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寂靜》
比起前評盧貝松之《當代好萊塢》)
的舞者或赫曼之 》的歌手,都是在做好萊塢式的「美國明星夢」。(另參本館:琳克的
則藉少女拉拉出外學黑管,帶領聾啞的父親走出封閉。《走出寂靜》Beyond Silence(1996)
導演:卡洛琳林克
編劇:Caroline Link and
演員:施維泰絲特/塔佳娜楚伯
東京國際影展97年最佳影片及最佳劇本
德國電影金帶獎最佳女主角、最佳配樂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芝加哥影展金徽章獎
溫哥華影展觀衆票選最受歡迎影片獎
劇情簡介
拉拉住在德國南部小城,自小由聾啞雙親撫養長大。由於拉拉是家中唯一能聽能說的人,八歲時已經是父母(席格、拉柏莉分飾)與外界的橋樑,處理銀行事務、接聽電話,甚至翻譯教師評語和電視劇給父母聽,處理家中所有的對外聯繫工作。
一次聖誕節家庭聚會中,拉拉遇見了姑姑克拉麗莎(卡諾妮卡飾)。克拉麗莎美麗熱情,擅長爵士黑管,拉拉非常喜愛這位獨特的姑姑,因而開始學習黑管。父親馬丁眼見妹妹與自己的女兒情誼漸深,心中卻充滿疑慮。因馬丁自小與克拉麗莎不合,她總讓馬丁覺得自卑。但拉拉喜愛她音樂,感受到當中的熱情,堅持不放棄音樂。
十年後,拉拉已長成亭亭玉立少女,優異的表現讓教師建議拉拉接受專業音樂教育。克拉麗莎希望拉拉搬到柏林同住,也為拉拉在當地音樂學校註冊。拉拉瞞著父母,但在家族聚會中卻引發一場風暴。馬丁悵然若失,因為拉拉的這個決定等於放棄馬丁而選擇了克拉麗莎。
拉拉搬到柏林和姑姑與姑父葛瑞格同住,同時準備音樂學校的入學考試。拉拉遇見湯姆後,了解自己不必生活在陰影中,過去只是一段不尋常的童年。拉拉因母喪回家後,體認到自己對父親的責任,卻也因而倍感沮喪。
一場激烈爭吵後,拉拉決定永遠離開這個家,回到柏林。在拉拉入學考試當天,父親出其不意地出現,看著女兒第一次登臺。《『聽』和『了解』是不同的。》他用手語告訴拉拉。拉拉和父親終於尋得彼此世界的交集。
《走出寂靜》是一部出色的德國影片。琳克以感性的情調、佳妙的鏡頭以及傑出的演員,製作出一個關於家庭問題的故事。畢業於幕尼黑影劇學院的琳克,製作了一部少見的感人佳作。這位32歲的導演,以冷靜細膩的手法處理劇中的情感,卻又不落濫情。
琳克以大膽的手法,深入觸動觀眾的情緒,雷瑟(Niki Reiser)的配樂不只是綠葉的角色 ,甚至是全劇的第二生命。羅爾(GernotRoll)的運鏡,流暢地的全劇的不同焦點提供了一致的調性。《走出寂靜》告訴我們一個新生命的展開,其意義遠大於尋常的教化片。
琳克的成功之處在於純熟精準地處理殘障人士的故事,而不流於通俗濫情。以連串詩歌般的場景,讓觀眾理解聾啞人士不易為人體會的困境。《走出寂靜》是一部最偉大的通俗劇,導演以強烈的意圖展現一部有力的影片,在劇中運用評論、文字解說以及德片中少見的旁白。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Batm0884009
走出寂靜 Beyond Silence>陳韻琳
拉娜因父母聾啞,從學會講話以後,就成為父母親對外溝通的橋樑,她讓父母親知道大自然的聲音、翻譯其他成人跟父母對話的內容、甚至幫助父母親去銀行處理貸款事宜,也因此,她比其他孩子都早熟,而她跟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有點逆轉,很多時候,她成為他們的照顧者,犧牲了課業、犧牲了一般孩童都需要的友伴、玩耍。
為此拉娜的童年生活有所缺憾。她心中多渴望有個強者的形象,是可以真正照顧她陪伴她指導她、讓她模仿學習的形象。
因此拉娜生命出現另有一個影響者,就是她的姑姑。她的姑姑漂亮、有才華、有主見而任性。她因為自己沒有孩子,非常疼愛拉娜,從心底想影響拉娜成為自己的女兒──或者說,成為另一個自己。
但是拉娜從很小時便感覺的出來,父親跟姑姑不和。父親和姑姑曾分別在不同的時候說起他們的童年曾非常要好,他們用自己發明的手語溝通、玩耍,但是姑姑後來學會了黑管,音樂向來是祖父深愛的世界,從此姑姑走進父親永遠無法走進的世界,贏得了重視成就的祖父的所有的愛,而祖母基於憐惜,特別偏袒溺愛父親,從此一家分成兩國,造成長久深遠的傷害──而從局外人姑丈的角度,他看到的卻是姑姑和父親其實彼此都非常在意對方。
拉娜九歲那年聖誕節,姑姑送了她一隻黑管,它是姑姑擁有的第一支黑管。姑姑並且把自己童年時的照片給拉娜看,說服拉娜剪掉長髮,變成跟姑姑小時候一樣的短髮。
拉娜剪掉長髮後又後悔,把頭髮裝在袋子裡帶回家。父親看到拉娜,問她怎麼剪掉長髮,打手語說:「現在妳變的跟她一樣了!」但是看到拉娜已經在哭了,亦不忍繼續責備,便跟她玩「手黏住拉不開」的遊戲,逗拉娜笑。
當晚,母親去房裡看拉娜,拉娜想起姑姑姑丈陪她騎腳踏車的情景,便問母親為何不會騎腳踏車?母親說,因為耳聾,平衡感不好腳踏車很困難。拉娜說:「但是每個母親都會騎腳踏車!」母親溫柔的笑笑,答應拉娜等第二個寶寶出生後,一定去學腳踏車。
就是這年聖誕節,拉娜收到的姑姑的小時候的第一支黑管,以及從姑姑騎腳踏車受到的感動、而對母親提出要會騎腳踏車的母親形象,成為拉娜日後長遠的心靈衝突。
拉娜發現自己深愛上黑管,她音樂的天賦被激起了,她像姑姑當年一樣,不可自拔的走進了父親無法走入的世界。但是父親對她的愛、對她的依賴,卻成為黏住拉不開的手,讓她不敢真的走自己的音樂世界。
她偷偷的學黑管。
其實拉娜的父親很掙紮,黑管,是他童年與妹妹兩個世界遙隔、終生傷害的印記。現在他看著女兒重蹈覆轍,走進他永遠進入不了的世界。他跟女兒儘管不能言語對話,卻可以用手語溝通愛,甚至他們溝通大自然微妙變化、與大自然的聲音──包括雪的沈寂與遮蓋──但是,女兒怎麼可能告訴他音樂的聲音呢?父親的拒絕,使女兒學音樂的過程、包括重要的表演,父母都沒有陪伴,他們在拉娜的音樂中徹底缺席。
這真是拉娜成長過程最大的遺憾。拉娜第一次公開在學校表演黑管時,父母便是缺席的!拉娜穿上衣服,對著鏡子上貼著的父親、姑姑幼年時的全家福,模仿姑姑的表情,落寞的微笑。
拉娜自己也很掙紮。到底她是該追求自己的世界,還是滿足父親需要完全擁有她的世界呢?
一晃十年過去,拉娜已經可以在外邊偷偷開音樂會了,卻仍瞞著父親沒讓他知道自己的音樂天賦。
結果姑姑再度出現成為有影響力的人物。她要幫助拉娜報考國際知名的音樂學院,但是,拉娜因此必須離開家。
這件事引爆了父親和姑姑長年的糾葛、引爆拉娜必須要在父親和音樂之間作決定的震撼。
父親跟拉娜說:「有時我真希望妳也耳聾,這樣妳就可以徹底走進我的世界。」
掙紮於父親、姑姑中間;拉娜生命中另外有兩個影響她的重要人物,一個是母親、另一個是她在柏林認識的男友唐姆。他們兩人都有著共同的特質──為了愛,勇於走進別人的世界──儘管走進別人的世界,基於言語溝通之路甚難,需要負上比別人都費心費力的代價。
母親為了愛,不斷走出自己聽障的難處,嘗試理解自己的孩子的需要。當拉娜開始學黑管,跟父親起衝突,生氣的說:「我恨你!」父親夜半難過的跟母親說:「我可能會失去她。」母親告訴父親:「你只要不犯你父母的錯,就不會失去她。嘗試去聽、去理解,她雖然是我們的女兒,但是不屬於我們的。」拉娜希望母親學騎腳踏車,母親雖因耳朵平衡不好騎腳踏車不易,但拉娜說:「每一個母親都會騎腳踏車!」母親便奮力去學。拉娜的小妹妹帶同學來家裡玩,同學突發奇想,想考驗母親是否真的聽障,被拉娜知道了,很生氣,覺得這對母親太傷害,但母親卻報以微笑,說:「孩子難免突發奇想!絕不是惡意!」
最後,拉娜因為想離開家、預備報考音樂學院,跟父親起衝突,母親卻私下找拉娜,告訴拉娜她自小就希望自己能唱歌、也以為自己一定能唱歌,現在拉娜喜歡音樂,她能完全的諒解。母親還買了兩張黑管音樂票,要跟拉娜一齊去聽,儘管她什麼也聽不見,但她願意陪伴、支持。
母親為了愛,勇敢走出自己的殘疾,為的是走進女兒的世界,陪伴鼓勵她。
另一個人是唐姆。當拉娜第一次在街上遇到他,是他和一個小女生邊走邊打手語。或許讓拉娜想到小時候的自己與父親吧,她忍不住尾隨著,而後她才驚覺唐姆不是聽障,他是聽障學院的老師,唐姆因為自己的父親聽障,所以決定作聽障者的老師,他為他們很努力的用手語學各種新知識好教導出來。讓拉娜印象深刻的,是唐姆用地板震動法,教這些孩子掌握節奏並舞蹈,拉娜對地板震動尚不能掌握時,孩子已經手舞足蹈了,唐姆便笑:「可憐的拉娜,她聽不到音樂....。」
唐姆也是為了愛,積極的走進殘疾的世界幫助他們。
在姑姑家中練習音樂這段時間,拉娜也看見了一些沒生活在一起便不容易發現的問題。在姑姑開朗有才華的背後,是任性而自我中心的,快活的音樂,未嘗不是基於想徹底掙脫責任羈絆的任性性格,而這性格,已造成她婚姻的難處,讓姑丈無法忍受的離家出走。
反思父親,永遠憂鬱感傷的個性,是另一種不能走出自我的自我中心。
父親和姑姑正因為都有自我中心的性格,才會變成水火不容的兩個世界。
在一個跟唐姆愉快相處夜晚之後,拉娜被姑丈告知,母親騎腳踏車出車禍過世了。沒想到母親給拉娜音樂會入場票後回眸一笑,竟是永遠的告別。拉娜的世界瞬間質變。她趕回家陪伴父親。拉娜跟父親的關係緊張到極點,因為父親怨她怪她,是她要母親學腳踏車的,是她離開家選擇姑姑選擇音樂的;而拉娜基於傷痛,自身也很脆弱,不再能負荷父親的怨懟。
父親問外邊世界是什麼聲音?儘管充滿鳥叫,拉娜冷漠回答:「沒有聲音!」
她決定去參加母親在她離家時告訴她的黑管音樂會,當母親把票遞給她時,誰會想到這竟成為母親不能赴約的臨終遺言呢!
這是一場以黑管演奏猶太民謠的音樂會,牆上掛著一幅猶太藝術家夏卡爾的繪畫作品,拉娜很早就到了,正在觀賞藝術作品,黑管演奏家走來,跟拉娜閒聊,說:「夏卡爾的畫中有音樂....妳想學音樂嗎?音樂在哪裡?音樂在妳的心裡,妳要到心中尋找。」
那天晚上的音樂會,在猶太民謠的旋律中,拉娜從心中聽見了她的童年,以及她母親騎腳踏車的樣子,回憶中充滿幸福快樂、愛,與憂傷的思念。
從音樂會場返家,未料唐姆守在門口等她。唐姆是要出外學新知識三個月,臨去前來找她告別,並安慰她喪母之痛。拉娜正在音樂會的激動中,興奮的告訴唐姆:「我一定要考上音樂學院!我想出我的音樂了!」
這次離開家前再度爆發一場猛烈的爭執。拉娜已經疲累於這種來自父親的憂傷沈悶、疲憊於氣氛中蕩漾著的對她的責備、疲憊於要求她愧疚、疲憊於一室沈寂沒有音樂。
她離開,回到姑姑家,卻發現她也不再能忍受姑姑的自我中心。彷彿經歷母親的過世,她心靈茁壯了,她掙脫父親憂傷背後的自我中心的同時,她也掙脫姑姑快樂背後的自我中心。
幸而她遇見已跟姑姑分居的姑丈,暫住姑丈家練習黑管。她勤奮,但心中不時跟父親吶喊:「所有的父母都以自己孩子的成就為榮,為什麼你不支持我?」
拉娜九歲的小妹妹離家出走,化解了整個家庭的危機。小妹太想念拉娜,竟偷偷瞞著父親跑到柏林找姊姊,溫馨的姊妹會晤,拉娜問:「父親好嗎?」妹妹代父親說出心聲:「妳什麼時候可以回家呢?」
為了這個小妹妹,姑丈只能主動跟姑姑聯絡,央請姑姑幫忙把小妹送回家,夫妻終於有了關切的對話,姑丈問姑姑:「妳好嗎?」姑姑憂鬱的點頭。
一大早開車出發,開回鄉下都已天黑了。父親也問姑姑:「拉娜好嗎?」
姑姑有了分居之痛,也能體會拉娜的心,她說:「她不好,她需要你。她要考試了,你應當去看她。」
一家人種種衝突背後的愛,在這小妹離家事件中,浮上臺面。這一家人的關係竟是如此的緊密。
拉娜考試那天,父親終於出現了,拉娜原本因父親出現極為不安,父親也因他的聽障攪擾試場而不安,但是父親告訴拉娜:「我來是為妳加油。」
拉娜跟主考官們詮釋她來自傳統音樂的靈感,這也是在她內心深處找到的音樂,更是這段日子她的深刻體會:「有愉悅、狂喜,也有憂傷,但是絕不放任不羈....這種感覺我很能體會。」
拉娜表現的極好。第一曲吹完,父親以手語問她:「這就是妳的音樂?」拉娜說:「對,這是我的音樂,你能嘗試體會嗎?」父親回答:「雖然我聽不見,但是我願意體會。我失去妳了嗎?」拉娜會心一笑:「不,從我出生以來我就愛著你,我永遠愛你。」
父親點頭,離開。拉娜回轉拿黑管,回眸一笑,正是她幼年時曾模仿照片中姑姑的姿勢與笑,只是這充滿自信與被愛的笑容,不再是模仿,而是屬於她自己的。
● 寂靜、聲音與溝通:
這部電影取名Beyond Silence,意味在寂靜世界中,仍充滿著聲音。的確這部電影充滿溝通語彙。口語、手語是最基本的溝通語彙,但電影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溝通。
譬如唐姆在聾啞學校用體會震動,教小朋友認識音樂節奏並舞蹈,唐姆並說,大自然界很多動物是用震動聆聽的,譬如蜜峰,沒有耳朵,卻知道人們的心跳。
還有大自然,也成為父女很重要的溝通。父親喜歡問拉娜大自然界的聲音,問到雪的聲音,拉娜都被考倒了,她說:「雪不多言,雪遮蓋所有的聲音。」父親以大自然陳述自己的心境:「妳注意看大自然的變化....。」
電影中也有肢體語言,它不同於手語,但仍能明確的表達。譬如拉娜剪掉頭髮,父親本因拉娜像姑姑而不悅,卻發現拉娜後悔哭泣,父親便拉住拉娜的手,玩「黏住了拉不開」的遊戲。而後,在醫院等待小妹出生時,父親告訴拉娜童年因聽障從祖父和姑姑那裡受到傷害,這時,一個小男孩充滿好感善意的拿自己的小手,放在父親的手上。
笑,也是電影中很重要的語彙。母親給拉娜音樂票後,走出房門前回眸一笑,充滿愛意,卻是臨終之笑。拉娜小時候音樂會因著父母缺席,得自己打扮單獨赴會,穿好衣服,對著鏡子上貼著的姑姑照片,模仿其笑,充分表達她需要精神支持、需要角色認同的心理。而電影最終,拉娜回眸一笑,跟當年模仿姑姑的笑,看似雷同,卻有完全不一樣的內涵,她不再是模仿,而是發自心中,一如音樂來自心中,充滿愛與和解、被愛與被支持的心滿意足。
最後,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語彙:音樂。
姑姑的輕快配樂、父親的憂鬱配樂,傳神的表達出兩人不同的個性。而家中滿溢愛時,也不時出現主題配樂,即使父女談到雪的寂靜時,還是充滿愛的音樂,只有當父女衝突爭吵,音樂消失,電影真正的「寂靜」了。
不僅配樂,拉娜心中的音樂也表達了電影的精神:在愛中的人生,有喜悅、也有哀傷,但是不可能讓任一種情感放任不羈,因為愛本身就是一種收束。拉娜說,她很能體會民俗傳統音樂,電影中並用音樂會的猶太民歌為例。因為民歌內容,正是充滿了搖籃曲、父親傳授兒子生命觀等,充滿愛的語言。
透過那個猶太音樂家說出來的藝術家夏卡爾,其繪畫內容也是這樣的感覺,有詩有愛,有喜悅有傷悲,共同組合成動人的主題對位,即使是在大逼迫的苦難時期,也不讓傷痛的感覺過於放任不羈。夏卡爾,一樣是深諳愛的藝術家。
http://life.fhl.net/Movies/heart/heart4.htm
《走出寂靜 --- 超越侷限的祕密》 雲雲
肢體或是感官的殘障一直是勵志片的好題材,殘障者在重重的限制下,卻可能誘發出另一種新生的力量,打破難以跨越的侷限,原本崎嶇的生命自然會綻放出更豔麗的色彩。這樣的故事固然感人,然而劇情的發展通常有跡可循,似乎缺少了些創意。
「走出寂靜」走出了一般勵志片的模式,片中的「殘障」不僅僅是感官的障礙,更是一種拒絕了解、拒絕包容的隱喻,於是這部描述生命的電影,除了賞心悅目的畫面及令人陶醉的音樂外,更多了一分文學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
小女孩拉拉住在德國南部小城,從小和失聰的雙親生活在一起。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睡夢中的拉拉被雷聲驚醒,趕緊衝到樓上,躲到爸媽的被窩中,三位一體的畫面多麼傳神啊!
拉拉和父親馬丁間有個小小的遊戲 ---- 猜聲音,例如猜猜風是什麼聲音?日出是什麼聲音?下雪又是什麼聲音?
「喀喀、嚓嚓、嗤嗤。」拉拉用手語比劃著降雪的聲音,窗外的雪細細的,柔柔的,從空中輕飄飄的落下來,無聲無息的就覆蓋了大地,雪沒有聲音,默默的把世界染成了一片耀眼的銀白。
多具有象徵意義的畫面啊!拉拉是馬丁夫婦和世界溝通的橋樑,所以馬丁仔細「聆聽」拉拉的解說,但他一直不知道,「聆聽」和「了解」是不同的,正如同窗外的雪默默的覆蓋大地,不斷的在向他顯示「包容」的含意。
拉拉有優異的音樂天賦,於是她開始學習黑管,沒想到一根黑管卻隱藏了一段誤解的記憶,多年前馬丁和妹妹之間的芥蒂,藉著黑管延續到了拉拉的身上。
馬丁不再聆聽拉拉,甚至把妻子的死亡怪罪到拉拉的身上,馬丁拆毀了與世界溝通的管道,活在一個孤獨寂靜的感官世界裡,原本殘障的他,不僅僅是聽覺的障礙,更成了心靈的絕緣體。
所幸,冰雪開始溶解,妹妹用同樣的語言與馬丁說話,這是一種包容,一種表態,在愛的包容下,所有的誤解及恨意會逐漸消融,於是馬丁也決定「走出寂靜」,用心的聆聽並且了解拉拉的音樂世界。
記得「角色」裡的父親或母親嗎?那種堅毅決絕的態度,有幾個孩子能經得起如此強悍的試煉呢?馬丁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因此他沒有失去拉拉,這樣的結局才是名副其實的「美麗人生」吧!
http://www.ylib.com/class/topic3/show1.asp?No=31721&Object=movie
走出寂靜 By 葉子
走出寂靜拍得很美,音樂也很好聽,主要是黑管的演奏,不知怎地,黑管總有一點憂傷的感覺,即使是快樂的舞樂亦然。聽到黑管,似乎覺得人生再怎麼快樂風光,其本質都是憂傷幻滅的。
片中的父母因為聾啞,無法了解女兒追求音樂的熱誠,其實現實生活之中,也是有很多父母堅持孩子按照自己的期許來走,而不肯了解孩子的特長與興趣為何,這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聾啞--心的聾啞。
從沒有想過陽光或雪花的聲音,人被自己感官所見或知識所限,總是習以為常地看待身邊一切事物,記得有人說過,人沒有絕對客觀的,深以為然。所能努力的,只不過是在看待人事物時,不要馬上憑著自己的刻板印象,就將對方貼上一個標籤;而對於那些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領域,不要馬上否定或排斥他。特別是對於自己身邊的人更是如此,拉拉的父親不了解音樂,就阻止他的女兒往這個方向發展,如果人把自己主觀的看法,強要加諸別人身上,也是犯了相同的錯誤。聾啞的人也可以跳舞,把身體靠在地板上,感覺音樂節奏的震動,就可以捉到節拍,反而是耳聰目明的人會不知如何是好吧!
忽然想到春風化雨1996的那位老師,自己是教導音樂的老師,對於自己聽障的兒子,卻不知如何和他分享音樂的美好和快樂。因著這種隔閡,也造成父子的關係日趨緊張。記得最後是因為父親以燈光來表示音樂,使得兒子也能分享到音樂的美好。才消除了兩人之間的鴻溝,可見得身體上的不同或理解上的差異,並不見得是兩人關係的致命傷。肯不肯去理解對方的想法,進入對方的世界,尊重對方的特別,才是真正的關鍵。也之所以, 拉拉他父親最後出現的那一幕,真是很讓人感動呢!
雖然我們不是有聽覺上的障礙,可是總覺得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的障礙。那種心靈上的障礙,是一種絕對的孤獨,就像聽障者有他自己的世界。那個世界是正常人所無法理解的,而他也有一些是不能理解正常人的世界一樣。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一部份,是外人所完全無法進入的,即使親如家人好友夫妻都一樣。而我們也都有一部份是沒辦法完全了解別人的有點像繞口令,不過,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人總有不被了解的部分,也總有不能理解別人的時候,那真的就是完全晦暗內在的部分,是一種絕對的孤單寂寞。你要向一個聽不見的人形容聲音,就算用再多的詞彙, 還是不能代表聲音本身的。所以當你要和人分享自己心中的想法時,一來,你可能自己都無法釐清。二來,詞彙與想法畢竟有一段差距。三來,別人的理解力與感受力又是一個隔閡,所以我覺得人在這個世界上,基本上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孤島。
若說要孤島與孤島之間全無海洋,那是不可能,但是包容與愛卻可以成為溝通島嶼間的橋樑。這就是拉拉和他父親之間讓人感動的地方,也許你真的不理解,那又怎樣,每個人都有權力去選擇屬於自己的音樂和舞姿的。你可以不和別人跳一樣的舞,至少有雅量觀賞吧!特別是父母對孩子更應該如此。陽光也是有音樂的,看過一幕日劇,女主角見到一方陽光透過天窗灑下,就不由自主地在陽光中起舞,自己的辦公室在地下室,不過有一邊面對挑空的庭園。天晴時,陽光會透過窗子挪移,那一刻似乎真的有音樂呢!
http://www.geocities.com/Vienna/Opera/5409/jia.silenc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