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2 05:15:01王雯玉(小王子老師)

藝術治療的領域(文/王有煌圖/小王子)

藝術治療的領域中有兩個不同的取向: (一)藝術創作本身即是治療,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可以緩和當事人情緒上的衝突或困擾,並有助於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 (二)將藝術應用於心理治療,則期所創作的作品和作品中所引發的一些聯想,可以幫助個人維持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和諧一致的關係。 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著重於創作的過程,信任病人內在自療的自然發生,當創作結束時也就是治療的完成。後者主張利用作品去做更進一步的詮釋、解讀、分析,創作只是治療的一部份。 二者皆主張必需先與病人建立一個安全信任的關係,讓病人能有一個開放、大膽創作的安全空間。藝術治療的本質是基於對人性的關懷、愛與尊重,否則便很難發揮它的功效。 近幾年來,藝術治療以提昇其地位,不再是治療過程中的附屬品,它能做的甚至比傳統口語取向的心理治療更為有效(Blatner,1992)。 藝術治療的特色 藝術之所以能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佔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近年來更被廣為推廣,想必藝術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必有其獨特之處(Blatner,1992)。 許多的研究中都發現藝術治療有其特色(Wadeson,1980;Dalley,1984;Liebmann,1986;賴念華,民83;陸雅青,民82): (一)藝術作品不受時空限制,而且是真實存在的。 (二)藝術表達較能突破口語表達的限制。 (三)可以減低當事人的防衛機轉。 (四)藝術治療過程是一個建構、復演(rehearsa)的過程。 (五)藝術治療比一般傳統心理治療的對象要更廣泛。 (六)在藝術治療團體中,成員藉著分享討論作品的過程, 較易接納的已開放經驗,流露真情感。
威爾剛 2020-02-23 04:30:53

很讚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