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8 09:14:41splashing

友誼拯救地球《20世紀少年》

                看完電影,看看手錶,天啊!快兩個半小時了!

 
                   很久沒有看那麼長的電影,卻一點也沒有「長」的感覺,反倒是意猶未盡的。看電影<<20世紀少年>>之前,報導說,這部電影只是三部曲當中的一部。斥資17.5億台幣橫跨八國拍攝,原是漫畫家浦澤直樹的作品,由曾拍攝<<明日的記憶>>堤幸彥執導,還有唐澤壽明、常盤貴子、豐川悅司...等大咖和一群活躍於日本影視圈的B咖參與演出,可謂Nippon Television集一時之選的年度代表大片。光想到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很有號召力了,但由於以往漫畫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我個人沒有特別的偏好,除了<<萬惡城市>>和<<300壯士>>之外,所以,在看同為漫畫改編的<<20世紀少年>>前,並沒有抱著多大的期待走進戲院。沒想到,這樣反而好,電影<<20世紀少年>>超乎我的期望,而且在看完電影後,我很想直奔漫畫專門店,把漫畫<<20世紀少年>>找出來嗑一下。
 
                   「 核子動力機器人現身東京毀滅人類」的概念,照理說應該是很通俗的科幻片,然而原著<<20世紀少年>>的葫蘆裡賣的,不只是「科幻」的藥,還有友誼、家庭、符號「日本」和「拯救地球」、「正義」的高道德情操。故事背景橫跨1960至2010年,有趣的是,故事的科幻感建立在「過去」而非「現在」,這與一般訴求「未來科技世界」電影主題所傳遞的冷酷現代感是不同的;相較於簡約俐落的線條和銳利的裁切,<<20世紀少年>>流露的是濃濃的「懷舊」氣息---鄉愁(nostalgia)的感受,好比架上惹人回憶的泛黃大同寶寶。就算有科技,影片中的核子動力機器人,也顯得像「瓦力」一般地老派,型號老舊(當然老舊,60年代的機型怎麼可能不老舊!),雷射槍也是。科幻顯然不是<<20世紀少年>>的重點,「人」才是,友誼才是。

                    天馬行空想像是小孩的專長,小孩的想像30年後竟成真,太神奇!每個小孩的心目中都有個祕密基地,小孩們在祕密基地編出來的「預言之書」---在何時何地人類將被邪惡組織以病毒入侵,核子動力機器人毀滅東京、人類地球滅亡等當年想像---竟然都一一成真!而以賢知(唐澤壽明飾演)為首的一群童年死黨,在三十年後必須挺身而出,共同拯救地球的命運,揪出兒時玩伴中的「小黑羊」(自稱為「朋友」的野心家),解救人類。
 
                    影片不是以倒敘或按照時間先後順序鋪陳,而是來回跳躍進行,並不時穿插賢知和兒時死黨們的回憶於其中。玩伴的角色塑造也是故事最有趣的地方之一:有小時即為女中豪傑、總是愛把男生過肩摔、長大在機場裡當緝毒員的雪次(常盤貴子飾);小時即展現過人聰明和睿智、長大後更是身手不凡的阿區(豐川悅司飾);從小就愛吃、長大後還是愛吃、開少女玩意兒店的丸夫;總是掛著鼻涕赤腳跑步、長大成為教授的噹機(donkey),暴牙義常、阿們和福平...。這些有趣又鮮活的兒時角色,份量一點都不亞於飾演成年人的明星們,而讓電影有了生氣,新鮮感十足。飾演賢知和噹機兒時的小童星的外型真是搶眼、可愛!這些長大後的兒時的玩伴是否能擺脫被汙名化的險境,靠著堅定的友誼成功拯救地球和人類,的確是看完電影<<20世紀少年>>的觀眾值得期待並想要繼續追蹤的一件事啊!
 
           另外T.Rex的經典搖滾歌曲<>和喜愛搖滾的賢知似乎代表了每個人心中永不死的夢想。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