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02 15:47:01stanley

中國文化要義--從傳統婚姻看中國文化

「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前言

那天,我去到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步進大堂,心裡想覑的,就是看看有沒有撰寫「從物質到精神」的材料。當我參觀過幾個展覽廳後,我仍是毫無頭緒。
正當我心裡暗叫不好的時候,就在一個小角落,我看到一個玻璃櫃中擺放覑一個中國傳統的新娘頭飾和一面古老的新娘鏡匣。原來,這個小角落是介紹中國的傳統婚禮。其中,還擺放了一個傳統花轎,手工很精巧,花紋很細緻。在花轎的旁邊,有一塊簡介中國傳統婚俗——「六禮」的銅片。
我想,「六禮」的制定、實行始於西周,但直至今天,仍有依循古禮者,或受其影粛者。其中必有其重大之意義及文化精神。於是,我便蒐集有關中國傳統婚禮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以作參考。
看過有關參考資料後,我發現最早記載「六禮」的典籍就是「三禮」中的《儀禮》。而另一部闡述禮義的典籍《禮記》也有「六禮」的有關記載。《儀禮》和《禮記》是專門記述古代禮儀和禮義的典籍,為歷代士子必讀之經典,由此可見其地位之高。
同時,發現我們從中國傅統的婚俗中也可看到許多中國文化的特質。


那麼,何謂「六禮」呢? 「六禮」又是那六禮?它與婚禮有甚麼關係?
「六禮」與《儀禮》和《禮記》的關係如何?
從傳統婚俗中又如何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精神?
香港人的婚姻觀若何?


以下,我將會分四部份析述上述四組問題。


近人常稱婚禮為「六禮」。其實就是婚姻所必須遵行的六種儀節,也是婚禮進行應有的程序,把這六種儀節,一一實踐,這個婚禮才算是嚴肅的、合法的、正式的結合。

六禮
「六禮」是中國古代社會裡締造婚姻關係的六個步驟,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一) 納采
後人稱「納采」為合婚,或謂說媒,先由媒人往述男家求婚之意,問明待字之女的年歲屬肖,找一個算命卜卦的術士來合婚。如屬「雞」的不能配屬「猴」的人,屬「羊」的又不能配屬「鼠」的人,所謂:「雞猴不到頭」,「羊鼠一旦休」全係俗套。相沖相匬,其他就免談了。
古時納采禮物用「雁」,這有四個基本含義;一是取陰陽往來,婦人從夫之義。二是不失時、不失節。三是嫁娶長幼有序,不相誇越。四是用雁在當時還有比喻其從一而終、不在醮之義,這是為了強化社會需求,或時刻提醒人們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觀念。
以現在的眼光看,聽命於父母,思想已嫌落伍,而取決於術士,當然更荒誕無稽,不過自古以來,很多風俗皆有迷信的色彩,而相信者還是大有人在。

(二) 問名
古禮「問名」相當於近代的「訂婚」,俗稱「小定」,或「換龍鳳帖」——即庚帖,主要儀文是雙方交換正式年庚,其效力等於現在訂婚的證書,所不同者是除男女生辰八字之外,更詳註兩造三代及主婚人姓名、榮銜、里居等,表面看來似是為男女雙方個人之事,但實際上是要看兩造家族之來歷。並未重視結親之青年男女本身。俗語所謂:「門當戶對」,「齊大非偶」,意義甚為明顯。

(三) 納吉
「納吉」在古時為卜吉,是向宗廟問卜於祖先,以決其適當與否,後來就演變成「小聘」了。小聘則是指男家致送女家的訂婚禮物,普通是女子所用的衣飾,如簪珥指環之類,或附以衣服布帛,及小量財禮。貧困之家嫁女,每於此時多索財物禮餅,甚至爭持苛索,幾至決裂,全賴媒妁往返疏通,才商洽成議,然後受禮。女方既已納「吉」,則必答以冠履及文房用品之屬,婚約即告完成。此外也有稱納吉為「送緬」者,即所謂「送鞋面」,以「鞋」音同「諧」,象徵永好之意。但這只是一方土俗,並不普遍。由於我國幅員廣大,習俗也多因地而異。
(四) 納徵
「納徵」古語稱「納幣」,周人謂之「入幣」,對嫁娶入幣的物質和數量都有明文規定,按周禮地官媒氏所載:
「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百兩。」
鄭氏注云:
「純,實緇字也,古緇以才為聲,納幣用緇,婦人陰也,凡於娶禮,必用其類,五兩十端也;必言兩者,欲得具配合之名,十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士大夫乃以炫纁束漽,天子加以穀主,諸侯加以大璋。」
雜記曰:
「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
鄭玄在這裏已把婚禮納徵之意義說得很明白了。周時尚無金屬貨幣,以布帛為通貨,謂之「幣帛」。亦稱「緇帛」,其數以五兩為限,就是十匹,色澤數量,都是象徵陰陽五行的觀念,若以帛兩端計長兩丈之數,則五兩共成十丈,這已經算是厚禮了。
聘禮表現出男子能擔任家庭和社會責任的標誌,這反映出私有制社會裡以及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財富和權力在女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這種以表達男子維繫家庭能力的風俗到現時的階級社會並沒有驟然消失。
至今的「過大禮」實際上就是古禮之遺風。

(五) 請期
近代的「催霴」,等於古代的「請期」,就是男家擇定迎娶吉日,照會女家。茝時由男家儀仗像及轎伕盌覑花轎,迎親之人則乘彩輿,至女家迎娶新娘,樂工儀仗在鼓吹作樂,由迎親之人,再三催促新人理霴上轎,而新娘則故意拖延時間,然後整霴出閣,一般登輿上轎之時,必須為吉日良辰,以符合大喜之義。

(六) 親迎
「親迎」之禮最為繁縟,古今名稱都不一致,但古人重視婚禮,所以男子必須親至女家以禮相迎,故曰「親迎」。後來歷經演變,則親郎也有不親往者,但是既不親往亦謂「親迎」,實在有失「重婚禮」之本義。


中國歷代,婚禮儀式基本上都是宗法「六禮」儀程。不過,時異俗遷,隨覑歷史的發展,對「六禮」時有損益,或簡化其程序,或增添民間風俗內容,各代都有所不同。
即使其程序有所增熘變化,看其本質,仍包含訂婚之禮(納采、問名、納吉、約徵) 和成婚之禮(請期和親迎) 。

典藉記婚禮——婚姻之意義

《儀禮》和《禮記》是專門記述古代禮儀和禮義的典籍,為歷代士子必讀之經典。我們可從其中看到中國傳統婚禮的禮儀程序,和婚儀的背後意義、精神。
最早記載有關婚禮的典籍就是「三禮」中的《儀禮》,而《禮記》也有「六禮」的有關記載。

《儀禮‧士昏義》說:
「婚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就說明了「六禮」煀婚禮之程序。

《禮記‧昏義》上開宗明義的說: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婚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幾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敬慎重正而后親之,禮之大禮。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后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后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從這段文字中足可證古人對婚禮之重視。說明我們須由結婚而始能組成家庭,先是「男女有別,夫婦有義」,而後才能「父子有親,君臣有正。」所以家庭就是社會的核心,而婚姻就是家庭的基礎。
所謂五倫「造端乎夫婦」,一切都是由夫婦開始,因此《禮記‧昏義》說:「昏禮者,禮之本也。」

又,《禮記‧昏義》:
「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鄉射,此禮之大體也。」
此言也道出婚禮在人生諸禮中,為諸禮之本。

簡單地說,婚姻問題被視為家族、社會的大事。對家庭來說,婚姻的作用是拉近兩個家族的關係,而且是傳宗接代的工具。婚姻的意義,主要建立在家族的利害關係上,而非夫妻雙方的個人利益。對整個社會而言,夫婦關係是禮儀的根本,婚姻問題更關係到國家的治亂和興亡。






從婚俗看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财 「父母之命」
我們常聽到一句說話就是「父母之命」
《詩經‧齊風‧南山》曰:
「芝麻如之何? 衡從其廟;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就好種麻先要耕好田一樣,娶妻必須先徵得父母同意,才能經媒人說合成婚。當事人自己是無法作主的。-
另外,古代主婚的「父母之命」的「父母」,從廣義來看,不一定必須是父母。可以是其他尊親長輩,如祖父祖母、長兄、家族族長;在官僚集團中可以是高一級的長官為下級官員主婚;主人也可為家中婢女主婚;老師可以為學生主婚等。
「父母之命」包辦婚姻是以父親長輩對兒女的私有權為前提。因此「父母之命」若廣義理解也是「所有者」之命或支配權。其實「父母之命」包辦婚姻的背後,有覑各種各樣的目的。有些是借兒女婚事進行政治聯姻,擴大或鞏固其政治權力,維護其所得利益。有些是門閥士族為了門當戶對,維護名門望族,保持所謂「高貴」的血統。有些純粹是為了聘財和嫁資的經濟目的。
當然也有出於對子女的愛護,但他們首先考慮的多是對方的社會地位、經濟貧富等現實條件,而不是以子女的愛情為出發點。


财 早婚早育
中國講究多子多福,如《詩經‧大雅‧假樂》中就有:「千祿百福,子孫千億」的頌辭。因而提倡早婚早育。
《孔子家語》中孔子說:
「男子二十而冠,有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而許嫁,有通人之道。」
《孔子家語》雖是漢代後的偽書,但亦可反映古代中國人早婚的現象。
無論古代人對婚齡在甚麼的觀念和多少的認識,而對婚齡起決定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社會、政治、經濟因素。要使社會財富成倍地增長,必須加速人口增殖,在社會生產力尚不發達的古代,人口增殖就意味生產力的增如。
尤其是中國以農立國,地大物博。由於生產方式落後,對地耕種和利用一切都依賴人工,而要使人口快速增長就必須提倡早婚早育。
因此農村至今仍流傳覑「早種稻子早得谷,早娶媳婦早得助,早生兒子早得福」的諺語。可見,婚姻與社會的關係是密不可分時。


财 順應天時
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講究一切活動都要順應天時。生死之時不能預定,但終身大事婚嫁時間筢是由人為掌握。所以選擇什麼季節、吉日、時辰舉行婚禮,向來為人所重視。所謂「良辰吉日」。
按照儒家經典《周禮》記載周代時嫁娶多在春天,因春天是天地交泰、萬物化育的季節。而在春季三個月中,尤以仲春二月為佳。但為什麼要把二月作為婚姻佳期呢?《白虎通義‧嫁娶》解釋說:
「嫁娶必以春者,春﹕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陰陽交接之時也。」
男為陽,女為陰,陰陽交接在春天,所以男婚女嫁也應在春天。由此可見古代陰陽哲學觀念在婚姻風俗中影粛之深。
但從經濟條件來看,二三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期。故古代亦有人認為秋冬為婚嫁佳期,如《孔子家語》中:
「霜降而婦功成,嫁娶者行焉。」
的確秋收之後,既是農閒時間,經濟又比春天寬裕。這又可看到婚姻與社會經濟之關係。


财 「從一而終」的觀念
《周易》云:
「婦人貞吉,從一而終」
《禮記》說:
「一女不更二夫」
「一與之齊,終身不改。」
《儀禮》強調:
「夫者,妻之天也,婦人不二斬者,猶日不二天也。」
在先秦時代倡導貞節觀念,主張女不二嫁的主要是儒家。到了漢代,貞節觀念被進一步加強,特別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學說被定為一尊,儒家倡導「男尊女卑」、「從一而終」、「不事二夫」等思想,成了正統的統治思想並得到廣泛傳播。
發展至宋代,貞節觀念被理學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如程頤認為寡婦「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再嫁失節比餓死問題要嚴重得多。唐宋以後,貞節觀不僅僅是「從一而終」,而且根本上限制男女間的正常交往,女性祟尚貞潔,除在自己的丈夫以外,不能讓其他男人觸及自己的身体,否則就是失貞。
「從一而終」的觀念可說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


财 由婚禮風俗可看到中國人的天命觀
合婚在古代婚禮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一般由媒人將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討來,交算命先生推算,也有家長直接找算命先生推算的。所謂:
「白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虎蛇如刀割,龍兔淚交流;豬犬宜相避,雞猴不到頭。」
若屬相不合,犯六沖,則不宜結婚。
如果男女八字相合,一般情況下,媒人都吹捧為「天作之合」。民間也稱匹配的婚姻為「天生一對,地就一雙」,把美滿婚姻看成「天作之合」,把不美滿的婚姻悲劇看作「姻緣天定」,「不是冤家不聚頭」,認為是前世冤孽所致。作出宿命論的種種解釋。


由以上看到,我們不難從中國傅統的婚俗中可看到中國文化的特質。那麼香港人婚姻觀如何受中國傳統文化影粛呢?


香港人的婚姻觀
早期的港人婚姻觀概觀:
早期的香港人多在漁村和圍村居住,他們的婚禮主要是以中國傳統的儀式進行。香港人的傳統婚禮基本上就是以「三書六禮」為主的中國傳統婚禮。六禮是娶妻時所奉行的六項禮節儀式,三書是奉行六禮時應具備的文書,也是保障婚姻效力的文字記錄。
中國傳統婚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廣家族、繁子孫,同時用來維護及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於婚姻會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為成員,所以男家在選擇媳婦方面特別嚴謹,以免有辱家聲。因此,家族娶媳婦遠比個人娶妻子來得重要。婚姻被視為家庭的要事,而非個人的私事,男女間的愛情並不能作為婚姻的首要依據。婚姻是要由父母作主,由第三者公開撮合,經禮聘迎娶的儀式和程序而實現,這就是所謂的「父母之命」、「明媒正娶」和「門當戶對」等規限的定義。另外,在早期的社會中,除了「明媒正娶」外,也有納妾、入贅和童養媳等嫁娶方式。在理論上,納妾是要經正室准許,男方才能有第二個妻子,但事實上女方是沒有選擇的權利。
 
現代香港人的婚姻觀:
香港以往是英國殖民地,港人可以接觸不同國籍的人,因而在生活習慣及方式方面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漸漸與本身文化有著距離。除了從外表的衣著上有所不同外,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對婚姻的態度也日趨開放,結婚對人們來說,並不是愛情的最終出路,人們很多時會以「同居」作為試探對方是否真的可以作為永久的伴侶。而且,結婚也不一定要由父母作主,男女透過戀愛也可以結為夫妻,盲婚啞嫁這回事已極少見。
男女結婚的目的,也和以往顯著不同。中國傳統婚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廣家族、繁子孫,同時用來維護及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但現代人結婚,多是希望他們的戀愛有個完滿結果。他們的婚禮,不只採取中國傳統儀式,也有在教堂進行。
總結
「六禮」就是婚姻所必須遵行的六種儀節,六個步驟。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隨覑歷史的發展,「六禮」時有損益,或簡化其程序,或增添民間風俗內容,各代都有所不同。
最早記載「六禮」的典籍就是《儀禮》。而另一部闡述禮義的典籍《禮記》也有「六禮」的有關記載。從中,我們可看到中國傳統的婚儀、婚俗,和婚姻背後的意義——「昏禮者,禮之本也。」
另外,一直以來,許多學者都在爭論究竟是先有某種婚俗而產出某種文化呢?還是先有某種文化而產某種婚俗呢?這似乎是一個雞與蛋的問題,實在有待研究。姑勿論先有婚俗,還是先有文化。的確我們從中國傅統的婚俗中可看到不少中國文化的特質。
那麼傳統婚姻儀式及風俗,以至婚姻觀對現今香港人的影粛又有多少呢?隨覑社會的發展,婚姻儀式已滲入西方的文化。而現今香港人的婚姻觀已與從前顯著不同,不再是為了廣家族、繁子孫,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了。









參考書目

1) 馬重奇《中國古代文化知識趣談》,導師出版社1994
2) 郭興文《中國傳統婚姻風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
3) 馬之驌《我國婚俗研究》,經世書局印行
4)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5) 邱衍文《中國上古禮制考辨》,文津出版社印行
6) 何周 《禮學概論》,三民書局印行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