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2 07:29:45阿楨

《教養的迷思》

到底是誰才是《教養的迷思》?哈里斯也太青少年同儕至上論了吧,基因、父母、學校與同儕等對青少年的影響力,因不同時空下不同的社會形態而異,作者只依美國現代社會而偏論!另參【圖博館】:快樂學習 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商周出版 2011)

 The Nurture Assumption -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2nd ed.

  內容簡介 

影響孩子未來人格和行為的人,是父母?還是同儕團體?

關於教養,這本書有最與眾不同的答案。

那些長久以來被盲目推崇的不敗信條,因為這本書而黯然失色。

十年來,這本書在心理學史上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更是極佳的讀本。

一九九五年文章首度發表,即引起軒然大波

一九九八年初版成書以來,全球熱銷百萬餘冊,翻譯語言超過二十種

榮獲普立茲獎決選入圍、《紐約時報》年度選書

米勒獎(George A. Miller Award,頒予傑出心理學作家)得獎作者經典代表作

讀者迴響熱烈,各界菁英強力盛讚

  當孩子們功成名就之時,多少的稱譽是父母們應得的?當孩子們作奸犯科為人唾棄時,父母們應該承受多少的責備?這本震撼人心的書,破除了一些有關親子互動深信不移的論點,並提供了該有的解釋。茱蒂.哈里斯藉由她的口才與機智,欲說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儕經驗。換句話說,雙親並不能教導孩子社會化,那是孩子們互相教導的結果。

  我們毫無疑問地相信「教養的假設」(nurture assumption)—— 父母的教養方式能改變孩子的發展 —— 卻忽略了基因的作用,錯把基因的關連性,誤以為是教養的成果。因此,哈里斯以全新的眼光,加上科學證據,審視真實生活中的兒童,並指出「教養的假說」只不過是文化的迷思而已。

 

對於傳統的教養信念與偏見,投下了一顆前所未有的震撼彈。

  為什麼移民的第二代說話口音是和同儕相同,而不是和他們的父母相同?在英國的早期上流社會,許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母在一起,接下來的十年是在寄宿學校生活,結果,言行舉止還是和他們的父親相似,這該怎麼說?「教養的假設」不能解釋這些現象,但是哈里斯可以。

  哈里斯藉由一些民間文獻和科學研究,道出孩童世界的豐富性與複雜性。她指出,從巴西雨林的亞諾馬莫人(Ya̧nomamö,巴西北部和委內瑞拉南部一個好戰的原始民族)到尼加拉瓜的失聰兒童,在第一次社交溝通時,同儕的力量便已改變孩童的生命發展。順著這條思路走下去,我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概念,例如「早期的母子依附關係,決定了日後的人際互動」並不能解釋一些現實的例子:一些有著慘痛家庭經驗的孩子,並不妨礙他在家庭以外的生活求得成就。

“ 我想說的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有些被高估了。

 我希望我的理論能讓養育孩子的人放輕鬆一點,讓父母的壓力減輕一點。 ”

  哈里斯提出的理論,將改變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時,哈里斯也對父母們提出了忠告:你什麼可以做,什麼無法做到。同時也將父母從「不能培育出自信、快樂、舉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惡深淵中解救出來。

  《教養的迷思》內容涵蓋極廣,從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靈長類動物學、演化生物學的觀點,它將回歸到生而為人的最根本問題:「我是誰」,以及「我們為什麼會如此」。

  本書特色

☆ 養子不教誰之過??迷途的父母,請看這本書。

-- 本書打破傳統教養觀念,指出影響兒童發展的不是天性、不是教養,而是同儕團體。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良有以矣。面對孩子的成長,父母到底該怎麼做?

-- 本書強調,遺傳與教養方式並非決定孩子人格發展的絕對關鍵要素;父母真要插手,那麼,鼓勵孩子尋找適切的社交團體,並確保他與同儕相處融洽,比什麼都重要。

☆ 天下父母心,別把自己搞得太緊張!專家建言和忠告大可不要聽!

-- 沒有「輸在起跑點上」這回事,「放輕鬆的去享受親子之樂」,把惱人的教養義務

 轉換成自然而然的天倫之樂,這才是王道。

☆ 關於教養,眾聲喧譁中,作者只想說…

-- 我相信孩子在同儕團體中的表現將影響他的一生。

  作者簡介

Judith R. Harris 茱蒂.哈里斯 曾榮獲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頒予優秀心理學作家之喬治.米勒獎(George A. Miller Award),哈里斯撰寫過多本關於「兒童發展」的大學教科書、暢銷科普書籍,包括《基因或教養》(No Two Alik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Individuality)以及這本《教養的迷思》。哈里斯是位獨立的研究者,於演化、社會、發展心理學等領域深耕多年,見解獨到。《教養的迷思》自出版以來,因其挑戰傳統認知的觀點,在學術界引起了廣大的震撼與迴響。

  〈譯者洪蘭序〉教養的迷思 

  這本書會吸引我的注意力是因為我看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史迪芬.平克居然替它寫序,要能使平克寫序,此書必有來頭(難怪國內喜歡找名人寫序,此招果然有用)。再一看作者的簡介就立刻打動了我的心,原來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三十多年前被喬治.米勒博士(那時是哈佛心理系的系主任)退學的研究生,喬治.米勒在心理學界可是赫赫有名,可以算得上是認知心理學的開山始祖,因為他一九五六年寫的那篇〈魔術數字:7+2〉到現在還是心理學入門必讀的文章。作者哈里斯小姐離開哈佛後,以編寫發展心理學教科書為業,她所寫的書還很暢銷,連續出了三版(這也很諷刺,一個被大學踢出來的學生卻編寫大學生讀的教科書),一九九五年,心理學最權威、退稿率最高(85%)的期刊《心理學評論》,登載了一篇〈教養的假設〉(Nurture Assumption),完全反對時下流行「孩子的好壞是父母的責任」的說法,主張孩子的人格與孩子的同儕團體有關,與父母的教養方式無關。這篇文章從基因遺傳學、社會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的觀點,舉了非常有力的證據來支持這個新的說法。

  幾百年來,沒有人挑戰過教養的假設,因此,這篇論文一出現,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它等於把過去一百年來,人格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家的重要理論都否決了,更令人好奇的是這麼一篇巨著,作者名字底下居然沒有掛任何研究所、任何大學的名字,除了知道她是女性外,完全不知她是何方神聖,這情形在心理學界是從來沒有過的。因猜測她身分而打賭輸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大家怎麼想都想不到這麼一篇重要的文獻會是出自博士沒唸到、被退學的人之手。因為這篇論文,一九九七年美國心理學會頒給了她一個傑出論文獎(outstanding recent article),這個獎,不偏不倚,正是為了紀念心理學會的前理事長所設的喬治.米勒獎。這真是個天大的諷刺了,也替作者一舒四十年的怨氣。

  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博徵旁引。她舉的例子都是你以前知道的,但是從來沒有想到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釋;它使你恍然大悟,原來同一個現象,理論不同時,可以有這麼不同的解釋。難怪心理學家一再呼籲,解釋理論不能有預設立場,一旦先入為主,有了成見再去看證據,連數字都會扭曲。

  基本上,我是同意她的看法的。讀社會科學的人在解釋人的行為時,很少去考慮到基因的角色。人格當然有基因的成分在裡面,因為孩子是父母生的,從父母而來的,所以在談論人格的形成時,必須先把基因的部分分離出來再來看環境的部分,才有意義。當你這樣做後,你就會看到哈里斯「團體社會化」理論的要義了。文化是由兒童的同儕團體傳承下去的,移民的子女採用同儕的文化,一個個都變得跟新社會的人一樣,而跟他的舊祖國不一樣。兒童的社會化並不是模仿大人,因為大人可以做的事小孩一般都不可以做,例如隨意進出大門、很遲上床睡覺、只吃喜歡的東西、可以罵人等等。她舉了一個很幽默的例子來說明:犯人在監獄裡並不是要模仿獄卒,他是要模仿其他的犯人,他才可以在監獄中生存下去。模仿獄卒對他適應監獄一點好處也沒有,因為獄卒可以做的,犯人都不可以做。哈里斯認為人的社會化、人格發展以及文化傳承都發生在同一個地方,用同一個方法,那就是同儕團體。孩子與同儕共享的世界是塑造他行為和性格的地方,同儕團體決定了他以後會是什麼樣的人,不是他的父母。

  她的理論細想起來是很對的。中國人不是也講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嗎?如果父母很重要,為什麼孟母還要三遷?大家都知道孟母是個偉大的母親,假如父母決定孩子的人格,那麼,就算孟母不搬家,孟子也應該很好才對,為什麼她要不嫌麻煩地一搬再搬呢?我們現在知道兒童遊戲的團體對兒童的人格成長是有關係的。

  英國的格林爵士說:「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而是培養人格和情操,對社會有正確的觀念,交到正確的朋友。」一個低層社會黑人的家庭搬到中產階級白人社區去住時,這家的孩子自然就變得跟中產階級的孩子一樣,溫文有禮,因為學校中每一個人都這樣時,孩子就有附和群眾的壓力,他自己就有動機想要變得跟其他的同學一樣。同樣地,白人的家庭搬到貧民窟黑人社區去時,孩子立刻也滿嘴髒話了,因為不是這樣,打不進同儕的團體,別人會排斥你,因為你跟他們不一樣。哈里斯舉出英國上層社會的父母,一年難得見到孩子一、二次,孩子生下來就交給保母、家庭教師帶,長到八、九歲送到寄宿學校去讀書,等到十八歲孩子畢業時,一個個都是英國的小紳士,嘴裡講的英文與照顧他的保母或學校的老師都不一樣,而與這個學校的學生都一樣,可見孩子是跟他的同儕一起社會化。她認為小孩子並不是從大人那裡接受到他們的文化,因為小孩子並沒有接觸到大人的社會,反而是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接受過小孩子的文化,因為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小孩行為像父親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在同一個社區,被同一個方法社會化,假如地方改變了(如移民),小孩的文化就不會像父親的文化了。

  哈里斯也舉生在聽人家庭中的聾孩子,進了聾啞學校後,行為愈來愈像其他的聾啞生,而與父母愈來愈不同。雖然這是一個例外的情形,但是在我們生活周遭到處可見到孩子從他同儕團體得到社會化的情形,這是為什麼青少年要去標新立異的原因,他的團體要想方法去區辨自己與別的團體的不同,所以要儘量從同中去求異,而他為了要變成團體的一分子,也必須去做附和這個團體的行為。從這裡,我們看到李遠哲院長為什麼會提倡「社區營造」的苦心,因為社區正是同儕社會化發生的地方,早在一九三○年代,心理學家哈特蕭就說過:「性格教育的正常單位是團體或小社區。」他發現在一個情境下很規矩的孩子,在另一個情境下就可能做壞事,孩子跟父母在家中所學的道德往往不能延用到家門以外的地方。孩子若很不幸在家中有著不快樂的生活,如父母吵架、離婚,只要他在同儕團體中被接納、被尊敬,他一樣可以長大成為一個正常的人。

  哈里斯甚至舉出在西藏長大的白人小孩麥斯頓,雖然他長得又高又白,跟西藏人不一樣,被他西藏修道院中的同儕所排斥,但是這並沒有阻止他社會化成一個西藏人,所以麥斯頓說他自己是一個「住在白人身軀裡的西藏人」。因此,教改如果想要成功,除了從教育著手之外,另外還需要推動社區的改造,當我們使這個社區成為我們理想中安和樂利的社區時,那麼住在這個社區中的孩子自然就社會化成為一個祥和的好公民了。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名字--「教養的迷思」,我們竟然信奉了它一百年,不曾去檢驗它基本的假設是否成立,這對唸科學的我是多麼大的警惕,去年暑假冒著溽暑將它翻譯出來,如今仔細校對,力求完美,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們的教育界帶來一些新氣象。

  這是一本令你重新去思考過去無條件接受的教條的書。我們臺灣的孩子一向服從權威、信服教條,不敢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創意,這本書打破你過去的習慣,每一句話都挑戰你過去的信念,是一本應該細讀慢看、好好思考的書。為人父母、為人師長者尤其應該看。

  〈專文推薦〉心理學史的一個轉捩點 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

三年前,《心理學評論》上的一篇文章,徹底改變了我對童年和兒童的看法。我跟大多數的心理學家一樣,都認為遺傳的天賦和父母的教養是決定孩子成長的兩個條件。我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決定孩子成長的條件假如不是來自遺傳,就一定是來自父母的教養方式。但是有個名叫茱蒂‧哈里斯的人所寫的文章卻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其實沒什麼關係,有關係的,除了基因以外,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同儕(peer group)。這個人的名字後面也沒有掛她所隸屬的大學名稱。說來奇怪,哈里斯所舉的證據很快就說服了我,因為我們以前就知道這些事實,但是把它擱在一邊。不敢去碰它是因為它跟我們所相信的系統不合,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這類檔案:把跟自己想法不符合的事實暫時歸檔不去想它。

  我是研究語言發展的;也就是說,我是研究小孩子如何從父母跟他們說的話中習得文法的系統。在我們那個是事實卻又令人苦惱的檔案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孩子們的語言和口音最後都變得像他們的同儕而不像他們的父母。研究心理語言學的人都沒有注意這個現象,更不要說去解釋它了。不過,現在這個理論解釋了。

  語言的一些其他現象也符合哈里斯的理論。在許多文化裡,大人並不跟小孩說話(譯註:例如一些印地安文化),但是小孩子一樣可以有很好的語言習得表現,他們只要跟年長一點的兄姐說話就可以了。生活在大人說洋涇濱式語法環境中的孩子,可以自己發展出一套語言來;新移民的孩子,他們也很快地在遊戲場所學會了新語言,回家去糾正他們父母的發音和文法上的錯誤。

  孩子們是在文化中習得他們的特殊母語。日本的小孩學會說日本話,義大利的小孩學會說義大利語,這些語言上的差異完全跟基因無關,假如這些語言上的差異也跟他們父母所教的無關時,哈里斯說,那麼我們可能就需要去重新思考什麼叫文化學習了。以前,我一直認為兒童是透過父母習得社會化的,但是在我腦海深處那個刻意被我忽略的檔案裡,有一個事實卻是:許多成功的人都是移民的後裔(我父親就是一個例子),他們都不曾因為父母不會講新的語言或不懂得新土地的習俗,而受到任何的牽制或困難。

  哈里斯的論文所帶出的議題不僅僅是一個全新的想法而已,她舉了許多心理學、人類學、文化歷史、行為基因、靈長類學上的證據來支持她的看法,這些證據使性別角色的發展及少年犯罪等議題,有了不同角度的看法,我在第一封電子郵件中就問她:「想寫一本書嗎?」

  這本《教養的迷思》主要談的是人格的形成過程中,基因和同儕都很重要,但是父母並不重要,它點出的親子之間的議題是很嚴肅的。它使我們重新思考現行的社會科學模式——嬰兒是一堆反射反應的集合,他空白的大腦皮質,等待著慈愛的父母來充實它。從生物的觀點來看這個想法時,真是十分地不恰當。兒童就跟其他生物一樣,都是演化的產物,必須在掙扎求生存的過程中扮演主動的角色,最後才能達到生殖上的成功。這個看法有深遠的意義,我下面會仔細解釋。

  一個就是,父母和子女的生物利益(biological interest)不盡相同,孩子即使一時順從父母的獎勵、懲罰、榜樣、嘮叨——因為他們還太小,別無選擇——他們也不會讓自己的人格被這些事情永遠地固定著、永久地被塑造。

  此外,智人(※Homo sapiens※)是群居的物種,團體就像任何一個有機體的生存環境一樣,它有有機體必須適應的各種因果關係。一個團體想要興盛繁榮,一定要懂得利用集思廣益的好處及共享累積的資源,這表示一些看起來完全是武斷的當地習俗,其實是有適應上的價值,因為這是這個社區的人所共享的(大家所熟悉的例子,如:流通的鈔票及靠左開車等等)。這也表示儘量從人際關係上去得到益處,而不是讓自己被別人欺負或統御,因為每一個團體的共同利益都可能與另一個團體相衝突,所以做為團體的一分子必須要加入團體對團體的競爭。

  今天,兒童的成敗在於他們在這種環境中茁長的能力;在過去,環境決定了他們的生死,所以他們應該從父母那兒獲得營養與保護,但是他們應該從最好的地方來獲取他們的資訊,在這一點上,父母不見得是資訊最佳提供對象,他們必須要在家庭以外的團體中贏得他們的地位,並且維持他們的地位,而這些團體的遊戲規則很可能跟家庭都不相同。小孩甚至會和父母同在一個競爭團體裡。大自然的設計,顯然不是要把小孩子放在父母的掌握裡。

  同樣不可能的一個想法就是:嬰兒對母親的依附(attachment)會決定他未來進入社會的行為模式。這個謬論在這本書中也自然瓦解消失。一個小孩跟父母、兄弟、同學和陌生人之間的關係是截然不同的,有兆億神經細胞的大腦絕對不會短少計算的能力,大腦可以把每種關係放在不同的心理帳戶之內。這個依附的假說會這麼流行的一個原因,是我們都相信佛洛伊德和行為主義的看法:嬰兒的心智是一塊小的白板,最初在上面刻畫的痕跡會永久保留。

  《教養的迷思》真是一本很少見的書。雖然書中的說法乍見之下很違反人們的直覺,但是在你不斷往下看之後,你會感到活生生的孩子和父母躍然紙上,而不是那種在真實生活中不可能看見的百依百順的虛假兒童。這本書另一個特點就是它對兒童發展研究在方法論上的嚴厲批評。它對學校教育為什麼會失敗的分析使你眼睛一亮,看到以前所未看到的,它解釋了為什麼女性醫師和律師的小孩,會堅持女人應該留在家中當個家庭主婦,以及對本書題目所引發的一個必問問題「你是說我怎麼對待我的小孩都沒有關係是嗎?」有一個非常聰明且不尋常的回答。

  我能夠有機會對這本令人振奮、激發思想活力的書先睹為快,實在是我做為心理學家生涯的一個高潮,一般很少有機會能看到一本書是既有學術性,又有革命性、洞察力,思路清晰有條理,還外加風趣可讀。但是你不要為這個風趣所誤導了,這本《教養的迷思》是一本嚴謹的、有原創性的科學著作,我認為它會成為心理學史的一個轉捩點。

  【本文作者簡介】

史迪芬‧平克教授,前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及認知神經科學中心主任,現任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研究獲獎無數,並獲選為《時代雜誌》二○○四年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公認是喬姆斯基(Noam Chomsky)之後語言學界的天才,也是世界語言學與心智科學領域的領導人物,著有《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語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等書。

  〈專文推薦〉 啟發臺灣的教育改革 曾志朗

  中國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的好壞一切都是父母的關係,所謂「養子不教誰之過」,孩子闖了禍,父母要負責任,在美國會把父母的名字公佈上報,警惕他家教不嚴。我朋友的孩子把前面頭髮染了一叢綠毛,朋友大怒說:「看你這個青面獠牙樣!」孩子公然頂撞說:「還不是你把我生成這樣的!要怪只能怪你自己。」朋友氣得差點一命鳴呼。因此,在習慣了傳統想法之後,突然有這麼一本書出來,告訴父母孩子長大變成什麼樣,跟父母沒有關係,跟他所交的朋友有關係,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這本書說孩子交的是狐群狗黨的朋友,孩子自然作姦犯科,交的是莘莘學子的朋友,孩子自然去考狀元。孩子從他的同儕團體習得社會化,孩子的團體又是從大人的團體(不是父母個人)中習得社會化,這個同儕團體社會化理論真是讓天下父母鬆了一口氣,不必整天揹著兒女不成材都是我的錯的罪惡感。相對地,這個理論也立刻指出團體的重要性,中國人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只不過我們的成語沒有指出為什麼近朱者赤,為什麼物以類聚,而這本書清楚地告訴了你為什麼。

  這本書我很欣賞,因為它把一個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拆開來看它最基本的假設成不成立,究竟有沒有證據支持,這個科學精神是我希望臺灣的學生該有的科學態度,不要因為別人都相信它便不去檢驗它的假設成不成立。

  這本書也解開了長久以來存在我心中的一個疑惑。當我還在加州大學教書的時候,加州通過一個法案,學校要提供雙語師資,使新移民的孩子在剛開始上課時有說他原來語文(如西班牙語或中文)的老師在旁解說,上課不致於鴨子聽雷,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這個立意良好的法案,後來沒有成功。書中提到一個波蘭的移民孩子約瑟夫,他剛入學時一個英文字都不會,但是他注意聽老師說什麼,同學做些什麼,然後他照著做,三個月以後,他已經會說「假如你不給我,我就不跟你玩」的句子。當然,他在新學校的頭幾個月會很辛苦,很有壓力,但是他的英文也因此進步很快。雙語輔助教學失敗的原因就是在於這些雙語學生很自然地聚在一起吃飯、遊戲,自成一個小圈圈,另外形成小團體。這些學生的常模是不說英語或英語說得不好,因此,雖然老師的英語字正腔圓、文法正確,但是對學生而言,並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認同的不是老師而是他的同儕,所以他們的英文反而學得慢。假如學校中沒有足夠的俄國孩子、波蘭孩子、中國孩子來形成他們自己的小團體時,這個孩子便會認同英語的團體,同化成說英語的人了。難怪這個雙語輔助計畫推動了很久,花了很多的錢,最後還是沒有成功。

  先天和後天的爭論至少有二千年的歷史。美國的大哲學家,也是心理學家的威廉‧詹姆士曾說過:「性格就像石膏一樣,定了型就不能改變。」中國人也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天生並不代表命中註定,雖然遺傳在人格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改變它,我們只是要去找出改變的方法而已。書中拉巴茲和聖安德斯這兩個村莊的例子提供了我們答案。

  在第十一章「孩子的學校」中有談到:假如一個社區中,大部分的家庭都有很多藏書的話,社區小學也是傾向閱讀的。如果一個社區中,大部分的家庭覺得讀書是件痛苦的事,非不得已絕不碰書的話,那麼這個社區小學對閱讀的態度就是「讀書沒什麼了不起,不會讀又怎樣」。在一個大家都不讀書的環境中,讀書就成為異類了。所以要推動閱讀,我們必須先營造出一個閱讀的風氣,當一個團體中每一個人都有閱讀習慣時,後加入者自然而然就會去讀書,因為他要認同這個團體。這是為什麼學校會很自然地有校風,一個校風淳樸的學校,出來的學生也個個勤奮好學,哈里斯讓我看到了臺灣的教育改革應該從哪裡著手。

  哈里斯在第十三章有談到體罰,這一點跟我們臺灣的教育生態很有關係,可以供我們借鏡,她認為偶爾發脾氣、打了小孩,不見得會對他們人格造成永久傷害,但是打孩子會傷害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如果做父母的賞罰不公平,你會失去孩子對你的尊敬。我現在看到很多孩子對父母說話沒有禮貌,問三句答一句,愛理不理,再不然就是頂嘴。我同意書中說的父母不必為了孩子的不聽話而自責,但是我也認為孩子會這樣主要是他對父母沒有敬意。愈是打罵,孩子對父母愈是只有怕而沒有尊敬。一旦孩子長高長壯,父母打不動時,語言上的頂撞便出現了,這點做父母的要三思。

  另外,書中也一針見血地指出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最大的危險是他沒有同儕團體,他會失去與其他同年齡孩子遊戲所培養出來的正常關係。因此很多天才都很寂寞,想把孩子往這條路上帶的父母,請細讀這本書。

  我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告訴父母「放輕鬆地去享受親子之樂」,不要去理會那些專家講的話,把自己弄得緊張兮兮,把養孩子變成痛苦不堪的義務。哈里斯指出,原始社會中並沒有漂亮的走馬燈掛在搖籃上,也沒有父母每天陪子女玩,但是每一個嬰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都有很多東西可以看,很多聲音可以聽。他們在兩歲前可能學會的東西比現代嬰兒少,但是當時機成熟時,他們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成為一個人所必須要知道的全部事物,所以父母應該寬心,不要去相信「輸在起跑點上」這種廣告詞。住在風氣良好的社區裡,給予孩子一個溫韾的家庭,在他需要你的時候,及時出現,一切順其自然,就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也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了。為人父母原是上天給予你的福報,弄成今天這樣動輒得咎,把養育孩子變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實非大自然的本意,難怪現代人愈來愈不敢生孩子了。

  我很高興臺灣的出版界生氣蓬勃,國外任何好書的中譯本幾乎都會在最短的期間內出現在臺灣的書店中,這真是一個可喜的現象,電子書的出現更會縮短臺灣與世界的時空距離。對於從事翻譯的人,我們應該予以掌聲鼓勵,畢竟大部分的人讀中文比讀英文快,譯者提供了我們這方面的服務。我們中國人喜歡挑毛病,比較不喜歡從正面給予鼓勵,比如說,中國老師給分數常是扣幾分,認為此題答得不完善,扣去幾分;外國老師給分數常是正幾分,已經答出了多少部分,給予多少分,這是中西非常不同的教育觀念。我們以懲罰的方式,要求孩子力趨完美;他們以鼓勵的方式,要求孩子達到同樣的目的。我們的這種心態也反映在書評中,我了解臺灣的翻譯界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翻譯這一行,使國外的資訊能更快地到達我們讀者的手中。

【本文作者簡介】

曾志朗教授,政大教育系、所畢業,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教俄亥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臺大心理系、中正大學心理所,及擔任陽明大學校長、教育部長、中研院副院長、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等職,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著作包括《科學向腦看》、《見人見智》(與洪蘭教授合著)、《人人都是科學人》、《用心動腦話科學》,並譯有《心理學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tion in Psychology※)(與洪蘭教授合譯)等書。

 

《教養的迷思》第10、11章,性別的規則、孩子的學校

 

如果只是從實用來講,大家可以從這兩章開始看,不過文章中會有向前引用案例、文章、人物,如果提到的看不懂也是正常。

還就是只摘錄一些印象深的句子,這兩章可以說是我摘錄最多的了。

  第十章 性別的規則

p.287 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自己的類別,也覺得跟自己類別的人玩比較有趣,因爲這些人會想做他想做的事。到五、六歲的時候,幼稚園中的小朋友大部分是跟同性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

團體社會化最重要的時期是從六歲到十二歲,也就是所謂童年的中期。在這段時期裏,我們社會中的孩子會把所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都花在與他們同性別的朋友一起玩上面。他們。。。。這個性別的社會化不僅是與同性別的同伴玩耍的結果,它更是自我分類的結果。

p.290 跟別人一起玩需要合作,合作的意思就是有的時候要做別人要求你做的事情。這個要求有的時候是以建議的形式,有的時候是以命令的形式表達的。研究者發現,小女孩越長大越會對她的同伴做各種建議,假如她的玩伴是女的,她們就會一起去做。但是小男孩卻會越來越不願意去做別人建議的事,尤其建議的人是女孩子的話,更是如此。

p.291 從男性和女性同儕團體中所浮現出來的社會結構是很不相同的。男性團體比較大,比較有階層性。

男孩關心的是競爭和主控權、占據和保護自己的領域,以及證明自己是最強悍的,所以他們比較會去直接挑戰別的男孩或接受別人的挑戰、冒險、展現自我,並且隱藏自己的弱點。

p.293 這些男孩子喜歡玩的遊戲,其實就是戰爭的模擬。

p.294 女孩的關系常是很親密的小團體,不要外人加入;但她們的親密關系不一定能維持得很久。女孩子比較不會直接顯示敵意,她們報複別人的方法是使用反間計,使敵人窩裏反,把敵人的朋友變成敵人的敵人。

p.299 在人口稀少到不能形成男孩和女孩不同團體的族群中,男孩和女孩的行爲就很相似,這是因爲他們把自己分類成爲「孩子」。

一萬年前,人類發明了農耕,使我們可以提供孩子很多的玩伴。

p.300 大多數的女孩子很早就發現她們對男孩子沒有影響力。她們在男孩子開始回避她們之前,便先回避男孩。她們寧可跟女孩一起玩,因爲女孩會聽她們的,而男孩總是要別人聽他的,以他的方式玩。

所以女孩形成自己的團體,使她們可以做她們想做的事;這種方法一直到青春期都還行得通。到了青春期時,這兩組又要合起來了,,,,。在青春期時,會有別的顯著方法來區分小團體。你會看到有運動好的小團體、有功課好的小團體、有壞孩子和不良少年的團體,還有以上皆非,什麽都不是的團體。這時候,團體中又是男性、女性都有了。。。。。通常都是男性做發言人、說笑話的人,而女性是聽從的人、發笑的人。

女孩子的自尊及自信是在青春期開始走下坡的,,,,,。我認爲這是女孩子發現自己在青少年團體中的地位所導致的。

女孩若想要有任何地位,她就必須要有一些特殊的才能是這些男孩看得起的,不然她就是要很漂亮。假如她這兩樣都沒有的話,她被男孩忽略的機會就很高。

有兩件事會影響一個人對自己的感覺:一個就是地位,另一個就是心情。

p.303 問題是,她們還是得遵循男孩的規則。她們小時候所學的那一套學校操場上的遊戲規則,如今搬到現代的社會上演出了。

來自內在和外在附合同儕團體的壓力以及團體的對立效應,也只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力。是統計上的差異。。。

  第十一章 孩子的學校

p.310 派特森發現A小姐對她的學生有深遠的影響。A小姐的學生到了二年級時,功課都很好,雖然他們被分到好幾個不同的班上去,但是A小姐的效應一直到她的學生七年級時,都可以看得見。所以他找出這些曾經被A小姐教過的學生,與他們面談。他發現A小姐的學生長大成人後的表現,也比其他老師的學生來得好。以成就來說,A小姐班上的學生爬得比其他學生還要高。

從A小姐以前學生的口中,他發現A小姐簡直就是一個聖人。她從來不發脾氣,而且放學後會留下來幫助那些功課趕不上的孩子。雖然這些孩子的背景非常不同,但是每一個學生在她的教導下都學會了讀書。她會把她的午餐分給那些沒有帶便當或帶不起便當的孩子吃。在他們畢業二十年以後,她還記得他們的名字。

p.311 領袖可以有三個方法來影響團體。第一,他可以影響團體的常模、團體成員的態度,以及他們認爲適當的行爲。

第二,領袖可以界定這個團體的範圍——誰是「我們」,誰是「他們」。

第三,領袖可以塑造這個團體的形象,也就是這個團體對自己的看法。

一個好的領袖在這三方面都能有所發揮。一個好的老師可以防止學生分裂成小團體,而將整個班級帶成一個向心力很強的「我們」,使這個「我們」把自己看成學者,看成有能力、肯若幹的人。

p.312 這些班級最大的特點是他們對學得慢、跟不上進度的同學的態度。他們不但不取笑他,反而替他加油。

你在亞洲的學校裏(比如說日本)也可以看到這種情形。小孩子如果做不好,他會接受同學的批評;如果做得好,全班會給他獎勵。一個孩子的表現不良,會影響全班的聲譽,被看成是全體的恥辱;同樣的,一個孩子的進步也會被視爲是每一人的勝利。

p.333 一旦孩子分裂成小團體之後,再要他們回複象以前那樣的團結就不可能了,因此,最好是一開始就不要讓他們分裂。有幾個方法,老師們可以一試。

一個方法是使孩子的背景盡量相似,這是爲什麽女孩子在女子學校的數學和科學表現比較好,傳統的黑人大學會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黑人科學家和數學家。這也是爲什麽學校的制服有用。

另外一個方法是重新創造一個新的團體,打散其他的團體,也就是說,給孩子一個無害的方式來分組。是海豚隊對小鯨隊,而不是有害的分組,象是男生對女生、有錢對無錢、聰明對笨蛋。

假如所有的都不成功,最後一招就是提供他們一個共同的敵人。

p.334 領袖可以使團體團結或分裂,我認爲老師的工作不是去強調學生的文化差異(這個父母在家中可以做)而是要去淡化這些差異。老師的責任是給學生一個共同的目標,使他們團結起來。

《教養的迷思》真是一個蛇頭虎尾的書,中文一直到487頁,而英文參考書目達到35頁之多,最後這幾章是信息量最大的,我覺得哈裏斯的話還沒講透講完。

  第十二章 長大成人

p.336 青少年並不是想變成大人,他們是想與大人劃清界線,把他們和大人區分出來。

即使是最贊成教養的假設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青少年受父母的影響比較小,受朋友的影響比較大。

p.337 第一,,,,他們的行爲不能象大人。第二,,,。孩子的目標是去變成一個成功的孩子。

p.338 小孩子希望像他的同伴一樣,而且他最希望的是能夠像他團體中地位最高的孩子一樣。在不同年齡混雜的孩子團體中,大的孩子地位最高,小的孩子跟在比他大一、兩歲的孩子後面,眼光中充滿了羨慕與敬仰;就像雅諾馬莫族的孩子一樣。

p.339 大孩子的開懷大笑是趨使他這樣做的鞭子,比他小一點的孩子對他的敬仰是他的動機,也是驅使他往前走的紅蘿蔔。

想要在團體中有崇高的地位、想要像大孩子的欲望,這是來自團體內,是在「孩子」的社會類別之內的。而大人則是不同的種類。對孩子來說,大人並不是「我們」的更高層地位;大人是「他們」。

你也不要被雅諾馬莫的孩子在遊戲時會假裝他是大人而蒙蔽,他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他自己的父親,而是一個他心中理想的大人。在遊戲中,孩子可以扮演任何他所喜歡的角色,巫婆、馬、超人,或是嬰兒等等,他們不會把想像與現實混淆。

p.343 爲什麽部落社會的成年儀式要這麽嚴酷呢?艾伯—艾伯斯費爾說,因爲它一定要把男孩從家庭中解脫出來,使他在一個新的層次上認同他的團體。

成年儀式的目的是把他從遊戲團體中拿出來,與他的同伴一起放在新的社會類別中。在那裏,別人期待他做男人的工作、負男人的責任。

p.344 現在我們活在複雜的時代,光是兩個團體已經不敷使用了。一個人可以長得跟大人一樣大,但不是大人。因此我們必須創造另一個新的社會類別來包容他們,這種類別就叫「青少年」。在一九六○年代,新的類別又産生了,因爲那裏社會上有許多人年紀比青少年大,但是他們不願認同大人,他們有自己的類別,但是沒有任何的儀式來標記入會。當你離開家去上大學時,你就進入這個團體中。

我們的祖先都是打贏的人,所以我們才會偏向認同一個團體,偏好我們自己的團體。

p.345 我們愛我們的孩子因爲他們身懷我們的基因,這個理論預測了我們會比較喜歡跟我們長得像的人,

p.346 青少年生活中最大的問題——這個使青少年不停地問卻又難以啓齒的問題就是:你是我們的一份子還是屬于他們?假如你是我們的一份子,就證明給我們看,用你不在乎他們的規則來證明你是我們的一份子。

p.347 今天青少年所做的各種「當面」(on-your-face)的反抗,是我們社會的特色,因爲我們送孩子去上學。在認爲十四歲的女孩可以結婚、十四歲的男孩可以保衛家園的社會裏,就沒有這種反抗發生,因爲這些十四歲的男、女孩已經被分類成大人了,他們沒有任何動機去說他們與大人不同。

p.348 當青少年聚焦在一個地方(比如說高中)時,他們才形成一股力量。

當你有一群既不是孩子又不是大人的人時,你就有了使社會快速改變的機制。

改變文化的是十幾二十歲有自己團體的年輕人。。。。他們采用不同的行爲和不同的哲學,他們發明新字、新的裝飾方法,他們把這些行爲、哲學等等帶入成年期。

p.350 到了高中,改換黨派就比較困難了,到孩子進入高中時,大多數都已經定型了,

p.351 他們同屬一個社會類別,並不表示他們就彼此情投意合,

p.354 賴福特說,同儕壓力不是逼你去附和大家,而是一種欲望,希望去得到一個跟團體認同有關的經驗,

p.357 反對抽煙的廣告?.....熒幕上顯示每一次青少年買一包香煙,煙草公司的大老板就陰惡地笑一下。

p.358 他們是去做那個團體的常態行爲,或是去做一些可以增加他團體地位的事情,或做一些避免失去既有地位的事,

p.359 所以當孩子去尋找跟他一樣的人做朋友時,他其實是在尋找跟他有相似基因的人。

要弄清楚少年犯罪的原因,就必須了解裏面的四個因素:文化、文化中的年齡類別、年齡類別中的同儕團體,以及個人。

p.360 假如把這些不良少年送進監獄或感化院的話,他們再犯的比例更高,從我已經告訴你的這些訊息裏,我希望你會看出來,爲什麽這些犯過罪的孩子跟另一些犯過罪的孩子關在一起無法矯正他們認爲犯罪是正常之爭的觀念。

童年是附和壓力最強烈的時候,伸出頭的釘子是會被毫不留情地敲平的。

童年是同化的時期,是孩子學習如何跟同年齡、同性別的人有一樣行爲的時期,這是他們社會化的方式。

但是童年也是分化的年齡。孩子學習自己是什麽樣的人,長得漂亮還是平淡,是強悍還是軟弱,快速還是緩慢,將自己和別人相比就會了解了。

  第十三章 機能障礙的家庭及問題兒童

p.367 父母不可以忽略孩子或虐待孩子。不可以這樣做有許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孩子是個有思想、有感覺、很敏感的人,他完全依賴父母的保護與養育,我們可能無法掌握他的明天,但是我們掌握他們的現在——父母可以使孩子的日子很不好過。

我們也不要忘記父母也是有思想、有感覺、很敏感的人,孩子也有能力使得父母日子很不好過。

p.376 青少年犯罪是一個團體的行爲,是年齡團體之間的戰爭,這些孩子大部分沒有心理上的毛病,這也不是他們家庭的錯。他們是社會化了,沒錯,只不過是被他的同儕社會化了而已。

p.377 幾乎所有的再輕微一點的犯罪特征,對狩獵采集社會的男性很有用、對他的團體也很有用。

這表示理智可以蓋過沖動的脾氣。一些天生就有犯罪特性,但是又有中上智力的人,他的聰明。。。。。

p.382 但是金錢最重要的影響是決定他們所能居住的社區以及他們所能念的學校。

貧窮迫使單親的母親住在一個社區中,這個社區裏面也有很多單親母親,還有很高的失業率、輟學率,和青少年懷孕率及犯罪率。

p.383 每一次搬家,都得重新適應新的同儕團體常模、新的社會階級要去爬,而且每一次都得從最低處往上開始。

搬家破壞了孩子在同儕團體中的地位,幹擾了他的社會化,因爲他很難去適應一個團體的常模——尤其是這個常模一直更換的話。家庭收入決定孩子可以住在什麽樣的社區,以及什麽樣的同儕團體常模;而頻繁的搬家次數以及偏低的家庭收入則會增加孩子輟學或懷孕的危險。

p.386 假如研究法沒有把基因的成份抽離,那麽他們就會把基因的成份錯誤地解釋成家庭環境影響的證據。

p.388 離婚對孩子不好,有好幾個層面可以來說。第一,它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懲罰。父母離婚的孩子通常會經曆到嚴重的生活品質下降,經濟情況決定了他們所居住的社區,而他們住在那裏會有嚴重的影響。第二,孩子常要搬到新的地方去。有的時候他們甚至要搬好幾次。第三,它增加孩子身體被虐待的機率。跟繼父母住的孩子被虐待的機會,比跟生身父母住的要高得多。第四,離婚中斷了孩子的私人關系。

p.393 在家裏挨打可能會使孩子在家中的行爲更糟,或是它是一種母—子關系的指標,他或者是母親的日子過得並不怎麽如意。

如果敲打頭部或是猛烈地搖晃孩子的話,長期的過度暴力會引起孩子行爲的偏差,心理學上稱此爲「創傷後壓力失常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現在他們願意承認孩子的行爲會影響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通常我們是沒有辦法區分。。。。。。

p.395 總有某些物質(像是不討人喜歡的臉,或是身體虛弱)都會使別人去欺負他。

p.396 如果他們同儕對他們不好的話,他們覺得這些不好的經驗對他們會有長遠不良的影響,安伯特認爲「同儕施虐」(peer abuse)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只是還沒有人去正視它。

在自傳中,表示被同學負面對待的答案,遠比被父母不公平對待的答案來得多。。。。。在自傳中,你會讀到一個本來很快樂、適應很好的孩子,在被同儕拒絕、排斥、講閑話、種族歧視、嘲笑、欺負、性騷擾、追趕,或挨打後,便突然地萎縮下去。有的時候,心理上的痛苦會造成生理上的病態、學業上的退步。

p.397 穩定的同儕團體比家庭還更需要、更重要。

p.398 所有正常的青少年都寧可跟他同學在一起而不願跟父母在一起,這是爲什麽父母要實施宵禁(curefew)、規定什麽時間一定要回家的原因。但是宵禁就是告訴我們,青少年寧可在別的地方也不願在家,父母得忍受這個事實。

p.401 好的事情常會聚焦在一起,壞的也是如此,這就是相關。

  第十四章 父母能做些什麽?

p.415 當團體意識很薄弱或甚至不存在時,分化就勝過同化。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會去找尋自己專屬的領域創造自己特殊的天空,這個方式擴展了家族的技能,也減少了兄弟姐妹間的直接競爭。

p.416 童年時期在家中所做的事業、政治或宗教的選擇,是會影響一生的。這些可能會被帶到同儕團體去,但是不會被同儕所改變,因爲小孩子是不會去注意或在意這些的。

p.419 也許,我們需要一個最小的、同性別的基本人數,來形成團體意識。

p.420 神童及天才,,,,。在學術上有天分的孩子從父母那兒得到很多東西,書、電腦、參觀博物館等等,但是他們會比別的孩子多得到的原因,是因爲他們要求這些。所以在後面推動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

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最大的危險是他沒有同儕團體,他會失去跟其他同年齡孩子遊玩所培養出來的正常關系。

父母選擇孩子同儕的權力 這是所有父母都有的權力,這是他們可以控制孩子未來走向的方法之一。

p.421 但是一個智力在中等以下的孩子如果去上的學校都是中上智力程度的話,比較會被同儕排斥,

假如是我的話,我寧可讓孩子被同學排斥,也要送他去上最好的學校——一個擁有聰明用功的學生,一個沒有人會因爲你愛讀書或拿A而取笑你的學校。

p.422 這位校長是對的,態度是可以傳染的。假如一個團體中有足夠的人已被傳染,而這個團體可以不再分裂成小團體的話,那麽幾乎全部的人都會有同樣的態度。

他們把父母對教育重要性的觀念帶到同儕團體來,而且這些觀念都被保留住了,或許是因爲大多數的同儕父母都有這個觀念。

p.424 有的時候,孩子被人欺負是因爲他好欺負的名聲已經傳了出去,而想要改變同儕團體的這個觀念,是十分困難的。

根據專家指出,自尊是一個人可以給他孩子最寶貴的東西。父母扮演著塑造孩子對自己意識感覺的最重要角色。

自尊低可能是憂慮的症狀而不是它的原因,,,,

p.426 一般來說,自尊是一個人在團體中地位的函數。小學生很清楚當自己跟同學相比較時,自己是比人家好還是比人家差,他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人家心目中的地位。假如他在同儕團體中的地位一直不高,而且持續很久的話,這會在他的人格上留下永久的烙痕,而且會毀掉一個人的童年。

像這些小事就成了一輩子,或至少是好幾年都要被貼上的標簽。

父母無法防止他們的孩子不被同儕團體做負面的「角色指定」,但是他們可以減少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他們對孩子的外表可以有些控制權,讓孩子看起來很正常、很有吸引力,因爲外表還是有些影響的。所謂「正常」,指的是給小孩子穿別的孩子也會穿的衣服;所謂「吸引力」,指的是帶那些臉上長滿青春痘的孩子去看皮膚科醫生,帶那些牙齒不整齊的孩子去看牙齒矯正的醫生,,,,。

p.427 你可以跟你的配偶學很多事,婚姻可以改變或影響你的事業和對宗教的看法和選擇,但是它不會改變你的人格,除了短暫的、跟情境有關的時候。

p.428 父母也可能是不講理的野蠻人,孩子很快就了解這一點——雖然他不會認爲每個人都是壞人——他和父母的關系也就好不了了。假如父母一直都以不講理的方式對待他,那麽這個關系就一輩子好不了。

p.429 演化與孩子的教養雖然你的孩子不跟你在一起時,你無法控制他的行爲,但是你可以決定他們在家裏時應該怎樣。你沒有辦法決定世界要怎樣對待他,但是你有很大的權力可以決定他在家中的快樂與否。

市面上有一些關于教養孩子的手冊,,,,,因爲大部分都沒有考慮到孩子天生是不同的,所以其中很多是廢話。

p.430 演化要年輕人如何表現才能生存下去。

p.432 假如爲人父母是件苦差事的話,你認爲黑猩猩會去做嗎?「父母」應該是要享受爲人父母的樂趣,假如你並沒有享受到這個樂趣,或許你太努力、做得太過頭了。

父母本來就是應該統禦他們孩子的,他們本來就該掌管一切。

父母本來就知道得比孩子多,應該可以告訴孩子怎麽做而不必覺得羞怯、沒有信心。父母也有權力有個快樂、安寧的家庭生活。

對傳統社會的人來說,「父母取悅孩子」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p.434 在我們的社會中,平等和公平的想法使得兄弟姐妹不和,父母想要阻止大的管小的,反而使得兩人之間的關系變壞。

p.437 不要去管專家告訴你的話。愛你的孩子,因爲孩子很可愛,而不是因爲你認爲他們需要愛;享受他們,盡可能地教導他們你所有的知識。放輕松點,他們將來會怎樣並不會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顧。你既不能使他們完美,也無法毀滅他們。他們不應該是你可以使其更加完美或加以毀滅的;因爲他們是屬于明天的。

  第十五章 審判教養的假設

p.442 當那些晚上連睡覺時間都沒有的父母得知他們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有品質的時間時,父母會覺得對孩子有所虧欠,所以他們就買很多的玩具給小孩以爲補償,現在的美國小孩所擁有的玩具是很驚人的。

p.446 他們哪裏做錯了?

第一個錯誤是有關孩子的環境。(家庭or團體)

第二個錯誤是有關社會化的本質。。。。。小孩子必須要去學他自己社會類別人的行爲。在大多數的情形下,孩子是非常樂意去做的,社會化不是大人對小孩做的事情,它是小孩子對自己做的事情。

第三個錯誤是跟學習的本質有關。

第四個錯誤是與遺傳的本質有關。

第五個錯誤是忽略我們演化的曆史。

p.448 團體是孩子的自然環境,,,

社會化是從適應一個人的行爲,到同一社會類別中其他團員的行爲的曆程。

我們學會如何去掩飾我們的不同;

我把社會化看成玻璃的漏沙計時器。開始時是一堆都不相似的人,在他們擠過中間的漏鬥時,被團體的壓力壓得很相似。到成年後,壓力減少了,他們又逐漸變回他們自己。人活得越老,行爲越奇怪,因爲他們不再去掩飾自己的不同點。跟別人不一樣的代價已經不那麽嚴重了。

孩子認同與他們相似的人所組成的團體,並采用這個團體的常模。他們不認同父母,因爲父母跟他們不一樣;父母是大人。

p.450 一個男孩可以在家耍賴、吵鬧、哀求、抱怨,但是到了團體裏,他就必須要很酷、很強悍。

p.453 父母親和孩子的關系是一輩子的聯結,每一次回家探望父母都給我們一個機會,去重新檢視童年的經驗。。。。然而,我們童年的玩伴已隨風而逝,我們已經忘記在遊戲的操場上發生過什麽事了。

  附錄一 人格與出生別

p.464 在社會科學中,不發表沒有差異的結果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問題,不過沒有人把它當作嚴重的問題來看待(這個問題也存在于醫學研究中,它的後果就嚴重多)。

  附錄二 驗證兒童發展的理論

p.475 不論這個關系的不平衡是怎麽開始的,它變成一個自我循環的互動方式。

 

p.479 在男孩子中(女孩沒有)高度常是在同儕中地位的一個粗略指標,比較高的孩子在團體中的地位也比較高。。。。。很矮的孩子常有各種情緒上的問題。

對女孩來說,漂亮與否是在團體中地位的一個指標,

要驗證發展的理論,我們必須要分離出三個影響孩子行爲和人格的因素:他們的基因、家庭的經驗,以及家庭以外的經驗。

p.482 習得的行爲與習得的環境有很高的相關,它是針對那個環境的學習。

p.487 團體社會化理論預測不管一個孩子的家庭環境有多糟,假如他可以有下列的條件的話,他還是會成長爲一個正常的人:(1)沒有從父母那麽遺傳到任何病態的人格特質(所以必須要用收養的孩子或繼子來驗證這一點);(2)大腦沒有因爲被忽略沒人管或被淩虐而受傷;(3)跟同儕有正常的關系。我們可以稱之爲灰姑娘實驗。

灰姑娘,你知道的,後來有個美滿的結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7952e0100rpzf.html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2010-04-11

 

  1、作者是在挑戰育兒的常識,而實際上很多我們認爲理所當然的“常識”誕生的曆史也不久,這些“常識”一開始就是反抗傳統的。只是由于整個社會對專家或專業人士的迷信,才讓其成爲衆人普遍接受的常識。父母以及以父母爲核心的家庭環境,並不能對孩子的人格發展産生決定性的影響。充其量父母的教養能夠影響的是在家庭這個小情景中,孩子的所作所爲,決定他們一生的因素發生在他們的玩伴,同學的身上。   

  2、作者更大的雄心是在建構人格發展形成的理論體系,她層層剝繭式的探討,讓我覺得之前對一些理論的認同太過草率。社會科學的困難在于很難用實驗的方式對理論進行驗證,因爲研究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研究的環境是紛繁複雜的社會,無法如自然科學那般可以對參數任意調整,對環境進行簡化假定。也正因爲如此,要對一些貌似科學的社會研究報告小心對待,看起來正相關的兩個事件,很可能是以下因素的結果:概率、刻意的分析方式、先入爲主的思想。   

  3、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影響實在太過深遠,以至于在很多領域被濫用了,過猶不及,産生了很多謬誤,包括對我自身的認識。至少,它並不是一個普適的真理,可以找到很多無法適用的案例,同時,對它的運用方式無規則可循,運用的過程又可能加入複雜的社會、文化因素。   

  4、從很多已有的研究結果和資料中,發展出一套自圓其說的理論,這個家庭主婦的思辨能力讓人佩服。   

  5、無法判斷書中理論的科學精度和准確度究竟幾何,但它的確解釋了很多難以解釋的現象,或者解釋的更讓人信服。   

  6、解釋,解釋能力,作者評判一種理論時所用的字眼,提醒我,心理學、社會學等等玩意兒,至少在今天,仍然是建構在一系列假設上的解釋科學,其研究方式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標准去衡量對比,其成果也不需要以確信1+1=2式的態度去接受。   

  7、人生,以及由無數個世世代代的人生組成的社會,實在是複雜和麻煩,麻煩讓我們總是希望找到一種理論去解釋進而解脫,但複雜又讓這成爲不可能。最後還是得返璞歸真,順其自然。   

  8、看完這本書,能否對撫養孩子有實際的意義?我不清楚。人生是一場冒險,要爲一個孩子擔起指導人生的責任更是風險巨大。所有的育兒理論,甚至是成人生活手冊,其實都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無法作爲絕對遵循的金科玉律。至于運用本書的理論,爲人父母者最可能需要做的,是讓自己身處一個好的團體,爲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團體。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157532/

 

環境比家教對于人格形成作用更大 2009-01-11

 

  人類人格特征的形成,來自于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兩個方面。

  爭辯性和攻擊性的人格多半來自于先天遺傳。

  後天環境中,家庭環境的影響力遠遠不及社會影響力對人格形成的作用。兒童早期在家庭中習得的經驗,當他離開家庭到社會上後,可能會很輕易的抛棄。兒童可能在家庭和社會中,具有雙重人格。家裏稱王稱霸的小孩,在學校裏可能是個溫順的小孩。兒童善于建構不同環境下使用的不同人格。   

  在傳統社會中,兄長帶著弟弟玩,統禦年齡小的弟妹,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孩天生就不是平等相待的。   

  1-3歲的兒童開始學習模仿,並開始交朋友産生友誼。孩子的社會化主要發生在遊戲團體中,而非家庭中。兒童在3歲左右開始獨立自主階段,所以可以上幼兒園。

  兒童的行爲模式是模仿大一點的孩子的,他們會修剪自己的行爲以便和團體一致。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吃某樣東西,威逼利誘都是沒用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把他放在喜歡吃這種食品的孩子裏,讓所有孩子吃給他看。團體意識影響孩子的人格形成。

   小孩社會化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自己是哪類人,屬于哪個團體,對于3歲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區分是性別和年齡。

  小學的6年,是最重要的6年,人的人格形成、社會化,都發生在這段時間。人類的團體意識開始起作用。關系(一對一的友誼)重要性遠不如團體的重要性。

  早熟的和年齡大些的孩子,在團體中的地位相對高,有統禦地位。長大了也更容易有自信心。幼年地位的高低對人格有長期的影響。個子小的孩子更容易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不足。

   同伴的重要性遠勝于父母。沒有父母的孤兒,如果有同齡朋友的童年,長大後人格並不會出現異常。因爲他們有彼此。

  取笑是團體中最重要的武器,以便剔除團體中不受歡迎的行爲。

  父母將很小的嬰兒分床睡:在進化史上,狩獵的族群中嬰兒絕沒有單獨放在一邊的情形,因爲到處會有危險,晚上的時候,嬰兒都是和母親睡在一起的。所以將4歲的小孩就睡到另外一間,是很不科學的。這樣的獨立培養方式不值得提倡。

   童年時如果家庭沒有良好的溝通,有嚴酷虐待情況,則兒童不能將家庭和社會兩種情景的人格良好與家人分享,怕讓家人看到他在社會上的樣子,會導致多重人格的發生。   

  啓示:父母對于子女的影響,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的說教,社會和同伴對于人格的形成作用力更大。所以父母重要的是幫助子女選擇好的學校、選擇好的居住社區、選擇好的朋友。“孟母三遷”就是這個道理。

   回應

  我覺得可能是看小孩跟什麽人處的時間長短決定。跟父母接觸多,受父母影響就多;跟社會接觸多,受社會影響力就大。如今社會,小孩一到3,4歲就送去學校,自然是受學校中同齡人的影響大。所以父母給小孩選擇好的學校看來確實是有一定的必要性。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616255/

 

相當有啓發意義的一本書,雖然不很認同作者的結論 2012-02-01

 

  最大的啓發,是讓人注意到此前被忽略的同齡夥伴團體對兒童人格形成的不可忽略的影響。   

  不過,我對作者的結論不是非常100%認同,感覺作者有點矯妄過正了。

  我直觀的意見是,父母,兄弟姐妹,夥伴,同學,老師以及社區、社會大環境都在影響一個人的人格形成。最終形成的人格模式,是所有這些因素的合力的結果。至于其中哪些因素影響大,哪些影響小,需要具體地去研究。

   個人的意見是,大部分情況下,因爲父母和兄弟姐妹通常給的壓力和威脅沒有外部的團體大(書中言“因爲外面的世界並不會因爲他們是孩子而對他們特別優待。在家中,他們可能會聽到‘你的作爲傷透了我的心’,但是在外面的遊戲操場裏,他所面對的是‘你是笨蛋’ ”),而外部團體的壓力和威脅,則取決于團體的人數(?)以及共同生活的時間長短等因素,因此大部分情況下,兒童人格的形成主要受與他長期生活的最大團體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需要意識到,對尚未有獨立判斷能力的兒童而言,父母們是在跟外面的團體競爭對自己的後代的影響力。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28912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初期同儕團體的形成與影響 

by吳明燁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 文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從 「 物 以 類 聚 」 ( 相 似 性 ) 的 觀 點 , 探 討 在 國 中 學 校 環 境 脈 絡 中 , 青 少 年 初 期 同 儕 團 體 形 成 的 因 素 與 其 類 型 ,並 比 較 父 母 與 同 儕 的 影 響 力 , 以 進 一 步 廓 清 同 儕 影 響 的 方 式 與 範 圍 。 根 據 334 名 士 林 區 國 中 男 生 之 問 卷 調 查 資 料 , 本 研 究 運 用 聚 落 分 析 法 ( cluster analysis ) , 將 青 少 年 同 儕 團 體 依 其 學 業 成 績 與 問 題 行 為 表 現 及 其 他 家 庭 特 質 , 區 分 為 三 種 類 型 , 並 發 現 同 儕 團 體 歸 屬 對 於 青 少 年 問 題 行 為 具 有 顯 著 的 影 響 力 , 但 是 與 學 業 成 績 則 無 顯 著 關 聯 性 。 最 後 , 本 研 究 並 依 據 研 究 發 現, 對 於 學 校 分 班 政 策 與 父 母 管 教 方 式 提 出 建 議 。

http://www.scu.edu.tw/society/journal/abstract/j8-1.htm

 

了解青少年的同儕世界

 

    青少年十分在意朋友、同儕的接納或看法。研究發現,最受青少年重視的十項價值觀中,友誼排在第三。當他們有困擾時,最願意找的人也是同儕。青少年階段的同儕間,誠信、親密關係建立、合作態度、遵守社會規範等與人際互動培養有密切關係。在此階段出現同儕的影響力漸增,父母的影響力漸減的情況。

    青少年時期的友誼強調互相信任、情感依賴,分享內心世界。朋友在一起不只是活動,而是分享個人想法。當朋友不能彼此分享時,會帶來壓力和沮喪。

    談得來的朋友們因共同的興趣或才能,組成了所謂的同儕團體,靠著彼此互相幫助、分享生活想法來維持彼此的情誼,具有強烈的內聚力。

    同儕團體具有以下特性:

一、地位平等:與成人相處時,青少年多處於附屬地位。而在同儕關係中彼此地位平等、較能相互學習。

二、心理的自由性:同儕間沒有被迫接受的成人權威,容易表達個人價值觀點,探索自己在團體中的關係與地位。

三、接觸密集性:青少年喜歡接觸同儕團體。常花許多時間相處或從事有共同興趣的活動,談論彼此有興趣的話題。

四、充分互動性:同儕彼此接觸密集,而且話題較不受限制,彼此溝通是頻繁的。

五、關係密切性:因為接觸頻繁且與同儕團體溝通的話題較不設限,因此有困擾時,會優先考量彼此為傾訴的對象。

六、相互接納、認可的體諒性:由於有共同興趣、話題與密切關係,更能相互了解與同理。

七、團體的從眾性:青少年重視同儕。同時,同儕團體也會對青少年有順從與制裁的壓力。因此,青少年團體會有從眾行為的現象。

   幫助孩子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青少年的孩子需要同儕、友誼。但是,孩子能否與人相處愉快,關鍵在於他們是否了解並遵循人際往來的通則。有些會自動自發遵守這些通則,有些卻不把他們放在心上,因此容易迷失於人際交往情境中。

    父母親擔心孩子在人際關係上得不到友誼,也會擔心孩子在學校裡的同儕關係不佳。協助孩子與人相處時,請記住以下原則:

   一、主動找孩子的班級導師談一談

    老師每天看著孩子的一舉一動,能提供在學校人際關係的重要訊息。

家長在家裡看到的可能不是孩子在學校的樣子。如果想幫助孩子學習與人建立更好的關係,需要知道他們在學校與同儕相處的真實情況。

   二、安排讓孩子練習與同儕相處的機會

    讓孩子練習如何與同儕相處,通常意指為孩子安排與別人有相處的機會。最好一起從事計畫好的活動,例如一起打球或者一起吃飯。

    協助孩子在校外找到可能與他作朋友的孩子,例如教會或某些特殊興趣社團的同儕;或者讓孩子與家族中的年紀相近的堂(表)兄弟姊妹相處,或許他們會比學校的孩子更能包容、接受。讓更懂得社交技巧的表親與孩子一起活動,給予歸屬感,有助於孩子在人際關係上的表現更適切。

   三、讓孩子慢慢來,身為教練不要心急

    教孩子學習人際關係的技巧,最好是循序漸進。一下教太多、太快,孩子可能不耐煩、焦躁。對很多孩子來說,學習交友方法需要花一些時間,也需要經驗,才能精通交友的技巧。孩子必須不斷地接觸與練習,再遇到一些特別困難情況之前,父母就能提醒孩子解決方式。

   四、面對孩子的表現,表現出你的信心

    教導人際往來時,將焦點放在孩子成功的表現而非失敗上。有一點的進步就要讓他記得這樣的成就。有時孩子會因自信不足,而深信自己被排斥的遭遇不會改變,將無法改善他的人際關係。當孩子覺得每個人都不喜歡跟他做朋友時,身為父母要去傾聽、同理,試著了解他的觀點,要表達你的自信,相信孩子可以解決這樣的困境。

   五、強調交友的原則是友善

    交友的核心原則是友善與禮貌,強調彼此對談與傾聽、尊重與照顧,互相伸出援手。教導孩子與人相處時,父母務必做到的就是重視友善,包含不容許手足間的粗暴行為出現,讓孩子知道言語及行為可能對他人造成衝擊。讓孩子體驗到付出的快樂,避免欺負別人;就算不同意他人,也應表示了解對方的想法。當孩子有一些值得讚美的行為出現時,也不吝於誇獎。讓他看到與人相處應有的最好示範,就是最好的教導。

    交友問題常令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孩子痛苦。當受到其他同儕排斥、嘲笑或忽視,會令他們覺得寂寞、孤單。如果孩子社交能力不足,其影響力可能延續到他畢業後,甚至傷害他生活的每個層面。

    同儕關係發展較不順遂者,通常可以分為九種類型(詳見下表)。表中整理出九大類青少年階段人際關係不佳者表現的特質以及建議家長教導方式;同時也提出家長與學校師長合作的方式,共同來改善他的交友狀況,讓孩子有良好的同儕互動關係。表中所列特徵並不是以對號入座方式替孩子貼標籤,而是藉由描述來了解孩子在人際社交上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性,可以引用他的特質獲得同儕友誼。

http://www.fdhs.tyc.edu.tw/~guidance/parent/p-3.htm

 

阿楨 2020-12-12 10:36:47

如果大雄進靜香浴室劇情要被刪,那揍人怎說… 2020-12-10

陪伴了許多人整個童年的《哆啦A夢》,因為某些“低俗內容”而讓網友們吵了起來。
起因是,有日本網友發起請願表示,希望將《哆啦A夢》中“大雄進靜香浴室”的情節全部刪除。
他們認為,偷窺女生洗澡是一種“性侵犯”,會帶壞小朋友。
問題是,按照這種嚴格標準的話,胖虎、小夫、大雄和哆啦A夢,似乎都得被剪掉……
  回應
從小看到大,我也沒犯罪。日本人把成人世界的犯罪行為推到小孩子接受教育的頭上,也是夠無聊的。
 日本動畫中的高中女生文化和潛意識裡引導戀童真的沒關聯嗎?
 日本刪除了全部有爭議的動畫內容,性變態了就能大幅度減少? 反動畫的論據看起來很充分,然而在社會學研究中是無效的。 日本那麼多的癡漢主要原因,是日本社會造成的。動漫作品對社會的影響只是極為微小的影響因數。
 喜羊羊因為暴力畫面被封殺多少年了?牛郎織女的故事要徹底黑了,不僅僅偷窺女性洗澡,還藏起衣服來脅迫女性,然後織女就直接斯德哥爾摩了,連孩子都有了。最終牛郎也沒有受到懲罰,王母娘娘作為一個冷酷無情的反派,也僅僅是把自己閨女帶回去了事。還有白蛇傳,最開始白蛇就是個妖怪,為了強留許仙不惜水漫金山造下無邊殺孽,法海就是個為民除害的老法師,現在變成什麼了,妖怪白了,為民除害救民水火的老法師黑了。
 上綱上線的話,那麼幾乎所有的具有打鬥、殺人內容的海賊王、火影忍者這樣的少年漫畫和大部分青年漫畫是不是更應該被禁止?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27543

阿楨 2019-03-20 08:13:59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 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12種語境表揚孩子! 2019-03-18 新浪育兒

  讚揚比批評更容易使人進步,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誇獎孩子,也要講究方法。
  我們常見的讚揚用語可能成為了口頭禪,比如“你很聰明”、“你真棒”、“很好,繼續努力”等等,但其實真正的表揚不是體現在這些泛泛誇獎上。
  是表揚努力 毅力 細節 創意 態度 合作精神 領導能力 勇氣 細心 信用 謙虛 選擇
  回應
MB,為什麼老外啥都TM對?
沒這麼講究,這些人吃飽撐的,這種日常語言也要琢磨來琢磨去,不見得按你的12句話,孩子會更優秀
一幫沒有孩子的出的書

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 文化潮流或是誘因 2019-03-18 新華網

  美國心理學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過去10多年間,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與2005年時相比,在2017年自述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人數增長近52%。
  研究人員分析美國“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資料得出上述結論。“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始自1971年,是美國關於12歲以上人群藥物使用和飲酒行為、心理健康和其他健康相關因素的一項長期調查。研究人員此次分析資料涉及2005年至2017年間超過20萬青少年以及2008年至2017年間大約40萬18歲以上成年人的答覆。
  研究顯示,自述在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青少年人數2005年時為8.7%,到2017年時增至13.2%;18歲至25歲年輕人中,自述在過去一年裡有過重性抑鬱症狀的比例從2009年的8.1%增至2017年的13.2%。另外,2008年至2017年間,自述過去30天出現過嚴重心理困擾的年輕人比例從7.7%增至13.1%;同期產生過自殺念頭或與之相關想法的年輕人比例從7%增至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