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04:00:00天光

【俄烏戰爭】烏軍攻入俄本土,有用嗎?

【俄烏戰爭】烏軍攻入俄本土,有用嗎?
  
(壹)媒體報導與評論整理

關於烏軍從2024年8月6日開始,突然攻佔俄國大片領土。一般分析通常強調幾點:
  
1.烏軍佔地至少超過1000 km2(澤連斯基稱1250 km2),這是二戰後至今俄國遭受的最大入侵佔領行動。
 
2.多數軍事專家認為是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主要是為了增加對俄談判籌碼用的。這與美國總統大選局勢有關。若川普當選,很可能終止軍援並逼迫烏克蘭割地求和,所以澤連斯基必須預作防備。
 
3.多數專家認為烏軍雖離莫斯科很近,但不會冒險試圖攻入莫斯科,以免給予俄軍切斷補給線的機會,或是動用核武的藉口。
 
4.雖然這樣做有助於激勵烏國軍民士氣,卻仍難以整個碾壓俄軍,因為即使出動了2萬人,烏軍的進攻人數仍遠少於俄國前來增援的守軍;且烏軍目前只佔了1000多km2俄土,仍遠遠比不上被俄軍佔領的65000多km2領土。
 
5.烏軍在戰術上確實成功有效實施了「奇襲」。這有賴於精確的情報、充足的準備、傑出的指揮、創意新穎的進攻手法。
 
6.烏軍或許希望「圍魏救趙」,讓俄軍為了守護國土而調回部份烏東軍力,分兵救援;然後烏軍再來個半路埋伏或是圍點打援。但普丁堅持不肯抽出大批進攻烏軍的兵力,而是只抽調一小部分,搭配另外從內陸調動才剛徵集還未訓練完全的新兵,慢速往被烏軍佔領的庫斯克州前去。
  
烏軍因分兵攻打俄國領土,在烏東的守勢壓力增大,逐漸緩慢後退。而攻入俄土的烏軍,卻能夠迅速擴大並鞏固佔領區。
 
7.澤連斯基頒布政令,允許佔領區內的俄國人民自由選擇是否放棄俄國籍,改為加入烏國籍;若不加入,烏軍也會嚴守軍紀,秋毫無犯,與暴虐不守軍紀的俄軍及一心想著強迫併吞領土與奪取人民的普丁,有著天壤之別。
 
8.烏軍得以快速挺進俄土,除了因俄軍疏於防備外,也與嚴格成功保守軍事機密有關,嚴格周密的作戰計畫更是成功關鍵。
  
這次突襲動用了F-16、大量無人機、海馬斯火箭彈,以便對地面部隊的突進作出高效掩護,而這背後有來自北約的精準定位、通信、情資支援,因此俄政府指控北約是烏軍這波進攻的幕後影武者。
  
9.烏軍這波突襲的戰果,主要包括:摧毀俄S-300防空飛彈、擊落Su-34戰機、摧毀偵察無人機、擊落直升機、摧毀許多地面軍事設備、俘虜大量地面部隊、炸毀聯外必經的數座大橋、奪取近百村落、圍困許多仍未投降的軍民、威脅莫斯科及烏東俄軍的後方。

10.按照俄與北韓剛簽的軍事同盟條約,俄國領土遭遇外國入侵,北韓理應出兵協防才對,但金政權的真實態度一下就被烏軍戳穿,居然宣稱不介入此事,遭俄媒抨擊。
  
俄媒另外還點名批評白俄羅斯、伊朗、中共,因為這些國家居然坐視俄國被入侵而不伸出援手,不夠朋友。
 
11.烏軍總指揮官瑟爾斯基,以治軍嚴格、精確計算著稱,是製造烏軍2023年哈爾科夫大捷的傳奇指揮官,升為烏軍總指揮官之後,再度展開大膽奇襲,攻入俄國本土,獲得可觀成果。
  
瑟爾斯基其實是俄羅斯人,1965出生於蘇俄弗拉基米爾州,父母兄弟仍住在俄羅斯。但他對烏克蘭的效忠卻無可置疑。正因為他出身自蘇俄,所以非常了解俄軍的軍事思想、習性、生態、戰略、戰術,而得以成為俄軍的剋星。
 
12.烏克蘭在2024年8月24日(獨立日)這一天,慶祝脫離蘇聯獨立建國33週年。澤連斯基簽署多項「脫俄入歐」相關法令。因此,日前的「庫斯克大捷」可以視為是慶祝烏國獨立日的一份大禮。

以上是整理自媒體報導或評論。筆者則要另外補充幾個觀點,見下一節。
    


  
(貳)「庫斯克大捷」僅是政治意義居多嗎?
   
A.筆者推測,烏軍這波突襲,必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老早就準備好整套方案,只等美國總統拜登點頭同意而已。
  
原本拜登是不同意的,但因日前決定放棄連任,之後才變得大膽,放手讓烏軍試試看。效果好得令拜登驚艷。
 
由於拜登的任期還有幾個月,「豁出去了」的高齡老總統拜登,很有可能更加大膽,放手讓烏軍採取更大動作羞辱俄軍;但也會讓普丁更加放話威脅動用核武。
 
B.烏無人機於8月21日攻莫斯科,應屬試探性攻擊,同時也有意干擾正在莫斯科訪問的中國總理李強,給與中國警告,避免中俄進一步增強合作。
 
C.筆者認為美國應該放手讓烏軍使用美國武器時,能有更遠的射程,如此才能真正以最高效率協助地面部隊深入俄境,摧毀更多具有價值的軍事目標,也才有讓普丁願意退兵的可能。
 
美國對烏克蘭真正必須嚴格約束的部份,不是打擊範圍,而是應該僅限於「紀律」,亦即嚴格要求不能騷擾平民、攻擊平民設施、砲擊核電廠、虐待戰俘、洩漏武器機密、燒光森林、或過於冒進的孤軍深入..等等。
 
D.美國總統大選後,烏俄很可能正式舉行和談。因為若川普當選,會逼迫烏克蘭割地;而若賀錦麗當選,則會設法壓縮俄國外部資源(例如,可能逼印度減少購買俄國油氣與武器),也可能試圖聯中制俄(例如以降低電動車關稅來吸引中國,交換中國減少對俄貿易)。兩人無論誰當選,烏俄遭到逼迫和談的壓力都會上升。
 
E.筆者認為,「庫斯克大捷」並非是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而是軍事意義不亞於政治意義,也非常重大。詳見下一節。
 

    
(叁)「庫斯克大捷」帶來的軍事戰略優勢

從軍事觀點看,這波大捷讓烏軍獲得幾項關鍵性戰略優勢:
 
第一、摧毀多項烏俄邊境附近的俄軍設施,特別是具有遠程投射能力的飛彈基地、戰機、直升機、火炮部隊等,有效減緩基輔、哈爾科夫、蘇梅、以及其他城鎮遭遇俄軍三不五時的疲勞轟炸頻率。
 
第二、將庫斯克州作為緩衝區,擴大烏克蘭的防禦縱深,發揮阻滯俄軍地面部隊進攻烏克蘭的作用。

第三、奪取先手(戰場主動權)。此點未見其他專家論述過,因此筆者在此花一些篇幅詳細說明。
  
烏軍此前曾於2023年下半年積極反攻 ,卻遭遇俄軍建立的堅強防禦工事以及滿佈地雷,傷亡慘重,卻未有明顯戰果。之後因美國政情影響了對烏的武器彈藥供應,2024年初至今長達半年左右,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只能持續堅守,設法讓俄軍難以推進。於是雙方陷入僵持。
  
但8月這波迂迴敵軍後方的主動出擊,打破了這種僵持。烏軍於庫斯克大捷之後,重新奪得戰場主動權。這類似下圍棋時,原本落於後手的一方,突然發動劫殺,重新奪取先手。
 
這個先手(戰場主動權)對於交戰雙方的實力消長非常重要。原本在烏東不斷狂轟濫炸的俄軍,此刻面臨腹背受敵的威脅,烏軍則取得「近可攻,退可守」的局部戰略優勢。
    
烏軍的先手,初步可以有三個選擇:(a)繼續前進攻打其他俄州。(b)留守庫州加強防禦。(c)見好就收退回烏境內。
 
若採(a),優點是出其不意,兵貴神速,有機會直搗黃龍,讓普丁嚇破膽。缺點是以少量軍力要鯨吞大片俄土並不容易,要強攻莫斯科也很難,且會把補給線拉得很長,容易被敵軍截斷包圍,風險過高。
 
若採(b),是穩健而平衡的做法。優點是能降低風險同時保住佔領區,繼續威脅莫斯科。缺點是要耗費時間加強防禦工事,這段時間俄軍也會加強援軍。到時候仍免不了在前線的僵持。
 
若採(c),是最安全的做法。但也等於只滿足於一次性短期戰果,卻沒有實現任何長期戰果就退回來,太過可惜。
  
烏軍此刻選擇的第一個先手動作,是(b),在已佔領的俄土加強防禦工事。
  
然而烏軍同時卻又騷擾式攻擊莫斯科和週邊鄰近俄州,用意在於擾亂俄軍佈局(由此可看見烏軍的靈活策略運用);
  
這就會逼迫俄軍選擇如何回應:內陸抽調過來增援的兵力,大多是訓練不足的新兵,要立刻奔赴烏東協助進攻?要馳援莫斯科?要馳援其他鄰近俄州?要進攻奪取烏佔的庫斯克州?要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一旦俄軍選擇前進,烏軍就有機會半途伏擊或抄截。如果俄軍選擇按兵不動,烏軍則會趁機整補,增強防禦工事,同時也可能趁俄軍不注意時,忽然主動出擊。
 
擁有戰場主動權的一方,做出第一步先手行動後,仍有寬闊的迴旋空間,可以根據敵人被迫做出的選項情況,再決定如何採取第二步的行動。
  
這就是擁有「戰場主動權」的重大好處,它讓敵軍下一步的可用選項範圍受到壓縮,必須因應烏軍的先手動作之後,才能被迫決定俄軍自己要採取怎樣的後手回應選擇。
  
俄軍目前被迫的第一步回應選項,是按兵不動,持續從內陸調來集結軍力。看來是不敢貿然攻擊鋒頭正盛的烏軍,而是準備等到集結足夠多的兵力後,再來設法重新奪取烏佔州。
   
烏軍的第二步如何進行,十分關鍵。
 
筆者判斷進入俄土的烏軍會在這幾日先等待時機,等到適合的天氣時,會在成功干擾俄軍的雷達、通信後,突然發起主動進攻,進攻的目標必然是相對軍力較薄弱的區域。
 
假如這批烏軍向東南方進攻,可以切斷前線烏東俄軍與後方俄軍的聯繫,讓前線俄軍陷入被包圍的危險。
 
假如向北方或東北方進攻,則主要目標在於威脅莫斯科;這也就成了真正的「圍魏救趙」、「圍點打援」。俄軍將被迫從烏東抽回更多軍力來救援莫斯科,在移動過程中有可能被大量殲滅。
  
(當然,這必須是入俄烏軍兵力充足時才做得到,否則烏軍也會有被圍殲的風險。)
  

  
(肆)俄軍有可能破解烏軍優勢嗎?
 
由於烏軍在取得F-16後,能有效掌握局部空優,不再畏懼俄軍的戰機與直升機,因此烏軍地面部隊的進攻力道增強許多。(庫斯科大捷的成功關鍵之一,正是F-16在烏俄戰場初試啼聲的投入。)
 
在北約的衛星通信情報與干擾器之支援下,烏軍利用F-16、無人機、飛彈、海馬斯火箭彈、地面部隊採取「四位一體」的「立體作戰陣型」在短期內將對俄軍擁有局部區域內的壓倒性優勢;俄軍在短期內不可能有效破解。
  
長期來說,俄軍若要破解,只有幾種可能:
  
(1)動用至少5倍於敵的兵力,不惜血本強攻局部烏軍。(俄軍死傷會很慘重)
 
(2)動用大量高超音速飛彈搭配傳統飛彈與無人機狂轟濫炸一小群烏軍。(成本很貴,武器生產速度也來不及,戰果卻很小。)
  
(3)動用反衛星飛彈直接擊落北約衛星。(風險是可能導致北約用相同手段報復,擊落俄衛星,讓俄軍下場更糟。)
  
(4)採取堅守不出策略,坐視烏軍繼續攻佔大片俄土,也要避免與烏軍正面交鋒。然後雙方繼續較量後勤補給力以及國家整體的持久戰承受力。(如此俄國人民就會更加惶惶不安,造反情緒更盛。)
  
  
(伍)總評:兼談「中國是否可能參戰?」
   
俄國在軍事上原本的軍力優勢,因烏軍開闢「敵後第二戰場」成功,戰場控制力已經落居下風。
 
回顧古今東西方戰史,僵持於戰線的雙方,如要打破均勢,迅速決定勝負,往往取決於誰能成功實現「迂迴敵後」的包抄戰術。
 
迂迴是大膽而冒險的舉動。假如失敗,會產生重大損失,甚至遭到全軍殲滅;而如果成功,則代表敵軍會陷入腹背受敵,迂迴方會切斷對方補給線與首尾聯繫,甚至演變成全面包圍。被包圍的敵軍如果無力闖出,下場有可能是被全滅;想活命就只能投降。
  
楚漢相爭是史上知名的戰爭之一。劉邦的漢軍與項羽的楚軍互相對陣,爭奪天下。項羽的楚軍十分驍勇善戰,劉邦原本無法與之抗衡。然而漢軍因為韓信在楚軍後方實現「大迂迴」全面奪取楚軍疏於防範的大後方華北地區領土與軍民,最後得以在垓下包圍楚軍,四面楚歌,項羽兵敗,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這段戰史許多人耳熟能詳。
  
烏軍能否實現韓信式的大迂迴?成了烏軍是否可能徹底擊退侵略者俄軍的關鍵,也是普丁是否願意無條件退兵的關鍵。
  
當烏軍越打越順後,假如俄軍遲遲不退兵,則俄國只會繼續往被拖垮方向前進;普丁成了「總加速師」,加速俄國淪為「大隻北韓」的速度。
  
假如普丁死心眼,明明戰事不利,卻堅持一直打下去,那俄軍就必須更加依附於中國的援助,且普丁必須要設法拖中國下水參戰,否則只會越輸越多,毫無勝算。
 
中國有可能出動軍隊支援俄軍嗎?名義上當然不會,但會否如同「抗美援朝」那樣來個「抗烏援俄」?
 
當年韓戰期間,毛澤東是在完全沒有正式宣佈參戰的情況下,就徵集了超過百萬中國人民「志願軍」趕往北韓協助朝鮮金日成軍隊攻打韓美聯軍。
 
始終在模仿毛的習近平,有無可能眼見俄軍失勢,擔心普丁政權不穩,乾脆私下秘密派出數十萬中國人當「人道和平志願者」,先在後方協助俄軍後勤,之後索性全面投入前線參戰?
 
答案是有可能的。但不是現在立刻就會發生。
 
如果烏軍接下來真的實現韓信式的大迂迴,讓烏東俄軍徹底被切斷與俄國本土的聯繫時,當然就不排除中國習大帝緊急發動「抗烏援俄」的可能了。
  
網路上謠傳中國已準備好三個師的兵力偽裝成志願軍赴俄參戰。筆者認為短期內不太可能有如此多的人數赴俄,因為中共忌憚歐美的經濟制裁,目前不可能毫無保留援俄;俄軍也還沒慘到必須找臉孔完全長得不同的亞洲兵來協助的地步。若要找,也可能優先找北韓軍人而不是中國軍人,因為北韓早已徹底對歐美脫鉤,唯一依賴的經貿對象是中國,完全不怕歐美的經濟制裁。

退一步想,如果中國真有傳說中的「三個師」志願軍,說不定只是「備援用途」,應該也還不會立刻前往戰場,而更可能是先留在中國等待命令。
  
筆者預測,傳說中的這批志願軍真要出發時,會是拿「觀光客簽證」或「工作簽證」,化整為零,進入白人為主體的俄軍。初期很可能會和白人混編,以免一眼就被看出整個軍隊都是黃種人而起疑。

在未來烏俄戰場上若看見大批黃種人,表面上看,初期可能會是從事後勤工作為主,之後再化整為零投入前線作戰。這樣的循序漸進,較符合中共做事的風格。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網路搜尋)

天光 2024-08-27 20:42:33

補充:俄軍這二天忽然發動超大規模空襲烏克蘭能源設施,成效很小,大部分飛行器都被擊落;其實俄軍最大用意在於掩飾「無力奪回庫斯克州」的窘態,做個樣子表演給普丁大帝看,稍洩普丁心頭之恨罷了。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826028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