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9 11:00:42阿楨

《青樓怨婦》

  《青樓怨婦》和《青樓艷妓》傻傻分不清!
  差多了
  《青樓怨婦》「雖是一部改編自三流情色小說的電影,但在布紐爾(布紐爾:名導演9)的巧斧神工下,成功的利用現實與幻想交錯的情境,深入探討女人的壓抑與寂寞。」而《青樓艷妓》則是伊麗莎白泰勒所演之最虛偽妓女片。

  至於《矇朧的欲望》更是結合了布紐爾對男性《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和女性「調情」功力的戲謔!(另參本館:《調情的歷史》
  而《自由的幻影》如超現實濫詩:句句寫實但整體不知所云,不像《青樓怨婦》如超現實佳畫圖圖荒誕但整體一目了然!

布紐爾編導《青樓怨婦》BELLE DE JOUR(1966)






  【關於布紐爾】
布紐爾(Luis Buñuel, 1900- 1983)是個名符其實的夢想家,他的第一部超現實主義經典《安達魯之犬》緣自他和大畫家達利兩人的夢境媒合,他的封山之作《朦朧的慾望》裡,有他『自傳』中描繪的許多似水年華和夢境投影。夢境構成了許多布紐爾電影的敘事主體,如《青樓怨婦》、《銀河》和《自由的幻影》等,或是重要情節,如《被遺忘的人》、《特莉絲坦娜》、《維莉狄亞娜》和《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布紐爾說,「對做夢的熱愛以及對夢的內容的興致,可以說是所有超現實主義者最重要的共通點」。
  【關於本片】
這是一部西班牙著名導演路易士.布紐爾編導的生活哲理片。法國著名影星凱薩琳.德諾芙成功地演出了一個具有雙重性格的女人。本片對人性的陰暗面進行了探索,剖析和批判。故事講述一個人格扭曲的中產階級的貴婦,她一方面深愛著丈夫,一方面又不滿足中產階級家庭的生活,偷偷跑到妓院賣淫。影片以超現實和新寫真的手法對這類雙重人格的人的精神和肉體生活作了大膽的有價值的探討。
  【關於女主角】
這是一部改編自三流情色小說的電影,但在布紐爾的巧斧神工下,成功的利用現實與幻想交錯的情境,深入探討女人的壓抑與寂寞。凱薩琳飾演一個外表看似高貴但內心卻是十分壓抑的中產階級貴婦,為了解放自我,於是趁著丈夫白天上班的期間加入青樓女子的行列,展開一連串家庭與性愛之間的冒險遊戲。也因此凱薩琳被喻為世界上最氣質的,妓女,甚至她那一張穿著輕紗,俯臥在床頭上的海報,也被許多海報迷奉為珍寶。
在《在黑暗中漫舞》中,她扮演女工,首度又歌又舞,上了年紀還要跳舞,但她依舊表現出不凡的天後風範,任勞任怨;在《對不起,愛上你》中,凱薩琳丹妮芙扮演讓女婿一見鍾情的嶽母,表現讓人眼睛一亮,原來過去常在電影扮演拘謹或嚴肅角色的她,不但有喜感,又唱又跳的活力與性感,除了她,大概也沒有人有這樣迷人的本事,同時也讓這部跨越倫常與年齡的愛情喜劇,充滿說服力。
2001年,凱薩琳丹妮芙與眾多女星合作佛斯杭歐容所導的《八美圖》,被歐容挑中的演員一向臉蛋、身材都要夠「秀色可餐」才行,而在這部以女性為主的《八美圖》裡,眾多女星除了比美外,還要較勁演技、舞技。凱薩琳丹妮芙在《八美圖》中首次獻出和女性親嘴的銀幕初吻,儘管年過半百,依然魅力十足。
法國第一大美人嘉芙蓮丹露集玉女及蕩婦於一身,飾演性慾無處宣洩的苦悶少婦,機緣巧合下竟找到雙贏方案:趁丈夫上班時做兼職妓女,既沒有出軌又可賺外快!別以為說性的故事一定是赤條條,影片中沒有露骨的性愛場面,但無損其張力,因為一切最刺激最美好的,就活在你的想像。
  【關於聲音】
這三個禮拜以來電影導演課堂上所播放的影片當中,聲音都有很重要的用途。在溫德斯(Wim Wenders)的《裏斯本的故事》(Lisbonne Story)中,當身為錄音師的主角拿著麥克風四處去收音,影像上只見錄音師閉目凝神細聽的畫面,但透過音效的轉換,我們便可知道(或想像)它所在的空間周遭有人在爭吵、有人在聽收音機、孩童在奔跑嬉戲,存在於單一影像畫面上的空間,因為畫外音的運用而無限綿延伸展。
另外,透過音效與敘事文本的結合,我們有時也可以發現某種特殊的象徵意義,例如在布紐爾(Luis Bunuel)的《青樓怨婦》(Belle De Jour)中,馬車的鈴聲一方面可視為女主角性幻想的起點,但若將鈴聲置於影片敘事文本的脈絡中,則又可變化重組出多種不同的可能性,在寫實的氛圍中,帶入了夢境般的氣質;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片頭老教授做惡夢的戲,同樣也利用了心跳音效的轉變,象徵他時日無多的生命。 
http://blog.roodo.com/allenhorace/archives/856646.html

懷念聖羅蘭Yves Saint-Laurent的方法 : 重看”青樓怨婦” 08/06/14

聖羅蘭 (Yves Saint-Laurent, 1936年8月1日 ~ 2008年6月1日 ) 曾經說︰『我所有的衣服都是為凱薩琳丹妮芙設計的。』
想要欣賞法國第一美女凱薩琳丹妮芙在年輕時穿著聖羅蘭設計的服裝,最快的方法就是看電影—青樓怨婦(Bell de Jour)。而剛好法 文 老師提供了這部片當作課外讀物。電影心得部分,容日後再補。
我不是時尚達人,看『青樓怨婦』最先跳入腦中的印象是;原來現在的流行元素,聖羅蘭早在1967年都玩過了!
而服裝在『青樓怨婦』裡面也巧妙的跟著劇情的律動,隨著女主角虛實交錯的幻想而有不同變化。
紅色金屬鈕飾套裝出現兩次,片頭一開始馬車鈴聲叮叮噹噹的響起,隨後我們便看到女主角坐在馬車上穿著這套紅色套裝。電影的中後段,這件套裝又在女主角跟小混混廝混時出現了ㄧ次。紅色向來是情慾與禁忌的象徵,用在這裡是甚麼意思已不言而喻。
丈夫友人雨松在俱樂部裡調戲女主角,她穿著聖潔純白網球裝嚴詞斥責雨松,跟雨松油腔滑調想佔便宜的行為,形成了反差。
她從雨松那裏知道現在還有青樓這種地方,在好奇心驅使之下前去探訪。此時當然要低調一點,穿著藍黑色銅扣外套,搭配了一雙裝飾著大大的長方形金色鞋扣黑色高跟鞋,Roger Vivier(發明高跟鞋的男人)把這款鞋子命名為”Belle du Jour”,此後成為他最暢銷的經典鞋款。
米色連身洋裝是她第一次到青樓時穿的,這件衣服的設計上沒有拉鍊,只利用胸前的隱藏式排扣。這樣的設計穿脫不易,其實不也像女主角拘謹的寫照嗎?
結合了針織跟漆皮兩種不同的材質的黑色外套,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如果整件都是漆皮不但看起來會像雨衣,實際穿著時手部難自由伸展或彎曲,舒適度大減。於是在袖子部分改用針織材料(袖口部分仍採用漆皮),不但多了時尚感,同時也顧及了舒適度。
片尾穿著白領真珠扣黑洋裝,彷彿是個貞潔的妻子守喪。
以前看芮妮齊薇格演的”愛情趴趴走”,也曾為那一件件戲服讚嘆不已。看了青樓怨婦後,更讓我確定了聖羅蘭不朽的時尚價值!
想到衣櫥裡那件經典的西裝外套,慶幸自己至少擁有一件聖羅蘭的經典設計!
也慶幸 聖羅蘭經典的時裝創作, 透過路易斯布紐爾的青樓怨婦 長存心中!
http://funp.com/t229473#p=229473

布紐爾

  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路易斯布紐爾,1900年出生于西班牙。家境富裕的他,生長在一個虔誠的天生教家庭,然而他之後的電影,往往背叛他的出生,並自稱是無神論者。
  年輕時代的布紐爾,興趣十分廣泛,曾醉心于小提琴、舞臺劇甚至拳擊。在馬德裏大學期間,他認識了後來知名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和作家羅卡,三人並成爲好友。念生物科學的布紐爾,真正對電影産生興趣是在1925年移民法國後。而啓發他對電影興趣的是佛利茲.朗的【命運】一片,佛利茲.朗的電影震撼了他,挑起了他最深層的感情。他決定以電影爲一生的職志。
  毫無電影經驗的布紐爾,主動向當時的名導演埃普斯坦推薦自己,跟在他旁邊學習,開始他的電影夢。1928年他和達利,根據兩個人的夢境,拍攝了【安達魯之犬】,這部十七分鍾的黑白短片,開創了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裏程,也展現了在紐爾無比的才華與想像力,受到影壇的注意。
布紐爾的電影生涯可以分爲三個時期。192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1946-1964年,西班牙內戰 ,流亡墨西哥時期。這段期間,他共拍了20部電影,主要代表作【有被遺忘的人】、【 泯滅天使】。第三個時期,是回到西班牙後,這也是他最登峰造極的時期,主要的作品有【青樓怨婦】、【中産階級拘謹的魅力】、【自由幻影】、【朦朧的欲望】等。1983年去逝的布紐爾,對電影最大的貢獻在于,將心理學上潛意識作用,透過電影呈現出來,而他對中産階級、宗教、性以及貧困等主題的關懷 批評,也正是他電影魅力的所在。
  演員作品
  自由的魅影 Fantôme de la liberté, Le (1974)
  導演作品
  朦朧的欲望 Cet obscur objet du désir (1977)
  自由的魅影 Fantôme de la liberté, Le (1974)
  中産階級的審慎魅力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Le (1972)
  特莉絲塔娜 Tristana (1970)
  銀河 Voie lactée, La (1969)
  沙漠中的西蒙 Simón del desierto (1969)
  青樓怨婦 Belle de jour (1967)
  廚娘日記 Journal d'une femme de chambre, Le (1964)
  維莉蒂安娜 Viridiana (1962)
  Island of Shame (1960)
  娜塞琳 Nazarín (1959)
  Ensayo de un crimen (1955)
  魯賓遜漂流記 Las Aventuras de Robinson Crusoe (1954)
  Abismos de pasión (1954)
  La Ilusión viaja en tranvía (1954)
  El (1953)
  Bruto, El (1953)
  Mujer sin amor, Una (1952)
  Susana (1951)
  被遺忘的人們 Olvidados, Los (1950)
  編劇作品
  朦朧的欲望 Cet obscur objet du désir (1977)
  自由的魅影 Fantôme de la liberté, Le (1974)
  中産階級的審慎魅力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Le (1972)
  特莉絲塔娜 Tristana (1970)
  銀河 Voie lactée, La (1969)
  沙漠中的西蒙 Simón del desierto (1969)
  青樓怨婦 Belle de jour (1967)
  廚娘日記 Journal d'une femme de chambre, Le (1964)
  維莉蒂安娜 Viridiana (1962)
  Island of Shame (1960)
  娜塞琳 Nazarín (1959)
  Ensayo de un crimen (1955)
  魯賓遜漂流記 Las Aventuras de Robinson Crusoe (1954)
  Abismos de pasión (1954)
  Bruto, El (1953)
  El (1953)
  Mujer sin amor, Una (1952)
  Susana (1951)
  被遺忘的人們 Olvidados, Los (1950)
http://baike.baidu.com/view/250288.html?tp=0_00

神女無夢─《青樓艷妓/應召女郎》(BUtterfield 8)  by艾麗絲謝

Elizabeth Taylor過往如何有過光輝的演藝歲月, 但其活色生香的私生活, 比她的演技更令人值得留意. 連影評人也曾經提出惋惜的評價: 「她被浪費了」.
  Elizabeth Taylor屬於傳統演技派的一員, 她跟方法演技從沒有扯上關係. (我認為《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靈慾春宵》的演繹屬於本色演技) 演的大多數是貴婦美人, 似乎缺乏多元化的角色演繹. 但現在流行女演員弄得面目全非、製造演技/聲譽大躍進的契機, Elizabeth Taylor可能是此舉的鼻祖.
  Elizabeth Taylor憑《BUtterfield 8》(青樓艷妓/應召女郎, 1960) 和《靈慾春宵》成為奧斯卡雙料影後. 但後世對《BUtterfield 8》評價不高, 又指Elizabeth Taylor恨透此片. 當年Elizabeth Taylor適逢第三任丈夫Michael Todd飛機失事遇難身亡, 情緒低落, 拍攝期間又患上嚴重肺炎. 有說奧斯卡評審同情Elizabeth Taylor的遭遇, 便特意將獎項頒予對方以示安慰 (期間玉婆還搶走了好友Debbie Reynolds的丈夫Eddie Fisher). 當屆競逐的女演員還有大熱門《The Apartment桃色公寓》的Shirley MacLaine、《Never on Sunday癡漢淫娃》的Melina Mercouri (當年康城影後)、《The Sundowners》的Deborah Kerr 和《Sunrise at Campobello 》的Greer Garson . 難怪他人對《BUtterfield 8》如此嗤之以鼻了.
  Eddie Fisher, Elizabeth Taylor和Laurence Harvey
但《BUtterfield 8》真是不值一提嗎? 我又不覺得. 雖然故事比較陳舊, 不脫離公式劇情. 但故事頗有意思. (《BUtterfield 8》中譯《青樓艷妓》或《應召女郎》, 總是跟片名原來的意思格格不入, 像艷情片的膚淺形容, 不及「BUtterfield 8」這個符號般奇峰突出─Elizabeth Taylor在片中的應召專線號碼)
  Elizabeth Taylor飾演的高級妓女Gloria, 雖然操皮肉生涯, 但仍有著一顆自尊心. 本來只是一宗普通的交易, 但客人Liggett (Laurence Harvey) 卻提出要求, 打算包養Gloria. Liggett娶了有錢女為妻, 但面對不由自主的事業和婚姻都不快樂, 完全是失去自我.
  起初, Gloria和Liggett的交往是一場挑逗性的情慾角力, 但兩個心靈破碎的人從對方身上得到慰藉, 竟然有了真愛. 妓女和嫖客發生了感情, 但苦戀的盡頭都是悲劇. Liggett既不滿現狀又沒有勇氣離開妻子, 更懷疑Gloria水性陽花, 否定她的真誠. Gloria無法抹殺自己骯髒的過去 (包括年少時因戀父情結作崇, 被一名上校引誘失身), 對Liggett誤解感到痛心, 決定收山並離開傷心地.
  迷失過後的Liggett, 最終明白自己愛的是Gloria、他需要Gloria. Liggett決定跟妻子離婚. 他找到Gloria, 但Gloria認為彼此沒有將來. 因為她知道自己或Liggett, 都沒辦法忘記自己的不堪過去. 但Liggett執意要挽回Gloria, 結果Gloria因避開Liggett的糾纏而撞車死亡. Gloria的死, 令一向行屍走肉的Liggett醒悟過來. Gloria的善良和堅強, 使他明白找尋自尊的重要...
  《BUtterfield 8》對Gloria和Liggett的人格, 作出了立體的描寫. Gloria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妓女身份, 但面對物慾她並沒有一味沈淪. 一夕醒來, 看到Liggett留下的酬勞, 她憤怒得用口紅在鏡子上劃上No Sale一字, 以示她的不屑. Gloria有相依為命的媽媽、有談得來的心理醫生和男性朋友. 但他們都沒能解救感情上決不回頭的她.
  Liggett則是個面對矛盾的典型男人. 他的不愉快都是自己得來的, 卻缺乏勇氣解決與妻子長久以來的疏離. 只懂得以一副大男人的姿態去發洩不滿. (悲慘的是Liggett的妻子也明白丈夫的痛苦, 卻得不到他的歡心) 他的小男人脾氣和軟弱在Gloria面前亦表露無遺. Liggett會為Gloria替男性朋友買禮物而妒忌, 轉過頭來, 他得悉Gloria早已替他訂購禮貌而感激高興. 說到底, Liggett是個脆弱不安的人. 他甚至因為Gloria私自取走妻子的貂皮大衣, 視之為Gloria貪慕虛榮的證據, 並將大衣在Gloria面前狠狠地摔下, 令Gloria自尊和憧憬破滅. 即使Liggett最後向Gloria訴諸真情, 已不可能彌補兩人之間的裂痕.
  Liggett想買下Gloria, 也是出於對人生的挫敗感而產生馴服女人的心理. Elizabeth Taylor和Laurence Harvey一場拉扯戲份相當精彩. 他用手扯她的手, 她用高跟鞋跟踩他的鞋尖, 兩個人在忍受痛楚中得到征服對方的快感.
  有一點有趣的是, 全片只有Gloria一人稱呼Lidgett為「Lidgett」. Gloria從不叫Liggett的名字Weston, 而是姓氏. 即使二人愛上對方後, Gloria仍然沒有稱呼他為Weston. 職業上, 至少在她要保持自己的尊嚴, 但感情上Gloria假裝不了. 當Gloria每次叫Liggett的名字時, 都是充滿感情, 甚至比名字更加親密. (稱謂對於Gloria來說很重要. 她要求Liggett不要叫她「Honey」、 「Darling」. 諷刺是當Liggett遷怒Gloria時, 句句都是充滿輕蔑的挑逗稱呼)而Weston Liggett 在家人在朋友面前, 盡是迷惘然若失. 但Liggett的自我卻由Gloria喚醒.
  結局安排Liggett出走也是較特別的. 換轉是其他以女性的心靈和自由受到囚禁為題的劇目, 她們會選擇出走, 以行動表示爭取自由的積極性. 而Liggett, 身為一個找尋自我的大男人, 毫不回頭地選擇出走. 這舉動在男性角色上卻是十分罕有.
  Elizabeth Taylor和Laurence Harvey演繹這對怨偶很是生動. Elizabeth Taylor的Gloria敢於爭取愛情、對人對己都處之至誠, 最後承受心靈的創傷而自毀. Laurence Harvey的Liggett則對自己充滿挫敗而失落、傷盡身邊的人, 直到與失去摯愛, 才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也許《BUtterfield 8》沒有像《Cat on a Hot Tin Roof 豪門巧婦》、《靈慾春宵》等電影般有強烈的代表性. 但重新欣賞一套舊戲, 我們在其中可以發掘到可觀之處.

丈夫很有錢 憂鬱少婦卻接客【聯合報2011.02.09

台中市一名有情緒困擾問題的少婦雖嫁給富有丈夫,卻在外應召,丈夫發現買春的毛姓學生傳來「好想再找妳做喔!」簡訊,憤而對兩人提告、求償;法官查出毛曾付八千元夜渡資,判決他不須負侵權責任,但少婦應賠償丈夫廿萬元。
本案被告是廿六歲的美少婦,原本和丈夫同住台中一棟大樓,鄰居說,這對夫婦已搬離半年,妻子長得漂亮又會打扮,不知道這對夫妻後來是否離婚。
本案原告從事不動產租賃業,收入頗豐,名下有不少房產,生活無虞;妻子卻在結婚一年後援交。
案發時仍是大學生的毛姓學生,家境不錯,目前念研究所;去年他透過網路與應召站連絡,以八千元代價談妥與少婦性交易。
少婦丈夫事後發現妻子手機裡竟有毛姓學生傳送「好想再找妳做喔!改天我再找妳」等簡訊,憤而控告妻子及毛妨害家庭;少婦應訊供稱「我患憂鬱症,不知自己在做什麼」。
毛供稱,他不知道少婦已婚,他想進一步交往才會傳簡訊。檢察官認定是買春,僅起訴少婦,一審時,少婦丈夫撤告。
民事方面,法官認為,一般性交易雙方各取所需,毛因而免負侵權責任,但少婦違反婚姻誠實互信責任,應賠丈夫廿萬。

伊麗莎白泰勒

  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 (全名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一直被看做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慣有“好萊塢常青樹”和“世界頭號美人”之稱,尤其以一雙漂亮的藍紫色眼睛(violet eyes)聞名于世。
  由童星成長起來的她貌美如花,她可以清純,也可以妖豔,她的魅力、演技使她奪得3次奧斯卡獎,曾經的放縱,也使她顯得肥胖和衰老。她的美貌、她的電影、她的丈夫……使得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她始終是媒體追逐的目標。她仿佛是濃縮了的好萊塢樣本:藝術、美貌、金錢、愛情和注定要失敗的婚姻。2000年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勳章,表彰她對電影事業作出的非凡貢獻。目前,她投身于慈善事業,致力于防治艾滋病的公益事業。
  伊麗莎白?泰勒是真正的影星:紫羅蘭顔色的眼睛光彩照人,充滿活力。盡管她不是最有天賦的演員,她卻是最迷人的演員,她無與倫比的魅力永遠是焦點所在。很少有人能夠如此受到愛慕,同時又如此成爲奚落的對象和影射與閑言碎語的標地。在她身後,無數人聲名 雀起,又歸于孤寂,而泰勒的魅力卻長久不衰。名利是她活力的源泉,公衆目光是她永遠的侍從。她從不知適可而止,對她來說,要麽萬人之上,要麽一文不名。相對媒體而言,泰勒的成功(兩獲奧斯卡獎,第一個薪水百萬的演員,衆多的慈善工作)、失敗(健康、體重、 藥品治療及其他的悲劇)抑或是難堪(八次失敗的婚姻,電影災難,無數的醜聞),都已經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事情了。
  獎項
  2次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其他獎項37次獲獎 & 16 次提名
  主要獲獎紀錄
  1957年獲金球獎傑出貢獻獎
  1960年《夏日癡魂(Suddenly,Last Summer)》獲第十六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1961年《青樓豔妓(Butterfield 8)》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67年《靈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美國電影評議會最佳女演員、英國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等
  1972年《愛情你我他(Zee and Co.)》意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女演員
  1972年《奇男奇女奇情(Hammersmith Is Out)》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1974年獲金球獎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1985年獲金球獎肯尼迪藝術成就獎
  1993年獲奧斯卡 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
  1993年美國電影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7年獲得SAG終身成就獎
  1999年獲英國電影學院授予她終身成就獎
  2000年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勳章
  小傳
  伊麗莎白?泰勒于1932年2月27日出生在英國倫敦。出生的准確時間是格林威治時間淩晨兩點十五分。雖然生爲英國公民,但她的父母都是美國人,母親有德國血統,父親有蘇格蘭-愛爾蘭血統。父母都是來自美國密蘇裏州聖路易斯的藝術品商人,父親在倫敦開辦了一家畫廊。伊麗莎白的母親是名舞臺劇演員,結婚後放棄了自己的職業。伊麗莎白自幼習舞,在倫敦長到7歲,1939年,當二戰的陰雲開始籠罩在歐洲上空時,她隨全家回到了美國,只留下父親打理畫廊最後的事務。伊麗莎白的母親隨著娘家定居在洛杉磯,隨後她的父親也來到了新家。  
  好萊塢之夢
  在伊麗莎白.泰勒的生活中存在著幾個極其重要的人物,她的母親薩拉?泰勒無疑是第一位的,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薩拉?泰勒,伊麗莎白?泰勒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泰勒夫婦雖然沒有足夠的財力讓孩子們上私立學校,但是,薩拉?泰勒堅持讓泰勒去和電影廠老板們的女兒在一起上舞蹈課。薩拉?泰勒通過舞蹈班上一位同學的父母,使泰勒獲得了去米高梅影片公司試鏡頭的機會。而且,弗朗西斯?泰勒藝術畫廊的一位老主顧也邀請她去環球影片公司試鏡頭。薩拉?泰勒深信這是由于自己多年虔誠的信仰産生了效用,便對興奮不已的八歲女兒說,如果上帝要她當演員,她就一定會成爲一名演員。“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上帝都是仁慈的,他的愛總會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
  爲了去影片公司試鏡頭,薩拉?泰勒把小泰勒精心打扮了一番,買不起昂貴的真絲長統襪,便在腿上塗一層防曬霜假冒,並用眉筆畫上一道黑色棱線。去米高梅影片公司之前,薩拉?泰勒還讓女兒拿著一本基督教的禱告書,靜靜地坐著,祈望基督保佑,成就自己的夢想。
  米高梅和環球這兩家影片公司都非常願意接受泰勒這個美麗動人的小女孩。在與米高梅影片公司簽約以後,薩拉?泰勒每天晚上都把泰勒濃密的黑發用布條紮起來,以使她美麗的卷發不至于變形。她總是領著女兒去研學那些與演藝有關的科目,如唱歌、舞蹈、化妝等等。到早上的時候,她總是要女兒學會如何不用眼睛就能踏准地板上的目標,如何在中心光環下表演。薩拉?泰勒爲此煞費苦心。薩拉?泰勒還一直都認爲是虔誠的信仰保佑了女兒泰勒,所以即使在攝影棚,她也要泰勒找空閑時間看《聖經》。
  薩拉?泰勒的苦心並沒有白費,伊麗莎白?泰勒成功地給環球電影公司的領導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得到了一紙合約,開始了她傳奇的電影生涯,成爲好萊塢的童星。12歲主演《玉女神駒》引起轟動,此後片約不斷。1956年主演的《嶽父大人》,則是其青春期代表作。其後曾以《戰國佳人》、《朱門巧婦》及《夏日癡魂》三度獲得奧斯卡提名,而《青樓豔妓》及《靈欲春宵》則讓她兩度登上影後寶座。從童星到貴婦,伊麗莎白?泰勒演藝生涯長達半個世紀,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女明星之一。在60余年的演藝生涯中,泰勒曾經五次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並兩次獲得奧斯卡小金人。在80年代之後泰勒的演出大減,多爲電影及電視系列劇的客串演出。
    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不知不覺中,那個可愛的小女孩泰勒已經長大了,同事們發現她孩童時代的靦腆也正在慢慢地逝去,她開始注意到自己的身體、美貌和與衆不同的聰明……
  由于婚姻上的諸多問題,薩拉?泰勒變得暴躁起來,有一天她甚至在米高梅影片公司與女兒吵架,她大罵泰勒戲演得太糟。當時仍然是孩子的泰勒竟像大人般寫了張紙條向母親道歉:“對不起,經過反複思考,我認爲這一輩子我想做的事就是拍電影,我已經不能離開它了。如果不讓我幹,就好比砍掉了一棵樹的根,我很快就會枯萎,變成一個沒有生命的廢物。”
  薩拉?泰勒並不反對女兒學成人打扮的做法。相反,她希望泰勒盡快步入成熟女子的行列。在泰勒13歲去華盛頓和杜魯門夫人在白宮發起的募捐運動時,薩拉?泰勒給泰勒穿的是一件黑色絲絨裙、白色皮外套,以及一雙無縫尼龍長襪。她把泰勒打扮得看上去像瓊?克勞馥般輕佻的女人。
  有一次,在一家餐廳,雜志的攝影記者邀請泰勒拍泳裝照。在與母親商量後,她穿著薄薄的白色遊泳衣,擺出各種姿勢讓攝影記者拍了上千張照片。攝影記者告訴泰勒說:“你的角度不錯,我認爲你是我拍過照的最漂亮的女人。”而作家J?P?塞林格在第一次見到泰勒時也曾爲她的美貌傾倒:“她是我見到的最漂亮的女人。”
  聽到別人稱贊自己的女兒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薩拉?泰勒非常高興,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好友海達?霍珀——好萊塢的一個專欄作家。于是,泰勒很快被宣布爲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她就像溫室中的一朵粉紅色的薔薇,悄然綻開了。
爲了宣傳漂亮的女歌星簡?鮑威爾,米高梅影片公司決定充分利用這朵溫室中悄然綻開的花朵,他們讓嬌豔欲滴的泰勒參加《朱迪的約會》的拍攝。泰勒在這部影片中飾演一個漂亮的被寵壞了的貴小姐。這部影片使泰勒由童星一躍成爲大明星,在與電影同行的生命中,她的魅力與日俱增。《紐約先驅者論壇報》認爲泰勒不再是《玉女神駒》中的那個小女孩,她已經成長爲一位“真正的百分之百的美女,而且前程不可限量。”
  鑽石"玉婆"
  伊麗莎白一生酷愛鑽石、珠寶。她收藏了一些世界上最珍貴的珠寶,其中包括33克拉的“克魯伯鑽石”、溫莎公爵夫人的鑽石胸針、俄皇公主的翡翠、“拉佩雷吉納珍珠(LaPeregina Pearl)”(丈夫理查德?伯頓送給她的情人節禮物)、以及著名的69克拉、珍珠形狀的“伯頓?卡蒂亞鑽石”,這枚伯頓1969年送給她的鑽石經常被人稱作“伯頓?泰勒鑽石”。
  “伯頓-泰勒鑽石”是1969年理查德?伯頓從珠寶品牌卡蒂亞那爲伊麗莎白買下了世界上最大最美的鑽石之一,這枚鑽石未加工前重244克拉,1966年産于南非。珠寶商哈裏?溫斯頓在切割打磨之後拍賣,並以一百萬美元的價格拍出,而伯頓在拍賣第二天以1百零六萬九千美元的價格從卡蒂亞手中買下這枚鑽石送給伊麗莎白。多出的部分價格則作爲卡蒂亞小小的宣傳伎倆——將“伯頓-卡蒂亞鑽石”賣給“世界上最著名的夫婦”。十年後,經曆了兩次與伯頓的婚姻後,伊麗莎白拍賣了這枚鑽石,籌款在南非的博茨瓦納建造了一家醫院。這枚鑽石最後的售出記錄是1979年被沙特一位不知名的買主以三百萬美元的價格買走。(此戒指就是著名系列喜劇"Here's Lucy"(1968),第三季第一集"Lucy Meets the Burtons"(1970)中用到的戒指。因爲用到實物拍攝,本集爲此劇最昂貴的一集。劇中Lucy因搶著試戴而把這枚著名的戒指卡在手指上。)伊麗莎白曾拍賣她與理查德?伯頓的鑽石翡翠訂婚戒指爲艾滋病慈善事業捐款。伊麗莎白的第三任丈夫邁克爾?托德曾送給她一枚29克拉的鑽石戒指,第四任丈夫艾迪?費舍爾曾說,一顆價值五萬美元的鑽石能讓泰勒保持大約四天的快樂心情。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824.html?tp=0_01


伊麗莎白泰勒辭世 享年79歲  2011-3-24 中國廣播公司
 
伊麗莎白泰勒因為充血性心臟衰竭,在住院一個半月之後病逝,四名子女隨伺在側,他的長子(麥克威爾丁)形容母親是個超凡的女子,她用莫大的熱情、幽默感以及愛,把生命活到極致。她的演藝圈好友(艾爾頓強)則說,好萊塢失去了一個巨人,世界失去了一個偉大的人類。
(伊麗莎白泰勒)可以說是好萊塢影史上,最被眷顧、也受到最多詛咒的女明星,她有著超乎常人的堅強,又無比的脆弱。
彷彿不屬於人間的美麗與氣質,帶給她一段傳奇的人生,她在影壇發光發熱,拿到三座奧斯卡,一生物質無缺,但是長期病痛纏身,她結過八次婚,沒有一段感情長久,她說,她的一生經歷,讓她不得不相信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
玉婆十歲就步入影壇,一生總共有五十多部作品,靠(青樓豔妓)以及(靈慾春宵)兩度在奧斯卡封后,因為她對社會公益的投入,美國影藝學院後來又頒了一座人道奉獻的奧斯卡給她。
不過她的人生比電影更具有戲劇性,她十歲登上大螢幕、十八歲結婚又離婚,19歲成為超級巨星,26歲就當了寡婦,她不斷地進出醫院,這輩子至少動過二十次大手術,無數次減肥又復胖,她擁有的鑽石,可以和Tiffany匹敵,她最後一次在大銀幕上出現,是1997年,戲劇般的人生,今天落幕。

本館的「藝」及「妓」前後評有:《藝伎回憶錄》《惡女花魁》《烈女殉情記》《櫂》《歌女五美圖》 《日本愛經》 《海上花》《上海異人娼館》 《250天倫敦應召日記》 《援助交際》  《臺灣藝妲風華》 《12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 中國四大名妓 《畫魂》 《四大才子》 《李娃》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玫瑰玫瑰我愛你》 《青樓艷妓》 《索多瑪120天》 《茶花女》 《A潮》

 

上一篇:《上海異人娼館》

下一篇:《豔賊》

美國黑金 2020-01-10 04:17:35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