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08 09:19:44kingkiang

Yo La Tengo in London Barbican

文:Hug, Kingkiang

『Only Connect』(註一)是位於倫敦相當有名的藝術展演場地─Barbican每年所舉辦的一系列前衛藝術的融合表演。舉辦至今已是第四年,今年有Yo La Tengo、Mouse on Mars / Coil / Plaid、John Zorn、Sigur Ros、Teenage Fanclub & Jad Fair…等參與演出。四月二十號,輪到Yo La Tengo上場(註二),女友早早買了票,一個禮拜前看到Yo La Tengo演唱會屋頂倒塌意外的新聞,本以為氣氛會異常低調,結果因為表演形式特殊,無法得知他們的狀況,幸運的是,讓女友度過一個奇幻的夜晚,當晚寫下了這類似心得感想的報告,令我羨慕忌妒之餘,希望台灣有朝一日能有這樣水準的表演和表演場地…。

4/20 LONDON
報告要趕不完了,可是還是忍不住要來說一下。昨晚去看完Yo La Tengo了,又是一次嘆為觀止的表演,因為聽說上星期一在他們的gig才發生屋頂倒塌事件,原以為氣氛會很奇怪很低迷因此去之前心情並沒有很興奮,畢竟上次在台北看他們的gig,覺得他們跟觀眾互動的很的好。
結果其實這次的表演形式完全不同,難怪是不會有太大影響的。
他們這次是跟法國電影怪傑Jean Painleve(註三),1929-1978的scientific films搭配,全是拍海底生物的短片,表演從頭至尾就是一部部怪異的短片,Yo La Tengo三名團員躲在黑暗之中替這些電影發聲。
當晚的電影撥放名單是這樣子的:
Hyas and Stenorhynchus (1929, 13 min)
Sea Urchins (1954, 11 min) Oursins
How Some Jellyfish Are Born (1960, 14 min)
Liquid Crystals (1978, 7 min)
The Seahorse (1934, 13 min)
The Love Life of the Octopus (1965, 13 min)
Shrimp Stories (1964, 13 min)
Acera or the Witches Dance (1972, 13 min)
以為只是紀錄片嗎?怎麼說呢,他也介紹了一些真的很科學及生物方面的知識,因為他從Sorbonne畢業實是主修zoology and biology,但是他剪接的方式、他的subtitle、他的運鏡、從他的眼睛看這些海底生物,變得超寫實了起來,變得荒謬怪誕卻意義深遠了起來,讓我想起沈可尚的噤聲三角。
its the words that makes the images powerful
its the thoughts enlarge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在The Seahorse曾出現這樣的subtitle:"The seahorse is the only animal to swim upright. This gives it a slightly pompous air",還有當海馬在生小孩的時候,他說"那與頭的比例算起來大的眼睛,深邃而憂鬱,充分地表現他的極度焦慮",你會看到的影像是特寫海馬那圓滾滾,黑而深邃的眼睛;還有他生產前等待適當時機可以把小海馬"噴"出來的樣子, "他們很快地三三兩兩也會玩起騎馬打仗",這麼形容小海馬們,你就會看到小海馬三三兩兩地互相騎在對方頭上,很悠閒自在地漂過來漂過去, 最不可思議的畫面還是,在像叢林一般的海底世界,水草間處處掛著一隻隻海馬,不時會有幾隻漫無目的海馬漂游過去,大大小小的,彷彿這個世界變成海馬的,Yo La的音樂則是層疊飄邈的行進,我有一點置身詭異夢境的感覺,Ira說的:"All of the pieces in The Sound of Science set were improvisational, we did the whole thing at sound check, but the performance was really different. Any of our pieces wouldve worked with any of the movies. We found that the music brought out qualities in the film - and vice versa."
只有七分鐘的Liquid Crystals,是當晚唯一一部沒有魚出現的短片,快速飛逝的時間,看到的像是水晶一樣的透明色塊不斷變換形狀,然後被diminished,然後又再生,那到底是什麼其實我不知道,但是很奇怪的好像是界在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東西,突然發現生命與非生命之間有那樣的模糊地帶,而且是非常非常奇幻美麗的世界,Yo La則是在可愛的jellyfish調皮輕快的音樂之後,突然變成發瘋了似的,thrashy, free-jazz sonic freak-out,才第一次發現,一直以來也以為是很溫暖平靜的Yo La,其實在做噪音方面是很有像Mogwai那樣的爆發力。
Jellyfish在larva脫離母體時,母體辛苦的扭動身驅,極力想擺脫負載自己體內的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小東西,讓我想起精神分析理論裡頭,認為borderline personality是出現在,小孩沒有完成從共生(與母親)到分離與individuation的蛻變過程,有時趁著畫面比較亮的時候,偷偷看他們三人的表情,光線打在他們專注的臉還有融化在音樂裡的身形,三個人仰頭專心看著面前的大螢幕,好像三個在看無敵鐵金剛的小學生,比起其他的樂團,Yo La的特質大概還是溫暖而情感豐富的個性吧。
說了這麼多你們聽到的也只是沉默,寫了這麼多文字也還是文字,我沒有本事讓這些符號變成那些畫面呢,海底生物坐禪的樣子,或是天生懂得在海裡跳芭蕾的舞者。蝦子快速噴蛋的樣子很驚人,他的腳一面快速的游動,無數顆蛋一面從他的體內以高速噴出來,音樂是節奏快速的卻異常冷靜,"very few from these sounsands of eggs will have future",大概是這樣說的一句話,讓整個景象變得極毀滅、奇異、與瘋狂。
海鍋牛也是會搞3P,甚至5P的,在想像之外的默默生活的那群生物,有著我難以理解的思考模式與行為。

(註一) 每年Barbican這個表演場地都會邀請一些具實驗性的音樂家,作曲家、藝術家和影像工作者參與『Only Connect』音樂節,目的是要打破表演的的常規,讓這些已經成名的創作者們有機會可以合作,變出新花樣來。去年參與演出的有Ennio Morricone, Tortoise, Werner Herzog, Talvin Singh, The Brothers Quay, Asian Dub Foundation, Karlheinz Stockhausen, The Delgados 和 Ornette Coleman。今年則有Marianne Faithfull、John Zorn、Afel Bocoum & Damon Albarn (Mali Music)、Howie B / Jon Hassell / Baaba Maal、Craig Armstrong、Yo La Tengo、Sigur Ro(`)s & Hilmar O(..)rn Hilmarsson、Teenage Fanclub & Jad Fair、Mouse on Mars / Coil / Plaid。
(註二) 這個project剛開始是在2001年的42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出現,Ira和Georgia都沒有聽過這個導演Jean Painleve(儘管Georgia的母親Faith Hubley是得獎的前衛電影作者)。
(註三) Jean Painleve (1902-1989) 是個法國早期相當有名的前衛電影導演,同時也是法國前好幾任總理兼數學家Paul Painleve的兒子,1920年代開始拍一些奇幻的默片,在法國Sorbonne大學唸zoology and biology,所以拍了很多海洋的生物大概有關,50年代出現於黏土動畫的風潮,80年代拍些奇怪的紀錄片。影片常跟一些早期的jazz,古典樂、以及avant garde的著名音樂家合作如:Chopin, Duke Ellington 和electronic 的先鋒Pierre Henry,音樂是他影片的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