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高地》
怎在二戰影視史學插評《203高地》?
如前評《日本百年》所言:牽豬哥唄!
在評《珍珠港》時,看到美日合製的紀錄片《日本百年》《偷襲珍珠港》《血戰硫磺島》,《日本百年》提及對中(《甲午戰爭》為代表)、對俄(《203高地》為代表)之勝戰,同時開啟了日本維新自強和軍國外侵之路。
203高地
「二百三高地」(にひゃくさんこうち)是日本的戰爭片電影,於1980年由日本東映公司發行。
內容以日俄戰爭(日本方面稱為:日露戰爭)中旅順攻圍戰前在203高地為主軸,依據史實描述日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攻取此高地的故事。
日本名演員三船敏郎曾來臺灣推銷此部電影,但過去已有203高地的電影,所以此片當時被稱為新二零三高地。
此片刻意避開前後段的史實,日俄戰爭是由日本偷襲而開始。#^ - 之後在臺灣也有發行VCD,共三片,但海戰部分似乎整個被剪略,在臺灣電影分級制中歸為輔導級。
導演:舛田利雄
劇本:笠原和夫
演員:
仲代達矢(乃木希典)
あおい輝彥(小賀武志)
新沼謙治(木下九市)
湯原昌幸(梅谷喜久松)
佐藤允(牛若寅太郎)
長谷川明男(米川乙吉)
稲葉義男(伊地知幸介)
永島敏行 (乃木保典)
夏目雅子(松尾佐知)
野際陽子(乃木靜子)
丹波哲郎(兒玉源太郎)
三船敏郎(明治天皇)
松尾嘉代(昭憲皇後)
森繁久彌(伊藤博文)
神山繁(山縣有朋)
久遠利三(桂太郎)
須藤健(松方正義)
吉原正皓(寺內正毅)
平田昭彥(長岡外吏)
天知茂(金子堅太郎)
川合伸旺(小村壽太郎)
若林豪、村井國夫、愛川欽也、赤木春恵、南広、ほ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7%99%BE%E4%B8%89%E9%AB%98%E5%9C%B0
203高地
203高地是旅順口重要的戰略重地,海拔203米,故名。在日俄戰爭的時候,日軍犧牲慘重,費時長久才打下這個山。
就中國而言,203高地其實稱為白玉山,且帝俄佔領期間也另有其稱,日本1980年的電影:二百三高地,正是描述日俄戰爭中最慘烈難攻的山頭要塞攻防戰。此外日軍第三軍團司令官乃木希典大將在攻下此高地後而作了詩句,並將203以諧音方式取名為爾靈山,將爾靈山一詞用於詩句中。
此高地原本並不受重視,但由聯合艦隊參謀秋山真之少佐的建議該高地是炮擊躲在旅順港中的俄國艦隊最佳的戰略觀測點且也是旅順包圍戰中的重要關鍵.因此日俄兩國在此地展開犧牲慘烈的爭奪戰. 1904年11月由日本旭川組成的第七師團在僅僅5天的時間由1萬5千人耗減為1千人就可知戰事的慘烈程度.防守側的俄軍亦是死傷慘重.12月5日由日軍佔領後由永野修身上尉指揮的陸軍(多為水兵移籍補充)以炮擊消滅了俄國東洋艦隊.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3%E9%AB%98%E5%9C%B0
日本是一頭狼!---<203高地>觀後感
看了日本人拍攝的電影<203高地>,總的感覺就是日本就是隱伏在我們身邊的一頭狼!
1、日本人具有狼的強烈憂患意識。<203高地>反映的背景是1905年的日俄戰爭,日俄在中國爭食,殺得你死我活,<203高地>主要是描寫日軍占領旅順港中的一幕。野狼可以在大草原上生存,是因爲吃了上頓就會想著下一頓。日本有著島國憂患意識及霸占大陸的情結,在帝俄迫逼日本退出中國東北時候,當時日本內閣想到的都是日本退出大陸後,島國本土在帝俄擴張之下將不再複存,正是這種強烈的憂患意識,促使日本不惜發動戰爭。
2、日本人具有狼的冒險、偷襲本性。當時帝俄的國力及軍力是日本的10倍,但日本就是從偷襲旅順港俄軍軍艦開始了日俄大戰的,這一點從以後的日本偷襲美軍珍珠港這得到證明。日本的冒險、偷襲往往一開始都得到很大的好處。
3、日本人具有狼的野性和團結。<203高地>主要也就是宣揚了日本軍人的不怕死精神,日本軍人的不怕死不用多說了,想必地球人都知道吧。但是在電影中出征前及取得勝利後,日本群衆那種全民皆戰的狂熱,那種在普通民衆中發出高呼戰爭“萬歲”的情形,說日本人是一個喜歡和平的民族,很難讓人相信。
4、日本人具有狼的血性和殘忍。在影片中,小賀中隊長可以說是一個較爲斯文的青年軍官,出身是一個小學教師,但有一個片景就是描寫他對待戰俘的態度,要把所有的敵人都殺掉。哦,南京大屠殺真實性不容置否。
5、日本人具有狼的怕強淩弱本質。在中國大地上發動的戰爭,日本人在影片中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一句,清政府無能,任由歐州列強宰割亞洲土地,沒有辦法了,只有日本出頭才能擺平了。但在影片中,主角小賀中隊長就是一個俄國通,常常有“俄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日本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或者是“什麽什麽...夫是世界最偉大的文學家”之類的對俄贊美之詞,如果不是蘇聯沒有對日宣戰,消滅70萬的關東軍,可能不會出現這樣的片花吧。
6、觀後總結,日本就是一頭狼,血性十足,只不過這頭狼暫時被老美馴服了幾十年,還有點狗性,不會輕易攻擊別人,如果有一天,老美看不住了,放了出來,住在旁邊的人們手中不拿點槍棒什麽的防身,會受到日本這一頭狼傷害的。
http://gxpbliang.bokee.com/viewdiary.15112791.html
乃木希典
第3任臺灣總督任期1896年10月14日 – 1898年2月
前任 桂太郎 繼任 兒玉源太郎
出生 1849年12月12日逝世 1912年9月13日
日本江戸(長府藩上屋敷)現・東京都(山口縣下關市)
乃木希典(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日本陸軍上將。出生於日本長州藩 (今山口縣)藩士(下層武士)家庭,從師玉木文之進。多次參與日本內部及對外戰爭,在二戰前與東鄉平八郎一起被多數日本人奉爲“軍神”(又稱“聖將”、“武聖”)。
在戰後,由於受到司馬遼太郎作品《阪上之雲》的影響,有論者開始評價乃木希典是無能的「愚將」。黃昭堂《臺灣總督府》一書敘述了乃木希典擔任臺灣總督期間對臺灣人民的鎮壓與政治的腐敗,並批評乃木希典是個「政治無能」。不過,對於乃木希典能力的爭論,至今仍然持續。
從軍
1867年參加討幕戰爭(參見明治維新)。
1868年戊辰戰爭中隨山縣有朋征伐江戶幕府。
1875年西南戰爭(參見西鄉隆盛)中平息叛亂。
1886年—1888年赴德國留學軍事。
甲午戰爭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任第一旅團長,從廣島出發。臨行前明治天皇送行。在酒會上乃木希典賦漢詩一首獻給天皇:“肥馬大刀無所酬,皇恩空沿幾春秋。鬥瓢傾盡醉余夢,踏破支那四百州。”之後參加旅順攻堅戰。
1895年8月20日,因為戰功而被封為男爵。
臺灣總督
1896年,臺灣日治時期曾擔任臺南守備隊司令、第2師團長。10月14日任第3任總督,確立了三段警備法。任內發生高野孟矩事件,導致「日本帝國憲法是否適用於臺灣」的爭議。其母親的墳墓原位於臺北林森北路與南京東路交叉的日本人墓園。1981年遷回日本。
1898年對總督一職感到厭倦而辭職。他在對友人的信中抱怨日本佔領臺灣一事:「就像一位叫化子討到一匹馬,既不會騎,又會被馬踢」,認為臺灣是塊燙手山芋。 1902年退役。
日俄戰爭
1904年日俄戰爭中任第3集團軍司令官,並晉升爲陸軍大將。
1904年12月5日,戰場指揮官乃木希典大將駕著機槍逼迫日軍以“肉彈”戰術沖鋒肉搏,並敢死隊奪取203高地(今旅順的白玉山)。其間他的次子保典少尉戰死于203高地西北坡,而長子勝典中尉戰死于第二軍南山戰役的金州。攻下高地後日軍在頂峰修建了一個炮彈型的紀念碑。乃木希典賦漢詩紀念:“爾靈山(乃木希典爲203高地取的名,203之諧音)險豈難攀,男子功名期克堅,鐵血複山山形改,萬人齊仰爾靈山。”此碑現在仍在白玉山上。日軍12月5日傍晚開使炮轟旅順市區,及港口中帝俄退守旅順港的殘余艦隊.
1905年1月,日軍占領了203高地之後從山上向旅順城區和港口猛轟,停泊在港裏的俄艦全被擊毀。俄軍的城防司令也被炸死。俄軍遼東地區總司令官施特塞爾投降。3月參加了奉天會戰。
日俄戰爭中的一段時期,乃木希典因病由兒玉源太郎代爲指揮。有人認爲若非如此,旅順也攻不下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乃木正是因為在203高地作戰不力,才被換下來由兒玉源太郎指揮)
戰爭期間,他寫下了一首漢詩:“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1906年被任命爲軍事參議官。
1907年,因戰功而昇為伯爵。
由於在旅順攻打戰中日軍死傷慘重,因此當時乃木已起自殺請罪之念,並向明治天皇請辭。但明治天皇不許,並任命為學習院院長,負責教導皇孫裕仁(即後來昭和天皇)。乃木希典於學習院院長任內,推行軍事式教育,而且對裕仁亦很嚴格。據說當時明治天皇命乃木希典任院長時曾說過「你為朕失去了兩個兒子,現在朕將這班孩子交給你。」乃木希典其後一直任學習院院長至殉死。現在學習院大學內仍留有當時的學生宿舍一部份,並命名為「乃木館」。
殉死
1912年明治天皇大葬,乃木希典殺死妻子之後切腹自殺,爲天皇殉節。
殉死的影響
乃木希典爲天皇自殺,被日本人稱爲“殉死”。乃木希典也成了“武士道”精神的象征。死後當局爲他在其故居等多地建“乃木神社”,宣傳武士道精神。
自殺當日之乃木夫妻乃木希典的殉死後來被許多日本作家作爲題材寫進文學作品中,如:
森鷗外的《興津?彌五右衛門的遺書》
夏目漱石的《心》
三島由紀夫的《憂國》
司馬遼太郎的《殉死》
芥川龍之介的《將軍》
渡邊淳一的《靜寂之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83%E6%9C%A8%E5%B8%8C%E5%85%B8
兒玉源太郎
第4任臺灣總督任期1898年2月26日 – 1906年4月1日
前任 乃木希典 繼任 佐久間左馬太
日本陸軍大臣 任期1900年 – 1902年
前任 桂太郎 繼任 寺內正毅
出生 1852年3月16日日本山口縣
逝世 1906年7月23日日本東京市
兒玉源太郎(1852年3月16日-1906年7月23日),長州藩的支藩——德山藩出身)今山口縣),臺灣日治時期第4任總督(1898-1906)。兒玉在總督任內,也在中央身兼數職,因此在臺灣的時間很短。實際在臺灣負責政務的人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此時期奠定臺灣的近代化,被稱爲“兒玉、後藤時代”。
于明治36年兒玉(別號第三孔明)中將後繼田村怡與造爲陸軍參謀次長(參謀總長爲大山巖),日俄戰爭中兒玉源太郎升爲大將調爲滿州軍總參謀長,在203高地爭奪戰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將爲戰場總指揮。
甲午戰爭(日本方面稱爲:日清戰爭)時期擔任陸軍次官,之後獲升爲陸軍大將,後續也擔任過內務大臣、文部大臣,並受封伯爵。
擔任臺灣總督期間
1898年 乃木希典卸任,由兒玉源太郎接任臺灣總督。他帶來一位得力助手後藤新平。
1898年3月2日 後藤新平就任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長,之後此職改稱民政長官。
1899年6月 兒玉源太郎提出“有關臺灣統治的既往及將來”備忘錄,揭露經營臺灣對岸的廈門港之動機,提出在廈門設置臺灣銀行支店(分行)的想法,以此爲日本南進的策略鋪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92%E7%8E%89%E6%BA%90%E5%A4%AA%E9%83%8E
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日文:日露戦爭;俄文: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英文:Russo-Japanese War;1904年2月6日─1905年9月5日)是俄國和日本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當時的滿洲地區(即中國東北)霸權的戰爭。日俄戰爭促成日本在東北亞取得軍事優勢,並取得在朝鮮、滿洲駐軍的能力,令俄國於此的拓展受阻撓。日俄戰爭的陸上戰場是清朝領土的東北地區,而清朝政府卻被逼宣佈中立,甚至為這場戰爭專門劃出了一塊交戰區。交戰區的人民無辜地被捲入戰爭之中,造成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
起因
日俄戰爭中雙方海陸軍調動及戰況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按照馬關條約,清朝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此舉引發其他列強的睽覷。在俄國、德國、法國等國的斡旋下(「三國幹涉」),日本同意由清政府出錢贖回遼東半島。之後1896年俄國與李鴻章簽訂秘密條約,取得通過滿洲修建西伯利亞鐵路(東清鐵路)的權利。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幹涉還遼有功,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規定沙俄租借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25年。稍後又于當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續約》。1903年,橫貫北滿的東清鐵路和縱貫整個滿洲的東清鐵路南滿支線全部完工,鐵路樞紐哈爾濱成為旅順之外俄國在滿洲的第二個重要據點。從此俄國在滿洲取得極大的優勢,獨佔在中國東北的殖民利益,引發日本強烈不滿,以至戰爭。
按照日本方面的說法,在俄、德、法三國幹涉之下,主和派伊藤博文等退縮,造成俄國搶佔了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獲得的利益。日本不甘失敗,企圖通過擊敗俄國來奪取在中國東北的殖民利益。
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後八國聯軍侵華,俄國趁機介入東北全境,染指朝鮮,引起日、英、美等國的不滿。而日本經過多年備戰,實力明顯增強,1902年又與英國締結了英日同盟,決心在中國東北地區捲土重來,建立東北亞霸權。
1903年日俄瓜分東北和朝鮮的談判破裂,1904年2月8日日軍偷襲旅順口,不宣而戰。日俄戰爭爆發。
日本陸軍
與第一軍隨行的各國觀戰武官團、照片中可見到英國武官伊安?哈密爾頓爵士(位於前排最左算來第5位),及德國武官馬克思?赫夫曼(位於前排最左邊第1位)
第一軍司令官黒木為禎
第一軍部隊經由棧橋渡過鴨緑江
奉天會戰後點閱日本第一軍的一個師團日本陸軍總共打了一場圍城戰(旅順圍城戰),四次會戰(遼陽會戰、沙河會戰、黑溝臺會戰、奉天會戰),及八次主要戰役(鴨綠江渡河戰役、南山戰役、得利寺戰役、大石橋戰役、析木城戰役、榆樹林子—樣子嶺戰役、寒坡嶺—弓張嶺—浪子山戰役、庫頁島登陸戰)。
日本陸軍方面出動五個軍:第1軍(司令官黑木為禎陸軍大將,參謀長藤井茂太少將),第2軍(司令官奧保鞏陸軍大將,參謀長:落合豊三郎少將;大迫尚道少將),第3軍(司令官乃木希典陸軍大將,參謀長:伊地知幸介少將→小泉正保少將→松永正敏少將→一戸兵衛少將),第4軍(司令官野津道貫陸軍大將,參謀長上原勇作少將),鴨綠江軍(司令官川村景明陸軍大將,參謀長:內山小二郎)。
1904年6月30日滿州軍總司令部(總司令官大山巖陸軍元帥)出擊前新編製的四個軍(1-4)之組織轄下:
第一軍
近衛師團(師團長淺田信興中將),第2師團(師團長西寬二郎大將,後換為西島助義中將),第12師團(師團長井上光中將),兵站部後備步兵十二大隊,同騎兵(支隊長秋山好古少將),炮兵各一中隊,並同工兵若幹。
與第一軍隨行觀戰武官團之各國武官計有25位,依右圖照片順序(後排最左邊站立之第1位起算)如次::R. M. Collins,David Frazer,Captain Dhani,Captain Jardine,F. A. Mackenzie,E. F. Knight,Victor Thomas,O. K. Davis,W. Maxwell,R. J. McHugh,W. Dinwiddy,Frederic Palmer,Captain Vincent,J. F. Bass,M. H. Donahue,Captain,馬克思?赫夫曼,不詳,不詳,不詳,伊安?哈密爾頓,不詳,不詳,不詳,不詳。
第二軍
第3師團,第4師團(師團長塚本勝嘉中將),第6師團(師團長大久保春野中將),後備步兵第11旅團,騎兵第1旅團,野戰炮兵一旅團,兵站部後備步兵二大隊,工兵一中隊。另總司令部付總予備第8師團(師團長立見尚文中將)。
第三軍
第1師團(師團長松村務本中將),第9師團(師團長大島久直中將),第11師團,後備步兵第1旅團,同第4旅團,野戰炮兵第2旅團,攻城特殊步隊(攻城炮兵司令官豐島陽藏少將,並兼第3軍炮兵部長),(並包含由第1軍轉屬的野戰重炮兵)。爾後再加入第7師團(師團長大迫尚敏中將,原團部駐防地日本旭川,1904年11月20日由大連登陸併入第3軍),後加入騎兵第2旅團。
第四軍
第5師團(師團長木越安綱中將),第10師團(原師團長為川村景明,後調為鴨綠江軍司令官,師團長換為安東貞美中將),後備步兵第10旅團,兵站部後備步兵二大隊,同工兵一中隊,後加入後備第3旅團,及後備第11旅團。(獨立第10師團,于1904年5月19日在遼東半島大孤山登陸,爾後擴編成第四軍。)
鴨綠江軍
第11師團(師團長鮫島重雄中將),後備第1師團(師團長阪井重季中將),後備第16旅團。
總予備
1905年2月20日,日軍總司令部在煙臺對各軍司令官發下奉天會戰的作戰命令,而各軍除再作師團部隊調整外,並加入總予備軍,組織轄下第3師團(師團長大島義昌中將),後備第1旅團,後備第13旅團,及後備第14旅團。
日本海軍
日本海軍組織轄下:
第一艦隊
司令官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旗艦「三笠」: 第一戰隊:(司令官三須宗太郎海軍中將),旗艦「日進」,戰艦(三笠,敷島,富士,朝日),裝甲巡洋艦(春日,日進),通報艦(龍田)。 第三戰隊:(司令官出羽重遠海軍少將),旗艦「笠置」(艦長山屋他人海軍大佐),巡洋艦(笠置,千歲,高砂,吉野)。
第二艦隊
司令官上村彥之承海軍中將,旗艦「出雲」: 第二戰隊:(司令官島村速雄海軍少將),旗艦「磐手」,裝甲巡防艦(出雲,吾妻,常磐,八雲,淺間(艦長八代六郎海軍大佐),磐手),通報艦(千早)。 第四戰隊:(司令官瓜生外吉海軍中將),旗艦「浪速」,巡洋艦(浪速,高千穗,明石,對馬),其後日本海戰前5月24日巡洋艦「音羽」(艦長有馬良桔海軍中佐)歸隊。
第三艦隊
司令官片崗七郎海軍中將,旗艦「嚴島」: 第五戰隊:(司令官武富邦鼎海軍少將),旗艦「橋立」,巡洋艦(嚴島,松島,橋立),裝甲巡防艦(鎮遠),通報艦:(八重山)。 第六戰隊:(司令官東鄉正道海軍少將),旗艦「須磨」,巡洋艦(須磨,和泉,千代田,秋津洲)。
第七戰隊:(司令官東鄉正道海軍少將),旗艦「扶桑」,裝甲巡防艦(扶桑),炮艦(高雄,築紫,鳥海,摩耶,宇治)
經過
俄國軍人站在堆滿戰死的日本軍人屍體的壕溝前聞名的旅順西線制高點「203高地爭奪戰」屬於旅順圍城戰(此役日軍投入14萬名,帝俄軍隊23萬名,最後日軍死傷59,304名。)中典型的攻山頭戰役,最後激戰由第7師團,並第1師團殘存部隊主攻,之後戰術由滿州軍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定案日軍28個連隊採舟波性的攻擊,每隔15分鐘部隊接連衝鋒。當時帝俄守軍擁有日軍所沒有的先進武器:手榴彈與馬克沁重型機槍。而俄軍方面遼東地區總司令官是施特塞爾中將(在肯德拉切夫中將12月15日戰死於雞冠山堡壘後繼任),旅順要塞司令官是史密魯諾夫中將,旅順港司令官為古雷葛勒維其少將。旅順地區全部帝俄守軍約42,000名,大炮640門,軍營52處。203高地爭奪戰日軍戰死5,052名,且日軍戰場指揮官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少尉于11月30日戰死於此役中的203高地西北坡(在戰死之地豎有一碑「乃木保典君戰死之所」)。乃木希典的長子乃木勝典中尉已於5月27日傍晚5點30分因戰受傷死於第2軍(由遼東半島鹽大澳登陸)南山戰役(此役日軍死傷4387名並獲勝。在金州俄守軍1個師約1萬7千名、火炮131門,在南山(扇子山)的俄守軍為西伯利亞第5團約4,000多名,此役俄軍傷亡約1,100名並敗走撤退)中的金州陸軍野戰醫院。日軍于1904年12月5日拂曉攻擊開使先是由炮兵重炮(當時從日本東京及大阪190門海岸防衛用的大口徑直徑28cm的霰彈重炮中緊急運來18門支援旅順第3軍,一發炮彈有300kg重。類似重炮臺灣日治時期基隆港邊警局消防隊上邊的山頭也配置,直到1970年代才拆除)轟擊山頂俄軍陣地,轟擊中第27連隊集成第三中隊衝鋒佔領203高地西南山頂,接著第28連隊集成第一中隊肉博衝鋒佔領203高地東北山頂,傍晚再由集成第25連隊攻克203高地中央山頂。守衛高地的俄軍全部戰死。日軍戰場記錄顯示,當日軍攻下203高地之西南山頂,東北山頂,及中央山頂時,山頂俄軍陣地幾無一人存活,俄軍可謂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旅順港內殘敗之帝俄第一太平洋艦隊,之後被日本海軍所加以救濟利用接著日軍12月5日傍晚開始,炮兵由203高地的山腰用重炮炮轟旅順市區俄軍要塞,及殲滅港口中帝俄退守旅順港之第一太平洋艦隊(帝俄第一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史傑邦?馬克洛夫海軍中將)殘餘主力艦隻十余艘。自此旅順帝俄守軍苟延殘喘,敗局已定。之後第11師團攻佔東雞冠山俄軍永久堡壘,12月28日第9師團再佔領二龍山俄軍永久堡壘,二龍山戰役為旅順攻圍戰的最後一場戰鬥。1905年1月2日下午1點,俄軍參謀長雷伊斯,及德西建史諾維其上校已在原清朝北洋水師營的農舍,等著日軍第3軍參謀長伊地知的到來交涉受降條件。1月5日乃木大將,及其參謀長伊地知,與旅順俄軍遼東地區總司令官施特塞爾中將,及其參謀長雷伊斯,在北洋水師營的農舍簽定旅順俄軍投降書。1月14日在水師營的東邊由乃木大將主持戰沒者招魂祭(豎一柱寫:第3軍戰死病歿各位之靈,柱前擺一顆300kg的霰彈炮),並朗讀祭文。此後第3軍乃木率領往北投入黑溝臺(此役日軍死傷9,093名。而俄軍戰死及失蹤2,743名,負傷8,989名),及奉天會戰。
在遼陽會戦中帝俄陸軍所使用的觀測氣球之氣囊在遼陽西北的二公臺開使,日軍滿州軍總司令部對奉天由西往東(至撫順)布下第3軍,第2軍,第4軍,第1軍,及鴨綠江軍的包圍戰線,日本軍共25萬名,面對帝俄遠東軍總司令官亞歷克塞?庫羅帕特金大將(帝俄遠東地區總督為阿雷庫塞也夫大將)率領的37萬名帝俄陸軍(當時帝俄全國陸軍約300萬),開始作奉天會戰前的戰略準備。奉天會戰後統計帝俄軍戰死8,705名(或有一說:俄軍的陣亡人數超過2萬名),負傷51,388名,被俘21,791名,失蹤7,539名。而日軍戰死16,553名,負傷53,475名,被俘404名。日軍被俘較少的原因之一,除日軍軍事訓練嚴格與奉天會戰的戰略布局及戰術調度成功外,在日本軍人在軍國主義的教導下,軍人戰敗到不能撤退時,須以切腹或其它方式自殺以表示對天皇的誓死效忠。
日俄戰爭以海戰(仁川海戰)開始,也以海戰(對馬海峽海戰)結束。俄軍共傷亡十二萬人,日軍八萬人,而當地清朝的平民傷亡也很大,據戰後清廷統計,平民傷亡兩萬人,財產損失折合白銀6千900萬兩。
日俄戰爭年表
1904年
2.6 日本對俄羅斯發布最後通牒
2.8 日本陸軍,仁川開始登陸
2.8 日本海軍夜襲旅順港外的俄羅斯艦隊
2.9 仁川海戰
2.10 互相宣戰
2.24 第一次旅順口閉塞作戰
3.27 第二次旅順口閉塞作戰
5.1 鴨綠江渡河戰役
5.8 日本陸軍在遼東半島開始登陸
8.10 黃海海戰
8.14 蔚山海戰
8.19 第一次旅順總攻擊
8.30 遼陽會戰
9.19 第二次旅順總攻擊
10.9 沙河會戰
10.15 俄國波羅的海艦隊起航
11.26 第三次旅順總攻擊
12.5 日本軍佔領旅順口203高地
12.31 第四次旅順總攻擊
1905年
1.2 旅順開城投降
1.25 黑溝臺會戰
3.1 奉天會戰
5.27 對馬海峽海戰
9.1 日俄兩國簽署休戰議定書(休戰)
10.14 日俄兩國締結日俄講和條約(樸茨茅斯和約)(戰爭結束)
影響
日俄戰爭最直接的後果是日本對南滿(中國東北南部)的控制及穩固對朝鮮的統治。關東州租借地(旅順、大連)以及東清鐵路長春以南段(後來的南滿鐵路)均由日本控制。「關東軍」在中國東北開始駐紮。日本成為第一個近代通過大規模戰爭打敗歐洲白種人殖民者的黃種人國家,達成修改幕末以來不平等條約的目標。日本國內則爆發了民眾不滿樸資茅斯條約內容的日比谷縱火事件。
日俄兩國簽定樸茨茅斯和約俄國的失敗,導致發生了1905年俄國革命,使其停止在遠東的擴張計劃,集中精力在歐洲發展,與法、英等國結盟,最終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至1917年經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被推翻,成立了蘇聯。
英國為其全球戰略利益,鼓動結盟的日本,成功的擊退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企圖。在10年後的一戰中,又再次慫恿日本趕走佔據中國膠州灣的德國人。致使日本在遠東的勢力瘋狂膨脹,最終威脅到英國本身的利益。1920-1930年代,英國在遠東的霸主地位急劇衰落。英國駐東亞的軍隊最終在二戰期間被日本軍隊徹底擊敗,退出遠東。
清政府對於這場在自己領土上的戰爭表示中立,而戰爭中大量中國東北地區平民遇難,這使得中國的有識之士進一步看清政府的無能,決心變法或革命。日俄戰爭6年之後,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
日俄戰爭遺址
目前,在旅順地區仍保留眾多的日俄戰爭遺跡開放觀光。
白玉山表忠塔
水師營會見所
203高地 - 日語取其音稱爾靈山
老鐵山炮臺
電岩炮臺
東雞冠山北堡壘
旅順監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4%BF%84%E6%88%B0%E7%88%AD
冰美人20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1eDZDJ67X4
《冰美人》(Ice beauty)是2016年上映的一部由弗拉基米爾·緬紹夫執導,維納格拉多娃·卡捷琳娜、安德烈·拉澤夫、喜蓮娜領銜主演的愛情奇幻電影。影片根據歐亞家喻戶曉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六十年前發生在女主噶麗婭身上的故事。
劇情簡介
講述了六十年前女主噶麗婭的故事噶麗婭出生在一個戰亂的年代,伴隨她成長的是貧寒於飢餓。但她天生樂觀活潑開朗,而且神奇的是噶麗婭從誕生起就沒生過病並且有一副不懼寒冷的體質,神奇的體質一直持續到她17歲那天,2戰的砲火落在了噶麗婭的家鄉。戰亂中噶麗婭和男主相遇了,一天噶麗婭藏身的地窖被導彈擊毀,噶麗婭掉落冰冷的湖底,噶麗婭被冰封在古老的冰窖之中,男主年復一年的尋找,不停的收集她的消息,時間飛逝60年彈指一揮間,男主早已滿頭白髮,步履蹣跚。經過男主千幸萬苦的尋找最終在冰窖下發現被封凍住的噶麗婭時,驚奇的發現冰湖下面的她,容貌依舊沒變和六十年一摸一樣……
影評
肉身不腐之謎
六十年前的一次戰亂,心愛的女子嘎麗婭從而失踪不見,這對於男主來說,就像丟失了心臟一樣!為了尋找心愛的女人,男主的青絲變成了白髮,歲月的刀痕刻在那曾經俊俏的臉龐,桑老、憂傷。就這樣,男主苦守、苦等、苦尋了六十餘年!終於!男子的這份忠貞不渝感動了上蒼!一日,在一個戰爭殘留的老地窖中,男主終於找到了他那失踪六十餘年的心愛女子!然而他卻吃驚的癱坐在地!嘎麗婭容顏未老、衣物未爛,依然停留在失踪時的樣子!她宛如一位沉睡的美人,面帶微笑安靜的躺在那裡...... 老地窖中存留著某種魔力?嘎麗婭被施了某種魔法?為何其他人早已成了風乾的骷髏,唯有嘎麗婭容顏依舊?在這個老地窖裡究竟藏著何種魔力,什麼秘密?又或許?......
不離不棄愛白頭
《冰美人》中的女主角嘎麗婭受過正規的教育,又生活在多民族中,與日本鄰居相處,她輕鬆地學會了三國語言。嘎麗婭1.70米左右的身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時值17歲豆冠年華. 《冰美人》將這位妙齡女子傳奇的人生加以還原,將這份至死不渝,終生不悔的愛加以詮釋,打造成一部奇幻冒險大片。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89510/19251773.htm
另參【圖博館】: 《203高地》《日軍性奴隸》 科幻?魔幻?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