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5 05:00:00阿楨

李觶:中國百大畫家78

李觶

李觯 花鸟 立轴
李觶 花鳥 立軸
长年百子富贵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長年百子富貴圖 立軸 設色紙本
花卉
花卉
花卉
花卉
富贵福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富貴福壽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松石图 立轴 纸本
松石圖 立軸 紙本
花卉 扇面 纸本
花卉 扇面 紙本
梅石图 立轴 纸本
梅石圖 立軸 紙本
芭蕉麻雀菊石 立軸 設色紙本
李觶,字宗揚,其號頗多,如:複堂、懊到人、木頭老人、裹善、中洋、墨磨人、苦李、藤薛大夫等。又見李觶一幅平安如意圖軸,其中自署:“腹糖李觶制”,按“腹糖”即是“複堂”之諧音,看來他還是在玩弄遊戲的老把式。
李觶是清乾隆年間著名畫家,以畫花鳥稱著,為揚州八怪之一。他於康熙五十年 (1711) 考中舉人,時二十六歲。爾後做過山東藤縣知縣,在清內廷也曾供奉數載,據說康熙皇帝對他的畫頗為賞識,並要他向同時在朝廷官至大學士的蔣廷錫習畫。從傳世李觶畫跡來看,他的細筆花鳥與蔣廷錫近似,這與記載也相符合,在他的詩中也曾有“承旨金門翰墨香”之句,大概指的就是他在朝廷的這些事了。
曾見李觶仿倪黃山水軸,紙本、設色,畫於清乾隆十二年夏六月(丁卯,1747年) 時六十二歲。畫上自題詩,其中有“笑我廿年脂粉筆,白頭方悔故山迷”之句。這裡的“廿年脂粉筆”,看來並不是說他四十餘歲之前就沒有作過畫了,他忙於仕途,少於畫筆是可能的。故此,這一時期他的傳世墨蹟也不復多見。從四十余歲至六十餘歲,他可能脫離官場,專注於花卉創作,而此時的花卉已與蔣廷錫不相關涉,赫然開創了自己揮灑自如,不拘繩墨的新風格。從而就有了“笑我廿年脂粉筆”之句了。詩中還告知,他到老年時忽眷戀於故山之情而試作山水,並體悟到其味無窮,因此大有悔恨之意。這幅山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也是他一生少見的山水作品之一。
從眾多李觶流傳墨蹟來看,他的題款,其中“觶”字的“角”字旁,在六十四歲之前基本都用“魚”字,他在老年時忽改“魚”為“角”,從而也改變了讀音,這一突發奇想,對李觶來說是否另有隱情不露,抑或僅僅是文字遊戲而已!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8/06/16575482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