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6 08:47:32阿楨

《教宗約翰保祿23世》

華語宗教影視作品,從前評《觀世音傳奇》 《濟公傳奇》 《布袋和尚》 《地藏王傳奇》 《關公》 《張天師》《文成公主》《達賴班禪乾隆皇》,到 《土地公傳奇》 《媽祖》 《十八羅漢》 《少林》 《唐玄奘》 《弘一大師》,不論影音奇觀、感人或反思,實在不能與前評洋片《十誡》 《賓漢》 《耶穌受難記》 《達文西密碼》 《基督的最後誘惑》 《暴君焚城錄》 《十字軍東征》  《教會》 等相比! 

更拍不出同/異性戀的影展藝術電影《神父》(另貼看過但不想獨評之耶教佳片《誘.惑》《愛慾修道院》《鄉村牧師的日記》,至於《聖芳濟傳》 《德雷莎修女》 《修女傳》《修女也瘋狂》、《教宗約翰保祿23世》分成修士、修女、教皇三類來貼)和金基德的佛教電影《春去春又來》吧!

教宗約翰保祿23世 (DVD 205分鐘)

導演:CIORGIO CAPITANI 喬奇歐卡皮坦尼
編劇:FRANCESCO SCARDAMAGLLA 法蘭西斯哥斯卡丹馬格拉
製作:LUCA BERNABEI 路卡伯納貝 Roberto Manni 羅伯托曼尼
演員:
EDWARD ASNER 愛德華艾斯納
MASSIMO GHINI馬西摩吉尼
CLAUDE RICH 克勞帝理區
JACQUES SERNAS 傑克賽納
EMILIO DE MARCHI 艾密里歐德馬區
內容簡介
教宗約翰保祿二十三世:一個出身卑微的男人卻成為世紀上最具影響力的教宗。影響當時世界政治的一名農夫子弟。徹底改革教會的謙遜人格特質。
他身任歷史上一段特別時期的教宗:美蘇冷戰、柏林圍牆、太空旅行、越戰與甘迺迪總統遭暗殺。在他擔任教宗的短暫時間裡,約翰二十三世感動了每位教徒、每個人種。他被人們尊稱為「好教宗」。這個故事將幫助我們瞭解為什麼在約翰二十三世臨終前有數以千計的民眾湧入羅馬,為什麼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為他的同聲哭泣。
面臨人們所遭受的苦難,他的悲憫令人動容。透過一個平凡人的眼光看歷史,站在自我毀滅的臨界線上,他一心只想將和平帶到世界上。
他只想當一名小教士,但他卻永遠改變了世界的面貌,1958年教宗皮爾斯十二世過世,紅衣主教安吉羅朗卡里及年老體衰的威尼斯長老,正趕往梵蒂岡教廷參加一場秘密政治意味濃厚的樞機團大會,準備選出新教宗。但他卻捲入了激進派與保守派歐塔維安尼與塔迪尼紅衣主教之間的鬥爭。當樞機團大會正在進行之際,朗卡里過去的事蹟一一浮現,年輕時他曾支持工人罷工運動,再擔任教廷駐土耳其外交官時,更秘密與納粹大使協商,拯救列車上將送往集中營的猶太人,他也勸服專橫的戴高樂,不要驅逐法國的異議主教。在第十二次投票後,教宗誕生了,安吉羅朗卡里成為教宗約翰二十三世。
雖然教會視他為一名毫無威脅性的教廷大家長,但是他召開第二次梵諦岡宗教大會,卻震驚了全世界。這是大膽的將教會帶向現代化的一大步,也是確保這個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機構,在二十世紀末乃至未來,能更加發揚光大。對他而言,這是一場與時間對抗的競賽,他知道自己已不久於人世,他還得與保守派相抗衡。而更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美蘇之間的衝突。然而透過靈活的手腕,他卻成功阻止一場由甘迺迪與赫魯雪夫可能發動的核子戰爭,更引領世界邁向和平近程。柏林圍牆的拆除,蘇聯解體後的人民自由……….。

在電影中認識約翰保羅二世

   最早知道John Paul 2這個名字還是在兩年前.有一次翻牛津高階的時候,看到這麽個詞:popemobile . 指John Paul 2所乘坐的防彈汽車. 之後似乎就很少看到關于他的任何新聞.似乎國內主流媒體對梵地岡和教皇的態度並不很友善.
   然後在今年上半年,偶然機會看了這部電影. 對John Paul 2有了些大概的了解.電影的具體情節不多說了,只總結一下觀影之後一些抽象的感覺.
   1, 雖然這是一部很宗教關系極爲密切的電影,但是沒有絲毫的說教感和強迫感. 影片著重從"愛"的角度闡述宗教和John Paul 2. 我暫時是沒有宗教信仰的, 但看過片子之後,仍然被John Paul 2身上那種基于宗教力量的寬容與愛所打動和震服, 原來人性可以如此美好!
   2, 影片中多次描寫了Karol(教皇的原名)與政府特務人員鬥智鬥勇的交鋒. 面對特務頭子一次次陰險,冷酷,甚至無賴似的挑釁,Karol 都已基于自己堅定信仰的睿智和寬容給予了有力的回擊. 他既沒有因懷疑自己而喪失信仰和理性,也沒有因懼怕強權而放棄原則和人格. 這一點,是不是值得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好好的思考琢磨一下呢?   
   影片中Karol曾經轉述過笛卡兒一句話, 大意是: 人類徘徊在虛無與上帝之間,但最終必選其一. 這個"上帝", 在我看來, 是愛, 是寬容, 是思考, 也是信念.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51202/

是誰受苦?是誰被祝福?——電影《教宗的洗手間》  by陳韻琳

  烏拉圭和巴西之間,總是有著一種情節存在。較之巴西,烏拉圭貧窮落後的多,偏偏兩國比鄰而居,烏拉圭邊境,遙遙望遠,就看的到另一個國度,如此的可望卻又不可及。電影《Whisky》中,雅克與艾爾曼之間的兄弟情節,多少正是反映了烏拉圭與巴西之間的情節,因為留在烏拉圭的雅克,不想讓去巴西發跡的艾爾曼知道自己的落魄,而忠心耿耿的馬爾塔,也終究因著有機會跟艾爾曼到巴西,便從雅克在烏拉圭的的工廠中永遠的缺席了。
  由Fernando Meirelles執導,於2008角逐奧斯卡外語片的《教宗的洗手間》(The Pope's Toilet),進一步反映烏拉圭與巴西之間的經濟差異。
  敘事背景是根據1988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赴烏拉圭訪問的真實事件。烏拉圭邊境一個小鎮,為了教宗來訪可能帶出來的經濟效益,傾家蕩產的擺攤位做生意,因為他們相信:教宗來訪將帶來一大堆巴西消費族。但最後,來自巴西的「消費族」只有四百人,其中三百人還是媒體記者。因此,想藉此機會拯救家計的,最後只能是負債累累。
  敘事環繞在創意十足的夢想家貝托,他跟大家一樣,想利用教宗來訪振衰起弊,他還創意十足的想到別人都沒想到的:跟教宗來的巴西消費族是需要上廁所的,何不蓋個洗手間?這點子在其他政經環境維持起碼水平的國家,很有可能會讓貝托出奇制勝,但在烏拉圭,連日常生活所需,都得靠「偷渡」,原因是烏拉圭物資嚴重缺乏,需得到巴西添購生活用品,但邊境把關的政府官員形同黑社會流氓,他自己霸佔了進出巴西購貨的權力,成為所有物資的「唯一代理商」,又利用職權任意的搜檢、毫無理由的沒收其他進出者攜帶的貨品,想要順利通關,唯一的辦法就是跟這惡人妥協,順帶幫這惡人買辦貨物、或任他抽取佣金。
  因此蓋一個洗手間,但貝托而言,是何其的茲事體大、難如登天,就此襯托出最後根本沒有巴西消費族到烏拉圭,對貝托的打擊。整體大環境的不能配合,使這間廁所,最後成為貝托個人的心靈療癒之所——在裡頭坐個個把小時,想像自己是個重要偉大的人物,這樣也爽!——除此以外,貝托跟其他人一樣,孤注一擲傾家蕩產,最後在經濟上一無所獲。
  只是貝托很幸運的,在這整個奮鬥過程,深刻體會到他跟朋友之間如手足一般的義氣,也深刻體會到他跟妻女之間溫馨可愛的親情之愛。
  電影敘事以溫馨幽默的方式呈現著貝托的家庭之愛:儘管妻子對貝托滿腦子異想天開的創意深深不以為然,但總在最後一刻把家中私藏貢獻出來,成全貝托的夢想。而貝托那個一心一意想離開邊境小鎮去念書、夢想當廣播記者的女兒,也在電視攝影記者無意間攝到放棄途中壞掉的腳踏車、扛著馬桶拼命奔馳的貝托時,心疼的掉下眼淚,她這父親多麼的讓人生氣又讓人心疼。最後,貝托分文未賺得,但仍實踐了他的諾言,送女兒一個收音機,讓她盡情聽廣播....,正是這些溫馨幽默的畫面,大大緩和了烏拉圭這貧窮、政治又充滿不義的國家,帶給百姓的悲慘歲月。
  當然,這部電影也諷刺了教宗來訪對烏拉圭的一無是處——如果信仰只剩下高高的遙遙的祝福,卻無法貼近底層百姓的辛酸、更無法對社會不義進行任何改造,恰像媒體記者,只將焦點放在高高在上的教宗的榮美,對不小心閃入鏡頭、千辛萬苦扛著馬桶奔跑的小人物視若無睹,最後,教宗來訪竟造成這小鎮的災難,那麼,教宗到底是在祝福誰呢?
http://life.fhl.net/Movies/job/toilet.htm

若望·保祿二世  维基百科

JohannesPaul2-portrait.jpg

若望·保祿二世(拉丁語:Ioannes Paulus PP. II,常譯作約翰·保羅二世,原名卡羅爾·約澤夫·沃伊蒂瓦(Karol Józef Wojtyła)[1]  波蘭語發音(說明·資訊),1920年5月18日-2005年4月2日),是羅馬天主教第264任教宗,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若望·保祿二世於1978年10月16日被選為教宗。他生於波蘭,是第一個成為教宗的斯拉夫人,也是自1522年哈德良六世後第一位非義大利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自接任起共到其他國家進行教宗訪問102次,是歷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2009年12月19日列為可敬者。2011年1月14日教宗本篤十六世批准了一份對於經若望·保祿二世代禱所顯的奇蹟的調查文件,並將於5月1日封列為真福。[2]
背景
卡羅爾·約澤夫·沃伊蒂瓦在波蘭南部的瓦多維采(Wadowice)出生,年輕時與在克拉科夫的猶太社群有緊密接觸,也經歷了納粹侵佔的時代,當時他在採石場和化工廠工作;年輕時是運動員、演員、劇作家和語言學家,能流利說11種語言。1946年11月1日他被立為司鐸(晉鐸)。他在克拉科夫的亞捷隆大學教授倫理學,然後在波蘭盧布林天主教大學任教。1958年他受任命為輔理主教(晉牧),4年後以代牧區署理(Vicar Capitular)身分成為教區的領導。
1963年12月30日,教宗保祿六世任命他為克拉科夫的總主教。他作為總主教,參加了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會議最具歷史性影響力的結果是公布了信仰自由法令(Dignitatis Humanae)和現代世界教會的牧職憲章(Gaudium et Spes),他為文件的草議作出了貢獻。
  當選教宗
1967年教宗保祿六世提升他為樞機。1978年8月,保祿六世逝世後,他參與了教宗選舉,在其中選舉了威尼斯樞機宗主教艾爾比諾·盧西亞尼(Albino Luciani)為教宗若望·保祿一世。以教宗的年齡標準來說,65歲的盧西亞尼是年輕的。雖然58歲的沃伊蒂瓦可望在80歲的年齡限制前,再參加另一次教宗選舉會議,但他沒料到會來得這樣快。1978年9月28日,接任教宗僅33日的若望·保祿一世逝世。1978年10月沃伊蒂瓦在兩個月內,又回到梵蒂岡城參加第二次教宗選舉會議。
  第一位波蘭籍教宗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紋章,大寫字母M代表聖母瑪利亞,教宗常以孝愛之心向聖母敬禮。1978年10月16日,沃伊蒂瓦繼任天主教第264任教宗,時年58歲,以他的年齡、波蘭籍斯拉夫人和前運動員、劇作家的身份,無一不打破天主教二千年來的傳統。
暗殺未遂
1981年5月13日,若望·保祿二世在進入聖伯多祿廣場準備演講時,被一名土耳其狂熱穆斯林槍手莫梅特·阿里·阿加槍擊。若望·保祿中了兩槍,但子彈差了分毫,並未擊中要害,經六小時手術後脫離險境。1983年聖誕前兩天,若望·保祿痊癒後,到監獄探望行弒他的刺客。二人私下談話片刻,但對話內容至今沒有公開。不過,有人在阿加的住處找到一張「我要殺死十字軍首領」的字條。
謀殺的動機仍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蘇聯派人來謀殺他,目的是為了保持《華沙公約》國家(特別是波蘭)的穩定。其他人則認為,可能是梵蒂岡內部不滿若望·保祿二世擔任教宗的人士策劃。最後,由於沒有任何證據,最後唯有以阿加只是想恐嚇教宗定案。
2006年3月2日,義大利國會下屬負責調查冷戰機密的委員會認定,前蘇聯操縱謀刺保祿二世,並向媒體公布了其最終調查報告。該委員會指出,前蘇聯當局之所以要剷除保祿二世,是因為他當時所宣傳的思想對蘇聯集體主義意識形態構成威脅[3]。
  遊歷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93年8月12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時的照片在位期間,若望·保祿二世出訪過比所有前任教宗加起來還多的地方。他成為第一位訪問英國的教宗,並與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即英國國教的最高管理者會面。
1984年,若望·保祿二世成為第一位訪問波多黎各的教宗。
1999年,他訪問了羅馬尼亞,並與當地的東正教主教會面,使他成為自從1054年東西教會分裂之後,第一位拜訪東正教國家的教宗。
2001年,若望·保祿二世重遊聖保祿當年去過的地方,在地中海進行朝聖之旅。他從希臘前往敘利亞,然後再前往馬耳他。他是超過一千年來,首位到訪希臘的教宗。他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探訪相傳是洗者若翰埋葬所在的倭馬亞清真寺;是歷年來首位探訪清真寺的教宗。
與猶太人民的關係
若望·保祿二世曾經發表過一些有關教會與猶太人關係的演講,並經常對在猶太人大屠殺犧牲的猶太人表示敬意。1979年,他成為了第一個訪問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教宗。他是少數在猶太文化下長大的教宗。2000年3月,他訪問耶路撒冷,他說:「猶太人是我們的兄長。」一些人認為這是承認天主教由猶太教所分出來,而耶穌最早的跟隨者是猶太人。  
修補與東正教的關係
1999年5月,若望·保祿二世受羅馬尼亞東正教宗主教泰奧克蒂斯(Teoctist)之邀,訪問羅馬尼亞。5月9日,他與泰奧克蒂斯分別參加對方舉行的彌撒。數以十萬計的信徒參加了該次崇拜活動。之後泰奧克蒂斯亦應若望·保祿二世之邀,於三年後回訪羅馬。
2001年,若望·保祿二世成為1291年以來,首位到訪希臘的教宗。當地人對他的訪問並不熱情,部分東正教徒更示威抗議他的到訪。後來他在雅典與希臘東正教會的赫里斯托祖盧(Christodoulos)宗主教會面。經過30分鐘會議後,二人公開講話。赫里斯托祖盧列舉了東西教會分裂後,天主教對東正教所犯的十三項罪行;包括十字軍東征時劫掠君士坦丁堡,並從未對此表示懺悔。若望·保祿二世即回應,表示「過去和現在,天主教會的子女在行動和過失上,對東正教弟兄姊妹所犯下的罪行,向天主請求寬恕」,獲得赫里斯托祖盧的即時掌聲。
  社會與政治立場
教宗1986年與德蕾莎修女若望·保祿二世反對共產主義。教宗登位時,波蘭像其他東歐國家一樣,是受蘇聯控制的社會主義國家。教宗大力支持與共產黨政權抗爭的人們,如波蘭的團結工會運動。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曾說過,沒有教宗鐵幕不會倒下。很多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也持有這種觀點。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雷根則稱讚教宗是「結束共產專制統治的英雄之一」。1998年1月教宗訪問社會主義國家古巴,對古巴態度友好。教宗批評美國長期對古巴實施禁運,傷害了古巴人民,此行使他贏得了古巴政府與人民的信任,也幫助古巴天主教徒獲得了更多自由。教宗後期也批評了走極端的企業資本主義(corporate capitalism)。
一般認為若望·保祿二世在教義上比較保守,在女性生育和授聖職等問題上也趨於保守。他有關人類性行為的文章對男性和女性的本質和由此產生的愛與性,進行了範圍更廣的思考。這些文章對天主教如何看待性問題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另外他反對女權主義。
教宗反對墮胎,尤其抨擊民主國家中允許墮胎的現象。
他也批評解放神學,認為過於強調政治上的自由,犧牲了精神上的解放。1995年生命的福音通諭中,他再次強調教會看重生命的觀點,譴責墮胎、安樂死和所有形式的死刑,將這些稱為當今世界上盛行的「死亡的文化」。但他在死刑、削減窮國債務和貧困等問題上的立場,從政治上看一般是偏自由主義的;這表示不能單純以「保守」或「自由」這類政治標籤來形容宗教領袖。
2000年,他公開簽署了「Jubilee 2000」,支持愛爾蘭搖滾明星Bob Geldof與Bono提倡的非洲減債運動。
2003年,若望·保祿二世強烈批評美伊戰爭。他認為應該由聯合國來解決國際事務,單邊行動是對和平的犯罪,也違反國際法。
在2003年和2004年歐盟商討新憲法時,教廷的代表沒有成功地將「基督教遺産」提上會議議程,而這是教宗最希望達到的目標之一。
教宗明確反對同性婚姻。他形容同性婚姻為「一種新的邪惡理念」,嚴重威脅社會。他也批評變性與心理性移位的人群,禁止他們在教會供職,稱他們「精神病態」。
儘管廣受歡迎,若望保祿二世也遭到了許多批評。其中有一條批評認為教宗對共產主義的反對態度使得他轉而支持右翼獨裁者。若望保祿二世偶爾會晤——也有人說是支持——諸如智利的皮諾切特這樣一類獨裁者。事實上,教宗曾敦促皮諾切特恢復民主制度,而且他曾被皮諾切特的隨從人員設計與皮合影。據稱,他曾為Pío Laghi樞機作保,有批評指出後者支持了阿根廷的「污穢戰爭」。

若望保祿招致批評的舉動還包括他對自治社團主業會的支持,以及對該組織創始人施禮華Jose maría Escrivá的封聖。因為有人認為主業會本質上是教會內部的邪教組織;而若望保祿則將它視作在更大範圍內對教會立會之本的回歸當中的一部分,
若望保祿對其他一些人物的封聖或加封的真福品也遭到了批評,因為這些有爭議的人物中有一些據稱曾經支持法西斯政黨。教宗的支持者則回應說,這些指責皆無憑無據,皆為他們的政敵捏造。教宗對一些19世紀在中國的傳教士的封聖在2000年也遭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嚴厲抨擊,後者認為這些傳教士曾經是殖民者的幫凶,在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武裝掠奪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並且嚴重地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利益和感情」[6]。 其他的一些批評集中在他的一些觀點上。尤其是若望保祿關於性別身份和性的觀點屢遭詬病。一些女性主義者批評他關於女性的社會角色的立場,同性戀權益擁護者則對他代表教會宣示同性慾望是「明顯的病態」感到不滿,對他反對同性婚姻尤其不滿。
他關於避孕的態度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保守。若望保祿遵循傳統的天主教教導,認為在有生育能力的夫婦之間的性行為的一項必不可缺的目的就是生育。因此,他宣稱使用避孕措施是不道德的行為。很多人不同意他的觀點,即使那些同意的人也有不少認為在通過性傳播的愛滋病在全球肆虐的時候,對保險套的使用橫加指責實在是不實際的。另一個相關的觀點是,若望保祿的教廷認為保險套不能阻止愛滋病毒的傳播。由於這兩個觀點,許多反對者批評他造成了非洲和其他許多地方的愛滋病疫情[7]。而他的支持者則說,若望保祿對禁慾和忠貞的強調在對抗愛滋病的鬥爭中十分有效,例如在烏干達。
若望保祿二世有時也因為他管理教會的方式遭到批評。尤其是針對他沒能對羅馬天主教會性侵犯醜聞做出迅速的反應。還有人批評他在若望二十三世分權之後又將權力集中到梵蒂岡。因此,他被視為一位嚴格的獨裁主義者,無法接受教會內部的不同意見。批評者指他對Tissa Balasuriya神父施以開除教籍的懲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除了來自信奉現代化的人們的批評,傳統天主徒有時候也猛烈抨擊他,要求恢復脫利騰彌撒並且廢除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之後的改革措施。有人的反對意見演變成了宗座缺出論,而另外一些則承認若望保祿的教宗地位,但抱怨他的政策不夠保守。
健康問題
若望·保祿二世雖然是自1846年庇護九世以來最年輕的教宗,另外,與之前的教宗不同,他喜歡健行、游泳、滑雪等運動。但在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兩次預謀暗殺和癌症的威脅之後,他的健康情況越來越差。1992年,他從大腸移除了一個腫瘤、1994年肩膀脫臼、1996年切除了闌尾。
2001年的一個手術證實若望·保祿二世患有帕金森氏症,梵蒂岡方面在2003年證實此事。他有說話的困難,另外聽力也有障礙。與他會面的人說,雖然教宗身體不太好,但他在心理上是健康的。
偽教宗
在若望·保祿二世在位期間,世界上主要存在以下幾位偽教宗:
Gino Frediani(Emmanuel),1973年–1984年間自封於義大利
Clemente Domínguez y Gómez(額我略十七世),1978年–2005年間自封於西班牙
Francis Konrad Schuckardt(哈德良七世),1984年自封於美國華盛頓
Valeriano Vestini(Valeriano),1990年自封於義大利凱迪
David Bawden(米加祿),1990年自封於美國堪薩斯
Victor Von Pentz(李諾二世),1994年自封於英國
Maurice Achieri of Le Perreux(伯鐸二世),1995年自封於法國
Lucian Pulvermacher(庇護十三世),1998年自封於美國蒙大拿
  去世維基新聞相關報導:
Pope John Paul II dies2005年3月31日,教宗出現「尿道感染引起的高熱」[4],但沒有立即送院,顯然是出於他本人希望在梵蒂岡辭世的願望。當日晚些時候,梵蒂岡有消息宣稱若望·保祿二世被羅馬公教會施以病人傅油聖事(舊稱終傅聖事),這是自1981年的暗殺未遂以來教宗首次接受該聖事。無法證實他是否也接受了宗座祝福。[5]
4月1日,病況急劇惡化,心、腎迅速衰竭。為治療高熱,教宗通過鼻孔接上了第二條進食管以幫助增加營養攝入。當日早晨,報導指出教宗出現了心肌梗塞,但仍清醒。[6]梵蒂岡發言人若亞敬納瓦羅-瓦爾斯(Joaquin Navarro-Valls)否認了心肌梗塞的消息,但說教宗出現了「心臟和循環系統崩潰」,並說教宗的情況「很嚴重」。[7]
數家義大利新聞機構在中歐夏令時20:20(UTC+8次日凌晨02:20)報導了教宗逝世的消息,但不久梵蒂岡否認。義大利天空電視台(SKY Italia)報導說教宗的心臟和大腦仍在工作。
4月2日中歐夏令時00:30左右,(北京時間06:30),梵蒂岡一位發言人在簡報中進一步透露了教宗的健康狀況並證實教宗已經領受了病人敷油聖事/終傅聖事。教宗拒絕上醫院,他會見了貼身的隨從人員,包括約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樞機。樞機說「他知道自己將要離世,並跟我做了最後的道別」。教宗還要求聽別人誦讀前幾日有關十字架苦路的心禱。
在教宗彌留的最後幾小時,大批較年輕的會眾在他梵蒂岡的寓所外守夜。在他最後的遺言中,尤其是給全世界青年的遺言中,他說道:
「 我曾到你們那裡去,現在是你們到我這裡來。我謝謝你們。 」
傍晚時分,梵蒂岡宣稱教宗的情況「仍很嚴重,上午又發高熱。」然而「在應答家人問候的時候,他的回答都很正確。」
大約UTC時間17:00,義大利新聞機構宣稱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已經失去知覺。有醫院人士宣稱教宗幾乎不可能再醒來。梵蒂岡發布了一份公報反駁了這一說法,但承認教宗的腎功能已經失去。ANSA新聞社在半小時後再次報導教宗失去知覺。
據神父Jarek Cieleski說,教宗死前最後說的一個詞是「亞孟」(即新教的「阿門」),隨後就在他自己的房間里閉上了眼睛。時間為4月2日21:37CEST (19:37 UTC),享年84歲。教宗的死亡證明寫的主要死因是敗血性休克和心臟衰竭。[8][9]
他死時在場的人有他的兩位私人秘書斯坦尼斯瓦夫·基維齊大主教和Mieczysław Mokrzycki,Marian Jaworski樞機,Stanisław Ryłko大主教和Tadeusz Styczeń神父。三位作為耶穌聖心侍女的修女在教宗彌留之際在其寓所陪侍左右。教宗的私人醫生Renato Buzzonetti大夫以及另外兩位醫生Alessandro Barelli大夫和Ciro D'Allo大夫帶著各自的護士也都一直待命。
在國務卿安傑洛·索達諾樞機、羅馬教廷財務總管愛德華多·馬丁內斯·索馬洛樞機、教廷國務院副院長萊奧納多·桑德里大主教和羅馬教廷財務副總管Paolo Sardi大主教也先後趕到。此後樞機團長約瑟夫·拉辛格樞機和若瑟夫·董高樞機也得以進入寓所。
世界各地關於此事的反應
若望·保祿二世去世,超過70000名信徒湧入梵蒂岡城,同時有超過十億的天主教徒在世界各地表達哀悼,更有許多非天主教徒亦然。教宗總是表示祂的離去應該被慶祝如祂向祂永恆的生命的下一階段邁進。守在梵蒂岡城裡的人們當教廷宣布教宗的死訊後齊聲鼓掌,並且依照傳統的義大利傳統表示敬意。
在波蘭,天主教教徒聚集在教宗出生的地方─波蘭南方一小鎮名瓦多維采(Wadowice)。各電視台自四月一號取消了各安排好的電視節目,並且大規模的報導關於教宗─能深查當地且被推崇為「父親」─的訊息。當地政府已經聲明以六天來哀悼他。
在臺灣,中華民國總統府下半旗二天致哀。
在阿根廷,所有學校在四月四號上課前皆默哀。阿根廷總統內斯托·基什內爾表示「我們皆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而表達哀悼;祂的指導,將永恆帶領我們向前。」
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德表示應紀念教宗是對抗共產主義自由戰士,以及一位偉大基督教領袖。(澳大利亞援引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廣播採訪,2005年4月3日)
在巴西,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國家,總統盧拉·達·席爾瓦,表達了巴西人民的悲痛。 [8] 並且政府表示將以七天的紀念期來紀念若望‧保祿二世。[9]
加拿大總理保羅·馬丁表示「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就如同愛與和平、信賴與憐憫的象徵.... 今日我們的悲痛也是全世界的感傷。」[10] 在四月四號,加拿大下議院經由讚賞教宗後才開始其會議。[11]國會大廈以及全國各地懸掛的國旗都下半旗致哀。
在智利,政府決定以三天來紀念若望‧保祿二世。總統 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爾 表示 "...若望‧保祿二世並不會因此而離我們遙遠。他已經成為了我們歷史中的一部份, 祂的思想將會永遠帶給我們激勵我們向前創造一個更公平的國家與和平的世界"。[12] (Spanish)
哥倫比亞總統 阿魯瓦羅·烏里貝·貝雷斯 決定將在各政府機關及駐外大使館的國旗降半旗兩天以示哀悼。 哥倫比亞總統在發言稿中強調了教宗對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 [13] (Spanish)
古巴當局批准Jaime Lucas樞機在國家電視台做了如下講話:「這是一位保護道德26年的人... 關懷著近幾年世界各地的動亂及戰爭而道德基準都不動搖的人。」
印度總理 曼莫漢·辛格拜訪了梵蒂岡在新德里的駐印度大使館並且獻上深摯的哀悼。 [14]
在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伊莉莎白二世 表達她"最深的悲傷" 於若望‧保祿二世,並且將記得祂在推動世界和平的努力。 英國首相 布萊爾 表示世界失去了一位"備受尊敬與信賴的"宗教領袖。 [15]
白宮的國旗及美國各地懸掛的國旗都被要求降半旗直至若望‧保祿二世下葬那天晚上。 [16] 總統 布希表達他對此事的遺憾並且表示失去了一位「人類自由的領導」,「數百萬美國人的鼓勵者」 和 「世代英雄」。 [17]
其他許多非天主教國家的元首也對此表達哀悼。
大若望
·保祿自若望·保祿二世逝世之時起,梵蒂岡地一部分神職人員就將他稱作大若望·保祿(John Paul the Great,根據大利奧,Leo the Great-即聖良一世,St. Leo I-暫譯)。安傑洛·索達諾樞機在為其安魂彌撒寫的佈道詞中也如此稱呼教宗。這是歷史上第四位獲此稱號的教宗,也是第一個千年以來的第一次。義大利報紙《晚郵報》甚至稱他為「最偉大者」。天主教法典學者宣稱,將以為教宗冠以「大」的名號並無官方程序,只要該稱號有一定的知名度,且被持續使用,就會得到承認。
至今為止,被冠以「大」的三位教宗分別是教宗良一世,在位時間:440年–461年,他說服了匈奴王阿提拉從羅馬撤軍;格列高利一世,590年–604年,人們熟知以他命名的格列高利聖詠;以及尼各老一世, 858年–867年,他也化解了一場對羅馬的圍攻(這次是卡洛林王朝由於在解除婚姻上的分歧而發起的進攻)。
葬禮
梵蒂岡從當地時間4月4日星期一起舉行教宗的遺體告別儀式。葬禮在4月8日星期五中歐夏令時上午10:00(北京時間當日下午4:00)舉行。他被葬在位於聖伯多祿大殿地下室中的教宗墓地。
葬禮流程
參加葬禮的世界政要包括:
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布希是第一位參加羅馬天主教宗葬禮的美國總統,同時也是第一個抵達羅馬的國家元首,於4月6日晚間,在夫人蘿拉,國務卿賴斯,及兩位美國前總統老布希,柯林頓的陪同下到達。第一位在白宮會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79)的美國領導人吉米·卡特並未隨行,原因是梵蒂岡最多只允許5人為一組的代表團。(此次大約有200個代表團出席8日上午的葬禮)。
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於4月7日下午,率領代表團由中正機場搭機前往羅馬,於葬禮結束後搭機返台。
封聖過程
2009年12月19日列為可敬者。2011年5月1日被冊封爲真福。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著作的通諭
「活於感恩祭的教會」通諭Ecclesia De Eucharistia - On the Eucharist in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Church 2003年4月17日
「一百周年」通諭 Centesimus Annus - On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Pope Leo XIII's 「新事」Rerum Novarum - On Capitol and Labor; On Catholic social teaching 1991年5月1日
「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諭 Dives in Misericordia - The Father of mercies and God of all comfort 1980年11月30日
「主及賦予生命者」通諭 Dominum et Vivificantem - The Lord and Giver of Life 1986年5月18日
「生命的福音」通諭 Evangelium Vitae - 1995年3月25日
「信仰與理性」通諭 Fides et Ratio - 1998年9月14日
「論人的工作」通諭 Laborem Exercens - 1981年9月14日
「人類救主」通諭 Redemptor Hominis - The Redeemer of Man 1979年3月4日
「救主之母」通諭 Redemptoris Mater - Mother of the Redeemer 1987年3月25日
「救主的使命」通諭 Redemptoris Missio - On the Permanent Validity of the Church's Missionary Mandate 1990年12月7日
「斯拉夫人的使徒」通諭 Slavorum Apostoli -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Sts. Cyril and Methodius 1985年6月2日
「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 Sollicitudo Rei Socialis 1987年12月30日
「願他們合而為一」通諭 Ut Unum Sint - On Commitment to 大公主義 1995年5月25日
「真理的光輝」通諭 Veritatis Splendor - The Splendor of Truth - Regarding Certain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the Church's Moral Teaching 1993年8月6日
注釋與參考文獻
1.^ IPA /ˈkarɔl ˈjuzef vɔjˈtɨwa/
2.^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於5月1日被冊封爲真福
3.^ 前蘇聯當局策劃刺殺教宗事件
4.^ 2005年4月1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1]
5.^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2005年3月31日[2]
6.^ D'Emilio, 2005 link
7.^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2005年4月2日[3]
8.^ 梵蒂岡網站, 4月4日, 2005年 [4]
9.^ 路透社, 4月3日, 2005年 [5]
外部連結
若望·保祿二世維基新聞相關報導:
若望保祿二世逝世一週年 天主教徒悼念CNN - Biography of Pope John Paul II (英文)
著作 (英文)
http://popejohnpaul.com (英文)
聖座網站 www.vatican.va
尋求各文化間的對話──評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新著《跨越希望的門檻》,復旦大學哲學系張慶熊
[編輯] 參見教宗選舉
2005年梵蒂岡教宗選舉
羅馬天主教
歷任教宗列表
頭十位在位最長的教宗列表
教宗預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A5%E6%9C%9B%E4%BF%9D%E7%A5%BF%E4%BA%8C%E4%B8%96

教宗 維基百科  

頭銜
教宗的完整頭銜是:「羅馬主教、耶穌基督代表、宗徒長之繼承人、普世教會最高教長、義大利首席主教、羅馬教省總主教及都主教、梵蒂岡城邦元首及天主眾仆之仆」。教會很少會使用這個完整的頭銜。天主教認為教宗為初任羅馬主教,耶穌的知名弟子聖伯多祿的後繼,因此一開始稱呼他為「伯多祿之代表」,直到5世紀時才改稱為目前這更具權威的「基督之代表」(2006年《宗座年鑒》刪除了「西方宗主教」的稱呼,對上一次修訂為1969年。當時教宗保祿六世把「天主眾仆之仆」加於名號之中,並刪除了「光榮在位」的語句)。
職權
除了教宗的宗教職務之外,教宗也是擁有獨立主權的梵蒂岡的國家元首。該國由稱為「聖座」(Sancta Sedes)的主權實體管理。梵蒂岡整個被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包圍,在1870年之前,教宗統治的區域一度拓展到整個義大利中部,其領土,即教廷國,被稱為「聖伯多祿的遺產」。儘管授予教宗對這些領土的統轄權的文件,也就是所謂的君士坦丁禦賜教產諭,在15世紀被證明是偽造的,教宗對教廷國的統治還是延續到了1870年義大利統一的時候,而義大利王國和教宗之間最終的政治協議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蘭條約才得以實現。1948年通過的義大利共和國憲法,再次確定該協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近況
在2005年4月2日到2005年4月18日,教宗的職位空缺,這種情況稱為宗座出缺(sede vacante)。前任教宗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他於1978年58歲時被選為教宗,也是自哈德良六世(1522年-1523年間在位)以來首位被選為教宗的非義大利人。
若望保祿二世於2005年4月2日19:37(UTC)逝世,享年84歲。在4月18日開始的教宗選舉(conclave)中,用了不足24小時,就選出德國籍樞機主教約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作為新教宗,是為本篤十六世。
辭源
早在三世紀,亞歷山大港主教對埃及的各主教實行了集權控制,有意識地仿效羅馬主教的管轄方式。在尼吉亞大公會議後,羅馬主教立即授予亞歷山大港大主教以管轄的優先權,並使用了「亞歷山大港教宗」的稱號,該稱號現在演變成為希臘正教的「亞歷山大港及全非洲教宗及宗主教」以及科普特教會的「亞歷山大港及宗徒聖馬可之座的教宗」。
拉丁文的「教宗」「papa」源自希臘文的「πάππας」,原意為「父親」,起初用於對任何司鐸或主教親暱的稱呼。
在四世紀或五世紀的時候,「πάππας」在西羅馬帝國仍頻繁地用於稱呼主教,儘管它已經開始逐漸轉變成現代的用途,即局限於稱呼羅馬主教,而在東羅馬帝國,尤其是在希臘和俄羅斯,司鐸仍然被成為「πάππας」。天主教教會內一直沿用「教宗」的名稱,教會外也有翻譯為「教皇」、「眾僕之僕人」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9%A6%AC%E4%B8%BB%E6%95%99

教皇

   教皇按照天主教會的傳統說法,耶穌基督的第一個門徒彼得乃衆門徒之首,他于傳教過程中去羅馬擔任了羅馬教會的第一任主教。從此,羅馬主教均爲伯多祿的繼位人,其地位因而也在其他主教之上。這便是“教皇制”的由來。所以,“教皇”的全稱爲“羅馬教區主教、羅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岡君主、教皇”,亦稱“宗徒彼得的繼位人”、 “基督在世的代表”等。現代亦用來指某一思想,組織的精神領袖。
  簡介
教皇亦稱“教宗”[1],譯自拉丁文pope, 源于希臘文πάππας,意指“爸爸”,最初本爲古代天主教對其神職人員的一般尊稱,至今在東派教會中仍有以此稱神父者。天主教成爲羅馬帝國國教後,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曆山大裏亞、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地的主教均用此稱謂來表示其宗主教之銜,而羅馬主教認爲此銜僅指西部教會的領袖。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主教成爲西方教會中的最高首領,加之756年法蘭克王丕平“獻土”後又在意大利形成“教皇國”世俗政權,“papa"這一稱謂遂逐漸爲羅馬主教所獨有,開始構成“教皇”之涵義。到11世紀時,羅馬主教格列高利七世獨占“papa"之稱,從而正式形成了西方羅馬天主教會的教皇制度。 “papa"一詞也就作爲“教皇”之專稱沿用下來,即今日英語中的“pope”、德語中的“Papst“和法語中的“pape”。
    在天主教會的教階體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權和司法權,能制定或廢除教會法規,指定人員組成教廷,創立教區,任命主教,而且“在倫理和信仰上永無謬誤”。在11世紀前,教皇須經世俗君主或意大利貴族遴選或認可。尼古拉二世登基後于1059年決定教皇由樞機主教選舉産生,但須得到法蘭克王亨利一世及其繼位者的認可。直到1179年第三次拉特蘭會議和1274年第二次裏昂會議兩次確認後,才正式規定教皇可單由樞機主教選舉産生,不過仍須承認法、西、奧三國君主對候選人具有否決權。20世紀初,庇護十世廢除了這種世俗君主的否決權。1914年,本篤十五世遂成爲單由樞機主教選爲教皇的第一人。教皇當選後任職終身,不受罷免,但可自行辭職。
   教宗的頭銜包括“羅馬主教,基督之代表,衆門徒之主之後繼者,最高祭司(教宗),西方之宗主教,意大利首席主教(主教長),羅馬省大主教及都主教(總主教),梵蒂岡國元首及上帝之衆仆人之仆人”(Episcopus Romanus, Vicarius Christi, Successor principis apostolorum, Pontifex Maximus, Patriarcha Occidentis, Primatus Italiae, Archiepiscopus ac metropolitanus provinciae ecclesiasticae Romanae, Princeps sui iuris civitatis Vaticanae, Servus Servorum Dei)。教會很少會使用這個完整的頭銜。天主教認爲教宗爲初任羅馬主教聖伯多祿的後繼,因此一開始稱呼他爲“伯多祿之代表”,直到西元5世紀時才改稱爲目前這更具權威的“基督之代表”(2006年《宗座年鑒》刪除了“西方宗主教”的稱呼,對上一次修訂爲1969年。當時教宗保祿六世把“天主衆仆之仆”加于名號之中,並刪除了“光榮在位”的句語)。   除了他的宗教職務之外,教宗也是擁有獨立主權的梵蒂岡的國家元首。該國又被稱爲“聖座”(Sancta Sedes)。梵蒂岡整個被羅馬城包圍,在1870年之前,教宗統治的區域一度拓展到整個意大利中部,其領土,即教廷國,被稱爲“聖伯多祿的遺産”。盡管授予教宗對這些領土的統轄權的文件,也就是所謂的君士坦丁禦賜教産諭,在15世紀被證明是僞造的,教宗對教廷國的統治還是延續到了1870年意大利統一的時候,而意大利王國和教宗之間最終的政治協議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蘭協定才得以實現。1948年通過的意大利共和國憲法,再次確定該協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2005年4月2日到2005年4月18日,教宗的職位空缺,這種情況稱爲宗座出缺(sede vacante)。前任教宗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他于1978年58歲時被選爲教宗,也是自亞德六世(1522年-1523年間在位)以來首位被選爲教宗的非意大利人。
  若望保祿二世于 2005年4月2日19:37GMT 逝世,享年84歲。在4月18日開始的教宗選舉(conclave)中,用了不足24小時,就選出德國籍樞機主教約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作爲新教宗,是爲本篤十六世。
  辭源
拉丁文的“教宗”“papa”源自希臘文的“πάππας”,原意爲“父親”,起初用于對任何司鐸或主教親昵的稱呼。在四世紀或五世紀的時候,“πάππας”在西羅馬帝國仍頻繁地用于稱呼主教,盡管它已經開始逐漸轉變成現代的用途,即局限于稱呼羅馬主教,而在東羅馬帝國,尤其是在希臘和俄羅斯,司鐸仍然被成爲“πάππας”。天主教會內一直沿用“教宗”的名稱,教會外也有翻譯爲“教皇”、“衆仆人的仆人”等。
   早在三世紀,亞曆山大裏亞主教對埃及的各副主教實行了集權控制,有意識地仿效羅馬主教的管轄方式。在尼吉亞大公會議後,羅馬主教立即授予亞曆山大裏亞大主教以管轄的優先權,並使用了“亞曆山大裏亞教宗”的稱號,該稱號現在演變成爲希臘正教的“亞曆山大裏亞及全非洲教宗及宗主教”以及哥普特教會的“亞曆山大裏亞及宗徒聖馬可之座的教宗”
  天主教法典
0331   羅馬教會主教享有主單獨賜給宗徒之長伯鐸的職位,此職位亦應傳遞于其繼承人,因此教宗爲世界主教團的首領、基督的代表、普世教會在現世的牧人;因此由于此職務,他在普世教會內享有最高的、完全的、直接的職權,且得經常自由行使之。
0332  1項-羅馬教宗由于其本人接受合法選舉,同時已被祝聖爲主教,而獲得教會完滿的及最高的權力。故此當選教宗者,如已是主教,其接受的當時即獲得此權力,如當選者尚非主教,應立即祝聖爲主教。   2項-教宗如辭職,其辭職得自由爲之,且應適當表明,始能生效,但不需要任何人接受。
0333  1項-教宗由于其職位,不僅享有對普世教會的權力,而且對所有個別教會及其信衆擁有職權的首位,藉此,主教們對托于他們照管的個別教會所有之正職權直接權力,一並得以鞏固和保障。   2項-羅馬教宗在盡其普世教會最高牧人職務時,常與其它主教們,而且與普世教會共融聯合一起;但他有權按照教會的需要,規定執行職務的方式,即由其個人或與主教們集體執行。   3項-對教宗的判決和法令,不得上訴或訴願。
0334  教宗在盡其職務時,主教們得以各種方法提供合作力量,其中有世界主教會議。除此以外,有樞機元老之輔佐,還有其它人士,和按時機需要而設立的各種機構;這些人士和機構,都以教宗的名義和權力,爲所有教會的利益,依法律規定,盡受付托的職務。
0335  宗座出缺或完全被阻時,在普世教會治理上,任何事不可變更,但應遵守對這種情況所制訂的法律。
  教廷曆代教皇年表
  中文譯名(英文名號)*在位年代*大事記*備注
  教皇國形成前
1 聖伯多祿(聖彼得)(St.Peter)*41-66*加利肋亞人,耶穌立爲宗徒之長*本名西滿(Simon)教會中心從耶路撒冷移至羅馬
  2 聖李諾(St.Linus)*67-79*意大利人,生于TOSCANO
   3 聖格肋多(St.Anencletus)*79-90*羅馬人
   4 克雷芒一世(St .Clement Ⅰ )*90-99*羅馬宗室,充軍到PONTUS
   5 聖厄瓦理斯多(St.Evaristus)*99-107*希臘人,生于安提約基
   6 亞曆山大一世(St.AlexanderⅠ)*107-116*羅馬人
   7 西斯科特一世(St.SixtusⅠ)*116-125*羅馬人
   8 泰萊斯福魯斯(St.Telesphorus)*125-138*希臘人
   9 西吉諾斯(St.Hyginus)*138-142*希臘人,生于雅典
   10 庇護一世(St.PiusⅠ)*142-155*APUILEA人,其弟HERMAS著牧人書
   11 阿尼塞圖斯((St.Anicetus)*155-166*敘利亞人  聖克雷芒一世
  12 索泰爾(St.Soter)*166-174*意大利CAMPANIA人*人稱仁慈教宗
  13 埃留提利烏斯(St.Eleutherus)*174-189*希臘人,棄絕MONRANUS  
 14 維克托一世(St.VictorⅠ)*189-199*非洲人,棄絕THEODOTUS,訂複活節
   15 澤菲利努斯(St.Zephyrinus)*199-217*羅馬人,重申對MONRANUS之罰
   16 加裏斯都一世(St.CalixtusⅠ)*217-222*羅馬人,希波利特與之對立
   17 烏爾班一世(St.UrbanⅠ)*222-230*羅馬人
   18 龐提安(St.Pontian)*230-235*羅馬,與希波利特和解,同致命
   19 安特魯斯(St.Anterus)*235-236*希臘人
   20 法比昂(St.Fabian)*236-250*羅馬人
   21 科爾內留斯(St.Cornelius)*251-253*羅馬人,反諾維西安嚴厲主義
  22 盧西烏斯一世(St.LuciusⅠ)*253-254*羅馬人,被VALERIAN充軍
  23 司提反一世(St.StephanⅠ)*254-257*羅馬人,反西彼廉領洗需寵愛說
   24 西克斯圖斯二世(St.SixtusⅡ)*257-258*希臘人
   25迪奧西尼(St.Dionysius Romanus)*259-268*希臘人
   26 菲利克斯一世(St.FelixⅠ)*269-274*羅馬人
   27 優迪基安(St.Eutychian)*275-283*LUNENSIS
   28 加伊烏斯(St.Cajus)*283-296*達爾馬提人(今南斯拉夫)
   29 馬爾塞林努斯(St.Marcellinus)*296-304*羅馬人
   30 馬爾塞魯斯一世(St.MarcellusⅠ)*307-308*羅馬人
   31 歐瑟比(St.Eusebius)*310-310*希臘人
   32 米爾提亞德斯(St.Miltiades)*311-314*非洲人
   33 西爾維斯特一世(St.SilvesterⅠ)*314-335*羅馬人君士坦丁瞻禮,尼西亞定禮
   34 聖馬克(St.Mark)336-336*羅馬人撒丁會議,東西分歧
   35 尤利烏斯一世(St.JuliusⅠ)*337-352*羅馬人,在安提阿會上支持亞達納削
   36 利貝裏烏斯(Liberius)*352-366*羅馬人*第一個沒被封爲聖人的教宗
   37 達馬蘇斯一世(St.DamasusⅠ)*366-384*西班牙人,羅馬議會除異端譯經
   38 西利修斯(St.Siricius)*384-399*羅馬人,強調羅馬首位
   39 阿納斯塔修斯一世(St.AnastasiusⅠ)*399-401*羅馬人,引證伯多祿(St.Peter)爲主之磐石
  40 英諾森一世(St.InnocentⅠ)*401-417*ALBANO人,羅馬主教接伯多祿位
   41 索西穆斯(St.Zosimus)*417-418*希臘人
   42 蔔尼法斯一世(St.BonifaceⅠ)*418-422*羅馬人
   43 切萊斯廷一世(St.CelestineⅠ)*422-432*CAMPANIA人,譴責聶斯多略
  44 西克斯圖斯三世(St.SixtusⅢ)*432-440*羅馬人
   45 利奧一世(St.LeoⅠ)*440-461*TOSCAUO人,反一性論,退阿提拉,強調羅馬主教首位*大教皇
  46 奚拉裏(St.Hilary)*461-468*撒丁人
   47 辛普利修斯(St.Simplicius)*468-483*TIUOLI人
   48 菲利克斯三世(St.FelexⅢ)*483-492*羅馬人,棄絕裂教
   49 基拉西烏斯一世(St.GelasiusⅠ)*492-496*非洲人,強調教會不屬俗權
   50 阿納斯塔斯二世(St.AnastasiusⅡ)*496-498*羅馬人,法蘭克人進教
  51 西馬庫斯(St.Symmachus)*498-514*撒丁人
  52 何爾米斯達斯(St.Hormisdes)*514-523*FRUSINAS*西爾維留斯的父親
   53 聖若望一世(St.JohnⅠ)*523-526*約翰一世TOSCANO人,致命  聖若望一世
  54 菲利克斯四世(St.FelixⅣ)*526-530*聖本篤立修會
   55 蔔尼法斯二世(St.bonifaceⅡ)*530-532*羅馬人*第1位日耳曼籍教宗
   56 約翰二世(St.JohnⅡ)*533-535*羅馬人猶斯弟年公布法典
   57 阿加佩圖斯一世(St.AgapetusⅠ)*535-536*羅馬人
   58 西爾維留斯(St.silverius)*536-537*致命*聖赫爾米斯達的兒子
   59 維吉裏(Vigilius)*537-555*羅馬日恩,反猶斯弟年君城議會
   60 貝拉吉一世(PelagiusⅠ)*556-561*羅馬人
   61 約翰三世(JohnⅢ)*561-574*羅馬人
   62 本尼狄克一世(BenedictⅠ)*575-579*羅馬人
   63 貝拉吉二世(PelagiusⅡ)*579-590*羅馬人,托來多議會
  64 格列高利一世(St.GregoryⅠ)*590-604*羅馬人,建隱院派教士,訂聖歌,著訓言。聖格列高利一世大教皇。
    65 薩比尼安(Sabinian)*604-606*TASCANO人
   66 蔔尼法斯三世(BonifaceⅢ)*607-607*羅馬人
   67 蔔尼法斯四世(St.BonifaceⅣ)*608-615*ABRUZZI人
   68 狄烏迪第(St.deusdedit)*615-618*羅馬人
   69 蔔尼法斯五世(BonifaceⅤ)*619-625*NEOPOLITANUS
   70 霍諾留斯一世(HonoriusⅠ)*625-638*洪諾留一世GAPUA人,同意SERGIUS說
   71 塞維裏努斯(Severinus)*640-640*羅馬人
   72 約翰四世(JohnⅣ)*640-642*達爾馬提人
   73 狄奧多爾一世(TheodoreⅠ)*642-649*希臘人,拉特郎會議
   74 馬丁一世(St.MartinⅠ)*649-653*充軍致命,會議棄一志論
   75 尤金一世(St.EugeneⅠ)*654-657*羅馬人
   76 維塔利安(St.Vetalian)*657-572*SIGNIA人
   77 阿德奧達圖斯(AdeotatusⅡ)*672-676*羅馬人
   78 多努斯(Donus)*676-678*羅馬人
   79 阿加托(St.Agarho)*678-681*西西裏人,君城會議III
  80 利奧二世(St.LeoⅡ)*682-683*西西裏人,同意會議議案,駁HONORIUS
   81 本尼狄克二世(St.BenedictⅡ)*684-685*羅馬人
   82 約翰五世(JohnⅤ)*685-686*敘利亞人生于安提約基
   83 科農(Conon)*686-687*TIEISCO人
   84 塞爾吉烏斯一世(St.SergiusⅠ)*687-701*敘利亞人,生于安提約基
   85 約翰六世(JohnⅥ)*701-705*希臘人
   86 約翰七世(JohnⅦ)*705-707*希臘人
   87 西辛尼烏斯(Sisinnius)*708-708*敘利亞人
   88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Ⅰ)*708-715*敘利亞人
   89 格列高利二世(St.GregoryⅡ)*715-731*羅馬人,派波尼法爵去德傳教
   90 聖格列高利三世(St.GregoryⅢ)*731-741*敘利亞人,擢波尼法爵總主教
   91 紮迦利(St.Zachory)*741-752*希臘人
     ※91 1\2 司提反二世*752.3.23-752.3.25.*曆任教皇中在位最短的一個,只有僅三天,因爲中風突然離世.由于在位時期太短,使他未能在死前趕及進行就任儀式,使得一些天主教曆史書籍不承認司提反二世爲教皇,稱下任教宗司提反三世爲司提反二世.因此由司提反三世至司提反十世的八位教皇也分別順序稱爲司提反二世至司提反九世
    92 司提反二世(StephanⅡ)*752-757*羅馬人,給丕平王加冕得贈地
   93 保羅一世(St.paulⅠ)*757-767*羅馬人
   94 司提反三世(StephanⅢ)*768-772*西西裏人
   95 阿德裏安一世(AdrianⅠ)*772-795*羅馬人,尼西亞會議,大加祿建校
   96 利奧三世(St.LeoⅢ)*795-816*羅馬人
   97 司提反四世(StephanⅣ)*816-817*羅馬人
   98 帕斯加爾一世(St.PaschalⅠ)*817-824*羅馬人
   99 尤金二世(EugeneⅡ)*824-827*羅馬人,被奉爲窮人主保
   100 瓦倫廷(Valentine)*827-827*羅馬人
   101 格列高利四世(GregoryⅣ)* 827-844*羅馬人
   102 塞爾吉烏斯二世(SergiusⅡ)*844-847*羅馬人
   103 利奧四世(St.LeoⅣ)*847-855*羅馬人,振興教會,反撒拉森人
   104 本尼狄克三世(BenedictⅢ)*855-858*羅馬人
   105 尼古拉一世(St.NicholasⅠ)*858-867*羅馬人,維護教權,罰PHOTIUS*大教皇
   106 阿德裏安二世(AdrianⅡ)*867-872*羅馬人,君城第四會議
   107 約翰八世(JohnⅧ)*872-882*羅馬人,唯一由教宗祝聖的英王
   108 馬裏努斯一世(MarinusⅠ)*882-884*GALLESE人
   109 阿德裏安三世(AdrianⅢ)*884-885*羅馬人
   110 司提反五世(StephanⅤ)*885-891*羅馬人
   111 福爾摩蘇斯(Formosus)*891-896*PONTUS人,引德王反對SPOLET黨,審FORMOSUS*死後屍骨被斯德望六世起出審判
   112 蔔尼法斯六世(BonifaceⅥ)*896-896*羅馬人
   113 司提反六世(StephanⅥ)*896-897*羅馬人
   114 羅馬努斯(Romanus)*897-897*GALLESE人
   115 狄奧多爾二世(TheodoreⅡ)*897-897*羅馬人
   116 約翰九世(JohnⅨ)*898-900*TIVOLI人
   117 本尼狄克四世(BenedictⅣ)*900-903*ALDEA人
   118 利奧五世(LeoⅤ)*903-903*羅馬人*被關入監獄和謀殺
   119 克裏斯托弗(Christopher)*903-904*羅馬人
   120 塞爾吉烏斯三世(SergiusⅢ)*904-911*羅以人,受制于THEODO, "娼婦政治"開始
   121 阿納斯塔斯三世(AnastasiusⅢ)*911-913*羅馬人
   122 蘭多(Lando)*913-914*SABINA人*可能是最後一個有獨特稱號的教宗
   123 約翰十世(JohnⅩ)*914-928*I MOLA 人,驅撒拉森人與南意
   124 利奧六世(LeoⅥ)*928-928*羅馬人
   125 斯德望七世(StephanⅦ)*929-931*羅馬人,受制于ALBERIC司提反八世
   126 約翰十一世(JohnⅪ)*931-935*羅馬人
   127 利奧七世(LeoⅦ)*936-939*羅馬人,受制于ALBERIC
   128 司提反八世(StephanⅧ)*939-942*羅馬人,受制于ALBERIC
   129 馬裏努斯二世(MarinusⅡ)*942-946*羅馬人,受制于ALBERIC
  130 阿加佩圖斯二世(AgapetusⅡ)*946-955*羅馬人,俄王聖OLGGA領洗
   131 約翰十二世(JohnⅫ)*955-963若望十二世*給德皇OTTO加冕*被謀殺,"娼婦政治"結束
   132 利奧八世(LeoⅧ)*963-965*羅馬人,OTTO主持選舉*複位
   133 本尼狄克五世(BenedictⅤ)*964-964*羅馬人
   134 約翰十三世(JohnⅩⅢ)*965-972*羅馬人若望十三世
   135 本尼狄克六世(BenedictⅥ)*973-974*羅馬人*被謀殺
   136 本尼狄克七世(BenedictⅦ)*974-983*羅馬人,在OTTO助下被選,思改革
   137 約翰十四世(JohnⅩⅣ)*983-984*PETRUS PAPIENSIS
   138 蔔尼法斯七世(BonifaceⅦ)*984-985*爲CREOCENTIUS家族所立
   139 約翰十五世(JohnⅩⅤ)*985-996*羅馬人
   140 格列高利五世(GregoryⅤ)*996-999*加冕OTTO III,改革教會*第1位德國籍教宗
   141 西爾維斯特二世(SilvesterⅡ)*999-1003*羅馬人*第1位法國籍教宗
   142 約翰十七世(JohnⅩⅦ)*1003-1003*羅馬人
   143 約翰十八世(JohnⅩⅧ)*1004-1009*羅馬人
   144 塞爾吉烏斯四世(SergiusⅣ思齊四世)*1009-1012*羅馬人*東方分裂,
   145 本尼狄克八世(BenedictⅧ)*1012-1024*爲亨利二世聖帝加冕   146 若望十九世(JohnⅩⅨ)*1024-1032*會議棄絕阿爾比異端
   147 本尼狄克九世(BenedictⅨ) 1032-1044*幼年登基*※其間與西爾維斯特三世(SilvesterⅢ*羅馬人)輪流在位,但西爾維斯特三世選舉有效性被質疑,顧西爾維斯特三世不被認爲是正式教宗,提供其名號僅供參考※
   148 格列高利六世(GregoryⅥ)*1045-1046*羅馬人,欲從本篤手中解放教會
   149 克雷芒二世(ClementⅡ)*1046-1047*德人,SAXONY議會廢三教宗之立*第2位德國籍教宗
   150 達馬蘇斯二世(DamasusⅡ)*1048-1048*德國巴伐利亞人*第3位德國籍教宗
   151 利奧九世(LeoⅨ)*1049-1054*亞爾薩斯人,進行改革,恢複教權*第4位德國籍教宗
   152 維克托二世(VictorⅡ)*1055-1057*德國人,爲亨利三世擁立*第5位德國籍教宗
   153 司提反九世(StephanⅨ)*1057-1058*洛林人*第2位法國籍教宗和第6位德國籍教宗
   154 本尼狄克十世(BenedictⅩ)*1058-1059*洛林人
   155 尼古拉二世(NicholasⅡ)*1058-1061*布艮地人,教宗由樞機選舉*第3位法國籍教宗
   156 亞曆山大二世(AlexanderⅡ)*1061-1073*米蘭人
   157 格列高利七世(St.GregoryⅦ)*1073-1085*TOSCANO人,恢複教權,罰德皇亨利
   158 維克托三世(VictorⅢ)*1086-1087*BENEVENTO人
   159 烏爾班二世(UrbanⅡ)*1088-1099*法國人,維教權,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第4位  烏爾班二世法國籍教宗
   160 帕斯加爾二世(PaschalⅡ)*1099-1118*AVENNA人,與亨利四世立約,廢教會封建
   161 基拉西烏斯二世(GelasiusⅡ)*1118-1119*GAETA人
   162 加裏斯都二世(GalixtusⅡ)*1119-1124*布艮地人(法)拉特郎大公議會*第5位法國籍教宗,在1123年舉行第一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3 洪諾留二世(HonoriusⅡ)*1124-1130*IMOLA人
   164 英諾森二世(InnocentⅡ)*1130-1143*羅馬人,拉特朗II會議*在1139年舉行第二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5 切萊斯廷二世(CelestineⅡ)*1143-1144*CITTA DI CASTELO人
   166 盧西烏斯二世(LuciusⅡ)*1144-1145*波羅尼亞人
   167 尤金三世(EugeneⅢ)*1145-1153*比薩人,蘭斯議會修訂修女會規
   168 阿納斯塔斯四世(AnastasiusⅣ)*1153-1154*羅馬人
   169 阿德裏安四世(AdrianⅣ)*1154-1159*LANGLEY人*唯一的英國教宗
   170 亞曆山大三世(AlexanderⅢ)*1159-1181*瑟納人,與德皇爭保留列聖品權*在1179年舉行第三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1 盧西烏斯三世(LuciusⅢ)*1181-1185*路卡人,棄絕瓦爾登異端
   172 烏爾班三世(UrbanⅢ)*1185-1187*米蘭人
   173 格列高利八世(GregoryⅧ)*1187-1187*BENEVENTA人
   174 克雷芒三世(ClementⅢ)*1187-1191*羅馬人
   175 切萊斯廷三世(CelestineⅢ)*1191-1198*羅馬人,年老登基
   176 英諾森三世(InnocentⅢ)*1198-1216*教權極盛諸國臣服,十字軍,拉特郎第四  英諾森三世次大會,會議訂聖體規每年一次*在1215年舉行第四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7 洪諾留三世(HonoriusⅢ)*1216-1227*羅馬人反對阿爾比,批准方濟各和聖多明我會
   178 格列高利九世(GregoryⅨ)*1227-1241*與德肋特烈合,又絕之
179 切萊斯廷四世(CelestineⅣ)*1241-1241*米蘭人
   180 英諾森四世(InnocentⅣ)*1243-1254*熱諾亞人,裏昂會議棄絕肋特烈*在1245年舉行第一屆裏昂大公會議
   181 亞曆山大四世(AlexanderⅣ)*1254-1261*ANAGNI人
   182 烏爾班四世(UrbanⅣ)*1261-1264*TROGES人*第6位法國籍教宗
   183 克雷芒四世(ClementⅣ)*1265-1268*法國人*第7位法國籍教宗
   184 格列高利十世(GregoryⅩ)*1271-1276*意大利人,訂秘密選舉教宗法*在1274年舉行第二屆裏昂大公會議
   185 英諾森五世(InnocentⅤ)*1276-1276*撒瓦人*第8位法國籍教宗
   186 阿德裏安五世(AdrianⅤ)*1276-1276*葡萄牙人
   187 約翰二十一世(JohnⅩⅩⅠ)*1276-1277*熱諾亞人*第一位葡萄牙籍教宗,在實驗時由于房屋倒塌而傷重不治
   188 尼古拉三世(NicholasⅢ)*1277-1280*羅馬人,制訂司鐸日課
   189 馬丁四世(MartinⅣ)*1281-1285*法國人,棄絕裂教彌額爾*第9位法國籍教宗
   190 洪諾留四世(HonoriusⅣ)*1285-1287*羅馬人
   191 尼古拉四世(NicholasⅣ)*1288-1292*意大利人
   192 切萊斯廷五世(St.CelestineⅤ)*1294-1294*意大利人
   193 蔔尼法斯八世(BonifaceⅧ)*1294-1303*意大利人,主張教權高于王權,被禁
   194 本尼狄克十一世(BenedictⅩⅠ)*1303-1304*意大利人
195 克雷芒五世(ClementⅤ)*1305-1314*法國人,移亞味農,屈從法王*教廷從羅馬遷到法國亞維農,第10位法國籍教宗,在1311年—1312年舉行維埃納大公會議
   196 若望二十二世(JohnⅩⅩⅡ)*1316-1334*與法王交惡,譴責CADURCO會議*第11位法國籍教宗
   197 本尼狄克十二世(BenedictⅩⅡ)*1334-1342*法國人,苦行士,百年戰爭起*第12位法國籍教宗
   198 克雷芒六世(ClementⅥ)*1342-1352*法國人,黑死疫橫掃歐洲*第13位法國籍教宗
   199 英諾森六世(InnocentⅥ)*1352-1362*法國人,德皇查理四世廢棄教宗選皇帝權
   200 烏爾班五世(UrbanⅤ)*1362-1370*法國人*第15位法國籍教宗
   201 格裏高利十一世(GregoryⅩⅠ)*1370-1378*法國人,返回羅馬*第16位法國籍教宗,教廷遷回羅馬
   202 烏爾班六世(UrbanⅥ)*1378-1389*那不勒斯人,法國派另選西方裂教*"教會大分裂"開始,羅馬與亞維農各立教宗
   203 蔔尼法斯九世(BonifaceⅨ)*1389-1404*那不勒斯人
   204 英諾森七世(InnocentⅦ)*1404-1406*意大利人
   205 格列高利十二世(GregoryⅩⅡ)*1406-1415*宣布退位*
   206亞裏山大五世(1409-1410)
   207 約翰二十三世(1410-1415)在1414年—1418年舉行的康司坦大公會議中退位,推舉雙方都接受的教宗馬丁五世,"教會大分裂"結束
   208 馬丁五世(MartinⅤ)*1417-1431*羅馬人,COUSTANCE議會結束分裂*在1431年舉行弗羅倫斯大公會議
   209 尤金四世(EugeneⅣ)*1431-1447*威尼斯人,反對販賣黑奴
   210 尼古拉五世(NicholasⅤ) *1447-1455*意大利人,建圖書館
   211加裏斯都三世(CalixtusⅢ)*1455-1458*西班牙人,發起十字軍*第一位西班牙籍教宗
   212 庇護二世(PiusⅡ)*1458-1464*瑟納人,自人文主義轉變
   213 保羅二世(PaulⅡ)*1464-1471*威尼斯人,反對近親主義*尤金四世的侄子
   214 西克斯圖斯四世(SixtusⅣ)*1471-1484*撒瓦人,建西斯督堂,啓用近親*方濟會的成員,建設了以他自己爲名的西斯汀教堂,招聘當時的藝術家,將早期文藝複興帶入羅馬
   215 英諾森八世(InnocentⅧ)*1484-1492*熱諾亞人,啓用近親,撲殺女巫
   216 亞曆山大六世(AlexanderⅥ)*1492-1503*西班牙人,用近親,劃分世界範圍*第2位西班牙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的侄子,號稱愛神。
   217 庇護三世(PiusⅢ)*1503-1503*瑟納人
   218尤利烏斯二世(JuliusⅡ)*1503-1513*SAVONO人,擴建聖保羅大殿,戰神教皇
   219 利奧十世(LeoⅩ)*1513-1521*佛羅倫薩人,路德叛教,智慧之神。
   220阿德裏安六世(AdrianⅥ)*1522-1523*荷蘭人主張改革*第一位荷蘭籍教宗
   221 克雷芒七世(ClementⅦ)*1523-1534*佛羅倫薩人,棄絕英王亨利八世
   222 保羅三世(PaulⅢ)*1534-1549*羅馬人,教會尊重印第安人的權利,批准耶穌會,開特裏騰會議
   223尤利烏斯三世(JuliusⅢ)*1550-1555*羅馬人,英瑪麗女王恢複與羅馬關系*1552.8聖方濟各?沙勿略抵達中國上川島
   224 馬塞勒斯二世(MarcellusⅡ)*1555-1555*意大利人
  天主教反改革時期
225 保羅四世(PaulⅣ)*1555-1559*那不勒斯人,立裁判,否認伊麗莎白女王(童貞伊麗莎白一世)
   226 庇護四世(PiusⅣ)*1559-1565*米蘭人,批准特裏騰會決議
   227 庇護五世 (PiusⅤ)*1566-1572*西班牙人,改革內部,立傳信部,勝回軍
   228 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yⅩⅢ)*1572-1585*意大利人HUGUENOT.改革立法* 1582年推行格裏曆(公曆)
   229 西克斯圖斯五世(SixtusⅤ)*1585-1590*意大利人繼續改革工作   230 烏爾班七世(UrbanⅦ)*1590-1590*羅馬人
   231 格列高利十四世(GregoryⅩⅣ)*1590-1591*意大利人
   232 英諾森九世(InnocentⅨ)*1591-1591*波羅尼亞人
   233 克雷芒八世(ClementⅧ)*1592-1605*弗羅棱斯人,利瑪竇來中國   234 利奧十一世(LeoⅩⅠ)*1605-1605*弗羅棱斯人
   235 保羅五世(PaulⅤ)*1605-1621*羅馬人,譴責英宣誓
   236 格列高列十五世(GregoryⅩⅤ)*1621-1623*波羅尼亞人
   237 烏爾班八世(UrbanⅧ)*1623-1644*弗羅棱斯人,味增爵會立
   238 英諾森十世(InnocentⅩ)*1644-1655*羅馬人,結束戰爭和平共處,罰楊塞說
   239 亞曆山大七世(AlexanderⅦ)*1655-1667*瑟納人,對中國禮儀寬容派代表
   240 克雷芒九世(ClementⅨ)*1667-1669*意大利人
   241 克雷芒十世(ClementⅩ)*1670-1676*羅馬人,英國迫害教友
   242 英諾森十一世(InnocentⅩⅠ)*1676-1689*英國陰謀處死許多教友   243 亞曆山大八世(AlexanderⅧ)*1689-1691*威尼斯人
   244 英諾森十二世(InnocentⅩⅡ)*1691-1700*那不勒斯人,嚴禁任用近親
   245 克雷芒十一世(ClementⅩⅠ)*1700-1721*意大利人,禁止中國禮儀
   246 英諾森十三世(InnocentⅩⅢ)*1721-1724*羅馬人,中國禁教,教宗主寬容
   247 本尼狄克十三世(BenedictⅩⅢ)*1724-1730*意大利人,中國教難
   248克雷芒十二世(ClementⅩⅡ)*1730-1740*弗落棱斯人,禁絕圬人黨
   249 本尼狄克十四世(BenedictⅩⅣ)*1740-1758*嚴禁中國禮儀,引起長期教難
   250 克雷芒十三世(ClementⅩⅢ)*1758-1769*威尼斯人,若瑟芬主義
   251 克雷芒十四世(ClementⅩⅣ)*1769-1774*解散耶穌會
   252 庇護六世(PiusⅥ)*1775-1799*法國革命中被劫往法國,死于彼
  253 庇護七世(PiusⅦ)*1800-1823*8.20出生于CESANA被法人劫持,恢複耶穌會,恢複傳信部
   254 利奧十二世(LeoⅩⅡ)*1823.9.28-1829.2.10*出生于FABRIANO聯結奧匈之梅特溫
   255 庇護八世(PiusⅧ)*1829.4.5-1830.9.30*出生于CIGOLI英國愛爾蘭教會獲解放
   256 格列高利十六世(GregoryⅩⅥ)*1831.2.6-18461.1*出生于BELLUNO英國牛津運動
   257 庇護九世(piusⅨ)*1846.6.21-1878.2.7*出生于SENIGALLIA無染原罪瞻禮,反唯理,梵一會議,失土地
  教皇國消失以後
258利奧十三世(LeoⅩⅢ)*1878.3.3-1903.7.20*出生于ANAGNI勞工通牒,興哲學,聖經,法國仇教
   259 庇護十世(St.PiusⅩ)*1903.8.9-1914.8.20*出生于RIESE,訂法典,重聖體,反現代主義,歐戰起
   260 本篤十五世(BenedictⅩⅤ)*1914.9.6-1922.1.22*出生于熱諾亞,促進停戰,實施新法,推動傳教
   261 庇護十一世(PiusⅩⅠ)*1922.2.12-1939.2.10*出生于米蘭,訂拉特郎和約,創進行會反法西斯西班牙內戰*與意大利簽訂拉特蘭條約,確立梵蒂岡成爲一主權國家
   262 庇護十二世(PiusⅩⅡ)*1939.3.12-1958.10.9*出生于羅馬,二次大戰從事和解,開放樞機,定聖母升天
   263 若望二十三世(JohnⅩⅩⅣ)*1958.10.28-1963.6.3*出生于BEIGAINE,主張教會開放改革,議開大會,修法典倡合一運動
   264 保祿六世(PaulⅥ)*1963.6.30-1978.8.6*出生于CONCESSIO,召開梵二,訂新禮,辦外交,出國訪問*最後一位以三重冠加冕的教宗
   265 若望?保祿一世(John PaulⅠ)*1978.9.3-1978.9.28*BELLUNO在位不足一月*首位教宗在生時自稱“一世”;首位雙名教宗.中國稱之爲“約翰?保羅一世”
   266 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Ⅱ)*1978.10.22-2005.4.2*波蘭人,生于WADOVICE,行新法重訂拉特郎和約,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遍遊世界*第一名波蘭籍教宗.中國稱之爲“約翰?保羅二世”*大教皇
   267 本篤十六世(BenedictⅩⅥ)*2005.4.24— *現任,爲第八位德國籍教宗,本名:約瑟夫?阿來士?拉辛格<Joseph Alois Ratzinger>
  敵對教皇
敵對教皇或稱對立教宗、僞教宗、反教皇,指由具爭議的教宗選舉而得到可以成爲教宗的名譽之人。由于天主教樞機團自歐洲中世紀開始負責選舉教宗,這些對立教宗通常與已被樞機團選出的人對立。一些來自較少的教會而自稱教宗之領導也可以稱爲對立教宗。
   羅馬天主教的動蕩時期中進行了具爭議的選舉。其中一些如費利克斯五世的選舉被大部分教宗選舉人士認爲無效。另外,一些如對立教宗克勉七世的選舉在選後被宣布無效。
   最早的對立教宗Hippolytus由公元3世紀的一批教會分裂人士在羅馬城選出來對抗教宗卡利克斯特一世。Hippolytus在卡利克斯特一世的承繼人龐提安陪同下被流放到薩丁島的礦場。後來Hippolytus在死前與天主教會和解,並在死後被教會封爲聖人。11世紀和12世紀,神聖羅馬皇帝和諸教宗爭持導致最多對立教宗的出現。一方面,衆皇帝經常支持對立教宗來加強自身本錢;另一方面,諸教宗亦會支持身在德國,反抗衆皇帝而宣稱擁有帝位的人來左右帝國政策。   14世紀和15世紀末,一批互相對抗的教宗被選出。其中一系被羅馬天主教會認定是教宗而另一系被認定爲對立教宗。由于出現了一衆宣稱可以成爲教宗的名譽之人,教會因而出現了混亂局面;這是導致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宗教改革的原因之一。參見基督教大分裂和對立教宗本篤十三世。
   在出現兩或三位宣稱可以成爲教宗之人的情形下,誰是教宗或誰是對立教宗並不一定清楚。而事後再從他們之中分出正僞會造成事前已出現誰是真正教宗的錯覺。各教宗的支持者可以幫助人選,但誰是教宗要看事情發展去向。   如果奉行宗座缺出論之對立教宗不計在內,自1449年起已沒有對立教宗。其他教會分裂諸如英國聖公會、舊公教會和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曾反對羅馬教廷的教義。現時羅馬天主教會認爲成爲對立教宗是對教會進行分裂的行爲,成爲對立教宗的人會自動受絕罰處分(天主教術語爲“自科絕罰”)。
  對立教皇列表
聖希波律陀 (與教會和解後殉道) 217年—235年
   諾範, 251年—258年
   費利克斯二世 355年—365年
   伍西 (Ursinus), 366年—367年
   恩賴, 418年—419年
   樂倫, 498年—499年, 501年—506年
   迪歐,530年
   德奧 (二世) (與賈利 (一世)對立), 687年
   賈利 (一世) (與德奧 (二世)對立), 687年
   Theofylact, 757年
   剛定二世, 767年—768年
   斐理  若望八世, 844年
   達西 III Bibliothecarius, 855年
   思篤, 903年—904年
   博義七世, 974年, 984年—985年
   John Filagatto (若望十六世), 997年—998年
   國瑞六世, 1012年
   思維三世, 1045年
   本篤十世, 1058年—1059年
   Pietro Cadalus (何諾二世), 1061年—1064年
   Guibert of Ravenna (克勉三世), 1080年及1084年—1100年
   鐸理, 1100年—1101年
   雅博, 1101年
   Maginulf (思維四世), 1105年—1111年
   Maurice Burdanus (國瑞八世), 1118年—1121年
   Thebaldus Buccapecuc (雷定二世) 1124年
   Pietro Pierleoni (克雷二世), 1130年—1138年
   Gregorio Conti (維篤四世), 1138年
   Ottavio di Montecelio (維篤四世), 1159年—1164年
   Guido di Crema (賈利三世), 1164年—1168年
   Giovanni of Struma (嘉理三世), 1168年—1178年
   Lanzo of Sezza (諾森三世), 1179年—1180年
   Pietro Rainalducci (尼閣五世), 在羅馬的對立教宗, 1328年—1330年   Robert of Geneva (克勉七世), 亞維農系對立教宗, 1378年9月20日 —1394年9月16日
   Pedro de Luna (本篤十三世), 亞維農系對立教宗, 1394年—1423年   Pietro Philarghi 曆山五世, 比薩系對立教宗, 1409年—1410年
   Baldassare Cosa 若望廿三世, 比薩系對立教宗, 1410年—1415年   Gil Sánchez Mu&ntilde;oz (克勉八世), 亞維農系對立教宗, 1423年—1429年   Bernard Garnier (第一位對立教宗本篤十四世), 亞維農系對立教宗, 1425年—約1429年
   Jean Carrier (第二位對立教宗本篤十四世), 亞維農系對立教宗, 1430年—約1437年   薩伏依公爵阿梅迪奧八世(稱爲費利克斯五世), 1439年11月5日—1449年4月7日
  教皇服飾
  ‍教皇是羅馬天主教裏唯一穿全白色衣服的主教,每一件白色法衣有大約30個人工縫制的扣子和扣眼,還有通常的羅馬教皇專用配件,短小的大紅色肩衣叫做 Mozzetta,罩在法袍外面,白色的無邊帽,也叫無邊便帽;還有紅色的鞋子。 羅馬的Fillipo Gammarelli 家族從1798年起就爲羅馬教皇縫制服裝,包括約翰保羅二世。Gammarelli 希望下一位教皇最終站在聖彼得長方形基督教堂的陽臺上時身穿一件合適的 Gammarelli 家族縫制的法衣。雖然意大利是對世界時裝流行趨勢最具影響力的地方之一,但梵蒂岡的服裝風格變化很謹慎。 Gammarelli 裁縫們一共要准備六套教皇法衣,三套拖地長的毛料和絲綢法袍。選舉教皇時,他們將把這些法衣送到梵蒂岡。新的教皇選舉出來之後,他將被領入附近的教堂,通常被稱爲流淚的房間。新教皇將在那裏試穿Gammarelli 制作的法衣,然後走到聖彼得的陽臺上讓全世界瞻仰。
  “教皇”與“教宗”的區別
  新聞媒體在報導約翰?保羅二世去世的消息時,有的稱他爲“教皇”,有的稱“教宗”。中國官方的稱呼以“教皇”爲主,而華人天主教徒一般稱他們的最高領袖爲“教宗”。那麽,“教皇”或“教宗”的中文用法都有什麽來曆,到底那一種說法更恰當呢?
  *POPE拉丁文原意爲父親*
到底是“教皇”還是“教宗”?或許很多人對這個問題不以爲然。說到底,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只不過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沒有多少人會真的去思考二者之間的區別。英文詞Pope可以追溯到拉丁文,原意是“父親”,是對神職人員的尊稱,相當于現在神父的意思,後來才專用于羅馬天主教的最高職位。
   天主教香港教區的羅神父表示,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也許“教宗”更符合Pope的原意。羅神父解釋說:“本來拉丁文那個字的意思就是爸爸。Pope就是爸爸,在教會裏他就是爸爸,是父親。他是我們的父親,教會本來就是一個家嗎。”
  教皇一詞是國內的翻譯,其拉丁文原文是papa,即父親之昵稱“爸爸”,並無一絲“皇帝”的意思。大陸之外通常譯爲 “教宗”,祖宗、宗廟之宗,是取其頭銜中“聖彼得繼承者”之意。
  *曆史上有不同翻法*
  Pope曆史上確實被翻譯成教皇,而曆史上的教皇曾經在歐洲擁有很大的權力和影響。清朝康熙皇帝的時候,Pope曾經被翻譯成“教化王”。那時,中國顯然不願意承認遠在天邊還有另外一位“皇帝”能夠跟大清的天子平起平坐。後來,POPE被翻譯成“教皇”。
  *大陸以外華人普遍使用教宗*
但是香港的羅神父說,他不贊成使用“教皇”這個詞。他說:“那個太政治化了,而且是一種誤會。我們爲什麽用教宗,不用教皇,以往曆史上翻譯過教皇,後來馬上改過來了,因爲教宗有一脈相傳的意思。”
  而且在羅神父眼裏,已故的教宗是非常人性化的一個人。他說:“教宗很人性,我覺得他很可愛,我用可愛。你有沒有看過他的照片他扮鬼臉的時候多可愛。”
  *大陸官方使用教皇*
  在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世界,“ 教宗”被普遍使用。 在中國大陸, 官方新聞媒體和民衆使用“教皇”。新華社的有關人員對本臺記者表示,他們今後還要繼續沿用“教皇”這個說法。
  *大陸天主教徒選擇教宗*
不過,即使是和梵蒂岡沒有正式關系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和宗教界人士也選擇使用“教宗”。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劉柏年以及其他一些天主教愛國會的官員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了“教宗” 。那麽“教宗”是不是一種統一的說法呢?劉柏年說:“教宗是教會對他的尊稱。外界有人稱他爲教皇,好像梵蒂岡有個皇帝一樣,西方也叫他Papa,我們也叫聖父。我們和各國教會一樣都稱爲教宗。”
   不過,那麽對于新華社等官方媒體仍然使用“教皇”,官方教會的劉柏年表示可以接受。他說:“他們有他們的稱呼,我們有我們的稱呼,沒有問題。”
  *也有教徒使用教皇*
  中國還有大批拒絕參加官方教會並繼續效忠羅馬教廷的地下天主教徒。在這個問題上,一位地下天主教會神父對本臺記者說,他們的神職人員一般都使用“教宗”這一稱呼。不過,很多普通信徒在私下還是稱“教皇”。
  教皇永無謬誤論
教皇在其職務上永無謬誤論(papal infallibility),天主教教義之一。即作爲至高無上的導師的教皇,在一定條件下就信仰或道德問題進行的教誨不可能謬誤的論點,其根據是:教會承擔耶穌基督教誨衆人的任務,教會既受基督委托,又得聖靈幫助,必能忠于基督的教誨。1869—1870年的第一次梵蒂岡會議在一片爭論聲中限定了幾種條件,符合這種條件,教皇“自宗座”所發表的意見才不可能謬誤。其先決條件就是,在有關信仰及道德方面,教皇發表意見時,其意圖是要求得到全體教會的絕對同意。這一教條阻礙了全世界基督教的團結,同時也是羅馬天主教神學者的爭論焦點。
   宗徒職務:主耶穌說:「你們中最大的,要成爲最小的;爲首領的,要成爲服事人的。」路22:26,宗徒們是主耶穌特選的,宗徒職務在宗徒大事錄裏常提及,十二位宗徒因爲茹達斯的背叛而缺少一個,最後大家向天主祈禱選舉了一個取代他的宗徒職務,可見宗徒職務存在的重要性。無論哪個地方哪怕一個小家庭小論壇都需要有一位主持者和管理者,更何況教會這個大家庭,何況是天主賦予人的權利。
   教宗居住在梵蒂岡城——意大利羅馬城內的一個很小的獨立國家,他是羅馬的主教。自從聖伯多祿時代起,一直有羅馬主教任教宗,教宗去世後,樞機團以天主子民的名義選舉繼任者。
  與十字軍東征
  公元11世紀,由于西歐商品貨幣關系發展,城市興起,人口增加,封建領地的收入已不能滿足封建主日益增長的享樂需求。各級封建主特別是騎士階層力圖向外擴大領地,奪取東方財富。意大利熱那亞、威尼斯等地商人則企圖排斥貿易對手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以擴大自己的商業權益。羅馬教廷是東征的鼓動者和策劃者,教皇意欲借此擴大天主教勢力,聚斂財富,並進而控制東正教。一些不滿現實、苦于饑荒的農民,也希望通過遠征擺脫日益加重的封建剝削與壓迫,尋求新的出路。當時,西亞各國和拜占庭的複雜局勢也有利于西方入侵者。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大帝國已分裂爲若幹小國,相互混戰不已。拜占庭帝國日益衰弱,無力抵禦塞爾柱突厥人的進攻,帝國皇帝邁克爾七世?杜卡斯(1067~1078在位)、阿曆克塞一世(1081~1118在位)等先後向西歐諸國君主及教皇求援,給東征以可乘之機。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南部克萊蒙召開宗教大會,以從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爲號召,煽動宗教狂熱,與會者群起響應,要求出征。因出征者衣綴十字標記,故名十字軍。從1096至1291年,十字軍東征持續近200年之久,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有八次。 在十字軍東征的曆次戰役中,歐洲的騎士們基于宗教狂熱,總是充當開路先鋒的角色。在歐洲優雅的騎士風度,全部被懲罰異教徒的瘋狂殺戮所抹煞。在1099年7月十字軍第一次占領耶路撒冷以後,在全城展開了大屠殺。阿克薩清真寺中避難的1萬多婦孺全部被十字軍士兵們刨腹剜心,伊斯蘭寺院、宮殿和民間的金銀財物被搶劫一空,許許多多的異教藝術品被毀滅。經過三天的屠城之後耶路撒冷沒留下一個非基督徒的活人,一名騎士在寫給教皇的信中描述道:“我騎馬經過街道的時候,異教徒的血沒馬腿到膝。” 隨著征服和掠奪,對黃金的貪念和渴求充斥著十字軍士兵的靈魂。其中十字軍第四次東征(1202~1204)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策劃,最初確定東征埃及,但威尼斯商人爲了自己的商業權益,采取威脅利誘手段促使十字軍改變東征方向,進攻信奉同一宗教的商業勁敵拜占庭帝國。1204年4月13日,十字軍攻占君士坦丁堡,燒殺洗劫數日,毀壞曆史文物不計其數;同年占領拜占庭在巴爾幹半島的大部領土,建立“拉丁帝國”(1261年亡)。從此,拜占庭帝國四分五裂,其商業地位爲威尼斯等所取代。這一事件充分證明了十字軍騎士是渾身沾滿了血和銅臭的邪惡強盜組織。 惡有惡報,十字軍騎士團中實力最強大財富最龐大的聖殿騎士團的下場最爲悲慘:最後一次十字軍東征結束之後,巴勒斯坦王國瓦解,聖殿騎士團被迫必須離開聖地;當騎士團的主力部隊回到法國,法王菲力普四世認爲像聖殿騎士團這樣強大的組織如果在法國境內建立,將對他的王位與整個法國有嚴重的威脅。于是在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羅馬教廷的教皇和法國國王聯合執行了一條對聖殿騎士團的秘密處決令。聖殿騎士們因爲被說成是異教徒和同性戀者而被判處死刑,失去了他們長期以來所擁有的權利。基督教大長老雅克?德沐萊被捕,他死前受盡了折磨,最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隨後幾年之內,好幾百名聖殿騎士團被處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徹底瓦解。這也是西方人對于星期五、十三號這個日子所有的不祥預兆的起源。
  教皇之城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爲“先知之地”。早在公元4世紀,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酥門徒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彼得堡教堂,成爲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公元756年,法蘭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皇。其後教皇權勢日益擴張,在意大利中部出現了以教皇爲君主的教皇國。1870年意大利統一後,教皇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意大利承認梵蒂岡爲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皇。梵蒂岡爲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教皇是梵蒂岡的首腦,施行政教合一,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權。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地處臺伯河右岸梵,整個被羅馬城包圍,面積僅有0.44平方公裏(相當于天安門廣場),常駐人口僅89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梵蒂岡有一支200名瑞士人組成的衛隊,這支衛隊于1505年,由教皇朱利奧二世組建。此外還有大約3000名世俗工人,他們是梵蒂岡的主要勞動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岡城內。 梵蒂岡也稱羅馬教廷,教廷(Sancta Sedes)是教皇及其顧問們在向下屬的全球各地的羅馬天主教會發出指令時所使用的正式名稱。作爲全球羅馬天主教會的“中央政府”,教皇授權主教委員會負責管理梵蒂岡的日常事務。梵蒂岡的法律體系是基于教會的教規,當天主教教規不適用時,則使用羅馬市的法律。 梵蒂岡可以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權國家派出外交使節,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國家派出的外交使節。但是由于國家面積太小,別國派往梵蒂岡的外交使節一般都在羅馬設大使館。這樣做所造成的一個有趣結果是,意大利駐梵蒂岡的大使館是設在本國境內的。梵蒂岡同1個國家和地區有正式外交關系,在聯合國設常駐觀察員,與中國無外交關系。
  曆史上的女教皇
  教皇應該都是男性,但是女教皇事件卻被喻爲是西方宗教史上最令人迷惑和驚奇的發現。雖然羅馬教廷方面對于她的存在矢口否認,但近現代,關于女教皇的傳聞卻常盛不衰。這位離奇的女教皇是約翰八世(JohnⅧ) 872-882 。公元872年,一位女扮男裝的修道士,被選爲教皇,稱爲約翰八世。“他”在任內離奇懷孕産下女兒,女性身份被揭穿,未知誰是女嬰父親,母女立即被逐出教廷。當局甚至發表聲明,說教皇急病身故。傳說中,母女被關進監獄後,雙雙死亡;另一說法則是米蘭公爵救美,迎娶落難女教皇,女孩成公爵千金。教廷在處理上述事件過程中,發生權力鬥爭,雖然大家一致主張掩飾真相,但保守派力主揪出“奸夫”治罪,另一派擔心“奸夫”不只一人,牽連甚廣;能走近女教皇而共赴巫山的人,地位必定非比尋常,不追究應是上策。最終,各派還是達成協議,以後凡出任要職的人員,須驗明性別,以防有人喬裝混入教廷,作出傷風敗俗的行爲。
  天主教現任教皇
  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 ),1927年4月16日-)出生于巴伐利亞. 是現任天主教教宗,本名若瑟?拉青格(又譯約瑟夫?阿來士?拉辛格,Joseph Alois Ratzinger,拉丁文:Iosephus Ratzinger),2005年4月19日被選爲教宗,2005年4月24日正式登基。之前爲德國籍樞機主教,也是有資格的樞機主教當中兩位並非由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的樞機(他是由保祿六世冊封)。他是第八位德國籍教宗,能講十種語言。原爲教廷信理部部長、宗座聖經委員會主席、國際神學委員會主席及樞機團團長。
http://baike.baidu.com/view/187054.htm

阿楨 2023-01-01 08:10:13

前後兩任教皇的理念衝突 2022-12-31

【本文來自《梵蒂岡:前任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去世,終年95歲》評論區】
本篤十六世若瑟•拉青格在神學思想上是公認的保守主義者。他反對用避孕藥和避孕套;拒絕任命女性為神父;猛烈批評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解放神學主張基督教應以爭取被壓迫、被剝削而處於“非人”的貧困中的人們獲得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解放為宗旨),將其視為披著宗教信仰外衣的政治學說。
他擔任教皇不到一周就批評英國暢銷女作家J•K. 羅琳的哈裡•波特魔幻系列小說,稱其“損害了基督教的精髓”,是“邪惡的作品”。還譴責電影《達•芬奇密碼》褻瀆基督。而以前他亦曾抨擊搖滾音樂是充斥情欲的靡靡之音。
現任教皇方濟各,恰恰是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的踐行者,作為一個真正的阿根廷人,他熱愛探戈舞和足球,當下仍是阿根廷首都聖洛倫索足球俱樂部的球迷。2017年9月,數百名保守派天主教學者與神職人員指控教皇方濟各散播異教觀點。
解放神學是拉丁美洲一種激進的天主教神學理論。20世紀60年代在拉丁美洲教會中出現了要求將天主教神學理論同社會現實相結合的思潮。擺脫一切奴役、爭取徹底解放成為普遍的社會要求,解放神學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現的。該派神學家把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經濟分析作為解釋聖經的原則,認為政治解放的根基,乃是從罪當中解放出來,強調耶穌是“解放者”,並要求神學不僅要反思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認為正是通過耶穌,才瞭解真正的解放是什麼,該如何得到真正的解放。
  相關新聞資料
羅馬教皇方濟各:北約在俄家門口狂吠導致了俄烏衝突
梵蒂岡安排教宗與習近平會面遭拒 方濟各:不理解但尊重
美國、梵蒂岡對華政策出現分歧-教宗希望延續梵中《主教任命協議》美國反對。
中梵臨時性協議2020-10-22延期兩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梵蒂岡關係--維基百科
1 背景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
3 關係斷絕
4 改革開放後
5 關係解凍
6 中華殉道聖人風波
7 本篤十六世繼任後
8 方濟各繼任後

印度神油 2020-01-13 19:42:29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圖博館 2016-09-04 10:26:49

德雷莎將封聖 修女會營運卻惹議 2016-09-03 中央社

法新社報導,德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為加爾各答擁擠貧民窟奉獻畢生,幫助當地貧病民眾。在她辭世近20年後,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去年12月批准冊封這位廣受愛戴的阿爾巴尼亞籍修女為聖徒。
  德本名宮霞(雅尼)伯亞修(Gonxhe(Agnes) Bojaxhiu),她在現在的馬其頓出生,父母親是阿爾巴尼亞人。一手創辦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建立垂死之家,讓她贏得諾貝爾和平獎及「貧民窟中的聖人」(Saint of the Gutters)稱號。
  雖然許多人早就認為她是活聖人,但直到梵蒂岡去年承認她的第2個死後奇蹟後,人道主義者德蕾莎修女封聖之路才塵埃落定。
  不過,英國作家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堪稱批評德最不遺餘力人士之1,指控她堅決反對避孕和墮胎,讓窮人處境雪上加霜。
  這位知名的無神論者1994年曾經拍攝挑釁電影「地獄天使」(Hell's Angel),批評德基於「受苦讓人更接近上帝」的信仰,而讓病患得不到基本照護。
  希欽斯在著作「宣教立場」(The MissionaryPosition)中引述德在1981年的談話,內容說:「我認為,窮人接受自己的命運,與受難的基督分享痛苦是非常美好的。」
  一些當過志工的人說,德的修道會讚美痛苦和貧窮,指控她們儘管收到數百萬美元的捐款,卻只提供最基本照顧。
  因為8年前在仁愛傳教修女會當志工時目睹所謂的缺乏照顧,龔薩雷茲(Hemley Gonzalez)於是在加爾各答自創1個非政府組織。他說仁愛傳教修女會是「1個當代邪教」(a modern-day cult)。
  他提到,那裡的修女用自來水清洗針頭,然後重複使用,並責備他們給即將死去的臨終病人理頭髮。
  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德死後迅速擴張,現在139國有758個中心、逾5000位修女。儘管如此,它仍然不透明,拒絕公開資金來源或帳戶資料,擁有大筆資金的說法不脛而走。
  不過仁愛傳教修女會斷然否認相關批評。發言人庫瑪(Sunita Kumar)駁斥所有傳言都是「垃圾」。她說:「我們怎麼管錢與外人何干?我們為何要對別人公開帳戶?德雷莎修女聚焦給窮人蓋五星級醫院。」
  儘管對德雷莎修女的看法不一,在加爾各答繼續她志業的修女們相信,持續不斷的捐款和志工,就是她們受到外界認同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