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
ㄚ婆家院子裡的釋迦樹.經過了一番修剪.只剩下少許枝葉還伸出牆外在馬路邊招搖.截去了不少枯黃乾黑的枝幹.使得長出的新葉格外翠綠.印象中看到樹上掛著一顆顆釋迦到也不足為奇.不過它的花是長甚麼模樣.卻沒見過...
現在倒是難得可以見到釋迦花的廬山真面目.也許是這一朵朵掛在茂盛枝葉下.顏色並不突出的花朵.很難被發現.倒吊長錐狀的花包.好像躲藏在綠葉中一樣.等3瓣厚實角錐狀的花瓣展開了.帶點淡白淡黃的色彩.才比較可以分辨.
它那外皮粒粒凸起的果實.也沾了佛祖的光.有著如此尊貴的名字.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吧:[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
番荔枝(學名:Annona squamosa),又稱佛頭果、番鬼荔枝(廣東粵語區、香港、澳門)、釋迦(台灣)、林檎(廣東潮州)、嘜螺陀(廣西)、洋波羅(廣西龍州)、假波羅(廣西憑祥),為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多年生半落葉性小喬木植物。
根據台灣府誌記載是由荷蘭人引種入台栽培,至今有400多年歷史,原產於熱帶美洲,又因為自「番邦」引入,故又稱為「番荔枝」。
原產於熱帶美洲的釋迦,多栽種於熱帶地區,目前全世界台灣栽植最多。在台灣,釋迦大多分佈於東部及南部,尤其以台東所種植的釋迦最多
釋迦樹莖高3—5公尺,枝葉細密且低垂。單葉,互生無托葉,葉子正面深綠色反面為灰綠色。花單生,附生於葉腋或枝端,4至9月開放,花瓣3枚呈橢圓長形,三稜角長形或線狀三角形,顏色淡綠花身下垂,散發濃厚的果香。果實為聚生果,果皮表面呈圓形、心臟形、橢圓形或圓錐形,未熟果表為深綠色,成熟果實呈現淺綠色或綠黃色,形狀神似荔枝,故原名番荔枝,又因為果皮突起形似釋迦佛頭,因此別名「釋迦」。「釋迦」之名另有一說應來自馬來語srikaya,荷蘭人自印尼引進時台灣人採用音譯稱呼此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