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9 09:19:23阿楨

《寂寞的十七歲》

1964年自「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成歸國的白景瑞,1968年終於拍出叫好又叫座的《寂寞的十七歲》了,足與其後拍《再見阿郎》(1970)《金大班的最後一夜》(1984)並列白景瑞三部佳片。詳參【圖博館】:白景瑞:名導演66

 

《寂寞的十七歲》LONELY SEVENTEEN (1968)





 

導演:白景瑞

編劇:張永祥

演員:唐寶雲/柯俊雄/李湘/文逸民/林雁

  本片榮獲:

第14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對青少年問題最有貢獻特別獎、狄侖夫人特別獎

57年金馬獎優良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美術設計獎、最佳錄音、最佳攝影技術特別獎

  劇情簡介:

一個十七歲的少女,她孤獨而好幻想,把即將出國的表哥視為白馬王子,她在閨房中擺有表哥的照片,她在面對表哥時,是一副木訥嬌羞的模樣,表哥在一次意外的車禍中死亡,纖弱和純真的感情受不了巨大的打擊,以致精神崩潰。

本片可說是導演白景瑞的一鳴驚人之作,他本想用年輕人的心戀對臺灣現實社會提出強烈批評,但擔心引起不良後果,於是用細膩唯美的手法,來描寫一個十七歲少女的寂寞心靈,儘管在風格上不太統一,但卻也令觀眾耳目一新,影片在當時叫好叫座,並為他贏得了金馬獎最佳導演。

為白景瑞獨立執導的第一部劇情片,次年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等六項獎。劇中17歲的唐丹美把外國留學回來的表哥當做白馬王子,而表哥腳踩兩條船,有了舊好,還追小丹美的姐姐,被相好的用花瓶擊破頭部,車禍身亡。小丹美以為是自己的約會害他,幻想成自己的錯誤。導演運用鏡頭角度的變化,表達少女情感的不安和變亂,也運用彩色的變化,來表達回憶場面,節奏快而鮮明。

 

幻想少女的震撼教育…〈寂寞的十七歲〉 by粟子

 

自「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成歸國初四年,白景瑞並未學以致用作導演,而是在「中央電影公司」任製片部經理,專責行政業務,策劃〈啞女情深〉(1966)、〈我女若蘭〉(1967)、〈雷堡風雲〉(1967)等片。至1967年,他在〈還我河山〉承擔三分之一導演工作,拍攝懸崖追擊、落崖等驚險鏡頭,能力獲得肯定。打開圓夢入口,白景瑞毅然辭去辦公室職務,專心投入上山下海的導演職。幾番思索,他決定以探討青少年徬徨孤獨心境的故事為主題,成就首部獨立執導的〈寂寞的十七歲〉(1968)。

  電影以氣質清純的女星唐寶雲,詮釋品學兼優的高二女學生,而甫由〈啞女情深〉崛起的小生柯俊雄,則飾演玩世不恭的瀟灑表哥。儘管白導最初計畫拍一部「銳利討論青年心理的電影,藉此暴露學校、家庭教育的缺陷,及由此產生的畸形心理問題,但最終還是對票房與政府社會的保守風氣屈服,轉為浪漫唯美的「健康寫實」力作楨:亂扯健康寫實。撇開不得不為的妥協,〈寂寞的十七歲〉對白景瑞來說,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他能否就此踏上導演坦途的試金石。畢竟作為赴義學電影第一人,不少人等著看這位電影方帽的功力,好奇理論與實際能否相輔,或著有什麼獨道之處。

http://miss-suzi.blogspot.com/2008/08/blog-post_07.html

 

秘密十七

 

十七,似是開啟青春幻想的密碼瑣,半大不小的尷尬時期,在此之前被當作小孩,在這之後可視為大人,對生命懷有憧憬與幻象。早在電影〈寂寞的十七歲〉籌拍前,白先勇便曾撰寫同名短篇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敘述,主角由女轉男,愁緒卻是相同。

  白先勇筆下的主人翁,性格內向怕羞、不愛講話,因為課業遠遠落後優秀的同胞兄弟,時常受父母疲勞轟炸式的訓誡。少了做為大眾娛樂的電影所必須背負的正面意義,白先勇細細描繪十七歲少年的寂寞心境,字裡行間鮮明反映家庭與學校的偏執。反觀以十七歲少女為主角的電影,表面上是無可挑剔的好學生,雖正值最會難捉摸的年齡,卻是看起來最不會出事的乖孩子。寂寞孤單的生命,因誤以為害暗戀對象死亡的罪惡感,陷入重度精神困擾。諷刺的是,若不是少女成績一落千丈,長輩們肯定難以察覺異狀,就如先前未生病時一樣忽略。

  為了確實掌握劇中人性格,劇組開拍初曾函請臺北各女子中學推派十七歲女學生代表,舉行座談會聽取意見,希望作品勿落入想當然爾的窠臼。白導盡心揣摩少女心思,努力在電影前半尤其明顯,例如:女主角先是成熟地對同學說:「愛情不是看看電影、跳跳舞。」卻在和表哥同往咖啡廳時選擇吃冰淇淋,露出青春天真的一面。儘管無法透過電影直刺家長老師過份重視學業,忽視孩子心理需求的問題核心,卻不失為是長輩瞭解青少年的引子,就如飾演父親的魏蘇在電影裡的一句臺詞:「我總以為她還是個孩子……」

  小白初試

頂著義大利留學光環,白景瑞是當時臺灣極少數擁有電影學位的導演,無論同行或觀眾,對他執導的〈寂寞的十七歲〉懷有高度矚目,友善的說法是觀摩新技術;反之則有「看好戲」的味道。做過幾年記者的小白,當然知道後者不在少數,於是對首作著力更深。

  獨立導演的電影開拍不久,白景瑞接受訪問時指出:「在電影圈中應該是『新人』身份,雖然執導過一部份『還我河山』,但就適應國內的製作環境而言,也只能算『初學』。」雖對首作〈寂寞的十七歲〉深具信心,卻也不想「別人對他抱太大希望」,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使自己的作品令大家都能夠滿意」。至於首部電影的主角…十七歲少女,白導也早有細膩觀察:「高中女生多有深度近視,肩膀上掛著很重的書包,早出晚歸。父母親為了生活,不得不到處兼差,塞幾個錢買晚麵吃了就算了,這樣雙重壓力的生活,於是產生各式各樣畸形的心理問題。」劇本後來因現實考量作出修正,仍與他的理想差距不遠。對此轉變,白導倒認為不需太過固執,畢竟應該先拍一些能為觀眾所普遍接受和歡迎的昨品,再找機會貫徹自己的理想,進而在國際上爭一口氣。在處理手法上,白景瑞仍使用「說故事」的傳統形式,同時在不影響觀眾欣賞習慣的前提下,滲入「一點實驗主義的東西」。

  白景瑞明白商業收入對導演生命有決定性影響,因此在拍攝手法、內容及呈現方式上有所妥協,類似心態也可見於李翰祥,即先提高賣座、讓公司賺錢,再以此為資本,拍合於╱貼近自己理想的作品。單就這點,〈寂寞的十七歲〉可謂極好開端,不僅票房佳,也獲得不少獎項肯定。更有甚者,電影打碎不少人對白導的懷疑,證明他並非紙上談兵。

  表哥影帝

柯俊雄在〈寂〉片的戲份至中段便以死亡終了,不過他將輕浮性格的表哥詮釋非常到骨,鋒頭直逼從頭演到尾的唐寶雲。其實,自〈啞女情深〉後,這位由臺語片崛起的明星,已躍升為「中影」倚重的新一代小生,但助他晉升演技派的轉捩點卻是〈寂寞的十七歲〉……。1967年下旬,東京舉行的第十四屆亞洲影展,代表中華民國參展的〈寂寞的十七歲〉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剪接金禾獎及對青年問題理解特別獎。回顧臺灣電影歷次參展,從空手而回、童星獎到女配角獎,一路陪榜十餘年,總算揚眉吐氣登上影帝。帶給影圈莫大光榮的演員,正是當時年僅二十三歲的柯俊雄。

  回顧該屆亞展,各方都認為評審公正、絕無暗盤,香港電影界亦稱讚是「最乾淨的一次」。實際上,早在得獎名單公布前,媒體便接到眾評審對柯俊雄在〈貞節牌坊〉(1967)表現的好評,並預測他將以此片榮登影帝。沒想到,柯小生雖如預期在評選中獲勝,但得獎作品卻爆出冷門,並非是李行導演、民營「福華公司」出品的〈貞節牌坊〉,而是「中影」的〈寂寞的十七歲〉!奇特的是,評審在名單後加上一條但書,大意是:柯俊雄雖以〈寂〉片得獎,但各國影評人對他在〈貞〉片的優秀表現,也一致好評,甚至認為比他在〈寂〉片的演出更佳。如此「詭異」的評論,看在李行與「福華」老闆朱元福眼裡頗不服氣,既然柯小生在〈貞節牌坊〉的表現優於〈寂寞的十七歲〉,為什麼憑後者登上影帝?

  就我的印象,柯俊雄在兩部電影飾演截然不同的角色,〈貞節牌坊〉傳統厚重,著重內心戲;〈寂寞的十七歲〉新潮流氣,略微誇張但不脫離現實生活。以影展「喜好」分析,〈貞〉片這類具中國味的題材較為討好,但不可諱言,「中影」無論規模、辦法均勝過民營的「福華」,是強而有力的後臺。雖說此屆亞展清澈如水,卻仍不免有獨厚大公司的疑惑,畢竟過去金錢買、交換說不斷,要立刻戒除難度頗高。然而,回歸獲獎的柯俊雄,確實演什麼像什麼,提早預告他既能演〈再見阿郎〉(1971)的痞子,也能在一系列愛國片中詮釋抗日英雄。

  少女想婚

氣質清純的唐寶雲,「返老還童」演十七少女,配合清湯掛面、高領羊毛衣造型,絲毫不顯突兀。放眼影圈,即使找年齡恰好的演員擔綱,或許還「成熟」過她。戲裡戲外,唐寶雲都是一派害羞沈靜,記者旁敲側擊追問與旅美老師戚維義的婚期,也是以靦腆笑容告饒。未幾,傳出她因出閣在即,未與「中影」續約的消息,這位無論身心都純如十七的女星,選擇在事業巔峰走入家庭。可惜的是,數年後婚姻破裂,唐寶雲幾乎是「逃」回臺灣,面容不復往日青春、氣運也弱於婚前。儘管電影一部接一部,卻不若〈養鴨人家〉(1964)、〈婉君表妹〉(1965)、〈我女若蘭〉(1966)與〈寂寞的十七歲〉那般量身訂作。

  〈寂〉片十分善用唐寶雲的銀幕形象,透過許多小動作與對白,透露她敏感寂寞卻又以為成熟的心靈。至於幾場幻想戲,則將少女的內心世界具體化。此外,也不得不提她的演技,雖然目光都被獲得影帝的柯俊雄搶去,但沒了這位超齡且適任的女主角,如何凸顯輕浮表哥?附帶一提,這位柯表哥的實際年齡還小唐表妹一歲,如此說來,怎能不誇讚「養鴨公主」著顏有術?

  叫好叫座

〈寂寞的十七歲〉上映後,票房直逼一百五十萬,在國片一片低迷、首輪能賣八十萬就稱「奇蹟」的背景下,此片可謂風靡全臺。如此佳績,不僅身為導演的白景瑞喜氣洋洋,連看過此片的人也肯定「小白沒有在義大利虛擲四年光陰」。1968年中旬,〈寂〉片過海入港,才兩週便超過四十萬港幣,打破港九當年國語文藝片最高紀錄。

  實際收入豐厚之餘,電影也得到多個獎項肯定,除前文提及的亞展,該片亦是第六屆金馬獎的大贏家,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彩色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彩色美術設計、最佳錄音與最佳攝製技術特別獎等六項。初試啼聲即帶回大獎,白景瑞認為金馬獎給予極高的精神鼓勵,使他有動力與機會繼續電影創作,而兩項攝影獎,則是對攝影師林贊庭為求效果不惜冒生命危險的肯定。

  林贊庭曾赴日學習彩色攝影技巧,加上肯動腦筋與實驗創新,與靈感豐富的白景瑞十分契合。他們在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寂寞的十七歲〉時,即一改當時彩色片在片場拍才好把握色澤的習慣,採大自然的光拍攝,加強寫實風味。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則為柯俊雄飾演的表哥車禍過世,表妹等人赴河堤認領一場。雖然晨曦光線不足,反倒成功營造出誨澀淒涼的氣氛,效果絕非棚內打光可達。此外,為求逼真,拍攝車禍鏡頭時,林贊庭更把攝影機綁在駕駛座擋風玻璃前,自己則趴在引擎蓋上掌鏡,車子迎著黑夜細雨往前衝,拼命可見一斑。

  耳熟能詳的大獎,〈寂〉片也得到菲律賓狄侖夫人特別獎,及由臺灣的「中國影評人協會」每年固定選出的最佳中國影片第一名,其他獲獎的依序為〈梨山春曉〉、〈龍門客棧〉、〈路〉與〈塔裡的女人〉。該組織指出,該片導演甚具創意,演員表現自然,為國片中特殊格調作品。實際上,〈寂寞的十七歲〉在題材、劇本、呈現及演員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雖歸類於文藝,卻走出別於以往的風格。正如六0年代末武俠片大行其道,白景瑞回答記者詢問「文藝片能否再擡頭?」時的回答:「一部影片若能具有正確的主題意識,適當的表達方式,並能使接受者受到深切的感染,從而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這部電影才夠資格稱得上是『藝術電影』,才能算是『文藝片』。」文藝不需拘泥於愛情,親情也能受觀眾評審歡迎,在賣座獎項上大獲成功。

  臺灣取景

〈寂〉片除家居、病房及幻想冰宮共舞等片段,在「中影」士林片廠搭景拍攝,其餘大多採用實景,工作人員為此得花費更多時間勘景和等待。礙於部分地點為飯店、醫院或學校,不只得商請不少業餘觀眾客串演出,還需注意氣候變化,也間接提高劇組進度壓力。特別的是,曾於四0年代紅極一時的小生白雲,亦擔任此片助導,而他負責的工作之一,便是運用自己流利的英文,邀請外籍人士客串演出。

  電影開場,女主角就讀的學校是位於臺北市的景美女中;幾個飯店場景,則分別在統一飯店文華廳、國賓飯店等取景;其餘像是圓山兒童樂園、臺北榮民總醫院與臺北市街景等,都能透過此片欣賞到它們在六0年代的「老樣子」。

  賣座、獲獎,佳評如潮的〈寂寞的十七歲〉也並非毫無可討論之處。就我的觀影經驗,電影以「表哥過世」為分水嶺,前段輕快有新意,不只現實幻境交錯,隱喻暗示處處;後段卻有如宣導片,感覺牽強,所有長輩瞬間變得善體人意,仔細琢磨十七歲心思。至唐寶雲與病友逃跑遊玩、登樓救人等均嫌過長,拖慢前段精心設計的節奏。此外,葛香亭飾演的精神科醫師「明白事理」過頭,勸誡家長關心子女之餘,也趁機教訓逼迫學生用功的冬烘導師一番,但他自己卻以治療之名,電得少女抱頭嘶喊。

  回想白景瑞導演的〈今天不回家〉(1969)、〈家在臺北〉(1970)甚至文藝愛情片〈白屋之戀〉(1972)似均有虎頭蛇尾的問題。這倒不是說後面拍得隨便,而是前面著力太深,即一開始就吃麻辣鍋,後面上再精心烹調的素菜,也是淡而無味。可以想見點子大爆發的白導,電影開拍初一定活力充沛,不惜光陰金錢嘗試各種手法花樣……然而,至拍片中後期,不只接近殺青底線,預算也越越發乾枯。面對現實考驗,再浪漫的藝術家也得低頭,快馬加鞭趕進度。

  回顧〈寂〉片前段精彩,或多或少提高柯俊雄得獎機會。有趣的是,痞痞的壞表哥得到亞展親睞,卻不得金馬獎垂青,評審們將獎項般給〈路〉(1967,李行導)中的傳統嚴父崔福生。這樣的結果,或許可稍微安慰柯俊雄未以〈貞節牌坊〉獲得亞展影帝,而頗感憂鬱不滿的李行導演。

http://movie.pchome.com.tw/review.php?no=1309489368&sid=oldmovie&type=1

 

白先勇為崑曲獻身 2010-02-20 人民日報(楨:棄文當戲子!另參本館:)

 

   旅美作家白先勇以大無畏“先勇”之姿,挺立于昆曲改革潮頭,克服萬難將有著“昆劇之母”稱謂的《牡丹亭》戛戛獨造成青春版!昆劇“青春版”的概念,乃是《牡丹亭》劇本問世後數百年來的首創。自稱爲昆曲改革“義工”的白先勇如此吐露甘苦:“義工,意味著心甘情願地獻身和不計酬勞,這兩點我都具備。這幾年搞青春版《牡丹亭》,搭上時間、精力且不說,僅是打長途電話,電話費也不止一兩萬美元。”

  “獻身”,可遠溯至當年白先勇觀戲後興奮不已竟自費尾隨昆劇團從上海到北京一路看演出!如此癡情的昆曲迷可謂鮮見矣!而白先勇一旦成爲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總制作人和藝術總監就更忙碌了:從前期策劃、角色選擇以及舞美、音樂的審定,乃至嚴格擇選劇中角色用的一把把扇子,訂做200多套手工蘇繡的演出服裝,諸多細枝末節無不親曆親爲,還要擠出時間四處化緣籌措資金。鑒于陽春白雪高品位昆曲與一些觀衆較低欣賞水准之難融情狀,白先勇還履至大江南北頻頻舉辦昆曲講座。古稀之年的白先勇頻頻親自率團到全國各地演出,並遠赴日本、美洲、歐洲廣泛巡演。作爲20世紀60年代臺灣現代主義文學運動旗手的白先勇,曾制定計劃撰寫50萬字其父白崇禧傳記,也爲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改編排演讓路而忍愛擱筆。

白先勇憑藉著對昆曲藝術“之死矢靡它”的“文化使命感”和堅韌情愫領軍籌劃,使之全身心傾注其中的古老昆劇呈現青春生命。需要連演3個晚上9個小時才能看完全劇的青春版《牡丹亭》,由于融入了現代元素,舞臺上朝氣四溢,令人耳目全新,在海內外演出160場獲得巨大成功,在美國加州巡回演出12場後,美國聖塔芭芭拉市長將演出的一周命名爲“牡丹亭周”。

 

我的美麗與哀愁 维基百科

 

《我的美麗與哀愁》,是陳國富導演繼《國中女生》後又一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作品,本戲由中國傳統戲曲《牡丹亭》一戲發展,敘述城市中兩個本來互不相識的女子杜莉莉(張本渝飾)與柳玉梅(劉若英飾),卻在冥冥之中產生了微妙的關聯。

  劇情簡介

杜莉莉(張本渝飾),私立高中三年級學生,單親兒童但功課優異,與其母親相處並不融洽。時常夢到自己身著古裝,與一個書生在一個美麗的中國式庭院花園(影射《牡丹亭》)中,也常常覺得整個地球正在轉動,並且昏倒,或是在上課時失去意識,不自覺地走出教室外。

直到有一天,杜莉莉蹺課,走在路上,這才發現正在掛起的歌手柳玉梅大型海報中的柳玉梅,就是夢中的書生。莉莉回家後,杜母不諒解莉莉的蹺課與晚歸而不願幫莉莉開門,莉莉爬牆入屋,卻失足墜地而身亡。

三年後,柳玉梅(劉若英飾)無意間租到了莉莉生前所住的房子,此時玉梅的事業和自己與製作人李國良(紀蔚然飾)間的感情都遇到了瓶頸,也如同莉莉一樣時常夢見自己身著書生古裝在花園中。

柳玉梅在一次偶然間得知,李國良與自己的助理,也就是杜莉莉的高中好友咪咪(吳天心飾)有染後,柳回到住處嚐試自殺,而在瀕死的邊緣,見到了杜莉莉,誰知醒來後被杜莉莉附身,並要求前往探病的李國良與其親熱。

但是到最後,杜莉莉終於明白,原來她夢中瀟灑的書生,在現實的生活中,也只不過是個很不快樂的女人罷了……。

 

楨:台灣女同電影 另參本館:《刺青》

 

 白先勇寫父親身影 大陸出書 2012-04-23 旺報

 

 「父親一生參與了民國的興衰,他本人就是民國史的一部分。在卷帙浩繁的民國史冊中,父親的身影應當立在相當醒目的位置。」知名作家白先勇紀念其父的《白崇禧將軍身影集》21日在大陸新書發表,白先勇費時2年,整理出大量珍貴圖片記錄白崇禧的生平,對於其父北伐、處理二二八事件、來台後失去實權並受情治單位監控乃至眾多傳聞,均在此書中披露,以完成其父所言「向歷史交代」。(另參本館:壟斷二二八 孫立人政變三部曲 《西安事件》 蔣的本來面目)

 

孫立人政變三部曲

 

政争和宗教戰爭一樣,都必須黑白善惡對立,旣然孫立人有軍變的意圖,如何幫孫平反?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5952

 

(楨:看到白為父隱惡,深覺人不可因喜其文而迷其人,白先勇如張愛玲,文愈短愈佳,文及人愈長愈劣,但白迷張迷們迷思!另參本館:《孽子》《達洛衞夫人》《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她消失在海中》)

 

張愛玲滿是跳蚤的晚年華服 聯合文學 2010/09/01 吳佳璇

 

喜愛張愛玲(1920-1995)作品、研究作家生平與相關文化現象者都有個共同疑問:嚴重困擾張愛玲晚年的蟲患,究竟是怎麼回事?

 基於景仰、愛護之心,此後張所接觸者發言,傾向強調晚年的她「氣定神閒、頭腦清晰、反應敏銳」,「始終思路清楚,對他人亦如往昔一樣謙和多禮」,甚者認定「心理出了問題全屬無稽之談」。離群索居是「美國式文明的基本權利」;汽車旅館來來去去如大隱於市,則是「神仙般的生活方式」。至於可怕的蟲患,僅止於呼應少作〈天才夢〉中絕妙好辭「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的感性層次。

 接受發掘故事「專業訓練」的我不久又發現,要理解「張看」得進到「後台」,從不同時期寫給不同對象的書信、親友憶往、甚至(生前)未發表文稿交叉比對、推敲,盡可能貼近她的生命史。這功夫自非我所創,是人類學、精神醫學裡一門名為「疾病誌」(pathography)的學問。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7-37-1661

 

我不懂張愛玲 聯合文學 2010/09/01 王聰威

 

我不懂張愛玲。去年備受道德爭議的《小團圓》出版之後,姑且不論寫得好不好,我一看就覺得這應該是只有「真正的張迷」才讀得懂的書吧!於是我趕緊分別去問了兩個我一直以為是張迷的年輕女作家。她們一律都說是的,她們非常了解裡面在寫什麼,這果然是只有張迷才讀得入心的東西。

 「所以,妳是張迷沒錯吧。」我有點捉住對方小辮子似的說。

 「不是啊,我不是張迷啊,你不要亂說喔。」她們異口同聲回答。

 「妳們明明就是啊!」我在心裡吶喊著,「幹嘛不敢承認!」

 所以我不懂啊!張愛玲究竟是怎麼樣的人?為什麼大家好像都對她抱著一份不易說出口的情感。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5094

 

17歲的天空  Formula 17  2004

 

導演: 陳映蓉 

編劇: 傅睿邨 

演員: 楊祐寧 Duncan 金勤 張大鏞

影片短評

楊祐寧很可愛.所以覺得好看.看完覺得劇本的缺乏深度.有點可惜.很喜歡它的主題曲

劇情簡介

本片是同志國片喜劇,2004台北電影節全球華人數位影像單元的開幕片,片中全部角色均為男性,著眼於打造一個同志烏扥邦,還將台灣首次同志大遊行放入片中。

美少年小天(楊祐寧飾)經常在夢中邂逅一位俊美的「夢中情人」,為了尋找那位「夢中情人」,他覺得決定從南上台北,與網友(余發揚飾)相見。但小天讓專門搞一夜情的網友感到無趣,雙方不了了之。小天前往投靠國中好友小宇 (金勤飾)。

當晚在台北知名的同志酒吧裡,小天結識了白鐵男(Duncan飾)。小天對鐵男大為心儀,而鐵男也對憨直的處男小天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小宇和大姊頭- CC(季宏全 飾),都再三告誡小天不要招惹他。

在另一好友ALAN(Jimmy飾)的介紹下,小天開始在台北一家健身房打工,同時體驗都會同志生活。小天在CC的設計下開始盲目約會,更差點被一個猛男水電工色誘… 直到有一天,小天在健身房又巧遇了鐵男,兩人在淋浴間水氣瀰漫的情況下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小天雖喜歡鐵男,但鐵男身旁總是跟著一個男人俊(張大鏞 飾),讓小天懷疑有關鐵男花心不負責的流言,是否真實。

小天和鐵男開始交往,但俊仍不時出沒,令小天十分困擾,週遭好友也不贊成小天繼續與鐵男牽扯下去。後來意外發現了鐵男無法告人的秘密!當小宇等人決定原諒鐵男並同心追回小天時,小天卻失蹤了…鐵男是否能破除障礙,追回小天,並重新獲得小天的愛?

本片以台北時尚生活為背景,在著名同志酒吧Funky、Fresh,以及台北多處著名地標遠企大飯店健身俱樂部、陽明山聯誼社游泳池、冰淇淋博物館中取景。服裝設計以日式粉色系為主,並採用大量Jean-Paul Gautier、Gucci、Abercrombie & Fitch、Energie… 等廣受男同志歡迎的時裝品牌。

 

楨:男同電影 另參本館:《墨利斯的情人》

 

《十七歲的天空》的價值

 

01回到高雄,我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十七歲的天空》。本以為有機會重溫去年夏天回台時在電視上被《藍色大門》撩撥、激盪的那份甜甜暖暖的卻也苦澀的悸動。

02但是——並沒有……完全沒有(泣)。

03是否因為國片處境維艱,所以我們必須以不同的標準來評判國片?我上個月才剛嘮叨張艾嘉的《20:30:40》成績不如預期;那如果真要用相同標準來檢視這部《十七歲的天空》,我大概必須用「坐立難安」來形容了。那跟《藍色大門》比一下好了,雖然兩片路線截然不同,「青春」在兩部影片中輻射出的渲染力卻是高下立見。

04為什麼鄉下男女往往要來大都會尋找愛情(這算都會化)?為什麼現在從大銀幕到小螢幕都吹SATC風?為什麼老是有個讓人毛骨悚然的「類Samantha」角色(好萊塢化)?為什麼提到台北就要有華納威秀(難道這就是本土化)?忘了這些陳腔濫調(因為全世界大眾文化都這樣)吧!《十七歲的天空》真的有比隨便一集木村拓哉的《戀愛世代》或江角真紀子的《戀愛革命》(我甚至不是太喜歡這兩套日劇)精緻?我倒覺得週日晚上的本土偶像劇《我的秘密花園II》還活潑有趣些!

05好吧,不跟異性戀羅曼史比。《十七歲的天空》走跟SATC時尚氛圍有拼的美版《Queer as Folk》路線,主線是開朗少男失身記,當然沒忘記來段遊戲人間的大哥哥的覺醒…但是從《Queer as Folk》每集中隨便抓個十分鐘來比較,人家對角色內心的刻畫也許同樣陳腔濫調,卻細緻許多而能真正打動人心,《十七歲的天空》要隨便拿個不堪回首的歷史創傷搪塞白鐵男的過去,也別那麼粗暴吧!

06真正令我坐立難安的是故事中段,描寫金勤失戀及白鐵男因為「愛無能」而求醫的荒謬片段。這些點子在一票電影裡司空見慣,但我絲毫感受不到這群手帕交的姊妹情深…歐歐,我又想到SATC了。記得CARRIE面對ADAM求婚時近乎歇斯底里的「婚姻恐懼症」嗎?記得CARRIE每回失戀後眾家姊妹聚在一起高唱友誼萬歲的美麗場景嗎?在我看來,《十七歲的天空》連最低調的情感撫慰任務都沒有成功。

07雖說是要打造同志理想國,也沒必要硬生生地穿插兩位老伯伯莫名其妙的親密鏡頭吧?有個疑問,台北的酒保都能租得起片中金勤住的這樣大的房子嗎?另外,土包子的我因為沒去過健身房,很想問問真的有工讀生在你運動時窩在你腳下或背後擦拭健身儀器嗎?

08「水電工」是這個劇本中稍稍有創意的部份。其一是某猛男假水電工之名行色誘小天失身之實;其二是安排鐵男要求小天去修水龍頭,結果跟A版阿賢萱萱主演的《台灣水電工》情節類似,水忽然濺得兩人一身濕…當然,你必須看過A版《台灣水電工》才知道我在說什麼。

09楊佑寧在片中老拿著一支冰淇淋舔,到後來甚至安排大家一起舔冰淇淋謝幕。奇怪,為何不乾脆含香蕉或咬熱狗,不是更曖昧?要不然吃甜甜圈也行(這招《Will & Grace》用過)。

10唱本片主題曲的洛客班,歌聲實在有裝可愛的嫌疑。

12Ducan的表現像個木頭(聽說他在《飛躍情海》表現更差);金勤等眾家姊妹淘被劇本設定得刻板極了(他們的演出感覺太「科班」了),卻又缺乏SATC的Samantha誇張言行中流洩出的細膩芳心與溫柔體諒。

13幸好還有楊佑寧,他的清新自然成為《十七歲的天空》最吸引人的理由(念白也明顯比其他同輩傑出許多),而這份自然很幸運地掩蓋了他演出上的生嫩,就如同《藍色大門》的陳柏霖一般,但願台灣電影界從此又多了一名光芒四射的明星。

14《十七歲的天空》本來就是一部精密算計的電影,它所所締造的近千萬台幣的票房奇蹟…嗯,劇本我實在不想提;被尊為「天才導演」的二十三歲小妹妹陳映蓉就初次執導來說還算有潛力,應該予以鼓勵。不過,製片的方針準確與楊佑寧的清新自然演出才是本片成功的秘密。

15我好像從頭到尾都在批評《十七歲的天空》…然而,說老實話,我恨不得這樣的電影每年多個幾部,讓我來大批特批!因為,越多這種市場走向的商業俗套類型劇,正是整個影視工業欣欣向榮的必要之惡。瞧瞧香港、韓國、好萊塢電影每年多如過江之鯽的爆米花電影!

16再回到03,為什麼台灣從各家媒體新聞到評論界皆對《十七歲的天空》交相讚譽(或說包庇)?是就影片品質言願意真心推薦?還是眼見台灣電影工業奄奄一息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因此不願落井下石?

17那我自己呢?說真的,我也苛責不下去。因為我沒種當壞人;因為我還有論文要寫;因為我還有導演要訪談;因為他日我可能會為了論文訪問曾經被我批得一文不值的編劇大爺。所以,寫到最後,我只能像大多數爆米花電影般來個驚人逆轉,大聲說:「《十七歲的天空》為日落西山的台灣電影工業揭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唯一可能性——朝市場(票房)導向的『類型片』走。管它是爆米花還是Cheese Cake,光讓我們隨著電影中的台北都會一同呼吸…那就夠了」。嗯…《十七歲的天空》的價值就在這裡。

 http://mypaper.pchome.com.tw/legend1976/post/1238864250

 

唐寶雲>百度百科

 

  1944年出生于湖南壽安。1948年隨父親部隊自廣州遷臺,定居于苗栗縣卓蘭鎮。1960年報名香港電懋公司演員招考,以五分之差落選。1961年參加中影所設的演員訓練班招考,在一百多人中,唐寶雲樸素的裝扮並不顯眼,但經由一位監考人員大力推薦,成了中影演員先修班的學員,結訓後簽約成爲中影基本演員。演出處女作《臺風》,因在片中飾演一位活潑的山地少女,以其自然率真的個性,受到大衆的矚目,從此片約不斷,也因此片獲得第九屆亞洲影展最佳女配角。1964年因演出《養鴨人家》一炮而紅,成爲當年最受歡迎女明星。《養鴨人家》爲六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的代表作,以農村爲背景強調「養育之恩重于生育」的倫理觀,在這部作品中也充分展現臺灣農家生活,以及歌仔戲戲班等草根性的一面。女主角唐寶雲在片中不做作的詮釋了鄉下養鴨孝順的小女孩,日後遂有「養鴨公主」的稱號,這部作品使唐寶雲自此成爲中影公司之招牌明星。1965-1967 陸續演出李行李行與白景瑞執導的《婉君表妹》、《我女若蘭》、《寂寞的十七歲》、《第六個夢》等,皆獲得不錯的評價。1967年與畫家戚維義結婚,退出影壇赴美定居,告別如日中天的演藝生涯。1971回國參加李行所執導的《秋決》,複出影壇。1972-1979接拍許多不同類型的電影,文藝片如《小雨》、《晚秋》,喜劇片有《誰家母雞不生蛋》、《東邊晴時西邊雨》,武俠片則有《南俠展昭》、《密宗神腿》,神怪片則如《張天師收妖》、《蛇郎君》等。同時擴大演藝領域,參與電視節目的演出,在華視擔任「一二三大家看」主持人。1980與戚維義離婚,轉行從商,但仍無法忘情于表演,參加華視連續劇「鐵膽柔情」的演出。1981演出《看見你就笑》,並主持中視「金馬奔騰十八年」節目。1983演出胡金銓執導的《天下第一》,自此息影。1987因精神狀態不穩定,引起關切。1988先後住進榮總及宏濟神經精神科醫院療養。1999五月十四日病逝于臺北耕莘醫院,享年五十五。

  唐寶雲在大屏幕中的形象多爲符合傳統價值的女性典範形象,這正好與當時的時代氣氛相合,也與其個人的本色相同。在六0年代健康寫實的電影中,唐寶雲這種具有傳統美德,純真、善良的形象,正與之不謀而合,成爲相得益彰的組合。

http://baike.baidu.com/view/806200.html?tp=3_00

 

白景瑞 

 

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分來臺,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認識同為話劇社的李行,兩人結為好友。五○年代初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不設防城市》(1945)、《單車失竊記》(1948)等影片在臺上映引起熱潮,並在臺灣的報紙與影評方面引發熱烈的討論。此時剛退伍(1957)的白景瑞,在自立晚報當影劇記者,同時以「白擔夫」這筆名在聯合報撰寫影評與畫評,在看了多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後,決心赴義學習電影。1959年白景瑞預支中國時報半年稿費作為旅費,以中國時報特派員及自立晚報駐義記者的身分遠赴義大利。1961年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在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我國第一位留義學電影的人。

  1964年白景瑞學成歸來,先在中影擔任編審委員,之後陸續擔任製片部經理、導演,同時兼任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1965年,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影響下,中影總經理龔弘以「寫實並非只能暴露黑暗,同樣也可拍出溫暖人心的人情味」的想法,提出了「健康寫實路線」,引導國產電影進入新的創作意識,拍攝了第一部健康寫實片《蚵女》(1964),白景瑞即擔任此片剪接。到了第二部健康寫實片《養鴨人家》(1964)時,白景瑞則實際參與策劃與劇本討論,將在義大利所學的技術引進國內,促進了「健康寫實」的成形。他發表文章及演講,以引介歐美新電影理論,促進國片新思潮的發展;同時也引購新型的剪輯、錄音等設備,讓國內的電影技術向前進一步。

  1966年白景瑞辭去中影的經理職務,與李行、李嘉合導《還我河山》。1967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寂寞的十七歲》,本欲將當時青少年的內心空虛的狀況,加上因社會現象所產生的心理問題拍出,白景瑞自言道:「我原本是要很強烈直接來寫這個嚴重現象,由於中影當局有許多顧慮,擔心遭有關人士抨擊,只好全盤修改,才弄成似維美派電影。」然而本片仍為他贏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奠定他在影壇的地位。1969年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1970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改編陳映真小說《將軍族》),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其最為人所稱道的作品之一。1976年自組白氏電影公司。1984年執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三位編劇及女主角姚煒精湛的演技和白景瑞的導演之下,使《金》片無論在編導及演員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1988年擔任第二十五屆金馬獎工作委員秘書長,改革許多制度。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

  白景瑞的作品橫跨六○、七○、八○年代,經歷過健康寫實、文藝愛情電影與文學改編電影的風潮。其作品在寫實風格、喜劇片的結構技巧、攝影等方面,為臺灣電影帶入新的影像經驗。在寫實風格方面,將電影中的場景大量拉至戶外,就實景來攝製,在對自然光的採用、捕捉、應用上,與白景瑞長期合作的攝影師林贊庭則功不可沒。在喜劇片方面,導演《新娘與我》(1969)、《今天不回家》(1969)、《家在臺北》(1970),突破臺灣電影傳統的敘事手法,並採用分割畫面等技巧,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在白景瑞的從影生涯當中也拍過一些政宣片如《還我河山》(1966)、《皇天後土》(1980)、《日內瓦的黃昏》(1986)等,其中《還》、《皇》在票房上都很賣座,但到1980年代末期,一些公營片廠拍出如《八二三炮戰》、《日內瓦的黃昏》等片,市場反映冷淡,宣告政宣電影的結束。在此之前白景瑞也曾因政策與國情的問題修改原先對於影片的構想,《寂寞的十七歲》便是如此,造成原本可以有更銳利的表現,卻在政策的原因之下,使其光彩銳減。

 http://movie.cca.gov.tw/People/Content.asp?ID=5

 

白景瑞:曾經如此少年

 

  年輕不是本錢,年輕敢去衝撞,敢去實驗,才是千金難買的青春。

每位大導演都會留下幾幅經典畫面,影迷每回思憶,影像就會自動浮現。已經去世十一年的白景瑞導演,今年有三部遺作會在臺北電影節重映,我因而想問還知道白景瑞導演名聲的人,心中對白導演作品的記憶影像是什麼呢?

  我的答案是《再見阿郎》中的柯俊雄與張美瑤。特別是在那個悶熱的小閣樓中,一身是汗的柯俊雄一面吹著電風扇,一面用手摸弄著自己的腋毛。

  為什麼會記得這個動作呢?為什麼美的不記,偏偏要記得這個粗俗的寫實動作呢?

  刻意唯美的記不住,真實才有力量,則是我多年後才明白的答案。

很多導演刻意去追求唯美畫面,踵事添華的結果是五色繽紛,卻沒有值得讓人留念的真實情感力量來支撐這個畫面,美雖美,卻過目即忘,因為無情,所以無心,也無憶。

  白景瑞是少數專程到義大利去學電影的影壇前輩,為什麼不去美國不去好萊塢,而是去義大利,答案其實簡單,就是在白導演成長時期深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感 動,所以要去義大利殿堂朝聖取經,1962年他進入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求學,後來也把自己的學成經驗帶回臺灣,推動了強調「寫實並非只能暴露黑暗,同樣也 可拍出溫暖人心的人情味」的「健康寫實路線」。

  《再見阿郎》改編自作家陳映真的知名小說「將軍族」,柯俊雄飾演主角阿郎是貨車司機,女主角張美瑤則是女子樂隊的指揮,柯俊雄是日夜兼程送活體豬肉的司 機,車開的速度越快,獲得的紅利就越高,因而每天都在縱貫線上拚命,張美瑤面對情郎的拚死營生之道,其實也很難說上什麼,但是他們閣樓相對的那場戲,卻因 為男女當事人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影星形象,回諸角色本身,讓一個真實的人能夠以最平凡,也最真實的力道呈現,因而激發出了的感情,才是寫實主義在藝術詮釋下 得能震撼人心的關鍵所在。

  《再見阿郎》或許因為不夠青春夢幻,票房未盡理想,唯一的安慰則在於評論界的好評,畢竟,那是一部有血有肉的佳作,白導演後來拍過不少瓊瑤小說般的青春夢 幻作品,從《第六個夢》、《秋歌》、《楓葉情》到《一簾幽夢》,票房或許極佳,但是多數情節和畫面卻已經不復記憶了,那是人生的殘酷真實,創作者一直就會 在迎合市場或忠於良心的天平擺盪,白景瑞的選擇也決定了後人記憶他的方式。

  替一位知名導演辦回顧展,最大的挑戰就是選擇一個什麼樣的角度來切入?讓影迷產生更新的認識?臺北電影節今年的選擇雖然沒有選進《再見阿郎》,卻試圖讓大家看到一個曾經有過實驗性格的導演手痕。

  關鍵作品就是一部只有二十分鐘的實驗短片《臺北之晨》。

這部黑白作品是白景瑞學成歸國,進入中影公司時率先拍攝的黑白紀錄片,試圖記錄黎明時分的臺北生活情貌,而且不用帶白,純粹用現場聲響和配樂來配合影像創 造影音互動共鳴,這個實驗理念和勇氣,充份顯現了白景瑞血液中的浪漫與夢幻特質,至少他敢開風氣之先,去嘗試新的創作可能,雖然這部《臺北之晨》並沒有完 成(可能是有人勸他別傻了,拍這種花錢又不可能上映的實驗作品),但是到了今天卻成為我們認識老臺灣的影像佐証,從街景,服裝到生活情貌,從挑夫、三輪板 車到騎單車送報的人生寫真,都成了歷史考古學的活文物。

  《臺北之晨》雖然是部紀錄片,但是刻意雕琢的安排痕跡還是歷歷可見,例如清道夫一大早在掃街,掃著掃著就掃到了橫躺在地上的舊棄「中央日報」,可是下一個 鏡頭就是穿著建中制服的年輕學生疊好了中央日報,開始要去沿門送報了。這是最簡易的蒙太奇處理手法,但是刻意的連結就少了渾然天意,反而是雕工畢露,這和 作品中後來出現只要有人做早操,就有各式各樣的晨間練功場景一一呈現;只要有人頂禮膜拜,就有各式宗教聚會場景一一出現,刻意的排列並比,反而剝奪了紀錄 片的真實力道,相當可惜。

  我看到的《臺北之晨》是無聲的默片版,看片時難免就會想說如果這回臺北電影節能夠找來音樂師來做現場配樂演出,也許是另外一種更有力的向大師致敬的方法,我期待著有心人能夠挺身而出。

  雖然《臺北之晨》的實驗創意未完成,但是白導演後來在《喜怒哀樂》中的《喜》段中,則是率先實踐了鬼片也可以用音樂和音響來創造意像的實驗手法,也算是《臺北之晨》的創意連結了。

  《喜》片故事來自聊齋中的鬼故事,苦讀書生相信書中自有顏如玉,旅途一次沿路採花,果然替他贏來了甄珍飾演的美女相伴,一夜風流後念念難忘,於是再度外出 摘花,不料這回卻換來了劉明飾演的花癡女鬼,嚇得書生魂飛魄散,從美女到醜女,從期待到圓夢再驚夢,所有的情緒轉折全部靠翁清溪打造的音樂及音響來旁襯, 既前衛又怪異,卻是白導演創作人生中最見才氣與勇氣的嘗試,卅八年後重看這部作品,我更加明白:人生不試,永遠就沒機會了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5460616

 

 臺灣兒童電影的發展> 黃仁  2003/4/21

 

2002年在臺北市和臺中市,分別舉行過的「2002童想影展」,由中國大陸提供十部兒童電影展出,並派于藍等八人代表團來臺,還有座談會,讓臺灣有關單位看到中國大陸,不但有兒童電影製片廠,每年用專款拍兒童片、成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每年舉辦兒童少年電影獎,以及直接由兒童評選的小評委獎,又定期舉辦兒童電影創作研討會,促進兒童電影的進步和發展。現在中共當局積極發展兒童片的用心,固然值得現在臺灣有關方面借鏡,但是千萬不能妄自菲薄,以為臺灣兒童片不如大陸,其實廿年前的臺灣電影,無論國語片或臺語片,都是靠兒童電影打天下的,不但曾在國際影展大出風頭,在票房上也多能轟動一時,甚至可以說,中國大陸現在會重視兒童片,而且轉向親情方面取材,多少受臺灣兒童片《媽媽再愛我一次》的影響。十幾年前,該片在中國大陸到處轟動,創下兩億人民幣的空前賣座紀錄,他們才發現兒童片親情的魅力,兒童片竟然也可賣大錢。改變部份拍《少年彭德懷》等宣教片的觀念。

  ◆臺語兒童片

臺語片有一個被人們忽視的好現象,就是拍了不少寓教於樂的兒童電影,是臺灣國語片所不及的。1970年代,臺語片沒落後,就有多部臺語兒童片重拍為國語片,也有幾部加配國語拷貝重新發行。

  第一:苦學篇

臺語兒童片可分成幾類,第一類苦學篇:1964年新莊國小的老師,在電影界人士的指導下,自己拍了一部兒童片《學海孤雛》,導演:許成銘,編劇:徐海勝都是老師,演員:蘇美娥、黃谷龍及新莊國小學生,故事敘述新莊國小六年級一名品學兼優的苦學生,因爸爸逝世,母親臥病,他利用課餘賣柴養母親,照顧弟弟。某日,因同學丟掉註冊費,全班只有這苦學生經濟最困難,訓育主任對他起懷疑。幸好級任老師對他有信心,特作家庭訪問,才發現他的家庭狀況和孝心,大為感動。這時同學遺失的註冊費已找到,澄清誤會。校方決定資助他上學,成立教育基金會,供給他唸完大學為止。本片是真人真事,由非職業演員的師生演出,實景拍攝,是真正寫實片。故事在平淡中顯出高潮,其中級任老師的仁慈,非常感人。

  同年高仁河導演拍了《最後的裁判》,編劇:林東陞、演員:遊娟、小龍、易原、高鳴。本片從一個苦學生半工半讀,力爭上遊的苦讀,被人誤會偷同學的錢,經查出真相,還他清白後,老師支助他學費,與《學海孤雛》的主角遭遇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後半部,孩子長大當法官,他的恩師婚後為幫助一個竊盜改邪歸正,引起丈夫誤會,後來丈夫意外跌斃,恩師竟蒙冤入獄,成為殺人犯。那個改邪歸正的竊盜,正是法官(苦學生)失蹤多年的父親,連串巧合,降低格調。好在本片著重描寫師生之愛與母子之愛,很有教育意義,因此列入兒童電影,提供孩子觀賞,較適合。

  《恩重如山》,導演:蔡秋山,編劇:許全火,監製:蔡彰助,1965年臺語片影展最佳童星獎,演員:白蘭、高幸枝、黃俊、謝明莉。自幼即因父母婚姻受阻,而使她從小就失去母愛的蓉娟,她放縱、刁頑,變成一個壞學生,當她讀到國校三年級時,由於過去頑劣,而被校長嫌惡,欲令其停學。唯獨級任導師王寶華,業已自蓉娟祖母處獲悉一切,因此極力維護蓉娟,並派任她為班長,以榮譽糾正劣行(類似國語片《小畢的故事》)。此事遭到同校及家長們的抗議,寶華則力排眾議,指出蓉娟個性的特殊及她所缺少的母愛。蓉娟一旁聆聽,深受感動,從此視寶華若母,努力求學上進,成為全校模範生。最後老師逝世,她讀祭文場面,聲淚俱下演得真切感人,鐵石心腸也會落淚。而且童星謝明莉能把握性格的轉變,很難得。

  1965年李川導演《可憐天下父母心》,導演:李川,編劇:張永祥,演員:劉華、羅宛琳、丁強、遊娟。本片改編國語片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將士東國小六個應屆畢業生的慘案,搬上銀幕,著重描寫級任老師對學生的教育責任,針對一般家長痛恨的「體罰」和「惡補」有深入分析。本片因用國語片的人力拍臺語片,製片費也提高,又有國語片的藍本,因此製作成績比一般臺語片高;加以真人真事的宣傳,因而中南部的票房紀錄都很高,可說是成功的製作。

  第二:流浪篇

臺灣導兒童片有一個高手,是資深導演張英,他能誘導五歲的小孩完全照他的劇情演出,他的辦法是前一天就要告訴小孩,第二天有什麼好玩的,讓孩子心理有期待,當天才能聽指揮。例如他導演《小情人逃亡》拍蛇戲時,前一天張英就告訴童星黃慧書怎樣玩蛇,第二天黃慧書到片場看見蛇,就自己玩起來,一點也不怕。張英導過六部兒童片,還擔任兩部兒片的製作。

  1957年張英導臺語兒童片《小情人逃亡》,第一部。編劇:趙之誠,製片:曾芸,音樂:周藍萍,攝影:廖良福,演員:廖小龍、黃慧書、小雪、蘇觀峰、陳蘭,獲臺語片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童星獎。本片在臺語片中是別具清新氣息的佳作。導演描寫小童養媳的生活,能從小處著眼,細膩表現,三位童星的童心與林家夫婦的個性,在平凡中突出。本片主要情節,只是兩個小孩的逃亡過程,情節純真而感人。例如撿到一塊麵包兩人都想吃,卻相互推讓,竟被野狗吃掉,兩個小孩啼笑皆非。1968年此片重拍為國語片,在亞洲影展得獎,起用另一片名:《小情人與大逃犯》。

  1961年張英起用歌手陳芬蘭主演《孤女的願望》,故事背景是日治時代,日本特務頭子經常出差,愛妾與青年歌手私奔,歌手被毀容,臺灣光復後,特務頭子與愛妾被遣返日本,留下歌星與歌手的私生女,與被毀容的歌手,在光復初期的臺灣流落賣唱。片中有插曲:「孤女的願望」,寫出當年不少小養女可憐的身世。由於陳芬蘭演出真實,被誤為是她自己的故事,很受歡迎,造成電影大賣座。因此張英續拍《孤鳥淚》,編劇:趙之誠,演員:江繡雲、戽鬥、康明、龍松、丁黛、小龍、周婉芬等及《難忘的人》、《孤女的願望續集》,編劇:張曾澤,演員:白虹、何玉華、龍松、易原、康明、矮仔財、戽鬥。

  更引起林福地導演《孝女的願望》,編劇:陳小皮,演員:顧華、趙明玉。影響最大的是掀起臺語一股以歌曲為片名的熱潮。值得注意的是邵羅輝導演的臺語片《尋母三千裏》,改編自義大利文學名著。寫一個嫌貧愛富的母親,反對做記者的兒子娶窮村姑。婚後,兒子出國,婆婆迫得媳婦自殺。公公急救,竟被誣指與媳婦有染,把丈夫活活氣死。兒子回國找不著妻子,又去韓戰採訪,誤傳死訊。母親遷怒孫女、孫子,造成小孩出走尋母。小兄妹挨餓,不敢接受善士的車費資助,只討了一碗飯拜祭亡父,都是賺人眼淚的好戲。

  第三:苦兒篇

1967年唐紹華導《五子哭墓》,編劇:仰電光,演員:小成、春美、玉琴、小燕、小財、朱玉郎、吳非宋、碧珠。根據中國民間傳奇故事列入「孝子編」五子哭墓原本搬上銀幕,描述明朝一個大家庭劉繼宗亡妻後再續弦,而後娘嫉恨前妻所留下的五個孩子,長女十一歲,麽妹才僅四歲。在一次老二病魔在身,劉繼宗不得不出遠門,替老二治病。後娘抓住機會,存心不良,想霸佔劉家財產,把所有的家丁趕走,想盡辦法,用最狠毒的手段來陷害五子,以達成她的目的。

1966年徐守仁導《我愛爸爸》,編劇:葉俊麟,演員:脫線、翠黛、玲玲、矮仔財、楊月帆、林淑慧、遊秀鳳、小遊。故事描寫一個喪妻又失業的工人脫線,帶養五個小孩,生活極為清苦。某日,他的最小男孩小遊,在路上拾得三萬元新臺幣,奉還失主牛郎。牛郎覺得這小孩貧而不貪,十分可愛,願收養為義子。但小遊住大富人家雖有物質享受,卻忘不了窮爸爸,住了幾天就離家出走。經多日流浪,終於父子團圓,回復清苦生活。導演不過分賣弄疾苦,也不賣弄小大人過分懂事。強調貧而不貪和難忘窮爸爸的親情,是難得的優良兒童片。

  第四:母愛篇

1965年吳振民編導《小浪子》,以家教,兒童問題為重心,主要演員都是童星扮演,大明星如陽明、柳青、柯俊雄、奇峰、戽鬥等都甘作陪襯。從一大堆新奇的玩具作介紹,鏡頭映出一個並不快活的孩子,暗示著兒童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愛而不是玩具。

  主角男孩文華的生日,其父「船員」陽明答應帶他去玩以表慶祝,到時候卻又因船上臨時要務而變卦,使文華小小心靈受了打擊。舒適的環境、富有的家庭,漂亮的衣服都不能使他快樂。母親柳青又沈迷於方城之戰,以為把孩子交給女傭照顧,就盡到母親的責任,不知女傭周遊也是個虛榮心重好玩的人,一點責任感都沒有。以致文華偕同弟弟在外遊蕩。像這類的問題家庭究有多少?本片頗有警惕意義。陳忠信的攝影玲瓏清晰,大體上大、小演員都認真,值得稱道,故仍不失為一部上乘的兒童片。強調母愛重要的臺語兒童片還有不少,例如吳文超導、小雪主演的《慈母淚》也很博好評,可惜全是悲劇。

  第五:童話篇

1960年張英導童話故事《虎姑婆》,編劇:趙之誠,演員:陳芬蘭、張麗娜、林沖、矮仔財、蘇麗華、戽鬥。故事取自民間故事,改掉荒謬離奇部分,虎姑婆改為貪錢的媒婆。為了謀取一個珠寶箱,乘這家母親回外婆家,僅留兩個小女兒在家時,媒婆在月黑風高之夜,化妝成虎姑婆,撬開家門,擄走兩個女孩,拷問藏寶之地。幸得森林中的獵人和猴子相助,將壞人射死,好人成眷屬。片中對白極少,儘量發揮動作和表情,使兒童觀眾容易看懂。為了加強娛樂性,猴明星在片中表現很出色,其中有些猴明星的表演,利用替身和剪接創造效果。張英導演的童話片還有《大俠梅花鹿》、《封神榜》等片。

  一九六二年製片家戴傳李/與朱元福不惜鉅資合作攝製臺語古裝兒童片《桃太郎大戰鬼魔島》,導演邵羅輝根據日本童話故事「桃太郎」改編,演員有梅芳玉、張敏、許成邦、紋珠、郭夜人、英英、戴哲煜、小龍(童星)、小娟(童星)、小皮、鷺菁、綺華、吳敏、楊長江、吳老吉、遊星田、蘇秋、吳炳南、王哥、賴殼欣、王福星(曾赴美名舞蹈家)、張娟、美櫻、艷雪、金子等廿五名,並有動物名星狼犬「虎」、猴子子哈利、技技表演有海殊、李棠生,特別客串有白蓉,珠寶商注守三偕妻白梅攜同婢女,由異國採辦大批貨品坐船回本國途中於海上、坐船被海賊襲擊喪命,其妻白梅早已身懷六甲,爾後出生的嬰兒就是「桃太郎」,桃太郎長大後學得滿身武藝,為賊遇害喪命的父親報仇。

一九八六年(民國七十五年)十月,金格公司陳俊良導演,將這日本童話,重拍為國語童話片,請日本東映公司派特技人員來臺,拍攝許多神話場面,並剪接卅分鐘預告片,在東京電視臺播出,於次年春節在臺日兩地首映。

  第六:名人傳記片

名人傳記片《國父少年時代》,導演:熊光,編劇:燕羌,製片:文克江,監製:吳景聰,演員:章洲、錢璐、程宏亮、吳昌雲、余方圖、楊渭溪。故事從國父九歲開始,在翠亨村讀私塾,領導群子孩子做遊戲,遇到劣紳的兒子橫行霸道,國父便率領孩子們對抗。

  當時翠亨村還很保守,有病請巫婆,好人做好事,會被誤會為了發財。國父富正義感,又很勇敢,遇到不平的事,總是挺身而出。其中與陸皓東救助婢女。最後國父為去檀香山離家。本片製作認真,有國語片水準,拍成國、臺語版,並曾縮小為16釐米片,贈送各校演映。

  第七:木偶電影《豬八戒招親》

導演:楊雄偉,舞臺設計:張伯源,編劇:崔淩煙,攝影:陳寶山,演員:雄領銜、真五洲園布袋戲團。《豬八戒招親》是《西遊記》中的一段,用黑白片拍木偶電影嘗試成功後,續集改用彩色攝製,聲光畫面很考究,配音也注意效果,尤其活動木偶的雕製,費了很長時間製作,使之具立體感、趣味化。

楊雄偉,又名楊培,熱衷於改良布袋戲。居留爪哇多年,光復後返臺,聯合真五洲園布袋戲團,舞臺滸張伯源,攝影陳寶山等合作,第一部《豬八戒招親》成功後,賣出美國電視版權。

  臺語兒童片,還有《八歲小偵探》、《罪海孤兒淚》、《玻璃眼球》、《紅葉師生情》等等。

重拍為國語片的臺語兒童片,還有《五子哭墓》、《淚的小花》、《桃太郎》等。

  ◆國語兒童片

早期臺灣國語片,產量稀少,製作條件差,要想在區域性國際影展──亞洲影展拿獎很難,張英擔任中影製片經理時,就想到兒童片,童星演出比較容易得獎。果然1945年第三屆亞洲影展以張小燕主演的《苦女尋親記》,得最佳童星特別獎,首開得獎紀錄,之後的亞洲影展,中影再以同樣苦女型的《歸來》再度得兩次最佳童星獎,以後李行導演《婉君表妹》、《汪洋中一條船》在亞展得獎,這兩部片後半部轉變為由成人演出,但童星的精采演出,超越了成人演出部份,仍可列為兒童少年片。

  1979年10月9日至14日,哥倫比亞舉辦「第一屆國際兒童影展」,在21國28部片的競爭下,臺灣兒童片《鄉野奇談》獲最佳影片首獎,男女主角黃一龍、劉煥幗獲最佳演員獎,這是臺灣兒童片在真正的國際影展首創輝煌紀錄。

五○年代以兒童片在亞洲影展得獎的中影公司,是拍國語兒童片最早、最多的機構,其中李嘉導演的《我女若蘭》,在伊朗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第十五屆亞洲影展及金馬獎得了一大堆獎。

  一九六三年中影根據林海音散文式的兒童小說,拍攝的兒童片《薇薇的週記》,完全以小孩口語,小孩的心態表現故事。該劇林海音又自編為廣播劇,很受歡迎,每年兒童節都會重播。

  中影拍攝國語兒童少年片,還有《魔輪》、《竹劍少年》(張毅導演)、《小爸爸的天空》(陳坤厚導)、《童年往事》(侯孝賢導)、《期待你長大》(廖慶松導)、以及用大烏龜演戲的《大海計劃》(王俠軍導演)、讓豬變得可愛的《娃娃》(柯一正導演),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九五年中影在盧卡諾影展得大獎的《熱帶魚》(導演陳玉勳),以輕鬆、幽默而溫馨的筆觸寫出現實嚴重的綁票案和僵化教育問題,主角是個常挨老師打手心、父親責罵、考試成績總是不及格的學童,被歹徒綁架半個月,他也不著急回家,整天做白日夢,沈醉飛魚王國,在臺北上空和魚兒一起遊,化糞便為田野美景、警察賭香腸、綁匪迷於賭博,飯桌吃一半竟變成賭桌,非常好玩又本土味濃,得獎又大賣座。中影在農教時代進口600部美國兒童教育短片,每週日在國際戲院放映,以極低價招待學童,可見其傳統。

  九十年代臺灣國語兒童片呈現多元化,包括1.兒童戰爭片:丁善璽導演《中國兒童之抗戰》,2.教育兒童片:楊立國執導《魯冰花》、《巧克力戰爭》、《黑皮與白牙》,3.動物片《娃娃》、《大海計劃》以及《熊貓小太陽》都能表現出童心純真的可愛,4.兒童功夫片:《鄉野奇譚》和《好小子》片集拍到第六集,美國人拿去重拍為《小子難纏》續集,5.科幻兒童片:楊敦平導的《大青蛙》,楊子威編的《可愛的外星人》等等。

  臺灣國語兒童片,是從50年代聯邦拍《苦兒流浪記》開始,由1958年得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獎的蕭芳芳主演,配演者王引、胡蝶、陳燕燕、羅維、朱少泉、賀賓、李英等,外景到日本拍攝,費時三年完成,比臺語兒童片成本至少超過十倍,故事從1948年中國大陸的動亂,一個父母失散的小孩,被一個貧婦收養,貧婦唯利是圖,把女孩轉賣給一位老江湖藝人做助手,幸好這位老藝人愛如己出,但後來老藝人因案入獄,雪野迷途、凍斃,不久,猴子和狗也逝世,這場戲相當感人,經過許多波折,終於孩子與生母重逢。故事根據法國兒童文學名劇改編,王引演老藝人,蕭芳芳演孩子,都很精采,片中有三支插曲,主題歌〔媽媽好〕,成為每年母親節必唱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

  《苦兒流浪記》曾代表中華民國參加舊金山國際影展。在行政院優良國語片的獎勵中,評分最高,依後來金馬獎的評審標準,就是最佳影片。該片不但表現了王引演的老藝人無私的愛心,也寫出當時逃難香港的大陸人心態,深獲好評。

  正當《苦兒流浪記》在開拍之際,還有李翰祥導演拍《烏夜啼》、新天影業公司獲臺灣投資拍的《流浪兒》都是類似的兒童教育片。一個苦難的孩子,穿「解放」裝,戴「解放」帽從大陸逃出鐵幕,到香港郊區,就把那頂「解放」帽丟向大陸,並以憎恨的表情刻畫出這孩子與中共有不共戴天之仇。《流浪兒》是描述這個自大陸逃來香港的孩子,受到流浪在香港的苦難孩子們的照顧。大陸上逃來的孩子有一天偷了一塊糕,孩子中的領導大姐(林翠飾)責備他,他說我們是被共產黨迫害才這樣流浪的,這句對白,已充分的表露了香港僑胞流離顛沛的心聲。

    《流浪兒》除了濃厚的反共意義之外,並描寫這群無父母的孩子們在香港奮鬥的情形,鏡頭中介紹孩子們擦皮鞋、拾煙頭等以雙手謀生,這是說明逃出大陸的人,在香港是以雙手奮鬥而不向共產黨屈服的。

  70年代,林福地導演重拍《苦兒流浪記》,李冠章導《小小羊兒要回家》等等,都是親情兒童片,還有吳文超導演的《慈母淚》,轟動中國大陸的《媽媽再愛我一次》、《我的爸爸不是賊》等等。

  由於以親情取勝,老少鹹宜,臺灣國語兒童片的類別還可分下列幾種:

功夫片:《好小子片集》、《鄉野奇談》。

校園片:《最後的審判》、《驪歌》。

流浪片:《小情人大逃犯》、《尋母三千裏》。

苦兒尋親記:《歸來》、《迷失的羔羊》、《小小羊兒要回家》。

動物篇:《大海計劃》(大龜)、《娃娃》(豬)。

  八○年代,新電影時期,導演兒童片最多的是柯一正,計有

1982年編導─《光陰的故事》第三段 "跳蛙"。

1985年編導─《帶劍的小孩》。

1987年編導─《我愛瑪麗》。

1985年編導─《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1991年編導─《娃娃》。

  ◆童謠片

臺灣兒童片還有一特色,是童謠片,雖然多取自日本童謠,但流傳東北亞和東南亞,較著名的是《桃太郎》,由臺語、國語、彩色神話,拍了三次。最新出品是金格公司拍攝,陳俊良導演、林小樓反串桃太郎,從小父母雙亡,幸好母親將他放在桃子裡,隨水飄流,遇到沒有兒子的老夫妻帶回家,桃裡出來一個小孩,具有神力,他養的猴子、雞、狗,都有神力,打敗鬼王,救出公主,有許多神話場面,曾在東京電視臺播出。

  童謠片還有亞洲公司出品的《浦島太郎遊龍宮》,郭南宏導演,童星小龍、小娟、男主角龍松(淩雲)等。

  有人聽說中國大陸有兒童電影製片廠,竟認為非常了不起,其實在蘇聯和日本,早在50年代就有專門攝製兒童片的製片廠,1951年英國設兒童電影基金會,負責助拍兒童片。1955年印度成立兒童製片協會,專門負責攝製兒童影片及發行,1950年-1956年,波蘭、西班牙、捷克、義大利、挪威、瑞典都開始攝製兒童電影,並舉辦國際性兒童影展。1953年美國成立「全國兒童電影圖書館」,成為各國拍兒童片的諮詢機構。

  臺灣在50年代,臺北市政府成立兒童戲院,白天放電影,晚間和假日作為各國校的演戲和遊藝場所。因為兒童片片源不足,只得依照一般國片院線排片,但每周有一天供國民學校作活動演出,也演出過不少話劇,與一般戲院略有不同。由於西門町停車場嚴重缺乏,才改建為停車場。

  近二十年來,臺灣兒童電影的產量,大量縮減,但素質大幅提高,尤其科幻特技的運用,超越大陸的兒童片,我們的小朋友不但在空中與魚兒戲遊,還會拿著一把傘在空中飛行(王小棣的《飛天》)。臺灣的兒童片曾有過輝煌的基礎,所謂「良師興國」,寓教於樂的優良兒童電影,可以說就是兒童的「良師」,透過電影的娛樂性、戲劇性的感染力,兒童最容易接受,也最易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啟發,因此歐洲的中小學校,將戲劇教育列為與音樂、美術同一美育範圍,拍過不少寓教於樂的非常傑出的兒童少年片,曾來臺一映再映。

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116&Year=2003

 

   

   

上一篇:《我女若蘭》

下一篇:《光陰的故事》

媚藥 2020-01-12 19:47:17

挺好~!


http://www.yyj.tw/

圖博館 2017-04-24 14:30:18

壞孩子的天空:經典青春禁忌電影大記錄
作者: 侯丹
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青春禁忌題材電影作品,按照時間排序,每個電影單列一章,內容包括電影基本資訊(名稱、海報、演職員表、所獲獎項和內容簡介)和影評。並插入於該影片中影響頗廣的音樂(如《加州旅館》)、場景、演員的小鏈接、經典台詞等,使之成為兼具欣賞性和資料性的電影藝術類圖書。
侯丹;張彥如;馮麗雯:自由撰稿人,長期從事文學創作工作。電影愛好者,同時在各大論壇及網站均發表過多篇電影賞析及評論,得到熱烈回應,引發讀者強烈共鳴!
  目錄
  日本
青春殘酷物語 3
燕尾蝶 8
夢旅人 15
大逃殺Ⅰ東京聖戰 21
害蟲 29
娜娜 45
熱血高校 54
挪威的森林 62
  韓國
加油站被襲事件 75
撒瑪利亞女孩 84
我們沒有明天 92
  中國台灣
青少年哪吒 103
台北晚9朝5 111
盛夏光年 119
夏天的尾巴 127
九降風 135
刺青 144
漂浪青春 152
艋 159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169
  中國香港
烈火青春 179
香港制造 188
中國內地
長大成人 199
蘇州河 206
十七歲的單車 215
紅顏 223
孔雀 229
青紅 239
觀音山 249
  美國
畢業生 259
發條橙子 269
邊緣日記 278
夢之安魂曲 286
八英里 293
大象 301
水果硬糖 308
冬天的骨頭 315
  丹麥
更好的世界 327
英國
猜火車 337
這就是英格蘭 349
成長教育 354
  法國
四百擊 369
精疲力盡 376
瘋狂夜 385
意大利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395

圖博館 2017-04-24 14:29:58

兒童電影藝術與欣賞
作者: 周曉波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內容簡介
顧名思義主要是研究關于兒童電影的藝術理論和兒童電影的藝術欣賞的論著。全書分為“兒童電影藝術理論”和“兒童電影藝術欣賞”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內容涵蓋︰對兒童電影的界定,弄清什麼是兒童電影;其次是對兒童電影藝術特性的分解,從影像、鏡頭、聲音、色彩、蒙太奇藝術等方面深入展開;之後是具體介紹兒童電影的藝術風格、藝術評論和藝術欣賞等相關的理論知識。
第二部分則主要選取了中外40部有代表性的優秀兒童影片予以介紹與細致的賞析。最後還選擇了100部中外優秀兒童影片目錄作為拓展觀摩的附錄。
  目錄
  上編 兒童電影藝術理論
第一章 兒童電影的概述
第一節 兒童電影的概念
一、兒童電影年齡的特殊性
二、兒童電影的界定
三、兒童電影的範疇
第二節 兒童電影與一般電影的共性與區別
一、兒童電影與一般電影的共性
二、兒童電影與一般電影的區別
三、兒童故事片與動畫片的共性與區別
第三節 兒童電影藝術的綜合性
..............
第八章 中國片
一、《紅櫻桃》賞析
二、《大鬧天宮>賞析
三、《小兵張嘎>賞析
四、《閃閃的紅星》賞析
五、《看上去很美》賞析
六、《媽媽!再愛我一次》(中國台灣)賞析
七、《麥兜故事》(中國香港)賞析
附錄︰ 中外百部優秀兒童電影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