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壓力處方 這本書很值得看
女人的壓力處方 這本書很值得看囉~
社會發展瞬息萬變,生活節奏快速緊迫,天性較敏感的女性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對丈夫、孩子的期待,對工作的執著、對家庭的牽掛,還有凡事追求完美的心態、似乎永遠不夠用的時間和金錢……,現代女性必須在婚姻、親子、職場中扮演多種角色,難免感到左右為難、壓力重重,更無暇照顧自我的情緒和成長。
本書探討現代女性六大壓力源:事業、孩子、丈夫、家務、金錢、時間,
作者與讀者分享25年來諮商數百位飽受壓力所苦、瀕臨失控的職場女性和家庭主婦的心得,多角度探討個性、生活風格、教養子女方式(從嬰兒期到青春期)、超級媽媽症候群、職業婦女及單親媽媽面臨的處境和建議。李曼博士的書一向幽默風趣,不時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對於尋找自我定位和成長、面對婚姻生活、職場發展、教養孩子等方面助益極大,提供妳簡單實用的抗壓心法。
作者簡介
凱文.李曼博士,美國知名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也是溝通專家和幽默大師
等一等,先不要說話──我知道妳可能正想說什麼:
這個男心理醫生懂什麼女人和壓力?他憑什麼在沒有親身經驗的領域成為權威人士?他最後一次幫小孩子換尿布,是什麼時候?又是什麼時候一邊急著擦乾灑了滿地的葡萄汁,一邊回電話,同時還得忙著去繳付訂購牛肋排的帳款,以免過了下個月期限?他懂什麼腹痛、妊娠紋? 凱文.李曼到底聽到了成千上萬的女性說了些什麼?他又提供了那些建議呢
寵愛自己的女人最美麗 女人的壓力處方」讀後感 廖靜如
自從生了小孩後,我覺得自己就像鐘擺一樣,每天擺盪在家庭和辦公室間,似乎毫無喘息的機會!
有時會向朋友抱怨:為什麼男人結婚後,依然可以受訓、出差,但女人結婚後,要做什麼事之前就必須先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妥當方可成行?似乎男女之間有著太多的不公平。這不只是我的感受,許多女性友人也都心有戚戚焉…,但真是如此嗎?
一般女人總認為:我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只有我才能把它做好,於是凡事都一手包辦。小至煮飯、洗衣、打掃、帶小孩…,大至家庭的重要開支,每樣都不假手他人,像是無敵鐵金鋼似的,而大家也都習以為常,認為這是媽媽該做的事。但是母親也是人,她也會累,也想要擁有自己的空間,卻總是被家裏的其他事物所佔據,幾乎忘了自己的存在。偶爾抱怨個幾句,卻被認為是無病呻吟,甚至被嫌嘮叨。為了家庭,她奉獻了一生,但又得到些什麼?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真要這般無怨無悔、犧牲奉獻才算是好母親,才算是盡到一個女人的義務嗎?
閱讀這本書之後,我發現這些困擾都是自找的,因為女人一方面抱怨著不公平,一方面卻喜歡把所有的事攬在身上,彷彿這是一個身為母親、妻子所必須盡到的責任,若不這麼做,就是個不及格的媽媽,結果呢?把自己累得像陀螺一樣,每天轉個不停,直到生病才能停下來。而作者在多年的問診當中,就看到無數的媽媽差點被壓力所壓垮,卻毫無解決之道,直到崩潰邊緣。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面對著來自子女、時間、丈夫、金錢、家事、事業的壓力,媽媽必須像千手觀音一樣,應付著不同的需求,而把自己永遠擺在最後面。卻忘了,一旦媽媽的身體出了問題,也會將家庭帶入另一場風暴之中。因此在這本書裏,作者建議所有的媽媽們面臨著若干的問題時,要先擬定優先順序,千萬不要想面面俱到,那只會把自己推向萬丈深淵而已!
而從多年的診療經驗裏,作者認為:擺對你的優先順序,就能控制壓力,只有經過自己衡量希望如何過生活,什麼事情是真正需要的,你才能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看了這本書後,我開始思考了:那什麼是我真正需要的生活呢?以我為例,每天除了上班之外,子女、家事、丈夫佔據了自己大多數的時間,但是有些事真的非做不可嗎?。譬如說煮飯好了,每天穿梭在熱的像火爐的廚房裏,只為了餵飽家人的胃…還有吃完後那一堆堆的像山的碗盤,看了就覺得累,處理完早已累壞了。那何妨有幾日在外面買個便當、或到小餐館打打牙祭,不只省事,而且多了許多和孩子、丈夫相處的時間,豈不更妙?我發現當個好媽媽,不一定要很會做家事,有時稍為迷糊一點,反而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好過!
在書中,作者用了兩個章節來談子女對母親的影響。當看到這部分時,我特別留意,因為我也是一個小孩的媽媽,我知道教養小孩的難處。而作者提出有幾種小孩最令父母頭痛:引人注意型、作威作福型和復仇型,他更進一步舉出相關的例子,告訴讀者什麼樣的小孩是這類型的典型反應。而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他分析著:子女為什麼會變成作威作福型的小孩?因為父母有求必應,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造成孩子的壓力過大,並懂得利用父母的心理來索求他所想要的東西,久而久之造成惡性循環…,
那如果遇到了這樣的小孩,身為母親的人要如何因應,這是我最關心的課題。DR.LEMAN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需要父母雙方配合的解答:實事求是的紀律。因為子女之所以成為母親的最大壓力來源,主因是母親一方面採縱容的教養方式,一方面卻希望子女成龍成鳳,卻不關心他們心裏在想什麼。
DR.LEMEN建議求診的母親說:只有整頓自己的優先順序,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才能改善孩子的作為,才能讓自己在泥沼中掙脫出來。
這方法看來簡單,卻讓我有所警覺,因為我發現我的孩子似乎已有作威作福的雛型。可能是我太以他為生活重心,他知道可以用哭鬧的方式達到目的,可以用哭鬧的方式來博取我的關注,於是我一步步踏入泥沼中,讓自己忙得像陀螺一樣,時間似乎永遠不夠用。看了這本書後,我發現我的教養方式出現了漏洞。因為我讓孩子以為只要哭鬧就可以為所欲為,就可以霸佔我所有的時間,於是我開始調整自己的方式,學習著硬下心腸。當他哭的時候,我選擇走開,做我自己要做的事,讓他明白很多事不是用哭鬧就能解決的,期望這樣做可以建立起紀律,讓孩子明白我也需要有一些自己的空間。不過說實話,這樣做必須要有很強的毅力,否則很容易前功盡棄。所以我和外子彼此勉勵,希望能夠堅持這樣的做法,讓孩子不致於養成壞習慣。
而除了來自家庭的壓力之外,對許多職業婦女來說,工作也是主要的壓力來源。「如果我中了樂透,那我就把工作辭掉!」每回工作壓力過大時,我都會這麼想,可惜這只是白日夢而己,因為在工商業社會中,雙薪家庭已是不得不然的選擇。其實我該慶幸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只是處在家庭和辦公室之間,我必須同時處理很多事,那種壓力有時會讓人無法排解。尤其遇上孩子生病住院,而工作又堆積如山時,我常有心力交瘁的感覺,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可以應付這些麻煩事。不過這還算好的呢!
因為辦公室請假還不算難,只要工作做完,跟主管說一聲就OK。要是像妹妹在銀行上班,已經病到走不動了,主管還不肯讓她請假的情況來比,我真的已經算幸福的了。所以儘管銀行的待遇很好,我壓根兒就不考慮選擇這樣的工作,因為少賺點錢卻能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我覺得蠻值得的。
而這樣的考慮正與作者建議的做法不謀而合,因為想要戰勝壓力,就必須要排定自己的優先順序,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人不可能面面俱到,除非擁有堅強的支援系統,否則總得放棄一些選擇,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到目前為止不敢換工作的原因。因為我希望多陪孩子一點,享受他的成長,而這也是目前我所排定的順序。雖然在工作上會有小小的失落感,但這樣的安排讓自己不致於被壓力所壓垮。因為我覺得再多的成就感還是比不上孩子的笑容來得吸引我!
在這本書中,DR.LEMEN建議飽受壓力的媽媽們,要學習著對自己好一點,千萬不要得了「超級媽媽症候群」,習慣把所有的事攬在身上,結果不但自己身體吃不消,甚而讓自己的壞脾氣影響了家裏的氣氛。最好是偶爾要讓自己充電一下,譬如去跳有氧舞蹈、上英文、打太極等等,讓自己能稍微跳脫家庭的束縛,也會讓自己跳出壓力的泥沼,發現生活的美好!
記得前些日子,縣府開了一班英語研習營,上課時間是晚上,為期六個月。看到這份公文時,我遲疑甚久,因為需要利用下班時間進修,我開始思考著:小孩誰來照顧?萬一先生有事情怎麼辦?但我真的很想去上課,於是回家和外子商量,沒想到他說:既然想去上課就別考慮那麼多,反正到時候再想辦法。同事們都說我很幸運,因為這樣的機會對她們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只是當我看到作者告訴那被家庭、孩子、丈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母親說:找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吧時,我才發現去上課真的是一項對的抉擇。
以前我總以為男人粗枝大葉,只有我才能把孩子帶好。但真是如此嗎?因為我以為我很會照顧小孩,卻在無意中讓孩子養成予取予求的壞習慣。而且沒給先生機會,你又怎麼知道他帶的不好?事實證明,由外子帶時,孩子反而比較有紀律。而這次的經驗也讓我體會到,有時候讓自己暫時從家庭裏消失,不但自己得到了休息,也讓先生多了和孩子獨自相處的時間,這樣反而能促進家庭的和諧。
女人,不見得要萬能才能照顧好家庭。有時對自己好一點,讓自己在家庭之外仍保有自己的空間,讓自己不但能免於壓力的侵襲,也會讓家庭更美滿。因為只有擅於處理壓力的媽媽,才能讓家庭不致於受到風暴的襲擊!
姓名:廖靜如
現職:書記
服務機關:雲林縣稅捐稽徵處
聯絡電絡:055323941-233
聯絡住址:雲林縣斗六市府文路35號2樓
***********************************
「工作時的曖昧沒什麼,但不能過分,要自律。」
形同默認小三是David工作往來對象。她也否認金錢是兩人分手的原因,
「錢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行為態度」。她表示2人相處的快樂少了,互信共識沒了,但問原因?她只說:「都過去了。」
陳美鳳謝謝朋友的加油打氣,朋友滿滿的愛讓她很溫暖,
她說:「痛苦的是之前半年,決定放下後,放寬面對就不難過。」
但她未來不打算再交男朋友,因為「太累了」。
友人透露,陳美鳳其實聽到很多耳語,但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想到David現在連安撫都不做,讓陳美鳳很心寒,信任感破裂下決定分開。
為何摟妹?
李進良說:「我想我的行為是一般男生,應酬後可能會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