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18:11:54瀟旭
文益詩
今天來寫這文益禪師作的詩
文益禪師
擁毳對芳叢 由來趣不同。
髮從今日白 花是去年紅。
艷冶隨朝露 馨香逐晚風。
何須待零落 然後始知空。
本詩選自《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這首五言律詩表達了法眼文益禪師(885-958,俗姓魯,餘杭人。)賞花時的情趣,內中刻畫景物,抒發感情,揭示禪機,頗見功力。
法眼文益禪師在寫這首詩時有過這樣一個背景:「師(法眼文益)一日與李王論道罷,同觀牡丹。王命作偈,師即賦之。王頓悟其意。」
「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作為皇上的嘉賓,觀賞牡丹的場面當然不同。毳指鳥獸的細毛。牡丹花開,已是陽春三月,江南一帶已無寒意,所以「擁毳」決 非指毛制之僧衣,這與僧儀不合。毳衣是朝廷禮服之一,是朝服上以五彩所繪鳥獸之形。指的是與眾多官員們同觀牡丹,但彼此的情趣感受是不同的。
「髮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此時文益禪師年約花甲,頭髮漸白,不復往年的青絲。但牡丹花哪一年不是紅色的呢?在一年一度的春暖花開之時,人卻因之老了一歲啊!
「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一個「朝」「晚」的時間差,點明了禪師對紅塵無常的敏銳。牡丹是「艷冶」的,「一枝紅艷對凝香」嘛,晚上仍有馨香遠送,似乎這富貴是永恆的,對此無警惕感是危險的。
「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文益禪師在牡丹盛開之時,就感到其中「空」的存在了,見微知著嘛。人們能否從平常慣見的「熱鬧」場中體悟到這個「空」呢?
取自網路註釋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