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18 00:24:09長老
笨港古街巡禮(愛鄉、讀鄉系列)文/許士能
笨港古街巡禮(愛鄉、讀鄉系列)文/許士能
2003.11.15
本活動乃為北港鎮立圖書館,舉辦第三屆讀鄉活動而設計。本活動為延續上屆的『漫步堤防篇』,故以北港溪堤畔附近的幾個景點做為起點,由東向西橫貫,與一般以朝天宮做為起點稍有不同。
1.『蜊仔』街尾『崩溪缺』:
『蜊仔街』過去商家林立,號稱北港第一街,街尾溪床一帶俗稱『崩溪缺』,緊鄰台糖鐵道復興鐵橋。最近從南岸溪床沖刷出不少先民遺物。此一遺址靠近北港僅有一百多公尺,在二、三百年前是甚為熱鬧的蜊仔街尾,離「板頭厝」較遠,約有一公里,應稱為『崩溪缺遺址』才恰當。(乾隆年)嘉慶年間洪水衝走蜊仔街尾, 從此留下「崩溪缺」這個地名。由於河道數百年來的遷移,使得北港溪兩岸居民,在河床上撿到先民遺物是稀鬆平常的事。
2. 飲水思源『水道頭』:
北港舊水塔聳立於北港溪畔,位於北港一號堤防旁,距離宮口街約一百公尺,建於昭和四年(民國1929年),距今已有七十四年歲月。北港舊水塔原以北港溪流為水源,用以改善北港市區居民飲水,日文稱自來水廠為「水道頭」。水廠有取水井、沉澱、過濾、消毒等設施,處理好的水以幫浦打上水塔後送到每一住家,被稱為「水道水」。
水塔右側的抽水機機房是清水磚工構造,屋頂有兩層,以方便紓減熱氣和防水,,為極有趣的處理方式,是日治時期北港市區清水磚造建築僅存的代表性建築。
為極有趣的處理方式,是日治時期北港市區清水磚造建築僅存的代表性建築。
3.『天理教堂』父母神
天理教是日本人自創的宗教,是日本人的第二大宗教。日據時期傳入台灣,民國二十四年天理教徒蘇萬清 到北港佈教所建,在雲嘉地區擁有數千信徒。北港天理教寺為台灣地區規模較大的天理教寺之一,其教義在祈使人類尊敬父母並達到「康樂世界」。
4.竹馬『中秋』蘭契會:
『中秋路』在過去是「朝天宮」通往笨港溪畔碼頭的主要道路之一,過去在此先後設有釐金局、海關等機構。可能為了紀念顏思齊等人結盟於中秋節而取名為『中秋路』,里鄰居民曾組有『竹馬會』以為紀念,選在中秋節義結蘭盟,並舉辦聚餐、臆燈謎、『關青蛙神』、、等民俗活動來慶祝中秋佳節。
5.笨港縣署居『東勢』:
『勢』者意指『方向』,『東勢街』就是指往東的街道。北港的東勢街連接中秋路南端與益安路,雍正年九年清政府曾在這裡設置笨港分縣縣丞署。因「官田」和「施侯租」大都位於南岸,為了方便管理官田和「施侯租」,雍正十二年即將縣丞署遷往「板頭厝」。可能此地早年大都屬於官有地,後來陸續賣給百姓,造成東勢街與附近街道曲折程度冠於全北港。
6.『彌陀』古剎鐘聲遠:
彌陀寺建於嘉慶8年(1803),是清治時北港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佛寺。
相傳清初在朝天宮東側,仍有潟湖殘留的湖泊,常有戲水者溺水。嘉慶3年居民王基福,由此經過亦陷溺於泥沼中,趕緊朗誦佛號『阿彌陀佛』,因而脫困。居民據此進而募款建廟。
原建於今中央市場內,日治時,市場擴建,因而向東遷移,由蔡姓家族捐地重建。
7.『復興客棧』迎香燈:『復興客棧』原位於『蜊仔街』,清末因『蜊仔街』大火而遷移至此。「客棧」俗稱『販仔間』,平日服務商旅,香盛期則擠滿香客,經過百年風光歲月,『復興客棧』今已歇業,是北港最後停業的『販仔間』。不久前剛遭遇一場小火災,屋主只好再度修建,已不復往日那麼古樸。
8. 大樓高聳埋青史:六十年代以前,媽祖廟前,四層樓的第一旅社算是北港第一高樓。1990年代台灣各小城鎮也仿傚都市,流行蓋起十多層的高樓 。
在大興土木時,沉睡在北港地下的先民遺物也隨之陸續出土,可惜只有一小部份是交由學術界發掘,笨港史至今尚無法因這些出土物而有所突破。
依文獻記載,朝天宮附近,三百年來是笨港最繁榮的地區,因此有可能最重要,最能解開笨港之謎的遺址,應該就在朝天宮地底下,其次是廟的四周。
9. 珍饈美食『宮口』街:
(今中山路)在朝天宮正門前 ,宮口街仰仗媽祖的香火,熱鬧了三百多年。三百多年來在此產生多少富戶,但三、五代後,常因子孫改行或不善經商,便也陸續遠走他鄉。若非殘留少許古文獻,否則光憑日治時期留下的街屋,我們很難說它是壹條擁有三百年歷史的古街。
『宮口街』既是進香大道,各行各業也隨香客的需求興起。『宮口街』有盡百家特產店,最引人的是另有近百家各類小吃,可惜1990年代當時的行政院,為了幫『朝天宮』整頓環境,陸續遷走許多攤販;加上市場大樓規劃不符實際需要,如今有名氣的小吃僅剩 十家左右。
10.『暗街』曲巷古宅第:
今稱「安和街」。由西勢窯向東,經過義民廟,再經蕃簽市與米街,「甕牆」附近左轉便是『暗街』。在臺灣只要是古城鎮,大都會有一條熱鬧的『暗街』,到了夜晚依然開店營業。在過去此街最有名的商家有「謙源」「和春」「聯發堂」- - -等。尤其「和春行」日治時代在此街所建的花園宅第,至今尚存。花園宅第十多年前轉售給北港名醫蔡深河,在蔡醫師及其家人用心經營下,已成北港市區最著名的大宅第。緊鄰的「李安然宅」原也是大宅第,可惜家族意見紛歧,業已荒廢數十年,由倖存的古牆尚可揣摩出李家當年的繁華。
11.『蕃簽市』底甕牆立:
位於暗街與蕃簽市兩條老街交界處,離地僅有七、八尺,便於遊客拍攝紀念。甕牆為開設土壟間(碾米廠)、油車(油廠)巨商顏東義第宅圍牆一部份,牆內現已改為一般民宅。
該第宅建於道光年間,於光緒三十一年大地震後修建第宅,甕牆被留下一部份。
12. 協奏鈞天『集雅軒』:
集雅軒乃北管支系,清朝中葉由蔡及、陳貞、吳石等十二位先賢所創立,當時並無會館,清文宗咸豐元年(西元一八六○年)正式開館,日據時期及光復後都曾盛極一時,民國四十年代為全盛時期,會員與樂員熱烈的參與,可演出雙棚戲,民國五十三年,慶祝蔣總統六十八歲華誕時,曾經由第二任士林鎮鎮長(台灣旭光牌日光燈公司董事長)的北港人丁雲霖先生引薦,應邀前往士林官邸表演八仙獻壽。
民國三十九年買下現今座落於博愛路上的會館後,使得文物、會員有所歸屬而不致有散館之虞。館中奉祀西秦王爺,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其誕辰,也是聚會過爐的日子。
13. 護鄉團練『旌義』情:
此街因建有『義民廟』而得名。『義民廟』原名『旌義亭』。此廟主要奉祀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為保護地方犧牲的108人及一頭『義犬』。
到了同治元年(1861)又發生「戴潮春事件」,笨港地區為保衛家鄉的死難者又增36人。笨港居民將二次事變的犧牲者與一頭『義犬』合祀,改稱此廟為『義民廟』,是閩南人最具有代表性的義民廟之一。農曆5月29日或30日舉行祭典,稱為『義民公普』
『北港義民廟』在台灣民變史上具有代表性,以及其建築具有古風,頗受文史界重視,並由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14.百年齋堂慈德寺:
北港『慈德寺』是笨港地區兩大佛寺之一,建於清朝宣統二年(1910),原屬佛教齋堂系統,終戰後,漸改為一般佛寺。
此寺的創辦人為蔡川、顏達、許路、王漢,蔡然三等五人,為方便笨港地區「吃齋」信士參拜,發起募建。『慈德寺』除了主祀西方三佛、觀世音菩薩外,尚祭拜齋堂教派創辦人「羅祖師」。『慈德寺』在民國四十二年成立北港第一所幼稚園,對北港地區的學前教育頗有貢獻。是北港地區許多中生代接受啟蒙教育的最愛。
15.墾台先聲「顏思齊」:
顏思齊登陸紀念碑位置在北港圓環,建於民國四十五年。
依康熙年江日昇所著的『台灣外記』的記載,顏係明末漳洲府人,於天啟元年(辛酉、公元一六二一年) 率同鄭芝龍等二十八人,由日本航海而來,登陸笨港,築寨以居,並招納漳、泉流民三千餘人來台屯墾,是為漢人大規模民入台之始,笨港為台灣發祥地。
顏思齊、鄭芝龍的經營奠定日後鄭成功於永曆十五年 (1661) 驅逐佔據鹿耳門並築城的荷蘭人,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此碑於民國四十八年由省政府建立。由於北港溪經年累月的堆積,使得笨港從沿海港口逐漸轉變成內港,最後終於失去了港口機能,現在紀念碑附近已經看不到海。
2003.11.15
本活動乃為北港鎮立圖書館,舉辦第三屆讀鄉活動而設計。本活動為延續上屆的『漫步堤防篇』,故以北港溪堤畔附近的幾個景點做為起點,由東向西橫貫,與一般以朝天宮做為起點稍有不同。
1.『蜊仔』街尾『崩溪缺』:
『蜊仔街』過去商家林立,號稱北港第一街,街尾溪床一帶俗稱『崩溪缺』,緊鄰台糖鐵道復興鐵橋。最近從南岸溪床沖刷出不少先民遺物。此一遺址靠近北港僅有一百多公尺,在二、三百年前是甚為熱鬧的蜊仔街尾,離「板頭厝」較遠,約有一公里,應稱為『崩溪缺遺址』才恰當。(乾隆年)嘉慶年間洪水衝走蜊仔街尾, 從此留下「崩溪缺」這個地名。由於河道數百年來的遷移,使得北港溪兩岸居民,在河床上撿到先民遺物是稀鬆平常的事。
2. 飲水思源『水道頭』:
北港舊水塔聳立於北港溪畔,位於北港一號堤防旁,距離宮口街約一百公尺,建於昭和四年(民國1929年),距今已有七十四年歲月。北港舊水塔原以北港溪流為水源,用以改善北港市區居民飲水,日文稱自來水廠為「水道頭」。水廠有取水井、沉澱、過濾、消毒等設施,處理好的水以幫浦打上水塔後送到每一住家,被稱為「水道水」。
水塔右側的抽水機機房是清水磚工構造,屋頂有兩層,以方便紓減熱氣和防水,,為極有趣的處理方式,是日治時期北港市區清水磚造建築僅存的代表性建築。
為極有趣的處理方式,是日治時期北港市區清水磚造建築僅存的代表性建築。
3.『天理教堂』父母神
天理教是日本人自創的宗教,是日本人的第二大宗教。日據時期傳入台灣,民國二十四年天理教徒蘇萬清 到北港佈教所建,在雲嘉地區擁有數千信徒。北港天理教寺為台灣地區規模較大的天理教寺之一,其教義在祈使人類尊敬父母並達到「康樂世界」。
4.竹馬『中秋』蘭契會:
『中秋路』在過去是「朝天宮」通往笨港溪畔碼頭的主要道路之一,過去在此先後設有釐金局、海關等機構。可能為了紀念顏思齊等人結盟於中秋節而取名為『中秋路』,里鄰居民曾組有『竹馬會』以為紀念,選在中秋節義結蘭盟,並舉辦聚餐、臆燈謎、『關青蛙神』、、等民俗活動來慶祝中秋佳節。
5.笨港縣署居『東勢』:
『勢』者意指『方向』,『東勢街』就是指往東的街道。北港的東勢街連接中秋路南端與益安路,雍正年九年清政府曾在這裡設置笨港分縣縣丞署。因「官田」和「施侯租」大都位於南岸,為了方便管理官田和「施侯租」,雍正十二年即將縣丞署遷往「板頭厝」。可能此地早年大都屬於官有地,後來陸續賣給百姓,造成東勢街與附近街道曲折程度冠於全北港。
6.『彌陀』古剎鐘聲遠:
彌陀寺建於嘉慶8年(1803),是清治時北港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佛寺。
相傳清初在朝天宮東側,仍有潟湖殘留的湖泊,常有戲水者溺水。嘉慶3年居民王基福,由此經過亦陷溺於泥沼中,趕緊朗誦佛號『阿彌陀佛』,因而脫困。居民據此進而募款建廟。
原建於今中央市場內,日治時,市場擴建,因而向東遷移,由蔡姓家族捐地重建。
7.『復興客棧』迎香燈:『復興客棧』原位於『蜊仔街』,清末因『蜊仔街』大火而遷移至此。「客棧」俗稱『販仔間』,平日服務商旅,香盛期則擠滿香客,經過百年風光歲月,『復興客棧』今已歇業,是北港最後停業的『販仔間』。不久前剛遭遇一場小火災,屋主只好再度修建,已不復往日那麼古樸。
8. 大樓高聳埋青史:六十年代以前,媽祖廟前,四層樓的第一旅社算是北港第一高樓。1990年代台灣各小城鎮也仿傚都市,流行蓋起十多層的高樓 。
在大興土木時,沉睡在北港地下的先民遺物也隨之陸續出土,可惜只有一小部份是交由學術界發掘,笨港史至今尚無法因這些出土物而有所突破。
依文獻記載,朝天宮附近,三百年來是笨港最繁榮的地區,因此有可能最重要,最能解開笨港之謎的遺址,應該就在朝天宮地底下,其次是廟的四周。
9. 珍饈美食『宮口』街:
(今中山路)在朝天宮正門前 ,宮口街仰仗媽祖的香火,熱鬧了三百多年。三百多年來在此產生多少富戶,但三、五代後,常因子孫改行或不善經商,便也陸續遠走他鄉。若非殘留少許古文獻,否則光憑日治時期留下的街屋,我們很難說它是壹條擁有三百年歷史的古街。
『宮口街』既是進香大道,各行各業也隨香客的需求興起。『宮口街』有盡百家特產店,最引人的是另有近百家各類小吃,可惜1990年代當時的行政院,為了幫『朝天宮』整頓環境,陸續遷走許多攤販;加上市場大樓規劃不符實際需要,如今有名氣的小吃僅剩 十家左右。
10.『暗街』曲巷古宅第:
今稱「安和街」。由西勢窯向東,經過義民廟,再經蕃簽市與米街,「甕牆」附近左轉便是『暗街』。在臺灣只要是古城鎮,大都會有一條熱鬧的『暗街』,到了夜晚依然開店營業。在過去此街最有名的商家有「謙源」「和春」「聯發堂」- - -等。尤其「和春行」日治時代在此街所建的花園宅第,至今尚存。花園宅第十多年前轉售給北港名醫蔡深河,在蔡醫師及其家人用心經營下,已成北港市區最著名的大宅第。緊鄰的「李安然宅」原也是大宅第,可惜家族意見紛歧,業已荒廢數十年,由倖存的古牆尚可揣摩出李家當年的繁華。
11.『蕃簽市』底甕牆立:
位於暗街與蕃簽市兩條老街交界處,離地僅有七、八尺,便於遊客拍攝紀念。甕牆為開設土壟間(碾米廠)、油車(油廠)巨商顏東義第宅圍牆一部份,牆內現已改為一般民宅。
該第宅建於道光年間,於光緒三十一年大地震後修建第宅,甕牆被留下一部份。
12. 協奏鈞天『集雅軒』:
集雅軒乃北管支系,清朝中葉由蔡及、陳貞、吳石等十二位先賢所創立,當時並無會館,清文宗咸豐元年(西元一八六○年)正式開館,日據時期及光復後都曾盛極一時,民國四十年代為全盛時期,會員與樂員熱烈的參與,可演出雙棚戲,民國五十三年,慶祝蔣總統六十八歲華誕時,曾經由第二任士林鎮鎮長(台灣旭光牌日光燈公司董事長)的北港人丁雲霖先生引薦,應邀前往士林官邸表演八仙獻壽。
民國三十九年買下現今座落於博愛路上的會館後,使得文物、會員有所歸屬而不致有散館之虞。館中奉祀西秦王爺,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其誕辰,也是聚會過爐的日子。
13. 護鄉團練『旌義』情:
此街因建有『義民廟』而得名。『義民廟』原名『旌義亭』。此廟主要奉祀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為保護地方犧牲的108人及一頭『義犬』。
到了同治元年(1861)又發生「戴潮春事件」,笨港地區為保衛家鄉的死難者又增36人。笨港居民將二次事變的犧牲者與一頭『義犬』合祀,改稱此廟為『義民廟』,是閩南人最具有代表性的義民廟之一。農曆5月29日或30日舉行祭典,稱為『義民公普』
『北港義民廟』在台灣民變史上具有代表性,以及其建築具有古風,頗受文史界重視,並由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14.百年齋堂慈德寺:
北港『慈德寺』是笨港地區兩大佛寺之一,建於清朝宣統二年(1910),原屬佛教齋堂系統,終戰後,漸改為一般佛寺。
此寺的創辦人為蔡川、顏達、許路、王漢,蔡然三等五人,為方便笨港地區「吃齋」信士參拜,發起募建。『慈德寺』除了主祀西方三佛、觀世音菩薩外,尚祭拜齋堂教派創辦人「羅祖師」。『慈德寺』在民國四十二年成立北港第一所幼稚園,對北港地區的學前教育頗有貢獻。是北港地區許多中生代接受啟蒙教育的最愛。
15.墾台先聲「顏思齊」:
顏思齊登陸紀念碑位置在北港圓環,建於民國四十五年。
依康熙年江日昇所著的『台灣外記』的記載,顏係明末漳洲府人,於天啟元年(辛酉、公元一六二一年) 率同鄭芝龍等二十八人,由日本航海而來,登陸笨港,築寨以居,並招納漳、泉流民三千餘人來台屯墾,是為漢人大規模民入台之始,笨港為台灣發祥地。
顏思齊、鄭芝龍的經營奠定日後鄭成功於永曆十五年 (1661) 驅逐佔據鹿耳門並築城的荷蘭人,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此碑於民國四十八年由省政府建立。由於北港溪經年累月的堆積,使得笨港從沿海港口逐漸轉變成內港,最後終於失去了港口機能,現在紀念碑附近已經看不到海。
想請問一下李安然宅現在是否還在?詳細地址是多少?李老聬是否為其祖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