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02 15:45:46stanley

幸福人生 實踐德行

君平:

你好!最近,看見你總是愁眉苦臉,時時鬱鬱不歡。聞說這是因為你覺得人生毫無意義,感到生活無聊,前途一片灰暗。
其實,「人生」也常令我感到困惑。我不是一個十分有使命感的人,最喜歡悠閒地過活;看看書、聽聽音樂,已經很滿足。但是,若果每天只是如此這般的過去,心裡總又隱隱有種不安的感覺,似乎自己什麼也沒有幹成,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好像做錯了事般會覺得心虛。於是我又會問自己到底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如果正逢生活有重重障礙時,則更加會問:「點解做人要咁辛苦,到底為鰦乜?」
今年,我在大學裏修讀通識教育科「幸福論」,有機會接觸到一些中西有關「幸福」、「快樂」的哲學,討論有關人生幸福的問題。在此,我很常跟你分享我在課程中的所學所思,藉此希望能替你解開心中的疑問、鬱結。

那麼,人生的目的是甚麼呢?
希獵哲學家伊壁鳩魯認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樂,避開痛苦。因為事實上人就是這樣。伊壁鳩魯之快樂主義的目的,在使人獲得自我滿足,強調好的生活在於享樂,他認為慾望的滿足能帶來快樂。同時也在於避免痛苦、煩惱和憂慮。人生短促,難久而可貴,如果在痛苦中度過,實在毫無意義呢!唯有在幸福的生活中方可以達到「至善」的境界。
而「功利主義」的創者邊沁也相信,人人都追求快樂避免痛苦,甚至人類一切言行思想都受制於此趨樂避苦的自然慾望。
古中國哲學家楊朱,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他提出輕物,不以物累形,即輕視外在的功名利祿;重生貴己,全性保真,指重視個人的生命與內在本性,他最著名的命題是「提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患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意思是說,即便是有利於天下的事情,如果是損害自己身體一根毛髮的話,也不去做。並且提倡「生有從欲之歡」,我們的人生應縱情所好,盡求快樂。
由此可見,古今中外哲人皆認為人生之目的在於追求快樂、幸福。我想,你大概也同意這點吧?
當然,我並非叫你不斷追求慾望以達致快樂。事實上,伊壁鳩魯也認為慾望有很多種,有些是自然並且必須的,例如食慾;有些是自然但不是必須的,例如性慾;有些則是非自然的又不是必須的,是我們從社會中學習得來,例如權力和地位。可是,如果慾望得不到滿足,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痛苦,所以,伊壁鳩魯認為我們應該控制慾望,保持在自然和必須這個水平,追求心靈的平靜,那才是真正持久的快樂。
人生之目的在於追求快樂、幸福,也不是叫你學習楊朱那種「為我」、「貴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極端重視個人生命的態度。事實上,我們生存在群體的社會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十分重要。亞里士多德也曾說過,朋友是「幸福的條件」之一呢!而「朋友」分作共同尋得、分享快樂;共事而獲得快樂;擁有共同德行而獲快樂三種。

若「幸福」果真是我們人生的目的,那我們應如何做才能獲得一幸福之人生呢?
古今中外,許多的哲學家,著作書本和發表理論,來指點世人,走上幸福的道路。「幸福」是人的希望中的最高目標,也是人人盡心盡力所追求的。但是對於幸福的估價,每個人的看法也不太相同。
有的人,認為財富可以使人幸福,因為有了錢,在物質方面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但是世界上很多億萬富翁,他們並不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原因是他們覺得還有些東西,並沒有得到。沉迷在花天酒地中的人,一時得到感官上的滿足,認為那就是幸福,他們絕對想不到,生活在淡泊中的人們,與知心好友,一起對奕聊天,同樣感到幸福的存在。那些花天酒地的人,在曲終人散以後,大都會有一種空虛的感覺。剛才的快樂跟歡笑,也雲消霧散了,「幸福」又在那裡呢? 自古以來,人類就不停地在尋求得到幸福的秘訣。
很多社會學家注意到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現代的科學進步,物質文明,人們的生活享受不知超過過去多少倍,但大多數的人們,並不覺得生活更為幸福。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不但說明了物質的滿足,不能使人幸福,也指出了人性的貪婪,是永遠不能滿足的弱點。
伊壁鳩魯主張追求快樂作為人生的目,但他所指的快樂其實是心靈的寧靜,一種不受騷擾的狀態。換言之,伊壁鳩魯認為人生應該追求過一種高度精神生活,而個人的德性和友誼都有助於我們去維持這種精神生活。
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幸福才是人的目的。幸福不是品質,而在合於德性的現實活動中。」他指出實踐德行,可以使人感到幸福。這觀點與中國傳統思想極為相似。
儒家認為「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從天子以至於庶人,每一個人都有義務成為「君子」,每一個人都應當講究道德修養,這是儒家對於作為一個「人」的基本要求。

於個人而言,我很是同意儒家那套實踐德行,以「情」為中心的幸福論。現在,我便略略告知一二,盼能解你的困惑。
儒家哲學思想是我們中國人之傳統文化精神。儒家的人生觀是積極入世的。他們所注重的不單單是潛能的實現,還注重人情的實踐。儒者認為最終的幸福並非個人的情緒或感覺,而是在人同人的世界當中盡己之責。儒家沒有創造者的觀念,他們認為文化是由人創造出來,所謂「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故又特別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孔子曰:「不語怪、力、亂、神」,又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強調注重人事,肯定現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事實上,中國人重「食」也可說是肯定現世的表現呢!
儒家重人文精神、人本主義,提出「聖人」、「君子」之道;「聖人」和「君子」是人的道德的最高標準。他們認為人應當積極追求達致「聖人」、「君子」。「君子」平日的言行都要符合道德標準,「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以「仁」為其哲學思想之核心。「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始發於心而合乎禮節的表現。要達到「仁」,便必須「克己復禮」。「克己」是指克制自己的私慾,其工夫在「忠」;「復禮」是指合乎禮節,其工夫則在「恕」,而「忠恕」就是孔子學說的中心思想。曾子曾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仁」的擴充是立心於民,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則「勿施於人」。
孔子認為做到「君子」,便要努力成為仁者,做到「仁者不憂」。從此一「憂」字可知,孔子認為「君子」應因德不修﹑道未得而有所憂慮。然而,仁者的不憂是「內省不疚的不憂」,是德已修、道已得以後的無憂。同時「仁」可使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令我們在修己能克己復禮;行事能篤行恭敬;實踐忠恕之道。
至孟子,把孔子的「仁」學理論進一步發展,孟子把「義」與「仁」並列。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於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的分別只有一點點,正在於人有內在於心之仁、義,而且人能以道德作為行為標準。但如果沒有「仁」、「義」的,便不是人,與禽獸無異了。因此,孟子認為人的價值在於擁有這一點人禽之間的分別,而人的尊嚴在於能夠保存這「仁」、「義」之心。
所以孟子認為為了提升人的價值和尊嚴,人必須不斷地擴充「四端」,突顯人禽之分別,向成為「君子」和「聖人」目標邁進。
另外,孟子認為「義」比「利」更為重要。孟子以「魚與熊掌」的例子說明在利益和仁義道德都重要時,應捨棄「利」,保存「義」,甚至要捨生取義,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成為「君子」。在現今這個重利的社會,人人只顧利益,「利字當頭」,造成許多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你想,若人皆重仁義而輕利,人與人之間將會減少多少紛爭,人與人之間又將會是何等的融洽呢?
「仁」是道德目標,要待修養而後成。要實現此目標與理想的途徑就是「禮」。孔子提出「克己復禮」指的就是合乎禮節,「禮」乃表達情感的方式,亦是我們道德的規範。甚至乎是婚禮和葬禮也必須合乎「禮」呢!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聽」,這一切一切都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關,都可使我們相處更融洽和諧。
此外,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我們作事處世應持「中庸之道」,行為不可太偏頗。其實這正正是我們處世之道啊!
「君子」行事處世,處處不忘仁義,對己如是,待人如是。「君子」時時刻刻不忘「聖人」之道,處處履行仁義,以求達到盡善盡美,達到「聖人」的境界。

實踐德行,得幸福人生。
一個人,如果有寧靜、安和的心靈,有品性、道德的修養,有愛人、服務的熱忱,不管他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中,他也是充滿快樂和幸福的人。這就是我向你分享的這套重情的幸福論了。

嚴毅
二零零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參考資料
1) 張燦輝:「幸福論」大課筆記2.2.2(2001-2002年度上學期)。香港中文大學。
2) 張燦輝:「幸福論」大課筆記2.3(2001-2002年度上學期)。香港中文大學。
3) 張燦輝:「幸福論」大課筆記2.4(2001-2002年度上學期)。香港中文大學。
4) 張燦輝:「幸福論」大課筆記4(2001-2002年度上學期)。 香港中文大學。
5) 馬重奇:中國古代文化知識趣談(1998年)。 香港:導師出版社有限公司。
6) 江紹倫:幸福的哲學(1994年)。 香港:嶺南學院出版。
7) 吳康:諸子學術概要(1968年)。 臺北:正中書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