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觀:邏輯邪11/66
上一篇:生死學:邏輯邪10/66
下一篇:價值觀:邏輯邪12/66
美最高法院兩重大裁決「挺擁槍、反墮胎」,前總統川普任命3名保守派大法官影響深遠
美國最高法院上週一連做出兩項重大裁決。先是在2022-06-23以6比3裁定紐約州一項存在超過一世紀的法律違憲,此法規定民眾須證明有合法自衛需求或「正當理由」,才能獲得攜帶手槍出家門的許可。
24日美國最高法院又以以5票贊成、4票反對,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保障墮胎權裁定,結束近50年來對墮胎的憲法保護,賦予全美各州禁止墮胎的權力。
批評者抨擊,最高法院的立論基礎互有衝突。在擁槍權方面,最高法院大法官認為各州無權限制民眾自由;但在墮胎議題上,卻又擴大各州對民眾自由的權限。
外界批評最高法院一方面同意民眾擁槍殺人,另一方面卻又限制女性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
這兩大具里程碑意義的裁決引發全美譁然,共和黨陣營可謂大獲全勝,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 Biden)雖然痛斥這兩項判決結果,但也因為三權分立,行政部門幾乎是無力捍衛立場,這也可以看到美國總統的大法官任命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美國採取三權分立,行政部門不得干預司法獨立,大法官採取終身制,不受政黨輪替影響。但最高法院判決影響深遠,上述兩項裁決推翻的都是超過半世紀的裁決結果,影響的是千千萬萬一代又一代人。
得以決定大法官人選的是美國總統,大法官提名人還得經過參議院聽證會洗禮,也因此,一旦任內有大法官出缺時,時任美國總統總會使盡全力選擇自身陣營的候選人,並全力在參院護航。因為總統最多8年任期,但他所提名的大法官將能終身在最高法院影響美國法律與社會。
以現任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為例,川普(Donald Trump)短短4年任內就提名戈蘇奇(Neil Gorsuch)、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與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3名大法官,讓最高法院的天秤明顯朝向保守立場傾斜,6位大法官屬於保守派,自由派僅有3人。
這3名由川普提名的大法官也確實在這兩項裁決上捍衛保守派立場,給予民眾擁槍權卻又推翻墮胎權。更有甚者,這3人才都50出頭,如無意外,未來20、30年仍能在最高法院發揮影響力。
也難怪有志在2024年捲土重來的川普,在最高法院推翻墮胎權裁決後,立即透過聲明表示:「這項歷史性裁定是『因為我履行所有承諾才可能實現』」。畢竟正是因為他在任內任命3名保守派大法官,讓美國司法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
吃不吃狗肉不是重點,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以西方人的好惡為標準2022-06-07
印度人拿牛當祖宗,但印度有說美國人吃牛肉是違反普世價值嗎?你西方人拿狗當祖宗,別人吃狗肉就是沒道德,這是什麼邏輯?
說到底,不管是什麼肉不過都是一種食材,人類也是這個自然界食物鏈當中的一環,吃什麼都不違反自然法則。當然,我們在填飽肚子的基礎上應該減少對動物的傷害這是對的。但不能按照你西方人的標準判斷是非。你是上帝?
回應
只能說西方的洗腦術確實厲害,幸好現在的大多數國人已經覺醒了。
日本團隊新研究:隕石中首次發現核酸主要成分嘧啶堿基
2022年04月26,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線上發表了由日本北海道大學、日本海洋科學技術中心(JAMSTEC)等團隊聯合完成的一項研究。他們指出,對組成DNA和RNA來說必不可少的嘧啶堿基可能是由富碳隕石帶來地球的。
堿基,作為核酸的結構成分之一,此前已在碳質球粒隕石(Carbonaceous chondrite)中被檢測到。DNA和RNA中有兩種類型的堿基,即嘧啶和嘌呤。其中嘧啶包括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嘌呤包括鳥嘌呤、腺嘌呤。
研究團隊稱,包括堿基在內的一系列外源隕石有機物,可能在後期重轟炸期(又名“月球災難”,約40億年前-38億年前)被運送到早期地球。這些有機物的湧入被認為在地球原始階段的化學演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截至目前,只有嘌呤堿基在隕石中發現過。北海道大學的大場康弘(Yasuhiro Oba)及其同事使用了專門針對堿基進行優化的小規模量化的先進分析技術,優化了堿基的小規模量化範圍。他們分析了3顆富碳隕石:默奇森隕石、默里隕石和塔吉什湖隕石。
論文顯示,除了此前在隕石中發現的嘌呤堿基,如鳥嘌呤和腺嘌呤,研究團隊還首次檢測到了各種嘧啶堿基,如胞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啶,以及它們的異構體。這些化合物存在的濃度與模擬太陽系形成前條件的實驗預測的差不多。
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結果表明,這類化合物可能是在星際介質中經由光化學反應產生的,隨後又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融入了小行星。這些化合物最終通過隕石抵達地球,而隕石堿基的多樣性可以作為構建早期地球的DNA和RNA的模組。
這種致命毒藥,竟是所有生命的起源 2022-03-08 新浪科技
在氧氣出現在地球上之前,環境裡到處是氰化物。這種致命毒氣是如何成為地球生命誕生的關鍵成分的?
生命起源這一話題挑起了無盡的爭論,讓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頭疼不已。儘管還有科學謎團尚待解開,但我們一致認同,現在所知的世界在 45 億年前誕生之初完全是另一片天地,而組成世界的物質也迥然不同。氧氣,如今是生命存活的關鍵元素,直到 23.3 億年前才在大氣中聚積起來。
那麼,地球早期大氣到底由什麼組成呢?說來很諷刺,氰化物,一種致命毒物,可能是地球早期生命的關鍵組成。氰化物已被廣泛認作是原始湯(primordial soup)的重要成分,後者是促成生命起源的有機化合物溶液。
近期一項由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化學家領導的研究讓我們進一步看清了早期生命可能在地球有毒環境中生存下來的方式,並解釋了其他具備相似環境條件的行星也有可能將生命維持到今天。他們忠實複製了早期地球上的分子,並將氰化物添加入混合物。而實驗的一個重要特徵包括“還原性三羧酸迴圈”( reductiv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或者縮寫為 r-TCA。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上。
1870 年,在對抗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的普法戰爭中,氰化物首次作為戰爭毒劑聲名鵲起。
拉瑪納拉亞南•克裡希那莫爾提(Ramanarayanan Krishnamurthy)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化學家,他認為,生命的更早期形式可能對氰化物耐受,因為它們的化學組成不同於今天的我們和其他生物。這表明如今對我們有毒的物質,對地球早期生命沒有毒性。
對擁有不同化學組成類型的植物和某些動物來說,二氧化碳而非氧氣是它們的能量來源。“我們由此可以推斷,更早期的生命靠氰化物生存,就像在氧氣出現之前,早期生命依賴二氧化碳而活一樣。”
當氧氣確實在地球大氣中形成之後,無法適應氧氣的生命滅絕了,因為對它們來說氧氣有毒。而適應氧氣的生命,或者進行產氧光合作用的生命得以繼續生存演化。同理,依賴氰化物的早期生命形式也經歷了同樣的故事,克裡希納莫爾提說。它們將有毒的化學物質作為能量來源,一旦氰化物耗盡,它們要麼改變自身適應另外一種物質,要麼徹底滅絕。
「暴雪中搶購的美國人,餓死也不吃植物肉」,為何向中國人推銷?
2022年1月9日,《觀察者》轉載外國知名論壇Reddit上一個帖子「你們寧願挨餓也不願吃植物肉,2022年冬季暴風雪」。
在國內市場上早就有「人造肉」出售,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都與肉相去甚遠,如像吃素人吃的素肉也僅僅是長相比較相似。
植物肉一般使用的都是豆類中提取的蛋白質,比如大都或者豌豆以及小麥等,在加上增稠劑,澱粉以及糊精,還有酵母萃取物等,總共大約有20多種添加劑,經過加熱、擠壓以及冷卻成型。
植物肉儘管出現很早,比如營養師Sarah Tyson Rorer就曾於1909編寫過食譜,用扁豆、麵包屑和花生製成的模擬小牛肉烤食譜,而到了1943年時,Kellogg製造出了他的第一個基於大豆的「植物肉」,不過真正的植物肉巨頭,還是要到二十一世紀才出現! Beyond Meat公司在2009年才成立。從2017~2018年,北美增長了37%,到2018-19年,美國達8.95億美元,到2025年將突破250億歐元。
宗教界歡迎,環保界歡迎,甚至全球變暖控制也非常歡迎的植物肉,卻在美國超市中無人問津,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在這帖子的8400個回帖中,這位老兄說,價格太貴了,不如直接吃肉類!
這位友說這「植物肉」嘗起來跟炸豆泥差不多,他不太喜歡吃。
這位說植物肉經過過度加工的植物材料,浸泡在人造香料和人造色素中,由人造粘合劑粘合在一起,並在裝配線上生產。這不是肉,任何稱其為肉的人要麼是愚蠢,要麼就是騙子。
基本上展現了美國人對待植物肉的態度,貴、味道不好、添加劑太多。
植物肉的營養並不全面,缺乏維生素B12、n-3多不飽和脂肪酸、鐵、鋅等營養素。
2020年1月8日,Impossible Foods執行長帕特•布朗在上海進口博覽會上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孫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煙,」布朗說。「中國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
全球國家中美國人浪費比例是數一數二的,以中國人吃肉、亞馬遜冒煙這種不恰當的比喻。
相關新聞資料
美媒:美知名企業明年將率先開賣「人造肉」
引比爾蓋茨、李嘉誠跟投,「人造肉」真這麼好吃嗎?可能是今年最大一筆智商稅
生命是是如何從非生物起源的化合物中誕生? 2022-02-22
在40多億年前的地球早期,由於受到小行星或微行星的撞擊,可能形成了短暫的還原性大氣層,大氣被富含甲烷和有機物的防紫外線煙霧染成橙色,高濃度的溶解鐵可能使海洋呈現出綠色,早期地球的環境條件和導致生命產生的化學物質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已知最早的微生物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約35億年前。不過,即使是如此古老的微生物也有祖先,再往前追溯約6億年,它們所留下的生物活動痕跡可能就保存在地質記錄中,成為某種化學“化石”:生命出現的最初階段與地球最早期環境的化學和物理條件的演變緊密交織在一起。
相關新聞
大腦的處理資訊的能力,直到60歲才開始衰退 2022-02-21 新浪科技
常見乳酸桿菌益生菌不是所有人都適用,或促進癌症進展 2022-02-21 新浪科技
薛定諤1944年《生命是什麼》
這是個大問題。在學校得到的答案是生物必考題——生物體會表現出如下特徵:運動(movement)、呼吸(respiration)、應激反應(sensitivity)、生長(growth)、繁殖(reproduction)、排泄(excretion)和吸收營養(nutrition)。
儘管地球的生命形式都依賴於碳基聚合物,但我們對生命的思考不應該受制於地球上的生物化學經驗。矽在地球上的含量遠遠高於碳,地球上的生命卻是基於碳的。這或許是因為在地球表面的現成條件下,矽不像碳那麼容易與其他原子形成化學鍵,因而不能為生命製造出足夠的化學多樣性。不過,如果在假想地外生命時徹底排除矽基生命,就太愚蠢了。比如說,英國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格雷厄姆•凱恩斯-史密斯(Graham Cairns-Smith)就曾在20世紀60年代構想了一種原始的生命形式,以矽為基礎的自我複製。
思考生命是什麼時,人們很容易在生命和非生命之間劃出一條鮮明的分界線。細胞顯然是有生命的,所有由細胞集合而成的生物體也是有生命的。但也有居於兩者之間、類似生命的形態。
病毒是個很好的例子。它們是有基因組的化學實體,病毒可以通過自然選擇進化,但病毒不能自我繁殖。相反,它們繁殖的唯一途徑是感染生物體的細胞,劫持被感染細胞的新陳代謝。
長久以來,生態學家一直很贊成深層關聯、相互關聯的生命觀,認為所有生命都被一個互相連接的網路關聯在一起。
事實上,這個問題非常複雜,肯定的證據主要依賴於單一的觀察和推斷,而不是實證證據。 相應的解釋也各不相同。 英國著名動物行為學家珍妮•古道爾曾講述過她的黑猩猩實驗物件弗林特(Flint)的死亡故事,這隻黑猩猩似乎失去了生存的意志,在其母親弗洛(Flo)去世一個月後也去世了。 在狗和大象身上也發現了類似的例子。 這些觀察結果確實令人吃驚,但這真的是自殺嗎? 其意義能否等同於我們對人類自殺的描述? 即使在受害者受到極端脅迫或精神不穩定的情況下,我們通常也會認為自殺具有某種意圖。 我們無法證明,也無從知曉弗林特是否故意絕食。
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有意義的語境中,動物界一些自我毀滅的行為幾乎肯定不是自殺。 螞蟻和蚜蟲會在捕食者接近時爆炸,這對它們的同類是有利的。 一些蜜蜂物種在被蠅類寄生時,會為了保護種群而放棄蜂巢。 儘管對無脊椎動物感知能力的研究表明,昆蟲或許能感覺到疼痛,但這些行為幾乎肯定是本能的,並不是由個體決策驅動。 同樣,旅鼠跳崖自殺的現象更有可能是種群個體數量過剩的意外後果,而不是有意識地主動跳崖。
故意的還是無意的
動物必須有自我意識,能理解死亡的真正含義,並有能力執行一系列它知道會導致自己死亡的行為。 有證據表明,一些動物具有前兩種能力,但後一種能力尚未見到。 海豚和一些靈長類動物似乎會悼念逝者,這一事實可能並不足以表明它們真的懂得並能夠促成自己的死亡。
如果自殺被定義:通過某種反思判斷,認為不再值得活下去之後,故意奪去自己的生命。那動物肯定是不會自殺。
動物會自殺嗎? 情況比你想像的更加複雜 2021-08-19
據外媒報道,除了人類,許多動物也會通過”自我了斷”或臨時性的行為來結束生命,但這能否稱為”自殺”還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 1970年4月,訓練師裡克•奧巴瑞來到美國邁阿密海洋水族館,見到了與他相處了7年的海豚凱西(Kathy)。在電視劇集《海豚飛寶》(Flipper)中擔任主角三年後,此時的凱西正因”退休”而備受煎熬。 凱西來自野外環境,它被捕獲並帶到了水族館進行表演訓練。 當時這隻雌性海豚看起來很沮喪,獨自呆在一個混凝土水箱中。 對於像海豚這樣高度社會性的動物而言,這不是一件好事。 奧巴瑞稱,這隻曾經的明星海豚游到了他的懷裡,然後沉入了水箱底部,並拒絕重新浮出水面,最終溺亡。
但是,凱西的自殺是真的嗎? 非人類動物真的有能力故意結束自己的生命嗎?到底是什麼自殺?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更複雜的是,我們自己都還沒有完全理解人類自殺的複雜性。 研究人員仍然不確定與人類自殺有關的風險因素,在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 SM-5》中,自殺行為障礙被列為”有待進一步考慮的障礙”。 甚至對於人類自殺的定義也存在爭議:這個問題既涉及到生物學和心理學,也涉及到哲學和語義學。
隨著人類對動物意識的認識越來越深入,有人開始聲稱某些動物不僅會感到痛苦,而且能意識到死亡的概念,並能夠有計劃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對擬人描述的批評
也有批評者認為,「動物可以自殺」這一觀點其實是某種”擬人主義”——將人類的品質推之於非人類的事物上。 海豚看起來很沮喪,不浮出水面呼吸,但這並不意味著它選擇了自殺。
主張動物可能自殺的人稱批評者的這種態度稱為”人類否定”(anthropo-denial)。 儘管動物的悲傷——或抑鬱、喜悅和憤怒等——可能不會以與人類相同的方式表現出來,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情緒是不真實的,自殺也是如此。
你家裡的植物,也許一直在注視著你! 2021-08-13 新浪科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植物們在很多情況下表現得與動物很相似:為了生存而相互搏殺、能夠感受環境變化而迅速改變自身做出適應、它們能夠識別出自己的親屬與敵人,有一些群居生長的植物甚至表現出了類似螞蟻一般的社會性。
最早發現某些植物能夠分泌各種有毒物質,毒死其他植物,比如雲杉能夠釋放水楊酸,被雨水帶到林下土壤中,從而抑制了雲杉根系附近灌木的生長。
隨後,發現植物還能對動物的侵害產生反應,並將這一資訊告知同伴。比如煙草的尼古丁,能夠毒殺大部分昆蟲;單寧等化學物質,能夠讓植物口感變差,讓動物無法下口。而且,一旦某一株植物受傷,其周邊的其他植物也都會產生反應,比如體內某些毒素成分含量增加等。
植物甚至能夠快速識別敵人與親屬。比如菟絲子,會快速選擇攀附到番茄身上,會識別自己的親屬,根系擴張就會放緩,在小麥、水稻、玉米等都發現了這種親屬識別的現象。
有些附生植物還會表現出真社會性來。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外海600千米的一座海外孤島豪勳爵島研究發現,二歧鹿角蕨在靠近根部的地方會生長一些葉片狀的組織,成熟後就會立即死亡,但卻不會掉落,而是會與這些根系生長在一起,不斷與葉片狀組織交織在一起不斷膨大,從而成為一個可以存儲水分和有機質的巨大的巢狀儲存庫。
這麼一大群植物,真的就好像是一個小社會一樣,它們分工合作、上一代植物自發照顧下一代,而且通過無聲的化學物質一直在不停竊竊私語——它們實際上與一群螞蟻在本質上並無區別了!
所以,讓我們再回到開頭的問題,我們身上的香水味道、洗髮水味道、喝了酒的酒精味道,甚至是沒刷牙的口臭,可能都會讓它們有所感知,只不過我們暫時無法體驗到植物的喜怒哀樂,也無從得知家裡那一大堆植物們相互在竊竊私語說著什麼。
回應
佛教不吃肉食就是欺負植物沒能力反抗嗎
萬物皆有靈!都是為了生存產生的環境適應性,適者生存的有力證明。
事關倫理問題,“公鼠懷孕”實驗引發爭議 2021-07-02
6月初,一項 “公鼠懷孕” 實驗引起爭議,該研究的實驗步驟分為四步:首先,通過手術將一隻雄性被閹割大鼠和一隻雌性大鼠縫合在一起,製造能交換血液、共用體內微環境的 “連體鼠”;八週後,向雄性大鼠體內移植子宮;待其恢復後,再分別向雄鼠和雌鼠的子宮內移植囊胚期的胚胎(通常指胎齡為5天的大鼠胚胎);最後,在胚胎發育至21.5天時,實行剖腹產。
這項研究最早於6月10日發表於生命科學預印本平臺BioRxiv,6月16日更新。作者有兩位,分別為海軍軍醫大學海軍醫學院教育機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海軍軍醫大學海軍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張榮佳和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婦產科劉玉環。
《知識分子》訪談的相關專家認為,實驗 “有創新”,但 “沒必要”,折射出多個層次的倫理問題。作者聲明稱,已經給BioRxiv寫信停止撤稿,因為他們沒做錯什麼,只是演示了一個動物實驗。
研究發現,只有當連體鼠裡的雌鼠也懷孕時,暴露在雌鼠血液環境中的雄鼠才可能懷孕,而且雄鼠的懷孕成功率非常低。最終163對 “連體鼠” 中,僅有6只雄鼠成功 “受孕”,成功率3.68%;向雄鼠移植的280個胚胎中僅10個胚胎發育成功,成功率3.57%。
此實驗之前,雄性哺乳動物懷孕還未有先例。
另外,解決女性不孕問題,子宮移植已是有成功先例的辦法。2014年,瑞典一名先天性子宮缺失的患者接受子宮移植後生出了健康的嬰兒,是世界上首例報導的子宮移植後活產。在中國,2015年陝西省西京醫院成功實施了國內首例人子宮移植手術,就是將母親的子宮移植給先天無子宮的女兒。
出於安全和倫理考慮,目前的國際標準建議只允許為遺傳學上的女性提供子宮移植。
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倫理學教授亞瑟•卡普蘭(Arthur Caplan)表示,即使是針對失去子宮或無子宮女性,子宮移植技術目前仍然是創新而具有實驗性的。不過,該實驗在不孕治療和其他相關健康需求中的優先級很低。
體外胚胎培養技術也已逐漸成熟,“雄性懷孕” 實驗幾乎沒有必要。曾有多項實驗利用體外人造子宮孕育哺乳動物胚胎,如羊、小鼠等。今年3月,以色列科學家在《自然》發文,將孕育5天的小鼠胚胎植入體外的 “人造子宮” 環境,發育到第11天時已成為具有所有小鼠特徵的胎兒。
中美科學家造出“人-猴胚胎”,這是什麼邪惡實驗產物? 2021-04-21 新浪科技
幾天前,國際頂級期刊《細胞》上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來自中國昆明理工大學和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第一次製造出了存活率較高的“人-猴胚胎”。
不得不說,這有一種邪惡實驗產物的感覺。好在實驗僅持續了20天,避免了潛在的倫理問題。在科學上,這種含有不同物種來源的胚胎有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嵌合體胚胎(Chimeric embryos)。
嵌合體並不只是實驗室中的產物,在自然界中例子有很多,例如去年的一篇新聞:一對夫妻通過試管嬰兒得到了一個寶寶,但DNA檢測結果都是:小孩應該是叔叔的。但奇怪的是,爸爸是家中的獨生子!原來,這個爸爸是嵌合體。30年前,在受精卵發育的過程中,爸爸的胚胎竟然把原本要發育成他兄弟的另一個胚胎給吞噬掉了,兩個胚胎合成了一個。
除了人類,很多生物中都有嵌合體的存在。
…..
從DNA雙螺旋結構被發現至今也不過六十多年,生命科學發生了徹底的革新。
目前,基因測序在醫療健康的應用頗為廣泛,其中包括產前對新生兒的基因篩查。
在疾病治療領域,基因檢測也正在被推廣。
2013年,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預防性切除乳腺,也讓通過DNA檢測疾病相關基因的技術廣為人知。
發現嵌合現象之後,科學家們想到可以通過構建嵌合體模型(用人類基因修飾的動物組織)來研究疾病,這種模型毫無疑問會比現有的動物模型更接近人類,能為研究提供與臨床更相似的環境。
這種技術能夠預見的應用還包括構建人-動物嵌合體進行發育過程的研究、藥物測試以及生產人類移植器官等。
嵌合體一直被認為是解決器官供給短缺以及移植排斥問題的潛在方法。雖然嵌合體會給個人DNA識別和親子鑒定方面帶來挑戰,但背後所蘊藏的科學價值也同樣令人期待。
回應
難過的是醫學倫理那一關
相關新聞
美國解除特朗普時對胎兒組織的研究限制,解散了一個備受爭議的經費評審倫理委員會。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或許造就今天的亞馬遜雨林 2021-04-06新浪科技
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上熱帶雨林的形成可能源自於導致恐龍滅絕的那場小行星撞擊。利用採集自哥倫比亞的花粉和樹葉化石,研究人員探討了小行星撞擊如何改變了南美洲的熱帶森林。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不僅導致了恐龍和其他生命形式的滅絕,還導致了生態系統的更替。
那麼,這場撞擊如何使恐龍時代稀疏的、以針葉樹為主的熱帶森林轉變為今天的熱帶雨林?第一是,許多恐龍通常以生長在森林底層的植物為食,並習慣於踩踏這些植物,從而使森林不至於太過茂密。第二,火山灰的沉降使整個熱帶地區的土壤肥沃,有利於開花植物的快速生長。最後是,針葉樹物種的率先滅絕為開花植物的繁盛創造了機會。
相關新聞
我們都誕生自一場盛大的葬禮
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50988623/6e53d84f01900vc6a
細菌也懂得利用量子力學 2021-03-31 新浪科技
太陽是地球上萬千生命的生長源泉,通過光合作用,太陽光被轉化成化學能。
除了我們常見的綠色植物之外,還有一些光合細菌,例如,綠硫菌(Chlorobium tepidum)!
最近,美國科學家發現,綠硫細菌能利用量子力學效應來調節光合作用的進程。
“我們第一次看到生物主動利用量子效應。”論文作者Greg Engel說。
綠硫細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光合細菌之一,早在遙遠的三十多億年前,它就誕生了。
早期的地球極端缺氧,綠硫細菌是一類厭氧型光合細菌。
國際空間站上發現未知微生物 刷新對宇宙中生命的理解 2021-03-31 新浪科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科學家在國際空間站發現了四種微生物,其中一個菌株為已知的羅氏甲基桿菌(Methylorubrum rhodesianum)。其他三個被測序,發現都屬於同一個,以前未確認的物種,菌株命名為IF7SW-B2T,IIF1SW-B5,和IIF4SW-B5。這四種菌株都屬於土壤和淡水中的一個細菌家族;它們參與固氮、植物生長,並有助於阻止植物病原體。研究小組通過基因分析將這四個菌株放在一起,尋找可以用來促進植物生長的基因。這將進一步有助於確定可能有助於在微重力條件下促進植物生長的遺傳決定因素,並有助於今後為長期空間任務發展可持續的植物作物。
國際空間站上發現未知微生物,意味著宇宙中有生命的地方可能比我們認為的要多的多。
進入20世紀,網路科學迅速興起,給人們帶來啟發。正如連接是網路的本質一樣,科學家們猜測,在從原始湯孕育出生命的過程中,關鍵的未必是幾種特定分子,也可能是一批相互作用的不同分子。不同分子相互作用,從中湧現出生命的基本特徵——自我複製。
2020年《科學》雜誌上的論文為這種猜想提供了證據。研究者使用化學演算法軟體,僅僅以水、氮氣、硫化氫、氨氣、氰化氫、甲烷這6種簡單物質作為起始反應物,讓它們相互反應,產生的新物質接著繼續參與反應,一代代持續下去,形成一個龐大的化學網路,其中包含數萬種分子,有許多是生物體記憶體在的有機物。
他們在分析後驚人地發現,在這個網路中,竟然會產生多種催化劑。它們既是催化劑,也是化學反應的參與物,讓化學反應越來越快,積累的物質越來越多。也就是說,從簡單的無機物開始,就可以自發形成自我催化、自我複製的化學迴圈——這正是生命的自我複製能力的根基。
研究還發現,除了催化劑,反應產物中還有表面活性劑。這是一類可以讓目標溶液表面張力顯著下降的物質,可以改變浸潤性、幫助增溶、乳化、起泡等。我們常見的洗滌劑,主要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劑。
事實上,細胞膜的主要功能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劑。這層表面活性劑可能幫助形成生命和周遭環境之間最原始的邊界,加速個體細胞生命的形成。
模擬實驗讓我們看到,幾種簡單無機物相互反應,不斷反覆運算,就可以產生具備自我催化、自我複製能力的生物大分子,以及表面活性劑這道生命屏障。這也啟發我們,或許根本無需糾結生命起源領域的一個“雞生蛋”問題: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DNA和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到底誰先產生?情況可能是,一切都在原始湯中自發湧現。
雖然相關研究還相當初步,卻無疑讓我們窺見了生命起源的一道亮光。
非生命和生命的界線,一開始可能並沒有那麼清晰。如今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都是從無機物分子組成的一鍋原始湯中產生。
生命起源于一鍋原始湯? 2021-02-02 新浪科技
早在19世紀,達爾文就曾猜想,或許地球生命起源於一個溫暖的小池塘。在這個小池塘中,如果氨和磷酸鹽、光、熱、電等條件都具備,就可以形成蛋白質這樣的生物大分子。後來逐漸發展為關於生命起源的原始湯假說。簡而言之,原始湯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一鍋無機物混合的原始湯:在原始地球環境下,簡單的無機物通過化學反應轉變為有機物,有機物發展為生物大分子,直到出現一個最簡單、最原始的細胞,最終演化出地球上繽紛多彩的各類生命形態。
1953年,原始湯假說的一小部分——從無機物中產生有機物的過程被實驗證實。這就是我們在中學課本上學過的米勒-尤裡實驗。當時,化學家尤裡和米勒將多種無機物(水、甲烷、氨氣、氫氣和一氧化碳)密封於燒瓶內,然後用電極產生火花,模擬原始大氣電閃雷鳴的環境,觀察是否真的能合成有機物。結果驚人地發現,燒瓶中產生了蛋白質的基本組成成分——氨基酸。
這個實驗極大地支持了原始湯假說,但原始大氣成分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並不清楚。科學家在考察過遠古地球的氣候、溫度等因素後發現,氨氣、甲烷、氫氣或許從未在同一時間段作為地球的主要氣體存在過。在考慮到這些因素後,後來的實驗再也沒能複製米勒-尤裡實驗的成功,原始湯中也沒有自發產生氨基酸。
原始湯假說似乎變得岌岌可危。幸好,來自海底熱泉的研究為事情帶來了轉機。
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裂谷看到了一幅奇異的景觀:這裡蒸汽騰騰,煙霧繚繞,雖是兩千多米深的海底,卻煙囪林立,恍若置身火山口——這便是深海熱泉。更令人驚奇的是,熱泉周圍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聚集著細菌、甲殼類、 管蠕蟲和章魚等各種大小的生物,種群密度堪比珊瑚礁生態。
到了80年代,第二類熱泉也映入科學家眼簾。不同於第一類熱泉由火山和岩漿形成,第二類熱泉由海水滲透進岩石形成。緩慢的海水侵蝕使得岩石形成奇特的紋路,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出大量微小的空腔,與細胞尺寸相仿,卻並非細胞遺跡。
細胞核起源於病毒? 2021-01-28 新浪科技
動物、植物、真菌和原生動物的細胞各不相同,不過它們都有一個顯著的共同特徵:細胞核。
越來越多的證據使研究人員認為細胞核或許和線粒體一樣,起源于一種共生關係,帶來細胞核的可能不是一個單獨的細胞,而是病毒。
酵母生物技術公司MicroBioGen的研究主管菲力浦•貝爾(Philip Bell)在2001年就提出了真核生物細胞核的病毒起源學說。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真核生物最早出現在25億年至15億年前。有證據表明,當時,一種細菌寄生到另一種原核生物——古細菌內,並成為了它的線粒體。
相關新聞
以色列科學家:成年人細胞約370萬億個,每秒更換380萬!
掉髮恐和腸道細菌有關,超噁糞菌療法白髮變黑髮 2021/01/29 中時
相關新聞
與腸道免疫及微菌叢失調相關的疾病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疾病被認為可能與腸道微菌叢失調有關,從免疫性統疾病,如發炎性腸道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第一型糖尿病、氣喘等;到非免疫性疾病,如失智、自閉、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雖然微菌叢造成這些疾病的機轉還未被釐清,但確實改變了西醫對於疾病治療的觀念。
近年來,「異體糞便移植」、「個人化飲食」、「營養品補充(如益生菌、益生元)」等觀念的進展,目的都是協助腸道建立良好的微菌叢及免疫狀態。這樣的觀念與傳統醫學上食材養生、調整體質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世界最長壽的魚竟逾500歲 從16世紀活到現在 2020/10/03
日媒DIAMOND ONLINE報導指出,人們普遍認為,壽命約為50至80歲的錦鯉相當長壽,但事實上,「格陵蘭鯊」(Greenland shark)的壽命動輒200歲以上的壽命,尤其是丹麥學家2017年在北大西洋發現了其中一隻格陵蘭鯊的壽命竟然高達512歲,是目前已知最長壽的有脊髓動物。
格陵蘭鯊分布在格陵蘭和冰島一帶,牠的長壽秘訣來自於緩慢的生長和行動力,1年僅成長一厘米,要長到150多歲,才達到性成熟的階段,平均壽命為272歲。此外,牠的游速相當緩慢,每3秒才能游1公尺,同時不需要太多食物,新陳代謝很低。即便如此,格陵蘭鯊性格異常兇猛,過去曾被發現體內有著馴鹿、馬及北極熊的屍骸。
為何航母出航會有大量鯨魚跟隨?原因很殘忍! 2020/04/01
大型艦艇在航行時,身後總是會跟隨大量鯊魚、鯨魚,或是其他海洋生物,因為螺旋槳在運轉時,周圍魚群會被強而有力的動能攪入其中,並遭到絞碎,因此散發出陣陣血腥。
世界上最長壽動物排名,烏龜只能排第五,第一名長生不老 2017-11-07
第四名大蜥蜴介於100年至300年間
第三名冰島北極蛤收集到樣本已經被估算出具有超過400年的壽命。
第二名南極洲海綿最古老的有1550年了
第一名燈塔水母:可以通過反覆的通常生殖和轉分化獲得無限的壽命。除非被其他動物吃掉,否則燈塔水母是「永生」的。
在外星也能活? 科學家發現只吃空氣的細菌 2020/08/19 中時
幾年前,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研究人員,在南極發現了一種利用空氣為養料的細菌。新的研究發現,這種細菌的頑強能力可能不僅限於南極,還可以在其他寒冷又乾燥的地方生存。這可能是地球以外生命的一種型態。
新阿特拉斯(New Altas)介紹,我們常用「只能吃空氣」來表達窮的一無所有,沒想到只吃空氣的生物還真的存在,雖然只是一種微小的細菌,然而這樣的能力,在細菌界裡也是不尋常的。所有生物都需要從某個地方獲取能量的,細菌都常需要養料。
2017年,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南極洲的土壤發現了一種空氣細菌,因為研究人員沒找到這種細菌在吃什麼,僅從空氣本身就獲取能量。由於南極土壤相當貧瘠,所以這些細菌研發出一種將空氣裡的氫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離出來的方式,然後化合成能量,這種現像被稱為「大氣化學合成 」,使它們在幾乎沒有其他生命的環境中仍然繁衍生息。
現在,後續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這種能力可能不僅僅限於南極洲,在乾冷的青藏高原,或北極也有類似的細菌。研究人員從這南極、北極、青康藏高原3個地區、14個樣本收集地點,收集到122個土壤樣品,然後進行DNA定序。他們發現,在所有 122個樣品中,都存在2個目的基因,也就是說,空氣細菌有相當多同類,分布在寒冷的乾燥區。
研究的主要作者安潔莉‧芮(Angelique Ray)說:「通過觀察土壤的環境參數,我們才知道存在低碳、低水分和其他因素,因此,我們將碳固定過程的靶基因,與不同地點找出相關性,發現貧瘠、乾燥、寒冷,而且碳和氮含量低的土壤,會有這種細菌,它們頑強地生活在幾乎一無所有的環境。」
研究小組說,這項研究不僅涉及細菌,還具有更廣泛的意義。這可能再次影響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它甚至可能暗示外星生命可以在我們認為不可能的惡劣環境中生存。
生食蔬菜,當心這種不可能被洗掉的致命病菌 2020-07-30 新浪科技
近日,特拉華大學在《微生物學前沿》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能引發腸胃炎的鼠傷寒沙門氏菌已經學會了如何攻破植物葉子的防禦,藏在蔬菜的葉片裡。
沙門氏菌感染在世界範圍內每年大約有1 億個病例,並可以導致其中的300萬人死亡。而最近被發現能入侵葉片的鼠傷寒沙門氏菌是其中一種常見血清型,它所導致的傷寒每年大約有2100萬個病例,其中約20萬人死亡。
健康人的免疫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禦沙門氏菌等微生物的入侵,植物也有辦法防範這樣的異類。微生物在入侵植物時所要面對的第一道防線就是植物的表皮。對於試圖從氣孔入侵的細菌,植物也準備了“化學武器”。但鼠傷寒沙門氏菌設法繞開了這些防禦機制。
鼠傷寒沙門氏菌不僅能入侵生菜,在番茄葉、芝麻菜、香菜、羅勒、卷心萵苣等綠葉蔬菜中也觀察到。那我們還能愉快地吃沙拉嗎?
為什麼要放生牛奶? 2020-07-30
在一些民間智慧中,放生向來被設定為一種獲取功德的便捷手段。放生不同的物種和數量代表不同的寓意,本身就十分尊重花錢找人辦事的市場規律。
如今放點魚蝦王八已經沒什麼可吹噓的了,受全球局勢啟發,穿著救生衣的阿姨們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宣佈,這些牛奶裡的細菌含量很高,它們都是生命啊。
科學家發現不吸氧氣的動物 2020/02/26 中時電子報
「動物需要氧氣」,這幾乎是個常識,然而常識似乎總是會有例外,科學家剛剛發現,一種常常寄生在鮭魚身上的黏孢子蟲,是不需要氧氣、不需要呼吸的。這對於我們研究生物演化,有了新的認識。
科學警報(Science Alert)報導,科學家很早就知道,地球上最初期的生物是厭氧細菌,氧氣對它們來說是毒氣,只是隨著會光合作作用藍綠菌以及初期藻類,改變了地球大氣成份,使得厭氧細菌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少。到了14.5億年前的某個時候,生命開始發展代謝氧氣(即呼吸)的能力。一種能利用氧氣的小型細菌出現了,隨後不知是它寄生到更大的古細菌,或是它自己入侵了大細菌身體裡,結果,小細菌能夠分解氧氣,並產生一個叫做三磷酸腺苷的分子,這種分子對大細菌,以及後來演化出的多細胞生物,有著很大的用處,使得這種共生關係對雙方都有用處。
最終,這種小細菌成了細胞內的重要胞器,我們稱其為「粒線體」,以我們人類為例,除了紅血球之外,我們體內每個細胞都具有大量的粒線體,事實上,我們呼吸氧氣,所供應的真正對像是粒線體。
換言之,如果生物體沒有粒線體,它就不需要呼吸,請問,是否存在沒有粒線體的動物呢?
還真有!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發現會引發鮭魚白點病的黏孢子寄生蟲(Henneguya salminicola),身上沒有線粒體基因組。
黏孢子寄生蟲是一種刺胞動物,與珊瑚、水母和海葵屬於同一個門。儘管它在魚肉中形成的囊腫很難看,使魚肉看起來很不新鮮,但是這些寄生蟲事實上無害,並且可以在整個生命週期中,與鮭魚一起生活,不會太影響鮭魚的健康。
它究竟如何生存仍然是一個謎,因為生物都需要三磷酸腺苷做為能量,那沒有粒線體它要如何取得?一種說法認為,它可能是從宿主中提取,但這尚未確定。
但是損失與這些生物的總體趨勢非常吻合,這是遺傳簡化的一種。多年來,它們基本上已經從自由生活的水母祖先發展成為如今我們看到的更為簡單的寄生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226005062-260408?chdtv
殺手媽媽?近三分之一的動物母親會殺死寶寶! 2019-06-23 新浪科技
女人的身體柔弱,但當她有了孩子以後,因為天性的母愛,常常會發揮出令人難以想像的意志力,也因此,母親在我們的心目中是特別偉大的存在,成為母親的女性會憑著母愛的本能,為孩子付出力所能及的一切。
在動物界中,同樣也有很多感人的舐犢之情,但是,最近一項研究調查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在哺乳動物中,竟然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動物媽媽會殺死寶寶。
動物會殺死後代是一個真實的事實,只要雌性動物能評估出這樣做的明顯好處,她們就會殺死幼崽,因為雌性和雄性其實一樣具有競爭力,同樣需要為資源展開競爭。
總結來說,導致雌性動物殺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
1、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自覺無力養活後代
2、母親身份對雌性來說生存成本特別高
3、雌性產下後代會與其他個體的資源形成激烈競爭
當這些壓力達到臨界值時,動物媽媽們便準備好了要殺死孩子。
雖然,動物殺嬰的行為在我們看來十分冷血,但這一舉動顯然是出於一種原始的衝動,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後代爭取最好的未來,這是在動物王國中,為了世代統治而做出的一種選擇,雌性動物們為了爭取權力,也是能十分狠心的。
而在人類社會中,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情況,中國歷史中,也曾有武則天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把自己的孩子趕盡殺絕這樣的例子。
無論動物媽媽是為了鞏固群體地位,還是為了在惡劣環境中獲得足夠的食物而殺嬰,似乎都是看起來很黑暗的一種進化特徵(楨:演化!),但其實只是完全遵從著“適者生存”的法則。
為了更成功地保護和養育後代,動物母親除了會養育自己的孩子,有時候也會選擇把附近其他同類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養育。
在自然界中,動物母親們總能更敏銳地意識到選擇的壓力,如果一個鄰居的後代必須為了改善自己的命運而死去,那就順其自然吧。
還好(楨:?),相比之下這個現象在我們人類社會中很少發生,這既多虧了人類在生產力發展後滿足了生存基礎,不再需要為了搶奪資源產生這些極端行為,也是因為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進步,道德的誕生和約束讓人們對弑嬰的做法非常譴責排斥。
不過,面對自然時,我們不妨抱著更加客觀的態度,才能對自然現象,對動物行為有更全面的瞭解和認知。
回應
因為生存法則,所以只能留下健康強壯的幼崽,弱小的難以生存的就棄之或食之了,以保存體力。
既然如此,一些曾經吃肉的動物為何走上了吃素的演化道路?大概250萬年前,地球氣候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隨著雨水減少,大部分雨林變成了樹木繁茂的草原。許多高品質植物大量減少,這就意味著素食動物的食物競爭越來越嚴峻。於是,一些植食性動物轉變食物來源,開始吃起肉來。兇猛強悍的物種當然能輕易捕獲獵物,智慧的人類也沒有輸,一部分動物再難吃到肉。為了維持生存,它們只好淪落至吃素的境地。所以如今的一些素食動物,本質上是因為能力太弱而吃不到肉。而吃肉,也是它們一種正常的進食行為。所以再看到兔子、馬這些素食動物一反常態啃食肉食,不必太過驚訝。
你的良心為什麼會痛?——良心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2019-06-24 新浪科技
作者Patricia Churchland在她的新書《良心:道德直覺的起源》(Conscience: The Origins of Moral Intuition)中提出“人若非具有社會性,就不會對凡事都有道德立場。”
我們之所以有良心,與我們為了適應社會生活而演化出的神經生物學能力有關。
演化生物學領域有一種理論(比如理論生物學家Bret Weinstein所拓展的理論),即道德爭論就其能力本身而言具有社會功能,它能凝聚不同的群體——無論他們爭論的內容或他們各自對道德“正確”的抽象認識為何。此外,我們的許多道德規範——如我們不應背叛朋友或拋棄子女——顯然受到了自然選擇的影響,以便我們可以更好地在集體中生存下去。其他規範(如互惠的正確性)也頗為類似:我們的內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強烈衝動——如果他人施予我們恩惠,假以時日,我們也當以回報。
Churchland在書中略微提及了曾有研究觀察到其他靈長類(如黑猩猩)表現出類似有良心的行為,並列舉了靈長類動物學家Frans de Waal曾分析過的行為,比如為了共同目標而合作、分享食物、收養孤兒、悼念死者。Churchland認為這些例子指出了人類良心的演化起源。
回應
神經生物學基礎?全文沒有提到良心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到底良心與哪個神經核團或神經回路相關聯?
兔子吃炸雞、牛吃活雞、鹿吃兔子、松鼠吃鳥……素食動物食肉的行為一度被認為是動物的一種異食癖。相當於人類長時間對某些物質產生不尋常的食欲。比如有人吃泥土、紙屑、肥皂,甚至衍生出一些惡癖。但人們發現,即使是人工養殖且沒有明顯疾病的素食動物,也表現出了吃肉的習性。
這些現象罕見,卻也是自然本身的真實寫照。“素食動物”這個稱號只是人類賦予它們的一種區分方式。但它們卻用實際行動來告訴人們,它們並不嚴格呆在這個領域內。這個名稱沒有限制住它們的天性,“素食動物”該吃肉時還是會吃肉。
大熊貓吃竹子的萌態吸引無數粉絲。它99%的食物都來自於竹子,但它其實也不只是吃素的。呆萌熊貓也曾被爆出吃山羊的“醜聞”。大熊貓其實是一種處於肉食動物向素食動物過度的雜食動物階段。在兩百萬年前,它的祖先可是實實在在的肉食動物。即使到了現在,它們仍然保留著一些肉食動物的遺傳痕跡。它們雖然愛吃竹子,消化道本身卻並沒有消化竹子的能力,是它們消化道中幾十種大量相應的腸道微生物幫助分解植物,獲得50%蛋白質,39%碳水化合物和13%脂肪。這種能量比例與野生貓、狼都差不多。研究還發現,大熊貓仍然保留有200萬年前肉食動物祖先的一種特殊消化道,大熊貓瀕臨滅絕的困境也許是由改變為吃竹子習性造成的。
但即使這些素食動物也能吃肉,卻不能像雜食或肉食動物這般大口吃肉的爽快。經過漫長的演化,素食動物代謝脂肪的能力已經維持在很弱的水準。要是它們長期吃肉,則會出現心血管問題。
吃肉顯然比吃素的能量補充效率更高。
大約15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原本靠吃穀物、果實等素食為生。而從那時起,他們逐漸開始吃肉。後來學會用火之後,經過烹煮的熟肉更加美味,也更激發了人類對肉類的追求。研究者認為,人類腦容量的擴增與開始吃肉密不可分。
早在1996年,Baldwin和Schmelz在對煙草進行人為添加茉莉酸甲酯處理後,發現煙草尼古丁高峰的形成時間比未經處理的煙草形成時間提前了2小時。而對自然生長中的山樺進行觀察,研究者發現經歷多年秋蛾侵襲的山樺會產生濃度很高的酚醛類物質抑制蛾蛹的生長。
水稻為何會有“乾旱記憶”?
水稻中存在的抗旱“記憶”調控網路:植物生長關鍵激素之一的脫落酸對於激發水稻的抗旱性及引發水稻內的抗旱代謝反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核糖核酸與DNA表觀水準的變化(甲基化)影響了抗旱“記憶”轉錄本的表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脯氨酸合成等代謝路徑的“記憶”轉錄本都參與到了水稻的抗旱“記憶”當中。
水稻的抗旱“記憶”是繼含羞草對外界脅迫抵抗“記憶”,以及燕麥草短期乾旱“記憶”之後的又一重要的植物“記憶”發現,隨著越來越多植物中“記憶”的發現,“記憶”已經不再是動物們的專屬本領,越來越多的植物將會被發現具有這一特性,從而提升自身的生存適應能力。
相關新聞
植物有生命也有感覺會痛還知道自己正在被啃食,吃素也算殺生
素食動物恐怖吃肉記:牛吃兔、馬殺雞、松鼠吃小鳥 2019-06-28 新浪科技
坊間流傳著一個關於兔子的恐怖故事。女大學生在宿舍養了一隻蹦蹦跳跳、愛吃胡蘿蔔的可愛兔子。偶然一次,外賣裡的炸雞被兔子偷吃了,這給兔子打開了吃肉的新世界大門。它從此只願意吃肉,不再吃素食,長得肥大彪悍。後來主人為了讓它變回原本純良的小兔子,每天只餵食蔬菜。結果不出三天,兔子就“絕食”死亡了。
兔子為肉瘋狂的行徑令人琢磨不透。 即使是人類,恐怕也沒有如此強的迷戀。
其實除了兔子之外,一些其他素食動物也常常出現吃肉的傳聞。
一種愛吃肉的體型碩大的北極兔
在印度,一頭名叫拉爾的奶創造下一個月吃48只雞的駭人記錄。
在人們眼中形象良好的鹿,有被虎豹追食的悲情,也有捕食兔子的一面。
還有的和人生活較近的鹿,竟也養成了如出一轍的吃牛扒習慣。
體型巨大兇狠,卻也歸為素食動物範疇的河馬,也不時被捕捉到啃食斑馬的兇殘畫面。
馬似乎也和牛有著相似的喜好,它偶爾也對雞下狠口,戲稱“馬殺雞”。
哀悼現象不僅限於擁有較大大腦的鯨目動物(鯨魚和海豚)和靈長動物,科學家在海豹、海牛、澳洲野狗、馬、狗、家貓等動物身上都觀察到過某些形式的“死亡反應”。有些例子格外驚人,比如曾有27頭成年長頸鹿為一頭死去的長頸鹿幼崽守夜,來自五個不同家族的大象前去拜訪一頭去世大象的遺骨,15頭海豚放慢速度、護送一頭帶著自己死去寶寶的海豚母親。還有兩隻被從一處鵝肝農場救出的鴨子,竟然在避難所中結成了深厚友誼。其中一隻鴨子死去後,另一隻把頭放在死去好友的脖子上,待了好幾個小時。
對死去同類多加注意是有價值的,這可以告訴你,你可能會以哪些方式死去,好讓你避開這些危險因素,為了更好地瞭解人類自身的進化過程,弄清這種行為的起源和發展也有著巨大價值。
研究動物悲傷情緒“不僅僅涉及到動物福利的問題,更涉及動物權益。” “一旦我們瞭解了動物情緒的深度,就會開始質疑動物園和屠宰場存在的意義,並對這些系統進行重新思考。”
植物也有“生存策略”:水稻具有對乾旱環境的"記憶" 2019-06-21 新浪科技
在我們的認識中,動物的記憶是後天習得的本領,不論是聽到鈴聲集中進食,還是對襲擊和疼痛的記憶,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而植物作為無法移動的生命體,在人類的生活中,一直是作為精心培育的對象,精控大田、人工溫室都是為他們而建。
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在國際期刊《遺傳學前言》上發表了相關的研究成果,發現水稻具有對乾旱環境的“記憶”,並找到了水稻的乾旱“記憶”調控網路。
植物也有“生存策略”
植物在自然界的生長過程中,會經歷多次相同的環境脅迫,為了能夠更好地生長,它們也會從先前經歷的脅迫環境中吸取經驗,以應對後面反復發生的環境脅迫。
聰明的動物更容易被馴化。現在的狗子經過訓練能掌握很多技能,有些通人性的狗狗甚至能聽懂人們簡單的話語。雖然沒有證據表明狼的智商比狗更高,但狼在自然界裡絕對是很聰明的動物,否則也不會在那樣惡劣的環境裡生存下來。
以上三點,都說明了狼是一種能夠馴化且很好馴化的動物,一萬年前的古人類都能馴化灰狼,現代人要想馴服灰狼更是輕而易舉。看看那些主要分佈在動物園裡的老虎,那麼有個性的動物還不是被馴化的服服帖帖?大家還可以參考一下西伯利亞雪橇犬,它在狼群裡基本可以以假亂真,雖然不怎麼聽話,但還是被人馴服了。因此,現存的灰狼很容易被人馴化。
動物真的有悲傷情緒嗎?愛和悲傷並非人類所獨有 2019-06-05 新浪科技
近幾十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其它物種中也存在悲傷和哀悼行為。英國《皇家學會哲學會刊》特地發行了一期針對動物和人類死亡的期刊,提議人們對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進行定義:進化死亡學(evolutionary thanatology)(楨:演化!),在為同類哀悼時,動物和人類的種種行為都可謂不利於生存:與世隔絕、拒絕社交、睡眠減少、不願進食、拒絕捕獵、抗拒交配……此外,如果在屍體旁待得太久,還容易受病原體和天敵的襲擊。就人類文化而言,我們為建造墓地投入的土地越多、為葬禮花費的時間和金錢越多,失去帶來的痛苦反而愈加深刻,悲痛感也愈加使人心力交瘁。這一點非常令人迷惑。
我們從悲傷中能獲得什麼?
理解動物何時、為何、以及如何對死亡做出反應,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瞭解動物的感覺或我們自己的進化過程,還能説明我們認識悲傷這種現象本身。
基因分析顯示,大約2萬到4萬年前,生活在歐亞大陸的人類首次馴養了狗。狗的馴化很可能是被動的,某個狼的種群可能適應了在人類狩獵採集營地附近的生活,以人類製造的垃圾為食。種群裡那些較為溫和,而且不那麼咄咄逼人的狼會更成功。人類最初並沒有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任何受益,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發展出某種與這些動物共生互利的關係,最終這些狼演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狗。
回應
這不是廢話嘛,不懂團隊合作的狼在野外是活不下去的。
狗是由灰狼馴化而來的,那現存的灰狼容易被人馴化嗎? 2019-06-26 新浪科技
狗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其實是由灰狼馴化而來的。但近些年有研究發現,並非是人類馴化了灰狼,而是灰狼自己馴化了自己,是它們主動靠近並協助人類的,而人類會因為它的幫助賞給它們一些食物。目前,世界各地仍有灰狼的存在,那現存的灰狼容易被人馴化嗎?
顯然,狼是很容易被馴化的,不然狗也不會這樣通人性,反觀被人類馴化的寵物貓,到現在仍然會動不動就撓鏟屎官。
群居動物更容易被馴化,比如牛、羊、雞等動物都是群居的,因為群居動物懂得團結合作,對領頭者更為依賴。所謂狗一生只認一個主人,就是在形容狗對主人的依賴性,而狼的依賴性更大。一個狼群中通常有5~7只灰狼,它們會對頭狼百依百順,信服頭狼的每一次指揮。
服從等級制的動物更容易被馴化,狼群內擁有鮮明的等級制度。具體表現在狼群中有了食物後,先是幼崽吃,接著頭狼吃,最後才是其它狼吃。普通灰狼向頭狼示弱的時候會躺在地上,肚子朝天,表示自己的誠服。它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還不是因為頭狼能帶領它們找到食物。
狗狗真的會沖我們笑嗎? 2019-06-10 新浪科技
這個問題的答案紮根於我們超過3萬年的養狗歷史中,研究人員發現,狗和人類在凝視對方時,體內的催產素水準都會上升,而催產素是一種與社會聯繫有關的激素。
這一特徵是在人類馴養狗的過程中逐漸馴化出來的,狗狗咧開的嘴是否相當於人類的咧嘴大笑呢?研究狗狗表情的問題在於,我們的研究工具通常比較主觀,再加上我們將動物擬人化的傾向,就很容易對狗的面部表情做出錯誤解讀。
很多狗主人多年來一直把狗狗張開嘴的表情當成笑容,因此上述研究發現可能會令他們有些失望。但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也無妨,因為已經有許多證據能夠證明我們與狗狗之間的關係是多麼特殊了。
回應
笑什麼笑呀,那不過是狗狗通過鬆弛的面部肌肉向人傳達“和你在一起我很放鬆”的信號,或者活動過後張大嘴巴用高頻率的換氣給自己降溫。狗有自己的語言,用擬人的方式理解狗的行為,並不利於對狗的馴養。
不管是不是在笑,反正我當它在笑了
與狗相比狼更善於交際:更無私更關心群體成員 2019-06-04 新浪科技
奧地利狼科學中心一項新研究發現,與寵物狗相比,狼更善於交際,更關心同一個狼群的成員。狗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它們富有愛心的名聲可能產生誤導。家犬的合作傾向是從它們兇猛的狼祖先那裡遺傳來的,而不是通過它們與人類的接觸。
與狼相比,狗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無論是否認識其他的狗,它們都不會特別傾向於將食物分享給其他的狗。
顛覆生物學經典概念:遺傳不僅僅靠基因
新浪科技2018-05-04訊 據外媒報導,多年來,基因能編碼生物體所有可遺傳特徵的觀點一直是遺傳學和演化生物學的基本準則之一,但這一假設總是與混亂的實證研究結果不協調地共存著。近年來,隨著一些重量級新發現的出現,這種不協調變得越來越明顯。
在經典遺傳學中,“基因型”(個體攜帶並可傳遞給後代的一組基因)和“表型”(生物體短暫擁有的環境和經驗印記,但這些特徵無法傳遞給後代)之間有著根本區別。只有那些由基因決定的特徵才被認為是可遺傳給後代的——因為遺傳只能夠通過基因的傳遞實現。然而,與“基因型/表型”二分法矛盾的是,一些基因上完全一致的動物和植物顯示出了可遺傳的差異,並且能對自然選擇做出反應。...
如果某些非基因突變是可遺傳的,那麼隨之而來的是,這些突變也能對自然選擇做出反應,並且在沒有基因變化的情況下產生跨世代的表型變化。這種變化並不符合演化上標準的遺傳定義——只限于世代之間等位元基因頻率的變化。這一定義由演化遺傳學家費奧多西•多布然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提出,拋棄了基因是可遺傳突變唯一來源的假設。根據這一假設,基因是自然選擇能夠作用的唯一原始材料,會產生跨世代的表型變化。然而,回想一下,達爾文對基因突變和非基因突變之間的區別並不瞭解。他最深刻的洞見是,應用於種群內部可遺傳突變的自然選擇可以在不同世代中使生物體的平均特徵發生改變,因為這些可遺傳特徵總是與大量存活的後代有關,將在每一世代中表現在更大比例的個體上。將非基因機制併入遺傳性並不需要對這一基礎的達爾文理論做任何改變。
非基因效應
....
回應
生物體間存在“資訊素”,可稱“第二遺傳”。例如酵母菌屬無性繁殖,即非DNA遺傳,但其間資訊交換能力不比有性繁殖差。生物體也是“文化體”
無性繁殖也是DNA遺傳
這種硬科學,能不能少用點充滿理解歧義的各種概念詞彙。
本來就不是論文,作為科普也未嘗不可。而且非專業人士的想法未必完全沒有參考價值,沒有專業常識的束縛,也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http://tech.sina.com.cn/2018-05-04/doc-ifyuwqfa6119976.shtml
洛姆斯伯格說,“未來這一技術將大有可為”。在尚未發表的成果中,該團隊將非天然鹼基插入了能夠提高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的關鍵基因中,含有非天然鹼基對的細菌對青黴素類藥物更敏感。
一直以來,有相當多的人對合成生物學目前的快速發展表示擔憂,他們認為這種“新型生物”未來可能會從實驗室中逃逸,在倫理角度和現實社會中都將造成無法預料的後果。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生物工程師認為,該技術所造成的影響遠不止為製造全新功能的蛋白提供捷徑。就像一把雙刃劍,新的鹼基既然可以用來儲存信息,那麼它們也可以被用於隱藏信息用於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科技日報》網站總編輯對此評論稱,在進化史中經歷了十億年之久的過程,加入人工干預會怎樣?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培育的是一種全新的生命形式,不存在於自然界中,“離經叛道”必然招致批評。然而,人類延伸DNA生物學,並不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技術力量,未來科學家們可以藉此研發出新藥,以及開發出以前不能想像的新型納米技術,其還將在更多的領域發揮潛力,惠及人類。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7_12_01_437376.shtml
美國科學家創造含人造鹼基的新生命體向“人造生命”邁出重要一步2017-12-01 科技日報
數十億年來,所有天然生命的DNA都只有4個“字母”:ATCG。數年前,美國科學家創造了兩種“新字母”,並把它們引入了大腸桿菌中。但當時還沒有生物體“認識”這兩種新字母,它們要么排斥新的鹼基,要么直接死去。
最近,美國研究者在這項“創造人工生命”的工作中邁出重要一步,他們培養出了一種包含人工鹼基的活生命體。這個新型生命體能合成全新的蛋白質。
英國《自然》雜誌29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公佈了合成生物學最新進展,他們培育了一種既能存儲又能檢索的人造遺傳信息的半合成生物體,其生成非天然改造蛋白質,效率與天然幾無差距。
該成果將成為人們創造新蛋白質和新功能的平台,但合成生物學目前的快速發展卻引發了擔憂,這種新科技被形容為“雙刃劍”,既可以用於新藥製造造福人類,也可能被用於隱藏信息用於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2014年,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弗羅伊德·洛姆斯伯格及其同事,培育出大腸桿菌的一種半合成菌株,除了4種天然核苷酸,還含有一個擴展的遺傳密碼,其中包含兩種非天然核苷酸。該細菌可以維持並再生經過改造的遺傳密碼,但人們當時並不清楚這種非天然的核苷酸,能否像正常DNA一樣編碼蛋白質。
現在,洛姆斯伯格團隊的成果表明,該細菌既能儲存也能檢索遺傳信息,可以轉錄非天然核苷酸,從而合成包含非天然氨基酸的蛋白質,且效率較天然狀態無顯著差距。團隊認為,該細菌可以作為一種平台來創造新的蛋白質和新功能。
羅梅斯伯格說:“這是一個細胞首次利用G、C、A或T以外的東西(鹼基)來轉化蛋白質。”
新合成的鹼基對d5SICS - dNaM(上)與“普通”的CG鹼基對(下)
研究人員表示,創造生物體以生成非天然的改造蛋白質,是合成生物學長久以來的一個目標,現在這個半合成生物體,已能夠製造包含非天然氨基酸的蛋白質。此次成果一方面為科學家運用非天然氨基酸來設計新型蛋白質鋪平了道路,另一方面也為創造新型療法、塑料和其它材料指明了方向。
放生成殺生?自然環境承受不起這些“福報” 2022-09-16 中國新聞網
近日,廣西省百色市有人在水庫放生數條“清道夫”,引發熱議。據報導,14日,當事人已到案並承認錯誤,將全力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挽救。
2019年6月,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紅坪鎮及國家公園橋洞溝境內出現大量毒蛇,並咬傷當地村民萬某,最終萬某醫治無效死亡。經林區森林公安局偵破,放生者岳某、董某認為放生毒蛇可以獲得“福報”,所以不顧社會公共安全而恣意放生毒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放生以求“福報”的傳統自古有之,但事實上這是一項專業行為,對物種種群、檢疫隔離都有嚴格要求,隨意放生會對當地生物多樣性造成惡劣影響。
中新網瞭解到,個人或組織未經批准,無論是國家重點保護還是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擅自捕捉、買賣、放生野生動物都是違法違規的。
回應
只禁放生,卻允許進口養殖買賣,這和允許買賣槍支有什麼兩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