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3 23:01:45Stanley Hsieh

從新加坡英語(Singlish)談「標準英語」的迷思

日前與剛出國訪問的一位校長朋友聊起對於新加坡之行的印象,他談及新加坡人說的英語「怪腔怪調」,不禁教我想起了一部教育圈內佳評如潮,彼此推薦收看的電影─小孩不笨。這是一部社會諷刺喜戲,導演試圖從三名就讀EM3的小四男孩的生活來探討社會期望、親子溝通與教育制度等議題;我想,台灣的觀眾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都必然各有所感觸(註:在新加坡,小學生到了五年級,便要依學業表現被編配就讀EM1、EM2或EM3三種不同班級,其中EM3程度最低,就類似台灣過去的放牛班)。

電影深入淺出,處處引人深省;片中穿插新加坡當地多種語言,尤其是Terry母親滿口的新加坡英語(Singlish /Singaporean),間接諷刺當地社會崇洋媚外而貶低華人的風氣,因此連英文片名都以新式英語【 I Not Stupid 】幽默登場(註:正確英片名應為:I’m Not Stupid)。看過者莫不競學那劇裡誇張的英語腔調,講話尾音拉得奇高,好似唱戲般地…
還記得片裡Terry母親對兒子常掛嘴邊的一句話:…for your own good…。這句的中文之意其實就是:「為了你好」,當初直覺聽到便感到噴飯,因為在英文文法上就無法如此直接地逐字翻譯。同樣身為英語教師的我會用下列三種方式表達相同之意,應該比較符合文法要求:
1. For your sake,…
2. It considers for you.
3. It thinks for you.

或許這樣的語法運用便是新加坡英語的冰山一隅罷,而這個語言的形成與發展曾引起我很大的興趣,與來自新加坡的幾個留學生同學熱烈討論著,據信最早的新加坡英語很可能是一種洋涇浜語(pidgin English),是不會說英語的人在街頭說的一種混合語言。由於當地種族繁多,這英語的語言發展歷程便融合了華語、廣東話、閩南話、娘惹馬來語等。它的特色是語法簡單,直指重點,不拘泥文法細節,因此常有重視話題語、省略動詞to be、省略代名詞、錯用助動詞的狀況。

This city weather very cold.
→ 話題語為地點,正確應為:In this city, the weather is very cold.
Yesterday got so many cars!
→ 話題語為時間,正確應為:Yesterday, there were so many cars!
I so stupid! → 省略動詞to be
You looking for trouble, is it? → 省略動詞to be
How come never show up? →省略代名詞he,never用做didn’t (never在英美英語中是「永不」的意思,但在新加坡英語中有一個特別的用法,和閩南語中的「還沒…」很像)

除此外,新加坡英語還普遍借用華語、閩南語或其它語言的「語氣助詞」來協助表達,例如說完一句話後不知不覺會附加lah(啦)、lor(囉)、leh(閩南語:咧)、meh(粵語:咩,類似漢語中的「難道」之意,表示帶驚訝語氣的疑問)等,這是在與新加坡人對話中清楚可以查覺到的。

Don’t worry, I can do it lah. (別擔心,我可以做到的啦。)
If you don't study hard, then you die-die lor! (你不用功,那就死定囉!)
How come you don't go to school leh? (你為什麼不上學咧?)
簡單地說,外人所見聞的新加坡英語可能是:英文辭彙加上混合語法,再輔以中文為主體的語氣和語調。這另類英語的產生,就是因為當地人在使用英語時,特意或不自覺地將其地理環境與語言文化等特性融入其中,因而發展出獨特的詞彙、文法與文體等,許多習慣英美腔調的人聽了總覺得難聽難懂,不屑地認為它是一種「劣等英語」或「方言」罷了。因此,新加坡政府這些年發起「講正確英語運動」,鼓勵國民學說「標準英語」,同時要求學校與廣播媒體也只能使用「標準」英語…

這樣的政策不禁教我沉思一件事:究竟,這世界真的存有這麼一套「標準英語」,讓我們學後才能夠精準有效地與世界接軌嗎?一般人總以為英語有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語法,這「迷思」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社會,從小到大,多數人都有過因「英語」發音不標準而被嘲笑的經驗,無形中更影響了我們的語言教學政策。衡諸現今台灣,社會仍普遍尊崇白皮膚藍眼睛的老外教師,本國籍英語教師的地位相形見卑;家長更認為既然要習得英語,就要說得標準道地,最好就是求教於外籍老師。

我們須體認,任何一種語言它本身都不會是固定恆常的(static),而是經常變動的(dynamic),亦即這世界並不存在一套千古不變的「標準英語」的語法與發音;只是約定成俗後,不同形式的英語各自適用於不同的場合與情境(social context)中,各有其特定的社交溝通與表意功能。這樣的語言現象就像政府推行多年的「國語」,孰敢論斷到底是北京國語較「標準」還是台北國語較「標準」嗎?其間又有何優劣之分嗎?說穿了,語言僅也僅是一種溝通工具,能夠達成人際溝通的功能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最重要,至於講得標不標準仍在其次;就以我們的陳水扁總統為例,又有誰會聽不懂他那一口流利且動人的「台灣」國語?換言之,如果你因自己的「標準」國語而去嘲笑其他講「台灣」國語(例如:把「罰寫」說成「滑雪」、把「發生」說成「花生」等)的人,那麼別忘了,你也可能因為「不標準」的國語而被「海峽彼岸」的人歧視瞧不起呢…
其實,「標準英語」或「正統英語」的迷思在歐美語系國家是不存在的,對於同時存在很多族裔的國家來說,英語都不是母語,既然標榜兼容並蓄的民族熔爐,對各式各樣方言的腔調就要包容,不分高低貴賤,一律平等待之,當然更不能有所謂「標準英語」之說法了。我們身為英語教學工作者,應該教導學子認知語言發展的正確觀念:現今,全球是有多種的英語(Englishes)或英語體(English varieties)同時並存,學生只要能達到溝通交際、解決問題、獲得資訊等目的,便算能精熟「英語」這語言工具。相對的,語言學習者不應一昧地追求「標準英語」的唯一正確語法與發音規則,而是應該投注心力去探討了解其他語體的說法和其所表達的不同社會意義;如此,才能真正掌握英語、駕馭英語,以至活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