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10 19:23:17澄心

台中廣播電台[心靈講座]~主談話題:生活禪

慈心師父上人應邀前往台中廣播電台參加[心靈講座]
主談話題:生活禪
~摘自[慈語雜誌第37期]
當天護持師父上人前往台中廣播電台,參加一場與廣播專業人員的心靈講座,主要是談「生活禪」,在我眼前的是一張張興奮的臉與充滿期待的眼神,就像後學剛親近道場時的感受是一樣的,因為師父如春風的笑容,讓人打從心裡就感到難以言喻的清涼,會升起一種平靜的感覺,從師父身上會感到佛法不可思議的一種力量,此時後學與他們一樣,靜靜的、專一的聆聽師父的開示,這趟心靈之旅,我們都將滿載而歸。以下是師父授課的全部內容:
「各位阿彌陀佛!其實身為專業媒體工作者,你們無時無刻都在作一種佈施。身為這個科技日新月異跨時代的媒體工作者,他是最好的修行人,而且度人是最快速的,因為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菩薩的化身,為什麼呢?因為你們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傳遞出好的訊息,無形之中影響了很多人,因位我們嘴巴所講出來的每一句話,影響人心非常的深遠。
現在有一些宗教的媒體,藉由高科技的技術來做一種引導跟一種勸化,能夠
讓你的內心獲得快樂的資糧,任何宗教只要能夠勸人為善,那都是很好的宗教。如果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關係,但內心要清礎自己快不快樂。假如你處在一個環境裡,看到任何一個都不順眼,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其實那在於我們自己,最後也必會往回射,回射到自己的身上。我們如果時時刻刻都想一個人的不好,相對之下,反射給我們的,就是不好的念,而這個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自己發射出去而傳遞回來的,就像廣播電台的頻率一樣。你看喔!我們藉由這個頻率、這個音聲傳遞出去,專業的廣播人員在他們的專業領域裡面,用很多的技巧去引導一個人,讓他的內心非常的和樂、非常的和善。好的音聲在佛法裡是非常重要的,在戒條裡,口的戒就有四條,嘴所說的話可以殺人於無形,以前一位紅歌星因受到外界很多言論攻擊,又沒有獲得一股力量幫助他、於是選擇自我了斷,留下「人言可畏」四個字。很多人的嘴巴講出來的是不善的,不僅會影響別人,也會影響自己。相對之下,各位都是媒體的專業工作者,藉由你們嘴巴引導出去的會影響更多層面的人,所以當我們講話的時候,先思考一下,再傳播出善的語言。
有些人很喜歡算命,其實我們的命早已註定,如果這一輩子無功無德,你要去改,這是不可能的,不只是佛教這樣講,儒教、道教也講這句話。在「了凡四訓」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可以怎樣去扭轉先天既定的命呢?那就要改變自己、廣植福田。而在座的每一位,你們植福田最快的方法、而且是最大的佈施,不是說師父我捐多少給您,而是善用你們的嘴巴,時時刻刻講好聽的話,佈施給收音機前的聽眾朋友。
你每天高不高興,在你身邊的人,是第一個感受出來的,如果你今天心情很好,自然呈現不一樣的感受,自然而然人家就喜歡靠近你。我們的心情其實是藉由音聲的傳播,直接進入我們的耳朵而產生的感受,在我們修學佛法裡面,講到六識,其中耳識就是說我們的耳朵,其實是一個很深很深的傳介力量,一句話經由耳根會潛藏在潛意識裡,所以你的一句好話,就會種在那個人的心上,無形當中你就會和他結善緣,這樣的音聲一直傳播下去,當以後因緣具足時,你會發現,在你遇到困難時會有許多善因緣來幫助於你。所以佈施當中,其實嘴巴是最好的佈施。
除了要常說好話外,還要常存好心,慈悲是沒有敵人的,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學習,學習彼此成長的,如果沒有磨擦的話,我想我們每個人就像是菩薩一樣了。我們都會有自己的脾氣跟習性,相對之下,在工作當中或是在我們的家庭,以及任何環境,都會遇到不順心的時候,在這不順心的當中,最主要的是,你能不能夠去突破自己本身的問題,如果你能夠突破的話,那你就能夠成長。
薑越老越辣,在每一個專業領域裡,都會有一定的階級層次,資深與新進的人員會有不同的學習與專業領域,所以當我們學習的越廣時,更要能夠懂得如何去提攜後進,因為唯有提攜後進,那這條脈才不會斷,而當你有這樣的氣度時,你一定能獲得成長。所以除了用好的語言去傳播、去跟大家結善緣外,還要有好的行為,尊敬長者,提攜後進,對同輩要能彼此關愛,這樣我們才能夠學習更深一層的專業領域。當我們有更深的專業領域後,要懂得如何自我成長,所以不停的學習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
其實有很多人看到出家人,就會覺得說,師父你們好像很悠閒,你們是不是每天早上起來敲木魚誦經後就沒事了呢?其實錯了,其實出家人的工作比一般人來的多,可是,我想如果能夠牲自我的時間,然後做一種付出,我想這也就是我們獲得快樂的泉源。如果你能夠時時刻刻說好話、存好心,有一個慈悲心的時候,那你的心中是完全沒有敵人的,再來你能夠用你的言行舉止去利益別人,那我想,在你周遭的人,一定會有不一樣成長的資糧,每一個人一定會覺得很快樂,在我們的心靈裡面,能夠獲得一定的提昇。
所以希望各位,你們能夠善用善良的語言、溫柔的聲音去傳達一份慈悲的力量,你們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來幫助眾生,所以在這裡,慈心要祈願祝福你們,讓佛菩薩的加持,讓你們能夠在學習上面、處理事情上面,能有更大的力量。」

×××××××××××××

師父上人的開示,讓後學當下回頭看自己的心,曾不經思考而說出傷的話,尤其是對自己身邊的親人。自己常會因別人的一句話而痛,但心中的「自我」卻讓我忽視了家人的感受,雖是善意但忘了要柔軟言語,同樣的一句話因不同的音聲而有不一樣的感受,那時,師父的話彷彿喝,讓我銘記在心,在心中提醒自己要有慈悲柔軟語,而後在日常中,「轉念」讓我漸漸改變心性,多一份體諒的心,自然不會有衝口而出的情緒,傷人也傷己。如今,已漸能處理自己的情緒,調整念頭,所以會感到心靈的安定。當自己的心不會起伏不安時,身邊的人也會有祥和的感覺,可以很開心的度過每一天。
記得以前大眾傳媒與資訊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聽廣播是紓解壓力的方法,因為沒有影像,所以會用心去聽收音機裡傳來的聲音,感性的聲音、輕柔的音樂,在每當做功課時、寂寞時,這些廣播人員就像是一位知心好友,伴我度過青澀的年少歲月。隨著電視有線節目的多元化,現在的電視媒體有些內容給予青少年不良的示範,加上現在雙薪或單親家庭多,電視常成為孩子們成長中最重要的伴,隨著螢光幕的聲光效果、不良的內容,如彼:此打鬥、怒罵、暴力、色情,這些扼殺了他們純真的心靈,一株小苗若沒有用心去栽培,用善法去滋養,日後必將自毀前程,也為整個家庭、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在處世上控制心念難,但口更難,會因一時的衝動而說出不該說的話,傷人的話像利刃,會在心口上留下很深的傷口,深深影響一個人未來的人生觀。故有言:「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平日多反觀自心,培養慈悲的心與寬宏的度量,一個笑容、一句好話、令人歡愉,我們都希望每天看到、聽到的都是美好的,所以何不先從自己做起呢?其實當自己先微笑時,最先感受到,最先受益的是自己,這是真的,後學現在會有這樣的體會?每天早上起床前,先在心中起個念頭-我很快樂,您會發現,一天下來,每件事都很順心、每個人都很順眼,您微笑時,心也在微笑,別人也會對我們微笑,就這樣快樂一整天,也將好的感受感染給別人,多美好啊!您也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