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2 09:12:421232123

一般而言,唯有在承重活動時所產生的疼痛,也就是足踏地時所產生的疼痛才是所謂的足底筋膜炎

常見的兩種足跟疼痛


       張小姐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感覺脚跟疼痛,總要過個半小時,疼痛才漸漸變輕。李大叔愛走路,到那兒都不喜歡搭車,但最近常覺得走著走著,脚跟痛得不得了,不得不改搭公車。

 
        張小姐與李大叔雖然都是脚跟痛,但兩個人卻患了不同的病症。仔細比較一下,一個是一早就痛,走走就好了,一個是開始不痛,越走越痛,兩個人常被當成相同的問題,其實這是不對的。
 
      人夜晚平躺睡覺時,脚掌都是下垂的,脚背與小腿(脚跟)的角度形成鈍角,這時候小腿肚的肌肉是放鬆的。但一早起床,脚掌踏在地上,脚跟的角度變成直角,小腿肚的肌肉就被拉緊,牽扯到脚跟上的肌腱,引起脚跟上的轉移痛。走了一陣子,小腿肚的肌肉被拉鬆了,也就不痛了,所以問題被認為是在小腿肌肉,事實上調理小腿上的「激痛點」就能得到好的療效,我國古藉上有「刺承山治脚跟痛」的療法,承山穴與小腿上的激痛點的位置十分相近。
 
       脚掌下有條肌肉叫「蹠方肌」,它的肌腱向後連接到跟骨骨膜,走久了肌肉疲乏就開始疼痛,休息一下就可減輕,一走又痛,常被稱為「足底筋膜炎」,其激痛點的位置在肌腱附著在跟骨的位置上,調理這裡就能得到療效。
 
       為何兩條不同肌肉上激痛點的轉移痛都在脚跟,為什麼小腿肚的轉移痛不在上面的膝窩,為什麼蹠方肌的轉移痛不在掌心,這些我們都不知道。為何小腿肚的肌肉動久了會變鬆,為何脚底的肌肉走久了會變緊,我們也不知道,到目前為止還沒被研究出來。
 
       有些人一早下床脚跟就痛,到晚上更痛,有可能是兩種問題合併都有。當然有可能是其它的問題,像是跟骨的骨膜受了傷或是發炎了,這些都應該先請醫師看過再做進一步處理。


別以為只有跑步才會造成足底筋膜炎,登山健行也有同樣的症頭!運動筆記年度精選10大知識文發現,運動傷害的防護可是一整年下來跑友關注重點啊,健行筆記年度精選十大知識文同樣也是。各位跑友,看這篇運動筆記和健行筆記聯名復刻 top 10知識文,讓你從此告別足底筋膜炎

骨科及脊骨神經醫師傳授的秘訣

登山活動中需克服不斷陡上及陡下的坡度,對於足部是屬於較重度的運動,很多山友因為不適當的裝備或走路方式等原因,會發生足底筋膜炎後跟疼痛的症狀,這裏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利用復健運動改善症狀的具體方法。

在三十多年的登山生涯中,除了偶然的身體或腿部不適外,並未遇到嚴重的運動傷害,直到有一天起床時發現足跟有強烈的痛感,後來才知道是足底筋膜炎的症狀。幸運地,這個症狀在諮詢了相關的骨科及自然醫學脊骨神經醫師,經由他們推薦練習了一系列的運動之後,不到幾個星期的時間,症狀已經完全消除,後來也沒有再度復發過,讓我又可以再度輕鬆地悠遊山林,所以在這裏選擇介紹了其中最有效的三個復建運動。

 

足底筋膜炎症狀改善,必練三招

所有運動建議以緩慢的步調,並用心感覺相應肢體部位的方式來進行,切記不要過度用力勉強,如果能適度配合呼吸效果會更好。

第一招、墊腳運動

以前腳掌觸地,後腳跟逐漸墊起後再慢慢放下,可以充分運動腳踝、後腳跟附近的阿里斯腱、及小腿肌群,這個動作除了對足底筋膜炎有很好的復健效果之外,也可以強化踝關節;練習時要把握足跟墊起時用力,落下時放鬆「一緊一鬆」的要訣,想到時可以多練習,但累了就應該休息不要勉強。

第二招、腳趾抓地

不論站著或坐著都可練習,腳趾以足跟為支撐點,向下及向後如同抓地的型態,同時弓起足弓部位,使足弓與地面的空隙加大,抓地動作完成後,再將整個腳掌放輕鬆地恢復原來貼地的狀態,要把握抓地時用力、貼地時放鬆「一緊一鬆」的原則,每次練習20次即可。

第三招、腳掌翻動

保持輕鬆的坐姿,將兩腳腳底同時向內側翻轉,讓大拇指隨著腳掌翻轉而向上翹起,接著再將腳掌向外側翻轉,變成小腳指向上翻轉的狀態,然後重覆上述步驟20次:這個動作剛開始作時,會發現現代人因為長久將雙腳包覆在鞋內,會有不容易控制腳掌肌肉的問題,慢慢練習之後就能得心應手。

這些運動的好處,是一但學會之後就不容易忘記,平日上班時間也可抽空來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很方便學習及進行的;只要以溫和的方式來施作,也不會有造成二度傷害的可能。當然,如果練習一段時間後症狀還是不見改善,就有必要資詢相關專業的醫師來做診斷及治療了。



威爾剛 2019-12-30 12:26:40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