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2 09:00:00阿楨

布欣:世界百大畫家18

洛可可時期  布雪﹝Francois Boucher﹞﹝l703 ~ 1770﹞ 

  布雪是法國畫家,風格花俏,表現了十八世紀中葉,法國浮華、幽雅之風,是一位典型的洛可可裝飾畫家。他曾在莫勒安﹝Le Moyne﹞門下受過短期訓練,並替朱連利﹝Jullienne﹞所藏的華鐸﹝Watteau﹞作品製作125 幅雕版畫。
  布雪深諳各種裝飾畫和插畫的製作,從為凡爾賽、楓丹白露、瑪爾利和柏爾胡等地的皇邸所做的巨型飾樣,到歌劇場上使用的鞋、扇等的道具設計,無不游刃其中、綽綽有餘。
  布雪生前由於拘泥色彩,過於經營締造而頗受誹議。若以藝術家的身份來評論布雪,則他顯然犯了膚淺、花俏的過失;若以裝飾家的身份來論他的成就,那麼無疑的,他是具備多樣的才能和傑出的手法,以及與時代風氣相諧和的愉悅、耽樂的心境。
【繪畫作品選粹】
沐浴後的月神黛安娜﹝Diana Leaving her Bath﹞1742油彩‧畫布 57 x 73 公分
羅浮宮, 巴黎﹝Paris﹞,法國
秋天田園牧歌﹝An Autumn Pastoral﹞1749 油彩‧畫布 260 x 199 公分
華萊士收藏館,倫敦﹝London﹞,英國
龐畢度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56油彩‧畫布 201 x 157 公分
古代美術館,慕尼黑﹝Munich﹞,德國
龐畢度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59油彩‧畫布 91 x 68 公分
華萊士收藏館,倫敦﹝London﹞,英國
梳妝打扮維納斯﹝The Toilet of Venus﹞1751油彩‧畫布108 x 85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1740油彩‧畫布130 x 162 公分
國立博物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瑞典
日落﹝The Setting of the Sun﹞1752油彩‧畫布318 x 261 公分
華萊士收藏館,倫敦﹝London﹞,英國
海克力斯與歐菲兒﹝Hercules and Omphale﹞1731 ~ 1734油彩90 x 74 
普錫金博物館,莫斯科﹝Moscow﹞,俄羅斯
沙發上的裸女﹝Nude on a Sofa Reclining Girl﹞1752油彩‧畫布59 x 73 
古代美術館,慕尼黑﹝Munich﹞,德國
遭到伏爾甘驚嚇的維納斯和馬爾斯﹝Mars and Venus surprised by Vulcan﹞
1754油彩166 x 85  華萊士收藏館,倫敦﹝London﹞,英國

《洛可可藝術》

  十八世紀初,巴洛克雖然繼續在歐洲各地流行,但同時則有一種用色清淡甜美,充滿了幽雅華麗感覺的「洛可可」﹝Rococo﹞的藝術風格在法國產生並逐漸盛行。由於當時人們對路易十四的嚴肅風格失去興趣,改而追求實用親切的空間,因此許多洛可可的繪畫是以風俗畫為主。
  洛可可風格雖保有巴洛克風格之綜合特性,卻去除了以往藝術的儀式性與宗教性,改以輕快、奔放、易親近和日常性取代王權思想與宗教信仰的氣息,藉以強調精美柔軟的氣氛,又大量使用光線,表現出一種裝飾性風格。
  洛可可藝術在色彩的運用上,將巴洛克式的陰暗色調改為輕量的色彩,突出藍綠等亮色調,使銀灰色顯得不那麼冷峻,並且突出粉紅、紅色和淡紫色的層次變化。線條的運用則採用類似建築物和裝飾的線條,呈現連續彎曲的曲線,成為隨意但又精緻的整體。
  洛可可藝術流傳區域不廣,到了十八世紀中葉就逐漸衰微,而為新古典主義所取代。 當時各國重要畫家包括:法國的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夏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布雪﹝Francois Boucher﹞、福拉哥納爾﹝Jean-Honore Fragonard﹞等 ;義大利的提也波洛﹝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英國的霍加斯﹝William Hogarth﹞、雷諾茲﹝Sir Joshua Reynolds﹞、根茲巴羅﹝Thomas Gainsborough﹞等。
  畫家: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 1684 ~ 1721﹞
  華鐸曾經當過舞台美術家的助手,情境化的舞台給了他許多靈感,所以他經常描繪演員的生活,構圖方式也吸收自舞台設計。除了戲劇生活,他還常畫紈褲子弟的風花雪月,筆下的人物生活光鮮浮華,很得貴族青睞。華鐸因肺病只活了 37 歲,但他留下的大批素描、速寫和草圖,對後來印象派畫家的素描技巧影響很大。
  華鐸晚期的畫作顯示他的畫風變得較具現實感。在幾張相當小的作品之後他畫下了《丑角吉爾》﹝Gilles﹞這幅畫作,總結了他一生遺世獨立以及局外人的感覺。雖然這不是他的自畫像,但是自比是畫中人的傾向非常強烈,因而增加了傷感效果。
  這幅畫的背景有一群演員在笑著,還有一人拖著一頭驢,華鐸故意將畫的主體擺在小丑胸前的裝飾和衣服上。月亮形狀的帽子包圍一張生動但是莊嚴的面孔,他缺乏動作,明顯與背景聒噪活潑的面孔呈現強烈對比,與群體完全分離。丑角看來無所事事,其他人則非常活躍,他一點笑容也沒有,而他們興致盎然。一個獨立的個體嵌入一個不屬於他的團體。很難不認為華鐸想表達的是他的個人自覺。
丑角吉爾﹝Gilles﹞1718 ~ 1720 油彩.畫布184.5 x 149.5羅浮宮
  華鐸以優美的筆觸和瑰麗的色彩描繪即將崩潰的享樂世界。他的畫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哀愁,讓人覺得既有歡樂又有無限的愁悵迷茫。他的畫是沒落貴族生活的真實寫照,這也是其藝術的價值之所在。
  畫家:夏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1699 ~ 1779﹞
  夏丹可以說是繪畫史上最擅長畫靜物的畫家。他喜歡以靜物和家庭內部為主題描繪巴黎中產階級簡單和普通的生活,這與當時的藝術主流形成強烈對比。他留下的素描作品對後世也有巨大影響。晚年當他的眼力開始退化,他轉向了粉彩,當時未受賞識,如今這些粉彩畫則被高度重視。
  《鰩魚》﹝The Ray﹞這幅畫是夏丹代表作之一,也是最早的成名作,使他成功的以三十三歲的青年之姿成為皇家藝術學院成員。廚房中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夏丹喜歡的題材,在《鰩魚》中,夏丹以其一貫冷靜的筆法呈現生活中真實平凡的一面,血腥的鰩魚閃閃發光,乍看時頗令人震撼,但在一旁齜牙咧嘴曲背的貓,又讓人莞爾一笑,同時也增加了畫面的動感。
鰩魚﹝The Ray﹞1728 油彩.畫布115 x 146 公分  羅浮宮
  夏丹與許多二十世紀抽象派畫家不同,他從不放棄透過表象,去追求「純粹的形式」,或著可以說,他所要採用的是不受主題影響的形式。
  畫家:布雪﹝Francois Boucher, l703 ~ 1770﹞
  布雪跟同時代的夏丹在繪畫上有南轅北轍的選擇,夏丹的畫簡單樸實,而布雪則是最典型的洛可可畫家。他將洛可可的逸樂之美發揮的淋漓盡致,筆法細膩,色彩明快豔麗,人物嬌媚,情感充滿煽動性,有著明顯的享樂主義特色。儘管常常受到衛道人士的攻擊,他卻仍然堅持自己的畫風。
  《龐畢度夫人》﹝Portrait of Marquise de Pompadour﹞畫中的女子乃路易十五的寵妃,是知性與教養兼備的女性。右邊几上的信封和封臘以及左下方的樂譜版畫和素描,都象徵著她的文藝保護者的形象。
龐畢度夫人﹝Portrait of Marquise de Pompadour﹞
1568油彩201 x 157  古代美術館,慕尼黑,德國
  布雪生前由於拘泥色彩,過於經營而頗受非議。若以藝術家的身份來評論布雪,則他顯然犯了膚淺、花俏的過失;若以裝飾家的身份來論他的成就,那麼無疑的,他是具備多樣的才能和傑出的手法,以及與時代風氣相諧和的愉悅、耽樂的心境。
  畫家:福拉哥納爾﹝Jean-Honore Fragonard, 1732 ~ 1806﹞
  福拉哥納爾是一位色彩方面的天才,能夠捕捉當代生動活躍的精神,他的精采創作為後世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形象。他對女人的美有特別強烈的感受,也善於表現由親切的家庭氣氛、閒適的田園環境以及孩童的稚氣所構成的世界。他以純潔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人事物。
  《鞦韆》﹝The Swing﹞是福拉哥納爾最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畫面中央,少婦正將一隻鞋子踢出、裙子為風所鼓滿,而右邊是一位年長的男子拉著鞦韆的繩子,左邊一位青年跌坐在藏匿的花叢間。一前一後還有兩尊雕像目擊著這勾引、調情的情境。
鞦韆﹝The Swing﹞1767油彩115 x 146 華萊士收藏室,倫敦,英國
  福拉哥納爾還是一位特殊的革新家,他那種注重想法、草圖和個人感受的習慣,一度被認為是他的侷限,後來卻成為他對現代藝術自由創作原則的貢獻。
  畫家:提也波洛﹝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1696 ~ 1770﹞
  義大利的畫家提也波洛是最後一位重要的威尼斯派裝飾畫家,也是義大利洛可可最純粹的詮釋者。
  提也波洛具有靈活的創造性,技法也十分巧妙。他發展了純繪畫,這種繪畫透過準確的著色以使形象具有超自然、陽光般明亮的效果。他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將建立在十七世紀裝飾畫幻覺主義理想基礎的一些規則丟到一旁,豪不掩飾他想像的形象是虛構的。他使用了大膽的透視和令人驚奇的縮景手法,使空間顯得無限遙遠,富有幻想趣味。
天使救助夏甲﹝The Angel Succouring Hagar﹞
1732油彩.畫布140 x 120 公分  聖洛可學院,威尼斯,義大利
  在《天使救助夏甲》﹝The Angel Succouring Hagar﹞這幅畫的前景是夏甲即將渴死的兒子,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使與夏甲的對話姿態,給人一種緊密感。整個構圖的氣氛流露出一種憐憫心,這種憐憫心見諸人物的對話和臉部的表情,特別是畫面中,清楚坦率的感情交流,這一切都向我們揭示出人物姿態與內在的情緒。
  而色彩,甚至在對物體儀表的造型探索上,也都是絢爛明亮的,從而確定了提也波洛的藝術令人激動的原因,他用明快的色調與赭石色、深棕色相互調配,這些顏色在夏甲的藍袍,和灰藍色天空的襯托之下顯得更加醒目。
  畫家:霍加斯 ﹝William Hogarth, 1697 ~ 1764﹞
  英國畫家霍加斯對所處的時代有著深刻的認識,並且對惡習和腐敗毫不留情的予以痛斥。他以尖銳的諷刺畫直接抨擊英國貴族,同時也沒有放過資產階級和大眾階層。明確表示要負起教育的責任。他是英國風俗畫的奠基人,這種性質的繪畫在他之前很少見。這些作品揭露了當時英國社會的腐敗,描繪了富人的乖癖與窮人的苦痛。
流行婚姻:結婚過後﹝Marriage a la Mode﹞
1774 油彩68.5 x 89  國家畫廊,倫敦,英國
  《流行婚姻》﹝Marriage a la Mode﹞系列組畫是由六幅畫作所組成的:《婚約》、《結婚過後》、《訪庸醫》、《伯爵夫人的早起》、《伯爵之死》和《伯爵夫人之死》。霍加斯通過這六幅畫,譴責在功利主義的前題下結合的婚姻。組畫中的第二幅《結婚過後》﹝Shortly after the Marriage﹞是描繪家庭內部的生活情節,並刻畫著婚姻的真理:沒有愛情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畫家:雷諾茲 ﹝Sir Joshua Reynolds, l723 ~ 1792﹞
  雷諾茲是一位富有個性的藝術家,除了繪畫以外,在文學和教育方面也很活躍,他是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革新運動的推動者和主角之一。這一革新運動使英國擺脫了荷蘭和法蘭德斯藝術的強大影響,而形成英國自己的繪畫流派。也使這位想進行改革運動的藝術家,首先在肖像畫方面取得成效。
卡洛琳‧霍華德小姐﹝Lady Caroline Howard﹞
1778 油彩.畫布143 x 113國家畫廊,華盛頓特區,美國
  雷諾茲的作品充分表現貴族的威嚴氣度,但有時太多愁善感,這在他處理有關童年主題時尤其明顯;不過一但捕捉到童稚的清新氣息,則又極其動人。以這幅肖像畫為例,玫瑰花叢和人物的純真氣息雖略帶淒清,卻不是大聲疾呼的那種,其含蓄的表現使人得以好好觀賞這位沉靜的玫瑰少女。
  對雷諾茲來說,美術不但是手工的,也是涵養的產物,而後者的基礎主要在於拉斐爾、科雷吉歐、范.戴克等藝術家的古典傳統。雷諾茲屬於英國上流社會的權威畫家,他使神話及歷史的世界復活於筆下的模特兒之中。
  畫家:根茲巴羅 ﹝Thomas Gainsborough, 1727 ~ 1788﹞
  根茲巴羅對十八世紀英國肖像畫的蓬勃發展有決定性的貢獻。他在畫作中突出高雅有力的人物形象,以令人折服的色調再加上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使人物形象更加出色。除了技藝精湛以外,他的作品所透露出的強烈情感色彩也使他在英國繪畫史上佔據了絕對的地位。
  《清晨漫步》﹝The Morning Walk﹞ 這幅畫把人物和景致交融一起,筆法明快,色彩和諧,頗富詩情畫意。背景那種霧濛濛、瞬息萬變的氣氛、人物的悠閒自在以及閒適都充滿了魅力和對美的迷戀,這幅畫顯然美化了被畫者,洋溢著對青春和夫妻間感情的讚賞意味。
清晨漫步﹝The Morning Walk﹞1785 油彩236 x 179 國基畫廊,倫敦,英國
  在西洋繪畫史上,根茲巴羅的繪畫方式混合了經驗主義與想像力,而且通常會避開當時學院派理智主義的表現方式。和他的對手雷諾茲比起來,他雖然對英國肖像畫的影響較小,但他對英國日後風俗畫及風景畫所造成的影響,是無庸置疑的。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th9_1000/open-30-broadcast.htm

洛可可  維基百科

File:François Boucher 002.jpg
布歇所畫,室內Le Dejeuner 1739年- 現藏於法國羅浮宮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Rocaille 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而coquilles則是貝殼。洛可可後來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歷史發展
洛可可最先出現於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中。路易十五登基,給宮廷藝術家和一般藝術時尚帶來了變化。在老國王在任的晚期,巴洛克設計逐漸被有著更多曲線和自然形象的較輕的元素取代。這些元素在Niclas Pineau的建築設計上有明顯的表現。在攝政時期(1715-1723年,路易十五還是個孩子,政權由其叔攝政),宮廷生活不再局限於凡爾賽宮,藝術風格亦隨之而轉變,最初在皇宮,然後是整個法國上層社會。纖細和輕快的洛可可風格設計被視為是伴隨著路易十五的過度統治而來。
  相較於前期的巴洛克與後期的新古典,洛可可反映出當時的社會享樂、奢華以及愛慾交織的風氣。除此之外,此派畫家受到當時外來文化的啟發,在創作中添加不少富有異國風情的特色。
  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國高度發展,並受到中國風的影響。這種風格從建築和傢具蔓延到油畫和雕塑,表現在讓-安東尼•華托和佛朗索瓦•布歇的作品中。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風格複雜的形象和精細的圖騰。不過在這一點上,它已經開始與大量不同的特徵融合,包括東方風格和不對稱組合。
  這種藝術形式在法國迅速蔓延至德國和西班牙等地區,並與當地的風格融合。18世紀,英國一直視洛可可風格為「法國品味」,較少用於建築上,主要表現在銀器、陶瓷等。當時義大利移民的藝術家像Bagutti和Artari都以石膏作品嘗試將洛可可風格帶入英國。而愛爾蘭的法蘭契尼兄弟也作出同樣的嘗試。隨著拿破崙在法國的崛起,洛可可被拿破崙從法國剔除出去。
  但到約1830年代,洛可可風潮正逐漸退去時,英國人才開始要「重振路易十四的歌德式風格」——亦即把洛可可搞錯了,並且以大量的金錢,購買經過過份漲價的二手洛可可風格物品,其實當時這些物品在法國幾乎無法出售。
  室內設計
File:Gau1878.jpg
一個洛可可風的室內設計。
在德國,斯都格的Castle Solitude和奧拉寧堡的中國宮、維斯的巴伐利亞教堂和波茨坦的無憂宮都是歐洲洛可可風格建築的例子。
  在歐陸,洛可可風格以抽象的火焰形、葉形或貝殼形的花紋、不對稱花邊和曲線構圖,展現整齊而生動的、神奇的、雕琢的形式。洛可可風格設計,不論使用在室內設計方面或者家飾品設計,甚至建築外觀設計上,都令人無法忽視。框緣的建築的部份中如畫的、細緻的、形狀獨特地表現於塑造性物料如木雕和雕塑 中(如Wessobrunner School)的裝潢)。牆、天花、傢具、金屬和瓷器製的擺設展現一種統一風格的和諧。相比起巴洛克品味帶著豐富強烈的原色和暗沈色調,洛可可崇尚柔和的淺色和粉色調。
  原本有一些反建築的意識在一七二零年代迅速地全部轉變,並造就了洛可可風格在歐洲室內設計和裝飾美學上大綻光芒的時代。其中最多姿多彩的德國洛可可就發源於天主教德國。
File:Cadizcathedral.jpg
西班牙加的斯的主教座堂,立面上的是洛可可風格的裝潢
一般而言,洛可可建築是指純粹室內風格。因為當時的富人貴族從凡爾賽搬回巴黎時,巴黎已經是一個已發展的城市。所以他們大都直接以新風格裝潢原有的建築,而較少重新興建新的大型建築物。
  油畫
File:Antoine Watteau 035.jpg
華托的《發舟西地島》突顯洛可可畫風的瑣細和 美感(1721, 羅浮宮)
洛可可風格亦從建築設計中的純粹裝飾藝術伸延至繪畫上。洛可可畫家選用清淡鮮明的顏色和精緻的曲線構圖,喜歡用基路伯小天使和愛情神話中等來點綴畫中氛圍,令畫面變得優美而神祕。
  洛可可風格細緻地表現在人像畫中;畫中人不再是神、聖人或騎士,而是宮廷的朝臣、貴族等,顏色細緻、淡雅,人物纖細。一些畫像亦顯示當時美學開始離開宗教、國家等思想方向;不再表現人物的端莊神聖,開始表現得有點不純潔和不道德。而洛可可的風景畫則是田園詩式的,多數描寫貴族的男男女女在悠閒地遊山玩水。
  第一個主要代表畫家是華托(1684–1721),華托的《發舟西地島》畫面迷離,人物雍容華貴;華托和其後的洛可可畫家不同的是,他的畫除了純粹的裝飾外,往往滲出一種憂鬱氣息。
  其後的洛可可畫家包括布歇(1703-1770)、法戈納(1732-1806)等,他們都深受華托的影響。
  洛可可風格的繪畫作品
Antoine Watteau, Pierrot, 1718–1719 
File:Antoine Watteau - L'imbarco per Citera.jpgAntoine Watteau, Pilgrimage to Cythera , 1718–1721 
File:Vanloo, Triumph of Galatea.jpgJean-Baptiste van Loo, The Triumph of Galatea, 1720
File:Francis Hayman 001.jpgFrancis Hayman, Dancing Milkmaids, 1735 
File:Charles-André, dit Carle Vanloo - Halte de chasse (1737).JPGCharles-André van Loo, Halt to the Hunt, 1737 
File:Boucher par Gustav Lundberg 1741.jpg
Gustaf Lundberg, Portrait of François Boucher, 1741 
File:Boucher Diane sortant du bain Louvre 2712.jpgFrançois Boucher, Diana Leaving the Bath, 1742 
File:The Toilet of Venus, by François Boucher.jpg
François Boucher, The Toilet of Venus, 1751 
File:La muerte de Jacinto by Giambattista Tiepolo.jpg
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The Death of Hyacinth, 1752 
File:François Boucher, Ruhendes Mädchen (1751, Wallraf-Richartz Museum).jpgFrançois Boucher, Marie-Louise O'Murphy, 1752 
File:Pompadour6.jpg
Maurice Quentin de La Tour, Full-length portrait of the Marquise de Pompadour, 1748–1755 
File:Boucher Marquise de Pompadour 1756.jpg
François Boucher Portrait of the Marquise de Pompadour, 1756 
File:Fragonard, The Swing.jpg
Jean-Honoré Fragonard, The Swing, 1767 
File:Fragonard, Inspiration.jpg
Jean-Honoré Fragonard, Inspiration, 1769 
File:Portrait d'homme, anciennement portrait de Denis Diderot par Fragonard.jpg
Jean-Honoré Fragonard, Denis Diderot, 1769 
File:Jean Honore Fragonard Surprise.jpg
Jean-Honoré Fragonard The Meeting (Part of the Progress of Love series), 1771
File:Marie167.jpg
Élisabeth Vigée-Lebrun, Marie Antoinette à la Rose, 1783
  音樂
洛可可風格在音樂上是非常特別而短暫的。約在1720-1775年,洛可可風格與其他的音樂風格同時流行。它發展於十八世紀前半期的法國,音樂特色是輕快、刻意、裝飾華麗——與巴洛克時期那誇張和龐大的性質成對比。這種風格先出現在法國的鍵盤音樂中,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如庫普蘭(Couperin)、拉莫(Rameau)、泰里曼(Telemann)、多曼尼高.史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以及古典樂派前期如約翰•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和利奧波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等都運用了這種手法。後來,這種風格傳到德國,並孕育了西方古典樂時期。
  文學
洛可可文學以輕鬆的文體大量出現,並著力於表現人的情感,尤其是愛情的魅力。經常將現實世界擴大或縮小後加以描寫,或者以鏡中像的方式折射現實。比如伏爾泰的《小大人》、勒薩日的《吉爾•布拉斯》。這個時期的作家還酷愛寫遊記式作品,讓主人公在遊歷中學習人生、了解世界。 洛可可文學產生了強烈刺激人們感官和心智的效果,刻意描寫與現實相悖的事物,以反諷手法引入革新觀念,打破現存秩序和規範,追求自然、理性、平衡的新世界。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9B%E5%8F%AF%E5%8F%AF

巴洛克與洛可可藝術

  一.巴洛克藝術的意義及背景
  1、意義與背景 
   藝術史家以「巴洛克」(Baroque)來稱呼西元 1600 年到 1750 年之間的歐洲藝術。
   十五世紀末期以後,歐洲各國不斷擴展科學新知,產生了許多發明;而地理上的新發現,造成了通商與殖民的興盛,物質趨於富有,思想則日益自由。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是歐洲的君主專制時代,各國之間常因擴張領土而發生戰爭。此外,因為宗教改革所引起的新、舊教權力之爭,導致後來的宗教戰爭。這些日趨複雜的局勢,對當時的藝術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巴洛克藝術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於羅馬,也就是舊教的中心,隨後即傳遍了歐洲及美洲部分地區。
  巴洛克藝術(Baroque art)是十七世紀歐洲的藝術風格,初發源於17世紀教皇統治的羅馬,那時義大利是歐洲藝術中心,但在巴洛克後期,歐洲藝術中心移轉到法國,它並沒有明確的藝術風格,只能算是一種愛好和時尚。 
  文藝復興意味著平衡、適中、莊重、理性與邏輯;而巴洛克卻意味著運動、追求新奇、熱中於無窮、不安和對比、以及各種藝術形式的大膽融合。巴洛克藝術一反文藝復興藝術的平靜和克制,而表現為戲劇性、豪華與誇張。
  十七世紀歐洲強權擴張,掠奪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華享受,因此對建築、音樂、美術也要求豪華生動、富於熱情的情調。 
  十七世紀歐洲有新舊教的權力之爭。舊教勢力用暴力鎮壓信徒,再積極利用藝術思想形態──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 
  巴洛克藝術不排斥異端的感官喜悅,亦忠實於基督教的世界觀,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藝復興」。
  2、詞源與含義
巴洛克一詞的來源可能有三: 義大利語的baroco,指中世紀繁縟可笑的一種神學討論;義大利語的barocchio,指曖昧可疑的買賣活動;葡萄牙語的barocco,指畸形的珍珠。三詞皆含悖禮怪奇之意,因此從十八世紀的建築師責難十七世紀那種複雜而考就的樣式,生氣地稱它為「荒謬的、奇怪的、巴洛克的」稱呼之後,巴洛克這一詞就被相沿成習了。 
  學術研究中,確定巴洛克藝術地位的是德國藝術史家沃爾夫林(H.wofflin),他的著作《文藝復興與巴洛克》(1888)、《美術史原理》(1915),前者指出巴洛克是繼文藝復興之後的主要流派,並對其形式特點作了分析和歷史考察。後者認為巴洛克風格可作為每一文化或文明進入後期階段的特徵,使之具有更為普遍的意義。
  二.巴洛克藝術的特色
  在歐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慣指的時間是十七世紀以及十八世紀上半葉,這一時期,上接文藝復興,下接古典時期與浪漫時期。
  巴洛克藝術源於「反宗教改革」運動,最初的發源地是被教皇統治的羅馬,後來向北及向西擴展到其他歐洲地區。當時天主教會認為感情及感官有助於對教會認同的提升,因此巴洛克藝術經常以橢圓形為基礎,並偏愛複雜的形狀以及空間的動態對立和貫穿,藉以提升觀賞者的情緒及官能感覺。其他特質是宏偉、戲劇性、對比﹝尤其在照明方面﹞、豐滿勻稱,也常把運用豐富的表面、扭曲的元素、鍍金的雕像做出令人目眩的排列。建築師則毫不掩飾地應用亮色和夢幻而繪製生動的天花板。
  相較於文藝復興時期著重平衡、適中、莊重、理性與邏輯的藝術風格,巴洛克藝術卻強調動勢、熱中表現或暗示無窮、不安和對比的感覺、擅用光的特性創造戲劇性、誇張、透視的效果,並且不拘泥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將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
  巴洛克藝術的風格是承襲自文藝復興末期的矯飾主義,反對 複雜化和公式化的 矯飾主義(樣式主義),代之而起的是較為不複雜、比較寫實與更令人激賞的風格。 著重在強烈感情的表現,而不像鼎盛期文藝復興以前那樣的嚴肅、含蓄。此時強調流動感、戲劇性、誇張性等特點,常採用富於動態感的造型要素,如曲線、斜線等。其風格趨向,多少也反映了當時歐洲的動盪局勢、不安而豐裕的現實景象。
  善用動勢 :不管是實際的,如波形的牆面或不斷變化的噴射狀的噴泉:還是含蓄的,如描繪成充滿活力或動作顯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藝復興時的靜態表現,而呈現歪斜配置的動感)。 
力圖表現或暗示無窮感 :例如伸向地平線的道路,展現無際天空幻覺的壁畫,運用變換透視效果使其變得撲塑迷離的鏡面手法。 
強調光線 :設計一種人為光線,而非自然的光,產生一種戲劇性氣氛,創造比文藝復興更有立體感、深度感、層次感的空間。造成輪廓線模糊,構圖有機化,而有整體感。 
追求戲劇性 、誇張、透視的效果 。
不拘泥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 ,將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
巴洛克藝術-凡爾賽宮(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建立)
巴洛克藝術-羅馬聖彼得大教堂
  建築方面,裝飾華麗,古典的樣式和曲式、曲線並用,橢圓形大廳、圓形屋頂頗為常見;注重建築物四周景觀,有廣場、庭園、噴泉、雕像等的搭配。著名的法國凡爾賽宮、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就是這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
  雕刻方面,富於動感,表現出流暢複雜的戲劇性效果:常和繪畫混和應用,並與建築相結合,成為建築物內外的裝飾,貝里尼(Bernini)為聖彼得大教堂所做的雕像即為代表。
  繪畫方面,追求畫面動感,常出現對角線、弧線等構圖方式;並運用明暗對比來描寫物體和統一畫面,產生戲劇性的光影和色彩,如卡拉瓦喬(Caravaggio)、
魯本斯(Rubens)、拉突爾(La Tour)、林布蘭(Rembrandit)等人的作品,都是
典型的作品。巴洛克時期的繪畫除了繪於教堂內的頂棚(天花板)之外,獨立存在靜物畫、風景畫、肖像畫與大為流行。
  當時各國重要畫家包括:
  義大利 — 卡拉瓦喬﹝Caravaggio 1571~1610﹞
  法國 — 拉突爾﹝La Tour 1593~1652﹞
     — 普桑﹝Poussin 1594~1665﹞
  西班牙 — 維拉斯奎茲﹝Velazquez 1599~1660﹞
  法蘭德斯 — 魯本斯﹝Rubens 1577~1640﹞
     — 范戴克﹝Van Dyck 1599~1641﹞
  荷蘭 — 林布蘭﹝Rembrandt 1606~69﹞
     — 哈爾斯﹝Hals l581~1666﹞
     — 維梅爾﹝Vermeer 1632~75﹞等
  三.巴洛克時代的代表性藝術家
  義大利 卡拉瓦喬﹝Caravaggio 1571~1610﹞
巴洛克藝術-卡拉瓦喬(音樂會 Concert)
卡拉瓦喬是巴洛克繪畫的先驅,跟米蘭畫家培德查諾(Simone Peterzano )學畫,並受威尼斯畫派的影響。他的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線的明暗襯托出真實的空間感,並大膽捨棄對所有細節的描寫,以創造出畫面戲劇性的效果。他對自然的態度是直觀的,經常以粗野或純樸的市民為模特兒繪製肖像畫,他在靜物畫上的成就也十分突出。
巴洛克藝術-卡拉瓦喬(使徒馬太和天使 The Inspiration of St. Matthew)
  卡拉瓦喬的一生,從生活到藝術,都是一個叛逆者和革新者。他的個性狂野、暴躁、易怒,總是想要脫離舊時的規範,重新思考藝術的意涵。約在 1590 年,卡拉瓦喬為聖路吉教堂﹝San Luigi dei Francesi﹞畫了著名的祭壇畫《使徒馬太和天使》﹝The Inspiration of St. Matthew﹞。在畫面上,有兩個等身大的人物,使徒馬太完全是一個農民的樣子,好像正在吃力地寫字。卡拉瓦喬對宗教畫的理解是:應該把流浪漢、農民、漁夫的形象引進神聖的教堂。
  初期皇宮中的四組壁畫:「聖禮的爭辯」(神學)、「雅典學派」(哲學)、「巴那斯山」(文學)、「法律」等幅壁畫是他的親筆,他選用歷史畫的方法處理這些帶有象徵性的主題,反映當時教會人士的要求。其代表作包括「西斯廷聖母」、「自畫像」、「教皇利奧十世像」等。此外,還畫了不少建築設計圖稿。 
  他的早期作品多為靜物畫,另有一些戲劇化的小幅自畫像,這些自畫像混合有北方的明晰和威尼斯的朦朧感,對比強烈,描繪精細。晚年作品極其晦暗,某些作品已受損,但作品中直率的圖像,樸實而深切,表現出一種新的,強烈的戲劇化情感。 
  他革命性的表現技巧,使他捲入永無止境的論戰裡。這些非難(包括如祝卡洛 (Zuccaro) 等學院派後期矯飾主義畫家對他的反對)主要在於他那生動的寫實精神,採用時裝及現實背景,排斥理想化、內容繁複。 
  法國  拉突爾﹝La Tour 1593~1652﹞
  拉突爾是法國傳統畫家,他最著名的是以燭光作為光源所畫出來的晚景。 
  他的作品深受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的影響,尤其是有關光影的部分;另外,他也受到了荷蘭畫家 Hendrick Terbrugghen 和 Gerrit van Honthorst 的影響。他的夜景通常只用一盞燭光為光源,因此強烈的表現出亮度和陰影的差距。
  他晚年的作品演變出一種人像風格,畫裡的人體都約減成最單純的幾何造型,並且安置得詳靜平和。 
  拉突爾的畫作可說是十七世紀的經典,但是在他死後,人們也漸漸的淡忘了他,一直到二十世紀,他才又再度受到重視。 
  拉突爾一直在故鄉羅林﹝Luneville﹞生活。他的畫風受到卡拉瓦喬的影響,但並不妨礙他的作品具有格外鮮明的個人風格。雖然拉突爾創作的題材主要是宗教畫和風俗畫,但兩者往往又彼此揉合。拉突爾的畫作特色在於喜歡利用燭光來創造獨特的效果,構成充滿氣氛的情境。在顯示其藝術特色方面,很有代表性。
巴洛克藝術-拉突爾(木匠聖約瑟 Christ in the Carpenter's Shop)
  《基督在木匠的店裏》﹝Joseph the Carpenter﹞是拉突爾藝術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年幼的耶穌頭上沒有像中古世紀繪畫中頭上頂著光環或飾物,而是舉著唯一的光源蠟燭,燭光造成了彷彿有光自他的臉龐放射出來的錯覺,很技巧而不落俗套地營造出耶穌的神聖感。
巴洛克藝術-拉突爾 (抹大拉瑪莉亞的懺悔 The Penitent Magdalen)
  拉突爾在《抹大拉瑪利亞的懺悔》﹝The Penitent Magdalen﹞中對人物的處理有獨到之處。畫作描繪曾當過妓女的瑪利亞在為過去罪惡閉關苦修。膝上的骷髏提醒自己要正視死亡。桌子上還有一根鞭子和一個十字架,暗示其苦修,蠟燭火焰靜靜映照在在她憂鬱的臉龐上。拉突爾創造了一個迥異於一般人對妓女瑪利亞的印象。
  拉圖爾雖然大多是畫宗教題材,但是畫面上的人物卻是法國的農民的衣著打扮,周圍的生活環境用具都有泥土的芳香。他的作品,宗教氣氛都很淡薄。
  西班牙  維拉斯奎茲﹝Velazquez 1599~1660﹞
巴洛克藝術-維拉斯奎茲(布拉達的投降 The Surrender of Breda)
  葡裔的西班牙畫家,生於塞維爾。1613 年入塞維爾巴契各 (Pacheco) 的繪畫學院,在此之前,他的習畫過程不詳;1617 年成為能獨當一面的畫家。1618 年與巴契各的女兒結婚。他的早期作品「聖母受胎」(Immaculate Conception) 受巴契各著作的影響很大。他在塞維爾停留至 1622 年,前期的作品顯示他偏愛以自然主義的方式表現強光照射下的物體。他的作畫速度不快,下筆謹慎,技巧考究,色調肅穆晦暗。許多肖像畫以簡單色彩作背景,使人物的輪廓浮現出來。因宮廷職務的關係,他很少有作宗教畫的機會 (西班牙缺乏神話故事,因此很少任命他作宗教畫;只能利用幾次義大利之遊或偶而抽空作幾幅主題畫 (Subject Pictures)他從西班牙皇家收藏的提香(Titian)作品中,獲得許多啟示。
巴洛克藝術-維拉斯奎茲(卡羅斯王子騎馬像 Prince Baltasar Carlos on Horseback)
  維拉斯奎茲是西班牙的宮廷畫家,雖然他一生繪畫的主題都因此受到了限制,但也留下許多以宮廷貴族為主題的肖像。譬如《卡羅斯王子騎馬像》﹝Prince Baltasar Carlos on Horseback﹞這幅畫,王子騎在馬上,手握權杖,意氣風發,馬的前蹄立起,飛揚騰達,這種表現法幾乎成為後來西方繪畫處理偉人肖像的典範。
巴洛克藝術-維拉斯奎茲(侍女 Las Meninas)
  維拉斯奎茲被稱為是「西班牙藝術家的最高指導者」,從某種角度講,他是個與古典主義理想美無緣的畫家,而是一個偉大的寫實主義者。在最著名的《侍女》﹝Las Meninas﹞裡,他就迴避了巴洛克宮廷藝術的歌功頌德傳統。他以極平實的手法,利用鏡子反照的空間,一方面記錄了自己正在為國王皇后畫像的場景,另一方面也描繪了年幼的公主帶著陪侍宮女忽然闖入畫面的偶發事件。
巴洛克藝術-維拉斯奎茲(維納斯對鏡梳妝 The Toilette of Venus)
  在巨大的畫幅中,維拉斯奎茲利用多層次的空間,使視覺產生極豐富的效果,畫家本人正在作畫,他拿著調色盤和筆,國王、皇后、公主,都成為他的模特兒。畫家意識到自己在創作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君王」,他不再是服從於世俗權力的御用畫家,他為創作者找到了獨立自主的存在意義。
  維拉斯奎茲的色彩理念與法蘭德斯﹝Flemish﹞畫家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一樣來源於對威尼斯畫派的繼承發展,只不過維拉斯奎茲的色彩更為淳樸自然。《維納斯對鏡梳妝》﹝The Toilette of Venus﹞是畫家晚年的作品,流暢的造型,明亮的色彩是他一生藝術成就的最好總結。維納斯﹝毋寧說是一位美麗的西班牙女郎﹞流露出一種任何畫家筆下所不具備的淳樸自然的美感。
  法蘭德斯 魯本斯﹝Rubens 1577~1640﹞
巴洛克藝術-魯本斯(Venus and Adonis)
  法蘭德斯畫家,生於律師家庭,青年時隨凡‧諾爾特(Van Noort)等畫師學畫,1600~1608年在義大利研習文藝復興和十七世紀繪畫的表現技法。回國後,自設工作室接受訂件,門人及助手也參與繪製工作。 
  他擅長神話、歷史、宗教、肖像、風景及風俗畫,他的作品構圖氣勢大、色彩富麗。其成就在於融合法蘭德斯和義大利的傳統藝術,復興法蘭德斯畫派,對歐洲繪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1625年起曾出任西班牙等國的外交使節,晚年退出社交活動後,創作大多親筆完成。其作品豐富,被尊稱為法蘭德斯第二個黃金世紀中最突出的藝術家。 
  作為十七世紀歐洲最偉大的畫家、外交家及人道主義者之一,魯本斯可視為法蘭德斯巴洛克風的具體象徵,同時,也是舉世推崇的天才。 
  魯本斯是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人物,更是法蘭德斯畫派的核心人物。魯本斯因為有外交官的身分,得以周遊列國,依靠臨摹吸收了各國藝術大師卓越的才華,精通各類繪畫的技法,其中又受米開朗基羅、威尼斯畫派和卡拉瓦喬的影響最大。這可以從魯本斯豐腴的人物造型、熱情飽滿的色彩、充滿戲劇性的構圖看出來。他又將這些元素跟佛蘭德斯民族美術傳統結合,加以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畫風,作品表達了對人生和自然的歌頌。
巴洛克藝術-魯本斯(愛的花園 The Garden of Love)
  魯本斯有一幅畫《愛的花園》﹝The Garden of Love﹞充滿肉慾的調戲畫面,它曾經被懸掛在菲利普四世的寢宮中。這幅畫的主題屬於文藝復興風格:戀人出現在一個庭院中,經常伴隨著道德警訊或象徵。這幅畫作是從文藝復興到十八世紀之間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等畫家類似主題轉變的重要連接。
巴洛克藝術-魯本斯(自畫像 Self-portrait)
  《自畫像》﹝Self-portrait﹞ 是魯本斯最後一幅自畫像,它遵循十六世紀威尼斯畫派的風格,在色調運用上下了一番功夫。畫中的魯本斯,裝著盛重,身上並且佩著象徵爵位的佩劍。他氣宇軒昂,容止閒雅,流露出自信及滿足神情。即使右手戴著手套,提醒著觀者他晚年手部痛風而不得不拋棄畫筆的無奈。
  荷蘭 林布蘭﹝Rembrandt 1606~69﹞
巴洛克藝術-林布蘭(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 The Anatomy Lecture of Dr. NIcolaes Tulp)
  林布蘭是十七世紀荷蘭畫派最典型的巴洛克畫家,也是近代西洋藝術來影響最深遠的大師級人物。
  隨著荷蘭獨立以後的市民社會一起成長,林布蘭歌頌新崛起的市民生活,為商業社會的醫生、紡織公會理事、負責社區安全的民兵隊伍畫像。他的肖像畫有些是個人肖像,但更多是集體肖像,強調團體中人與人的關係。
  林布蘭使群像畫的觀念發生決定性變化,使之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羅列千人於一列的做作肖像,而是成為一個有情節的舞臺場面,每位人物都是那個舞臺上的演員。在林布蘭的名作《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cture of Dr. Nicolaes Tulp﹞中,林布蘭便如此安排了八個人物,每人分別擔當一個角色,各自具有獨特的位置和引導作用,而整體的情緒基調則和諧統一。
  杜爾博士把剪刀伸進一具屍體的上肢進行解剖,學生們圍在他身旁,興致勃勃地或觀看操作示範或對照閱讀維薩里的解剖學課本。被解剖的屍體、專注觀察的助手、冷靜自信的醫生,都構成畫面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以近於冷酷的理智態度切入生命,沒有個人情緒的好惡,卻又透露崇高的理性價值,也正是當時荷蘭建國的新精神,和源起於宗教崇拜的義大利巴洛克風非常不一樣。
巴洛克藝術-林布蘭(夜巡 The Nightwatch)
  《夜巡》﹝The Nightwatch﹞是林布蘭阿姆斯特丹風格初期與成熟期的分界作品,描繪阿姆斯特丹民兵隊伍的行進。這幅畫十分巨大,人物眾多,打破了當時荷蘭集體肖像畫一字排開的呆板畫法,林布蘭以更具戲劇性的方法,解決將眾多肖像整合在畫面中的構圖問題。
  這幅畫中充滿忙亂的活動,眾多人物在畫面中錯落,用豐富的光影、不同的姿勢構成豐富的視覺景深。手勢和臉部表情相對照,以相反運動橫越過畫面,在複雜的空間中,引領觀者以視線曲折的前進與後退。
  卡拉瓦喬創立的明暗對比法,但是林布蘭將它發展為更富戲劇化的舞臺燈光效果,營造出神祕多變的氣氛。有些隱藏在背後的人物,由於特別的光線處理,彷彿被舞臺上的光照亮,忽然變成了主題。林布蘭先將背景色調壓暗,再逐漸使畫面亮起來,他所創造的繪畫技法,成為西方油畫的經典。
巴洛克藝術-林布蘭(青年自畫像 Self Portrait as a Young Man )
  林布蘭一生創作了近百張的自畫像,成為西方藝術中對自己最嚴格的解剖。他的自傳像經歷許多階段,尤其到了晚年,筆下的自畫像,滿臉皺紋,茫然而徬徨地看著人間,充滿無限感傷,又彷彿無限悲憫,使繪畫不再只是表象膚淺的賞心悅目,而是深沉的心靈挖掘,給予繪畫美學更深刻的揭發人性的內涵。
  正如畫他人的肖像一般,林布蘭畫自畫像的動機,也是由於對人性本質所產生的強烈興趣而產生。他的自畫像中,有近百幅不同質材者,可視為「真正的」自畫像,蓋其忠實地描繪了各個時期中不同的心路歷程。 
  林布蘭的巴洛克風格沒有宗教與宮廷的虛華,而是以最厚實的方法刻劃人生的現象,在冷靜中內斂著飽滿的熱情,他使繪畫被革新,被顛覆,也以繪畫變成他生命最後的救贖。
  四.洛可可藝術
晚期巴洛克藝術又被稱作洛可可藝術(Rococo),在十八世紀取代了古典巴洛克藝術。洛可可藝術 是法國十八世紀的藝術樣式,發端於路易十四 1643~1715 時代晚期,流行於路易十五 1715~1774 時代。
  十八世紀初葉,巴洛克風格的藝術繼續在歐洲各地流行,,但同時則有一種用色清淡甜美,充滿了幽雅華麗感覺的「洛可可」﹝Rococo﹞的藝術風格在法國產生,並逐漸盛行的藝術風格在法國產生。由於當時人們對路易十四的嚴肅風格失去興趣,改而追求實用親切的空間,因此許多洛可可的繪畫是以風俗畫為主。
Rococo 是從法國字 rocaille 演變而來的,原是指一種混合貝殼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
  洛可可藝術主要是指在法王路易十五時代(1715 年以後)的一種室內裝飾風格:常使用 C 形、 S 形曲線或漩渦狀花紋許多優美的小弧形是其特色。洛可可藝術的另一個特色是甜美輕快、精巧華麗,而沒有巴洛克藝術的宗教氣息和誇張的情感表現。存在的時間不長,很快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洛可可風格雖保有巴洛克風格之綜合特性,卻去除了以往藝術的儀式性與宗教性,改以輕快、奔放、易親近和日常性取代王權思想與宗教信仰的氣息,藉以強調精美柔軟的氣氛,又大量使用光線,表現出一種裝飾性風格。
  從形式上看,洛可可繪畫將巴洛克式的陰暗色調改為輕量的色彩,以突出藍綠等亮色調,使銀灰色顯得不那麼冷峻,並突出粉紅、紅色和淡紫色的層次變化。線條則類似建築物和裝飾的線條,呈現連續彎曲的曲線,成為隨意但又精緻的整體。
    繒畫作風輕快華麗 ;雕刻多為室內裝飾用的小雕像,與巴洛克的顯著差別是小巧、精緻、甜美而優雅。巴洛克是奉獻紿王權的 ;洛可可是致力於各人快樂的尋求,更加徹底現實化的。畫家擅長描寫輕浮而逸樂的貴族生活。主要畫家有華陀 、布雪 、弗雷哥納爾 
  洛可可的建築外觀,與巴洛克的建築相近,著重內部繁複的裝飾。雕刻則與家具等成為室內裝飾的一部份,缺乏獨立的機能。繪畫方面以風俗畫為主,用色清淡、甜美,充滿了幽雅、華麗的感覺;描繪的題材,除了豪華的貴族以外,尚有肖像、風景、神話以及平民生活。
  洛可可藝術流傳區域不廣,於十八世紀中葉逐漸衰微,而為新古典主義所取代。    
  重要畫家:
  法國 — 華鐸﹝Watteau 1684~1721﹞
     — 夏丹﹝Chardin 1699~1779﹞
     — 布雪﹝Boucher l703~1770﹞
     — 福拉哥納爾﹝Fragonard 1732~1806﹞等
  義大利 — 提也波洛﹝Tiepolo 1696~1770﹞
  英國 — 霍加斯﹝Hogarth 1697~1764﹞
     — 雷諾茲﹝Reynolds l723~92﹞
     — 根茲巴羅﹝Gainsborough 1727~1788﹞等
五.洛可可藝術代表畫家
  法國華鐸﹝Watteau 1684~1721﹞
洛可可藝術-華鐸(威尼的節慶)
  華鐸出身於法國鄉下的工匠家庭,後來成為巴黎法國皇家美術院﹝Royal Academy﹞會員,在繪畫方而成就非凡。他的作品多半以鮮豔的色彩描繪人們歡聚一處,優雅享受閒暇時光的逸樂風情。可是他本身非常孤獨,像是知道自己會因肺結核早早過世般,不眠不休地投注全副精力在工作中。
  華鐸從小家境貧苦,酷愛繪畫的他,19 歲就抱定決心要當一個畫家,而離家到巴黎去學畫,並跟隨劇院的舞台裝飾家吉洛特﹝Claude Gillot﹞門下學習到義大利式的「即興面具喜劇」﹝Commedia dell'arte﹞式的舞台畫。
     華在吉洛特身邊期間,常在劇院和街頭觀賞戲劇及雜耍表演,並且作了很多寫生習作,這些後來都成為他繪畫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後華鐸又成為當時巴黎盧森堡宮的監理奧德隆﹝Claude Audran﹞的助手,在此期間,他學會洛可可風格圖案裝飾,並且潛心研究宮裡珍藏的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組畫《瑪莉‧麥第奇的故事》,魯本斯的鮮豔色彩和奔放的筆觸帶給他極大的影響。華鐸 29 歲時成為美術院的院士,從此得以進出宮廷和上流社會,將貴族的洛可可式的生活和趣味描繪下來。
洛可可藝術-華鐸(義大利喜劇演員 Italian Comedians)
  華鐸擅長畫舞蹈和喜劇等題材的繪畫,其中最有名的傑作就是《塞瑟島朝聖》﹝Pilgrimage to Cythera﹞。塞瑟島﹝Cythera﹞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想像島嶼,是愛神和詩神所遊賞嬉戲的地方,這幅畫是畫著前往這個島嶼遊覽的一群貴婦,構圖非常華麗,也充滿了詩情和空想。在洛可可式的繪畫中,這幅畫算是出類拔萃的,因為這其氣象高貴灑脫。是路易十五時代的宮廷畫家。他畫夢一般的生活情景,一切事物看來都是令人愉快,紳士淑女們在林中嬉戲、野餐,人物表情則優雅單薄。
  曾經當過舞台美術家的助手,情境化的舞台給了他許多靈感,所以他經常描繪演員的生活,構圖方式也吸收自舞台設計。除了戲劇生活,他還常畫紈褲子弟的風花雪月,筆下的人物生活光鮮浮華,很得貴族青睞。華鐸因肺病只活了 37 歲,但他留下的大批素描、速寫和草圖,對後來印象派畫家的素描技巧影響很大。
  華鐸晚期的畫作顯示他的畫風變得較具現實感。在幾張相當小的作品之後他畫下了《丑角吉爾》﹝Gilles﹞這幅畫作,總結了他一生遺世獨立以及局外人的感覺。雖然這不是他的自畫像,但是自比是畫中人的傾向非常強烈,因而增加了傷感效果。
洛可可-華鐸 (丑角吉爾  Gilles)
  這幅《丑角吉爾》﹝Gilles﹞的背景有一群演員在笑著,還有一人拖著一頭驢,華鐸故意將畫的主體擺在小丑胸前的裝飾和衣服上。月亮形狀的帽子包圍一張生動但是莊嚴的面孔,他缺乏動作,明顯與背景聒噪活潑的面孔呈現強烈對比,與群體完全分離。丑角看來無所事事,其他人則非常活躍,他一點笑容也沒有,而他們興致盎然。一個獨立的個體嵌入一個不屬於他的團體。很難不認為華鐸想表達的是他的個人自覺。
  華鐸以優美的筆觸和瑰麗的色彩描繪即將崩潰的享樂世界。他的畫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哀愁,讓人覺得既有歡樂又有無限的愁悵迷茫。他的畫是沒落貴族生活的真實寫照,這也是其藝術的價值之所在。
  夏丹﹝Chardin 1699~1779﹞
洛可可藝術-夏丹(銀酒杯  The Silver Goblet)
  夏丹是法國最傑出的靜物及風俗畫家。簡單、嚴謹和自然是他的靜物畫的風格,題材多為極簡單的東西,如廚房用具、蔬菜、獵物、盛在籃中的水果、魚等,而其特出之處在厚塗的技法和堅實的色彩,藉著纖細的筆觸,以及暈塗、無光澤色的巧妙運用,而產生相當深沈的調子,它們在視覺上有一種理直氣壯的誠摯,而忠實於表現真實的景象。他的風俗畫多為小件作品,畫中產階級家庭中小人物簡單的日常生活,既無感傷也不造作。
洛可可藝術-夏丹(酒窖男僕  Il Garzone di Cantina)
   夏丹的畫喜歡以靜物大部分取自室內景物和中產階級家庭,並作沉靜寫實的描寫,與當時的繪畫主流背道而馳。留下的素描作品對後世也有巨大影響。晚年當他的眼力開始退化,他轉向了粉彩,當時未受賞識,如今這些粉彩畫現在被高度重視。
洛可可藝術-夏丹(鰩魚  The Ray)
  《鰩魚》﹝The Ray﹞這幅畫是夏丹代表作之一,也是最早的成名作,使他成功的以三十三歲的青年之姿成為皇家藝術學院成員。廚房中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夏丹喜歡的題材,在《鰩魚》中,夏丹以其一貫冷靜的筆法呈現了生活中真實平凡的一面,血腥的鰩魚閃閃發光,乍看時頗令人震撼,但是一旁齜牙咧嘴曲背的貓,又讓人莞爾一笑,與此同時,也增加了畫面的動感。
  夏丹與許多二十世紀抽象派畫家不同,他從不放棄透過表象,去追求「純粹的形式」,或著可以說,他所要採用的是不受主題影響的形式。
  義大利提也波洛﹝Tiepolo 1696~1770﹞
洛可可藝術-提也波洛 (聖母懷孕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提也波洛是最後一位重要的威尼斯派裝飾畫家,也是義大利洛可可最純粹的詮釋者。他跟一位名叫拉札瑞尼﹝Lazzarini﹞的無名畫家學畫,但是卻受到當時畫家利契﹝Sebastiano Ricci﹞與畢亞契達﹝Piazzetta﹞,以及前輩畫家維洛內些﹝Veronese﹞的影響和栽培。1719 年結婚後,開始形成個人明亮而鬆弛的風格。 
  1725 年,提也波洛著手烏第納的總主教宮殿工作,這是他第一項重大的濕壁畫裝飾工作。這些壁飾顯示出他純熟的技法,作濕壁畫所必須的明亮色調與輕淡色彩,顯然有助於擺脫他早先所研習的色調陰暗的畢亞契達風格。烏第納的濕壁畫同時也顯示,他發展出以一種超越平面構圖的誇張透視法,來構築他的世界,畫中的建築物後退到模糊的遠處。完成烏第納濕壁畫之後,提也波洛遍遊義大利北部,為宮室和教堂做了許多濕壁畫,並以油彩作祭壇畫。
  1761 年,受查理三世﹝Charkes III﹞之邀,前往西班牙,裝飾在馬德里的皇宮。1762 年抵達,然後帶領兒子和助手,花費 4 年的時間完成宮中的巨大頂棚畫。1767 年查理三世又委託他為阿藍赫斯作了 7 幅祭壇畫。提也波洛在馬德里突然去世。他的作品遍佈於各處的教堂、宮室和畫廊。 
  提也波洛具有靈活的創造性,技法也十分巧妙。他發展了純繪畫,這種繪畫透過準確的著色以使形象具有超自然、陽光般明亮的效果。他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將建立在十七世紀裝飾畫幻覺主義理想基礎的一些規則丟到一旁,豪不掩飾他想像的形象是虛構的。他使用了大膽的透視和令人驚奇的縮景手法,使空間顯得無限遙遠,富有幻想趣味。
洛可可藝術-提也波洛(天使救助夏甲 The Angel Succouring Hagar)
  在《天使救助夏甲》﹝The Angel Succouring Hagar﹞這幅畫的前景是夏甲即將渴死的兒子,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使與夏甲的對話姿態,給人一種緊密感。整個構圖的氣氛流露出一種憐憫心,這種憐憫心見諸人物的對話和臉部的表情,特別是畫面中,清楚坦率的感情交流,這一切都向我們揭示出人物姿態與內在的情緒。
  而色彩,甚至在對物體儀表的造型探索上,也都是絢爛明亮的,從而確定了提也波洛的藝術令人激動的原因,他用明快的色調與赭石色、深棕色相互調配,這些顏色在夏甲的藍袍,和灰藍色天空的襯托之下顯得而更加醒目。
  英國 霍加斯﹝Hogarth 1697~1764﹞
英國的繒畫,到十八世紀開始顯出自己的風格,主要是肖像畫家,受到文藝復興威尼斯派的影響較大。
洛可可藝術-霍加斯(伯爵夫人晨間招待會  The Countess's Morning Levee)
  霍加斯是英國畫家。他起先學作金匠,在 1720 年左右開始作雕版畫。他曾經在聖馬丁的蘭恩學院就讀,但是並沒真正達到作一個素描家應有的水準;不過,他充分留意到學院訓練的需要,因此後來在聖馬丁的蘭恩推動另外一個學院,那就是皇家美術院的主要先驅。他開始畫小幅的群像與交談畫﹝conversation piece﹞。1729 年他娶了桑希爾﹝Thornhill﹞的女兒,而且開始有了名氣。這時候的作品中,最成功的,就是「乞丐的歌劇」﹝Beggar's Opera﹞,他可能就在此時從肖像畫轉到他最為人所知的作品---道德寓意畫。
  霍加斯自述:「婚後,我開始畫小幅的交談畫,從 12 吋到 15 吋不等。這種畫很新鮮,有好幾年都受人歡迎……因此我的想法就轉到一個更加新鮮的模式,就是用油畫與版畫來表現現代道德主題,這是任何國家或任何時代都沒有開發過的一個領域。我因此想要在畫面上作出一種構成,類似舞台上的表現;而且更希望,這些畫會受到同樣的考驗,並且依照舞台表現的標準來加以批評…我努力照一個戲劇作家的眼光來處理我的主題;我的畫就是我的舞台,而男人和女人是我的演員,他們藉著某種動作和姿態,來扮演一幕啞劇。」
  他的聲名,無論過去和現在,大體上都建立在他的道德寓意主題的版畫上面。這些畫的目的,是要讓觀者去「讀」那些細節,而不要把它們看成是藝術作品;不過,終其一生,他都能夠畫很卓越的油畫。  英國畫家霍加斯對所處的時代有著深刻的認識,並且對惡習和腐敗毫不留情的予以痛斥。他以尖銳的諷刺畫直接抨擊英國貴族,同時也沒有放過資產階級和大眾階層。明確表示要負起教育的責任。他是英國風俗畫的奠基人,這種性質的繪畫在他之前很少見。這些作品揭露了當時英國社會的腐敗,描繪了富人的的乖癖與窮人的苦痛。
洛可可藝術-霍加斯(流行婚姻:結婚過後  Marriage a la Mode)
  《流行婚姻》﹝Marriage a la Mode﹞系列組畫是由六幅畫作所組成的:婚約、結婚過候、訪庸醫、伯爵夫人的早起、伯爵之死和伯爵夫人之死。霍加斯通過這六幅畫,譴責在功利主義的前題下結合的婚姻。組畫中的第二幅《結婚過後》﹝Shortly after the Marriage﹞是描繪家庭內部的生活情節,並刻畫著婚姻的真理:沒有愛情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六.巴洛克藝術與洛可可藝術差異
  巴洛克
    風格著重在強烈感情的表現,強調流動感、戲劇性、誇張性等特點,追求新奇、熱中於無窮、不安和對比、以及各種藝術形式的大膽融合。常採用富於動態感的造型要素,如曲線、斜線等。其風格趨向,多少也反映了當時歐洲的動盪局勢、不安而豐裕的現實景象。
1.善用動勢:不管是實際的,如波形的牆面或不斷變化的噴射狀的噴泉:還是含蓄的,如描繪成充滿活力或動作顯著的人物不同於古典文藝復興時的靜態表現,而呈現歪斜配置的動感 
2.力圖表現或暗示無窮感:例如伸向地平線的道路,展現無際天空幻覺的壁畫,運用變換透視效果使其變得撲塑迷離的鏡面手法。
3.強調光線:設計一種人為光線,而非自然的光,產生一種戲劇性氣氛,創造比文藝復興更有立體感、深度感、層次感的空間。造成輪廓線模糊,構圖有機化,而有整體感,追求戲劇性、誇張、透視的效果。
4.不拘泥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將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
  洛可可
    路易十四常在凡爾賽宮開各種舞會,藉著繁瑣的禮儀與無意義的職務折騰貴族們,再以富麗堂皇的宮廷裝飾營造悠閒的環境,有利搞風流韻事,以便消耗貴族們的精力,使他們無暇去策劃造反。
因此藝術家授命編造一種理想生活的極樂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個悠閒的、實際上是懶惰的社會快樂。 
◎是相對於路易十四時代那種盛大﹑莊嚴的古典主義藝術的,這種變化和法國貴族階層的衰落,與啟蒙運動的自由探索精神(幾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產階級的日漸興盛有關。 
◎在形成過程中還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特別是在庭園設計﹑室內設計、絲織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國人物小陶瓷 麥爾,德國,1768 由於當時法國藝術取得歐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藝術的影響也遍及歐洲各國。 
◎藝術的繁瑣風格和中國清代藝術相類似,是中西封建歷史即將結束的共同徵兆。
1.曲線趣味,常用C形、S形、漩渦形等曲線為造形的裝飾效果。 
2.構圖非對稱法則,而是帶有輕快、優雅的運動感。 
3.色澤柔和﹑豔麗。 
4.崇尚自然。 
5.人物意匠上的諧謔性﹑飄逸性,表現各種不同的愛,如浪漫的愛、性愛、母愛等。
http://www.999-art.com/hot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