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6 21:25:46我也要當中獎貓
也許我只需要empower自己
今天和住院醫師、病患、家屬一起談關於未來安置。
因為只是中午臨時告知預定的會談,所以並沒有預先知道談論的方向與彼此的共識,事後討論才知道醫師的期待,但家屬的心意卻是希望病患可以長療。
進入會談過程的部分,便是感覺到病患的power凌駕在眾人之上,醫師在會談過程中不斷的被挑戰而且有點無力反應,還有家屬的忍耐安撫與討好。
我思考的是
面對病患的挑戰我們可以不用迴避去逃開,正面迎向問題或許能夠緩解當下的情緒與反轉不平衡的關係。病患對醫院管理與治療提出質疑且家屬也似懂非懂的加入建議,我們可以坦承不當的部分與道歉,並對其他部分澄清,可是當下似乎只感受到醫師沒有自信的告白,在一旁想介入,失了白袍的庇蔭也無能為力將家屬的身體傾向轉移。病室規定該如何就如何,考慮彈性之餘也需要考量到公平待遇與病情不穩可能做出的干擾行為。病患的安置有固定流程與評估,拿出功能區別的正當性其實只是要求vip的特殊性。病患缺乏病識感,家屬也沒有足夠的認知,提供過度的物質享受,然後把治療責任歸給醫院,再不知不覺做出doctor shopping的行為。讓病患沒有insign的把治療責任推給其他人,好似一副受苦的模樣,其實只是躲避建立病識感。
事後再討論時,對方表示覺得浪費時間,花一小時作十分鐘可完成的事情。但你怎麼沒思考正是因為生病了,才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而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情緒與insign呢。
然後談到從中學得寶貴的反轉移經驗,那我們怎麼可以又再度要病房調整規定就只為了這一個病患。
因為只是中午臨時告知預定的會談,所以並沒有預先知道談論的方向與彼此的共識,事後討論才知道醫師的期待,但家屬的心意卻是希望病患可以長療。
進入會談過程的部分,便是感覺到病患的power凌駕在眾人之上,醫師在會談過程中不斷的被挑戰而且有點無力反應,還有家屬的忍耐安撫與討好。
我思考的是
面對病患的挑戰我們可以不用迴避去逃開,正面迎向問題或許能夠緩解當下的情緒與反轉不平衡的關係。病患對醫院管理與治療提出質疑且家屬也似懂非懂的加入建議,我們可以坦承不當的部分與道歉,並對其他部分澄清,可是當下似乎只感受到醫師沒有自信的告白,在一旁想介入,失了白袍的庇蔭也無能為力將家屬的身體傾向轉移。病室規定該如何就如何,考慮彈性之餘也需要考量到公平待遇與病情不穩可能做出的干擾行為。病患的安置有固定流程與評估,拿出功能區別的正當性其實只是要求vip的特殊性。病患缺乏病識感,家屬也沒有足夠的認知,提供過度的物質享受,然後把治療責任歸給醫院,再不知不覺做出doctor shopping的行為。讓病患沒有insign的把治療責任推給其他人,好似一副受苦的模樣,其實只是躲避建立病識感。
事後再討論時,對方表示覺得浪費時間,花一小時作十分鐘可完成的事情。但你怎麼沒思考正是因為生病了,才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而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情緒與insign呢。
然後談到從中學得寶貴的反轉移經驗,那我們怎麼可以又再度要病房調整規定就只為了這一個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