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21:27:28stevenqiu6692

有很多意見。我的看法是,現在很多工作

 

大陸科技業已全面威脅台灣的競爭優勢,國內的新興產業如電子商務、網路的新應用,還在思索新模式。台灣該往哪走?又該從什麼方向創新?遠見高峰會第七場論壇,以「改革突破、創新成長的必要之路」為題,邀請曾擔任微軟、Google全球副總裁的李開復發表高見。

 

 

李開復是兩岸三地網路軟體界最為年輕一代熟識且愛戴的領袖級人物;現為創投公司創新工場董事長,他積極扶植年輕一代的網創團隊,也經常利用臉書粉絲頁,和兩岸三地想要創業的人進行交流。

 

2013年,李開復因病返台休養,目前還在接受標靶治療中。實戰經驗豐富的他,為了改革台灣創業環境的努力與關懷,從未因病而停歇。

 

論壇在剛接任政大校長周行一的引領下,李開復暢談了許多台灣拚創新的關鍵建議。以下為論壇內容:

 

主持/政治大學校長 周行一

 

演講/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復

 

〉給政府的建議

 

改善創業環境 責無旁貸

 

過去一年,我雖然在養病,仍趁空接觸了不少投資人,也認識了許多熱心人士,在困苦環境中不屈不撓的創業朋友,都令人佩服。

 

在當下整個台灣的創業生態環境中,若用病人的情況來比喻,我觀察2013年到2014年,病情顯然並沒有好轉。至於政府能做什麼,該作什麼?有幾點想法可分享。

 

首先,台灣的創業環境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太不國際化,只看到國內市場。政府有義務也有責任來改變這個負面循環。在這種大環境下,有三種公司特別需要關注,第一種是高成長的公司,因為要促動一國經濟真正成長,一定要去投資高成長公司,像傳統產業與一些小確幸取向的公司,你可以努力去消費,但不應該是主要投資的項目。

 

第二種是要投資國際化的公司,台灣市場小,只看台灣市場的公司,無法真正扭轉這個負面循環。

 

第三種要去投資早期初創公司,若是大公司已經有營利,或快上市櫃的公司,並不需要多加幫忙。新創公司在早期,也許有風險、有困難,正需要天使投資與善人冒更多的風險去扶植,協助脫離困境。以上這三種,比較需要扶值,至於其他的公司,則不需要政府提供太多補助。

 

不迷信專家 助天生創業家越南文翻譯

 

我自己過去創立創新工場學到不少教訓,可藉本次機會分享出來。

 

這一代的創業者,不再是過去那種靠著政府、專家或大公司策劃未來方向,才朝著那個目標前進的人。那個時代過去了。今天的創業者,有獨立的思想,有創新、有創意,有很強的執行力與團隊;也許剛開始做點小產品,之後再針對這個方向,不斷努力摸索,他們會根據用戶體驗去改革,某種程度來說是野生的成長,在荒野中打拚出來的團隊。已經不再是由導師或業越南文翻譯師輔導出來的模式。

 

對待這種公司的態度,不應該是像農夫施養分、或父母帶小孩;而是把這些創業者挖掘出來,因為他們是與生俱來有創業特質的人,應用摸索成長的方式來鼓勵他們。

 

第二個我學到的事情是,投資,真的不只是投入資金。一個好投資者,不只是給錢,而是必須協助找到一個經驗豐富的創業者,用自己的能力、人脈與資源去協助新創者,讓這些在荒野中打拚的創業家,遇到困境時能得到他們需要的建議。這樣才能得到成功。

 

從這種角度來說,無論政府或私人企業,也應幫助這些有價值的小部隊和投資人,他們的財務資源可能並不豐沛,但他們越南文翻譯創意不會只是紙上談兵。

 

政府不該自己判斷哪些新創公司值得投資,請專家委員會來評估,也未必懂得;更不應該把資源給大財團,而是應把資源給這些有價值的投資人或小公司。

 

〉給年輕人的建議

 

新創公司磨練 放大格越南文翻譯

 

台灣年輕人若想創業,該從哪裡做起?我有一些提醒。雖然在美國矽谷或中國大陸,創業家也有逐步年輕化的趨勢,但那是因為當地生態圈已經成形,且有正面循環,也有很多人在扶植他們。但台灣的創業環境,還有不少問題與困難,一個太年輕或完全沒有經驗的創業家,自己跑出去撞得一頭包,不見得是好事。

 

我認為,想創業的年輕人,不用急著自己先成立公司。第一個要做的事,可以先加入一個新創的小公司,學習當老闆的經驗,小公司什麼都能接觸到,歷練較多,可以學到很多事,成長快。幾年後,就可以離開,自己創業。有機會進到大公司,當然很好,只不過大公司的資源會「鎖住越南文翻譯」一個人走出去的能力。我建議還是先到小公司學習。

 

第二個建議,是要量力而為。在學校可以先學習作一些簡單的專案,諸如服務業、社企等類型的創業。過幾年以後,再做大一點格局的事情。

 

創業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尊重使用者。不要只是為了實現一個很棒的點子,而是要能真正能解決一批使用者遇到的日常問題。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再慢慢做大都可以,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只是想解決哈佛大學學生約會前想看看對方長什麼樣子,貼出照片的需求。

 

別只遊學 要積極開拓視野

 

年輕人對於目前22K的低薪,有很多意越南文翻譯。我的看法是,現在很多工作的起薪的確不高,但這個環境一定還是有可以幫助你一飛衝天,宛如搭上火箭升空的關鍵趨勢,不要畏懼,而是要把握。如何抓取新趨勢?可以多看英文網站,多吸收國外資訊,多閱讀有養分的書,不要只盯著電視的八卦節目。

 

此外,一定要出國看看,全世界最有創新力越南文翻譯、最值得去的地方絕對是美國矽谷,不要只想輕鬆遊學。出國就是要去沉澱,學習創新,待個幾年念個學位,更能開拓視野。

 

最後就是要追隨自己的心,只有你的心知越南文翻譯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要因為父母想要什麼,社會想要什麼就隨波逐流,他們的意見只能參考;只有自己心中想要做的事情,才是最該追求的。

大陸科技業已全面威脅台灣的競爭優勢,國內的新興產業如電子商務、網路的新應用,還在思索新模式。台灣該往哪走?又該從什麼方向創新?遠見高峰會第七場論壇,以「改革突破、創新成長的必要之路」為題,邀請曾擔任微軟、Google全球副總裁的李開復發表越南文翻譯見。

 

 

李開復是兩岸三地網路軟體界最為年輕一代熟識且愛戴的領袖級人物;現為創投公司創新工場董事長,他積極扶植年輕一代的網創團隊,也經常利用臉書粉絲頁,和兩岸三地想要創業的人進行交流。

 

2013年,李開復因病返台休養,目前還在接受標靶治療中。實戰經驗豐富的他,為了改革台灣創業環境的努力與關懷,從未因病而停歇。

 

論壇在剛接任政大校長周行一的引領下,李越南文翻譯復暢談了許多台灣拚創新的關鍵建議。以下為論壇內容:

 

主持/政治大學校長 周行一

 

演講/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復

 

〉給政府的建議

 

改善創業環境 責無旁貸

 

過去一年,我雖然在養病,仍趁空接觸越南文翻譯不少投資人,也認識了許多熱心人士,在困苦環境中不屈不撓的創業朋友,都令人佩服。

 

在當下整個台灣的創業生態環境中,越南文翻譯用病人的情況來比喻,我觀察2013年到2014年,病情顯然並沒有好轉。至於政府能做什麼,該作什麼?有幾點想法可分享。

 

首先,台灣的創業環境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太不國際化,只看到國內市場。政府有義務也有責任來改變這個負面循環。在這種大環境下,有三種公司特別需要關注,第一種是高成長的公司,因為要越南文翻譯動一國經濟真正成長,一定要去投資高成長公司,像傳統產業與一些小確幸取向的公司,你可以努力去消費,但不應該是主要投資的項目。

 

第二種是要投資國際化的公司,台灣市越南文翻譯場小,只看台灣市場的公司,無法真正扭轉這個負面循環。

 

第三種要去投資早期初創公司,若是大公司已經有營利,或快上市櫃的公司,並不需要多加幫忙。新創公司在早越南文翻譯期,也許有風險、有困難,正需要天使投資與善人冒更多的風險去扶植,協助脫離困境。以上這三種,比較需要扶值,至於其他的公司,則不需要政府提供太多補助。

 

不迷信專家 助天生創業家

 

我自己過去創立創新工場學到不少教訓,可藉本次機會分享出來。

 

這一代的創業者,不再是過去那種靠著政府、專家或大公司策劃未來方向,才朝著那個目標前進的人。那個時代過去越南文翻譯了。今天的創業者,有獨立的思想,有創新、有創意,有很強的執行力與團隊;也許剛開始做點小產品,之後再針對這個方向,不斷努力摸索,他們會根據用戶體驗去改革,某種程度來說是野生的成長,在荒野中打拚出來的團隊。已經不再是由導師或業師輔導出來的模式。

 

對待這種公司的態度,不應該是像農夫施養分、或父母帶小孩;而是把這些創業者挖掘出來,因為他們是與生俱來有越南文翻譯業特質的人,應用摸索成長的方式來鼓勵他們。

 

第二個我學到的事情是,投資,真的不只是投入資金。一個好投資者,不只是給錢,而是必須協助找到一個經驗豐富的越南文翻譯創業者,用自己的能力、人脈與資源去協助新創者,讓這些在荒野中打拚的創業家,遇到困境時能得到他們需要的建議。這樣才能得到成功。

 

從這種角度來說,無論政府或私人企業,也應越南文翻譯幫助這些有價值的小部隊和投資人,他們的財務資源可能並不豐沛,但他們的創意不會只是紙上談兵。

 

政府不該自己判斷哪些新創公司值得投資,請專家委員會來評估,也未必懂得;更不應該把資源給大財團,而是應把資源給這些有價值的投資人或小公司。

 

〉給年輕人的建議

 

新創公司磨練 放大格局

 

台灣年輕人若想創業,該從哪裡做起?我有一些提醒。雖然在美國矽谷或中國大陸,創業家也有逐步年輕化的趨勢,越南文翻譯但那是因為當地生態圈已經成形,且有正面循環,也有很多人在扶植他們。但台灣的創業環境,還有不少問題與困難,一個太年輕或完全沒有經驗的創業家,自己跑出去撞得一頭包,不見得是好事。

 

我認為,想創業的年輕人,不用急著自己先成立公司。第一個要做的事,可以先加入一個新創的小公司,學習當老闆的經驗,小公司什麼都能接觸到,歷練較多,可以學到很多事,成長快。幾年後,就可以離開,自己創業。有機會進到大公司,當然很好,只不過大公司的資源會「鎖臺北翻譯社住」一個人走出去的能力。我建議還是先到小公司學習。

 

第二個建議,是要量力而為。在學校可以先學習作一些簡單的專案,諸如服務業、社企等類型的創業。過幾年以後,再做大一點格局的事情。

 

創業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尊重使用者。不要只是為了實現一個很棒的點子,而是要能真正能解決一批使用者遇到的越南文翻譯日常問題。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再慢慢做大都可以,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只是想解決哈佛大學學生約會前想看看對方長什麼樣子,貼出照片的需越南文翻譯求。

 

別只遊學 要積極開拓視野

 

年輕人對於目前22K的低薪,有很多意見。我的看法是,現在很多工作的起薪的確不高,但這個環境一定還是有可以幫助你一飛衝天,宛如搭上火箭升空的關鍵趨勢,不要畏懼,而是要把握。如越南文翻譯何抓取新趨勢?可以多看英文網站,多吸收國外資訊,多閱讀有養分的書,不要只盯著電視的八卦節目。

 

此外,一定要出國看看,全世界最有創新力、最值得去的地方絕對是美國矽谷,不要只想輕鬆遊學。出國就是要越南文翻譯去沉澱,學習創新,待個幾年念個學位,更能開拓視野。

 

最後就是要追隨自己的心,只有你的心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要因為父母想要什麼,社會想要什麼就隨越南文翻譯波逐流,他們的意見只能參考;只有自己心中想要做的事情,才是最該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