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5 05:00:00阿楨

郭柏川:台灣廿大畫家21

郭柏川﹝1901~1974﹞



郭柏川1926年作自画像
郭柏川1954自畫像

File:郭柏川台南故居1.JPG
故居前巷道
File:郭柏川台南故居2.JPG
故居前院
File:郭柏川故居3.JPG
故居後院
  郭柏川,1901 年出生於台南,剛滿兩個月父親就因病辭世,由母親守節扶養長大。二十六歲時,因所處境遇不如意決定赴日本讀書求發展。原計畫去學法律,但礙於當時政治環境,因而改習繪畫,寄情於藝術。郭柏川經三度應考,才進入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從岡田三郎助習畫。據同校低他一屆的另一位前輩畫家李梅樹表示,郭柏川是以優異成績第五名畢業。當時他已三十三歲。 
  1937 年郭柏川離日直接前往大陸,定居北平十二年之久,這是他繪畫生涯中重要的轉捩點。由於長期居住人文薈萃的北平,故都風物的薰陶與地大物博的皇城氣勢都激發他的心境,對傳統內涵作一番省思。加上他敬佩又私交很好的日籍畫家梅原龍三郎數度到北平,均由郭氏結伴寫生,郭柏川早期藝術受梅原的影響也是可理解的。 
  1948 年郭柏川返回台灣養病,自此一直定居台南,在台南成大建築系教美術長達二十年。他自台灣民間器物、刺繡與廟宇紅牆中,都能尋求與他風格相融的色彩,擷取成熟圓融的東方精神到自己的藝術上面。並與同好組織「台南美術研究會」。郭柏川在台灣前輩畫家中自我要求甚嚴,其繪畫風格給予人的印象是單純、深入、著重構圖;色彩渾厚、飽和、筆觸精準;線條的處理隱含書法的意境、而且他也是一位追求繪畫本質的藝術家。  
  郭柏川故居位於台南市公園路321巷,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整區已列為市定古蹟「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戶戶庭院多種植原生喬木,綠樹早已成蔭,立面由基座、牆身、屋頂構成,基座有柵條式通氣孔,外牆採用雨淋板,大面積開窗,典型日式官舍群。 不過,產權屬於國防部,部份房舍早已失修殘破,關於土地使用,市府與國防部尚在協調中。現由郭為美女士私人出資修繕屋舍並闢為「郭柏川紀念館」,慶祝中華民國100年於每周六開放,現場並播放江文也音樂,紀念郭江兩家當年在北平相交情誼。
  【作品選粹】
故宮 1939 年 油彩.畫布 53.5 x 65 公分
淡水河風景﹝一﹞ 1949 年 宣紙‧油彩 33 x 42 公分
四重溪﹝一﹞ 1949 年 宣紙‧油紙 29 x 41.5 公分
台南街景 1949 年 宣紙‧油彩 42 x 33.5 公分
曠野 1950 年 宣紙‧油彩 27 x 43 公分
赤崁樓 1952 年 宣紙‧油彩 32.5 x 40 公分
岫出層巒﹝旗山﹞ 1954 年 宣紙‧油紙 29 x 39.5 公分
台南孔廟大成殿 1954 年 宣紙‧油紙 33.5 x 23.5 公分
大成殿﹝台南孔廟﹞ 1954 年 宣紙‧油彩 38 x 33 公分
粉紅玫瑰 1958 年 宣紙‧油彩 43 x 39.5 公分
三目螃蟹與魚 1959 年 宣紙‧油彩 40 x 44.5 公分
水果與刀 1962 年 宣紙‧油彩 40 x 49 公分
橫臥裸婦﹝一﹞ 1964 年 宣紙‧油彩 44 x 68 公分
有香蕉的水果 1965 年 宣紙‧油紙35 x 44.5 公分
桃子與葡萄 1965 年 宣紙‧油紙 25 x 31.5 公分
桃與荔枝 1966 年 宣紙‧油彩 37 x 45.5 公分
野柳漁港 1967 年 宣紙‧油彩 45 x 56 公分
倚坐裸婦﹝一﹞ 1969 年 宣紙‧油彩 36 x 28.5 公分
石榴﹝四﹞ 1971 年 宣紙‧油彩 28 x 36.5 公分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tw/kuopochuan/kuopochuan.htm
各畫之介紹詳參http://web.moc.gov.tw/tdg/10/star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