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0 07:00:00阿楨
莫迪里安尼:世界百大畫家68
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 維基百科
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義大利語:Amedeo Modigliani,1884年7月12日-1920年1月24日),義大利藝術家、畫家和雕塑家。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莫迪里安尼的特色是大膽創作裸女畫,曾受到當代保守風氣嚴厲批評,時至後世才獲得認可。
莫迪里安尼受古代和文藝復興藝術的薰陶;且與巴伯羅•畢卡索、康斯坦丁•布朗庫西等著名藝術家交情菲淺,進而受到19世紀末期新印象派影響,以及同時期的非洲藝術、立體主義等藝術流派刺激,創作出深具個人風格,以優美弧形為特色的人物肖像畫,而成為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生平
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生於1884年義大利托斯卡尼(Toscana)區的利佛諾(Livorno),雙親家族都是瑟法底猶太人(Sephardi Jews),分別居住在羅馬(Rome)與法國。
莫迪里安尼出生前,父親弗拉米諾•莫迪里安尼(Flaminio Modigliani)是富有的企業家,但他出生之年事業失敗,宣告破產,全家由高級住宅搬到破舊的廉價公寓裡,家中財產則為了抵押債務,全部搬空,僅有母親生育莫迪里安尼時的床鋪因法律規定而未被搬走。
雖然家道中落,莫迪里安尼仍接受相當好的教育,尤其母親耶婕米耶•加爾辛(Eugénie Garsin)出身法國加爾辛(Garsin)家族,精通英語、法語和義大利語,對哲學和文學有高深的造詣,且據推測曾擔任為人捉刀,寫作英語小說。
莫迪里安尼身為么子,母親對他的教育最花心思,在義務教育外,又讓他接受四年的古典主義教育,培養出日後優雅的氣質。
而母親加爾辛似乎也注意到兒子藝術上的性向,1895年莫迪里安尼十一歲時,她在日記裡寫道:
這孩子的特徵一值沒有定型,所以實在無法描述他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他的舉止就像一個被寵愛的小孩,但他從未缺乏智慧,我們必須等待及觀察這繭裡是什麼:也許他會是一名藝術家。
少年時期
莫迪里安尼自小便體弱多病,1898年罹患傷寒後更不得不休學回家修養。恢復健康後,母親送他到當地著名風景畫畫家古里耶摩•米克里(Guglielmo Micheli)的畫室學習。
米克里是斑痕畫派(Macchiaioli)創始人喬凡尼•法托里(Giovanni Fattori)的學生,擅長以顫動的線條表達光線動感。在他指導下,莫迪里安尼雖未承襲其畫風與取材興趣(事實上,他畢生作品中只有四張是風景畫。)但顯露出繪畫上的才華,僅僅三、四個月便能畫出相當水準的素描。
莫迪里安尼因長期生活在窮困與疾病之中,留下的文字資料有限,因此關於他本人的軼事傳說十分多。其中,他與巴伯羅•畢卡索的友誼、未完成的雕塑夢想,以及與珍妮•赫布特尼傳奇性的戀情,仍是巴黎蒙馬特與繪畫界膾炙人口的故事與話題。
《大裸婦》,1917年,當代美術館藏。
珍妮•赫布特尼畫像,1919年
藍眼女子 (Woman with Blue Eye, 1916)
美麗的家庭主婦 (The Pretty Housewife, 1915)
Nu couché de dos, 1917
穿黃毛衣的珍妮‧海布特 (Jeanne Hebuterne with Yellow Sweater (Le Sweater jaune),1918-19,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形式與情色﹕莫迪里亞尼看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 【文.圖/段煉】
五月到紐約看畫展,適逢猶太博物館的「莫迪里亞尼不再神秘」開幕(Modigliani: Beyond the Myth,2004年5月至9月),我有幸第三次看這位畫家的作品。第一次看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回顧展,是十多年前在加拿大蒙特婁藝術博物館,畫家的色彩中流露出的激情和執著,讓我難以忘懷,自此對莫氏產生了好感。第二次看莫迪里亞尼,是去年夏天在洛杉磯美術館,那裡有「莫迪里亞尼與蒙巴納斯藝術家作品」大展。蒙巴納斯(Montparnasse)為巴黎地名,20世紀初,從歐美各地前往巴黎從藝的年輕窮藝術家,不少都聚居在那裡。後來我去巴黎,還專門到蒙巴納斯尋找莫迪里亞尼和巴黎畫派的遺跡。現在在紐約第三次看莫氏畫展,終於有機會思考他的藝術。
我對20世紀初的歐洲早期現代主義和巴黎畫派一向情有獨鍾,而莫迪里亞尼又是我最喜歡的現代畫家之一,他用單純和情緒化的色彩、用即興的筆觸,來變形拉長了的肖像及人體,表達他對生活的一腔激情。通常,美術史學家們在討論他的藝術時,都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將他同過去的畫家作比較,認為他的畫具有抽象形式和情色內容。這種說法不錯,但我現在在紐約第三次看莫迪里亞尼,卻想用東方人的眼光,從禪的角度,來解讀他的形式與情色。
早逝的畫家
1884年,莫迪里亞尼生於義大利南方塔什肯尼地區一個小鎮。塔什肯尼陽光燦爛,在義大利美術史上,那裡產生過著名的塔什肯尼畫派,以色彩明亮著稱。莫迪里亞尼家境不錯,父親是個有羅馬血統的猶太商人。14歲那年,莫迪里亞尼得了一場大病,險些喪命,由此埋下病根,也就此放棄學業。為了使他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兩年後,母親讓他學畫,沒想到他竟表現出藝術天份,其畫有塔什肯尼畫派的強烈色光。1902年,18歲的莫迪里亞尼入弗羅倫薩美術學院,次年轉入威尼斯美術學院。受同齡學藝青年的感染,他開始吸毒,開始嘗試波希米亞式的放蕩生活。1906年,莫迪里亞尼來到當時西方藝術的中心巴黎,先搞雕塑,受羅馬尼亞雕塑家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 1876~1957)的影響,他們是蒙巴納斯的鄰居和朋友。後來,因為喜歡印象派、後印象派、勞特雷克和畢卡索,他轉入繪畫。由於酗酒和吸毒,加上賣不出畫,莫迪里亞尼生活無著,健康情形每況愈下。而且,他那過份不羈的波希米亞生活方式,也不招人喜歡,他的朋友們便湊錢送他回義大利。1912年,他回到義大利的故鄉,重拾雕塑,卻不得鄉民喜愛,他忿而將作品拋入當地運河,發誓再不搞雕塑,並重返巴黎。很多年以後,莫迪里亞尼名聲大噪,人們便下河打撈這些雕塑,卻一無所獲。也許,這是他的家鄉人為了吸引遊客而編造的淘金故事。
在莫迪里亞尼的生活中,他對兩個女人用情最多,一是來自南非的英國女詩人碧翠絲.海絲汀絲(Beatrice Hastings),另一是他在巴黎學畫時的法國同學楊妮.艾布登(Jeanne Hebuterne)。碧翠絲聰明而有主見,給了不會生活的莫迪里亞尼很多幫助,但莫迪里亞尼認為她太過智慧,而碧翠絲卻認為他不爭氣,恨鐵不成鋼,二人最後吵架分手。1917年,楊妮進入莫迪里亞尼的生活,兩人育有一子,他為她畫的肖像,成為他最受稱道的作品。楊妮比莫迪里亞尼小11歲,雖然兩人之間沒有碧翠絲那種精神交流,但楊妮對他十分崇拜,他們的感情生活非常和諧。1920年,莫迪里亞尼的畫剛有了市場,經濟狀況開始好轉,不料卻因健康惡化、舊病復發而死,時年36歲。畫家去世的當天,即將第二次臨產的楊妮痛不欲生,跳樓殉情。
莫迪里亞尼是個自相矛盾的人,在他身上,既有義大利藝術傳統的深刻烙印,又有巴黎畫派的前衛精神;他既將埃及、黑非洲和東方古代雕刻視為自己的指路明星,又像波希米亞人一樣在內心中苦苦流浪;他既執著地追求藝術,生活在貧困之中,又沉迷於女人、酒精和毒品,過早摧毀了自己的健康;他既有豐富的精神與感情生活,又處在絕望的孤獨裡。正是這些矛盾,造就了他這樣一位藝術家。
內省的藝術
在莫迪里亞尼的短短一生中,其繪畫題材和樣式非常集中,他只畫人物。他現存的全部繪畫裡,只有兩幅風景畫,一是塔什肯尼風景,作於14歲時,雖無個人特色,功力卻直追印象派。另一是病逝前一年所作,其用色用筆和變形處理,與他的人物畫如出一轍。除了這兩幅風景與布朗庫西式、非洲式的雕塑外,莫迪里亞尼的全部作品,都集中為兩大類,肖像和裸體,他沒有群像和敘事性作品。
就肖像畫而言,他早期的作品比較傳統,但很快就發展了自己的風格,即肖像的背景變得抽象。通常說來,正式的肖像畫應該有背景,大多是室內環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社會狀況,而肖像習作卻沒有背景,只有色調。莫迪里亞尼處在這二者之間,他的肖像畫多非習作,卻不畫背景,最多也只是幾何形的抽象化了的家具。這樣的背景處理,不提示人物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狀態,使人物本身得以突出。這是畫家對人的關注,尤其是對人內心世界的關注。
按理說,最能展現內心世界的是人的雙眼,但奇怪的是,莫迪里亞尼的許多肖像畫,包括不少精品,卻沒有畫眼睛。畫家像古希臘雕刻家那樣,將雙眼留為一個平面,塗以單一顏色。其實,用我們今天的批評術語來說,莫迪里亞尼畫的是「凝視」(gaze),一種內向的自我凝視。關於凝視的理論,來自20世紀中期法國心理學家拉岡(Jacques Lacan, 1901~1981)的鏡子之說。認為幼兒通過鏡子而開始了自我審視,這是人研究自身及自身與環境之關係的開端。到20世紀末,後現代主義時期的文化研究理論,強調凝視中的交流,如注視、窺視、對視之類,認為視線的交流,揭示了人的社會環境和生存關係。莫迪里亞尼曾經說,他筆下的人物,看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我要說,他筆下的人物,像畫家本人一樣孤獨,只進行自我交流。由於他們對外部世界一無所見,所以便沒有眼珠,而所謂有目無珠,卻正是只看自身的內心世界。這樣理解,人物的抽象背景也就事出有因了,因為背景和環境並不比人物自身重要。於是,在另一些畫中,即使畫了雙眼,人物的眼神也茫然空洞,似乎沒有焦點,他們對外部世界視而不見。因此我還要說,莫迪里亞尼的抽象只是表面形式,他的肖像畫,其實是他對人的理解,是他自己內心世界的寫照。
與肖像畫相似,莫迪里亞尼的裸體人物,也在抽象的外在形式中追求內在的精神世界。除一些作品的抽象背景和一些人物「有目無珠」外,裝飾性用色的單純和空間造型的平面化,以及即興的用筆用色,也是畫家專注於人物本身的一種方法。
但是,達到這一目的的主要方法,卻是畫家的構圖設計。莫迪里亞尼的女裸體,大多是斜躺的全身畫。在構圖時,畫家有意用畫布的邊沿,將人物的腿部切掉,有的甚至將雙手和頭頂也切掉。歐洲文藝復興以來傳統的人體畫,尤其是古典主義和學院派的人體畫,都強調完整、整一的原則,人體的所有部分,只要在透視上看得見,都毫無遺漏地畫出來。這是遵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的關於完美的審美理論。莫迪里亞尼沒有遵循這個原則,他切掉人物雙腿,在視覺上讓人體擺脫畫框的限制,使其看上去像是漂浮在畫布上,於是人體本身得到了突顯。也就是說,因為畫框不再限制我們的視域,不再是畫家和觀眾觀察世界的窗口,被觀察的對象也就不是遠在窗戶之外,而是近在我們眼前,具近距離窺視的特點。
但是,也正由於強調人物本身,莫迪里亞尼的裸體畫便不像古典主義裸體畫那樣富有畫外的寓意。1917年他在巴黎舉辦一生中唯一一次個展時,其裸體作品便被認為是色情的,不僅無一售出,而且展覽也被警察強行關閉。莫迪里亞尼的一些裸體畫,若從視覺上直觀,確有情色的誘惑,但若用今天的文化理論來闡釋,應該說他的裸體畫更關心形式和心理因素。所謂形式,如前所述,是單純色彩的平面性、人物造型的變形,和構圖上對傳統美學原則的突破。所謂心理,則是畫面上激情與冷漠的交織和衝突。
莫迪里亞尼對人物畫,特別是對裸體畫的激情,與他實際生活中的性愛經歷─碧翠絲和楊妮的情愛有關。這種愛和慾的激情,在烈酒和毒品的作用下,通過即興運筆而成為畫布上的純粹色彩,人物也變形拉長,具有一種特別的魅力。一方面,莫迪里亞尼筆下人物的魅惑神情與引誘之態,漂浮、突顯在畫面上,暗示甚或流露出被壓抑的激情。另一方面,由於畫家的孤獨,他的人物又是冷漠無情的。這些裸體女人,或閉目而眠,或沉思內省,她們陷入個人的內心世界,完全忽視了外部世界的存在。這冷漠,使她們失去了個性,她們只有共性,她們都是畫家本人的性格折射。這冷漠,既反映了莫迪里亞尼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巴黎孤獨生活的情形,也反映了他作為一個孤獨的藝術家,不參加任何藝術團體的心態。曾有一次,當時走紅的未來主義畫家們要發表一份宣言,組織者想請莫迪里亞尼在宣言上簽名,以示支持,不料他一口拒絕。孤獨使莫迪里亞尼古怪而矛盾,他的畫也如謎一般讓人困惑。
禪的闡釋
但是,這謎一樣的人物、謎一樣的繪畫,還不是他的藝術魅力之全部。當我換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來討論莫迪里亞尼時,我對他的理解便更進了一步,這個視角就是禪宗。儘管聽起來好像荒唐,因為莫迪里亞尼與禪宗毫無關係,可是,西方古典哲學與禪宗也毫無關係,但卻並不妨礙海德格用禪宗的眼光和禪宗的方法進行哲思研究,並由此而發展了他自己的哲學思想。對一個東方人來說,總不能只用西方眼光看西方藝術,得有與眾不同的東方眼光才是。
如前所述,莫迪里亞尼的裸體畫,沒有畫外的寓意,他只關注人體本身,於是就有了色情的嫌疑。這讓我想起美術史和禪宗的兩個公案。1863年,馬內在巴黎沙龍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因為畫中的裸體沒有寓意,既非神話故事也非歷史題材,而是現世生活的寫照,結果被認為不知羞恥。拿破崙看到這幅畫,破口大罵、揮鞭相向。奇怪的是,當拿破崙在同一沙龍看到卡巴納爾(Alexandre Cabanel, 1823-1889)的裸體畫《維納斯的誕生》時,卻立刻就拋出銀子買了下來。卡巴納爾的畫,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筆力於美貌女裸體,其脂粉氣與布格柔(William Bouguereau, 1825~1905)的宮廷式裸體畫如出一轍。但是,卡巴納爾在天上畫了幾個飛翔的小天使,將裸體的背景畫為大海長空,將人物的肌膚抹得像希臘雕塑那樣光滑細嫩,再配上古希臘神話的題名,於是就有了古典主義的寓意,就不是不知羞恥了。在這個美術史的公案中,由於所謂古典的神話寓意,拿破崙盲目了,他對卡巴納爾的色情誘惑視而不見。
莫迪里亞尼的「有目無珠」,是一種著意的盲目。禪宗講究有與無,講究有中之無、無中生有。海德格的「存在」、「此在」與「彼在」,也涉及這個問題。一則禪宗公案說,一休禪師有次率領徒弟淌水過河,見河邊有一女子因水急而不敢涉足,便背起那女子,負她到了對岸。此事過後好幾個月,一個小徒弟終於忍不住了,問一休:「你口口聲聲讓我們遠離女色,可是你自己卻背女人過河,這是為甚麼?」一休回答說:「我只不過背她過河,你卻背了她好幾個月。」當然,這個故事有點刻薄,我不相信一休會這樣挖苦自己的弟子,他不會那樣小心眼。這個公案,講的就是有與無。一休把一個人背過了河,並不在乎這人是男是女,他心裡沒有色,而小弟子卻滿心是色。莫迪里亞尼的裸體畫,關注的是外在的形式和內在的激情。觀畫者若像一休的弟子那樣戴上有色眼鏡看,那麼,這些畫當然是色情的。拿破崙是偉人,但也附庸風雅。他戴上寓意的眼鏡看畫,馬內就是無恥的色情,而卡巴納爾就是高雅的古典。莫迪里亞尼的「有」與「無」,全在於他的內心,他並不關心別人的看法。尼因健康不佳,需要女人幫助,長期生活在女人圈中。早年母親對他的成長影響很大,後來到巴黎,又與眾多煙花女過從甚密,並且還有碧翠絲和楊妮的呵護,所以對女人別有一種情愫。他的裸體畫,表達的就是這種情愫,至於是否色情,只好見仁見智,反正他的畫,照傳統的學院派標準看,全無寓意可言。
不可否認,在莫迪里亞尼的一些畫中,確有情色成份,但畫家真正在意的是形式與激情。莫迪里亞尼短短的一生中,只畫肖像和人體,這些畫,又只畫人物不畫背景,而人物又往往有目無珠,畫家總是向內看。這就像打禪,畫家專注於一種題材,心無纖塵,不厭其煩地反覆畫,畫多了,自會悟道,得以盡享作畫之樂。這種專一,有如禪宗所謂「定慧」,唯其如此,莫迪里亞尼的繪畫才可能爐火純青,也才會如此動人心魄。
老子《道德經》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莫迪里亞尼的形式與情色,讓我們盲無所見,而他的專一,又讓我們看到他對內省的執著。
http://city.udn.com/3581/1027372
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Modigliani)
導演:米克.戴維斯(Mick Davis)
演員:安迪.賈西亞(Andy Garcia)
艾沙.齊柏斯汀(Elsa Zylberstein)
美國 / 2005年 / 127分鐘 / 保護級
得獎: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參展
2005年Satellite Award 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2005年Satellite Award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畫家莫迪利亞尼的真實人生改編
劇情簡介
莫迪利亞尼一八八四年出生在意大利西海岸的里窩那,父母皆為猶太人,但家中雖然貧困父母依然給予孩子們良好的教育。莫迪原本想成為雕刻家,二十二歲到了巴黎時雖生活潦倒,但也結識了一群藝術家,其中包括擅長經營的畢卡索。
莫迪結識了美術學院的學生珍妮,兩人同居後珍妮生下一女,但珍妮的父母不贊同莫迪的猶太血統,一直要珍妮離開莫迪,甚至以強迫的手段將嬰兒抱回,預備找機會將女嬰送入孤兒院,因為珍妮的父母認為莫迪根本沒有當父親的資格。
莫迪的畫一直賣不出去,珍妮去找經紀人希波,甚至去要求畢卡索在畫展中能讓莫迪掛上一幅畫參與展出,並且擅作主張送給畢卡索一幅莫迪的畫作。
繪畫沙龍即將舉辦一次比賽,頭獎獎金相當誘人,但莫迪不屑參加,畢卡索也不參加。而莫迪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被醫生檢驗出以前的肺結核尚未完全痊癒,醫生甚至斷言莫迪活不過今年。
莫迪不以為意,繼續抽菸喝酒,而在得知珍妮為了讓自己的畫能在畢卡索畫展中展出,竟答應擔任畢卡索的模特兒,憤怒的莫迪寧可不參展,甚至將自己的畫當場摔破。並與畢卡索有了口角紛爭。
莫迪到珍妮家中探視自己的小孩,但卻被珍妮父親趕出家門。許多友人紛紛鼓勵莫迪應該參加比賽,而此時珍妮之母來通知,其父已將女嬰送往孤兒院。
畢卡索以自己車子載莫迪到別墅見一位印象派的前輩雷諾瓦,而老年的雷諾瓦似乎最能體會莫迪對繪畫的狂熱。莫迪我行我素地為女孩畫肖像,但其母抗議脖子畫得太長,莫迪將畫贈給女孩瀟洒而離去。
最終莫迪與畢卡索都報名參加沙龍比賽,每位畫家均各出奇招,莫迪以偷來的藍絲絨穿在珍妮身上,並以她為模特兒,那時珍妮已懷胎九個月,那幅展現懷孕的喜悅與期待的畫作立刻獲得沙龍的肯定,只可惜那個晚上莫迪壓力過大到酒館喝酒卻沒有付帳而遭追打,隔日死亡,而珍妮亦在第二天也跳樓身亡。
劇情分析
談起畢卡索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若提起莫迪利亞尼,知道的人恐怕不是很多。或許正是這種緣故,本片在台灣的片名譯為「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純粹是為了商業性的考量,因為英文片名Modigliani根本不曾把畢卡索算進去。換句話說,這部電影應該是莫迪利亞尼的傳記性電影。
畢卡索能很快在廿世紀的繪畫界出人頭地,除了他的天分與時運之外,更應歸功於他的經紀人妻子歐加,而歐加後來改嫁給達利,則也成為達利成名的關鍵,也是達利一生中最無法割捨的人。如果莫迪也娶了歐加,也許他的命運會完全改觀,不過這只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因為莫迪利亞尼這種才氣縱橫的藝術家在出生的那一刻,早就註定了他的結局。身為猶太人變成他的原罪,但這不僅不影響他的才華,反而更加狂放不羈地將色彩揮灑在畫布上。
就算歐加看上了莫迪利亞尼,應該彼此也不會有任何的火花。莫迪利亞尼看上的女人是當時尚在美術學院上課的珍妮,兩人很快就有了結晶,問題是珍妮的父親無法同意女兒嫁給猶太人,於是這件事就這樣被擱置起來。莫迪利亞尼毫無忌憚地遊戲人間,雖然他相當窮困,但他依然浸沉在酒精與香菸之中,甚至最後也染上毒品。
莫迪利亞尼在一八八四年生,死於一九二O年,短短三十六歲的一生讓人不禁唏噓,但他獨特的繪畫表現技巧在他死後獲得了極大的肯定,他所畫的肖像人物,大部份都像戴了面具一般的平板,而且幾乎都無眼珠,僅以杏仁形狀來呈現,尤其在拉長的脖子及歪斜的臉龐,恰如其分呈現憂鬱與優雅的併現。
莫迪利亞尼與梵谷一樣,在他生前幾乎不曾賣過一幅畫,因為他絕不妥協的個性使得他離這個繪畫的「市場」愈來愈遠,甚至最終是由潛意識地反抗整個社會,因為這個社會早就搶先一步遺棄了他。一九一九年在倫敦的畫展應該是唯一較大的場面,只可惜當時尚為保守,因作品中有太多的裸體,因此畫展被迫取消,而這次的展出卻連一幅畫也不曾賣出。
相較於畢卡索則不同,他幾乎都已能掌控市場的脈絡,他是繪畫市場的天之驕子,縱然如此,他卻感受到莫迪利亞尼帶給他的威脅。但畢卡索也絕非小器之人,在某種角度而言他是有心要幫助莫迪利亞尼,但不免也會想到若莫迪利亞尼一出頭,自己豈不是會喪失許多光芒?
或許就是在這樣矛盾的情緒中,每次兩人見面總是不忘以各種羞辱的方式來貶低對方,似乎唯有如此才能不讓自己落入泥淖。畢卡索自然也是有其天賦的,但當他看見莫迪利亞尼那種強烈詮釋的畫風是他這輩子從不曾到過的面向,雖然畢卡索走的是屬於他自己的詮釋,但瑜亮情結的產生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有什麼樣的方式比在畫家的畫布上畫上自己的作品更能有效而具體地羞辱人?畢卡索狠狠地掌握住這個機會,也給了莫迪利亞尼一個近乎致命的打擊。但若從另一個方向來看,這也凸顯了畢卡索的小氣,若這件事不是編導自己為戲劇張力而刻意的設計,那我們不禁會對畢卡索的為人重新評估,雖然這無損於他作品的偉大與價值。
莫迪利亞尼其實是打不倒的,因為他原本就什麼都沒有,因此就算再重大的打擊也不會讓他再喪失什麼。也正因為莫迪利亞尼都已經在谷底了,畢卡索的舉動就令人困惑而不安了。因為唯一可解釋的是畢卡索早就把莫迪利亞尼當作可怕的對手。
有趣的是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一同趨車去拜訪另一名畫壇耆宿雷諾瓦。當時年歲已高的雷諾瓦詢問莫迪利亞尼是否瘋了?這是有趣的問題,因為如果一名畫家不夠積極而狂熱,每天近乎瘋狂地作畫,這絕對無法成為一代宗師的。不僅畫壇如此,其他的領域也都是一樣的。繪畫也許需要一點天資,但若沒有後天的努力,日後要成功則無異緣木求魚。
莫迪利亞尼真正的作品並不太多,但每天在筆記本上的素描,幾乎都達一百張。唯有這樣的底子才能在真正創作之際展現過人的才華與創意,這一點任何畫家都不例外,莫迪利亞尼亦復如是。
最後莫迪利亞尼與畢卡索在沙龍舉辦的比賽中一較高下。畢卡索以「立體派」呈現了一種新創意,而莫迪利亞尼則以懷孕的妻子作模特兒而獲青睞。此刻並非是誰畫得好,而是必須從畫作的精神來探索。
莫迪利亞尼最擅長以紅色來處理他的線性風格,從而創造出極佳的色感。而比賽畫作中的珍妮則穿了寒色色系的藍絲絨,但最重要的是此刻珍妮已經懷了第二胎,畫作中的珍妮不再是橢圓形的眼睛,而是第一次出現了眼球,其實這是有典故的,莫迪一向喜歡橢圓形的東西,因此眼睛就直接以灰白來呈現。他第一次以珍妮當模特兒時,也是在眼睛上留白,並告訴珍妮說日後兩人若相識相知後再補上眼珠子。而最後參加沙龍展的珍妮就是畫上了黑眼珠,只可惜也完結了他的一生。
http://blog.sina.com.tw/hero_movie/article.php?pbgid=2803&entryid=612675
上一篇:布拉克:世界百大畫家67
下一篇:霍伯:世界百大畫家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