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5 05:28:50阿楨

《階級是會遺傳的》

  三浦展的《階級是會遺傳的》又是本好創術語但又乏定性(術語的嚴格定義)定量(統計方法也不嚴謹)之日本暢銷書。

  那是在金融海嘯前,一個海嘯,有錢階級沒被吞沒就幸了,還想遺傳呢!

 

 

三浦展《階級是會遺傳的》(三采,2007)

 

M型社會來臨 經濟貧困世襲

孩子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NEWSWEEK》一篇名為「社會流動之死」的報導中說,臺灣的主要產業已由製造業轉變為軟體工程、財政金融等服務業,我們的下一代如果沒有優秀的學歷素養或一技之長,將無法找到可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工作。

更可怕的是,身處亞洲四小龍的臺灣,已經開始出現貧富差距擴大、社會階級不再向上流動,只剩中產階級快速向下沈淪的情況!而經濟收入與生活品質的衰退,又全面影響孩子的教育與未來! 這是個富裕被壟斷,貧窮變世襲的時代!

  本書特色

◆1.日本亞馬遜暢銷榜第一名,在日本掀起廣泛討論。

◆2.作者三浦展在日本為著名社會觀察家,所提出的理論不但被大眾接受,也啟發了社會學者的研究範疇。

◆3.M型社會與貧富差距已經不是「可能」而是「現實」,面對父母的「下流化」,孩子才是受害最深的族群。

◆4.無論將孩子的未來完全交給學校或完全交給家庭,都是錯誤的選擇。社會不得不正視此教育與國力的問題。

 

另參本館:《富爸爸‧窮爸爸》 富孩子‧窮孩子 《M型社會》 《歷史的終結》 《文明衝突》 《史尼茨勒的世紀》 《中國中產階層調查》 《全球中產階級報告》 《轉變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 《饑餓政治經濟學》 《窮人的銀行家》 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美國價值2  姓資姓社  美國詐騙集團  《教改錯在哪裡?》 《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 《文憑社會》 高學歷高失業

 

階級>百度百科

 

相同身份的人群爲一個階級。就階級的實質而言,它是個經濟範疇。

  人們在一定的社會生産體系中,由于所處的地位不同和對生産資料關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團.

  在中國和在西方,古代社會中的“階級”,就是指社會上存在的身份等級。

  在中國的古典文獻中,“階級”既指官位俸祿的等級,也指社會倫理制度“禮”規定的等級秩序。《新書?階級》曰:“故古者聖王制爲列等,內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等級分明。”《三國志?吳志?顧譚傳》曰:“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逾邈。”

  沒有官位的“老百姓”,在古代通稱爲“庶民”。“士”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有的是拿俸祿的“食邑”的官,也有的是自食其力的“食田”的民,所謂“學而優則士”。所以古時有“士大夫”和“士民”的稱謂,但後來“士”通指“讀書人”。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農業社會,“民”的劃分是“士民、農民、工民、商民”四民。《漢書?食貨志》曰:“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學以居位曰士。”

  在西方過去有文字的各個曆史時代,社會等級制度也是普遍存在的,可以看到由各種社會地位構成的多級的階梯。在古羅馬,有貴族、騎士、平民、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領主、陪臣、行會師傅、幫工、農奴;而且在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各種獨特的第等。

  對階級鬥爭的研究和關注,是法國和英國近代史學的新傳統。此前,史學界解釋曆史變遷的主流觀念是:在一切曆史變動中,最重要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是政治變動,而這種變動的最終原因,應當到支配人們個體理性選擇或集體行動的思想動機中去尋找。法國和英國近代的部分史學家,對這種觀念提出了挑戰,他們的研究證明,歐洲曆史的動力,至少從中世紀起,是新興資産階級爲爭取社會和政治的統治同封建貴族所作的鬥爭,並由此形成了“市民社會”理論和史學的新學派。

  馬克思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新的理論變革。他證明,在充分認識社會經濟狀況的條件下,一切曆史現象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而每一曆史時期的觀念和思想也同樣可以極其簡單地由這一時期的生活的經濟條件以及由這些條件決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來說明。也就是說,一切曆史的真正基礎是經濟,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爭取統治,從事政治、宗教、哲學等等。在此基礎上的階級鬥爭,是曆史的真正動力;而從19世紀開始,隨著大工業的産生和推進,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成兩大敵對的階級,即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

  馬克思主義不同于一般的理論,因爲它是革命的實踐學說。在階級矛盾激化的19世紀以及隨後的時期,馬克思的學說得到快速而廣泛的傳播。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成爲中國共産黨産生的指導學說,馬克思關于階級鬥爭的理論,成爲中國共産黨通過革命運動奪取政權的指導思想。

  但是,在社會主義和平建設時期,特別是在“反右派”和“文化大革命”時期,“階級鬥爭”被一再地簡單化和擴大化,制造了很多人爲的“階級矛盾”。以致于現在人們一聽說進行“社會階層結構分析”,就聯想到“劃階級、定成份”,似乎這是個令人談虎色變的話題。

  其實,在現代的社會理論中,“階級”或“階層”,都是指按一定標准區分的社會群體(social group)。根據不同的理論和不同的研究目的,也有不同的劃分標准和方法。在過去中國語言裏,階層一般是指階級內部不同等級的群體或處于不同階級之間的群體。而現在中國學者更多地使用“階層”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曆史的原因,是爲了有別于在政治上“劃階級、定成份”的做法。

  階級和基層

  一、 階級的概念和特征

  1階級的概念

  階級和階級關系是現代政治學的基本範疇,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學整個大廈賴以建立的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學認爲,政治的本質是階級關系。在人類社會的政治生活領域中,集中反映的就是各階級和階層的利益及其相互關系。我們認爲,階級是指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因經濟關系特別是對生産資料的占有關系而形成的社會政治共同體(略)。

  2階級的特征

  根據階級的概念,我們認爲它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征:

  (1) 階級是一個經濟範疇。階級是一個經濟範疇,首先是指階級這個人類社會共同體是在一定的社會生産體系中形成的,對生産資料的占有關系是階級最本質的特征,其余的特征都是由這一本質特征派生出來的,這就是階級內在的質的規定性。其次,劃分階級的首要依據是經濟地位,即對生産資料的關系不同。因此,階級是一個經濟範疇。

  (2) 階級是一個曆史範疇。人類社會不是從來就有階級的,“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産發展的一定曆史階段相聯系”,是與生産力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發展又不充分的情況相適應的。在原始社會後期,隨著剩余産品、社會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現,社會生産力有所發展,人類才分裂爲利益根本對立的不同社會集團。其中,富人成爲占有社會生産資料的奴隸主;窮人即貧困者和戰俘淪爲奴隸。從此,人類便進入了階級社會。

  伴隨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人類社會經曆了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四個不同的社會形態,階級狀況也因此而不斷地演變和發展。不過,人類社會這種階級分裂現象也不是永恒的,“將被現代生産力的充分發展所消滅”。

(3)階級是一個以經濟關系爲紐帶的政治主體。在階級社會的一定社會結構中,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産生了國家,而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借助于國家而成爲政治上的統治階級,即成爲擁有社會公共權力的政治主體。由于在經濟關系中所處的的不同,與統治階級同時産生的其他階級則處于不同的政治地位。可見,階級從經濟關系中産生,並以經濟關系爲紐帶而成爲政治社會的政治主體,參與政治過程。階級具有基于共同的經濟地位而産生政治傾向的一致性;基于共同的生活方式而産生心理習慣的相似性;以及基于共同的曆史命運而産生理想追求的聚合性。

二、 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階級狀況

階級和階級結構,是以社會生産關系中生産資料的所有制關系爲其劃分標准的。當代資本主義國家與早期資本主義相比,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是資産階級統治伎倆的調整,而且已經涉及到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而也直接影響到資本占有形式、分配形式和階級結構等各個方面。

  (一) 當代資本主義的資本占有形式出現了社會化的特點

  從19世紀末以後,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已不再是單一的、純粹的私人資本主義,而同時存在著“社會化”的公共經濟,因而成爲公私“混合經濟”或稱“雙重經濟”,具有了新的特點。

  1、 國有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二戰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多次出現了國有化的浪潮。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國有經濟的存在絕非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點綴和無足輕重的偶然現象。它已具有相當大的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單一的純粹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的傳統模式。法國的國有企業曾經達到整個工業企業産值的31%,投資曾占到工業企業總投資的49%,固定資産投資曾經達到工業企業固定資産投資的53%。20世紀80年代初期,英國分別在采煤、,造船、電力、煤氣、鐵路、郵政、電信等七大行業實行100%的國有化,同時對鋼鐵、航空業實行75%的國有化經營。目前,發達國家國有企業的産值占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平均在10%左右。其中,意大利爲18%、法國爲15%、英國爲14%、德國爲12%、美國爲1%。國有企業投資額占全國總投資的比重平均爲20%,這意味著,單一的、純粹的私人占有制的經濟模式已被部分改變。

  2、 合作經濟發展迅速。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還存在則大量的合作經濟。它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勞動群衆爲改善生産條件和生活條件,謀取或維護自身利益,按照自願、民主、平等、互利等原則在所建立的經濟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濟形式。目前,各種類型的合作社組織存在于工業、農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旅遊業、銀行保險業、教育、衛生醫療業、交通運輸業、漁業等多種經濟門類和社會事業部門。如日本的供銷合作社爲農民和漁民銷售了95%的大米和90%的魚類産品;美國的供銷合作社每天提供價值達1.23億美元的食品和日用品;美國的合作醫療組織每天爲22萬個病人提供醫療服務;信用合作社每天處理3億美元的支票。還有德國的工會辦有大量的企業,甚至包括大銀行等等。非常明顯的是,合作經濟同國有經濟一樣,打破了單一的純粹的私人占有制的資本主義傳統模式,其資本占有形式和資本占有的內容都具有了社會化的特點。

  3、 “利害攸關者經濟”的出現。20世紀 80——90年代,一種新的資本占有形式拌隨著一個新的概念在英、美等國悄然出現。它幾乎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之中,使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的形式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變革。所謂“利害攸關者經濟”是這樣的一種經濟模式,它將企業視爲一個爲其一切構成要素創造價值的生産制度和社會經濟體系。在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的傳統模式中,企業的唯一目標和責任,就是最大限度地增進股東或資産所有者的利益,使其利潤最大化。至于企業的雇員、顧客以及其他利害攸關者不過是企業賺錢的機器和手段。私有財産權絕對不受限制。而利害攸關者經濟改變了私有財産絕對不受限制的傳統模式,不再把利害攸關者作爲賺錢的機器和手段,而是作爲同股東和資産所有者同等重要的獨特資源的貢獻者,並對其利益給以保證。

  長期以來,由于私有財産權絕對不受限制,致使20世紀70——80年代的美國出現了“惡意收購”的浪潮,並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一些公司出于掠奪財産、牟取暴利的目的,常常以高價去收購一家公司的股票,然後改組公司高級管理層,改變公司的經營方針,最後將公私分割出賣或拿去套利。在這一過程中,收購方將會大量解雇被購公司的工人和職員,損害顧客、經營夥伴的利益,帶來了生産力的巨大破壞和社會的極大不穩定。針對這種情況,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美國先後有賓夕法尼亞、紐約、威斯康辛等30個州相繼修改公司法。明確規定,企業除了要維護股東的利益外,也必須維護企業其他社會構成要素的利益;企業管理者有權采取措施拒絕“惡意收購”。如賓夕法尼亞州的新公司法包括4項新的條款:一是公司股東不論擁有多少股票,至多只能享有20%的投票權,這就突破了“一股一票”的傳統模式;二是被收購公司有權在“惡意收購”計劃宣告18個月內,占有股東出售股票給惡意收購者所獲的利潤;三是成功了的惡意收購者必須支付給被解雇工人26周的工資,作爲轉業費用。四是公司管理者擁有對“利害攸關者”負責的權利和義務,而不是只對股東負責。“利害攸關者經濟”作爲一種資本占有形式的新模式在美國很快就得到了普及。有的報刊雜志甚至把賓夕法尼亞州的新公司法稱爲“賓夕法尼亞式的社會主義”。現在,這種利害攸關者經濟在西方已經發展成爲一種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

  4、 股份制經濟的新發展。早期股份制經濟的特點是股票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中。二戰以後,股份制經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股權分散化。英、美、法、德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推進股權社會化,大力發行“人民股票”。持股人數大量增加。一個資本家家族絕對控制一個大企業的現象正在逐步減少。如美國電報電話公司有股東250萬個,其中最大的股東只擁有不超過5%的股權。二是持股法人化。除了個人持股比例增加以外,法人持股也呈上升趨勢,由于公司法人所有權的主體是股東集體,而不是一個股東個人,資本占有形式的社會化特征是十分明顯的。尤其是一些退休基金投資控股的企業,已經具有生産資料社會占有的屬性。三是股份制普遍化。股份制企業已成爲西方國家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以美國爲例,股份制公司的總資産已占企業總資産的80%以上,銷售額占全國銷售額的90%左右。許多股份制公司控制了國民經濟的命脈。

5、職工股分所有制的興起。職工股份所有制是一種由本企業職工擁有企業股票,進而擁有企業産權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企業職工買下本企業的全部股票,成爲企業資産的所有者(被西方學者稱爲集體所有制企業);二是企業職工買下企業的一部分股票,成爲企業的股東,由此獲得相應的企業管理權、表決權和紅利分配權。職工股份所有制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興起,發展勢頭很快。衆多的調查資料表明,職工股份所有制能夠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較大地提高生産效率,同時,它符合社會化大生産的要求,能緩解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因此受到廣大職工的歡迎,也得到政府和企業管理者的支持。作爲一種新生事物,它已經形成一種曆史的發展趨勢。

(二) 當代資本主義感到經濟運行出現了有序化的特點

  1、 對國民經濟的計劃調節。過去人們認爲,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對國民經濟實行計劃調節,這種觀點被事實證明是錯誤的。尤其是二戰以後,日本、法國等國家都較長時間地實行了國民經濟的計劃調節,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計劃調節的實施,克服了生産的無政府狀態和經濟運行的無序狀態,使早期資本主義階段常常出現的大起大落的經濟波動趨于平緩。他們通過制訂經濟計劃,規定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目標,對整個經濟活動進行計劃引導和計劃調節。而國家爲實現戰略目標所采用的相關政策,是對整個經濟進行計劃調節的主要載體,對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和規範作用。例如日本的“經濟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家計劃的引導。在1950——1970年的20年中,日本實際國民生産總值共增長了5.4倍,從而躍居世界第三經濟大和國。20世紀80年代後,日本隊推出的“海外投資立國”的戰略計劃開始引導人們向國外投資,從而帶動本國經濟發展。在這一計劃的引導下,日本的企業界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空前的規模對外直接投資,使日本很快成爲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第一債權國和貿易順差國。

  2、 政府對本國經濟的幹預與調控。美國政府沒有對本國經濟實行計劃調節,但從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開始,就對國家經濟實行幹預和調控。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資本主義各國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大危機,成千上萬的企業破産,銀行倒閉,大量工人失業,凍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資本主義似乎已經倒了“山窮水盡的境地”。羅斯福上臺以後,改變了過去自由資本主義的政策,轉而奉行凱恩斯主義,實施政府對經濟的幹預和調控。很快取得了驚人的效果,恢複了美國經濟的活力。從此以後,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了對經濟的幹預和調控政策。他們主要依靠法制管理、行政幹預和貨幣政策三大手段對經濟實行幹預和調控,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當然過分幹預也不行,西方的福利國家,美國裏根總統和英國撒切爾夫人的改革)。美國信息産業、生物工程等高科技産業的迅速發展,都是與美國政府的政策引導和調控分不開的。

3、社會市場經濟的成效。二戰以後,原聯邦德國從戰爭廢墟中迅速崛起,但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迹。這一奇迹的産生,得益于“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推行。所謂“社會市場經濟”是指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既鼓勵和發展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同時又通過各種經濟立法和經濟政策等政府幹預措施,來防止市場自由競爭可能引起的壟斷、貧富兩極分化和經濟活動的無政府狀態,以便達到經濟穩定,而又均衡增長、就業充分、收支平衡、實現大衆福利等目標。其特點:一是保護競爭、規範競爭、提供公平競爭的條件;二是發展公用事業部門,創造社會、經濟基礎條件;三是協調勞資等各種利益關系,提供穩定社會的條件;四是政府通過各種政策調控宏觀經濟運行,創造穩定和平衡的經濟發展條件。

(三) 當代資本主義的分配形式出現了兼顧“公平”的特點

  1、 個人收入及財産的稅收調節。稅收是當代資本主義各國對經濟生活施加調節的基本手段,也是各國政府兼顧公平,防止貧富差距過于懸殊的經濟杠杆。例如,個人所得稅是當代資本主義各國普遍推行的稅種,他們都采用累進稅制向低收入階層傾斜(包括各種免稅),因此被稱爲第二次分配。瑞典收入最高的前10位企業家平均年薪爲411萬克郎,稅前同普通工人收入的差距爲37:1,稅後下降到14:1左右。德國經過二次分配,最高收入階層與普通職工的平均收入之比下降爲3.1:1,已經出現了均等化的趨向。此外,參與稅收調節的還有遺産稅和饋贈稅等等。

  2、 社會生活中的福利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的全面推行,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特點。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紛紛確立社會福利制度。總的特點:一是社會福利總會繁多,覆蓋面廣。就西歐、北歐國家而言,社會福利制度確實已經覆蓋了每個公民“從搖籃到墳墓”的一生。幾乎每個人都享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養老保險。二是社會福利制度化、法制化,而不是可有可無的權益性措施或者臨時性政策。三是福利補貼惠及民衆,大大縮小了貧富差距,使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質量有了較大提高。

  3、 雇員工資收入的社會保障。當代資本主義在收入分配方面兼顧“公平”的特點,在雇員工資收入方面也得到了印證。二戰以後,各國的剩余價值率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勞動者的工資收入比重在上升。雇員工資的保障措施:一是進行最低工資立法,而且根據經濟的發展不斷提高最低工資;二是采用利潤分享制度,即勞資雙方共享利潤收益。如法國1967年政府立法規定:100人以上的企業必須實行利潤分享制,用利潤提成建立職工購買股份的專門儲備基金。又如1961年,美國汽車工業的雇主和聯合汽車工人工會簽訂協議,規定生産工人每年分享抽說前公司利潤的15%,其中2/3用于增加工人收入,1/3用于工人購買公司股票。三是實行勞工保護和勞工福利制度,在勞資雙方的工資談判、解雇補償、帶薪休假,、縮短工時、職工福利等等都做了一系列的規定。如西方各國法律都規定,各行業企業職工工資每年由工會、職工及雇主聯合會談判並簽訂合同來決定,一旦合同簽訂,各方必須遵守,並要在政府登記注冊。各公司都規定有各種各樣的勞工保護和勞工福利制度。

  4、 各國政府的反貧困計劃。爲了保證低收入階層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戰後西方各國紛紛推出了反貧困計劃。例如,近十余年來:歐共體先後通過並實施了三個反貧困鬥爭綱領,最近又提出並啓動了第四個反貧困鬥爭綱領——“前進”綱領。美國也實施了近200個救濟貧民的項目,以提高平民的實際生活水平。

5、 覆蓋全民的公共教育。在當今世界中,接受教育的開支是一個家庭生活費用支出中的重要項目。爲了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扶貧的根本措施是教育),西方各國普遍推行了覆蓋全民的公共教育。中小學一般全面費,有的國家大學也免費(德國),有的雖然大學不免費,但國家也有要向學生提供學習補助金、交通補助金和助學補助金(瑞典)。

(四) 當代資本主義的階級結構出現了複雜化的特點

  1、 對抗性出現緩和。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階級對抗雖然還存在,但階級對話與合作已成爲社會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無産階級同資産階級之間的關系不再是單純的壓迫與被壓迫的關系以及對抗與鬥爭的關系。在階級壓迫、階級對抗依然存在的同時,也出現了平等共處,對話與合作。

  2、 階級結構的多層次化。首先是兩大傳統對立的階級,即傳統意義上的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在兩大階級之間則出現了龐大的中間階層,使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具有了許多新的特點。

  (1) 資産階級的變化。傳統意義上的資本家是指那些擁有巨大的生産性或非生産性資産的家族資本家。二戰以後,在現代資産階級隊伍中,家族資本家的比重在逐漸降低,作用也在逐漸減小。企業的股權出現分散化。另外,經理資本家大量産生,成了當代資産階級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一階層的出現,被西方學者稱之爲“經理革命”。一方面,他們具有資本家的屬性,另一方面,他們也是具有專門科技知識、高超管理才能和實施出奇制勝的經營戰略的專家,是腦力勞動者和高級雇員。

  (2) 工人階級的變化。一是從事體力勞動的産業工人大量減少;二是工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三是白領工人的數量大大增加;四是第三産業的工人比重迅速增大;五是相當一部分工人也占有一定的生産資料。

  (3) 新中間階層的出現。戰後出現的“經理革命”、第三産業的發展及百領工人的劇增,給當代資本主義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出現了一大批難以准確定位的新中産階級階層。如“符號分析服務”人員、中小經理階層、政府中的中層公務員、大學教師、醫生、律師、會計師、美容師、服裝設計師、編輯、記者、各種工程師、管理人員等等。

  (4) 階級結構的變動性。科學革命的深入,使資本不再僅僅是以財産權爲形式的經濟資本,它還包含著可以轉換爲經濟資本的文化、智能資本。因此,資産者與無産者的分野、富人與窮人的分野便出現了三種情況:一是資産者與無産者的分野不僅取決于擁有財産的多寡,同時還取決于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掌握情況(美國的比爾.蓋茨、“雅虎”的創立者楊致遠);二是資産者與無産者的分野日益具有不確定性。昨天的無産者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成爲有産者,而昨日的資産者也極有可能因爲破産淪爲無産者。三是資産者與無産者的界限出現了模糊難測的情況。一大批具有現代科學知識和較高文化素養,使用高技術設備,從事創造性勞動“知識工人”的比例越來越大(美國矽谷30萬科技大軍),微軟公司有雇員1.6萬人,其中,有2000雇員是百萬富翁,很難說清他們是有産者還是無産者。

3、 無産階級的“中産階級化”。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福利制度的廣泛推行,西方發達國家進入中間階層行列的人急劇增多。在美國中間階層約占家庭總數的76%,在德國、瑞典等歐洲國家,大富豪、大資本家僅占人口的比例的1%——2%,而貧困階層不足人口的5%,社會階層結構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體力勞動者的數量大大大減少,白領工人的大比重已經超過藍領工人,加之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明顯提高,占有企業股份的工人已相當普遍,傳統意義上的無産階級已經大量中産階級化。

三、中國社會現階段階級和階層狀況

  現階段的中國社會,仍然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剝削階級作爲一個階級已經被消滅。但是,還存在著階級、階層差別和社會差別以及由此産生的具有不同利益和要求的社會集團,它們構成了我國社會現階段的階層結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的階級結構又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中國社會科學院2001年12月11日發表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根據江澤民同志“七一講話”中“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和“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從專家的視角,對當代中國社會階層變動情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認爲當今中國的社會階層已經發生結構性改變。

  1、 十大社會階層。我國解放初期的“兩個階級一個階層”(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的社會結構,已經變成了十大階層,各階層之間的社會、經濟、生活方式及利益認同的差異日益明晰化。這十大社會階層是: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人員階層、産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和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階層。根據各個階層對組織資源(政治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的占有情況,可把他們分成五種社會地位等級:即社會上層(高層領導幹部、大企業經理人員、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及大私營企業主);中上層(中低層領導幹部、大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中小型企業經理人員、中級專業技術人員及中等企業主);中中層(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小企業主、辦事人員、個體工商戶);中下層(個體勞動者、一般商業服務人員、工人、農民);社會底層(生活處于貧困狀態並缺乏就業保障的工人、農民和無業、失業、半失業者)。

  2、 劃分社會階層的標准發生變化。一是目的發生變化。馬克思和毛澤東的分析主要用來指導革命,比較強調階級關系之間的對抗性;而現階段的研究則是用來指導建設,主要是更好地協調各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以便更充分地調動各種社會力量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經濟進一步穩定發展。二是原來的劃分標准以政治身份,、戶口身份和行政身份爲依據,而現在的新的社會階層劃分標准,是依據各個階層對組織資源(政治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的占有情況爲依據。

  3、 階層政治地位發生變化。在據以劃分階層的三種資源中,組織資源(政治資源)仍然具有決定意義,而經濟資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變得越來越重要,文化(技術)資源的重要性則在近十年上升得很快,它在決定人們的社會階層位置時的重要性並不亞于經濟資源。該報告采用了考察各階層中黨團員所占比例的方式,對各階層的政治地位進行了測量,反映出各階層的政治地位有所變化。

  第一, 私營企業主階層中的黨員比例明顯上升。1993年私營企業主中黨員比例爲13.1%,1995年上升至17.1%,2000年進一步上升到19.8%。

  第二, 産業工人中的黨團員比例明顯下降。這與原來的産業工人隊伍發生分化有一定的聯系。一些工人黨員退休了,另一部分工人黨員實現了上升的社會流動,進入了其他社會階層,還有一部分處于下崗失業狀態。而目前産業工人的一個新的主要來源是農民工,他們基本上都不是黨員,黨組織也很少在這批人當中發展黨員。

  第三, 專業技術人員中的黨團員比例在經濟改革後有所波動,但總的來說,這一階層的政治地位一直在提高,執政黨較爲重視從專業技術人員中提拔幹部和發展黨員。

  報告說,綜合上述各階層的政治地位的變化情況來看,執政黨的社會基礎在逐步地向擁有經濟資源和文化技術資源的階層(經理人員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傾斜,這是執政黨要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必然選擇。但另一方面,執政黨近年來在人口比例較大的産業工人階層和農業勞動者階層中的社會基礎受到部分削弱。

  4、 社會階層結構從“金字塔型”發展到“洋蔥頭型”,並逐步向“橄欖型”方向發展。傳統社會階層結構是頂尖底寬的金字塔結構,在這種結構中,極少數人居于社會的上層,而絕大部分人則處于社會的下層。曆史經驗表明,在社會中間層規模大的社會,社會資源的配置差距一般都比較合理,經濟社會分配差距比較小,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利益矛盾和沖突一般都不會很大,這樣的社會最穩定,最可持續發展(在亞洲金融風暴中韓國應對能力最強,恢複也最快,就是因爲該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社會中間階層。而印度尼西亞至今尚未從危機中恢複過來,除了其他原因外,缺少一個龐大的社會中間階層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判斷一個國家、地區是否實現了現代化,僅有3000美元的人均國民收入是遠遠不夠的,而具有現代化的橄欖型社會階層結構形態,才是更深刻、更本質的體現。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階層結構形態已經從傳統的“金字塔型”發展到“洋蔥頭型”,社會中間階層有所增加(社會中間層不是某個階層的代稱,而是幾個具有相近或者相似特征,特別是收入處于中等左右水平的階層的合稱。按照國際學術界的分類,社會中間階層主要由兩大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所謂老社會中間階層,包括中小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富裕的自耕農;另一部分是所謂新社會中間層,主要包括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經理人員、行政與管理人員、辦事員、商業服務人員和技術工人等)。但我國的社會中間階層規模太小,目前只占就業人口的15%左右。這說明社會資源的分配還較爲不平等。

  造成我國社會階層結構發育滯後的深層原因,主要是呈自發性狀態,制度安排和社會政策滯後和缺位。根據國際經驗,如果說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經濟政策追求的是效率,那麽爲培育合理的現代社會階層結構所需要的社會政策,就應當以公平爲目標。這需要國家不僅關注經濟增長,也要注意制定相應的適于培育現代社會階層結構的社會政策,因爲經濟政策不能替代社會政策,也不能自發産生社會政策所需要的結果。目前中國收入分配的現實是,階層差距和區域差距都在擴大。富有階層的存款占個人存款總數的40%,但他們承擔的個人所得稅還不到10%。可見,在社會階層分化的過程中,中國的社會政策還沒有起到應有的調節作用。

  社會制度創新明顯滯後,也阻礙了階層之間的相對自由流動。其中最突出是戶籍制度,它使廣大農民陷入結構性的機會不公平狀態。目前,有關産業工人、農業勞動者以及其他各階層在現代化的社會階層結構中的位置、地位、各自利益的表達和保障,以及相互利益的調協調和整合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清晰、具體且符合公正原則和現代化社會階層結構需要的說明。國家這支“有形的手”必須發揮作用,培育合理的現代社會階層結構應該成爲今後社會制度安排和政策選擇的核心,在此基礎上建構一個較爲完整的社會制度和社會政策體系。

  5、 努力實現各階層共贏。中國現在社會各階層“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敵我關系”,因爲作爲階層而存在的各種社會集團,都是社會主義的勞動者,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現階段研究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目的,與革命時代不同,已經不是爲了鬥爭的需要去分清敵我友,而是爲了實現各階層共贏。對于“工農聯盟”這個概念,應當根據新時代社會階層結構特征加以擴展和發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來說,現在和將來所需要的,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工農聯盟”,而是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合作和聯盟。

  合理的社會階層結構是穩定的、開放的、有活力的、各階層可以通過廣泛妥協和合作來實現共同利益,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共贏。

http://baike.baidu.com/view/8832.htm

 

阿楨 2022-03-23 09:01:55

Z世代價值觀在帶來經營模式革命 2022/01/12 日經中文網

1997年以後出生的「Z世代」2022年已25歲了,將成為拉動社會發展和消費增長,與上代人的價值觀相反。比如,Z世代認為,明知很快就會失去價值,卻仍然購買,這缺乏合理性。還會讓人貶值→用完就扔→增加廢棄物的循環。

日本27歲社畜日常曝光,讓中國600w網友瑟瑟發抖不敢去日本生活 2020-09-07

雖然中國996上班族每天都會喊累,但大部分人也不會因爲工作產生厭世的感覺,大不了重新換一份工作。
可是在日本的上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畜」,有些人工作做到想自殺/過勞死的地步都不敢放棄,因爲在日本找工作不容易。讓600w網友瑟瑟發抖,原來看似美好的日本生活,竟然也有這麼不堪的一面,再也不說去日本生活了。
  相關新聞
新冠疫情下日本少女找不到工作改從事「爸爸活」 月收入竟高達48萬元,結果卻太好賺回不了頭

小確幸啃老──蔓延日本、大馬、台灣、中國的青年「失志」潮 2017/01/03

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的社會》,描述日本年輕世代不婚、晚婚、不買車、不買房、不敢生、社會少子化等內容,事實上,這恐怕是當今亞洲、甚至全球年輕世代共同面臨的現象: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年輕世代普遍低薪,甚至失去了「奮鬥的目標」。

圖博館 2017-10-04 11:40:10

無望的掙扎...教育也難脫貧 窮孩子怎敵「資」優生2017-10-04聯合報

近年不少學者觀察到,「教育」很難幫貧窮兒脫貧,因為貧窮結構性問題強大,非孩子一己之力可以掙脫;且教育陷入「家與家的競爭」,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階級世襲情況嚴重。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齊殷分析,貧窮兒最難被翻轉的是「價值的內化」,貧窮涉及的不僅是經濟與社會地位,還包括價值觀,也就是在貧窮過程中,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與別人如何看待他。當貧二代認為自己的努力是「無望的掙扎」,便會與環境妥協,對翻轉未來失去信心。
幾十年前,貧窮人家的孩子可以靠教育脫貧,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表示,那是因為當時受大學教育的人較少,學歷可成為晉升之階,這也給孩子一種動力,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如今,卻是人人都有大學可念,學歷再也不是打破階級的工具了。薛承泰指出,過去聯考靠個人的奮鬥,現在免試升學則是「家與家的競爭」。
  收入愈高 教育愈多
尤其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顯示,收入愈高的家庭,教育支出愈多;收入愈少的貧窮家庭,支出最多的就是三餐生計,拉大貧富教育資源差距。
現在的「資優生」,簡直可說是「資本優厚」的學生。
勞陣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洪敬舒也指出,高度競爭的教育反而造成貧窮兒成為「雙重弱勢」,他強調,過去貧戶撐到孩子國、高中畢業就能找到工作、補貼家計,但現在撐到讀完大學也還不能脫貧,因為就業薪資不一定與學歷成正比。
  回應
 以往陳水扁家是「三級貧戶」,有機會翻身。現在民進黨統治下,「三級貧戶」只有世襲,不可能翻身。
 以前的教育的確可以脫貧,但現在的教育不可能,因為除了几所大學外,私立大學畢業的平均程度比以前高中還差!教育程度提高,但國民素質不見得提高,而現在很多人不比以前人吃苦耐勞,反而追求小確幸者較多,民進黨執政,只會讓更多人變貧窮!
 教改最大的成就貢獻,沒幫助孩子減少補習,沒有增加玩樂時間,只有限制貧窮人家翻轉的可能
 腦殘的台灣人就相信教改、多元化入學這些鬼東西,怪誰!
 不恢復低錄取率的聯考,窮人不可能翻身的!
 政治干擾教育,害死學生,以前文言文必修,現在閩南語必修,沒有選擇的彈性,課綱一改再改,吵吵鬧鬧,浪費時間讓學生學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廢課,只為了意識型態鬥爭,有辦法的父母只好利用晚上載小孩去補習有競爭力的課程。民進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圖博館 2015-08-30 09:06:55

窮忙
作者:(美)戴維·希普勒 2015 上海譯文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是被人們遺忘了的美國。



洗車工無車可開,銀行職員的戶頭只有2.02美元,醫學教科書女編輯十年的收入,也趕不上一個牙醫。

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他們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的家人,他們夢想,他們的失敗。而比他們更失敗的,是他們的國家。盡管美國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盡管美國宣揚「勞動致富」的信條,低收入人群的問題卻令這一切飽受質疑。

對於書中寫到的大部分人來說,憤怒是一種奢侈。他們苦苦掙扎,筋疲力盡,找不到出路。他們的工資沒有改善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脫離貧困,相反,他們為生活所累。人們常常用「窮忙族」來形容他們,而這個詞本身就是個矛盾。

在美國,辛勤工作的人不應該是窮人。

美國的經濟起起落落,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貧困人口的生活除了更顯艱辛之外,基本沒有改變。最富有的和最貧窮的家庭之間的資產凈值差異加大,形成兩級分化的局面。富人學區與其他學區的資源差距進一步擴大。因哮喘缺課的孩子更多了,享受不到醫療保險的人更多了,忍飢挨餓的人更多了,遭受牢獄之災的人更多了,做底層工作的非法移民更多了。

美國人普遍不了解貧困的成因,因此也不清楚該如何解決貧困問題。他們信仰美國夢,認為即使是出身最貧寒的人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這也讓人們找到了責備窮人的借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工資低是工人本身的錯,因為工資低不過就是說明他的勞動價值低。在美國的大環境中,貧窮總是帶有原罪的氣息。

的確,在一個富有的國家當一個窮人,要比在一個貧困的國度當一個窮人,難熬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