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7 07:00:00阿楨

帕德嫩神廟:名建築師4

伊克提諾斯   維基百科

伊克提諾斯(希臘文:Ἰκτῖνος/Iktinos或者Ictinus)是在前5世紀中期的建築師。古代文獻指出伊克提諾斯和卡利特瑞特(Kallikrates)合作設計了帕德嫩神廟。
保薩尼亞斯認定伊克提諾斯也是巴賽阿波羅神廟的建築師。神廟外部的列柱為多立克柱式,而內部是愛奧尼柱式,並且結合了一根科林斯柱式的柱子,在神廟中央還有有史以來最早的內殿。伊克提諾斯也設計了伊萊夫希納的泰勒斯台里昂神廟,當中宏偉的大廳裝設了厄琉息斯秘儀。
藝術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做了一幅有關伊克提諾斯和抒情詩人品達在一起的畫。現在這幅「品達與伊克提諾斯」正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中展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5%85%8B%E6%8F%90%E8%AB%BE%E6%96%AF

卡利特瑞特  維基百科

卡利特瑞特(希臘文:Καλλικράτης/Kallikrates或者Callicrates)是古希臘前5世紀中期時的建築師。他和伊克提諾斯是帕德嫩神廟的建築師(自普魯塔克)[1]他同時也被認定為是雅典衛城上膜拜尼刻(Nike)的雅典娜勝利女神神廟的建築師(IG I3 35)。但問題是後來在兩排柱式雅典娜勝利女神神廟的地基上發現前輩更早但規模也較小的兩排柱式作品。[2][3]有文獻說明卡利特瑞特也是雅典衛城的環城城牆的其中一個建築師(IG I3 45),而且普魯塔克進一步的指出他縮短了連結了雅典及其海港比雷埃夫斯的長城的工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88%A9%E7%89%B9%E7%91%9E%E7%89%B9

帕德嫩神廟  維基百科




File:GR-acropolis-parthenon.jpg

File:ParthenonNight.jpg

File:ParthenonFrise1.jpg

File:Parthenon.Southern.Side.damaged.jpg

File:Parthenon from south.jpg
帕德嫩神廟(古希臘文:Παρθενών),是古希臘雅典娜女神的神廟,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衛城。它是現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臘時代建築物,一般被認為是多立克柱式發展的頂端;雕像裝飾是古希臘藝術的頂點,此外還被尊為古希臘與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徵,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之一。近兩個世紀以來,希臘持續進行對該神廟的修復與重建工作。[3]
  現存的帕德嫩神廟是興建來取代另一座舊帕德嫩神廟的(公元前480年為波斯人入侵所毀壞),就像大部分的希臘神廟,帕德嫩也用做金庫的用途,有一陣子是提洛同盟(後來演變成雅典帝國)的金庫,公元6世紀,帕德嫩被改用作紀念處女的天主教教堂(原來供奉的雅典娜也是處女)。在1460年代早期,被鄂圖曼土耳其人征服後,它又被用作清真寺。1687年9月28日神廟被土耳其軍當火藥庫,堆積的火藥不幸被威尼斯軍隊砲擊中,引發的爆炸嚴重損毀了廟體還有彫刻。1806年,英國的湯瑪斯•布魯斯,第七代額爾金伯爵在奧斯曼帝國的同意下,把部份保存下來的雕像移走,這些雕像也就是現在一般所知在1816年賣給倫敦大英博物館的帕德嫩大理石,現在還展示在那裡。希臘政府要求歸還大理石的運動多年一直沒有成功。
  帕德嫩神廟是古希臘文明的重要史蹟之一,對於研究古希臘的歷史、建築、雕塑、宗教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美國的納許維爾有一座完整1:1的複製品。
  設計與建造
神廟坐西向東,由46根多立克柱環繞,長邊方向每邊17根,短邊方向每邊8根。
帕德嫩神廟的正立面的各種比例尺度一直被作為古典建築的典範,柱式比例和諧,視覺校正技術運用純熟,山花雕刻豐富華美。整個建築既莊嚴肅穆又不失精美。被美術史家稱為「人類文化的最高表徵」,「世界美術的王冠」。
File:Parthenon-top-view.svg
神廟平面圖
第一次建造供奉雅典娜-帕德嫩的神殿,此意圖始於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88年)結束後不久,以作為送給雅典娜的禮物。這工程在一座寬大的石灰岩的地基開工,這塊地基延伸了雅典衛城南部的頂峰以及提昇了其高度。
  這棟建築取代了原來紀念雅典娜•帕拉斯,俗稱舊帕德嫩的另座神廟:赫卡托巴恩(原文hekatompedon,意思是千座牆基),還可能曾經就屹立在其旁(詳細請閱老帕德嫩的獨立章節)。公元前5世紀中葉,雅典衛城成為提洛同盟根基,雅典也是當時的最大的文化重鎮,伯里克利開始著手一個很有野心的建築計劃,時程幾乎有公元前5世紀的後五十年之多,今天在雅典衛城所能看到的最重要的建築物如帕德嫩、山門(Propylaia)、厄瑞克透斯神廟、雅典娜-尼刻神廟都是在那個時期豎立起來的。帕德嫩由菲迪亞斯監造且負責彫刻裝潢,建築師伊克提諾斯和卡利特瑞特從公元前447年開始動工,廟體大約在公元前432年完成,不過裝潢至少一直到公元前431年才完工,有一些帕德嫩的財政帳簿流存到現在,從中可知最大的單一花費是從大約離雅典有16公里遠的彭特利庫斯山運石頭來到衛城。這些資金部份提撥自提洛同盟的金庫,在公元前454年從提洛島送到衛城。
  雖然鄰近的赫淮斯托斯神廟是現存最完整的多立克柱式典範,然而當年帕德嫩才是公認為最出色的。John Julius Norwich指神廟:「欣賞這有最完美多立克神廟,就算是古老的遺跡,其建築學上的高尚是富傳奇性,特別是柱基的曲度、逐漸向內成錐形的內殿牆壁以及圓柱的收分曲線entasis之間微妙的一致性」[4]柱基是安置柱子的平台,就像其他經典的希臘神廟,它有微妙向上傾斜的曲度,使得雨水可以排掉。這些柱子看似向外傾斜,實際上卻是微向內傾,而且高度一致的從外層柱座邊緣的彎向天花板。「柱上的微凸線」(Entasis)指的是柱子往上延伸微凸出來的地方,雖然帕德嫩神廟的這個視覺效果被認為比早期神廟的明顯雪茄形柱微妙,但這些視覺上的精細不被普遍同意是一種有意的效果,反而通常被認定是一種帕德嫩比起舊式直線、直角缺乏曲線的大型建築物更活潑化的手法。
  測量最高的一階,帕德嫩的地基大小為69.5公尺×30.9公尺(228.0×101.4呎),內殿為29.8公尺長×19.2公尺寬(97.8×63.0呎),由其內部的兩列的多立克式柱為主結構撐起屋頂。從外量,柱的直徑為1.9公尺(6.2呎)、高度為10.4公尺(34.1呎),角柱的直徑稍微大一些。樑柱部份,帕德嫩外有46根內有19根。柱基在東、西的末端向上彎向中央60毫米(2.36英寸)以及側邊110毫米(4.33英寸)。屋頂是以板瓦大理石磁磚鋪蓋而成。
  幾位建築神殿的人在建造的過程中已經經由測量圓周半徑與直徑,來計算出近似 π 的圓周率。此外還有方型、長方形、矩形、多邊形的面積公式。另外長度的分類,演變為呎與碼使建造的過程更多公式可以運算利用。
  建築飾品
File:Parthenon XL.jpg
西邊柱間壁的細部闡明了神廟經過2,500年的戰爭、污染、不穩定的保護、掠奪、破壞後的現狀。
帕德嫩神廟,有著octostyle、peripteral、兼有多立克柱式與愛奧尼柱式建築特色,公元前438或439年,建築物裡還增添了菲迪亞斯以黃金與象牙雕成的巨大雅典娜•帕德嫩神像,此外廟體的石造物原來都經過高度的彩繪。[5]雖然建築過程幾乎一直到公元前432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開打才完工,神廟才能獻給紀念雅典娜,公元前438年時,外部柱廊頂,中楣橫條上的多立克式排檔間飾(metopes)和內殿的牆最上端的愛奧尼式中楣橫條(frieze)已經完成了。帕德嫩神廟柱間壁與中楣橫條的豪華被同意神廟的功能是個寶庫,在opisthodomus(內殿後面的房間)放置了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的獻金。
  三角眉飾
保薩尼阿斯是個公元二世紀的一個旅行家,當他遊歷到雅典衛城看到帕德嫩神廟時,只簡要的描述了神廟三角眉飾上的雕像,但此外的描述主要保留了裡面的用象牙與黃金精雕而成的女神大雕像。
  東邊的三角眉飾
東邊的三角眉飾敘述雅典娜誕生,雅典娜是從他父親宙斯的頭部生出來的,根據希臘神話宙斯是在召見火神赫淮斯托斯請求的援助時,馬上引發一陣駭人的頭痛,為了減緩頭痛,宙斯就叫赫淮斯托斯用鐵鎚敲他,敲下去後,宙斯的頭裂開,從中出誕生出全身盔甲的雅典娜,這個作品雕塑了這個過程。
  西邊的三角眉飾
西邊的三角眉飾(pediment),正對衛城山門(Propylaia),描述了雅典娜與波賽頓之間為了爭取成為本城市守護神的榮耀而戰。雅典娜與波賽頓在整個佈局的中央,女神擁著橄欖樹對抗著高舉三叉戢作勢攻擊大地的海神,這把整個畫面強烈的區分開來,在他們的旁邊,各領著一群由雙輪戰車帶領的群眾,這個三角眉飾上看到的族群性格,充滿著雅典神話的風味。
  這作品的建造期是前438年至前432年,帕德嫩神廟上的三角眉飾也是古希臘藝術裡最好的典範之一。那些人物形象刻劃身體方面,動態自然富有生命力,好像力量從他們的肌膚爆發,再從身上的薄衫溢發於外,薄襯衣(chiton)顯得其下的肢體動態成為構圖的元素之一,作品中,彫刻師刻劃的人神之間在概念上的互動差異不大,展現了理想主義與自然主義。[6]
  雅典娜•帕德嫩
此神廟裡,在naos原來有著一尊雅典娜的祭拜雕像,為人所知是出自菲迪亞斯之手[7],然而現在只留唯一的殘片。這尊宏偉、用象牙與黃金打造的雕像早已不見,只能從複製品、花瓶、寶石、文學描述和錢幣上的彫刻或描繪來追憶。[8]
  舊帕德嫩神廟
興建供奉雅典娜•帕德嫩的神殿之企圖始於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年)結束後不久,來作為送給雅典娜女神的禮物。這棟建築取代了較早用來紀念雅典娜•波麗亞斯(原文Athena Polias,意思是城市的雅典娜,不同於雅典娜•帕德嫩,這是較為溫柔典雅的女神。[9])的赫卡托巴恩(原文hekatompedon,意思是千座牆基),這棟常被稱呼為舊帕德嫩的建築,在公元前480年毀於波斯帝國攻擊。這原始的帕德嫩還有其毀壞的記述可見於希羅多德[10]而其原柱的殘片清楚可見被改建到艾瑞克提恩神廟(Erechtheum)。該結構體的進一步物證在1885-90年之間,由Patagiotis Kavvadias 的挖掘而揭露出來。這次的新發現讓德國考古學會的理事Wilhelm Dörpfeld得以聲稱有一個原始帕德嫩的獨特地基存在,Dörpfeld命名它為帕德嫩一代,not immediately below the present edifice as had been previously assumed[11]。Dörpfeld的觀察是第一代帕德嫩的三層結構其中兩層由poros石灰石組成同樣作為基礎,而最高階的Karrha石灰石層被Periclean Parthenon的較低一層掩蓋住,這個平台較小,且靠近最終的帕德嫩,這指出它是為另一棟全然不同的建築物所建,而現在整個被覆蓋了起來。1885-90年間最終的挖掘報告出版後,揭示了有些複雜的景象:地基與Kimonian牆是同年代的,這也暗示第1座神殿的存在時間比原來估計的還晚。[12]
  如果原始的帕德嫩的確被毀於公元前480年,這招致了一個疑問:為什麼該地點留下一個遺跡達33年之久?一個主張是公元前479年的Plataea戰役[13],希臘聯軍發誓道:「被波斯人毀滅的聖殿不再重建」,直到前450年卡利亞斯和約的簽訂,這個誓言才被赦免 [14]。另一角度而言,波斯人離開後,至少重建雅典的花費就現實因素也是個原因。然而Bert Hodge Hill的挖掘讓他提出這個說法: 第2座帕德嫩神廟的存在開始於公元前468年後的Kimon時期 [15]。Hill claimed that the Karrha limestone step Dörpfeld took to be the highest of Parthenon I was in fact the lowest of three steps of Parthenon II whose stylobate dimensions Hill calculated to be 23.51x66.888m.
  要判定帕德嫩神廟原型存在的年代,很困難。這主要在於1885年時,考古學的seriation挖掘法尚未發展完成,當時在考古地點,粗曠的的挖掘與重填作業方式損失了許多寶貴的資訊。在1925-33年間,學者Graef和Langlotz進行了重量級的研究,他們企圖為在雅典衛城發現的陶瓷碎片找出合理的解釋,在1925-33年間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出版,[16]。啟發了美國考古學家William Bell Dinsmoor,to attempt to supply limiting dates for the temple platform and the five walls hidden under the re-terracing of the acropolis. Dinsmoor 推斷帕德嫩一代可能屹立最晚的一天不早過公元前495年,這與Dörpfeld認定的較早日期有所抵觸[17]。Dinsmoor甚至更進一步否定了有兩個帕德嫩神廟的原型,唯一前Periclean神廟就是what Dörpfeld referred to as Parthenon II yet build before the Persian invasion. Dinsmoor and Dörpfeld exchanged views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in 1935[18].
  名稱
帕德嫩這個名字其原意不易了解。根據Jeffrey M. Hurwit表示:「帕德嫩」(原文Parthenon)這個術語的意思是「少女的」或是「少女們的」,而且似乎其緣由要歸因於帕德嫩裡一特殊的房間,這個房間常引起爭辯哪一個房間才是,而且為什麼這個房間會有這個稱號?一個理論表示說帕德嫩指的是一個過去用來舉辦Panathenaic Festival,arrephoroi(一每年被選出來侍奉雅典娜的四名年輕女孩)揮動致贈給雅典娜的佩潑洛斯女裝(原文,翻譯參考peplos參考)的房間。[19]
  Christopher Pelling主張雅典娜.帕德嫩也許曾構成了像雅典娜•波麗雅斯關係密切但不同來源的信仰。[20] 根據這個理論,帕德嫩這名稱意指"在室女神的神廟",且根據雅典娜.帕德嫩的信仰祭儀此名跟這神廟產生了關連。[21] parthénos (希臘語:παρθένος)這個稱號的來源也是不易理解的,原意指「處女,未出嫁的女子」,曾特別用於 阿耳忒彌斯這位狩獵與採集女神,與雅典娜這位戰爭與工藝女神,或是其他實際用途的理由。[22],此外也有人提議到神廟的名稱暗指處女們(parthenoi)崇高的犧牲保證了城市的安全。[23]
  無論如何,第一個例子中,把帕德嫩當作整座建築物的名稱,這明確的紀錄是來自於公元前四世紀的演說家狄摩西尼。根據再前一個世紀的建築帳簿資料,這建築只被簡單的被稱乎為ho neos(神廟)。傳說建築師Mnesikles和卡利特瑞特在他們於雅典人建築中遺失的文書,曾稱呼這建築為Hekatompedos(千牆基)[24],而在前四世紀,以及稍晚有稱Hekatompedos或是Hekatompedon,當然也有稱帕德嫩的,西元1世紀的作家普魯塔克 把這建築稱做Hekatompedon(帕德嫩) 。[25]
  金庫或是神廟?
File:Athena Parthenos.jpg
有關帕德嫩神廟中,菲迪亞斯所雕的雅典娜雕像的一幅畫
建築上,帕德嫩神廟可以明顯看出是一座「神廟」。被毀壞以前,這裡曾擁有一座出自菲迪亞斯之手並廣為人知的雅典娜神像,以及一間收納奉獻品用的金庫。然而事實上,依照古希臘人的宗教慣例,他們的祭典必是在露天的祭壇舉辦,而迄今仍未發現有祭壇存在的跡證。所以從這點看來,帕德嫩神廟並不符合「神廟」的稱呼。因此,有些學者就主張帕德嫩僅止於做為收藏財寶之用而已。雖然這看法早就成形於19世紀末,但近年來才漸受到注重。不過大多數的學者仍堅持,帕德嫩如同 Walter Burkert 所描述的,是個建有神域(temenos)、祭壇、神像和廟殿的聖所(sanctuary)。[26]
  晚期歷史
  基督教教堂時期
這座帕德嫩以祭祀雅典娜的目的存在了近1000多年,公元4世紀時雖然已經跟現代的巴黎聖母院一樣老甚至比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還久遠,卻仍然維持著原封不動。雖然過去曾有光榮的歷史,但這時雅典已經降格成只是羅馬帝國一省的普通城市。第五世紀某時,偉大的雅典娜神像被一位皇帝搶奪,且搬到君士坦丁堡,隨後大約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於對該城市的洗劫之中被摧毀。
稍後不久,帕德嫩被轉變成一座基督教(譯註:這指的是羅馬帝國時代的)的教堂。在拜占庭時代,它又變成帕提諾絲•聖母瑪利亞(原文:Parthenos Maria,也就是處女聖母瑪利亞的意思)的教堂,或稱為聖母的教堂(Theotokos,聖母聖母瑪利亞)。在拉丁帝國時期,它又成為羅馬天主教會的聖母聖母瑪利亞教堂,歷時250年之久,從神廟轉變成教堂之中,也牽扯了移去內殿的柱子、部份牆壁以及在最東端增加了教堂東端的半圓室,無可避免的,部份的彫刻就此移除與失散,原本刻劃的神像,有些可能以再詮釋的方式,融入基督教的情境,保存下來,其他的不是移除就是拆毀。
  鄂圖曼統治時期
1456年,雅典陷落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手中,帕德嫩神廟又再度被改為一座清真寺。不同於後世的誤解,土耳其人很尊重領土內的古蹟,未曾故意損壞雅典的遺跡,但也沒有特別的努力進行保護。例如在數次戰爭中,常從中破壞以取得構築城牆與防禦工事的材料。此外土耳其人加蓋了一座宣禮塔,蓋的跟柱頂齊高,遮住由神廟裡向外看的視野,好在神廟本體與石階仍然可正常使用,建築物也沒有進一步再被破壞,17世紀時的史料記載,旅行到此的歐洲人聲明衛城中這個神廟大部份仍然完整。
  1687年的爆炸導致帕德嫩的南端永久的損壞
File:Parthenon.Southern.Side.damaged.jpg
1687年,帕德嫩神廟遭到最大的打擊。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統治下的威尼斯共和國攻打雅典,土耳其人強化了衛城的防務,把帕德嫩神廟當成火藥庫,9月26日,從Philopappus丘陵威尼斯人的一座臼砲砲擊而至,導致火藥庫爆炸,廟體部份被損毀[27] Francesco Morosini 接著繼續洗劫廢墟裡面的彫刻。內部的結構體無論是倒塌的左邊屋頂或是部份棟樑,特別是南邊的,損壞到慘不忍睹,彫刻也毀壞得很嚴重,很多倒在地上,還被切走許多碎片充當紀念品。因而裡面一些區域的雕飾品只能從法蘭德斯的藝術家Jacques Carrey在1974年的畫作中得知。[28] 此後,建築的大部份被棄用,另外豎立起一座較小的清真寺。
  18世紀是鄂圖曼蕭條的時代,因此許多歐洲人找到門道來到雅典,隨著帕德嫩獨特別緻的遺跡紛紛被描繪下來傳世,引發了「愛好希臘精神」(philhellenism)的潮流,也引起英國與法國對希臘獨立運動的同情。在這些早期的旅行者與考古學家中,由Diletanti團體所委託的James Stuart和Nicholas Revett對古雅典進行了量測,他們描繪出第一張基於測量結果的帕德嫩圖,出版於1787年Antiquities of Athens Measured and Delineated的第2卷。1801年英國駐君士坦丁堡大使額爾金伯爵獲得蘇丹的勒令來收集雕像,其中有些是受僱的當地人從建築物上拆下的,有些是從當地收集而來也有些是跟當地人買來的。此外這些分離雕飾的動作導致還留在建築物上的部份有些微的破損,例如部份的中楣橫條,其原因很愚蠢的,為了減輕重量,好用船運回英格蘭,所以只拆一半。
  希臘獨立以後
當獨立的希臘在1832年取得雅典的控制權,突出帕德嫩神廟的尖塔被移除,接著,所有衛城裡中世紀與鄂圖曼的建築都被毀去。然而帕德嫩內殿裡的小清真寺已經被拍攝下來,收錄在Joly de Lotbinière於1842年出版的Excursions Daguerriennes一書中,這是史上第1張雅典衛城的照片。[29]這個區域變成希臘政府經管的歷史古蹟管轄區,今日它每年吸引了吸引了百萬名旅客前來參觀,從衛城最西邊經過復原的Propylaea,最後往上經由Panathenaic Way來到被圍欄保護的帕德嫩。
  歸還大理石
今日額爾金伯爵所拿走的帕德嫩石雕大部份存於大英博物館,其他被拿走的的彫刻品分別被收藏在巴黎的羅浮宮、哥本哈根等地方,不過大部份剩餘物收藏仍然屹立在雅典帕德嫩神廟東南方低於地平面的衛城博物館,而且不久會搬遷到新的建築物去。[30],還有少數彫刻仍可以在神廟的廟體上看到。希臘政府從1983年開始爭取,要求大英博物館把雕像歸還給希臘。[31]雖然大英博物館館方堅持拒絕歸還雕像,不過英國的歷任政府已經勉強地推動館方去做歸還的動作(不過這需要立法)。然而希臘的資深眾議員與英國的文化部門還有雙方的法律顧問於2007年5月4日在倫敦舉行對談,這是多年後第一次進行的嚴肅談判,雙方還有希望能得到進一步的決議。[32]
  重建
1975年,希臘政府協商好來修復帕德嫩神廟以及其他的衛城建築,這計劃稍後就吸引了歐盟的資金與技術協助。一個考古學委員會仔細地紀錄了每個仍在原址的工藝品,建築師們透過電腦模型的協助,來確定它們的原來所在的位置。有些興建較早的重建物需要修正,特別重要且易碎的雕像則移送到雅典衛城博物館。又安裝了用作搬動大理石塊的起重機;起重機通過巧妙設計,在不使用的情況下,可以在屋頂之下摺疊收起,以免影響景觀。不正確的重建被取消,並且恢復的一個仔細的過程開始了。帕德嫩神廟不會被恢復對1687年狀態,但是爆炸損傷儘量將被緩和,為了恢復大廈的結構正直(重要在這個易於地震的區域)和恢復æsthetic正直通過填裝在專欄鼓和楣石的切削的部分,使用精確地雕刻的大理石到位用水泥塗的。新的大理石從原始的獵物使用。最終,幾乎大理石所有主要片斷在他們最初的結構將安置,支持如需要由現代材料。
  最初,各種各樣的板塊以瘦長的鐵製「H」型的釘固定,然後再以鉛保護,以防侵蝕。在19世紀增加的釘並沒以鉛加以保護,於是出現了侵蝕的問題。由於腐蝕物(鐵鏽)具膨脹性,令大理石本身的裂縫進行部損壞。所以所有新的加工金屬使用了鈦,因為鈦是種強硬、輕便和抗腐蝕的材料。
  污染危機
目前帕德嫩神廟當務之急,為解決自1960年後,因雅典都市成長而帶來的環境汙染,對帕德嫩神廟所造成影響的問題,如酸雨會腐蝕大理石、汽車排放物也會對帕德嫩神廟的雕刻裝飾及其本身造成無可挽救的損壞和潛在威脅等等。雖然過去20年來,希臘政府和雅典地方當局著手於這問題的改善並有了一些進展,但帕德嫩神廟似乎仍然面臨存亡的挑戰。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5%BE%B7%E5%AB%A9%E7%A5%9E%E5%BB%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