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5 09:00:00阿楨

《中國即將崩潰》

章家敦的《中國即將崩潰》經不起前評《龍的經濟》之否証!

章家敦Gordon Chang《中國即將崩潰》(雅言文化出版 2002)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內容簡介
作者章家敦為一美籍律師,曾在上海居住二十年,擔任多家跨國企業在華法律顧問,親眼目睹中國的經濟成長與社會變化。本書指出,中國由於拒絕政治改革,避免社會暴動的時間已經耗光,在加入WTO之后,不出五年,肯定會垮。全球一片不景氣,許多專家都以為中國大陸一枝獨秀,本書卻指出中國統計數字的種種破綻。書中列舉多項「中國必垮」的理由,皆以專章討論,包括:失業率持續攀升、國營企業病入膏肓、金融業呆帳高築、農民積怨日深、一言堂不堪網路之打擊、中共治國能力甚差、賭毒妓蔓延社會等等。
  讀者書評
這本書在2002年初一上市就獲得相當大的爭議,前一陣子中國唱衰派的作者章家敦(Gordon G. Chang)才與被譽為經營之神,且對中國榮景一片看好的大前研一舉行一場座談會,雙方針對各自的觀點提出辯證,也引起國內一波激辯。事實上在看了「中國即將崩潰」與大前研一進來的作品,包括「勝利者的構思」、「中國,出租中」,發現兩人的觀點其實出發點不同,各自有各自的道理。 
  章家敦針對中國官方的經濟制度體質,認為銀行的壞帳,國營企業不良的經營績效,竟要用龐大的政府預算去救,政府救不了,就強迫銀行放款給那些營運不良的國企,接著銀行稱不住,就倒了。他也提到中國的新興工業,例如資訊業,雖然在大都市很盛行,但是那些人相對來說的小比例根本構不成中國龐大人口的一小部分,包括龐大的農村居民、下崗工人這些人根本無法跟的上中國那小部分帶來且享有的進步,也就是說,人民連電腦都買不起,談什麼進步的資訊工業。 
  章家敦提出的是經濟體質的衰敗,將是造成其崩潰的主要原因之一,反觀大前研一較不著重討論經濟體質,而是討論他這一兩年來到中國的經驗,看到民間旺盛的生產力,以及各個區域完備的生產線,加上低廉的工資,優越的位置,將為中國帶來無數的投資機會,使中國的生產力大增,這是他省略了體制上的虛弱所經驗的中國奇蹟,而章家敦用中國體制上的敗壞來否定中國大好的經濟前景,甚至認為那些官方漂亮的經濟數字都是捏造的。 
  我認為這兩個人都太極端了,我比較相信MIT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的中國經濟觀,加上同是MIT教授的梭羅(Lester Thurow)在其「知識經濟時代」一書中所討論的觀點,整合起來看中國是否即將崩潰? 
  保羅克魯曼很早就提出了一個爭議性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經濟自鄧小平走改革開放路線以來的成長,僅是將原本失業的勞工,注入工廠生產,所得到的成長,這樣只能使得原本收入為零的人,有限地增加,勉強維持溫飽,要在更進一步成長,唯有在技術進步上下功夫,要不然,即使中國人全部投入生產,也僅會使得中國人全部變成中低收入的工人,在初期對中國經濟成長有幫助,之後便會停滯不前,根據他當時在一片看好中國發展的時代中所做的觀察,他發現中國的技術完全沒有進步,這就是他為何看衰中國之因。然而這個技術進步就是梭羅教授書中的知識經濟,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中,若不求在技術上求進步,在教育上下功夫,在創造力上求創新,是無法跟上這個知識經濟掛帥的時代。 
  套用到「中國即將崩潰」的書中來看,中國在制度面固然有許多缺失,銀行、國企問題仍在,但是這也是中國為何要革新之因,為何要努力之處,不能僅因為他認為現況很慘,就否認中國有可能因新世代改革而成功,當然,若中國政府真如克魯曼教授所言,只在表面成績下功夫,而不要求實質成長,則中國制度面上的龐大問題,就算投入再多的生產,也將被抵銷,造成經濟的停滯。而大前研一觸目所及的繁榮,也並不能涵蓋佔絕大多數的鄉村居民、下崗工人生活依舊落後的事實,除非中國政府能如梭羅教授所言,在教育上為中國新血下功夫,並激發出企業的創新,要不然要用少數的繁榮,來拖絕大多數的貧窮,只有一個下場,就是中國經濟被拖垮。「中國即將崩潰」這本書時的確爭議不斷,但是他畢竟點出了中國大陸真實的問題,不可忽略,中國政府若能正視問題,加以改革,則中國不會崩潰,反而會繁榮,若中國政府得過且過,拼政治大於拼經濟,那中國很有可能如章家敦所言,即將崩潰。
  lesly / 2002.03.18
雖然你對中國有一定的瞭解,但是我們不能主觀地只看到它的負面,卻忽略了它的正面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中國有能力發展經濟以解決下崗的問題.中國有能力給台灣人民一個自由平等的生存空間.中國有能力維護中國領土的完整和統一.我相信,中國不會崩潰,相反地,它會發展,會強大,會讓我們自豪------因為我是中國人.
  gotaiwandownchina / 2002.03.18
1.書中並未指出中國即使崩潰台灣會從此解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接下來是看誰統治誰(外國政權亦可能)! 
2.作者於上海以法律專長餘商場闖蕩數十年,再看多數人文管理等大師級人物亦有來自理工背景者(Michael Porter),何以見的看法不客觀?! 
3.如同推薦者李登輝所言,本書真實介紹中國大陸現況,看書的人除非是智障才輕易同意作者看法,否則不經自我思考是不可能輕易枉下定論,如同作者一般,也許他的看法過於悲觀! 
4.我熱愛簡體字,但我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受封閉式民族主義文化之中國人民之看法無可否認必定自成一格,想法囿於"阿里山仰望者祖國"! 
5.作者看法也許過於激進(本人亦如此認為),但資料來源有一定正確性存在,再來就是等不知道如何看書與正常接受資料的活老百姓們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生存的方向! 
  miles / 2002.03.16
作者的觀察有其道理,但是政治上的極權,對於一個國家的掌握,比想像中更牢固,加上人民的素質差距過大,很難有一個有組織的、有計畫的行動,來進行改革,甚或顛覆。契機只掌握在領導人手上,黨政軍的力量如何化牽制為合作,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對於有讀者所說『屈辱了一百年』,真的不懂是什麼意思,難道抱著中國的大腿,就可以免於屈辱?大陸的留學生,在國外被西方人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那是相當可悲的。要說中國的屈辱,從清末至今...也超過百年,民族主義的思考邏輯,也是中國可能崩潰的因素之一,切記!

中國的繁榮是假像?-評《中國即將崩潰》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東歐陣營雪崩式解體,一些美歐人士大膽預言,中國也難於倖免,但事實與預言卻恰好相反。十年之後,有人憑著對中國一鱗半爪的了解,又一次做出同樣聳人聽聞的預言:中國即將崩潰。
    一位著名的西方哲人説過:歷史上相同的事往往重覆發生兩次,如果第一次是悲劇,那麼第二次就是鬧劇。美籍華人律師章家敦所著《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的出版及其反應,就是一齣標準的政治鬧劇。怦然心動,失聲叫好,流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威脅論者”“中國邪惡論者”似乎聽到了久違的“鄉音”。
    如果説章氏是一個客觀中立的嚴謹的觀察家,這顯然不是事實———章氏走動於美臺之間,常常一不小心露出臀下的那塊胎記,而那塊胎記,我們在石原慎太郎、李登輝和呂秀蓮身上都似曾相識。如果説章氏是一個負責任的尊重學術的預言家,也顯然不是事實———預言家的資格,是必須具有貫穿歷史的第二視力,而章氏則以敵視中國的心態,瞎子摸象的經歷,任意剪裁事實的方法,拼湊出一個事先主觀臆斷的中國崩潰論,其主要論點沒有一個是根據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的原理加以推導和實證而得出的。
    章氏的《中國即將崩潰》甚至夠不上一個合格的預言,而是一種偏見與口水雜燴的政治詛咒。當有一天,這位靠糟踐其父輩的祖國而出名的現代巫師因咒語未能靈驗而蒙羞,人們將不會感到意外。
    一、一本充斥偏見的欺世之作
    《中國即將崩潰》作者章家敦,是一個祖籍江蘇,生於美國,在中國上海工作十于年卻始終不懂中文的美籍華人律師。從《中國即將崩潰》一書涉及的內容看,他確實有心收集了很多大陸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情況,然而,章氏不是對這些材料加以科學的歸納與分析,最終推導出一個令人信服而又經得起推敲的結論,而是先抱定一個從意識形態出發的負面結論,然後選取幾乎清一色的負面材料來加以證明。
    説穿了,章氏的做法是———如果結論與事實不符,那麼就剪裁事實,其結果使全書充斥驚人的偏見和巨大的失真。
    1.為支撐負面結論而刻意挑選負面事例
    縱覽《中國即將崩潰》一書,可以發現章氏“崩潰論”主要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石之上———在加入世貿之後,中國因無法解決國企問題而經濟最終被拖垮,進而拖垮整個社會。為了證明這一點,章氏選用的是四川金頂股份有限公司“政企難分”和鞍山鋼鐵公司經營困境的負面事例,進而引用了不但負面而且陳舊的數據———“1998年國企獲利490億人民幣,但沒計入1500億人民幣補助款,實際數據顯示當年度國企虧損了1010億人民幣”。
    事情的真相如何呢?
    從數據上看,國企3年脫困後的2001年,中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15198億元,增長8.1%,實現利潤預計達23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上海寶鋼在全球同行業中贏利達到了第一名。同年,全國31個省區市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全年贏利額達到了2300億元,同時,國企從一般競爭性領域中退出的步伐也在加快,國有經濟的品質進一步提高。
    從個案上看,中國的國企既有轉型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轉型成功者為數眾多且可信手拈來,如老牌國企玉柴機器,股份制的萬科地産,國有民營的中興通訊,都是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今年開始,中國電信、中國民航、國家電力總公司,都拉開了改革的帷幕,幾易其稿的國家電力總公司分拆方案塵埃落定,中國電信企業重組方案通過了國務院的審批,龐大的中國電信被劃分為南北兩個競爭集團,與此同時,中國民航改革重組也推開了大門,全國將成立新的三大航空公司集團。這一切,都將增強大型國企在加入WTO後的競爭力。
    章氏還蒐羅了一批負面例證,指控中國國企是“造假帳的工業恐龍”,還指出中國政府保護國企,維護行業壟斷,將使中國經濟因無法應對WTO的挑戰而全面崩潰。然而,談到造假帳,沒有比美國安龍公司更膽大妄為的造假帳了;談到行業保護,也沒有比美國對進口鋼鐵加徵最高達30%的關稅更明火執仗的保護了,但是,章氏為什麼不也來一個“宣佈”———美國即將崩潰?
    2.以臆想和假設代替理性和實證
    章氏對中國經濟的第二個嚴重指控,是認為中國國有銀行體系是全世界最危險,最脆弱的金融體系。章氏的證據,是以中國的銀行貸款50%甚至80%是壞帳這一“假設與猜測”為大前提,進而推算中國國有銀行沒有辦法收回的貸款有近5000億美元以上。然後,章氏懷著愉快的心情做出如下臆斷:中國的國有銀行必然深陷無力償還貸款的泥坑,將引發擠兌風潮,股市危機,投資者也會上街,外國資本撤離,大量拋出中企股票,社會出現激烈震蕩,導致中國解體。
    中國國有銀行的壞帳率,各方歷來各執一詞,據中國官方公佈,去年中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總額為17600多億元,按照傳統的統計標準,這個不良貸款比率為25.37%,即使西方業界認為這一數字較為保守,但也沒有任何根據能證實章氏有關“壞帳率高達五至八成”的推斷。就在最近舉行的北京“2002金融創新論壇”上,四大國有銀行負責人表明,整個國有商業銀行系統正發動大規模的清行動,今後幾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每年要下降3個百分點,央行副行長吳曉靈説的更為明確,中國計劃在“十五”期間把國有銀行不良資産比例下降到15%以內———完全在國際安全警戒線之內。
    實現這一目標並非天方夜譚。第一,中國國有銀行已經開始逐漸消化不良資産,去年至今已經下降了3個百分點;第二,中國國有銀行已在防止新的不良貸款的産生,現在,國有銀行每年都以8000億左右的貸款擴張,如果新的不良貸款能夠控制在較低的水準,比如普通呆帳準備金是1%,那麼貸款擴張的本身也完全能夠稀釋不良資産。
    除了臆斷中國金融體系走向滅亡,章氏還極其情緒化地想像出中國崩潰的其他具體可能性。如戰爭將在台灣海峽爆發,且打起來中國必敗,進而出現內亂;再如農民和失業工人的騷亂,擴散各省,西藏、東突、台灣都會伺機獨立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中,這種類似預言小説式的主觀臆想、荒誕假定,隨處可見,但卻沒有一個重要結論是根據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原理加以推導和實證而得出的。
    用臺海戰事和分離主義來預言中國崩潰,其笨拙和一廂情願的程度只有李登輝先生的“中國七塊論”可以與之比肩。不是嗎?第一,從目前看,中國和平統一的可能高於武力統一的可能,退一萬步説,即使必須使用武力,只消海空封鎖臺海三個月,台灣只能不戰而降。第二,分離主義的威脅並非中國獨此一家,印度有克什米爾遊擊隊,英國有北愛共和軍,俄羅斯有車臣獨立分子,西班牙有巴斯克主義者,其衝突的烈度遠在中國之上,按章氏的“邏輯”推理,豈不是説印度、英國、俄羅斯、西班牙將要崩潰得更快嗎?
    3.對中國一知半解而屢犯常識性錯誤
    章氏對中國社會基本面有一個嚴重的誤判,即中國失業下崗人員持續增加,造成社會動蕩不安,最後會引發大規模內亂。翻開《中國即將崩潰》一書,隨處可見章氏道聽途説的“馬路消息”,如某日某地,發生了一起爆炸案,某日某地,發生了一起示威案,某日某地,發生了一起打鬥案,這一切在章氏看來,説明社會秩序已經開始在中國各地瓦解,謂之“燃油之湖”,這真是唯恐中國不亂。
    就算章氏的材料全部真實可信———可能他自己也不全信———的士司機的牢騷,下崗工人的靜坐,邪教“法輪功”學員的自焚,這一切並不代表中國政府控制力的蒼白,而是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和震蕩。今年“兩會”報告,中國總理朱鎔基第一次明確提出,要重視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據報道,近年來中國社會保障資金一年翻一番,去年是二十三億元人民幣,今年是四十六億,明年中國將再拿一百億出來,為下崗職工提供保障。章家敦,你如果不理解“軟著陸”一詞蘊含的經濟方略和政治智慧,就等於不了解當代中國。
    事實上,一個社會存在某些失衡與失序現象在所難免,美國的炭疽菌事件不是至今也沒有查出何人所為嗎?美國的黑人種族暴動事件不也出現大量打砸搶而需要動用警察和軍隊加以蕩平嗎?
    章氏另一個缺乏基本常識的判斷,是認為中國高科技産業將要失敗,因為“威權社會不能孕育創新發明”,他又以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來比較中關村,認為中關村遠遠落在班加羅爾的後面,並指印度的軟體出口是中國的6倍,進而斷言中國的資訊産業追不上印度。
    事實果真如此嗎?以資訊産業為例,1990年,中國電腦行業的工業總産值只有50億人民幣,到2000年己達到2800億,年均增長50%以上;1990年,中國所使用的60萬台個人電腦大部分需要進口,到2000年,中國生産的品牌PC機已達到865萬台,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79.6%。2000年,中國共生産手機5210萬部,其中自主品牌手機達370萬部,而在5年前,則幾乎為零。中國的程式控制交換機已從外國人手中奪回了部分國內市場。在IT産業的關鍵技術方面,中國已有水準不低的積體電路生産能力,能夠生産國際上先進的晶片,在2000年已産出50億塊積體電路。現在,中國已成為全球IT設備及産品的製造中心。
    如此之快的發展速度,何以得出“威權社會不能孕育創新發明”?如此之快的發展速度,已經將印度遠遠拋在身後,根本不存在追不上的問題。不僅如此,全世界都知道,印度在生物工程,新材料工業,航太航空等其他重要領域,也落後中國5到10年以上。
    印度在軟體開發的生産和出口方面確實走在了中國的前面,但這並不像章氏所説是因為班加羅爾比中關村優越,而主要是因為印度編程人員在英語方面的優勢,這一點,他們要感謝被他們趕走的英國人。
    二、從“唱衰”中思考在風雨中前行
    去年夏季以來,全球經濟黑雲壓城:美國景氣持續衰退,阿根廷陷入金融危機的困境,台灣經濟跌落二十年來的最低谷。一片淒風苦雨之中,只有中國大陸經濟一枝獨秀,天欲墮,賴以柱其間!中國的“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這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唱好者有之,唱衰者有之。《中國即將崩潰》就是唱衰者的聖經。
    1.中國的崛起不以人們的意識形態為轉移
    中國經濟的一枝獨秀並不是數字編織的神話,對此,中國總理朱鎔基曾經指出,中國過去幾年平均每年GDP增長百分之七,財政收入增長百分之十到十五的數字“基本可靠,不會出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錢用的地方看得見”。據統計,2001年中國財政收入增長22%,這主要來源於經濟增長和加強稅收徵管。如果沒有經濟的高速增長,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豈不是“無源之水”?
    世界銀行有關中國2001年經濟的統計報告顯然更有説服力,它對中國官方的統計數字給予了肯定。報告指出,在許多國家都陷入衰退的時候,中國拉動內需使經濟保持高速增長。2000年按匯率法計算的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相當於日本的23.1%,德國的57.8%,英國的76.4%,法國的84.0%,已經超過義大利,躍居世界第六位。根據這一速度並加以較為保守的推算,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將於2005年超過法國,2006年超過英國,2012年超過德國,本世紀中葉,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咒華的夢囈難擋中國的崛起,就像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曾經説過一句名言:“我們應當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世界上有中國這個國家,而且這個國家必將成為一個經濟強國”。
    2.直面唱衰中國逆流確保社會轉型成功
    對中國唱衰者從來不乏其人。過去,這支隊伍並不是國際主流,他們的聲音並不足以擾亂視聽。然而,911事件之後,中國成為唯一能夠提供新的市場機會的國家,外資持續大量湧入,去年全年高達近470億美元,台資更是大舉登陸,正是在這一種背景下,西方一些學者和主流媒體突然開始高調質疑中國的經濟繁榮,詆毀中國經濟的總體性成就,以致唱和呼應、漸成時髦。
    從美國記者包德甫《苦海餘生》到史塔威爾的《中國夢》,渲泄西方對中國失望的書已有多種,《中國即將崩潰》的出版與討論,將渲泄和詛咒推至高潮。以章家敦為代表一批唱衰者到處作文演講,極力論證中國最近幾年經濟增長數字是假的,斷言中國無法維持持續的經濟增長。一時間,有關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和可持續性問題鬧得沸沸颺颺。美臺等地甚至為此專門召開研討會,以弄清中國經濟增長的“水分”。
    這股國際逆流的形成,主要是出自兩個原因。其一,意識形態優越論使然。唱衰者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認為西方較之中國具有“制度優勢”,但經濟發展反而相形見絀,所以自困于一種本能的懷疑。
    其二,中國威脅論使然。眼見中國綜合實力快速增強,而中國的現代化指揮部卻不在華盛頓,於是擔心中國的強大將危及西方利益。不管是哪一種原因,抑或兩種原因交織,都會使這些人士樂意唱衰中國。
    必須從戰略高度正視這股國際逆流的危害,它嚴重抹黑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損害了中國政府的公信力,長遠看,將會妨害中國吸引外資的規模和品質,影響海外學子歸來報效國家。“冷眼向洋向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中國要不卑不亢,有理有節加以反制,戳穿這些妖魔化中國的最新版本。
    古語雲:“危言存國”,“哀兵必勝”。唱衰者自然居心叵測,來者不善。但眼前的中國也絕不是天下太平,可以高枕無憂。
    中央高層及各級主政者,還有廣大愛國愛民的有識之士,無妨直面唱衰者所提出的種種問題,在遏制和消除腐敗、精簡黨政機構、轉變政府職能,以及在金融政策、財政政策、農民增收問題、國企法人治理問題、社會治安及失業現象等重大問題上,真正下定狠心,拿出幹實事的姿態,以新的改革尋求更深的層面上的突破,用以推動中國社會的順利轉型,則必定可以引導中國走入經濟的市場化、政治法治化、社會多元化的長治久安的新紀元。
    中國的崛起是十三億中國人的人心所向,是不以‘中國崩潰論’者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趨勢。——香港商報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ch-yuwai/159274.htm

中國唱不衰: 由海外版《中國即將崩潰》引發的對話
楊再平 / 向東  經濟科學出版 2003
  內容簡介 
《中國唱不衰:由海外版 引發的對話》是近來在國際上和港澳臺地區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引起的思考。主要對近年來國際上有關中國問題的種種言論,包括“誰來養活中國”、“下一個是中國”、“中國增強虛假”、“中國即將崩潰”、“中國威脅論”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核心論點。
  目錄 
1 危險預言篇
2 另眼相看篇
3 直面回敬篇
4 舊邦新命篇
5 挑戰風險篇

中國即將崩潰 維基百科

《中國即將崩潰》(英語: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美籍華人章家敦2001年著作,英文版在2001年8月由藍燈書屋發行,中文版在2002年由雅言文化發行,是跟眾多的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樂觀著作成對比的聳動預測,預測中國社會體制因種種問題將在少至五年、大至十年內崩潰。跟日本中嶋嶺雄的「中國分裂論」論點相近。
  背景
「中國即將崩潰論」的對面是中國威脅論,如前德國駐華大使康拉德•賽茨曾著書稱中國為21世紀「東山再起的超級大國」。
  內容
在2001年8月,出版的《中國即將崩潰》中,章家敦斷言:「中國現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最多只能維持5年⋯⋯中國的經濟正在衰退,並開始崩潰,時間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而不是之後!」[1]
2011年12月29日,章家敦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發表文章〈中國即將崩潰:2012年版〉,他在文中說,有利中國經濟的國內因素和國際環境已變,中國經濟可能步上日本式持久經濟衰退、甚至經濟崩潰,而且社會抗議活動激增、愈來愈暴力,2012年的中國很可能發生失控而迅速蔓延開來的動亂事件;而中共正開始新一輪將持續數年的政權交班期,更加無力應對日前的連串重大挑戰;他預測,中國很可能出現突尼斯和埃及這樣的人民革命,中共的垮台就在2012年。[2]
  版本
英文版:章家敦著,藍燈書屋2001年8月初版,ISBN 0812977564。
中文版:章家敦著,侯思嘉、閻紀宇譯,雅言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時報文化總經銷,ISBN 986-80180-0-5。
  評價
桑德•施耐德教授認為:
不能排除賽茨先生的預測可能是正確的。今天的情況是這樣:如果有人想寫一本關於中國的書,又斟酌又分析,那麼這本書一定不會暢銷。但是如果作者標榜中國將成為超級大國,或者像章家敦那樣認為中國不久將崩潰,那麼書就一定賣得好。這種黑白分明的論斷是非常暢銷的。[3]
對於這本書的分析,有很多人、包括台灣的學者和美國多份報刊都不認同,普遍認為中國的經濟金融問題不會那麼容易導致政治崩解。[4]
  參考文獻
^ 華裔投機分子章家敦全球兜售中國崩潰論. 新浪新聞. 2006-12-25 [2013-5-1].
^ 章家敦再預言中國二零一二年崩潰. 開放雜誌. 2012-02-08 [2012-07-26] (中文(繁體)‎).
^ 「中國崩潰論」對陣「新興超級大國論」. 德國之聲. 2003-09-26 [2009-09-28] (中文(簡體)‎).
^ 李怡. 李怡專欄:中國崩潰?. 論壇 (香港: 香港蘋果日報). 2002-03-12 [2009-09-28] (中文(香港)‎).
李怡. 李怡專欄:中共宿命. 論壇 (香港: 香港蘋果日報). 2002-03-12 [2009-09-28] (中文(香港)‎).
  參見
大前研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
中國崛起
中國威脅論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5%8D%B3%E5%B0%87%E5%B4%A9%E6%BD%B0

《中國即將到來的崩潰》作者章家敦預言破產 臉皮厚仍不認錯2012-1-5 

核心提示:2012年來了,中國入世十周年,有關於中國威脅論的文章不絕於耳。章家敦在自己的書《中國即將到來的崩潰》中預測共產黨能掌權十年,十年過去了,共產黨依然穩固地執掌政權,但他仍不會收回這個預言。
  《外交政策》2012年版報導,原題:中國即將到來的崩潰。以下是文章內容摘編。在2001年中,我在《中國即將到來的崩潰》一書中預測,共產黨最多還能掌權十年,當時的考慮主要是中國進入世貿組織將會帶來的影響。十年過去了,共產黨依然穩固地執掌政權。但是別以為我會收回這個預言。
  為什麼中國保持目前的狀態還能夠繼續生存?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政府想了很多辦法規避它在2001年加入WTO時所承諾的責任和義務,也就是遵守貿易協定、開放國內經濟。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對這種不合作行為採取了忍讓的態度。北京因此得以保護本土市場免受外國競爭對手的洗禮,同時還可以讓出口猛增。
  無論用什麼標準來衡量,中國經濟在加入WTO之後都出現了明顯的發展,在90年代末經濟衰退之前,它一直在保持兩位數增長。很多經濟人士都預測這樣的趨勢將會永遠保持下去。例如,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這個國家將至少在二十年內保持8%的增長速度。國際貨幣基金會也預測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在2016年超越美國。
  別相信以上說法。中國之所以比其它國家發展得更好,是因為它正處於三十年來的超級上升期,得利於以下三個原因。首先是鄧小平開創性的“改革開放政策”在70年代末開始實施;其次,鄧的改革年代正好處於冷戰結束期,國際貿易的政治壁壘紛紛消除;第三,這些事情均受益於中國的“人口紅利”,也就是勞動力高速膨脹的時期。
  然而中國的“甜蜜時代”已經結束了,因為近年來,使其可以繼續幸福下去的因素已經消失,或者即將消失。首先,共產黨已經背離了鄧的進取路線,當前領導人胡錦濤所主導的中國總體來說走的是與改革相反的道路。尤其是在2008年之後,出現了部分經濟重新國有化的趨勢,外國公司的機會越來越少。例如,北京祭出新的貿易障礙“本土創新”來阻止外國公司的收購進程,並持續侵犯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的公司,比如穀歌。以犧牲其它公司的利益為代價來加強“全國冠軍”型國有企業的實力,胡已經放棄了讓這個國家走上成功的經濟模式。
  其次,整整二十年的經濟繁榮在2008年結束,全球市場紛紛崩潰。很多國家試圖讓中國加入國際體系並且容忍其重商主義政策,這種溫情脈脈的情緒在那一年發生的狂風暴雨般的事件中徹底結束了。現在,每一個國家都希望看到更多的出口,在保護主義和計畫貿易橫行的年代裡,中國已經無法再像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一樣,用出口利器來保證其自身的繁榮。它比其它任何國家都更依賴於國際貿易,而貿易摩擦——甚至國際需求下降——都會讓它比任何國家受到更大的傷害。例如,這個國家就有可能是歐元區危機的最大受害者。
  第三,在改革年代擁有最佳人口結構的中國,很快將形成最糟糕的人口結構。中國和外國的人口學家都認為,中國的勞動力將在2013年或者2014年達到平衡狀態,但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動盪的跡象,比如勞動力成本上升,這個趨勢最終將消除掉這個國家工廠的競爭優勢。中國最奇怪的現象是,它已經沒有更多的人口可以向城市和工廠遷移,經濟增長的動力即將耗盡。人口結構或許並非命運使然,但它畢竟會帶來增長的障礙。
  當中國經濟失去這三個優勢條件之後,它的復興就只能依賴一些紊亂的政策——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這都是北京在2008年和2009年對商業領域過度注資造成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發生在2009年(1萬億美元以上)。自從去年9月份以來,各項經濟指標——電力消耗、工業訂單、出口增長比率、汽車銷量、房地產價格,以及你能想到的任何指標——都表現出經濟平緩或者收縮的跡象。現金從10月份開始逐漸逃離這個國家,北京的外匯儲備量從9月份開始減少。
  所以,我們即將看到的是一場崩潰,或者更可能出現的是類似日本那樣長達幾十年的經濟衰退。不管怎樣,經濟問題會給中國本已相當混亂的社會環境雪上加霜。不僅僅是示威和抗議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僅在去年就發生了28萬起“群體性事件”——這些抗議的方式也更加暴力,就像近期的示威、暴動、暴亂和爆炸事件所展示的那樣。無力協調社會矛盾的共產黨選擇了在過去二十年中最為嚴厲的鎮壓手段。當局在這個國家的城市和鄉村駐滿員警和武裝部隊,並且監視了幾乎所有形式的溝通和媒體。難怪在2011年中國最流行的網路詞語評選中,“控制”和“限制”位列榜首。
  這些暴力手段讓這個政權得以維持到現在,但它所製造出的穩定環境在中國日趨現代化的社會中必將是短命的。大多數人都認為,一黨執政的國家是不合時宜的,這個政權顯然已經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戰鬥中落敗了。
  今天的中國社會在加速變化,這個國家的執政黨所面臨的問題是,儘管中國人相對淡漠了革命的意圖,但是他們針對社會不公所採取的行動也會具有革命般的效果,因為這些行動發生在一個極為敏感的時期。簡而言之,共產黨所依附的中國太動盪、太善變了。明年在某個地方,或許是一個小村莊,也可能是一座大城市,事情可能會脫離控制,並且飛速蔓延。這個國家的人們都有共同的思想,對於他們所採取的一致行動我們不應感到吃驚。我們已經目睹過中國人齊心協力的行動:1989年6月,在沒有社交媒體和全國統一領導的情況下,中國有370個城市幾乎同時爆發了抗議行動。
  今年橫掃北非和中東的現象,告訴我們全球政治變革的實質就是其本身的變化,哪怕是固若金湯的獨裁政府也會被撼動。中國無論如何不會躲過這場幾乎席捲全球的變革,北京對所謂的“茉莉花”革命的過激反應就袒露了這樣的結論。曾經是全球潮流受益者的共產黨,現在是這股潮流的受害者。
  那麼,中國真的會崩潰嗎?實際上,孱弱的政府也可能長期獨霸政權。那些善於用規律解釋複雜問題的政治科學家認為,在政權傾覆問題上,中國還缺少兩個重要的因素:政府內部的分裂和一個強大的反對派。
  當外界的挑戰逐漸積累起來之後,共產黨開始了歷經多年的轉變過程,因此無法有效地面對當前的問題。目前黨內的分裂已經清晰可見,與2008年閃電般應對經濟危機的形勢形成鮮明對比,當前領導層無精打采的處事態度表明北京的決策過程正在惡化。所以,政府內部分裂一項可以打勾了。
  至於反對派的存在,蘇聯解體時也並不存在這樣的東西。在我們這個更加動盪不安的年代,中國政府完全可能像突尼斯和埃及的獨裁者一樣傾覆。這個月在廣東省烏坎村發生的“公開起義”事件表明,人們可以迅速地組織在一起,就像80年代之後曾經發生過無數次的事件一樣。在這個無須革命領導人的年代,一架運作良好的武裝機器並非推翻政權的必要條件。
  不久之前,北京的官員們還在享受著周圍的一切。而現在,情況徹底變化了。所以,我承認我的預測有誤。強大的中國共產黨不是在2011年,而是在2012年將滅亡。等著看吧。(譯者 滿倉)
----------------------------------------------------------------
  他再預言十年?再過十年,中國會發展的更好,國家更強大,人民更富足。
相反,他所為之效勞的美國很可能更加衰退;一句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http://bbs.creaders.net/history/bbsviewer.php?trd_id=658871

“中國崩潰論”登上美媒2012年十大最糟預測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12月21日發表文章,列舉了2012年十個最糟糕的預測。其中,日前在網路盛傳的“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預測被列在第一位,華人學者章家敦的“中國崩潰論”預測則位列榜尾。
  1.世界將於2012年終結——瑪雅人 
  讀者們得搞清楚一件事:古瑪雅人並不認為世界將於2012年12月21日終結,目前甚至無法肯定這個日期對他們有什麼重要意義。那麼,“12月 21日是世界末日”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最先使“瑪雅人認為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說法流行開來的是作家邁克爾?科——其實他並不認為瑪雅人的說法正確。 
  2.羅姆尼將獲得壓倒性勝利——迪克?莫里斯 
  福克斯新聞頻道政治評論員、政治顧問迪克?莫里斯對投票行為的真知灼見曾對前總統比爾?克林頓的決策起到引導作用。他曾預言羅姆尼將拿到325 張選舉人票,但對其聲譽造成的打擊最嚴重的大概莫過於這一預言了。莫里斯關於羅姆尼將給美國人帶來“近代美國歷史上最大驚奇”的預測並為成真。 
  3.只能當一任總統的人——貝拉克?奧巴馬 
  “你們知道的,我有4年時間……你們也知道的,從現在開始,我認為民眾將會看到我們開始取得進展。但困難還是存在的。如果我無法在今後 3年解決困難,那麼我將成為只能當一任總統的人。”這番話是2009年2月1日奧巴馬對馬特?勞爾的答覆。當時,勞爾就奧巴馬的經濟計畫對他進行了提問。現在來看,奧巴馬的答覆低估了美國選民的耐心或自己的政治能力。 
  4.普京失勢——瑪莎?格森 
  瑪莎?格森是一名駐俄羅斯記者,並且是今年備受推崇的《無臉人:弗拉基米爾?普京出人意料的崛起》一書作者。她在2011年12月22 日樂觀地預言,“弗拉基米爾?普京總理不再是必然的領導人……我和許多俄羅斯人認為,政權將在明年3月份的選舉前後倒臺”。儘管當時莫斯科街頭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前所未有,但對於俄羅斯政治來說,能夠事先就將意外情況考慮在內不失為明智之舉。 
  5.阿薩德完了——《經濟學人》週刊 
  英國知名週刊《經濟學人》2011年11月17日預測——“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執政不大可能熬過今年”。這家週刊在去年年底推出的“2012年的世界”預測一如既往地具有相當高的準確率,但他們卻錯誤地判斷了今年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敘利亞總統能撐多久。 
  6.內塔尼亞胡將在10月突襲伊朗——阿隆?本-大衛等人 
  今年,以色列新聞媒體紛紛猜測以色列將在美國大選前攻打伊朗。以色列電視臺第十頻道軍事記者阿隆?本—大衛預言,“(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決心在美國大選前襲擊伊朗……我懷疑奧巴馬未必能說服內塔尼亞胡推遲有可能發動的襲擊”。隨後納胡姆?巴爾內亞和西蒙?希費爾也參與這一預言。目前中東形勢依然緊張,但美國大選舉行了又結束了,特拉維夫仍然沒有動靜。 
  7.我們已經解決了希臘難題——安格拉?默克爾 
  “我們歐洲人證明瞭自己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我們就完整的一攬子協定達成了一致意見。”——德國總理默克爾這一被稱作“套話”的預言並未成真。儘管默克爾在2011年秋天達成了關於削減希臘債務事宜的協議後宣稱歐洲國家領導人終於渡過了難關,但這個大陸至今仍圍繞向希臘提供多少援助的問題爭執不下。“在我的一生中,我從未想到希臘的事情是如此之多。”默克爾最近抱怨道。 
  8.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將是……——克利斯蒂安?貝格?哈普維肯
  “哈普維肯看好的2012年獲獎者是吉恩?夏普,他是非暴力行動的主要分析家和激勵者……第五個有可能獲獎的是緬甸總統吳登盛。”一如既往,奧斯陸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克利斯蒂安?貝格?哈普維肯列出的幾十個潛在獲獎者名單上提都沒有提到。 
  9.奧運會將是一場災難——德國《明鏡》週刊 
  “倫敦和奧運會早已變得無法相容。遊客需要下很大決心,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才能到達比賽場館。而對於當地人來說,問題在於奧運會不可以儘早結束。”在倫敦奧運會舉辦之前,德國《明鏡》週刊提出了這樣的質疑。不過事實證明,倫敦奧運繼北京奧運和南非世界盃之後,成為又一個被廣泛預料會成為災難、但事實證明辦得很出色的重大賽事。這回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預言一下巴西奧運會? 
  10.中國即將崩潰——章家敦 
  作家兼評論員章家敦在他2001年出版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中列出了清單。該書預言,“不久之前,對於北京的官員們來說一切還算運轉正常。但現在沒有什麼是運轉正常的。所以,是的,我的預言有過錯誤。但中國共產黨將在2012年、而不是2011年垮臺。我敢打賭”。後來,章家敦承認自己的預言所下的結論為時過早,在一篇發表在《外交政策》雜誌上的文章中,他直接把自己的預言延後了一年。然而一年過後,北京仍一切正常。 

    章家敦同志,你辛苦了
  可能大家對章家敦同志有一些誤解。其實章家敦同志是一名工作在特殊戰線的優秀戰士,為新時期中國的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
  8×8以後,特別是冷戰結束後,中國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急劇惡化。為保證中國的建設和發展戰略能順利展開,286同志高瞻遠矚地提出“韜光養晦”的方針,386同志站在偉人的肩膀上更進一步提出“悶聲發大財”的發展路線,並親自領導了其中最艱巨的悶聲工作。
  章家敦同志就是在悶聲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優秀代表。他在深刻領會領導的戰略精神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將悶聲工作的戰線推進到敵佔區的工作思路。章家敦同志提出我們光自己悶聲還不行,忽悠才是硬道理。必須讓西黴深信我們就是因為真的不行了、要崩潰了,才悶聲的。只有這樣,才能將他們的關注重點從我們身上轉移出去,為我們多爭取一段寶貴的發展時期。
  章家敦同志毅然告別了祖國的溫暖懷抱,投身敵營,四處奔波,日夜筆耕不綴,投身到偉大的忽悠工作中去。章家敦同志深深明白,大部分人之所以會被忽悠,主要在於人們總是選擇性地相信那些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章家敦同志將所有與免煮柿油、市場自由相對立的各種名詞如專制制度、社會亂象、大範圍的腐敗、環境的退化、銀行壞賬和政治騷動等毫不吝惜地堆在中國身上,終於寫出了《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China”這一劃時代的光輝篇章。利用中國崩潰論這一有力武器,章家敦同志成功地完成了偉大的忽悠工作,為我們爭取到了10年的較好發展機遇。
  章家敦同志不但忽悠了西方勢力,也成功忽悠了綠灣們。綠灣們深深地相信,不管他們怎麼折騰、放棄經濟發展中國大陸都是要崩潰的,他們還可以持續地無情嘲弄對岸那些土包子們。直到現在綠灣們才猛然醒悟,被忽悠了,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章家敦同志最值得表揚的地方是,雖然從事如此艱巨的工作,他不要組織一分錢,還能大量創匯。組織上考慮到章家敦同志的出色工作,破例決定章家敦同志保留全部稿費、出場費,希望章家敦同志能好好利用這些經費享受生活,同時進一步深造忽悠能力,爭取為祖國做出新的貢獻。
  現在,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我們的發展又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我們仍然需要繼續新的忽悠。章家敦同志再次果斷出手,開始了新的工作。但是我們還是要提醒一下章家敦同志,不能自滿於過去的成績,不能光顧享受生活,一定要注意提高忽悠水準。專制制度、大範圍的腐敗、銀行壞賬和政治騷動等名詞已經不能忽悠住西黴了。這不,布朗這小子就已經顯露出來免疫反應了,要想忽悠成功還必須要創造性地發明其他名詞,如貧富差距、高碳經濟等。
  章家敦同志不顧功成名就的身份,再次站到忽悠工作的最前線。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是一種忽悠再忽悠、賺匯再賺匯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我們要對你說:“章家敦同志,你辛苦了!”
 “不辛苦,丟掉只是臉面,收穫的是鈔票!”
http://www.kumin.net/bbs/thread-68541-1-1.html

《龍行天下》

這本書的寫作醞釀於1998.當時我剛剛成為INSEAD(歐洲商學院)的教授,和PeterWilliamson教授成為同事。我們談起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的強勁發展,以及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正在搶奪跨國公司的市場份額。我們希望能夠深入瞭解基礎如此薄弱的中國企業為什麼能夠這樣快速地崛起。1998年12月,我回到中國進行了第一輪企業訪談。那是整個研究的開始。我們非常幸運地趕上了中國企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我們的研究也隨著中國企業競爭力的不斷加強,國際化程度的快速提高而不斷深入。一晃就是十年。本書是這十年近距離觀察研究中國企業發展的心得提煉。重點是希望對中國製造的未來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建議。我們的研究得到了眾多中國企業家的長期支持。柳傳志,張瑞敏,馬雲,王石,李東生,牛根生,麥伯良等的思想對本書的觀點都有重要的影響。對我在研究道路上的成長幫助重大。而除了一本正經的企業調研外,更多的思想火花來自于和長江商學院的近千名企業家同學在課堂內外無拘無束,推心置腹的交流。他們無私地分享自己企業發展中的經驗和痛苦,對我啟發良多。我們衷心地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企業家們。Williamson教授是研究企業戰略和跨國公司管理的國際權威。和他的合作對於真正理解過去三十年國際化發展和跨國公司戰略的演變有著不可或缺的價值。而我們倆這十年的合作也是對中國企業和跨國公司未來合作模式的一個小小的樣板。好的研究,就像好的企業一樣,不但需要理想,願景,和堅持,同樣需要人和資源。INSEAD和長江商學院先後投入了大量的經費支持這項研究。劉勇,田子睿,何曉明在過去的三年中提供了一流的研究支援。肖華,溫翠玲,張宇,KevinFoley和其他很多人也在這項長期研究的不同階段提供了支援。這項研究,以及英文稿在06年就已完成。由於我加入阿裡巴巴集團後工作繁忙,中文書一拖再拖。最後的成稿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南方週末經濟部》餘力女士的大力幫助,以及華章出版社張渝娟,王磊等人周到的編輯支援。
  導論 正在形成的中國衝擊波
(中國製造的未來十年?)1991年,我初到美國學習經濟學。當時,日本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達到頂點(雖然現在回頭看已經是尾聲了),從匹茲堡到底特律,從汽車業到電子業,美國企業大量裁員,失業的工人走上街頭抗議,搗毀並焚燒日本汽車洩憤……而當時的中國,雖然改革開放在1978年就已開始,但仍在擺脫貧困的道路上搖擺不定,經濟籠罩在回到計畫體制還是走向市場經濟的大爭論陰影中,要到一年後,中國才宣佈選擇市場經濟。僅僅在十餘年的時間裡,中國已徹底告別短缺經濟,從一個封閉的農業國成為“世界的工廠”——中國產品潮水般湧向全球,中國製造已成為令人生畏的力量。現在,在美國,在歐洲,人們正在談論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衝擊,如同1990年初他們談論日本。如何理解這一仍在加速的變化進程,並沒有一致的答案。2007年,中國的現實呈現出更為複雜的圖景。悲觀者看到:人民幣持續升值,石油、鐵礦石等資源價格繼續大幅提升,土地、勞動力和環境成本的上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中國製造的低成本優勢正在被削弱;另一方面,對中國產品品質的質疑前所未有地成為西方媒體追逐的熱點,《華爾街日報》甚至以“中國製造遭遇危機”做為中國報導的專題。悲觀的看法認為,中國僅在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末端佔據了支配地位,中國的競爭力僅僅是低成本的製造能力,相對於產品的數量和規模,中國在價值創造上的成就幾乎可以忽視。而且這樣的模式不具可持續性——一旦成本上升的趨勢開始,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將難以維繫。而這一過程似乎已經開始。但另一方面,大量的數字還在不斷加強樂觀者的判斷:統計資料顯示,中國企業的利潤率仍在提高中,中國企業IPO的價格和規模一再刷新歷史紀錄;中國的出口仍在持續兩位數的增長,中國已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國,正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增長引擎……斑駁的表像之下,隱藏著怎樣的現實?
    第二篇 中國製造的秘密:窮人的創新
    幾何學創始人阿基米德曾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支撐起整個地球。1978年時,沒有人可以預見,貧窮而封閉、農業占經濟比重70%、技術落後西方國家100年的中國,在30年後,會因其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而使曾遙遙領先的西方國家深懷警惕。從打火機、玩具、服裝、傢俱到電池、洗衣機、集裝箱、資料交換機,數以億計的“中國製造”每天運往全球各地,而它們的本土生產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逼近並力圖超越各個領域內的全球巨頭們,他們已成為這個時代最富進取心的一個群體,而他們的野心從未如此富有現實感。
    飽受壓力的西方競爭者們批評,“中國製造的價格不符合經濟規律”。這樣的指責或許並非全然強詞奪理,它提出了大部分人的疑惑——中國製造如何將成本控制在“不合理”的低處?
    愈來愈多的西方政客、學者、企業主和公眾傾向於將之歸因為中國不合理的經濟制度——被大大低估的人民幣匯率、不公平的政府補貼、血汗工廠和不加限制的污染排放等等——並要求本國政府限制對中國貿易。
    這些因素當然都有影響,但是指責者並未發現中國製造的真正秘密。中國的阿基米德式支點是人的創造力。十幾億渴望擺脫貧窮和落後的中國人,在不斷解除束縛的過程中,進行著由利益驅動的自發努力,以西方人難以想像的方式嘗試創新,創業者出了格的想像力和看似瘋狂,使他們一再突破西方領先者們所固守的可能性邊界,在全球化帶來的成本革命的過程中,將低成本優勢和規模優勢發揮到極致,使一個又一個手工作坊蛻變成國際水準的現代化工廠,實現了規模浩大的追趕和超越。
    沒多少錢,還得活命,還得朝前走,這就是中國的企業家當初面對的現實,螺絲殼裡做道場是他們的宿命。窮人的創新,因此成為他們救命的稻草和未來的階梯。
    可以看到,每一個獲得巨大成就的中國企業,其背後都有一個或一群具有異乎尋常的進取心、學習能力和想像力的靈魂人物,在他們的帶領之下,在幾乎空白的基礎上被逼出來的整合創新、流程創新、顛覆性創新等成本創新戰略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他們的共性是能夠把中國的比較優勢(最核心的就是低成本勞動力)創造性地轉化成自己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他們為中國製造贏得未來的全球對決奠定了難得的基礎。正是這樣的人群、這樣的創造力,構成了中國競爭力的內核。
    這一篇,正是講述這些先行者的故事和他們的創新戰略。

喬納森•安德森: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
  
從一個貧窮、封閉與混亂的經濟體,迅速成長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中國令世界驚訝。隨之的問題是,這一崛起會對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瑞銀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Joanthan Anderson)最新出版的《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7個理由》一書更客觀地還原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真相,指出中國儘管是新崛起的亞洲巨龍,卻並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現象。它將沿著東亞地區的既定模式發展,在未來20年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的領頭羊,但同時,在以下幾個方面不會改變整個世界的面貌。
喬納森•安德森認為,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7個理由是: 
1、中國不會重寫世界經濟的增長史
中國大陸的真實GDP在未來20年還可能保持8%的增長速度,這並不希奇,因為日本、臺灣、韓國和其他一些亞洲經濟體也在相當長的時期裡取得過類似的高增長速度。即使把國家規模的因素考慮進來,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的變化也並不比上述那些亞洲經濟體在二戰之後的增幅更加明顯。 
2、中國不會吞噬全球的製造業
中國依舊特別偏重于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並且在很長時間裡鮮有變化。一旦考慮到週期性波動的因素,大陸的外貿總體上仍是平衡的,消費品出口賺來的每個美元都用來購買了機械設備和其他投入。也就是說,中國在為世界其他經濟體提供著高端的製造業工作機會。 
3、中國不會買光全世界的金融資產
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的增加中,有相當部分是來自其他中國企業出售海外資產的收入——或者是由於外國投資者購買中國的資產。一旦計算淨資產頭寸,就會發現在整個亞洲地區,中國大陸實際上是購買外國資產最不積極的成員。 
4、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
人民幣依然是不可自由兌換的,它雖然可以在貿易往來中結算,但大多數資本交易還是受到限制。即使按照亞洲發展中經濟的標準來看,大陸的資本市場也遠沒有發育起來。 
5、中國不會成為世界市場上通貨緊縮的輸出源頭
中國製造的價格持續下降。但到目前為止,價格下降的壓力主要集中在非常低端的製造業產品中,讀世界其他產業的生產商影響很小。 
6、中國不會導致其他發展中國家陷入停滯
儘管中國在搶佔發達國家的消費品市場上做得非常出色,但其他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所占的市場份額也同樣在擴大。在吸引外資方面,中國顯得更加出眾——但主要的投資卻是瞄準中國的國內市場,而不是出口型的外包產業。未來,中國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這會使其他低收入國家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多麼更為有利。 
7、中國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
儘管相對貧窮和擁有社會主義體制的背景,中國卻是世界上自由化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市場開放程度不斷增加,治理和透明度水準不斷改善。這是符合“華盛頓共識”的精神的。 
喬納森•安德森畢業于哈佛大學經濟系,曾先後服務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俄羅斯代表處、駐中國代表處和美國高盛集團,現任瑞銀證券投資公司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曾與胡祖六合作出版了《關於中國和世界的五大神話》,該書對有關“中國威脅世界”的5個神話一一做出回應,指出“中國威脅”並非現實。[2006年10月]
http://www.gemag.com.cn/14/2400_1.html

喬納森•安德森:揭密亞洲經濟增長模式2006-12-4 騰訊財經

安德森很有明星相。當然,不是電影明星,而是明星分析師。這位年青的投資銀行經濟學家,在《亞洲貨幣》雜誌2005年證券商調研中被選為最佳經濟師。除了投資圈,他的熱度也逐漸輻射到更廣泛的財經讀者。他的觀點經常出現在《華爾街日報》,在《財經》雜誌等國內主流媒體上,你也能見到他的專欄。
  四年前,還在高盛的安德森,與胡祖六一道撰寫了《關於中國與世界的五大神話》,該報告受到世界各地投資者的好評。在許多海外報刊上,中國威脅論曾經甚囂塵上。歐美消費者發現,越來越多的衣服和玩具打上“中國製造”的烙印,而巴西和澳大利亞的供應商則感受到中國對原材料的胃口急劇增長,人們擔心,發達國家的製造商有沒有能力和“中國價格”競爭,中國的周邊國家會不會因大陸經濟的崛起而被邊緣化?安德森和胡祖六破除了這些不必要的擔心,“神話”一說逐漸退潮。
  不過,對中國讀者來說,他們更關心的,也許不是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而是中國的發展能否健康持續。國有銀行的龐大壞帳,有沒有出路?中國會不會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貪污腐敗、收入差距的持續拉大,會不會造成政治局勢的動盪?在過度依靠投資和出口、消費提升乏力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能否繼續高速增長?更有人深謀遠慮地提出“未富先老”難題:勞動力總量在未來10年內到達頂峰,大批員工進入退休年齡,中國扛得起龐大人口的養老重負嗎?
  不要擔心,至少安德森非常樂觀。從去年開始,已成為瑞銀證券亞太首席經濟師的的安德森,撰寫了一系列關於中國國內問題的研究報告。有心人將這些報告結集出版,這便是他的新書《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之所以提到“神話”,似乎是為了呼應安德森在前一本書的內容。不過,也許該書的英文名更為貼切,How to Think about China,如何看待中國。沒錯,新書把聚光燈投向中國,而非世界。
  在安德森眼裡,上述問題都能一一化解,這種樂觀簡直有點不可救藥。不過,和誇誇其談的學者不同,投資銀行經濟學家的特長是資料分析。安德森的觀點都有翔實的資料支援。也許,樂觀還來自於安德森的國際視野。當我們坐井觀天,對許多問題憂心忡忡時,安德森卻把中國置於發展中國家的佇列中,把今天的中國放到東亞四小龍的相應發展階段進行比較。
  以腐敗為例,他使用了國際透明組織所編制的世界各國“腐敗感受指數”。其計算方法是綜合多個國際組織對各國的商業人士和研究者的獨立調查結果,並彙編而成。在2004年,中國在145個被調查國家中排名71位,位居中游。但安德森認為,在同一發展階段的國家中,中國的得分可以說是相當優秀。與周邊鄰國相比,中國大陸的得分遠高於印尼、菲律賓、印度和巴基斯坦,與泰國大致相當,但不及馬來西亞、韓國和臺灣等更發達的經濟體。
  安德森的國際視野和他的經歷不無關係。上世紀80年代,他在哈佛大學經濟系讀研究生,與中國學者錢穎一、李稻葵成為同學或校友。安德森的導師是後來被稱為“休克療法”始作俑者的傑佛瑞?薩克斯。在薩克斯的指導下,他開始進行有關前蘇聯經濟轉型的研究。90年代初,他目睹了前蘇聯的帝國崩潰和改革失敗,然後把興趣轉向中國。他曾先後服務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俄羅斯、中國代表處,後來進入投行,轉戰美國高盛集團和瑞銀證券,現任瑞銀證券公司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在《走出神話》一書的最後一章,安德森回到四年前的主題,提出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在他看來,中國並非有些分析家預測的那樣會是“全新的經濟物種”,不過是“亞洲增長模式”的再版。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中國也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以世界經濟全球化、國內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為三大支柱)。
  在尋求複雜的經濟學家眼中,安德森的理論框架似乎有點過於簡單。他對“亞洲增長模式”的總結說不上有什麼學術創見:亞洲增長的根本動力來自于高儲蓄率。他說,從本質上說,只存在三種經濟增長方式。一種是依靠投入更多勞動力,一種是依靠投入更多資金,第三種是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來促進經濟增長,即促進總要素生產力(TFP)的發展。順藤摸瓜,亞洲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高儲蓄率。
  類似於比較優勢理論,安德森也排除了中國短期內威脅發達經濟體的可能性。他以日本、香港、韓國、新加坡、臺灣為例解釋說,儘管這些地區依然維持著很高的儲蓄率,但當今的經濟增長速度已遠不能與30年前相比。原因有三:首先,資本的邊際產出逐漸下降;其次,國內工資水準提高,出口放慢;再次,國內剩餘勞力逐漸枯竭。不過,安德森也提醒,這正是經濟走向成熟的表現,並非經濟發展的失敗。
  對於中國的未來,安德森的建議是,應該從亞洲各地總結經驗教訓,“對待民主政治的改革要保持謹慎,過早地轉向多黨選舉制度有可能給經濟帶來不穩定。相反,積極改善司法環境、提高政府治理水準、加強市場透明度和問責制將是更現實的選擇。”
  基於這樣的觀點,安德森對另外一個愈來愈受到關注的大國——印度——的評價明顯不高。在他看來,印度的經濟發展只相當於1990年的中國,而印度經濟在近來取得的較快增長速度也同樣是亞洲模式的——源于日漸增高的儲蓄率。
http://finance.qq.com/a/20061204/000519.htm

上一篇:《低價中國》

下一篇:《中華聯邦》

阿楨 2024-11-12 02:49:27

安排10兆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又意味著什麼?

2024-11-08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措施: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兆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2028年以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兆元大幅下降至2.3兆元,化債壓力大減。
此次化債對地方政府有四重意義:
其一,債務置換實現了部分隱性債務顯性化,債務更加公開透明。
其二,以利率更低、週期更長的政府債券置換舉債成本高、週期短的隱性債務,以時間換空間,因此債務置換的過程也是降低風險的過程,體現了化債的本質是化解風險。
其三,債務置換減輕了地方政府化債的壓力,地方政府能騰出更多的財力和精力用於發展經濟和提供公共服務。
其四,債務置換有利於地方政府更好落實減稅降費,部分地區「亂罰款亂收費」等現象將明顯緩解乃至杜絕,有利於改善營商環境。
對於城投公司而言,債務置換有助於城投公司剝離歷史債務包袱,輕裝上陣,為城投公司的轉型發展提供堅實基礎。長期以來,城投公司作為地方政府投融資的重要助手,在推動基礎建設、促進城鎮化過程中扮演了不可取代的角色。
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政府負債比率顯著低於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2023年,國債30兆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40.7兆元,隱性債務14.3兆元,政府負債比率為67.5%。
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中央財政在未來還有很多可以實施的方向,要將其同改革緊密結合起來,透過財政資源的投入推動改革(例如農村的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醫療保障等),最終達到提升消費、促進投資的目的。
近兩年來,國家已經連續推出多項支持房地產的相關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貸款利率等等,針對供給端的政策包括房企的「白名單」制度、用專款債券支持回收閒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今年10月,少數一線城市和個別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銷售市場已經有些起色。
  回應
盡快化債,才能讓地方輕裝上陣,也能讓地方經濟再現活力,這是對全國人民都有好處的事。這個與發錢不同,是透過化債推進發展,再用發展的紅利來補償債務。而且從目前中的態勢來看,中國的科技離全面爆發最多五年時間,等到科技一爆發產業紅利會大增,到時候這點債不是多大的問題。

阿楨 2024-10-17 01:26:23

3人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研究“不同製度對國家繁榮差異”

2024-10-14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達龍•阿西莫格魯、西蒙•約翰遜和詹姆斯•A•羅賓遜,在合著《國家為何失敗:權力、繁榮和貧窮的根源》認為,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經濟制度是實現長期經濟成長的關鍵,汲取性政治制度和汲取性經濟制度雖然能夠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經濟成長,但卻無法持續。
  回應
他們認為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是攫取型經濟,是不可持續的,除非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體系更加轉向包容。
為西方制度捧臭腳,含沙射影罵中國,這就是這仨貨得獎的原因。
與其叫「諾貝爾經濟學獎,不如叫「諾貝爾政治獎」。
2024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理論完全沒有說服力。四十年前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顯然沒有被這些學者研究。今天已經民主化的台灣,除了科技業引領全球,造就少數科技新貴之外,慘業空洞化,社會財富極度集中,大部份人民的經濟前途其實沒甚麼亮點,年輕人辛苦一輩子也買不起房子,只能躺平。韓國人民更慘,物價比肩美國,民選總統幾乎都是法院認證,被財閥賄賂的現行犯,制定的經濟制度被財閥掌握,人生目標簡化成拼命進入明星大學,畢業後進入明星公司,一輩子當財閥的經濟奴隸。只有新加坡保持一黨民主專政,在高薪制度下,保持廉潔的政府,年輕人剛開始租政府提供的公寓,累積了財產後買得起產權99年到房子。至於最專制的中共,四十年前GDP只有台灣的兩倍半,今天是台灣的22倍。十四億人不但解決了溫飽問題,超過西歐人口的中產階級。
再拿亞洲另外三個國家比較。菲律賓從美國殖民地獨立時,經濟地位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經由師法美國的民主制度選出馬可仕總統,把整個社會退化成靠幫傭賺取外匯的傲人國家。緬甸與印度從英國殖民地獨立時,GDP、鐵路建設和工業能力都遠高於中國。緬甸演變成獨裁軍政府,完全無法管理超過一百個民族的國家,到現在還是一窮二白,內戰不斷。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和台灣開發經國號戰機的同時,也開發自己的光輝戰機,花了30年才開始成軍,如此沒有執行力的政府,最大的制肘力量就是龐大的地方勢力,以民主之名,要求本身利益。直到現任的莫迪總理上台,用獨裁手段和印度教歧視政策,經濟才逐漸有起色,但是GDP 也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
世界上還有其它的民主國家退化的失敗例子。阿根廷原是最富有的國家之一,70年來經歷了幾次民主和軍事政變輪替,經濟每況愈下,破產了好幾次。

阿楨 2024-07-19 01:34:22

美國大選鳴槍 晶片戰術上膛 抗議台搶美生意 川普喊收保護費 2024/07/18 工商時報

在13日遭遇槍擊之前,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於6月25日受訪時表示,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業務,若是在今年總統大選勝出,台灣應該向美國支付保護費,美國多年來為台灣提供保護,台灣並未為美國做任何事。
  相關新聞
科技股重傷!那指暴跌逾400點 輝達下殺6%、台積電狠摔7%

川普嗆收台灣保護費!最新2萬人投票網炸鍋:民進黨負責 2024/07/18 中時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接受媒體訪問認為台灣應該多付更多錢,換取美國的保護,他還稱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雙方之間過去友好關係,努力維持往好的方向走,雙方之間對於台海印太地區共同的責任,我們願意付出更多的責任,這是保障我們的安全。一份2萬人的最新網路民調顯示,有85%的民眾認為「川普講真話,美台關係要花錢買」,許多網友更是紛紛炸鍋留言表示「這是民進黨政府的責任,自己負責」、「100分的商人心態,勒索台灣=無底洞」,引發討論。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表示,「我覺得他(川普)真的會做的,就是賣武器吧!」
  回應
同范女士這個塔綠班御用美國走狗過去不是都說美爹很挺民進黨的嗎?現在被美爹丟包,照樣硬拗到底,現在要死忠仔出來從軍抗中保台了??快看看1450敢不敢出征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