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1 05:00:00阿楨

薩克雷:世界百大作家71

薩克雷

File: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by Jesse Harrison Whitehurst-crop.jpg
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年7月18日-1863年12月24日),是一位英國小說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名利場》與狄更斯齊名,為維多利亞時代的代表小說家。此外還有《班迪尼斯》等。
  簡介
生於印度加爾各答附近的阿裡帕,卒於倫敦。父親是東印度公司的稅務員兼行政官。4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6歲時被送回英國上學。1829年公學畢業後進入劍橋大學。曾去德國遊學。1833年主辦《國旗》週刊,同年10月前往巴黎專攻美術,後又半途而廢。1836年任倫敦《立憲報》駐巴黎記者。不久,《立憲報》停刊,他回國靠寫稿謀生。薩克雷自1833年起在報章雜誌發表文章,用了不少筆名,也出了幾部書。但是直到長篇小說《名利場》問世,他才被公認是天才小說家。為了保障病妻和兩個女兒的生活,他一部接一部地寫作,自繪插圖,分期在雜誌上連載,又到英國各地和美國演講。1857年在牛津選區競選下院議員失敗。1859年擔任新創刊的《康希爾雜誌》的第一任主編。他積勞成疾,1863年耶誕節前夕因心臟病發作逝世。
  生平
薩克雷是獨生子,1811年7月18日出生在印度加爾各答。他父親是英國人,任職於東印度公司,母親比父親要年輕許多。1817年父親去世後,他被送回英格蘭繼續上他憎惡的私立小學,隨後又轉入查特豪斯的一所公立學校,在那裡他經常受人欺侮和鞭打,境況更加悲慘。6年以後,也就是1829年薩克雷離開那所公立學校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在那裡只待了一年多一點。對於薩克雷來說在大學的日子比在查特豪斯的日子還要快樂一些,但在這兩個地方,他在社會活動上成績斐然而學術卻平平庸庸。劍橋期間,他為本科生期刊《勢利人》撰稿,曾發表過一篇針對丁尼生的獲獎詩歌《廷巴克圖》寫的滑稽戲;並且還同丁尼生、《魯拜集》的翻譯者愛德華•菲茨傑拉德、威廉•布魯克菲爾德等人建立了持久的友誼。他參加學生會的辯論活動,而且揮霍無度,沒有取得學位就離開了大學。  
  父親為薩克雷留下了大量的財產,因此他有經濟能力四處旅遊以及活躍於他熱衷的社會活動。離開劍橋的那年,他到德國魏瑪學藝術,在那裡度過幾個月的時光,並通過別人介紹認識了歌德。回到倫敦以後,他又開始研究法律,斷斷續續一年以後,感覺對法律也不感興趣,便放棄了這一職業。1833年,他因購買和經營一份曇花一現的報紙《國家標準》而賠了一大筆錢。薩克雷盲目投資,生活上揮霍無度,到1834年時他便把父親留給他的遺產揮霍一空,於是他不得不開始為自己生計而奔波。他一直以來就在繪畫方面有些天賦,於是決定到巴黎學繪畫。可是,同以往一樣,也沒有獲得特別的成功,但他掌握了卡通繪畫的基本技巧並能夠在日後為自己的作品做插圖。1836年《匹克威克外傳》面世以後,他曾申請為狄更斯的作品配圖,但並沒獲得成功。  
  在一周8畿尼金幣收入的誘惑下,他進入《立憲》報社擔任駐巴黎的通訊員,這是一份激進的報紙,他繼父是該報社的社長。1836年8月,他同一名叫伊莉莎白•肖恩的愛爾蘭姑娘結婚。他們一共生了3個女兒,只有兩個活了下來。大女兒叫安妮,也就是裡奇夫人,後也成為了一名小說家和散文家。第三個女兒出世以後,薩克雷夫人精神失常的症狀與日俱增,到1842年,她神經完全失常,不得不被隔離起來;她比薩克雷多活了30年,但精神再也沒有恢復過正常。由於婚姻的悲劇,薩克雷不得不承擔起撫養女兒的責任。妻子活著,他沒有條件再娶,因此他的家庭生活無疑孤獨淒慘。  
  薩克雷結婚後沒幾個月,《立憲》報破產,他不得不為其它期刊,包括《泰晤士報》寫稿,充當雇傭文人的角色。在新創辦的《弗雷澤雜誌》上他發表了第一部成名之作《嘗試記者》(1837—1838)。在該作品中,作者虛構了一個愛出風頭而又自以為是的男僕,後來的作品中也常常表現這一主題:裝模作樣令人覺得荒謬可笑。薩科雷的評論、短篇小說、長篇小說等在《弗雷澤雜誌》上相繼發表,其中1839—1840年創作的《凱薩琳》最引人注目,諷刺了類似《紐格特的日曆》的犯罪類小說,如《奧利弗•斯威夫特》和哈里森•安斯沃思的《傑克•謝潑德》。1841年的《霍家蒂鑽石》講述的主要內容是商場上的腐敗和投機;1844年的《巴里•林登》是一部關於一個18世紀的愛爾蘭傳奇人物自傳的作品,故事從主人公年輕無賴時起一直寫到獄中死亡。薩克雷從1842年開始陸續給新辦的雜誌《反擊》供稿,同時也給《勢利人》寫稿。1848年,他把在《勢利人》雜誌上發表的作品集結成冊,取名為《勢力集》。該書的出版為薩克雷贏得了社會諷刺作家的頭銜,從此聲名鵲起。  
  薩克雷在《勢利人》工作時就開始了長篇小說《名利場》(1847—1848)的創造,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代表作,作者採用每月連載的形式發表。故事的背景是拿破崙戰爭期間和戰後的英國,作品中對勢力和愚昧的宏觀見解卻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全書以瑞比卡•夏普這一家庭女教師的冒險為中心展開,她大膽潑辣,是英國小說中描寫最為生動的文學形象之一。繼《名利場》之後,薩克雷於1848—1850年間連載了《潘鄧尼斯的歷史》,該書講述的是一個可愛而又出手大方的年輕人的經歷,很明顯其中許多描述的是作者自己生活的寫照。  
薩克雷愛社交,非常嚮往上流社會人們的舒適生活。一方面他同這些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另一發麵這些人物往往又成為了他作品中的諷刺物件。由於妻子精神病無法治癒,薩克雷不能跟她溝通,只有同朋友交流才能遣解心中的鬱悶。在妻子精神失常後的紀念,是他劍橋的密友之一威廉•布魯克菲爾德給他安慰,讓他度過了極度悲傷的時光。但隨著時間推移,他真心地愛上了布魯克菲爾德的夫人。1851年秋天,布魯克菲爾德明智的告訴他的妻子要她少同薩克雷交往。這種友誼關係是他精神的支柱,由於關係的斷絕,他本人遭受了人生中最大的感情打擊。  
  為了忘記這段傷心史,為了讓女兒們在經濟上有更大的保障,薩克雷開始四處講學。儘管在公眾講學時也遭遇許多尷尬境況,但是他關於“18世紀英國幽默作家”的6個演講獲得了極大成功,受此鼓勵,他決定到美國去講學。因為他對幽默作家做過仔細研究,所以有較好的條件,到美國之前,他出版了歷史小說《亨利•艾斯芒德》。該作品是以他最喜愛的一段歷史時期,即安妮女王統治時期為背景創作完成的,其實,書中所講的艾斯芒德和凱斯特伍德的愛情故事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對布魯克菲爾德夫人的情感寫照。這部作品也許是薩克雷作品中唯一沒有採用連載形式寫成的小說,因此這部作品在結局和組織結構安排上比其它任何一部都更加成功。與狄更斯不同,1852—1853年,除了收入2500英鎊,他還在美國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
  薩科雷的得意之作,童話《玫瑰與戒指》於1855年正式出版,《紐卡姆一家》同時也開始連載。《紐卡姆一家》也是薩克雷自己年輕時的生活寫照。男主角克第夫是一個天資聰明的年輕人,一直夢想自己成為一名藝術家,由於自身的局限性在生活中遭受了挫折。男主角的第一次婚姻也是薩克雷早期不幸婚姻的追憶。然而,全書在人物刻畫方面最引人入勝,最突出的是克第夫難以捉摸卻又魅力四射的情人艾瑟爾和可敬而又無辜的老上校紐卡姆。1855年,他再次去了美國,這次是為自己已經出版的作品《四個喬治》做學術演講。回國以後,他作為自由党候選人參與了1857年7月在牛津舉行的議會大選,但未獲成功。10年以後他又參與《改革法案》的起草,主張擴大選舉權。  
  他最後一部偉大作品是《佛吉尼亞人》(1857—1859),繼續講述了英國人亨利•艾斯芒德的兩個雙胞胎孫子的命運,小說通過兩條主線分別展開,一個是以當時生活節奏加快且追求時尚的英國為背景,另外一個則是以正在進行國內統一戰爭的美國為背景。這時,他已經開始與狄更斯齊名。他們的關係雖談不上親密無間但一直以來都很友好。但他們曾有過一次爭吵,而這僅有的一次爭吵直至薩克雷臨死之前才得以平息。他同狄更斯一樣對人民遭受的苦難給予了深刻的同情,他作品中感情脆弱的“好女人”有時會對社會冷嘲熱諷甚至產生憤世嫉俗的情緒,這在當時有點不易為人們接受,但卻很容易為現代人多喜愛。薩克雷尤其擅長創作滑稽作品,在《笨拙先生的獲獎小說家》這部嘲諷與他同時代作家的系列作品中,他這方面的才能得到了最好的闡釋,這部滑稽戲1856年又在《名家小說》中再版。他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詩人,但他幾首歡快的律詩,如《法國燉魚民謠》則被認為是他此類作品中的經典。  
  受豐厚薪水誘惑,1860年他開始擔任《康希爾雜誌》第一任主編,儘管他並不太適合那項工作,但做起來還是得心應手。他的編輯風格和標準與他生活的時代精神相一致;他曾經拒絕刊登白朗寧女士為雜誌寫過的一首詩,就是因為她詩中“有一段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不合法的情感敘述”。他本人的聲望加上《康希爾雜誌》所付的極高酬稿,不少名家紛紛向該雜誌投稿,著名的有馬修•阿諾德、丁尼生、特羅洛普、羅金斯及薩克雷的女兒安妮等。他的最後三部小說也是在《康希爾雜誌》上刊登的,即1860年的《鰥夫洛弗爾》,1861—1862年的《菲力浦歷險記》,1864年的《鄧尼斯•杜瓦爾》。《鰥夫洛弗爾》是由早期一部並不成功的兩幕劇改編而成的簡短小說;《菲力浦歷險記》一共有10集,其中最後一集是作者根據自己早期生活改寫而成的;《鄧尼斯•杜瓦爾》沒有全部完成,該作品講述的是他特別喜愛的18世紀的一個歷史浪漫作品。在《康希爾雜誌》上刊登的還有他晚年最好的作品,趣味閒談系列以及大家較為熟悉的隨筆集《拐彎抹角的隨筆》。同其他的精彩作品一樣,這些都是作者的回憶與自傳。  生命的最後十多年裡,薩克雷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健康,1863年12月他在倫敦的肯辛頓驟然辭世。
  小說
薩克雷的早期小說有的描繪上流社會各種騙子和冒險家,有的諷刺當時流行的渲染犯罪行為的小說,其中主要有《當差通信》(1838)、《凱薩琳》(1840)、《霍加蒂大鑽石》(1841)和《巴厘•林登的遭遇》(1844)。
  他的代表作《名利場》於1847年開始在《笨拙》雜誌連載,副題是《沒有英雄的小說》。它不以一個出類拔萃的英雄為主角,連正面人物也很少。薩克雷主張小說應當描摹真實,而當時風行的一些小說卻很不真實。因此他寫了《名作家的小說》(1847),模仿、取笑風行的幾部小說。
  《名利場》的創作方法則力求真實,在許多地方突破了當時寫小說的常規。他筆下的人物不是簡單化的或好或壞,而有深刻的內心活動;同時,他也重視環境和性格的相互關係,常常從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歷史階段,用生動典型的細節多方面刻畫主要人物性格。蓓基就是他塑造的19世紀初期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女冒險家的典型。這部小說結構宏大,足以容納一幅浩瀚的社會全景,但失之於鬆散。作者採用講故事的敘述方法,親切隨便,或幽默,或哀婉,且夾敘夾議,冷嘲熱諷,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
  《彭登尼斯》(1848~1850)模仿H-菲爾丁的《湯姆•鐘斯》寫成,主人公早期的經歷有作者的影子。
  《亨利•埃斯蒙德》(1852)是一部歷史小說,以18世紀初英國對外戰爭和保王黨的復辟活動為背景。薩克雷脫離w.司各特歷史小說的浪漫主義傳統,採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他刻意模仿18世紀的文體,並對一些歷史人物做了忠實的描繪。
  《紐克姆一家》(1853~1855)揭露了中產階級生活的醜惡,同時塑造了紐克姆上校和艾瑟爾小姐兩個正面人物形象。
  《佛吉尼亞人》(1857~1859)是《亨利•埃斯蒙德》的續篇,寫埃斯蒙德的後代在新大陸的命運。
  薩克雷的最後一部小說是《鄧尼斯•杜瓦爾》,在他死時僅完成8章,1864年在《康希爾雜誌》發表。
  其他作品
薩克雷的散文集以《勢利人臉譜》(1848)最有名,這是由45個特寫組成的英國社會各階層勢利人的肖像。《轉彎抹角的隨筆》(1863)收集了他為《康希爾》雜誌撰寫的一系列文筆雋永的小品文。
  他的演講後來收在《英國幽默作家》(1853)和《四位喬洽王》(1860)兩個文集裡。
  詩集有《歌謠集》(1849)。
薩克雷以英國有教養的紳士所特有的機智幽默甚至玩世不恭的態度無情地展示生活的真實,是對英國18世紀由斯威夫特、菲爾丁、斯特恩等人開創的諷刺小說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他成為英國19世紀小說發展高峰時期的重要作家。
  主要作品
1837年:《馬夫精粹語錄》(Yellowplush Papers) 1839年:《凱薩琳》(Catherine) 1840年:《水手日記》(Cox's Diary) 1840年:《悲慘華麗的故事》(A Shabby Genteel Story) 1840年:《巴黎小品集》(Paris Sketch Book) 1841年:《霍格蒂家的大鑽石》(The Great Hoggarty Diamond) 1843年:《費茲•布多•佩帕斯》(Fitz-Boodle Papers) 1843年:《愛爾蘭小品集》(The Irish Sketch Book) 1844年:《亂世兒女》,原名【貝瑞•林登】(Barry Lyndon) 1846年:《庸人之書》(The Book of Snobs) 1846年:《帕金斯夫人的舞會》(Mrs. Perkins's Ball) 1847年:《我的家園》(Our Town) 1848年:《名利場》(Vanity Fair) 1848年:《柏奇醫生與他的年輕朋友》(Dr. Birch and His Young Friends) 1848-1850年:《班迪尼斯》(Pendennis) 1850年:《麗蓓嘉與羅薇娜》(Rebecca and Rowena) 1850年:《萊因河的齊克貝裡家》(The Kickleburys on the Rhine) 1852年:《亨利•艾斯蒙》(The History of Henry Esmond) 1852年:《男人的妻子們》(Men's Wives) 1853年-1855年:《紐康家》(The Newcomes) 1855年:《玫瑰與戒指》(The Rose and the Ring) 1857年-1859年:《維吉尼亞的人們》(The Virginians) 1862年:《菲利浦的冒險》(The Adventures of Philip) 1864年:《鄧尼斯•狄萬》(Denis Duval)
  作品背景
薩克雷是處於發展階段的英國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嚴峻法官。其作品對英國社會的種種勢利風尚、投機冒險和金錢關係進行了極深刻的揭露。他著有多部小說、詩歌、散文、小品,以特寫集《勢利人臉譜》(1847)和代表作和成名作長篇小說《名利場》(1848)最為有名。小說主要描寫窮畫家女兒蓓基•夏潑,在受盡歧視後,靠色情和機智,不擇手段向上爬的故事。通過夏潑的沉浮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的腐朽墮落,生動地塑造了以斯丹恩勳爵為首的一系列厚顏無恥、荒淫奸詐的貴族資產階級形象。為此,馬克思曾讚譽他跟狄更斯等是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它以辛辣諷刺的手法,真實描繪了 1810 ~1820 年攝政王時期英國上流社會沒落貴族和資產階級暴發戶等各色人物的醜惡嘴臉和弱肉強食 、 爾虞我詐的人際關係 。 這部小說篇幅宏大,場面壯觀,情節複雜,心理刻畫深入,其尖銳潑辣的諷刺風格更為精彩。薩克雷因《名利場》叱吒文壇,與狄更斯齊名。  
  薩克雷還創作有長篇小說《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紐克姆一家》、《佛吉尼亞人》,中篇小說《巴厘•林頓的遭遇》 ,短篇小說集《 勢利眼集》等。其中以《亨利•埃斯蒙德》和《紐克姆一家》最為出色。薩克雷以英國有教養的紳士所特有的機智幽默甚至玩世不恭的態度無情地展示生活的真實,是對英國18世紀由斯威夫特、菲爾丁、斯特恩等人開創的諷刺小說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他成為英國19世紀小說發展高峰時期的重要作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72961.htm

浮華世界  維基百科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 Vanity Fair frontispiece - Project Gutenberg eText 19222.jpg
《浮華世界》的封面,由威廉·梅克比斯·薩克萊所繪
《浮華世界》(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是英國小說家威廉·梅克比斯·薩克萊的諷刺小說,於1847年出版,並曾多次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生性狡詐虛榮的女主人翁利蓓加.夏普堪稱英國文學史上最知名的惡女之一。書名早年中譯為《名利場》,今日港台多譯為《浮華世界》,中國大陸則仍延用原名。
   劇情簡介
《浮華世界》故事取材於英國十九世紀初期攝政時期及滑鐵盧戰役之後的社會形形色色,副標題為:a novel without a hero, 一本沒有英雄人物的小說,是指體現了人類自私自利,追逐虛榮的一面而迴異於當時盛行的英雄式浪漫主義小說。
   全書情節圍繞在利蓓加和愛米麗亞兩位個性完全不同的年輕女子之間的際遇而展開。利蓓加是個窮畫家的女兒,幼歲時父母雙亡,就讀於平克頓女子學校時,受到平克頓小姐的歧視,使得利蓓加想盡辦法要擠身上流。愛米麗亞·塞德利出身富商家庭,秉性善良柔弱,青春全獻給了喬治·奧斯本。利蓓加在愛米麗亞家作客一周,認識了愛米麗亞的哥哥也是殖民地的收稅官喬斯·塞德利,因為喬治暗中破壞,沒得到垂愛。喬治和愛米麗亞結婚後,沉溺於賭博聲色之中,甚至準備邀利蓓加私奔。
   同時利蓓加在貴族皮特·克勞雷男爵家當家庭教師,利蓓加得到了爵士與其富有的親人克勞萊小姐的賞識。利蓓加嫁給有七萬鎊財產的克勞萊小姐的侄子羅登·克勞萊。利蓓加勾引羅登,主要是因為羅登是克勞萊男爵的兒子,以為可以穩得遺產,這卻激怒了克勞萊小姐。婚後利蓓加夫婦與喬治·奧斯本夫婦一同渡海前往參加著名的滑鐵盧戰役。喬治在是戰中身亡,愛米麗亞成為寡婦。而羅登榮升上校,夫婦兩人在巴黎很風光。回英國倫敦後,有了小孩小羅登。利蓓加費盡心機躋身上流社會,最後如願以償,但利蓓加自私自利的真面目被丈夫發現,羅登因而離開了利蓓加,也令原本在倫敦上流社交圈出盡風頭的利蓓加必須因家庭醜聞隻身遠避歐洲大陸,周遊於布魯塞爾和巴黎等城市,招搖撞騙,幸而利蓓加終獲一次翻身的機會...
   中譯本
楊必譯有《浮華世界》[1]。
錢鍾書曾在《管錐編》中翻譯《浮華世界》中描寫滑鐵盧大戰的結尾,英語原文為:
Darkness came down on the field and the city;and Amelia was praying for George,who was lying on his face,dead,with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rt。
譯文
「夜色四罩,城中之妻方祈天保夫無恙,戰場上之夫仆臥,一彈穿心,死矣。」
   注釋
1夏志清《重會錢鍾書紀實》寫為楊璧
   外部連結
The Victorian Web - Thackeray's Illustrations of Vanity Fair
古騰堡計劃中收錄的《Vanity Fair》免費電子版本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AE%E8%8F%AF%E4%B8%96%E7%95%8C

倒楣的戲子與滑稽的悲劇——這顯然不是少女讀物
   
   李嘉欣說,一開始的時候她並不知道她漂亮。 
   我想,這句話證明她是聰明而清醒的。 
   時裝雜誌採訪她,問到可有看過亦舒寫的印度墨,她答,不曾,我不看chick -lit(少女讀物)。 
   亦舒談起她,說法卻是:那時她對我說,倪匡他不理解,我得生存下去啊。 
   少女讀物和“生存下去”毫無關聯。    
   一開始的時候,女主角(這是一本沒有主角的小說)並不想成為一顆光芒耀眼的交際花——她只是想嫁給小艾米的哥哥,有固定的地方住下,能吃到羊肉,喝上不摻水的酒,僅此而已。她只是想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即使要定居印度也無所謂——反正她舉目無親。而在如今社會,只需要有一半她的容貌和智慧,甚至可以在中產階級中選個帥的。 
   惜種種原因,這個虛榮懦弱的印度收稅官沒能成功向她求婚。 
  姑娘做在公共馬車上咬著手絹看到廣場越來越遙遠,漸漸不見。    
   第二次,她選了看上去可繼承大筆遺產的公子哥兒,迅速結婚後公子的富有老子居然對她跪地求婚。這老頭子熬不了十年,如過能嫁給他,還有個爵士夫人的名分,可誰知道他老頭子的女人那麼快就死掉? 
   可真夠倒楣的。    
   李嘉欣奮鬥半輩子終於如願嫁給二世祖,最近鬧彆扭,想必是二世祖他老子不待見小明星出生的媳婦,進而控制兒子的財權,遺產還不知道要等多久,私奔到愛爾蘭?說笑,即使二世祖願意放下一切同你一起去,沒錢的二世祖,問你想要咩?    
   夏普和嘉欣午夜夢回時也常常想,我為什麼沒有嫁給那個對我一往情深的路人甲?即使只是開著小雜貨店,不定會比現在更加幸福。    
   可是女士,這不是少女讀物。名利場本來就不是與人為善的。沒有看清未來的,是女士您自己,況且,路人甲喝多了摻水的杜松子酒,也是會打老婆的。 
  另外這書翻譯得不錯,我通常不傾向選擇讀譯本但原文長又苦沒法一口氣讀,購買中文版只是為了有個大概印象去讀原著。讀了後才發現譯者並不是吃閒飯的。原著用語考究晦澀又刻薄有趣,翻譯版幾乎能還原作者的腔調,對照讀來常常感歎譯者的文學造詣(包括中文和英文的)和職業精神。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050247/

一些關於翻譯者楊必的小事 2006-04-09 

  我看的那個版本很老了,是楊必先生翻譯的,最近才知道她是楊絳的小妹妹,從楊絳的散文的回憶裡可見楊必似乎終身未婚、性格開朗、打扮時髦、擅長模仿、很受疼愛,並且,做事認真。完成這本書的翻譯之後,楊必的身體就垮了,後來再也沒恢復,直到在某天夜晚的睡夢中悄悄去世。 
  難怪之前看了這書的感覺就是翻譯得很投入,只怕都可稱為入戲。特點是女性化程度比較高,略顯過。不過,描寫世情冷暖的故事內容,總是常讀常新的。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37033/

名利場中的三個階層 2012-10-10 

  此書的英文版,是上年頭就買了。沖著楊必的名氣看了幾頁中文,覺得還可以,就買了英文版來讀。結果中途多次讀不下去,多次放下不想看,可是最後咬咬牙看完了。很少看小說看得那麼糾結鬱悶。    
  不少人對此書的讚譽很高,不過大部分都是看楊必的中文版。不得不說,的確翻譯得不錯,可是掩蓋了原著的毛病。假如能夠看原版,其毛病就很突出。首先是語言水準,不能說很差,可是也的確稱不上好,既不華麗又不簡潔平實,一看就知道沒什麼文采。其次是他想製造活潑幽默卻不能。他意圖刻畫出英國社會各色人物的虛榮相,可是卻老是跳出來解說,生怕讀者不知道內在意思。這就使到小說本來有的緊湊粉碎成零零散散的枝幹。看這本小說,不會很厭惡,可是也不enjoy。    
  如果真的要挑什麼好的東西,那我覺得是比較詳細和全面描寫了英國上中下階層的”面相“。    
  上層人物代表是Miss Crawley,Lady Jane和Marquis of Steyne(等等。。不一一舉例了)。他們都是家庭承繼皇室授予的爵位,擁有土地、房子和大量金錢。順便一提的是,英國一開始是沒有爵位分封的,是威廉一世統治了英格蘭,將爵位世襲制從諾曼第帶進英國。受到分封的人能夠得到劃分的土地和土地附屬物,然後世世代代流傳下去。擁有土地就掌握了財富的鑰匙,有了財富就有了地位和名望。可是名望會有增有減,財富也一樣。    
  Miss Crawley是Crawley一家最富有的人,而且還是獨身。於是她成為所有親戚朋友窺視的對象,所有人都向她獻殷勤。可是這些都是虛情假意,連她自己都說,所有人都是等她死,好拿她的財產,也許這就是她自私自傲、瞧不起人、老是Bully她身邊的人的緣故。上層人還特別偏見,瞧不起出身低的人。儘管Becky很得她歡心,她卻直到死都不願意接受她嫁給自己寵愛的侄子。偏見、自私反襯了她巨大的財富和群人的貪婪,不得不說也不是幸福的人生。    
  Lady Jane則是上層人中比較溫純的人。自少在溫室裡長大,父母對她生活一手包辦,沒有憂愁沒有痛苦,於是內心也比較有愛。可是這種女人,只有良好家境造就的純純的內心,而沒有太多生活情趣,在男人看來,也很單調。她們存在的意義似乎就是等待嫁給一個身份相仿的男人,依靠雙方家庭的名譽穩固其家族的地位,然後溫純地為男人生子持家,做女主人。可是她們不關心時事,沒有風趣的談吐,甚至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思考。她們比Becky要高尚嗎?假如Becky有她們的家境,也不需要費盡心思去做人吧。一切離不開財富和地位,連道德也是。    
  Steyne侯爵擁有的權力並非實在的權力,而是將人帶進上流社會的能力。多少人渴望能夠進入上流社會的沙龍,看到那些有名望的人。Becky就是通過他在上流社會露風頭。可是侯爵自己也知道名利場的虛妄,他說別人羡慕他諾大的屋子,可是他卻厭惡到不想住在裡面。圍牆效應,牆裡面的人覺得沒什麼意思,牆外人卻不顧一切要爬進來。    
  中層人物就是英國的資產階級,以商人為主,例如Sedley和Osborne的家庭,我們親愛的Dobblin等等。這些人有錢,可是沒有上層人的世襲地位,他們一方面渴望能夠打進上流社會,送自己孩子去名校讀書,用錢和關係為孩子在議會謀個席位來爭取名望;一方面由於富有,他們瞧不起比自己出身低的人。例如Sedley的兩位老人就瞧不起Becky。夾在中間,這個階層的人既貪婪又自傲,兼有上層人和下層人的特點。可是資本階級也很脆弱,例如一場投機失敗,就使Mr.Sedley破產,不得不賣掉富麗堂皇的房子給敵手,後來還窮到連三餐都難保。普通人能夠爬上更好的生活,通常是靠加入軍隊。英法戰爭令到一些人死掉,一些人卻獲得榮耀和更好的生活。Dobblin就是從一個雜貨商兒子,到成為Captain,最後成為Major。    
  底層人的代表者就是故事女主角之一Becky。她母親是一位舞者,父親是畫家。聽起來還不錯啊,至少是藝術家行列。可是我們不能以現在的認識和標準去衡量十九世紀的英國。首先當時搞藝術的人都沒有很好的收入,人們也認為這些人生活不檢點、道德水準低,是不值得尊重的。男人還好一點,女人就更慘。當時英國認為婦女不能抛頭露面,有地位的女人都不需要自己去露面掙錢。所以當時窮人家的女人出路很窄,比較好的就是當家庭教師。而跑去舞臺跳舞,性質就更為惡劣,幾乎等同于妓女一樣被人瞧不起。想想這對父母生下來的女兒,就註定道路難行。Becky是靠慈善被寄託在女子學校讀書,自少就受到校長的區別對待,在她心中,道德、善良和愛都可以丟開,她唯一的目標是生存,向上爬,爬到最高峰。    
  離開了學校,她企圖快點找個地位不差的丈夫,可是失敗了。然後通過做家庭教師,她討好了Crawley的一家,也終於得到他們的小兒子Rawson。她知道Rawson沒什麼能耐,揮霍成性,行事魯莽。可是她不在乎,她需要的就是丈夫家族的名望,靠著這些,加上她的聰明才智,她能夠自己爬到山頂。Becky的欲望隨著她的得勢越來越大,道德就越來越敗落。在名利場中,越是有名氣就越是虛假和自私,越是有名氣就越跌得快。最後她的謊言被揭露了,丈夫離她而去,她就被上流社會驅逐了,甚至在普通百姓裡也不被容納了。對於Becky的敗落,作者最後的描寫太過畫蛇添足,不值一提。    
  其實無論是哪個階層,都是來來去去為名為利,沒完沒了。    
  此書最大最大的成就,就是取了一個好書名,一個書名足以點破人類社會的虛浮。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12443/

水月鏡花終是空 2009-09-08 

   薩克雷在十九世紀描繪了這幅浩浩蕩蕩的英國浮世繪,在這部沒有英雄的小說裡,只有名利,權勢,金錢,還有為了追逐他們而喪失人性的眾生相,小說的語言一貫繼承了英國文學的幽默諷刺。小人物的命運被無情的投入到這個殘酷及現實的名利場中,用現實主義文學的力度赤裸裸的鞭撻了十九世紀充滿污垢的上流社會。    
  重讀這部小說的時候,還是會有一種被薩克雷的文字當頭一棒的痛感,他的文字不僅幽默諷刺,而且還有一絲絲潑辣,尤其當描述一個人物的時候,被塑造的形象在薩克雷的筆下變得可笑和荒唐起來,連這個人物作出的事情都無知到令人髮指,不會給予同情。    
  主人公兩個女孩子除了外貌同樣美麗動人外,她們性格大相徑庭,一個心地善良愚笨,一個外型聰明放蕩。性格決定了她們命運的走向,在出身也相差懸殊的背景下,善良的阿米利亞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聰明的麗蓓嘉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兩個人生活在不同的環境裡,生活的環境使她們對待人事的觀點也天差地別。逐漸長大成人後,面對那個以名利為一切的上流社會,態度和行動大為不同,阿米利亞以平和友好的心對待周圍的朋友,每天都是快樂的,而麗蓓嘉則時時刻刻都處在算計別人的狹隘世界裡,充滿陰暗與痛苦,這不禁讓人深感命運的殘酷。    
  當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後,兩人的命運又像被上帝重新洗牌一般,從此發生了逆轉,阿米利亞面對喪夫和家族破產的生活,麗蓓嘉平步青雲登上了上流社會的殿堂,甚至覲見了國王。在這樣一種生活境遇裡,兩人的精神開始發生了大的變化。    
  世事總是無常的,這在薩克雷的筆下感慨過無數次,無奈和歎息都已經不足矣說明什麼了,急切焦躁人人渴望進入那個“名利場”,費盡艱辛萬苦,連親人和朋友都不放過,去傷害,最後自己也墜入深淵。    
  人生又輪回了一次,各自步入中年的時候,善良的阿米利亞重新回到了最初那個溫暖富裕的家庭中,聰明的麗蓓嘉天機算盡還是回到了貧困的生活境遇裡,這也許是薩克雷最高超的諷刺——兩人的命運又回到了起點,追求到了最後原來不過是水月鏡花終是空。    
  這個名利場洗盡繁華,淘汰了一代又一代人,可還是有野心家躍躍欲試,跳進去嘗試其中的酸辣滋味,仿佛人生只有這一種活法。薩克雷看透其中“奧秘”,以超世的眼光著書立傳,用鵝毛筆寫下一頁頁可悲可笑可歎的人們,在要告別這場大戲的時候,這個會說故事的老傢伙收拾起箱子,裝起木偶,關上了幕簾。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309138/

名利場 Vanity fair (1998)




導演: Marc Munden
編劇: 安德魯•大衛斯 / 威廉•薩克雷
主演: Natasha Little
  劇情簡介
  19世紀的英國,出身貧寒但野心勃勃的貝姬•夏普,從小就立志不惜用任何手段進入上流社會。 
  貝姬先生是在爵士彼特•考利家擔任家庭教師,在那裡,她不但獲得了孩子們的喜歡,還得到了考利家的老處女姑媽瑪蒂爾達的讚賞。但是,貝姬心裡清楚,如果不離開鄉村去到倫敦生活就不能真正地進入英國上流社會。所以當瑪蒂爾達姑媽邀請貝姬去倫敦時,貝姬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邀請。在倫敦,貝姬再次遇到了她在平克敦學院時的好朋友、出身富裕的艾米利亞•塞德利。 
  艾米利亞愛上了迷人的軍官喬治,並不顧家庭反對毅然嫁給了他,而貝姬也秘密地和羅頓•考利、考利家族最有可能的繼承人結了婚,瑪蒂爾達一氣之下將新婚的小倆口趕出了家門。這時,拿破崙再次發動了對歐洲各國的戰爭,喬治和羅頓都應召入伍,只剩兩個好友相依為命… 

也談談BBC版和美版電影中的結尾 2009-04-09 

  不知道為什麼不管是BBC版的迷你劇還是美國版的電影都把結尾改良了 蓓基遇見喬瑟夫這個冤大頭然後雙宿雙飛到了印度;都賓這個泥腿子大兵在離開碼頭的最後時刻被艾米利亞趕上 然後就忘記了他為這個淺薄的女人遭的一輩子罪 也忘了最後對艾米義正言辭的退出宣言 又一次毫無原則的原諒了艾米。不,我不喜歡這個結局。儘管幾乎所有人都希望這兩個女人就此安頓幸福下來 但薩克雷老先生在書中的批判意味也就此被漂白和諧了 這無異於一次嚴重的媚俗行為。一個雖然不完美但透露著喜罵怒笑後的悲涼的深刻結尾就這樣被一個Happy Ending式的圓滑結局出賣了    
  當然在這兩個版的結局中還是有區別和高低的:不管怎樣,BBC版的結尾還是部分地秉承了原著的精神,而有點不要臉的是米拉導演的電影版,我這麼說不是因為她未經讀者允許就意淫地讓蓓基當上了印度總督夫人騎在大象上風光,而是有刪減過的結尾版本證明米拉曾經喪心病狂地想在10年後再安排一個蓓基母子相認的大團圓劇本 想一想吧 蓓基的兒子在養母jane(諷刺的是她是由BBC版的Natasha Little演的)的勸說下乖乖認了親生母親,然後大傢伙好不害臊地說了許多諸如“all you need is love" 之類的話方才甘休 想一想吧 原著中羅登的兒子只想到用一筆年金打發自己母親 而jane呢,原著中她也不是省油的燈 要是沒了她 老夫子彼德壓根沒機會繼承遺產和爵位。總之幸好環球公司及時槍斃了這個世上最強之煽情版本,(雖然我禁不住懷疑他們刪減的主要原因是時間過長)否則蓓基簡直成了正面人物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955672/

浮華是一樁無法承受的現實之輕  2012-05-14

  Vanity Fair,名利場,近年多譯為浮華世界,聽上去更文藝些。    
  儘管製作水準一如既往,而就選角和節奏來說,bbc這一版並不出彩。卡司方面讓人印象深刻的實在寥寥,natasha little的becky倒還神行兼具,可雞賊可煽情,算是收放自如。但其他幾位主演除了george osborne完全以美貌勝外(卻英年早逝= =),普遍非醜即拙,尤其amelia,並非我有意刻薄,這個一臉雀斑的燈泡眼蒜頭鼻姑娘,作美人本已費勁,演技也實在無甚可取,六集下來這個明明可以很動人的妖嬈寡婦竟變的完全蒼白無力,還不如電影版romola的傻大姐來的傷心傷肺;至於整個故事的節奏表達,也多少拖遝瑣碎了些,而讓人很難直觀感受到兩位主角命運一起一落的戲劇效果。    
  當然bbc的優勢依舊明顯,古典樸實而盡可能接近原著,並且真確地把握故事基調,這一點單從海報上就能輕易辨出,而電影版那位克制力微弱的印度導演顯然未發覺,或者發覺了也嗤之以鼻。為了讓場面好看她見縫插針地捅進大段濃豔的印度歌舞,生怕人不知她那難以自抑的印度情結,並且篡改情節以宣告人間的溫情脈脈,完全忘了這本是一出浮世的鬧劇,無奈與嘲諷才該是最漂亮的收尾。不過在節奏的表現上她做的確比bbc精彩,場面也煞是好看,尤其片頭被用為浮華意象的孔雀,美得尖叫。    
  如果說這個故事仍然看著不俗,那大抵是由於原著太妙趣,就像一出做作的粉墨戲,演的是浮躁的眾生相。它結構完整豐潤,內心活動鮮少,但人物的精神僅在舉手投足間就能表達得層次而深刻。becky和amelia是兩個性格迥異的女人,命運相繼起落,最後竟然殊途同歸(算算時間,誰也不比誰幸福多少)。一個尖利(Miss Sharp嘛~)而顯得薄情,把青春狠狠押在浮華的追逐,頻頻得手,卻到底忘了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出來混總得有捨棄有歸還;另一個則溫厚而多情,老老實實把青春付給了虛妄的等待,落魄憔悴,只求一個早已心照不宣的失落結局。一個超現實,一個超不現實。而境界之流說到底不過一個圈,超現實與超不現實之間總能找到暢達的介面。    
  至於浮世裡最真實的現實,它是一枚沒營養沒意思沒情趣卻又十分刁滑的核,裹上紛紛的浮光虛色勾引著淺薄的欲望,或許有人能看得明白,卻從來沒有人能真正解脫。虛浮而八面玲瓏的人不見得滿足而長久,平實沉穩堅持自我的人也未必安然而幸福,而似乎真正無憂無擾滿足安然的人通通非傻即奸。世界永遠是那個世界,而人類驕傲的社會與文明實在創造了太多贅疣的變數和牽掛,足以讓人暈頭轉向,手足無措,飽受拖累。冷眼的薩克雷給予女主角最經世致用的品格大約只剩舉重若輕的優良耐受力以及處變不驚的優雅定力。他告訴我們真心並不是一種聊勝於無的東西,如果它不足以讓你甘願放棄其他的所有,聊或許還不如無。倘若你真的有幸擁有了一顆強大無比的真心?沒關係你很可能還會因為義無反顧地愛上一個不該愛的混蛋而輕輕鬆松葬送掉大半生。    
  這個推論同樣也相容於故事裡那些牛鬼蛇神的男人們。他們大多各有各的荒誕卻共用著不確定的人格基因,往往讓人看不透下一秒投來的是刺頭榴槤還是糖衣炮彈。所以總以常量出牌的durbin就成了討喜的角色,的確這樣正直克制而深情的男人在這個故事裡實在難得而以致有些抽離,多年後他疲憊地說"I've spent too much time on this play",我以為他總算決定要神氣一回,可誰知沒多久他就擱下他的宇宙原則乖乖歸位了瓊瑤級的傻男人,摟著amelia這個同樣傻的女人。薩克雷的居心顯然是不想讓他太瀟灑。    
  倒是roden,開場時他不過一個有錢有臉而無所事事沾花惹草的十足浪子,一時意亂情迷娶了無錢無勢的becky的確出乎意料但我以為他婚後必然會本性暴露捲土重來。然而事實上他雖然依舊沒什麼正經本事,卻不知怎的就活成了不折不扣的情天大聖:上戰場前叨叨著妻兒在他死後的種種退路,瑣碎笨拙得讓向來得意的becky也忍不住淚表真心,回家後和天下所有好男人一樣帶孩子騎馬玩耍聊天說話,眼見著本屬自己的巨額遺產落空(原因是娶becky讓勢利的富婆姑媽出離憤怒)竟也不急不惱不牢騷,只一心陪襯著妻子在名利場上摸爬滾打,賣唱又賣笑。。。他一直表現得那麼毫無原則,然而和durbin相反,愛情於他恰是個意外的例外,昭然的背叛是他唯一的忍無可忍,已然潦倒的他毫無忌憚地痛打好色的伯爵,甚至沖去決鬥,最終傷心絕望而黯然離開,孤獨死去。他對becky說"I've shared everything with you",當年他也一定不曾料想自己會傻到為了一顆真心而傾盡所有。如果durbin的一再體諒是一種深情,那麼roden的無法原諒同樣也是一種深情。或許當初最不該自以為是地把他定格得無賴又無情,以致鬧劇的最末只讓人咋舌傷感而無比戚戚。但想來薩克雷想要的基調並非悲鬱,至少是看上去,所以他才堅持讓堅強的becky在打擊之後繼續風流瀟灑地活下去。    
  你看浮華就是一場雞飛狗跳的鬧劇。也是一樁無法承受的現實之輕。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28029/

名利場 Vanity Fair (2004)






導演: Mira Nair
編劇: Matthew Faulk / Mark Skeet / Julian Fellowes
主演: Reese Witherspoon / Gabriel Byrne / James Purefoy / Jonathan Rhys Meyers / Romola Garai / Bob Hoskins / Rhys Ifans / Jim Broadbent
  劇情簡介
  19世紀的英國,出身貧寒但野心勃勃的貝姬•夏普(瑞茜•威瑟斯朋),從小就立志不惜用任何手段進入上流社會,本片講述的就是她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貌與智慧征服世界的歷程。 
  貝姬先是在爵士彼特•考利家擔任家庭教師,在那裡,她不但獲得了孩子們的喜歡,還得到了考利家的老處女姑媽瑪蒂爾達的讚賞。但是,貝姬心裡清楚,如果不離開鄉村去到倫敦生活就不能真正的進入英國上流社會。所以當瑪蒂爾達姑媽邀請貝姬去倫敦時,貝姬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邀請。在倫敦,貝姬再次遇到了她在平克敦學院時的好朋友、出身富裕的艾米利亞•塞德利(羅莫拉•蓋瑞)。 
  艾米利亞愛上了迷人的軍官喬治(喬納森•邁勒斯),並不顧家庭反對毅然嫁給了他,而貝姬也秘密地和羅頓•考利(詹姆斯•普爾弗伊)、考利家族最有可能的繼承人結了婚,瑪蒂爾達一氣之下將新婚的小倆口趕出了家門。這時,拿破崙再次發動了對歐洲各國的戰爭,喬治和羅頓都應召入伍,只剩兩個好友相依為命…… 

名利是重要的--電影《名利場》2004版 2005-06-16 

  名利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能被傳誦,不是因為名利,而是因為個性。 
  《名利場》裡人各有性。主角們的個性給人印象如此深刻,以致華麗的佈景和精緻的攝影幾乎被人遺忘。十九世紀的作家能寫出夏普小姐這樣個性鮮明,充滿自我意識的角色來,歎。 
  夏普讓人想起一首歌來:I can't deny what I believe.出身低微的她在貴族圈裡拳打腳踢試圖找到上行通道,這樣的努力終其一生都未停止,因為她喜歡的不是名利,而是激情四溢的生活狀態,你要她改變,只怕不能。不顧身孕和個人安危,陪好友留在危險的戰場,這本不是名利可解,但於她的個性,是常理。 
  演員威瑟斯旁稍許弱了點。在名利場經歷了這麼多風雨,夏普的後半段人生應該略有不同。但除了口紅顏色和微凸的小腹(演員自己也孕了),很難從她的演技裡看到應有的轉變。這是年輕演員的通病。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00812/

應該直接鄙視掉 2008-05-31 

  這就是由小說《名利場》改編的劇本拍攝的電影。 
  看完之後我覺得它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 
  Reese Witherspoon的演技先放在一邊,因為所有的錯都不在她。 
  錯就錯在這個導演身上。 
  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Mira Nair是一個印度人(先補推敲她的國籍)。 
  她錯誤的將過多的感情放入了電影,而且是用一種生硬的、表面的、令人難以接受的方式放入了電影。她對原著的理解就僅僅停留於那些色誘、那些美貌的玩物以及奢華的場面。 
  我並不認為導演對原著小說主人公內心的理解有多大的偏頗,但是為了一些場面而捨棄最純粹的表達方式的方法我產生了極大的質疑。 
  最令人反感的就是她毫無理由的將她所謂的印度情節生硬的加入到電影中。雖然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我認為在19世紀印度文化對英國應該沒有那麼大的影響。這從原著小說和同期的其他英國小說中也可以看出來。 
  導演表面功夫做的很好,無厘頭的將印度歌舞場面引入電影…… 
  我看到之後就很無奈以及咬牙切齒了…… 
  難道非英籍的導演拍攝一部英國電影就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民族情結嗎? 
  可以想像李安在《理智與情感》這部電影中加入中國的戲劇或又是什麼妖娥子嗎? 
  所以我鄙視她……
  回應
說的好!格格不入 特別跳舞那段
  Yes!現在都流行國際化了,可我還是喜歡原汁原味的東西,不得不承認,英國作家的東西,有的時候就得是英國導演、英國演員才能拍出韻味。
  我覺得這個電影很可以一看...給我這種不會想到去看書的人...即使很不忠於原著也讓人能想像到原著是個啥樣子...覺得原著肯定很冷...不適合整天要工作的勞苦大眾...
  我覺得有點吹毛求疵,雖然導演插入印度元素是生硬點,但電影的主題也是很不錯的,而且對人性的刻畫也很好。如果電影也是照搬照眼原著,那還不如去看書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9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