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06:56:59stevenqiu6692

但是如何應用、如何開發出經營模式,不但可以賺錢,還可以外銷,才是問題。

以競爭力理論聞名國際的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繼19972010年來台演講,20141024日再度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之邀,第三次來台公開演講,演講題目為「打造有競爭力的台灣」。

 

 

訪台之前,他與團隊即針對台灣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一針見血的針砭,演講中一共放映36張精心製作的投影片,點出台灣的優勢與困境,並提供再造競爭力要努力的方向,讓現場近500位貴賓受到不少啟發。以下是演講精華:

 

台灣的優勢〉

 

經濟成長優等生 創新勝星韓

 

演講一開始,波特定位台灣競爭力的優缺點。優點是,生活水準高、高教育水準的勞動力、堅強的科技基礎、汙染下降。缺點則是,經濟成長速度減緩、對貧富差距憂慮增加、低生育率與老年化嚴重,以及對未來發展方向不明。首先,他用幾張圖表肯定台灣的表現。

 

首先是人均實質購買力(PPP)。從2014年經濟學人智庫(EIU)評比來看,台灣人均實質購買力接近35000美元,高於韓國。而且過去十年來的每年人均購買力成長約3%,也高於韓國。

 

波特表示,看到這個表,台灣人應該大大鬆口氣,因為台灣是全世界表現最精英的國家之一,「我不了解為什麼台灣人如此焦慮,這令我很驚訝。」

 

來台灣之前,他聽到許多台灣人憂心,認為台灣會被韓國比下去,但其實過去十年來,台灣表現比韓國好。

 

而台灣每位勞工創造的實質GDP上,台灣也領先絕大多數國家,包括韓國。每位勞工平均產生5萬美元產值、過去十年平均成長率約達3%。這個成績美國人看了也會羨慕。

 

另外,台灣創新能力強,也是世界優等生,每100萬人平均有450個美國專利,是拿到美國專利最多的外國國家,韓國不到300個,也遠比新加坡高。

 

台灣的隱憂〉

 

生產力不足 製造業薪資停滯越南文翻譯

 

但台灣也不是沒有隱憂。此時他又秀出三張圖表,提醒台灣人注意。

 

一是,台灣15歲到64歲勞動人口的勞動參與率堪稱是全世界最低國家之一。OECD先進國家的平均勞動參與率約74%,但台灣只有約65%,跟墨西哥、匈牙利一樣低,這是一個警訊,代表台灣生產力將不足。為什麼會這樣,需要檢討。二是,台灣的出口占世界總出口值的比重,也是緩越南文翻譯慢下降中。但大陸一飛衝天,韓國也保持不錯,占比持續成長中。三是,我用製造業的薪資水平來比較,過去十幾年來,台灣幾乎沒有成長。

 

波特表示,如果看經濟成長狀況,台灣是優等生,但為何薪資卻沒有成長,這讓他很疑惑。他表示,如果一般勞工的薪資沒有成長,那就不是有競爭力了,台灣必須了解為什麼會這樣。

 

台灣的困境〉

 

經商環境不佳 難吸引外資

 

波特和哈佛大學策略及競爭力中心(Institute of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ness)研發出一套評量世界各國競爭力的指標,根據這份指越南文翻譯標,製作了一個全球競爭力排名。

 

結果顯示,在144個國家之中,台灣整體排名越南文翻譯18,表現非常好,可以說是精英國家。而人均GDP所得,台灣在全球的排第16名,比整體競爭力排第18名還要好。照理來說,應該是整體競爭力的排名,要比所得好才比較好,至少要排第12名、第14名或是第9名才對。但是台灣沒有,代表台灣整體競爭力狀況,還是有點問題。其中,政治體制、法律狀況是台灣表現比較差的項目。

 

波特接著再引用另一張圖表來顯示台灣的問題。他越南文翻譯秀出世界銀行一項各國經商容易度高低的比較顯示,發現在台灣做生意非常不容易,整體排名為第16名,鄰近的亞洲國家中,新加坡拿下第1名、香港第2名、馬來西亞第6名、韓國第7名,都把台灣拋在後頭。

 

其中,台灣在部分細項的排名,更是慘不忍睹。例如投資者保障第34名、稅務第58名、授信第73名、履行契約甚至第84名(韓國排名第2)。跟韓國比較起來,台灣真的非常差,應該要設法改善經商環越南文翻譯境,吸引外資。

 

台灣的機會〉

 

法令鬆綁、外語、多元開放

 

波特給台灣三點主要建議。第一是要降低在台灣做生意的成本,否則就像「拿槍射自己的腳」。並且應避免讓相關規範、法令太複雜,或是企業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通過各種審核程序。

 

第二是教育提升。人民應加強語言方面的能力跟世越南文翻譯接軌,不少大學生缺乏這種能力,無法成為有價值的員工。而且發展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很有前景。

 

第三是對外關係。波特認為,中國對台灣會有助益,雖然在政治方面,人民會擔憂,但如果與中國做生意能讓更多企業成功,他看不出有何負面影響;中台關係改善,能協助台灣適應融入國際,創造更多的國際級企業。

 

不過台灣也不能只重視中國市場。波特舉中國的外越南文翻譯資直接投資為例,從2010年開始往下降,這不是件好事,因此台灣應該全球化布局。

 

另外,台灣也應該對東南亞國家開放,讓未來發展可能性更為多元化,雖然目前因中台關係敏感而有所阻礙,不過是可以找到務實的方法。

 

台灣內部經常對未來悲觀,但小時候跟隨父親在越南文翻譯台灣住過兩年的波特,把台灣當做第二個家鄉,卻對台灣樂觀。

 

在他看來,和其他國家比起來,台灣狀況是不錯的,經濟上並無立即威脅,商業環境也扎實,只是政治上紛擾多,法令規矩無法越南文翻譯讓企業提升效率。而台灣和其他國家的連結不夠,他也沒看到策略性作法,若能改善,台灣未來仍很可期。

 

ICT整合‧傳產升級‧開拓新興產業

 

台灣也射「三支箭」 振興經濟可期 越南文翻譯

在波特演講後,波特與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臺灣金控董事長李紀珠分享對台灣各產業競爭力的看法。論壇主持人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

 

毛治國首先分享,波特的演講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台灣經商大不易的那個圖表。其實政府近年來提出自由貿易港、自由經濟示範區等,就是試圖要解決國際招商吸引力不足的問題。 越南文翻譯

 

另外,台灣核心問題是產業要轉型升級,政府也拿出「三支箭」,一支射向ICT主力產業,代工優勢未來將很難維持,一定要跳出依摩爾定律推出消費產品的概念,走向整合利用,發展智慧城市。至於傳統產業,可以再升級。第三支箭瞄準新興產業,包括服務業、雲端應用、物聯網、數位內容等,都是台灣優勢。

 

金融服務業大有可為

 

中華電信蔡力行分享,他個人從半導體轉到越南文翻譯電信業服務業,因此很認同,技術成分高的服務業,是未來很重要的產業。

 

他指出,現在大家看物聯網商機,在硬體方面、軟體平台,他都不擔心。但是如何應用、如何開發出經營模式,不但可以賺錢,還可以外銷,才是問題。

 

例如全球各業者都想搶進雲端商機,但真正雲端的錢在哪裡?做硬體的都哇哇叫,做軟體的可能好一點,例如中華電信也經營雲端業務的應用,但還沒有賺到多少錢。

 

李紀珠則分享,她十分贊同波特指出的,金融服越南文翻譯務業是高附加價值、低汙染而且高薪的產業,不受天然資源限制,台灣應該好好發展。

 

很多規模不大的經濟體,大多想發展金融業越南文翻譯,成功者如新加坡、香港,失敗者如冰島、愛爾蘭等,台灣金融業雖然還不具備國際競爭力,但中國、新興國家正崛起,他們會開放部分產業,台灣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台灣金融服務業過去雖然錯過一些機會,未來還是很有可為

以競爭力理論聞名國際的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繼19972010年來台演講,20141024日再度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之邀,第三次來台公開演講,演講題目為「打造有競爭力的台灣」。

 

 

訪台之前,他與團隊即針對台灣做了深入研究越南文翻譯,提出了很多一針見血的針砭,演講中一共放映36張精心製作的投影片,點出台灣的優勢與困境,並提供再造競爭力要努力的方向,讓現場近500位貴賓受到不少啟發。以下是演講精華:

 

台灣的優勢〉

 

經濟成長優等生 創新勝星韓

 

演講一開始,波特定位台灣競爭力的越南文翻譯優缺點。優點是,生活水準高、高教育水準的勞動力、堅強的科技基礎、汙染下降。缺點則是,經濟成長速度減緩、對貧富差距憂慮增加、低生育率與老年化嚴重,以及對未來發展方向不明。首先,他用幾張圖表肯定台灣的表現。

 

首先是人均實質購買力(PPP)。從2014年經濟學人智庫(EIU)評比來看,台灣人均實質購買力接近35000美元,高越南文翻譯於韓國。而且過去十年來的每年人均購買力成長約3%,也高於韓國。

 

波特表示,看到這個表,台灣人應該大大鬆口氣,因為台灣是全世界表現最精英的國家之一,「我不了解為什麼台灣人如此焦慮,這令我很驚訝。」

 

來台灣之前,他聽到許多台灣人憂心,認為台灣會被韓國比下去,但其實過去十年來,台灣表現比韓國好。

 

而台灣每位勞工創造的實質GDP上,台灣也領先絕大多數國家,包括韓國。每位勞工平均產生5萬美元產值、過去十年越南文翻譯平均成長率約達3%。這個成績美國人看了也會羨慕。

 

另外,台灣創新能力強,也是世界優等生,每100萬人平均有450個美國專利,是拿到美國專利最多的外國國家,韓國不到300個,也遠比新加坡高。

 

台灣的隱憂〉

 

生產力不足 製造業薪資停滯

 

但台灣也不是沒有隱憂。此時他又秀出三張圖越南文翻譯表,提醒台灣人注意。

 

一是,台灣15歲到64歲勞動人口的勞動參與率堪稱是全世界最低國家之一。OECD先進國家的平均勞動參與率約74%,但台灣只有約65%,跟墨西哥、匈牙利一樣低,這是一個警訊,代表台灣生產力將不足。為什麼會這樣,需要檢討。二是,台灣的出口占世界總出口值的比重,也是緩慢下降中。但大陸一飛衝天,韓國也保持不錯,占比持續成長中。三是,我用製造業的薪資水平來比較,過去十幾年來,台灣幾乎沒有成長。

 

波特表示,如果看經濟成長狀況,台灣是優等越南文翻譯生,但為何薪資卻沒有成長,這讓他很疑惑。他表示,如果一般勞工的薪資沒有成長,那就不是有競爭力了,台灣必須了解為什麼會這樣。

 

台灣的困境〉

 

經商環境不佳 難吸引外資

 

波特和哈佛大學策略及競爭力中心(Institute of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ness)研發出一套評量世界各國競爭力的指標,根越南文翻譯據這份指標,製作了一個全球競爭力排名。

 

結果顯示,在144個國家之中,台灣整體排名18,表現非常好,可以說是精英國家。而人均GDP所得,台灣在全球的排第16名,比整體競爭力排第18名還要好。照理來說,應該是整體競爭力的排名,要比所得好才比較好,至少要排第12名、第14名或是第9名才對。但是台灣沒有,代表台灣整體競爭力狀況,還是有點問題。其中,政治體制、法律狀況是台灣表現比較差的項目。

 

波特接著再引用另一張圖表來顯示台灣的問題。他秀出世界銀行一項各國經商容易度高低的比較顯示,發現在台灣做生意非常不容易,整體排名為第16名,鄰近的亞洲國家中,新加坡拿下第1名、香越南文翻譯港第2名、馬來西亞第6名、韓國第7名,都把台灣拋在後頭。

 

其中,台灣在部分細項的排名,更是慘不忍睹。例如投資者保障第34名、稅務第58名、授信第73名、履行契約甚至第84名(韓國排名第2)。跟韓國比較起來,台灣真的非常差,應該要設法改善經商環境,吸引外資。

 

台灣的機會〉

 

法令鬆綁、外語、多元開放 越南文翻譯

 

波特給台灣三點主要建議。第一是要降低在台灣做生意的成本,否則就像「拿槍射自己的腳」。並且應避免讓相關規範、法令太複雜,或是企業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通過各種審核程序。

 

第二是教育提升。人民應加強語言方面的能力跟世界接軌,不少大學生缺乏這種能力,無法成為有價值的員工。而且發展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很有前景。

 

第三是對外關係。波特認為,中國對台灣會有助益,雖然在政治方面,人民會擔憂,但如果與中國做生意能讓更多企業成功越南文翻譯,他看不出有何負面影響;中台關係改善,能協助台灣適應融入國際,創造更多的國際級企業。

 

不過台灣也不能只重視中國市場。波特舉中國的外資直接投資為例,從2010年開始往下降,這不是件好事,因此台灣應該全球化布局。

 

另外,台灣也應該對東南亞國家開放,讓未來發展可能性更為多元化,雖然目前因中台關係敏感而有所阻礙,不過是可以找到務實的方法。

 

台灣內部經常對未來悲觀,但小時候跟越南文翻譯隨父親在台灣住過兩年的波特,把台灣當做第二個家鄉,卻對台灣樂觀。

 

在他看來,和其他國家比起來,台灣狀況是不錯的,經濟上並無立即威脅,商業環境也扎實,只是政治上紛擾多,法令規矩無法讓企業提升效率。而台灣和其他國家的連結不夠,他也沒看到策略性作法,若能改善,台灣未來仍很可期。

 

ICT整合‧傳產升級‧開拓新興產業

 

台灣也射「三支箭」 振興經濟可期越南文翻譯

 

在波特演講後,波特與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臺灣金控董事長李紀珠分享對台灣各產業競爭力的看法。論壇主持人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

 

毛治國首先分享,波特的演講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台灣經商大不易的那個圖表。其實政府近年來提出自由貿易港、自由經越南文翻譯濟示範區等,就是試圖要解決國際招商吸引力不足的問題。

 

另外,台灣核心問題是產業要轉型升級,政府也拿出「三支箭」,一支射向ICT主力產業,代工優勢未來將很難維持,一定要跳出依摩爾定律推出消費產品的概念,走向整合利用,發展智慧城市。至於傳統產業,可以再升級。第三支箭瞄準新興產業,包括服務業、雲端應用、物越南文翻譯聯網、數位內容等,都是台灣優勢。

 

金融服務業大有可為

 

中華電信蔡力行分享,他個人從半導體轉到電信業服務業,因此很認同,技術成分高的服務業,是未來很重要的產業。

 

他指出,現在大家看物聯網商機,在硬越南文翻譯體方面、軟體平台,他都不擔心。但是如何應用、如何開發出經營模式,不但可以賺錢,還可以外銷,才是問題。

 

例如全球各業者都想搶進雲端商機,越南文翻譯但真正雲端的錢在哪裡?做硬體的都哇哇叫,做軟體的可能好一點,例如中華電信也經營雲端業務的應用,但還沒有賺到多少錢。

 

李紀珠則分享,她十分贊同波特指出的,金融服務業是高附加價值、低汙染而且高薪的產業,不受天然資源限制,台灣應該好好發展。

越南文翻譯很多規模不大的經濟體,大多想發展金融業,成功者如新加坡、香港,失敗者如冰島、愛爾蘭等,台灣金融業雖然還不具備國際競爭力,但中國、新興國家正崛起,他們會開放部分產業,越南文翻譯台灣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台灣金融服務業過去雖然錯過一些機會,未來還是很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