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5 05:00:00阿楨

庫柏力克:名導演34

庫柏力克(1928.7.26-1999.3.7)

File:KubrickForLook.jpg
圖為庫柏力克在LOOK雜誌工作期間,使用萊卡相機為自己拍攝的照片。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28年7月26日-1999年3月7日),美國的電影導演。他在完成他的最後一部作品《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由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曼主演)四天之後去世。著名作品《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ssey)、《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閃靈》(Shining)等都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他同時也是一位多面手,除導演外,他還常常擔任電影的製片、剪接、攝影、音效等工作。
  早年生涯
庫柏力克在1928年7月26日生於美國紐約市Bronx區,祖先是來自奧匈帝國的猶太移民,父親是醫生。1941年庫柏力克12歲,父親教授他西洋棋,他隨即成了高手,西洋棋是庫柏力克生活重要的一部份。13歲時,父親送他一架照相機,他從此對攝影產生興趣。1941年至1945年庫柏力克在威廉•霍華德•塔夫脫高級中學(William Howard Taft High School)讀書,庫柏力克在學校的成績一直很差,當1945年他從高中畢業,學校里充滿了從二戰退回來的士兵,過低的畢業成績使他打消了去二級學院深造的念頭。
  讀高中的時候,庫柏力克曾任一年的校方攝影師,畢業那年,他把自己的攝影作品賣給紐約的《展望》(LOOK)雜誌社,並開始在該雜誌社兼職。為了增加收入,庫柏力克還在曼哈頓很多西洋棋俱樂部和紐約中央公園下象棋。他並在City College的夜校進修。1946年,庫柏力克正式加入《展望》(LOOK)雜誌社擔任新聞攝影記者。
  在《展望》雜誌社供職期間,庫柏力克與托巴•梅斯結婚,並且搬往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居住。這段期間,庫柏力克開始頻繁的留連於現代藝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和全紐約的各大電影院。他深受麥克斯•奧菲歐司(Max Ophüls)複雜的、流動的鏡頭風格的啟發,並且影響了他以後影片的風格。
  早期作品
1951年,庫柏力克接受朋友阿里克斯•辛格(Alex Singer)的提議,開始製作新聞紀錄短片,他獨立籌資完成了紀錄片《拳賽之日》。儘管那一年發行商業務一般,庫柏力克還是成功的將這部短片賣給雷電華電影公司(RKO Pictures),賺了100美元。同年,庫柏力克辭掉了《展望》雜誌工作,開始準備他的第二部記錄短片《飛行的牧師》,由雷電華投資。第三部影片,《航海家》(1953),是庫柏力克第一部彩色影片,這是一部為國際航海家聯合會(Seafarers' International Union)拍攝的三十分鐘宣傳片。他還在一部講述亞伯拉翰•林肯生活的電視系列片中擔任副導演。
  1953年的影片《恐懼和慾望》是庫布里首部完整長度電影。《恐懼和慾望》講述的是在一個虛構的戰鬥中,一小隊士兵在敵後被困的故事。在影片的結尾,士兵們發現他們所有的敵人,面孔都相同(由同一個演員扮演,在此後的多部影片中,庫柏力克都讓一個演員分飾多角)。庫柏力克的妻子托巴•梅斯是電影唯一的工作人員,劇本由庫柏力克和他的好友霍華德•塞克勒(Howard Sackler)共同撰寫,塞克勒後來成為成功編劇。《恐懼和慾望》獲得好評,但是沒有獲得商業上的成功。之後庫柏力克被視為業餘水平導演而被解職,這使他十分沮喪,所以當他成名之後,他不允許電影院公開放映這部影片。《恐懼和慾望》之後非正式的發行了DVD。有人評價這部影片的失敗是「值得嘉獎的」。
庫柏力克和他第一任妻子,同時也是高中時代的戀人托巴•梅斯的婚姻,在拍攝《恐懼和慾望》的過程中宣告結束。1954年,他與第二任妻子,澳洲舞蹈演員魯絲•索博卡(Ruth Sobotka)結婚,她參演了他下一部影片,1955年的《殺手之吻》。和《慾望和恐懼》一樣,《殺手之吻》是一部一個小時多一點的短片,在票房和評論上的表現都很有限。《殺手之吻》講述的是一個次中量級拳擊手在職業生涯行將結束的時候捲入一場犯罪案件的故事。《恐懼和慾望》和《殺手之吻》的資金都是由庫柏力克向其家人籌借。
  殺戮(1956年)
阿里克斯•辛格(Alex Singer)把庫柏力克介紹給年輕的製片人詹姆斯•哈里斯(James B. Harris),兩人遂成為終生朋友。哈里斯和庫柏力克合夥創辦的哈里斯-庫柏力克公司,該公司為庫柏力克接下來的三部電影籌資。哈里斯和庫柏力克購得了萊昂內爾•懷特的小說《一刀兩斷》(Clean Break)的改編權,改編成電影《殺戮》(The Killing)(港譯《殺手》),庫柏力克是編劇之一。電影由斯特林•海登(Sterling Hayden)主演。《殺戮》是庫柏力克第一部有專業演員和製作團隊完成的影片。影片的非序時的描述手法給人影響深刻,這種手法不同於其他50年代的影片。同樣的,儘管在商業上沒有取得成功,《殺戮》使庫柏力克廣受讚譽。電影的廣受好評使哈里斯-庫柏力克公司受到米高梅電影公司的注意。米高梅給這對新人提供了大量擁有版權的故事材料,讓他們挑選用以下一部電影。他們最終挑選了德國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小說《燃燒的秘密》。庫柏力克和考爾德•威林翰(Calder Willingham)合作編寫了一個劇本,但是和米高梅公司的合作在電影投拍之前就宣告瓦解。
  光榮之路(1957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EHzh5_mWv4
庫柏力克嘗試改編亨弗萊•考伯(Humphrey Cobb)的小說《光榮之路》,場景設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故事講述了三個年輕的法國士兵由於膽怯而被自己長官控告以殺一儆百的故事。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在影片中扮演充滿人性的軍官達克斯上校,他試圖阻止三人被處以死刑。哈里斯和庫柏力克的這部影片沒有引起外界多少興趣,直到著名影星柯克•道格拉斯加入,聯星電影公司(United Artists)同意給影片投資。《光榮之路》(1957年)成為庫柏力克第一部在商業上和藝術上雙豐收的影片,它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庫柏力克作為一個有潛力的導演的地位。評論界讚揚影片里戰鬥場面不加修飾的真實感和庫柏力克對於鏡頭的運用技巧。其中有一個道格拉斯獨自穿過戰壕的場景,運用了完整的,毫無破綻的逆向拉伸的鏡頭,成為電影課堂上被引用的經典案例。後來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稱《光榮之路》是庫柏力克電影中他最喜歡的一部。
《光榮之路》拍攝於德國城市慕尼黑,拍攝期間,庫柏力克遇到了年輕的德國女演員克里斯汀•哈蘭,她扮演了電影中唯一有台詞的一個女性角色。克里斯汀生於1932年,比庫柏力克小四歲,她生於一個舞台藝術家庭並被培養成一名舞蹈者和演員。兩人在當年結婚。這次婚姻是庫柏力克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婚姻,一直持續到他1999年逝世。除了撫養克里斯汀上一段婚姻留下的一個女兒凱瑟琳娜(生於1953年),兩人還育有兩個女兒:安雅(生於1958年)和薇薇安(生於1960年)。克里斯汀的兄弟,詹•哈蘭在1975年以後一直擔任庫柏力克電影的執行製片人。
  斯巴達克斯(1960年)
回到聯星電影公司以後,庫柏力克為馬龍•白蘭度的影片《獨眼傑克》(One-Eyed Jacks)(1961年)工作了六個月。後來庫柏力克聲明他被開除,原因是白蘭度想自己導演這部影片。在這之後庫柏力克被柯克•道格拉斯邀請出任影片《斯巴達克斯》(港譯《風雲群英會》)的導演,代替前任安東尼•曼(Anthony Mann),此人在電影開拍兩周後被解職,原因是缺乏領導才能(更有可能的是與道格拉斯意見不和)。這是一部根據羅馬奴隸斯巴達克斯起義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奠定了庫柏力克知名導演的地位,但這部作品,並不是一次愉快地經歷。作為影星和電影的製片人,道格拉斯和庫柏力克之間在創作上產生了激烈的矛盾。庫柏力克苦於自己沒有實際創作的控制權,後來更發展到否定了這部影片。這次控制權之爭使他與道格拉斯在拍攝《光榮之路》時建立的良好關係以激烈的爭吵告終。在以後的幾年裡,道格拉斯在談及庫柏力克時稱他為「有天分的狗屎」(a talented shit)。斯巴達克斯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評論界也報以掌聲,但是這場鬥爭是庫柏力克想要尋求一種既能獲得好萊塢的經濟支持又能保持創作上的獨立性的系統。這成為庫柏力克在1962年移居英國的部分原因。
  洛莉塔(1962年)
Lolita 1962 vs Lolita 1997
1962年,庫柏力克去英國拍攝電影《洛莉塔》(港譯《一樹梨花壓海棠》)並在那裡定居下來直到去世。《洛莉塔》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並不讓人感到驚奇。它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一個中年男人和一個十二歲的少女之間的不倫之戀。早在庫柏力克選擇它作為電影藍本之前,這部小說就已經臭名昭著。電影主題引起的困難問題最後以嘲弄的方式表現在電影的副標題上:「他們怎麼能把洛莉塔搬上熒幕?」。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Vladimir Nabokov),小說的作者寫出了長達三百頁的劇本,但後來被庫柏力克否決。最終的劇本據說是出自庫柏力克自己之手。儘管把洛莉塔的實際年齡從十二歲改成更能接受的十四歲,電影為了上映,還是在多處進行了修改。結果是電影格調與原著相去甚遠,並認為在多個方面與原著不符,有時只是給觀眾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在片中扮演洛莉塔的女演員蘇•里昂(Sue Lyon)當時十六歲。庫柏力克後來表示,如果他早知道審查制度會如此嚴格,他恐怕就不會拍攝這部影片了。儘管如此,庫柏力克一直給詹姆斯•梅森極高的評價,他在片中扮演有戀童癖傾向的亨伯特•亨伯特教授。庫柏力克說與詹姆斯的合作是一次愉快的經歷。《洛莉塔》也是庫柏力克第一次與英國喜劇明星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ers)的合作,這次合作是他早期職業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次。
  奇愛博士(1964年)http://www.funshion.com/vplay/m-7950
庫柏力克的下一部電影拍攝於1964年,是邪典電影(cult film)的經典作品《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港譯《密碼一一四》)。改編自小說《紅色警報》,作者是前英國皇家空軍中尉彼得•喬治(筆名作彼得•布賴恩特),《奇愛博士》被認為是黑色幽默的經典作品。雖然《紅色警報》是嚴肅的反映冷戰的警示性作品,《奇愛博士》卻被庫柏力克逐步的、甚至差不多是偶然的,發展為他自己所謂的「噩夢喜劇」(nightmare comedy)。
  庫柏力克最初的想法是讓影片毛骨悚然,但後來很快發現核戰爭實際上是如此荒謬,結果電影馬上轉向黑色幽默多於恐怖的敘事風格。庫柏力克將電影重新定位為荒誕喜劇之後,招募了美國諷刺作家特里•薩登為電影注入無政府主義諷刺元素。
  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ers)由於在上一部電影《洛麗塔》中的精彩表演,被邀請在《奇愛博士》中一人分飾四角。實際上賽勒斯扮演了其中三個,主要原因是他腿部受傷,還有就是難以掌握轟炸機飛行員的德克薩斯口音。庫柏力克在談到塞勒斯的表演時說:「神奇」,但同時也很遺憾塞勒斯的精力很難超越兩到三個角色,因此,庫柏力克為塞勒斯架設了兩台攝像機,並且允許他臨場發揮。《奇愛博士》被認為是彼得•塞勒斯最好的電影之一,也充分驗證了他作為喜劇演員的表演天賦。
  庫柏力克讓這部電影由反應「冷戰」的恐怖題材轉變為黑色喜劇承擔了一定風險,但是他本人和派拉蒙電影公司都得到了回報。湊巧的是,派拉蒙電影公司在同一年還推出了另一部反映核戰爭的影片奇幻核子戰(Fail-safe,1964年,亨利•方達在片中扮演美國總統),庫柏力克曾經考慮通過法律途徑來抵制這部影片發行,但是最後打消了這個念頭。
  《奇愛博士》描述的是一場發生在美國和俄國之間的意外的核戰爭。這場戰爭由瘋狂的傑克將軍(由斯特林•海登,Sterling Hayden扮演)發動。場景在空軍基地和戰略研究室(War room)之間切換。彼得•塞勒斯扮演的空軍上校曼德拉克前往阻止傑克將軍發動戰爭。同時在戰略研究室,美國總統(也由彼得•賽勒斯扮演)和神經質的德國科學家奇愛博士(仍然由彼得•塞勒斯扮演)也試圖阻止B-52轟炸機飛行員把核彈投向俄國。肯•亞當為電影設計了所有場景,其中戰略研究室的設計被認為是經典。
  把看似神聖的政治較量藐視為僅有兒童智力水平的爭鬥,電影《奇愛博士》預示了六十年代末文化傳統的變革,並體現了新生的反主流文化的巨大成功。影片獲得四項奧斯卡獎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並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獎。《奇愛博士》的成功讓電影公司相信庫柏力克能夠製作出流行的影片,雖然他常常產生不尋常的想法。
  2001太空漫遊(1968年)http://www.funshion.com/vplay/m-7950
庫柏力克花了五年時間準備他的下一部影片,拍攝於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用寬銀幕70毫米膠片拍攝)。庫柏力克與科幻小說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爵士共同完成了劇本創作。劇本根據克拉克的科幻小說《哨兵》改編。劇本和小說同步創作並且聯合推出,儘管小說推出以後只署名克拉克,而且電影情節也多處嚴重偏離小說故事。庫柏力克和克拉克後來皆給予對方高度評價。
電影的特效由庫柏力克指導,由特效先驅道格拉斯•川博(《銀翼殺手》)完成。由於他們劃時代的創新和靈感,許多特技效果影響了後來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特效被認為是同類型影片中為數不多的,至今看來還足以以假亂真的傑作。為了使電影中無論是特定的物件或者是日常用品都看起來像2001年的風格,他們諮詢了許多製造公司。電影推出以後,小說作者克拉克在米高梅電影公司主辦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中評價說,電影中描繪的景象,會使整整一代工程師依照電影中的形象來設計真正的太空梭,「甚至就算那不是最好的設計。」儘管電影獲得了包括導演、編劇和製片等多項提名,奧斯卡最後還是把最佳視覺效果獎頒發給了庫柏力克,這也是他獲得的唯一一次奧斯卡獎。
  影片還以運用的古典音樂作品聞名,如理察•施特勞斯的作品「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更加著名的是庫柏力克運用了-雖然未經授權-同時代的匈牙利先鋒派作曲家György Ligeti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還包括《閃靈》、《大開眼界》、《盜火線》、《查理的巧克力工廠》)。導演對Ligeti作品的運用,第一次向世人介紹了Ligeti,並幫助他奠定了作為20世紀後期歐洲最重要的作曲家的地位。庫柏力克在電影中對配樂的運用對於那個時代是不尋常的,在電影中音樂成了電影精髓的組成部分,而不僅僅起到陪襯和詮釋的作用。
  《2001太空漫遊》標志著庫柏力克告別了他以往的電影風格和好萊塢主流電影的路線。電影的前一小時和最後半小時沒有對白,對白對於當時的畫面和音樂來說都會是多餘的。故事情節在大部分時間里都是晦澀難懂的,而他曖昧朦朧的結尾仍然讓今天的觀眾為之困擾和著迷。庫柏力克空前的、並且之後也再沒有如此費力的、完全的為電影打上試驗性的標籤。雖然電影具有如此非主流的風格,但還是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並且形成流行的風潮。這股風潮之前的時期是大眾對主流文化的普遍漠視,之後是反主流的口語文化的潮流興起。這部電影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劇院里享受觀眾的品評,在電影上映的頭兩周票房很冷清,電影幾乎要被拉下馬。傑克•尼科爾森後來證實,庫柏力克曾經數過,電影首映當天有兩百一十七人曠工,其中包括電影廠的高層們。庫柏力克通過在一部很難廣泛發行的影片上取得成功,從好萊塢贏得了完全的創作主動權。
  一開始評論界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壓倒性的批評,他們攻擊電影缺少對白,情節膚淺單一。影片獲得成功以後,許多影評者修正了他們的評價。觀眾們喜歡這部電影,特別是六十年代擁抱反主流文化的人們,他們喜歡電影中時空穿梭的迷幻色彩。來自剛剛萌芽的毒品文化的朝拜和追捧,讓電影發行商們在電影海報上加上了「終極旅行」的字樣。
  對《2001太空漫遊》的解讀由於電影的廣泛傳播而流行起來,儘管電影拍攝於1968年,今天仍能看到由它引發的爭論。當評論家約瑟夫•戈爾米斯問庫柏力克這部電影的意義的時候,庫柏力克回答說:
   這是我不願討論的話題,因為這是很主觀的,而且會在觀眾中傳播開來。從這種意義上說,這部電影可以是觀眾自己所認為的任何東西。如果它攪動了觀眾的情緒,滲透了他們的意識;如果它刺激了,哪怕是剛剛開始刺激觀眾宗教般的的、虔誠的嚮往,並且推動這種情緒,那麼它就成功了。  
  《2001太空漫遊》可能是庫柏力克最著名的、最有影響力的電影。史蒂芬•史匹柏稱它為他們那一代的「驚雷」,吸引了他們對於邁向太空的注意。那些由庫柏力克首創的特技效果,被雷利•史考特和喬治•盧卡斯分別運用於電影《異形》和《星球大戰》。《2001太空漫遊》是逼真表現太空旅行的少數幾部電影之一,舉幾個例子,如在任何太空場景中都完全沒有聲音摻雜;失重狀態被幾乎嚴格的呈現;太空人穿著太空衣的順序,以及在穿著過程中只能聽到太空人的呼吸聲。唯一的嚴格意義上的瑕疵是一系列月球行走的鏡頭,在那些鏡頭中月球引力被處理成和地球上無二致,而且之前並沒有提及使用了人造重力裝置。
  使這部電影今天仍然富有生機的是它的神秘感。它的主要的幾個主題包括:生命的原始意義,超級智能電腦,地球以外的生活,尋找上帝和宇宙中的某處,重生和進化。所有這些主題都經過藝術的處理而顯得朦朧如它初始的狀態。這些讓這部電影一直引來爭論和思考,甚至在21世紀。所有解讀這部電影的書籍,包括原著作者克拉克的書都沒有記述庫柏力克在製作這部電影時確切想表達的內容,只指齣電影百分之九十都是庫柏力克的幻想。
  拿破崙
庫柏力克下一個計劃是關於拿破崙的大型傳記影片。他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閱讀了上百種關於這位法國將軍的書籍,寫出了初步的劇本。庫柏力克親自考察了歷史遺址,並且計劃在這些拿破崙生命中的重要地點實地拍攝影片。根據由庫柏力克的經紀人保存的筆記中可以知道,庫柏力克曾表示他並不確定這部電影要如何拍攝,但他希望拍出一部「前所未有的佳作」(「the best movie ever made」)。這個計劃最終被放棄,部分原因是實地拍攝一部這樣野心勃勃的影片成本太高;當時謝爾蓋•邦達爾丘克剛剛推出了他的史詩片,改編自托爾斯泰同名小說的《戰爭與和平》(1968年);還有1970年的拿破崙題材的影片《滑鐵盧》票房慘敗,都影響了庫柏力克計劃的實施。《拿破崙》的劇本後來在英特網上傳播開來。大量的歷史研究後來影響到了庫柏力克的影片《巴里•林登》,這部電影的場景設置在十八世紀晚期,剛好在拿破崙戰爭之前不久。
  《發條橘子》(1971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2tCj93cGY 
為了取代被擱淺的電影《拿破崙》,庫柏力克希望找到投資少的短平快項目,這就是1971年的影片《發條橙》。這部影片是對人類社會暴力傾向的黑暗探究,成為美國為數不多的被評為「X級」的非色情影片,雖然後來改為「R級」。改編自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發條橙》講述的是一個年輕小混混阿里克斯(由馬爾科姆•馬克杜瓦爾扮演)的故事,他沉醉於殺戮、偷竊、強姦,完全 沒有罪惡感和悔過,後來被收監。他在監獄里被用來作為新的治療方法的試驗品,最後,他失去了作惡的意識和能力,被之前的流氓同夥們狠狠教訓了一頓之後,他陷入了完全無助的境地。電影留給觀眾一個問題:剝奪一個人選擇作惡的權利,和不顧自由意志強迫他人為善,哪樣更好?
  庫柏力克很快的完成了《發條橙》的拍攝,幾乎完全利用倫敦現成的景觀。雖然比起《2001太空漫遊》,影片技術含量很低,庫柏力克還是在有限的環境里做出相當的創新。有一次,為了製造出眩暈的效果,他把一部攝像機從屋頂扔下。音樂方面,庫柏力克邀請了電子音樂的先鋒溫迪•卡洛斯,她是《時髦的巴赫》(Switched-On Bach)的創作者。庫柏力克讓她改編一些古典音樂,比如將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改編成由穆格電子琴演奏。卡洛斯創造了一種熟悉而又怪誕的旋律,加強了這部電影在充滿反烏托邦的幻想色彩的同時,又結合現實主義的風格。
由於對青少年暴力犯罪直白的描述,《發條橙》引起了劇烈的爭議。它與同年推出的另外兩部影片,山姆•派金法執導的《稻草狗》、唐•西格爾執導的《骯髒的哈里》一起,通過銀幕暴力描寫,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瘋狂、殘忍的狂潮。在英國,出現了與電影里穿著相同風格衣服,說著電影里角色台詞的犯罪分子,全社會對這部電影的抨擊更加激烈了。庫柏力克對於評論家說他讚美暴力感到不知所措,但當他和他的家庭收到反對者發出的死亡恐嚇信時,他採取了非常手段:將影片從英國院線撤下。這部電影后來再也沒有出現在英聯邦國家,直到2000年,也就是庫柏力克去世的第二年。電影在英國引起的禁令,顯示了庫柏力克空前的影響力,在餘下職業生涯里,他完全控制著他電影的各個方面,包括營銷和廣告,這是華納兄弟公司對他的影片的信任。
  安東尼•伯吉斯對這部影片的感情很複雜,儘管庫柏力克的電影結局和原著小說大相徑庭,安東尼卻向他的美國發行商抱怨,而非庫柏力克。因為庫柏力克的劇本是基於這部小說的美國版,而美國版將小說的最後一章刪去了。原著的結局是:阿里克斯選擇放棄他的暴力方式,開始過一種平靜忙碌的新生活。庫柏力克沒有讀過這最後一章,直到電影開拍,讀過之後也認為這樣的結局和設計的電影基調不符,從而棄之不用。伯吉斯最後把他的小說《拿破崙交響曲》給庫柏力克,這部小說的創作參考了庫柏力克的意見。實際上,根據網上「庫柏力克常見問題解答」,拿破崙交響曲被庫柏力克作為他曾經想拍攝的電影《拿破崙》的開端。根據安東尼 伯吉斯1986年的自傳《You've had your time》記述,《發條橙》只是被當作一個不重要的小作品看待,伯吉斯希望自己因為更宏大的作品揚名。但由於電影的影響力,《發條橙》最後成為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這也是他對這部電影愛恨交加的原因之一。
  巴里•林登/亂世兒女(1975年)
Barry Lyndon.jpg
庫柏力克的下一部影片採用了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的小說《巴里•林登的運氣》,也稱作《巴里•林登》。這部小說描寫的是18世紀的一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通過自己巧妙手段,逐步爬到上流社會的故事。這恐怕是庫柏力克讚譽最少的影片了-一部「奇愛」影片。雖然有萊恩•奧尼爾(Ryan O'Neal)、瑪麗薩•貝倫森(Marisa Berenson)和愛爾蘭女演員瑪麗•吉恩(Marie Kean)的傾情演出,再加上庫柏力克富有創新的攝影技術和對時代細節的關注。雖然在美國,影片票房慘敗,但在歐洲卻贏得了廣大的觀眾,特別是在法國。
巴里•林登,拍攝於1975年,被一些評論家,特別是庫柏力克最大的論敵波林•基爾(Pauline Kael)認為是一部冷漠、慢節奏、死氣沉沉的影片。影片長達三個小時,緩慢的節奏嚇跑了眾多的評論家和美國觀眾。儘管如此,影片在美國還是獲得了一些人的好評。《時代周刊》的封面故事披露了影片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消息。像大多數庫柏力克影片一樣,對《巴里•林登》的讚譽也是與日俱增,特別是在一些電影導演中間。馬丁•斯科西斯說這部影片是庫柏力克影片中他最喜歡的一部。史蒂芬•史匹柏讚揚這部影片「完美無缺」,儘管年輕的時候他喜歡說這部影片「像中午餓著肚子在林蔭道上散步」。
就像他的其他影片,庫柏力克在《巴里•林登》中運用了創新的攝影技術和燈光效果。最著名的,是在很多室內場景中,庫柏力克運用了高速靜止鏡頭拍攝,這種技術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為太空計劃而發明的。由此使很多場景籠罩在燭光效果中,好像18世紀的油畫一樣。庫柏力克制定了很多歷史劇需要執行的音樂、舞檯布景、服裝道具和表演方面的標準。這部影片獲得了四項奧斯卡金像獎,多於其他任何庫柏力克作品。但儘管如此,《巴里•林登》在票房上的表現卻沒有之前的作品好,據傳聞,庫柏力克對於大眾對這部影片的不接受感到氣餒。作為他其後影片的開山之作,在這部影片中,庫柏力克第一次在他所有影片共同的諷刺意味背後加上弗洛伊德思想的調子。
  閃靈(1980年)
《巴里•林登》之後庫柏力克放慢了腳步,直到1980年拍攝影片《閃靈》,這部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恐怖小說。影片由傑克•尼科爾森和謝麗•杜瓦爾主演。講述了一個潦倒的作家獲得了一份工作,就是在淡季去「瞭望酒店」(Outlook Hotel)當看管員,這是一個科羅拉多深山中的高級酒店,接受這份工作,他和他的妻子還有孩子必須獨自在酒店度過整個冬天。他的小兒子丹尼,天生具有一種心理感應的特異功能-「閃靈」,可以瞥見過去和未來。酒店里開始不斷有恐怖、飄忽的畫面出現在小丹尼的眼前。最常見的是兩個小女孩,她們幾年前在這家酒店里被她們的爸爸-從前的淡季看管員-殺害。傑克慢慢的也出現了精神異常,也許是被瞭望酒店里的鬼魅纏身,他最終崩潰並且瘋掉了,拿著斧頭追殺他的妻子和兒子。
  影片的大部分鏡頭都是在倫敦附近的Elstree和Pinewood攝影棚完成,那裡為了拍攝需要建起了一整座大迷宮。瞭望酒店的外部畫面在奧勒岡州滑雪勝地,Mount Hood的Timeberline飯店拍攝。庫柏力克在影片中廣泛的運用了新發明的Steadicam(一種平滑軌道拍攝技術,運用於拍攝運動中的物體),有了這種技術,導演可以讓攝影機在密閉的空間里平滑自由的運動,製造出在幽閉的酒店里壓抑、恐怖的氣氛。《閃靈》比其他任何電影更能表現庫柏力克那種狂妄的完美主義者氣質。據傳聞,庫柏力克曾在女演員謝麗•杜瓦爾的某個鏡頭上拍攝了數百次,謝麗很不習慣庫柏力克這種製作電影的方式。庫柏力克的女兒薇薇安,在電影拍攝期間拍攝了一個小型紀錄片,和電影的DVD一同發售,是庫柏力克以後的電影生涯中為數不多的紀錄片資料。
  電影招來很多負面評價,但票房成績卻讓人滿意,為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賺了很多錢。也像其他庫柏力克電影一樣,隨後的評價就越來越好。史蒂芬•金不滿意這部影片,他說庫柏力克「想法太多,感覺太少」。金1997年和米克•加利斯(Mick Garris)合作把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但從那以後,金在談起庫柏力克和他的電影時敵意就少多了。據說史蒂芬•金不喜歡這部影片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在電影拍攝期間金總是頻繁的遭到庫柏力克的電話騷擾。據說有一次庫柏力克在凌晨三點打電話給金問他:「你相信上帝嗎?」
《閃靈》是庫柏力克類型電影中一個有趣的例子。史蒂芬•金曾公開指責庫柏力克不懂恐怖片。電影《閃靈》的確體現了某種衝突:傳統的恐怖片風格和庫柏力克自己的思想以及敘事方法之間的衝突-這部電影完全是庫柏力克式的類型電影,和那些科幻、戰爭、愛情、歷史題材影片一樣,導演對待恐怖電影的態度,也是僅從原著小說中拿走他需要的類型元素部分,然後用自己的手法將這些元素構造成電影。
  在恐怖電影迷的心裡,《閃靈》和《驅魔人》一樣,是邪典電影的經典,是最好的恐怖片,有些畫面,比如從古董電梯里噴涌而出的鮮血,成了庫柏力克電影里最典型的鏡頭之一。雖然遭遇《巴里•林登》在美國票房的失敗,華納兄弟公司還是重新估量了庫柏力克拍攝有藝術感又能獲得商業成功的電影的能力。在流行文化的背景下,出現了很多對《閃靈》的滑稽模仿,比如《辛普森一家》、《瘋狂雜誌》(雜誌)、和最近的影片《鬼娃新娘》。
  全金屬外殼(1987年)
《全金屬外殼》(台譯《金甲部隊》,港譯《烈血焚城》),改編自古斯塔夫•哈斯福德的越戰題材小說The short-timer,由Matthew Modine,Adam Baldwin,R. Lee Ermey和 Vincent D'Onofrio主演。電影在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營中開始,在那裡,士官長哈德曼(Hartman)通過嚴酷的訓練和懲罰措施釋放新兵們的殺戮本能。新兵派爾由於體重超標和未能在訓練中達標而遭哈德曼士官到殘酷的體罰和無情的侮辱,由於過度的疲勞,精神緊張以及同袍的排擠,他漸漸的崩潰了。結果,派爾開槍打死了哈德曼,然後飲彈自殺,重複著他們海軍陸戰隊的訓練口令:「這是我的來福槍,雖然有很多支和它一樣,但是這支是屬於我的。」這是訓練營場景的最後一個鏡頭。
  影片的第二部分主角是士兵Joker,自從他升為軍士(沙展)以後,他希望能四肢健全的從越南回來。作為美國軍事報紙《星條旗》的戰地通訊員,他以中立的立場,充滿智慧和挖苦的筆調,揭露出這場戰爭荒謬的本質。但同時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員,他又不得不保持基本的立場和道德底線。影片的結尾部分是一個美軍排在向Hue市進發的途中,遭遇了越方頑強抵抗,美軍大批犧牲。最後,一場激烈的陣地戰在Joker所在的排和越軍狙擊手之間展開,攻入地方據點之後,他們驚奇的發現對方竟然只是一個小姑娘,Joker殺掉了她以免她受到同伴的折磨,這是他第一次殺人。
  在英國本土拍攝越戰影片,對於庫柏力克和他的團隊都是一次挑戰。影片的大部分鏡頭都在倫敦灣區拍攝,飽受戰火摧殘的城市景象由產品設計師安東•福斯特完成。這讓這部影片和其他同時期的越戰影片比如「野戰排」、「漢堡高地」風格迥異。影片的後半部分在城市展開,而不是東南亞的熱帶叢林,注入與此類電影叢林戰不同的城市巷戰元素,也給影片帶來了某種超現實主義風格。這是對普通觀眾對越戰影片概念的否定。庫柏力克表示,他被哈斯福德的小說吸引的原因是:「既不反戰,也不主戰」,「沒有道德上或者政治上的觀點」而只是「聚焦事物發展的原貌」。
  《全金屬外殼》得到的反響不一,雖然被奧利佛•斯通的經典影片《野戰排》奪去了光環,影片還是贏得了應有的觀眾。庫柏力克沒有拍攝《Aryan Papers》的原因之一也是怕被史蒂芬•史匹柏的《辛德勒的名單》搶了風頭。
  大開眼戒(1999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t9miVqvK8
《全金屬外殼》之後的十年,庫柏力克完全從好萊塢銷聲匿跡,以至於人們紛紛猜測他是否已經退休。與此同時,關於庫柏力克下一部影片的傳聞也越來越多,包括《Aryan Papers》和《人工智慧》。庫柏力克的最後一部作品實際上是《大開眼戒》(或者翻作「緊閉雙眼」),由當時的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曼夫婦主演,他們在片中扮演夫妻,是居住在曼哈頓中產階級家庭,由於婚外情而導致了一場家庭風暴。改編自Arthur Schnizler的小說,美國版名字《夢》(Dream Story),講述了醫生威廉在聽自己的妻子愛麗絲坦白說自己曾經和另一個男人有過一夜情之後,他對婚姻的執著信念被徹底粉碎,無意中捲入了一場地下淫亂聚會。他被這個神秘而邪惡的聚會當作入侵者,本來參加這樣的宗教儀式是為了尋求對家庭和婚姻的報復,威廉醫生突然意識到他的行為讓他的家庭陷入危險。1999年,在為家人,主演湯姆•克魯斯夫婦和華納兄弟公司的高層放映了《大開眼戒》的最終版本後,庫柏力克在睡夢中由於突發心臟病而與世長辭,享年70歲。他被葬在英國赫特弗德郡的Childwickbury莊園他最喜歡的一棵樹旁邊。
  影片拍攝歷時兩年,經歷了兩套演員班子,哈維•凱托和珍尼佛•傑森•蘭斯在拍攝中被克魯斯夫婦替換。儘管故事發生在美國紐約,影片的所有場景卻是在倫敦拍攝。由於庫柏力克對這部電影的情況高度保密,以至於謠言四起,不過大部分的猜測都嚴重失實。特別是電影的性愛內容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有些記者猜測這將會是「前所未有的性愛影片」。
  影片放映引起的票房爆炸在上映一周後逐漸冷卻,與性愛驚悚的猜測大相徑庭,《大開眼戒》節奏緩慢,神秘而朦朧。對性愛的描繪也是迷幻而不真實。評論界對這部電影的反應也是負面居多。他們攻擊它的慢節奏。庫柏力克的擁護者推測評論界和票房的反應是受之前胡亂猜測和謠言誤導的結果,影片不受歡迎是因為它與人們的期望相去甚遠。和其他庫柏力克電影一樣,《大開眼戒》的名聲也隨著時間推移越變越好,根據庫柏力克的家人和朋友講述,《大開眼戒》是庫柏力克個人最喜歡的影片。
和之間的《洛麗塔》一樣,《大開眼戒》在放映前也受到審查機構的責難。在美國和加拿大,有些性愛鏡頭裡的人物被數字處理遮蓋,以保證電影能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R級,獲得上映。而在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電影保持了未刪減的原貌。
  未完成
作為一個苛刻的完美主義者,庫柏力克在醞釀某個計劃之前都會花幾年的時間做詳細的研究,在他的導演生涯當中,有許多沒有實現的拍攝計劃,除了其中一個在後來被拍成電影,其他的都胎死腹中,這些沒有完成的影片也成了庫柏力克迷們的興趣所在。
  在這些未完成影片中,最著名的是庫柏力克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的題材-拿破崙一世,這部電影本來的主角是安排給傑克•尼科爾森,庫柏力克在看了他在《逍遙騎士》中的精彩表演後做出了這一決定。傑克•尼科爾森和庫柏力克的合作最終在影片閃靈中達成。在醞釀了數年之後,這一計劃被其他更加切實可行的計劃取代。直到1987年,庫柏力克仍然表示,他已經閱讀了超過500中這一歷史人物的書籍,他沒有放棄拍攝拿破崙題材的影片。他確信至今還沒有一部拿破崙影片成為名副其實的經典。
  20世紀90年代早期,庫柏力克計劃拍攝根據Louis Begley的小說《戰時謊言》改編的電影。故事講述了二戰期間為了躲避納粹屠殺,一對母子的逃匿生活。劇本的第一稿取名叫《雅利安報告》(Aryan Papers),由庫柏力克完成,他最後決定放棄這一題材,是由於史蒂芬•史匹柏1993年推出了他的著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另外,根據庫柏力克的妻子透露,另外的原因是這個題材十分壓抑難以拍成電影。實際上庫柏力克認為二戰大屠殺這個題材並非銀幕能準確表達。
有一個庫柏力克電影后來被另一個導演完成,史蒂芬•史匹柏。整個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庫柏力克為了「人工智慧」的題材與很多作家合作,他最終選擇了Aldiss的短篇小說《一整個夏天的超級玩具》(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這是一個科幻童話故事,講述了一個被設計成兒童的機器人,被賣給一個家庭,當作他們處於深度昏迷中的兒子的替代品。最後,當他們真正的兒子醒來,機器人小孩被他的所有者無情的拋棄在森林里,而沒有把他送回工廠銷毀。餘下的情節就是講述這個機器人小孩試圖理解他與人類的差別,尋找他在這個瀕臨毀滅的世界里殘存的價值。
  據報導,庫柏力克為這部影片和史匹柏進行了長時間的電話討論。2001年庫柏力克去世後,史匹柏取得了從庫柏力克遺孀手中取得了大量庫柏力克的筆記,根據這些,他編寫了新的劇本,並且與庫柏力克留下的製作班底合作,拍攝了影片《人工智慧》,由哈雷•喬•奧斯蒙特主演。
影片把名譽製片的頭銜給了已去世的庫柏力克,並在結尾有「獻給史丹利」的字樣。影片包含了很多庫柏力克式的主題,如一個無所不知的旁白,極端的三段式結構,人性和非人性,帶有諷刺意味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視角。
  《人工智慧》沒有獲得票房成功和評論界的讚譽。兩個在很多方面有巨大差異的導演風格的結合,在評論者眼中是混亂的失敗,它既不能吸引庫柏力克的影迷,也不能吸引史匹柏的影迷。但是,這部電影后來受到許多科幻故事迷的追捧,並被某些人認為是史匹柏最好的電影。
  其導演的主要電影包括:
年份電影備註
譯名原名
1951年飛行的牧師Flying Padre
1951年戰鬥之日Day of the Fight
1953年恐懼和慾望Fear and Desire
1953年航海家The Seafarers
1955年殺手之吻Killer's Kiss
1956年殺戮The Killing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從任何來源的最佳電影
1957年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從任何來源的最佳電影
1960年風雲群英會Spartacus金球獎最佳戲劇類影片
提名 - 金球獎最佳導演
1962年洛麗塔Lolita提名 - 金球獎最佳導演
提名 - 金獅獎
1964年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影片
英國電影學院獎從任何來源的最佳電影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劇本
1968年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1971年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提名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提名 - 金球獎最佳導演
提名 -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影片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劇本
1975年亂世兒女Barry Lyndon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提名 - 金球獎最佳導演
提名 -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影片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1980年鬼店Shining提名 - 金酸莓獎最差導演
1987年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1999年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5%9D%A6%E5%88%A9%C2%B7%E5%BA%93%E5%B8%83%E9%87%8C%E5%85%8B

【圖博館】:萬夫莫敵

  好萊塢對羅馬帝國之電影比如萬夫莫敵《神鬼戰士》 《賓漢》 《暴君焚城錄》,為何老愛扭曲史實對焦於奴隸反叛爭自由(比如羅馬奴隸制並沒像《萬夫莫敵》所言,因斯巴達克斯的反叛而消亡,或更加獨裁;同樣,史實上的斯巴達克斯也並非如電影中的仁慈,詳參《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p77-8 詳參【圖博館】:  《影視史學》)、Gladiator 在競技場的血腥打鬥、暴君酷吏及對基督徒的迫害、當然還有少不了的愛情故事呢?
  這個嘛!你得了解所謂的美國精神+好萊塢電影的商業娛樂性。

萬夫莫敵 Spartacus  1960 
導演: 史丹利庫柏立克 (Stanley Kubrick) 
演員: 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勞倫斯奧立佛(Laurence Olivier) 
 這齣眾星雲集的古羅馬史詩電影,被推崇為自默劇時代以來,第一部知性電影,描寫發生在西元前73年古羅馬的一段真實故事。當時,一名古羅馬的奴隸(寇克道格拉斯飾)不堪暴虐而起身反抗,成為了英勇的鬥士,他帶領其他的奴隸發起叛變,欲推翻羅馬帝國暴政。此片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一場戰爭高潮戲,動員了8000個西班牙的真實士兵,呈現出一種悲壯動人的氣勢。此片曾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彼得尤斯汀諾夫)、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四項大獎。導演史丹利庫柏立克曾以「2001年太空漫步」、「發條橘子」等片,一躍為當代美國大導演之一,日前才去世,留下最後作品「 大開眼戒 」。 
  如果用 Google 搜尋 Spartacus 這個單字可以得到 4,510,000 項,如果把搜尋範圍限於臺灣只有 3,010 項,可以想像這個單字絕對不僅只是一部電影的片名而已,Spartacus 「斯巴達克斯起義」是羅馬帝國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奴隸起義事件,因此它具有許多象徵性的意義,在西方各國的歷史書上都是不容忽略的一個章節,Colin Farrell 在 The Recruit 片中就把他研發的破壞軟體命名為 Spartacus,俄國的作曲家 Khachaturian 還做了一首動聽的 Spartacus Suite。然而我印象中臺灣的歷史課程從未提及 Spartacus 這個單字吧!
  西元前 77 年當時羅馬仍由元老院統治,比起其他文明羅馬的路線比較趨近現今的共和制度,也使羅馬文明受到西方的推崇,但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是此一制度僅限於當年的羅馬上層社會,貴族蓄奴被認為是裡所當然的行為,據估計當時具有羅馬公民的男子約 90 萬人,不具公民身分的老幼婦孺約 700 萬人,奴隸人數約 300 萬人。這裡的「奴隸」並非全都是自由遭到限制的勞力工作者,比起當年的漢朝,羅馬文明具有包容性(楨:奴隸制之包容性?真好笑!),他們將來自各地(從北歐、北非、東歐到中東)的俘虜在市場上販售,依照羅馬人的經驗以及奴隸的專長分配工作,等級從高到低有家庭教師、醫生、畫家、管家、商販、工匠、舞者一直到童奴以及在農礦場工作的奴隸。羅馬文明從西元前 400 年到淪亡之間 800 年,階級制度從未被打破,就以西元前 77 年為例,表面上是共和體制,私底下卻是幾個富商家族勢力影響政策,元老院的勢力卻漸日遭到削減。
  當時最有力的羅馬家族是龐培 (Pompey, 106~48 BC )和克拉蘇 (Marcus Licinius Crassus, 115~53 BC),至於後來大放光芒的凱撒 (Julius Caeser, 100~44 BC) 當時年紀較輕尚未前往高盧征戰,地位不如前兩者,這部片中 Gracchus 這位資深元老為羅馬的前途擔憂,他有一句對白最能代表當時羅馬的狀況「羅馬就像一個有錢的老寡婦,我們愛戴她,尊敬她,但是龐培和克拉蘇卻想娶她。」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西元前 73 年在羅馬城南方爆發了「Spartacus 起義」,Spartacus 是一個原籍 Thracian (中譯色雷斯,現保加利亞境內)的奴隸,原先在礦場擔任勞工,因為體格甚佳被培養 Gladiator 的人口販子看上選進了 Gladiator 訓練學校,當時培養 Gladiator 在競技場互鬥算是貴族們的休閒活動,從電影《神鬼戰士》、《賓漢》、《暴君焚城錄》、《血灑競技場》劇情都可以看出 Gladiator 這行業的概況,當時羅馬境內到處都是這類訓練所,換言之可說羅馬境內滿佈著炸藥就等著點火的人,Spartacus 帶著 74 個 Gladiator 訓練所的夥伴在西元前 73 年在羅馬以南維蘇威火山附近的 Capua 首先發動起義,往南前進,沿路的奴隸和 Gladiator 甚至農民紛紛起來打倒地主貴族,然後加入 Spartacus 的行列,甚至如《萬夫莫敵》片中在克拉蘇家裡工作的 Tony Curtis 都放棄優渥的生活條件加入「叛軍」行列,沒有訓練的民眾卻數次打敗羅馬的軍隊,最後估計有 12 萬人加入起義,接下來 Spartacus 和另一位將領 Crixus 產生內鬨,Spartacus 認為應該往北突破直到離開羅馬的勢力,Crixus 不願離開,主張留在境內繼續抗爭,接下來 Crixus 被羅馬軍隊消滅,Spartacus 北上多次打敗羅馬軍隊直到現義大利中部,部分奴隸向北或經由海路逃出羅馬的勢力範圍,Spartacus 卻回頭向南繼續和羅馬軍作戰。
  說到這裡,應該回顧一下前面龐培和克拉蘇的故事,想娶羅馬這個寡婦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和元老院談好條件,然後站出來鎮壓 Spartacus 事件,兩人當然不願失去機會,兩人南北夾擊,在義大利最南部將 Spartacus 殘餘軍隊打敗,還將最後俘虜的 6,600 人全部釘在十字架上以警告其他奴隸。
這個故事在 19 世紀共產黨崛起之後被廣為推崇,也成為 20 世紀大多西方國家歷史教材不可或缺的章節,1950 年代正逢以羅馬帝國為題材的古裝片盛行之際,大導演 Stanley Kubrick (1928~1999) 1960 年將這部片搬上銀幕,或許當年臺灣片商不懂這個故事的象徵意義,片名訂為《萬夫莫敵》。另外電影版的時間不夠,Crixus 內鬨的片段被全部跳過,倒是加進了沒有獲得證實的女奴 Varinia,把 Spartacus 起義的原因一半歸於兒女私情,不過比起其他羅馬古裝片,這部片的真實性還算是相當高。
  這部片眾星雲集,飾演 Spartacus 的是至今仍健在的 Kirk Douglas(1916~),把他釘上十字架的克拉蘇由演莎劇出身的 Laurence Oliver (1907~1989) 飾演,在《暴君焚城錄》裡演昏君尼祿的 Peter Ustinov (1921~2004) 在這片降格演訓練 Gladiator 的商人,其他還有 Jean Simmons, Tony Curtis, 早逝的 John Dall (1918~1971),還有曾經被預測要選美國總統的 John Gavin,但是演技最突出的莫過於英國老演員 Charles Laughton (1899~1962),他飾演元老 Gracchus (這是一個謬誤,起義發生時 Gracchus 早已去世),拼命阻擋克拉蘇要娶「老寡婦」這件事,他真是演什麼像什麼,看過一大堆老電影之後,能讓我有此感受的就是他和 Edward Robinson (1893~1973) 兩人,這兩個外表不出色完全以演技取勝的老演員以後還有很多機會提到。
http://miklosrozsa.blogspot.com/2008/01/1960.html

斯巴達克斯

  斯巴達克斯是巴爾幹半島東北部的色雷斯人,羅馬侵入北希臘時,他被俘虜,並被賣爲角鬥士奴隸,送到卡普亞城一所角鬥士學校參訓。他鼓動同伴們奪取武裝,逃到維蘇威火山上發動起義。 起義隊伍由七十余名角鬥士很快發展爲十余萬人,並多次戰勝羅馬軍隊。前72年,斯巴達克斯率軍沿亞得裏海岸穿過整個意大利,在摩提那會戰中擊潰了卡西烏斯總督的軍隊,然後又揮師南下。羅馬元老院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命令克拉蘇統率大軍前往鎮壓。當年秋,起義軍在布魯提亞戰役中遭受重大損失,被迫于前71年春試圖突襲意大利南部港口布林底西,渡海前往希臘。羅馬軍隊四面圍剿,終于在阿普裏亞決戰中將起義鎮壓下去,斯巴達克斯戰死,余部在意大利許多地區堅持戰鬥達十年之久。
  布魯提翁戰役(公元前72年)
  斯巴達克斯起義由盛轉衰的重要戰役。前72年秋,起義軍在意大利布魯提翁半島集結,計劃乘基利基海盜船渡過墨西拿海峽前往西西裏。但海盜不守信用,沒有提供船只,斯巴達克斯自造木筏渡海的計劃也未能實現。這時,克拉蘇恢複了古老的“十一抽殺律”,並在起義軍身後、陸地最狹窄處挖掘了一道兩端通海的大壕溝,切斷其撤回意大利的退路。經過激戰,斯巴達克斯突破了攔阻,但在突擊中,軍隊損失了近三分之二。
  阿普裏亞戰役(公元前71年)
  斯巴達克斯起義最終失敗的戰役。前71年,斯巴達克斯欲通過布林底西港前往希臘,羅馬元老院分別從西班牙和色雷斯將龐培與路庫魯斯的軍隊調來增援克拉蘇。爲了阻止羅馬軍隊會合,斯巴達克斯快速將部隊開向北方,直接攻擊克拉蘇。在阿普裏亞省南部的激戰中,起義軍以少敵多,遭到慘敗,包括斯巴達克斯在內的六萬名起義者戰死,約五千人逃往北意大利,被龐培消滅,六千名俘虜被釘死在從羅馬城到加普亞一路的十字架上。斯巴達克斯起義就這樣失敗了.
  《斯巴達克斯》(電影)
  公元前七三年,羅馬加普亞格鬥學校的奴隸在斯巴達克斯帶領下發動起義。 
  奴隸起義震驚了羅馬的統治集團,激化了貴族派和平民派的矛盾,貴族將領克拉蘇乘機擊敗平民派首領革拉古,篡奪了首席執政官的權力,實行獨裁。 
  革拉古爲了打擊克拉蘇,打算私下放走奴隸大軍;克拉蘇卻重金收買了海盜。與此同時,羅馬又召回在國外作戰的兩支大軍。斯巴達克斯起義軍三面受敵,寡不抵衆,結果數萬奴隸戰死,他與六千幸存的戰友被克拉蘇所俘,被活活釘在十字架上。 
  斯巴達克斯的妻子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在革拉古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逃出羅馬城。 
    《斯巴達克斯》是一部大制作的古羅馬史詩式的電影,它敘述了古羅馬的奴隸因不堪奴隸主的暴虐而奮起反抗,但最終被鎮壓的史實,是一部歌頌羅馬奴隸鬥士追求自由解放的影片。裴多菲的著名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高的價值體現。其中的細節堪稱經典——奴隸主以死來威脅敢于反抗的奴隸斯巴達克斯,他獰笑著問:“還有什麽比死更可怕的嗎?”而斯巴達克斯的回答是:“有,人格的受侮比死亡更可怕!”
    影片在雄偉壯麗的外觀之外,亦有著細膩生動的對主要角色的內心世界和人生戲劇的描寫,因而呈現出遠勝同類作品的悲壯氣氛和深度內涵。
《斯巴達克思》是根據霍華得‧伐斯特1952年的小說改編的。小說詳細敘述了發生在公元前73年的一件真實的曆史事件——一個格鬥士帶領自己的奴隸夥伴們起義反抗羅馬帝國的故事。 
  斯坦利‧庫布裏克在電影僅開拍一周以後接替了安東尼?曼恩的位置擔任電影的導演。電影耗資一億兩千萬美圓,共拍攝167天,有超過1萬人參加了拍攝。電影中的戰爭場面是在西班牙拍攝的,動用了上千名西班牙士兵。電影獲得了六項奧斯卡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男配角(彼得‧阿斯提諾夫)。 
  1992年,《斯巴達克思》被享有盛譽的修複師羅勃特.A.哈裏斯(在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斯坦利‧庫布裏克的協助下)耗資近1百萬美圓,爲原來的電影版本修複了在首次發行上映時被刪掉的那近5分鍾的膠片(包括東尼‧科爾提司和勞倫司‧奧利弗在浴室中的鏡頭)。這增加的5分鍾鏡頭完全遵從了原來電影的精髓和神韻,重新錄音並添加配樂。並由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代替當時已經去世的勞倫司‧奧利弗配音。 
  這部規模宏大的史詩般的電影,通過對曆史真實地敘述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永恒的自由之戰。而導演庫布裏克運用他獨特的電影語言,讓斯巴達克思在波瀾壯闊的曆史舞臺上上演著人類的愛與承諾。
  《斯巴達克思》(書)
  長篇曆史小說《斯巴達克思》是意大利民主主義作家拉喬萬尼奧裏最出色的一部作品。小說以曆史的真實事件爲依據,敘述公元前73年羅馬爆發的最大一次奴隸起義。奴隸起義軍在卓越的軍事統帥斯巴達克思的指揮下,在3年多時間裏轉戰南北,出奇制勝,所向披靡,屢屢擊潰優勢的敵人。維蘇威山奇襲官軍,兩敗瓦利尼烏斯,輕取瑙拉城,阿昆納城的芬提城大捷等戰役給羅馬大軍以致命打擊,使他們聞風喪膽,落荒而逃。本書同時描寫主人公與範萊麗雅在戰火中的真摯愛情,反映了革命者在戰場上的悲歡離合,人情世態。
  《斯巴達克思》是一部傑出的曆史小說,問世以來,贏得了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曾先後被譯成數十種語言。
  意大利共産黨創始人葛蘭西曾高度贊揚了《斯巴達克思》的人民性,指出它是當時風行國外的爲數極少的意大利小說之一。 
……………… 
http://baike.baidu.com/view/90396.htm

萬夫莫敵   Spartacus  2004

導演: Robert Dornhelm 
演員: 哥倫維奇(Goran Visnjic)亞倫貝茲(Alan Bates)亨利西蒙斯(Henry Simmons)  
 將史丹利庫柏立克在六十年代執導的奧斯卡得獎古羅馬詩史巨片「 萬夫莫敵」重新演繹,動用多達三萬二千人傾力製作,場面磅礡,氣勢浩大,媲美羅素克洛的「 神鬼戰士」。敘述公元前72年,古羅馬一段悲壯的奴隸抗爭故事所交織出愛恨情仇。古羅馬奴隸斯巴達格斯(哥倫維奇飾演)被賣給了專門練古羅馬格鬥士巴提亞圖司,經過幾個星期的訓練,斯巴達格斯意識到他永遠也無法逃避在競技場上被殺的命運。於是,他帶領著其他奴隸一起決心起義,推翻他們的主人。他們的起義大軍不斷地從一個城市進發到另一個城市,而他們的隊伍也隨著出逃的奴隸的加入而不斷擴大。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4/Spartacus/Spartacus.html

庫布里克的10部電影--《斯巴達克斯》

  《斯巴達克斯》:征服好萊塢和爭取自由
  《光榮之路》成功後,庫布里克接到了馬龍‧白蘭度的電話。這個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演員此前成立公司從派拉蒙騙錢,來供自己和死黨酗酒嫖妓,如今快要敗露了,就匆匆找些投拍項目。到了1958年5月,已花掉派拉蒙50萬美元的白蘭度不得不啟動《亨德利‧瓊斯的可靠死訊》,山姆‧派金帕以少得可憐的3000美元接下劇本工作。但派拉蒙執意讓庫布里克執導,於是派金帕被殘忍地解雇了。但庫布里克也被白蘭度折磨得心灰意冷,在牌桌上片名被改成了《獨眼龍傑克》。但當庫布里克拒絕白蘭度塞進來一些床上功夫好、根本不懂表演的女人時,他也被解雇了。白蘭度成了那部影片的導演,他的痛苦回憶總是讓派金帕和庫布里克很欣慰。
  好消息來自道格拉斯,他擔任製片和主演的《斯巴達克斯》剛開拍六天,就難以忍受安東尼‧曼:這個以挖掘人物最細微情緒著稱的導演並不喜歡道格拉斯過火的表演,而更欣賞片中的英國演員勞倫斯‧奧立佛和查爾斯‧勞頓。道格拉斯就想用自己扶植起來的庫布里克來代替曼。結果這個“穿著寬大拖地的褲子,看上去像17歲的孩子”一樣的年輕人一去就開掉了女主演(她把這段失敗的明星夢故事賣給《生活》,拿到了比片酬更多的3.5萬美元),連曾為奧遜‧威爾斯和霍華德‧霍克斯掌鏡的攝影指導的拉塞爾‧梅蒂也被放逐到了工人席上。不過,後者就這樣“等”到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庫布里克在任何時候都是自己電影的主宰,當然包括這部《斯巴達克斯》
  雖然接受該片是期望道格拉斯能為《洛麗塔》投資,但庫布里克沒有浪費機會。當時,隨著大銀幕電影的問世,評判導演成功的標準已經是看他能否駕馭史詩巨片。
  斯巴達克思起義是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未來的權力的象征,但片中他和信仰民主的統治者Gracchus的死去及獨裁者克拉蘇的勝利卻讓人難免將其解讀為參議員麥卡錫和“國會反美行動調查委員會”的寓言。畢竟,編劇之一就是曾寫出《羅馬假日》的黑名單作家特朗博。但庫布里克堅持在編劇欄署上自己的名字:他來了,就要蓋上自己的印章。他的野心是讓這部影片成為所有史詩片中最寫實的一部。為了呈現逼真的戰爭效果,他讓化妝師去“雇佣一些四肢不全的人,甚至是那些腦袋上缺了東西的人,還製造出許多具無頭假尸,拍攝現場灑滿了動物的腦漿和內髒。”為了劇本上特朗博留下的“一部超現實的大屠殺”幾個字,庫布里克招募了8000西班牙軍人來充當群眾演員。
  儘管庫布里克証明了他可以拍攝大製作的賺錢電影──《斯巴達克斯》耗資一千兩百萬,首輪放映收回一千四百六十萬的票房──這個經歷卻是他無論如何不允許再發生的。他成了好萊塢機器的一個部件,被衝突的力量向不同方向拉扯,不能控制創造(“在《斯巴達克思》中,我試圖使影片儘可能接近真實,但我是在對抗一個幾乎不忠實于斯巴達克思歷史的啞巴劇本,成果只能很有限。”)。他也否認這是屬於他的影片,雖然後來買下了它的版權,但庫布里克的性隱喻手法已開始使用,特別是在勞倫斯‧奧利佛扮演的克拉蘇一角上,他的表演狡猾且充滿著美感:他相信統治是自己生而有之的權力;他對祖國和羅馬的愛是真實的,甚至透著性愛的意味──他說自己的軍隊不會進入她,因為這會侵犯她的法則;他還可能是個雙性戀,他性格中原始的性衝動通過桑拿和沐浴兩場戲被強化,他向瓦里妮婭和安東納尼斯都表現出愛意,卻沒有得到回應,這時他占領羅馬的欲望變得更加強烈。瓦里妮婭和安東納尼斯跟隨斯巴達克思逃跑後,這一心理動機更加清晰起來:克拉蘇不僅僅在保衛他深愛的羅馬,也在為愛人的離棄而報復。他強迫斯巴達克思和安東納尼斯決斗,就是一個明顯的暗示。
  拍攝一直被演員缺工之類的問題困擾,庫布里克就將把表演獨立出來,不再完全依賴劇本。如果趕上一場戲還沒有對白,庫布里克就播放情緒音樂來傳達情感。拍攝《光榮之路》時的一些攝影機運動方法和觀念在這部作品中也被沿襲了下來。比如,巴蒂阿圖斯走在利比亞的礦場上時,和斯巴達克思在大進攻前夜檢閱奴隸部隊的兩個推拉鏡頭都與《光榮之路》中達克斯穿越戰壕時的鏡頭甚為相似。元老院的地板被繪成黑白相間的格子,很像城堡的地面。拍攝《斯巴達克斯》中的大戰,庫布里克把鏡頭切到了緊張的鼓點,以此提升張力,而《光榮之路》結尾處的行刑場面採用了一樣的方法。角斗士是表演者,他的決斗就是一場演出,而圓形競技場就的他的劇院。電影中庫布里克把圓形競技場作為一個象征。角斗士們逃跑時,他們強迫一部分羅馬人在斗獸場里互毆,斯巴達克思厭惡這種做法,阻止了他們,憤怒地問道:“我們是動物嗎?”這與《光榮之路》中稱呼士兵是低級動物的台詞相呼應。後來羅馬軍團被打倒,羅馬城的長官站到了叛亂者圍成的圈子里。最後,斯巴達克思又在羅馬士兵圍成的環形中央和安東納尼斯決斗。
http://news.sina.com/m/f/2008-07-23/23252111976.shtml

羅馬帝國奴隸制度

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5世紀時占據整個地中海地區的古代羅馬國家。羅馬帝國史是古典奴隸制度在地中海地區達到最高度發展並最終走向衰亡的曆史。通常把帝國分爲前期帝國(前27~公元192)和後期帝國(193~476),有時又從後期帝國中分出3世紀危機時期(193~284)。 
  前期帝國共和末期內戰的勝利者G.屋大維按共和傳統身兼一系列最高職位,實際上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公元前27年1月13日,元老院授予他奧古斯都(意爲神聖、偉大)尊號。奧古斯都采用元首(意爲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稱號,故史稱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爲元首制。元首制實際上是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制。它的建立,標志著羅馬由意大利境內的羅馬公民占有特權地位的城邦,轉變爲包括各個行省的所有奴隸主共同統治的帝國。奧古斯都的長期統治,在帝國全境造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開創了延續百余年的所謂羅馬和平時期,爲1~2世紀奴隸占有制在廣大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14年奧古斯都逝世,其養子提比略(14~37在位)繼位。再後則由卡利古拉(37~41在位)、克勞狄一世(41~54在位)和尼祿相繼爲帝。從奧古斯都至尼祿,史稱克勞狄王朝。該王朝不斷加強皇權,鞏固專制統治,發展官僚體系,殘酷鎮壓反對者。尼祿的揮霍無度和恣意妄爲,引起公元66年巴勒斯坦發生猶太人的大規模起義和後來許多行省總督的擁兵自立。經過68~69年一些行省總督爭奪皇位的內戰,由T.F.S.維斯帕西安(69~79在位)建立了弗拉維王朝。該王朝皇位也由皇帝親屬繼承,提圖斯(79~81在位)和圖密善(81~96在位)相繼爲帝。他們進一步推行加強皇權、削弱元老院權力的政策。圖密善死後,M.C.涅爾瓦(96~98在位)繼位,開創了羅馬史上的安東尼王朝。這一王朝的多數皇帝都生于行省,因爲有才幹而由前任收爲養子。M.U.圖拉真當政時,繼續推行對外擴張政策,帝國疆域達到最大規模:東到美索不達米亞,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顛,北至喀爾巴阡山脈和黑海北岸。哈德良當政時致力于加強皇權,整頓內政,使從奧古斯都開始的建立帝國官僚機構的工作最終完成。M.安東尼統治時期羅馬帝國達到極盛。他對外采取防禦政策,對內維持和平局面,加強行省的管理,整頓財政,興修道路,促進了行省的繁榮和商業發展。馬可?奧勒留當政時期,羅馬帝國危機四伏。帕提亞帝國屢犯邊疆,北方蠻族也乘虛而入。入侵者雖被挫敗,但羅馬實力已顯不足。192年皇帝L.A.A.康茂德(180~192在位)被殺,安東尼王朝告終。 
  後期帝國193~284年間,羅馬奴隸占有制社會處于全面危機之中,史稱3世紀危機。危機的根源在于奴隸占有制生産關系日益腐朽,已經成爲生産力發展的桎梏,導致社會經濟停滯和萎縮,政局陷于混亂狀態。從塞維魯王朝(193~235)起,帝國的統治開始動搖。L.P.塞維魯(193~211在位)以提高軍餉、優待士兵、賄買軍隊等手段維持自己的統治。其子M.A.安東尼努斯(亦稱卡拉卡拉,211~217在位)即位後,爲了緩和矛盾和擴大稅源,于212年頒布敕令,把羅馬公民權授予帝國全體自由民。塞維魯王朝覆滅後,政局陷入混亂,軍團和行省各自擁立皇帝,互相殘殺,出現所謂三十僭主,並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在內的高盧帝國(259~273),在東方産生了地處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帕爾米拉帝國(262~272)。與此同時,奴隸和隸農起義遍及意大利和行省,尤以高盧的巴高達運動聲勢浩大和持續長久。蠻族也大舉突破邊防,湧入帝國境內。 
  284年,近衛軍長官G.A.V.戴克裏先取得了帝國政權(284~305在位)。他改元首制爲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采用東方君主的宮廷朝儀,完全抛棄了殘存的共和外衣。爲了強化統治,實行四帝共治制,並進行行政、軍事、賦稅和幣制改革。他殘酷鎮壓了高盧和北非的起義,迫害基督教徒,對外積極作戰,暫時穩定了局勢。但他退位後,帝國又陷入帝位覬覦者的紛爭之中。324年君士坦丁一世重新統一帝國。由于帝國經濟、文化重心東移,330年君士坦丁一世把首都由羅馬遷到拜占廷,改名爲君士坦丁堡。他在許多方面繼續執行戴克裏先的政策,改組國家機構,擴充官僚體系;頒布一系列法律,竭力維護奴隸制度,使得奴隸和隸農的境遇更加惡化。爲了利用基督教鞏固反動統治,君士坦丁一世于313年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使基督教逐漸成爲帝國的重要支柱。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後,爭奪帝位的鬥爭重新開始。狄奧多西一世(379~395在位)當政時一度恢複統一,但他死後,帝國分裂爲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從4世紀中葉起,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生被壓迫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再次興起,北非也爆發了奴隸、隸農和貧民參加的阿哥尼斯特運動。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繼而于410年攻占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進入北非,于439年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匈奴人于452年侵入意大利,給西羅馬帝國以沈重打擊。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遂亡。東羅馬(拜占廷)帝國于1453年爲奧斯曼帝國所滅。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933345.html

1964《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導演:史丹利庫伯力克
編劇:Peter George 
演員:彼德謝勒/喬治史考特/史特林‧海登Keenan Wynn/Slim Pickens

奇愛博士詳參【圖博館】:奇愛博士
 
奇愛博士《奇愛博士或:是如何學會停止擔心並熱愛炸彈的》(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是一部斯坦利?庫布裏克在1964年指導的電影。此片是一部內容大致根據比德?喬治的小說《紅色警報》改編的黑色幽默電影。
電影講述一名美國軍官精神失常,派遣一批轟炸機部隊向蘇聯境內各軍事重地發射導彈,並沒有知會上級。他相信美國人飲用的水當中有毒,令他生理出現問題(暗示性無能)。蘇聯大使知會美國總統,如果導彈射到境內,「世界末日機器」會隨之自動啟動且無法關閉,地球上沒有人能夠生存。「奇愛博士」是美國總統的幕僚之一,他提出怪誕的方法解決「世界末日」的問題。「奇愛博士」是寇比力克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亦被稱為成功諷刺六十年代美俄冷戰時期國際政局荒謬、不安氛圍之喜劇經典。
這是一部典型的軍方鬧劇,導演史丹利庫伯力克利用美國軍方當作瘋子集團,加以大肆嘲弄。故事敘述美國戰略轟炸機群,一天24小時均在空中保持警戒,目的是以防萬一遭蘇俄飛彈攻擊,以便立刻飛入蘇俄的境內施予痛擊。戰略機群的司令官們,因每天緊張戰備終至發狂。一天,他心血來潮,向機群下達摧毀蘇俄軍事設施的命令,戰鬥機群火速朝向西伯利亞飛去。
  版主感想:
這是庫伯力克一部名氣傑作,科幻加黑色笑料大雜燴,故事情節大膽荒謬,警世意味濃厚,至今依然為人津津樂道,推崇備至。
  奇愛博士,改編自1958年Peter George(彼得喬治)的小說Red Alert(紅色警戒),電影經過庫伯力克與編劇的重建,創造出不一樣的反戰宣言,故事講述美蘇冷戰時期,在敵我不動的情況下,美國一個有被害妄想症的空軍將領,竟私自動員攻擊蘇聯,引致核戰爆發、世界末日的境地,故事講述這中間的過程,以同一時間分開三條主線敘述,一/瘋狂將領與其孤立的軍營。二/總統及其成員在政府總部商討對策。三/一夥在戰機上對事件一無所知,但併死服從命令機組人員。
   整部片的主題是嚴肅的,但情節只能說是荒謬絕倫,放題式的戲謔隨處可見,但你會發現這當中蘊含太多意味,多到無法一一言盡,比如嘲諷大美國官僚主義,規矩一成不變(命令發出去收不回來、難以聯絡上總統),又或譏笑間諜活動頂盛的蘇聯(蘇使偷拍的舉動)......等等,用誇張的手法從細節裡發展一種獨特的詼諧,在影片放映之年是極其新鮮的事,影片播到最後,炸彈飛馳出去,在寫意的老歌襯托下,“世界末日裝置”會否如期啟動?那不斷綻放的磨菇形炸彈就像惡夢,在這的災難畫面下,只能說觸目驚心,恐怖得無以復加,庫伯力克的用意十分明顯。
   相當激賞片中的主線人物,英國演員Peter Sellers,代表作為粉紅豹一系列深受歡迎的作品,是真正的實力派,在本片他一人分飾三角,精湛的演技叫人難忘,包括軍官、陰柔的總統及詭異的前納粹政府成員奇愛博士,特別是這位很遲才出場的奇愛博士,他絕對能叫你瞠目結舌,拍案叫絕…。 
http://hk.geocities.com/mac0706/allfilm/drlove.htm

《奇愛博士》

這是一部狂想曲式的黑色幽默劇,極盡嘲諷之能事的表現冷戰時代的恐共症候以及冷戰體制下得官僚體系。拉到更高一點的層次來說,這是一部反戰電影,特別是反核子競賽的電影。它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一個精神異常的美國空軍將領,因為性生活方面發生中年危機,而將責任怪罪於共產主義者在西方世界的飲用水中投放化學物質所導致,進而決意下令巡弋於蘇聯邊境,滿載核子武器的B-52轟炸機隊進入蘇聯,進行核武攻擊。美國層峰得知消息之後,隨即透過美蘇熱線聯絡蘇聯總理告知狀況,並知曉蘇聯秘密建造了「世界末日裝置」(doomsday machine ),該裝置只要在蘇俄本土遭受核子攻擊時就會自動啟動,並且無法關閉。美國為了避免瘋狂將軍的攻擊命令導致世界末日裝置啟動,一方面派出軍隊圍攻遭瘋狂將軍下令對外封鎖的營區,試圖取得無線電密碼以召回轟炸機隊,一方面將B-52轟炸機隊的路徑與投彈目標全部告知蘇聯,讓蘇聯在必要時以導彈將其摧毀,然而在一連串的巧合下,其中一下B-52擅自改變投彈目標,終究對蘇聯投下核子彈....。
  這部電影拍攝於1964年,改編自1958年出版的著名小說《紅色警報》。1964年是古巴飛彈危機發生後的第二年,麥卡錫主義時代後的第十年,美國在長崎與廣島投下震撼全世界的原子彈後第十九年。那正是世界經濟從二戰的廢墟中復甦過來,兩大超級強國投入冷戰體制下的軍備、太空競賽的高峰時代。《奇愛博士》這部電影正反映出該時代所有人最深層的焦慮,即,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陣營的對壘,無止境的核子軍備競賽,最終將導致世界毀滅於核子戰爭之中。電影中的「世界末日裝置」正是這個夢魘的最佳代表,當美國總統得知蘇俄擁有這項裝置並質問蘇聯大使為何要製造這種東西時,蘇聯大使答道:我們已經沒錢了,在無止盡的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和平競賽中,我們已經山窮水盡了,於是有人提議建造一個終極武器作為最後防線的恐嚇手段,這樣做相對便宜而且效果絕佳。
  不同於《軍火之王》的寫實,《現代啟示錄》的訴諸精神層次(註),《奇愛博士》以詼諧且諷刺的手法表現其反戰訴求。整部電影不斷以脫序和弔詭的手法凸顯冷戰體制下的恐共情節與官僚政治。大到甚至要使用核武毀滅對方的仇恨,竟然來自於性生活的中年危機,明明應該只有總統可以下達的核子攻擊命令,卻在複雜的指揮系統中出現漏洞而讓區區一個將軍就可以發動。庫柏力克正是透過種種的脫序來諷刺「武器應該是備而不用」這個邏輯的荒謬與危機。更甚,庫柏力克在電影中創造了「奇愛博士」這個歇斯底裏且具有納粹背景的總統幕僚角色,藉由這個角色凸顯美國在二戰中打著反法西斯的旗號,卻在戰後的對壘中複製法西斯式的政治思維,只是將種族主義的對立替換成意識型態的對立。電影中的人名與對白也處處透露著玄機而令人莞爾,像是瘋狂將軍的名字「Jack D. Ripper」,就是取自小說《開膛手傑克》;以及會議中某將軍為了阻止蘇聯大使偷取軍事情報而大打出手時,美國總統為了制止兩人而說出的對白:「你們怎麼能在戰情室裡面打架?」(How can you fight in the war room ?)戰情室所掌管的,不就是「戰鬥」(fight)嗎?
  論及廿世紀英語電影的大師,庫柏力克常常會與柯波拉(《教父》以及《現代啟示錄》的導演)放在一起討論。雖然我比較喜歡柯波拉,但不得不承認,庫柏力克實在有他堪稱天才的地方,特別是在場景的營造上。《2001太空漫遊》中猿人將手中的骨棒拋向天空的畫面無疑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鏡頭之一,在《奇愛博士》中,戰情室以及B-52駕駛員帶著牛仔帽騎在核彈上向地面衝去的畫面,也同樣是不朽經典,兩者都影響了後進導演,並在不同的作品中不斷被複製。
  最後還要提一下性別的角度。在《奇愛博士》中,庫柏力克很有意識的試圖強調「戰爭」與「武器」的雄性意涵。在電影一開始,庫柏力克即以飛行器空中加油,加油棒插入飛機這樣具有性暗示的畫面作為開場。而整部電影中只有一個女性角色,而且還是穿著比基尼與高根鞋,躺在床上用燈光作日光浴,還在狀似嚴肅的會議中,打電話給正在參加會議的將軍調情的角色。另外,除了上面提過的騎核彈與瘋狂將軍性生活中年危機外,還有奇愛博士建議在世界末日裝置啟動後,發動人類菁英保存計畫,挑選特定人選進入地底以延續人類生命,並且男女比例要設定在一比十,以利繁衍。周圍聆聽的人聽到男女比例一比十的時候,紛紛顯露見色心喜的豬哥樣。種種關於性別的橋段,都在強調著戰爭與武器其實來自於雄性好鬥的天性與權力慾望。
如果你因為看了這篇介紹而決定把電影找來看的話,先透露一個梗給你知道。電影中美國總統、奇愛博士,和瘋狂將軍的下屬等三個主要角色,其實是由同一個演員一人分飾三角,觀影者不妨多注意他在三個角色之間轉換的精湛演技。
  註:
《現代啟示錄》雖然一般都歸類在反戰電影,但我覺得,如果認為《現代啟示錄》的目的只是在「反戰」,那就「淺」了。《現代啟示錄》所要表達的,比反戰還要更深層,更寬廣,它談的是人性的疆界,絕不只是反戰這麼簡單。也許改天我該寫篇網誌來談這部電影。
http://blog.roodo.com/littleball/archives/6238067.html

  《奇愛博士》劇情簡介:
  這部影片拍攝于冷戰期間。影片開始,通過旁白介紹了背景:一年多來,在西方高層領導中有一種謠傳,蘇聯正在制造一種能毀滅地球和人類的終極武器。畫面上,氣象萬千的雲海鏡頭之後,美國空軍B-52戰略轟炸機不分晝夜地值勤,巨大的雷達飛速旋轉,搜尋目標。冷戰即將引發熱核戰爭,可能性急劇上升。危機一觸即發。 
  美國戰略空軍基地司令傑克•裏珀將軍通過電話向副官曼德裏克下達命令,美國空軍基地,進入緊急戰備狀態,立即派B-52轟炸機攜帶氫彈向蘇聯境內目標實行攻擊……
  不論是滿懷西部精神的上校騎著氫彈飛向蘇聯大地,亦或核彈如繁花般在大氣的海洋之上綻放…這些鏡頭都讓人依舊難忘.這部《奇愛博士》盡現了“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學”的精妙之處,開創了全新的蒙太奇樣式。而其背後對人性和政治的反思更使它超越了本身的電影藝術性,成爲了一部有切實思想性的傳世經典。不論是處于冷戰時期,還是站在此時此刻我們都能從《奇愛博士》的鏡子裏重新審視自己,審視世界。
  影評:
  《奇愛博士》(又名:《我如何學會停止恐懼愛上炸彈》)是庫布裏克對于人類未來進行哲學思考的三部影片中的第一部,也是他爲全人類敲響的一記警鍾。他以其慣用的高屋建瓴的敘事方式和獨特的拍攝技巧以及黑色幽默的諷刺手法,令這部影片成爲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正像有些人所評價的那樣,質疑《奇愛博士》是不是經典,就像質疑《蒙娜麗莎》是不是名畫一樣。
  影片一開始即通過旁白爲我們介紹了如下背景:“一年多來,在西方高層領導中有一種謠傳,蘇聯正在制造一種能毀滅地球和人類的終極武器。”在冷戰的時代裏,謠傳也變成了制定戰略的依據。于是,隨著身爲美國戰略空軍基地司令的傑克•裏珀將軍給副官曼德裏克打的一個電話,命令他美國空軍基地進入緊急戰備狀態,並立即派B-52轟炸機攜帶氫彈向蘇聯境內目標實行攻擊,一場近似于荒誕離奇的鬧劇正式上演了。
  首先登場的是B-52轟炸機的指揮官康格少校,此時他正手捧一本《花花公子》雜志看得津津有味;他的手下也都做著各自的休閑活動。當康格收到核攻擊計劃並證實無誤後,作爲狂熱的好戰分子的他,立即如注雞血一般,親自駕機向蘇聯領空駛去,同時切斷了轟炸機組成員與外界的一切聯系,並激勵手下准備同“俄國佬進行一場面對面的核戰爭”(看來的確不能高估這位少校的智商,在他眼裏,核戰爭或許就像肉搏戰那麽簡單)。
  五角大樓作戰室內,緊急軍事會議正在召開。由于B-52轟炸機的對外聯絡已被切斷,聞訊趕來的總統只得改變計劃,在絕密作戰室召見蘇聯駐美大使。蘇聯大使來到作戰室,不料等待他的卻是一場近身搏擊:巴克將軍認定蘇聯大使所攜帶之照相機是間諜工具,于是兩個人立即打成一團。熱線電話接通了,這一頭是歇斯底裏的美國總統,那一頭是同樣歇斯底裏的蘇聯總理。二人最後達成協議:爲避免發生不幸,兩國應聯手將B-52轟炸機擊落。
  一個恐怖的消息被蘇聯大使透露出來,他說蘇聯的確制造出了可以毀滅地球生物的終極武器,並且它將在敵國攻擊蘇聯時自動發射。這種武器會造成世界生物滅絕的可能性將來自于它爆炸後産生的放射性塵埃,這一點得到了奇愛博士從科學的角度作出的肯定。
  戰略空軍基地內,裏珀將軍已被當作叛軍遭到國家軍隊的圍剿。一番激戰後,基地士兵因寡不敵衆被迫投降。眼見大勢已去,裏珀將軍在浴室中飲彈自盡。
  B-52轟炸機逼近目標。所有人員開始進行投彈准備,康格少校頭戴牛仔帽進入炸彈艙,騎在氫彈頭上。卻同氫彈一起被發射了出去。隨著氫彈爆炸,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冉冉升起。
  不知世界即將毀滅的作戰室裏的一班人馬,正圍著奇愛博士,聽他大談特談今後世界上每個男人將可擁有10個女人的荒謬言論。
  畫面一片空白,世界終于毀滅。
 ……
  當影片的最後一個畫面在我們眼前消失時,我們不知是應該輕松微笑還是應該深沈思考。的確,庫布裏克用一種調侃的幽默與諷刺的口吻爲我們提出了一個沈重的話題,那就是當世界一旦落入以戰爭爲人生第一要事的狂人手裏時,它的結局就只能是毀滅。
  影片中的第一狂人當屬“奇愛博士”。“奇愛”很顯然是一個杜撰的名字,即“奇怪的愛好”。不是嗎?這位博士不愛面包偏愛炸彈,不愛和平偏愛戰爭。他雖然身體殘疾,卻比那些正常的人更加危險,他是毀滅性之核戰爭的主要設計師。從他那只不靈便的卻總是會不自覺地大行納粹軍禮的右手我們可以感覺到,他其實是一個不散的法西斯陰魂,“屠殺”二字會給他帶來不盡快樂,而世界末日則更令他興奮無比。
  第二狂人應屬空軍基地司令傑克•裏珀將軍,他是這次核毀滅的始作俑者。正是由于他的一個電話,遂將世界引入無底深淵,然而一旦我們知道他之所以下這道攻擊的命令僅僅是因爲婚戀屢遭挫折從而心裏失衡,我們就更在一種大荒誕後感到一陣大恐懼。
  B-52轟炸機的長官康格少校自然也應算是戰爭狂人,只不過他的言行給觀衆帶來更多的是滑稽與可笑。當他接到進攻蘇聯的命令時,他激動莫名,他對下屬說:“我認爲,要是你們對戰鬥沒那麽點兒強烈的個人感情,你們簡直算不上人……我敢說這玩意兒(指核戰爭)一結束,你們就會排著隊等著得到提升和嘉獎,不管你們的種族、膚色、信仰如何。”在他的簡單近似白癡的腦子裏,似乎核戰爭仍舊有勝負之分。而如果在現實當中,核武器真的交給這樣膚淺的拿戰爭當兒戲的人的手裏,我們是否還能夠坦然地接受這一切並笑得出來?
  同樣熱衷戰爭的還有那位巴克將軍。當他收到美軍轟炸機即將對蘇聯實施核攻擊的消息時,並沒有特別地激動,而此時和年輕貌美的女秘書調情似乎顯得更爲重要。但在五角大樓的作戰室,他則極力想說服總統同意這種毀滅性的冒險戰爭。庫布裏克特意找來曾飾演過巴頓將軍的喬治•斯科特來扮演這個角色,順便對美國的電影業作了一次嘲諷。
  影片的敘事結構很簡單,故事發生地主要有三處:一是國防部作戰室;巨大的暗淡空間,巨大的會議圓桌,以及幅電腦控制的巨幅地圖;一是B-52轟炸機座艙、控制室和炸彈艙;一是空軍基地的外景和辦公室內景。三者之間沒有關系,而是各行其是,即使在每一個地點內,人與人之間也難以溝通。語言時而單調乏味,時而陳詞濫調,時而瘋人瘋語,庫布裏克運用交叉剪輯的方式將三者有機結合,形成了本片獨特的敘事風格。
  運用音樂來收到對比鮮明反差強烈的效果是庫布裏克慣用的手法,本片亦不例外。例如當核攻擊計劃得到證實後,樂曲《當約翰尼勝利回家時》緊隨響起,並貫穿所有轟炸機段落的始終,此舉意在創造一種自相矛盾的結果,誰都知道,在核戰爭中,沒有任何人會勝利回家。影片結尾處的曲子《我們不久將重逢》則更具深意,在一朵又一朵“盛開”的蘑菇雲的籠罩下,人們到底要多久才能重逢?又該到哪裏去重逢?
  黑色幽默即是令人在笑中摻入眼淚、苦澀和絕望,庫布裏克巧用了這種手法,爲人類展示了一個悲觀的前景。作爲一個與時代脈搏共同跳動的嚴肅藝術家庫布裏克借此讓我們看到了事物的本質,即冷戰是二次大戰之後的怪胎,它存在一天,世界就將置于死亡陰影之下一天。而法西斯主義不時地借屍還魂,則更值得所有善良的人們時刻張大警惕的眼睛。
  《奇愛博士》原聲《Bomb Run》考證:
  一架和五角大樓失去聯系的B52轟炸機孤獨地承載著毀滅世界的任務……
  一路昂揚地飛過身下美麗的高山大河,平原深谷,飛過歐洲大陸,飛向蘇聯…… 
  配樂是一段在原聲帶裏被命名爲Bomb Run的無歌詞男聲哼唱……
  無歌詞哼唱用得是地方的話,能起到插曲和配樂沒有的奇效。
  關于《奇愛博士》裏一段配樂的問題:
  《奇愛博士》裏面用得很多的一段,最早出現是在10分左右,B-52轟炸機向基地確認了用核武器襲擊蘇聯的R計劃的時候。 
  音樂是軍號伴著鼓點,調子很好聽,很振奮。像在給出征的戰士鼓勁。
  最早聽到它是在一首Joan Baez的《Johnny, I Hardly Knew Ye》,演唱年代不祥,大致在五十到七十年代之間。歌詞是以一個傷兵妻子的口吻寫的,是反戰的。因爲調子很明快上口,我一聽之下覺得應該是很有名的歌,但搜索歌詞,卻發現歌詞居然沒有統一的版本,和Joan Baez相關的網頁也不多。這可能說明這首歌早就有了,且有很多人翻唱過。後查到歌詞節選改編自愛爾蘭詩人Padraic Colum(1881-1972)1922年編選的一本愛爾蘭詩集裏的一首詩,是沒有留下作者的民歌。民歌裏出現的地點Athy也是一個愛爾蘭地名。
  那這段音樂是不是專門爲這首詩譜的曲?還是它本來是一段軍樂,後來有人取反諷之意, 改成了反戰的民謠?
  繼聽過Joan Baez的版本後,又在一個月之內聽到了這個調子。是在Sex and the City裏,主角Carrie和人閑聊的時候說到和戰爭有關的話題,Carrie表示她對此有所了解,就哼了一小句。 
  據此我覺得它最初是一段軍樂的可能性比較大,那它是哪一國的軍樂,從什麽時候開始有的呢?
  其實有了Dr. Strangelove這麽有名的片子答案是不難找的。
  算是部分答案吧: 
  The score for the B-52 scenes is mostly made up of the melody of "Johnny, I Hardly Knew Ye", a traditional Irish anti-war song, which also provides the melody for the somewhat better-known (at least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Civil War song "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 Again". While the former tells the story of a soldier coming back from a war heavily mutilated and broken, with the last lines being "They're rolling out the guns again, but they'll never take my sons again", the latter describes the celebrations that will take place when the soldiers return from war: "The men will cheer and the boys will shout / The ladies they will all turn out / And we'll all feel gay / 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一位愛爾蘭裔南方軍隊樂隊指揮Patrick S. Gilmore把一首抗議英格蘭征兵的愛爾蘭反戰民歌Johnny, I Hardly Knew Ye(《強尼,我快認不出你了》)改成了歡迎戰士凱旋的歌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當強尼凱旋歸家時》)。 
  事實上,這首曲調上口的歌在戰時廣爲流傳,南北方的軍民都在唱。
  Carrie是時尚女,她如果知道一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是奇怪的,但她知道南北戰爭的歌並用它來表達對“戰爭“的了解,就很容易解釋了。
  庫布裏克的心思一向用得很狠,此處對待戰爭的兩層潛文本也算一例。
  他這部片子裏的戲謔、瘋狂和黑暗與Johnny, I Hardly Knew Ye是一致的。Johnny這樣形似armless,boneless,chickenless egg的怪物,和核彈一樣,都是人類不斷進步的必然産物,它們既是人性的,也是非人性的,既是原始野蠻的,也是現代文明的。它們的産生和侵蝕對于人類而言是不可避免的,而所有一切的終結,就和Dr. Strangelove的結局一樣,是一場美麗的終極毀滅。
    Joan Baze常常以簡單的配樂襯托她同樣簡單卻在樸實中見動人之處的聲音。她演繹的這首老歌,除了表示妻子堅定信念的最後一節的伴唱,模擬軍樂隊的打鼓聲壓倒了其他所有隱約可辨的配樂。歌聲和鼓點相呼應,節奏感強烈得仿佛一首軍歌,而她歌唱的是這樣一個在戰爭中失去四肢和雙眼的士兵,驚悚、殘忍、痛苦和反諷纏繞在一起,直到最後妻子唱出自己的決心:再也不讓那些制造槍支的人奪走他們的孩子。 
  然而,那是她能決定的事嗎?對于那些人她又是什麽呢? 
  也許,她只是平凡,渺小,普通,充滿著世界各個角落的墊在金字塔最底層的奴隸,而這個世界屬于奧林匹亞山上的少數神明,爲了永遠不能到達的“永恒”,讓他們主宰的藝術世界成爲可能,艱難地活著的人類的痛苦不得不永續不熄。 
  戰爭,永遠睡在你我身邊,凡人不知道她什麽時候醒來。
  With your guns and drums 
  And drums and guns 
  Hurroo hurroo 
  With your guns and drums 
  And drums and guns 
  Hurroo hurroo 
  With your guns and drums 
  And drums and guns 
  The enemy nearly slew ye 
  My darling,dear,you look so queer 
  Johnny i hardly knew ye 
  帶著你的槍和鼓和鼓和槍 
  帶著你的槍和鼓和鼓和槍 
  帶著你的槍和鼓和鼓和槍 
  敵人差點殺了你 
  我心愛的,親愛的,你看起來這樣怪異 
  強尼,我差點認不出你 
  Where are your legs that used to run 
  Hurroo hurroo 
  Where are your legs that used to run 
  Hurroo hurroo 
  Where are your legs that used to run 
  Before you left carrying a gun 
  I fear your dancing days are done 
  Johnny I hardly knew ye 
  你過去習慣奔跑的雙腿在哪裏? 
  你過去習慣奔跑的雙腿在哪裏? 
  你過去習慣奔跑的雙腿在哪裏? 
  在你持槍離開前(習慣奔跑的雙腿) 
  我怕你跳舞的日子結束了 
  強尼,我差點認不出你 
  Where are your eyes that were so mild 
  Hurroo hurroo 
  Where are your eyes that were so mild 
  Hurroo hurroo 
  Where are your eyes that were so mild 
  When my heart you did beguile 
  And why did ye run from me and the child 
  Johnny I hardly knew ye 
  你過去如此溫和的雙眼在哪裏? 
  你過去如此溫和的雙眼在哪裏? 
  你過去如此溫和的雙眼在哪裏? 
  那時你讓我的心陶醉 
  可你爲什麽離開我和孩子 
  強尼,我差點認不出你 
  Ye haven't an arm ye haven't a leg 
  Hurroo hurroo 
  Ye haven't an arm ye haven't a leg 
  Hurroo hurroo 
  Ye haven't an arm ye haven't a leg 
  Ye're an armless boneless chickenless egg 
  and ye'll have to be put with a bowl to beg 
  Johnny I hardly knew ye 
  你沒有胳臂,你沒有腿 
  你沒有胳臂,你沒有腿 
  你沒有胳臂,你沒有腿 
  你是一只沒有胳膊,沒有腿也沒有小雞的蛋 
  你不得不和一只碗放在一起去乞討 
  強尼,我差點認不出你 
  They're rolling out the guns again 
  Hurroo hurroo 
  They're rolling out the guns again 
  Hurroo hurroo 
  They're rolling out the guns again 
  But they won't take back our sons again 
  No they never take back our sons again 
  Johnny I'm swearing to ye 
  他們又在大量制造槍支 
  他們又在大量制造槍支 
  他們又在大量制造槍支 
  但他們再也不會收回我們的兒子們 
  不,他們永遠不會再次收回我們的兒子們 
  強尼,我向你發誓
  附記:
  庫布裏克除了喜歡改編別人的小說(For example:Anthony Burgess“A Clockwork Orange”orStephen King“The Shining” ),也喜歡用前人的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配現代的非人性的場景。經典的比如《A Clockwork Orange》裏的貝多芬,如《2001太空漫遊》裏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藍色多瑙河》。有人說,在這部電影裏聽《藍色多瑙河》,心裏咒罵著庫布裏克真是個天才,自己也快想發瘋了。 
  人性與非人性的探討也許是庫布裏克最核心的關注點。 
  他的高明在于他沒有完全站在理性、文明、民主、自由的一方而對Alex、Jack、Dr. Strangelove這些現代畸形人完全持譴責批判的態度。這些人所呈現的非人性可能也是人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故事把他們與奉行現代社會框定的“善”之價值的人們共同呈現在一個個瘋狂的境遇下,讓觀衆自己思考。這就不難理解他爲什麽不喜歡《斯巴達克思》,恨不能把它從作品列表裏刪除,因爲它一邊倒,它是人性的,太人性的了。
http://blog.roodo.com/littleball/archives/6238067.html

【圖博館】:2001空漫遊》

  順著前評黑色幽默電影《奇愛博士》,再評庫伯力克較嚴肅的《2001:太空漫遊》(台北:星際出版社,1981)。
  嚴肅?在史家眼中:《二○○一:太空漫遊》:在這部科幻經典中,二○○一年時,人類已登陸木星,與邪惡的電腦展開智慧之戰,人類進化且呈「量子跳躍」(Quantum Leap)。然而,真實的2001年,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從天上掉下來,人類還停留在微軟Windows XP階段,會漫遊的只有手機。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內容梗概
  4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大猩猩在非洲草原上生活,他們一開始並不知道死屍的骨頭可以用來當工具,甚至當武器,但某一天不知哪兒來的一塊長方形黑色巨石給了他們啓發。于是,人類往前進化了關鍵的一步。2000年,人類在月球上發現了相同的一塊黑石,這塊石頭還向木星發出強烈的信號。美國政府于是派出一艘宇航船前往探個究竟,船上有兩名宇航員,3名被置身于冬眠狀態的科學家,還有一臺名叫哈爾的超級電腦。哈爾裝有人類的感情,同時他是惟一掌握這次行動真實意圖的一個。但在半途中,宇航員懷疑哈爾出差錯,他們打算關掉哈爾的部分功能。不料哈爾會看嘴形,事先了解了他們的想法。于是他乘其不備,殺死了沈睡的科學家和其中一名宇航員。剩下的宇航員大衛跟哈爾展開殊死搏鬥,終于制服了哈爾。他只身前往木星,並在那裏見到了另一塊黑石。影片結尾處頗爲神秘,出現了巴洛克式的古典室內景,大衛在迅速衰老,他的臥室裏又出現了黑石。最後一個鏡頭是一個嬰兒,在太空中。
  整個影片分爲四個部分。
  Chapter One:The Dawn of Man(人類的黎明)
  初,盤古開天辟地,女媧以黃土造人。中國的神話如是說。 
  上帝說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聖經》如是說。 
  普羅米修斯給人類帶來了火種。希臘神話如是說。 
  在那不知道年代的遠古,非洲大地仍是荒漠一片。一群黑色的猿人生活在這片大陸上,艱難求生。以文明人的眼光看來,這裏是黑暗一片,文明的曙光也許還在黑洞裏旅行。一日,一塊黑色的方碑神秘地降臨非洲。仰視黑石,太陽從上方升起,曙光破開黎明前的黑暗,驅趕走夜月微弱的光;猿人舉起手中的骨頭,如天光破開黑暗一樣,強健的臂加上堅固的骨頭,劈開了蒙蔽在猿人眼前懵懂無知的黑暗混沌,文明的曙光第一次降臨地球;尚存獸性的嘶吼如教堂裏的頌歌——天上的父啊,榮光開始照耀地球。庫布裏克如是說。 
  《2001:太空漫遊》,講述了一個充滿自我意識的、混雜了曆史、宗教、寓言等意識形態的神話。這的確是一部非常自我的片子。影片開頭長達三分鍾的黑暗足以讓沒有耐性的觀衆退場。語言在片子裏是純粹的配角,第一句人的聲音是在片子的第25分鍾。我們需要在音樂裏根據畫面判斷或者思考。這對于習慣于聽到對白的觀衆們來說,實在是費勁的折磨。 觀衆一開始就被排斥在片子外。我不考慮你想看什麽。你只需要接受我給你所看的,然後,思考。庫布裏克有他自我的霸道,而匍匐在大師威名下的我們低眉順眼,企圖在這晦澀的、混沌的片子裏解讀或者自以爲解讀出大師的目的。 從猿人到人類,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一步。庫布裏克把它處理得如宗教故事一樣,黑石的降臨,如上帝賜予猿人的天書。觸摸黑石的猿人,如接受天書啓示的教徒。黑石和骨頭交錯出現的畫面,更是意味深長。似乎在暗示人類的文明起步于天啓。而那發明(准確點是發現)了的工具的猿人,則是上帝最初的寵兒——亞當。在水坑附近進行的爭奪,是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由神庇護的亞當利用手中的工具殺死了對方的首領,贏得了戰爭。這卻讓我想起《聖經》裏該隱和亞伯的故事,只是該隱和亞伯的角色顛倒了一下。 時光飛逝,在剪輯的畫面上蒙太奇的手法運用得如此精妙。在藍色天空下旋舞的骨頭,一瞬間,已經換成漆黑太空裏漂浮的宇航器。白駒過隙已經不足以形容時光的飛逝。漫長的文明史就濃縮在一秒之內。然而,這是人類的滄海桑田;卻是宇宙的微不足道。偉大和渺小,便共存于這一秒。
  Chapter Two:A Trip to the Moon (月球之旅)
  無聲無息用優雅姿態入港的太空船,寧靜深邃的太空,配樂是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美妙如斯的音樂和絢麗無比的畫面配合得天衣無縫。 
  請記住,這是1968年拍的片子。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更不用提什麽月球和木星了。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僅僅是這一點,足以讓我們,即使是在21世紀,也得向庫布裏克致敬。 恢弘大氣的畫面、精致絢麗的細節,還有穿梭機、空間站、卡式電話、超級電腦……這樣在今天得到驚人的實現的技術前瞻性,這屬于1968年的非凡的想像力,足以讓21世紀的高科技支撐下想像力反而萎縮到只能在故紙堆裏翻找靈感的好萊塢汗顔。奢華的想象和絢爛的視覺沖擊是《2001:太空漫遊》的亮點,恐怕也是能讓一部分不耐煩的觀衆支撐下去的動力。如果嫌思考太累的話,就看影片的畫面和太空旅行的細節好了,那些泛著金屬光澤的充滿冰冷氣息的太空船、太空基地是天才的想象力和一絲不苟的創作態度的完美結合,這的確是頂級的視覺享受,正如影片的宣傳語所說:you’ve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it。當然,前提是片子的畫面夠清晰,質量夠好。 影片第二部份便開始于前述提到的蒙太奇手法——從骨頭到宇航器。從第一部分平滑渡過到第二部分,甚至連標題都沒有(也是唯一一處無標題的)。也許,即使進入了太空,人類的蒙昧時代還沒結束。黎明僅僅剛開始。四百萬年過去了,人類的本質仍舊沒有改變。注意進食、睡覺、飲水等生活細節的反複出現,雖然方式有了區別或者說進化,不過本質上,黎明時代的猿人和太空時代的人類沒什麽區別。 
  黑石再一次神秘出現,它仍然是靜默地佇立著。但是,和第一章《人類的黎明》有區別的是,上次從天降臨如上帝降臨的神諭一樣的黑石這一次是被自認爲文明高度發達的人類開挖出來的。被謹慎地埋葬,這是他們對黑石的評語。這也就意味著這次圍觀上去的人類和四百萬年前的猿人在心態上的區別,雖然都有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但是,前者更帶有一種狎玩的心態;後者則是尊崇。前者是舉起手中的手術刀企圖解剖,後者是跪拜在其面前接受神的天啓。走上前的博士和走上前的猿人動作相似,心態卻差得十萬八千裏遠。而其後圍上來和黑石一起合影的舉止更是清楚地表明,黑石對于他們來說,是未知的,但不值得抱以敬畏的心態。黑石的宗教意義在傲慢的人類面前似乎得到消解。但是,緊接下來的尖嘯狠狠地懲罰了這群科學家。相似的畫面再次出現,天體從黑石上空再次升起。
  Chapter Three:Jupiter Misson:18 months later(木星任務:18個月後)
  鏡頭一搖,已經轉換到在廣漠的太空裏航行的太空船“發現者號”。注意它的造型,兩端粗大,中間細長,是否讓你想起最初的工具——那支被猿人舉起的骨頭?這種帶有寓言性質的故意巧合也許在暗示導演對工具的一種心態。
  “發現者號”載著5名宇航員到遙遠的木星。3名宇航員保持在冬眠狀態,清醒狀態下的是大衛和富蘭克。在船上還有第六名成員——超級電腦HAL9000。這是一臺人性化的人工智能,有超強的計算能力,能模擬出大部分人腦的活動,正如我們現在經常接觸到的科幻元素設定。 
  號稱有完美記錄從不犯錯的HAL9000是影片裏人類最高科技的結晶,是目前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的頂端。在富蘭克描述HAL9000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背後隱藏的導演的疑慮:HAL能夠表現出情感,這是因爲人類的設計,但是到底HAL是否具有情感,沒有人知道。這已經在暗示了由人類創造的工具,已經在逐漸擺脫人類的控制,表象仍舊是人類控制著工具,在深層次的地方,工具已經成爲未知,而其後富蘭克對HAL的指示實際是對HAL的依賴,把自我的命運交給未知的他物,命運開始叵測。人機和諧相處的表象下是暗流洶湧。 
  常常有觀衆抱怨這部片子的節奏緩慢、沈悶,宇航員外出修理太空船的情節便是典型的例子。一切都是慢騰騰的,在龐然大物的太空船和更廣闊深邃的太空的映襯下,如微塵一樣的人類的渺小和脆弱被放大到極致,不僅僅是來自太空,還來自宏偉的工具的對比。在這樣的畫面下,高科技的結晶不能喚起人類的自豪,反而是對其産生莫名的排斥和恐懼。在類似噪音的背景聲裏,緩慢變化的畫面傳達的是一種被壓縮到極點的恐懼和冷冰冰的絕望。在寬大的銀屏上,虛無的黑色(太空)充斥整個視界,冷冰冰的白色(太空船)旁是觸目驚心的一點紅色(宇航員),這對擡頭看銀屏的觀衆是怎樣的一種巨大的視覺壓迫,那種喘不過氣來的壓抑想必足以讓爆米花在電影院裏消失地無影無蹤。 
  HAL的失效預測引起了富蘭克和大衛的懷疑。富蘭克和大衛決定“殺死”HAL,後者則通過唇語做出自己的判斷。然後,黑屏,時間流逝,慢得令人窒息。 
  富蘭克在外太空發生致命事故,聯想到前面的情節,不得不由我們做出“有預謀的謀殺”這樣的判斷。HAL無所不知,無所不至的強大讓我們不寒而栗。而身在陷阱中的宇航員似乎糊塗了。 
  謀殺不緊不慢地進行,冬眠的宇航員相繼死去。人類的背後,死神無聲無息如附骨之蛆纏綿上來,來自九淵深處的幽靈的冰冷氣息彌漫在原本寧靜祥和的太空船…… 
  這一部分把人與工具之間的緊張對峙發揮得淋漓盡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次的工具是能夠模擬大部分人性的超級電腦,也許正因爲太過于象人所以才淩駕于人的頭上。比起前面以及後面的章節的隱晦,似乎這一章想表達的思想鋒芒外露了許多。
  Chapter Four:Jupiter and Beyond the Infinite(木星以及無限蒼穹)
  這一樂章是最夢幻也最詭異的一段。 
  “發現者號”按計劃到達木星。與黑石擦肩而過。靜謐的太空裏,黑石安靜地漂浮著。宏大和詭譎混合在一起,在越來越清晰的背景音樂裏,更顯示出一片空洞的死寂。
  大衛穿越時空隧道。緊接下來的大量反色偏色的鏡頭畫面讓人頭昏眼花。旋轉混沌斑斕變幻扭曲閃爍絢麗詭異夢幻墮落飛騰快感失重加速窒息沖擊紅綠藍紫黃……若說前面的視覺沖擊充滿了全金屬的氣勢磅礴和機械化的一絲不苟,那這裏的視覺沖擊則是瘋狂的激情、癲狂的嘉年華、迷幻藥物刺激下的狂歡的幻覺。“據說當年的嬉皮士們是躺著看完這部電影的,因爲影片那無比絢麗的視覺沖擊可以讓他們體嗑藥後的幻覺快感;而且幹脆有人懷疑庫步裏克是在吸食LSD之後拍攝了這部影片。”假若這是真的話,那毫無疑問是屬于這一段的。在深夜的時候,獨自看這段片段,甚至有一種毛骨悚然卻又欲罷不能的快感。 
  接下來發生的更象大衛潛意識裏的幻象。太空艙落入一個充滿巴洛克式風格的臥室。穿著宇航服的大衛明顯衰老,然而他看到了穿著舊式睡袍進餐的更衰老的自己。然後,進餐的老人大衛又看到了躺在床上更衰老的等待死亡的自己。神秘的黑石出現在垂死的大衛面前,大衛伸出手指急切地去觸碰它。一轉眼,透明晶瑩的球體裏孕育了新的生命——星孩。生命的終點是死亡,時間卻沒有終點,死亡不過是另一個新生的開始。星孩的目光凝視著宇宙,前方是未知的未知,影片卻已經結束。
  簡評
  本片曾獲得5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導演提名。但導演斯坦利?庫伯力克的命運似乎總是如此,獲得無數提名但永遠也拿不到一個奧斯卡的大獎。該片在科幻片領域的重要性是其它任何一部影片都無法代替的,你看過該片後就明白爲什麽後來的科幻片裏的飛船會是那樣,爲什麽外星的表面總是砂石遍地。 該片絕對不是一部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它帶給我們的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永恒的絕望,正因爲有這樣深邃的思想意義,也使得這部科幻片不像日後的《星球大戰》那樣廣受歡迎。但是,它絕對是一個裏程碑。
  庫布裏克出生于紐約,13歲時從父親那裏得到一件禮物,是一臺照相機,從此培養了對攝影的濃烈興趣。他是地道的美國人,但其藝術靈性更偏于歐洲,後半輩子一直住在倫敦,並因害怕乘坐飛機,很少出門旅行。從1957年的《光榮之路》開始,他便開始爲好萊塢拍片,並以進度慢、膠片損耗高著稱,他拍攝的膠片中不到百分之一能最終用上,比行規高出十至二十倍,但其作品幾乎每部都堪稱傑作。他留下的詳細資料促成了《人工智能》,由斯皮爾伯格最後完成。庫布裏克屬于“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人,嘗試了完全不同的類型和風格。但他的作品有一些共性,如節奏較慢,構圖講究,每個細節都精雕細琢。庫布裏克作品的一個共同主題是人的非人化。他自己喜歡過隱居的生活。 
  庫布裏克以慢工出細活著稱。他成名後所拍片子不多,但每部都稱得上傑作。他一共拍了兩部科幻片,但這兩部均高居多數人的科幻十大排行榜。《2001太空遨遊》耗時4年,華納公司的主管忍無可忍,打電報問庫布裏克“這‘2001’到底是片名還是這部影片的發行日期?”影片于1968年4月上映,招來一片非議。影評界的“慈禧太後”寶琳?凱爾稱它爲“裏程碑式的缺乏想象力的影片”;阿西莫夫憤然抗議該片違背了他的第一定律,即機器人不會對人帶來傷害;當紅小生洛克?哈德遜從首映禮上憤然退場:“誰能告訴我這片子究竟講什麽玩意?”面對電影內行的不解和不屑,一位17歲的中學生脫口而出:“這是讓你體驗的,不是讓你理解的。”庫布裏克終于在最不“懂事”的人群中找到了知音。 
  《2001太空遨遊》像是一座金字塔,宏偉、神秘,甚至乏味、不知所雲,它違反了幾乎所有電影學院奉爲神聖的原理,傳統的劇情、人物、臺詞等要素在這裏變得無足輕重,而特效、畫面和音樂占了主導地位。著名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同名小說作者)說得好:“你若看一遍就明白了整部影片,那只能證明我們失敗了。” 
  2001年已經過去,那麽,影片中描寫的現象究竟發生了沒有?星際間的旅遊、太空中的旅店、嫉妒而殺人的電腦……這些都沒有變成現實,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影片的價值。我們現在觀賞該片,一定會注意到哪些設想超前了,哪些落後了,但我們更會爲它的不朽而感到震撼。這部當年被巴黎《快報》稱爲“開創未來電影新紀元”的作品,不是科技發展的“天氣預報”,而是一個寓言,一種有關人的進化、人性及宇宙的沈思和遐想。 
  影片以三四百萬年前非洲荒原上一群猩猩開場,配畫面的音樂是理查?斯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首取材自哲學家尼采的交響詩。最具象的電影藝術跟最抽象的音樂及哲學如此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撼動著感官和心智。該片的情節圍繞著一塊神秘的黑石,它出現在遠古的非洲,教會人類怎樣拿骨頭當工具;出現在2000年的月球,引導人類前往木星探險;最終,它也出現在木星周圍。庫布裏克用大量視覺和聽覺形象,暗示著人類的演變,如第一樂章(跟古典交響樂一樣,全片共分四個樂章)轉到第二樂章,大猩猩將當作工具和武器的骨頭抛向天空,骨頭在天空翻轉,慢鏡頭叠化成行駛中的宇航船。這個影史上最令人瞠目結舌、時間跨度最大的銜接極具象征意義,因爲後來機器人哈爾就把宇航船當作殺人工具。 
  影片中還有大量交配和生殖的暗喻,從開始時宇航船的停泊,到最終太空嬰兒的誕生……影片的人物不多,且缺乏鮮明特征,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庫布裏克設置了一個沒有形體、只有固定拍攝“眼”的機器人哈爾,這個完全用聲音來塑造的角色不僅是本片中最“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許多專家更認爲它是所有庫布裏克作品人物中最出彩的。哈爾代表著人類創造機器後可能造成的惡果,即機器成爲人的競爭對手。這一主題在斯匹爾伯格的《人工智能》中有更深入的探討,但本片中這種敵對更有原始沖擊力。影片從宗教角度也自成體系,由人類的起源、墮落和贖罪等部分組成,而外星人(通過黑石)扮演著上帝的角色。 
  庫布裏克戲稱道,米高梅公司稀裏糊塗投資了一部宗教片;而影片放映過程中出過一件奇特的事:一個年輕人不由自主沖向銀幕,一頭撞到銀幕上的黑石畫面,嘴裏大喊著:“這就是上帝!”有人認爲,影片表現了一種人類無法超越自己的悲觀論調,人類必須依靠更高級的天外之物,才能取得進步和進化。克拉克則反駁道:很多人不喜歡這部作品,因爲他們看到了自己可憎的一面,但那些都基于現實。1971年上映的《發條橘子》,其科幻成分比《2001太空遨遊》要淡得多,它的故事發生在大約10年後,而且沒有牽涉到外星人、機器人等題材元素,因此,它的科幻色彩從表面上只體現在未來派虛無主義的布景。但《發條橘子》的故事仍有一定的科幻性,比如通過手術“改造”或“糾正”人的某種心理傾向,如同醫治身體疾病,這在很多社會屬于既被期盼、又遭痛斥的科技嘗試,如前些年我國用這種方式“治療”同性戀,引起廣泛關注。《發條橘子》是一部極度渲染不道德行爲的道德劇。主角是一個英國的年輕人亞力克斯,他有兩項嗜好,施暴(包括強奸)和聽貝多芬。片名中的“發條”是指“機械”、“人爲”,而“橘子”(orange)脫胎自“黑猩猩”(orang-utan)一詞,當然影片中也通過橙色的背景,加以呼應。影片從一家充斥受虐形象的牛奶吧啓幕,接著,亞力克斯跟他的狐朋狗友痛打無家可歸的叫花子、強奸民女、破門而入、乾盡壞事。他們的行爲是極端非理性的,但表現的暴力卻並非寫實,而有一種誇張的、舞蹈般的美,讓觀衆既感到惡心,又目不轉睛。更絕妙的是,庫布裏克爲他們喪盡天良的暴力配上了最優美的古典音樂和傳統歌曲(如《雨中曲》),而且協調到宛如芭蕾舞配樂。亞力克斯入獄兩年後,接受沖擊治療,對他原先的兩大嗜好産生條件反射的厭惡。這種“治療”究竟能否把一個壞人變成好人?庫布裏克透過一個片中角色的話,表達了他的觀點:“善良來自內心,是人的自由選擇。當一個人不能自由選擇時,他不再是一個人。”于是亞力克斯重新踏上社會時,已經是一個被剝奪了自由意志的“發條橘子”,既消除了惡習,也泯滅了個性和人性。有趣的是,影片中的未來政府是一個介于專制和民主的怪胎,它一方面主張治愈刑事犯,把監獄騰出來關政治犯,另一方面它害怕競選中失利,而且媒體也仍保持著獨立性。這可能是編導從激進派的角度對保守黨當政的畏懼。《發條橘子》宛如片中的音樂,以完美的藝術形式烘托起暴力和罪惡這個令人不寒而栗的現象。它提出了許多難以回答的問題:文明社會究竟能不能消除暴力?如果政府能夠剝奪一個人的自由意志,但這種行爲治療法的確能夠爲公衆帶來好處,這到底是得不償失還是值得采納?如果我們失去了選擇善與惡的權利,我們將改善整個社會抑或使之惡化? 
  比較這兩部科幻片,《2001太空遨遊》的科學成分較濃,《發條橘子》更像政治幻想片(如《1984》),但兩部作品真正的價值均在于其哲理命題,在于庫布裏克對人類命運的關注以及他那無與倫比的藝術創新。 
  一句話評論
  《2001太空漫遊》已經超越了科幻片的範疇。——《阿波羅導報》
  即使在30多年後的今天,本片依然保持著華麗的藝術成就。——《華盛頓郵報》
  影片通過畫面和音樂打造效果,它是深邃的,雖然不能迎合我們,卻可以激勵我們。——《芝加哥太陽時報》
  幕後制作
  從猿人到太空人,本片無所不包,它像是一座金字塔,宏偉、神秘,甚至乏味,它違反了電影學院奉爲圭臬的幾乎所有神聖原理,傳統的劇情、人物、臺詞等要素在這裏變得無足輕重,而特效、畫面和音樂占了主導地位。2001年已經過去,星際間的旅行、太空中的旅店、嫉妒而殺人的電腦均未變成現實。但它作爲一個寓言,一種有關人的進化、人性及宇宙的沈思和遐想,依然震撼人心。影片以三四百萬年前非洲荒原上一群猩猩開場,配畫面的音樂是理查?斯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首取材自哲學家尼采的交響詩。庫布裏克用大量視覺和聽覺形象,暗示著人類的演變。影片從宗教角度也自成體系,由人類的起源、墮落和贖罪等部分組成,而外星人(通過黑石)扮演著上帝的角色。影片的人物不多,缺乏鮮明特征,與之形成反差的是,一個沒有形體、只有固定拍攝“眼”的機器人哈爾,一個完全用聲音來塑造的角色,不僅是本片中最“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一些專家認爲它也是所有庫布裏克作品人物中最出彩的。1984年推出的續集《2010》並非庫布裏克所拍,但仍改編自亞瑟?克拉克的原作。它相當程度上解釋了《2001》中的劇情,作爲解密性質的作品頗有價值。
  花絮
  奈傑爾?達文波特(Nigel Davenport)和馬丁?鮑爾薩姆(Martin Balsam)都曾爲片中電腦哈爾配音。當時達文波特已經趕到片場,在鏡頭外念出哈爾的臺詞,但導演庫布裏克認爲達文波特的英語口音不佳,幾周後便解雇了他。一位助理導演曾想兼任此職,但倫敦口音過重。後來,鮑爾薩姆在紐約錄制了哈爾的對白,但庫布裏克仍不滿意,最終,道格拉斯?瑞恩(Douglas Rain)在影片後期制作期間重新錄制了哈爾的所有臺詞。
  在片中爲任務控制配音的弗蘭克?米勒是一名真正的美國空軍指揮控制中心軍官。
  在庫布裏克最初接觸科幻作家亞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時,克拉克曾建議改編自己于1948年完成的短篇小說《哨兵》,最終,影片中只有在月球上的橋段是源自這部小說。
  庫布裏克最初計劃請亞力克斯?諾斯(Alex North)負責爲本片配樂。但在影片拍攝期間,爲了培養表演情緒,庫布裏克在片場放起了古典音樂,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隨即,庫布裏克決定將古典音樂作爲影片配樂。
  爲了加快影片情節發展的節奏,在紐約首映之後,庫布裏克剪掉了19分鍾畫面。
  在片頭場景中,除了兩只小猩猩之外,所有的猿都是由演員扮演。
  雖然影片上映時是寬銀幕立體電影,但影片並非是由三部攝影機攝制而成,而是用一臺裝有70毫米膠片和變形鏡頭的攝影機拍攝完成的。
  爲了拍攝月球表面的場景,庫布裏克使用了數噸沙子,這些沙子都經過清洗和染色。
  當時美國人工智能的領軍人物馬文?明斯克(Marvin Minsky)曾任本片顧問,在片場時差點被墜落的扳手砸死。
  片中電腦哈爾在關機時唱的歌出自IBM7094,當時是1961年,是第一首由電腦唱出的歌。
  在小說中,電腦哈爾的年齡只有4歲,在片中卻有9歲。
  電腦哈爾(HAL)影射的是國際商用機器人公司IBM,HAL三個字母在英語字母表中的下一個字母分別是I、B、M。在電影中的哈爾的十年生日時,現實中的IBM公司還專門舉辦了一個紀念會。
  洛克?赫德森在看過本片首映後,走出門口說道:“誰願意告訴我這部電影是關于什麽的?”
  編劇亞瑟?C?克拉克曾說道:“如果你能理解2001的全部,那我們就失敗了,我們要提出的問題超出我們的想象。”
  在將影片賣給英國電視臺時,庫布裏克要求影片以“信箱”格式播放,即在畫面的上下方都有黑色區域。但BBC電視臺抱怨說在外太空的畫面中黑色區域容易與畫面混淆,在首次播出時,電視臺在黑色區域中添加了假星星,庫布裏克得知後強烈反對,于是電視臺再沒敢繼續。
  庫布裏克的女兒在片中扮演了弗洛伊德博士的女兒。
  影片名片中出現“2001”是因爲2001年是新世紀的第一年,1999年,亞瑟?C?克拉克曾召開新聞發布會,他稱自己因太多人認爲2000年是21世紀的第一年而感到不安和沮喪。
  劇本的最初版本只用了58天便創造完成。
  片中大概有88分鍾沒有對白。
  在《娛樂周刊》評選的“影史百部佳片”榜單中,本片名列第26位。
  爲了紀念小說和本片,美國航天航空管理局將一顆火星命名爲“2001火星漫遊”。
  在影片剛剛開始的一段鏡頭中,地上死去的斑馬是在一匹死馬身上畫上斑紋僞造成的。
  爲了讓電腦哈爾說話的語調悠閑舒緩,給它配音的道格拉斯?瑞恩在錄音棚中也徹底放松,將光著的雙腳放在了枕頭上。
  全片只有205個鏡頭是特效鏡頭。
  穿幫鏡頭
  當宇航員進行首次艙外活動時,可以清晰發現懸吊演員繩索的陰影。
  在月球上的場景中,宇航員的頭盔映出了拿著手持攝影機的庫布裏克。
  當從分離艙重新回到飛船時,波曼深吸了一口氣,這個動作是不合常理的,在進入真空的空間前,應該深呼氣,否則肺部可能爆炸。
  當哈爾殺害冬眠中的機組成員時,雖然經曆了數周的冬眠,但他們明顯刮過臉,而冬眠時毛發胡須會繼續生長。
  影片主題
  139分鍾的片子,在今天看來也不算長。但是,緩慢的節奏使得有時間延長了數倍的感覺;豐富的細節包含了似乎過于龐雜的信息,使得內在的寓意充滿了模糊性、多重性、不定性,難以進行系統的清晰的明確的闡述。在成混沌一片的影片裏抽絲剝繭一般梳理庫布裏克的思想,那是費腦筋的遊戲,也是庫布裏克迷們樂此不疲的動力所在。
  這部片子的劇情並不明顯,或者說缺乏具有劇情片常常應有的緊張、懸念、刺激等等因素。似乎比起故事來,導演更樂于在畫面和音樂裏寄予他的思考。影片裏有大量充滿寓意的意象,而黑石、骨頭則是最典型的。
  黑石
  黑色的方碑,安靜地漂浮在太空裏,像極了宇宙的墓碑,然而它的寓意遠遠超越了死亡。貫穿全片的黑石,充滿了神秘的宗教意義。它在影片裏總共出現了四次:猿人進化成人類之前一刻,月球之旅的結尾,飛向木星的“發現者號”和它擦身而過,垂死的大衛的床前。每次的出現,似乎都昭示文明的轉機。它從何來,到何去?它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若是人工的,那它的創造者是誰?我們,一概莫知。也許,庫布裏克也不知道。這個神秘的造物在影片裏是一個充滿宗教色彩的符號。它既能夠讓人想起聖經裏摩西在西奈山頂從耶和華那裏領受的刻著“十誡”的石板;又能讓人想起供奉在猶太人的耶路撒冷聖殿裏的黑色石頭。它是伊甸園智慧樹的果實,人類觸摸它的舉動,與亞當摘取智慧樹的果實如出一轍。它是文明的載體,智慧的傳承者。它是神的天啓,上帝的神喻。它神秘,靜默,詭異,也許它是真實存在的,是宇宙智慧生命留下的天書;也許它僅僅是幻覺,是人類潛意識裏創造的“物的上帝”。不過,唯一能肯定的是,當手指觸碰到黑石那一刻,意味著飛躍、進化。黑石是蒙昧、衰老的墓碑,是文明、新生的搖籃。也許它是庫布裏克表達自己對人類文明曆史的一個媒介,也許它象征那些引起曆史翻天覆地變化的觸機——那些被稱做“曆史進程的必然”的偶然事件。有誰知道呢?黑石象征寓意的模糊性,往往讓我們望而卻步,冥思苦想卻不得其解。
  骨頭
  相比起來,骨頭的含義更明確得多。骨頭——工具,這是確鑿無疑的。馬克思主義的曆史觀裏,把使用工具作爲人類的定義,文明的開端。骨頭便是這最初的工具。而時間流逝了漫長的400萬年,我們發現,雖然我們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高科技造就的宇宙飛船和最初的猿人的骨頭在本質上沒有區別,還是——工具。庫布裏克充滿了憂思,看著隨著科技的進步,工具越來越精妙,人類也越來越依賴于工具,大師不由自主地在片子裏表達了這種憂心忡忡,比起對生命隱晦的思考,這一次有遏制不住的尖刻諷刺,尖銳得有一點鋒芒畢露的味道。如果簡單地把這種憂患意識歸納成人與工具之間你死我活的抗爭,那也難免是對庫布裏克的粗暴解讀,矛盾才是導演真正的心態。人與工具之間的對抗,最終指向的是人,以及生命。在憂心忡忡的下面隱藏的是導演對人的愛恨難言,難以描述的矛盾心態。看看那個殺死人類的電腦HAL,這科技的最高結晶,因爲像極了人,所以成了類智慧生物,但是正因爲像極了人,繼承了人的多疑、自私這樣的缺點,HAL犯了彌天大罪,最終招來自身的滅亡。這工具的最高代表,按理說導演是排斥、憎惡它的,然而臨死前HAL的歌聲卻是這部充滿理想思考卻顯得冷冰冰了一些的片子裏最溫暖最感性的一幕。也許,我們能感受到這幕後大師的對HAL的一絲憐愛,惋惜。
  工具的強勢,人類的弱勢這也不是絕對的。當大衛毀滅了HAL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人類如何把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發揮到極致,而工具是如何脆弱,命運操縱在人類手裏。因此,庫布裏克的困惑又出現了:生命該向哪個方向進化?
  原本功能強大的HAL的出現,也似乎預示著生命進化的一個方向:人工智能。我們已經在很多很多的小說電影漫畫裏看到,機器人如何地進化成比人類更高級的生命,然後新老人類彼此發生尖銳的對抗。那個時候,還沒有阿西莫夫天才而冷酷的三定律,擁有近乎無限自由的HAL也許能夠真的創造出屬于它的時代。但是,我們也看到了HAL的不堪一擊。這是人工智能進化夢的破滅,而人類的文明進化似乎也進入了死胡同。于是,我們在片子的結尾看到另一種生命的形式——導演想象中的、擁有無限自由、能在宇宙中自由穿越的生命——星孩。比起彌漫整部片子的神秘、破滅、困惑來說,這個樂觀的結尾在我看來顯得有點勉強。
  Odyssey(奧德賽),來自希臘神話裏的奧德修斯的故事。特洛伊戰爭之後,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漫長的時間,曆盡艱辛。庫布裏克用它來爲自己的片子命名——《2001: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遊》)。當華彩樂章奏響的時候,生命的思維在沒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宇宙裏漫遊,伸向無限的未知,探索那終極的意義。
  阿瑟 克拉克原著《2001:太空探險》 
  這部小說沒有主人公,故事講了三分之一後,兩名宇航員出場,其中一人一直持續地活動到故事的結束。在作品中有一名貫穿始終的主線,那就是所謂的人類繁衍和創造的文明。全書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月面發現了磁異常現象,爲了調查這種現象,弗洛伊德博士急忙奔向月球。博士一行,在自黎明時到達現場。在一瞬間開始吸收太陽光線的T?M?A-1産生銳利的能量輻射。第二部是2001年,宇航員鮑曼和普爾乘坐勘察者1號,飛向土星。飛船穿過小行星帶,通過木星表面,再奔向遠方。第三部,航行計劃不能按原來的預想進行。電子計算機卡爾想要隱藏計劃的真正目的。獨自承擔人類的責任,進行一系列的破壞活動。後來普爾和三個冬眠者死去,僅剩下鮑曼一人。第四部,鮑曼終于來到了土衛八亞佩特星球上,在亞佩特的表面聳立著星星之門。在接近星星之門的瞬間,那裏就變成了通向宇宙彼方的走廊。在遙遠的古代,促使人猿進化的高級生物,現在正把人類引向某處。
http://baike.baidu.com/view/398823.html?tp=0_00

《2001:太空漫遊》

2008年3月19日,英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病逝於他的第二個故鄉斯裏蘭卡首都可倫坡,享年90歲。這位堪稱20世紀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家寫過多部科幻鉅作,但終其一生最被大眾所知曉以及最常被提及的作品,便是1968年所出版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而當年與小說同樣造成話題的同名電影,不僅是科幻電影的傑作之一,更是影史上擲地有聲的經典。與亞瑟克拉克合作編寫本片劇本的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以充滿形式主義的風格,替科幻電影開創新的電影語言,壯麗的影像、詩意的筆觸卻帶著賦予哲學上思考,將當時只是B級片的科幻電影推向嚴肅電影的層次,《2001:太空漫遊》的成績亦確立了庫柏力克在影史上的大師地位,而那一年他才39歲。 
  40年過去了,庫柏力克與克拉克相繼辭世,但是他們兩人合作的傑作造就了一個影史上的「障礙」,之後沒有科幻電影可以超越它的成績,而這個「障礙」卻也啟發了後世的創作者,像是《星際大戰》的喬治魯卡斯、《ET外星人》的史蒂芬史匹柏等人都受到《2001:太空漫遊》的感召。2008年4月2日,是《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首映的40週年,再次透過DVD閱讀這部作品,資質駑鈍的我仍舊無法參透部分片段的庫式哲學,但是又無法否認其震撼心靈的魔力。套句好萊塢影帝傑克尼克遜在紀錄片《庫柏力克大師傳奇》(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中對庫柏力克的禮讚,「大家都說他很偉大,我覺得這麼說還低估他了!」是的,偉大實在不足以形容《2001:太空漫遊》的奧妙精髓,但這我卻也想不出來還有比「偉大」更貼切的形容詞!
  庫柏力克的電影魔法
第一次看《2001:太空漫遊》,應該是在中學的時代,透過錄影帶認識這部經典,那個時候很難理解片中的意涵,但對科幻片情有獨鍾的我,卻也著迷於影片中瑰麗的太空場景。2000年,華納家庭娛樂發行(當時臺灣是由巨圖代理發行)「庫柏力克經典珍藏系列」套裝DVD,而有機會親炙庫柏力克六部代表作,包括《一樹梨花壓海棠》、《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亂世兒女》、《金甲部隊》、《大開眼戒》等6部作品以及附贈的紀錄片《庫柏力克大師傳奇》,懾服於庫式鏡頭下的世界,那份毫不妥協的創作力與開創性更是令人崇拜不已,那一年我的「電影之神」(卓別林、勞勃阿特曼、奇士勞斯基、肯洛區、馬丁史柯西斯)多了一位新的名單。 
  史丹利庫柏力克並非科班出身,但是卻是功力深厚的電影作者。13歲收到一臺相機為生日禮物而開啟了庫柏力克的攝影生涯,在他就讀紐約塔夫特高中時就曾賣過多幅照片給「展望雜誌」(The Look),1946年畢業後就到該雜誌去上班,成為該雜誌聘用過最年輕的攝影師,之後拍出千幅著名的照片。後來靠著俄國導演普多夫金的「電影技巧」一書,以及留連紐約現代美術館以及各大電影院,這些地方成為他最好的電影教室,當時他更受到德國導演麥克斯奧菲歐司(Max Ophüls)複雜、流動的攝影風格的啟發,也影響日後的創作風格。 
  1951年,庫柏力克拍攝了紀錄片《拳擊之日》(Day of the Fight),並把該片的版權賣給雷電華電影公司(RKO);兩年後籌措資金完成了處女作《恐懼與慾望》(Fear and Desire),在商業上並沒有獲得迴響,而庫柏力克也被評論界視為業餘導演,讓他十分的沮喪。而庫柏力克第一次獲得影壇的重視是1957年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該片以一幕逆向的伸縮鏡頭而成為電影課堂的教材,而從這部作品之後,庫柏力克的每部作品都引起影壇的騷動,一直到他的遺作《大開眼戒》依舊話題性十足。 
  無論是史詩之作《萬夫莫敵》;探討情慾的《一樹梨花壓海棠》、《大開眼戒》;反戰的黑色喜劇《奇愛博士》;集暴力與反暴力於一爐的《發條橘子》;驚悚又黑暗的《鬼店》以及越戰電影《金甲部隊》,庫柏力克在這些作品中都展現其對人性犀利的觀察,以及對類型電影的顛覆與開創。或許在當時看來,庫柏力克電影鏡頭是那樣驚世駭俗或是難以理解,但是來到了21世紀,庫式的作品依舊沒有被淘汰,反而吸納了更多的影迷,而最顯著的影片便是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
  開拓無窮想的科幻視野
《2001:太空漫遊》是史丹利庫柏力在完成《奇愛博士》後的另一代表作。這部片被譽為電影史上第一部、也是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源自於亞瑟克拉克於1950年的短篇小說《哨兵》,庫柏力克在完成《奇愛博士》而聲名大噪,而兩人在紐約相見後決定攜手改編《哨兵》(The Sentinel),而後發展成為《2001:太空漫遊》的劇本,電影上映後,同名小說亦在七月出版,在當時皆受到矚目。 
  《2001:太空漫遊》分成三個部份,分別以「人類的誕生」、「月球之旅」、「木星任務」連結了人類的演進史,從遠古時代到太空時代的文明辯證,成為這部片的母題。 
  電影開場的三分鐘,沒有任何的畫面(所以在看影片或是DVD時別以為拷貝壞了),只有大量的環境音,讓觀眾宛如置身於太空的感覺。影片的序幕則是自月球望著地球,而太陽在地球的背面緩緩升起,此時響起理查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交響曲的第一章「日出」,替本片揭開壯闊的氣勢,這個片頭與配樂搭配的天衣無縫,堪稱是影史的經典。接下來的二十分鐘裡,卻是沒有任何一句的對白,庫柏力克帶領觀眾回到猿人的時代,讓觀眾回顧文明的最當初,一群猿人正在爭奪骨頭為武器。隨著骨頭被拋起,人類躍進200萬年後的太空時代,諷刺的是人類的文明卻是來自那根骨頭…。 
  2001年,人類已經成功的征服太空、登陸月球,並開展探測木星的任務,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尋找發出強大電波的黑色石碑。而在這艘太空船上共有兩位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及一部叫做哈爾9000型的超級電腦,在漫長的旅途中,兩位太空人發現哈爾想要取得控制權,於是他們計畫關掉哈爾,但是哈爾卻先發制人,殺害三個冬眠的太空人,和在太空船外執行任務的太空人…。 
  《2001:太空漫遊》跨越了人類的時空,從遠古到現在用一個骨頭與太空船銜接,隱喻了人類科技的渺小,而電影搶戲十足的殺人的超級電腦與人類的角力,也呼應了電影開場前猿人之間的骨頭爭奪戰,只是彼此使用的工具不盡相同,不管是猿人或是進化的人工智慧,人類骨子裡的殺戮獸性與佔有欲從未消退過。人類的文明與機械、科技的微妙拉扯與辯證,在猿人/人類/電腦的不同時代中,成為庫柏力克最耐人尋味的文明反思。 
  而《2001:太空漫遊》不僅呈現庫式對人類文明的觀察,也展現了庫柏力克完美主義的導演意志。這部籌劃長達三年的作品,庫柏力克美個環節幾乎親力親為,片中250個特效皆出自其指導,他更號召了數百位NASA的專家加入影片的製作陣容,庫柏力克用電影帶領了觀眾飛向了太空,只是當時美蘇的太空競賽還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而阿姆斯壯尚未登陸月球,但庫柏力克與亞瑟克拉克卻以無窮的想像力,準確的預測了人類的科技,不論是月球的殖民、衛星電話、大空船、太空漫步,都驚人的展現兩人的未來觀。
  超越想像的影史「驚雷」
《2001:太空漫遊》成為60年代的電影「驚雷」,他開啟當時電影創作者的視野,如果沒有《2001:太空漫遊》或許《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就不會存在,而俄國大師塔可夫斯基甚至拍攝了科幻電影《飛向太空》來回應庫柏力克。庫式的創意影響後代的電影特效,但是當年卻是沒有電腦動畫的時代,所有的特效憑著手工來完成,那份真實感到現在看來依舊未變。 
  此外,《2001:太空漫遊》令觀眾著迷卻也同樣困惑的是影片大膽的敘事手法,影片幾乎用著詩意的影像,替觀眾描繪出太空的世界,影片只有40分鐘的對白,而剩下的一百分鐘如默片一般,庫柏力克想要表達什麼?他讓觀眾自己發掘,就如同本片的片尾,到底那個看著地球的嬰兒,該怎麼解釋?每一位影迷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庫式卻從來不給觀眾答案,就如同庫柏力克利用大量的環境音、古典音樂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藍色多瑙河》等樂章當作本片的配樂,都留給觀眾無窮的想像空間,而這些音樂讓《2001:太空漫遊》瀰漫濃厚的藝術氣息,卻也造就另一股旋風,理查史特勞斯等人如果知道自己的音樂被用在科幻電影上應該也會感到不可置信吧?不可否認的,庫柏力克與亞瑟克拉克在那個太空競賽開起頭的當下,就帶領觀眾飛向了太空,踏進了太空船,進入了無窮大的宇宙。這讓科幻電影擺脫B級片的框架,而成為影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卻也是最偉大的一部。 
  這部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片,瑰麗的影像與人類對未來世界的嚮往,都成為影史的一個標記與裏程碑。只是美國影壇卻在當年忽略該片的成就,儘管當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原著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視覺效果等四項提名,但最後只得到最佳視覺效果獎,這也是庫柏力克得到的唯一的小金人。好萊塢對大師的致敬總是後知後覺,從卓別林、奧森威爾斯、希區考克、庫柏力克到勞勃阿特曼都只有得到終生成就獎,這幾位導演在天堂相遇時應該都十分感歎吧! 
  1968年的4月2日,《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的Uptown劇院以70厘米的拷貝作為世界首映,之後才開始盛大聯映。當初該片上映時的票房並不出色,美國影評更是評價兩極,而頗具影響力的影評人寶琳凱爾批評這部電影毫無想像力,但是在這部片即將下檔之際卻意外的受到嬉皮一族的歡迎,諷刺的是這全拜迷幻藥的流行所賜。這些年來,《2001:太空漫遊》已經成為影史上無可取代的經典,並在許多國家一再的上映,鄰近香港便在去年舉辦庫柏力克回顧展中,重新的回顧這部傑作。只可惜臺灣的觀眾沒這福分,這希望有片商能在我的有生之年完成我的願望,重新在戲院放映《2001:太空漫遊》! 
40年後,身為影迷的我以朝拜的心情再度觀看這部電影,卻只能欣賞DVD來過過乾癮,但是這套雙碟版DVD的發行也算是片商的恩賜了,因為這部片的數位修復的畫質好的教人讚嘆,而豐富的幕後花絮更是研究這部片最好的教材,身為影迷的你真的值得買下這部片好好膜拜啊!
  《2001:太空漫遊》雙碟特別版DVD/華納家庭娛樂發行
第一碟:新數位化修復之本片 
演員凱爾杜利亞、蓋瑞洛伍德講評  
第二碟:《2001:神話的塑造》 
站在庫柏力克的肩膀上:《2001》的傳承 
看見未來的視野:《2001》的預言 
【2001:太空漫遊】幕後花絮 
宇宙的遠方:《2001》的創作概念 
2001:早期概念美工圖檔 
史丹利庫柏力克攝影集錦 
1966年庫柏力克接受傑瑞米柏恩斯坦之專訪
  《2001:太空漫遊》得獎或紀錄 
1969年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特效 
1969年 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最佳攝影 最佳音效 
2002年 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影史十大佳片第六名 
美國電影協會(AFI)影史百大佳片http://orzmovie.com/?p=108&page=4

《太陽浩劫》向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致敬>聞天祥2007-11-30

《太陽浩劫》不像一般好萊塢科幻片充斥著奮勇犧牲的英雄!從一開始物理學家因為佔用了太多通聯時間,害工程師無法錄製聲影留給家人而大打出手,導演就凸顯了這群「人類最後希望」的艦隊成員們,平凡、人性的的那一面。 
英雄的無用武之地,讓艦長真田廣之提前出局,變得有點理所當然。而他和艦上的心理學家都對陽光有種近乎殉道的執迷,幾乎成了一種慾望的投射,並且讓烈日灼身變成一種快感的儀式。再加上航空官的出錯、副艦長的貪生、甚至楊紫瓊飾演的植物學家對樹苗的呵護多過對人本價值的尊重,「偉大」在這裡成了一種虛矯,「犧牲」也成了有條件下的選擇。畢竟,當生與死靠得如此之近,道德就不太可能成為是非題,而會有更複雜的參考座標。這也讓席尼墨菲的角色,從猶豫、膽怯到最後投擲彈頭,有了一種辯證性的意義。 
  人類既渺小卻又可能扭轉乾坤,人性也像光與影一樣出現了陰與亮的反差(有人最後關頭自我犧牲,有人一開始就想犧牲他人)。這個意識型態與創作傾向,讓全片籠罩了一股猶豫的氛圍,而非一般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激昂樂觀,就這點而言,它反而比較接近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或塔科夫斯基的作品,但原創性與啟發性還略遜一籌。另外囿於多角設計,部分人物的面目模糊或性格轉折欠缺鋪陳,也是明顯的瑕疵。尤其最後有點揭開謎底意味的叛艦喋血,雖然開始的氣氛營造還算成功,但終究沒把全片觸及的含意再拉高,僅成為緊張氣氛的加溫劑,卻又不見得比同型影片高明,未免可惜。
http://www.mtime.com/my/vin/blog/734641/

  2007《太陽浩劫》Sunshine
  ■導演:丹尼?博伊爾(Danny Boyle)
  ■主演:希裏安?墨菲(Cillian Murphy)、楊紫瓊(Michelle Yeoh)、真田廣之(Hiroyuki Sanada)  
  電影簡介  
    公元2057年,在短短的半個世紀後的地球,在科學家的證實下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太陽漸漸失去了它普照萬物的能量,已經提前進入了可怕的衰竭階段,地球將因爲缺乏光照能源而陷入冰封,全人類瀕臨滅絕危機。
  地球的最後一線生機有賴于一支由八位科學家及航天員組成的團隊。他們乘坐宇宙飛船“伊卡魯斯二號”(Icarus II)飛速地奔向太陽,執行的任務就是負責運送核子彈頭,重新點燃垂死的太陽。這支“太陽營救小組”的成員來自世界各地:機長凱恩達(真田廣之飾)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團隊領導;而飛船中的掌舵則是年輕的漂亮的卡西(蘿絲?拜恩飾);她的助手是副駕駛經斯(克裏斯?埃文斯飾);還有負責飛船氧氣供給的植物學家(楊紫瓊飾);航海家特雷(本尼迪特?王飾);物理學家卡帕(希裏安?墨菲飾);通訊指揮官哈維(特洛伊?格雷提飾)以及博士西瑞爾(克利夫?柯蒂斯飾)。八位身懷絕技的地球人擔負起了拯救太陽以及拯救人類的重大使命。
  在他們的飛船上搭載著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如果行動順利的話,這枚投向太陽的炸彈將重新激發起太陽的活力。然而,這艘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近,意想不到的事件也接踵而至。先是他們和地球失去了聯系,身陷浩瀚茫茫的宇宙之中,無所依傍的孤獨感折磨著每一個人。而前路茫茫的恐懼也讓氣氛越來越緊張。接著還意外收到來自 “伊卡魯斯一號”的求救信號。原來早在七年前就已經有一支肩負著同樣使命的營救小組,也曾踏上和他們相同的旅程,並且至今都杳無音信,更不要說安全地返回地球。
  本就前路渺茫的“拯救行動”更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隊員們該如何面對?太陽能起死回生麽?人類能被拯救麽?一場可怕的意外使他們的任務陷入浩劫,全體組員意識到他們不僅得爲自己的生命、理智搏鬥,也得爲全人類的未來奮戰。
  幕後:【盡可能做到真實】
  曆史上50年以前,也就是公元1957年,前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被送入軌道,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2007年正值世界上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即史普尼克一號屆滿50周年,全球推舉今年爲航天年,以此紀念人類將視野雄心探索宇宙。今年最受期待的科幻災難巨片《太陽浩劫》將觀衆帶回人類最野心勃勃的太空想象中。設想50年後的地球也就是2057年,太陽漸漸失去了它普照萬物的能量,已經提前進入了可怕的衰竭階段。最後的一絲希望是一艘帶著八人科學家的太空船前去拯救太陽。對太空片深感興趣的導演丹尼?博伊爾表示,本片的科學原理就像諾貝爾一樣可靠。
  《太陽浩劫》是繼《驚變28天》之後,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從影以來最大預算的太空災難題材。該片不僅是近年來少有出現的科幻航天題材,導演丹尼?博伊爾從探索太陽的天文學開始,精心制作這部《太陽浩劫》,而且特別重視科學性和大小細節。從細部如宇宙飛船的設計,大到任務計劃都詳加研究,聘請英國物理學家布萊恩?寇克斯博士作顧問。影片關于太陽提早衰亡,光照逐漸減弱恐陷地球于冰封之虞的假設,導演強調一切都有科學根據,雖然爲了戲劇效果不得不抛棄一些原則,但還是“盡可能做到真實”。丹尼?博伊爾爲拍此片特地前往美國太空總署拜訪,包括研究宇宙飛船隔熱罩的設計,最後制造出來的伊卡魯斯2號宇宙飛船,在倫敦東區的米爾斯電影制片廠需要橫跨八個廠房才放得下。“絕對不是星際大戰”,丹尼?博伊爾要拍的是一部極具份量與真實感的太空災難電影。
  【熟悉的制作班底】
  繼賣座災難片《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新片《太陽浩劫》再將科學上宛如末日號角的災難假設搬上大銀幕。廣告MV出身,擅長開創視覺新領域的他,與制作班底從劇本場景宇宙飛船太空裝逐步打造,一路到冰封地球與影史前所未見的太陽表面真貌,要帶給觀衆視覺革命,前往這趟驚心動魄的未來太空任務。與《後天》不同的是,本片更希望在全新且全面的災難危機中發掘人性的價值與勇氣。 
  適逢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屆滿50周年,今年全球影壇都關注《太陽浩劫》會不會重新炒熱太空片題材。關于太陽在50年後提早衰竭的科學假設,先前已求證來自黑暗物質以及替補物質造成,在科學推論上確實可靠。導演丹尼?博伊爾就設想出通過向太陽丟核彈的太空任務,創造出這部視覺驚人而且科學可信的太空空難影片。丹尼?博伊爾曾經說過:“除非是那些拍續集的電影,否則一個導演一輩子大概只會拍一部太空題材的電影,因爲拍完後會有掏空甚至死掉的感覺”。言下之意,《太陽浩劫》將是丹尼?博伊爾唯一一部太空題材的電影。
  影片中身著宇宙飛行服的航天員,在5千5百萬英裏的外層空間,長達16個月的星際漂流,身負拯救全人類的冒險任務,要向太陽投擲巨型核彈及時活化太陽。觀衆將在大銀幕上目睹恒星寂滅前閃耀燦爛奪目的光輝——行星狀星雲。而全片用尖端特效以多達500組CGI視效場景打造太陽。視電影爲視聽藝術窮盡耳目之娛的導演丹尼?博伊爾,從《猜火車》的藥癮幻象、《海灘》的世外桃源、《驚變28天》的後人類樂土,《太陽浩劫》是他籌劃多年的科幻災難巨作。影片幕後都是丹尼?博伊爾慣常合作的班底,包括編劇亞力克斯?嘉蘭,和利物浦音樂家、擅長電子音樂的約翰?墨菲。
  【彙集五大洲國際巨星】
  《太陽危機》具有頂尖視覺特效打造肉眼不可見的太陽真貌外,除此之外擅長刻劃人性的導演和編劇也在全面失控的先鋒太空計劃過程中,加注人性思考,如同《驚變28天》要觀衆在極度驚恐後努力尋找人性和希望。而全片的靈魂人物就是八名航天員,他們的友情與信仰如同在《驚變28天》中一樣,在最悲觀現實的災難中提煉出人性高貴的價值,令人感動落淚。
  因爲這是攸關人類生死的重要任務,必須集合全球航天精英。導演丹尼?博伊爾據此特選全球知名演員,最終在《太陽浩劫》中彙集五大洲國際巨星,其中包括英國演員希裏安?墨菲(《驚變28天》)、美國小生克裏斯?埃文斯(《神奇四俠》中的“霹靂火”)、澳洲影後蘿絲?拜恩(《特洛伊》)、新西蘭男演員克利夫?柯蒂斯(《鯨騎士》),以及兩位亞裔演員日裔男星真田廣之(《最後的武士》)與華裔女星楊紫瓊(《臥虎藏龍》)等。所有演員在開拍前共同生活體驗三周時間,培養出同生共死的默契與友情。電影在視覺上有革命性的突破,劇情則有革命性的轉折與情感,保證高潮疊起並讓人落淚。
  楊紫瓊飾演的柯拉珊是出生于馬尼拉的華人,丹尼?博伊爾認爲50年後美國和中國將是全球航天重鎮,力邀楊紫瓊飾演植物學家柯拉珊,負責太空船上氧氣植物園。片中的楊紫瓊將身著《異形》雷普利(Ripley)式太空裝,這可是首度有華裔女星身著太空服裝,登上好萊塢科幻電影的太空艙進行探索宇宙,其造型角色令人期待。
  花絮:
導演丹尼?博伊爾爲了增加幾位隊員的感情,特別在開拍前先安排楊紫瓊與真田廣之等人在一宿舍內“同居”兩星期,讓衆人演出時更有默契。
《太陽危機》是楊紫瓊繼1986年《皇家戰士》後再度跟日本演員真田廣之合作。楊紫瓊坦言就像見到老朋友一樣﹕“大家的轉變就是我們的年紀大了。不過感覺真的很開心,默契也很好。”
在一次接受訪問時,丹尼?博伊爾誇贊楊紫瓊演技出色兼有星味,早已鎖定她爲女主角。而且考慮到50年後中國在世界上地位的進一步上升,楊紫瓊的戲分在片中占較大比例。丹尼又透露找真田廣之飾演宇宙飛船船長,全因王家衛穿針引線,因王的制作公司協助選角時,大贊真田在《黃昏清兵衛》的演出。丹尼又大贊王家衛是出色電影人,雖然素未謀面,但很喜歡其電影。
據悉,影片編劇亞曆克斯?嘉蘭是在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看到一篇提到太陽何時滅亡以及太陽滅亡時會發生什麽的文章後産生創作靈感的。
http://fifid.com/subject/1837356/

《太陽浩劫》:畫蛇添足猶不足>文/火神紀

  這部電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我們如何用微薄的人力去改變那些看似也許根本不可能被我們改變的事物。當巨大的物體告訴我們不可能的時候,我們如何在劣勢下以微小打敗巨大。——火神紀題記。
  科幻電影中最常見的老生常談的一個主題就是對人類末日的種種猜想以及在這種妄測下塑造一個英雄人物來帶領我們走出最後的陰霾躲開浩劫走向新生。危機電影總會給我們設置某種看似無法逃避卻仍有一線生機的危難,而最讓我們所信服的也許就是來自源于無邊無垠的宇宙太空。
  真正的恐懼來源于未知;這總是我所堅信的。因爲未知,所以無知,所以恐慌。當我們開始明白某個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從誕生到消亡的客觀規律後,我們不會再感覺到恐懼,因爲我們可以掌握並且在條件許可下甚至能夠促使它加速發展。只有未知的一切才是足以讓我們膽顫心驚,因爲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控操它,如何能不擔憂以及害怕呢。
  那個無邊無際的宇宙太空,賦予我們無限的幻想之余,也能帶給我們無限的恐懼。因爲浩瀚,因爲無限,因爲地球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小得像一顆微塵,而我們跟地球比起來也僅僅只是微塵;從微弱對巨大的崇敬也足以讓我們望而生畏。
  在5千5百萬英裏的外層空間,長達16個月的星際漂流,身負拯救全人類的冒險任務,向太陽投擲巨型核彈及時活化太陽;因爲太陽提前衰老而提前進入衰竭階段。恒星寂滅前閃耀燦爛奪目的行星狀星雲;用尖端特效以多達500組CGI視效場景打造太陽……這部電影可謂是視聽藝術窮盡耳目之娛的視覺系電影,不論構想和視覺效果無疑是比較有新意而且挺吸引人。
  在科幻電影裏,地球上的所有一切玩具都已經讓我們生厭了,于是我們把目光投向于更浩瀚的宇宙空間去。以我們所掌握的天文知識以及對宇宙的認知程度來說也許正是處于一個最適合幻想的階段,因爲還沒有徹底了解,又不至于徹底無知。了解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像,這也許就是科幻電影的基本了;而無知帶給我們害怕擔憂甚至恐懼心理給科幻電影帶來更多的是一種神秘色彩下的遐想。以神秘的驚悚色彩來帶動科學幻想,這就是成功的科幻題材了。
  但是過于人性化的科學幻想也許已經不足以被稱爲是科學幻想了;科學終究是一件嚴謹而且嚴肅的工作,我也許願意相信這部電影裏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以及對人性美好的一廂情願,然而我卻始終沒有辦法去相信舍棄了科學精神後以科學幻想之名而産生的幻想下那種虛妄的所謂美好。
  在現有的六十九億人口的基數上再發展上五十年後,聯合國的保守估計將有會九十多億的人口活在這個也許已經非常擁擠的地球上。從中橫向地選取八名最優秀的科學家以便兼顧到更多的專業知識一起前往太陽以確保能夠完成也許只有一個機會的科學假想。那麽人類是否會如此冒險地把這個唯一一次的機會孤注一擲地放在幾個心理素質並不如何出色的科學家身上呢,這次投資如果失敗的話人類和地球將最終面臨著滅亡。
  經濟原則下決定了如果要實施這樣的一個計劃應該會采用到的將是分散投資以便減小失敗的風險來確保整個拯救計劃的最終完成,只有確保了計劃實施的成功機率才能更好地保障整個地球的萬千生靈以及人類本身的繁衍生息。把近百億人口和整個地球投資在幾個人身上的投資無疑是愚蠢而且具有極大風險,然而在現有的基礎上又發展了五十年後,人類的智商是否倒退到已經忘卻了經濟原則而如此熟視無睹一往直前呢。
  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的經濟原則會決定把重新點燃即將熄滅的太陽的核炸彈分裝成多份再派遣多艘太空飛船一起前往太陽,在鎖定的坐標上集結後再一齊投擲,這樣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而且就算中途有幾艘太空飛船因爲故障或者其它原因而無法到達目的地的話,也就不會影響到整個計劃的完整實施;又或者所有的飛船都如期到達完成了集結,也可以讓幾艘在計劃裏應該出現故障的飛船停靠在旁邊觀望這場世紀華麗的煙花大彙演不至于因爲火力過猛而把太陽炸得魂飛魄散。
  既確保了成功的機率,至不濟也可以避開像電影裏一樣一旦出現險情就顯得萬般的無奈和緊急的窘境。莫非在保守估計裏的近百億人口裏找不到多幾十份像這艘飛船上的八名船員一樣的工作人員,又或者傾整個地球之力,耗盡所有的財力和資源方能造出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一艘太空飛船以至于不得不如此冒險地孤擲一注。
  這樣的假設無疑是有悖于常理的。作爲紀念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五十周年的跨五大洲合作的科幻大片如此無視這些本來應該在計劃裏的卻偏偏不曾出現在計劃裏的不合常理的一切而把近百億人口和整個地球的全部希望孤擲一注在這寥寥可數的八個人身上,無疑是把這部電影推向了一個僞科學的窘境。悖于科學原則和經濟原則的科幻電影只能像四不像一樣無奈而悲慘了。
  除此之外電影裏的這些來自于五大洲的演員們服務于電影的劇情而接受的編排也就顯得不甚合理了。他們並不像電影所給他們安置的科學家身份一樣的理性,倒更像是一群無所事事的小資群體一次奢侈的周末旅行計劃。因爲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絕對不是一群專業知識過硬而且被當成是團隊一樣訓練過的具備良好默契的科學家所應該有的業余好愛或者工作生活裏的調劑;出現險情必須經過討論和說服之後才能確定誰更應該作出犧牲而誰更應該被保全……這種做作的劇情讓我實在郁悶而且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任何有關于團隊、訓練有素、默契之類的東西。
  更甚的比如楊紫瓊,她應該是一位掌控著全船人的供氧系統,所謂的植物學家卻整天無所事事地呆在植物園裏擺花弄草,而在植物園著火之後她卻只是在沒有任何防火滅火工具的情況下飛奔到植物園隔門觀火痛哭流涕。我在想,這首先是整艘飛船的防火消防系統上的一個重大錯漏,其次是楊紫瓊本身,她是不是應該想辦法滅火或者想想所剩余的氧氣可以供應全體工作人員多久的呼吸,飛船沒有任何的緊急備用系統,而植物學家除了像一農家碧玉一樣楚楚惹人憐地痛哭之外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在劇情上來說,這樣的編排基本上可以算是多此一舉而且非常無奈,甚至矯情非常了。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裏所呈現給我們的: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已經沒有了他在執導《猜火車》時的那種沈重的人性思索,沒有他在《驚變28天》裏的運籌帷幄;就連楊紫瓊,也遠遠沒有她在《臥虎藏龍》裏的揮灑自如飄逸靈動了……試圖賦予這部電影更多的意圖反而讓這部電影陷入了畫蛇添足般多此一舉的迷茫的無辜境地。
  而更大的詬病在于前往伊卡路斯一號後的遭遇。在沒有任何迹象表明的情況下,伊卡路斯一號的船員突然就出現在了二號船的船艙裏,而且更是無緣無故地扮演了一個殺人狂魔的角色。所有拍攝到他的鏡頭都使用了疊加和模糊化的特效處理,加上之前無來由的入侵以及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戮,這部本來屬于科幻題材的電影在突然之間急轉直下成了半部靈異題材的僞科幻。對于科幻電影來說,這樣的詬病無疑可以算是無可救藥的硬傷了。
  無可否認,這部電影的構思並不差,而且制作團隊也讓人抱有幻想,出來後的視效非常不錯。然而電影的構思和實際上的操作卻遠遠地背道而馳,因爲一個弱智的劇本而讓一部也許可以更偉大的電影顯得非常無奈。
  試圖偉大的殉道僅僅只是因爲電影在劇情設計上的缺陷而顯得非常煽情。特技和視效上的完美更加彰顯了劇本上的缺陷,完全可以說,這些偉大的人物最後的徹底死去而完成了這個看似悲壯的拯救人類和地球的計劃,完全是因爲不得已而爲之的偉大。也許可以說,是劇本殺死了所有的這些人。差強人意的劇情加上一個完美的視效團隊,這部電影像雞肋一樣讓人頭疼和郁悶。
  畫蛇添足,卻依舊不如不添;這是古人的訓示。因爲蛇本身就沒有足,所以不管把蛇足勾勒得如何張牙舞爪孔武有力都好,這依舊是一幅失敗的畫作。而且加上這部電影又犯了忽略對蛇身充分的思想和描繪,于是徹底地把這條蛇畫成了一條不知爲何物的怪獸。
  電影恰恰犯了這樣的錯誤,把科幻拍成了靈異,把科學工作者整搗成了小農家裏的楚楚碧玉,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爭執和最後看似悲壯實則矯情煽情的殉道,以向航天事業致敬爲名,徹底地背道而馳了,過多的枝節又把電影帶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我承認,這部電影的創作團隊、特效團隊和演員班底都是讓我所期待的,而且電影出來後視聽效果都堪稱完美;印象深刻的觀察室裏那個百分之0.2強度的太陽美得讓人感歎。然而,科學始終應該歸還于科學;在科學幻想的基礎上發展人性美好也許可以恰到好處,可是當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在拍完之後還在思考著向人性,或靈異,或科學搖擺不定的時候,我只能說,這部電影最終只是一道美中不足、畫蛇添足猶不足的雞肋作品。2007-06-26;丁亥年丙午月辛卯日。  
http://chryz.blog.sohu.com/52660181.html

太陽浩劫:致敬與取經

日前才剛寫完有關《塗抹庫布立克》的文章,就看到了一部最新電影《太陽浩劫(Sunshine)》,該片導演明明是《猜火車》和《毀滅28天》的丹尼.鮑伊(Danny Boyle),可是我一直念茲在茲的卻是《2001:太空漫遊》的史丹利.庫布立克。
  為什麼?因為《2001:太空漫遊》真的是經典,同樣是在攝影棚內搭景拍攝的《太陽浩劫》就處處有《2001:太空漫遊》的影子。丹尼.鮑伊不能超越大師,從經典取材,向大師致敬,就成了他鮮明的手痕了。
 《太陽浩劫》其實是《2001:太空漫遊》、《世界末日(Armageddon)》和《異形(Alien)》的綜合體,劇情的前提是太陽急速早衰, 2050年太陽將急速衰滅,地球將因缺乏光照能源並陷入冰封,於是地球科學家選出了八位菁英太空人,駕駛著伊卡魯斯(Icarus)二號太空船將執行奔日計畫,船上攜帶有集合了地球所有核能資源所鑄造的超級彈頭,試圖飛進太陽軌道,將彈頭投射進太陽核心,以即時活化太陽。
  為什麼投了核彈就可以活化太陽?為什麼是八位太空人?又是如何挑選出來的呢?為什麼又有真田廣之、楊紫瓊和Benedict Wong三位亞洲臉孔?再加上一位帶有紐西蘭毛利人血統的克裏夫.克提斯(Cliff Curtis)?真田廣之又何德何能出飾隊長?這些細節,都不是丹尼.鮑伊關切的焦點,他也無意在這些膚色人種議題上糾纏,電影故事的出發點直接就從太空船己經掠過水星,接近太陽開始,太空人們必需傳出最後影音向家人說再見,否則就來不及了。
  他用最快速度進入到太空船內,面對八位人類菁英的身心狀態,因為即使他們在出發前明明都已經知道自己此去無回,依舊有人情緒焦燥潰堤,不打架不足以出氣;依舊有人在意自己是隊長,不能先行犧牲成仁……他們肩負解救世界末日的崇高使命,然而面對生命末日時卻又難免傷心和自私,這種壯士成仁的末日情意結與劇情結構跡近於《世界末日》,固然因而激發了戲劇性的衝突高潮,卻也給人似曾相識的議題重覆之歎,所以當最後出現伊卡魯斯一號太空船的船長平克貝,更讓人有了好好一部科幻片怎麼變成了《異形》的歎息了。

真正和《2001:太空漫遊》有關的劇情在於伊卡魯斯二號太空船。

伊卡魯斯二號太空船的名字出自希臘神話中的「伊卡魯斯」少年傳奇,「伊卡魯斯」是靠著父親的巧手和奇思,打造臘燭翅膀,飛出牢籠,可是一旦一飛衝天接近太陽,就臘溶翅毀,人毀身亡,這款神話標識著人難勝天的教訓,駕駛這樣的太空船去奔日救人類,卻早已隱含了毀滅的訊息,埋進了不安與不幸的種籽。
  然而,伊卡魯斯更是一顆超級電腦,它可以和太空人直接對話,回報各種狀況,它的功能其實就讓人想起《2001:太空漫遊》中的那顆超級電腦Hal,只是《2001:太空漫遊》最後拒絕被人類關機,《太陽浩劫》的伊卡魯斯則是純粹的好朋友,它的抗命只是讓太空人發覺船艙出了大問題,沒有忠誠與叛變的議題辯論(那卻是《2001:太空漫遊》最精彩的論述),卻也讓熟悉《2001:太空漫遊》的影迷難免有悵然若失的遺憾。
  《太陽浩劫》中的主要特效有三項,分別是伊卡魯斯的船體,以及船艙上可用遮陽罩觀測太陽的大鏡面和外太空的船艙甲板修復奇觀了,丹尼.鮑育打造出的伊卡魯斯太空船,細長的船長其實跡近於《2001》的結構,遮陽板的修復動作也未超越《2001》的格局(但是人在低溫中脆弱得有如金屬薄片的特效還是相當驚人),最遺憾的當然就是太空人可以欣賞太陽奇景,原本這可以是全片最大的視覺賣點,可是入目所見的除了讓人目眩的極度強光與灼熱的熔岩外,卻沒有新人眼界的視覺奇景,甚至因為多數人都可以戴著太陽眼鏡觀日,反而像極了享受日光浴的太空補給站,殊為可惜。
  即使是要表現創世紀大 霹靂的特效,全片的處理也只像是滿天星鬥的星光燦爛,也未能讓人油生類似在《魔戒首部曲》中那種讓人驚歎歡呼的浪漫之情,而而讓人產生類似第二次觀賞101跨年煙火時的感歎:因為類似,因為重複,少了新鮮,少了感動。
  至於《2001:太空漫遊》和《太陽浩劫》都曾碰觸到神的問題,《2001》質疑了造物主,提出了天外黑板從太古洪荒就在默默看護地球的外星人理念,《太陽浩劫》卻是一方面要人接受神的旨意,不要挑戰宇宙法則,另一方面卻又高舉人定勝天的義旗,帶來陽光普照的希望,什麼都想兼顧的科學議題,也就削弱了《太陽浩劫》的哲學境界了。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7/03/post-578.html

【圖博館】:《發子》

  你是要評1962年小說原著的《發條橘子》(城邦,2003)或是庫柏力克1971年改拍的同名電影?依作者伯吉斯  1986年版的<引言>自白:
「《發條橘子》在美國從未全文發表過…廿一章對我很重要,但對於紐約出版商來說,它們是無關緊要的。他出版的小說只有廿章,執意要砍掉第廿一章…我在1961年的時候需要錢…如果出版此書的條件就是删節,那就删吧…我的後半生確實有大量時間在複印關於創作意圖和意圖落空的聲明,而庫柏力克和紐約出版商卻厚顏地享受肆意歪曲帶來的回報…第廿一章裡發生了什麼呢…簡單說,我的惡棍主角長大了。他厭倦了暴力,承認人的能量用於創造勝過用破壞…如果小說不能表明變化,那就離開了小說的領域,而步入寓言或諷喻的範疇了…紐約出版商認為,我的第廿一章是見利忘義…它温和乏味,活像主張性本善和自由意志的貝拉基主義者,不願意承認人可以成為萬惡不赦的典型。他的意思是說,美國人比英國人更堅強,更能夠面對現實……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對人生的公正描繪。我這樣認為是因為按照定義,人被賦予了自由意志,可以由此來選擇善惡。只能行善或者只能作惡的人,就成了發條橘子──也就是說,他的外表是有機物,具有可愛的色彩和汁液,實際上僅僅是發條玩具,由著上帝、魔鬼或無所不能的國家操縱…不幸的是,我們身上原罪深重,反而認為惡很誘人,破壞比創造更加容易,更加壯觀…不幸的是,我的譏諷小書竟吸引許多人,因為它就像一筐壞蛋,散發著原罪般的臭氣…我自己承認的原罪是健康的…不過此書也有道德教訓在內…這個教訓顯得不合時宜,為此我傾向於貶低《發條橘子》,這麽說教的作品是不可能富有藝術性的。小說家的任務不是說教,而是要展示。我展示夠多了…我使用了帶俄語意味的英語──納查奇語,藉以緩和色情描寫可能引起的露骨反應,它把此書寫成了一場語言冒險。人們更喜歡看電影,是因為他們對小說語言望而生畏,這是正常現象。」(p.23-9)
  上述真是篇少見的作者的自白,道出了小說作者、小說文本、出版商、改拍電影導演、讀者、甚至譯者等之間的解構關係。
  基本上我認為作者是位半吊子的道德哲學家或是入錯行的小說家,做為譏諷小說、它的語言充滿了文字魅力(至少中譯是如此),稍有品味的讀者都能感受到、尤其是主角的內心獨白,更不是電影的影音魅力所能取代。所以第廿一章的敗筆不在如唐諾在<伴讀>所言:「這個無預警的180度逆轉結局把整部書帶回青春成長小說」(p.10),唐文太被作者的善惡自由意志的偽哲學意圖誤導了,其敗在於作者最終想以「說教」強壓整個文本的「展示」。
  要是導演不能發揮影音魅力而被作者的道德意圖誤導的話,不但連原著的文字魅力將盡失,連影像魅力也無從展示,所以電影中誇張譏諷的表演非但不是如一般所批、認為是討好觀眾的煽情,而是譏諷小說的文字魅力之影像式之展示,連二場誇張的性道具和表演、也是極具裝置藝術和行動藝術的意味。

安東尼伯吉斯 Anthony Burgess 著《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臉譜,2003)
 
  《發條橘子》是一部幻想小說,敘述一個生活在英國未來社會的問題少年,由於青春期的躁動而走上犯罪道路,做盡壞事,後來受到社會制裁,被剝奪自由意志。經過思考與改造,他重新融入社會,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上帝手中的一個發條橘子……這部小說被好萊塢著名科幻導演庫柏力克搬上銀幕,成為經典名片之一。
作者簡介
  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 1917~1993)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和作曲家。1917年2月25日出生於曼徹斯特一個天主教中產階級家庭,擔任出納員的父親業餘時在酒吧演奏鋼琴,母親為音樂家及舞蹈家。兩歲時母親因流行性感冒去世。
  伯吉斯在曼徹斯特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和英語語音學,1940年畢業後,二次大戰期間在英國皇家陸軍醫療團服役六年。1946~50年在伯明罕大學任教,1950~54年在班伯裏中學擔任英語教師。1954~59年被官方派駐馬來西亞及汶萊,負責教育工作;這段時間他累積了大量創作素材,完成《馬來亞三部曲》。伯吉斯最初想成為一位作曲家,1959年他被診斷得了不治之症,於是返國當了職業作家,希望為妻子留下一些生活保障,然而最後證明診斷錯誤。六○年代以後,他陸續發表了三十多部小說和其他作品,除了描寫異國風情,也諷喻本國的奇風異俗。1970~71年他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972~73年為紐約市立大學的講座教授,1976年成為紐約大學水牛城分校的駐校作家。
  伯吉斯生平著作超過五十部,曾獲諾貝爾獎提名,其最有名的小說為《發條橘子》,這部小說使他被譽為具有喜劇和諷刺天才的小說家。此外他還著有《孤掌難鳴》、《缺少的種子》、《恩德比先生的內心》、《聖維納斯之夜》、《恩德比的外貌》、《恩德比的結局》、《塵世權力》、《邪惡者的王國》和《鋼琴手》等。其中「恩德比」系列為一系列的幽默小說,一般鹹認為恩德比即為伯吉斯本人的化身;而《塵世權力》被許多批評家公認為其最好的一部小說。伯吉斯的作品探討現代社會的困境,用詞極富創造性,且趣味橫生,但主題嚴肅認真,並有一種古怪的暗示。除了寫長、短篇小說,伯吉斯也以文學批評著稱,他還撰寫電影劇本,翻譯戲劇作品,並著有海明威、喬伊斯和莎士比亞等人的傳記。
  伯吉斯希望人們視他為寫小說的音樂家,而非一個會作曲的小說家,因為「音樂是一種較為純潔的藝術,它與人類活動沒有直接關係,全然獨立於道德判斷之外」。他譜寫了許多樂曲,包括交響樂曲、歌劇和爵士樂曲;喬伊斯的葬禮舉行時,收音機播放的正是伯吉斯的音樂作品。
  1993年,安東尼‧伯吉斯病逝於倫敦。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16447
 
發條橘子


在多年前的臺北電影節上,即看過《發條橘子》一片,依稀記得這部充滿奇想的暴力電影,看了會讓人極不舒服。昨天朋友要我將《發條橘子》轉交還給該片的原主,趁著今天休假又把《發條橘子》拿出來重溫,令人不舒服的感覺依舊,加上因為盯著電腦以及電視的時間過長,似乎跟電影中的主角Alex在接受「改造」治療後一樣,總覺得渾身不對勁。
  《發條橘子》一片導演,是曾導過《2001年太空漫遊》,鼎鼎大名的史坦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在他1999年過世前的最後一部電影是《大開眼戒》,也就是Tom Cruise和Nicole Kidman合演的那部,我現在只記得電影中,一幕又一幕不斷做愛的場景,至於電影真正想要表達的,我壓根是沒有印象。這就是庫柏力克電影的特色,如果只看過電影一次,往往腦海中會一再出現該片最經典,以及最主要的訴求畫面。《發條橘子》則是一部講「性與暴力」的電影。
  Alex一個正值青春,卻到處惹事的少年,每到了夜晚,便和其他三個夥伴,出沒在一家放置許多猥褻女體雕像的酒吧,飲用摻了毒品的牛奶,接著便到外頭去找樂子。他們把過人而旺盛的體力,發洩在製造超暴力事件上,比方狠揍路邊的流浪漢、與另一個幫派幹架、闖入豪宅狠揍主人、強暴婦女。他們以製造超暴力事件為樂,滿腦子的性愛,透過種種的暴力,遂行他們變態且無法無天的惡狀。
  但變態如是的Alex,卻是個懂得欣賞貝多芬音樂的氣質施暴者,甚至為了擁護貝多芬的音樂,造成他與其他夥伴之間有了嫌隙。身為小幫派領袖的Alex,以暴力箝制其他三個夥伴,終於在一次闖入民宅,謀殺了民宅女主人後,遭到夥伴們的出賣。
  被捕的Alex,在獄中佯裝順服,成為神父的得力助理,偽善、狡黠的Alex,雖然手上捧著聖經,腦子卻依舊滿是暴力與性愛。讀到耶穌荊棘冠冕時,Alex開始想像自己是身著時髦羅馬服飾的士兵,負責折磨與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工作。此時的他,僅能透過腦子一再遂行他的暴力傾向。Alex的角色,讓我不得不相信,人性可能是本惡的。這種天才型且懂得掩飾佯裝的施暴者,在《發條橘子》這部電影中,看來讓人不寒而慄。
  原被判了十四年監禁的Alex,為了可以提早出獄,於是自願接受一項醫生與政府合作的改造計畫,透過治療,把犯人改造成「在社會上無害的人」。於是,Alex便開始進行為期兩週的改造計畫,在治療的過程中,先對Alex注射藥劑,再用機器將Alex的眼睛硬撐開,醫生在旁不斷幫他點入眼藥水,還不斷放映圍毆、強暴、殺人的影片,在經過改造計畫之後的Alex,會開始對於暴力產生噁心、不舒服之感。於是他便能重回社會生存,但是一切並不如他所想像的,以及其他人所期待的順利。
  到目前為止的劇情,充滿奇想、暴力但非美學的畫面,讓這部電影充滿許多可以爭議的話題,包括犯人是否也該有基本的人權,但對付這類不知悔改的犯人,是否就該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充斥在我們生活週遭的暴力,如同潛藏的病菌,隨時我們都可能成為施暴者,或受暴者。
  當醫生在對Alex進行治療時,影片播放著希特勒施暴的鏡頭,邊播放Alex最喜歡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氣得Alex破口大罵「這不公平!」因為這顯然已經剝奪了Alex的選擇權,從此他對於自己喜愛的貝多芬音樂也會開始感到噁心與厭惡。
  我覺得電影最可怕的是,身為觀眾的我們,其實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制約。
當Alex在強暴婦女時,口中哼著「在雨中歌唱」(Singing in the Rain)這首輕快的音樂,那種極度不協調感,雖然身為觀眾的我們有選擇避開不看的權利,但是由於這種極度的不調和,使得這音樂與暴力性侵的影像反倒更讓人印象深刻。當電影結束,片尾的字幕往上爬,並同時播放「在雨中歌唱」這首歌時,突然我有種噁心厭惡,且渾身不對勁的感覺,直往我的腦門竄昇。顯然我們的選擇權,還是交到了導演庫柏力克的手上,而這或許也是導演透過電影所做的一項有趣的實驗吧。
註一:
何謂「發條橘子」?「發條橘子」一詞是源自倫敦俚語「像有發條的橘子一樣古怪」(as queer as a clockwork orange),用來形容奇特的事物,因為把有機物和機械扯在一起,聽起來很不調和。
註二:
《發條橘子》該片發行於1971年,在當時連英國都列為禁片。
http://kiwi0305.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_5648.html
 
《發條橘子》百度百科
 
  作者介紹
  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一九一七——一九九三),英國當代著名作家,生于一丸一七年二月二十五日,自幼喪母。他出身天主教世家,父母都從事音樂舞蹈,但他卻心安理得地背叛了在英國不算主導宗教的天主教。爲此,他在小說中頻頻展現“自由意志”和“命中注定受天主拯救”觀點之間的對立;除了《發條橙》,還有《缺少的種子八一九六二年》和《塵世權力》(一九八0年),都表明他的信仰遊動于殘存的貝拉基主義(五世紀在英國本上出現的基督教弄端,認爲人類性本善,享有自由意志。到了近代,它演化爲人道主義宗教)和奧古斯丁教義(六世紀自羅馬帝國傳來的基督教正宗,有原罪之說教)之間。本書的主題頗有哲理意味,原因即在于此。 
  影片介紹
  影片以第一人稱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名叫阿曆克斯的少年犯的故事。在不遠的未來社會裏,幾個充滿暴力傾向的少年在阿曆克斯率領自己的率領下到處尋歡作樂,在痛打一流浪漢後,他們找到一群欲強奸一少女的流氓,爲報私怨大打出手。一場惡戰後,阿曆克斯和同夥駕車飛馳,在馬路上肆意地逆行。郊外的一處寓所,阿曆克斯以發生交通事故爲由向這裏的戶主作家亞曆山大夫婦借用電話,當門打開時,他們就戴著面具沖入屋內,毆打作家,輪奸作家的妻子。在瘋狂的發泄完暴力與性欲後,他們才回家休息。 
  第二天,阿曆克斯痛打對自己不忠的手下,從而確立了自己老大的地位。晚上他們就又一起准備以相同的方法進入富婆“貓夫人”家中,不料“貓夫人”早有防範,不但沒有開門,還在阿曆克斯進入前給警察通了電話。阿曆克斯由窗戶進入“貓夫人”的寢室,兩人展開搏鬥,阿曆克斯失手將“貓夫人”打死。當他慌忙逃出貓夫人的公寓時,卻被手下報複而當場擊昏,最後被趕來的警察逮捕。 
  阿力克斯以殺人罪被判入獄14年,爲了縮短刑期,阿曆克斯自告奮勇,願意把自己當作小白鼠一樣送去爲一項叫做“厭惡療法”的充當實驗品。療法很簡單:在注射某種藥物後,醫生們就讓阿曆克斯目不轉睛地觀看各種令人發指的色情、暴力影片,以使其對色情暴力在生理上産生條件反射式的惡心。但最令阿曆克斯無法忍受的是,放映納粹暴行的影片時,竟然同時播放著他最喜愛的音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這樣,阿曆克斯在實驗結束後成爲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無法接近女色而且絕對不會危害社會的"新人"。 出獄後回到家的阿曆克斯發現家裏已經沒有自己的位置,禍不單行,流浪街頭,又遭到曾經遭到自己痛打的老流浪漢的報複,正在這時,此時兩個警察前來解圍,他們竟是原來的手下!這兩個手下爲報前仇,把阿曆克斯帶到郊外毒打折磨。最後,幾乎奄奄一息的阿曆克斯爬到一戶人家前,他萬萬沒想到這竟是他從前的受害者作家亞曆山大的住所。亞曆山大利用阿曆克斯報複,意圖推翻現任政府…… 
  幕後制作  
  影片《發條橙》根據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導演斯坦利?庫布裏克看完這部小說後,極力說服華納電影公司于1969年以20萬美元買下了它的版權。《發條橙》在拍攝完成後,由于其中有大量的暴力和性的內容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爲X級的電影,也因此使它成爲繼《午夜牛郎》後的第二部得到奧斯卡提名的X級電影。電影上映一年後,庫布裏克刪剪掉了電影裏的部分鏡頭,才使《發條橙》的評級改爲了R級。《發條橙》在英國的上映比在美國更爲艱難,它甚至被歸爲幾件謀殺暴力事件的元凶,以至于庫布裏克不得不請求華納公司停止《發條橙》在英國的發行。英國國內也禁止了影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解禁前,影片只能出現在一些藝術影院和非公開的交易中。 
  庫布裏克竭力追求完美,對于觀衆這無疑是一件幸事,對于演員來說卻簡直稱得上是“不幸”。影片經過多次重拍,甚至于換掉演員,折騰了一年半才告完成。許多曾經爭著要同他拍片的演員在拍攝之後都宣稱再也不會與他合作,因爲他的要求實在太高。
  影片曾獲1971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金球獎提名,1973年英國學院獎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提名。由于影片飽受爭議,使得它所獲得的獎項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但這無損于影片的優秀。
  主題
  庫布裏克說:“影片的主旨對人的自由意識提出了置疑。每個人都必須按照固定的方式和原則生活。當選擇做好人或壞人的權力被剝奪以後,人們是否還真正享有人權?”影片將矛頭毫不留情地直指社會意識形態,將自由意志與社會意識形態都表現得十分極端,主人公阿曆克斯對于暴力與色情赤裸裸的追求的確讓人爲之厭惡甚至痛恨,但與之相對立的政府泯滅人性的洗腦方式也讓人極不舒服,事實上,無論是個人暴力還是社會暴力,都是一個成熟文明的社會所應當摒棄的。
  關于發條橘子的意思,小說作者安東尼?伯吉斯在原著再版時的序裏如是說:“發條橘子本身是不存在的,但老倫敦人用它作比喻。其寓意比較怪異,總是用來形容奇怪的東西。‘He is as queer as a clockwork orange’,就是指他怪異得無以複加。我的原意是,它標志著把機械論道德觀應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機體上去。”直觀地解釋,片名所暗示的則是上了發條(機械的、人造的)的人(英文“橘子”與“猩猩”一詞相似)。
  小說最後一章的主要內容是亞曆克斯長大後最終放棄了暴力,並結婚生子,而最初在美國發行的時候,發行商堅持刪去了最後一章。伯吉斯始終對此耿耿于懷,認爲沒有這一章,他的思想就沒有完全表達出來。因此,他對美國版《發條橙》的小說和電影都曾表示不滿。不過話說回來,伯吉斯的小說算不得是第一流的小說,庫布裏克的電影卻絕對是第一流的電影。
  敘事
  影片的敘事極爲嚴謹,通過三個部分展開:亞曆克斯和他的同夥的惡行;亞曆克斯入獄接受懲罰與治療;被釋放的亞曆克斯所遭受的報複及其“痊愈”。令人目瞪口呆的是,曾經的惡人亞曆克斯在接受治療被釋之後,完全喪失了作惡的能力,以至于他所曾經施惡的人們都對他施予了同樣的惡,他卻毫無反抗之能。如此一來,線性的敘事奇怪地變成了循環敘事,而對于個體的惡的觀照和批判也順理成章地轉變成了對普遍的惡的觀照和批判。在惡的事實面前,任何看似合理的借口(比如複仇,比如正義)都顯得可笑,正義與邪惡天然的較量變成了惡與更惡的較量。在客觀得令人窒息的敘述中,我們看到了庫布裏克作爲一名導演的強大,面對絕望塵世的穩定,絕無任何情緒化的波動。庫布裏克仿佛是一名冷血的殺手,槍口直指現實的醜惡,令人不忍把影片再看一遍。也許只有當影片在人們的心中激起了對于惡的極度憤怒與足夠理性的反思之後,影片才算真正完成了,人們似乎也才可以輕輕地扯動嘴角,說一聲庫布裏克“這個殺手不太冷”。
  對白
  影片的對白極爲舞臺化,演員對話時的語氣仿佛舞臺劇中的朗誦,一些臺詞的設計相當詩化,讓人恍忽覺得那不是電影,而是一出正在舞臺上演出的歌劇。誇張的對白增強了影片的不真實感,如果僅僅感覺對白的語調,人們會認爲影片中的人物具有足夠的文明,但事實是他們竟在以一種看(聽)似優雅的方式進行最野蠻的勾當,強烈的對比無疑加深了影片的諷刺感和批判強度。
  影像
  《發條橙》的影像十分華麗,仿佛一場感官的盛宴。影片對性的描述極度直白,但卻不是影片的核心。它只是暴力的一個表現形式,並且被賦予了極美的形式,比如河邊的那場施暴,堪稱亞曆克斯的“完美之作”,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個詞:“惡之花”。庫布裏克使人恍忽間忘卻了道德,而在惡與美的結合面前呆若木雞。而正是因爲拍攝得如此“唯美”,那惡才顯得更爲邪惡,令人不得不睜大雙眼,直面慘淡的人生與人性。另外,庫布裏克在一些場景中借鑒了記錄片的拍攝手法,包括現場收音、只利用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攝追蹤鏡頭時利用輪椅制造顛簸的效果等,加深了影片的現場感。
  音樂
  庫布裏克的絕佳創意在影片中時常閃現,而以象征著真善美的音樂來表現邪惡稱得上是庫布裏克的獨門絕技。貝多芬的《歡樂頌》、羅西尼的《威廉退爾》《賊鵲》以及埃爾加的《威風凜凜的進行曲》等古典音樂稱得上大名鼎鼎,在影片中卻成爲配合亞曆克斯等人的暴力活動的背景音樂,庫布裏克通過最輝煌和最歡樂的樂章表達了對邪惡人性的絕望,跟經典音樂開了一個大玩笑。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恐怕是亞曆克斯在作家家裏暴打男主人和強奸女主人時,一邊唱著“雨中曲”歡快地舞蹈,一邊伴隨著舞蹈的節奏殘忍地虐待這對夫妻,音樂的抒情與歡快與令人發指的暴力交織,令人終身難忘。當暴力成爲一種娛樂,怕也算得上是最徹底的邪惡了。 
  精彩花絮
  電影版權以數百美元買下,但以一筆大數目再次售出。在導演斯坦利?庫布裏克開始接觸該片時,爲爭取艾裏克斯和他的同夥的角色,很多人都考慮過:穿著迷你裙的少女,上了年紀的囚犯還有滾石樂隊成員。
  在拍攝路德維柯這段戲期間,主演馬爾科姆?麥克道爾抓傷自己的一只眼睛,出現了暫時性的失明。在拍攝蒙恥舞臺表演過程中,他的肋骨不幸斷裂。而在水槽場景中,由于他的呼吸設備出現故障,在水下的時候他險些溺死。
  當斯坦利?庫布裏克發現馬爾科姆?麥克道爾害怕爬行動物時,他就決定在電影中增加了一條蛇。
  庫布裏克堅持瓶子裏的牛奶每個小時都要倒空,清洗幹淨然後重新裝滿(在攝影棚的燈光下,牛奶就凝固了)。
  在作者創造出艾裏克斯之後,斯坦利?庫布裏克有意在電影中連續犯些錯誤。在不同鏡頭之間,桌子上的盤子經常移動著,杯子裏的葡萄酒的容量總是變化著,目的是令觀衆在看該片時感到迷惑。
  在鞭打和捆綁作家和他的妻子時,艾裏克斯一邊唱著“Singing in the Rain”一邊跳著舞,這段並不在劇本中。斯坦利?庫布裏克花了四天的時間檢查這段場景,總覺得過于中規中矩。後來,他聯系上馬爾科姆?麥克道爾,問他會不會跳舞。他們試著重新拍攝,這一次麥克道爾有所改進,他邊唱邊跳。庫布裏克完全著迷了,他和麥克道爾開車回家,就在家中,他很快就以一萬美元,買下了歌曲“Singing in the Rain”的版權。
  根據一次對馬爾科姆?麥克道爾的采訪,作爲演員的他,經常在拍攝過程中給導演斯坦利?庫布裏克帶來很多靈感。閑暇之余,他們倆爲了消磨時間還經常玩桌球(這項運動可以在庫布裏克早期的電影《洛麗塔》1962年)。後來麥克道爾對此很懊惱,因爲在玩這些遊戲的時候,他的薪水也賠進去不少。
  斯坦利?庫布裏克問過平克?弗洛伊德是否願意把他們的“Atom Heart Mother Suite”使用在電影音樂中。由于庫布裏克想得到無限制的允許,由他自己決定采用歌曲中的哪部分或者進行編輯。樂隊于是拒絕了。當艾裏克斯走進音像店,貨架上面的封面就是“Atom Heart Mothe”。
  導演客串:(斯坦利?庫布裏克)當艾裏克斯走進音像店的時候,在畫面的右邊翻看雜志的人,後背向著攝影機。
  穿幫鏡頭
  連貫性:當艾裏克斯掉進水裏的時候,在他的右腿上有一塊黑色的污漬。但當艾裏克斯蹲下來砍迪姆的手時,污漬消失了。
  連貫性:被侮辱的場景中,在劇院裏的被害者只有一只涼鞋上有花邊,先是在她的右腿,但在接下來的鏡頭裏,花邊變成了在她的左腳。
  連貫性:監獄的牧師兩次把他的手放在艾裏克斯上面。
  在音樂店,攝影機的影子可以在右邊的鏡子上看到。
  連貫性:艾裏克斯的姓氏在電影中提到了兩次:DeLarge以及Burgess,當他進監獄的時候,他告訴監獄長自己姓DeLarge,但在關于他的報紙新聞中,他的姓是Burgess。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00.html?tp=0_11 

《亂世兒女》詳參【圖博館】:《亂世情緣》
在寇比力克的十三齣作品裡,除了最初三齣未成名前的電影較少人提及外,其他都是影史上眾口稱譽的經典之作(其實第二及三齣作品《殺手之吻》及《殺手》也是突破之作),唯於1975年推出的《亂世兒女》(Barry Lyndon,1975年)卻是常被人忽略的遺珠。
  改篇自英國十九世紀作家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小說《The Luck of Barry Lyndon》(1844年) 的《亂世兒女》,賴恩奧尼路(Ryan O'Neal)飾演的十八世紀愛爾蘭青年Barry Lyndon,就像我們金庸小說《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或王晶電視劇《流氓皇帝》中的朱錦春一般,在誤打誤撞下由鄉間的貧窮青年晉身為英國貴族,先後經歷軍旅生涯(先投身英軍,後偷取軍官的信件及軍服假冒將領,被普魯士軍官識穿後被迫加入普軍,卻又因禍得福地獲取獎章)、臥底間諜(普軍要求他假裝服侍英國貴族以獲取諜報)、老千騙徒(與英國貴族設賭局騙取上流人士的金錢)、公爵夫人的丈夫(勾引公爵夫人從而進入上流貴族階層),最後卻落得愛子意外死亡、與公爵夫人大兒子決鬥時傷腿殘廢,失去一切,回歸原點。
  觀眾看著Lyndon一步步的爬升,卻沒有一種像看待韋小寶般的樂觀其成的設身感覺,因寇比利克依照原著小說的旁述者觀點去講述故事,不時插入像解畫性質的旁白,既剖析了人物的心理狀況,亦像一個全知全能者般審視眾人,加上寇比力克在每一場景的開首皆運用了由Close-up拉遠至全景的手法(七十年代電影最常使用的技巧,寇比力克不避俗套地運用,處處顯示大師收放自如的自信),增加了人物對應大時代背景的一點點宿命的味道,觀眾的不投入感正好產生對Lyndon所作所為的客觀態度。
  本片曾獲得多項攝影方面的獎項,皆因寇比力克試圖將攝影機化身作十八世紀的油畫畫筆,大部份場景皆採用自然光的設計方式,無論室外的風光或室內的廳廊,都活像一幅幅立體化的油畫,反映該時代那種古雅憩靜的氛圍。其中有多場室內場景(當逃兵時在村女家中/賭局/普軍的宴會)完全放棄人手打燈,僅利用幾枚昏暗的燭光作發光點,對菲林攝影技術有所認識者,莫不嘆為觀止
http://martinlun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743708

  幕後制作  
  《亂世兒女》自從于1975年發行之後就被冠以史詩作品的榮譽,一些庫布裏克的影迷甚至認爲該片是他作爲導演和作者的巔峰之作。從很多地方來看,它都算得上是庫布裏克最後的傑作,雖然後來的作品也不凡睿智,但遠遠無法和《亂世兒女》、《奇愛博士》、《2001年漫遊太空》以及《發條橙》相提並論。在幾乎所有影片中,斯坦利?庫布裏克的態度都遊移在嘲諷和寓言之間。這是一個喜歡故弄玄虛和自作聰明的家夥,從不憚于展示自己的惡意。只不過《巴裏?林登》不太像是那種一開始或者一直以來就能受人關注的電影,更多時候還需要有觀衆去發掘它。 
  庫布裏克創作本片的劇本時,主要是根據英國著名小說家威廉?梅克匹斯?薩克雷小說《巴裏?林登的遭遇》重新發表的《The Luck of Barry Lyndon》,講述了1844年歐洲一個傳奇人物的經曆,出身微寒的愛爾蘭人最終奮鬥成爲英式貴族。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用George Savage FitzBoodle的筆名編輯發行。薩克雷根據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創作了這部小說,愛爾蘭人安東尼?羅賓森?斯東尼娶了(但又很快離婚)斯特拉斯摩爾伯爵夫人瑪麗?埃莉諾?鮑斯,要知道斯特拉斯摩爾家族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祖先之一。
  華納兄弟答應出資拍攝這部電影,提出的條件就是斯坦利?庫布裏克必須選一位票房成績進入Top10的男明星擔任主角,瑞恩?奧尼爾在1973年,憑借電影《愛情故事》(Love Story)這部最佳票房影片之一成爲當年的票房亞軍(根據美國最具權威的The Quigley Poll市場調查,第一名爲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然而十分有趣的是,這是瑞恩唯一一次進入top10。其余第三至第十名依次分別是史蒂夫?麥奎因、伯特?雷諾茲、羅伯特?雷德福、芭芭拉?史翠珊、保羅?紐曼、查爾斯?布朗森、約翰?韋恩和馬龍?白蘭度。 
  在這其中能夠讓庫布裏克考慮試鏡的演員只有奧尼爾和雷德福,其他演員要麽年紀太大要麽不適合這個角色。奧尼爾和雷德福都是愛爾蘭人,兩個人都具有票房號召力,雖然1973年時32歲的奧尼爾要比雷德福小五歲但他們扮演這個角色的年紀也恰到好處。只不過當時奧尼爾的名氣要更大一些,由于《愛情故事》已經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但庫布裏克還是更傾向于讓雷德福出演,在他的婉言謝絕之後才有奧尼爾的試鏡。此後雷德福在大銀幕上的光芒始終要蓋過奧尼爾,同年出演了《騙中騙》(The Sting 1973)和《往日情懷》(The Way We Were 1973)大獲全勝,穩居1974年年度票房榜冠軍的位子。自1973年之後,奧尼爾就掉出了票房十佳的陣營,而他在1973年的露臉正是應驗了好萊塢對于演員而言就是票房至上的最高法則。   
   影片簡評  
  電影上映之後,獲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的高度評價,稱《巴裏林登》是最佳電影,而庫布裏克再次被肯定爲最佳導演。影片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配樂獎。影片頗具史詩風範,構圖和攝影非常講究,服裝和布景一絲不苟,而音樂的使用更是大膽創新,獨具一格。吳宇森擅長的用鴿子飛舞跟暴力形成反差的處理方法便可追溯到本片。影壇奇才斯坦利?庫伯力克以近乎完美的電影技朮,將一個十八世紀的歐洲傳奇人物故事搬上銀幕。每個鏡頭都優雅得像幅古典油畫,結局更有一種曆盡人世滄桑的悲涼之感。全片長三小時,分上下兩卷,喜歡文藝片的觀衆不可錯過。……  
http://ent.sina.com.cn/m/f/barrylndon/index.html

《亂世兒女》

巴裏林登是英國19世紀著名作家威廉.馬克佩斯.薩克雷的小說《巴裏.林登的回憶》中的人物。
1975 年,由斯坦利?庫布裏克執導的《巴裏.林登》(Barry Lyndon,又譯《亂世兒女》)就是根據該小說改編的史詩巨片。
  這部小說講述了18世紀一個年輕愛爾蘭人命運升降沈浮的故事。導演如同繪畫那樣進行鏡頭設計,完美再現了18 世紀愛爾蘭的風土人情與原作的敘事風格。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劇本改編 等6項提名,最後獲得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最佳音樂4項獎,並獲1975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導演和最佳攝影獎。(英國霍克/佩裏格林影片公司出品,彩色,187分鍾,編劇:斯坦利.庫布裏克,主要演員:瑞安.奧尼爾飾巴裏.林登,馬裏薩.貝倫森飾 林登夫人,帕特裏克.馬吉飾巴利巴裏騎士,哈代.克魯格飾波茨多夫上尉)
  劇情簡介
愛爾蘭青年雷德蒙?巴裏因父親去世,不得不與母親投靠舅舅。不久英法爆發戰爭,原來與巴裏有染的表妹愛上了招兵的上尉,巴裏與上尉決鬥,槍擊了上尉。他爲了躲避追捕,成了步兵團的新兵。在部隊裏他從一名參與當時決鬥的軍人那裏得知原來上尉並未死,因爲舅舅一家爲了攀親,在手槍上做了手腳,如今表妹和上尉早已成親。軍隊中死傷甚多,巴裏心生厭倦,冒充軍官混進普魯士盟軍部隊,但被識破,不得不加入普軍。因在戰鬥中救了主帥而受器重,被派調查一個愛爾蘭騎士是否是間諜。巴裏和騎士一見投緣,借機離開普魯士到法國經營賭場。巴裏決定混迹上流社會,並設法和有財産、身份的林登夫人結婚,改名巴裏?林登,用手段得到爵位。但林登夫人與前夫的兒子布林登離家出走,巴裏的親子也因意外夭折。林登夫人也企圖服毒自殺。在與布林登的決鬥中,巴裏失去一條腿。加上債務纏身,巴裏不得不以離開林登夫人爲條件換取年金維生。他曾試圖東山再起,但已失去了往日的好運。
  幕後制作
《巴裏?林登》自從于1975年發行之後就被冠以史詩作品的榮譽,一些庫布裏克的影迷甚至認爲該片是他作爲導演和作者的巔峰之作。從很多地方來看,它都算得上是庫布裏克最後的傑作,雖然後來的作品也不凡睿智,但遠遠無法和《巴裏?林登》、《奇愛博士》、《2001年漫遊太空》以及《發條橙》相提並論。在幾乎所有影片中,斯坦利?庫布裏克的態度都遊移在嘲諷和寓言之間。這是一個喜歡故弄玄虛和自作聰明的家夥,從不憚于展示自己的惡意。只不過  《巴裏?林登》不太像是那種一開始或者一直以來就能受人關注的電影,更多時候還需要有觀衆去發掘它。庫布裏克創作本片的劇本時,主要是根據英國著名小說家威廉?梅克匹斯?薩克雷小說《巴裏?林登的遭遇》重新發表的《The Luck of Barry Lyndon》,講述了1844年歐洲一個傳奇人物的經曆,出身微寒的愛爾蘭人最終奮鬥成爲英式貴族。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用George Savage FitzBoodle的筆名編輯發行。薩克雷根據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創作了這部小說,愛爾蘭人安東尼?羅賓森?斯東尼娶了(但又很快離婚)斯特拉斯摩爾伯爵夫人瑪麗?埃莉諾?鮑斯,要知道斯特拉斯摩爾家族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祖先之一。
  華納兄弟答應出資拍攝這部電影,提出的條件就是斯坦利?庫布裏克必須選一位票房成績進入Top10的男明星擔任主角,瑞恩?奧尼爾在1973年,憑借電影《愛情故事》(Love Story)這部最佳票房影片之一成爲當年的票房亞軍(根據美國最具權威的The Quigley Poll市場調查,第一名爲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然而十分有趣的是,這是瑞恩唯一一次進入top10。其余第三至第十名依次分別是史蒂夫?麥奎因、伯特?雷諾茲、羅伯特?雷德福、芭芭拉?史翠珊、保羅?紐曼、查爾斯?布朗森、約翰?韋恩和馬龍?白蘭度。
  在這其中能夠讓庫布裏克考慮試鏡的演員只有奧尼爾和雷德福,其他演員要麽年紀太大要麽不適合這個角色。奧尼爾和雷德福都是愛爾蘭人,兩個人都具有票房號召力,雖然1973年時32歲的奧尼爾要比雷德福小五歲但他們扮演這個角色的年紀也恰到好處。只不過當時奧尼爾的名氣要更大一些,由于《愛情故事》已經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但庫布裏克還是更傾向于讓雷德福出演,在他的婉言謝絕之後才有奧尼爾的試鏡。此後雷德福在大銀幕上的光芒始終要蓋過奧尼爾,同年出演了《騙中騙》(The Sting 1973)和《往日情懷》(The Way We Were 1973)大獲全勝,穩居1974年年度票房榜冠軍的位子。自1973年之後,奧尼爾就掉出了票房十佳的陣營,而他在1973年的露臉正是應驗了好萊塢對于演員而言就是票房至上的最高法則。
  電影上映之後,獲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的高度評價,稱《巴裏?林登》是最佳電影,而庫布裏克再次被肯定爲最佳導演。影片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配樂獎。影片頗具史詩風範,構圖和攝影非常講究,服裝和布景一絲不苟,而音樂的使用更是大膽創新,獨具一格。吳宇森擅長的用鴿子飛舞跟暴力形成反差的處理方法便可追溯到本片。影壇奇才斯坦利?庫伯力克以近乎完美的電影技術,將一個十八世紀的歐洲傳奇人物故事搬上銀幕。每個鏡頭都優雅得像幅古典油畫,結局更有一種曆盡人世滄桑的悲涼之感。全片長三小時,分上下兩卷,喜歡文藝片的觀衆不可錯過。
  花絮
有傳聞說本片拍攝所采用的都是自然光線,沒有用任何的人工照明,事實上並非如此。例如在布賴恩得知自己將會擁有一匹馬的時候,場景選用的就是人工照明。然而在燭光場景中用的又都的確是自然光。
  還有傳聞說這部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影片中選用的服裝都是真實的古代服裝。這種說法不能說完全錯誤,其中有些古代服裝的確是服裝設計師Milena Canonero從拍賣會借過來的貨真價實的古董,但大部分服裝還是專門制作的,參考了影片所處時代背景所能看到的圖畫中的服飾。
  影片制作場地從愛爾蘭轉移到英格蘭,原因是斯坦利?庫布裏克得到消息說由于他在愛爾蘭拍攝一部英國軍隊的電影,他的名字已經上了愛爾蘭共和軍的暗殺名單。
客串演出:攝影師John Alcott睡在瑞恩?奧尼爾(Ryan O'Neal)的旁邊,有兩個女孩則正在縱酒狂歡。
  電影制作周期曆時兩年,300天,開始于1973年五六月份,制作過程中經過兩次重大的停頓最終預算成本追加到了一千一百萬美元,並且于1975年12月完成。
  片中大部分鏡頭都很凝重,這樣拍攝是爲了創造出一種18世紀古典油畫的風格,特別是洛可可主義英國的肖像及風景畫家根茲伯羅(Gainsborough)的作品。
  斯坦利?庫布裏克最初是想拍攝威廉?梅克匹斯?薩克雷最著名的小說《名利場》,但他發現根本無法在有限的三個小時電影片長裏把書中豐富詳盡的劇情講述清楚,所以才決定改成他的中篇小說《巴裏?林登的遭遇》,但並沒有像此前宣揚的那樣制作一部電視連續劇。
  有一個場景是帕特裏克?馬吉表演分牌,他開始出汗,由于手掌上的汗水使他無法順利地發牌。斯坦利?庫布裏克找了一位專業的發牌師,但發現發牌師的雙手很光滑而馬吉則有一雙多毛的手。爲了不出現穿幫,馬吉不得不把毛刮乾淨,這樣在不同鏡頭切換的時候看起來還像是同一個人。
  影片中表演魔術一段中坐在林登夫人左肩後面的年輕女孩,正是斯坦利?庫布裏克的親生女兒薇薇安?庫布裏克。
斯坦利?庫布裏克經常在拍攝期間播放古典音樂,目的是爲了讓演員們獲得更佳的情緒狀態。據說這種做法是他從拍攝《美國往事》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的大導塞爾喬?萊翁那裏學過來的。
拍攝巴裏和布林登之間的最後一場決鬥用去了42天的時間。
  出演林登夫人的馬裏莎?貝倫森後來介紹說,在拍攝燭光場景的戲時演員們不允許自由走動,原因是專門定制的鏡頭中總是有太多的影子。這也就證實了約翰?奧爾科特的說法,在這些段落裏攝影機的運動也是最小化的。
斯坦利?庫布裏克在1970年代初期的時候打電話詢問導演肯?拉塞爾有什麽地方適合他當時的電影作爲拍攝場地的,拉塞爾推薦了一些,庫布裏克就在這部電影中用到了這些地方。多年之後,拉塞爾提及此事還說道:"我真的很高興"。
  電影中有一小部分德語和法語對白,在發行的DVD裏如果你選擇的是英語字幕,這些對白也都配上英語字幕,但在標准的電影膠片上這些是沒有任何字幕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691007.html?tp=0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