轉而責怪自己、產生暴力循環。
 
 廖芳瑩指出,當男性有暴力行為、不負責任或其他不適於兩人關係的負面行為時,社會主流價值常以﹁當完兵就好了﹂、﹁結了婚就好了﹂,或﹁有小孩就好了﹂等說法,期待男性在不斷成家立業的過程中調整自己的行為,但往往任人遺憾的是,這些期許時常到最後都沒有一一應驗,唯一應驗的只有暴力。
 
 許多家庭暴力都離不開﹁酒﹂,儘管邱小妹妹的父親表示,自己是因為酒醉才失手傷害稚女,但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表示,國外家暴研究資料顯示,酒精或藥物使用雖然與家暴高度相關,但施暴者常以酒精或藥物作為自己施暴的藉口之一,停止使用酒精或藥物並不會停止暴力,因此酒精、藥物和暴力彼此應該被分開來檢討。 
 
 婦援會引述國外研究資料指出,施暴者除了施展暴力外,往往也傾向權威、忽略以及言語虐待的管教方式,而這些會在兒童受暴之餘,讓兒童受到更深的傷害;其中,施暴男性普遍被認為有﹁強制性﹂特質,最常見的就是父親控制母親的教養方式,有些施暴者可能要求伴侶終止懷孕、推翻伴侶對孩子的教養,或因孩子的行為遷怒並攻擊母親。 
 
 此外,施暴者也常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並認為適時使用暴力只是在主張自己的權力,因此當許多施暴男性認為伴侶關心孩子甚於關心他時,就可能因為憤怒而對伴侶施暴;不巧的是,施暴男性由於自私的佔有感特別重,因此在面臨孩子的監護權官司時,他們比沒有暴力行為的父親更傾向申請孩子的監護權,而即使施暴男性在與伴侶離異後,也可能利用未受監督的探視孩子機會,要求孩子監控並報告母親的行蹤、威脅母親,或破壞兒童的東西及處罰兒童,藉此處罰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