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8 08:32:35阿楨

《阿瑪迪斯》

   網搜《阿瑪迪斯》影評多是在比較電影與現實莫札特之別,實在枉費了導演的「影音魅力」。
   正因導演一開始就以薩利耶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影音」在自述他與莫札特的恩怨,才會讓觀眾聚焦於現實莫札特果真如電影所演?詳參【圖博館】:《語言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f6UUE2Iks

電影《阿瑪迪斯》與現實生活中的莫劄特>程遠茜。臺中二中三年十八班

  壹●前言
六歲正式開始學琴時,鋼琴老師彈著莫劄特的第一號小步舞曲說:「妳知道嗎?莫劄特跟妳一樣大時,就開始演奏、作曲,後來還寫了許多歌劇和交響樂曲。」當時只知道莫劄特比老師厲害。直到稍長看了莫劄特的傳記,才領悟出莫劄特不只是偶像,簡直是神,就像詩之李白,渾然天成,全是天籟的傳述者。短短三十五年的生命,竟然創作了六百多首的作品,而面對天才的英年早逝,又有著無限的哀思與喟嘆。《阿瑪迪斯》這部音樂電影使這位音樂神童的短暫生命整個鮮活起來。電影兼顧了商業與藝術的觀點,處處顯現導演的巧思、演員精湛的演技和劇本的張力。一個天才必須受世俗的約束,屈就於現實的生活。而真實的莫劄特是如何活生生的走在十八世紀這個古典音樂的大舞臺?又是什麼原因讓莫劄特匆匆的成為過客?還有電影中宮廷樂師薩利耶裏的「心理謀殺」……等等都使內心產生了許多對莫劄特現實人生的疑惑,因此在好奇與不平的促使下,去搜尋一些有關莫劄特與電影《阿瑪迪斯》的報導,企圖能從各家的記載中去梳理出一個真實與猜測的平衡點。
  貳●正文一、電影介紹
  01.基本資料影片
《阿瑪迪斯》AMADEUS(1984)
導演:捷克導演米洛斯福曼(MILOS FOMAN,1932 年 2 月 18 日生於捷克,另一知名作品 1975 年〈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編劇:彼得謝弗(PETER SHAFFER)就自己得過 5 次東尼獎的舞臺劇本改編
製片:索爾‧沙恩茲
主要演出人員:
莫瑞‧亞伯拉罕(F.MURRAY ABRAHAM)飾薩利耶裏
湯姆‧赫斯(TOM HULCE)飾莫劄特伊莉莎
白‧貝裏吉(ELIZABETH BERRIDGE)飾康絲坦彩
傑佛瑞‧瓊斯(JEFFREY JONES)飾約瑟夫二世
  02.榮獲獎項:
獲 1984 年第 57 屆奧斯卡獎提名 12 項。最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電影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場景設計、最佳錄音等八項大獎;以及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錄音、剪接、化妝;法國凱撒獎最佳外語片;丹麥勞伯獎最佳外語片;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語片。
  03.配樂內容:
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長笛與豎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小夜曲「大組曲」、歌劇「後宮誘逃」「費加洛的婚禮」「魔笛」「唐.喬凡尼」、安魂曲﹍等等莫劄特著名曲目。
  04.電影內容:
莫劄特死後三十年,送進精神病院的奧地利宮廷樂師薩利耶裏表白他殺了音樂天才莫劄特,震驚當時。在童年時代,熱愛音樂的薩利耶裏在粗鄙的父親壓制下根本沒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機會;而莫劄特卻在乃父的栽培下,四歲即能拉得一手好提琴,六歲便獲得禦前演奏的榮譽,十二歳已能作曲並指揮交響樂團,成為歐洲樂團最閃耀的一顆彗星。後來莫劄特與薩爾茲堡大主教意見不合,前往維也納另謀生路。由於莫劄特受到德皇約瑟夫二世讚賞,心生嫉妒的薩利耶裏遂決定報復。薩利耶裏一直受人景仰,他從小就渴望音樂,並願意以一生的貞節來和上帝換取天賦,所寫的每首曲子全都是為了讚美祂,甘心作祂的代言人,希望能向世人歌頌祂的偉大。直到有一天,遇見了一個年紀輕輕,言語粗俗污穢,笑聲愚蠢的渾人-莫劄特,他有薩利耶裏所沒有的才華與天賦,總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而他所譜寫的音樂總是那麼真實、動聽,自然不假修飾。對薩利耶裏而言,他總用那愚蠢的笑聲,一再的打擊自己的信心,雖然他完全沒有與薩利耶裏作對的意思,但是薩利耶裏開始感到信仰的崩潰,質疑上帝為甚麼要選這個孩子作為祂的代言人。卻又為莫劄特的音樂所折服,在內心天人交戰之後,便決定背棄上帝、用盡手段來毀了莫劄特。薩利耶裏裝扮成莫劄特死去的父親,以宴會的黑衣人裝扮,付錢命他譜寫安魂曲,可憐的莫劄特在喪父之痛下,以為薩利耶裏是地獄來的使者,憑著虛弱的意志力勉強譜寫,直到他死在床上仍未完成安魂曲,最後莫劄特終於因為病重且精神不堪負荷而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逝去的莫劄特透過他的曲子常在人間,而留下來的薩利耶裏卻和他的的作品一起光芒盡逝、趨於黯淡,漸漸地消失。甚至在黑暗之中,薩利耶裏似乎仍聽見上帝,透過那愚蠢的笑聲恥笑他。
  二、文獻上主要人物生平
從許多傳記、百科全書、期刊、雜誌、網頁上,對電影中主要人物的介紹。
  01. 莫劄特之父利奧波德‧莫劄特 Mozart, (Johann Georg) Leopold(1719~1787)莫劄特之父及其唯一的老師。
奧地利小提琴家、教師、作曲家,在薩爾茲堡大主教宮廷任小提琴師,後成為宮廷作曲家(1757)和歌詠隊副指揮(1762),所著《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則》一書,多次再版並譯成其它文字,早已成為標準教科書。作品有樂器協奏曲、交響曲等。1763 年開始成功的展示他的兩個孩子(共生 7 個孩子,5 個夭折):女兒瑪麗亞‧安娜(17511829)極具才藝的大鍵琴家)和沃爾夫岡‧阿瑪迪斯(1756-1791 六歲就一鳴驚人的音樂天才)。雖常被人批評利用兒子的天分賺錢,但一心培育兒子並使之一展長才,功不可沒,對沃爾夫岡‧阿瑪迪斯有深遠且重要的影響。
  02. 莫劄特原名 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
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利奧波德‧莫劄特(1719~1787)之子,誕生於父親出版小提琴演奏法暢銷論著的那一年。他與姊姊瑪麗亞‧安娜‧娜內爾(1751~1829)都是神童;莫劄特四歲時,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演奏娜內爾的鍵盤課程。五歲時,他開始作曲,並第一次公開演出。1762 年起,利奧波德帶著他們旅行全歐,炫耀著「上帝賜予在薩爾斯堡出生的奇蹟」。他們在第一輪巡迴表演(1762~1769)來到法國和英國,莫劄特在那裡,遇到巴哈,並寫下第一首交響曲(1764)。接著是義大利之旅(1769~1774),他在那裡首次見識到海頓的弦樂四重奏,並寫下自己的第一部義大利歌劇。1775~1777 年寫出小提琴協奏曲和第一批鋼琴奏鳴曲。1777 年他遇到韋伯一家人,即未來妻子的家庭。他的母親死於 1779 年,莫劄特後來回到薩爾斯堡擔任大教堂的風琴師,1781 年寫出連環歌劇《克裏特王伊多梅尼奧》。由於不滿大主教的統治,1781 年離職搬到韋伯家(當時在維也納),開始他的獨立生涯。他娶康斯坦策‧韋伯為妻,教授鋼琴課程,還寫下《後宮誘逃》(1782)和多首偉大的鋼琴協奏曲。1780 年代晚期成就達到顛峰,而他把弦樂四重奏獻給海頓(他稱莫劄特是現世最偉大的作曲家),《費加洛婚禮》(1786)、《唐‧喬凡尼》(1787)、《女人心》(1790)三部偉大的歌劇則採用達‧蓬特的腳本,還有卓越的晚期交響曲。晚年他寫作歌劇《魔笛》和最偉大的《安魂曲》(未完成)。儘管事業成功,他卻總是缺錢(可能是賭債和喜愛華服的緣故),必須向朋友大舉借款。他在三十五歲去世,病因可能是腎臟感染。沒有其他作曲家像他一樣在短短一生留下如此不尋常的遺產。
  03.康斯坦彩Constanze Weber(1763-1842)
莫劄特住在維也那時房東的女兒,天生個性天真活潑,她的父親福理多林偉伯〈Fridolin Weber〉於歌劇院中擔任抄寫歌譜的職位,也是一個未成名的作曲家,已逝。19 歲嫁給莫劄特,對家事的管理可算是一竅不通。個性與莫劄特的父親的理想相去甚遠,公公與媳婦間的問題從未改善過,使得周旋在其中的莫劄特陷入兩難,直到其父去世,莫劄特仍有一種愧疚的心情。九年多的婚姻中生育六子,僅二子及四子存活。莫劄特於三十五歲時與世長辭,康斯坦彩年方二十八,十八年後,當她四十六歲時,改嫁丹麥外交官,並與其夫一家人共同著作《莫劄特傳》。
  04.薩利耶裏Salieri, Antonio(1750~1825)義大利作曲家。
1766 年隨加斯曼(1729~1774)遷至維也納,並在那裡度過了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在加斯曼去世後,他開始在帝國的宮廷中創作和指揮義大利歌劇,後來成為了宮廷樂長(1788)長達 36 年之久。他是 18 世紀最後二十五年裡最流行的歌劇作家,有很多重要的學生,包括貝多芬、舒伯特和李斯特,除了四十多部歌劇外,他還寫了很多世俗歌曲和聖歌。雖然他和莫劄特是對手,但他毒害莫劄特的傳聞是沒有證據的,而他也不太可能在臨終甚至更早的時間裡宣稱過這一點。
  05.約瑟夫二世Joseph II(1741~1790)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765~1790)。
他承繼了他的父親法蘭西斯一世,開始時與他的母親瑪麗亞‧特蕾西亞(1765~1780)共同執政。母親死後,他試圖繼續她的改革工作。他是開明專制的擁護者,主張廢除農奴制,確立宗教在法律面前平等,准許出版自由,並解放猶太人。由於試圖把國家的控制強加給教會,因此與羅馬天主教會發生了衝突。一些傳統保守的國家像奧屬尼德蘭和匈牙利也反對他的改革。他的外交政策逐漸失敗了,他試圖用奧屬尼德蘭換取巴伐利亞,但被普魯士制止了。與俄國凱薩琳二世的聯盟使奧地利軍隊捲入了與土耳其的戰爭,但約瑟夫必須回來對付在匈牙利和奧屬尼德蘭發生的革命騷亂。
   三、電影與現實人生的異同
莫劄特過世(1791)距今(2005)已 214 年,雖然他的美妙樂章依舊在許多人的指間、耳際流傳,但卻有些現實生活的斷層,因此只好藉由文獻資料,尤其是為數可觀的親筆信函中去揣出端倪。電影的五光十色和緊湊的節奏在在都為吸引觀眾的目光,不可否認「阿瑪迪斯」是一部好看、好聽又令人反覆深思,故事性極強的好電影。導演米洛斯福曼打破以傳記主人翁為首的平鋪直敘;他反而以反派角色,年老薩利耶裏懺悔回憶的倒敘方式來破題,更增強了觀眾窺探和急於追尋真象的欲望。
現在就電影中劇情(以【電】為代表);以及文獻資料所記載(以【文】來表示)做一簡略比較。
  01.莫劄特性格【電】恃才傲務,驕矜自滿,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毋須經由旁人的評審來認定自己的能力,也不屑教授王公貴族子弟,若不是受經濟困窘的壓力,他也不會積極想去覓職,只想每天快樂的生活、作曲和演奏。【文】事實上他雖才華洋溢,但仍很謙虛、孝順和充滿愛心,他和海頓討論作曲技巧,鼓勵貝多芬。他每天認真辛苦的工作,希望在宮廷找到固定而高薪的工作並收授學生。他重然諾的還債、寫曲,那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不忘要把安魂曲完成,只是上帝收急於收回在地上的使者,空留遺恨。
  02.莫劄特作曲方式【電】音符成竹在胸,直洩指間,世上只有一份手稿,從不修改或打草稿。【文】事實上仍會修改,只是根據記載,他在作曲時「在下一音節寫下時,腦中的旋律已譜好」所以才稱讚他為神童,是上帝的使者。
  03.安魂曲
  A.委託莫劄特寫曲的人【電】薩利耶裏在莫劄特音樂與生活中,發現莫紮特父親利奧波德的死亡對莫劄特的影響甚劇,因此利用對父親的內疚與對死神的畏懼心理,薩利耶裏穿上父親在參加宴會時穿的黑色披風和面具,神秘又威嚴的用金錢來利逼莫紮特寫下安魂曲。【文】其實黑衣人是由一位名叫威爾塞克(Herr Count Von Walsegg)的伯爵所派的僕人,這位伯爵向來喜歡竊取名家之作,再以自己名字發表。此次也是為了在其夫人的喪禮上,炫耀「安魂曲」是自己寫的,才派僕人暗中請莫劄特捉刀。
  B.協助完成的人【電】由薩利耶裏 Salieri 輔助早已累癱在病塌上的莫劄特,以聽寫方式完成。【文】由莫劄特的學生聽寫,但仍未能完成,臨終前莫劄特還囑付弟子蘇斯梅那要完成。後來康絲坦姿委請艾布利(海頓之友,為莫劄特所器重)完成了「震怒之日」和「羞慚無地」,而「痛哭之日」由蘇斯梅那完成。(註十四)
  04.死亡
  A.毒死說
  a. 薩利耶裏逼死、毒死莫劄特
【電】晚年不斷自責,甚至因禁不起謀殺天才的內疚而發瘋、自殺,並在神父面前坦承因嫉妒而生恨,步步設陷的去逼死莫劄特。【電】薩利耶裏 Salieri 的「心理謀殺」,假扮死神的裝束(其為莫劄特 Mozart 父親生前參加宴會的裝扮),利用父親對他的影響、壓力,迫使他不斷的工作,活在陰影裡。另外因他的出走、婚姻與父親死亡的內疚,加上面對死神的恐懼和追討,最終累倒於塌上。【文】事實上薩利耶裏否認此事,莫劄特死後 30 餘年,既老且病的薩利耶裏臥病在醫院時,對貝多芬之徒莫斯立吉說:「雖然我自知將一病不起,但我還是要以我的榮譽向你保證,外間的謠傳根本是子虛烏有的事。你知道我應該把莫劄特給毒死才對;不過我並沒有這麼做,所以這個謠言純粹是別人用來中傷我的把戲。請你告訴全世界行將入木的我,從未向莫劄特下毒過。」【文】雖然薩利耶裏和莫劄特是對手,但他毒害莫劄特的傳聞是沒有證據的,而他也不太可能在臨終甚至更早的時間裡宣稱過這一點。 【文】關於莫劄特被謀殺一事,其可能性並不高。事實上,當時薩利耶裏在樂壇的地位遠比莫劄特來的高,根本沒有毒殺莫劄特的必要。薩利耶裏發瘋後的告白,被後人加油添醋,成了戲劇性的故事,也成了本部電影的題材。【文】對於音樂界「薩利耶裏 Salieri 毒死莫劄特 Mozart」之說並無證據或線索可從旁推敲。始作俑者是蘇俄普希金(Alexander Puschkin 1799-1873)於 1830 年將此一流言寫成短短的兩場戲劇「莫劄特與薩利耶裏」。彼得謝弗(Peter Shaffer)於 1979 年創作舞臺劇,得了許多演劇獎,於世界各地演出,最後又由捷克導演米洛斯福曼發展出薩利耶裏自承害死莫劄特的電影。
  b. 佛蘭茲‧霍夫德梅毒死莫劄特
【文】由英國歷史學家卡爾提出「莫劄特為佛蘭茲‧霍夫德梅毒死」較有蛛絲馬跡可尋。根據卡爾的研究,Mozart 夫婦彼此不貞,不僅康絲坦姿與 Mozart 的學生蘇斯梅耶有過苟合,莫劄特與其學生瑪莉亞‧馬達蓮娜‧霍夫德梅(佛蘭茲之妻)有曖昧關係,因而引發馬達蓮娜丈夫妒火,毒死莫劄特,就在 Mozart 歿後一日罪行敗露憤而自殺。【文】有位彼得‧傑‧戴維斯醫生堅決認定那些被懷疑毒害莫劄特的人是無辜的,其實現實生活中的莫劄特全身是病:支氣管炎、身體機能障礙、血毒症、皮膚斑、關節炎、腎臟病、天花……加上超量的工作和後期心理的憂鬱症,親人的離世、生活的貧困,當然藥石罔效,加速死亡。但近年來隨著當時書信、報導及紀錄的蒐集、證明,也有了毒死之說。
  B.病死說
【文】根據戴維斯博士 1783 年 9 月在《皇家醫學會期刊》所發表:其實 Mozart從小健康狀況不佳,由 Mozart 一家往返書信中他患過天花、風濕病、關節炎、傷寒、皮膚斑、眼耳痛、黃疸、支氣管炎、血毒症……而去世那年染上了當時傳染的熱病,由鏈球菌感染引發腎衰及邵林漢諾併發症的惡化,其外顯症狀為:發燒、多關節炎、身體不適、四肢腫脹、嘔吐、身上出現紫斑……上述的狀況與死前隨侍在旁的小姨子蘇非所寫的信中符合,而替 Mozart 治病的大夫克勞塞特也曾向友人證實莫劄特是因病致死。莫劄特是死於下列的症狀:鏈球菌(Streptococcal infection)感染造成的腎臟衰竭……邵林漢諾併發症(Schonlin-Henoch syndrome)……被醫生將靜脈切開放血……大腦出血……最後死於支氣管肺炎。一七九一年得病以前,莫劄特已經有過鏈球菌感染的紀錄。一七九一年的十一月十八日,也正是傳染病再度流行的時期,莫劄特參加了共濟會的聚會。此次,他又被感染了。鏈球菌的感染促使了邵林漢諾併發症的惡化和腎衰竭。顯現在外的現象是:發燒、多關節炎、身體不適、四肢腫脹、嘔吐、和身上出現紫斑。而他身上的腫脹可能是由於腎臟的衰竭造成鹽分及液體無法排出所致。醫生為他做了一次以上的靜脈切開放血,而也因此加速了他的腎衰竭,進而導致最後的死亡。邵林漢諾併發症加速了他的血壓,使得他夜裡發生嘔吐,並且引發中風。他的半身麻痺是腦出血的後果。去世之前兩個小時,莫劄特曾經因為痙攣而昏迷不省人事。一個鐘頭之後,他努力想坐起來,並且睜開雙眼,但是徒勞無功,反而面朝牆壁倒了下去。他的雙頰腫脹突出。這種種症狀都顯示了他已經失去了凝視的能力,面部神經亦已經麻痺。就在他去世前一天的下午,莫劄特發熱,並且大量出汗。這是支氣管肺炎的跡象。支氣管肺炎往往是尿毒症患者,尤其是已經陷於垂死的病人立即死亡的原因。
  05.下葬
【電】妻子、薩利耶裏、親友送至城關止步,遺體以布袋包裹投置到公墓集體墓穴,甚至還覆蓋石灰。【文】遺體由公寓送至史蒂芬大教堂,舉行祈福儀式後,因經濟窘困,依第三階級平民送至聖馬克斯公墓,無人送葬,未立墓碑。一代音樂奇才,究竟安寢何處,至今成謎。送葬方式與遺體處理,皆與死因有關,或有依衛生法令,不得送葬;或是康斯坦彩過度悲傷;天候惡烈、路途遙遠;或是莫劄特因罹惡疾;抑是遭人下毒,避免張揚,眾說紛耘,在在缺乏有力的直接證據。
  參●結論
莫劄特這顆樂壇閃亮的彗星,其短暫的三十五年生命,充滿著令人讚嘆與神秘的色彩。各式的傳聞、文獻到近代的舞臺劇、電影中……有數不清的人想一探究竟?電影《阿瑪迪斯》以兼具藝術和商業性的手法,完美的呈現莫劄特的精彩一生。片中也提到"庸人"與"天才"的競爭,代表庸人的薩利耶裏縱使達到結束天才莫劄特生命的目的,但必須在其餘生目睹自己的作品被遺忘,而莫劄特的旋律卻永存人心,那份對莫劄特既愛且恨的心情,令人印象深刻。當然我們不得不佩服大導演米洛斯福曼和編劇彼得謝弗,尤其導演的慧眼和堅持,他不用巨星,誠如所說:「我並不反對用明星,我只是覺得用一個熟悉的臉孔來演莫劄特很不舒服,我要信服此人是莫劄特。」所以他用 29 歲的湯姆‧赫斯和出身舞臺劇的莫瑞‧亞伯拉罕、傑佛瑞瓊斯等好演員,正確的選角的確值得流行偶像劇以及被韓流淹沒的我們進一步深思。電影中庸才的嫉恨、貴族的顢頇、小人的貪婪都足以令人警惕,而天才的肆意揮霍、不問世俗,暴殄上天的賜予,又使人扼腕。在音樂、電影藝術的國度裡,或許人人願做一個只須張耳享受的庸才,但現實人生中遇到困境或崇高目標時,我們又該效法傲視一切的天才,不計人言,勇往直前!藉由文獻資料的顯現,薩利耶裏非但沒有殺害莫劄特;且為貝多芬、李斯特之師,造就了不少音樂奇才,終身忠於公職和音樂,在現實人生中或許是一個懂得發掘和提攜後進的典範。而莫劄特他到底因何而死?「病死說」、「 毒死說」各具證據,你相信誰?就如我國清順治帝是染上天花而死?抑或是出家了斷紅塵?在看完那麼多資料後,發現他的死因已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感激他耗盡那三十五年的青春歲月,為我們所留下六百多首的聽覺寶藏,用純真、快樂的音符,撫慰世人的心靈。人生創造歷史,電影表現人生,中間當然會產生許多的岐異,藉由文獻資料,抽絲剝繭,從另類角度去略窺真象。當藝術與現實有所衝突時,我們擇其精神,謹記教訓,用科學分析、歸納的方法創造岀更美好的人生。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電影《阿瑪迪斯》之虛構

《阿瑪迪斯》這是一部相當有名的經典電影,是描述莫劄特生平的故事,電影的開始是由一位與莫劄特同期的奧地利宮廷作曲家薩列裏(薩利耶裏)口中道出,莫劄特一生的傳奇故事。
電影內容部分為虛構,影片中薩列裏他化身為神秘人委託莫劄特作曲,也就是莫劄特未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安魂曲》。
片中薩列裏(薩利耶裏)因嫉妒莫劄特的才華,自己的作品始終趕不上莫劄特源源不絕的靈感,於是嫉妒終於埋下謀殺莫劄特計畫的種子,他假扮黑衣人要求莫劄特為他寫下《安魂曲》。
然而事實上《安魂曲》並非是薩利耶裏所扮的黑衣人請莫劄特寫的。事實上是當時的一位叫瓦爾賽塞格伯爵請託的,在當時這位伯爵的妻子剛過逝,伯爵請託管家,要莫劄特寫一部《安魂曲》,好冒充是自己的作品,方便在葬禮上演唱。這位伯爵一直都有盜用音樂家作品的習慣,只是莫劄特是他請託人中最有名氣的音樂家。
莫劄特為了趕快完成《安魂曲》日以繼夜的寫,本來身體就不太好的他,經常不分晝夜的寫曲子,最後身體無法負荷,終於病倒,最後《安魂曲》成為他未完成的作品。
《安魂曲》K626登峰造極之作,最後是由莫劄特的學生聚斯邁爾繼續完成。在《我親愛的莫劄特畫傳》一書中提及聚斯邁爾正站在莫劄特的身邊。被子上放著著名的《安魂曲》莫劄特向他交代關於《安魂曲》的一些想法要他繼續完成它。(P230)
莫劄特死時才35歲,這位天才型的音樂家,他的死因隨著他的早逝而有許多的傳言,也為莫劄特帶來更戲劇性的色彩。
薩利耶裏與莫劄特之間有著微妙的關係,在皮特‧歇法的劇作《阿瑪迪斯》中便可看出。
皮特‧歇法使薩利耶裏成為魔鬼的象徵,讓他假扮黑衣人毒害莫劄特。也許莫劄特的死因有許多爭議之處,但是相信在當時流傳莫劄特是被遭人所毒害,並認為是因遭到薩利耶裏嫉妒下毒的重傷說法,是極為繆誤的說法。
薩利耶裏這位皇室的樂長,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身邊有莫劄特,然而他與莫劄特的微妙關係在電影中也被編劇所利用於電影中,在當時維也納音樂音樂界大都為義大利人所掌控,這也是莫劄特的才能無法在維也納受到煌室所賞識,而薩利耶裏這位音樂家,便成為電影中的壞人,千方百計想阻礙莫劄特成功的人。
通常在一齣戲中都很容易看出魔鬼與天使的角色,薩利耶裏魔鬼的象徵和莫劄特天使的象徵。這只是戲劇性的手法罷了。
關於莫劄特的真正死因與下葬方式的說法一概不詳,《阿瑪迪斯》中莫劄特,死後被葬在貧民區,場景顯示出莫劄特晚景之淒涼,但這仍只是戲劇而已,事實上莫劄特過逝當時下葬的方式,正是官方的一項政策,政府主張不鋪張的葬禮,強調一切從簡。
不論《阿瑪迪斯》中內容的真實性,莫劄特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他戲劇性的人生,留給世人無限的懷想,其作品影響了許多人,他豐富又具內涵的作品,也為古典樂壇帶來永恆的光芒。
http://grace0129.pixnet.net/blog/post/2097253

薩列耶眼中的《阿瑪迪斯》

        由莫劄特一生改編的傳記電影,《阿瑪迪斯(Amadeus)》,是講述莫劄特死後三十年,發瘋的薩利耶裏表白他殺了音樂天才莫劄特,震驚當時。話說莫劄特與薩爾茲堡大主教意見不合,前往維也納另謀生路。由於莫劄特受到德皇約瑟夫二世讚賞,心生嫉妒的薩利耶裏遂決定報復。全片以義大利籍作曲家薩列耶的眼光述說莫劄特的傳奇,以他晚年割腕自殺獲救後,娓娓道來當年他和莫劄特之間互動的故事,如何從崇拜到嫉妒到怨恨:「無論薩列裏再怎麼努力寫作,但作品始終就是趕不上天才莫劄特源源不絕的靈感。」
        我個人認為,其實電影的薩利耶裏沒有瘋癲,而是他在一個極度懊惱的狀態,認為他的才能不如莫劄特,這種對創作人或是音樂家是一個長期的煎熬,更何況在宮廷的他們,很多是因為職位上的索求,去創作音樂,當他本應平順的生命突然殺出了個程咬金,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恐慌,再加上,音樂創作天才橫溢的莫劄特,除了是因為背景良好,有一個史上最具企圖心的老爸,從莫劄特尚未出生就開始規畫其生涯的父親,紮實且嚴格訓練他的兒子。
        在父親的培養之下,不只成為「音樂神童」,更在周遊歐洲列國後大開眼界,遂起了另謀發展之心。莫劄特並不是只求名利的平凡音樂家,更想成為一位「真正的」作曲家,於是在他二十四歲那一年(一七八零)隻身前往維也納闖天下,是莫劄特的父親始料未及的發展! 在這部傳記電影裡面,飾演薩列裏的莫瑞亞伯拉罕(F. Murray Abraham)因本片榮獲奧斯卡影帝實至名歸!畢竟演一個成功的人,遠比演一個失落的人簡單多了,莫瑞亞伯拉罕把那種憤怒、醋海翻騰、吃味、沮喪、灰頭土臉的心情,以及最後,甚至帶了滿滿的悔意,演得栩栩如生,而本片更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項大獎。
        Peter Shaffer根據自己原創的舞臺劇劇本重新編寫成電影劇本。在背景配樂方面更把莫劄特作品僅僅扣住主題,放入了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長笛與豎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費加洛的婚禮」、「魔笛」、「唐.喬凡尼」、安魂曲…等等,著名曲目。
        我自己最喜歡也最震驚的是安魂曲,從前對莫劄特的印象是那個浪漫帶點玩世的小子,聽這首安魂曲,好像是對我打了一巴掌!給了我大大開眼界的地方,我想,在這部電影絕對不能說哪裡對哪裡錯,但是,我認為要肯定的,是那有如滔滔江水、滾滾而來永不停息的創作泉源之端-莫劄特,給了後人這麼多美好的一切,就算有人批評有人謾罵,對一個值得尊敬並且在死後還紀念橫跨兩個世紀的偉大音樂家,我想那些躁動的聲浪,都會在他的音樂下被消弭掉。
        二五○冥誕的紀念,臺北也即將推出莫劄特的紀念音樂會,而最近新上市的一本書,《咬一口莫劄特》,更用故事性的口吻來讓大家認識這位傳奇的音樂家,莫劄特就是這樣值得讓大家去咬一口吧!
http://blog.roodo.com/showba94718/archives/1762922.html

莫劄特

  沃爾夫岡•阿瑪迪斯•莫紮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紮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根據當代的考證顯示,在鋼琴和小提琴相關的創作,他無疑是一個天份極高的藝術家,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成爲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他同時也是歌劇方面的專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時代的遷變。
  少年時期(1756年—1772年)
  莫紮特出生于薩爾斯堡,在當時這是神聖羅馬帝國一個封邑的首都,父親雷歐波得•莫紮特(1719年—1787年)是一位身負宮廷樂師之名的作曲家,母親爲安娜•瑪麗亞•波特爾(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爲家中第七個小孩,在他姊姊瑪利亞•安娜(Maria Anna )(昵稱南妮兒(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後至他出生之間的這段時間,分別有三位及兩位不幸夭于年幼。
  出生受洗時,他被命名爲 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Theophilus 意爲「上帝之愛」,這個名字相當于德文的 Gottlieb,意大利文 Amedeo以及拉丁文 Amadeus,但生前卻從未有人以此名號稱呼他。現在,我們所認識莫紮特的名字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爲莫紮特在正式場合用的名字。
  莫紮特三歲便展現出他音樂奇特才能,他不僅具備絕對音准更有超出常人的記憶力,五歲時更請求父親教授大鍵琴,隨後亦獵及小提琴、管風琴和樂曲創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聲雷響徹雲霄,在學會閱讀、書寫或計算甚至能懂得樂譜視讀、巧弄拍律。六歲,時值1762年,已譜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一九九二年,英國的醫學期刊內容裏所寫的一篇期刊,初步推測莫紮特患有妥瑞氏症。這些推測與消息或許是較少人知道的。我們只知道在他寫給他堂妹的信件裏有許多猥褻的詞語,尤其是一些會引起生理反應的話語。 (especially words having to do with bodily functions. 過去也曾證實他有過動,爲情緒擺蕩所苦,有抽筋,以及喜愛喃喃自語,除了在信件內容中的猥褻詞語可以發現外,其于的多種類似症狀在他生活中其實也曾經出現過。
  1762年至1766年間,他開始與受聘于大主教施拉頓巴赫(Schrattenbach)的父親連同姊姊瑪利亞•安娜(Maria Anna )展開旅程,1763年6月9日之前先後經過慕尼黑,轉往維也納,隨後便展開長時間的歐洲巡回演出,地點廣布歐洲主要城市:慕尼黑、奧格斯堡、曼海姆、法蘭克福、布魯塞爾、巴黎、倫敦、海牙、阿姆斯特丹、第戎、裏昂、日內瓦、洛桑。他的演出讓聽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他在音樂界的影響力更加響亮。途中還會晤了兩位在他一生最具影響的音樂家:一位是巴黎的蕭伯特,另一位則是巴赫那住在倫敦的麽子約翰•克裏斯蒂安•巴赫,這使他進一步認識了十八世紀初新發明的古鋼琴、意大利歌劇、並學到架構交響曲的技巧。
  1767年,年方十一,他寫出第一部歌劇《阿波羅與希亞欽杜斯》(Apollo et Hyacinthus,K.38)並由薩爾斯堡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的學生們演出這出拉丁喜劇。返回奧地利後,他定期往返維也納,且于1768年夏天寫出另外兩部歌劇,名爲《牧羊人與牧羊女》(Bastien et Bastienne, K.50)與《善意的謊言》(La finta semplice),當時莫紮特年僅十二歲。來年便受大主教提名爲樂團首席。
  他父親爲了使他能夠與鄰近意大利有所接觸,特地申請留職停薪的假期。從1769年至1773年,莫紮特便規律地遠赴他鄉,並在當地研習歌劇,寫出Mitridate re di Ponto,Ascanio in Alba和Lucio Silla三部歌劇。在意大利他結識了馬蒂尼,並且破例成爲波隆納愛樂學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e Bologne)的會員,該組織大致上只接受二十歲以上的成人加入。教宗克勉十四世甚至冊封他爲金馬刺騎士(Cavaliere del lo speron d'oro)。
  1771年12月16日和藹可親的大主教施拉頓巴赫辭世,隨後由親王柯羅雷多Colloredo繼任該職位並成爲莫紮特的新雇主。
  服侍親王大主教時期(1773年—1781年)
  莫紮特在家鄉的生活並不幸運,新的雇主柯羅雷多並不樂見他出遊,並要求他的作品必須爲了宗教儀式而寫。十七歲,他心有不甘地接受這個限制,使得接下來的三年他與親王大主教之間的關系持續惡化。所幸那段時間他在維也納結識了海登,並且和海登通信,建立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友誼。
  1776年莫紮特二十歲,並決定離開薩爾斯堡,然而親王大主教拒絕讓他離開父親並要解除他樂團首席的身分。經過一年的准備,他和母親先到了慕尼黑,但並未找到工作,又經奧格斯堡輾轉到了曼海姆建立爲數不少音樂界的友誼。不過他尋求工做的腳步依然無所進展。同樣在曼海姆,他瘋狂地愛上了女歌唱家阿羅伊齊亞•韋伯爾,這引發了他父親的怒火,他要求他不要忘記了自己的事業。負債累累後,莫紮特明白了他必須重新尋找工作,並于1778年8月前往巴黎。
  他希望能夠從梅勒西奧•格林處得到支持(他曾負責他七歲時的巡回演出),未果。 他沒有找到工作,在危機中的法國他甚至難以找到人爲他的作品付錢。他母親在這段期間不幸病倒,並于7月3日離開人世。莫紮特後來回到薩爾斯堡,他的父親已說服親王大主教重新聘用他。他途中經過韋伯爾一家生活的慕尼黑,但阿羅伊齊亞愛上了別人,沮喪的莫紮特在1779年1月29日回到了薩爾斯堡重拾舊職。
  1780年11月,他從慕尼黑收到一份歌劇的請求,這個創作名爲「依多美尼歐,克裏特之王」,在1781年1月29日首演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到薩爾斯堡,便意味著莫紮特必須順從維也納的雇主,在那兒,親王大主教解雇莫紮特之前甚至還經常公開地以「飯桶、智障」揶揄他。莫紮特後來便以獨立作曲家的身分進駐奧地利首都,並接受韋伯爾女士的補助款。
  身處維也納時期(1782年—1791年)
  少了他父親和雇主的牽制管束,莫紮特終于能夠更自由地作曲。1782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要求他完成一部歌劇。這便是後來的《後宮誘逃》(德文: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使維也納作曲家兼公衆音樂會指揮克裏斯托夫•維利巴爾德•馮•格魯克非常感動,並對莫紮特贊譽有加。
  這幅肖像被稱爲「波隆納的莫紮特」,由一位無名畫家成畫于1777年薩爾斯堡, 是波隆納的馬蒂尼神父爲他的 作曲家肖像畫廊而訂購的。這幅肖像現存于波隆納市音樂博物館。 關于這幅肖像,雷歐波得•莫紮特在1777年12月22日一封致馬蒂尼神父的信中寫道:「這件作品藝術創作的價值不怎麽吸引人,但以相似度的觀點來說我向你保證,它很完美」
  莫紮特認識了 Franz Fridolin Weber 及其夫人Cäcilia Cordula的小女兒,康絲坦茲(Constanze),未等到父親書面同意,便決定與她共結連理。婚禮于1782年8月4日 Saint-Étienne 教堂舉行。後來,由于受到von Svieten 男爵的影響,莫紮特開始認識巴赫和韓德爾的作品。莫紮特受到巴赫對位法的強烈吸引,進而直接影響後來《c小調大彌撒》 (KV.427)以及數首相關作品。同一年,他開始譜曲一系列的六首弦樂四重奏獻給海登,並于1785年結束這一系列的創作。
  1784年,莫紮特加入共濟會,並迅速地晉升爲會長(1785年4月)。他創作許多作品獻給共濟會弟兄,其中有Maurerische Trauermusik (共濟會葬禮音樂)(K.477)。
  1786年,莫紮特認識了劇本作者洛倫佐•達•彭特,維也納劇場的官方詩人。後者說服了皇帝批准創作一部基于博馬舍的《費加洛婚禮》(意大利文:Le Nozze Di Figaro)的歌詞。 但後來皇帝認爲該劇具顛覆性,禁止其上演。莫紮特將達•彭特的歌詞配上音樂,《費加洛婚禮》于1786年5月1日在維也納展開首演,但該劇的成功並不能阻止其海報被迅速撤下。然後莫紮特便前往了布拉格,在那裏這個「婚禮」又成功博得滿堂采。爲了對這個城市致意,他寫下了D大調第三十八號交響曲(K. 504)。
  他隨後收到布拉格劇院指揮的要求,希望他能夠爲接下來的一季再寫一出歌劇。莫紮特再次請達•彭特填寫《唐•喬望尼》(Don Giovanni)的歌詞。1787年5月28日他父親雷歐波得過世。這個噩耗嚴重打擊了莫紮特,並接著影響他正在進行的歌劇的創作。首演于1787年10月28日布拉格的《唐‧喬望尼》一炮而紅,但後來在維也納並沒有獲得同樣的成功.
  英年早逝
  在生命最後幾年間,莫紮特身體欠佳,盡管有不少酬金豐沛的成就,卻越加陷入拮據的窘境。他創作許多的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歌劇(例如《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他最後的與 Lorenzo da Ponte 合作的作品)。1790年時值約瑟夫二世駕崩(他的繼位人利奧波德二世既不喜歡莫紮特,也對共濟會不懷好感)當時他的好友交響樂之父海登也去了倫敦,使得這段時間的莫紮特意志格外消沈。
  1791年一位共濟會弟兄兼維也納一個知名小劇院導演Emanuel Schikaneder托他寫一出歌劇。他提供了一本關于這本歌劇的小冊子,而莫紮特也爲他譜出一折《魔笛》(德文:Die Zauberflöte),這部作品于9月30日一炮而紅,也是莫紮特最後一出歌劇。
  7月,一位不知名人士要求他創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須匿名。今日我們知道是瓦爾塞根伯爵,人們猜想或許他想讓他的朋友們猜作者的名字,又或許想將著作權據爲己有。因疾病和貧窮而衰弱的莫紮特,還必須面對工作的重負, 因爲他在八月初收到一份關于爲波希米亞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加冕創作歌劇的請求(狄托的仁慈 K.621),而且必須于三周內寫完。三十五歲的莫紮特于十二月辭世,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K.626)(受其妻子康絲坦茲之托,後來這首曲子由他的學生完成,Franz Xavier Süssmayer而後又由Sigismund von Neukomm接手)。 Neukomm的集成版只于1819年在裏約熱內盧演奏,之後就被人們忘記了。第二次演奏于2006年3月10日 在Liévin爲紀念Courrières礦難而進行。
  有個傳奇故事說莫紮特在《安魂曲》裏見到了自己即將死去的先兆,這個傳說被用在福爾曼的電影《阿瑪迪斯》裏,這其中浪漫的想象多過于事實。
  莫紮特的遺體,根據利奧波德二世皇帝下達之有關葬禮的法令,最後在維也納郊區的聖馬克思墓園,葬于莫紮特家族與他朋友共有的靈位。與民間相傳不同的是,莫紮特其實並未被草率地葬在公共墓園的靈位。那一塊共有的靈位則是事先購得,可容納十具遺體(成人八位、小孩兩位)。同年12月14日布拉格舉辦了一場追思會,參加者成千上萬。Emanuel Schikaneder則在維也納籌劃了一場《安魂曲》的首演。
  作品風格
  莫紮特連同海登、貝多芬都被視爲「維也納派」古典音樂風格的主要代表作曲家。但毫無疑問,這並不足以定義他。在一個由洛可可風格統治的時代,莫紮特綜合了晚些的巴洛克特有的複雜對位法,並以新穎的形式實現,該形式顯然深受巴洛克派的巴赫或海登影響。如果莫紮特是古典音樂風格的最佳代表,他的曲風卻遠遠不止于此,他的曲風是最有個性的和最能立即入耳的曲風之一。
  承襲了音樂世家的血統,很早便習慣旅行生活,並習于與演奏家和其它甚至不同國籍的作曲家交流相識,莫紮特自小就變成天才的模仿家,他能捕捉住所有他聽到的聲音;在他一生中他一直遵循這種方法,尤其是當熟悉對位法時。當時是洛可可時代,他從小就沈浸其中,對位法這種“學者風格”(或“嚴肅風格”)是如此難以學習吸收。莫紮特開始于轉寫幾首巴赫的賦格曲爲弦樂三重奏,這些弦樂三重奏由 Van Swieten (K. 404a)定制,然後真正致力于創作賦格,期間遇到不少困難: 爲小提琴奏鳴曲 K. 402創作的終曲沒有完成;而作于1782年的序曲和賦格 K. 394、或韓德爾 K. 399風格的系列作品,則極度複雜,這反映了莫紮特在學習對位法時遇到的困難。然而,對位法爲他在同期開始創作的c小調彌撒K. 427提供了營養,puis dans les mois suivants on retrouve des fugues pour vents (sérénade K. 388), pour piano (Fugue en do mineur pour 2 pianos K. 426, par la suite transcrite pour orchestre dans l'adagio et fugue K. 546), et plus tard pour orgue (K. 594 et K. 608). 隨後數年,莫紮特放棄純粹的模仿,但他的作品卻從這樣的練習中獲取難以估計的靈感和提升:G大調四重奏終曲(K. 387)和 C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朱彼得」的終曲(K. 551),deux mouvements où la superposition des lignes atteint une maîtrise inégalée.
  人們不能只用單一的種類來區分莫紮特的作品。歌劇、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宗教音樂……都是他涉獵的範圍,莫紮特全方位地嘗試各種可能,每一種 音樂種類、每一種音樂形式、每種樂器,使得作品最終能更改完善或重新譜出更加完美的成果。
  人物影響
  與天才莫紮特同一時期卻在維也納成長的舒伯特,也在離世數年之後逐漸出名。其它比較不前衛、不領風騷的浪漫主義作曲家,一般還可以發現有莫紮特那一套古典主義精神的蛛絲馬迹,尤其他的學生Johann Nepomuk Hummel或Louis Spohr更是明顯。羅西尼的歌劇也托莫紮特之福,而博馬舍創作之塞維亞的理發師受此風影響恐怕也並非巧合, premier volet des frasques de 費加洛. 最後,門德爾頌、肖邦、布拉姆斯以及Busoni都在作品中大量地延續了莫紮特的風格傳承,受重視的程度和巴赫的作品幾乎同樣崇高。
  從莫紮特逝世到現在,維也納還定期舉行維也納莫紮特音樂會。
http://baike.baidu.com/view/1705838.html?tp=4_01

上一篇:《紅字》

下一篇:《飛越杜鵑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