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9 09:52:46阿楨

《人人有怪癖》

  由Ratey & Johnson在《人人有怪癖》(遠流 1999)多處強調藥物而非心理治療,對「陰影徵候群」者(輕微自閉症,輕狂躁症,輕微的強迫症,間歇性狂怒症,隱藏的憂鬱症,輕微的注意力缺失症)的重要性,不自覺地陷於本館前評《發明疾病的人》所言「社交焦慮症乃醫界為賺錢而發明之病」!

  非也!《人人有怪癖》証實了民間俗見「天才多瘋子」「瘋子即神經(非)病」、和現今精神病學界主流、已非Freud的精神分析或Frankl的意義治療、而是藥物治療!詳參【圖博館】:《躁鬱之心》 《躁鬱奇才》 不只《聖徒與瘋子》才一線之隔

 

 

 《人人有怪癖》Shadow Syndromes  (遠流 2012)

 

  內容簡介

  難相處的孤僻可以治療,悲觀的本性也不致難移!

  我們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有點困擾的正常人」,多少也受到陰影徵候群的影響~~

  暢銷書《運動改造大腦》作者教你增強對心理疾病的抵抗力

  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怪癖,像是:

  .不時上網檢查最新訊息,不停洗手擔心病菌入侵或是重複確認瓦斯門窗是否關妥,整天疑神疑鬼。

  .一坐下就開始抖腳、塗鴉,容易分心,任何事都無法好好完成。

  .說話時從不跟人有眼神接觸,也不會看場合,常常引起誤會。

  .對人對己都吹毛求疵,總是心情低落、煩躁不安。

  .喜歡高談闊論,說話誇張,不顧危險追求刺激。

  .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大發脾氣,讓身邊的人受到傷害。

  這些難以控制的行為,其實都有大腦結構上的原因,而且並非不能改變。瑞提醫師與強生博士把它們稱為「陰影徵候群」,並且分享許許多多遭受到類似非典型問題的真實故事,讓我們了解相關的知識及因應的方法。

  就像健康的人多少會有些小病痛,提醒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這些怪癖也可以讓我們檢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只要多多保養鍛鍊我們的大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避免讓小困擾演變成嚴重疾病。

  我們不該再用難相處、不用心、遲鈍、悲觀或是壞脾氣的負面標籤,來看待這些怪癖,而是要將這些徵狀當成預防疾病的線索。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更多可以改變大腦運作的方法,包括調整睡眠、飲食、運動、社交活動、投入有意義的工作,每個人都能選擇過得更聰明、健康又幸福。

  作者簡介

約翰.瑞提醫師(John J. Ratey, M.D.)

  哈佛醫學院精神科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精神醫學及精神藥物學。著有《運動改造大腦》(野人)、《分心也有好成績》、《分心不是我的錯》(遠流)、A User’s Guide to the Brain等書,目前在麻州劍橋開設私人診所。網站:www.johnratey.com。

凱塞琳.強生博士(Catherine Johnson, Ph.D.)

  曾擔任美國自閉症研究全國聯盟(National Alliance for Autism Research)的董事及《新女性》(New Woman)雜誌編輯顧問。著有《傾聽動物心語》(木馬)、When to Say Goodbye to Your Therapist 和 Lucky in Love 等書。

  目錄

□專文推薦∕毛病一籮筐──都是基因惹的禍 曾志朗

□審訂者的話∕走出灰色地帶 洪蘭

□作者序一∕凱塞琳的故事

□作者序二∕約翰的故事

□譯者序

導論 日常生活的生物科學

生物精神病學的彼時和此時∕正常的人和他們的問題∕陰影徵候群:有輕微型嚴重失常症的人∕生物科學年代中個人的責任∕逐漸認識大腦

第1章 嘈雜的腦

內心的創傷∕噪音的後果∕噪音造成的性格:環境關聯的徵候群∕當社交體制是嘈雜的∕應付噪音的其他防禦方式∕噪音及工作

第2章 「找麻煩」的生物科學

【隱藏的憂鬱症】

女強人∕壓力和隱藏的憂鬱症∕滑溜的斜坡∕憂鬱症的社交無能∕一個女兒的故事∕縮小的地平線

第3章 興奮的病理學【輕狂躁的個性】

輕狂躁和美國夢∕一位好女人的愛∕興奮的生物學∕不斷改變的腦∕環境的精神病學∕再次忙亂的家庭主婦∕輕狂躁的個性:快樂的戰士

第4章 脾氣暴躁的成年人【間歇性狂怒症】

憤怒攻擊∕憤怒的丈夫∕誰是主宰?∕假自我∕狂怒的生物學∕憤怒癮者∕其他憤怒

第5章 現在的囚犯【輕微的注意力缺失症】

輕微型∕一個治療師的故事∕把注意放在注意上∕女人到底要什麼∕瘋狂的家庭主婦∕行動緩慢的腦∕男人、愛情及ADD∕有高貴心腸的摩托車騎士∕華爾街的牛仔

第6章 社交場合中的怪人【自閉症的回聲】

自閉症的回聲∕小腦與自閉症的關係∕有個祕密的男人∕教堂祝福的婚姻∕心盲∕愛情與婚姻∕再談小腦的關聯∕害羞的大猩猩∕羞怯的大猩猩與「中樞連貫」學說

第7章 潛在的流行病【注意力過剩:強迫症、上癮及焦慮症的陰影型】

典型強迫症∕接觸到強迫症的人∕掃描者∕社會掃描者:文明生活以及它造成的不滿∕焦慮症及陰影強迫症∕腦鎖∕小孩與PANDAS∕強迫症及上癮:基因上的關聯∕報酬缺失徵候群∕多巴胺的濃度和報酬缺失∕購物狂∕用「心」來改變「腦」∕好公民

第8章 腦的保健和培育

複雜性和臨界點∕好消息∕腦的保健和培育∕聰明的機器∕太極與健康的藝術∕靈魂的保健與培育

  專文推薦

  毛病一籮筐——都是基因惹的禍 曾志朗

  兩年多前的一次旅行途中,我在舊金山機場的書店裡閒晃,等候回台灣的班機。一進門就被這本書的書名迷住了。什麼是Shadow Syndrome?而作者一位是哈佛大學的精神病醫師Ratey,另一位卻是自閉症國家聯盟的主要研究者Johnson。難道這兩種病症有什麼共通點嗎?我立刻買了一本,津津有味的讀著書裡所舉的各種行為怪癖的案例,以及仔細思考兩位作者想從腦神經病變的觀點來重新界定「行為異常」的想法。書看完了,桃園機場也到了;回到台北的路上,我對自己說:基因的世紀終於來到!

  長久以來,不論是學界或一般人,總是認為個人行為的怪異習性,一定是在後天的社會學習中逐漸養成的。但近幾十年來的研究,卻是很明顯的指出來,這些不同型態的行為「怪癖」,是很可以被穩定的區分成各式各類層級不同的症狀。因此,在精神病醫師以及臨床心理師所奉為經典的最新一版《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DSM-IV, 1994)中,明列了四百一十種心理病症,而且認定這些症狀都可能有其生理的原因。許多人對這樣的看法不能贊同,他們認為以生理的病因要去說明這四百一十種病症的形成是太不可思議了,而且以傳統的生理結構的知識,再怎麼努力都很難拼湊出這麼多症狀來!對這些嚴厲的批評,Ratey和Johnson的說明是很直接的:行為異常,其實是人類基因的排列組合使然!

  但這是什麼意思?人類的基因組合怎麼會和行為異常扯上關係呢?先讓我們從基因說起!

  提到基因,大家都知道它是決定遺傳特徵的單位,它是由DNA構成,其內含的密碼是建構生物個體的遺傳訊息。一九五三年,華生和克瑞克二人揭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解開基因的化學結構,也帶動了進一步的研究,使我們對基因如何精確的把所攜帶的遺傳訊息,一代傳至一代的過程有了更多的了解。遺傳資訊也就是人類的「基因組」,包含了大約三十萬個遺傳密碼。這些密碼大約可以組成十萬個基因,而每一個基因決定了一個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換句話說,這十萬個基因,決定了我們身體的基本構造與特徵。更令人興奮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迫使我們不得不承認,基因的密碼中可能也規範了人類「心理」發展的走向!這樣的想法一下子就衝破了笛卡爾的「心物雙元論」的藩籬。也難怪有許多衛道之士,為了捍衛「心靈」的「淨土」,對現代生物科技的進展不但憂心忡忡,且不遺餘力、千方百計要去打壓它的研究發展了。

  Ratey和Johnson的這本書以「基因決定行為」的觀點來說明人類行為的乖張現象,引起的爭論是可想而知。一九九八年元月二十六日的Newsweek週刊以影星Robin Williams為封面,介紹這一門「新的腦科學」,它的文字說明是:「我們是不是都有些瘋狂呢?」如果我們思索的是無數基因密碼的組合與強度(例如某一段的十個基因負責某一項行為,十個都健全,則行為發展良好,缺少一、兩個會略顯毛躁,缺四、五個就是毛病,缺少七、八個則是神經兮兮的,十個都沒了,就是「病」態!),則答案絕對是:「是的!我們的毛病一籮筐,都是基因惹的禍!」

 

審訂者的話  走出灰色地帶 洪蘭

  

  在現代化的工業社會中,分工精細,生活繁忙,人與人的互動範圍縮小,人際關係冷漠,工作的壓力增加,家庭的溫暖減少,加上物質慾望橫流,人們減少了探索自己心靈的機會。所以現代精神病的病患大幅增加。這本書所談到的就是那些行為有點怪異,但還不到精神病人的程度的所謂處在灰色地帶的人,這些人在你我的周遭隨處可見。

  比如說我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同事,他是公認的「怪人」,每天的生活流程一成不變,事實上,他不能忍受絲毫的改變。如果某件事不是依照他既有的固定方式做的話,他一定要倒回去,重新來一遍,不然他會整天坐立不安,非得重做一次才可以。他從公車站走到實驗室的大門是四十二步,每一天都是走四十二步到實驗室,多一步、少一步都不行。如果半途有人與他打招呼,亂了他的步法,他必須退回站牌處,重新來過才行。我們都學會了走路時不跟他打招呼,不然他一輩子都到不了辦公室。他的抽屜井然有序,鉛筆都削得很尖,筆頭朝向同一個方向。他衣櫃中的衣架也全部朝同一個方向。最受不了的是與他出去吃午飯,他必須要把找回的零錢全部整理清楚才肯離開櫃檯,他皮夾子中的鈔票是人頭朝上,一張張整整齊齊的疊好,五元、十元的分門別類,各用迴紋針別好。我第一次看到他時,真的以為他是神經病,後來才發現他除了這個怪癖,其他都很正常。他是這個領域的著名研究者,著作等身,論文多的不得了,很受人尊敬。他有結婚,也有小孩,這點很令我驚奇——不能想像跟這種怪人如何廝守一輩子。

  我們實驗室的地下層是電腦工作站,裡面也有一位程式設計師足以跟二樓的怪人比美。他常把自己反鎖在房間寫程式,怕別人打擾他,中斷他的思緒,他只吃能從門縫下塞得進來的食物,所以多半是吃披薩或墨西哥餅這類扁平型的食物。他從不參加實驗室的活動,走路永遠是看著地板或看天花板,不理人的。因為他是電腦的天才,寫程式的高手,大家都容忍他的怪癖。大約有三、四十人在這個實驗室工作,細想起來,大約有一半是有各式各樣怪癖的人。

  以前只覺得佛洛依德說「天下沒有完全正常的人」這句話很對(佛洛依德說每個正常人都有一點不正常的地方,每個不正常的人也有正常之處),看了《人人有怪癖》這本書之後才深深體會到所謂正常與不正常其實不是一個絕對的向度,而是一個連續的向度,兩者重疊的地方很多,很多人是介於正常和不正常的灰色地帶。像上面所說的同事其實就是在這灰色地帶掙扎的人。他們的情況沒有嚴重到符合精神病標籤的地步,但是他們也不是正常(每個人都認為他們怪,他們自己也知道他們的行為「怪」,但是他們沒有辦法不「怪」下去),他們是在正常人的陰影之下,病情未嚴重到住院的地步,是尚未「聚影成形」的初期精神病者或輕微型精神病人。

  這種人在我們社會上其實很多,只是未被大家所注意罷了。他們是躲在影子後面的人,所以這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Shadow Syndromes。這是為什麼這本書用灰色作為封面,它意指在灰色地帶掙扎的人。這些人包括輕狂躁症者、憂鬱症者、注意力缺失者、注意力過剩者、高功能自閉症者、強迫症者、上癮者、間歇性狂怒者等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因為他們的病情是輕微的,所以他們可以工作,結婚生子,養家活口,但是他們是不那麼正常的。這本書最重要的一點並不是指出他們是不正常的,而是告訴我們這些不正常的外顯行為其實是有生理上的原因,而且是有藥物可以減輕行為的症狀。我想這是這本書迫切需要翻譯出來給大家看,改變大家觀念的地方。

  假如我們意識到精神官能症有生理上的原因,是一種病,我們就不應該為它覺得羞愧,或覺得有罪惡感。應該大大方方的去求醫,去服藥。我們不曾看到得了流行性感冒的人偷偷摸摸的去醫院掛號,生怕別人知道,為什麼得了精神官能症的人就要遮遮掩掩,戴墨鏡,用假名去醫院求診呢?為什麼老闆聽說他去看精神科就要把他開除呢?為什麼我們不敢讓上司知道我們在服抗憂鬱症的藥呢?這本書挑戰許多過去對精神病的錯誤觀念,並且舉出許多科學上的證據來佐證。

  目前科技的發達已經讓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大腦在說話,在思考,在回憶時的工作情形,這種功能性腦造影的技術讓我們以史無前例的方式來了解我們自己,不但了解我們的生理,也同時了解我們的心理。功能性核磁共振的造影讓我們看到了強迫症病人的尾狀核與一般人不一樣,尾狀核在思想的過程就像汽車的自動排檔一樣,自動排檔出了問題,檔就換不上去,就會一直在原地兜圈子。他無法過濾掉來自大腦內部告訴他要洗手,要檢查爐火關了沒有,要檢查汽車有沒有壓死人的衝動,所以他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做這個動作。相對的,注意力缺失者不能過濾掉外來的刺激,所以他也是被圍困著,因為生理原因而不得不過度反應。自閉症中所謂「害羞的大猩猩」(這個名字取自黛安.佛西觀察大猩猩的故事,這些病人有他們自己的天地,遠離其他的人類,你無法與他們有直接的接觸)也是有生理上的問題。他們的小腦不正常,他們從來跟不上音樂的節拍,跟不上舞伴的舞步,他們閉上眼睛,平衡就有問題。

  本書指出這些行為異常上的生理因素,並且告訴我們不應該鼓勵病人去搜尋他童年時的創傷,不應該浪費時間去回憶過去是否曾被虐待,是否曾遭性侵害,應該用認知治療法針對行為去克服這偏差,並且舉出核磁共振的實驗結果來說明這種治療法是有效的。行為的改變會改變腦部位的活化,這一點對許多生活在灰色地帶的人,應該是一個很大的鼓勵,應該會帶給他們希望。

  事實上,從動物行為的研究,我們知道所有動物早上出去覓食,晚上都不一定可以安全返航,自然界中充滿了危險,爾虞我詐,到處都是掠食者等著你作他的晚餐,使他的生命可以延續下去;生命無時無刻不是挑戰,只有打贏生活挑戰的動物才有資格繼續活下去,才能夠在第二天早上繼續出門覓食。假如這是自然的定律,為什麼我們人類應該認為萬事都要順著我們的意,稍有不如意便要怨天尤人呢?為什麼早上上班停車位被佔去了就要悶悶不樂,做事稍受挫折便呼天搶地,認為世界對我不公,世人皆對不起我呢?自怨自艾是憂鬱症的主要原因,也是人類所獨有的認知行為,我們不曾見哪一隻狗坐在那裡哀聲嘆氣,抱怨好景不長,昔日繁華皆成過眼煙雲,那麼,為什麼人類認為一生就應該平平順順,無憂無慮呢?

  事實上,一個健康、正確的人生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及早告訴孩子:「生命就是奮鬥,挫折是本份,不是意外。」當一天的工作結束,我們平安的回到溫暖的家中,等待著第二天日出,繼續著外出工作時,我們應該很慶幸自己打贏了今天的生活之仗,戰勝了大自然的挑戰。人類文明的進步是要減輕大自然給我們的負擔,使我們的生活更容易些,但是文明的進步不應該改變我們對生命的態度。這是為什麼所有的宗教都教人對生命要存著感恩之心。的確,平安的躺在溫暖的被窩之中,應該有著感恩之心,感謝所有的人和事成全了我們這一天。年輕人有了這個「世界不欠我」的觀念或許不會動不動就鬧自殺,老年人有了這觀念或許憂鬱症、空巢症候群不會這麼厲害。我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告訴我們,許多我們認為是壞小孩、壞學生、壞丈夫、壞母親的人,其實是罹患著一些被我們忽視,甚至歧視的症病,而這些病如果及早發現,加以診治,通常有相當好的治療結果。

  國內這方面的資訊非常的不足,所以有必要將這方面的知識介紹給老師、家長及社會大眾。在書中,作者有三次振臂高呼「知識就是力量」,我深切體會到「無知」對一個社會的傷害(台灣省道兩旁六十年樹齡的芒果樹已經砍伐殆盡,「綠色隧道」已成為歷史名詞,這就是「無知」的後果)。「偏見」,「抵制與自己不一樣的人」似乎是人類的本性,我們在任何一個社會中都可以看得見,像這種偏見只有靠了解來消除它,當人們發現自己與各種輕微的失常症者之間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時,那種抵制之心會轉化成同理心,所以我覺得知識的傳播是心靈改造的基石,只有靠了解才能消除偏見與歧視。

  但是關於腦這一方面的書很少,誠如本書作者所說的,走進書店,各式各樣心臟保健的書映入眼簾,但是人們對自己的大腦了解非常的少。對大腦病變所引發的外顯行為的失功能,如失語症、失憶症、失讀症、失辨認症更是一無所知。最近幾年來,因為核磁共振造影技術(MRI)的發明使我們不必等到死後解剖,在活人身上便能即時即刻的看到了大腦的結構與功能。這項技術的突破,使我們了解到以前不知其病因的自閉症、狂怒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兩極症、憂鬱症、強迫症等等精神官能失常,其實都有大腦生物體上的原因,也有一些很有效的藥可以減輕症狀。

  我很仔細的將這本書校閱了二次,希望那些飽受身心煎熬、陷在不可自拔的痛苦中的憂鬱症、焦慮症等等的人,能夠鼓起勇氣去尋求援助。生病並不是羞恥之事,也無須覺得罪惡感。作為一個享用地球上大部分資源的人類的一份子,你有義務使你自己快樂起來,你也有責任給你的妻兒一個無陰霾的家庭生活。能活著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請善用這個privilege。

 

內容連載

 

  一位有強迫症陰影徵候的人能夠得救的關鍵,就在他如何善用他的頓悟。史華茲與他的同事在UCLA做的研究成了這個專業領域的頭條新聞。他們用PET掃描證明強迫症病人僅用行為的方法就真的能夠改變腦的化學機制。雖然,精神科醫生和遺傳學家都一樣,許久以來已說過環境,包括行為治療,可影響腦的生理機制;不過,UCLA這組人用影像技術驗證了這種變化的實例。

  這項研究採用十八位典型強迫症的病人,在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前,先作供將來實驗結果比較的基準的腦掃描。他們不用藥物,只用傳統的行為治療法稍加修改。通常著重於「曝光」(exposure)和「氾濫」(flooding)。基本上是訓練病人去控制自己,以對抗經常引發強迫症狀的刺激,譬如髒毛巾,或沒有檢查火爐開關,或任何可以引起他們的強迫症狀的刺激。

  為了找一種病人可以自己執行的行為治療,史華茲新法是放棄傳統去除敏感作用(desensitization)的步驟而改用分心的方法;要求病人,當他被非去洗手或檢查爐子的渴望抓住時,就去做某種完全不同的事。病人必須先練習他的頓悟,告訴自己,他所感覺的強迫思想不是真的,而完全是他的強迫症虛構之事。然後,這樣想以後,他必須忍著不執行強迫行為(剛開始時,只能忍住短時間,能控制了以後就可忍住較長的時間),反而強迫自己去做一些比較有生產性、可使人快活的事情;至少持續做十五分鐘。任何一種嗜好對這個步驟都管用。有些病人發現做有助於別人的好事--例如當義工或好好對待朋友或心愛的人--都是很好的分心法。這種嚴格的行為步驟非常重要:UCLA的研究小組發現,只讓病人經歷知道他的強迫思想乃是根源於一種腦的故障還不夠。頓悟本身還不夠有力,必須有行動的配合--不僅要有取代的行動,而且要有拒絕去執行強迫行為的行動。

  十八位病人中,六位沒反應;另外十二位對行為治療有反應的病人很明顯地減少了他們的強迫症狀。有位叫邁克的病人本來有「讀書」的強迫思想,一想到要讀書就先要去做很多先前的「讀書」準備工作;經過行為治療以後,他報告說,目前他在一個月內讀完的書比他從前一年讀的書還多。另一位叫傑克的病人以前每天洗手五十至一百次,現在他的徵狀好了百分之九十,他已經能夠每天只洗一般人可以挼受的次數。第三位病人叫凱恩,是個貯藏者,她家裡堆滿了二手貨;她先生和她連點火爐都不能,因為怕引起火災。他們也不敢叫工人來修理房子,因為怕工人會去報告衛生處。(譯註:雜物堆如倉庫,不合住宅規定,衛生處可取締查封。)經過行為治療後,凱恩終於開始整頓家中的雜物堆。兩年後,她已達到百分之七十五的目標,並且開張了她的小生意。所有這些戲劇化的改進,都沒有用藥物治療就達成了。

  這些變化也反映在病人們的腦掃描上。這十二位用行為治療就有效的病人們,治療前與治療後的腦掃描圖片可看到明顯的腦機制變化。而且,掃描顯示腦變化愈大的,臨床上也看到愈大的反應--病人自己報告他們的機能進步更多。所有十二人都有兩種生理機制的變化:在尾狀核的活動量減少,而且,在尾狀核與眼眶皮質及扣帶回之間緊密關聯的活動量也減少很多。換句話說,強迫症的腦連環扣縮小了,而腦的這三個部位比較可以獨立操作,像正常人的腦一樣。

  這是革命性的資料,「革命性的」是因為它不僅以實驗證明用思想和行為可以改變基本的腦功能,而且給所有要與反抗的生理機制搏?的人一線希望--這種方法雖然不可能對所有的人都有效,不過,很可能對許多人會有效的。UCLA的專家們已經證明人的心靈可以用意志來轉變他的冥頑不靈的腦。

這項事實對像珊卓這種輕型病人有何意義呢?對本書中任何陰影徵候群的人又有何意義呢?

  首先,掙扎於任何一種腦功能異常的人必須開始整天注意他自己的思想過程,隨時隨地用他的思想來鼓勵他的行動。為了要能做好這一步,他必須先學習能從遠處來觀察自己;他必須在內心中培育一個公正的旁觀者。目的是在客觀地列表記下自己的思想,就如同傳統的行為主義者統計行為一樣:一個小時之中有幾次憂鬱的思潮,有幾個狂躁的念頭,有幾次上癮的渴望等等。

  有趣的是,這個特意地記下無用之思潮的舉動其實正可以減少那些思潮。派特森(Gerald Patterson)在《家庭:社交學習對家庭生活的用途》(Families: Applications of Social Learning to Family Life)一書中寫道:遠在一九七○年,行為主義學者就已發現這種效果。他寫道:

  計算你自己的一些行為發生的次數,這個簡單的舉動就足以改變發生的次數!!舉例說,如果你想要增加你花在讀書的時間,你可以開始算算你每天讀幾分鐘書。對一些人來說,這個觀察與記錄的舉動就能增加他們讀書的時間。相反地,如果你有興趣減少咬指甲或對你配偶生氣的思潮,你每天記下這些行為發生的次數,那麼它們發生的次數就會減少了。

  對任何一位正與陰影徵候群搏?中的人,這是非常有用的建議。因為,陰影徵候群的定義就是只有輕微的問題。典型的盛發型的強迫症病人幾乎不可能不知道他正浪費好多時間強迫自己去想爐子的開關;但是,陰影徵狀的人卻很可能根本沒注意到自己每天花了好幾個小時強迫自己反覆思量配偶的不良行為。人真會把他們生命中寶貴的時光浪費在毫無生產價值的思潮。如果把這些心裡的思潮寫下來,知道我們心中在想什麼,想了多久,想了幾次等等,這種記錄本身就是改進一個人生活的重要工具。(令人發生興趣的是,派特森的報告還提到,有意地寫下別人的行為--譬如,有不良行為的孩子或配偶--也能夠得到這種效果。在特殊教育裡,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嚴重如自閉症兒童,他的父母簡單地把自閉症兒童的不當行為寫在表格上,也能減少那些行為的次數。沒有人知道,怎麼會有這種事發生。)

  然而,只有頓悟還不足以改變腦的功能:雖然只知道我們有問題可以有幫助,但不能解決問題。如前所提,UCLA研究人員發現除了開發頓悟以外,他們的病人還必須固守計劃中的行為部分--他們一定要防止自己去執行他們的強迫行為--不僅如此,他們還得代之以令人喜愛且有益的行為。

  僅只用認知行為的方法,我們能改變腦的基本生理機制到什麼程度呢?目前,我們還不知道。至少,從他們自己的描述估量起來,UCLA這些病人離痊癒還有一段距離:他們並不是變得完全沒有症狀。(我們不知道他們的PET掃描圖與正常人的有多少相像之處,因為這個實驗的設計是用病人自己做對照標準。那就是說,十八位病人在治療後的腦掃描不是與十八位沒有強迫症的人腦掃描作比較,而是與這些病人自己在接受治療前的腦掃描作比較。)這些病人雖然進步很多,但他們大部分的人必須天天都很努力去做,才能保持那種進步。

  芭芭拉,這位曾因此病而有嚴重障礙的病人,這麼說:「我的少數殘留的強迫症的儀式『就像一些小小的討厭事,例如必須每天用牙線清潔牙縫』。雖然她對她這治療結果的描述聽起來離奇蹟不遠,但是,接下來的另一段,她又寫了第二種陳述:「我的強迫症以它自己的方式,存在我的生活中,好比一個煩人的嬰兒一樣地真實而且堅持不消失。」

  對任何不是強迫症的病人而曾經與一個煩人的嬰兒相處過一段時間的人,這個描述說出了它的複雜性。大概可以說,像芭芭拉這種病人,經過行為治療後,可以由嚴重的強迫症設法進步到比較沒有障礙的中等或甚至是輕微的強迫症。或者,在自閉症與特殊教育的說法,就是從低官能作用變成高官能作用。這種效果當然已算是治療的成功,比其他方法好多了。然而,當我們觀察珊卓的生活,我們會再次面對頑固的現實;至少在家庭和孩子們的王國裡,輕微的強迫症所造成的問題不一定就是輕微的。珊卓的問題已經算小的了,本書中其他例子的人,問題也不大。他們都沒有很嚴重的腦故障(雖然,有些人從前真的有過嚴重的精神上的毛病)。不過,每一位接受訪問的人,輕微的腦問題有時候真的會造成大的損傷。在特殊情況下,即使是腦的小毛病,也可能引起大災禍。

  現實是如此,我們用邏輯學的假設說,如果嚴重的強迫症病人只用行為治療方法,就能把他的腦功能改進到滿意的程度,那麼輕微的強迫症病患當然也做得到。每一個人需要用什麼方法才能達到他想要的效果,永遠是決定在他所面臨的考驗。如果試圖做對他們自己的生理特性太困難的事情--以更深的層次來說,根本不是他們該做的(這就是珊卓的情況)--行為治療法永遠不夠。

 

人人有怪癖

 

  有人洗手一小時還覺得洗不乾淨,有人會重複確認瓦斯門窗是否關緊,年老容易碎碎唸講個不停,許多成年人有注意力缺失症而影響人際關係,這些行為常被稱為怪癖,或是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強迫症)。《人人有怪癖》一書從腦神經醫學分析指出,前述行為大多與大腦功能失調有關,有些不須靠藥物,病人執行認知行為改變即可治療。

  作者約翰‧瑞提是哈佛醫學院精神科助理教授,專長精神醫學與精神藥物學,著作《運動改造大腦》曾暢銷全球;另一作者凱塞琳.強生是自閉症專家。兩人把腦失調症狀稱為陰影症候群並定為此書英文書名《Shadow Syndromes》,1999年出版時在台灣也大賣,因此今年再版。暢銷十幾年,在非小說類很罕見,顯然是符合各時代需求的好書。

  書中引用佛洛伊德主張「沒有什麼叫正常人,人都在正常人與病人的中間灰色地帶遊走」,印證腦也可能失常。作者指出,人年輕時,大腦前額葉的眼框皮質健康,控制力強,能夠抑制自己不去做不可做或會後悔的事,年紀大後,眼框皮質是大腦最早萎縮的區域,使得大腦失去抑制功能,老人家變嘮叨,原因就在大腦。

  書中描述很多病狀,仔細想想,好像每個人都有一些,只是嚴重程度不一。但現在已進入基因世紀,許多毛病有藥可治,例如,腦造影技術讓人了解身心關係,認知治療法可從根本改變對事情的解釋型態。所以這本書讓人覺得不孤獨,有許多人跟你一樣,只是沒說出來而已,更重要是提醒大家重視腦的保健和培育,將可改變自己,掌握命運。

  文章節錄

  一位有強迫症陰影徵候的人能夠得救的關鍵,就在他如何善用他的頓悟。史華茲與他的同事在UCLA做的研究成了這個專業領域的頭條新聞。他們用PET掃描證明強迫症病人僅用行為的方法就真的能夠改變腦的化學機制。雖然,精神科醫生和遺傳學家都一樣,許久以來已說過環境,包括行為治療,可影響腦的生理機制;不過,UCLA這組人用影像技術驗證了這種變化的實例。

  這項研究採用十八位典型強迫症的病人,在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前,先作供將來實驗結果比較的基準的腦掃描。他們不用藥物,只用傳統的行為治療法稍加修改。通常著重於「曝光」(exposure)和「氾濫」(flooding)。基本上是訓練病人去控制自己,以對抗經常引發強迫症狀的刺激,譬如髒毛巾,或沒有檢查火爐開關,或任何可以引起他們的強迫症狀的刺激。

  為了找一種病人可以自己執行的行為治療,史華茲新法是放棄傳統去除敏感作用(desensitization)的步驟而改用分心的方法;要求病人,當他被非去洗手或檢查爐子的渴望抓住時,就去做某種完全不同的事。病人必須先練習他的頓悟,告訴自己,他所感覺的強迫思想不是真的,而完全是他的強迫症虛構之事。然後,這樣想以後,他必須忍著不執行強迫行為(剛開始時,只能忍住短時間,能控制了以後就可忍住較長的時間),反而強迫自己去做一些比較有生產性、可使人快活的事情;至少持續做十五分鐘。任何一種嗜好對這個步驟都管用。有些病人發現做有助於別人的好事--例如當義工或好好對待朋友或心愛的人--都是很好的分心法。這種嚴格的行為步驟非常重要:UCLA的研究小組發現,只讓病人經歷知道他的強迫思想乃是根源於一種腦的故障還不夠。頓悟本身還不夠有力,必須有行動的配合--不僅要有取代的行動,而且要有拒絕去執行強迫行為的行動。

  十八位病人中,六位沒反應;另外十二位對行為治療有反應的病人很明顯地減少了他們的強迫症狀。有位叫邁克的病人本來有「讀書」的強迫思想,一想到要讀書就先要去做很多先前的「讀書」準備工作;經過行為治療以後,他報告說,目前他在一個月內讀完的書比他從前一年讀的書還多。另一位叫傑克的病人以前每天洗手五十至一百次,現在他的徵狀好了百分之九十,他已經能夠每天只洗一般人可以挼受的次數。第三位病人叫凱恩,是個貯藏者,她家裡堆滿了二手貨;她先生和她連點火爐都不能,因為怕引起火災。他們也不敢叫工人來修理房子,因為怕工人會去報告衛生處。(譯註:雜物堆如倉庫,不合住宅規定,衛生處可取締查封。)經過行為治療後,凱恩終於開始整頓家中的雜物堆。兩年後,她已達到百分之七十五的目標,並且開張了她的小生意。所有這些戲劇化的改進,都沒有用藥物治療就達成了。

  這些變化也反映在病人們的腦掃描上。這十二位用行為治療就有效的病人們,治療前與治療後的腦掃描圖片可看到明顯的腦機制變化。而且,掃描顯示腦變化愈大的,臨床上也看到愈大的反應--病人自己報告他們的機能進步更多。所有十二人都有兩種生理機制的變化:在尾狀核的活動量減少,而且,在尾狀核與眼眶皮質及扣帶回之間緊密關聯的活動量也減少很多。換句話說,強迫症的腦連環扣縮小了,而腦的這三個部位比較可以獨立操作,像正常人的腦一樣。

  這是革命性的資料,「革命性的」是因為它不僅以實驗證明用思想和行為可以改變基本的腦功能,而且給所有要與反抗的生理機制搏鬥的人一線希望--這種方法雖然不可能對所有的人都有效,不過,很可能對許多人會有效的。UCLA的專家們已經證明人的心靈可以用意志來轉變他的冥頑不靈的腦。

  這項事實對像珊卓這種輕型病人有何意義呢?對本書中任何陰影徵候群的人又有何意義呢?

  首先,掙扎於任何一種腦功能異常的人必須開始整天注意他自己的思想過程,隨時隨地用他的思想來鼓勵他的行動。為了要能做好這一步,他必須先學習能從遠處來觀察自己;他必須在內心中培育一個公正的旁觀者。目的是在客觀地列表記下自己的思想,就如同傳統的行為主義者統計行為一樣:一個小時之中有幾次憂鬱的思潮,有幾個狂躁的念頭,有幾次上癮的渴望等等。

  有趣的是,這個特意地記下無用之思潮的舉動其實正可以減少那些思潮。派特森(Gerald Patterson)在《家庭:社交學習對家庭生活的用途》(Families: Applications of Social Learning to Family Life)一書中寫道:遠在一九七○年,行為主義學者就已發現這種效果。他寫道:

  計算你自己的一些行為發生的次數,這個簡單的舉動就足以改變發生的次數!!舉例說,如果你想要增加你花在讀書的時間,你可以開始算算你每天讀幾分鐘書。對一些人來說,這個觀察與記錄的舉動就能增加他們讀書的時間。相反地,如果你有興趣減少咬指甲或對你配偶生氣的思潮,你每天記下這些行為發生的次數,那麼它們發生的次數就會減少了。

http://www.cna.com.tw/Proj_GoodBook/668.aspx

 

妥瑞相關書籍介紹:《人人有怪癖》

 

這本書譯自英文原著《Shadow Syndromes》,我讀的是台灣中譯本,除了書名以外,內文都把Shadow Syndromes譯為「陰影徵候群」。它所闡述的是:「每個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一些些典型神經精神徵候群的「影子」。

  這本書一章介紹一個典型的徵候群,以及該徵候群的影子,也就是一些相關的特質。各章依序為:憂鬱症、輕狂躁、間歇性狂怒症、注意力缺失症、自閉症、焦慮症(強迫症和妥瑞症也在這章中有所描述)。

  善用徵候群的標籤認識自己(是善用,不是濫用喔!)

徵候群的定義方式和疾病是不同的,例如2000年DSM第4版修訂本中所定義的297種徵候群,就是由觀察到的表徵來訂定判斷準則(criteria);如果在某個徵候群的多項準則裡,您每一項都明確地符合,那就可以說您的情形大概屬於該種徵候群,妥瑞症和強迫症也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認定的。但是有可能您在不同的徵候群裡都各符合了幾項準則,卻又沒有全部都符合,或是程度上沒那麼明顯,這本書裡把這樣的情形比喻為「有某個徵候群的影子」,似有又似無──看起來是,又好像不是。

  影子稱不上典型,它沒典型那樣鮮明,如果您因這類情形去看醫生,醫生可能會說您「很正常、沒病」;但這不代表您就沒困擾,不然您何必跑去找醫生呢?應該說,表徵行為既然是腦中各部位分工整合的結果,那每個人身上其實多多少少都會有那麼些憂鬱,那麼些狂躁,那麼些強迫,或那麼些自閉──而這種事是很正常的!

  各種徵候群可以被視為一種標籤,在適當的分類下,讓我們容易找資料好認識它(您可以拿它當作Google或電子期刊的關鍵字),也有助於溝通(不用在那裡跟人形容個老半天)。我們可以看看在各種徵候群的標籤裡,自己符合了哪些項目,多少程度。然後我們可以更加認識自己,並且從典型徵候群的改善策略裡,學到只是陰影徵候群的我們可以怎麼解決生活中的困擾,或是怎麼發揮自己獨特的天賦。

  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因為很多人會問,我「到底」有沒有妥瑞症?我「到底」有沒有強迫症?這個問法實在沒什麼意義,有又如何?沒有又如何?妥瑞或強迫並不是那樣地「全有」或「全無」,您可以用上面所說的影子的觀念來理解,人人身上都有某程度的某些徵候群呀!比較有意義的是去認識自己哪些情形符合妥瑞或強迫的特質,又符合了多少程度。妥瑞或強迫只是個標籤,萬不該只看標籤叫什麼名字,更不要以為這個名字完全等於自己(那樣就濫用標籤了= =|||);善用這些標籤去認識自己和世人才是有意義的!當您要採取一些行動時,您不會因為只知道標籤名字而流於糊塗,多一些的認知會讓行動得宜,心裡也才會踏實嘛。

  「還有那麼一點點不對勁」的想法──往根源處看焦慮、強迫和妥瑞

這本書〈第七章‧潛在的流行病〉對於強迫症有更深一層的描述,有異於傳統只看表面,這本書往念頭的根源去探索,也就是那種「還有那麼一點點不對勁」的想法。這種想法讓人感到有那麼點不太自在,於是有了因應的做法,好消弭那些不自在;但要把一件事從還有一點點不對勁微調到完美無瑕,從不自在微調到心裡舒坦,其實是很耗功夫的,累!若往根源處去看,那麼強迫症的微調行為就不見得是刻板的,對某一事件的不自在可以用多種行為去消弭掉,消弭的過程讓人疲累,是個困擾;但這種吹毛求疵的神經失調卻也是人類異於其他動物,能夠持續改進的原動力,又讓人甘之如飴。

  妥瑞人多少會有焦慮和強迫的影子,您可以從這本書裡學到一些觀念:

1.焦慮是動物生存的本能,典型的強迫症和這些本能有關,例如對穢物和死亡的抗拒;然而當這種本能過於敏感,可能會無時無刻地提醒自己穢物和死亡的存在,因而產生揮之不去的苦楚。

2.一個有焦慮或強迫性格的人,很容易因為自己一點點的過失而有強烈罪惡感,有時別人根本不在意的事,或早已遺忘的事,也會自己想太多,反覆確認是否已彌補了這個過失,或是時時提醒自己以後別再犯。這種特質使得焦慮、強迫一族成為犯罪率幾近於零,善良有美德,「滴水之恩,泉湧相報」的超級好公民。

3.「還有那麼一點點不對勁」的想法使強迫思考驅動強迫行為,成為個人成就或人類成就的一大動力,例如對技術精益求精的運動家,勤於照顧每個音符的音樂家,細節和整體都要完美的畫家,不斷懷疑、推理、找證據的科學家,推動專案或公司持續改進的珍貴員工。一般人的腦部機制會讓事情做到某個程度就認為「這樣應該可以了」,但強迫特質要的是極致的卓越。

4.強迫行為所帶來的成就,也會有附屬的困擾,例如:因精益求精而不斷練投的棒球投手,卻造成肩關節脫臼的運動傷害;不斷思考的科學家會想破頭,半夜三更睡不著,還從床上跳起來上網查資料,只顧真理,不顧身體;推動持續改進的珍貴員工如果處在一個守舊、講究做人的組織文化裡,最後會被要求自請離職,即使沒被請走,也會抑鬱不得志。

5.強迫行為和妥瑞一樣,是種舒服且易上癮的體驗,書中說明這和D2R2受體有關。適度的強迫思考對自己和世界都是有益的,重點是要將這份天賦從黑暗處轉身投入至光明面。例如一個有強迫思考,卻整天悶在家裡的人妻,若能出去找份喜歡的事做,就能讓能量灌注在多元化、有價值的事物上,而不至於在家反覆調整拖鞋擺放的角度或制訂盛飯的標準作業流程,搞得自己和家人都煩悶;一個因強迫思考而追求卓越的員工如果認識了自己的特質,就會懂得投入自己的利基事業,選擇適合自己組織文化的職場,終能魚幫水,水幫魚。

  閱讀本書應注意的事

這是一本好書。但因以醫療從業人員觀點撰寫,用詞會比較直接、明確。書中一些字眼可能會讓你感到不舒服,例如「精神失常」、「不正常」、「病態想法」等。這些字眼並沒有謫貶,更沒有罵人的意思;就像書名說的,人人有怪癖,這些字眼純粹是指腦中的分工整合已帶來生活困擾的情況,而這是每個人多少都有的!

當我們看到這些字眼,感到有歧視意味時,或許我們應該檢討社會大眾是不是因為無知而習於污名化醫學名詞,最後搞得很排斥善用知識來認識自己了!

作者說,這本書是寫給「每個人」的!但我寫的不詳細,詳細的請您看書

http://www.rsn.tw/book20090824shadow_syndrome.html

阿楨 2020-06-19 07:41:29

爆紅一年後殉網,“流浪大師”想回大街撿垃圾 2020-06-18 觀察者網

2020年5月22日,在快手上擁有140萬粉絲的“流浪大師”沈巍突然宣佈無限期停播。“我明明是抱著善意進入網路,卻被整得遍體鱗傷。”
一夜成名讓他結束了26年的流浪生涯,而今面對不堪忍受的網暴壓力,他又選擇用“殉網”明志,讓人們重新審視與他有關的現象。
他談起國學文化神采飛揚,對路人的調侃不卑不亢,還不時冒出幾句擲地有聲的金句。
這個流浪漢,就是去年響徹網路的“流浪大師”沈巍。
沈巍的故事充滿了悲涼的魔幻色彩。
1967年沈巍出生于上海,媽媽是中學教師,爸爸是海員,常年不著家。
1988年高考落榜後,他聽從爸媽的話,進了上海某單位從事審計工作。
在單位時,他發現A4紙只用了一面就被丟掉,既浪費又不環保,於是他把這些紙從垃圾桶裡撿起來,重複再利用。
當事情傳開後,單位裡的每個人都認為他有精神病,儘管他一再解釋,但沒人聽。
節約、環保,不是單位提倡的生活方式嗎?為什麼到了自己這裡,就變成了精神病?
這之後,父母把沈巍送進了精神病院。
三個月後,沈巍逃出精神病院,開始了自己的半流浪生活。
1993年,沈巍的流浪生活開始了。
  回應
憑什麼?人家也會說你也可能是真的有病
一個人因為經常撿拾垃圾桶裡的廢紙,被人懷疑是精神病的幾率是很低的,他說這個只是強調一種荒謬。倘若他說的故事是真的,那麼必然在一個表像的同時,還有很多其他異于常人的舉動,以至於從單位到家庭都認定他有病。
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裡,不到萬不得已,家庭不會承認自己的家人有病,除非真有徵兆;在一個正常的體制內單位,不到看到確切診斷,不會允許一個正式職工長年不上班而拿一份基本工資的。(我所在的的單位也有這麼一位元,抑鬱症長期居家,領基本生活費二十年)有病這種事,很多時候並非是到處顯現出來的,只是在某些特定時刻,因為某些特定誘因而引發出來。
你是對的,他在這次採訪只說了好的一面,在中國新聞週刊對他的採訪中,他母親說他把垃圾塞滿了家裡和冰箱洗衣機,搞的鄰居集體要求他搬出去,他在單位也把垃圾堆放到辦公室裡,因為這個採訪,記者被他的粉絲圍攻了好幾天。

威爾剛 2019-12-20 14:30:31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阿楨 2019-09-24 10:16:52

左撇子的11個獨特之處:男同性戀中竟然多數是左撇子 2019-09-19 新浪科技

  1、左撇子擅長體育運動
  2、左撇子更可能是瘦長臉
  3、擅長數學
  4、不太可能是“左腦優勢者”
  95%的慣用右手者的左腦是主導大腦部分,也是語言功能定位區域;但左撇子僅有70%是左腦為主導, 30%的人語言能力均勻受左腦和右腦控制,或者語言能力受右腦控制。
  5、大腦結構不同
  2019年發表在《大腦》研究顯示,科學家發現與左撇子相關的基因,可導致大腦結構產生差異,這些差異可能意味著左撇子因此具有更好的語言技巧。
  6、更容易患過敏症、偏頭痛等一些疾病
  7、左撇子更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8、感官和表達方式不同
  《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一項研究表明,左撇子行為處理控制源自右半腦,然而右撇子行為處理控制源自左半腦,這項發現可能會影響情緒障礙治療,該研究作者之一、心理學家傑佛瑞•布魯克希爾稱,基於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發現情緒障礙治療應當因人而異,對左撇子人群的治療方案可能對右撇子人群起到負面影響。
  9、男同性戀更有可能是左撇子
  同性戀男性是左撇子的概率比異性戀男性高82%,而同性戀男性是左撇子的概率比異性戀女性高22%。
  10、左撇子酒量較大但少酗酒。
  11、左撇子之謎可能與脊髓有關
  關於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人們的利手性偏好,當前存在幾種理論,在過去幾十年裡,研究人員這與遺傳基因有關,決定某人出生時是右撇子還是左撇子,主要取決於大腦半球之間的基因差異,但是發表在《eLife》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具體的答案與人體脊髓有關。
  研究人員稱,初生嬰兒儘管大腦運動皮層和脊髓還未完全連接,但到15周之後嬰兒逐漸成長,並開始活動,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選擇了自己的利手性,這意味著利手性偏好的關鍵是脊髓,而不是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