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05 15:34:20automeir

現在台灣工程的迷思

一個成功的工程,事先完善及遠見的規劃是很重要的,不然浪費了許多時間,大把的銀子 卻還是不能完成...這是新工法還是加強品管可以補救的嗎?
這情形出現在民間還好,廠商擔負許多成本的壓力,延遲完工還要賠償違約金 所以大都可以控制在一定的進度,最差勁的,就是棄標,宣布倒閉...但是損失還能控制在工地相關廠商和業主.
假如發生在國家層級的呢?雪山(坪林)隧道工程,從北宜80幾年動工開始,就常有問題產生,通車日一延再延,不管是換政府還是換公共工程主委,一派官話,到底要不要面對現實,好好評估工程當初設計規劃的可行性?只是一直開會,等交通部研究,5月底宣布....何時可以通車.那麼之前的犧牲的工地主任,隧道鑽掘車,不就只是搶通下的犧牲品而已?事後的檢討,竟還要拖到91年5月.
台灣的工程,一直是讓人覺得很黑暗,弱肉強食,比政商關係比後台的.尤其是一堆防弊興利的法案或是新的招標方式都在我們特有的文化下變質了.高鐵BOT案,我想政府一定會虧很多很多錢的.WHY?不是當初台灣高鐵說政府分毫不出嗎?是這樣沒錯,不過政府已"投資"幾十億在裡面了.土建進度緩慢,歐洲高鐵要告台灣高鐵違約(機電設備---得標後臨時改用日本系統...這絕對沒有牽涉到政治因素...他們說的)很多很多問題,難保政府的"投資",血本無歸,落得高鐵做不好,逼死台鐵,政府又要出資完成其他進度...
BOT不是有合約嗎?一堆但書不都寫的好好的?怎麼政府要一直幫廠商彌補疏失?一堆很異想天開,看來缺少實務經驗的財務,工程計畫的,我想,可能都是用學校的...研究生做出來的吧.
我覺得,工地現場的進步,快!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獲得的成效,比不上上位做規劃的人的疏失大意,所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