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9 06:00:00阿楨

格特魯德·斯泰因:世界百大作家98

格特魯德•斯坦

File:Gertrude Stein 1935-01-04.jpg

格特魯德•斯坦(Gertrude Stein,1874–1946),旅居法國的美國女作家、藝術品收藏家,猶太人。對20世紀西方文學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生平
格特魯德•斯坦(Gertrude Stein,1874–1946)出生于賓夕法尼亞州阿列格尼(現在是匹茲堡的一部分),她的父母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德裔猶太人,斯坦1897年畢業於拉德克裡夫學院並進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學習。1902年,她與哥哥裡奧一起前往英格蘭,第二年又前往法國,她的後半生都是在法國度過,她在巴黎創立了一個有名的沙龍,她喜歡收集“印象派”、“後印象派”以及“立體派”藝術作品,經常鼓勵年輕作家和藝術家,並成為亨利•馬蒂斯、帕布羅•畢卡索以及喬治•布拉克等藝術家以及安德森、海明威和F•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等作家的朋友。1934年,斯坦回到美國巡迴演講。在法國被德國佔領期間,她居住在她鄉村的家中。
斯坦於1907年在巴黎遇到她的同性伴侶,名為愛麗絲•托克拉斯(Alice B. Toklas),從此兩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在斯坦1922年的作品《毛小姐與皮女士》中,“gay”一詞出現頻率達一百多次,這部小說被認為是最早把“gay”這個詞賦予了同性戀的含義。
  文學風格
她創立了一種獨特的幾乎有點孩子氣的寫作風格。這種風格影響了舍伍德•安德森和歐尼斯特•海明威等作家。在她的作品中,作者極力傳達她所謂的“持續性存在”的觀點,因此作品中摒棄規範的標點使用規則,強調印象之作而非敘列陳述,還經常重複使用同一單詞和短語,如“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這是出自《地理與戲劇》(1922年)裡的一句話,也許是她最著名的一句話。
很多評論家認為《三種生活》(1909年)是她最好的作品,這部作品表達了對三位元美國工人階級婦女的同情。《美國人的本質》(1925年),是一部以小說化方式描述作者家族數代人的作品。《愛麗絲•托克拉斯的自傳》(1933年),在她的終身密友看來,主要是寫作者本人。
  在巴黎解放之後,她的公寓成為美國大兵的聚集地,她以美國大兵為題材寫下了《布魯斯與威利》(1946年)。她還為維吉爾•湯姆森的歌劇《三幕劇中四聖人》(1934年)和《所有美國人的母親》(1947年)創作了劇本。
其他作品包括《溫柔的鈕扣》(1914年)、《創作就是闡釋》(Composition as Explanation)(1926年)、《毛小姐與皮女士》(1922年)、《如何寫作》(1931年)、《美國地理歷史》(1936年)以及《畢卡索》(1939年)、《我曾經見過的戰爭》(1944年)。還有幾部作品是在去世後出版,包括《最後的歌劇與戲劇》(1949年)、《兩個人:格特魯德 斯坦與她的哥哥》(1951年)以及《字母表與生日》(1957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2981312.htm?fromtitle=%E6%A0%BC%E7%89%B9%E9%B2%81%E5%BE%B7%C2%B7%E6%96%AF%E6%B3%B0%E5%9B%A0&fromid=682558&type=syn

格特魯德•斯泰因  維基百科

格特魯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1874年2月3日-1946年7月27日),美國作家與詩人,但後來主要在法國生活,並且成為現代主義文學與現代藝術的發展中的觸媒。
    她的一生主要被劃分成兩段主要的關係,第一段關係是在1874年到1914年期間與她哥哥雷歐•斯泰因(Leo Stein)的關係[1],第二段關係是自1907年至1946年斯泰因過世期間與愛麗絲•B•托克勒斯(Alice B. Toklas)的關係[2]。格特魯德•斯泰因分享她在巴黎27 rue de Fleurus的沙龍與這兩個人,先是雷歐•斯泰因(Leo Stein)後是愛麗絲•B•托克勒斯(Alice B. Toklas)。格特魯德•斯泰因在她的一生中與知名的前衛文學與藝術界的成員保持重要的第三關係。斯泰因喜歡社交,她設在在巴黎的沙龍吸引了很多人。
    早年
格特魯德斯泰因,是一個家庭的五個孩子的么女,於1874年2月3日出生於賓州 阿勒格尼(於1907年與匹茲堡合併)。父母丹尼爾與阿梅莉亞•斯泰因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德國猶太人。她的父親是一名鐵路行政官,靠投資電車線路及房地產維持家庭富裕。
    當格特魯德三歲時,斯泰因一家因工作原因遷往維也納,繼而遷往巴黎。他們於 1878年回到美國,定居在加州 奧克蘭,斯泰因也於希伯來第一教區的奧克蘭安息日學校就學。
    她的母親死於1888年,父親則死於 1891年。邁克爾,她的大哥,接管了家族企業控股。他安排了格特魯德與另一個姐姐貝爾塔,在父母雙亡後與母親於巴爾的摩的家人同居。在1892年,她與她的叔叔大衛•巴卡拉克住在一起。
    正是在巴爾的摩的這段期間,格特魯德會見了克雷里貝•孔恩和埃塔•孔恩。她們在周六定期舉辦沙龍展,日後格特魯德在巴黎時也曾效法過;她們分享了對藝術的見解並時常與格特魯德私下討論;她們的同性戀關係日後也成為格特魯德與愛麗絲 B.托克拉斯的範本。
    斯泰因於1893年至1897年於拉德克利夫學院就讀,並成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學生。在詹姆斯的指導下,斯坦因和另一名叫萊昂•門德斯•所羅門的學生進行普通電機全自動現象的實驗。這一現象推測發生在當人們的注意力是分為兩半同時活動,如寫作和口語。
    這些實驗為詹姆斯代表性的"意識流"理論打下了基礎。爾後"意識流"成為用來描述現代主義作家如維吉尼亞•吳爾夫和詹姆斯•喬伊斯的術語。1934年,行為心理學家斯金納對斯泰因出名的困難的詩投標按鈕做了解釋:原來這是斯泰因於實驗期間所寫下的。
    然而,根據她在30年代寫的一封信,她從來沒有真正接受過自動書寫的理論。她在信上如此解釋:"可以有自動的動作,但不能自動寫作。對於一般人來說,寫作實在過於複雜,以致自動式的寫作無法達成。"
    在拉德克利夫學院時,她與美寶•富特•維斯成為莫逆,後者並伴隨著格特魯德絕大部分的生命前行。1897年夏,格特魯德在麻州伍茲霍爾的海洋生物實驗室研究胚胎學。接下來的兩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就讀。1901年,她尚未取得學位就離開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格特魯德於1903年移居巴黎,並在那裡渡過餘生。從1903年至1914年,她與她的藝術評論家哥哥利奧•斯坦因住在這裡。而她也在這一時期成為眾所周知的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
她寫的序言1945年巴黎展覽為西班牙畫家Francisco riba-rovira"之一是格特魯德•施泰因先生的最後文本"對她的遠見的繪畫藝術,約一年前她死亡。 她表示,她在它的意見畢卡索、小品、馬諦斯和胡安•格里斯以及riba-rovira,藝術家的一個熟悉她沙龍在Rue de弗勒呂。 以下是從斯坦的序言的展覽,由舊金山riba-rovira在Roquepine畫廊在1945年5月: 不可避免的是,當我們真正需要有人我們找到他。你需要的人吸引你像磁石。我回到巴黎的時候,這些長期年後用在農村和我需要一個年輕畫家,一名年輕畫家誰會喚醒我。巴黎很宏偉,但在那裡年輕畫家? 我期待著在任何地方:在我的同及其追隨者。我走了很多,我期待著在各地、在所有的畫廊,但年輕畫家是沒有。是的,我走了很多、很多的優勢在塞納河的在我們的魚類,如我們油漆,在那裡我們走狗(我的那些步行其狗只)。沒有一個年輕畫家!有一天,在街角的一條街,在其中的一個小街道在我的區內,我看見一名男子繪畫。我看著他;他,在他的繪畫,正如我一直期待著在所有人創造了一些我有一個不知疲倦地好奇,期待著和我感動。是的,一個年輕畫家! 我們開始發言,因為我們發言很容易,像在國家道路,在小區的街道。他的故事的悲慘故事是年青人的我們的時間。一個年輕的西班牙人曾在藝術在巴塞隆納:內戰;流亡;一個集中營;逃生。蓋世太保、另一個監獄,另一個擺脫...... 8個失去了多年! 如果他們失去了,誰知道呢? 現在,一些痛苦,但所有的繪畫的相同。為何我找到,他的年輕畫家,為什麼? 我訪問了他的畫,他的畫:我們發言。我解釋說,對我來說,所有現代繪畫是根據什麼小品近了,而不是根據什麼他幾乎能夠令。當他不可能作出的事情,他被劫持,並給它。他堅持認為在表明其喪失工作能力:他傳播他缺乏成功:表明他不可以這樣做,為他成為一種困擾。 人民受他也痴迷的事情,他們無法達到,她們開始的系統的偽裝。這是自然要這樣做,甚至不可避免時,很快成為一種藝術,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馬諦斯掩蓋和堅持在同一時間,就不能實現小品,畢卡索隱瞞,發揮了和折磨這些事情的。的唯一的人要堅持這個問題,是胡安•格里斯。他堅持深化的小品的事要做,但這是很難的任務他:它殺害他。現在,我們在這裡,我找到一個年輕畫家的傾向,並不採取後續行動方面發揮有什麼小品不可以這樣做,但他攻擊任何權利的東西,他試圖將,創建對象,必須存在,對,和他們自己的,而不是。這位小畫家有其弱點和他的力量。他的部隊將把他的這一道路。我嚮往和,這就是為什麼他是我所需要的年輕畫家。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格特魯德•斯泰因
(英文)格特魯德•斯泰因於Find A Grave
(英文)Allegheny City (Deutschtown),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Birth Placard
(英文)由卡爾•范韋克滕拍攝的格特魯德•斯泰因肖像照片,屬於公有領域
(英文)A letter by Alice relating Gertrude's thoughts about Pittsburgh
(英文)The World of Gertrude Stein, extensive biography site
(英文)Photo Gallery (type "Gertrude Stein" as the search string)
(英文)September 11, 1933 Time Magazine cover story
(英文)Gertrude Stein Links
(英文)〈The Work of Gertrude Stein〉,由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所寫
(英文)Gertrude Stein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英文)Interview with Paul Bowles on Gertrude Stein
(英文)Gay Great
(英文)格特魯德•斯泰因手稿集,於威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Z. Smith Reynolds圖書館
    有聲

(英文)UbuWeb: Gertrude Stein featuring a reading of If I Told Him, A Completed Portrait of Picasso and A Valentine to Sherwood Anderson.
(英文)Art of the States: Becoming Becoming Gertrude Text-sound piece featuring excerpt from The Making of Americans.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e/Gertrude_Stein.jpg/769px-Gertrude_Stein.jpg Portrait of Gertrude Stein by Riba-Rovira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of New York "The Steins Collect: Matisse, Cezanne, Picasso and the Parisian Avant-garde"

斯泰因:當自戀成為一種美德 2005-4-19深圳商報  文/侯虹斌

    當自戀已成為一種美德的時候,她的自戀仍然是出類撥萃的。美國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很喜歡用“天才”來形容自己,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幾乎成了巴黎藝術界的名言:“現代文化就是格特魯德•斯泰因。”她在巴黎租下的花園街27號,在二戰前後的30多年裡,一直是左岸拉丁區最出名的藝術沙龍,當時在巴黎的藝術家們都以能接近她為榮。
    斯泰因被譽為現代文學的首席沙龍女主人。一般而言,我們都期待沙龍女主人是一位有著天鵝一樣修長的脖子,像大理石雕一樣高聳的胸脯,年紀無所謂,但一定要優雅高貴,這樣,才能吸引才子名士們像過江之鯽一樣匐伏、拜倒在她鑲滿巴羅克花邊的篷篷裙下。顯然,斯泰因讓我們的想像力失望了。她很胖,體積龐大,穿著糊塗,一磅磅的肉堆積在她的骨架上——不是洶湧起伏的那種,而是脂肪結實沉重的那種,她賦於她的肥胖以理智。斯泰因精神飽滿,常常響亮地放聲大笑,她有一種笑聲像一塊牛排……更刻薄的人寫道,斯泰因移居法國,就像“一個十噸重的花崗岩從美國移到國外”。畢卡索給斯泰因畫的肖像,就是關於斯泰因身體最為著名的視覺表達。
    而且,斯泰因是一個女同性戀者。這就堵住了許多與豔情有染的機會,讓藝術家們只能為了藝術,而不是為了女人而對斯泰因頂禮膜拜。要迷住那些多情好色的藝術家,斯泰因更得有能蔑視群雄、氣吞山河的能量才行。這點,她倒是做到了。
    斯泰因每週末舉辦的聚會,畢卡索、馬蒂斯、塞尚、布拉克,接著是舍伍德•安德森、菲茨傑拉德、龐德、海明威,都蜂擁而至,花園街27號也成了許多藝術青年的朝聖之地。尚未成名的海明威們在這個掛滿畢卡索、雷諾瓦、塞尚、馬蒂斯的名畫的房間裡,受到這位女主人甜美的照拂。年輕得差不多可以做她兒子的海明威經常拿著自己的作品謙恭地請她指教,斯泰因就像一個刻薄大師一樣毫不客氣地對他提意見。一次,斯泰因指著他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題在的《太陽照樣升起》的扉頁上,接下去,全世界那些憂鬱質的小青年,多愁善感沒事找抽的小青年,都用這句話來自況。
    但是,海明威成名之後,卻對斯泰因很不以為然,對人家的性取向也頗有不屑,在一些回憶文章中更多提及的是他如何與斯泰因練習拳擊,如何用“拳頭擊中她那巨大的胸脯”。真是沒良心。(詳參【圖博館】:)
    不過,作為“迷惘一代”的祖母,斯泰因既不迷惘也不難過,即使二戰期間,這位呆在法國的猶太人,也想辦法幫她的愛犬弄到了系出名門的狗證書。那可是國難當頭啊。理直氣壯的自私,從不委屈自己,不害怕碰釘子,把別人的好心當驢肝肺,永遠活得興興頭頭……
    自戀狂通常都是沒心沒肺且囂張的。讀書的時候,哲學考試斯泰因交了白卷,而且還在上面寫道:“真是抱歉,今天我一點也不喜歡這張哲學考卷”。那個學期的哲學課,她拿了最高分。她還認為,她就是天才,就是寵兒,人人都必須照顧她,而且必須得甘之如飴。斯泰因的同性戀人愛麗絲,歐巴桑一樣照顧著這個文學的天才,生活的白癡,還要時時刻刻仰視她的才華表示仰慕不已——否則,文字晦澀的斯泰因還有別的讀者麼。聰明、快活、有主意、有脾氣,忍耐力差:我相信,如果有人誇她漂亮,她會非常高興而且絕不懷疑對方是有意奉承。
    在這個“自戀者上天堂”的年代裡,自戀狂學到了斯泰因的一切性格特點,除了她的才華。可是,往往就是這些死皮賴臉的人,才活得燦爛精彩,不乏喜劇因素。
    這位“美國文學的現代大師”斯泰因雖然名聲在外,但除了個別早期作品,“斯泰因=先鋒=難以卒讀”的公式總是屢試不爽。能讀懂她說些什麼的人並不多,恐怕有時連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吧?難怪美國作家安德森說:“她的重要,不是對讀者而言,而是對那些藝術家”。直接一點吧,就是說,迷惘的一代們汲取了斯泰因的營養,繞過了她,成為了更大的大師。斯泰因沒撈到什麼,但是,她比海明威們活得快活。
    在這個“自戀者上天堂”的年代裡,自戀狂學到了斯泰因的一切性格特點,除了她的才華。可是,往往就是這些死皮賴臉的人,才活得燦爛精彩,不乏喜劇因素。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4/19/content_2849278.htm

《愛麗絲自傳》:斯泰因自戀的極致 2010-05-13 


   《愛麗絲自傳》,全名應該是《愛麗絲• B•托克拉斯自傳》。對於大多數自傳來說,這種體裁一直有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第一,它被認為是關於傳主的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第二,它也經常被認為是傳主最不可靠的自我吹噓的虛假表述。關於這種自傳的真實作者,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傳主本人真不客氣的“照虎畫貓”,一種是他人或他集團捉刀代筆的精心雕飾。但在最終署名上,其作者或以暗示的方式,或以明確標署的方式,都是指向傳主本人,不然怎麼叫自傳呢。但《愛麗絲自傳》不同,這本書的作者署名為格特魯德•斯泰因。 
   這本身就有些怪異。但更為怪異的是,愛麗絲• B•托克拉斯,無論是地位和名望上來說都遠遠不及格特魯德•斯泰因。愛麗絲只是斯泰因的助手。而斯泰因是美國著名的作家,“迷惘的一代”這個重要文學流派的命名即來自於此人之語。所以看這本書的書名與作者,給人感覺就是某個國家政要正在給自己的司機開車。 
   要解釋清楚這本書諸多怪異之處,就必須從作者斯泰因入手。有些材料在提及愛麗絲與斯泰因的時候,可能對愛麗絲的定位除了助手之外,還會加上“終身伴侶”這四個字。“終身伴侶”就有些懸妙在裡邊。但也不是絕無僅有。薩特與波伏瓦即另一例。但問題並沒有結束。愛麗絲是一個女助手,而斯泰因則是一個女作家。 
   斯泰因的著名作品除了這本“自傳”外,還有《三個女人》、《美國人的成長》等,具有明顯的先鋒藝術風格。她1874年生於賓夕法尼亞,早年攻讀心理學。畢業後進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腦解剖學。1902年輟學赴歐,大部分時間住在巴黎。她在巴黎租下的花園街27號,在二戰前後的30多年裡,成為了左岸拉丁區最出名的藝術沙龍。經常進出這裡的有以下這些名人:畢卡索、馬蒂斯、塞尚、布拉克、舍伍德•安德森、菲茨傑拉德、龐德、海明威……在這裡,海明威幾乎就是斯泰因兒子一輩的。所以,她也近似對待兒子一樣地對待海明威,但海明威好像並未領情,在後來的一些回憶文章中,他多次提及是如何與斯泰因練習拳擊的,如何用“拳頭擊中她那巨大的胸脯”。但他把斯泰因指著他說的一句“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這句話作為《太陽照常升起》的題記後,卻形成了美國一個新的文學流派。 
   但斯泰因和曾被眾多名人環繞的喬治•桑不同,斯泰因無染于這些名人。因為,她是一個堅強的同性戀者,所以她才會與自己的女助手成為終生伴侶。此外,這位沙龍女主人更無美感可言。她是個大胖子,渾身肥肉,又穿著糊塗,有人形容道,她到了巴黎就像“一塊十噸重的花崗岩從美國移到了國外”。如果你看過畢卡索給斯泰因畫的那副肖像,可能就能理解這種比喻是多麼精妙了。但斯泰因有智慧,很爽朗,每天都精神飽滿,常常放聲大笑。所以,她自以以天才自戀,甚至自戀到了極致。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當時的巴黎藝術界人所共知:“現代文化就是格特魯德•斯泰因。” 
   好了,現在再回到《愛麗絲自傳》這本書中來。這本書只不過是以愛麗絲的口吻寫出的斯泰因的自傳,所以,很多介紹這本自傳的文章,都會在書名後加一個括弧,注上:實際是斯泰因的自傳。用別人的口吻編造自誇的語言,絕對是自戀的一個極致。本書的第一章中有這樣一句話:“我一生只有三次見過天才,每次都在我心中激起了反響,每次我都沒有看錯,我可以這樣說,都是在他們身上的天才品位沒有得到公認之前。我想說的這三位天才是格特魯德•斯泰因、巴勃羅•畢卡索和阿弗雷德•懷特海。”這裡,除了斯泰因外,後兩人一個是大畫家,一個是大哲學家,而且斯泰因名列第一。另外,這可是“愛麗絲說的”。 
   但必須佩服的是,斯泰因的這種角度選擇和寫法,也確是天才的體現。她在愛麗絲的這本自傳結束時,才交待為什麼她要寫下這本書,但仍然是用愛麗絲的口吻:“大約六個星期前格特魯德•斯泰因說,我看你沒打算寫那本自傳。你知道我會怎麼做的。我替你寫。我要把這本自傳寫得跟笛福的《魯賓遜漂流記》一樣的明白易懂。於是她寫了。這本自傳就是。” 
   這種寫法,讓我想起博爾赫斯的一篇作品《劍疤》。雖然博爾赫斯的作品在體裁上區分起來難度較大,但這個小短篇一般還是被稱之為小說。而且可能也是最早的博氏中譯作品,曾在1957年1月發表在香港的《文藝新潮》上,譯者是香港著名的翻譯家和文學家思果,當時的譯名是《劍痕》。故事是說“我”有次去烏拉圭的塔瓜倫波省,在那裡遇到一個被稱為“拉科洛拉達的英國人”的人,臉上有一道劍疤。當“我”不小心問及劍疤時,“英國人”講了一個故事,說是在1922年左右愛爾蘭獨立運動中,自已如何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下頑強鬥爭,但有一個叫蒙恩的人因意志薄弱而叛變了。在城市陷落時,當自己發現蒙恩正在告密時,便摘下了牆上的劍在蒙恩的臉上刺下了血淋淋的半月形的一塊。至此,“英國人”停止了講述。“我”問,蒙恩後來怎樣了,那“英國人”說:他還是如願拿到賞錢,逃到巴西去了。最後,“英國人”指著自己臉上的劍痕說:你還不明白麼?我就是蒙恩。 
   博爾赫斯的這個敘述角度與斯泰因的《愛麗絲自傳》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沒有斯泰因的極致自戀罷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264738/

三個女人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2)

  內容簡介
《三個女人》是斯泰因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這個故事集通過三個女人的日常生活,展現了她們純樸的心靈。安娜一生幫人為傭,過著辛苦勞累的生活,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結果終因操勞過度,落得個重病而終;溫柔的莉娜是個耐心耐性、溫柔可愛的德國少女,逆來順受,溫馴一世,卻死於難產;梅蘭克莎在氣質、思想上迥然不同於前兩者,這個黑人姑娘敢闖敢撞,但又缺乏自信,過種欲進又退、退又想進的生活,最後生了肺病,死在濟貧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