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10 18:20:20立報小編

每月徵文-學生變笨了嗎?-寵過頭 當心小孩笨過頭

寵過頭 當心小孩笨過頭
文█余國禎
無論在生活教育或課業輔導的傳授上,站在第一線教學現場的老師,的確發現學生一屆比一屆難教。探究其因,主要可能是現代優渥的生活環境,所有食、衣、住行、育樂的條件樣樣齊備,使孩子們沒有努力的目標而停滯不前,及朝令夕改的教改讓人無所適從。
獨子獨女呵護備至
過份溺愛使孩子變笨
忙碌的工商社會,現代人又特別注重生活品質,許多雙薪夫妻通常都是頂客族,要不就只生一子。孩子生得少,就特別受到關照,每位子女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這種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而父母往往又不自覺地過度溺愛,於是造成孩子產生心態上的偏差。比方說,年輕人常朗朗上口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錯誤思想,過份自私,有恃無恐完全仰仗父母,以之為靠山的心態,當然孩子就缺乏了上進心,就容易變笨。
另外,由眼鏡族的高百分比來看,電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朋友,根據研究指出,多看電視的寶寶,失去了益智的機會,且跟著熄滅的更是發明創造和解決難題的智慧火花,尤其今日電視節目品質的低劣,搞笑及迎合世俗功利的思想……。
所以若不想讓孩子變笨,失去吸收新知的寶貴時光,在家中就儘量減少他們看電視的時間,增加親子共樂的對話時間,並利用時間自我充實。
有些忙碌的父母深怕自己的寶貝輸在起跑點上,放學或課餘時間將孩子往才藝班、安親班或家教班裡塞。舉凡鋼琴、提琴、心算、繪畫、電腦……無一不學,無一不碰,學習的種類千百種,接觸的環境也變得複雜,雖然有的孩子吸收新知的能力迅速,但吸收後消化不良的孩子,也大有人在啊!
其實父母不科學的教養及過份的溺愛,剝奪孩子的學習慾望與權利,才是導致孩子變笨的主因,也許我們不該用「笨」這個字眼,或者說他們失去了從正規教育裡學習的慾望。從另外的角度看,可能是我們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出了問題。
教育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建立學習金字塔靠師生共行
現在七年級的學生學習成效低落,所有學者與家長均憂心忡忡,並把矛頭一致對準九年一貫課程朝令夕改、教科書版本開放,未見統一標準,再加上不受青睞的所謂「建構式」取向教學。
其實以筆者在教學現場的觀察,發現雖然新生的智力測驗成績略降,但不覺得學生素質變差,我想主因是出在學生在國小階段接受的教育方式改變,而七年級仍有多數學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讀書方法,建構式教學只是讓學生計算速度變慢而已,學生閱讀能力下降,或許才是素質低落的主因。
根據《遠見》雜誌調查,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排名最低,顯示分數主義下的教學,讓學生對數學倍感壓力與排斥。其實現實生活中,數學無所不在,除了學習計算,數學老師更重要讓學生學習思考。
筆者目前正參與一項「數學寫作」的研究案,發現學生解題錯誤的原因,不外乎在閱讀及計算能力上出了問題,輕微程度的,有些學生看得懂題目,但卻寫不出來;比較嚴重的,連題目都看不懂,更遑論進一步思考學習。
近年來,基本測驗的命題趨勢朝向簡單化、生活化,但題目文字敘述多,因此在教學上當務之急的是,必須加強學生最基本的閱讀與計算能力。我想,學習就像築房,磚塊如同各科目,老師是樓房的設計與監工,學生是砌牆築瓦工人,將構築學習的工作交給學生。學習數學的真諦是教導學生如何思考及創造,只要教育工作者用心,我們的學生絕對是優質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