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9 12:39:28someone

龜山島

 大學的時候,看了李潼的"少年葛瑪蘭"
即使事隔多年,裡頭描述龜山島百合花滿山片野的景緻
始終深印在腦海
因此,登龜山島
窺探島上百合花海的美景,便一直是多年來的願望
昨天(4.18)終於一償宿願
親自登上這座坐落在台灣東北方的神祕島嶼


登龜山島須20天前向頭城船漁會登記,
原本以為四月非旅遊旺季,
和我一樣覬覦龜山島的人,數量應該不多才是,
但是昨天前後登島的遊客,
真的只能用駱驛不絕來形容
一艘艘站滿遊客的船隻往來穿梭
12點半從宜蘭烏石港登船,到五點20分再回到台灣
這期間多半在船上
頭一回坐船離開台灣本島,加上昨天天候不佳,海上風浪也大
出乎意料,竟然沒有暈船,自己也感到意外

 

這次的行程,包括遶島一周,登島以及賞鯨豚
天公不做美已夠令人掃興了,
連鯨豚也不給面子
在海面上搖搖晃晃一兩個鐘頭,非但沒見著任何鯨豚
連隻海鷗,海鳥之類的物種,也全都躲得不見蹤跡
一望無際的海面上,
最多的是和我們一樣的載著遊客的小艇
偶爾夾雜著幾艘零星的捕魚船隻



一群在海上沒有任何視覺上的斬獲的遊客,
便將所有的注意力全留給了龜山島
仔細的聆聽船長與導遊的解說
先繞行龜山島的北面一周,再繞行南面,
近距離的一探龜山島的真實模樣
雖然無緣與鯨豚近距離接觸,
不過大自然送給我們另一項難得一見的奇景~海底溫泉

船長直說我們運氣很好,
他說能親眼目睹海底溫泉的機率極小
算是補償我們無緣見到鯨豚的禮物了
由海底冒出乳白色的溫泉,
一開始溫度高達110度,不過冒出水面時
已和海水溫度中和,大約只有30.40度左右了



雖然溫泉溫度不高,
但是乳百色的溫泉,和深藍的海水一攪和
使得龜山島附近海域的海水顏色
更顯得與眾不同



遠先船長打算在島的北岸登陸,
然而當時北岸北面浪大,所以登島不易
便造成龜山島碼頭邊"塞船"的特殊景象
兩三艘客船暫停在離島不遠處等候,
待稍稍風平浪靜的時候好陸續登島
不過等候許久,風浪威力依舊不減


最後,改由南方臨時搭建的碼頭登上龜山島
走在碼頭與船身連接的簡易便道上
雙腳搖晃程度不亞於坐在船上時的感受
好怕一個不留神,人就會從旁跌入海裡


成功登路之後
第一個印入眼簾的是矗立在碼頭邊的燈塔
隨著物換星移,當年的模樣已不復見
只剩凋零的石堆與燈塔
依舊在崗位上默默守護著龜山島


 

再走進入一些,
便看見龜尾湖清澈的湖水


龜山島上的所有自然生態,都受到有關單位保護
若隨一道走島上的一草一木,或是滿地的任何一顆龜卵石
都是被相關單位所列管保護的
違反規定取走任何島上的東西,是會科以重罰
也因此,島上的自然風光,才得以保存

龜尾湖對岸的山壁,
猶如一位的少女沉睡時的側臉

而這位沉睡的少女
再仔細一看.還是位身懷六甲的孕婦

遙望龜尾湖的另一岸
有隻可愛的哈巴狗,慵懶的望著太平洋
任憑遊客的喧鬧,也沒能趕走屬於牠的恬靜
也替神秘的龜山島,增添了些許童趣色彩



這棟有著龜山島三個大字的建築
一開始是龜山國小的校舍,
後來整島居民全部外移之後
這裡變成了當時國軍駐守的基地
後來連國軍也撤走,
會再到這裡來的人,就只有和我一樣多事的遊客了

 

偌大的龜尾湖,
只見三隻水鴨悠悠的在湖面上划水
不怕生的牠們,還特地游近岸邊
這池水是冷泉(不太冰).......................................也有人稱龜尿
這樣的名稱,聽起來頗煞風景呢

 
島上唯一一座廟宇~拱蘭宮,清咸豐四年( 1854 )創建
至今已有156年的歷史了
最早奉祀的神像則為太子爺哪吒,
後來因為島民多以捕魚為業,
於是就將主神改為媽祖
以保護漁民在海上的安全,同時將廟名改為媽祖廟
當年居民遷村時,因為要把媽祖一起請走,
而寺廟屋簷高起的屋角
一向被認為是與天庭溝通的管道,
因此居民把媽祖請走後,就把廟屋簷給打斷
國軍進駐後,也就任由拱蘭宮荒廢

一直到後來駐島的軍隊,傳聞靈異事件不斷
因此才決定請來一尊30公分高的白瓷觀音
加以供奉於寺內
並於龜尾湖邊豎立一座大型的騎龍觀音神像
說也奇怪,據說自此之後,島上就安寧無事
而這座
拱蘭宮,
現已更名為「普陀巖」
 

 全島唯一還保留的木門牌
就是普陀巖門牆邊的這塊刻著
"頭城鎮龜山里282號"這個門牌了

再深入龜山島一些,終於能瞧見百合花的蹤跡了
島上的百合花,是吸引我登島的主因
然而登上島之後.並沒能體驗的花海的壯闊
只有零星的幾叢百合花點綴著山野
再加上陣陣海風的吹襲,
也使百合花看起更是了無生氣
挺讓人失望的

 

反倒是
一旁的大花咸豐草,霸佔了多數的草地
不僅搶走了百合花不少風采
還理直氣壯般宣示自己才是島上的花王 
與百合花相爭妍


這時,
天空突然出現幾縷陽光,斜斜的灑落在龜尾湖畔
更為胡岸景致,增添了不同的味道

接著來到軍事坑道的遺址
雖然國軍已撤離龜山島多時
當時所挖掘的坑道,碉堡依舊佇立

 
 
站在碉堡窗口眺望
當年戰備時的緊張情緒已不復存在
遺留下來的還是那片無盡頭的海洋
以及人事已非的蒼涼
 
 在

島上停留的時間,不超過兩個鐘頭
便又得匆匆離開

 
這次登島遊客眾多,感覺少了份清幽的閒情逸致 
反倒比較像是湊熱鬧的進香團去朝聖一般
只能走馬看花四處看看
總絕得意猶未盡
如果可以留在島上過夜,
我想應該會是更特殊的體驗
這次也沒能爬上島的最高處401高地
覺得有些可惜
也許哪天等天氣好些, 或者等政府開放島上住宿
再來個舊地重遊
說不定能有更深刻的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