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3 17:07:57splashing

【2008金馬影展】《飢餓》的必要性

                2008金馬影展神祕場,刻劃1981年英國監獄裡,北愛爾蘭共和軍政治犯被以不人道的方式虐待的過程,以及其中一囚犯---巴比桑斯絕食抗議六週至死的點滴。 

                  電影以挑戰人類視覺極限的方式,寫實呈現監獄中的氛圍,北愛政治囚犯動輒得咎,被英國獄警以警棍毆打流血。囚犯被關在生活條件極差的囚房,吃喝拉撒都在彈丸之地,為了不輕易向英國輸誠,某些政治犯刻意「惡化」囚房,用糞便塗抹牆壁,以示抗議(因為只要肯乖乖合作的,就能換得乾淨的囚房和舒適的床墊)。人的一條命,在囚房之內或之外,是不等值的。政治犯和獄卒各有家庭,然而被關在囚房內的政治犯,只能在短短幾分鐘內的會客時間享受與家人相處的片刻;而痛歐囚犯的獄警,卻能在下班離開崗位後,回到家人溫暖的懷抱,共享天倫樂。反差之大,讓人揪心。本片不僅花了不小的篇幅呈現囚犯被虐的過程,亦同時呈現小部份施暴獄警在扮演劊子手的角色時,內心煎熬掙扎的一面。隨著震天嘎響的警棍聲響,痛歐裸身北愛政治犯的英國獄警---也會害怕(下崗開車前要檢查車底是否有炸彈,平日要提防被暗殺)、掉淚。痛歐的理由不為什麼、只為了不同的政治理念。
                  能熬過影片《飢餓》前半段「噁心」場景的觀眾,不明白在影片後半段將遭遇更「傷心」的經歷。中產家庭出身的巴比桑斯,為了堅持北愛爾蘭獨立的信仰,以絕食抗議獄中不人道的對待,以肉身當籌碼、試圖逼迫英國政府退讓。當時鐵娘子柴契爾夫人不承認監獄中愛共和軍政治犯的身分,而將他們視為犯罪者。其中巴比桑斯與來訪神父之間關於「飢餓抗爭」的道德辯論無疑是本片最動人的時刻之一。觀眾眼見巴比桑斯日漸形消骨毀,身理機能慢慢衰敗、長瘡流血、意識也逐漸模糊,連前來拜訪的老父母和兒子皆無法回應,讓人心酸。六週後,巴比桑斯斷氣身亡,當醫護人員移開血跡斑斑的床墊時,觀眾不禁感慨,堅持理想的代價竟是如此的大。台灣某些深陷囹圄、自稱為「政治犯」的人,應該從巴比桑斯身上看到不同層次的骨氣和風範,雖然都是悲哀。
 
                 導演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讓人驚艷!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並獲金攝影機獎的紀錄片。 飾演巴比桑斯的Michael Fassbender為戲消瘦的敬業演出,除了不可思議外,還是不可思議。巴比桑斯未死時,被人民選為英國國會議員,在他死後,有超過十萬人到靈前致意。而英國政府也因此做了某種程度的妥協。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