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畫家卡拉瓦喬》
相較於前評《萬世千秋》劇情局限於米開朗基羅與教宗朱利安二世,有關希斯汀教堂壁畫「創世紀」的衝突。
實在比 拍的好,更能描繪出卡拉瓦喬幾近狂人般的性格特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QWlShVFJM
卡拉瓦喬像,奧塔維奧·萊奧尼(Ottavio Leoni)約1621年繪
捧果籃男孩,1593年,畫布油畫,67x53厘米,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
紙牌作弊老手,1594年,畫布油畫,107x99厘米,德克薩斯州沃思堡市,金貝爾藝術館
砍下荷羅孚尼頭顱的猶滴,1598年-1599年,羅馬,義大利國家古代美術館
聖馬太蒙召,1599年-1600年,畫布油畫,322x340厘米,羅馬,聖路易吉·迪·弗朗西斯教堂肯塔瑞里禮拜堂。從窗口方向射入畫面的光束表達了在眨眼之間,聖馬太的歸依與命運的轉變就發生了,不需要飛翔的天使、層疊的雲彩或其他什麼東西。
聖彼得受難,1601年,畫布油畫,230x175厘米,羅馬,聖瑪利亞德爾波波洛教堂切拉西禮拜堂
以馬忤斯晚餐,1601年,畫布油畫,139x195厘米,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
聖母之死(局部),1601年-1606年,畫布油畫,396x245厘米,巴黎羅浮宮
耶穌被捕,1602年,都柏林,愛爾蘭國家美術館。儘管沒有可見的光線,畫中的人臉和盔甲還是顯示出卡拉瓦喬對明暗對照法的運用。
基督下葬,1602年-1603年,梵蒂岡美術館
勝利的愛神,1602年-1603年,畫布油畫,156x113厘米,柏林,國家博物館。
正被砍頭的施洗聖約翰,1608年,馬爾他瓦萊塔,聖約翰大教堂祈禱室。
拉撒路的復活,1609年,義大利墨西拿市烏菲奇美術館
聖彼得的否認,1610年,畫布油畫,94x125厘米,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在陰暗中,一位女子兩根手指指著彼得,加上士兵伸出的手指正好是三根。卡拉瓦喬以此象徵講述彼得三次否認耶穌的故事。
《一代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2007)
導演:安桀羅隆格尼
編劇:James Carrington
演員:Claire Keim Paolo Briguglia Benjamin Sadler
劇情簡介
西元1600年,動盪的時局正影響著藝術領域,也是巴洛克畫風代表人物卡拉瓦喬生長的年代,暴烈的性格讓他從家鄉一路到羅馬的繪畫之路總是顛簸難行。
卡拉瓦喬擅長處理細膩的光與影變幻,人生當中也充滿了光明與黑暗的強烈對比,他品行不良,是褻瀆上帝的殺手、是暈素不忌的雜交狂、是易怒殘暴的酗酒鬼、是妓院和酒館的老主顧,但他劍術卓越並勇於反抗傳統;同時,他是個狡詐的機會主義者,不懼怕利用財富及貴族權威達到他的目的,但他卻擁有浩瀚的神學知識,熱衷於聖靈的探討,並永遠站在貧窮人民的那一方,廣受窮人和社會底層人們喜愛。
他將一生奉獻給真理及正義,他的畫作和人生都充滿了光與暗、理性與非理性、神聖與罪惡、愛與暴力、創造和毀滅、生與死。正如這部電影的中心精神,也緊緊環繞這些元素運行。
本片是《神秘旅行》義大利男星亞力希歐波尼最新力作,由《現代啟示錄》傳奇攝影大師維多裏歐史托拉洛掌鏡,《郵差》金獎配樂大師路易巴卡洛夫譜曲。
http://movie.atmovies.com.tw/movie/film.asp?action=next&film_id=fcit90814042
超越時代思考的狂人《一代畫家.卡拉瓦喬》文:鯊魚
給費裏尼(Fellini)一道光,他可以拍出攝人心弦的電影;給卡拉瓦喬(Caravaggio)一道光,新的繪畫世紀由他開始。
雖然《一代畫家‧卡拉瓦喬》是詮釋偉大畫家的作品,但導演並未因此將卡拉瓦喬給神格化,反而著重描繪卡拉瓦喬幾近狂人般的性格特質,也透過他與上層階級者的互動,揭露出在這些驚世作品的背後,有著複雜的權力運作與人性的黑暗,教宗或社會權貴皆把卡拉瓦喬的畫作視為炫耀自我財富與地位的象徵,約莫從1500年開始到1900 年,歐洲的藝術位置可說是處於臣服權貴與資產階級底下,掌權者透過收藏這些名作以顯示自我尊崇無上的地位,畫作或藝術品皆淪為歌頌財富地位的工具。在這社會氛圍底下,卡拉瓦喬雖然也無法逃離這價值利益的交換,但他卻以妓女當模特兒來繪製天主教所膜拜的聖母,在片中一段的處理,卡拉瓦喬先將一幅聖母的畫作給主教欣賞,當主教還處理驚豔的讚嘆陶醉中時,卡拉瓦喬馬上指出畫中的聖母形象便是依照街頭的妓女所繪製,彷彿當場給主教一個耳光。聖潔與低賤、聖母與妓女,這兩者的辯證對保守的天主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卡拉瓦喬無疑是以相當激進與狂傲的態度去面對。
關於這種自視精英的階層表現,片中也捕捉了學院派的藝術人士與來自鄉下的卡拉瓦喬,他們激笑他的畫作充滿了鄉村的氣味而難登大雅之堂。對於這些衝突的詮釋,可看出導演細膩的捕捉到了當時整個社會層面的保守意識,從宗教到權貴皆把藝術置放在資本利益之下,以彰顯自我身份與優越的一面,而完全忽略畫作本身對時代的開創性。
而宗教團體的權力操縱,在片末透過卡拉瓦喬的死亡也清晰可見,他們騙走卡拉瓦喬的畫作後揚長而去,最後他死在沙灘之上,而主教會赦免他殺人的死罪,仍是在於他的藝術天份能會教會帶入可觀的財源與聲望地位,這種資本運作下的利益交換可說透過這些權貴來貫穿全片。導演對卡拉瓦喬片末死亡的處理,不只是單純描繪他因瘧疾而死亡的景況,而加入了一個黑衣人與黑馬那宛如死神象徵的形象,這死亡意念的詮釋,從片頭開始都存在於卡拉瓦喬的夢魘中,最後與他的死亡連繫在一起,這「死神」的形象除了死亡外更象徵了片中卡拉瓦喬所受到的壓迫,如:學院派人士的藐視、流氓的歧視、主教的保守、騎士的妒嫉
卡拉瓦喬強烈的光影表現手法,不僅開啟了巴洛克(Baroque)的繪畫,也影響到日後如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等巴洛克時期的畫家。而片中強烈的光影與黃赫色調的處理,也是對這位大師的緬懷。
影片除了表現核心的角色外,也對底層市民進行刻劃,透過他們的生活情景,來對比宗教人士的虛偽面具,與他們的無奈。而飾演卡拉瓦喬的亞力希歐波尼精彩的將卡拉瓦喬那股如狂人般桀驁不馴的性格,給詮釋得淋漓盡致,相當鼓動人心。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00&eid=v200116
卡拉瓦喬
文藝復興後期,義大利最有影響力的畫家米開朗基羅‧梅裏西‧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Caravaggio 1573 - 1610)出生義大利北部、米蘭近郊的卡拉瓦喬小鎮,由此得名。卡拉瓦喬一家替當地的望族斯福爾劄(Sforzas)工作,他從6歲開始便愛慕家族裡的大小姐,並承諾永生的愛,因此獲得家族的庇蔭。12歲時,父親和祖父在戰亂中身亡,母親把他送到德特劄諾書房(Simone de Terzano)逃難習畫,他即展露繪畫長才,當時對靜物畫,尤其是水果、花卉非常擅長,描繪精細。這段期間,斯福爾劄家族一直都默默資助卡拉瓦喬。
《水果籃》是卡拉瓦喬早期的代表作,據史料考證,這是美術史上的第一幅?物畫。明晰而結實的輪廓,單純質樸的光線,鮮明而實在的蘋果、葡萄、檸檬、無花果、竹籃、乾枯的葉子,以及蘋果上蟲子啃食過的痕跡,都明示了卡拉瓦喬追求理想率真的繪畫精神。
1592年母親過世後,他隻身來到嚮往已久的羅馬生活,最引他興趣的是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大師等留下來的畫作,特別有一種自然主義的傾向,他喜歡以模特兒真人入畫,即使是戰亂的死屍也觀察入微。爾後得到德蒙特紅衣主教的提攜,給予羅馬法蘭契斯哥教堂畫璧畫的重要委託,完成了聖馬太的《蒙召》及《殉教》兩幅3 公尺高的大璧畫,帶有平民色彩,盛極一時,是流傳至今的中期代表作。
在羅馬繪畫的歲月裡,他邂逅了兩名煙花女子菲麗黛與蓮娜,為他畫中的模特兒首要人選,卡拉瓦喬畫風獨樹一格,但性格暴躁、狂放不羈,在街頭與同為畫家的巴約尼(Giovanni Baglione)爭吵誤傷了地區霸主拉努丘,遭判死刑,迫使他離開羅馬,遷移那不勒斯,又逃到馬爾他島,卡拉瓦喬一生顛沛流離,坐牢、逃跑、作畫、判刑,生命中的最後一次逃離也最為艱辛,更染上嚴重的瘧疾,為取得教宗的赦免,他不但極力爭取騎士團勳章,並一面抱病作畫從未休止。年僅37歲即訣別了繪畫生命。
1606年至1610年《洗禮者的斬首》是他晚期的創作,臨死前的絕筆之作是《基督的誕生》和《笞刑》;在他畫作中,暗影始終代表統治者霸佔的地位,一切事物和故事都影射沈浸在黑暗之中或於黑暗中進行,勾勒只有一道明亮的側光,強烈對比的色調質感,有效地把人物形象從黑暗中分開出來,充滿戲劇張力,強勁而震撼人心。
卡拉瓦喬拒絕人文主義影響,改變了現實主義的畫風。他與以往任何一位義大利畫家不甚相同,長期身處社會下層並親眼目睹戰亂和死亡,使他的畫作不同於傳統文藝復興上流社會的優雅、高尚與節制。他反應了當時社會的真實景況,開創出明暗強烈對比的色調,不僅對十七世紀的義大利,甚至對整個歐洲都具有深遠強烈的影響。
喬凡尼‧巴約尼Giovanni Baglione 義大利畫家與作家喬凡尼‧巴約尼Giovanni Baglione 1566-1643,因與同期的另一位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之間的糾葛不斷最為精彩,他藉寫文章批評、誹謗卡拉瓦喬的諸多不是,並質疑卡拉瓦喬的同性戀、以妓女作畫褻瀆教會神聖、繪畫抄襲與無知,更為他作傳報復,巴約尼畫作如《聖巴斯提安的天使治療者》、《朱蒂絲與頭顱》為傳世佳作,諷刺的是凡是他繪圖的最好作品,都有卡拉瓦喬的風格。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extend&exid=fcit9081404201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受困體制的卑微靈魂 2008/07/10 鄭秉泓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令人想起中世紀的獵殺女巫,以及美國、台灣曾歷經的「白色恐怖」,在這麼多偶然巧合的羅織構陷與改朝換代中,點出掙扎於體制的個體靈魂,所流露的無奈與蒼涼。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是兩屆奧斯卡贏家米洛福曼(【飛越杜鵑窩】、【阿瑪迪斯】)與老搭檔索爾贊茲的第三度合作。極不尋常地,離開捷克前往美國發展後就鮮少親自參與編劇的福曼大師,這回親自下海與法國傳奇資深編劇Jean-Claude Carriere(常與布紐爾及雪朗道夫等大師合作)一齊完成這個野心勃勃的大格局腳本,再度向影迷展現了米洛福曼過往作品中最美好的質地。
富家女遭誣陷 獄中被性侵犯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故事背景發生在十八世紀末期的西班牙,好萊塢女星娜塔莉波曼飾演的富商千金伊涅絲因為遭逢密告為異教徒而遭入獄並屈打成招,即使她的家人散盡千金委託熟識的畫家哥雅代為引見修道士羅倫佐(本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哈維耶巴登飾)仍無濟於事。羅倫佐對獄中的伊涅絲由憐生慾,進而侵犯了她,可憐的伊涅絲卻仍把羅倫佐當成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而奉獻所有的自己。
由於營救無果,富商狗急跳牆索性對羅倫佐施以拷打,以反證自己女兒的無辜。最後羅倫佐流落他鄉,伊涅絲依舊無法被釋放。哥雅冷眼看著這些事,十五年過去,他聾了,西班牙王室垮了,拿破崙率領法軍來了,富商一家死了,半瘋的伊涅絲終於被釋放了。羅倫佐搖身一變成為拿破崙政權的新貴,擔任審問西班牙天主教的主檢官,表面上在替當年不公平宗教裁判下的受害者討回公道,實則進行他的私人報復。而被釋放後的伊涅絲,四處打聽當年獄中產下的女嬰下落之舉,顯然對羅倫佐的前途大有妨礙。另一方面,哥雅意外發現一名美艷雛妓艾莉西亞,其長相神似年輕時的伊涅絲……。
哥雅雖然有著藝術家追求美善的人本與人道精神,某種程度上卻如羅倫佐所指責,如同妓女一般送往迎來,誰當權就為誰畫畫,其實還不是跟政客、投機分子沒啥兩樣。當年清麗如天使的伊涅絲身影,宛如哥雅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良心,逼使他他必須借助協尋伊涅絲女兒的舉動,以獲得自我救贖。哥雅與羅倫佐是一個對照,拿破崙軍國主義與西班牙天主教是另一組對照,而伊涅絲與十六年後的艾莉西亞又是一組對照。穿梭在層層的刻意與今昔對照,耙梳那個時代政治宗教相互脈絡,米洛福曼的劇本之所以為這兩男兩女四個角色設計了這麼多偶然巧合的羅織構陷與改朝換代,或許其實是刻意去凸顯其核心問題,也就是他向來一貫熱衷的,掙扎於龐大體制中的個體靈魂。無關年代,無關背景。當然,也無關哥雅。
悲劇性的謝幕 凸顯卑微個體
夢碎的女孩(【金髮美人之戀】)、偽善的當權者政客宗教領袖(【消防員的舞會】)、眾人皆瘋我獨醒的無奈蒼涼(【飛越杜鵑窩】)、一方面追求永恆與不朽的藝術美善,一方面為自己的勢利感到羞恥的寂寞藝術家(【阿瑪迪斯】)……,或許在不到兩小時的片長中必須把米洛福曼的招牌元素通通塞進去重新排列組合出新意,實在勉強了點,以致光要推展橫跨十六年的劇情發展,就無暇顧及其他,而引發不少評論者指責本片敘事觀點擺盪在旁觀的哥雅(刻意設計了一段他與西班牙國王的對話,強調哥雅的性格)、受害的伊涅絲、與加害者羅倫佐之間,焦點渙散模稜不清而無法深入哥雅之心(靈)。不過我反倒以為,米洛福曼選擇同時從三個角色來切入,非僅以力圖抗爭的伊涅絲(照理說此角性格才是最符合福曼大師偏愛讓卑微個體在體制中奮力抗爭的行為模式)當作主要觀點,其實是一次企圖讓格局更顯宏大的嘗試。
米洛福曼在過去作品中,總會為那些悲劇性的靈魂,安排英雄式的,或者帶著安慰的,寬厚的,啟發的謝幕。然而,【哥雅畫作下的女孩】安排了全然崩潰後遁入象牙塔的伊涅絲,抱著棄嬰、拖著羅倫佐遺體緩緩而行的謝幕畫面,其有如【爵士年代】般表面優雅實則姿態逼人的悲劇性結論,其遠比【佛蒙特情史】裡荒淫貴婦失控的狂笑更要尖銳刺耳的氛圍,冷冽殘酷的程度堪稱米洛福曼作品之最。
批判中有悲憫 展現人道精神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的關注是普世性的,令人想起中世紀的獵殺女巫,以及美國、台灣半世紀以前的「白色恐怖」(伊涅絲入獄的前因後果)。米洛福曼的態度是嚴峻、批判性中帶著悲憫,以人道精神為本的。或許本片稱不上是福曼大師創作生涯最好的作品,但那樣的複雜度,那樣的格局,那樣精彩的符碼鋪陳隱喻對照,那樣的人道主義堅持,那樣美如畫作的奇觀調度,仍讓【哥雅畫作下的女孩】具備「非大銀幕不可」的觀賞場域限定。
今年的夏天真得很「藝術」,六月起米勒名畫「拾穗」來台展至九月初;七月上旬全台聯映的藝術電影【哥雅畫作下的女孩】則可見西班牙大師哥雅身影;再來八月下旬改由荷蘭畫派大師林布蘭接棒,身兼導演、畫家等多重身分的當代英國大師彼得格林納威最新導演作品【夜巡林布蘭】以其風格獨特的敘事手法,帶領觀眾共同尋訪十七世紀大師畫筆下的藝術之謎。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82546
成英姝影評--《哥雅畫作下的女孩》亂世生存之道
晚上看了《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Goya's Ghosts)》這部電影,背景是1792年西班牙宗教法庭治世,到法國拿破崙政府統治,後風水輪流轉由英國威靈頓將軍接手,西班牙主教又取回權力。這部片相當震撼人心地刻畫亂世求生的恐怖。片子的起始帶出宗教裁判所的殘酷,然後巧妙引入了法國大革命的發生。還是那句老話,以大歷史做背景的故事,每每讓我感慨,我輩非生於沒有言論自由、思想自由、宗教自由的時代何其幸運,我輩非生於用蠻力來博取自由所造成的社會秩序大崩解而新制度又沒有建立的瘋狂亂世又何其幸運,我等沒有付出一分一毫代價全由前人甘冒艱險鋪設了今日人權和人道思想的世界何其幸運!
這故事由哥雅的眼睛來看整個時代動盪的變化,納塔莉波曼則是令哥雅印象深刻的女子,甚至以她為藍本畫作教堂壁畫的天使,然而這個女子一生命運卻非常驚人,哥雅憐惜這女子但卻愛莫能助。哀莫大於如此。娜塔莉波曼的表現極為精采,出獄的那一幕真的會令人呆住,我必須說,本片的美術、服裝也很值得讚嘆。包括飾演哥雅(史戴倫史考斯達)、羅倫佐(賈維爾巴爾登)、主教、國王等人的演員表現都相當出色,配樂極有震撼力。劇本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每場戲都精彩巧妙,像這樣情節的推進能一直讓我有出乎意料的感慨的,已經很少了。
我妹妹看完出來只差沒有崩潰,說她幾乎要飆淚,並不是看催淚電影那樣感動落淚,而是出於「不能承受」。
世上多有不公不義,即使今日文明如此,也沒有消弭,不能承受者為何?就是空有同情悲憫,卻什麼事也不做。
強權凌弱是亂世,指鹿為馬是亂世,有破無立是亂世,說到亂世生存之道,對小人物來說,還能怎麼著,怎麼能活怎麼活。這使我想起,我曾經擔任某雜誌的總編輯,這份雜誌後來因為高層異動而夭折,只做了三期,並沒有真正發行過,編輯部解散後,隔了一段時間再聚,當時的感覺,真的是很沒前景的悲觀絕望,人人都只能圖個求生,至於什麼理想、堅持,不是說要拋棄,是連個放的地方都沒有…沒錯,現在就是如此,沒什麼變化,其實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見面時,談到這個話題,我們那主編啊,開口說,這段時間以來(就是這段處處絕處的艱難日子以來)我發現亂世求生之道…接下來她說的話,跟我腦子想的一樣,換句話說,也跟我那段時間以來的心得相同:唯有忠於自己。
我是個賺死錢的人,我現在還只有一個字一塊錢的專欄,連兩塊錢的都沒有哩!所以我的亂世忠告,對炒股票以至於現在天天流淚的人大概沒什麼用。想想還真只有太平盛世,或者泡沫經濟的時候,人才會需要無所不用其極到處鑽營吧!大家以為生存困難的時候才更要靠手段,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賺死錢,能耍什麼手段?連想破頭找出路都難,這時候能如何呢?做大事也好,做小事也好,與其變來變去,不如忠於自己,與其慌著不知抱哪邊大腿,不如忠於自己,與其看到別人都在怎麼搞急著想東施效顰,不如忠於自己,要進還是要退,看怎樣比較忠於自己。沒有章法的世界你總得抓出一條依附的準線,否則就像一艘解體的船。(你同時要指天罵地,也都可以,你高興就好。)
忠於自己有什麼好處?爽。
這爽倒不是一種痛快的爽,而是一種…怎麼說呢!心安。亂世能因忠於自己不慌而安,豈有那麼容易,不是光用嘴巴跟自己說說而已,能沉著而定,確實是爽。你或許覺得這是在唱高調或者說廢話,那不然,不然怎樣,跳摟嗎?這年頭人是見了棺材也不掉淚的,這年頭殺人也只一天新聞,排在你後面等著上頭條的多著咧。
後記:順道一提,哥雅這個人,後世評價其沒有節操,西班牙改朝換代,主子換哪一國人,都不影響他宮廷畫師的地位,這樣看來,哥雅大概忠於畫畫這件事,不忠於政治,這也算亂世求生之道。影片裡最有趣的是哥雅替皇后畫肖像,自認寫實,結果容貌極醜,肖像一揭開,國王和皇后的反應,加上那配樂,實在太有趣了。最妙的是下一場戲國王邀請哥雅聽他奏琴,哥雅的反應(也有一說,哥雅藉繪畫嘲弄被畫者,也就是當權者,電影裡哥雅並無此用意,純粹是畫出自己眼見的真實,在繪畫上他沒有諂媚,但聽到國王的琴藝的時候...),以及隨後信差傳來訊息,這兩場戲一連串交代了許多盡在不言中的事情,讓人佩服編劇的功力。
http://cineplex.pixnet.net/blog/post/19844938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女人和時代文:藍祖蔚
捷克大導演米洛許.福曼(Milos Forman)的作品《哥雅畫作下的女人》,其實是一部繪畫、歷史宗教與愛情三合一的作品,因為三合一,所以口味繁複;因為三合一,原味就不夠醇厚。
電影以哥雅為名,大家都會期待這部畫家電影能探索或表現哥雅傳奇人生與畫作的互動關係,原本《哥雅畫作下的女人》的主線亦可符合這個傳統思維,卻因劇本不時在繪畫、歷史宗教與愛情之間來回衝撞,以致於議題太多,反而失去了焦點。
《哥》 片故事設定在1792年,已經激盪三年的法國大革命的浪潮,激生了西班牙天主教人士的恐慌,因而恢復了排除異己,鎮壓異端的宗教裁決所,主角哥雅(由瑞典影星Stellan Skarsgard飾演)畫作中的繆思女郎艾妮絲(由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飾演),因被宗教裁決所的僧侶誣以她是猶太教信徒打入大牢,哥雅委託權勢極大的修道士羅倫佐(由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飾演)營救,羅倫佐卻趁勢佔了艾妮絲便宜,讓她在獄中產女,他則一度流亡法國,卻趁著拿破崙大軍入侵西班牙重握大權,並且宣稱自己是顧家男人,否認自己的青春浪行,最後卻是只有艾妮絲陪他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艾妮絲是哥雅的繆思,天使畫作都以她的容顏做藍本,一旦她遇難,哥雅全力相救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段情義基礎成為全片劇情穿越十五年時空的關鍵,但是電影中呈現的哥雅卻是明明有心卻始終找錯人使錯力,一位足以讓畫家朝思暮想 的女人,卻未能激生畫家更多義憤填膺的行動,劇情創作上顯然患了失焦盲點。
同樣地,羅倫佐的覬覦之思也缺乏鋪排,既無驚豔前提,卻直接在大牢中見到裸體女人就犯了色戒,也讓人覺得這樣的獸性衝動,喪失了魔鬼誘惑的層次轉折,讓後來只想摔脫母女糾纏的權欲薰心,雖是人性之醜,卻因少了情愛不敵現實的戲劇對比,更乏讓人因而恨之入骨的說服力。
其實,哥雅的畫作在電影中另有三個層次。首先,他畫下不少人間素描,社會美醜盡入畫紙上,為人間世情留下珍貴畫像資產。但是隱惡揚善,大概是所有當權者難以拒絕的遮羞布,哥雅最初的生活即景的畫作 因為太過寫實,讓教會心驚,主張神權國家不應有如此情貌,加上有人誣指他的天使其實是以妓女作藍本,根本就是在褻瀆上帝,但是哥雅深獲國王寵信,教會無可奈何,因此才會株連無辜,波及艾妮絲。
其次,羅倫佐找上哥雅,本想找碴,卻未能免俗地要他畫肖像,雙方交談間提及的「肖像有手無手,價格不一樣」的談話,後來也成為羅倫佐斥責哥雅「有奶就是娘」,只要有人出錢就做畫,行徑和妓女無異,僧侶未能免俗,想有肖像傳世,就和畫家不能免俗,要以畫作尺寸論價格,其實都是庸俗人世中難以迴避的人心現實,有人求名利,有人則求溫飽,嗆俗不是罪,卻成為消遣藝術家名節的話題。相對之下,哥雅沒有刻意討好皇后,醜態畢露的皇后肖像畫作,不但讓皇后氣得冒煙,也讓人看見了藝術家的氣節。
當然,哥雅頂著燭帽畫畫的傳奇,滿足了觀眾「名家窺奇」的心理;耳朵全聾的他卻慶幸自己還有眼睛,目擊法國軍隊荼毒百姓的慘狀後能夠轉為驚世的歷史血淚見証。只可惜,這三個層次,都只是輕描淡寫的時代背景,雖然導演在片頭和片尾都大量使用了哥雅的傳世畫作,音樂也極其煽情感人,卻因為導演志不在哥雅,所以如果帶著通俗劇的心情去看《哥雅畫作下的女人》,也許更能看見哥雅的時代。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177/21772731/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世界的真面目文:火行者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這部片子一開始很吸引不愛看古裝片的火行者,是因為它招募了兩個殺人魔對戲,且一個演神父一個演畫家: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詳見《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和史提蘭斯嘉史卡〔Stellan Skarsgard〕(詳見《亞瑟王》〔King
Arthur〕)。當然,男士們還可以欣賞一下分飾兩角的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不過其中一角後來…嗯嗯…爛掉了。
火行者並不特別喜歡看傳記(純個人偏好問題),但《哥雅畫作下的女孩》並不是那麼地哥雅傳記。故事的確是圍繞在哥雅這個畫家的周邊在打轉,跟著他,我們也看到了那個年代西班牙的宗教、政治、戰爭、痛苦、無奈…如果說最後會掉下眼淚來,…大概也是為那個時代哭泣吧!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這部電影,很難形容,光看IMDB和爛蕃茄的分數,會覺得…是部商業爆米花電影(觀眾愛影評恨),偏偏它又完全不是,片中沒有特別的主線,只有好幾個人的人生經過了幾次的交錯,一個是哥雅畫作中的女孩娜塔莉波曼,她被刑求而承認了莫須有的罪名,她的父親透過史提蘭斯嘉史卡(哥雅)接觸了神父賈維爾巴登,想救女兒出獄,結果不但沒成功,連賈維爾巴登也被迫成了逃犯…。
整部電影看完,說實在的,並沒有看出什麼東西來…
不是說電影言之無物,應該說電影丟了好多東西出來,比如以宗教之名,行迫害之實,也看得出在那個時代,人民根本得不到什麼資訊,戰爭爆發,政權更替,連日子都不能安定過,真的會在乎誰當主子嗎?每個角色好像都有著一段故事要訴說,也許是這樣造成電影主題過多,顯得有點抓不到重點吧。
但對本來就什麼都想吸收的火行者而言,就全盤一起接受也無妨,也許,生在那個時代,也是一樣的徬徨不是嗎?不知道哪天哪一國的士兵會突然衝進來殺了全家,不知道哪天為什麼突然被教廷召喚莫名其妙被判罪,不知道何時政權又突然交替重獲自由而外面的世界已經變了。不光是老百姓生活沒個方向,連身為神父的人,有時也自身難保。
非常喜歡賈維爾巴登最後的一個淡淡笑容,背後的心情複雜至極。可能是自嘲,火行者心中卻有一種蠻特別的感受,在那個時代,說不定,發了瘋的人,才找得到幸福…。娜塔莉波曼一邊拉著賈維爾巴登的手,一邊抱著小嬰兒,這背影實在有種無言的感嘆。
這一切,史提蘭斯嘉史卡經歷了,有時,他冷眼旁觀,有時,他伸出援手,有時,他無能為力。但這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在他的筆下,成了偉大的畫作。如同片頭所言,這些畫作,呈現出來的,是「the
true face of our world」。然而,這麼多的罪惡,豈是一人之力所能造成?人類也要為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背負責任,只是,到底誰才是無辜的?到底誰才該上絞刑台?誰才該得救?
看著《哥雅畫作下的女孩》中那個女孩從窕窈淑女到落難,甚至到精神失常…讓人看了辛酸,最後,卻有點為她開心…。
然而,如果真的是想要看歷史,並不推薦《哥雅畫作下的女孩》,因為當時的局勢絕對不是這麼簡單可以描繪出來的,《哥雅畫作下的女孩》表現的或許只能說是哥雅所看見的部份,冰山的一角。可以用來體會一下在沒有電腦網路沒有新聞的時代,所看到的片面歷史,對一個活生生的人而言,一點點,就已經遠遠超過負擔了。
導演米羅斯佛曼〔Milos Forman〕也導過《阿瑪迪斯》,所以可能會造成一些過高的期待,相對於《阿瑪迪斯》的經典,《哥雅畫作下的女孩》的確是較無章法,喜歡不喜歡,大概就看你是把這「無章法」視為時代的一部份,或是電影的一部份吧。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176/21763687/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