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
相對於前評《古羅馬的兒童》等較客觀研究兒童歷史,波斯曼的《童年的消逝》(遠流出版 1994)則主觀地認為:
「兒童」不像「嬰兒」,有明確的生理分界;只要可以工作,就是成人。直到印刷術發明,識字能力從原本的精英階層普及到一般平民,教育成為必然,才有兒童和成人的區別。但在波斯曼論述的年代,電視以大量圖像組合傳遞訊息,文字閱讀的障礙消失了,童年也消逝了!
1994中文版(英文初版1982)作者還肖想新科技電腦能挽救童年(p.154),但2007修訂版卻失望了(其實p.155已自疑可能反被電腦利用!)
另參【圖博館】:《兒童與電視》 網路解憂丸 電玩與暴力 色情入侵網站 虛擬性愛 自拍無罪 上傳有理 搜尋成癮 人肉搜索 啥是部落族 誰是宅族 越寫,越聰明? 越讀,越聰明?
《童年的消逝》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sho (遠流出版 1994)
內容簡介
人類的童年,正像恐龍一樣,也在邁向絕跡的命運.這是多麼有趣又令人憂心的觀點.本書作者透過敏銳的觀察力,舉證說明傳播科技的發展,如何讓西 方文明中的童年概念逐漸消逝.尤其是美國近代社會,不管在語言,衣著,遊戲 ,品味,興趣,社會活動傾向,犯罪率與殘暴程度等方面,兒童的行為表現,事實上與成人日趨一致,兒童與成人的分野日漸模糊,這些與傳播科技的發展息息相 關.社會上隨處可見成人模樣的兒童,人類似乎遺忘了社會需要兒童的存在,兒 童也需要童年.
《童年的消逝》 (遠流出版 2007)
內容簡介
在這個變遷迅速、資訊暢通的科技世界中,童話正在消逝,童年也正在消逝!
人類學家米德曾將電視比喻為兒童的「第二個父母」,經由這個電力與符號組成的黑盒子,成人世界的病痛、暴力、無能和混亂正源源不絕地灌輸到兒童腦中……神秘不再,敬畏不再。
社會上隨處可見成人模樣的兒童,人類似乎遺忘了社會需要兒童的存在,更忘了兒童也需要童年,特別是在電腦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任何一個有機會接近電視、電腦的兒童,幾乎都被迫提早進入成人充滿衝突、戰爭、性愛、暴力的現實世界。身處科技時代的成人該如何保護兒童,讓兒童繼續保有純真與平安?
「瞭解童年,也就瞭解了我們自己。」透過作者尼爾.波茲曼對童年概念的耙梳和反思,我們得到的將不是一個單一答案,而是捍衛下一代的勇氣,並喚起我們對美好人性的種種記憶。
《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
內容簡介
在《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里,波茲曼指出,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這是一份精彩、有力、重要且難以辯駁的控訴書。在《童年的消逝》里,波茲曼運用他對心理學、歷史學、語義學和麥克盧漢學說的深刻見解以及常識,非常有說服力地闡述了一個觸目驚心而且頗具獨創的論題,即童年的誕生,是因為新的印刷媒介在兒童和成人之間強加了一些分界線,而在電視之類媒體的猛烈攻擊下分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問題轉變為娛樂,新聞和廣告定位在10歲孩子的智力水平。這也是一份內容翔實、令人震驚的警世書。
喬治‧奧威爾曾在《一九八四年》中預佔人們將會遭受外來壓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們的文化成為受制文化,赫肯黎則在《美麗新世界》中表達了另外一種憂慮,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作為新聞與傳播學被廣泛參閱和引用的經典,《娛樂至死》與《童年的消逝》想告訴人家的是,可能成為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而不是奧威爾的預言;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目錄
娛樂至死
第一章 媒介即隱喻
第二章 媒介即認識論
第三章 印刷機統治下的美國
第四章 印刷機統治下的思想
第五章 躲躲貓的世界
第六章 娛樂業時代
第七章 “好……現在”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恆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第十章 教學是一種娛樂活動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童年的消逝
第一章 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
第二章 印刷術和新成人
第三章 童年的搖籃期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第五章 結束的開端
第六章 一覽無余的媒介
第七章 成人化的兒童
第八章 正在消失的兒童
第九章 六個問題
網絡時代“童年的消逝”現象分析 2012-06-04 姚倩
【摘要】雖然現代媒介技術飛速發展,但是網絡媒體對少年兒童的成長過程卻沒有質的提升,反而引起了兒童們“童年的消逝”。尼爾?波茲曼雖然論述過在電視媒介橫行的時代這種現象的産生與發展,但卻錯誤地估計了電腦帶給“童年”的影響。在網絡媒體異常發達的今日,這種“童年的消逝”體現在少年兒童對網絡媒介的接觸與使用、網絡對當今少年兒童強大的影響力以及其在呈現少年兒童形象三個方面。
【關鍵詞】媒介技術;網絡媒體;少年兒童;童年的消逝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如今已經進入了網絡信息的時代,我國的網民達到4億多,其中青少年是主力軍。我們一面感歎如今的孩子生活真好,有著前輩們不能比擬的物質與信息;一面震驚于現在孩子的早熟與放肆,惋惜他們似是而非的童年生活。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論述了電視媒體時代童年的消逝。時至今日,少年兒童們的“童年”又是一番怎樣的狀況呢?
關于“童年”的産生
波茲曼指出,“童年”的概念直到歐洲文藝複興時才被提出,而在這之前的中世紀,“童年”是不存在的。由于15世紀中葉印刷術的發明而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符號世界,這個全新的符號世界要求確立一個全新的成年概念,因此“兒童”便從成人的世界中被驅逐出來了。“自從有了印刷術,未成年人必須通過學習識字、進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變成成人。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必須接受教育。”波茲曼又指出,“並且像一切社會産物一樣,它的持久存在並不是必然的。”[1]53這指的是,在電視媒體盛行的時代,成人的世界被毫無保留地向兒童開放,結果兒童原本十分珍視的“讀寫、教育、羞恥心”則變得一文不值,這直接造成了“兒童”概念的趨于消失。
波茲曼認爲是技術的出現將兒童與成人區別開來:在印刷時代,兒童必須先學會識字,才能走向成人化。他同時也提出疑問,“有沒有一種傳播技術具備某種潛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1]209波茲曼自己給出的答案是,“唯一具備這種能力的技術是電腦”。因爲“爲了設計電腦編程,人們基本上必須學習一種語言。這意味著人們必須掌握複雜的分析技能,類似于一個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備的技能”。[1]210這樣的觀點在當今顯然已經不再適用了,廣大受衆早已告別了電腦編程的時代,那些複雜的程序代碼只出現在工程師的電腦裏。
當今社會中的電子媒介與兒童
在當今社會中,能夠熟練使用電腦仍是需要一定技術的,比如需要識字、會打字、知道一些基本的設置,即使僅僅瀏覽網頁也需要這些基本技能。然而在知識大爆炸的當今社會,這些基本技能還能否成爲將兒童剝離成年世界的技術隔閡呢?
由于電腦集聲、光、圖像于一體,對兒童的感染力較大,有的孩子兩歲時就能相對熟練地使用鼠標,並會使用某些功能,如附件中的畫筆工具。雖然這只是使用電腦能完成的極簡單的事,可也證明了兒童甚至是幼兒使用電腦並不是難事,電腦的准入條件並不是高不可攀的。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調查報告,中國網民規模已達到4.85億,其中10歲至19歲的網民占26.0%,而年齡在10歲以下的占1.3%,也就是有600多萬10歲以下的兒童經常使用電腦。[2]由此可見,在識字率大量提高、識字年齡逐漸下降的現代社會中,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簡單的技術操作已經不能成爲區別兒童與成年人的界限。並且在技術不斷革新的今日,已經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高科技電子産品,這些高科技産品類似于一種運用技術的平臺,它們對受衆並沒有産生任何技術隔閡,反而拉近了受衆與繁複技術的距離,使任何人都能夠簡便地操作,兒童也不例外。
麥克盧漢認爲,印刷時代迫使人們以線性方式處理信息,而電子傳播形式與印刷技術則完全相反。[3]114-136比如網上的文章有很多的超級鏈接,會把受衆的注意力從主旨轉向其他不相幹的問題,這樣的傳播方式是非線性並且缺乏邏輯演繹的。而今天的孩子到了上學年齡時,早已用非線性和聽覺的方式飽嘗了不計其數的電子信息,等到在教室裏遭遇典型的印刷式教育體系,自然會難以適從。麥克盧漢指出,今天的孩子上學後會發現,因爲電子媒介,教室外的信息水平遠遠高于教室內了。[3]114-136在某種程度上,今天的孩子覺得上學是對他們教育的一種幹擾。由于日常大量接觸“非線性”的媒介信息,兒童變得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比如尋找某一問題的答案,當代兒童更傾向于使用網絡搜索引擎而不是從書本中找尋答案。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今孩子對待學校與老師的態度與20年前大相徑庭。由于能夠輕易接收到外界的大量信息,現在的孩子敢于對老師教授的知識産生質疑、敢于去質疑老師的“權威性”。像這樣學生知道老師所知道的一切,也就無所謂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差別了。可見,孩子作爲“兒童”的許多特質已經消失。通過搜索引擎,他們甚至在某一領域的知識量可以很輕易地就超過成年人。在知識的分野中,兒童與成年人的界限愈加模糊,兒童已經失去了作爲兒童應有的懵懂與“無知”。
作爲“催化劑”的網絡世界
通過網絡等電子媒介,兒童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輕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情境”。梅羅維茨在他的《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爲的影響》中說道:
“電子媒介將許多不同類型的人帶到相同的‘地方’,于是許多從前不同的社會角色特點變得模糊了。由此可見,電子媒介最根本的不是通過內容來影響我們,而是通過改變社會生活的‘地理場景’來産生影響。”[4]
也就是說,身處于網絡世界的兒童可以通過鼠標輕觸便可以將自身置于不同的“地理場景”中,去體驗不同的信息環境。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能夠有效地重新組織社會環境,從而達到對受衆的影響,引起受衆行爲的變化。值得指出的是,在受衆置身于媒體所營造的“真實場景”中時,幾乎能夠體驗到這個場景中所發生的任何情感,即發生“移情作用”。這種聯系一旦建立,無論媒介人物的感受如何,受衆都能夠收獲到類似的感受。
學者格蘭?斯帕克斯指出:“人類情感經曆的過程,是在較長時間裏慢慢展開的過程,而電視之類的媒介如此快速地展示人類的種種情感反應,表明新技術似乎在幹涉和迷惑人類慢慢經曆情感的傾向。”[3]114-136通過電子媒介,人們常常感受到“自己在以人爲的速度飛速跨越不同的情感狀態”。而在現代社會中,兒童正通過電子媒介大量接觸和體驗著本不屬于他們的“情感狀態”,網絡中大量的色情、暴力、恐怖的內容使兒童僅僅坐在電腦前便打開了進入成人世界的大門,在情感經曆上便越來越早熟。電子媒介作爲一種“催化劑”,使兒童通過接觸媒介便快速地經曆了成長的漫長過程,這種“催化劑”使兒童的心理過早成熟,縮短了由兒童走向成人化的時間。電子媒介創建了“地球村”,使人類又回歸到了“部落狀態”。這也就導致成年人世界中的“秘密”可以通過電子媒介毫無保留地展現給兒童;在模糊了年齡的網絡世界中,兒童可以以成年人的身份來到成年人的世界中。由于網絡的“匿名性”,兒童應當珍視的“羞恥心”也不複存在,他們可以和成年人一樣參與到成人的各個生活層面之中。
新興媒介對兒童的影響
相較于監管、審查較嚴格的電視節目來說,網絡是一種更加自由的傳播媒介。近年來興起的“微博”是一種人人都能發布新聞的“自媒體”,由于缺少監管,發布在微博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微博這個強大的自媒體平臺展露給兒童受衆的是時時刻刻發生在成年人世界中的種種真實事物,信息的及時發布與大量湧入使媒介監督的缺乏愈加凸顯。由于時滯性,網絡中的把關人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刪除那些具有不良影響的信息,甚至他們爲了賺人眼球往往不願意及時刪除那些低俗信息。並且,由于網絡的及時性與隨意性,作爲監護人以及把關人的家長通常很難及時地了解到孩子對不良信息的接觸情況。
青少年犯罪率不斷上升以及低齡化的趨勢乃至各種三俗事件的發生,說明青少年乃至兒童在網絡這個“大染缸”中被浸淫了太多成人化乃至低俗化的色彩。然而兒童並不具備有效且有選擇地駕馭媒介、識別信息的技能,因此他們在主體上已經不知不覺地進入成人領域,失去了作爲兒童的“權利”。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蔔衛教授指出:“兒童應享有健康、安全、精神充實的童年生活。這是兒童的基本人權之一。”[5]在網絡世界中,暴力、色情、低俗的內容無從杜絕,對于兒童的這一權利便無從保證。網絡的複雜性剝奪了兒童享有童年的權利。
兒童在網絡中的形象
不僅如此,兒童在網絡中的形象也與在傳統媒體甚至是電視上的形象相去甚遠。兒童在網絡中的許多形象不僅僅如波茲曼所說的被“成人化”了,而且更是被灌輸了成人的意志,甚至被創造出來反諷現實,行使著成人對現實世界的批判功能。在微博中被轉發的很火的網絡成人漫畫中,有不少主角是兒童。與電視媒介中典型的“小大人”、模仿成人的形象不同,網絡中的兒童有著很明顯的兒童的外形,似乎過著我們熟悉的應屬于兒童的日常生活,然而其言行舉止,尤其是有性隱喻的內容的放肆程度卻令成人大跌眼鏡。發布這類信息的博主自然是爲了博得點擊率,然而這也無形中改變了成人對兒童的看法,也改變了真實世界中的兒童。網絡中兒童的形象通常是掌握著話語權的成年人塑造出來的,而這與現實中真正的兒童是相輔相成的。我們無從斷定,當今沒有“羞恥心”的兒童是先出現在網絡媒體中還是先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能說,這二者是相互促進的。
過于普通的少年兒童形象已經無法存在于網絡,因爲爲點擊率而生的網絡文化無法容忍不能吸引眼球的形象存在。網絡作爲社會的“解壓閥”,其功能已經被現代人所濫用,肆意宣泄自己對社會以及他人的不滿,而兒童也淪落爲其調侃社會的對象。網絡在形成輿論中擁有強大的力量,而一些非理性的輿論同樣也大有市場,兒童的形象便淹沒在這非理性的輿論之中,他們抑或被人貼上了道德主義的標簽,承擔了太多不屬于兒童的社會責任;抑或被成年人直接剝離了“羞恥心”,成爲低俗的玩物。
結 語
尼爾?波茲曼認爲電腦很可能會保持神秘莫測,爲官僚精英人士所控制,他顯然低估了電腦這種媒介被普遍使用的可能性,也低估了如今電子媒介的發達程度。在如今這個網絡空間與真實社會相交織的世界中,“學校”與“家庭”已經無法成爲能夠抵制童年消亡的機構了。
如果說在電視媒體橫行的時代還有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的景象,那麽在電腦媒體時代便是被隔離的個人面對電腦屏幕的時代。毫無疑問,電腦媒體對童年的摧毀力要比電視媒體強大數倍,並且這種趨勢會隨著網絡的普及和更新換代而愈加嚴重。童年的消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而愈演愈烈,使少年兒童在不知不覺中便失去了應屬于自己的“童年”。這種現象應當引起人們的警覺,從加強對網絡信息的分級與監管和對少年兒童媒介素養的教育入手,盡可能地還給孩子們一個真正的童年和一片純淨的天空。(作者單位: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M].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1,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201/t20120116_23668.html。
[3]格蘭?斯帕克斯.媒介效果研究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約書亞?梅羅維茨.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爲的影響[M].肖志軍,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5]蔔衛.大衆媒介對兒童的影響[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44.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206896/244393/18067284.html
讀《童年的消逝》
一、求知的本性
“求知是人類的本性”。這是古希臘亞裏士多德在《形而上學》開篇寫的第一句話。
求知,成爲了人類發展曆程中的一大話題,或許某種意義上便是中心話題。元典時代的大哲們,無一不首先探索求知的問題。亞裏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對人類求知的本性展開了探索,而在中國,孔子在《論語》將“學而”排在第一,由此看來中西都對求知繼而學習有著同樣深刻的理解。對求知的討論成爲了哲學中永恒的話題之一。然而,求知,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卻並非每一時刻都備受重視,相反,很多時候它卻被誤解或者抛棄,黑暗時代也在人類的發展史上頻繁的出現。但是,它終究擋不住曆史前進的步伐。
與求知緊密相連的是理解。理解是一種能力,同時也是一個過程。理解是對事物更加深層次的探索的階梯,從而構成了人類思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求知的過程中,理解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理解需要訓練,雖然康德認爲人存在先驗的判斷,但是進一步深刻認識深層次的本質性的東西卻需要不斷地訓練思維中理解的能力才能有更加准確的把握。先驗的綜合判斷只是表明了已有知識的一種存在形式,並非摒棄進一步理解中求知的可能。因此,要發展知識並不斷的求得新的知識,理解的訓練是不可少的。
在這個理解與求知的過程中,人類經曆著顯著的變化。理解能力的訓練,求知的欲望被激發或被埋沒,思考面對著各種挑戰,知識的發展與傳承更是遭遇多種有形無形的變革的沖擊,這都使人們(人類)在文明的進程中區分然後消解以求知與理解的變化爲基點的童年與成年。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正是詮釋著這樣一個變化——人的童年從被發現,又逐漸地走向消逝。
二、童年的發現
原始時代,人類在尚未學會運用符號表達自己的時候,童年是不存在的。因爲童年與成年的區分也並沒有開始。但是,當我們的曆史進入口語文化階段的時候,是否童年就應運而生呢?事實上並非如此。中世紀的黑暗時期,也沒有童年。“沒有識字文化,沒有教育觀念,沒有羞恥的觀念,這些都是中世紀童年不存在的原因所在”。波茲曼的這段話首先向我們表明了童年是與識字文化有著必然的聯系。中世紀的識字文化並沒有完全的建立起來,由此成人與童年的區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並沒有建立完整的標准,因而童年的意義是模糊的。成人與童年在心智上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爲沒有文字系統的傳承和教育的作用,理解的能力並不能因爲有前人的努力而得到發展,相反,人們都在創造自己的文化,一種只屬于自己個人的理解系統,而這個沒有文字交流的時代,成人與兒童各自之間沒有太大的差別。不認定童年這一在以後看來是如此確切的事實給孩子們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在18世紀以前,孩子們通常被當作家庭的私有財産來對待,由此可以自由處置,甚至不管他們的健康和幸福,他們可以爲了整個家庭的幸福而被消耗。童年和成年在人們認識系統上的混同,帶給孩子們的是苦難。然而印刷文字的出現使之發生了深刻地轉變。
印刷文字的出現,可以說是劃世紀的變革。印刷技術不僅僅是將我們的口語文化時代出現的字詞句子印制在可以保存和廣泛傳播的紙張上面,更重要的則是印刷文字從心智上將人區分開來。印刷文字的傳播,使得知識得以積累與流傳,同時也更加便利了知識的深化與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印刷文字爲人類的一整套文字符號系統的形成提供了基礎條件。人們交流的語言得以在紙質介質上保存下來並爲更多的人學習和發展,思想也得以紀錄和保存,從而不斷的將人類的知識向前推進並形成更加完備的體系。印刷文字這一技術性的變革帶來了人類曆史上文化符號體系的大發展。知識的傳承與發展,人們對知識的學習與理解更加的便利,刺激了更多的人超越前人的經驗和知識,這都在不經意間鍛煉著人的理解能力,刺激著人的求知欲望,倘若沒有印刷文字保存前人的“足迹”,後人的探索永遠只是簡單低級而又重複的探索。知識的積累和抽象並體系化地深化與前進就不可能出現。
印刷文字促成一整套的文字符號系統形成後,知識得以保存和傳承,爲人類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引起了新的變化,即成人與兒童的分野。“成人的概念多半是印刷的産物。幾乎跟成人相關的所有的特征都是由于一個完全識字的文化的要求而産生的,或由此引申出來的各種要求:自制能力,對延遲的滿足感的容忍度,具備抽象、有序思維這樣高一級的思維能力”。成人的文化由此産生。由印刷文字而逐漸形成的體系化的知識是不能憑借簡單的口述和觀察即可獲得的,它要求必須深入到其中去,理解文字以及它背後的意義,同時形成抽象的思維能力,體系化的知識同時也要求有序的思考,而所有這些沒有長時間的鍛煉是不可能達到的。即便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但是不經過思考和理解的訓練,只能停留在表面知識上,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出于本性的對表面的理解只是人本我的體現,童年就是這樣更多的表現著本我的特質,這便是童年與成年分開的開始。
求知的本性需要在理解的訓練中才能得到進一步的實現。在印刷文字時代,閱讀便成爲了訓練理解力最好的手段。閱讀,不僅僅是對文字進行記憶與理解,同時還需要對文本背後的意義進行思考並形成自我的認知。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多方位鍛煉的過程,獲得知識積累知識的同時,還在不斷的發展人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其中對表象進行深入理解的能力。這需要基本的紀律性要求約束,而兒童生來在本性上是于此相背的,他們不能長時間的坐在一處閱讀文字,他們的天性放任不羈,而只有在紀律的約束下才能實現一個轉變,即弗洛伊德提出的對“本我”的壓抑,在壓抑的過程中開始理性的道路,從而離開簡單形象沒有邏輯的認識並開始文明的曆程。閱讀爲兒童走向成人走向文明展開道路。
基于印刷文字的閱讀,從理解能力和求知能力上將兒童和成人區分開來,印刷文字時代開啓了童年的時代,而閱讀則進一步的將兒童的發展引導上了成人文化造就的文明道路。洛克認爲孩子是一張空白的刻寫板(a blank tablet),本身的隱喻便是印刷文字的作用即將在孩子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而孩子們沒有得到改變的白板則昭示著成人文化的失敗,因爲他們沒有將孩子們帶入應該走入的道路。印刷時代兒童與成人的分野也造成文化分開爲兒童文化和成人文化。適合兒童心智和閱讀能力的印刷書籍開始出現,成人文化系統則充滿了深入的思考與理解。對于兒童求知的刺激和理解能力的鍛煉在兒童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視,這也是成人文化的發展必須做到的,否則兒童便會與成人脫節或者永遠不能成爲成人。理解中訓練思考力,從而爲知識的繼承與延續創造了條件,使繼承已有的知識同時發展知識成爲了可能。
三、消逝的童年
然而知識的發展中,人們創造了電子時代。而電子時代的到來,則發生了新的變化——兒童再一次隱沒。電視爲主導的電子時代,所有的知識都是建立在瞬間即逝的畫面上,這些畫面將人們的理解途徑由“讀”變成“看”,這不僅僅是方式上的一點變化,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意義,那便是思考被逐漸抛棄,純粹感官的快感被更多的人接受。而在這個感官的快感中,知識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與傳承,沒有人在看到變幻多彩的電視畫面時思考其中隱秘的含義,人們更加傾向于接受電視畫面直接傳遞的知識,電子時代娛樂的成分在不斷的被擴大從而充斥著整個電子文化,進而影響到了印刷文字,縱觀當今大小媒介,極少數沒有娛樂信息。電視畫面與印刷文字本質的區別就在于:圖像只需要直觀的去感覺,而不用理智的去思考。它取消了文字的序列和邏輯以及嚴肅性。(更多參見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電視面向所有的群體,信息的對象並沒有顯著的區分,電視不需要嚴格的訓練就可以看,因爲電視沒有對受衆進行嚴格的區分,孩子們對成人的世界也是一覽無余。電子時代將成人世界和兒童世界通通展現出來,並逐漸的融合。政治、暴力、色情等等不再只是成人獨享的信息了。一些由成人獨享的秘密和成人對兒童的權威也消失。相互之間的秘密被消解,兒童和成人間界限模糊,兒童因爲被成人文化同樣對待而逐漸的消逝。
成人具備各種兒童生來所沒有的心智結構與能力,是有印刷文字賦予或者延伸的。波茲曼在討論電子時代的兒童時提出了“成人化的兒童”的概念,他是指在知識和情感上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成年人,他還是某種意義上的兒童,因爲他仍然具有很多兒童的特征。特別是在思維能力和情感上,他們並沒有脫離原來兒童的視野而形成新的思維和情感能力。電子時代,成人與兒童被主導世界的成人文化不加區分的對待,由印刷時代建構的兒童的意義在逐漸被消解,童年也就逐漸消逝。電子時代也造就了另外一種“成人化的兒童”,他是成人還是兒童已經不再重要,因爲兒童和成人的界線已經模糊。成人化的兒童成爲了普遍的現實,求知本性的發展,理解、思維的能力慢慢減退,都標志著人類求知曆程中新階段的到來。童年的消逝在所難免。
人類的頭腦創造了識字文化,造就了印刷術進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大步發展。然而,人的思維能力的發展,知識的積累,求知欲望得到不斷的滿足又産生新的欲望,傳統知識豐富起來的頭腦創造了電子媒介,而它卻成爲了消解傳統的工具,又使得傳統技能不斷的消失,人類就是這樣爲自己埋下了毀滅自己文明的種子。人類總是在突破已有的限制中前進,同時又會不經意間在自己發展的道路上埋下障礙,這也許就是文明的悖論吧。
四、拯救的希望
臨近結尾的部分,波茲曼表達了自己的希望。他將希望寄托在了電腦的發展上,因爲在他看來使用電腦需要學習繁雜的程序知識,並理解和記憶很多的分析技術,這是可能鍛煉人的理解能力,進而在求知能力上將兒童與成人分開,因爲沒有嚴格的訓練和理解能力鍛煉是不可能達到熟練運用程序繼而運用電腦的能力的。然而波茲曼卻由吐露了自己的擔憂,他似乎隱隱地感受到了寄希望于電腦又是不可靠的,但是又有什麽辦法呢?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都已經看到電腦和互聯網對于我們的文化所帶來的影響是多麽的深遠,它並沒有爲阻止童年的消逝做出很大的貢獻,相反卻讓我們的文化更加的娛樂化。人們不需要很好的了解編程知識就可以熟練的運用電腦,因爲電腦的設計者們已經將其設計得越來越形象化了,這種基于視覺的技術已經將兒童輕易的帶入到了這個世界中來,越來越多的兒童使用電腦並做出了很多的令成人們都驚訝的事情,電腦對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的混淆較電視有過之而無不及。
悲哀的不僅僅是這些,意識到童年在逐漸消逝的人又有多少呢?兒童自己是沒有多大力量的,成人們卻又在不斷地爲童年的消逝創造著條件,加速它的步伐。波茲曼在本書結尾的時候發出了無比憂心的呼籲“我們的文化會忘記它需要兒童的存在,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它已經快要忘記兒童需要童年了。那些堅持記住童年的人將完成一個崇高的使命。”這個使命,終將被人類承擔,希望一個純潔美好的童年的出現就在不遠的將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771-438817.html
看《童年的消逝》:回顧八十年代的電子媒體批判
此書為作者於 1982 年所寫,前半部論述童年概念之由來及本質,後本部分析當年電視傳播媒介對「童年」這個社會階層的影響。現在看這部作品,他對攝影、電視等新媒介的擔懮似乎很多都沒有實現,反而在互聯網盛行的今日,有不少問題值得我們留意。書中有不少論述不太能令人信服,下文會先與大家分析一下這些地方,才看此書值得參考的論點。剛好遇上藝人私生活照片流傳事件,更值得我們翻看這類書藉,了解過往學者分析童年及資訊流通之衝突的看法,讓前人的經驗深化現今的討論。
是消失還是轉形?
以書中「童年的起源」裏的論述,可以看到「童年」的構成在於「秘密」,在於成人認為部份資訊不應該兒童接觸,兒童需要透過一個由成人計劃的學習階段來獲取資訊。這道兒童與成人的分野,令兒童成為社會及知識上的一個類別,亦產生了「童年」這個人生階段。這個情況在中古世紀並不出現,而是十六世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令資訊廣泛流傳,令人必需學習識字能力才能獲取資訊,令成人可以將不讓兒童知道的資訊藏於高深的文字當中。
在這裏,我們必需留意清楚,「秘密」的存在才是「童年」存在的要素,「識字能力」只是因為印刷術流行而成為儲存「秘密」的媒介。因為,在書本後期,連作者也漸漸誤將「識字能力」看成為童年存在的要素,而忽略了「秘密」的存在這個本質。作者對於童年消失論述當中,可以看到很多對當時社會狀況的過份單方面解讀。
作者最重心的論點,是自照相機以來的「圖像革命」令人不再必需要識字能力獲得資訊,以及自電報以來的「電子傳媒」令資訊容易獲得以及促進了電視文化的廣泛滲入。首先,對識字能力的需求減低,其實與秘密是否存在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圖像革命是改變了資訊的載體,但秘密仍可載於此媒體上。而作者所多次描述電子媒體打破成人對資訊的管制,令秘密無法再保密。但由今天現行的制度,我們可以看到電子媒體所載的內容能夠經由有效的組織監察,以控制向兒童披露的資訊。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我們看到的是嬌枉過正的監管,意圖讓兒童活在童話世界。反而,在此書推出十多年後流行全球的互聯網,才切合作者指電子媒體令秘密不再秘密的看法。這點容後講述本書值得參考的地方時再談。
作者還舉了不少其他例子說明童年的消失,但這些例子顯然看過過份片面,其成因與童年消失沒有必然關係。例如作者提及童裝正在消失及改變,但衣著時裝的本質就是不停轉變,這與童年消失沒有必然關係。正如作者說短裙當時已經消失,但二十年後的今天又看到滿街都是短裙。作者說成人不再拒絕垃圾食品顯示成人的界線已經消失,但是作者不是一直堅稱「秘密」才是形成童年的關鍵嗎?怎麼垃圾食品又突然佔了重要的席位?兒童參與原是成人的運動 (如棒球、足球) 亦被指為童年消失的助證,但我看不出童年與運動的矛盾,以及運動與「秘密」的關連。難道個別的運動場打鬥事件就可以否定運動的價值?
對於電視,作者還有不少例子,但我則頗為質疑。作者提及兒童也喜歡看成人的電視節目,但這裏「兒童」的定義已經太廣了。由電視台的編排方式以及身邊的兒童行為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年齡層的兒童有其喜好的電視節目,而越接近成年的兒童則口味會越接近兒童。這是一個正常的現像,亦是教育制度將兒童漸漸教育為成人所樂見的轉變。作者亦提及兒童出現於成人世界的廣告 (如房地產、保險) 會亦影響童年分界,但此類廣告一般為描述家庭與該商品的關係,由於此類商品都是與日常生活相關,我亦不認為是一個影響童年的重要因素。至於作者說迪士尼漸漸不受歡迎,相信在過了二十年的今天,不用說明就已有最實際的反證。
資訊爆炸與讀寫分析能力
在作者提及的圖像文化與電視文化影響力上,最令我注意的是這類傳播媒介與讀者及分析能影的關係。作者提出圖像及影像文化減低對文字讀寫能力的需要,繼而減低兒童在分析判斷方面的思維訓練。同時,短促的新聞報導給觀眾帶來的是速度與資訊流通產生的興奮,而不是新聞本身的意思,而觀眾在短促的時間內亦難以思考及感覺整件事件。他指出電視媒體將觀眾的注意力帶到生動的人物描寫上,而減低對抽象觀念有系統的敍述。
首先,文字讀者與圖像理解相應帶來的分析思維訓練有怎樣的差距,我想今天可能有不少這類研究,這方面要請教兒童教育學者才能了解確切。但我認為可以肯定的是,分析判斷的思維訓練不只限於文字讀寫的副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在教育體制上引入更直接的思維訓練。因為在本質上,文字讀寫能力由是表達其思維的方式,根本不應本末倒置地看成為訓練思維的方法。反過來,如果以訓練兒童思維的角度出發,文字與圖像的配合相信效果會比單純使用文字更好,更能吸引兒童注意及留下深刻印象。
而電視所帶來的思維轉變,則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如果大家有看時事專題節目,相信不難發現多數會以一些個案帶領觀眾了解事件事問題,少有長篇理論剖析。遇上較為抽象的概念,或者故事性較弱、較難形象化的議題,電子媒體就較難去表達。就如去年接受香港電台訪問關於數碼版權的議題,拍攝組雖然明白版權需要一點時間解析讓觀眾理解,但同時他們亦會關注節目內容必需「eye-catching」,內容要有影片視像配合。在電視必需為視像與音軌配合的前題下,對於一些不能單以影音展示而需要或多展述及觀眾再加思考才能理解的論點,有時就顯出制作上的困難 — 如果找個學者不斷在電視中長篇大論,那還算是電視節目嗎?
不過,這並不是要否定電視及視像媒體,因為它們成功將不少議題以生活化及故事性的方式向大眾展示,而這亦是切合大眾需要的表達方式。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電視媒體節目的功能只限於初步展述問題及引起觀眾的求知欲,並不足以向希望深入了解議題的觀眾提供所需的資訊。如果電視媒體與傳統出版互相獨立運作,就不能夠在視像入門節目及文字剖析資訊之間有效地連結,在尋找深化資訊上形成障礙,將不利於培育兒童的求知欲及訓練其分析思維。就如上文提及圖文配合有助加強思維訓練一般,我認為電視媒體也不必然是一個破懷性的媒體。尤其是在電視已普及的今天,我們更應研究如何藉由電視改善現在薄弱的分析思維訓練,從而改善公民教育質素。這不是像香港政府現在近乎零支援地要求學校推行通識教育就能達到的。
要停止轉變?還是要變革求新?
對於「秘密不再是秘密」以及「童年的消逝」,相信互聯網才是最關鍵的媒體。它體現了作者在書中對視像媒體的擔憂,其兩大特性令童年受到嚴重的衝擊:
1. 資訊絕對流通
相信大家只要有使用互聯網,就能知道互聯網是沒有所謂成人資訊及兒童資訊之分,亦沒有行之有效的年齡測試機制。縱使現時的智能身份證在技術上可以確實驗證使用者的年齡,但在技術普及上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就算在法律層面實行嚴格限制,互聯網的全球通行特性使任何地域性的限制顯得沒有意義。而在技術層面,任何資訊封鎖技術都必然會招來求勝心強的黑客將之擊破,外國甚至會舉行破解比賽,可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加上學習需要及生活習慣轉變,我們已難以完全與互聯網分割。在這樣的環境下,兒童提早接收成人的資訊,令童年的界線變得模糊。
2. 將弱勢聲音擴大
互聯網的其中一個優點是任何人都可以發聲,很多在傳統媒體無法表達意見的弱勢社群都能夠在網絡上發表意見,以及結集分散的力量去增大其影響力,可說是一個公民媒體。但是,這其實亦同時是互聯網的弱點。弱勢聲音,並不僅限於有需要爭取權益的弱勢社群,同時還有在傳統媒體不被接納的無理論述。對於已有獨立分析及批判思維的人而言,在互聯網要分辨不合理、無理取鬧或意圖「借刀殺人」的發言有時候也需要小心反思,更何況心智尚未成熟的兒童呢?若兒童長期接收這類不理智及無理取鬧的資訊,則會影響其價值觀及思維方式的發展,倒過來令新一代的成人兒童化,同樣令童年的界線變得模糊。
這兩點,與《童年的消逝》作者在書中提及對電視媒體的擔憂相當類似。或許在十多二十年後,互聯網就如電視一般,也建立起有效的監管制度。但是,以現時的趨勢而言,雖然有部份政府意圖收窄互聯網的自由,但全球民眾均一致追求一個能暢所欲言的自由網絡。我們當然明白自由網絡對社會不同群體的重要性,以及資訊自由對於知識普及化的強大推動力,但亦必需要承認對兒童的資訊控制將會減弱,以及現行的資訊分析輔助將無法應付互聯網資訊爆炸的需要。我認為在研究技術層面及社會輔助層面如何阻止童年的消失之前,更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到了今時今日,童年所謂何事。
童年的定義,隨著資訊傳播媒介及其他環境因素的轉變而改變。過往對童年的定位,現今未必適用。在社會越趨複雜的時代,執意維持完全純潔的童年並不切實際,甚至對兒童成長有不良影響。由不同層面的社會運作上,我們已切實體會到一個成功的社會運作機制不能只考慮人的美善,而要同時將人的陰暗面計算在內,教育尤其如是。我們究竟應該讓兒童在甚麼階段吸收甚麼資訊呢?過往一刀切的成人分級制還是否合適呢?怎樣才能有彈性的機制讓兒童能逐步接收步入社會所需要的知識呢?這需要一個理性以及有前瞻性的社會才能展開良性討論,亦需要一個開明的政府去統籌及實行。
時代的巨輪一直在轉,如想將它制止,只如螳臂擋車。就像漫畫《鐵甲萬能俠》裏的同名機械人,互聯網「擁有無限未知的力量,既是神,也是惡魔」,就視乎我們怎樣去看待及運用而已。
http://hkxforce.net/wordpress/1172
電子媒體與兒童的道德發展——讀《童年的消逝》
武漢科技學院德育研究所 喻學林
他不是一個教育思想家,但他以現代電子媒體爲視角,對現代電子媒體信息尤其是電視媒體中的暴力信息和性信息對兒童道德發展和理性發展的危害進行了精辟的分析和幽默的批評,指出以電視爲代表的現代電子媒體正使許多以前存在于印刷文化時代的成人對兒童的秘密變得模糊,電視把很多原本嚴肅的問題娛樂化,把新聞和廣告定位在10歲孩子的智力水平。由于人們獲得信息的環境的公開化和大衆化,兒童和成人的價值觀和情感發展都受制于電子媒體信息,童年所具有的人生價值和意義正日趨消失。
《童年的消逝》精彩片斷賞析:
片斷一:
電視首先是一個視覺媒介,……雖然人們在電視上聽到語言,雖然語言有時也確實重要,但正是圖畫在主宰觀衆的意識,傳播最關鍵的意思。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人們是看電視,人們不閱讀電視。這對成人和兒童、知識分子和勞動者、傻子和智者都沒有什麽兩樣。……它是一個影像展示,是象形媒介,而不是語言媒介。正因爲如此,無論他們如何努力做成好電視節目,也必須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不斷變化的視覺圖像上。……這意味著,看電視要求觀衆必須在瞬間內理解畫面的意義,而不是延後分析解碼。它要求觀衆去感覺而不是去想象。(111-113)
圖畫和其他圖像可被看作是“認識上的一個倒退”,至少跟印刷文字對比是如此,印刷文字要求讀者對它的“真實內容”有積極的反應。人們也許不一定總能做出評價,但是從理論上說,只要人們有足夠的知識或經曆,評價是能夠做到的。但是圖畫要求觀畫者有審美的反應。圖畫要求我們訴諸情感而不是理智。它們要求我們去感覺而不是去思考。(106)
筆者感悟: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20世紀是兒童的世紀。在剛過去的20世紀,電視的發明及其普及確實給兒童的童年生活帶來無盡的快樂時光。然而在電視和其它電子媒體日益發達的今天,它們也給兒童的發展帶來很多擔憂。幾乎所有的兒童一旦接觸到電視,就立馬對它著迷了,一個幼兒一歲左右時就會被它吸引,“兒童長到36個月時,已經開始有系統地注意看電視畫面了”。原因就在于它的生動直觀的、不斷變換的圖像對兒童産生了吸引力。電視圖像直接迎合了人的感性滿足需要,應該說它滿足了人追求新奇且在瞬間能追求更多新奇的欲望。然而問題也在于此。不斷變換的圖像産生連續的、通常也是強烈的視覺沖擊,使觀者的注意力多集中于事物表象,來不及作深度的思考,而容易被它們牽著鼻子走。兒童的自制能力有限,容易被電視圖片信息所控制。他們誤把電子媒體所宣揚的東西當作他們的需要,當作他們生活的全部。電視有著無可比擬的對兒童言行的導向力量(例如,現在男性兒童都熱衷于“奧特曼”或“超人”的形象,卻難以抛棄其中的暴力傾向)。
電子媒體所傳達的信息,尤其是商業廣告和暴力信息,具有簡單性、片面性、密集性和誇張性,即使是有理性思考能力的成人,如果密集接觸這樣大量信息的刺激,也會改變自己原有需要、原有價值觀的合理性,從而極有可能會“跟著感覺走”。現代廣告對大衆消費的強大誘惑正好印證了這個道理。廣告不會告訴你如何合理地生活,廣告只是極盡誇張地讓人強烈感到物質的匱乏和擁有其商品或理念的必要性(比喻商品房廣告,美容美體廣告),以此混淆和改變受衆的價值觀。
不僅電視會成癮,兒童的電子成癮(遊戲成癮,網絡成癮,隨身聽成癮,手機成癮等)已經成爲一個普遍現象。人玩弄什麽東西,久而久之就會上癮,在日常電子産品的使用上更是這樣。任何一種現代電子媒體的出現,如果說它對兒童和青少年有巨大吸引力的話,那就是它用不斷進步的現代技術滿足了兒童尋求新奇與刺激的心理,同時也滿足了兒童尋求情感發泄和情感依賴的心理。
但兒童的社會情感發展由此而變得遲緩和滯後。一旦兒童沈浸于對電子媒體的好奇和電子媒體所傳遞的信息誘惑之中,就漸漸失去對現實生活的敏銳感受,也漸漸減少了對周圍生活的興趣,變得對社會冷漠,對他者不關心,最終迷失在虛擬世界中而難以與真實社會和諧相處。
片斷二:
閱讀指導必須從早期開始,在兒童在生理上還不適應嚴格的靜止狀態時開始。這也是兒童日後發現閱讀困難的一個原因。另一個、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學習閱讀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學習“破解密碼”的過程。當人們學習閱讀時,人們是在學習一種獨特的行爲方式,其中一個特點就是身體靜止不動。自我約束不僅對身體是一種挑戰,同時對頭腦也是一種挑戰。句子、段落和書頁一句句、一段段、一頁頁慢慢地翻開,按先後順序,並且根據一種毫不直觀的邏輯。……學習閱讀是學習遵守複雜的邏輯和修辭傳統的規則。他們要求人們以謹慎嚴格的態度對待句子的分寸,當然,隨著新的元素的按順序展開,還要不斷地修改句子的意義。一個識字的人必須學會反省和分析,有耐心和信心,保持鎮定自若,經過適當考慮後,對文本的信息作出拒絕。(110)
電視向人們提供了一個相當原始而又不可抗拒的選擇,因爲它可以取代印刷文字的線性和序列邏輯的特征,所以往往使文字教育的嚴謹顯得沒有意義。看圖片不需要任何啓蒙教育。在學習解釋圖像的意思時,我們不需要上語法或拼寫或邏輯或詞彙之類的課程。(113)
筆者感悟:
電子媒體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閱讀文化,但同時也在損害著人類的閱讀和表達能力。在電子媒體(如網絡)普及的地方,兒童、青少年越來越熱衷于用快餐式閱讀來獲得信息。雖然電子媒體信息來得快、新、方便,但是由于快餐式閱讀是一種膚淺的、碎片式的、只是接受而不加思考的閱讀,因此,很容易使人失去對事物存在和社會現象的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對書面文字的認真而系統的閱讀過程是一個邏輯思辨的鍛煉過程,是一個信息組織能力的曆練過程,更是一個思維圖式的建構過程。兒童理智的形成必須經曆這個步驟才能得到有序的、堅實的發展。不能對現象背後的本質進行把握、失去了對事物全方位的把握能力,必然造成更多的誤解和傷害。因爲一旦兒童把學習措辭的過程和自己學著措辭的鍛煉過程和能力交給了現代傳媒,他就成爲了一個頭腦簡單的人。因爲第一,他的頭腦沒有系統的知識建構(個體大腦一定知識量的儲存和系統的知識獲得是大腦思維進步的前提);第二,他長期依賴于電子媒體提供思考和信息,從而形成了思考依賴。從近年來諸多社會熱點問題在網絡上被炒得沸沸揚揚,而且爭執各方各持己見、難以溝通的現象就可知,人們被網絡上碎片式的信息所蒙蔽,難以從碎片式信息中發現事實的真相。
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鍛煉意志的過程。一個人坐下來靜靜地閱讀一本好書、一個感人的故事,猶如一個人能專心地做完一件工作。在閱讀中得到心靈的洗禮和思想的升華。所以無論是通過閱讀對專心做事毅力的鍛煉,還是通過閱讀來改造與升華思想的過程,都有利于促進兒童自律精神的發展。自律精神是兒童心智發展的必然趨向。
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正常人在社會中必備的生活技能。一個失去正常語言表達能力的人就等于封閉了或大大縮小了自己的心靈世界。一個長期依賴于電腦鍵盤寫作的成人,有一天用筆進行書寫時,他突然發現自己原來很熟悉的很多文字都變得模糊起來了,甚至會有大量的錯別字出現。當一個兒童長期用網絡語言進行交流時,人們發現他的作文裏也充滿了網絡語言,如“醬紫”(這樣子)、“蝦米”(什麽)、“偶”(我)、“我暈”、“狂汗”,這無疑使原有約定俗成的語義産生大量混亂,增加了人們之間日常交流的障礙,更削弱了書面交流的質量,難以使自己的思想以通俗的表達讓別人明白。
片斷三:
電子媒體迅速、平等地揭示成人世界的全部內容,從而産生了幾個影響深遠的後果。首先,羞恥的概念被沖淡了,也不再神秘了。……我們經常處在被包括暴力、獸欲、本能和自我等的原始沖動所控制的危險中,羞恥是野蠻行爲得以控制的機制。如切斯特頓所認爲,它主要來自于圍繞著各種行爲的神秘感和敬畏感。這些行爲包括思想、語言,由于常常隱蔽在公衆視線之外,他們變得非常神秘和令人畏懼。由于隱蔽,他們變得神秘,由于神秘,我們可以管理他們。自從中世紀以來,人們普遍認爲暴力沖動、性沖動和自我中心對兒童尤其危險,因爲人們假設兒童尚不具備足夠的自制力。因此羞恥感的無可估量的價值構成了兒童正規或非正規教育中珍貴而微妙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兒童沈浸在一個充滿秘密的世界裏,心中充滿神秘和敬畏的感情:他們最終會理解這個世界。但要成人分階段地教他們如何將羞恥心轉化爲一系列道德規範。(122-123)
然而在電視上所揭示的暴力並不是通過母親的聲音來傳遞的,也沒有做過什麽修改以適應兒童的需要,更不受任何兒童成長理論的指導。……當電視節目在兒童面前連篇累牘地、栩栩如生地描繪暴力行徑,它究竟對誘發兒童的暴力傾向産生了什麽樣的影響?……電視真實地描寫現實,又如何會削弱兒童自身對來來控制暴力沖動的信心?(134-135)
筆者感悟:
由于童年作爲人發展過程的最初階段,其社會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認知能力、自制能力和理性水平),他們不可能完全理解這個世界的諸多現象,且有些現象可能誘發人性之惡而必須成爲對他們隱蔽和非公開的信息。兒童道德社會化早期主要依賴于他律,正是在這個階段,他必須知道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即所有成人社會的生活應該對兒童有所保留,而不是一覽無余,這樣才能不讓兒童的心靈因惡的誘惑而受到侵害。
什麽是榮,什麽是恥,這是每一種道德文化都有的基本准則。羞恥的原則是道德是非的原則,是善惡的分界線,基本的羞恥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成長的起點。對兒童來說,他們正是在關于什麽是榮恥的不斷教育和自主認識中獲得生活准則和善惡標准的。然而由于現代電視媒體對人的全方位包圍,當成人還沒有來得及告訴兒童什麽是對錯、什麽是善惡時,他們的頭腦已經被電子圖像灌進了大量本來應該是秘密的信息。如暴力鏡頭、有關人的自私的種種淋漓盡致的表現、與性有關的各種畫面和話語。
講羞恥是一個社會有序運行的必要手段,它爲社會的集體權威提供力量支持,成爲社會控制、角色區分以及義務承擔的主要制約手段。羞恥心克服沖動,引導自制;羞恥心遏制魯莽,講求禮節。一旦原來人們認爲是羞恥的生活內容被快速地、過量地暴露于公衆的視線中時,必將造成公衆另一個極端的認識——神聖和秘密的東西原來也可以“一文不值”,以至于人們現在可以任意褻瀆它。如,關于性的話題一直是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禁區,而近些年由于媒體對此類信息的過度、混亂的傳達,導致生活中性話題泛濫,成人性騷擾、性侵犯現象陡增。
兒童對暴力信息的過度接觸會導致:第一,兒童失去對成人社會的信賴感(建立在早期生活依賴基礎上的信任是教育者影響孩子的前提),從而極易導致兒童的畏懼或反叛。第二,輕易使用暴力。近年來,發生在青少年兒童中的暴力和性犯罪案件不斷增多的現象與他們長期浸泡在電子媒體的大量暴力和性畫面中不無關系。據調查,在當今世界範圍內,犯罪人員低齡化、女性化、惡性化、智能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有67%的犯罪是突發性的,犯罪動機簡單。很多孩子走向犯罪道路的直接誘因就是他們長期受到暴力鏡頭、暴力遊戲的刺激和快感誘惑,一旦生活中遇到矛盾,在直接欲望的支配下,就不知不覺地模仿借用了電視鏡頭中的暴力方式來解決問題。其作案方式和後果嚴重程度幾乎是電子媒體中出現的故事的翻版。這不得不讓人憂慮,當現代科技爲兒童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質條件時,我們該提供什麽樣的精神養料和精神土壤給他們?我們常常習慣于對孩子寄予並提出很多很偉大的希望,可是很少有人反思我們提供給孩子的一切是否恰當,是否有價值?應該留給兒童必要的秘密世界,給他們的成長留出純真的空間。否則,童年的意義將會消失殆盡,孩子的未來也很令人擔憂。教育的任務在于如何把秘密以必須的、安全的和合適的方式向孩子揭不。
片斷四:
……但是我相信,很清楚的是,由于電子媒體肆無忌憚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已對成人的權威和兒童的好奇構成了嚴重的挑戰。……在某種程度上,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但它卻有賴于人們日益清楚地了解通過秩序井然的問題來揭示各種秘密的重要性。已知的世界和尚未知的世界是通過好奇來連接的。但好奇大半發生在兒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是分離的,兒童必須通過提問尋求進入成人世界。由于媒介將兩個世界合二爲一,由于保持秘密所産生的張力在謎底被解開時勢必減弱,所以好奇的演繹方法也隨之發生變化。于是,我們的孩子不能依靠有權威的人而是依賴不知從哪裏來的新聞獲取知識。我們的孩子還沒有提問,就被給予一大堆答案。簡言之,我們的身邊沒有兒童了。
我們已經注意到,信息變得無法控制,家庭和學校失去了作爲兒童成長的管教者的統帥地位,這個過程其實從電報的發明就開始了,並不是個新問題。每一個可以插入牆上插座的傳播媒介,都將兒童從有限的童年情感範圍內解放出來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筆者感悟: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兒童自誕生到人世間以來就帶著一雙好奇的眼睛和一個好問的腦袋。世界對于兒童來說總是有無盡的吸引力,兒童會不停地追問“爲什麽”。好奇心是人類進步的偉大動力,至今爲止,人類文明中的許多創造就是由人的好奇心所引發的。然而從孩子的好奇心到孩子的創造力發展並不能靠這樣的途徑培養:第一,不能靠大量的現成信息充塞孩子的頭腦來獲得。因爲孩子還不感興趣的信息會成爲孩子的負擔,影響孩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當孩子可以信手拈來任何信息時,其求知欲便會大大下降,因爲孩子還沒有提問,就被給予一大堆答案,他只有對知識的滿足感而沒有對知識的稀缺感,不會因難以獲得知識而去苦苦求索。他很可能成爲“傳聲筒”。第二,不能靠代替孩子思考、削減孩子的想象力來獲得。當今的電子媒體所提供的遠遠超出人們需要的信息遏制了孩子想象的空間和時間,孩子像機器人似的接受還來不及,何談思考?沒有思考也就沒有想象和假設,哪裏還有創造?
在電視等電子媒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高度融合甚至控制著日常生活安排和節奏的時代,人的思想方式和想象的空間很容易被俘虜。孩子失去了自己對未知領域秘密的好奇和探究,有的只是對電子媒體信息尤其是對圖像信息的獵奇、追捧和崇拜。成人也容易被它們提供的看似正當的理由所奴役,從而讓自己的生活爲電子媒體信息所安排和驅使,失去對生活的個性化理解和追求。
隨著社會的開放和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人們相信成人對孩子的教育權威正在逐漸被消解,有人認爲這是社會的進步,因爲兒童獲得了與成人平等享受各種信息的權利,兒童少了對成人的盲目崇拜,兒童與成人可以相互學習共同成長。但是嚴重的問題也隨之産生了。由于孩子道德感的成長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正是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並遵循了具有教育權威的成人所傳遞的道德規則和道德價值觀而得到發展的。在一定程度上,教育的力量來自對教育權威的合理運用。來自于教育者的必要和恰當的權威是兒童社會道德情感發展的推進器或指路明燈。當教育者的權威消失殆盡時,教育者的教育還能起作用嗎?兒童將從哪裏獲得秩序、安全、歸屬和關愛?當他們需要時,誰來幫助他們分辨善惡?難道我們要在惶恐中把兒童精神成長拱手讓給受制于現代技術、背後充斥著利益算計的電子媒體信息?難道我們願意兒童在漫無邊際的探尋中毫無方向地任意成長?
結語:
童年存在的意義,不只是在于它作爲生命的一個自然生長階段的意義,而更重要的是它作爲一個人的生命完整存在的文化意義和精神意義。童年之所以對每個人、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魅力,並不在于它的自然生命的幼小和年輕,而在于它的純真,在于它的無限想象力和無所不及的“怪想法”;童年中蘊藏著一種了解世界和征服世界的原初力量和無畏沖動。但當童年的想象力、好奇心和社會情感被電子媒體所遏制、扼殺和淹沒,或被電子媒體牽著走時,人類的進步也很令人擔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生曾經說,給他一打嬰兒和一個可控的環境,他會把他們都培養成天才,雖然這種主張確實比較極端,它忽視了人的先天遺傳對後天發展的制約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對自身發展的作用,而過分誇大環境的塑造作用,但是我們也要提防:如果讓一個兒童過度地暴露于電子信息媒體的不良信息的“轟炸”和包圍中,成人世界以一切可以想象的方式向兒童開放,如果童年的心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一如成人的生活,童年便失去了其自身和對社會的一切價值。
尼爾?波茲曼雖然不是專業的教育理論研究者,也不是一個教育家,但他以自己對媒體文化的透徹研究和對現代電子媒體的危險的深刻認識,表示出對現代社會兒童發展的深重憂思。現代科技在短短的幾百年間爲人類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但它同時也是懸在人類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劍,在人們安享現代科技的快樂時,科技也隨時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包括電子媒體在內的現代科技,正左右著成人和兒童的思想和生活。讀《童年的消逝》時,我總在不斷地審視我身邊的電視和因特網,它們何過之有?我還充滿憂慮地看著我那還不到5歲的、在電視機前流連忘返的孩子,他正在了解什麽?人類不只是要發明科技,更要善用科技,否則人將最終吞食自己種下的惡果。
http://www.cnsaes.org/homepage/saesmag/sx/2009/2/sx090225.htm
《童年的消逝》和《童年之死》的比較研究
摘 要:
本文通過對尼爾?波茲曼的《童年的消逝》和大衛?帕金翰的《童年之死》的異同分析,得出結論:電子媒體時代,給童年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但對此不能太過悲觀。中國目前也處在這種時代,要警惕新時代童年消逝的危險性,同時也要爲我們已經作出的相應努力感到欣慰。
關鍵詞: 童年 《童年的消逝》 《童年之死》 思考
童年,這個詞對任何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爲每個人都曾有過童年。而且,現在“童年”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學校或其他機構所重視。兒童爲家庭帶來了生活的快樂,爲越來越多的遊樂場所、早教機構帶來了商機……可爲什麽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寫的卻是《童年的消逝》,而大衛?帕金翰(David Buckingham)寫的又是《童年之死》?尼爾?波茲曼爲什麽會認爲“童年消逝”呢,而大衛?帕金翰又會産生“童年之死”的想法呢?這些都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一、對《童年的消逝》和《童年之死》的異同分析
尼爾?波茲曼的《童年的消逝》講述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兒童成人化的一些社會現象,以及産生這些現象的媒介原因。尼爾?波茲曼提出了童年概念的發現,以及童年正在逐步消逝。他認爲童年作爲一種社會結構並不是自然而來的,在中世紀童年是不存在的,“沒有識字文化,沒有教育觀念,沒有羞恥的觀念,這些都是中世紀童年不存在的原因所在”。[1]而到了印刷媒介發明之後,這種情況被徹底顛覆了。谷登堡發明了印刷機之後,“文字”這個符號代號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尼爾?波茲曼在書中寫道:“印刷創造了一個新的成年的定義,即成年人是指有閱讀能力的人,相對地便有了一個新的童年的定義,即兒童是指沒有閱讀能力的人。”“自從有了印刷術,成年就變得需要努力才能掙來了。它變成一個象征性的成就,但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成就。自從有了印刷術,未成年人必須通過學習識字,進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變成成人。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必須接受教育。因此,歐洲文明重新創造了學校,從而使童年的概念也變成社會必需的了。”[2]當新興的信息技術發明以後,信息變得難以控制。作者尤其提到了電視等電子信息傳播媒介對童年的侵蝕:“我們可以斷定,電視侵蝕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這表現在三個方面,而它們都跟電視無法區分信息使用權密切相關:第一,因爲理解電視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訓練;第二,無論對頭腦還是行爲,電視都沒有複雜的要求;第三,電視不能分離觀念。電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沒有秘密,童年這樣的東西當然也不存在了。”[3]而到目前,一覽無余的媒介又把本應在私密之地談論的話題也都搬到了公衆的眼前,而這些所謂的引起大家共同興趣的話題,無非也就是性、暴力、黑暗面、災難、事故等。兒童變成了小大人,他們穿的也不再是兒童標識的衣服,唱的也不再是兒童歌曲。除此之外,作者也關注到了童年遊戲這一兒童標識。童年遊戲曾經給我們帶來很多快樂,但是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中,童年遊戲正在消逝。那些傳統的童年遊戲也在很多地方甚至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除了電子遊戲外,其他像丟手絹、老鷹捉小雞、過家家、蕩秋千、鬥雞、抖空竹、跳房子、拍糖紙、打彈子、跳橡皮筋、踢毽子、跳繩等這些從前最常見的童年遊戲已經老得掉牙了,就連那曾經爲多少兒童所喜愛的自制肥皂泡,如今也不需要自己去制作了,更讓人可笑的是我們所說的吹肥皂泡,如今也變得越來越機械化,都不用嘴來吹了,自有商家爲你想好了代替嘴的“好”工具。也仿佛只有花上錢去那些娛樂場所玩,去那些室內的健身房去運動才叫真正的鍛煉身體。現代的社會也仿佛變成了一個沒有年齡、沒有人生成長階段標識的社會。大人不再是理性的、成熟的、能夠爲兒童作好的表率的大人,兒童也不再是像曾經的秀蘭?鄧波兒那樣的天真、單純、奶聲奶氣、無憂無慮有著兒童標識的孩子。悲矣。
對于新的媒介對兒童造成的負面影響,大衛?帕金翰在《童年之死》中,也是十分贊成尼爾?波茲曼的觀點的,他說:“兒童溜入了廣闊的成人世界——一個充滿了危險與機會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電子媒體正在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4]成人世界向童年世界完全曝光了,這樣,童年也就無法再返回到單純與天真了。這些論述都是對尼爾?波茲曼觀點的有力補充說明。
當我看到上述內容,又想到大衛?帕金翰《童年之死》的副標題:“在電子媒體時代成長的兒童”(growing up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這似乎與尼爾?波茲曼的論述極其相似。難道大衛?帕金翰所著的這本《童年之死》只是對尼爾?波茲曼著作的一個補充說明而已?其實並非如此,仔細看下去才知道,兩者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尼爾?波茲曼的《童年的消逝》的確爲我們展示了一些新媒介下所産生的問題,這爲我們敲響了警鍾。但這警示的背後又似乎讓人覺得太過沈重。電子媒體時代的我們是不是一定要表現得很恐慌,以致手足無措?就如電視,這一媒體對人們的危害,尤其是對兒童的傷害,就一定那麽嚴重嗎?這一媒體就一定會導致很多兒童走上犯罪道路嗎?我想兒童犯罪等其實與很多因素有關系。美國社會曆來強調個性的自由與解放,其文化等各方面也傾向于多元化。成人的諸多暴力行爲等對兒童也有很大影響。大衛?帕金翰除論述尼爾?波茲曼這種保守主義的“童年消逝說”外,在二三章中也爲我們展示了另外一種相對立的學說,那就是樂觀主義童年學說。這種觀點對現代媒體持有完全樂觀的肯定態度,認爲新媒體技術的介入將導致獨立自主的“電子化一代”的誕生,現代童年也因此被想象爲一個有望把兒童從成人合謀而就的過時約束中解放出來的烏托邦。而面對這兩種鮮明對比的觀點,大衛?帕金翰所持的是一種折衷的觀點。他認爲:“在一些作者最強烈的論證形式中,這些議論卻具有好幾個共同的缺點,如在波茲曼與泰普史考特的作品中。兩種立場都采取一種本質論的觀點來看待‘童年’和‘青少年’,並且從一種過度傾向于決定論的角度來說明媒體與科技的角色。對于兒童與青少年,兩種立場都反映出一種感情用事的態度,因而未能承認童年生活經驗的多樣性,以及兒童與媒體之間關系的多樣性。在這方面,傳統上認爲兒童本質上是天真無邪而容易受到媒體影響的觀點,跟同樣是認爲兒童天生便具有‘媒體智慧’(media-wise)浪漫不切實際的觀點大致相反。我認爲這兩種立場都沒有爲文化、社會和教育政策提供一個現實的理論基礎,這些政策也許會讓所有的年輕人能夠對付他們生于其間的不斷變化的文化現實。……只有了解這些變化的複雜性和潛在矛盾時,我們才可能對它做出積極而有效的反應。一味地責怪媒體或者是頌揚它,都是高估了它們的力量,並且低估了兒童利用媒體來創造他們自己的意義及快樂的各種不同方式。”[5]
在波茲曼看來,由印刷媒體生産出來的童年一經成形便不再改變,或者說這一童年的曆史是與印刷媒體時代等長的。這一點上來說,大衛?帕金翰的觀點跟其基本一致。但在此基礎上,大衛?帕金翰則“巧妙地將童年被造的過程拉伸到與整個人類社會曆史等長,從而不動聲色地否定了童年消逝的論斷”。[6]他認爲:“‘兒童’的概念一直是一個特別難以捉摸的範疇。童年何時終結,青少年或成年又何時開始的問題,在不同的時代爲了不同的目的人們會以非常不同的方式來回答。”“童年的意義是什麽以及童年如何被經驗,很顯然是由性別、‘種族’或民族、社會階級、地理位置等社會因素決定的。”[7]至此,我們可以看到童年的本質,不再是單純地由媒介來界定的,而是應把它置于曆史與社會發展中來看。在衆多的媒體面前,兒童也並非只是單純地被動地受其影響,在成人的指引和幫助下,他們完全可以更好地學習使用媒體,並且形成選擇和鑒別好壞的能力。而媒體也爲兒童的成長帶來一些便利條件。這樣,兒童在媒體面前也就不只是一個受衆群體了。
在《童年之死》的最後三章中,大衛?帕金翰對作爲觀衆、消費者和公民的兒童作了深入分析,他所得出的結論是:兒童有獲取、接收充分的信息和自主選擇、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針對以上權利,社會應隨時准備好施行相應義務。而現代電子媒體超越于紙質媒介的強大覆蓋與傳播功能恰好可用于推動和實現成人與兒童間的這種對話、交流。
二、對中國目前形勢的分析
在對《童年的消逝》和《童年之死》比較之後,我想到了我國的情況。從古至今,我們都對兒童給予了諸多關注。但到如今,電子傳播技術的到來,也不可避免地給中國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電腦這個媒介也不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很多兒童很輕易地將鼠標一點,各種遊戲等呼之即出,于是一些兒童禁不住誘惑,將很多寶貴的時間耗在了電腦面前,而最可怕的還不是對于時間的浪費,網絡上存在的很多不良信息給他們帶來了惡性影響,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與兒童犯罪有些相關。另外,在一些條件較好的城市中,孩子們的課余時間也被一些室內遊戲等所侵蝕。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陪一四歲的孩子去了上海某遊樂場,一進到其中,就被那轟鳴的機器聲與孩子的叫囂聲所震驚。孩子們樂此不疲地叫嚷著,爲那些虛擬的遊戲所癡狂。爲什麽這些孩子對于戶外的遊戲不喜歡,卻偏偏愛上了這些“鬧市”“二氧化碳區”呢,又爲什麽非覺得花上錢的遊戲就一定優于那些戶外的免費遊戲呢?面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童年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商業化,衆多可愛的兒童穿上了成人的服裝,跳起了成人的舞蹈,唱起了讓人肉麻的成人歌曲,說起了成人的話,異常興奮地登上了選美、選秀的舞臺,這一切都與那個嬌小的身體和那純潔明淨的大眼睛不相稱。還有很多地方,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就似乎再沒有休息時間了,除一周五天在學校學習之外,周末也不閑著,這個補差班,那個加強班,除此之外,還要去參加衆多名目的比賽,有這麽多的爲智力充電的時間,卻沒有給自己留下來強身健體和獨立思考的時間……
面對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們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論家長、學校還是社會各界都應予以廣泛關注。
不過,現代社會中,論文聯盟WWW.LWLM.COM整理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媒體越來越多,而且滲透于社會的各行各業,這已成爲一個不爭的事實。對此,我們不能逃避,也不能太過悲觀。社會各界也逐漸認識到了媒體對童年的侵蝕,從而自覺地采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中國的電視節目也極力地限制像歐美國家那樣對性、暴力等的大肆宣揚,不論中央臺還是地方臺都增設了兒童頻道,至此,兒童可以在電視屏幕上享受到較爲安全的休閑娛樂。對于電腦網絡的不良影響,各地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限制未成年人進入不良場所。一些清新、有意義的兒歌、兒童文學作品也應各界的要求,漸次出爐。很多家長、老師認識到了好的戶外遊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帶兒童做一些戶外運動,有些人還自覺地利用當地的資源,設計了適合兒童的遊戲……這些都是令人可喜的。
童年,這個神聖的字眼,應該爲我們所重視,而不至讓其在紛爭的社會中消逝;如若不然,童年的消逝、童年的死亡也是極有可能的。
以上就是對尼爾?波茲曼的《童年的消逝》和大衛?帕金翰的《童年之死》,以及媒體充斥的當今的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
[1]尼爾?波茲曼著.吳燕建譯.童年的消逝[M].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5:25.
[2]尼爾?波茲曼著.吳燕建譯.童年的消逝[M].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5:26-53.
[3]尼爾?波茲曼著.吳燕建譯.童年的消逝[M].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5:115.
[4]大衛?帕金翰著.張建中譯.童年之死[M].華夏出版社,2005.2:225-226.
[5]大衛?帕金翰著.張建中譯.童年之死[M].華夏出版社,2005.2:61-62.
[6]童年死亡之後.[OL]
http://reading.cersp.com/Informative/Rambler/200802/4917.html.
[7]大衛?帕金翰著.張建中譯.童年之死[M].華夏出版社,2005.2:67.
http://www.lwlm.com/yuyanxue/201102/541631.htm
他在研究中還提到,性早熟會改變青少年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影響早熟孩子的精神健康和行為健康。性早熟孩子心理壓力更大,特別是女孩子,容易出現抑鬱、焦慮、恐慌和飲食障礙。更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女孩成年後更容易得卵巢癌、肥胖等疾病。
過多使用社交媒體也會影響女孩的心理健康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青春期早期(10歲),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越多,青春期後期(10至15歲)的心理健康狀況就越不好——但這種現像只出現在女孩身上。
回應
這個發現實在太好了,警告年輕的父母們別再讓孩子學拉丁舞,看到小孩子跳這個舞就覺著非常非常非常不舒服!
男女授受不親,果然老祖宗的話都是千年智慧與經驗的結晶。
男女孩提早性覺醒沒什麼不好的。做好引導就行。做不好引導就是十五六歲才性意識覺醒也糟糕
是性早熟不是性覺醒,一個生理一個心理。萬物生長自有規律,該到什麼年齡發育出什麼東西有規律的。即使1516歲才有性意識,也無礙性發育。性早熟就是說性器官比肌肉骨骼等器官提前發育,到十五六歲性器官成熟停止發育,肌肉骨骼等未成熟也被“強制”停止發育。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3_31_452225.shtml
央媒批網路遊戲為“精神鴉片”,遊戲股全線重挫
相關新聞
妖魔化遊戲應該停止了,這是另一個貿易文化戰場,不能把這條戰線拱手讓人
回應
精神鴉片一詞侮辱性極強。三十年前沒有遊戲玩的時候精神鴉片是武俠小說,然後是街機廳再然後是網吧,現在都2021了,就不能想點新詞?對於那些辛苦工作勵志將中國故事講給全世界人聽的遊戲工作者來說,真的很不公平。想想當年的漫畫產業是怎麼毀掉拱手讓給日韓的。
不沉迷電玩,難道要很悶的中國人民專注推翻共產黨專政?
“精神鴉片說”10多年前就在網路上看過,其實是真的,但政府你要怎麼防?以前韓國線上遊戲發達,有個原因是可以讓國民有個精神鴉片,不會想到自己只是個苦命牛,移轉人民的焦點。
相關新聞
德國電視:警方拘留吳亦凡,為中國政府對加拿大外交反制措施的組成部分。
陸打財團上癮?監管重拳要求「資本應政治正確」| 聯合報
路透:中國當局要馬雲出清持股淨身退出螞蟻 2021-04-18
繼馬化騰後馬雲也套現430億…大佬們為何都在減持 2020-07-13 新浪科技
零售、跨境、菜鳥3驅動 阿裡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年增34%
一位互聯網企業家找環時總編老胡聊天 2020-07-03 老胡說,資本要純淨不能主導國家,要與國家大政策的互動中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