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2 09:19:24阿楨

《第四張畫》

國片悶瘋了吧!不然2010金馬獎的愛台評委(當然還有唱和的愛台影評)不會在增設「台灣電影獎」保障台片之餘,入圍旣乏音藝術魅力又沒票房吸引力的《第四張畫》《當愛來的時候》《父後七日》,《第四張畫》還獲最佳導演獎呢!另參本館:《語言與影像的魅力》 中國金馬獎



http://www.fun.tv/vplay/m-95435

http://www.fun.tv/vplay/m-94387


《送行者》 Departures (200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jGws-6SndM


周報影評-《第四張畫》 2010-10-17 中國時報 張士達

 

 《第四張畫》這個片名,不大容易讓人想像到底會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即使在看完之後,其實也很難一言以蔽之。片中從一個孤獨孩童的身世,引出一群他身邊形形色色的人物,片中夾帶著些許驚悚、懸疑與冷調的幽默,又結合了鄉土寫實與細心經營的影像美學。鍾孟宏導演在頗受好評的《停車》之後備受期待的這部新作,從題材到風格都在一般台片之中堪稱奇特。

 ★挑戰新題材 力求突破

 在大量拍廣告與MV出身的台灣導演之中,鍾孟宏對於細節的追求、創作的誠意,以及勇於挑戰新題材、新風格的膽識,都非常明顯易於感受,這讓他以僅僅兩部劇情長片,就在新一輩台灣導演中占有頗受尊敬的一席之地。但他能夠輕鬆超越其他年輕導演的長處,同樣也注定會是他難以擺脫的束縛。長年對於影像的熟悉操弄,讓他對於許多特定的片段情境能夠精準掌握,但當必須經營較為深入的人物關係與較大格局的劇情結構時,便不免流露出顧此失彼的力有未逮。在前作《停車》中,因故事本身就是一段不斷遇上不同人物的荒誕旅程,剛好可讓鍾導發揮所長且避開弱點,《第四張畫》卻因迎戰了一個複雜困難的題材,而成為鍾導在導演身分上突破自我追求成長的課題。

 《第四張畫》片頭第一場戲,就交代童星畢曉海所飾的男孩,在醫院面對父親過世的經過。醫師護士叫他獨自守著病危的爸爸,發現已沒有呼吸時再通知他們,男孩則拿了一張衛生紙放在父親臉上,藉著衛生紙的起伏來察覺父親鼻息,這些行為乍看很理所當然,其實卻都隱含著一抹令人不忍的殘酷。這對父子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可以讓兒子對父親的死看似如此「超然」?我們不知道,只知道面對父喪的男孩並沒有哭,一直維持著一種木然的神色。看到路上被壓死的蛇,他也毫不害怕地撿起來丟掉。直到他因偷便當而被金士傑飾演的校工訓斥,那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他流淚。

  ★小孩很自然 大人做作

 男孩的身世,隨後逐漸透過母親郝蕾與繼父戴立忍的現身而慢慢揭露,但男孩的所有想法、感受與個性,從頭到尾仍是一個謎,他只有在與校工爺爺和好友納豆相處時偶現笑容,全片幾乎沒有一個人是真的了解他的,當然觀眾也一樣。已在台北電影節得獎並入圍金馬獎的畢曉海,以令人驚訝的早熟沉穩,撐起了這個全片最重的戲份,並賦予了原本劇本中也不可能精密設計出的獨特韻味。

 畢曉海因家庭教育的培養,講話字正腔圓有條有理,又成熟獨立而不輕易大驚小怪,他那種結合了純真、直率與世故且難以假裝的鮮明調性,儘管為劇本增添了一種耐人尋味的神秘氣息,卻也因此讓片中多數職業演員演戲的斧鑿痕跡,相形之下幾乎無所遁形。不僅關穎飾演的老師總宛如演講般搖頭晃腦做表情,就連應是「戲精」的金士傑與戴立忍也難逃招式破功的尷尬。一場金士傑上戴立忍家裡拜訪的戲,戴叫男孩出來見客,兩個大人之間眼神太過刻意流露的心機,簡直已像是電視鄉土劇中的爾虞我詐,這是導演在平衡演員演出方式上難掩的疏失。

 ★突兀的獨白 講給誰聽

 戴立忍與大陸女星郝蕾,一個飾演在夜市擺攤的老公,一個則是在酒店上班的老婆,兩人對話卻都比都會知識分子還冷靜銳利。郝蕾靠著與酒店客人的互動,還可挽回一些腳踏實地草根生猛的色彩,戴立忍卻因對劇情扮演最為關鍵的角色,而讓他的人物設定與演出方式更加被凸顯出混亂矛盾。一場戴立忍深夜裡對著想像對象獨白的戲,尤其暴露出全片劇本最嚴重的盲點,因這一大段獨白與其說是講給想像的對方聽,其實更是要鉅細靡遺地講給觀眾聽,好對觀眾交代劇情中相當重要的關鍵秘密(不然為何在心裡悶了那麼多年才忽然要在此時此刻一股腦兒說出?)正因被賦予太多功能,讓這段獨白對戴立忍成為太沉重的負擔,表演方式在對對方表達情緒與對觀眾交代故事之間陷入尷尬的兩難,更成為全片最不具說服力的一段演出。

 對於一個用心拍片的導演,最嚴苛的檢視與要求,才是他最應值得獲得的肯定。鍾孟宏肩負著台灣影壇的期待,能不能繼上一代前輩之後,成為下一個備受尊崇的台灣導演?當鍾導的技術層面、人文素養與創作誠意都已不是問題,接下來就只需更多的作品,來一次一次地拋開習慣、返璞歸真,才能在突破瑰麗影像的表象之後,碰觸最真實且深層的人性角落。

 

第四張畫–好的電影和好的故事之間 2010-07-07   Mario

 

有時候一部電影90分鐘嫌長,200分鐘嫌短,愛因斯坦會狡獪的跟你說這就是相對論,但或許簡單來說,這就是電影好看和不好看之間的差別。

   我不會說作為台北電影節的第四張畫不是部好電影,但是這可能不會是一部好的商業片。金士傑、戴立忍、郝蕾在裡面的演技無庸置疑,第四張畫也是個很好的故事,只是說到底,我會覺得第四張畫像是宮部美幸喜歡寫的題材,卻是用伊阪幸太郎的方式來說,只是這部電影卻不是部討喜的電影。

   不討喜的原因,我想應該是我找不到自己到底在期待這是個往哪裡發展的故事。我覺得這根本就是超棒的冷硬派(社會派)小說絕佳表現,只是拍成電影卻會陷在要把故事說清楚,還是要把電影美學發揮好的兩難。神祕河流大概是少數能夠好好把這種題材改拍好的電影範例,只是說實話那故事本身發展並不複雜,從頭到尾都是要解決一個案件,但是第四張畫卻讓人找不到這故事是往哪走,好像隨時結束,也不顯得奇怪。

   看看開眼上寫的簡介「十歲的小翔獨自一人面對父親的死去,三餐無以為繼的他,遇見了一位面惡心善的老校工,帶著他四處撿舊貨。就在小翔以為找到新的歸宿時,陌生的母親出現了,把他帶到新的家庭和性格陰沈的繼父同住,但小時候跟著母親離開的親哥哥卻不知去向…。

  孤獨的小翔在校外遇見一位滿口天馬行空的胖哥哥,用獨特的方式教他認識世界。這些陸續出現的朋友們建構出小翔生命的輪廓,在他的畫筆下成為一張張肖像。第四張畫,小翔是否能畫出自己的模樣? 」

   所以故事的結束是什麼?

我不知道,或許因為片名的關係,你會期待每一張畫的出現在哪,會去看每張畫的隱喻為何,只是問題是,這實在是不怎麼吸引人,可能可以吸引台北電影節的觀眾,可能可以吸引喜歡有風格電影的觀眾,但是,這怎樣我都不覺得會是吸引更廣泛大眾的電影。

   好看嘛?好看吧。只是…..我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願意買票進場吧。

http://mariorz.com/2010/07/07/805

 

鍾孟宏的奇與怪 2011-02-02  木衛二

 

  作爲2010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三部臺灣電影之一,《父後七日》和《當愛來的時候》都很好分類。因爲無論黑色幽默還是酸澀心事,或多或少,它們都帶有以往臺灣電影的影子。《第四張畫》算不上奇葩,倒是個例外。其實也不意外,《停車》時候的鍾孟宏就是個怪咖,導演風格更只能被劃歸到怪誕一類,不按常理出牌。老實說,我非常厭惡《停車》,裝模作樣煞有介事。鍾孟宏可能有很多才能,靈光一現。但是他最欠缺一項才能,那就是如何把一個故事給講順了,好好地講完整了。因此帶了低期望去看《第四張畫》,反倒寬心出不少。對比《停車》,影片大有進步。片中沒有直接出現第四張畫,這張畫可以是小男孩自己,也是觀衆對這部電影的印象。   

  可能一般臺灣電影把觀衆伺候得太舒服了,尤以小清新爲甚。另外也不乏所謂人文關懷一類,好比《不能沒有你》。結果《第四張畫》太黑暗了,黑暗到令人詫異,不舒服。電影以小翔的悲戚童年爲入口,反複圍繞死亡與離去做文章,沒有出口。即便有一些看似無憂無慮的歡娛片段,但觀衆也會意識到那是一種錯。一個孩子以這般方式換來成長,明顯不對。   

  以小孩做主角的臺灣電影有很多,一般說來,他們的視角單純直接,于是也就愈見犀利。小翔沒有發育完全,卻有透視成人世界的本能,更能預知一些不可見的東西。雖不至于絕望,不過影片也完全沒有給出所謂的希望。當小翔把目光投向觀衆,那仿佛是在說:我是誰,人又到底是一種什麽生物存在。   

  黑暗至此,這一方面可能是鍾孟宏太裝造成的,他不僅過度追求影像質感,像突出色調和色差對比,區別于同儕。他還非要在人物上面下手,把金士傑等幾個人搞得滿口大道理,對著小孩,雞同鴨講。再有神神叨叨的戴立忍,沒事發神經,居然還來一次長篇累牘的告白。另一方面,黑暗基調以外,《第四張畫》既有懸疑又有驚悚,肆意雜糅,比如房間角落冒出一鬼魂,裝神弄鬼。不過相比讓人惡心不適的《停車》,《第四張畫》已經溫和了許多——包括粗口本身。   

  《第四張畫》有許多不對的地方,觀衆看到那裏會咯吱一下,怎麽可以這樣。答案其實也很明白,跟鍾孟宏一樣,片中人物也全是怪人,允許不合常理。小翔自個洗衣,老爸走了沒人理。發生在今天的臺灣,簡直有點讓人難以置信。難以置信的還有入教室打劫小朋友,笨賊沒追求至此,實在丟臺灣的臉。   

  老校工一下子打翻小翔的碗,繼父一腳踹開小翔,統統是毫不留情。一個先厲色後諄諄,一個先寡言後爆發,兩個人物做足了性格的反差。最值一提的是飾演母親的郝蕾,她無懼特寫,收放自如。這位母親滿身疲憊,半醉半死,對生活已經喪失了敏感,以至于連兒子怎麽沒了都不清楚。客人刁難的一場戲,她示明了破甑之身,能與周圍一切妥協。如果考慮她的外來者身份,此處無疑帶有不少暗示。   

  按照畫作順序,第一張畫是痛苦,這二張畫是快樂,第三張畫是恐慌,第四張畫是迷惑。對應小翔的幾張畫,影片敘事沒有大的推進,比如關鍵的案件。幾個人物也是階段性出現,每每會伴上大段的對白和獨白,強調小翔對他們的印象看法,好似臨摹肖像。   

  跑進涵洞深處撿衣服又走出來、被封在海邊消波塊裏的秘密,從山到海的畫面無疑是帶有隱喻表征。片中還有一些有趣的東西,觀者是冷暖自知。毛賊和小翔大講《逍遙騎士》,四處爲家,好一個公路片了。海邊小憩那,身後仿佛多了一張活生生的銀幕。毛賊家裏窮困潦倒,住在“彗星撞地球”的半截危樓裏。別的不說,老校工講的“幹燒青蛙”還真是講對了。這幫邊緣人物就是鐵桶裏的青蛙,被炙烤又無處脫逃。再到廟宇牆上的“二十四孝”畫,無心一筆。小翔和老師對背《大學》,幾乎是有過火之嫌。然而它們卻是中國電影的另一種可能,內地電影真不是缺,而是沒有。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609354/

 

《第四張畫》的光彩和瑕疵 2011-02-08  None

 

  近幾年臺灣電影中的驚豔之作。通體散發出異質氣質。剛開始看還以爲是俗套的小清新兒童片,但隨著斷裂而隱忍的敘事,看似漫不經心卻精心蘊藉的結構,生動而微妙的人物塑造,從關照他人的第一幅畫作到塑造自我的第四幅畫(自畫像),揭示了人存在和自我塑造的艱難性,一個人在成長路上要面對無數來自他人和前史的陰影和罪孽,才能最終選擇超越或者沈淪(像劇中金士傑講述的那個青蛙的故事一樣)。深具直面臺灣社會原罪的批判意識和自省精神。那個made in taiwan的鞋印鏡頭更是神來之筆。   

  《第四張畫》的思想境界很高,精神內核頗有點麥克哈尼克《白絲帶》《躲避》等片的味道:同樣聚焦等級,族群,家庭,社會結構,揭示暴力和原罪,看似平靜的節奏和境況下,罪孽和不安暗流湧動,偶爾寒光一閃令人不寒而栗。最後一張點題的畫作(自畫像)出人意料地留下一片空白,戛然而止,揭示了人類在險惡的社會關系和曆史現實中塑造自身的複雜性和艱難性,前途未蔔。   

  不過兩者形態不同,《第四張畫》舍棄了在懸疑層面上本該緊湊而方向性明確的敘事,而具有一種似乎和精神內核不合時宜的散文式節奏和氣息。導演故意用了不少的閑筆。不過,我覺得這樣的反差處理恰恰體現了電影的張力而有別具一格的疏離韻味。結尾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   

  要說《第四張畫》的瑕疵,一是音樂太爛,雜而煽情,一會鋼琴一會吉他一會小提琴,太高亢浪漫,和片子的內斂節制風格不搭,是爲最大敗筆。二是戴立忍和亡魂對話的那段,做爲揭示關鍵情節點的戲,這種直接說出來的處理太直白,並且說的太完整太細致,完全將背後的懸疑一覽無遺地抖了出來,不高明。即使要說,也要欲言又止,似是而非。可以處理成比如醉酒後斷斷續續的碎片式的講述也比現在這個好。   

  還有一點不叫瑕疵叫遺憾,就是女老師的角色塑造還可以進一步開掘,最好也點出她看似普通平靜的生活背後亦有不同尋常的有關存在的不安或沈痛。這樣,到最後所有出現過的人物,主角和配角,都圍繞主題形成了一個整體。群體性的命運比個體命運的揭示更具說服力而發人深省。

  還有ㄧ些點,如戴立忍在接受警察問訊時,警察問他做什麼工作,他說他做水泥業,但其實他只有在夜市擺攤撈金魚;前幾幕郝蕾和戴說:「你可以不工作,我甚麼都聽你的...」 當鏡頭照到海邊的消波塊露出疑似小翔哥哥的23.5號Made In Taiwan鞋子時,呼應到前面這些情節,可以推論戴立忍在小翔哥哥死前應該是做水泥業的,但之後卻沒做了(為什麼不做了,也許是把小孩丟到水泥攪拌機做成消波塊產生了陰影,也許是因為郝蕾的入監或是各種原因),失業在家一段時間,後來去夜市擺攤。這部電影背後的一些轉折頗耐人尋味,許多對話也很令人玩味,延伸出到許多臺灣的社會狀況、價值觀、城鄉差距、外籍配偶、教養問題與多元族群的議題,身為臺灣人應該有更深切的體會。   

  關穎演的女老師的確是超級大敗筆,不僅演的差,角色的立體度甚至連影片一開始好心幫忙小翔爸爸收屍的殯葬業老闆都不如,純粹是為了增加臺灣票房找了個千金大小姐來演這個格格不入的角色。   

  你提到戴立忍與亡靈對話那段太直白是個敗筆,當我在戲院看時,反而有為之一振的感覺,也是看到這裡才覺得這部電影的與眾不同之處,一反慢慢鋪陳與曖昧渾糊的隱喻,也與整部電影的影像風格有match到。   

  至於Made In Taiwan的鞋底,個人認為是小翔哥哥住在鄉下、家境不好的反映(家境較好或多數的都市小孩都是穿Nike等外國牌子),並沒有太深刻的意喻,,或許島外人士看了會覺得特別有趣。   

完全不懂為何金馬獎會輸給張作驥當愛來的時候...哈

  回應

  看完了,同意北太的說法,音樂確實雜亂無章   

  女教師一角,格格不入,個人倒覺得未必她也非得有類似故事,不然整個片子一片苦哈哈的人物,但整體氣質確實太不相投。   

  戴立忍獨白那段,我也覺得來得太快太直接,不過如果安排成酒後碎語,又似乎太煽,跟整體克制的風格不合,嘿嘿,暫時想不出什麽高招   

  另外,手槍仔和弟弟在“彗星撞地球”的屋子裏念盲文那段處理得不錯,不輕不重,時機也恰到好處。當時在偷東西是看到手槍仔能讀盲文,就覺得應該後面還有戲。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616216/

 

第四張畫 2011-02-01  大樹

 

  我承認開始看這部片子的時候並不在意,甚至有些不懷好意,因爲臺灣電影時常走入一個“可笑”的絕境,不是故事撐不起來就是演技嘩衆取寵,有時候還會像“偶像劇”一樣的敷衍潦草。但是看過《第四張畫》之後,我覺得這是一部質量很高的臺灣電影。   

  臺灣電影的風格很容易會聯想到日本電影,無論是題材還是運鏡,黃仁曾經也出過一本書專門講日本電影對臺灣電影的顯著影響。所以如果“效仿”的不徹底或者不專業,經常會把故事片做的拖泥帶水全無高潮,只會成就一些鏡頭美感的假象,實質上根本無力支撐整部電影。有人曾經說,臺灣電影能夠賣座的只有鬼片和同志片。這未免有些可笑,對于一個電影産業來說只能搞題材吸引眼球,會造成一些嚴重的負面影響。   

  第四張畫這部電影包含很多種元素,家庭倫理,親情友誼,甚至靈異,但是電影對每一種感情的描繪都是輕描淡寫,並沒有一一戳破,只是用一個小孩子的眼睛去看成人的世界。我覺得這樣一部展現臺灣社會底層的故事,並且對暗藏在身邊的家庭暴力的題材真的並不多見,而且導演用一個很浪漫的手法去講述一個冷酷的故事,的確很精彩,90幾分鍾的電影並不枯燥乏味,再加上導演鍾孟宏十分講究的攝影,燈光和配樂,非常享受。   

  很多人喜歡用“哭”來評定一部電影的好壞,雖說這非常業余,但我認爲這是絕大多數的觀衆用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去表達和電影之間的共鳴。所以很多的編劇和導演都費勁心思擠觀衆的眼淚,生死離別的劇情,淒慘煽情的配樂,再添上男女主角纏綿悱惻的場景,兩個字,惡心。我覺得打動人心的是一種真實的情感,現實生活中我們平常的人處理一些痛苦時最真實的反應是什麽?忍住。甚至是壓抑。這樣會觀衆會將自己投射進電影裏去,激發出情感的流露。《第四張畫》裏面的每一個人面對各種遭遇都用忍耐的方式壓抑住自己的情緒,演員沒有特別表現,都導演也沒有刻意的渲染,一切任憑故事的前進帶過,一點一點,觀衆把支離的情節拼湊出一段完整的飽滿的故事。我還記得其中一段場景是校工大爺跟小翔吃飯的時候教育小翔,告訴他不許哭。我想看到這段的時候沒幾個人能承受的揪心的難過。

  電影是很無奈的,沒有獎項的加冕,投資的支持,哪怕再醇的酒也抵不過一個深巷子,因爲金馬獎讓大家看到了這部電影,值得慶幸,電影沒有一個完整的結局,是文藝片的“通病”,假如有,我希望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607803/

 

擺脫不了的文藝範兒 2011-04-06

 

   如果不是出現戴立忍飾演的繼父一腳將小翔踹下凳子的鏡頭,我甚至覺得這是一部清新的文藝片。而此時,劇情已經進行了大半。   

   我誤解了。原來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它透過一個孩子的一段成長時光,關注了很多需要關注的群體:單親兒童、外籍新娘、小偷、盲人、外省人。似乎只有繼父的角色屬于一個稍顯“正常”的群體,但隨著劇情的發展你會發現,他是一個脾氣暴躁的殺人犯。   

   小翔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與這些人爲伴,足見其童年缺失了多少關愛和快樂。  

   沿著成長這條線,四幅畫依次穿插在劇情中,含義也十分明顯。前三幅畫依次是父親、朋友、哥哥,這些人雖曾在小翔的生命中出現,卻最終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離開,哥哥和父親相繼去世,曾是小偷的朋友則選擇主動疏遠。因此,畫中的角色恰恰是小翔成長過程中缺失的部分。   

   毫無疑問,小翔的童年是不完整的,雖然最終能夠與母親一起生活,但作爲一個失落的大陸新娘和夜店工作者,母親能給他的關懷十分有限。而繼父對小翔的關心,尚不如一個非親非故的老校工,況且繼父就是失手殺死哥哥的凶手。   

   小翔與老師對背《大學》一段,則意在表現孩子的聰明,凸顯對其成長環境的惋惜,同樣是劇情的鋪墊。直到電影的結尾,仍然沒有點明小翔如何畫出鏡子裏的自己,第四幅畫也始終沒有出現。這也正是導演的意圖:在一個缺失關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眼中的自己是什麽樣子?這個問題無疑是值得反思的。   

   近些年,臺灣電影從晦澀的文藝路線,越來越多地關注現實題材(《九降風》、《囧男孩》與這部片子走的是同樣的路子),甚至開始涉足政治(《彈道》)和曆史(《一八九五:已未》),這無疑是個好現象。然而即使主題已然改變,臺灣電影多年浸淫其中的文藝因素,似乎仍然揮之不去,使電影風格有模棱兩可之嫌,這也是我産生文章開頭的誤解的原因。   

   《第四幅畫》從一開始,就以父親的去世爲劇情埋下一個重重的伏筆,這本是一個沈重的基調,然而在小翔在河裏洗衣服一段,隨著歡快的鋼琴曲響起,這樣的基調很快被打破。而衣服被河水沖走,孩子又跑跑跳跳地撿回來的鏡頭,更顯得充滿童趣。   

   同是孤兒的老校工,先是重重地訓斥孩子,甚至一把將飯碗打掉,繼而又慢慢敘說起自己的成長。從邏輯上看雖勉強說的過去,但仍像一個話劇演員的獨白,充滿了自我陶醉和說教意味。另一段獨白來自戴立忍,雖然在劇情上不可或缺,卻仍顯得冗長而膩味。   

   鏡頭下的臺灣風景,始終是美麗的。大海、河流、車站和林蔭小路,在固定機位鏡頭下,都呈現出淡淡的如畫一樣的安靜色彩。除了繼父,所有的主要角色都是善良的,包括納豆飾演的小偷。   

   不得不說,這些充滿了文藝氣息的元素,爲影片打上了鮮明的“臺灣制造”烙印。但也正是這些元素,弱化了電影想要表現的嚴肅主題。一個是溫暖,一個是冰冷,在這種演繹方式下,似乎沒有很好地融合起來。與類似題材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相比,《第四幅畫》中的暖色顯得太多了。   

   我也許是在雞蛋裏面挑骨頭。臺灣電影的文藝範兒一直是我所喜歡的,但濫用文藝不免讓人覺得審美疲勞,即使在曆史題材的《一八九五:已未》中,文藝氣息仍然揮之不去。   

   唯一挑不出骨頭的,是郝蕾的表演,一個與現實妥協的大陸新娘形象,被演繹得無比飽滿,又拿捏得恰到好處。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榮譽,的確實至名歸。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894876/

 

《第四張畫》:披著懸疑外衣的風景宣傳片 2012-03-20 抱冰人

 

   畫面裏有風景的臺灣電影總是很美,臺灣是太平洋中的一座孤單島嶼,身世飄零,蔣介石一心傳承儒家傳統文化,而後來的統治者卻力圖將臺灣與大陸隔離,加上日本多年的占領,以及親美的政治傾向,臺灣文化逐漸變得兼容並包,進而具有獨特的韻致。   

   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喜歡臺灣電影的清新,如《海角七號》、《最遙遠的距離》,這些電影更像是風景宣傳片,充滿了寂靜無人的海岸和回響的濤聲。《第四張畫》的畫面同樣清新,像夏天的風吹過鄉村的田野,但是情節太簡單,一個繼父錯手殺了妻子與前夫的兒子,僅此而已,看到評論裏說這電影有多麽多麽深刻的內涵,導演想通過四張畫表現自己的種種意圖,在簡單的故事架構上不可能加載太多的內涵,就像一個十來歲的小年輕不會是國學大師一樣。楊德昌的電影豐富深刻,因爲給出來的人物和細節數目龐大,往往要看好幾遍才能慢慢體會其中的意義。   

   整個片子的人物性格刻畫也顯得薄弱,男孩朱雲翔年幼,本來就沒什麽性格,郝蕾飾演的母親因爲戲份不多,只充當了一個說故事的角色,估計是平時小清新慣了,風塵氣不夠。作爲片中的殺人犯,戴立忍演的繼父倒是比較陰沈,顯現出幾分心理變態的氣質,但總的來說還是不夠鮮明,想想吳鎮宇和黃秋生演的變態吧,一個面部特寫就能讓你不寒而栗。   

   最初看到這片子是因爲它標著“懸疑”的標簽,開始的一段也讓我有些期待,但是戴立忍在中間的一段獨白讓關鍵的情節一瀉千裏,剩下的時間都成了故弄玄虛。《第四張畫》有一張海報是小男孩低著頭,讓我想起了《一一》海報上的後腦勺,只可惜牛逼的電影總是那麽少。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53889/

 

用心投入生命2010-11-21 中國時報評論(楨:又在精神勝利法了!另參本館:精神勝利法)

 

 台灣電影繼去年由戴立忍以《不能沒有你》包辦最佳劇情片與導演後,今年再度由《當愛來的時候》與《第四張畫》分獲這兩項大獎,為台灣電影守住疆土。阮經天(小天)的得獎,距離上一次台灣演員、《一代梟雄》中的柯俊雄稱帝,更已長達11年。

 台灣電影近年在《海角七號》與《艋舺》先後創下票房奇蹟後,產量愈發蓬勃,但在品質參差不齊下,究竟是「復興」,還是「虛胖」,見解分歧。許多抱著投機心態與自我膨脹的國片陸續出籠,讓觀眾好不容易對國片恢復的信心又要動搖。幸好仍有《當愛》與《第四》這樣從劇本、導演到演出,所有環節用心製作,毫不妥協的作品,努力維繫住國片在本土感情與創作誠意上的扎實傳統。能在台灣的戲院裡看到這樣的作品,對台灣觀眾是安慰也是驕傲。

 若錢不夠多,就用心彌補;若資源不足,就用生命完成。這是從《艋舺》到《當愛來的時候》所帶來最大的啟示。

 

許一個 當國片起飛的時候… 【聯合報╱王長安/資深影評人 2010.11.21

 

今年金馬獎以入圍影片來看,本土華語片「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父後七日」都有多項入圍,而大陸華語片「十月圍城」、「透析」及「春風沉醉的夜晚」也來勢洶洶;倒是正宗港片有退潮現象,不過在中港合作的影片中,有不少港星及編導人員參與,也算是一個新的製片方向。

 以昨晚得獎的名單看來,可說是兩岸三地的華語片平分秋色,各有優點。展現新人輩出、承先啟後可喜的新方向,以黑色幽默述說台灣喪禮習俗的「父後七日」,奪得男配角改編劇本獎;以愛情親情及一平凡家庭生活變遷的「當愛來的時候」,獲得最佳影片、攝影及美術設計獎,及「第四張畫」除了導演鐘孟宏勇奪導演獎,還獲得女配角獎和年度台灣最佳影片,大陸影星呂麗萍則以「殘酷青春」一片獲得女主角獎,男主角則由本土演員阮經天以「艋舺」一片拿下。

 大陸與台灣演員平分秋色,新人發光發亮;至於最佳影片則是頒給了「當愛來的時候」,也算是完成張作驥導演多年美夢,也是給本土國片最大的鼓勵,期待台產的國片能夠趕緊起飛。

 

 評論:臺灣電影人視野狹隘 金馬獎氣度不夠(另參本館:中國金馬獎 精神勝利法 十月圍城 中共的救災能力 )

 

  粉絲網電影訊 2010-11月20日晚,第47屆臺灣金馬獎在桃園縣展演中心舉行頒獎典禮。近4個小時的頒獎典禮,此前大熱影片、候選人均紛紛落馬。面對內地影人的“合圍之勢”金馬獎還是聰明的以藝術的名義巧妙化解了尷尬。呂麗萍封後、阮經天稱帝、連鍾孟宏的最佳導演背後,都透著金馬獎“矯情”的堅持。

   “矯情”的堅持

   在內地刷新票房紀錄的《唐山大地震》並沒有得到金馬獎的厚愛,僅有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以及最佳視覺效果三項入圍,即使有馮小剛捧場助陣,卻仍顆粒無收。最佳女配角給了出演《第四張畫》的郝蕾,而最佳女主角,則給了在內地上映期間,票房口碑完全失利的《玩酷青春》的呂麗萍。

  多年來一直堅持文藝小衆路線的臺灣金馬獎,即使在電影市場大變臉,商業片質量大幅提高的今天,仍本能地拒絕著商業影片的“大舉入侵”。或許作爲一個“臺灣電影人自娛自樂”的獎項,金馬同金雞擁有同樣的尷尬,是從觀衆角度出發,還是從專業角度出發。顯然金馬從來沒有想過要兼顧這種,或許是往年的兼顧到了今年決定放棄。

   至于阮經天的影帝,連主持人都覺得是“在三大戲精中留下的一座金馬獎”。呂麗萍雖然不顧形象,扮演了一個社會底層母親的大愛,但擊敗在《唐山大地震》中贏盡口碑的徐帆也屬意外。當然若以金馬獎的“文藝範”評審標准來說,《唐山大地震》確實是部刻意的商業影片,而徐帆外放似的表演,也對不上他們愛內斂的路數。

   短視的留住金馬

   以十四項提名入圍金馬獎的大熱影片《當愛來的時候》最後只收獲了四座金馬。今年頒獎典禮上,獲獎人和主持人都喜歡說“將這座金馬獎留在臺灣”。作爲一項面對話語影壇的獎項,卻介意地將獎項頒發給地區意外的電影人,這點金馬獎的氣度遠不及金像獎。

   “留住金馬”只能說明是臺灣電影人的短視,臺灣電影工業的衰敗,雖然近年來有《海角七號》、《艋胛》等救市之作,但始終未能形成大的氣候。作爲一個大衆藝術形式,電影應該以多種形態存在。不少臺灣電影人,包括朱延平都承認,臺灣電影大氣候,永遠只有那些文藝片拿獎,商業影片的環境已經死了。對臺灣電影市場來說,放棄臺灣以外的電影市場,也是死路一條。不能以開發的心態來面對金馬獎上的“外來客”,或許也難以以開放的心態來面對臺灣電影的出路。

   《十月圍城》是香港電影人用十年的不斷嘗試,找到了香港商業影片與內地市場的一次成功結合。那臺灣電影人,何時才能開始這種嘗試呢?

 http://movie.ifensi.com/article-330715.html

 

評審金馬獎 王瑋 2001/11/7(楨:臺灣金馬搖擺獎!另參本館:《搖擺狗》)

  

筆者在此特別強調的是,金馬獎所頒發的獎項,是在主流電影工業的體制下,依不同的分工所設定的。因此,金馬獎的評審制度、邀請評審的取向,以及評審的結果,基本上就會趨近於主流電影工業。相對於主流電影工業,凡是個人的、藝術的、或任何非主流電影工業體制下所產生、創作的電影,勢必會在這樣的評比、競賽中居於劣勢。

 如果對上述的說法有任何疑義,不妨以美國奧斯卡和法國坎城、或是和威尼斯的競賽做一比較。前者就是在主流電影工業體制下,由影藝學院所主辦的電影獎,因此技術性的獎項如視效、音效都被含括其中;後者則是強調電影的藝術性、文化性與創作者的美學突破為主,所以作為電影「作者」的導演最受矚目,屬於工業性的分工項目則付之闕如。而在評審的組成上,前者是由為數者眾的「會員」投票,後者則是菁英取向的小評審團進行看片、討論和票選。

 ……………■本文轉載自『金馬四十專刊』

http://movie.cca.gov.tw/files/15-1000-280,c99-1.php

 

越不過海峽的金馬獎 終究是給臺灣人助興2011-11-27 鳳凰網 木衛二

 

爲什麽《賽德克?巴萊》能登頂?或許,這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因爲在很多人的預測版本裏,它都會拿個大獎。然而,當它真的拿到了,難免還是要有質疑的聲音。有人說,《賽德克?巴萊》是入圍最佳影片中質量最差的。但不用多說,他肯定不是臺灣人。否則,只要看一眼臺灣本土論壇PPT的精神狂熱,他就可以被淹沒了。無論如何,金馬獎所提倡的大華語電影概念,終究還是有點局限。其他人入圍得再多,終究是給你家助興,怎能服衆?

 爲政治服務的《賽德克巴萊》 必須得獎以正名

 面對《賽德克?巴萊》,臺灣人摻雜了難以理解的批評壓力,比如尚未開拍便被定義爲“史詩”,政府出面、保駕護航。這跟提前搶占道德制高點,並無兩樣。而大投資、高預算,導演個人的苦難史,現在全部成爲了同情的資本。更多的資本,它終究還是要爲政治服務。聯想到金馬的設置初衷,這樣的結果倒也是相當吻合。再則,有這麽一部電影開工,一大批的新老過氣演員、廣大技術類的電影人員都有了活路。臺灣人不仰賴它,那倒是稀罕了。況且,金馬獎確實欠魏德聖和《海角七號》一個人情。畢竟,這票房拯救了市場,而市場又會引導觀衆去關注金馬。

 遊蕩在《賽德克?巴萊》當中的身份意識和自我認同,它亦是《賽德克?巴萊》的一大法寶。電影抛開了本省與外省的多年之爭,轉以原住民爲突破口,再有抗擊日本的真實事迹,充分放大了臺灣這一概念。放眼到金馬以外,《賽德克?巴萊》參賽威尼斯的時候,慘遭國際輿論和內地媒體的惡評。那之後,能駕馭大題材的魏德聖,他卻駕馭不了糟糕的國際版,反倒成了導演的噩夢。所以,金馬此役,不但不可不失,還必須正名一把。

 與《賽德克?巴萊》相比,《讓子彈飛》的毛主義解讀就是另一個世界,《鋼的琴》的工廠情結同樣是對岸的家事,《到阜陽六百裏》勢單力小。至于《桃姐》,它已經拿了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再這麽拿下去,所有人都要懷疑劉德華和于冬是不是給評委會塞錢了。那麽,如果以純藝術的角度考量,《賽德克?巴萊》真有勝出以上電影?好在,面對這位《賽德克?巴萊》,所有人都已經打過了預防針。

 《桃姐》贏得的是電影人的尊嚴

 最佳影片之外,金馬獎還是有可說之處。《桃姐》的強勢再度讓人看到了許鞍華的敬業,在她身上,那有一種少見的電影人尊嚴。水城之後,葉德嫻的登頂毫無意外。相反,劉德華的登頂讓人意外。也許,劉德華並不見得比葛優和王千源好,但是,在他自身的作品裏,他已經是演得比較好了。最不濟來說,這一次評委沒有選擇臺灣的彭于晏,實在萬幸。

 《鋼的琴》惜敗 《到阜陽的六百裏》實至名歸

 最佳男女配角和最佳新人並不意外,《賽德克?巴萊》的徐詣帆入圍了男配和新人兩項,必然會取一項。當九把刀失去了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必然就是他的電影形象化身——柯震東。最佳女配角給了唐群,一個恰如其分的選擇,她完美地化身爲在外務工的中年婦女,不服氣的只要看下《到阜陽六百裏》,他們便會明白評委的選擇是無比正確的。

 劇本選擇上,去年捧了《碧羅雪山》,金馬今年繼續青睞小片,《到阜陽六百裏》的成功確實讓人看到了某種希望。不依賴大投資,不借助于大牌的導演和演員,只要有一個踏實的好劇本,它就能成功。如果一部電影只需要看三分之一,那麽在我眼裏,烏爾善的《刀見笑》確實是個好片子。《讓子彈飛》,金馬獎讓所有主要獎項都飛了,徒留一個改編劇本,不知姜文是何滋味。更爲諷刺的是《鋼的琴》,它拿了一個充滿安慰性質的外圍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以前被人嘲笑是有獎項沒票房,現在連像樣的獎項都沒有了。縱然在影評人這邊擁有再好的口碑,只可惜,評委裏頭一個正職的影評人都沒有。

 賽事開始前,我一直強調著,無論怎麽個走勢,這屆金馬都不應該存在有冷門。因爲即便在金馬是輸家,但是幾部重要影片在不同領域都獲得了相應成功——獎項或者票房的肯定。但從這點來看,就像別人強調的,奧斯卡的提名影片都值得一看,它們並沒有鴻溝一樣的差距。那麽,面對金馬,我們只好這麽自我安慰,它沒有錯漏好電影。只要能做到這點,它依然是個好的電影節。

 http://ent.ifeng.com/movie/special/48goldenhorse/pinglun/detail_2011_11/27/10926794_0.shtml

 

看奧斯卡,想國片【聯合晚報社論 2011.02.28 (楨:都爛!另參本館:《當代好萊塢》)

 

 大家盯著螢幕看第83屆奧斯卡獎頒獎典禮,「王者之聲」果然是大贏家,獲最佳影片的大獎,也讓其導演湯姆霍伯因此片而得到最佳導演的小金人。最佳男女主角的項目亦一如預期,「黑天鵝」的娜塔莉波曼和「王者之聲」的科林佛斯摘下影后、影帝的桂冠,都是名至實歸。

今年奧斯卡獎的入圍影片水準很整齊,呼聲最高的「王者之聲」和「社群網站」不在話下,其他如「真實的勇氣」、「燃燒鬥魂」,都是好看又有內涵的好電影。甚至得到最佳動畫片的「玩具總動員3」,全球票房破十億美元,絕不僅僅靠著通俗熱鬧而已,更包含了很多吸引人心的元素。

電影這個產業,國際化到今天這種程度,雖然說來有點矛盾,但一方面呈現普世化的趨勢,卻也同時可見百花勝開的多元化發展。像「王者之聲」和「社群網站」,從主題到全片的調子,看來令人感覺像是迥然不同的兩個世代對比的產品,它們各自的粉絲團也許重疊不多,但從電影專業和純然的影迷角度來說,都是上乘的作品;且不管是歷史片或描述現代熱門科技趨勢的故事,背後都傳達了人性的主旨。這才是好片成功的要素。

從這個角度看,近年來國片顯現振興的氣勢,但也還有更勝上層樓的空間。從「海角七號」立下多項里程碑開始,其後的「艋舺」,今年的熱門電影「雞排英雄」,乃至其他的小品「一頁台北」、「茱麗葉」等等,都令人看見清新的氣息。這些片子都以「台味」取勝。本土化色彩鮮明的電影沒什麼不好,例如獲奧斯卡青睞的英國導演丹尼波爾的「貧民百萬富翁」,在台灣異軍突起的「三個傻瓜」,觀眾印象裡可謂印度的「本土片」,但都能突破文化差異而動人心弦。相對而言,台灣這幾年興起的「台味」電影,還不太容易打開海外市場,離當年台灣「新電影」浪潮下的作品獲國際影壇認可的成績,也尚有一段距離。本地觀眾回籠捧場國片,已是好現場,本土電影工作者要再接再厲,希望能更創佳績。

 

 (楨:相較於靠國際得獎轉內銷的侯孝賢/蔡明亮等極具導演作者個人風格的新電影,《海角七號》《不能沒有你》《父後七日》等雖然主題庸俗、內容雜亂、故事零亂、表演平庸,導演靠台灣觀眾熟悉的題材而叫好叫座,但一出島外(連華人市場) 票房便奇差,可見台灣影/評迷之民粹!另參本館:《海角七號》 鐵飯碗 《送行者》民粹亡臺 中國金馬獎 精神勝利法)

 

苦民所苦 還是專業低頭【聯合報╱張升星/法官2010.01.14

 

總統、行政院、內政部等中央及地方機關首長,陸續要求全體公務員觀賞電影「不能沒有你」,訓勉公務員除依法行政之外,還要表現人性關懷的同理心。從中央到地方同聲一氣的呼籲,再加上監察院長王建煊適時贊聲:「公務員裡有一大堆笨蛋」等語,上行下效風行草偃,「不能沒有你」的官僚批判,已經成為當前「政治正確」的唯一選擇。

 該片改編自數年前的社會新聞,一名男子與女友同居生女後,女友不告而別,他則成了單親爸爸。當女兒面臨就學問題必須確定身分時,才發現女友早有結婚登記,按照法律的規定,女兒將被「推定」為女友及其配偶的婚生子女。爸爸面臨不知去向的女友及其配偶,再加上難以克服的法律障礙,到處碰壁受挫,最後只好訴諸激烈的抱女跳橋而爭取輿論的重視。

 對於並不熟悉法律的多數老百姓而言,本片徹底反映出官僚的冷漠與法律的僵化;但是在法律實務工作者看來,本片則是依法行政的必然結果與倫理親情的無奈抉擇。民法第一○六三條規定:「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因為女友及其配偶存有婚姻關係,因此女兒將被「推定」為女友及其配偶的「婚生子女」。既然是「婚生子女」,除非其身分被女友或其配偶提起「否認子女之訴」加以推翻,否則任何人都不能主張其為真正生父,要求認領他人的「婚生子女」。

 為什麼法律必須這樣規定?這個問題涉及法律對於「婚姻」的制度性保障。婚姻是身分上契約,一旦結婚,夫妻就享有婚姻的權利(例如法定身分、財產分配、親子監護等),同時也負擔伴隨婚姻而來的義務(例如履行同居、互負扶養、貞操保持等)。夫妻間的合法婚姻受到法律的保障,所以在婚姻關係中出生的子女,就不容許他人任意否定其「婚生子女」的身分。這就好像合法成立的契約,第三人不能惡意干擾一樣。這些法律並不是台灣獨有,其他法治國家也有相同的規定。

 導演有感而發的創作,或許蘊藏文以載道的使命,但是政客卻把一部人文關懷的電影,搞成像「南海血書」、「向雷鋒學習」的政治樣板,民粹當道而專業低頭,令人感慨萬千!

 公務員裡確實有一大堆笨蛋,而且越笨,官做得越大!

 

另詳參本館:楊志良辭職信(館長代擬)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468742

 

那些年,我們一起賺的鈔票 2011-8-28 台灣立報社論

 

網路作家九把刀首次跨入電影圈,自己擔任編劇和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初試啼聲即獲得超額的獎勵,不僅票房創下「最快破億」的紀錄,也是首部由網路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叫好又叫座。這種「全民瘋國片」的現象近年來層出不窮,《海角七號》、《艋舺》和《雞排英雄》票房都在億元以上,電影本身的內容優劣姑且不論,電影作為一個商品或一種產業,這些片子都算是成功的案例。

 不過由這些電影成功的模式,能否理出一條作為台灣電影產業發展的道路?這幾部電影的題材和類型都不太相同;以偶像明星包裝也不是必要條件。比較類似的地方在於風格皆是詼諧輕鬆,又好像具有一點人生意義和批判性的小品,唯獨《艋舺》主要是靠偶像包裝和龐大的宣傳費用。

 另一個相似之處,是這幾部電影的製作成本皆高於國片平均水準,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計畫,2009年台灣電影平均製作成本是新台幣1,462萬元,而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號》製作成本即花了4,500萬;2010年的《艋舺》含宣傳費高達7,000萬;至於今(2011)年的《雞排英雄》和《那些年》則分別花了6,000萬左右的製作宣傳費用。雖然多花錢不一定票房比較好,但似乎已成為票房破億的必要門檻,其中除了魏德聖以最低成本創造最高票房紀錄令人刮目相看之外,其餘3部票房破億,並不令人驚訝。

 因此,票房破億真正的關鍵是電影投入的資本,否則不論題材、類型或風格,這幾部影片都很難找到共通之處,況且處理類似題材、類型,運用相同風格的電影作品,其間亦不乏優秀者,然而在宣傳及製作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自動被市場歸類為小眾藝文片。

 此外,「全民瘋國片」的現象多少帶有國族主義的熱情,猶如「愛用國貨」的宣傳,所以在台灣的電影市場中,除了美國好萊塢為主流,唯一有競爭力的其實還是國片,像是最近風評頗佳的印度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票房仍是冷冷清清,叫好不叫座。畢竟國片作為文化商品,具有文化親近性的優勢,但是這種有國族主義熱情「全民瘋國片」現象並非常態,如何創造屬於自己且有號召力的文化符碼,才是關鍵。

 導演九把刀其實不必再將作品偽飾成獨立製作的小品,何妨與電影產業的同儕多談談「那些年,我們一起賺的鈔票」,為台灣商業電影找出成功模式。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0285

 

龍飛鳳舞 2012-01-08

 

從性別倒錯的情境中擷取荒謬突梯的喜劇元素,這原本就是許多國家的傳統劇場裡屢見不鮮的基本戲劇類型,台灣的歌仔戲由女扮男的傳統演出形式,剛好提供了此類性別喜劇另一種轉換衍伸的絕佳架構,很難想像歷史悠久的台灣電影竟然一直到《龍飛鳳舞》出現,才有人想到要拿這樣豐富的題材來發揮。

  《龍飛鳳舞》以歌仔戲班為主題,由貨真價實的歌仔戲天王郭春美飾演戲班台柱春梅,因意外腳傷不良於行,讓原本就已在時代變遷中生存艱困的戲班,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戲班意外發現一名掃街男子莊奇米竟與春梅長相神似,藉故脅迫他頂替演出,緊急集訓後打鴨子上架,竟也矇混過關。朱宏章飾演的春梅丈夫,則不僅要訓練這個假老婆登台,眼前面對的卻又是一個貌似自己老婆的男人。導演王育麟透過劇本與選角的精準契合,不僅為電影奠定了最紮實的戲劇核心,更成為全片最大的趣味所在。

     郭春美以歌仔戲天王的專業訓練,要演一個戲班台柱自然駕輕就熟。但讓人意外的是,她要一人分飾莊奇米與春梅這男女二角,並分別扮演這兩人在台下與台上的不同面貌,竟然可以詮釋得如此層次分明,並拿捏好適切而不過度誇張的喜劇效果。她身為一個專業歌仔戲演員,卻得搖身為一個對歌仔戲一竅不通的人來假裝演員登台演出;她身為一個習慣反串男性的女演員,卻得飾演一個男人再去假扮成反串男人的女人。這些遠比一般歌仔戲單純反串更加複雜的層次,她竟可在首度嘗試電影演出時輕易勝任,實在讓人對傳統戲曲專業演員的演技功力嘆服不已。

   一群戲班年輕演員,是片中較為明顯的敗筆,從模糊的角色個性到薄弱演技,在長輩演員們相較之下落差過大,光靠「我是很喜歡我們戲班這種四海為家、相依為命的FU啦」這種生硬台詞,實在無助於傳達讓歌仔戲年輕化的企圖。若能適度地去蕪存菁砍掉部分枝節,將篇幅保留給更具發揮空間的角色,應可營造更大的感人力量。

   吳朋奉飾演的戲班長子阿義從在外浪蕩到回家扛起重任,又在前妻與戲班小旦間感情牽扯不清,雖是戲份較重的配角,可惜卻在心境轉折與動機上都交待不清,可惜了一個應該可以有更好表現的好演員。此外春梅遠赴印度尋求解答,又與香港男子產生曖昧情愫的一段劇情尤其怪異,不僅與全片格格不入,更無法對春梅身心的巨大轉變提供足夠的說服力。

     然而作為一部開宗明義為春節檔打造的電影,《龍飛鳳舞》就賀歲片這種獨特片型來說,娛樂性卻是無庸置疑的,喜劇的明快節奏控制得宜,並成功地倚重片中的歌曲選擇,來傳達多元化的情感氛圍。本土色彩的台灣電影近年蔚然成風,公式不外乎將傳統與現代元素拼貼錯置,再飆一些流利的國罵讓觀眾大感親和,但所謂的本土,難道就只能有如此單薄的面貌嗎?《龍飛鳳舞》透過真假歌仔戲演員的劇情結構突顯了一個重點:台灣電影不論再怎麼打本土牌,劇本中最重要的仍是從人性與環境中所捕捉到的衝突與趣味。

 http://blog.chinatimes.com/redhot/archive/2012/01/08/1154364.html

 

(楨:相對於黃春明/侯孝賢等鄉土文學/電影之真實反映反思台灣鄉土!

 新鄉土文學電影有兩類虛偽:

 一類是前現代的懷舊性虛偽、如公視的人生劇展。

 一類是後現代的拼貼性虛偽、如近年來本土電影。

另參本館:中國金馬獎

 

陣頭:三太子的變奏曲

 

馮凱從小螢幕跨足大銀幕的《陣頭》,縱然賣座鼎盛,從創意的格局到執行,終究只是部電影版的電視劇。

 台灣電影近來很瘋三太子,但是多數只倚重三太子的「視覺」符號,從神偶的逗趣造型到豔麗的色彩,卻能創造吸睛效果(如《愛的麵包魂》),但也只是炫麗符號而已,別無深意;《陣頭》是少數碰觸到了三太子神話原型的創作,可惜依舊只是點到為止,依舊只求訴諸三太子的視覺意像,未能從神話中提煉精華,轉換成當代寓言。

 《陣頭》的父子對立情勢雖然激烈,卻不像「封神演義」或「西遊記」那般激情。神話中的哪吒因為在龍宮闖下大禍,累及家門,最後悍然以自戕方式,先割肉還母,再剔骨還父,痛徹心肺的李靖一度還阻止哪吒復生,最後全靠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再造哪吒肉身,從此得列仙班,還能伏魔平妖。《陣頭》的阿泰角色其實跡近哪吒原型,只是火花從未停歇的父子之間,少了割肉剔骨的血花四濺,換成了血脈賁張的口水噴發與拳腳相向,最終的圓滿大和解,亦只是走回了勵志電影的必然軌跡。

 哪吒變奏曲不只是存在於阿西與柯有倫之間,也同樣存在於黃鴻升(小鬼)飾演的阿賢與廖峻飾演的武正之間,馮凱除了讓武正除了喝斥(有時候是罵給別人聽的),還是喝斥(有時候真的是罵給兒子聽的),別無其他立體空間,唯其如此,最後阿賢的棄團叛逃就顯得更加蒼白了。

 人際關係的過度簡化正是《陣頭》的最大盲點。

 例如,廖峻與阿西兄弟鬩牆,究竟在爭些什麼?競逐的利益又有多龐大?廖峻又有多少恨?何以非把阿西逐出台中?而且,兩組陣頭的岐異何在?未能清楚交代的細節,其實正是《陣頭》最重要的骨架,簡單開場,草草終場,恩怨義氣只剩模糊嘴臉。

 其次,阿泰為什麼要以擊鼓取代原本的陣頭基本功?他的夢想是什麼?視野又是什麼?憑什麼確定環島之行的肉身磨練,可以激勵團員的肉身、意志與技藝?不論是革新或者革命,《陣頭》的劇本其實是早就有選定了答案,但從答案回頭設計問卷時,卻少了必要的演算細節,以致於全片充滿了跳躍式思考,既不能提供理論來服眾,更無法從過程中淬煉出迷人元素以動人,以致於最後只能以公路行走時的巧遇記者,成就了因緣際會的報導,因而得能在羽翼未豐,陣形尚未成立的蒼白階段就已暴得美名。

 最不堪的當然是因為阿泰上了電視,有了名聲,更得著了藝術季的表演邀約,死對頭阿賢竟然就捐棄成見,攜手加盟?這種一廂情願的劇情轉折,既缺少陣頭技藝得能揚名立萬的鋪排設計,更讓藝術季的邀約有如笑話,完全不能突顯阿泰的成功魅力與領袖風采,反而暴露了阿賢見風就轉舵的勢利(登山比鼓的挑戰,其實也是一場自不量力,又莫名其妙的不公平比賽),何等失策?正因為《陣頭》疏於細節經營,以致壓軸的表演,固然華麗又催淚,卻依舊只能在沒頭沒腦的格局中翻轉。

 至於林雨宣飾演的敏敏對阿泰日久生情,其實是刻板公式下的必定趨勢,只是《陣頭》卻在他們之中硬插入馬劉品言飾演的記者小畢,因為她的主動,改變了阿泰的命運,但是小畢無所忌憚的熱情,卻也讓敏敏開始吃味,急著捍衛「主權」......這類小糖小醋,純為博君一粲的小兒女私情,正好也說明了《陣頭》的電視劇格局。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51/33513429/

 

   

   

上一篇:《魔法阿媽》

下一篇:《蝴蝶》

壯陽藥 2020-01-13 10:08:14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