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ore, Tom著《現代資本主義理論》Theories of Modern Capitalism(臺北:巨流,1988)
(英)博托莫爾(Bottormore,T.)著《現代資本主義理論:對馬克思、韋伯、熊彼特、哈耶克的比較研究》(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美國價值」若倒 全球災難【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08.09.18
美國聯準會十六日決定提供八百五十億美元收購全球首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近八成股權,危在旦夕的AIG突現生機。
這是美國政府救私營企業挹注金額最大宗之一,也是對美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一大挑戰。
為何布希政府最後還是決定馳援AIG?
AIG原求助布希政府四百億美元融資,但被拒,華府表示只能安排私人投資銀行相助,公權力不涉入;在接管房利美、房地美、拯救貝爾史登後,布希政府一開始不願再插手AIG,也未理會雷曼兄弟,但擁有數千億資產的AIG,全球性金融地位非比尋常,若倒臺,對華爾街及全球金融市場將帶來災難性後果,進一步衝擊美國與全球經濟,影響遠比雷曼更大。
此外,AIG與雷曼兄弟不同的是,它是美國家喻戶曉的老牌企業,不是只在華爾街呼風喚雨的菁英投資銀行,它是「美國珍貴資產」,等同美國價值,它若倒,不符美國國家利益。布希政府除經濟因素外,還須考量這一層象徵意義。
最關鍵的,AIG目前面臨的是資金流動被卡住,並非償付能力出問題,他的底子厚,只要給一些時間,它重要資產飛機與汽車租賃部門都可出售籌資,因此在技術上AIG是可救的,在實質上它也不能垮臺。
考量這些因素,布希政府因此放棄一度信誓旦旦的不涉入原則,最後轉而相助。
美國價值動搖…有續集?【聯合報/林沿瑜08.10.03
20世紀末蘇聯垮臺之後,美國成為世界上的超強,橫跨政治、軍事、經濟各領域,其他國家難望其項背。不過,這次金融風暴從華爾街席捲全球,各國都指責美國要為這波亂象負責,還有釵h分析家認為,美國的超強地位,就算沒有終結,也因這次金融風暴而嚴重動搖。
如果美國放任自由市場經濟後面那隻「看不見的手」,恐怕將難以度過這次難關;而如果緊急紓困計畫通過,則無異政府介入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否定了自己引以為傲的經濟法則。
這次風暴對美國的影響不亞於九一一恐怖攻擊。紐約曼哈坦雖然外觀上已不見九一一當時的斷垣殘壁,但恐怖主義的陰影仍在,死去的人也無法再生;這就像緊急紓困計畫即使可以穩定市場,終究無法彌補所有投資人的損失。換言之,悲劇其實已經發生,如果沒有檢討、變革,悲劇可能會再重演。
如果看看其他幾個並不是那樣「美國化」的國家,或釦饈鄍Y顯此時已經是「美國價值」重新受到檢驗的時候了。過去8年來,昔日社會主義共黨國家俄羅斯、中國沒有遭到如九一一般的恐怖威脅,亦維持了高度的經濟成長率。
換言之,美國資本主義是否完美無瑕,美國致力世界和平的手段是否無可非議,都遭受嚴格、血淋淋考驗。
美國緊急紓困計畫箭在弦上,受美國金融危機連累的其他國家也開始主動介入市場運作,這個動作實在諷刺。不過緊急紓困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的藥方,美國還不檢討多年來放任華爾街的政策,諷刺戲碼可能還有續集。
諾貝爾經濟獎 「自由市場」風向轉【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08.10.06
訂13日公布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傳承遭到批判,若幹專家認為,諾貝爾獎獎勵的自由市場理論是當前金融危機亂源,預期這次全球金融動盪結束後,諾貝爾經濟學獎會走向新方向。
獲得2001年經濟學獎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提格裏茲說:「我認為這次危機會引發哲學上的根本變化,我們已經看到自由市場可能變成慘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從1969年開始頒發以來,頒給在各種領域研究的經濟學家,但頒獎委員會一直遭到過度重視新古典經濟學的批評。新古典經濟學用政治名詞來說,經常等於現在主導主流經濟體的自由市場主義。
傅利曼之流經濟學獎得主的理論推動了保守政策革命,卻日益受到指責,被人說成是助長當前市場亂象的幫兇。
批評者說,經濟學獎得主堅決相信政府最好不要用幹預和管制,左右民間部門效率和市場的理性,這種經濟理論應該為當前金融部門的崩潰,負一部分責任。
史提格裏茲說:「最近的事件提供了非正式的實證證據,證明市場不能十分順暢的自行運作。」
58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有40位是美國公民,占總數69%,超過70%得主獲獎時在美國大學服務。主張所謂「芝加哥學派」自由市場思潮的經濟學獎得主特別多,有25位得主跟芝加哥學派有關,其中十位是芝加哥大學教授。
觀察家說,就在各國政府焦頭爛額,防止金融部門徹底崩潰之際,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將來可能進一步偏離自由放任路線。
斯德哥爾摩諾貝爾博物館歷史學家兼經濟專家修布隆說:「我不相信這種事不會影響諾貝爾獎。」
瑞典SEB銀行首席分析師傅利森認為,頒獎單位對總體經濟穩定理論、混沌理論的特殊領域,可能重新燃起興趣。
史提格裏茲和修布隆都預期諾貝爾獎會偏離舊路,把生態經濟學看成值得獎勵的新領域。
銀行國有化 各國恐難避免【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08.10.10
美國人終於也忍不住了,政府之手恐怕也將握住美國各大銀行的股分,這種「國有化」道路難道就是本次金融風暴不可避免的終點?
美國財政部長寶森表示,財政部應可用7,000億美元紓困基金直接入股需要增強資本的銀行。而政府入股便是英國8日宣布金融紓困計畫的核心。
在此之前,英國與美國政府採取不同的作法。美國傾向拿錢清理銀行壞帳,英國則要取得銀行的主要股權,取得重整銀行體系的主導力。
根據史福伯恩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英國政府對銀行增資500億英鎊的計畫,最終可能使英國政府握有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駿懋銀行(Lloyd TSB)、HBOS 與巴克萊銀行這英國四大銀行的20%到30%股權。而豐、渣打以及被西班牙國際銀行集團收購的Abbey,則可能免於接受英國政府救援。
釵h專家肯定英國的作法,因為此舉直接強化了銀行的體質,也對亟待翻修的金融體系有更直接的施力點。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教授馬森說:「美國不像歐洲國家,較沒有國有化概念。我認為他們領先一籌。」
瑞士銀行投資策略師查普曼也說,英國「是全面、設計完善而可靠的計畫。美國的回應一直很片斷,英國的方案總體而言更好。」
英國的作法有三大要點,第一是直接入股銀行,充實資本;第二是由政府出面擔保陷入凍結的商業借貸市場,加上央行的流動性注入,以打通凍結的資金市場。第三是藉由稀釋原有股東權益,斬斷高階主管的天文數字紅利,「懲罰」不顧風險的銀行行為。
第三點是政治性的,但也是整個西方國家迫切需要的政治宣示。民眾對銀行家的憤怒直接反映在選票與對政府的支持度,民主國家可貴處就是以說服與討論找出解決之道;純技術官僚式的寡頭獨裁起碼不能用在西方國家。
若不能安撫民意,9月美國眾議院否決紓困案的場面就會一再出現,需要果決、迅速行動的西方政府最不需要的就是這種政治癱瘓。英國模式可能成為各國跟進的作法
國有化 美不能說的禁忌【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08.10.14
美國金融危機遲早會告一段落,但不論何時結束,這場危機對美國而言都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布希政府決定直接入股美國九大銀行,顯示美國政策的大轉彎,和英國、歐洲同一步調,但在其他國家政府直接入股稱為「國有化計畫」,但在崇尚資本主義的美國,就怕染上社會主義的色彩,「國有化」是說不得的禁忌。
之前美國財政部長寶森一直走吸收銀行壞資產的路線,但不論政府出什麼招,市場似乎都無動於衷,直到歐洲各國央行13日打開金庫,準備和聯準會一起無限制挹注市場,全球股市才高唱快樂頌。
英國首相布朗13日宣布以370億英鎊,買進蘇格蘭皇家銀行等三大銀行持股,將其部分國有化。政府為注資定出條件,包括要求銀行將企業貸款額度維持在去年水準、限制管理層的薪酬分紅、政府並對銀行董事會成員的委任擁有決定權。
這次金融風暴,讓支持率低迷的布朗谷底翻身,直接注資銀行的救市方案獲各方喝采。除了冰島準備接管國內所有銀行外,德國、英國、比利時和義大利至少都有一家銀行被政府買斷。
反觀寶森,則因為擔心把銀行國有化,有違自由市場原則,決定不救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讓金融海嘯一發難收拾,如今仍不得不追隨布朗的腳步,以直接注資銀行的方式救市。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經濟學家強森說:「把政府入股方案披上檯面雖然吻合實際,但在美國決不能提『國有化』這個名詞。在法國可以,在美國萬萬不可。」
不過美國政府對金融界的態度已經轉變,寶森召集九大銀行執行長開會,據報導,這些CEO是「奉令」出席,美國政府決定出資1000多億美元入股,九大銀行不見得都願意賤賣股票,也只得不甘不願的接受。
亞洲華爾街日報由卡拉貝爾撰寫的專文指出,從二次世界戰結束到現在的這60多年來,美國一直是全球資本和資本主義的中心,今後美國將無法唯我獨尊。
在過去的五年裡,數兆美元的財富從美國和歐洲轉移到亞洲、中東和俄羅斯,但美國金融機構依然瞼X全球領袖的架勢,中國、中東、印度、巴西和其他地區雖然日益富足,仍依賴著華爾街的專業知識、敏銳視角和建議。所有大筆交易幾乎都和美國銀行或者華爾街融資脫不關係,而今這種情況一去不復返。隨著美國政府注資救市,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
新自由主義的悲歌>中時08-10-16吳芳銘
英國動用公共資金購買本國銀行股票,向銀行注入資本實現部分國有化,預防銀行倒閉,並啟動銀行間借貸擔保機制解決流動性短缺危機。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相較美國日前通過的七千億美元收購銀行壞帳的救市方案,英國採行的部分國有化模式,顯得更為直接且有效。然而,為什麼美國財長鮑爾森的七千億美元救市方案不能穩定市場信心?為什麼英美的做法一開始如此不同,其背後的思維又是如何?
索羅斯最近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如果七千億的國庫資金只是用來買壞帳以解決華爾街的短期流動性問題,就如同打水漂一樣沒有效果;但如果拿來購買銀行股票,根據《新巴塞爾資本適足率協定》最低八%換算,能帶來八兆四千億的安全總資產。所以他說「只有國有化,我才跟進購買問題銀行的股份」。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前歐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甚至在英國未採取部分國有化措施之前大膽預言「二○○九年底前歐洲和美國銀行絕大部分將國有化」。
事實上,華爾街是被自己標榜的新自由主義搞成如此的狼狽不堪,這次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就是對新自由主義和主張自由開放的全球化經濟的全力反撲。新自由主義反對貿易障礙,主張最小政府的幹預以及最大程度的競爭,認為實現繁榮的最佳途徑就是放鬆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使其能自由分配資本、承擔風險、享受收益並承擔損失。但是美國監管部門放任另一個龐大的投資銀行體系在正常的商業銀行系統之外發展起來,而且既不受監管又不透明,並依賴於高槓桿操作,終究自食惡果。
華爾街危機的爆發以及美國的救市措施,並沒有簡瑹O守主義/新自由主義所主張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的窠臼。布希和鮑爾森解決金融危機的經濟政策,是在維繫雷根主義的思想前提下,採取適當的政府幹預措施。但由於缺少直接拯救危機銀行的具體對策以及方法錯誤沒有對症下藥,導致未能有效防止金融傳染病的快速傳播,已然形成全球性金融風暴。英國開了部分國有化的藥方後,歐元區十五國表示將仿效,美、德、法、葡等國尾隨跟進,這也指出不像歐洲國家,美國比較排斥政府大力幹預的國有化概念。
英國工黨是國有化政策的重要推手,英國在二次戰後到七○年代之前,長年信奉凱因斯主義,在自由市場經濟的前提下,推行公用事業國有化措施並實施福利國家制度。八○年代以後才轉向根據貨幣學派推行私有化並改革擴大福利國家制度的弊端。不過時至一九七八年時,郵政、鐵路、造船、電力、煤氣等事業完全國有化,航空、汽車和鋼鐵等工業部門四分之三國有化。
而工黨政府財相出身的布朗,面對日益嚴重的金融危機,借鑒國有化主張,施以瀕臨危機銀行國有化措施也就顯得輕車熟路,在快、狠、準決策的背後,英國的救市模式並不是偶然,從歷史發展觀之,是有跡可循。
剛獲獎的克魯曼和布朗後臺的工黨一樣,推崇凱因斯主義,同時也是個羅斯福「新政」的迷戀者,他曾斥責雷根主義,反對保守主義的減稅政策,主張大政府的合理性。近日也嚴厲批評布希和鮑爾森購買不良債權的救市措施,並盛讚英國首相布朗解決金融危機智慧。在新著作《下一個榮景》一書中,克魯曼提出了新的藥方,他指出政府應該真正有所作為,而不是單純地提倡小政府。
亂世需要英雄,解決危機,更是要用對方法。布朗的救市措施扭轉了工黨政府威信下降、執政難以為繼的局面,人氣大為回升,並被視為英雄;大西洋彼岸早已跛腳的美國總統布希還在修補金融颶風帶來的黑洞,為其八年執政留下難以收拾的敗筆和爛攤子。看看布朗的逆轉勝、布希的歹戲拖棚以及克魯曼的警世良言,陷入執政評價不佳的馬政府該想的和該借鏡的應該還有更多。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毀金融釀海嘯 別誣自由市場【聯合報╱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又到每年諾貝爾獎揭曉的十月,這時的全球正被金融海嘯侵襲著,同時也引發對諾貝爾經濟學獎歷年來多所表彰的「自由市場理論」之質疑,因為自由市場理論被有些人認為是這波經濟風暴的罪魁禍首。就我看來,這是因果顛倒的指責,甚至有誣衊之嫌呢!
簡單的說,包括這次的金融風暴,源頭都是「信用敗壞、人心沈淪」,將金融或貨幣的本質扭曲、毀壞,於是原本作為「信用工具」或「交易媒介」的金融或貨幣,回過頭來釀成巨禍,使市場機能受到嚴重的創傷,甚至無法運作。由所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人們在「槓桿原理」的催眠下大肆進行金錢遊戲,大演「五鬼搬運」戲碼,造成偌大金融泡沫,於是「真實經濟」和「虛擬經濟」嚴重不對稱。
現在全球金融衍生工具總市值估算超過六八一萬億美元,實際上全球的GDP還不到六十萬億美元,所以虛擬經濟可以無限放大很多機構的資產,這個資產反過來又可以擴張他的信貸,這樣一個過程非常危險。比如說槓桿投資,它可以放大到二十倍到三十倍。三十倍如果下降到百分之三的話,其整個本金投資就會消失掉。
在次貸危機爆發前,雷曼兄弟持有大量的次級債金融產品,以及其他較低等級的住房抵押貸款金融產品。其有可能減值的「問題資產」為七十一億美元,大大超過了它的緩衝資本卅二億美元,於是當房屋滯售、價格跌落、信貸緊縮時,這個有著一五八年悠久歷史的投資銀行,最後不得不宣布破產。
所以,一切其實都是「貨幣過多」和對「貨幣角色」誤解惹的禍。
說到這,我不禁懷念一九九三年十月廿三日去世的蔣碩傑院士,也為他生前未能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而叫屈。因為他畢生就是在捍衛「貨幣的本質」,緊守「貨幣為交易媒介」,要各國央行嚴控貨幣數量。蔣先生始終堅持貨幣是「流量」而非「存量」的基本觀念。
貨幣流量之說就如同視貨幣為人體的血液,流動不已,讓經濟體系動態地順利運作。說得白話些,貨幣是當「交易媒介」之用的,應採用「狹義貨幣」定義。蔣先生這麼說:「……我所以堅持要用狹義的『貨幣數量』的定義,其理由是在通貨膨脹威脅之下,貨幣只可能被用作『交易的媒介』或『支付的工具』,不會再被廣泛的用作『價值的儲藏工具』了。同時也只有狹義的『貨幣』才能用作『支付工具』,其他附有利息的儲蓄性存款,雖然可以用作『價值儲藏工具』,卻不能用作『支付工具』,而必須轉換為『貨幣』才能用以購買或支付,與其他『票據』等並無二致。所以我一向主張不可將儲蓄性存款與狹義的貨幣合併在一起而統稱之為廣義的貨幣M2。」
流量概念或狹義貨幣,就是只承認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弁遄A貨幣是需以生產或服務行為的價值作後盾,本身並無價值,蔣先生又說:「在通用貨幣為交易媒介而不准私人自製貨幣的國家,一般人民及廠商要想得到一些貨幣以供行使之用,必須先從事一種生產或服務行為以賺得相當價值之貨幣。其所賺得之貨幣,即是他對國民生產的貢獻之指標。他們以如此賺得的貨幣來購買一切商品,就是享受他們自己的生產行為應得的成果。」
可惜的是,蔣先生的理念並非主流,於是讓貨幣的面目模糊,各種金融商品大肆炒作讓膨脹不已的虛擬經濟形成金融泡沫、不斷荼毒人類。讓人難過的是,由政府紓困、救市頻頻循環出現,可知人類還是沒從歷史得到教訓,依然誤解貨幣、濫用貨幣、濫發貨幣。如此,金融風暴怎會止息?在嘆息聲中我不禁更懷念起蔣先生來了!
資本主義>百度百科
資本主義並沒有准確定義,不同的經濟學家也對資本主義有不同的定義,一般而言資本主義指的是一種經濟學或經濟社會學的制度,在這樣的制度下絕大部分的生産資料都歸私人所有,並借助雇傭勞動的手段以生産工具創造利潤。在這種制度裏,商品和服務借助貨幣在自由市場裏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産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業控制並互相競爭,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動。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對資本主義的定義是“提供人類需求的産業是由企業方式所達成的”這麽一種社會制度。在1920年他又提出了一個更廣泛的定義,這個定義包括了馬克思所說的“上古”時期的商業和高利貸資本,以及借由機會所制造的利潤(例如投機)—而不只是直接的商業行爲。
一些人認爲稱呼現代主要的産業經濟爲“資本主義”是不正確的,因爲這些經濟體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幹預。舉例而言,很多人認爲美國的市場與真正的“自由”仍相差一段距離,也因此稱之爲混合經濟較爲正確。不過一些人仍然認爲美國的經濟是資本主義,而英國的經濟才是“混合經濟”,又或者香港的經濟是資本主義而美國的經濟是混合經濟等等,這取決于他們對于那些地區的經濟自由度的看法。
經濟和商業曆史學家Robert Hessen說:“徹底的自由經濟(真正的自由放任)從來沒有存在過,但政府權力對經濟活動的控制自從18世紀以來便急遽升高,尤其是在經濟大恐慌之後……今天的美國,昔日曾是資本主義的堡壘,但實際上是一個“混合經濟”,政府在沒有透明或一致的原則下對經濟實行補助或限制。”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也采取類似的定義,他們認爲大多數現在的經濟體制都是偏差的資本主義—有時候被稱爲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同樣的,一些人使用“自由放任資本主義”一詞來區分“普通的資本主義”,認爲兩者存在差異。一些人則認爲“自由放任資本主義”一詞是不必要的,因爲一般對于資本主義的定義便已經清楚表明必須有“自由市場”貿易的存在。
許多馬克思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綠色組織、和反全球化者則主張在資本主義社會裏,由資本家階級擔任統治階級的社會,這些統治階級並不會扮演保護自由市場的角色,反而會優先保護那些資本的所有人和公司。諾姆?喬姆斯基主張:“資本主義根本沒有存在過。如果有,也早已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消失了。”自由意志主義者和其他自由市場的支持者也可能會認同這種觀點。不過,即使在18世紀的美國,生産和銷售産品同樣被政府部門所管制,而且政府也對農業進行補貼,經濟的幹預也持續在19世紀進行。
世界體系理論的支持者則認爲全球已經結合爲一個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國家(如古巴)也都與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合作。
主流的經濟學家們也有一部分人認爲目前的經濟體制已經脫離早期的“資本主義”形式,但一部分人也認爲一些現代的經濟仍可以被稱爲“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的産生和發展
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産生于封建社會內部。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的解體使資本主義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的萌芽,但是資本主義時代是從16世紀才開始的。在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的解體,引起小商品生産者的兩極分化。資本的原始積累加速了這種分化,造成資本主義生産的基本條件是:一方面,産生大批失去生産資料而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無産者;另一方面,巨額的貨幣和生産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裏轉化爲資本。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強制地使勞動者同他們的生産資料分離的曆史過程,而對農民土地的剝奪是全部過程的基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被破壞,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産,從而既給資本主義造成了勞動力市場,又給它造成了商品市場。剝奪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曆史在不同國家帶有不同的特點,經曆不同的階段。勞動力轉化爲商品和生産資料轉化爲資本,標志著簡單商品生産向資本主義生産的過渡,也標志著對勞動者的剝削形式的變換,即由封建剝削變成資本主義剝削。資本原始積累還包括對殖民地的侵占和掠奪,以及其他利用國家權力的暴力手段。
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權、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産階級的經濟、政治力量不斷壯大,爲各國的資産階級革命准備了條件。荷蘭在16世紀末,英國在17世紀中葉,法國在18世紀末,德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在19世紀中葉,先後爆發資産階級革命,變革了封建制度,從而爲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取代封建的生産方式掃清了道路。
資本主義制度是經過工業革命,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以後最終確立的。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地的開拓,使銷售市場擴大了許多倍,加速了手工業向工場手工業的轉化。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由于在工場內部實行勞動分工,比資本主義初期實行簡單協作的手工業,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産率。到18世紀,在英國等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裏,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越來越同工場手工業的狹隘的技術基礎發生矛盾。資本家爲了在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潤,要求進一步改進生産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誕生的機器大工業,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産的物質技術基礎已經建立。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兩大對抗階級成爲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的階級結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于生産,促進了生産力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産關系擴展到一切生産部門,同時也使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的對抗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的産生和發展,在各個國家具有共同的規律並帶來類似的後果,但是各個國家由于具體的曆史條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點。
社會化生産和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爲個別企業生産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産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簡單商品生産已經包含著社會生産無政府狀態的萌芽,資本主義生産方式把這種無政府狀態推向極端。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家之間的鬥爭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資本家爲了占有更多的剩余價值,同時也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下,竭力應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不斷改進機器,加強自己企業中社會化生産所具有的組織性,其結果是不斷加劇整個社會生産的無政府狀態。資本主義大工業巨大的擴張遇到了資本主義占有所造成的市場相對狹小的限制,社會化生産所必需的客觀比例遇到了整個社會生産無政府狀態的破壞,沖突便成爲不可避免。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爆發,就是這種沖突的突出表現。在危機中,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全部機構在自己創造的生産力的壓力下失靈了。周期性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産力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擺脫它作爲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爲社會生産力的性質。生産力的這種反抗,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在資本關系內部可能的限度內,部分地承認生産力的社會性質。由資本集中而産生的股份公司、壟斷組織以及國家占有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它的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
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
經濟上,以私營經濟爲主,沒有政府幹預或者政府幹預很少。政治上,資産階級政黨掌權,或實行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制度。
基本特征
一,生産力高度發展,社會富裕,鼓勵自由的市場經濟,政府對經濟的幹預盡量少。
二,商品生産發展到很高的階段,成爲社會生産普遍的和統治的形式,勞動力變成了商品。
三,資本家占有生産資料,用雇傭勞動的方式剝削工人階級,生産的目的是創造利潤(用馬克思的表達式:生産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四,以使用機器的大生産爲特征,生産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之間 的矛盾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一基本矛盾貫穿于資本主義發展的始終,它在經濟上具體表現爲個別企業生産有組織和整個社會生産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現爲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的矛盾。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曆兩大階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又叫帝國主義)。
五,與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的統治形式相適應,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上層建築被資産階級的上層建築所代替,産生了資産階級的國家政權、法律制度和思想體系,形成包括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和與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社會制度。
根據馬克思所說,資本主義是以資本家占有生産資料和剝削雇傭勞動爲基礎的社會制度。
資本主義的標志之一:經濟自由度指數
在經濟研究上有時也會使用頗具爭議性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兩個最著名的指數之一是由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傳統基金會所發布的,另一個是由加拿大的弗雷澤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所發布的。兩個指數都試圖測量每個國家的經濟自由度,主要是以法規、政府幹預程度、私人財産權利、和貿易自由爲主。經濟自由度指數將“經濟自由”定義爲“人民對于産品和服務的生産、銷售、和消費不受政府的強迫和約束”(這也被稱爲自由放任)。
他們以一些獨立組織如聯合國的資料來計算每個國家在不同項目上的分數,例如政府規模、稅賦比率、財産權利的安全性、自由貿易的程度、以及市場管制的程度。許多發布的資料也被其他獨立的智囊機構用作研究資本主義與貧窮之間的關系。弗雷澤研究所主張實行資本主義越徹底的國家有著更高的國民所得、最貧窮的10%人口也有更高的所得、更高的平均壽命、更高的識字率、更低的嬰兒必死率、更多使用水資源的機會、和較少的腐敗現象。而資本主義國家和非資本主義國家間最貧窮的10%人口所占有的總收入比率也是相同的。一些人則強調資本主義裏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小額貸款所發揮的功能。
贊同資本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
贊同資本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包括以下:
自由意志主義與古典自由主義一致,強調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和將國家的幹預最小化。小政府主義的自由意志主義者認爲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唯一角色是保護參與者的權利和防止暴力、偷竊和諸如污染之類的破壞。
自由主義由于這一詞被廣泛的應用,並非每一個“自由主義”的政黨都支持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不過,絕大多數的自由主義政黨在20世紀裏都將維持資本主義作爲主要目標,並且將自由貿易作爲主要的經濟計劃。
保守主義根據各國的不同情況而有所差異。在西方國家,保守主義通常贊同保持當前的資本主義制度。但是很多在政治上自稱爲保守主義的人在經濟上被稱作重商主義。
客觀主義,艾茵?蘭德所主張的一種哲學理論,主張在個人的道德上,資本主義是唯一道德的經濟體制,因爲如果沒有不可剝奪的、理性的自由人,資本主義是不可能存在的。
一些意識形態認爲,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一種混合的經濟形式,包括資本主義和國營因素。
重商主義贊同在國內建立一個幾乎完全自由的市場,但是建議國家繼續介入到保護國內商業和工業中以反對外國競爭。
社會民主主義和社會自由主義支持廣泛的政府法規和部分的政府介入。在經濟問題上,社會民主主義者介于社會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者之間。他們認爲政府有需要規範就業、貿易和勞力,有時也同意國有化一些特定的行業。(參見福利國家、政治自由主義)
分産主義(distributism)希望一個擁有私人財産的經濟,並且幾乎所有人平分這些財富。這可以在一個以農業爲主國家的發生。在這種經濟中,法律會限制合並以阻止更大的實體的産生。分産主義者贊同通過基層努力和合作來達到這個目標而不是國家的法規。
法西斯主義認爲,資本主義應該是私人企業與政府緊密勾結,由政府控制生産工具並全盤主導經濟計劃,強調消除失業率和通貨膨脹。
反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
反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主要是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贊同共同協作的經濟:
社會主義贊同在社會民主下更大範圍的國家控制。資本主義的一些領域或私有制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可以被保持在特定的部門中,但是工業和勞力則受到國家的控制以使得大部分的平民受益。
共産主義進一步要求由政府或社會控制生産,並主張以民主的或革命的方式推翻資本主義體制,將生産工具公有化。共産主義者把社會主義看作是建立沒有國家和沒有階級的經濟形式的階段之一。
未來的資本主義
在自由市場的概念上,許多人認爲較少的稅賦、較小的政府規模、和較少的政府管制是越偏向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如果以政府的支出爲計算政府規模的標准,那麽在過去一個世紀裏,西方國家的政府都經曆了巨大的規模擴張。美國政府的支出在過去一個世紀裏從占GDP的3-4%持續躍升至33%,直到1983年裏根總統在任時才停止增長。16個工業國家的平均政府支出從占GDP的8%躍升至45%。在美國,政府的非國防支出從1945年的11.5%提升至1983年的30%,並從那時開始一直維持穩定直到2003年(一些計算將國防支出排除在政府支出之外)。管制的法規也越來越多。因此,有人認爲資本主義的程度在西方國家是顯著下降的。不過,自從1983年美國的非國防支出穩定化後,一些人經濟學家佛利民也表達希望這種趨勢能夠逆轉,朝向更資本主義的方向。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5年的一場演講中說道他相信“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在曆經凱恩斯主義所帶來的長期管制後,已經借由商業的撤銷管制而逐漸恢複了。
其中一種解釋是西方國家已經逐漸避免管制各種市場失靈如污染、健保醫療、失業、財富不均、和教育。不過,支持較少國家管制的人,例如自由意志主義者、新自由主義者、和經濟保守主義者,仍然會主張有政府管制限制了經濟上的競爭、稅賦流至了擁有最多政治影響力的特殊利益團體、政府辦事效率沒有私營機構高、以及市場失靈是由政府管制所造成的—例如最低工資、公共學校等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163.html?tp=5_01
儘管如此,美國仍決心維持其國際霸權,採取額外的手段試圖減緩其他國家經濟增速,正如早前它對付德日一樣,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對亞洲四小龍所做的那樣——加征關稅、技術制裁、封鎖華為等等。因此,美國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雙重桎梏。
美國的一系列直接或代理人戰爭不斷升級。許多規模較小的“混合戰爭”和常規軍事行動,比如1999年轟炸塞爾維亞、2001年入侵阿富汗、2003年入侵伊拉克、2011年轟炸利比亞和現在在烏克蘭引入代理人戰爭。
除了實際的戰爭,美國越來越多地訴諸技術抵制,不僅切斷了本國公司,也切斷了盟友與中國等關鍵市場的聯繫,迫使華為退出盟友電信系統的壓力增加了他們的成本,美國通過控制美元實施單邊制裁,非法扣押俄羅斯外匯儲備令眾多國家中不安。
一些國家直接受到美國制裁或軍事行動的威脅,如伊朗、俄羅斯、朝鮮、古巴、委內瑞拉等國,一些國家正在遭受美國加征經濟關稅、抵制或未來軍事行動的威脅,最典型的是中國,以及越來越多的一些國家,它們只是想繼續發展經濟,但受到美國的阻礙。這有助於解釋為何150多個經濟和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數十個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想方設法脫離美國的單方面的命令,獲得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它們不是從“親華”、“反美”或這些政策的任何組合開始的。他們只是對幫自己國家謀發展感興趣。
在與中國的接觸中,這些國家發現中國不僅在進行雙贏貿易,而且是資本淨出口國。如圖5所示,自1992年這30年來,中國一直是資本淨出口國。因此,各國發現,中國不但不是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而是生產力發展的潛在助推器。美國是生產力發展的枷鎖,中國則會是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