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下)
我愛上貴婦奈奈的網誌了!!
害我都想去唸心理系了啦@@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abig99/1722215
我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下)
當然有如何,隨之而來的是,我說的話比較有力,大家比較認同,我在家族裡比較有地位,我理直氣壯的活著,好像到了這一步,我才有機會可以選擇我想要過的生活,這是台灣人的悲哀,革命需要付出代價。
我喜歡美國文化是因為他們把人當人看,國小的時候看美國影集妙管家、天才老爹,我驚訝他們怎麼都可以對外人介紹自己的爸爸叫『Jeff』,有時私下也是以名字相稱。後來才感動他們的存在不因角色,而是一個人。
昨天看了『偷情』(Closer),男女主角第一次見面他們互相介紹的時候,多半是「你來自哪裡?介紹一下那邊的特色吧!…你喜歡待在那邊嗎?是什麼原因讓你離開的??」
後來她問到男生的職業,並沒有問他月薪多少,她說:「那好玩嗎?你都做些什麼事?」
我感覺他是真心想要了解這個人,這個人的生態環境,這個人如何養成的?他的三明治總是把邊切掉,是因為他媽媽小時候都這樣做三明治嗎?他喜歡鮪魚口味,是怎麼來的?他不抽煙,什麼原因讓他開始戒煙?她在乎的是他是不是喜歡他自己的工作,而不是這工作存在的價值。
他們不過是個路邊相遇的美國人,也不是什麼專業的心理治療師。我重洋媚外嗎?我看不起自己的文化嗎?我常常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喜歡外國人的人味,充滿尊重的環境,尊重人的隱私、尊重人的價值,他們不會有發考卷時老師不滿考得太爛甩得考卷滿天飛的場景,他們公佈成績都是使用一個私密的代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設了什麼代號,而不用學號公佈在老師的研究室門口。
在台灣學諮商,我看過很多輔導老師或者心理諮商師本身的特質就不是一個這樣尊重個體的人,他要如何去示範建立一個人的自尊?他如何讓人感受到他的無條件積極關注?
在電影院,對憂鬱症的廣告只打著洽詢身心科、或精神科。但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憂鬱是出自這大環境的系統,大環境出問題了,就連社會的小單位--家庭也是一個這樣不健康的環境,長期在這樣的系統下,不出問題才有問題。
精神官能症吃藥的副作用太多,醫學的觀點總是希望科學的減低這些症狀,像在修理機器一樣,團體治療也是粗糙的嚇人,這些心理治療對醫學系的學生來說,其實是一大負擔,他需要走過所有科的實習,最後才選一科,對於認識人類心理問題的時間實在太有限了,他們學的是精神醫學,並不屬於專業的心理治療,他們適用精神分裂症等嚴重的臨床病患,把這些其他心理問題的人都送到醫院去,我認為不是一個適性的安排。
心理治療是什麼?那就是治療師製造一個安全、有營養的環境,在這環境下讓你自在的放鬆,有充裕的一個小時來檢視你的人,範圍包含太廣了……,透過跟治療師的對話(這些技巧都是經過嚴密的督導訓練來的,不是隨便的談天)探索自己的內在本質與需求,學著接受自己的限制並突破自己僵化的習慣行為,等等。
男女朋友交往也很有治療的效果,你找到了一個愛你與你愛的對象,這就已經讓人有情感上的安全感,一開始的認識就從家庭開始揭露,透過介紹別人你的家庭故事,就是一種敘說的治療,你可以重新對你的家庭賦予新的意義,你可以開始給你的另一半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讓他感受到矯正性的經驗,一種截然不同的對待方式,他的自尊會開始因為你的灌溉而長大。
一個有自尊的人,他的心胸是有彈性的,他不會隨便看不起其他人,當然不會隨意的批評,他不用藉著貶低別人來強調自己的優勢。跟這樣的人相處,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