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8 07:00:00阿楨

博塔:名建築師48

馬里奧•博塔

馬里奧•博塔受到勒•柯布西耶、路易•康和卡洛•斯卡帕三位建築巨匠的薰陶,在結束跟隨路易•康的學習之後,他逐漸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博塔深入研究了眾多建築風格,開始從這些歷史風格中得出相應的色彩、材質、原料以及結構等方面的構思,其所有的工作都逐漸從後現代的古樸風格中得出其內在的聯繫。
博塔對環境有極強的洞察力,因此他的建築作品常常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而展現不同的優勢。他說道:“每一項建築作品都有它相對應的環境,在設計建築時,其關鍵是考慮建築所轄的領地”。1980年,他增加了這樣的觀點:“我認為當今建築的精華來源於比較的程度:它只承認人為因素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平衡,而這樣的因素又來自當地生境。”
作為提契諾學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根植於義大利理性主義和歐洲現代主義,將歐洲嚴謹的手工藝傳統、歷史文化的底蘊、提契諾的地域特徵與時代精神完美地表現在建築上。40多年來,博塔已設計專案600多項,涵蓋了私人住宅、教堂、辦公、銀行、博物館、學校等建築類型。博塔關於建築原型的重新詮釋、重塑場所的理念、形式原則和建築語彙的運用、有機統一的城市體系、歷史傳統的延續性以及建築的隱喻性和象徵性等等建築思想和設計手法,都具有鮮明的原創性和獨特性,已引起世界建築界的廣泛關注。
現代主義建築師
1969年 畢業于威尼斯大學建築學院,   
1965年 在勒•柯布西耶的工作室參加威尼斯市立養老院的設計。   
1969年 與路易•康相遇,合作設計了威尼斯新會議廳工程中的展覽會。   
1969年 在威尼斯大學建築學院畢業時,與主考官卡洛•斯卡帕相遇。
1970年 在盧加諾開設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1976年 被瑞士洛桑聯邦工業大學聘請為客座教授
1988年 應邀擔任美國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的客座教授   
1996年 任瑞士義大利大學孟德里索新建築學院院長
http://photo.zhulong.com/renwu/detail409.htm

呂措夫廣場住宅園(Residential Park on the Liitzowplatz,1987-1990)


用地面積:約3.3公頃 建築層數:4~6層
居住戶數:1 79戶(共l 2個沿街住宅單元,9個點式住宅單元),在底層和二層佈置有部分小型辦公空間、商店、餐廳,一個殘疾人活動中心,一個8400 1T12的銷售服務中心,一個11萬伏/l萬伏變電站
在平面功能上,採取了與原來住宅不同的、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平面佈置。一梯二戶和一梯三戶的多個單元沿街相連,入口從街道上由過街樓進入內院,再從內院裡進入各個單元。在建築形式上不僅採用了全新的設計概念,而且讓多位建築師在較統一的體量下採取各自不同的設計處理,形成同一立面上的多樣變化。紅、白、綠等色彩的間歇使用使得整個住宅建築立面上的色彩反差非常強烈。同時,材質上的變化也使得建築立面效果的整體感被打破,每一棟建築都在盡力彰顯自己的個性,雖然它們擁有的是同樣的建築邊界,面對的是同一條街道,可是表現出來的卻是完全不同的表情。整組建築在體量組合上有張有弛,周邊式與獨立式的結合帶來空間上的外緊內松,既保證了內部庭院的安靜,又與整塊街區的其他公共空間相聯繫,保持了內部公共空間良好的流動性,創造了一個適宜居住的內部空間環境。其中的住宅類型有福利住宅、半福利住宅和自有住宅,投資也是由多個機構共同參與的。

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1992~1995年 



博物館內嵌在一個已經含有三座高聳建築的場地之中,這導致其設計要求形式獨特。因為建築外形與其相鄰環境產生強烈的對比,博物館顯得很突出。建築師和客戶之間達成了三個明確的目標。其一是,儘管相鄰建築有著相反的外觀,但第一層空間的自然光必須得到控制。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設計師產生了幾乎在每個展覽室都安置天窗系統的想法。最終是自然光將散射進室內,使藝術品呈現理想的狀態。其二是,外立面還需要有某些相似,能刺激來訪者進入參觀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裝置。部分建築粗糙的磚砌結構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而剩佘部分則混合使用了兩種大理石材料。這些方式產生了一種統一的外部美感,既富有吸引力又獨一無二。最後的目標是達成建築統一的內部景象,為了實現這一點,建造者限制了構成最終飾面圖案的材料的排列方式。

義大利羅弗萊托與特蘭托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of Rovereto and Trento)1996~2002





 羅弗萊托與特蘭托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位於羅弗萊托鎮的歷史中心區,它座落在兩座18世紀宮殿之間。這座大廈後退於街道的建築立面。按照規劃,博物館有一個巨大的廣場作為展覽館、圖書館、禮堂、咖啡廳等不同空間的入口。覆蓋這個巨大天井的是一個玻璃鋼結構系統。這個系統的中心是一個開口,它正對著其下噴泉的位置。這個廣場豪華的圓頂使音樂會場景(可容納1200名觀眾)變得美輪美奐。黃色的維琴察石材覆蓋了建築的正立面,石材的陰影使它與周邊建築的石材有些微小的區別。同樣安裝在這裡的石材成為建築正面通風系統的一部分,它保證了良好的絕緣效果並提供了高效的維護。當然,這個裝置的設計也關注了如下需求:維護最佳的氣候條件來保護藝術作品。

瑞士提契諾州特勒羅國家體育中心(National Sports Center)  1998~2001年

國家體育中心是瑞士體育聯邦局委任的一個項目,它要求在其內能安放各種不同的體育裝置和運動場地。這個聯合體由兩幢建築組成:主中心是體育館和其他一些公共設施的所在地;一個半圓形建築物則充當了住宿和行政的功能。位於南方的中心主入口包含了一個巨型入口區,提供了一個在內外之間的過渡空間,在那兒還能觀賞到附近湖泊的美麗風光。整個結構體系由一系列連續的柱廊組成,給予空間必要的彈性,能夠滿足因不同的活動帶來的設計上的變化要求。大小不一的天窗帶有輕微的彎曲,它們使自然光穿透屋頂灑落進室內。在這塊大場地的北邊,一幢結實的附屬建築高聳於街道之上,好像一個站崗的哨兵守衛著中心的建築聯合體,使其免受周圍噪音和嘈雜活動的干擾。這兩部分建築都是混凝土框架結構,其外覆紅磚。

義大利伯納勒吉歐鎮 雷達埃利別墅(Villa Redaelli)  1996~2000年






我們在這兒所看到的這個項目依靠對都市環境、建築法則以及在其背景內對場地理解的研究重新煥發了新的生命。這個複合建築並不缺乏一個獨特的背景,它位於阿爾卑斯山麓小丘的山腳下,伯納勒吉歐鎮外的一片草地上。這個專案的規劃包括1O個半獨立式住宅和一幢別墅的建造。這些住所仿佛自一面巨牆內拔出,整個佇立在連接市鎮中心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道路的一側。儘管別墅呈現出一種筆直的巨牆外觀,事實上它卻是一個被剖開的圓柱體。在建築的圓形部分(能看到一些景觀),這個複雜的住處在外立面上連續被一些凹壁所分割,其內的一些開口也被設計用來分隔房間。從建築的這些大體塊上直接開口形成窗戶,保障了室內空間的光線與通風,同時也保持了朝東向的主立面的光滑,強調出這個複雜建築的堅實外觀。別墅被安排在整個專案的末端,在那兒堅守自己的領地,與其他的半獨立式住宅形成對比。

希臘國家銀行總部大漠清泉

1998年在希臘國家銀行總部百年紀念後,博塔受委託設計該銀行新總部。大廈新址毗鄰設在雅典歷史區的總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建築在底層有一片空的部分,其作用是為了陳列原始人工製品,同時也強調了該設計的公眾性。1999年,挖掘出了Achamiki古街。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這條通往Kotzia廣場的古道,必然引起設計的變更。位址最終選在了雅典歷史中心的一個重要街區的拐角,Eolou街的南端,在這裡可以看見衛城(Acropolis)。儘管底層的空穴以及周圍新古典主義房屋與簡單的外表相對比,其外表仍呈現一種樸素原始的形狀。設計中的關鍵主題包括了:外部的層次、地板的對稱、形式的簡潔以及考古洞穴與自然光的關係。室內空的部分讓自然光通過一系列的天窗進人屋內,也將頂層和底部的空穴有了流動的空間。可從金屬玻璃橋上看到古路,橋也是底層戶外博物館的標記。房屋的根基保存著Achamiki古街的地質層。新大樓有五層(不包括底層)和四個地下層。自然的有色沙石一賽普勒斯擬灰石(Cyprus travcrtine)——一用來裝飾外部和內部的公共區,用拋光的黑色花崗岩作地面材料,內部的牆壁和虛假的頂棚是木制的。

德國明登西蒙安斯卡勒 哈廷辦公樓(Harting Offices) 2000~2001年


這個為哈廷科技團隊建造的項目高聳在明登的歷史中心。因此,從初始階段開始,這個場地中的已建成建築就形成了一種風格類型的集合,或許打破這個集合正是整個工作的主要核心部分。通過傳統材料(比如天然石材)的使用,現代語言被記錄下來裝飾著都市環境並與之形成對比,最終的產物與周遭的背景將是和諧的。此外,這幢建築也要迎合某些技術和功能上的要求,以便與其辦公樓的身份相一致,跟上現今世界快速發展的步調。它也必須滿足客戶的需求:通過諸如安全、堅定、穩健這些概念的表達,實現物化公司的精神。考慮到這些前提,馬里奧。博塔做了一些橢圓體的構思,以顯示其偉大的氣勢。建築的主要正面側方連接了兩座塔形體,而建築本身頂部則有一個陡峭的橢圓形屋頂。在這裡還特別強調了對生態學的關注:重視內部材料的使用,採用的材料對一年四季都做了考慮,能產生最佳潛能,以減少人造能量的負荷。最大限度地吸納日光也被包括在考慮的範圍之內,照亮場地與改善空氣調節裝置是其主要的功能。

瑞士 聖•約翰巴蒂斯塔教堂(Church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 1992—1998年




這個小教堂位於義大利阿爾卑斯山腳的瑪姬亞山谷上部,它取代了蒙哥諾村原有的7世紀的老教堂(在1986年的一次破壞性雪崩中被摧毀)。戲劇性的原因(雪崩)帶來的首要任務是建造一個新的教堂,同時也導致了建築師在如此一個驚險而美麗的複雜自然環境中,需要對建築的安置、工程中使用的建造技術以及物質與象徵性的表達進行一些特別的考慮。博塔選擇使用了巨石牆來完成建築結構,使其起到支撐作用,並在其上覆蓋了一個透光的玻璃屋頂。這種強烈的對比顯示出人類在大自然力量面前的脆弱。或許它還有一種嘗試:希望把人們帶到一個與上帝進行平等交流的場所。底層的地板進行了簡單的幾何形式的排列:一個長方形內切於一個橢圓形內,在屋頂處它變成了一個圓周。通過提供必要抗震性的簡單結構體系顯示並強調了建築本身佈局的清晰。

以色列耶路撒冷動物園 諾亞方舟雕塑公園(Noah‘S Ark Sculpture Garden)1999~2001年

藝術家尼基•德•聖法勒提議與馬里奧•博塔進行這次合作專案——在耶路撒冷的一個公園內創造出一艘“諾亞方舟”,博塔對此非常熱衷並欣然接受邀請,他曾經公開表示自己從孩童時代起就對這段傳說感到好奇。孩子們對這個專案同樣也顯示出了極大的興趣,挑戰性的活動使他們沉浸其中。然而,有一點非常有趣,這兩位創作者的工作觀極不相同:尼基‘德。聖法勒的世界充滿了幻想、色彩和非理性,這與博塔的強調單色調與秩序的平和作品形成對比。但它們並不衝突,兩者彼此交融產生出一種功能化、藝術性的詩意空間。博塔採用耶路撒冷當地的石材建造“方舟”,使它成為了兒童戶外遊樂設施的一個完整組成部分,其主體是一個通過大天窗採光的巨型洞穴。室外富於幻想的動物雕塑被尼基-德-聖法勒描畫上了強烈的色彩,與這個郊區公園中的冷色調石材和綠色植物形成對照。

瑞士馬婁山山頂纜車站 聖瑪利亞十字架教堂(Chapel of Saint Mary Of the AngelS)1992~1996


教堂位於連接兩個山頂(RiVera & Alpe Foppa)的索道出口處,它是這個地區的業主委託給博塔的一個項目。通過一系列的臺階能到達一個嘹望點,順臺階而下則是教堂的屋頂,整個教堂像是架在山頂上的一個65米長的高架橋。固定在金屬架上的一口鐘成為樓梯的起點,它的存在比教堂還要早。由於地面的高差,鐘在視覺上被隱藏了起來。教堂為圓柱形,直徑有15米,被分成了三個部分。這些空間中的兩部分用作周邊走道,另一部分則形成了教堂中殿。在圓柱體的一端是一個小型的帶有天窗的教堂半圓形後殿,自然光充滿了這個空間。藝術家恩澤•古奇受託在祭壇之後繪製了一幅巨大的壁畫,在側窗走廊上繪製一些板畫。同時,古奇還負責中心部分拱形天花的裝飾和頂樓入口的繪畫。

瑞士 聖瑪麗亞德格利安格利小禮拜堂


以色列 西姆巴厘斯塔西納格奧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