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經濟
獨裁中國的<假日經濟>算啥?民主台灣也有<庶民經濟>!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064093
你也幫幫忙,<庶民經濟>是馬<內閣改組!>後又一應民粹要求的媚俗之作!假日經濟/庶民經濟:務實/務虛,裡子/面子,二者能比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3929574
難怪又有不爽民粹的霉體冥手酩嘴/邪者專家叫獸,會批<庶民經濟>,台灣就在這些口水戰中沈淪!
「生活物價指數」公布 盼貼近民眾真實感受2009/10/5
行政院主計處5日首次公布「生活物價指數」。因應民眾消費習性的不同,生活物價指數分為甲、乙、丙三類。行政院主計處強調未來政府會參照生活物價指數的變動,而調整相關財經政策,貼近民意需求。
吳內閣喊出「庶民經濟」,要求相關部會提出貼近民眾的「生活物價指數」。經過兩個禮拜的討論,這套新的經濟指標正式出爐。
為因應消費族群的不同,所消費的項目也會有所不同的基準下,生活物價指數共分成甲、乙、丙三大類。甲類涵蓋食物類、居住類的水電燃氣費,還有交通所需油料費共190個項目。乙類則是除了涵蓋甲類外,還多了教養娛樂類,共計244項。至於丙類則是將範圍擴大到一般家庭每季至少會購買1次以上的生活必需品,或是價格變動較敏感的項目,總計有239項。主計處強調,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滿足不同民眾對物價波動的真實感受。行政院主計處科長吳昭明:『甲類最主要是食物類為主,乙類是再把教養娛樂類加進來,你就憑每個人的消費特性跟內容去看看甲乙丙三類跟你的感受比較貼切,基本上我們是按照不同的需求來做。』
而生活物價指數公佈後,可以明顯看出甲類生活物價指數較8月跌1.23%,也比去年同期下跌了0.55%,下跌幅度比乙、丙類來的明顯。
不過吳昭明也不忘強調,即便生活物價指數是挑選跟民眾最切身相關的消費項目進行統計,但是就如同其他指數一樣,具備平均化的特性,跟人民的感受還是難免有落差,希望民眾能夠體諒。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18387
生活物價指數 更貼近民心嗎?2009-10-06 中廣記者:張雅惠
從現在開始,物價不只有CPI、或WPI,還有最新編製的「生活物價指數」,看似不同,其實大同小異!
暫時不看WPI躉售物價指數,這和廠商進口原物料比較有直接關聯,和消費者有關的是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一直以來,CPI總計調查四百二十四項商品的零售價格,按照性質的相似度,劃分成六十二小類、或者三十九中類、或者七大類,這七大類指的是,食物類、衣著類、居住類、交通類、醫藥保健類、教養娛樂類、以及雜項類。
主計處依照一般的消費模式,給予這四百二十四項商品不同的權重,例如天天要吃食物類占兩成六,其中,肉類常常吃、占百分之二點三,水果也常常吃、占百分之二點八,衣服天天穿、常常買,權重占百分之四點二,四百多項商品的權重加總等於百分之百,再把一百當成一個CPI指數的比較基準,如果下一個月,指數變一百零一,那麼月比月的月增率就是上漲百分之一,如果去年九月當成一百,今年九月指數變一百零二,那麼年比年的年增率就是上漲百分之二。
主計處科長吳昭明說,CPI畢竟是加權平均,個別項目上漲,會被其他下跌的項目抵消。
於是,主計處發佈的CPI經常被外界批評不食人間煙火、或者粉飾太平、或者美化數字,不然就是太難了,有看沒有懂。行政院長吳敦義上台,打出庶民經濟的口號,經建會和主計處硬著頭皮,試編出甲乙丙三類「生活物價指數」,名稱上更貼近民眾,實際上,和原本的CPI沒有太大的差別,也是加權平均,也是有被稀釋、以及時間落差的問題。甲、乙、丙唯一的差別是,如何在CPI既有的四百二十四項產品當中,選擇不同的項目排列組合。
甲類指的是,食物類、居住類的水電瓦斯、以及交通類的油料費,鎖定飲食水電斯的必要支出,合計一百九十項,占CPI權重的三成三。乙類是甲類再加上教養娛樂類,像是補習費和玩樂費用,合計兩百四十四項,占CPI權重的五成。丙類把一般家庭每季買一次以上的商品,除了一部分的食物之外,還有有線電視費用、牙膏、肥皂、衛生紙、洗髮精等,占CPI權重的四成六。民眾要看甲或乙或丙,變成各取所需。
以九月份的CPI比八月份,月增率下跌百分之零點六五;甲類生活物價指數下跌一點二三,乙類下跌一點一四,丙類下跌一點一一,差異比想像中還小,畢竟這也是加權平均的結果,同樣會被稀掉,十月份例行公佈九月比八月的數字,同樣有時間的落差,剛好最近芭瑪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菜價早已聞風上漲,但物價還在跌,吳昭明說,統計無法滿足所有人的不同需求,如果要看麵包漲了多少?不能看整個食物類,變成要看麵粉、糕餅的單一價格。
物價有個特性,商品本身易漲難跌,消費者心理對於物價上漲印象深刻,對於下跌卻認為理所當然!「庶民經濟」化繁為簡的立意良善,主計處之所以不做山寨版的「大麥克指數」,例如「擔仔麵指數」、或者「滷肉飯指數」、或者「小白菜指數」,因為這些個別項目的價格本來就有提供。首次公佈的「生活物價指數」,只能說,苦了主計官員,卻未必貼近民心。
庶民經濟指標/怎麼看 官員說不清【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 2009.10.06
為了體現行政院長吳敦義編制「庶民經濟」指標的要求,行政院主計處昨天在記者會中首度公布三類生活指標,不僅官員說不清楚從事那些行業的民眾應參考那一類指標,在場媒體也聽得霧煞煞。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直指,「編製生活物價指數真是無聊」。
他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躉售物價指數(WPI)全世界採用同一標準,且是行之有年的編法,其中包含食、衣、住、行、育樂等,每一項商品的價格有時會漲、有時會跌,經濟本來就有總體與個體之分,而個體感受與總體指標趨勢也常會不同。
林向愷強調,馬政府不了解民眾為何對於物價高漲迭有有怨言,其實民眾是因為工作不確定、薪資不成長,可支用所得愈來愈少,只好關心物價漲跌,因為一般民眾90%的所得用在生活必需品的消費上,馬政府應該做的是去了解民間疾苦,而不是在編一些無聊指標。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表示,CPI是都市消費者購買物品價格的指數,可以做國際比較,且比較有代表性;CPI 查價項目夠多,總共有424項,其中部分項目也許民眾不常買,但這類項目所占的權重通常也低,整體來說CPI指數較具代表性。
梁國源指出,CPI的查價項目內涵已很完整,可與國際接軌,生活物價指數則無法做國際比較,只能作為補充資訊,無法取代CPI。
政府編製生活物價指數的原意,是想把貼近民眾的項目抓出來比較,「不過貼近你的指標,不一定能貼近我的,只能各取所需」。
學者之言,自有其專業的評價,主計處迫於上級要求做出「庶民經濟」指標,也不得不然,但在公布一連串數據時,實在還是得回頭思考:這樣的數據做給誰看?庶民真的看得懂嗎?
庶民經濟失準? 吳揆:會改進【聯合報╱記者楊湘鈞2009.10.07
行政院長吳敦義推動的庶民經濟指標,與民眾感受似有落差。吳揆昨天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因剛推出就碰上颱風,不是每一項都與現狀吻合,政府會改進。
立委賴士葆質詢時指出,庶民經濟的指數不該和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一樣,每月才公布一次,應考慮每日公布,讓民眾直接體會。吳揆回答,只要技術可以配合,樂意實施。
立委盧秀燕質詢指出,主計處提出的庶民經濟指標,指物價平穩、甚至下跌;但因剛好發生水災,民眾看到的卻是菜價上漲,指標是否與人民觀感差太多?是否與人民脫節太遠?
吳敦義表示,這些指標剛推出,正好遇颱風、菜價上揚,像三星蔥,有人預計一把會漲到兩百元以上,因此大家要體諒,並非都會符合現況,希望運作得比較熟後,應會貼近實況。
吳敦義答覆立委葉宜津時也說,他昨天在公文上批「我提庶民經濟的主要目的,是要政府同仁更貼近庶民的心,了解庶民需要,一切以庶民的生活改善為考量。」
庶民經濟>百度百科
所謂“庶民經濟”,是臺灣行政院長吳敦義提出的一套經濟理論。是指民間生活指標更能反映經濟的興衰,因此,“主計處”與“經建會”將編制“生活物價指數”,不僅可以讓民衆能夠感受到物價的變化,也可以爲“政府”施政提供參考。
吳敦義提出,經濟興衰有許多面向可供觀察,GDP是指標,股市與餐廳生意好壞,也是另一種經濟指標,而且更能及時反映人民對經濟環境的感受。
經濟數字固然重要,但包括股市、餐廳生意、航空貨運業務,甚至在高速公路上南北奔馳的貨櫃車數量,卻是更貼近民衆生活,同時更能即時反映經濟興衰的重要經濟指標。
建議
“臺灣政府”部門在關心各項統計上的經濟數字的同時,更應該了解民間生活指標背後的意涵,擬定政策與執行政策時,才能貼近民意,同時及時反映民意,達到與民同呼吸的施政目標。
他指出,“政府”公布失業率降低的統計數字,但爲什麽民衆沒有實質的感受,就是因爲理論與統計數字,與實際現狀存在一定落差。
吳敦義說,施政不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看統計數字,更必須貼近人民生活,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透過細心觀察,用心體會,了解庶民經濟生活指標背後所代表的現象,不論是擬定政策或執行政策,才能真正解決民情民瘼。[編輯本段]相關指數
2009年9月,“臺灣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表示,將推出生活物價指數。以生活物價指數爲例,將與“主計處”每月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雙軌進行,CPI與國際接軌,生活物價指數則根據臺灣民衆感受、最直接、特殊的生活物價表現,兩者都需隨時掌握,政策才能因應。
http://baike.baidu.com/view/2816941.htm
庶民經濟真相 2009/09/16 今周刊
經建會公布的景氣對策信號燈,已經連續第二個月呈現黃藍燈,顯示景氣逐漸好轉;主計處公布的物價指數,比起去年同期微幅下跌。但是,全民的「切身」感受,真的是這樣嗎?庶民經濟像是一道強烈聚光燈,可以照向被人忽略的經濟社會角落,呈現最真實的經濟狀況;它是新任閣揆吳敦義最重視的另類經濟指標,經建會已經銜命研擬「庶民經濟指標」的實務作法,也是投資大師陶冬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是所有散戶、大老闆、小企業主都不得不重視的關鍵數字!
九月初的周六下午四點多,屏東東港果菜市場裡的「魚產直銷中心」遊客稀稀落落。東港漁會的行銷股長吳英木望著攤位上的空位,忍不住搖搖頭說:「水災過後,景氣直直落,以前假日都要排隊的,現在連位子都坐不滿,唉,景氣真壞。」
同一時間,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全球主要國家的競爭力排名,台灣從去年的第十七名一口氣進步五名,一躍成為全球競爭力第十二名的國家。
不知道這個數字,如果看在吳英木的眼裡,心裡作何感想?
■景氣回升 民眾真的感受到?
也許,民眾感受與經濟數據的嚴重落差,終於有人察覺。九月十一日,新閣揆吳敦義上任後的第一次媒體專訪,暢談對經濟景氣的看法,非財經專業出身的他,首次提出「庶民經濟」理論。
這位新閣揆認為,景氣興衰不能光看經濟數據,和一般民眾息息相關的餐廳及娛樂場所生意、海空運貨櫃量、高速公路上奔馳的貨車數與股市,都是他觀察景氣起落的「庶民經濟」指標。
「庶民經濟」四個字顯然觸動了全民最敏感的經濟神經,此語一出,立刻引發廣大民眾回響,成為新內閣上任至今,最深植人心的言論。
事實上,競爭力的大躍進,不是民眾首次感受到「嚴重落差」,更早之前,台灣國內自己發布的經濟數據,在在顯示經濟正在明顯好轉。
舉例來說,經建會七月公布的景氣對策信號燈,已經連續第二個月呈現黃藍燈,對策信號指數比上個月又增加一分,來到十八分,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則連續第六個月回升。經建會經研處處長洪瑞彬說:「景氣從低迷走出明朗,前景謹慎樂觀。」
另外,即使在風災過後,蔬菜價格居高不下,但九月初主計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起去年同期仍維持小幅下滑,較去年下跌○.五九%。
姑且不論這些數據背後代表多麼複雜的實際經濟意義,但光從字面解釋,景氣已經好轉、物價下跌。
但一轉身,面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菜價,這些所謂主管機關、專業機構發布的「經濟數據」,民眾,真的「切身」感受到了嗎?
不管經濟數據怎麼發布、演繹,多年以來,台灣全民對經濟生活停滯不前、甚至衰退的不滿,逐漸累積、到爆發,最後失望,但這並不代表人民對更好的經濟生活從此沒有期待。當「庶民經濟」從新閣揆口中說出,立刻引發回響,就是明證。
■經濟指標 本應顯現民眾生活真貌
事實上,經濟本來就應該是屬於庶民的,即使是專業如經濟學大師,恐怕都得認同。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陶冬,每回踏上台灣,總不忘與搭載他的計程車司機聊天,藉此了解台灣的經濟動態,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金管會主委陳更直接在公開演講時表示,倫敦酒類交易所的「紅酒指數」被他視為景氣復甦指標。
■將生活資訊變成投資利器
「見微知著」,是這些人將庶民經濟成功轉化為投資利器的關鍵,事實上,不論是投資者、企業老闆或是做小生意的人,都必須了解庶民經濟的真實數據,透過這些基層的經濟數據,可以有助做出正確投資判斷,或是企業經營的因應對策。
聽聞「庶民經濟」,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歉然一笑說,經濟數據難免有失真、發布時已出現時間落後、又有只顧全面不顧細節的問題,「中產階級尤其無法認同,會有一種『無法代表我』的強烈感受。」
「而經濟數據是有系統、科學性地呈現平均值,但庶民經濟像強力探照燈,直接照向某個角落,也許片段,但是不能否認,是整體社會的一部分。」龔明鑫說。
例如全班平均身高一八○公分是經濟數據,但光靠這個數字,無法表現出班上有一位同學只有一四○公分的真實狀況。此時如果有一個特殊指數,去呈現這位最矮的同學現象,學校就能提供適當的桌椅讓他使用,這就是庶民經濟的功能。
龔明鑫表示,「庶民經濟是主要經濟數據的良好輔佐,讓經濟政策可以更全面地貼近每個人的需求,但絕對不能單單只用庶民經濟指標分析。」...(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65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http://magazine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3445-2.html
庶民經濟應有的實質內涵 by林祖嘉
上周新內閣上任,我們連續聽到閣揆與經建會主委提到「庶民經濟」的重要,而且立即受到民眾與媒體的廣泛回應,一時之間「庶民經濟」不但成為很夯的字眼,而且似乎也成為新政府未來執政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經濟學教科書中並沒有此一名詞,新政府該如何實踐此一目標?或是說,人民對於「庶民經濟」的真正期望又應該是什麼?此一問題值得政府部門與社會大眾共同深思。
去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先是投資連動債的人受到重大的損失,然後台灣的股價腰斬,多數沒有投資連動債的股民也受到波及。再接著出口大幅下滑,失業率開始上升,直到最近突破6%。然後,八八水災又對於最弱勢的山區民眾造成重大傷害。
在這麼多連串的影響下,幾乎國內大多數的民眾都感受到相當程度的鬱悶,希望政府能多做一些或是多提出一些讓人民感覺變好一點的財經措施。所以,當新閣揆提出「庶民經濟」時,就立即得到社會大眾與媒體的回響。顯然的,民眾現在要的是一些能立即振奮人心,或是能廣泛的照顧到大多數民眾的相關經濟政策,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些政策能夠讓大多數民眾感受得到。
的確,經濟學的理論在社會科學的領域中屬於相對較複雜的,尤其又經常引用許多數據,讓大多數較少接觸到經濟學的民眾會感到這些理論離他們很遠,而且這些經濟數據也似乎不那麼切乎實際。其實經濟統計數據只是數據而已,如何去活用或是在合適的地方用對合適的數據,這才是重點所在。
比方說,最近以來,我們看到台北市的豪宅價格一直飆漲,很多人都在擔心未來買不起房子。主計處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卻沒有明顯變化,讓人們覺得似乎物價指數有問題。
沒錯,因為消費者物價指數的確不包含房價,只包含設算的房租指數,由於房租相對穩定很多,物價指數就無法反映房價大幅上漲的現象。另外,近幾個月以來,出口負成長的現象已經開始好轉,大家預期台灣的經濟開始復甦,但是很多人仍然覺得工作很難找,住家附近的餐廳仍然生意很差,也就是人們仍然無法感受到經濟回春。這一方面是因為出口成長對於企業的幫助較大,但是要落實到民眾的利益或感受,可能還需要一陣子。
再比方說,主計處公布的物價指數中有一個「核心物價指數」,它指的是扣除食物類與能源價格後的物價指數。但是,對於大多數民眾而言,食物與汽油價格可說是每天都要買的東西,大家對於這些商品的價格對感受一定最深。所以,核心物價對於民眾而言,就會是一個感受很不一樣的指數。
那麼在大家強烈要求政府應該更注意民眾的感受,政府應該拿出何種財經政策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或才能符何所謂的「庶民經濟」?我們覺得現階段對於民眾感受較深的相關政策措施,可能有下列方向可供參考:第一,失業問題應該更受到重視。一方面政府應努力的吸引國內外企業來台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應加速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擴大旅遊與觀光等服務業的發展,以吸收更多的就業人口。
其次,提供更多更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比方說,去年中政府通過並且開始實施的勞保月退制度就是一項很好的福利政策,正在推動中的二代健保與長期照護政策,也是可以讓人民感受得到的政策,政府應該加速實現並且要多加宣導。
第三,國土復育與環境保護政策應該加速,並且要更有決心執行。八八水災後,國人對於國土復育的認知應該會更強烈,台灣山地水土保持不易,該回歸自然的就應該留給大自然。而台灣仍然有許多的休耕農地應該可以用來取代山坡地的開發,政府應該協助山區民眾儘速重建或遷移。
第四,兩岸綜合經濟架構協議(ECFA)可以提供台灣企業更自由的經濟環境,應該努力推動。但是,我們可以預見有一些中小企業會因為兩岸開放而受到嚴重衝擊,政府應該更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輔導,協助他們轉型或升級,畢竟中小企業還是占有很重要的比率。
無論如何,我們很高興看到新內閣提出「庶民經濟」的想法,我們也相信民眾可以感受到新內閣的不同。但是,真正重要的還是政府應該提出能夠打動民眾的政策,這可能才是「庶民經濟」真正的義意所在。(本文刊載於2009年9月14日經濟日報名家觀點)
http://www.npf.org.tw/post/3/6439
台灣立報社論:庶民經濟?庶民迷思! 2009/09/13
新任閣揆吳敦義提出「庶民經濟學」的概念,認為真正能讓民眾感受到經濟興衰的,其實是股市點數、餐廳與娛樂場所生意、航空貨運業務,甚至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貨櫃車數量,因為這些更貼近人民生活。這些指標確實是許多台灣民眾判定經濟活絡與否的標準,不過與其說是「指標」,不如說是「迷思」,吳揆的「庶民經濟學」其實是庶民的經濟迷思。
首先,台灣的股市與基本面關係不大、甚至悖離,炒作和消息面因素的影響,經常強過該公司生產、製造和經營的基本面,與創造社會財富的關係甚小,只是針對剩餘的再分配,而且往往是更加擴大貧富差距,亦即大戶全拿,散戶遭殃。不過正由於台灣股市這種投機、炒作的泡沫性質濃厚,所以庶民百姓也蠢蠢欲動,每個人都是小股東,反而成為股市大戶的鐵衛軍;每個人都是小股東,反而成為企業財閥的捍衛隊。只要股市上漲,無論泡沫與否,或者政府護盤合不合乎公平正義,皆被視為德政,實際上可能更不利於整體經濟和庶民生活條件,卻得到庶民散戶大力支持。
至於餐廳與娛樂場所的生意、航空貨運業務,以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貨櫃車數量等,也常是見樹不見林的迷思。猶如作家黃春明堅決反對北宜高速公路的理由,公路上奔馳的貨櫃車和繁忙的航空貨運,可能只是地方繁榮的假象,反而加速掏空在地的經濟命脈。況且企業賺錢不表示自然會下滲惠及庶民,有可能公路上、航空站裡盡是超時工作、疲憊不堪的勞工,做得越多,得到的越少。如此一來,餐廳與娛樂場所的生意再蓬勃,也不過徒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窘況。
經濟確實應該更加貼近庶民生活,不只是GDP、國民平均所得等統計數字的把戲,但是貼近民眾不表示一味的投其所好,助長迷思。吳揆的「庶民經濟學」終究只是希望能「貼近民意」,是類似民粹的選舉操作,而非想提出一套有利於庶民的經濟發展指標。因此,庶民經濟僅是新瓶舊酒,原本重財團、輕庶民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變,只是強化民眾對此經濟發展模式的迷思,非旦無助於改善庶民生活,反而加深其生活困境,不可不察。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6421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變調的「庶民經濟」2009/09/20 中國時報
坦承「經濟並非所長」的新任閣揆吳敦義,卻在一就任就提出「庶民經濟」這個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新名詞,並自認對此有深刻體會。原來吳揆所說的「庶民經濟」,是更貼近人民生活、真正能讓民眾感受到經濟興衰的股市點數、餐廳與娛樂場所生意、航空貨運業務,甚至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貨櫃車數量等,於是建立「庶民經濟指標」就緊鑼密鼓地開展。
先是短短三天後的九月十三日,經建會就向吳揆簡報「庶民經濟指標」,未來包括餐廳營業、治安、商港吞吐量、高速公路行車數量、消費者信心指數等,都將列指標範圍,適時公布提供民眾參考。
接著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赴行政院經建會視察,更即刻責成經建會協同行政院主計處,於一個月內提出更貼近民眾生活的「生活物價指數」。未來除公布失業率外,也要提供「就業機會」數據。
至此,我們終於明白新閣揆所提的「庶民經濟」重點就是趕緊提出一套「新經濟指標」。姑不論有人認為「庶民經濟」概念,只不過是經濟學上所謂的「街頭景氣指數」(Street Corner Index),而這些指數其實只是有趣,但難登大雅之堂,因為無法得到共識,由個別學者或私人機構偶爾或定時提出供參考可也,但由政府正式公布,恐怕不太合適。其次,正副閣揆所提的指標目前也幾乎都有資料,尤其副閣揆所要求的生活物價指數或就業機會,行政院主計處、勞委會、民間人力銀行等等,有不少現成資料,實在不必再勞師動眾新編一套指標,何況這套新指標也不一定就能真實反映一般民眾的生活狀況。
正如某些評論指出,吳揆一開始講的庶民經濟內涵是股票、餐廳、高速公路貨櫃等,但有錢投資股票的、上餐館的都與窮人無關,民眾最關心是治安敗壞、教育、失業率問題。而要求經建會一個月內編列新的「生活物價指數」以更貼近民眾生活感受。已有很多現成統計資料,也有各種方式去了解,比如失業率增加,每人工作時間減少等,以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查四百多個項目群中,連房租、學費都算在裡面,已相當周全,更不要說,還可做都市與非都市、所得高與低的比較。
不過,如果新內閣之所以要提「庶民經濟指標」,旨在向當前流行的「幸福指標」邁進,正告台灣人民政府要從「一意追求經濟成長」泥淖中走出來,毋寧是正確的。但是,倒不必費力的建立一套複雜新指標,由而再掉入迎合此指標的黑洞裡,畢竟政府政策不能被「某一種」指標牽著走,因為各種指標都只是資訊,只供參考,重要的是政府作決策時不可由上而下「強制」姿意而為,應多與民眾接觸,和人民生活密切結合才是「庶民經濟」真義。
那麼,施政如何與人民生活密切結合呢?其實也很簡單,任何公共政策都應從下而上思考,必須廣納住民的意見。例如:近日傳出經濟部解除高雄半屏山採礦禁制,重新開採,就是典型的與人民生活脫節。已有民眾指出,好不容易煞費苦心才使半屏山復育轉型成功,成了百姓平時休閒運動的好去處,也因此大幅改善高雄市貌景觀與空氣品質,更創造了無限生機與商機,怎會如此離譜的無知到這種地步,做此種荒謬的建議與決策呢?據悉吳揆針對採礦權一事緊急煞車,希望此事為真,否則還真難善了。
http://www.cier.edu.tw/ct.asp?xItem=11216&ctNode=61&mp=1
左右看:法國版庶民經濟指標 2009-09-22 22:00:39
李亮/文字工作者左看:改良派嘴砲有用嗎?
金融危機發展至今,社會各界對於過去的經濟政策乃至理論學說都提出了愈來愈多的反思與批判。為了回應種種批判壓力,法國總統沙柯吉去年成立了「衡量經濟表現與社會進步委員會」,聘請兩位改良派經濟學大將史迪格里茲與沈恩參與,9月15日公佈了該委員會的研究報告,宣稱將更加重視民眾福祉而非生產面的經濟指標。然而,這種改良派的軟弱呼籲究竟有何意義?很成疑問。
首先,類似指標早已提出過不知多少,諸如台灣也曾談過一陣子的綠色GDP,到最後皆無疾而終。根本的原因並不在於指標的好壞或是「人們」對某些因素(例如環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關鍵在於掌握權力的政商勢力並不重視這類面向,他們要的是其商業、政治利益,其餘的社會、環境之類,全都無關緊要,能丟就丟。此種權力利益格局決定了任何指標的「用處」。
法國報告通篇對於社會實際存在的權力利益格局不置一詞,將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當成一架複雜的大機器,我們的任務彷彿就是如何更科學地找出可以更精確反應這家機器運作情況的各種指標,看似全面,實則蒙昧。
王放/政治評論員右看:法式嘴砲還是比較高明
法國總統沙柯吉先前倡議將社會福祉化成指標,以避免單純使用如國內生產總值(GDP)這類指標的問題,並找來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與沈恩操刀撰寫研究報告。無獨有偶,新任的行政院長吳敦義也在日前提出「庶民經濟」概念,並舉股票指數、餐廳生意、高速公路貨運情況等作為他觀察庶民生活的「庶民經濟指標」。兩者看起來大同小異,然而細看一下就會發現兩者相去甚遠。
法國報告一開始就直指過去的指標太過偏重經濟的生產面,而忽視民眾真實的福祉,法國報告甚至直指貧富差距是造成經濟指標與民眾感受落差的主因之一,可是吳院長的指標恰好全都是生產面的,正是法國報告批判的對象。法國報告強調問題不僅僅是指標問題,而是背後的價值觀與衡量概念出了問題,比如為什麼首先重視經濟成長率而非家庭負債比率、環境破壞程度等,但是台灣的閣員們看起來完全沒有這類批判概念,一副全民拚經濟的模樣。
法國政府的報告雖然並沒有提出什麼具體的替代性指標,但與台灣的閣員們相比,不能不承認法國嘴砲確實比較高明!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4060
日本庶民經濟學2009-09-17 工商時報 【蕭美惠/綜合外電報導】
隨著新內閣上任,台灣掀起一陣庶民經濟學的熱潮,標榜著要向民間探訪景氣榮枯。日本內閣府便編列「景氣觀察者」(Economy Watchers)調查,每個月在全國各地不同地區不同行業,詢問從業人員對於景氣的看法。這些觀察者的職業由計程車司機、小吃店老闆、美容院助理,到小鋼珠店和賽馬場員工,五花八門,面面俱到。
這些庶民景氣觀察者不會用專業術語,而是依據他們實際的營業情況來表達,例如在最新的8月調查(9月10日甫公佈),四國一名計程車司機說:「一般來說,入秋後,我們會載到很多來四國進香的遊客。可是今年因為流感的原故,我們擔心生意會受影響。今年春天就有一些遊客因為流感而取消訂車。秋天的情況可能更嚴重。」
中國地方(本州西部),一名受訪的主題樂園員工表示:「由於高速公路過路費調降,每個周末的遊客都很多。但是,總的來說,因為天氣不好和國會大選,遊客人數出現成長減緩。」
近畿地方(即大阪、京都等關西地區),一名電器行店員表示:「由於購買節能電器可累積環保點數,電視機熱銷,銷售量是去年同期的140.5%。儘管今年屬於涼夏,冷氣機和電冰箱的銷售也增加了,分別是去年同期的105.0%和115.4%。」
東北地方(青森、秋田等6縣),一名盒餐店老闆感歎他們無法把便當的售價調漲回來,所以店裏的營業額一直不好。
日本的景氣觀察者調查,分為家庭活動、企業活動、就業相關等3大部份。家庭活動相關產業包括零售、飲食、服務和房屋等4個部門,企業活動相關產業則包括農林漁礦業、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等3個部門,就業相關包括人力派遣、報告人事廣告、學校就業輔導人員等。總計訪調約2,000人,職階包含主管和員工。
訪查地區則遍及北海道、東北、關東、東海、北陸、中國、近畿、四國、九州、沖繩等10個地區。
幸福國度 挪威居冠 中躍升最快2009-10-06 中國時報 林家群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五日公布象徵國民生活幸福感及最適合居住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排名,北歐的挪威居世界第一,亞洲唯一進入前十名的是日本(第十名);中國大陸躍升七名,排行第九十二,是最突飛猛進的國家。
HDI指數是該署發布的「二○○九年人類開發報告」中,就一八二國在二○○七年國民年平均所得、平均壽命及人民獲得教育資源(如文盲與非文盲比例,幾歲入學)等數據進行的調查。
全球經濟大蕭條前所作調查
調查主筆人克魯格曼女士(Jeni Klugman)說,與國際相關的最新數據只到二○○七,因此她強調:「這份是去年爆發經濟衰退衝擊全球前所做的調查。」
排名前十名國家依序為挪威、澳洲、冰島、加拿大、愛爾蘭、荷蘭、瑞典、法國、瑞士及日本;排名倒數前三名為非洲的尼日共和國、亞洲的阿富汗及非洲的獅子山共和國。
開發計畫署以簡單數字讓民眾了解,生活在已開發國家與未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有多大。舉例而言:一個出生在尼日的小孩只能活到五十歲多一點,但若生在挪威,能多活卅年;尼日人每賺一美元時,挪威人可賺八十五美元。
簡單數字說明各國生活差距
調查也發現,日本人平均壽命最長,達八十二.七歲;但戰事頻仍的阿富汗人平均壽命僅四十三.六歲。全球國民年平均所得最高的國家是只有三萬五千人口的歐洲小侯國列支敦斯登,每人每年可賺八萬五千多美元。
中國、委內瑞拉、秘魯、哥倫比亞及法國是這次調查中,因年均收入及平均壽命增加而排名較前一年進步三名以上的國家;另外,中國、委內瑞拉、哥倫比亞也在人民取得教育資源上有所進步。
亞洲僅日入前十 我未列入調查
亞洲國家的排名,除第十名的日本外,新加坡廿三名、香港廿四名、南韓廿六名、汶萊卅名、馬來西亞六十六名、泰國八十七名、中國九十二名、菲律賓一○五名、印尼一一一名、越南一一六名、印度一三四名、柬埔寨一三七名。這項調查並未列入台灣。
另參本館:中國幸福城市排名 幸福城市排名?《快樂經濟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9574870
「宜居城市」排名的依據合理嗎? 【2009/10/07富比世Joel Kotkin】
城市中心並不意味著其公共安全和同質性多高,而在於不同文化的碰撞、經濟的增長和密集的人群。
在城市規劃專家和熱心市民之間,幾乎沒有什麼話題能比城市排名更能引起爭議的了。真正讓一座城市變得「偉大」甚至「宜居的」到底是什麼呢?答案和這些調查的評定標準一樣往往都帶有主觀色彩,是狹隘的,甚至還帶有誤導性。一座「偉大」城市的上榜理由可能也是另一座城市的致命傷。《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Monocle 雜誌和美世 (Mercer) 生活質量調查近期分別出爐了全球「最佳」城市排行榜,排名結果卻極為相似。排名靠前的大多數席位主要是歐洲一些環境優美但保存完好的古城,如蘇黎世、日內瓦、維也納、哥本哈根、赫爾辛基和慕尼黑,以及歐亞非三大洲以外的大都市,如溫哥華和多倫多;新西蘭的奧克蘭和澳洲的伯斯和墨爾本。
只有 Monocle 將東京這個真正的全球國際大都市排在了其榜單靠前的位置。《經濟學人》的排名顯然冷落了美國城市——只有匹茲堡的排名靠前,在140座城市中位居第29位。我們所能說的是大多數美國城市的表現要好於排名墊底的辛巴威哈拉雷。檀香山在 Monocle 的榜單中獲得不錯的第11名,在美世的排名中也躋身前30位,同樣擠進前30位的美國城市還有排在第29名的舊金山。但對美國熱心市民而言,這樣的排名遠不能達到他們的預期。為了理解這些令人相當頭痛的排名成績,人們必須弄清這些調查所使用的評判標準。文化制度、公共安全、公共交通、「環保」政策和其他評判「宜居性」的標準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排名結果也嚴重偏向於發達地區的緊湊型城市。大多數的這些地區社會底層人數很少,而且兒童的數量也相對較少。事實上,大多數這些城市都處於出生率較低的國家,如瑞士。該國的平均生育率在1.4左右,位居全球最低行列,比美國整整低了50%。
這些地方是各種團體理想的觀光場所,如旅行中的企業高階主管、學者和研究人員,他們也是這些調查的物件。憑藉隨處可見的秀美風光、數量頗豐的公園和優秀的基礎設施,這些地方有多數已成為 Wharton 的 Joe Gyourko 口中的「多產性觀光勝地」。「多產性觀光勝地」是指科羅拉多州阿斯彭或 Vail 或佛羅裡達州棕櫚灘的一種以商業為導向的觀光場所。檀香山是一個例外,它更多的是一個度假勝地,而非一個熙熙攘攘的商業中心。
然而,這些是評價一個城市的最佳標準嗎?在我看來,造就歷史名城的並不是其安全性、衛生設施和同質性有多好,而在於其經濟增長、文化多元性和社會活力。一座偉大的城市,應該像勒內‧笛卡爾 (Rene Descartes) 筆下的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那樣,存在「無限可能」,是一個充滿想像的地方,能夠吸引志向遠大的移民、家庭和企業家。
這些地方令人心馳神往,它們吸引人們的不是愜意的旅行或者優雅的餐飲,而是更加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從本質上而言,這些地方是喧囂的,甚至有時令人迷惘。雄心壯志的人們往往充滿鬥志和競爭欲望。試想,偉大的歷史名城——古羅馬、伊斯蘭世界的巴格達、19世紀的倫敦、20世紀的紐約或者當代的洛杉磯、休斯頓、上海和孟買,無一不是如此。
這些城市所代表的都市生活與蘇黎世、維也納和哥本哈根所擁有的井井有條的城市面貌大不相同。你不會使用「喧囂」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這些人口一般不足200萬的都市,而「沉悶」和「秩序井然」也許更為恰當。
和平與安寧固然美好,但這對於促進全球文化和商業繁榮而言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當一些新來者並不僅僅作為遊客或旅行的高階主管,而是作為移民者闖入當地居民的生活時,城市的發展和變革也隨之而來。偉大的城市在其輝煌時期都曾經歷過這種動盪的衝突。
在這些新城市,舒適比活力更為重要。以移民問題為例:與處在鼎盛時期的阿姆斯特丹或者今天的倫敦和紐約不同,大多數的北歐國家對移民者懷有敵意,其中一些國家還形成了頗具勢力的本土主義黨派。這些黨派並非針對企業高階主管精英和學者,而是針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新移民。在某些情況下,移民者能夠享有比具有相同社會權利和義務意識的同質性國家完善得多的福利體系,這進一步激化了矛盾。
當然,對於真正的企業家來說,這些城市並不是完全沒有福利和優勢。畢竟,瑞士擁有聞名遐邇的銀行、赫爾辛基擁有引以為豪的諾基亞 (Nokia),而丹麥依然是一個先進環保製造技術的重要中心。此外,溫哥華通過大幅的稅收優惠吸引了美國人前來拍攝電影和電視節目,並且還將舉辦冬季奧運會 (Winter Olympics)。然而,這些城市都不能看作現代全球經濟的主要創造者。
匹茲堡,這個《經濟學人》支持的美國城市代表著這些排名靠前的歐洲、加拿大和澳洲城市的蒼白無力和缺乏吸引力的一面。這座曾經容納眾多公司總部的鋼鐵之城,如今已鮮有企業問津,只能依靠非營利性機構、醫院和大學得以支撐。
正值匹茲堡在為下個月舉辦的20國集團 (G-20) 峰會做準備之際(編按:9月24、25日峰會已舉行),你會聽到更多有關這個城市的傳聞,匹茲堡擁有一個主要由非營利性基金會和多所大學贊助的強大的宣傳體系。擁護者聲稱,這座前鋼鐵之城已經形成了一套穩健的(如果稱不上「有活力」)經濟體制。匹茲堡的停滯不前正轉化成一種宣傳優勢——在輝煌時期拒絕繁榮,在蕭條時期抵禦衰退。
從這個意義來上說,匹茲堡便是發展緩慢的歐洲城市在美國的縮影。這或許能夠吸引那些城市生活質量榜單的整理者們,但不會吸引那些為了後代逃離這座鋼鐵之城而遷往他處的人們。匹茲堡很少有大批移民遷入,該城市的外來移民人口比例在大都市排名中幾乎墊底。正如當地資深專欄作家同時身為當地居民的 Bill Steigerwald 寫道,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匹茲堡的人口死亡率已經超過了出生率。如果這代表了美國城市的未來,那麼它的靈感也許來自艾倫‧韋斯曼 (Alan Weisman) 的《A world without us》(《沒有我們的世界》)。
但匹茲堡並不代表著美國乃至世界未來的城鎮化發展趨勢。根據目前人們的偏好來看,到2050年將有2000萬甚至更多的人遷往美國城市。其中大部分或許會在紐約、洛杉磯、休斯頓、鳳凰城、達拉斯、芝加哥和邁阿密等更具活力的城市安家落戶。這些城市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美國國內外不安定的人們。而它們也和歷史上一切偉大城市一樣,具有喧囂、生活節奏快、缺少舒適感甚至污濁等特點。
但經濟的繁榮卻使得移居的人們對這些空氣更加污濁、生活更加忙碌的大都市趨之若鶩。相反,許多在宜居性榜單上名列前茅的城市同時也身居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列。這些城市往往具有沉重的稅負和相對疲軟的就業市場。
而和歐洲頂尖城市相比,許多美國城市的普通居民所能夠獲得的好處卻多得多。人口統計學家 Wendell Cox 指出,若以購買力平價為衡量標準,美國城市確實首屈一指。以此來看,美國在人均收入方面能夠在前十大都市區中佔據八席,在前50大都市區中佔37席。
在 Cox 榜單中位居榜首的城市——加州聖荷西——則兼具美國城市的優點與缺點。聖荷西地區位於矽谷中心地帶,在這裡催生了全球最具創新性、薪酬優厚的經濟體。另一方面,這裡的人們極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這裡缺少濃厚的文化氛圍,而它的市區幾乎不會成為旅遊勝地。
同時,生活成本高昂、風景優美的蘇黎世在美世和《經濟學人》榜單上分列第2位和第10位,但若以人均收入衡量,蘇黎世僅排名第74位。而《經濟學人》最偏愛的溫哥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二線城市之一——則位居第71位。對於夢想著掙錢,希望改善自身經濟狀況的普通人而言,最好不要在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安家落戶。
這並不是說諸如洛杉磯、紐約或倫敦這些紛繁喧囂的市中心可以向更「適宜居住的」城市學習。任何見識過威尼斯海灘 (Venice Beach)、時代廣場 (Times Square) 或倫敦 Piccadily 洶湧人潮的人都知道一座城市過猶不及的道理。洛杉磯可以採用更加有效便利的巴士系統。而如果紐約有維護更加完好的地鐵和通勤火車,則也會像在大倫敦地區一樣受到數百萬人的歡迎。
從根本上說,以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來衡量,偉大的城市仍然是那些不甚完美(有時甚至是令人厭惡)的地方。各種不同的文化在這裡碰撞交織,這裡有精明的企業家,就算有黑手黨也在所難免。飛快的生活節奏和蜂擁而至的移民使得這些城市無一例外地具有沉重的社會壓力。無論是紐約、洛杉磯、倫敦、上海、孟買,抑或是杜拜,這些城市或許無法在更加優雅、頂級的排名中名列前茅,但它們卻呈現出我們城市最有可能的未來藍圖。
Joel Kotkin 是查普曼大學 (Chapman University) 城市研究學校長級學者。他是 newgeography.com 執行編輯,並為《富比世》撰寫 New Geographer 每週專欄。目前,Kotkin 正在為倫敦 Legatum Institute 進行全球城市更加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的研究。他的下一部著作《The Next Hundred Million: America in 2050》將於明年年初由 Penguin 出版。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41&f_SUB_ID=1776&f_ART_ID=215919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
痛苦指數于1970年代發表,代表令人不快的經濟狀況,等于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總合。
其公式爲: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百分比 + 失業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衆對相同升幅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現代經濟學家不同意以完全負面的‘痛苦’一詞來形容上述通貨膨脹機轉的負面沖擊。實際上,經濟學家中有許多認爲公衆對溫和通貨膨脹的成見是來自其相互影響:群衆只記得在高通貨膨脹時期相關的經濟困難狀況。以現代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溫和的通貨膨脹是較不重要的經濟問題,可由對抗滯脹[stagflation](可能由貨幣主義[monetarist]所刺激)來作部分中止。
有實證研究表明,公衆對于通貨膨脹的忍受力是失業的1.6倍,因此有人提出痛苦指數的公式應該爲: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百分比/1.6)+ 失業率百分比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2197.htm
國民幸福指數>MBA智库百科
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GDP(國內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準,那麼幸福指數是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人們的幸福感的一種指數。
國民幸福指數的提出
國民幸福指數(GNH)最早是由南亞的不丹王國的國王提出的,他認為“政策應該關註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包括科學技術的種種好處)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GNH)指標。
如果說“生產總值”體現的是物質為本、生產為本的話,“幸福總值”體現的就是以人為本。世界銀行主管南亞地區的副總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對不丹的這一創舉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完全受經濟增長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難以自拔。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存在相同的問題,但是我們決不能悲觀。
“世界上存在著惟一一個以物質和精神的富有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政策之源,並取得成功的國家,這就是不丹王國。該國所謳歌的‘國民幸福總值’遠遠比國民生產總值重要得多。不丹在40年以前還處於沒有貨幣的物物交換的經濟狀態之下。
但是,它一直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現在已經超過印度等其他國家,在南亞各國中是國民平均收入最多的國家。在世界銀行的排行榜中也大大超過了其他發展中國家成為第一位。儘管如此,去不丹旅游過的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仿佛回到了自己心靈的故鄉。不丹給我們地球人展示了許多高深莫測的東西。”
說到旅游,不丹不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而是採取了一種限制規模的旅游發展模式,從來不在國際上搞大型的促銷宣傳。不丹限制入境旅游者的總數,實行“高質量、高價格、全包價”的做法。政府對旅游經營者制定了《工作手冊》,對旅游者有《行為規範》。雖然不丹每年從旅游業獲得的收入僅300萬美元,但足以保持旅游業穩定發展,而對社會自然的影響則很小。
類似GNH這樣的嘗試,在國際社會已經有多種,例如“綠色GDP”、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標,英國的“國內發展指數”(MDP,該指數扣除了為抵消社會和環境成本而耗費的開支,考慮了長期的環境損毀和自然資本貶值,肯定了為確保謹慎投資和貿易平衡進行的一系列經濟調整,反映了收入增加1英鎊對窮人的意義要大於富人的事實,計入了家庭勞動的價值)等等。這些指標的創設,反映出單一GDP指標的局限性,也昭示著人類自身的新需要。
“現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幸福指數、群眾滿意度等新的評價指標,總的來看雖然有點簡單,但這件事做起來總比不做強。”中科院院士程國棟在去年年初,就提出了一份《落實“以人為本”,核算“國民幸福指數”》的提案,建議國家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制訂一套“國民幸福指數”的評價體系。
2004年,中國人均GDP已經是1270美元。1980年以來,中國的GDP以年均9.3%的高速度增長,在東亞創造了新的經濟奇跡。經濟成就舉世矚目,而整體的人文發展情況卻呈現出與GDP增長不協調的逆態勢。2003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占當年GDP的15%,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繫數超過0.4的社會失衡臨界點。
根據荷蘭Erasmus大學的RuutVeenhoven教授對中國3次幸福指數的調查,中國1990年國民幸福指數為6.64(1-10標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卻下降到6.60。數據表明,即使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也並不能保證國民幸福的持續增加。
幸福指數所受的影響
對於人的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在20世紀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為心理學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心理學家對於主觀幸福感的探討更多地來自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老年學三個學科領域。由於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應該說,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征、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
此外,對主觀幸福的理解還涉及許多分析層面,主要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時點與時段,等等。在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諸多因素和層面之間的密切聯繫中,以下幾點是十分獨特而重要的:
第一,心理參照系。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例如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由於缺乏與其他社會之間的比照,儘管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由於心理守常和習慣定勢的作用,其成員便可能知足常樂,表現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個處在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外來發達社會的各種衝擊,開始了外在參照,因此,其成員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現下降之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創傷。
第二,成就動機程度。人們的成就需要決定他們的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又決定其預期抱負目標。其中人們對於自身成就的意識水平是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便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則不會有幸福感可言。
第三,本體安全感。它指的是,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對於所生活其中的社會環境表現出的信心。這種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對於形成個體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而對於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個體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個體抵禦焦慮並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基礎。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時與其經濟狀況或收入水平之間並未呈現出簡單的正相關係,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經濟狀況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卻不低,而有些百萬富翁卻整日憂心忡忡。
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人的幸福感在過去10年中先升後降,表現出與經濟發展軌跡之間的非同步性。其中主要原因在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初期,物質發展成效明顯地呈現出來,那時社會分化程度還不大,社會成員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縱向比較,與過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較容易產生滿足感。
最近10年,社會結構轉型加速,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日益全面觸及深層利益,社會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貧富差距凸顯;在社會心理方面,隨著生活條件逐漸改善,人們需求層次日益提升,且呈現出多樣化態勢,因此,需求能被滿足的標準相對提高了;而由於資源相對短缺和競爭加劇以及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各種壓力感大大增加,這一切都強有力地影響了人們的幸福感。
值得特別關註的是,一些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心更傾向於與民生有關的領域,民生問題成為大多數社會成員最關切的社會問題。這種關註重點的變化,反映了人們對於社會發展態勢的判斷。而對於民生問題關註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體制改革與社會發展正在對人們的生存條件和生活質量產生最強有力的影響。這一切極其深刻地影響人們的本體安全感,即具體表現為對社會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強,從而影響到人們的幸福感。
解讀幸福指數
近年來,“幸福指數”成為我國學術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同時也成為一些政府部門的實踐課題。
幸福指數就是指把主觀幸福感作為一項指標,通過運用專門的測量工具去獲得人們主觀幸福感的數量化結果。然而,如果幸福指數將在生活質量指標體系中甚至將在一個地方或國家的發展規劃中扮演一種重要而合理的角色的話,那麼,對於幸福指數尋求一種充分的理解,並且避免各種誤讀,無疑成為一項最基本的前提。
首先,對於幸福的理解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這說明瞭社會心理體系的高度複雜性,而這種複雜的主觀世界要用數量化的工具來加以測量和說明,無疑是對現代社會科學的局限性提出一個重大挑戰。
因此,關於幸福指數一種可能的誤讀就是,將幸福指數簡單化的傾向。典型表現之一是,希望通過一份調查問卷就能達成對主觀幸福感全面而準確的把握。而幸福感在測量上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在進行測量的時間之點上人們所表達的生活感受,是否能夠代表他們在一個時期里的總體生活感受。
其次,幸福指數是社會發展狀況及其問題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如果說社會心理體系包含理性層面的認知評價和感性層面的情緒感受,那麼,在幸福感中情緒感受這一感性層面常常占據主導地位,幸福感有時是一種很個體化的主觀領域。因此,在實踐領域中,幸福指數可以成為生活質量指標體系中一個重要方面,但並非唯一方面。
在這裡,關於幸福指數一種可能的誤讀就在於,認為幸福指數能夠作為體現個人生活質量和衡量社會進步程度的一個絕對性指標,從而忽視了對於社會發展內涵和人的精神領域的豐富性的考慮。
第三,作為制定發展規劃和社會政策一種重要參考因素的幸福指數,與GDP之間的關係應該是辯證的。GDP是硬指標,幸福指數是軟指標,兩者在發展規劃和社會政策中各具獨特的地位與作用。能夠關懷幸福,說明發展理論與發展實踐上升了一個層次,發展的內涵更加豐富了。但決非要在GDP與幸福指數之間做一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因此,關於幸福指數又一種可能的誤讀就在於,產生“幸福指數崇拜”,即將幸福指數的意義無條件地誇大化、片面化、偏激化。
對於幸福感的測量,西方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等已經探索了幾十年,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積累。既便如此,尚未有任何一種幸福感測量工具能夠得到普遍認同,許多量表仍處在不斷改進之中。中國與西方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其反映形式之一的社會心理都存在差異,從而對於幸福的理解不會完全相同,感受幸福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
因此,我們若要研製出一套既體現國際水平又符合中國國情的幸福感測量工具,尤其是獲得可以作為發展規劃和社會政策參考的幸福指數,尚有待進行高水準、創新性的多學科合作研究。
國民幸福指數的計算方法
(1) 國民幸福指數=收入的遞增/基尼繫數×失業率×通貨膨脹 這個公式中的基尼繫數(Gini coefficient)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測量社會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標。
(2)國民幸福指數=生產總值指數×a%+社會健康指數×b%+社會福利指數×c%+社會文明指數×d%+生態環境指數×c%。 其中a, b ,c ,d ,c分別表示生產總值指數、社會健康指數、社會福利指數、社會文明指數和生態環境指數所占的權數,具體權重的大小取決於各政府所要實現的經濟和社會目標。
中國國民幸福指數
今後我國將推出幸福指數、人的全面發展指數、地區創新指數以及社會和諧指數等新的統計內容。這是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在昨日國新辦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的。邱曉華表示,推出這些指數,用以適應各方面對我們國家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以及民生、人文這方面的需求。
國家統計內容的系列新面孔表明,目前,衡量我國情況的指標已經從單純的經濟指標,逐步擴展到環保指標、製造業指標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指標上。人們對幸福的關註度逐年增強,人們也越來越關註自己的生活狀態,中國社科院的最新調查顯示,2005年,72.7%的城鄉居民感覺生活是幸福的,比上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
對於幸福指數,每位專家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定義,大都體現在追求人類社會文明發展、以人為本等辭彙上。
在今年北京市兩會期間,北京市統計局局長崔述強就曾公開表示,今年北京將開展幸福指數的研究,推出一套幸福指標體系,並將其納入和諧社會指標評價體系中,將“幸福感”作為衡量北京社會和諧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
他指出,市民對生活境遇、工作境遇等的滿意度都可能成為幸福指數。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名也曾表示,原有的收入等“硬指標”已無法反映人們的精神需求和心態差別。提出“幸福指數”這個概念,正在把原來追求的“GDP至上論”轉向更多元化的評價標準。“這體現了當前執政理念的變化”。
http://wiki.mbalib.com/w/index.php?title=%E5%9B%BD%E6%B0%91%E5%B9%B8%E7%A6%8F%E6%8C%87%E6%95%B0&variant=zh-tw
阿楨
全球自由經濟體最新排名 第1名是新加坡 香港落居第2 2023/09/20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最新發佈《世界經濟自由度2023年度報吿》,香港今年被新加坡以0.01分的些微差距超越,出現從1975年以來首度被擠下排名第一寶座,台灣則位居第11名。原因涉及北京干預,包含中國政府推出重大准入壁壘、外勞就業限制及增加營商成本等,導致香港的「監管」評分下跌0.25分。加上軍事干預法治程度上升,香港司法獨立和法院公正性的信心正被侵蝕,導致「法律制度和產權」下跌0.2分。
但這也引來港府反駁,稱香港是全球最開放和便利營商的地方之一,匯聚來自大陸和海外近9000家公司,足證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制度優勢,讓香港成為全球唯一融合國際優勢與中國優勢的經濟體,並對菲沙研究所指大陸在港施加新的重大進入壁壘、限制聘用外地勞動力以及增加營商成本等說法不符事實。
依據排名,新加坡以總評分8.56分排名第一,其次是香港、瑞士、紐西蘭、美國、愛爾蘭、丹麥、澳洲、英國和加拿大,台灣第11名,日本第20名,德國第23名,法國第47名,俄羅斯第104名,中國大陸則在111名。
回應
新加坡政治自由?台灣經濟自由?
西方的評審不可信。
阿楨
央視網評年輕人越來越反感“專家”,問題出在哪兒? 2023-02-09
近一段時間,一些專家頗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味,比如“年輕人沒工作可以先結婚生子”“專家建議年輕人不要為了錢而工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買房子”“懲罰不生孩子的年輕人”“給00後增加工作強度”等。這些觀點,看似為年輕人好,實則惹年輕人厭。
“專家”作為一種身份,帶有“知識權威”屬性。專家之所以能讓年輕人信服,除了深厚的理論知識,還有共情心理和堅定的職業操守,他們的建議在客觀上起到了普及知識、彌合矛盾、引領輿論的作用。
但有的“專家”很不瞭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從未考慮過年輕人的經濟壓力、健康壓力、就業焦慮和婚戀焦慮,每每以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紙上談兵”“站著說話不腰疼”“何不食肉糜”的姿態指點江山。
專家群體本身構成複雜,一些草根“偽專家”、“三無”研究機構的“專家”通過包裝,戴著五花八門的頭銜,湧向互聯網平臺,冒充權威之聲,甚至“跨界”對自己專業領域外的現象大肆評議,目的是為博知名度、最終實現“影響力變現”。還有個別專家,過度為商業利益代言。
“建議專家不要建議”,不是讓專家閉口不言,而是希望專家“從年輕人的利益出發”,少一些嘩眾取寵,多一些人文關懷,在理性溝通的基礎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眾—專家”關係,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真知灼見。
回應
媒體和資訊的亂象,很大程度是媒體和自媒體過度追逐流量、製造焦慮,製造對立,以謀求生存。
媒體和自媒體是沒有匹配的能力從專業上進行吹毛求疵的,只能通過斷章取義甚至是歪曲和誤導才能引起爭議。其他包裝出來的“專家”,說話好聽,通俗易懂,或者語出驚人,能夠激發受眾的各種共鳴和情緒,這恰恰是媒體和大V的最愛。於是,所謂的“專家建議”,很多要麼是媒體加工出來吸引眼球的,要麼是包裝出來的“專家”。久而久之,專家已經被汙名化。
阿楨
不丹被譽為“世界上最幸福國家”,是如何行銷出來的 2022-07-01
美商公關集集團Interpublic,承接不丹國家品牌推廣業務,直接打造了“全球幸福指數”並成功借助聯合國推廣成一套標準。
世界快樂報告--維琪百科
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高等研究院教授約翰•F•哈利維爾(John F. Helliwell);因開創“幸福經濟學”而知名的理查•萊亞德等人所編。
爭議
該報告發表以後,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兩地引發巨大輿論爭議。輿論熱點在於,排名靠前的幾乎都是歐洲國家,以色列、利比亞、科索沃等國家或地區常年有武裝衝突,快樂排名都要比中華人民共和國高,而“伊斯蘭國”活躍的利比亞排名甚至高於香港。
曾經最快樂的不丹,已經比台灣不快樂2 018-01-01
曾經是全世界最快樂國家的不丹,最新排名變成97名,已比台灣不快樂。幸福感的關鍵到底是什麼?不丹於1974年提出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的概念,以追求快樂取代追求GDP。然而,在GDP難以跟上其他國家的時候,GNH是否容易維持或提升呢?攀升的自殺與憂鬱也成為不丹政府近來急需面對的問題。2017年的快樂指數報告中,在155個國家中,不丹的排名已經變成第97,台灣則排行33名。為什麼不丹不快樂呢?根據當地醫生的說法,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導致憂鬱的因素也快速增加,城鄉遷徙的成長,社群或大家庭的分裂,失業問題,藥物濫用與酗酒等。不丹於1999年解除電視禁令,之後開放網路與手機。我們難以得知,沒有電視與網路的世界,是否會比較快樂;但是要靠著管制封鎖資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阿楨
愛得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出爐 中國成最大贏家 2022-01-20 德國之聲
美國公共關系公司愛得曼(Edelman)最新發布2022年全球信任度調查(Trust Barometer)顯示,全球公眾對政府以及傳統媒體和記者的信任度最低。在當前全球依然深陷新冠危機的大背景下,科學家是最受民眾信賴的群體。同時,全球民眾對民主制度國家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最受本國民眾信任的政府是中國政府。
公共關系公司愛得曼每年都會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開幕期間推出反應世界各國民眾對包括政府、媒體、企業等各類機構的信任指數報告。此次連續第22年推出的調查報告囊括了針對全球28個國家,超過36000次網絡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並保證了每個國家至少有超過1150份問卷樣本。
此次調查中,最大的贏家是中國,其2022的公眾信任指數——也就是本國受訪民眾對中國作為一個國家來説的信任指數為83,與一年前相比提高了11個點,位居調查報告全球27國榜榜首。民眾信任度下滑幅度最多的是德國(46點),與去年相比低了7點,其次是澳大利亞(53點, -6點)、荷蘭(57點, -6點)、韓國(42點, -5點)和美國(43點, -5點)。愛得曼發表的信任指數,1至49點代表不信任,5至59點代表中立,60至100點代表信任。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最新的調查結果表明,全球民眾日常生活中最擔憂的事情是失去工作。其次是氣候變化、黑客攻擊、失去公民自由、遭受偏見和歧視待遇。越來越多的人趨向於認為政府和媒體是分裂社會的力量。幾乎每兩個受訪者中,就有一人持這一觀點。報告撰寫方指出,為了重塑公眾的信任,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商界領袖繼續承擔起社會責任,公眾也需要更多此類人物。此外領導人物應該更多的著眼長期利益,展示目前的體制和系統其實是運作有效的。通過提供基於事實的信息,打破不信任的惡性循環。
阿楨
財政支出失控 國本即將動搖 2020/10/03 中時社論
80年代台灣經濟成長迅速,政府強調節約,財政收支基本平衡,是全球少數模範生之一。無論是過去的兩蔣時代,或是新加坡都認為政府和私人一樣,不得「寅吃卯糧」,預算都力求平衡。
但李前總統任內開始大量舉債建設,立法院於1996年制定《公共債務法》,規範各級政府的債務上限,也規定只能在突發、例外的狀況下提出「特別預算」。2016年底中央債務占GDP的33.3%;人均債務超23萬元。
立法原意卻被濫用,特別預算幾乎年年編列,例外成了常態,蔡政府「前瞻基礎建設」塞進一堆不該列入的東西。例如,衛福部為行政院長編列私房錢(52.8億元),對全民健保1年被丟棄藥品近200噸(約5億顆藥)卻無計可施。
勞委會坦誠面對勞保基金即將破產的事實,規畫提出勞保改革方案,行政院卻橫加阻擾,將其無限期延後。
為了選舉目的,政府既不開源又不節流,面對台海風險、老齡化社會趨勢、勞健保虧損問題,軍購、長照、勞健保補貼都將是龐大支出,必須大量舉債。
回應
花了大錢選上执政就是为了捞钱,去你的财政平衡
有錢花天文數字跟美國交保護費買武器,再來說政府財政困難沒錢?
最近已花了六千億孝敬軍火商。
悲哀的共業!弱智無明的選民致之!
相關新聞
衛福部長陳時中健保費調漲:台灣健保正在吃老本 民進黨政府敢逆時中2020-10-04
回應
豈只健保吃老本。勞保年金也是。蔡怕失基本盤不動。民主政治的缺點,為了選票只好拖死狗。
相關新聞
新冠疫情全球經濟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美國財政刺激計畫2020年財政赤字將達3.7萬億美元,占GDP的17.9%。中國主要是對企業和居民家庭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鬆綁保民生穩就業“地攤經濟”撐出5000萬人就業.,財政赤字只略增到GDP的3.6%,至2019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21.31萬億元,債務率為82.9%,低於國際警戒標準。加上中央政府債務16.8萬億元,全國負債率(債務餘額/GDP)為38.5%,低於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準。2019世界負債國排名:日本第一高達253%,美國負債最多22萬億美元,負債率110.4%,世界第5.
阿楨
黑韓卡韓、假民調為何全無效? 2019/07/15 旺報
高雄市長韓國瑜九合一選舉一人救黨、韓流發功,助國民黨攻下15個縣市長,民進黨遭致創黨最慘敗選;但面對韓竟然跳選總統,民進黨驚慌之餘,府院黨總動員,瘋狂下猛藥黑韓、卡韓、草包韓、民調唱衰韓,竟然還是不敵韓粉「死守四行倉庫」、等接民調電話的堅定意志;民進黨最大的惡夢成真,韓不但將獲提名參選總統,已經進化的韓流2.0,極可能如大海嘯,讓民進黨總統和立委選舉滿目瘡痍。
韓就任後的改變,高雄市民看到的是路平了、地下水道淤泥清了、農漁產品外銷出去了、觀光客進來了,下雨不再淹大水、登革熱破天荒沒有大爆發;不論1450怎樣透過網路農場提供黑韓貼文,泛綠全面散布韓國瑜支持度下滑,對韓每日一黑,黑過頭反而禁不起檢驗、泛綠越是黑韓、高雄市民越氣憤、韓粉的戰鬥力也越激昂。
當蘇貞昌化身導演,利用行政院會「製片」黑韓,對比為登革熱請求中央補助的韓,瘦削且謙恭的身影,一樣禿頭,但蘇高高在上、中氣十足、硬卡補助款,配上暗酸、暗卡韓的陳其邁;結果,反而是蘇被網民盯得滿頭包、陳也丟了暖男形象。
泛綠對韓鋪天蓋地發動每日一黑的攻擊,反而掀開了被政治力長期蓋頭壓抑的庶民大悶鍋。韓用庶民聽得懂的論述,化身庶民代言人,他被打壓的遭遇,正打痛了基層民眾同情弱者、厭惡強權鴨霸的同仇敵愾感,泛綠打在韓一家人身上,韓粉痛在心上,這從黨外一路傳承到今日講情重義的「台味」,完全沒有消退,只是過去力挺遭國民黨政府打壓的黨外,現在變成挺韓。
國民黨初選民調啟動後,突然冒出一堆民調,營造韓支持度下跌而果凍將逆轉勝的風向,綠營故意放話將在民調「暗助」韓,希望誘使「果凍」脫黨選到底。然而,民進黨顯然沒有認知到,搞這些奧步,如跳「政治牛肉場」、早被民眾看透透。
郭初選一路走來,果真應了「果凍之亂」,一連串操作失當,反壞了形象。一旦初選落敗自當認賠退場,這樣輸的只是「選舉策略」,無傷為台灣打拚的初心;若能盡棄前嫌,華麗轉身為黨輔選,未來不僅舉足輕重、甚至能在推動兩岸關係上發揮關鍵作用,從經營之神轉為和平大使。以果凍過人的人生閱歷,應該不至於只因面子掛不住,就被慫恿硬選到底。
韓流2.0果然來了,全民都在看,民進黨假國安之手,又會玩出什麼花樣?
阿楨
「韓式理性」打選戰:黑到發亮才會贏 2019-07-04 多維TW
前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曾謂,「看起來不利老韓的事,往往才是抬高老韓的資本」、「政治人物真正的危機,不是被黑,而是根本沒人理你!」的確,韓只要一發言,全台媒體都繞著他轉,現在又要拚黨內初選,何樂而不為?何況這「一招半式」,當初在高雄迎戰陳其邁,已讓他喜嘗勝果。
韓拚大選的作為,看似與爭取中間選民以達選票最大化的「選戰慣性」背道而馳,但2018年九合一選舉結果,早已將2020年總統大選設下了一個「反民進黨執政」的主題,如今的韓不過是「罩子放亮」,持續利用該主題提取政治紅利。造勢場上,韓對外一再塑造出他才是國民黨內最能打敗蔡英文的人的形象,為的自然是以先搶盡藍營票源再說,此刻,中間選民絕非重點。抓準勝選輕重優先排序,才是這股看似狂熱的「韓流」背後,鮮少被外界看清的韓式理性。
相關新聞
中時/中華民國不是郭可用錢買的07/15初選韓以44%狂勝郭的27%
韓重申帶職參選總統,力促黨內參賽者團結
郭恭喜韓:輸初選沒後悔,這九十天是彌足珍貴的一堂課,學會參與公共事務,需更謙虛傾聽 (回應:郭為什大敗?輕信國民黨老班底受馬英九蠱惑! 郭是打下自己.)
聯合/杜紫宸:國民黨2020大選恐再輸308萬票(回應:郭會輸杜的貢獻很大. 其實扣掉綠票應只有幾趴差距! 吃太多臭酸空心菜,好酸好臭啊! 高雄人不可再選錯,今日的香港就是明日的台灣啊! 綠最害怕的韓不負眾望出線了,綠膿包1450集體崩潰中…聯合好多綠油精,這是我看過最誇張的初選,所有媒體名嘴不分藍綠舉全國之力黑韓卡韓假民調全無效.)
謝龍介:韓大贏郭原因是庶民力量,台灣第一次是陳水扁時代長期,威權統治下勇敢站出來支持民進黨;第二次是因為庶民看不下去陳水扁的貪腐,轉而支持形象清新的馬英九;第三次是韓國瑜的庶民經濟,這股力量會一直延續到明年的大選。(回應:在台灣政治史上,韓是第一個由群眾「親孕胎生」的政治領袖。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都不是。)
接地氣又有謀略 韓絕非草包 2019/07/15 中國時報
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昨日在臉書指出,韓在「政治行銷傳播上有謀略」,上任後優先處理的是鋪平馬路、弄來農漁花卉訂單、搞活動,讓做小生意的賺錢,酒店旅館住房率提高、把高雄炒熱,吸引人來投資,清下水道,讓大雨來當宣傳員、為登革熱向中央十萬火急要錢。
阿楨
馬英九洩密案最終審 高院今天判無罪確定 2019-07-12 聯合報
臺北地院認為馬英九構成犯罪要件,但以他行使憲法賦予總統的「權限爭議處理權」判無罪。高院認為馬未召集相關立院人員會商,沒行使該權,依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判他4月徒刑,得易科罰金,不過最高法院認為調查不備,發回更審。
本案源於特偵組偵辦前法官陳榮和財產來源不明罪,發現柯建銘疑關說前臺南縣議會議長吳健保假釋案,有行賄假釋之嫌,因此聲請監聽柯;監聽時聽到柯和時任立法院長的王金平就全民電通更一審案,疑關說法務部長曾勇夫、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違法指示檢察官林秀濤別對無罪判決上訴。
馬所犯的洩密、通保法、個資法3罪原屬二審定讞之罪,但因司改國是會議討論「避免突襲性無罪改有罪判決確定 」,前年7月大法官752號作出違憲解釋,馬英九因此還能上訴最高法院;本次更審判決後,即告確定。
回應
雖不欣賞小馬,更討厭王金平及民進黨。
法院是共產黨開的,我都幫你們愛台灣的想好了。
台灣國奸碴委員沉屍夢表示:我要調查這位不適任的中華民國法官!
馬是個好人!很可惜不適合民主的政客社會!國會議長王金平幫最大在野民進黨黨鞭柯建銘司法關說成功,關說者及順從關說者都沒事,連黨籍也開除不了,反而追究關說的有事,真他媽的白天活見鬼了!鬼島政治有事嗎?
重大敏感案件起訴不慎 傷檢公信 2019-07-13 聯合報記者王聖藜
馬英九繼臺北市長特別費案後,通過洩密案的司法考驗。特別費、洩密案都與政治糾纏不清,檢察官辦案,本應謹慎行使偵查權,證據門檻達到有罪確信再起訴,否則,大動作偵辦重大又敏感案件,最後卻被法院判無罪確定,影響的不只受訟累的當事人,傷害更大的是檢察公信。
回應
傷檢公信?可笑+可悲! 台灣檢察官之公信力,與資深妓女的貞操是同樣的。
阿楨
台灣人真命苦 壓力指數全球第二高,僅次南韓 2019-03-27 聯合報
康健人壽母公司美國信諾保險集團公佈「2019年360°康健指數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受訪者壓力指數持續升高,高達9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處於壓力之下,較去年上升2%,壓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南韓,「財務」是導致壓力的最大因素。五大健康面向中,主要是因「睡眠不足」,造成身體健康狀態顯著下降。
「360°康健指數」調查已進入第五個年頭,旨在研究人們對身體、家庭、社交、財務和工作五大面向健康和幸福狀態的自我感受。今年調查範圍涵蓋全球23個國家地區,同時新增許多與健康相關的主題,也是信諾保險集團最全面性的健康調查。
相較於全球整體康健指數從61.2分略微上升至62分(滿分為100分),今年台灣整體康健指數從去年的57.2分下滑至55.3分,落後多數鄰近亞太地區市場。
全球倒數的五個國家和地區分別為韓國(53.2分)、台灣(55.3分)、土耳其(56.8分)、香港(57.7分)、新加坡(57.8分)。
五大健康面向中,台灣在身體健康狀態顯著下降,睡眠不足是最主要的因素,同時也和生活壓力增加、家庭時間減少、無法照顧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以及財務問題有關。
社交健康狀態是唯一較前一年有改善的面向,從55.1分略為上升至56.3分,主要原因是受訪者認為自己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花費了較為合理的時間,而且擁有許多朋友可以談心。
康健人壽總經理暨執行長邵駿崴(Tim Shields)指出,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整體的健康和幸福狀態落後於多數受訪國家,凸顯台灣受訪者需要更多的支援來協助他們改善整體健康幸福。
台灣受訪者壓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二,96%的台灣受訪者感到有壓力,落後韓國僅1個百分點,遠高於全球平均84%,在23個受訪國家地區中,台灣取代了去年的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壓力市場。
台灣受訪者中,有工作的人壓力指數平均達97%,比沒有工作的受訪者(90%)高出許多。三明治族是壓力最大的族群,以性別來說女性壓力更大。造成壓力的五大原因分別是個人財務問題(18%)、健康問題(17%)、工作太多(13%)、家庭財務問題(13%)、缺乏就業保障(13%)。
阿楨
飲食習慣助西班牙人更健康
研究人員表示,飲食習慣可能是西班牙人長壽健康的秘訣。根據那瓦勒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地中海飲食風格中攝入了特級初榨橄欖油和堅果,讓西班牙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下降。”
與此同時,美國的健康排名下降到第35名,被鄰居加拿大(第16名)遠遠拋開。由於藥物服用過量和自殺導致的死亡,美國人的預期壽命近年來一直在下降。古巴人強調預防性護理的觀念值得學習,美國應該改掉僅僅專注於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習慣性思維。
古巴醫療制度引發關注
古巴高效醫療體制的一大“秘方”在於它的基層醫療制度,使得老人、兒童、婦女、慢性病患者等人群能方便得到應有的照顧。
古巴現有約14700家社區醫療站和500家綜合門診部,構成了其基層醫療體系。家庭醫生診所設在社區裡,平時古巴人走幾分鐘就能到診所,看病就醫非常方便。家庭醫生還做家訪出診,病人不用出家門就能看病。這種制度大大減少了“小病變大病”的幾率。古巴的社區診所提供24小時全天服務,病人隨時可以去看病。
古巴醫療重在預防,以低成本實現高效率。患者得了小病,家庭醫生及時就近治療,預防大病的發生。感冒、腹瀉、蟲牙這些當地常見的小病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治療。家庭醫生還對有潛在患病危險的人群採取嚴密的預防措施,譬如在婦女懷孕和哺乳期間,家庭醫生或護士每天都要進行家訪,測血壓、查身體、詢問各項情況。
由於基層的醫療體系建設完善,必須去大醫院的病人少了,全社會的醫療資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
同時,地處熱帶的古巴在生物製藥行業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有能力“自力更生”研製新藥,比如當地用來治療肺癌、糖尿病的新藥都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古巴製造,古巴還獨立種植培養45種常用藥材。
不過,古巴“天堂般”的醫療體系也並非沒有隱憂。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指出,全民免費醫保開支大、浪費大,已成為政府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古巴還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60歲以上人口已占全部人口的17.8%,未來古巴政府的財政負擔將更重。
https://news.sina.com.cn/w/2019-02-27/doc-ihrfqzka9505215.shtml
阿楨
世界最健康國家榜單出爐:這個“窮國”震撼了美國 2019-02-27 新浪新聞綜合
2019年版的彭博健康國家指數出爐,對全球169個國家或地區進行排名,考慮預期壽命、環境因素(清潔用水、衛生設施等)、肥胖概率等變數後對各國進行評級。
西班牙一舉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上最健康的國家,另外前十名中歐洲一舉包攬7席。撒哈拉以南非洲則佔據了30個最不健康國家中的27個,顯示出貧困對健康狀況有著決定性的的影響。
日本上升3位,超越新加坡成最健康的亞洲國家,韓國排名上升7位至第17位,而中國則上升3位至第52位。到2040年,中國人的預期壽命有望超過美國。
不過,令人有點意想不到的是,這份榜單出爐後,最受矚目的國家竟然是平常“存在感”不強的古巴:
排名第30位的古巴比美國高出整整5位,而且古巴是所有健康排名超越美國的國家裡,唯一沒有被世界銀行列為高收入國家的另類。
儘管古巴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迅猛,但人均GDP也還不到6500美元(Trading Economics資料),約為全球平均水準的51%。儘管經濟水準欠佳,但古巴憑藉全球聞名的全民醫療系統,各項重大國民健康指標均超越美國,達到了最發達國家的水準:
古巴男女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78歲和80歲,新生嬰兒死亡率約為千分之5.82,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約為千分之7。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7.8歲,比古巴低0.27歲;新生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6.2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千分之7.6,均高於古巴。同時,古巴也是世界上人均家庭醫生最多的國家,甚至很多外國政要都會趕到古巴看病。
2015年,美國大學派遣醫學院學生到古巴醫院實習,這個消息震撼了美國國內。
就在美國人為醫保改革吵的天翻地覆的時候,古巴的人均醫療成本僅為美國的20分之一。最誇張的是,平均一個重大手術患者在美國住院一天要花1994美元,而在古巴只要不到5.5美元。
那麼,古巴以低廉的成本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秘訣在哪裡?
2018年,美國律師協會旗下的衛生法部門派員去古巴考察,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是,古巴的醫療觀念重在預防疾病,相反美國的醫療系統總在病患發生後才干預治療,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此外,古巴醫療系統把資源主要投入到雇用基層醫務人員方面,而不像美國花費重金購置昂貴的藥物和設備。
圖博館
全球最快樂的25個國家名單出爐 中國人幸福感飆升 2019-02-05 新浪新聞
近日,知名財經網站Visual Capitalist引用了聯合國《2018年世界幸福報告》的資料,列出了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25國家,這次中國躋身第20名。
相關研究指出,當一個人的收入越多時,錢可以給他的幸福就越少,而其他主觀因素變得更加重要。
在這份榜單中,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前10名都是發達市場國家,芬蘭傲居第一,挪威、丹麥、冰島、瑞士分列第2~5名。第6~10名分別為荷蘭、加拿大、新西蘭、瑞典和澳大利亞。不過,美國卻排名第18名,英國還落後美國一名。
有分析指出,2005年以來,隨著經濟增長和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失業人數逐漸減少,同時,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成熟,養老、醫保制度覆蓋率也大大提升,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出現了明顯提升。
雖然芬蘭被評為2018年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但芬蘭的人口老齡化速度比大多數國家都要快,這也給芬蘭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要讓更多的人找到工作,還要支付退休金。北歐的福利模式使我們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但這種模式的資金來源依賴于更高的就業水準。
回應
這個排名准嗎?呵呵……我從來不相信西方的排名。
此表不可信。墨西哥與美國相差無幾,美國無需建牆!
主觀感受有什麼准不准的,這個東西評的是感覺,假如每人每天糧食供應增加2斤,朝鮮的排名估計能進入前十。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2-05/doc-ihrfqzka3887667.shtml
圖博館
美媒:全球最不痛苦國家排名中國排第23泰國排第一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2016.8.8消息,美國彭博社日前調查74個經濟體的痛苦指數,泰國指數為1.11%,是最不痛苦的國家,其次分別是新加坡的1.40%,以及日本的2.70%。英國排名第17,美國第21,中 國大陸第23名。
報導稱,委內瑞拉因為石油收入銳減,導致糧食與藥物長期嚴重短缺,以及通膨率高達181%而成為最痛苦的國家,指數達188.2%,其次是波士尼亞的48.97%,以及南非的32.90%。
據悉,至6月底為止,泰國的全國失業率約僅1%,7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增加0.1%,6月則增加0.4%。即使如此,泰國並非毫無隱憂。消費者樂見通膨減緩,這卻可能意味,整體經濟並不是很健全。
日本三井住友銀行全球市場分析師岡川聰表示,通縮是對商品與服務的需求無法跟上供應的徵兆,它導致消費者暫停採購,直到商品變得更便宜。在這種情況下,需求更疲弱。岡川聰表示,這足以導致薪資降低。
相關新聞
英國報告:全球生活成本排名香港飆升7位排第二2016-03-15
全球最貴城市排行:中國城市排名躍升上海比肩東京2016-03-11
全球生活成本排名:新加坡居首香港第二上海11北京31 2016-03-11
日媒:中國在全球電子產品中主導權上升排名第二2016-02-25 14:56
新媒:香港連續22年被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廉潔排 名下跌2位2016-02-02
圖博館
蔣友柏看不起小確幸 「要做一輩子壞人」2016-05-18 經濟日報
大陸《時尚先生》官網18日刊登這篇題為「蔣友柏:看不起『小確幸』,要做一輩子的『壞人』」的專訪,蔣友柏表示,他一直維持著每天5點半至6點起床,7點準時出門,8點到下午2點上班辦公,3點到晚上9點陪伴孩子和9條狗,10點再繼續工作的日常生活。儘管他稱生活為「地獄」,但很顯然仍樂在其中。
他宣稱要做一輩子的壞人,「開誠佈公地講出自己要的是名或是利。」在他看來,在現實的騙局裡,最容易產生黏力的,就是真實。
專訪中被問到如何看待台灣的「小確幸」價值觀時,蔣友柏說,「看不起。我不認為小確幸可以幫助任何人得到任何事情,你隨便講小確幸很好,我只要這一個月15萬塊台幣開一個小咖啡廳,我就可以過一輩子。那好啊,你就不要出國啊,你媽媽最好不要生病,要不然怎麼辦?所以我覺得小確幸是個很自私的想法。 」
對於自己想追求怎樣的生活,蔣友柏表示,他追求的是一系列的挑戰跟改變現有既定的習慣,從這個過程當中,他會有各種不同的樂觀,也會有各種不同的悲哀或者難過。
回應
俗云 : 人不自私天誅地滅,追求「小確幸」沒啥不好,
但若人人都只圖「小確幸,這個國家也不會有大前途
要不是你是蔣家後代 你會有名氣?你的設計之路會那麼平順?
蔣友柏說出真話! 台灣富豪,富2代...有哪些人敢說這樣的話! (我不喜歡他~但對於他的不怕得罪人~還是按讚!!)
別人三點到九點還在上班,你在陪小孩,然後說人做死累死叫小確幸.
很顯然有很多人不覺得帶小孩也算是一種工作,怪不得國內許多女性只能犧牲部分事業回家照顧小孩,還要因為收入較男人低,導致在家裡說話沒份量.天底下幾個男人有種說我願意為了帶小孩把下午上班時間挪到晚上十點過後?
圖博館
單一文化的陷阱: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我們失去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 Monoculture: how one story is changing everything
作者: 麥蔻絲 木馬文化出版 2015
內容簡介
每個時代都有一則主導我們理解世界、社會和生活的故事,它壓倒其他的故事,成為那個時代唯一的價值標準。十七世紀時,人類相信科學可以戰勝大自然;我們這個時代則相信,經濟成長就會創造幸福。然而過度遵循經濟成長的故事,反而讓我們忽視了人性中其他價值,例如家人之間的親情、教育對社會的改造、企業和員工之間的保護和忠誠等,都被經濟成長這單一價值所抹滅,並產生了質的變化。
目錄
推薦序 破解「拚經濟」的迷思 李尚仁
第一章 什麼是單一文化?
第二章 經濟故事改變一切
第三章 越來越不穩定的工作環境
第四章 忙到沒時間經營親人關係/自然世界變成投資對象
第五章 公部門開始追求經濟效益
第六章 醫療產業鼓勵民眾看病/十字架變成宗教商標
第七章 接受教育只為更高的月薪
第八章 創意從無價變成天價
第九章 單一文化狹隘了我們的生活體驗
第十章 另尋解決之道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從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差額…反思我們的經濟生活 Leading Indicators: A Short History of the Numbers That Rule Our World
作者: 扎卡里・卡拉貝爾 左岸文化出版 2015
內容簡介
作者認為我們不能過分迷戀單一指數,總體經濟指數經常不能反映內部的差異性。同時,也別將總體經濟的數字過度延伸到個人處境,影響個人決定。更積極來說,在網路科技的年代,我們有更全面、更及時、更客製化的大數據蒐集,重點還是在,經濟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
目錄
第一章 《土地清冊》牽起的餘波
第二章 失業
第三章 國民所得與來自平斯科的人
第四章 經濟體系的創立
第五章 經濟格式塔
第六章 通貨膨脹:從主要指標到政府詐騙
第七章 消失的回報
第八章 iPhone在哪裡?
第九章 國民幸福指數
第十章 阿凡達駕到
另詳參【圖博館】:庶民經濟 幸福城市排名? 《數字資本主義》 《綠色資本主義》《快樂經濟學》
圖博館
杜紫軍:台灣去年成長四小龍之首 2015/6/1 中央社
立委質疑,馬政府執政期間經濟表現差,經濟成長較扁政府時期低,國發會主委杜紫軍今天表示,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3.74%,已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邀請國發會、經濟部等單位就「如何拓展外銷提振我國(含機械、電子、工具機等)出口產值」專案報告。
4月景氣燈號亮起低迷藍燈,民主進步黨籍立委陳明文批評,中國大陸經濟正在衰退,政府卻未察覺,導致台灣景氣轉為低迷,他質疑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太高,政府需盡快拓展歐美市場。
杜紫軍解釋,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已經下降,近年來已降至40%以下。
針對陳明文質疑,馬政府執政期間經濟成長率不如扁政府時期,杜紫軍表示,儘管2000年2007年經濟成長率絕對數字高,但平均位居亞洲四小龍最後一名,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3.74%,反倒名列亞洲四小龍之首。
陳明文仍不滿杜紫軍解釋,直批他不要臉,杜紫軍強調,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就是四小龍之首,「這是客觀數據不是要不要臉」。
相關新聞資料
台股走跌 財部:國際因素影響
日圓貶、日貨不降反漲鄧振中:不打算找進口商喝咖啡
台幣貶值救台灣經濟?鄧振中:不見得有利出口
(楨:誰還鳥之首之尾,一切庶民經濟!另詳參【圖博館】:庶民經濟 唱衰台灣經濟 台灣GDP(二) )
圖博館
競爭力排名的虛與實 2015-5-29 經濟日報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日昨公布最新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表現較去年進步兩名,在61國中排名第11、亞太國家中排名第三,僅次於香港及新加坡。這樣的成績固然值得肯定,但國際排名的進步對很多國民而言,總有一種脫離現實、虛有其表的距離感;消除這種虛、實之間的落差,才是IMD評比的真正意義。
多年來,台灣在各項國際經濟評比的表現其實不俗,但社會、產業甚至外資卻越發無感。這種「考試成績悖離實際表現」的疑慮,可能比屢屢拿獎狀的喜悅要嚴重許多。
換一個角度觀察,恐怕也會得到相同或類似的結果。一國的國際競爭力或許有多重定義,但基本是指一國滿足國際市場需求,同時維持並創造國民實質收入的能力。因此,理論上,競爭力愈強的國家,創造國民財富的能力也應該愈高。排名在台灣前面的十個國家,包含美國、香港、新加坡、瑞士、加拿大及挪威、瑞典等,似乎都能符合這個定義,但台灣的競爭力與創造國民財富間,也出現了嚴重的背離與落差。
很多數字都能反映台灣近年實質收入不增反減的問題,最近網路流傳的一篇文章,更做了鮮明對比。這篇文章放了幾張20年前(1995年)報紙的徵人廣告舊照:一家貿易公司的秘書起薪32K,快遞及送貨員起薪30K,而當年台北市信義區的房價是一坪29萬元。20年後,這些工作的起薪幾乎沒變,但信義區的每坪房價早已破百萬。簡言之,就業機會增加及薪資成長只是基礎,如何提升不同階層間收入的公平性,以及提升實質的消費能力,更是凝聚社會共識的基礎。
這些評比的「虛」與大家生活經驗的「實」,困擾了台灣十年。過去評比成績一好,政府就大肆宣傳、沾沾自喜,表現退步就怪在野黨怪環保,這一、兩年可能逐漸感受到社會早因這種虛實背離的問題而冷眼相對,因此相對低調。這是好的開始,但淡化國際評比的重要性充其量只是避免引發爭議,仍無助於問題的改善及化解。因此,仍期勉權力在握的當政者負起責任,盡全力消除這種虛實背離的落差,讓績優股獲得投資人的支持,讓競爭力的果實讓全民共享。(楨:馬凱又在民粹了!另詳參【圖博館】:也別再搞排名了 市長排名的迷思 庶民經濟 )
阿楨
國民幸福指數 台灣第18名勝日韓【聯合報2014.08.30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國民幸福指數,台灣物價水準偏低,以購買力平價換算後,台灣在「所得與財富」領域排名提升,幸福指數在卅七個OECD國家中,從去年的第十九名,進步到第十八名,在亞洲國家中高於日、韓。
主計總處自去年開始,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廿四項國際指標,編制國民幸福指數。日本第廿名,南韓第廿六名。
主計總處主計長石素梅表示,台灣幸福指數綜合指數六點九三分,較去年提高零點二九分。在十一個觀察領域中,「所得與財富」、「就業與收入」、「社會聯繫」、「教育與技能」及「主觀幸福感」等五個領域分數提升,表現最好的是「所得與財富」,獲得八點○高分,僅次於美國的十分。
不過,台灣在「環境品質」及「工作與生活平衡」兩個領域分數下降。「環境品質」是因為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高、民眾對飲用水質滿意度不佳,從第卅五名掉到第卅七,敬陪末座。
長期偏低的物價水準,是台灣幸福指數國際排名推升主因。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鴻坤表示,儘管過去十幾年台灣薪資成長明顯停滯,但今年幸福指標進步最多的項目,包括「每人可支配所得」、「每人金融性財富」與「全時受雇者年收入」,經過購買力平價(PPP)換算後變高。
他說,台灣整體物價水準是全球平均的百分之六十四,儘管民國一百年台灣每人平均可支配所得四十三萬元,僅相當一點四萬美元,但用PPP換算後,購買力相當於年所得二萬多美元的國家。
除所得與財富領域外,台灣在教育與技能領域也有進步,台灣在PISA學習成就項目增加一點一一分,該項排名從第廿三名,提高為第廿一名。
主計總處昨同時公布國民幸福指數在地指標,主計總處針對全國二萬名民眾進行問卷調查,民眾幸福指數最高的項目,前五名依序是生活便利、健保與美食、好山好水與言論自由。
不過,中研院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去年對政府、司法與媒體信任度下降,則是一個警訊。
相關新聞
‧我幸福排名上升 所得衝第二
‧生活便利 最有幸福感
‧財富增加…民眾沒感覺
回應
越貧窮的縣幸福感越高!
阿楨
CP值與小確幸
啥是「CP值」、「小確幸」?似懂非懂,廣告卻泛濫!
「性價比」的台式英文、「小幸福」的日式漢文啦!
真是大不幸,正確的中文不用,老愛「哈美」「哈日」,哈出笑話了吧!人家老美的正確英文C/P是指Cost-Performance或Price-Performance,簡寫成C/P時的「/」符號並不具有除號意義,僅僅作為縮寫之用。台式英文卻將C/P值誤解為Capacity/Price,即Capacity÷Price(量能÷價格)。真要用除法,就用老共常用的「性價比」=性能÷價格或「效費比」=效能÷費用(可譯成Performance÷Cost)。
怎麼了!只許星式/港式/非式等洋濱涇英文1,不准台式英文?
也對!語文嘛,約定俗成,了解就好。尤其廣告用語挺無聊2的,但卻吸引人,很能打發資本主義牢籠人之無聊。
我還存在主義異鄉人將真實的存在化作無謂之閒聊呢!
你還真說中了,在這「台灣之光」迅速隕落的年代,不來點異國情調之休閒,不來點平價奢華之美食,如何逃避大不幸之現實?就怕………
現實?超現實吧!台灣客觀的幸福指數3明明是四小龍之首,理盲濫情的呆歹灣人主觀上卻覺四小龍之尾。
爛精英,我理你的頭,你的小頭幸福嗎?
二位別吵,除北歐等少數,多數開發地區多覺得自己不幸別人較幸,這很合「吃裡扒外」(也算是CP式誤用)的人性,連紅旗九防空導彈4小米手機5的「性價比」「效費比」高於愛國三導彈和蘋果手機,大陸的網民也噴糞是廉價的山寨貨6。
你們以為大陸的網民都是鄉民屌絲憤青糞青噴子7,只會哈台8?米粉可哈中了!贈首「台灣之光」隕落詩。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414930
阿楨
再窮也要吃大餐 2013-06-28中時短評
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公共債務法》、《高級中等教育法》,前者提高政府七百餘億的舉債上限,後者每年增加近三百億元的支出,用於高中職免學費。雖然兩者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其實是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性。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民國九十八年、馬英九上任後第一次編列的總預算,規模約一.七兆元,連同各個特別預算、消費券在內,經濟發展支出為三六四一億元;到了今年,預算規模達一.九兆元,經濟發展支出僅二七二六億元,比九十八年少了約四分之一。同一時期的社會福利支出,則從三二○二億元一路成長到四三八九億元。
馬總統上任以來,一方面強調改革,但又增加老農津貼、提高八大社福津貼。從預算的變化可以看出,馬政府是把經濟成長的資源,挪到社會福利,「靠發錢來達成公平正義」。即便政府的財政早已脆弱不堪,仍堅持落實「高中職免學費」的政策。
相關新聞
公債法三讀 縣市舉債上限達50%
舉債提高了 各市縣兩樣情
地方叫好 一解燃眉之急
高雄抗議 額度不增反減
北市債限大縮水
舉債救窮 台灣恐希臘化
12年國教三讀通過 免學費排富 免試至少占75%
學術界資優生蔣偉寧教長 終於拚過期末考
高職將改名「技術型高級中學」
各校免試至少25% 建中:倉卒上路 北一:能違法
8年內 教官退出高中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要白吃的午餐!另參本館: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台灣有白吃的午餐 縣升格 北輕南 三都十五縣 縣市升格 五都大選2 啥是一黨獨大 搶救國庫 馬政府預算 馬金融政策 賦改會 富士康事件)
版主回應
從「白吃午餐」的美夢中覺醒【聯合報╱高希均2014.02.09
(一)貼心照顧
「小而美」的台灣,在春節中特別感受到「美不勝收」。
在生活周邊的小圈圈中,全被「小確幸」包圍。過年時與許久未見面的朋友相聚,還不好明說這種「小幸福感」。
台灣二萬餘美元的每人所得,全球排名二十多名,卻奇蹟式地享受到高所得國家中難以找到的政府照顧:低廉的電價、油價、捷運票價、水費、學費、健保費…。
出國多年的僑民,回來很容易地辦妥新的國民身分證。四個月後,即使從未付過稅,便可得到外國人都稱讚的健保。他們短期回來,主要的節目,就是充分利用幾乎是免費而又優秀的台灣醫療。
政府對美好的生活的安排,還不祇這些。縣市政府還有對學童,提供免費午餐;對長者有敬老金;對小孩的照顧,外語的學習,弱勢者的優待…,真是琳琅滿目。
這種人間幸福,不在北歐,就在身邊的台灣。望眼世界,最貼心的還是台灣在所有國家中,居然有極低的整體租稅負擔率,十二‧二%。比大陸與韓國低了七個百分點,比其他歐美國家則低了十個到三十個百分點。這真使外國人嘖嘖稱奇:稅率低、福利高,台灣人民的幸福變成一個「現代傳奇」。
即使這樣低的稅率,這樣優厚的補貼,不少利益團體,不斷地用「正義」「公平」的大帽子,持續壓住政府,要把白吃「午餐」提昇到白吃「盛宴」的規格。祇要有選舉,就有機會爭取更多的「白吃」。有人怕選舉會輸,利益團體則是永遠的贏家。
台灣還有大陸觀光客意想不到的「言論」自由和「行動」自由。抗議、示威、丟鞋、網上發聲、當面罵官員,不要有勇氣,祇要有時間。台灣與一百卅多個國家有免簽證的約定,台灣人全天候在機場進出。退休的人,尤其出國旅遊勤快,其樂融融。
可惜白吃午餐,終要面對結帳的時刻。帳倒底誰來付?結局當然祇有一個:政府不斷舉債。民主政治的弊病,是政黨不斷開選舉支票,並且彼此惡性加碼,隨之而來的是公債年年攀升,已經到了財政危機爆發的前夕。
(二)痛心現象
春節過了,讓我們一起回到真實的台灣。不少人早已沉痛地指出:「媒體誤國」。歸納出所帶來的可怕後果:
˙把「壞」消息當能熱賣的「好」新聞。
˙把做壞事的「惡人」,當成「名人」。
˙把翻雲覆雨的「政客」當成「英雄」。
˙把信口開河的「對答」當成「專家」。
˙把違反做人做事原則的「叛逆」當成「好漢」。
˙把堅守原則的「君子」,當成傻瓜。
這是言論自由與市場經濟下出現的痛心現象:報導商業化、新聞娛樂化、犯罪戲劇化、評論兩極化、善良邊緣化、正派人物惡意醜化。
這些後果與現象的擴大與張力,又形成了當前六項缺失:媒體失態、國會失責、政府失能、市場失靈、企業失常、貧富失衡。
這就是台灣矛盾:既有小確幸,也有大缺失。
(三)夢中驚醒
這個使人不敢承認的真相,是經年累月政府、國會、媒體、企業、民眾在膽怯、囂張、偏執、私利、短視的集體行為與相互影響下的產物。那麼台灣人民該怎麼辦?
這是難解之結。從歐美發展經驗中,自己在想:戰爭不能解決的,求政治;政治不能解決的,求經貿;經貿不能解決的,祇能求上天。上天的回答:「一切得從『白吃午餐』的美夢中覺醒。」
一九五○年代在南港長大的眷村子弟,祇學會一件事:「一切靠自己。」(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回應
說再多,都無法改變這種亂象,最後只能走向滅亡,差別在於時間上的快與慢而已。
詳參【圖博館】:台灣有白吃的午餐 名嘴治國? 《搶救國庫》 被偷竊的國家 民粹亡台 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庶民經濟 馬社福政策 賦改會 環保與經濟 台灣買票文化 民主形式萬歲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民主的類型》
阿楨
盲人明馬:馬反諷詩12/34
馬屁精又在歪詩
盲人騎瞎馬
明明是指中國古代專制
台灣現代已民主
怎被你濕成盲人騎明馬
xxxxxxxxxxxxx
詩人不識中文
民字本氓
氓字即盲
亡目之民
xxxxxxxxxxxxx
別侮辱民眾智慧
群眾眼睛雪亮的
xxxxxxxxxxxxx
你才別逢迎民粹
選民智商才十歲
xxxxxxxxxxxxx
二廝別爭
咱也來個無諍之辯
中國民本的選賢與能
西方民主的理性政治
本都是明人騎明馬
無奈理想多幻想
民粹盲人騎瞎馬
連美國(歐巴)馬也靠民粹勝選
台灣馬(英九)卻硬要當匹明馬
下埸當然是馬落台島喪家之馬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778907
阿楨
南韓人均所得 將首破24,000美元 2013-11-26 工商時報
歸功於經濟成長及韓元升值,南韓官方的統計廳及民間的樂金經濟研究院,周一都預測南韓人均所得(GNI)今年將首度突破2.4萬美元,創下24,044美元的新紀錄。
南韓KB金融經營研究院的研究部門推算,南韓人均所得若按目前增長的步調,可望在2016年或2017年達到3萬美元。
南韓人均所得在2007年首度突破2萬美元,但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及2009年又告失守,2010年再收復2萬美元關卡,之後逐年走高,去年達到22,708美元。
李根邰說:「這個數字未來2年持續看增,但可能係因韓元升值。韓元的升值可能提高轉換成美元的人均所得,但恐傷及出口競爭力,長期來看會成為南韓經濟成長的負面因素。」
人均GDP還有意義嗎? 2013-11-26 01:51 工商時報 【于國欽】
外電昨日報導:「南韓今年人均GDP可望升至2.4萬美元的歷史新高,顯示韓國民眾的收入持續增長。」看到這則報導,大家一定想問台灣的情況如何?
台灣今年預估還到不了2.1萬美元,比韓國差。其實,自1971年有統計可供比較以來,台灣很長一段時間是領先南韓的,1992年台灣升逾1萬美元時,南韓才7千美元,直到本世紀初台灣還是略勝一籌。
有人說南韓人均GDP創新高,代表南韓民眾愈來愈有錢。這個說法,對了一半錯了一半,人均GDP是以GDP除以總人口而得,數字增加自然是代表韓國人的所得提高,從總體而言,這個說法是對的。
但從個體而言,算術上的平均是不可能在現實世界裡出現的,因為不會有富人如此慷慨地依算術平均法則,把他的所得分給窮人。真實世界的GDP是依產業、職業及勞動市場行情進行分配的,因此GDP成長的果實,未必人人有獎。
我們以台灣為例,GDP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51.5%降至2011年的45.7%,而分配到「營業盈餘」的比例則明顯升高。在這樣的分配法則下,人均GDP升高可能只是反映營業盈餘的增加,而非薪水的調升,如此人均GDP即令年年創新高,對勞工而言,有何意義?
雖然人均GDP提高不代表薪資會增加,但這項指標卻經常被各國總統拿來宣示,不只我們的馬總統曾有「633」的目標(人均GDP達3萬美元),前南韓總統李明博也曾訂出「747」的願景(人均GDP達4萬美元)。
隨著人們對人均GDP漸趨無感,參選總統者若不認真思考提出一些有感的指標,只怕是難以再喚起選民的熱情。
阿楨
江揆硬起來「再退讓 怎執政?」 2013-8-28 中國時報
第2階段電價調漲方案正式拍板。據轉述,昨日中午在總統府長達3小時決策會議,仍有一場政策拉鋸戰。行政院長江宜樺堅持電價一定要漲,「如果這次再退讓,以後要怎麼執政?」
為尋求黨籍立委支持、凝聚內部共識,國民黨立院黨團昨一早先舉行黨團大會討論電價調漲案。未料,會中依舊炮聲隆隆,發言立委均強烈反對電價漲價,最後黨團大會並未作成決議,形同「退回」行政部門漲電價提案。
馬總統中午緊急邀集行政、立法部門入府討論後,調漲電價出現重大轉折。江揆一改過去書生印象,強硬堅持電價調整是行政權,而非立法權;政院去年接受3階段調整電價方案,且調漲電價必須在1個月前公布,現在「時間到了」。
江揆說他已做好心理準備,若下月立院開議,在野黨因此要發動抗爭、杯葛總質詢,他也不會輕易退讓。他並強調執政黨不應隨在野黨起舞,否則這次再退讓,將嚴重挫傷政府的執政威信。
立法院長王金平也說,3階段調整電價案當初是他所提出的建議,他支持如期調漲。不過,他分析,若在野黨和外界真的反彈過於強烈,也許能多想想,是不是能由政府以特別預算方式,舉債支應台電約500億元的虧損。
此一提議,隨即遭江揆和馬總統「打槍」。江強調,政府財政已出現赤字,舉債空間僅剩下2千多億元,「這條路不可能!」
國民黨團書記長賴士葆認為,最重要的精神並非要調漲電價,而是不再補貼用電大戶、減少補貼大戶方案,「難道住『帝寶』的人還要全民補貼電價,完全沒有道理啊!」
副總統吳敦義跟進呼應,漲電價勢必「顧人怨」,政府財政困難,窮人補貼富人並不公平。
據轉述,在全場多數支持電價調漲方案,馬英九彷彿得到有力支持,最後接受行政部門提案,正式拍板10月電價如期調漲。
相關新聞
10月調電價 每月500度以下不漲 85%家庭不受影響
物價揚剉咧等? 景氣差 統統不敢漲
經部端出「有感」電價 商家不能哄抬物價
立委有異見 府院仍快速拍板
中鋼、超商很受傷
餐廳:不開冷氣才漲不到
老外:台灣電價真便宜啊
版主回應
第三階段漲電價?「非常不容易」【聯合報2013.08.28
十月是去年以來的第二波電價調漲。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表示,按去年公告方案,第三階段漲價前提是台電經營績效獲全民認可,但改革非一朝一夕,目前還沒打算規畫第三波漲價方案。張家祝也說,第三階段漲價的實施前提,「非常不容易達成」。
杜紫軍坦言,十月電價再漲,仍無法完全彌補台電虧損,且台電電價仍低於發電成本,今年台電累積虧損只減少一百多億元,從原本的兩千四百九十一億元,縮小至二三七二億元,但「台電也應努力從其他經營績效彌補虧損」。
傾聽庶民 「這次漲價細緻多了」【聯合報2013.08.28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昨天說,根據台綜院初步評估電價調漲後,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減少卅七億元,經濟成長率微減零點零二四個百分點;明年GDP減少一○九億元,經濟成長率減少零點零七一個百分點。
此外,電價漲了,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微升零點零二九個百分點,明年則上升零點零八七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說,台電縮小漲價方案,平均電價漲幅從百分之九點六四降為百分之八點四九,對於GDP與CPI的衝擊更小。
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廖惠珠說,經濟部這次調漲電價,的確已聽進民間聲音,顧及大多數民眾、弱勢族群與小商家,也對工、商業界的呼籲做出回應,「在處理上比過去細緻許多」。
但還是有些高收入家庭不在意節約用電,高用電者付出高電價,這樣才公平,不想被漲到電價,就應身體力行省電。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認為,政府早就宣布今年十月調漲電價,產業界理當有因應措施,對產業的衝擊不會太大,對於民間消費信心的影響,也不致太久。
「台電黑洞」是民粹政治的惡果2013-8-28 工商時報社論(楨:呆歹灣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共犯!)
台灣電力公司的虧損與漲價,可以說是台電組織老化、主管官員失能、高層領導缺乏擔當,而且是長期抱持鴕鳥心態,擔心選票流失,不斷以推拖延遲的「不做為」,放任問題擴大的惡果。如今造成政府威信盡失,台電60年來前輩血汗打造的企業形象全毀,人民荷包失血,官員、台電、民眾、企業等怨聲載道,相互指責的全輸殘局。台電電價調漲的血淚歷程,堪稱是台灣政府失能、國力衰敗、民粹政治綁架的代表作。
台灣政治體系的決策已經徹底民粹化,所有決策都只想到短期的選票,即使沒有選舉,也還是慣性拿選票理由來搪塞所有的改革。國家領導人如此、行政最高首長如此、經濟部長如此,一路到達台電的經理層級,大家都拿選票來當藉口,再加上少數立法委員假民意之名,不斷從台電搾取私人利益,政治人物口口聲聲高喊「民意」的虛假民主,最終導致國家與人民利益的嚴重損失。
今年虧400億元 台電檢討績效【聯合報2013.08.28(楨:徹底民營化自由化!)
經濟部昨天公布最新電價調漲方案,台電今年全年虧損仍會突破四百億元。台電高層說,調漲電價是為了反映這幾年國際燃料成本漲幅,並非要彌補台電的虧損。
台電今天要召開董事會,會中將討論新版電價方案對今年台電營收的影響。由於台電今年累計虧損預計會突破二千三百億元,占台電資本額三千三百億元的六成以上,台電勢必得拿出更好的經營效率,才能減輕虧損,並說服外界接受電價調漲方案。
台電指出,舊版的電價調漲方案,平均漲幅是百分之九點六四;修正過後的漲價方案,平均漲幅壓低至百分之八點四九,這將讓台電因電費調漲的新增收入,從五百六十九億降至五百億元。
台電到去年底累計虧損為一千九百卅一億元,今年若虧損四百億元,累計虧損會達到驚人的二千三百多億元。虧損嚴重加上外界不滿台電調漲電價,經濟部要求台電拿出改善經營績效的成績單。
阿楨
印度插手 不丹變天了【聯合報2013.07.14
喜馬拉雅山的幸福小國不丹,史上第二次國民議會(下議院)選舉投票結果十三日揭曉,最大反對黨「人民民主黨」拿下四十七席中的卅二席,跨越組閣所需的廿四席門檻。總理廷里領軍的「不丹團結黨」僅獲十二席,和五年前拿下四十五席,簡直是天壤之別。
七月初,印度削減對不丹的煤油與烹飪用瓦斯補助,為選舉投下變數。不丹政府要求印度重新考慮,因為煤油與烹飪用瓦斯價格翻了一倍。
印度數十年來一直是不丹最大的援助提供國,數千名不丹人到印度留學,印度幫忙不丹興建多座水力發電廠,再買回產生的電力。
媒體分析,印度刪減補助金,是為了抗議不丹總理廷里與中國大陸交好。人民民主黨也譴責執政黨未能處理好與印度的關係。
政治分析家旺迪在選前說:「不丹人認為現任政府沒法改善惡劣的經濟狀況,印度又削減補貼,讓他們更擔心。」
不丹官方色彩濃厚的英文報「清晰報」在社論中說:「許多不丹人因為印度在這個節骨眼上削減補貼而憤怒,認為印度想影響選舉結果。」
回應
不丹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 ???
詳參【圖博館】:庶民經濟《快樂經濟學》中國與印度
版主回應
贏日韓 台幸福指數中段班 2013-08-31 工商時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30)日發布2013年國民幸福指數,在人身安全、所得與財富等領域名列前茅的推升下,指數達6.64分,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相關成員比較,我國排名為37國中的第19,優於日、韓,屬中等幸福國家。
主計長石素梅發布這項幸福指數後,對於媒體詢問她個人對幸福的感受,石素梅說:「主觀上來講,我覺得還不錯。」
幸福指數的編製可溯及去年初總統大選,總統馬英九於辯論時表示讓民眾過幸福的生活很重要,未來將編製幸福指數,隨後主計總處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編製,於昨日正式發布。
石素梅表示,我國這項幸福指數是依循OECD 2013年美好生活指數的架構編製而成,這項幸福指數綜合11個領域(內含24項指標)的表現進行評分,我國為6.64分,與OECD 34個會員國及2個夥伴國相較,排名第19名。
依OECD今年公布的2013年美好生活指數(即幸福指數),澳洲、瑞典名列第1,美國第6,德國第17,法國第18,在台灣加入評比後,台灣居第19,優於日本第22、韓國第28。
石素梅表示,在11個領域裡,有關物質生活條件面向的「居住條件」、「所得與財富」、「工作與收入」三項均進入前10名。但在生活品質方面的領域除了「人身安全」名列第3,其餘皆落居中、後段,其中「環境品質」排名更落至第35。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台灣人口密度高居全球第2,而每公里的機車、汽車密度更數倍於先進國家,環境負荷相對較重,這是排名落後的主因。
台灣在11項領域中排名最佳的是:「人身安全」居第3,其次是「所得與財富」名列第4,主計總處表示,「所得與財富」是以購買力平價指數(PPP)平減後的每人可支配所得、每人金融性財富加以衡量,由於台灣物價相對較低,加上國人慣以儲蓄做為養老準備,兩項指標分居第20、第2,讓台灣在這個領域有較佳的表現。
「工作與收入」也是台灣表現不錯的領域,主因工作保障性不足之比率、長期失業率這兩項指標名列第4、5,另外經PPP調整後的全時受僱者平均年收入4萬美元居第13,所以這一領域的表現仍居第10。
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裕泰解釋,這項評比不少指標皆經購買力物價(PPP)平減,台灣物價較低,經PPP平減後排名皆大幅提高,以每人GDP而言,台灣原僅居全球第39~40名,但經PPP平減後即躍升至第19。
蔡裕泰表示,OECD編製這指數是基於GDP有其侷限性,因此以這11個領域來評估生活幸福的程度,如果我們接受此一架構,評比的結果顯示台灣屬於中等幸福的國家。
相關新聞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幸福指數 亞洲最幸福
官版幸福 離小民很遠
幸福的主觀與客觀 2013-08-31 工商時報
幸福、快樂確實是很難衡量,相信此次主計總發布此一幸福指數之後,來自各方的議論將如雪片般飛來,因為幸福本來就很主觀。
誰比較幸福?人們試著用財富、健康、民主等數據加以評比,但這樣評估出來的客觀幸福度準嗎?與主觀幸福度一致嗎?OECD的幸福指數11個領域裡就有一項是「主觀幸福感」,可以拿來比一比。
2013年幸福指數名列第1的澳洲,主觀幸福感落居第12,而在主計總處這份37國(OECD原評比36國,加上我國)的評比裡名列第36的墨西哥,主觀幸福感居然名列第10,還領先澳洲兩名,這顯然是民族天性、文化差異所致。
那麼,到底是澳洲幸福,還是墨西哥比較幸福?這只能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以台灣而言,幸福指數排名第19,而主觀幸福感排名第25,不論主、客觀幸福的排名都優於日、韓,但真是如此嗎?誰也無法下定論。
幸福指數拿來排名固有其新聞性,但最重要的應該是讓各國明白「不幸福的原因」在哪裡,例如台灣環境品質排名幾乎掉車尾,就應該列為施政改革重點,如此才不枉費盡氣力編此一指數。
阿楨
文化心理學解讀馬英九民調 2013-06-20中時 王冠璽(法學教授)
根據文化心理學的理論,華人是以「自己」為核心,由內而外依序構建「親屬圈」、「熟人圈」與「陌生人圈」。「自己」與圈中其他個體的關係以及權利義務的強度,乃由內向外遞減。為什麼華人特別願意論關係呢?因為在不同的圈子裡,適用的規矩不同,交易成本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攀親戚,論師門,講鄉情,構成了華人社會幾千年來的基本人際互動模式。
從台灣來看,最好的例子或許就是陳水扁與馬英九所造成的現象。陳水扁被法院判決入獄,但是仍然有一些民眾堅信他是清白的;這些支持他的群眾,毫無疑問的在心理上把陳水扁當成了熟人(甚至是親人)。陳水扁剛當上總統時,宣誓要當全民總統,但是很快的,陳總統開始傾向擁抱支持他的群眾,這種按熟人圈規矩辦事的模式,符合華人的文化傳統,所以熟人們十分滿意。民進黨至今對陳水扁的態度仍然曖昧,也能充分說明在華人社會裡,要以陌生人的規矩回應熟人是極為困難的。所以與其說民進黨是被陳水扁綁架,倒不如說民進黨是受制於華人的文化傳統。
馬英九的清廉程度基本上受到廣泛肯定,但是站在他對立面的群眾,卻有部分認為馬英九肯定有貪腐行為,只是沒被抓到而已。馬英九當上總統後,也宣稱要作全民總統;如果只是喊喊口號,那麼問題不大,但是當馬總統在施政過程中,考慮到台灣的永續發展,對事不對人,先是刪減高階退役軍人的福利,繼之則針對軍公教體系的退休金制度進行全面改革。眾所周知,軍公教向來是泛藍,尤其是馬英九的基本支持群體,馬英九絕對是他們熟人圈中的熟人,但是這個熟人不但沒有照顧自己人(熟人)的利益,反而不斷的向自己人開刀;偶一為之,尚可忍耐,但是屢屢為之,則說明了馬英九其實並沒有把這些支持他的群眾當熟人看待。換言之,馬英九至少是在施政時,並沒有按照華人社會所熟悉的文化模式辦事。久而久之,這些自詡為馬英九熟人圈內的支持群眾,自然是從期待、轉為錯愕與憤怒。至於泛綠群眾,因為向來就把馬英九這個血緣等相關背景較遠的人當成是陌生人,而且這個陌生人的出現,顯然還嚴重影響了泛綠群體的熟人乃至於親人的政治利益,所以不管馬英九幹什麼,都必須否定。根據這個理論,很能說明為什麼一個至少是非常敬業勤勉的總統,他的民意支持度會這麼低。
版主回應
民主失衡、國會失序、政府失靈的台灣2013-06-30中國時報社論
首先,過去幾年,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大家正為台灣的民主深化感到慶幸,認為公民社會成形,民智已開,監督制衡機制粲然大備,而憲政主義、有限政府的精神深入民心,台灣已經成功的進入民主鞏固時期,但睽諸近期台灣各方表現,又不能不讓許多人擔心,台灣不但已由西方的自由主義式民主異化成為民粹主義,甚至還有民主衰退的可能,民主失衡的結果使得台灣的問題更加難以解決。
其次,日前立法院荒腔走板的藍綠亂鬥,波水、咬人、熊抱、扯髮,讓台灣登上國際版面,外國友人不知所以,國人同感莫明其妙,再度重創台灣形象,但是就是有人居然還能義正嚴詞的指責對方,說是一切抗爭師出有名,所有舉措都有充分的正當性,「剛好而已」,碰到被民眾公認為全民公害的某些民意代表,不知這些人可不可以也稱之為負面的台灣之光,列入金氏世界記錄?
再說,過去五年,馬英九政府不能說是沒有戮力從公,但表現在外的卻是民意支持度屢創新低,無能幾乎成了大家共同的認知。政府沒有方向,缺乏步驟,不但興利無能、而且除弊無方,既不能說服民眾於前,又不能堅持政策於後,使得某些立意良善的改革往往無疾而終,全國公務人員都在窮忙、瞎忙、亂忙、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但國家並沒有變的更好,政府幾近失靈已成共識。豈不怪哉?(楨:孰令致之?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是也!)
平心而論,台灣今天的病情已經相當嚴重。大家不妨捫心自問,我們的人口、人才政策(少子化問題、年青人不敢結婚生子,到底是要吸引或排斥人才)、教育政策(十二年國教、大學畢業即失業)、租稅政策(證所稅、奢侈稅)、土地政策(地價房價飆漲、年青人買不起房子)、國防政策(募兵制的何去何從),還有產業、金融、媒體政策,哪一項不是千瘡百孔,需要從頭、從根救起,結果呢?
國會失序、政府失靈、民主失衡的結果使得台灣的狀況只能每下愈況,台灣今天的問題已經陷入結構性、全面性的惡性循環,而戰略上的不利已經難用表現並不出色的戰術方法來加以扭轉。坦白的說,在某種程度上來看,大家現在是在揮霍過去幾十年所累積的財富,台灣現在已經是在往下沉淪的過程中,雖然有心人仍在努力掙扎之中,但已失去方向,看不到未來的出路。思之難到不會讓人痛心?
使情況更糟的是,部分媒體未能善盡言責,煽情挑撥者有之、造謠污蔑者有之,但就是缺乏深度平衡、客觀的分析報導,這又造就了一批憤世嫉俗、理盲濫情的民眾,不但缺乏國際視野,還充滿了負面情緒,不管自己有理無理、不管政府做好做壞,反正批評就是王道,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不是對這個不滿,就是對那個憤怒,再聰明的人也給罵傻了,能人志士誰還願意出來做事,任人羞辱?
更具體的說,從美牛事件到年金改革,由十二年國教到油電雙漲,從核四公投到證所稅的反覆,就連目前的兩岸服貿協議,政府沒有一樣不被罵到臭頭,其中有些罵的固然合理,但有些實嫌過當。除此而外,全民好像又都患了紅眼症似的,既然餅已無法做大,又競爭不過外人,於是大家就更是一路往下攀比,不准別人比自己更好,台灣已經在往均貧的不歸路上前進。這樣的社會豈有未來?
再以日前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例,任何稍具一點理性的人都知道,凡事利弊參半,任何事情有人獲利,當然就必然有人受害,有強就有弱,有得就有失,天下沒有不勞而獲或白吃的午餐,改革開放已經成了台灣唯一理性的選擇,勇者看到的是機會,弱者擔心的是傷害,但是台灣朝野還要出於私利,有意誇大部分問題,我們不禁要問,這種置台灣的長遠發展於不顧的做法,到底是愛台或賣台?
最後,我們要強調的是,當民主制度顯然已經逐漸異化,當政府明顯失去有效執政的能力,當可持續性的經濟成長已成明日黃花,當良善治理已經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當國會及政府已經成了問題的根源,當惡性循環已經固化成結構性的問題,當這個國家和政府既不能贏得對手的尊重,又不能讓自己的人民欽佩時,大家不妨想想,我們到底還有多少迴旋的時間、空間與機會,能夠繼續這樣蹉跎下去?如果我們還不能化危機為轉機、積極對外開放、勇於面對挑戰,大家就得面對台灣不斷邊緣化,甚至逐漸衰亡的命運。
相信這不是任何人願意看到的結果!(楨:?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可樂意了!)
回應
台灣的民主太淺薄,民主不是只有投票,投票只是一天的事,而民主卻是天天的事,但很多台灣人(尤其是綠營支持者)以擁有投票權沾沾自喜,瞧不起對岸沒有投票權的大陸人。
看到這樣的文章,讓我們為台灣感到悲傷感到難過,民進黨一直訴求台灣獨立,但大陸越來越強,我們越來越弱,到時候就算大陸不統一我們,我們也會自動靠過去,這是你們這些亂台的人所要的嗎?你們所做的事情正是在把台灣推向中國大陸!
阿楨
精英夢,平民夢,還是公民夢? 2013-06-10 旺報 范疇
習近平對奧巴馬說,中國夢與美國夢其實是相通的。但是,這種相通是平民層次的,還是精英層次的,或者公民層次的?
兩百餘年前的美國夢,其實就是平民夢經過了兩百餘年,美國的精英們萃取了歷史上歐洲精英的傳統,形成了一種背離平民夢的、以主宰世界秩序為價值的精英夢,帶來了世界平民對美國精英夢的憎惡。
中國呢,自秦朝以來,幾千年來的平民夢,就只是一場夢。在先秦時代,無論是道家還是儒家,都有濃厚的平民夢精神(楨:?民本非民主!),但是法家卻是徹徹底底的精英夢。
鏡頭轉回今日台灣。在歷史的意外下,台灣可能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第一次出現足以實現平民夢的霎那。在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嚴開放至今的26年之間,台灣社會的平民精神得到了徹底的釋放。
然而,台灣的精英夢並未消失,雖然已經有了一人一票,台灣人民還是希望魚與熊掌兼得,期待自己的選票能夠選出一位「包公式的明君」,從而照顧自己的生老病死。在這種「兩手都要有」的心理狀態下,台灣選民往往只記得自己是平民,而忘了自己也必須是公民,有著公民的自制和自治責任。
缺少了對自制和自治的責任意識,平民夢的無限上綱,就形成了所謂的民粹;平民夢,因而可能變為惡夢。國民黨內部採取的是包容民粹的路線;在人人只求自保的狀況下,不但進退失據也鬧出了不少笑話(楨:?國民黨是被由下而上之民粹所逼,而無法專業治國!)。而民進黨,多數則選擇了擁抱民粹的路線,比的是誰更民粹(楨:?民進黨是由上而下地操弄民粹!)。
台灣的平民夢在十字路口已經走岔了一步,沒能向公民夢(楨:存在公民夢?)轉型而邁上了民粹的方向。
而中國大陸呢,當下正處在平民夢與精英夢的十字路口。倘若台灣的平民夢繼續一頭栽進民粹的不歸路,那將是對中國大陸的傳統精英夢的一大鼓舞:君不見,在中華文化傳統之下,放開平民做夢的後果就是原地空轉的民粹,台灣就是實證。
而中美之間呢?倘若中美夢(ChiMerican Dream)被詮釋為共同主宰世界秩序的精英夢(楨:歐美會讓中共同主宰世界秩序?),那對世界將是喜訊,還是災訊?相信很多平民不會同意這種狹義的詮釋。
另參本館:民粹亡台 民主與民王 民主與民粹 民可使由之 九萬兆決策模式 《島耕作》庶民經濟 美國價值2 中共十七大 G2 《中國模式》
版主回應
李登輝:許文龍不懂人間疾苦 2013-06-19 中國時報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日前公開表示,台灣經濟不壞,甚至認為多數台灣人「太過好命」,引發爭議。與許文龍交情深厚的前總統李登輝昨天卻表示,「有錢人與『田喬仔』最不懂人間疾苦」,不知道窮人「欲哭無淚」,顯然對老友發言感到難以認同。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前天一席「經濟不壞,大家太好命」惹議,昨天公開活動面對媒體追問,他微笑以手指摀嘴說「今天只談文化」,不願再回應;喚許文龍舅公的立委林佳龍緩頰,稱許文龍是以個人立場敘述當今台灣社會比以前富裕,就今昔生活做比較而已。
李登輝昨天起走訪台東三天,中午與民進黨立委劉櫂豪及地方人士餐敘,李登輝在席間主動談及許文龍發言,並感嘆,「有錢人都不說壞的,卻不知道窮人要哭都哭不出眼淚。」他並批評有錢人和大地主一樣,不能理解民間疾苦。
李登輝隨後參觀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時,又對這起爭議發言,只是態度趨於保守,僅說自己是看報紙得知此事,不確定許文龍究竟說了些什麼。他認為,不同人對生活好不好過可能會有不同看法,例如他有朋友是三重一帶的地主,過去務農時生活也很辛苦,但近年地價飆漲,只要賣土地就能輕鬆過日子;然而卻也有許多年輕人畢業找不到工作,極端矛盾的現象同時在台灣發生。
李登輝表示,任何的片面視角,都無法準確理解台灣的處境,應該通盤考量兩千三百萬人的生活與職業、收入等問題,才能獲得解答,個別人士不該僅以自身經驗解讀這件事。
李登輝今天預定造訪於總統任內親自揭碑的綠島人權園區,並與四位年逾八旬的政治犯對談。李登輝昨天也透露,前天他因為牙痛,一口氣拔了四顆牙,險些無法成行,但不願錯過十幾年未造訪的台東,還是決定出發,只不過因為剛拔完牙,無法享用台東的海鮮美食,只能改吃清粥。
回應
李登輝說許文龍不懂人間疾苦?李登輝自己卻不知道人間有廉恥?
許文龍澄清:回饋社會 覺得自己好命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的「好命說」引發爭議,他昨天解釋是自己「非常好命」;立委林佳龍也幫忙緩頰,表示許只是站在個人立場,以自己的經驗比較今昔生活,並非為政府背書,外界不要誤解。許文龍昨天參加奇美博物館基金會與台南市政府簽約儀式時,再度提到「好命」,但強調是在指自己,他因為出身貧困家庭、從小身體又不好,如今可以賺錢回饋社會,「覺得自己非常好命」。儀式後,媒體追著他詢問前天的好命說,他擺手表示「今天不談政治、只說文化」。林佳龍的太太是基金會董事長廖錦祥的女兒,而廖的姊姊是許的太太,林佳龍表示他都跟著太太叫許「舅公」。以這種親戚關係來說,林太太應該叫許文龍"姑丈"吧! 林佳龍叫他"舅公"? 文化古都台南還真是倫常混亂的地方啊!
李登輝還有臉出來說話 ?台灣經濟發展由盛而衰 ...就是從李登輝時期轉弱 ...政治鬥爭打敗經濟奇蹟 ...
一個一年具領總統退職金8000多萬的老不死 居然了解人間疾苦 這才是新聞
許文龍說的是實話!若是整天怨天尤人---窮人也不可能變成有錢人.窮人也是得要靠自己的努力才可能有錢.王永慶.郭台銘...都是白手起家.救急不救窮.窮人也要找出窮的原因.而不只是怪東怪西.郭台銘說過一句話---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大家共勉吧!
阿楨
台韓較勁:國民幸福感【聯合晚報社論 2013.03.01
南韓首位女總統朴槿惠的就職演說中,一再提到「幸福」,據統計高達20次之多。這與過去總統就職時動不動就提經濟,有很大的不同,是朴槿惠延續她在競選期間的「國民幸福時代」口號。
國民的幸福感,最近逐漸取代GDP的成長率,成為衡量施政滿意度的指數。不僅南韓開始著力,江宜樺接任閣揆也對此表示重視,主計總處將在今年八月,首度公布我國國民幸福指數的國際指標。
但這並不容易做到。南韓與台灣一樣,受到全球經濟蕭條衝擊,幾年來的經濟成長率突破不了3%,餅都沒有辦法做大了,更不用談到怎麼分。而且現在國家反而要仰賴大企業,開拓市場,增加研發。貧富差距惡化暫時看不到解藥。
台韓雖稱兄弟之邦,卻相互競爭激烈,台灣有人哈韓,也有人對韓不爽。現在「國民幸福感」新的指標要出來了,不知是否又是一場較勁?
回應
全球幸福感排行 中國大陸領先台灣:蓋洛普民調中心公布全球148個國家國家/地區幸福感排行榜,拉丁美洲國家在前10名裡占8位,台灣表現不錯,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幸福的國家,新加坡人最缺乏正面情緒,幸福感墊底。幸福感最高的國家不是全球極富的卡達,不是人民平均壽命最長的日本,也不是大學畢業生比例最高的加拿大,而是在拉美。
幸福感其實就是知足常樂.人比人氣死人.
詳參【圖博館】: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快樂經濟學》庶民經濟
版主回應
66%與5.1%【聯合報黑白集2013.04.09
最近有一報導,根據主計處資料,過去十年間,台灣的食物類漲幅大,其中以雞蛋漲幅百分之六十六為最高;但同期的薪資漲幅只有平均百分之五點一。這足令人增添「萬物皆漲,唯薪水不漲」的怨氣。
數字會說話。但數字說的,有時並非故事的全面。薪水追不上物價上漲的同時,故事的另一面,是以台灣的購買力計算,則國民富有程度早已「超日韓趕歐美」;這是不同年份、不同的國際媒體(包括經濟學人與富比世雜誌)都得出的同樣結論。
台灣近年經濟成長差,年輕人起薪差,是事實。但台灣的物價和公共服務的價格,不要說和歐美相比,就算和鄰近亞洲國家比都偏低。老百姓罵死了油電雙漲,但台灣的汽油、水電、天然瓦斯氣的價格相對便宜;醫療費用,就算計入繳交的健保費,還是低;大眾運輸從公車到捷運的票價都低;哈日族想一想東京計程車起跳價格,應該會感覺台灣連搭計程車都便宜。
台灣物價偏低,背後有複雜因素,包括政策方向、民意壓力、政府補貼、廉價勞動成本等因素都是,有時未必全是好事,於經濟發展策略也有可斟酌之處。但至少從民眾的購買力來衡量,可以說讓一般國民享受到物美價廉的福祉了。
民眾怨「薪水漲追不上雞蛋漲」的這一面,也應得知廣泛的資訊以理解社會現象的另一面。這倒不是阿Q地勸人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卻是公共論壇的基本素養,否則每天都只見情緒性的反應一面倒,亦非合理的公民社會現象。
回應
別只會罵,看點客觀正面的消息也許會開心點:
1、在國家競爭力上,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最新報告中,台灣為全球第七,領先日、韓、陸;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評比中,台灣分數連續三年進步,為近年來最高分。
2、商業環境上,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BERI)排名中,台灣為全球第四;財經雜誌富比士(Forbes)的最適經商國家排行中,台灣為亞洲第三,超越日、韓;世界銀行全球經商環境報告中,台灣經商便利度達史上最佳,超越德、日。
3、台灣的知識經濟指數(KEI)在世界銀行評比中為亞洲第一,經濟自由度在美國卡托研究所最新報告中大幅躍升,為卅年來表現最佳;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報告中,台灣也拿到十餘年來最高排名。
4、再就人民生活來看,依據經濟學人最新統計資料計算痛苦指數,台灣與新加坡接近,略勝香港,遠比美、英、法、德要好很多,更是遠遠超過希臘、義大利與西班牙。復以購買力平價(PPP)來看實際人均所得,台灣將近三萬八千美元,排名全球廿名,人民生活水準早已超越英、法、日、韓。
阿楨
陳冲內閣2013-2-7總辭 新內閣18日交接
準閣揆江宜樺接任行政院長,新內閣人事今天全部底定,行政院政務副祕書長將由內政部政務次長簡太郎接任,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則接任簡留下的遺缺;其他新人事還包括工程會副主委陳純敬接下交通部政務次長一職。
另外,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轉任研考會副主委,新任發言人由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佳霏接任,成為總統府首位女性發言人。
之前已宣布的內閣名單包括經建會主委由政務委員管中閔兼任,華航董事長張家祝接任經濟部長,交通部長則由次長葉匡時升任;台北市副市長陳威仁接行政院秘書長,原交通部長毛治國則接下行政院副院長。
相關新聞
新聞分析-冲哥種樹 後人乘涼
郭正亮:江宜樺 不可忽視的勁敵
林佳龍、郭正亮 對江高度期許
經長張家祝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
「財經內閣」迷思該打破了
薛琦接政委 財經小內閣就位
薛琦創新力強 新閣戰將
內閣交接前夕馬夜會高層 盼黨政腳步一致
直言集/江揆無縫接軌 重重難關等著
綠批江「溫室花朵」 「美豬是未爆核彈」
社論/興利為先 江內閣不必隨戰鼓起舞
社論/新內閣要激發拚經濟的熱情
江揆勉閣員:不問任期多久 問做多少事【聯合報2013.02.19
記者高彬原/攝影新任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以「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籲閣員站在民眾立場將心比心、興利除弊、公帑用於刀口;同時改編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名言,要閣員「不要問任期有多久,要問任期內做多少有意義的事」。
江宜樺說,西方民主政治引進台灣幾十年,多元政黨、選舉競爭值得驕傲,但也窄化國人對民主的想像,民主生活其他內涵也無法呈現;孔子提出更高理想,希望貧困階層安心樂於其道、富有者注重精神層面,如何讓民主政治體制結合儒家精神文明,是當代必須思考的問題。
他也說明前晚馬英九總統強化黨政溝通平台的指示指出,年金改革、核安和反媒體壟斷立法,將是第一波建立專案平台議題,「要做到馬總統期待的黨政密合、以黨輔政,行政部門就要放下身段,傾聽執政黨民代心聲」。
版主回應
回應
江宜樺才剛接任,大家不要憑主觀立即批評.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幾個月內他能有什麼作為,再來批評不遲.
江宜樺難道不能對閣員說話嗎?綠營網友跟民進黨的XX真是一群雞腸鳥肚。
勿問任期多久? 2013-02-19工商時報 于國欽(楨:呆歹彎長短都罵!)
閣員也許不該問任期有多久,但任命閣員的總統、閣揆卻不能不正視近年內閣任期過短的問題。近年我國內閣改組頻率之高可謂舉世罕見,民進黨執政的八年任命了六任閣揆,國民黨執政不到五年也已任命了四任閣揆,部會頻頻走馬換將,內閣年年迎新送舊,這豈是好事?
昔日內閣任期長,部會首長也許起初聲望不高,但隨著施政成效逐漸出現,對外能贏得民間的尊敬,對內能激勵文官士氣,如此內閣執行力自然能提升;如今內閣年年都在磨合,待磨合漸入佳境,又是一次走馬換將,告老還鄉者壯志未酬,甫入閣者誠惶誠恐,如此文官士氣如何提升?執行力又如何提振?
江院長說不要問任期多久,要問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情,事實上也有語病,試想閣員的任期這麼短,如何做出有意義的事?而真要做出有意義的事情則必須改革,歷來改革者必被責難,民調聲望必低,如不給較長的任期而慣以民調高低、景氣好壞做為內閣改組依據,豈非讓那些想做事的人為之氣短,久而久之,內閣豈能再出現李國鼎、孫運璿?
任期多久,關乎台灣經濟成敗,是大事中的大事,絕對不可等閒視之。
南方朔觀點-民主的關鍵是必須有硬心腸 2013-02-19 中國時報
一九五○年代乃是人類學術思想鉅變的年代,科學的地位首度凌駕哲學形上學,後來的人文學開始成為人文科學,社會政治學也成了社會科學。人類思考問題的方式已和古代不同,概念必須更加清晰,手段和目的必須更加精準。這種科學的哲學最先的掌門人乃是維也納大學的哲學系主任席立克(Moritz Schlick),他是物理學家出身,他即有論文指出,未來的人必須更加的就事論事,必須硬著心腸分析道理,解決問題,凡事馬馬虎虎耍手段、搞陰謀的時代已必須成為過去。
半個多世紀前,「維也納學派」所謂的「硬心腸」,我最近看到了一個成功的例證,那就是近年來北歐的瑞典、丹麥、挪威、芬蘭這四國已成了全球的「超級模特兒」。這幾個國家,政府透明有能力,企業在全球有競爭力(楨:?),而且社會福利也是全球第一。
早年我在大學求學時,正是西方科學的哲學興起的時刻,當時我對大師席立克所提「硬心腸」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春節之前我讀了《經濟學人》雜誌,察覺到該刊在推崇北歐四國時,居然把「硬心腸」特別突出,這使得我對民主的發展有了更深的認識。
北歐四國的民主已非常深刻化,它已不是過去的社會民主制,它的政府管理已更加的右傾,整個政府就是極有效率的公司,凡事透明,因此北歐人民都可拿到任何想要的政府資訊;由於凡事透明,北歐的政府清廉舉世第一,北歐的社福改革也舉世第一。台灣的民主和政府差得遠了,因為我們的心太軟!
回應
台灣的民主和政府差得遠了,因為我們的心太軟!隨便說說,那馬硬起來,油電雙漲,被你罵的要死,那些被倒閉的工廠工人要政府不要跟他們還錢,馬硬起來說是法律問題,被罵的要死,南方老,你要罵馬無能軟弱,就直接罵,不要吊書袋
阿楨
英全球繁榮指數 我排20贏日韓【聯合報2013.01.17
英國列格坦研究所十五日公布二○一二年全球繁榮指數,前三名都是北歐國家,亞洲排名最高的是名列第十八的香港,台灣則排名第廿,教育排名高居全球第四。
中央社報導,列格坦研究所設計的全球繁榮指數引用來自蓋洛普全球調查、世貿組織、各國國內生產毛額、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世界銀行等各項數據,調查各國的經濟、創業與機遇、政府治理、教育、健康、安全與保全、個人自由與社會資本,針對全球一四二個國家進行綜合評比。
雖然以經濟、社會發展為主要評估標準,美國富比世雜誌則將全球繁榮指數結果解讀為快樂,認為繁榮指數高的國家,也會是最快樂的國家。
根據這項排名,全球最繁榮、快樂的國家前三名都是北歐國家,分別是挪威、丹麥與瑞典。其中,挪威的社會資本也排名第一、丹麥的創業與機遇排名第二,瑞典則從二○○九年的第七名攀升到今年的第三名。
排名第四到第十的國家依序是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芬蘭、荷蘭、瑞士與愛爾蘭。比較意外的是,美國首度跌出前十名,僅名列第十二。
亞洲排名最高的是香港第十八,其次是新加坡的第十九名位,台灣排名第廿,也是亞洲第三高,還高於排名第廿二的日本與第廿七名的南韓。大陸名列第五十五。台灣的教育排名高居全球第四,經濟排名第七。此外,台灣的政府治理排名只有第卅一,個人自由與健康排名也不高,分別僅第廿七與第廿九,創業與機遇、社會資本也只排名第廿四。
繁榮指數排名最末的是第一四二名的中非共和國,其次是剛果、阿富汗、查德與海地。
回應
全世界只有最痛恨台灣的民進黨,整天出口傷人放火大,不唱衰台灣經濟誓不為人,麻木不仁到對經濟建設什麼都無感!民進黨的「礙台灣」行為可是經得起國際認證的咧!
如果這麼看不起、嫌棄台灣,套2句民進黨籍貪污犯總統的名言:可以去跳太平洋or去給共產黨管!
版主回應
綠罷免第1槍 鎖定嘉高屏藍委 2013-01-18 中國時報
蘇貞昌宣示將罷免反改革的立委後,黨內湧現兩種建言,一是全面罷免國民黨立委;第二則是挑選特定選區提案。對此,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表示,目前雖確立罷免大方向,但細部作法仍有待黨內討論,預計最快下周就會啟動徵詢工作。
但據了解,民進黨為避免引來「為反對而反對」的質疑,目前傾向朝逐一評估個別國民黨候選人的方式處理,亦即「反改革者才罷免」。同時,為提高罷免機率,目前民進黨中央已先挑選出藍、綠實力相近的區域進行準備,以求成功開出第一槍。
其中,在嘉義第一選區,去年立委選戰民進黨候選人蔡易餘僅落後國民黨立委翁重鈞不到千票,差距不到一%,被視為可能翻盤的標的。對此,蔡易餘表示,黨中央已針對罷免一事與他接觸,並詢問他是否有在蒐集翁重鈞近一年來在立院的表現,以及對方是否支持違背民意的法案。
蔡易餘說,由於地方早就存在罷免勸進聲,所以相關資料他早就準備妥當。但他強調,罷免不能流於私人恩怨,而是要拉高到全國利害關係的高度,才能說服人民支持。因此,等黨中央確定一致性動作後,他就會與其它區域共同行動,讓罷免成為公民運動。
此外,因無黨籍候選人陳致中參選,導致高雄第九選區綠營選票分散而敗選的前綠委郭玟成,也已做好準備。他說,相關罷免資料已開始準備,「現在就等黨中央砲聲一響,我就全力往前衝!」
代表民進黨參選彰化第一選區的陳進丁,因僅落後藍委王惠美三百餘票,同樣也可能被列入罷免目標。
對此,陳進丁強調,人民火大的能量旺盛,讓民進黨得以掌握罷免能量,但希望黨中央能集中火力,鎖定幾個票數接近的區域進行,讓提案有把握全數通過,才可能凝聚更強烈的反馬力量。
落後對手三%、去年代表民進黨參選屏東縣第二選區的李世斌也表示,本周黨中央確實也已與他接觸,並詢問當地選舉生態及對手問政狀況,而他早就做好準備,靜待進一步指示。
回應
幫自己以些微票落選的的特定人進行對現任的罷免,好讓自己人有在一次機會上 這不只是共產黨還是土匪黨,台式民主還真可笑
民進黨你可以再丟臉一點 , 這樣國民黨要不要檢視民進黨立委選舉只贏幾趴的區域也來罷免? 只要選輸就來玩罷免,成功賺到失敗沒差,這些無恥的政客真是丟盡台灣民主的臉
失職的立院:看新聞審預算【聯合晚報社論2013.01.18
「看新聞審預算」,一方面因為立委用這種方式向選民表態,但另方面,卻也反映了政府預算制度長期存在的嚴重問題:立法院有責任幫納稅人看緊荷包,然而立法院真有這個「專業」能力嗎?
行政院每個部會,都有具備專業知識又有豐富經驗的公務員,負責編列預算。相對地,立法院的立法委員加上助理,有多少人是真正下過工夫,真正針對預算去研究了解的呢?立委的業務項目繁雜,包括跑紅白帖、上電視或做選民服務,在他們眼中,恐怕都比一條一條一行一行看預算書,重要得多吧?在這種結構下,除了「看新聞審預算」之外,還有甚麼別的方法審預算嗎?龍應台謂「香蕉共和國」並非無的放矢。
在美國,就是考慮到行政與立法部門在這方面的嚴重不對等,所以有專業、超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負責協助國會議員了解聯邦政府預算,並提供預算分析供議員們參考。我們的立法院沒有類似機構,立委們寧可編列出國考察經費,卻從來不會想要改善、專精審查預算的能力。
美國的國會裡,還有非常活躍的「專業助理俱樂部」,與預算審查相關的助理會形成跨黨派的自主團體,平常就頻繁分工討論,不斷增強對於預算的掌握。更不用說,國會之外,美國有那麼多專業智庫,尤其是具政黨關係的智庫,通常都有退職的政務官參與其中,不斷生產各式各樣的政策報告,國會議員只要願意,都可以取得豐富的知識資源,協助他們面對政府預算。
這些在台灣聽來都像是天方夜譚。媒體和民眾不在意、不檢驗立法委員理解預算、審查預算的基本能力,怎麼可能期待立法院能準確找出政府預算上的資源錯置?委員們根據私人恩怨與新聞導向審預算,這現象何時能改進?
回應
有知識有學識的選民敵得過沒知識沒學識的選民嗎 請問民進黨的鐵票支持者大部份都是什麼知識水準,台灣就是被這群可憐又可恨的無知選民拖垮的
對這些"鳥"綠委, 別太期待! 他們背後有一堆"蠢蛋"在挺著!!!
全民罷免綠委
阿楨
全球幸福感排行 中國大陸領先台灣【聯合晚報 2012.12.20
蓋洛普民調中心公布全球148個國家國家/地區幸福感排行榜,拉丁美洲國家在前10名裡占8位,台灣表現不錯,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幸福的國家,新加坡人最缺乏正面情緒,幸福感墊底。
蓋洛普在2011年對148個國家/地區以電話和面談調查一千位15歲以上的民眾,問他們五問題:你昨天感到獲得充分休息嗎? 你昨天有沒有整天受到尊重? 你昨天有沒有微笑或笑口常開? 你昨天有沒有學了或做了什麼有趣的事? 你昨天大部分時間快樂嗎?
結果,幸福感最高的國家不是全球極富的卡達,不是人民平均壽命最長的日本,也不是大學畢業生比例最高的加拿大。
美中同名次 新加坡墊底
美國和中國大陸有76%受訪者回答正面,台灣緊接在後有75%,日本72%,香港69%,南韓63%。
新加坡以46%墊底,亞美尼亞以49%排倒數第二,伊拉克以50%排倒數第三。
幸福感最高的前十名是巴拿馬 (85%)、巴拉圭 (85%)、薩爾瓦多 (84%)、委內瑞拉 (84%)、千里達 (83%)、泰國 (83%)、瓜地馬拉 (82%)、菲律賓 (82%)、厄瓜多 (81%)、哥斯大黎加(81%),其中只有泰國和菲律賓不在拉美。
與傳統的幸福指標不太一樣
這樣的幸福感名次可能令許多分析家和國家領導人感到意外。傳統的幸福指標大多偏重經濟,但巴拿馬的人均GDP是全球第90名,而新加坡的人均GDP全球排第五名。
蓋洛普去年在148個國家進行調查,每個國家訪問約1000人,詢問他們是否有充分休息、受到尊重對待、笑口常開、學到或做了什麼有趣的事,以及是否感到快樂。
巴拿馬和巴拉圭有85%受訪民眾5個問題都回答「是」,緊接在後的依序是薩爾瓦多、委內瑞拉、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Trinidad and Tobago)、泰國、瓜地馬拉、菲律賓、厄瓜多和哥斯大黎加。
回應
幸福的人像日規,照晴不照陰 不幸福的人像時鐘,24 小時裡,無論陰晴都要面對 幸福的人只看到一半,對事誤審幾會多,容易嚐到失敗痛苦 不幸福的人看到全面,對事誤審幾會少,不容易嚐到失敗痛苦
依照這家「蓋離譜民調中心」的五項問題,井底之蛙越多的地方越幸福...
南部人比北部幸福快樂 也許台灣比較落後吧~
版主回應
蘋論:台灣幸福嗎 2012-12-21
美國蓋洛普民調公司公布全球148個國家╱地區幸福感排行榜,拉丁美洲囊括前10名中的8名;台灣正面情緒比率有75%,是亞洲4小龍裡最感幸福的國家。新加坡墊底。
調查問了5個簡單的問題。由結果來看,政府效能與經濟表現GDP和人民的幸福感無關,或至少關係不大。像前2名巴拿馬、巴拉圭都不是富裕國家。富國如英美德法都在中間。「幸福經濟學」研究顯示,富國可能非常不快樂,窮國人民反而充滿正面情緒。拉美人民重視朋友、家庭、宗教、樂天知命,都是日常困境打不倒的正面的態度。
佛教影響正面情緒
台灣人民情緒正面可能跟佛教大盛有關。社會教育(網路上講究勵志、修養、勸善文章多如牛毛)以及尊重人我的自由和日常生活享有禮貌、尊嚴的對待等,和正面情緒有深刻的內在聯繫。台灣越來越適於人居了。
回應
蘋論被藍化了......
鬼才相信
蓋洛普(Gallup)公布最新全球幸福感排行調查,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冠。有些呆丸郎對此國際報告,打死不承認,但萬一說得是「亞洲四小龍之末」,就會深信不疑,瘋狂貼文了,果真是只有藍綠、沒有是非?
台灣人民情緒正面可能跟佛教大盛有關?應該是‥‥台灣愚民情緒正面可能跟「愚」家思想有關‥‥才真確!
笨蛋跟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越多這個國家的幸福指數就越高.
幸福感指標 不是只有GDP【聯合晚報2012.12.20
蓋洛普的全球幸福感排行榜,顯示GDP、學歷、長壽等傳統指標之外,幸福還有其他構成要素。
排第七名的瓜地馬拉,內戰十年,幫派橫行,凶殺率全球數一數二,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榜 (壽命、教育、人均所得)上的名次只高於伊拉克。
30歲的網路族卡斯提洛說:「在瓜地馬拉,我們有臉上常綻微笑的文化。我們有林林總總的問題,但我們環境優美,使人忘懷俗慮。」
新加坡人民富有,社會秩序井然,但和其他富裕國家一樣,排名低得出奇。德國和法國的排名和非洲窮國索馬利蘭並列第47名,回答正面者都是74%。
新興的「幸福經濟學」顯示,富庶國家可能非常不快樂,貧窮國家則人民往往反而充滿正面情緒。幸福經濟學在平均壽命、GDP、大學畢業生比率以外,另尋幸福指標,期許政府調整領導策略,在傳統指標之外多加把勁。
英國首相卡麥隆2010年公布一分英國式幸福調查方案,問英國家庭:「你對你今天的生活有多滿意?」
經濟合作開發組織 (OECD)最近也公布「更好生活指數」,在物質福利之外加上生活品質,來比較各國的幸福感。
拉丁美洲人說,蓋洛普所提問題,觸及他們最根本的層面:他們重視朋友、家庭、宗教,這些都是艱苦的日常困境打不倒的正面態度。
回應
幸福感=自我感覺良好 新加坡繁榮進步.人民卻不自滿持續追求進步.反觀那些幸福感高的落後國家.自我感覺良好正是他們停滯不前的原因 貪婪與不滿足才是驅使人類不斷進步的原因
那就請一樓的, 拿同樣說法去解讀天下或遠見等機構, 調查出來的台灣城市滿意度和幸福感吧 ~
一樓的你歪理。照你所說,中國大陸近年物質進步飛快,這個幸福指標應該很低,何以比台灣還高?美國人民冒險犯難,進取心極強,何以高於台灣?難道他們都像台灣人一樣「安於現狀」?
阿楨
丐幫說 錯了 2012-11-13 旺報 (李國政/專欄作家)
連勝文批馬「丐幫」,吹皺政壇秋水。我卻認為,此說聚焦錯誤。當今全球化世界,「淺碟型」經濟體最容易被國際大環境左右,執政者最易擔上「非戰之罪」。而且馬英九民調低迷,根源絕非經濟不振。
還記得馬上一任的表現嗎?選上總統不久即遇世界金融危機,但馬處置得當,再加上廉政與外交成就,可說是「政績亮麗」。但那時馬的民調照樣低落,立委補選等地方選舉國民黨連著輸,還因此產生「泛藍減半」現象,五都選舉差點「五輸三」。當時明明經濟還算不賴,輿論卻說是「無感復甦」,「無感復甦」是輿論不知如何解釋馬英九政績亮麗卻民間支持低盪而硬掰出來的「理由」。
其實馬英九讓人「無感」,何止「復甦」?他的「廉政」,他的外交成就,他的善心(捐款、捐血、器捐),哪樣讓人「有感」了?體現在馬英九身上的,不僅是「無感復甦」,更是「無感廉政」、「無感善心」、「無感免簽」、「無感兩岸和平」……,一句話,是世界政壇罕見的「無感政績」。
對照綠營,五都選舉時陷入「睡菊」謊言的陳菊,「召妓」的陳致中皆高票當選;前不久綠營治下的嘉義、雲林、高雄都傳出政壇貪腐醜聞,但民進黨支持度不動如山,呈現出與馬英九截然相反的「無感敗績」。為什麼馬英九「政績無感」、「泛藍減半」,民進黨卻「敗績無感」、「鐵板一塊」?這才是馬政府執政危機的真正根源所在。
不同於廉政和外交,經濟受外在環境影響最易上下跌蕩,連勝文和藍營諸公撇開「無感政績」問題,在目前的不景氣中只抓經濟問罪馬英九,這是短視的錯失焦點。藍營對馬英九的不滿並非一時興起,這是馬「無感政績」的首要緣由。究竟不滿馬什麼?是馬的什麼做法造成「泛藍減半」?連勝文不妨先靜心自問,想清楚國民黨執政危機的核心問題。
回應
君不知「人咬狗是新聞」狗咬人無八卦新聞價值嗎?記者無感「好事」啦!但「稀奇壞事傳千里」!呵呵呵!這就是「新」文「欣」聞的好奇心「罪」大啦!大家都知「情理法」順序由於理智的「法理情」順序!私情永遠大於公情「法理」!嘿嘿嘿
阿楨
一根木棒綁一根鐵棍?解讀痛苦指數2012/10/24
上個月此時,行政院主計總處才剛公布8月份的失業率,就有媒體慌不迭地大肆報導:「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中生活最痛苦的國家」、「8月痛苦指數7.82 創1年來新高」、「痛苦指數攀升 立委:財經內閣應下台」、「痛苦指數飆高 應檢討」等;到了本(10)月,主計總處公布9月的失業率,有關痛苦指數的報導卻都跑不見了,好似台灣人民不再痛苦了,為什麼改變會如此之快 ?原來,所謂的痛苦指數本就是每個月高高低低變化的,應該觀察一段相當長時間的狀況,而不是單獨拿特定月份的痛苦指數來加以放大解讀。
痛苦指數是什麼?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是美國經濟學者奧肯(Arthur Okun)在1970年代所提出的一種經濟指標,等於失業率加上通貨膨脹率;之所以稱為「痛苦」指數,主要原因是高失業率和高通貨膨脹率都會讓人民日子難過,把二者相加,好似可以代表民生的痛苦,指數越高,意味痛苦程度越高,可是這一指數在經濟學上並沒有精準的解讀。例如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代表通貨膨脹率,於2011年美國痛苦指數為12.1%(失業率8.9%,CPI年增率3.2%),日本為4.2%(失業率4.5%,CPI年增率為負0.3 %),美國人民是否比日本人民還要痛苦?如果是,美國人民的痛苦是不是將近日本人民的3倍?
很湊巧的是,痛苦指數是美國人所提出來的,發揮最大效用的也是在美國總統大選之時。奧肯於1976年擔任卡特先生的總統選戰顧問,以褔特總統在位最後一年夏天的痛苦指數13.57%作為打擊焦點,贏得選戰。但是4年之後的6月,美國痛苦指數高達21.98%,卡特任期4年則為16.26%,競爭對手雷根先生也以痛苦指數來問選民:「你的日子是否比四年前好過?」,亦贏得大選。同樣的,今日歐巴馬總統又面對對手羅姆尼先生提出「歐巴馬痛苦指數」的挑戰。
每月痛苦指數高高低低
痛苦指數既然是CPI年增率和失業率的加總,每個月指數高低變化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CPI方面,碰上過年、颱風來襲,或者是國際能源、大宗物資價格上漲等都會推升CPI年增率;在失業率方面,六、七兩月是學校畢業的季節,或者是國際經濟不景氣衝擊,亦都會促使失業率攀升。因此,如果要作比較,亦應該拿較長的一段期間,長期居高不下的痛苦指數才是應該注意。
http://blog.udn.com/cmyiin/6978879
版主回應
劉憶如看天下-從美國大選談「有感經濟」 2012-10-29 中國時報
「今天的你,比四年前過得好嗎?」自從最早雷根在美國總統選舉辯論會中,對選民提出這個問題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成為許多選民決定如何投票的一個關鍵。民主政治下,民眾的「有感、無感」,也因此成為主政者極為在意的施政指標。只是,選民的感覺,有時受政治意識形態影響,有時又只憑主觀的好惡,而忽略客觀的事實。
最近美國有一份民調,詢問受訪者他們認為自己目前的經濟情況,是否較四年前差。結果顯示有四成的民主黨人認為現在比四年前要差,但卻有五成五的共和黨人有這種「較差的感覺」。但其實客觀上,並沒有什麼證據顯示共和黨人在此次風暴中受到比較大的傷害,所以這種「感覺」最主要應還是受到政治立場的影響。
尤其有趣的對照是,雖然民主黨員中,較少比例的人主觀上「自認」現在過得比四年前差;但其實客觀來說並非如此。這份民調亦顯示,有近三成的民主黨受訪者表示在這段期間內,有付醫療帳單的困難;但只有十九%的共和黨人有相同問題。另外,在受訪的人中,表示自己在過去這四年間失去工作的,民主黨的比例有十六%,共和黨人卻只有十三%。
研究經濟與選舉關係的經濟學者也指出,選民在「感覺」經濟情況時,往往看的不是他們自身的經濟情況,而是整體大環境的總體經濟數字;但對總體經濟數字的解釋,卻又各有不同。在各種預測美國總統選舉的經濟模型中,最有名的一個是由耶魯大學菲爾教授所提出的,顯示有三項經濟變數最影響投票行為,包括選舉年前三季的每人平均國民所得,過去四年平均通膨率,以及過去四年中,有多少次(以季為單位)經濟成長表現優秀。
依據菲爾教授的預測模型,這次的美國大選的確選情緊繃,在今年第三季數字還未被納入計算的情況下,歐巴馬的贏面是四十九.五%,這個數字勝負之間太接近,統計上也很難做太多解讀,須待下星期納入最新公布數字計算後才能再觀察。其次,如果以總體經濟做比較,也是有趣的對照。美國今年第二季的GDP,較四年前第四季,成長了五.二%;今年九月的失業率,則與歐巴馬接掌白宮時大致相當。但不同的經濟學家,卻可提出提出不同面向的數字,辯論今日美國的經濟,究竟是否要比四年前來得好。
舉例來說,有一些經濟學者認為,比起前幾次經濟衰退,美國這一次的復甦力道明顯較弱。這一派學者舉出過去一百多年來,共有八次較嚴重的經濟衰退(不包含這次),而過去那八次的衰退在開始復甦後的前兩年,平均經濟成長六%;但這一次復甦則僅帶來二%的成長。因此,他們認為此次復甦幅度小,而且這是歐巴馬政策失誤所造成。
反對這種論述的經濟學者則指出,上述說法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因為經濟的衰退若是由「系統性金融危機」所引起,會與「一般性經濟衰退」的復甦情況不同。這一派學者認為,若是在同類型的衰退中做比較;可發現這一次的金融危機雖規模極大,但實質經濟層面受到的傷害卻遠遠小於過往,而這當然是歐巴馬政策的成功;他們也認為,如果不是共和黨的許多阻撓,甚至還會有更好的表現。
這兩派意見因為是以數據論述,因此這些經濟學家的不同意見,倒還可以客觀辯證;但許多人對經濟情況的「感覺」,就真的只是純粹「憑感覺」;因此,主政者如果過度被民眾受情緒牽引的「感覺」所影響,就可能失去了方向。羅姆尼此次選戰提出全面二○%的減稅,雖然政府收入的短缺如何彌補,從未提出說明;但諷刺的是,「全面減稅二○%,感覺很好」,難道不是嗎?
(作者為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
阿楨
漲價帶動物價揚 中油:我們不是預測專家【聯合報2012.06.07
國內油價四月初一次漲足三點一元,之後就連續九周調降,但因油價上升而跟漲的物價卻無法回歸正常。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昨天說,「中油不是預測油價的專家」,首季各大金融機構都預測油價會上漲,但第二季油價突然反轉,顯示要準確預測油價的難度極高。
相關新聞
總統說 世事難料
台化董事長王文淵:油價預測 連我也破功
經濟部國營會 : 2016年總統任期屆滿前,完成中油民營化(楨:台電也要!)
油價連跌 朝野撻伐 舉國理盲
商品跌跌不休 國際市場步入空頭
(楨:面對以下一群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除非「刣電」「終油」,不然總有呆歹人想要「偷電」「揩油」!)
民進黨要提電價凍漲?別再開倒車 2012-09-13 中時短評
電價一年內都不會漲 浮動調整後年實施
電價緩漲 企業叫好
王金平:電價吃掉利潤 怎拚經濟
施顏祥:電價合理化像推巨石上山
台電預估 後年虧光資本額
台電思考增資可能性
終於,政治正確了!2012-09-18中時短評
政策昨是今非 政府威信又傷 2012-09-18聯合晚報冷眼集
電價緩漲 體恤民意? 改革失敗?
電價緩漲 當改革碰上救經濟…
評論/這回對了! 緩漲電價拚經濟
評論/放任台電、中油 馬缺承擔魄力
漲電價影響物價 政府不知疾苦
網評/油電物價齊漲工資涷漲 馬政府瘋了!
公民營難分 難怪林益世能上下其手(楨:該徹底民營化了!詳參【圖博館】:《公營企業改革》)
收押4個月交保 輕放林益世?【聯合報記者熊迺祺2012.10.26(楨:龍潭案中竹科管理局長李界木有拿三千餘萬的傭金,故陳水扁和李界木都構成收賄罪,但林益世案中鋼並無人拿錢的直接證據,故林可能終判詐欺罪!詳參【圖博館】:沒直接證據又如何 馬廉能政策 )
詳參【圖博館】:台灣GDP(二) 馬勞動政策 忽漲忽縮 油價漲不漲 馬物價政策 馬能源政策 《快樂經濟學》 庶民經濟 國營事業政治化
版主回應
理性看待當前台灣物價走勢 2012-06-13 工商時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發布的物價調查顯示,五月份台灣的物價上漲率為1.74%。這樣的漲幅放到歷年或各國來比較,僅屬溫和的物價上漲,根本稱不上通膨。
由此可知,先前被各方描繪成山雨欲來的「油電雙漲」,並不如傳說中的這般嚴重,,只是物價變化向來深受預期心理影響。
蔣經國在第一次國際石油危機發生的那一年,台灣消費者物價漲幅高達47%。在這樣的年代,他都認為該遵循經濟競爭的法則,用經濟方法來解決經濟問題,以免徒增紛擾。台灣目前物價問題比起當年輕微許多,執政當局實無需如此方寸大亂。
相關新聞
江宜樺抓奶粉亂漲 馬英九:很凶喔!
江宜樺物價穩得漂亮
政院邀談阻漲 食品龍頭連署
八大食品公會 簽抗漲聲明
夜市攤商:不漲價還要加量
馬總統:抓亂漲價 江副院長很凶喔
查物價第一槍 亞培奶粉不漲了
上下游都降價了 經部鎖定中盤商
「台電曾要求重談IPP 利率 被擋下…」 2012-06-13 中國時報
監察院彈劾台電前董座陳貴明等四人並送司法調查,經濟部長施顏祥昨表示,將依規定處理相關人員責任,會以全民利益為重,積極與民營電廠協商購電合約,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取得進展。
台電工會幹部爆料指出,四年多前,民間電廠(IPP)要求台電變更天然氣成本反映機制,由每年變更為每個月,即時反映,台電曾藉此建議經濟部重談IPP利率,但在民代遊說下,連會議記錄都未納入,便被硬生生的擋下。現在綠能購電也有爭議,但在民代關切下仍持續推動,且簽了二十年購電合約,這部分不改善未來還是會出包。
台電表示,現行與民營電廠合約中資本費訂定,是參酌國際電業普遍作法,採固定費率,不隨利率浮動調整,另對燃料成本、運維費及協助金,則訂有每年定期調整的機制。由於向民營電廠購電費率無法反映實際利率變化,為避免業者有超額報酬率的現象,台電多次透過協商等管道洽民營電廠修訂合約,但調處後仍無共識。
回應
民進黨執政八年的爛攤子真是收拾不完啊!!
相關新聞
民營電廠「暴利」迷思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就要零和遊戲!詳參【圖博館】:馬勞動政策 內閣改組!)
相關新聞
不該是零和遊戲2012-09-27 中時短評
基本工資月薪確定緩漲 王如玄請辭
自由經濟示範區 陳冲傾向本外勞薪資脫鉤
按陳揆的標準…基本月薪 明年上半年漲
本外勞工資脫鉤 觸王如玄底線
陳冲:不要個人姿勢漂亮損及團隊
馬令「一個月有感」 陳揆整隊
拚經濟須除「絆腳石」?馬改挺閣揆2012-09-28 中國時報
反本外勞薪資脫鉤 槓政院 王如玄連登廣告 (回應:這種不能team work的人,真是可怕!臨走還是要拖累團隊一把。這種人權律師做勞委會主委不適任,比較適合國際特赦組織。偏執狂根本不適合當官員!)
(楨:忽苦忽樂的指數魔數,面對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除非「刣電」「終油」、不然總有呆歹人想要「偷電」「揩油」!)
相關新聞
四小龍痛苦指數 台第1季最低(台5.8%星7.2%韓7.4%港8.7%) 第2季台低於星港(韓5.4%台5.98%港6.9%星7.3%) 2012-09-24 中央社
八月台灣最痛苦(韓4.2%港4.8%星7.3%%台7.82%) 2012-09-25 中國時報
央行:今年CPI年增率 低於2%
經建會2012.09.25:痛苦指數9月後可回降 國際間多以年資料或累積月資料衡量,短期的月資料易受季節突發性因素影響,不宜作為衡量指標。2011年我國痛苦指數亞洲四小龍最低(台5.81%星7.2%韓7.4%港8.7%)。2012年1-8月(韓5.6%台6.06%星6.9%港7.5%)我國痛苦指數平均6.06%,與四小龍比較,低於新加坡的6.9%、香港的7.5%,略高於南韓的5.6%。
8月製造業景氣連2升 8月工業生產年增1.89% 9月上半出口年增10%
《經濟》拚了!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即刻啟動2012-09-27 中國時報
「富裕帶來慾望」 不丹不再幸福【聯合報2012.05.19
出口終結連6壞 九月出口271億美元,創十四個月新高,年增14%
終止連10藍 9月景氣燈號_轉為黃藍燈
阿楨
全民印鈔票 2012-10-20 中時短評
面對勞保基金虧損,連日來朝野黨團一致要求應比照公保,由政府撥補虧損,承擔最終支付責任。但在討論過程中,虧損有多大、要補多少錢,立委都不去問,一句「勞保不能倒」就是對選民最好的答案。
從民國八十四年發放老農津貼開始,整個社會不斷陷入與軍公教「比價」氛圍:軍公教有的,其他族群也要比照辦理。老農津貼如此、勞保如此、高中職免學費也是向軍公教「看齊」。
相關新聞
綠議員籲6縣市刪慰問預算
停編慰問金?民進黨:不是地方的責任
慰問金爭議 郭正亮批蘇貞昌「驚東驚西」
改革歷史共業 藍綠應共同承擔
呂秀蓮放棄27萬年終 籲馬刪減國務費
回應
蘇貞昌表示: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也疏忽了,沒有做好,現在既然發現問題,就應該懸崖 【樂 】馬 !請問如何 【樂 】這六個綠營縣市 ?
屁似的三個不要 2012-10-23 中時短評
對退休公務員年終獎金一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說「有三個不要」,但看完後,實在讓人不了解民進黨的立場何在。蘇貞昌說的三個不要包括:第一,不要讓社會對民進黨有「針對特定族群」的印象;第二,不要衝擊弱勢退休軍公教;第三,不要「一國多制」。請問,哪個人看得懂這是什麼意思?民進黨到底是主張退休公務員可以有年終獎金還是不能有?一個在野黨,媚俗、要選票到這種程度,實在讓人很無言。
相關新聞
蘇貞昌「三不要」 同志臉綠
回應
搞了半天原來是這個蘇光頭在民國95年擔任行政院長時透過行政命令公布,將退休公務人員年終慰問金納入退休所得計算的一部分,所以蘇光頭是罪魁禍首!
版主回應
從雙薪教授談世代剝奪【聯合報2012.10.19 社論】
教育部正計畫修法,解決爭議多時的「雙薪教授」問題。「雙薪教授」非但造成了學術界「世代剝奪」的扭曲現象,若與其他行業相較,也升高了社會上的「相對剝奪感」。
目前的解決方案有二:一是要求雙薪教授僅能在「月退俸」及「私校薪資」中擇一領取;二是凡轉任政府補助兩成以上之私校,其月薪超過三萬二者,即暫停其月退俸。這樣的改革方向,應當給予支持,但也許仍有較佳的第三案。
私立大學之所以樂於延攬公立大學退休教授,主要是在借重其專長及聲望,而另一個隱而難言的原因就是為了應付大學評鑑。不少退休教授弟子成群,有了他們作為「門神」,除能提高號召,在大學評鑑時也較易過關。然而,這樣的正面效應,若比起它在學術界引起的「世代排擠」及「世代剝奪」作用,即顯得比例失衡。
我們並不反對退休軍公教轉任私校繼續貢獻所長,但從教育傳承的立場,他們既已「退休」,即應該領取授課鐘點費,而把正式職缺讓給那些正在領鐘點費的更有幹勁的年輕世代。這點,教育部不妨將之列為第三方案。
回應
真懷念二三十年前的聯合報社論,邏輯清晰、鞭辟入裡,不像現在的社論,一團漿糊,不是就理論理!請問:退休人員到民間公司工作;退休人員開個人工作室;退休人員擺攤賣小吃;退休人員被外國挖角,應該停發本國的退休俸嗎?如果不應該,大家批評軍公教退休、轉任私校,所謂「領雙薪」的問題在哪裡?軍公教退休後,被私人企業聘僱、或自行創業、或要遊手好閒,與前一工作的退休俸何干?怎可蓄意簡化成「領雙薪」的民粹語言挑動鬥爭?!
國立大學教授退休,轉任私立大學,的確會佔掉一個私立大學的教師職缺,可是同時也會產生一個更棒的國立大學教師職缺。年輕的博士只要本事夠,一樣可以去爭取。所以這裏根本就沒有「讓雙薪教授把年輕博士擋在門外」的問題。反而提供了一個更棒的職缺。請社論的執筆者想清楚再下筆,不要誤導讀者。如果沒有退休金的誘因,國立大學的教授一定會幹到屆齡退休。那個國立大學的教師職缺,可能要多等十幾年才會出現。
台灣沒救了!人家軍公教又不是抽籤抽到的,當人家挑燈苦讀時,你在幹什麼?政府只需要負責提供公平的環境,人人都可以考,你考不上,還怪政府嗎? 二十年前,公務人員的薪水遠比私人企業低,那時候怎麼沒看到勞工出來說要分錢給公務人員?此一時彼一時,你選錯行難道還怪政府嗎? 台灣人很奇怪,恨共產黨恨得要命,卻每天想過共產黨的日子,真是精神錯亂!!
在美國, 年齡一到辦個退休之後, 又找了個工作的雙薪族比比皆是, 人家憑本領拿兩份全薪(不是一份薪水再加一份鐘頭費)是人家的事, 從來沒聽過有人講話批評, 更別提啥排擠了!
(楨:聯合報系就在內戰!詳參【圖博館】:聯經的農改內戰)
但盼還有理性討論空間【聯合報╱楊湘鈞 2012.10.22
不過一年多前,考試院才為了十八趴爭議搞得天翻地覆,卻在民粹的爭吵聲中,因為民進黨前黨主席蔡英文被質疑「領十八趴罵十八趴」,讓主攻的綠營討不到便宜。
現在由於經濟不見好轉,這回更是挾著龐大「反相對剝削」民意,全面衝擊著軍公教優於一般勞工的退休、福利、年終慰問金等待遇,乃至退休轉任私校「領雙薪」,甚至風景區購票福利等大小「不公義」現象。
就以十八趴來說,有多少人知道,自八十四年退撫新制出爐,如今青壯公務員早已沒有十八趴;加上去年初的再改革方案,更已無「肥高官」問題?有多少人知道,正待立院審議的公保法,加了退休所得最高八成的「天花板條款」,也有助殘餘的十八趴加速走入歷史?
又以「領雙薪」來說,問題那裡是出在拿了退休金又再領另一份薪水?否則所有拿勞退的朋友,就不能再工作賺錢了。問題應該是,雙薪者的第二份薪是否也來自人民納稅錢?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取得第二份工作,是否緣於不公義規定,包括是否因為學校評鑑制度,使一些公立大學退休教授格外受私立大學青睞?政府有義務檢討製造問題的制度,卻不應簡化為「凡領雙薪都該吐出一分薪」,否則如何爭取優秀學者?
不公義制度該改,但看眼前氛圍,民粹四處尋找獵巫祭品,反易失去理性論辯空間!
回應
民粹不可取!可是在背後煽動民粹的媒體不該譴責嗎?
經濟學人:全球經濟下個危機 世代傾軋【聯合報2012.10.20
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繼歐債、失業及經濟成長減緩之後,下一個經濟危機─世代傾軋(Generation Squeeze)危機,將導致「嬰兒潮世代」與年輕世代間的衝突。「經濟學人」並將嬰兒潮世代比喻為「海綿世代」,將所有的經濟利益吸乾抹淨。
回應
新聞說台灣很快將是七個年輕人養兩個老人,實際卻是兩個老人要養七個年輕人。 世代反革命就已經在台灣開始進行了!
阿楨
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 限八成【聯合報 2012.10.19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與考試院會銜審議的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新增退休所得替代率最高八成的上限;並將負擔費率區間由4-9%,調高為7-15%;刪除參加公保卅年以上得免繳健保。此次修法,估計將影響近六十萬人權益,最快明年元旦上路。
政府負勞保最終責任 陳揆拍板【聯合報2012.10.24
行政院長陳冲昨天在立法院宣布兩項重大政策,第一,確保勞工退休權益,同意將勞保「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第二,明年二月春節將本於「照顧弱勢」原則,續發年終慰問金給兩大類弱勢的退休軍公教人員,不符這兩類條件者,將不再發放,金額約不到原來(192億0的十分之一(10億)」。
相關新聞
沒掌聲 還是要改革
年終慰問金調整 馬支持
合理改革 就會有感
李國鼎再世 也不能1個月有感
國防部批政論節目汙名化軍人 可討論 但別醜化
立委嚴以律人 寬以待己?
回應
最該減薪酬的是民代及立委。公投減民代及立委薪酬。
政府負勞保最終責任 還是倒閉。勞保虧損主因1. 勞保基金經營不善,歷年投資虧損都未由稅收補齊,收益又太低,只要年收益超過5%,勞保基金靠勞保費就可以撐。
勞保基金一直扮演股市救市主的角色,本就不對。
就我所知,國安基金操作績效十分好,每次都是低點進場高點出場,我想任何投顧都沒它強,就是這樣延遲勞健保破產時間。
勞保基金 賺292億 2012-10-16 工商時報
勞保基金指出,去年12月預估今年全年收益率目標為3.3%、預估至少要賺170億,而9月的收益率5.89%、賺292億,除已達到全年收益目標,也足以彌補去年虧損的124億。
(楨:高報酬高風險,保險基金的投資保守為常態,星港二位數報酬是特例!既然勞保基金是勞工( 20%)雇主(70%)政府(10%)提撥,怎可比照公保(軍公教35%政府65%)由政府負最終責任?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不知又不敢叫雇主負最終責任。公勞國健保和教育一樣,如今已無法借鏡星國公積金,能採各自個人帳戶就不錯了!詳參【圖博館】: 《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 公家月薪與獎金 鐵飯碗 馬農業政策 馬勞動政策 末代健保 馬社福政策 國民年金 主權vs私募基金 台股 民粹亡台 庶民經濟 江欽良男巫 冤有頭債有主 啥都要馬負責 《搶救國庫》 學者真好賺)
版主回應
借鏡星國公積金 公務員有尊嚴【聯合報╱鄧鴻源/大學副教授2012.10.23
銓敘部長張哲琛說,政府通盤檢討公務員退休制度,包括建構多層年金制度,外加個人商業儲蓄年金,給付方式也會調整。
筆者認為,吾人何妨比照新加坡之中央公積金制度?該制度規定,五十五歲以下的員工和雇主每個月皆繳交固定比例的薪水,至屬於員工個人的公積金帳戶內。此公積金除了提供退休後的保障,必要時也可用來購屋、教育、投資理財和醫療等用途。新加坡公積金制度就是這麼一個大至購屋、小至兒女教育費歸還父母皆有所規定的制度,讓一般民眾清清楚楚了解自己權益。
尤其,新加坡政府是以企業化方式管理公務人員,秉持「三不一沒有」原則—不考試、不是鐵飯碗、不論年資排輩,如果不努力就沒有高薪可拿,加上嚴格肅貪政策,所以歷年來在世界公務員績效與清廉排名上,始終名列前幾名。
退休保險基金 缺口逾9兆 2012-10-21 中時
根據統計,截至去年為止,三大退休保險基金都出現龐大財務缺口,其中勞保應計給付現值約6兆8,508億元,只提存責任準備金5,377億元,今年擴大到7.3兆,財務缺口最大。退撫基金約2兆3,919億,只提存4,794億。國保基金約2,779億,已提存1,422億。總計三大退休保險基金,未提列的責任準備即超過9兆。
退休保險基金出現財務困境,,主因為各基金應收取的最適費率與實際收取的費率差距太大,給付比例又太高(楨:以勞保年金的所得替代率為例,台灣超過70%,相較之下,日本34%、德國40%、法國51%、韓國67%,唯一比台灣高的只有破產的希臘93%!詳參【圖博館】:歐豬四國),以致入不敷出。勞保基金的最適費率應有27.84%,現行費率只有8.5%;退撫基金的軍、公、教分別應有36.74%、40.66%、42.32%,只有12%;國保應有21.16%,只有7%。
相關新聞
中央和地方政府潛藏負債15兆 60年還不完
累計虧損1368億 農保也快破產 2012-10-21 中時
農保自74年開辦時,核定月投保金額為10299元、費率定為6.8%;等到全民健保在民國84年實施後,農保給付業務劃歸全民健保辦理,費率降為2.55%。農民個人負擔三成,每人每月僅需擔78元,遠低於最近十年平衡費率4.38%。
根據「農民健康保險條例」規定,若保險年度結算有虧損時,除了由保險業務機關審核撥補外(楨:國庫已撥1303億,待撥39億,累計虧損1368億) ,也應調整保險費率,但都遭「基於整體考量」、「時機不宜」、「應通盤檢討」為由,暫緩調整。內政部在今年七月份也已函請建議,行政院應調高農保費率,從現行的2.55%調高至3%。
回應
台灣真的會被這群只會搞民粹、只會討好選民養肥自己口袋的國、民兩黨立法委員害死!要討好農民、要討好勞工、要討好軍公教...最後誰買單?
危機即轉機 搶救勞保 勇於向民粹說不 2012-10-18 中國時報 許俊偉特稿
想要填補勞保財務黑洞,勞工未來勢必相較現在「繳多領少」,阻力肯定少不了。但這次勞保基金加速破產的危機,給了勞保年金改制的難得好時機。要是又像過去那樣鄉愿和民粹,保費不敢漲,給付也沒少,未來恐怕倒的不只勞保,台灣也會倒。
勞保長年保費太低,但政府過去因選票考量,不敢調高保費就算了,還拚命加碼勞保年金的所得替代率 ,連年金計算基準也「獨步全球」,採計最高六十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
立委:勞工與軍公教 差距更大了 「如果勞保基金有不足,由政府全額負擔」 【聯合報2012.10.18 (楨:重蹈18%鬥爭!)
回應
公務員每月繳的公保費率自繳部分比勞高高很多(楨:36:20%,且九成勞工未繳!),其實勞保是比較划算的,現在的問題是就業環境差工作沒保障.勞退基金虧損嚴重,把公務員妖魔化成米蟲化也不能解決問題,但是一些有心的媒體和民眾一直這樣做,不懂是何居心
今天看來,公務員的確是較少憂慮,但30年前,公務員是被輕視的,那時候公務員待遇微薄,根本沒人要做這行,所以政府會設法提高公務員待遇,以吸引優秀人員從公。
如果農漁勞工也都變成為公家勞動的公務員,政府當然要照顧,否則就閉嘴吧。
勞工與軍公教一起論比,是DPP挑撥分化離間人民的技倆, DPP執政兩輪八年,仍然毫不長進,還停留在當初的二分法鬥爭理論.台灣在李登輝,陳水扁,綠營民粹操作下,二十多年毀掉了國家的根基。
台灣真悲哀,已經進入"愚論"治國的時代,任何議題,不管平面或電子媒體,或是網友的論言,只從片面偏頗的角度去看待公共議題,以為自己在伸張社會公義,實際上做的是無情的階級鬥爭,而且挑弄的是中下層窮人與窮人之間的對立鬥爭。
阿楨
回響-專業與政治並重 2012-10-15 中國時報【陳永豐/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
針對時論廣場盧思岳副理事長〈政治,有那麼可怕嗎?〉一文,本府特作說明。
馬總統上任以來,堅持「用人唯才、才德兼備」,並未獨鍾博士。目前四十六位閣員中,博士二十六人,占五六.五%,相較李登輝總統任內,三十八位閣員有廿五位博士,占六五.八%,以及陳水扁總統任內,三十八位閣員有廿二位博士,占五七.八%,事實上並不算高。況且馬總統倚重的蕭前副總統、吳副總統、陳院長,以及財政部長、外交部長等等,都不是博士。
目前景氣不佳,民怨不少,我們正努力改善中,但這似乎與博士並無關連。該文所述「博士內閣『重理論、輕感受』,造成施政無感,民怨四起」,對於許多放棄高薪、一心為人民奉獻的閣員而言,實在不甚公平。
該文稱:馬總統少用政治人物,也非事實。馬總統任命行政院長吳敦義、總統府祕書長曾永權,政務委員林政則、楊秋興,以及青輔會主委陳以真,體委會副主委錢薇娟,都是肯定他們選舉出身的政治經驗,他們且均未具博士身分。該文又稱「馬總統用人與自己同質性太高,失去互補效益」,吳副總統出身地方、楊政務委員秋興出身民進黨、內政部長與前經建會主委均出身親民黨、陸委會前主委來自台聯黨、法務部前部長與勞委會前主委出身社運,以及其他若干現任無黨籍閣員,似乎都看不出與馬總統「同質性太高」。
馬總統執政後,立即面臨全球性金融風暴,後雖安然度過,現又遭逢歐債危機,如何振興經濟,是政府最重要課題。任命陳冲院長就是因他在金融、財經的長才,而非因為「政治潔癖」。陳院長自稱不懂政治,是他自謙之詞。馬總統相信陳院長有能力逐步提升經濟動能,讓台灣邁向復甦之路。
阿楨
國道計程收費 擬延後上路【聯合報 2012.10.07
油電雙漲,景氣燈號連十藍,立委與學者都呼籲國道計程收費「緩一緩」。交通部預計今將國道計程費率送立院,政院高層表示,推動計程收費制「須考量經濟景氣狀況」,距離形成政策「還遠得很」,交通部高層也說,現在是「以時間換取空間」,三個月後「再觀察」。原計畫明年第一季實施的國道計程收費,不排除延後上路。
雖然計程比計次更符合使用者付費的精神,但由於目前約五成五國道短途通勤族不須通過收費站,加上經濟不景氣,民眾荷包縮水,讓上路時機更加敏感。逢甲大學副教授李克聰前天呼籲交通部「先緩一緩」外,朝野立委昨天也疾呼「等景氣好一點再實施」,讓力拚有感經濟的行政院「聽到了」。
交通部目前規畫方案有三種計費:
第一種是均一費率,依據車輛在國道上行駛的里程數,採相同費率。
第二種是有固定免費里程,超過後再按里程收費。目前學界比較支持的是開上國道十公里以內免費,之後每公里收一元。
第三種是採「收費遞遠遞減」精神,有一定的固定免費里程,短程的每公里費率採原價,長程的每公里費率給予優惠。以高公局試算的一種三段式收費方案為例,第一段是開上高速公路十五公里免費,從十五公里到一百公里是第二段,每公里一點一五元,第三段是超過一百公里後,每公里一元。
相關新聞
國道計程收費 方向手段對時機更要對
藍委:景氣黃藍燈再實施
回應
等景氣好一點再計程收費?您覺得未來10年景氣會好嗎?
國道或快速道路使用者付費他國早就行之有年,為何在台灣就是行不通? 因為我們太自私,動輒挾民怨訴媒體罵官員。當聯合國科學家指出氣候變化已趨近無可挽回之際,只有在台灣機汽車可以到處橫行無阻。
你的意思是說為了照顧多數開車族的需求, 所以政府在債台高築的情況下,花882億蓋五楊高架才叫做德政囉。台灣要變成希臘很簡單, 只要大家都只想到自己, 那破產的台灣很快就會出現!
馬來西亞平均國民所得還不如台灣, 可是他們的收費方式就是以電腦計程計費, 所以當先前一位馬來西亞籍的華裔教師問我"台灣不是很進步的國家嗎? 那為何還在用收費站收費的老方法?"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忽而要「使用者付費」忽而要「白吃的午餐」!詳參【圖博館】:民粹亡台 庶民經濟 高捷變高劫 兩岸高速公路 台灣有白吃的午餐)
阿楨
不該是零和遊戲2012-09-27 中時短評
基本工資終於定案,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走人,這似乎是個必然的結果,但細想一下,真的這麼必然嗎?
基本工資該不該每年調升?是如勞委會堅持的和物價指數連動?還是如行政院長陳冲建議的、和經濟成長連動?陳揆對上王如玄,各持不同立場,表面上看來沒有轉圜空間。
但是國家、政府的存在,就是要在不能協調中找出折衷方案,可以說,每個政策都必然經過不同利益團體的角力,基本工資爭議表面看來沒有折衷空間,但是若拉長時間來看,陳揆確實也承認,等到時機轉好就立即調漲,這不失為勞資共利的方案,可惜的是,行政院未能盡力與王如玄協調取得共識,讓基本工資因此淪為一場表態的聖戰。
王如玄的下台,讓人有勞資雙方是零和對立的不祥預感,因為,如果連基本工資都無法取得共識,勞資雙方有可能共利互存嗎?如此,台灣又要如何拚經濟呢?
相關新聞
基本工資月薪確定緩漲 王如玄請辭
自由經濟示範區 陳冲傾向本外勞薪資脫鉤
按陳揆的標準…基本月薪 明年上半年漲
本外勞工資脫鉤 觸王如玄底線
陳冲:不要個人姿勢漂亮損及團隊
馬令「一個月有感」 陳揆整隊
拚經濟須除「絆腳石」?馬改挺閣揆2012-09-28 中國時報
「要在閣揆與閣員之間二擇一,答案應該已經呼之欲出了吧!」一名政府高層如此形容。當基本工資、本勞外勞薪資脫鉤一一挑戰著馬英九的施政路線,如何在拚經濟與顧社會公義的天平兩端求取平衡,挺陳冲或挺王如玄不再是兩難抉擇。當財經局勢急遽惡化,王如玄掛冠似乎是早就註定要上演的戲碼。
其實,陳冲周一、周二與王如玄長談數小時,不僅討論基本工資,也討論外勞鬆綁等整個產業外勞政策,結果兩人立場南轅北轍。王如玄還撂狠話:「我主張的政策若有打折,我就走人」,讓政院很錯愕。
一名政院高層形容王如玄「凡事都沒有商量餘地,實在有夠硬!」這讓負責基本工資案、外勞產業政策的管中閔、薛承泰兩人頭殼抱著燒。從九月初召開跨部會協調,勞委會就是一路「no到底」,協調幾無太多進展。
尤其,馬英九、陳冲都已下達拚經濟的軍令狀,若要在短期內活絡國內經濟,就得靠外部力量,如台資回流、外資投資等。例如,經建會評估每年台商回流可突破千億台幣,產值更可突破兆元,帶動台灣經濟成長。
版主回應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就要零和遊戲!詳參【圖博館】:馬勞動政策 內閣改組!)
反本外勞薪資脫鉤 槓政院 王如玄連登廣告2012-09-28中國時報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因基本工資案請辭待命中,昨卻又臨去秋波在兩家財經報紙刊登廣告反對本勞、外勞薪資脫鉤,等於公然槓上行政院。政院高層對此很無奈,直呼兩次:「根本就是在大秀個人美技獎!」王如玄本人則直言,脫鉤「後果很嚴重」,但社會運動出身的她,相信體制外的力量,對此議題沒有那麼悲觀。
回應
這種不能team work的人,真是可怕!臨走還是要拖累團隊一把。
這種人權律師做勞委會主委不適任,比較適合國際特赦組織。
偏執狂根本不適合當官員!!!
外勞、本勞最低薪資脫鉤是不長進的想法----這就是奴隸制度的復辟!!台灣地區的人民心態一定要改變!!
圖利外勞,屠殺本勞的外勞部長王如玄,被人民趕下台,普天同慶。資本主義本來就是剝削的體制,你不剝削外勞,王如玄要本勞當奴隸,現在本勞連奴隸都當不成,要去當外勞。美日等國如果沒有剝削台商,美日的高所得根本不可能。台商如果沒有剝削大陸東南亞等地工廠,台商早就和死光光了。
已經辭職 請用自己的錢去登廣告 若用公家的錢去登 相關人都有刑事責任 請立即中止 不要犯錯
相關新聞
管中閔:我非最終決策者 王如玄假攻擊
管中閔:本、外勞薪資脫鉤 可討論 最慢11月定案
四小龍痛苦指數 台第1季最低(台5.8%星7.2%韓7.4%港8.7%) 第2季台低於星港(韓5.4%台5.98%港6.9%星7.3%) 2012-09-24 中央社
八月台灣最痛苦(韓4.2%港4.8%星7.3%%台7.82%) 2012-09-25 中國時報
央行:今年CPI年增率 低於2%
經建會2012.09.25:痛苦指數9月後可回降 國際間多以年資料或累積月資料衡量,短期的月資料易受季節突發性因素影響,不宜作為衡量指標。2011年我國痛苦指數亞洲四小龍最低(台5.81%星7.2%韓7.4%港8.7%)。2012年1-8月(韓5.6%台6.06%星6.9%港7.5%)我國痛苦指數平均6.06%,與四小龍比較,低於新加坡的6.9%、香港的7.5%,略高於南韓的5.6%。
8月製造業景氣連2升 8月工業生產年增1.89% 9月上半出口年增10%
《經濟》拚了!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即刻啟動2012-09-27 中國時報
「富裕帶來慾望」 不丹不再幸福【聯合報2012.05.19
(楨:忽苦忽樂的指數魔數,面對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除非「刣電」「終油」、不然總有呆歹人想要「偷電」「揩油」!詳參【圖博館】:《快樂經濟學》 庶民經濟 台灣GDP(二) 台灣振興方案(二) 忽漲忽縮 馬物價政策 民調魔數 國營事業政治化)
青年務農擴大規模!26歲農夫楊宇帆:要賣到哪?2012-09-22
澳洲錢淹腳目?台灣青年搶當農夫工人 2012-09-14 中天新聞
澳洲打工族:我一個禮拜賺22K,憑什麼要我們回去領22k?
22K導致青貧 綠委:陳冲應下台負責
(楨:如22K、補不補助都罵的 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詳參【圖博館】:高學歷高失業 馬農業政策 漂鳥 小地主大佃農)
寫部落格救經濟? 藍綠委要尹啟銘下台
尹啟銘:PO文不是在打筆仗
遭點名下台尹啟銘:有則改之
政客像月亮2012-09-28 中時短評
(楨:政務官為不為政策都罵的 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更像月亮、在理性專業及事實上論証不過尹、就用罵的!詳參【圖博館】: 啥米係ㄟ擱發 自作孽的中時)
王建煊:倒閣案符合民意【聯合報 2012.09.21
藍委:王建煊爭議不斷 最該下台【聯合報2012.09.22
倒閣與倒胃口【聯合報黑白集2012.09.23
46:66 綠倒閣案表決沒過 2012.09.23
除了倒閣 綠有具體對策嗎
賣台公務員!2012-09-26 工商時報
回應
王建煊是監察院一院之長,是不是把監察院轄下一直改組到局、處、司、科長級,示範給大家看,看到底怎麼做。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忽而要公務員依法行政、忽而要公務員法外效率!詳參【圖博館】: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害馬之群 鐵飯碗 瘦馬與肥貓 賣台醫師 賣台軍事家 )
阿楨
韓、日痛苦指數 都比台灣高 2012-04-15 中國時報
國際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Gallup)十三日公布的全球痛苦指數報告顯示,二○一一年全球平均約有一三%成年人自認生活糟到堪稱「痛苦」(suffering)程度,而台灣人生活痛苦指數約五%,較前一年的八%降低三%,在全球一百四十六個列入評比國家與地區中排第一一一名(名次愈高愈痛苦)。
依據蓋洛普全球痛苦指數報告,二○一一年台灣有五%民眾認為生活痛苦,掙扎過活的台灣人有三一%。就亞洲太平洋地區來看,泰國人民生活痛苦指數最低,只有一%,澳洲與紐西蘭也都只有二%,新加坡人痛苦的百分比和台灣一樣是五%,南韓七%,日本一○%,中國一二%,香港一四%。
巴西人民痛苦指數全球最低,不到一%,泰國、加拿大、盧森堡、荷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都只有一%。而每一百名美國人之中有三個人認為生活痛苦。
保加利亞人民痛苦指數和前一年同樣為全球最高,達到四五%,而葉門、亞美尼亞、薩爾瓦多、尼泊爾、阿富汗也分別高達三八%、三五%、三三%、三一%和三○%。痛苦指數較高的國家不乏深受主權債務危機所苦的歐洲國家,如債務沉重的希臘達二五%。
比較歐洲、非洲、亞洲與美洲人民,生活痛苦指數的中位數各為一四%、一三%、一一%和六%,以美洲人生活痛苦比率最低。
回應
這一定是因為國民黨收買蓋洛普做民調
不然就是阿共仔的陰謀
台灣在馬英狗的統治下大家都過的水深火熱
怎麼可能那麼多人都在喊爽
另參本館:《快樂經濟學》也別再搞排名了 庶民經濟 幸福城市排名?
版主回應
痛苦指數 维基百科
痛苦指數(英語:Misery index),一種總體經濟指標,於1970年代由亞瑟·奧肯發表,代表令人不快的經濟狀況,等於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總和。
其公式為: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百分比 + 失業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眾對相同昇幅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現代經濟學家不同意以完全負面的「痛苦」一詞來形容上述通貨膨脹機轉的負面衝擊。實際上,經濟學家中有許多認為公眾對溫和通貨膨脹的成見是來自其相互影響:群眾只記得在高通貨膨脹時期相關的經濟困難狀況。以現代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溫和的通貨膨脹是較不重要的經濟問題,可由對抗滯脹(stagflation)(可能由貨幣主義所刺激)來作部分中止。
阿楨
陳冲喊「富民經濟」 推動轉型【經濟日報2012.02.07
總統馬英九則在總統府主持新舊任閣揆記者會時,期許新內閣是讓人民安心與放心的「安心內閣」,要求新內閣一年內提出公布國民幸福指數的指標,明年開始每年公布國民幸福指數,包括健康、環境、教育、居住、文化、就業、休假、育嬰環境等。
陳冲指出,台灣需要新一波經濟轉型,不再強調低成本勞力環境,而是重視科技創新、文化創意與研發能量,不僅希望有品質優良的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更希望made by Taiwan(台廠製造)、design by Taiwan(台灣設計)。「富民經濟」不只是金錢的富裕,更包括生活、文化和心理層面的富裕。
陳冲強調,未來稅制改革,像是任何租稅優惠,一定要以創造就業做為重要標準,並將進行類似的計畫。
對於民眾關切的水、電和油價調漲,陳冲表示,會循經濟部水、電和油價諮詢委員會既定程序作成決定。政府推動水電價格合理化就是回到市場經濟,政府會做綜合判斷。
陳冲說,將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基礎上、WTO(世貿組織)架構下,建立完整FTA(自由貿易協定)網絡,布局全球網絡市場新版圖,更要改變生產需求思維,發展可以輸出服務業。
相關新聞
「安心內閣」就位 每年公布幸福指數
國民幸福指數 最快明年發布
不丹式經濟 「幸福學」抬頭
學者觀點/幸福難量化 先跨出第一步
名家觀點/幸福指標 數字背後的才重要
(另參本館:2012大選 也別再搞排名了 幸福城市排名? 市長排名的迷思 庶民經濟)
幸福指數 擬參照OECD【聯合報2012.02.07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鴻坤表示,「國民幸福指數」起源可回溯自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各國重新思索「人民福祉」的定義,希望放棄對經濟成長率的崇拜,改以其他軟性指標取代。
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共分為十一大領域、廿項細部指標,其中有三大領域屬於物質生活條件,包括居住、收入及就業;另外八大領域是生活品質,包括社群關係、教育、環境、政府治理、健康、生活滿意度、安全、工作與生活平衡。
蔡鴻坤表示,追求美好生活的趨勢已成為國際潮流,不僅OECD去年首度公布其會員國排名,英國政府也斥資約一億台幣,預定今年七月公布類似指標,日本、美國政府也在積極研擬中。
他還說,國際標準中有許多指標,例如無基本設備的住宅比率、支持網絡品質、自評健康狀態、生活滿意度等;國內未來可能會進行新調查,才能取得相關數據。
版主回應
胡說“有感”經濟 2012/09/29
美國有人檢討美國經濟何以落後日本,發現原因之一是美國社會製造了太多律師,而日本則致力於培養工程師。
這“太多”當然是由“比例原則”的角度而言。
現在看看台灣,律師也不算多,工程師也不算多,最不符比例原則地多的是所謂的“媒體”與“媒體人”。更可怕的是,他們的意見與聲音大的更超出比例原則,幾乎成了台灣社會的“意見領袖”,他們說的就成“民意”,他們製造的“神話“,甚至成為社會的“真理”。
例如說,媒體人認為行政治國要“有感”,說要使人民“有感”,(當然他們自己就是人民!)這個文藝詞居然成為台灣政治的至上法則,“有感”導致政客開始努力於“庶民政治”,發津貼,蓋蚊子館,搞免費公車等浪費納稅人錢的玩意。 “有感”的極至,是全然不理經濟法則,祭出壓低油電價,打房,仇富等“有感”的政策,更愛時髦地玩環保,無核家園,迫使工業出走。
“有感”政治,竟然還演化到“有感”經濟。 什麼是“有感”經濟? 大家領津貼? 消費卷? 大家漲薪? 大家放假? 那一定是人人“有感”,皆大歡喜!
對於政客而言,拼經濟不是一件易事,可是拼“有感”經濟,那容易嘛! 提高基本工資,多放假,油電凍漲,百姓一定“有感”。可是這“有感”經濟措施(一個月或三個月可以交出的“成績”),是真正的經濟,還是反經濟措施?
工資應該是就業市場,供需互動的結果,為“有感”而定工資,只會增加企業的(社會)成本,負性影響經濟。
經濟(無論是GDP, CPI,進出口值,痛苦指數等)反映的是一個經濟體生產力與消費力。 生產力與消費力,則能帶動就業與薪資,人民才有感。
報載台灣明年一年放一百十五天假。它怎麼帶動生產力? 公務員放假,民間企業壓力多大,能不跟著放嗎? 外銷再接不到訂單時,還要漲工資,多放假,怎麼拼經濟?
台灣媒體搞的這套“有感”政治與經濟理論,是狗屁不通的。 只期望政府拼經濟,也是十分誤導的。 政府只是官僚與政客的組合,沒有幾個懂經濟,幹過實事的。 它的經濟政策,不是(美其名刺激方案)亂花錢,就是對企業礙手礙腳。 你要“有感”,她也只有情緒一番,如那王主委,淚灑官場,當然有感! 可是與經濟何干?
經濟需要企業家們去拼,政府少管事,少用不符經濟環境的法令(放假,基本工資,“幾個廁所”,環評等)去阻礙他們。
經濟要老百姓去拼,可是台灣有些老百姓,寧可失業,在家當宅神。失業率高的同時,台灣卻要引入大量外勞,甚至為吸引台商工廠回流的條件之一。這個“有感”的百姓不是問題的癥結之一嗎?
台灣的老百姓,在當前經濟挑戰下,也應該反省一些社會的流行文化與價值。 如果像台灣媒體所描述的經濟苦狀,卻還新搞個文化部帶著大學生在台北車站跳舞,也是“奇怪嘢”。也許龍應台應該利用火車站,規劃一個新的文化復興運動,宣揚“打工正妹”,“黑手型男”,甚至“台勞屠夫”等勞動楷模,重建台灣人的就業文化與價值觀。
下面這社論,至少是媒體覺醒的開始,至少不再胡說“有感”,“一顆茶葉蛋”,或只謾罵陳馬。
工商時報2012-09-28社論-釐清「有感經濟」的關鍵課題
……………
回應
對不起~您提到的文化部一事讓我有『反感』:民進黨時期蓋了很多蚊子館~為什麼不去利用?民主廣場幹麼不去?火車站得功能是讓你搞文化的嗎?不讓外勞聚集是對的,因為是人來人往的地方,要聚餐,去餐廳!要聯誼,去公園!要跳舞,去廣場!莫名其妙的一群人!以文化為名搞破壞!我要趕車,你們一群人在那裡跳舞擋路,真是白目到讓人火大!
為什麼要設這個“文化部”? 如果要文化部,不如把教育部撤了,中小學有縣市在管,大學自營,何須教育部?
一派胡言,不懂經濟的記者瞎扯蛋,不懂政治的馬英九瞎鬧!政治和經濟不能分開談,馬英九的獨台鎖搞死台灣,政治先敗經濟跟著死。工商時報的記者應該試試用空氣槍打自己腦袋,不死的才能寫社論!
最愛講“轉型”的是南方朔,他認為馬英九沒轉型,造成今日苦果。一個總統就能經濟轉型了?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總統,Obama,四年也沒轉出個名堂,何況只能等訂單的台灣總統!
http://blog.udn.com/timj/6901473
阿楨
新閣布局快狠準 老將、新血就位【聯合報2012.02.01
新閣人事昨天出爐,新閣揆陳冲領軍拚經濟、副閣揆江宜樺負責落實社會正義,新內閣除了任用財經老將穩定財經局勢,也引進新血張善政、管中閔、蔣偉寧、陳保基等一新氣象;一個兼具創新、穩健的執政團隊,宣示馬總統第二任期的改革正式展開。
這次新閣布局相當快、狠、準,過去施政有爭議、未能展現開創作為的閣員,府院高層皆快刀斬亂麻;閣員徵詢過程只要一經確定,就對外發布,避免過去每次改組就引發揣測、困擾當事人的狀況;府院最短時間內覓才,動員產學界人脈全面遊說,並由陳冲逐一親自徵詢。
新閣人事布局全面貫徹馬總統宣示承諾的改革方向。文化人龍應台、「台灣網路建設推手」張善政入閣,加上政務委員黃光男、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未來新閣將力拚台灣文化、教育及科技軟實力。
副閣揆江宜樺則將帶頭拚內政,致力縮小貧富差距、落實社會正義,並與接手內政部的李鴻源無縫接軌,加上工程會主委陳振川,推動防災地圖等國土規劃重大政策;此外,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結合土地、技術與人力,重建糧食安全,為農漁民創造多贏,也解決農地問題。
陳冲親自領軍,讓財經老將發揮穩定財經,搭配經濟政委管中閔等新血輪,加上央行總裁彭淮南等現有財經團隊,未來拚經濟是一大重點,應付國內外的多重挑戰。
這次內閣延攬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立委刺客陳以真入閣,與長期經營高雄的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種種人事布局,都展現馬政府未來強化南台灣發展、平衡南北重心的意志力,也可看見國民黨推動政治版圖重組的企圖心。
新內閣陣容 51%民眾滿意 2012-02-01 中時民調
國人對馬政府新內閣「陳江配」寄望甚深,逾半民眾對這次內閣改組的首長名單表示認同並充滿信心。根據最新調查顯示,目前新閣揆陳冲的滿意度有四六%;閣員名單中,以文建會主委龍應台的任命滿意度最高,五四%的人按讚。總體而言,新內閣的陣容有五一%覺得滿意,五六%樂觀期待。
版主回應
馬民調領先保密到家 酷酷嫂怨不早說【聯合報2012.02.01
馬總統昨天透露,選後公布黨內民調,其實他都領先七、八個百分點,還被周美青抱怨「不早點說,害我輔選得這麼辛苦」。
昨天國民黨舉行中山會報,邀請南部七縣市地方黨部列席選後檢討報告,報告指出,許多「刺客」候選人派出的時間太晚,未來希望能提早;另外,選舉結果也顯示,立委選舉「和馬總統綁得越緊,越好輔選」。
與會人士轉述,馬總統特別提到選舉民調,說國民黨的民調是「作為選戰參考」,不像民進黨是拿來當作「文宣素材」;從頭到尾,國民黨除了封關前大略提到一次民調,其餘都沒公布過數字,選後他還因此被周美青挖苦。
馬總統提到,不公布民調也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塑造危機意識」,支持者不知道領先落後與否,就會努力衝票。
相關新聞
新閣人事 馬政府改組最俐落的一次
綜合黃金十年雲端與文化觀 新閣貫徹意志 十足的馬內閣
新閣超級黑馬 挑戰超級任務
新閣32博士、2院士 台大幫近半
評論/「三多」內閣的盲點
520後 第二波大幅改組
驚奇名單 先易後難 5天搞定 張善政棄Google年薪千萬 遊說入閣高難度
產業界看新閣/推動雲端產業 找對人了
政委黃光男 「百萬館長」文創產業先鋒 (另參本館:《博物館能量》)
vs反文創的文化流氓!
屬龍又入閣 「龍捲風」聲譽爭議集一身(楨:馬用文化大姊頭對付文化流氓!另參本館:馬文化政策)
評論/財經牌亮眼 教育牌太險
評論/新閣拚經濟 別忘拚幸福
【回顧】
政院「陳江配」底定 傳楊秋興掌內政
陳江配組閣拚經濟 林中森黨秘書長
黨政同步改組 馬拚歷史定位
內閣 兩階段改組 首波財經內政 外交陸委會5月異動
入閣? 楊秋興、鄭永金:未被徵詢
黑白集/楊秋興仍是好棋
卸公職登陸參訪 楊秋興眼界更寬
傳聞入閣 楊:沒有被徵詢
南方小巨人楊秋興 任政務委員
觀察站/馬給楊秋興舞台 為藍收復南台灣
冷眼集/國民黨深耕南部 不能只靠楊秋興
林益世即將入閣 重量級特色不變
誰接財長 朱敬一大熱門
財經內閣成形 財長劉憶如、經建會尹啟銘
「唯二」女財長 郭婉容、劉憶如母女檔
劉憶如接財長 綠諷「打宇昌酬庸」
歷練相同 財長母女檔 郭婉容沉穩 劉憶如活潑
尹啟銘 捍衛ECFA勇將
尹啟銘內定接經建會主委 科技界叫好
財經老兵尹啟銘 布局台灣經建
尹啟銘拚經濟 適才適所
善用臉書護政策 尹啟銘「挺馬」重砲手
劉憶如、尹啟銘人事 馬駁酬庸說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 可能轉往他職
邱文達、沈世宏留任 王如玄有望掌勞動部
李述德財長任期長 政績亮眼
婉拒安排 財長李述德「裸退」
陳武雄灑脫 吳清基、李述德低調
完成階段性任務 曾志朗請辭文建會主委
觀察站/文化人人一把號 部長人選費思量
觀察站/馬政府人事 玩玩「大風吹」
陳江配新閣底定 黑馬出線注新血
誰該入閣? 不要小白兔
優質前立委 入閣非酬庸
青輔會主委陳以真:沒忘對嘉義鄉親承諾
陳以真沒含金湯匙 「這女孩真拚!」
吳伯雄:新內閣 客家人太少
評論/客家入閣少 用人唯才?
陳冲:改革上路 換新船長不放心
用人原則 棒球哲學 陳冲:不能全隊是王建民
陳:新閣人才為本 適才適所
新閣名單每日一驚 爆黑馬 教長蔣偉寧、農委會陳保基 管中閔任政委
評論/媒體每天組閣 誰來談政策?
馬布局拚政績 還沒考量接班
馬不會讓接班問題提前浮現
馬要拚歷史定位 不能只靠經濟
聯合晚2012-01-28 社論/相隔十二年,財經內閣重現
聯合晚報社論/從陳冲談文官體系之重要
(楨:馬英九、蕭萬長、劉兆玄的文官《專業治國》早已被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鬥垮!另參本館:解毒馬蕭配 內閣改組! 民粹亡臺 人事猜謎 馬人事 馬主席!(二) 2012大選)
投資人給財經內閣掌聲 開紅盤龍飛沖天 台股笑傲亞洲
紅盤扮先知 台股易漲難跌
法人:信心回穩 可挑戰7500關卡
新興市場教父叫進台股
新台幣飆升兩角 衝破29.8元
國民黨人事搬風 蘇俊賓掌組發會 林鴻池兼政策會
組發會主委/蘇俊賓 落地生根
殷瑋、馬瑋國 國民黨最年輕發言人
羅智強 小刀副手 兩戰皆捷
曾永權 圓融耐戰 使命必達
四大天王接班卡位戰 吳敦義占上風(楨:?)
親吳派?林中森:我與任何人都很親
吳系紛入閣…「朱立倫怎出招」
接班卡位?吳敦義斥媒體寫夢幻小說
朱立倫:人事改組 適才適所
阿楨
另參本館:2012大選
(楨:四年前以為台灣人會依「理性專業及事實」的「民主」來監督馬,可惜四年來仍逃不過「理盲又濫情」的「民粹」,所幸關鍵選舉時會稍醒,暫時保住了「民主」此一意識形態之信仰,只是呆歹彎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很快又會恢復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本性吧!另參本館:換馬監督 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民粹亡台 五都大選)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2722232
689萬vs609萬 馬英九贏了92共識贏了【聯合報2012.01.15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昨天以百分之五十一點六、六百八十九萬一一三九票,擊敗對手民進黨蔡英文、親民黨宋楚瑜,連任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
蔡英文得票百分之四十五點六三、六百零九萬三五七八票。她在國際記者會上承認敗選,並宣布請辭民進黨主席。宋楚瑜得票百分之二點七七、卅六萬九五八八票。
這次總統選舉異常激烈,選戰後期「九二共識」成為雙英主戰場,雖然面臨泛藍分裂的嚴酷考驗,但馬英九仍勝出,等於九二共識的「公投」過關。
馬英九表示,競選過程中,蔡英文和宋楚瑜對他提出很多批評與建議,「他們的意見都非常寶貴,我感謝他們,也會慎重評估研究,只要是對台灣人民有利的,我一定會採納」;他承諾連任後至少每半年會邀請在野黨領袖共商國是,找出對台灣人民有利的政策。
對兩岸關係,馬英九說,「不急著討論政治問題,現在時機沒成熟」;兩岸關係依目前速度發展是最好的,對兩岸人民、區域穩定與世界和平都有幫助,「不必忙著立刻開啟政治性協商,此時也不一定是最好選擇」。
版主回應
理性選民勝出!【聯合報╱王麗美2012.01.15
大選落幕,馬英九以較預期更大的比數獲勝連任。但從這次選舉過程的膠著看,真正的贏家是理性選民,他們為自己和台灣選擇走一條比較可靠、可以預期的路。
論造勢,民進黨這次的動員相當成功,不僅激發了基層支持的熱情,翻轉了扁家貪腐的低迷,更有效搧起民眾對馬政府的不滿。問題是,經濟要如何對症下藥、兩岸關係及國際處境的去從如何,蔡英文都無法提出有說服力的論述,她和蘇嘉全又不斷暴露出操守的缺憾。這些,都讓理性選民疑慮難消。
相形之下,馬政府的執政表現雖不盡如人意,服務民眾的親近感也稍嫌不足;但在施政大架構上,包括處理對外關係或對內決策的成熟度,都更顯穩妥。尤其在面對質疑時,馬英九態度不像蔡英文那麼傲慢,顯示他更能接受監督。這點,應該也是理性選民的抉擇重點。
這次選舉最有趣的現象之一,是民調中的「隱性選民」的位移。多年來,隱性選民一直以綠營支持者居多;但從這次選舉看,許多不願表態的選民最後卻投了藍營,這是值得觀察的社會變化。其中原因,或者是定居大陸的台灣人越來越多,或者是手機使用者的大量增加,都升高了民調的「黑數」,造成民調難以準確推估。
但更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政治波濤起伏,有過熱情盪漾、有過失望椎心,許多選民已經變得更為成熟。他們自有定見,不再隨政治人物搖旗吶喊,也不輕易被翻雲覆雨的言論所惑。這些冷靜、理性的選民,才是台灣民主最大的資產。
台灣南北分化仍然嚴重,但理性選民現身,讓我們知道廿多年來這條民主道路沒白走。要問的是:選民在進步,政治人物跟得上嗎?
相關新聞
經濟選民的勝利,九二共識的定樁【聯合報社論2012.01.15
相信民主,相信台灣【聯合晚報社論2012.01.14
台灣政局即將進入新的一頁。不論選舉的結果如何,經過這樣一場又一場的政治洗禮,台灣的選民更成熟,可以驕傲地說,「民主使台灣偉大」。此刻,回首來時路,我們想想這條民主大道一路走來的悲喜與得失,應該對自己更有信心,對台灣更有信心。
台灣的選舉經驗豐富,但直到總統直選,「人民當頭家」的信心才真正落實。從1996年至今,短短十數年,台灣已兩度政黨輪替,今年選舉甚至有在野黨喊出「第三度政黨輪替」的口號。並非「政黨輪替」就等同民主,但這證明人民手中的選票貨真價實發揮了選擇和監督的力量。過去我們習慣性地說「投下神聖的一票」,而今選票「神聖」的意義更甚於以往。
有人擔憂選舉的種種負面影響,包括耗費國家資源、激化社會對立、負面競選手段製造裂痕等等。但我們也看到,因累積投票經驗而更加成熟穩定的選民,督促候選人走回到相對理性的路上。今年選戰中,賄選、暴力、謠言、奧步、乃至操縱族群議題的情形減少了,民眾對「兩顆子彈」事件的警戒和羞恥感猶存,對「貪腐」的厭棄之情不言可喻,都逼使幾個候選陣營戰戰兢兢。候選人之間就算仍彼此攻詰,也不得不承諾,日後將致力維持社會安定、消弭對立、尋求公義、擁護和平。這已顯示了選民的勝利。
選情激烈,今晚的選舉結果,一定會讓一半的選民失望。但任何人不必因失望而失了信心,反而要以此為再次的起點,更冷靜地服膺民主原則,重新團結社會。藍綠之間縱然存在不同的政治信仰和選擇,但我們是同胞,不是敵人,要追求的是國家共同的利益。今天通過又一次的試煉,讓我們相信民主,相信台灣!
楊泰順:賭爛票變少 理性挺馬終棄宋【聯合報2012.01.15
總統選舉結果揭曉後,許多大型民調機構應該可以鬆口氣,因為選前的預測與候選人最後的得票率,並未出現明顯的落差。宋楚瑜的得票率雖然不到百分之三,落後於選前預測的百分之五至六,但也依然在誤差範圍內,算不得失準。但宋最終不升反降,其實正足以說明此次大選的調性。
有些觀察者認為,宋未能突破兩黨的夾殺,乃因選戰過程中棄保傳言不斷,加上馬在選前一天喊出「集中選票」,造成宋的支持者信心動搖。但筆者認為,這樣的論述過度簡化了選民的複雜情緒。當初宋宣布參選,顯然感覺到「倒馬」的民氣可用,何以這股「民氣」最終竟因棄保而不再倒馬?若說倒馬的氛圍為真,則棄宋的票也應該倒給蔡,但馬蔡的差距事實上與一個月前的民調並無顯著的不同。筆者認為,本次選戰中理性與感性的拉鋸,應該是造成宋得票不如預期的主因。
平心而論,馬的政績並沒有糟到「無能」的程度,若干外國觀察者的佳評已足可為馬平反。民進黨批判馬政府無能,其實只是包裝骨子裏的省籍與族群意識,如果外省人的馬英九可以做得好,外來政權也將功過難斷。故而,搭配無能指控的,必然是極具隱喻性的「台灣意識」。
省籍意識是感性的,就算大家不提甚至否認,這個幽靈總還是徘徊在台灣上空。但在這次選戰中,善用這個議題的民進黨人,卻前所未有得遭逢了來自理性思維的挑戰。(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阿楨
無薪假與諾貝爾獎【聯合晚報社論2011.12.16(另參本館:2012大選 庶民經濟 無薪假 民粹亡臺)
諾貝爾獎得主皮薩里德斯正在台灣訪問演講,談到此地的無薪假議題,這位經濟學家表示肯定,認為是景氣衰退時的暫時因應之道,可謂勞資雙贏。
「諾貝爾獎」和「無薪假」的話題連在一起,始作俑者不是皮薩里德斯。大家記憶猶新,行政院長吳敦義曾說,發明無薪假的人可以得諾貝爾獎。這種言論出現在經濟不景氣加上選舉季節的背景中,對勞工顯得沒有同理心,不能苦民所苦,也是向來口才便給的吳院長難得的一次「政治不正確」的發言,結果當然是受到猛烈抨擊。甚至在上周末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被蘇嘉全要求把話收回去,吳院長也只好低姿態地解釋言出無心。
行政首長說「發明無薪假應得諾貝爾獎」,固然顯得輕佻,但結果諾貝爾獎大師還真的頗為肯定無薪假。皮薩里德斯昨天發言之後,也聽到了此地針對無薪假的一些異議,他主張政府在景氣好時向企業收取稅金,作為日後困境的救濟基金之用。這是外來和尚的就事論事。無薪假從勞、資角度評估可能利弊不同,勞工無薪可堪同情,但不得已時只好共體時艱。
諾貝爾獎得主不可能專為吳敦義背書,皮薩里德斯之言應是基於學者回歸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基本思維而已。這卻顯示了,選舉氣氛過熱的台灣,真話沒人敢說,說了也沒人聽得進去;為了選舉,大家「沆瀣一氣」向選票低頭,把真相塗抹掉,專門做些方便的、討好的、呈現一時歡騰的事。企業撐不下去放無薪假,民怨滋生,政府就嚴查不准放;老農津貼「公式化」之後增加的幅度不好看,影響民意支持度,趕快各種津貼同步漲;柿子跌價成話題,就見政府大力保證收購;現在連續雨季而致本來冬季豐收的蔬菜價格暴漲,消費者喊吃不消,政府又該怎麼辦?
以往眾人質疑選舉期間是否變成法律假期,其實以台灣選戰的不理性來看,選舉時應制定「公共政策假期」才對,以免率爾訂出來擺明了政策買票性質、財政上難以長期支應、純為討好選民、太過離譜的公共政策。
阿楨
故宮只能當文創吸金機? 2011-11-25 中國時報 【廖凰玎】
故宮國寶圖檔被內部人員盜賣事件,已有著作權學者撰文說明《龍藏經》是古人著作,屬於「公共所有」,數位影像圖檔僅是古物的複製品,不是創作,無法再受到著作權法保護(楨:那全球博物館館藏皆然了?另參本館:《著作權保護了誰》 《數位海盜的正義》 故宮真的變新宮)。
一直以來,故宮利用這些國寶數位影像圖檔進行授權,建立「商業授權模式」進入市場,被媒體稱為「文創吸金機」,被政府列為「六大新興產業」政策中,定位「打造故宮成為台灣文化創意旗艦產業應用重鎮」。甚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立法理由中更明白指出,要以故宮豐富文化價值,供文化創意事業利用,進而創造產業經濟價值。這樣立法,強調「故宮複製」,是最佳說明的例證。
但是,故宮國寶圖檔既屬於「公共所有」的範疇,那故宮究竟是對外在授什麼權利?這些國寶圖檔有什麼權利可授給別人?進而收取高額的授權金?而且還要創造產業經濟價值?所謂「公共所有」的國寶圖檔,為何會成為專屬故宮所有?
國寶圖檔是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執行下,進行藏品數位化,依據數位典藏計畫早已揭示,是以「保存和紀錄為出發,全民共享數位典藏成果」為目的。換句話說,將數位圖檔進行授權賺錢或是產業經濟價值等等,並不在數位典藏計畫目的之內,這就有挪移他用的情形。另外,究竟故宮把國寶圖檔進行授權賺錢和開放給全民共享的比例是如何?
依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規定,除保存文物外,「擴大社教功能」是故宮重要的行政任務。再從一個國立博物院所應具有的公共性和文化性價值而論,實令人無法理解故宮把「公共所有」的國寶圖檔,當作專屬所有,還建立商業授權模式,追求市場產業經濟價值。故宮國寶圖檔於學術上使用或是著作權合理使用的部分,完全被漠視,則「擴大社教功能」何在?
版主回應
最近藝文界對台灣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其中所質疑以市場產值、人數等取向為主要目的文化政策。從以下事例可說明這樣的質疑,非空穴來風:一、將原應具有的公共性和文化性價值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列為產業政策一環,要打造成為台灣文化創意旗艦產業應用重鎮。二、漠視《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關於「擴大社教功能」規定。三、以立法方式,鼓勵、強調、施行「故宮複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二十一條公有文化創意資產出租、授權的規定,可說是把「公共所有」的國寶數位圖檔,拿來追求市場產業經濟價值。侵蝕「全民共享數位典藏成果」目的與「公共所有」範疇。
維持國立博物館的公共性與文化性價值,以及尊重公共領域的自由使用,皆涉及人民文化權利的議題。在標榜文化立國或是強調文化軟實力者,對於深化人民文化能力的事務,應更加鼓勵與扶植,不應以產業經濟價值的追求,反侵蝕原涵養文化能力的範疇。(作者為執業律師,臺灣文化法學會籌備處代表)
夢想家危機 文化發展轉機 2011-11-25 中國時報 【漢寶德】
由於《夢想家》事件,藝文界終於發聲了。他們提出了九點要求,是多少年來少見的動作。盛主委在他們的壓力下辭職了。可見在大選的前夕,文化界雖為弱勢,似乎也發生了一些作用。
我認真的讀了他們的九點要求,整體的感覺是正面的(楨:正面?那怎會困惑?漢太鄉愿了!)。有很多意見是文化界積壓多年的心聲,與現政府的政策無關。比如文建會對藝文的補助政策,各文化園區的經營方式,過分重視一時的票房價值等等,都是自文建會成立以來,延續至今,繼續執行的政策。文化行政機關與其他政府單位一樣,常常因預算與人事的連續性,不加思索的承繼一些常態性作業。由於主事者沒有明確的施政理念,這些早就應該徹底檢討的工作,卻一直持續下去。文化界人士只是搖頭嘆息,即使政黨輪替也無濟於事。
在慷慨激昂的文字中,我也看到一些藝文界的困惑。他們提到文化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應受全民監督。這表示他們感覺政府施政,藝文界無法插手的煩惱。可是用什麼制度來監督政府呢?在民主國家,除了議會質詢與預算控制之外,並沒有別的辦法。這就是為什麼英美都不主張政府干預文化的原因,美國至今不設立文化部。藝文界的困惑是,他們既希望得到政府的經濟支持,又不希望以政策主導分配。這種立場其實是正確的,只是應該如何實施,卻涉及很難解決的政治問題。
同時他們也主張重視藝文的多元性,希望能均衡藝文預算的分配。這就是希望利用公權力來公平的分配預算,以免再次出現這次事件的現象。可是這種困難是政府可以解決的嗎?政府官員只會編列與消化預算,對於文化的價值判斷是不擅長的,藝文界未免期望太高了。
他們的宣言中,顯然不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可是又主張政府健全文化產業結構,改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他們似乎把藝文產品當成文化產業,把藝文工作者當成文化生產者。從文化經濟的角度看,藝文產品當然可以視為產業,但大家不要忘了,談產業就要談產值,就要談獲利,就與文化的本意脫勾了。這也正是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政府重大推動項目之一的原因。政府辦理產業發展是理所當然的,但對藝文發展除了補助之外,卻不知如何下手了!藝文界真的主張把藝術家視為「文化生產者」嗎?英國設立文化部,目的不在文化治理,是在發展文化與創意產業,我建議藝文界不要把發展前途寄望於文化部。
使我略感不安的,是這份聲明顯然就是以藝文界的利益與觀點發言。藝文界當然有這種權利表達自己的立場,但是他們也知道文化是全體人民的公器,政府的文化政策應該以服務全民為目的,不只是為了培養「文化生產者」。藝文界以自己為本位,常常以為文化就是藝文,文化發展就是培植藝文人士。這當然是文化政策的重要任務,但如果認為政府的文化工作就是為藝文界整備環境,那就未免本末倒置了。
為此,我非常同意在大選中三黨把文化政策說明白。即使沒有《夢想家》事件,即使文化界的意見對選情極少影響,三黨也應該藉此機會,重整一下文化政策綱要。
沒有多久,文化界所期盼的文化部就要成立了。回頭看文建會幾十年來的工作,我們能對文化部期盼些什麼?如果政府的領導人覺得只要為文化人安排了理想的位置,提高了預算,就真盡了文化發展的任務,到時候恐怕文化界就更加感到失落了。
這確實是徹底檢討政府對文化所負任務的適當時機。這樣看,目前執政黨所面臨的《夢想家》危機,反而是值得歡迎的轉機。希望朝野共同掌握這個機會,把未來的文化發展定出明確的方向。
(作者為建築學者,曾任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阿楨
雙首長制的終結【聯合報╱黑白集 2011.08.31
現行憲法的中央權責體制稱為雙首長制,並依《國安會組織法》謂總統主掌國防、外交、兩岸三權及國家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其餘職權歸行政院。然而,一場颱風,又吹垮了這一切。
總統親自坐鎮防颱應變中心,也許可以延伸說是主掌「國家安全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但地方首長開砲向總統要治洪預算,這卻意謂總統不止在颱風到臨時應親自因應「重大變故」,連分撥治山防洪的預算也應負責;又謂「上班不上課」使小孩無人照料,總統則指示研議立法規定「有薪照顧假」,這又介入了企業經營及社會福利。
此處出現了兩個嚴肅的憲法爭議:一、現今的總統權限,只限於國防、外交及兩岸三權嗎?二、年年都有颱風,颱風且有大有小,是否皆應視為「國家重大變故」,而「國家重大變故」又當如何定義?
周占春對二次金改扁案的無罪判決,直接挑戰此一政治現實。他說,總統職權限於憲法列舉規定的十六項,及《國安會組織法》規定的三權;而二次金改既非憲法所定總統職權,因此不能指陳水扁因職務關係收賄,所以判其無罪。若照周占春的看法,總統有無過問颱風的「憲法職權」,恐怕也是一個問號。
中華民國總統其實已是一個「概括承受」的角色。國防、外交、兩岸固然是職責所在;金融海嘯、南瑪都颱風也是責無旁貸;連教育、就業及防疫皆是一肩挑起。每經一次選舉,皆將總統的「非憲定職權」添增一次;這是民粹政治的必然,也是身為總統者無所迴避的政治現實。僅看現在兩黨總統參選人發表的「政見」之無所不包,即可見周占春那種「憲定總統職權」的概念多麼可笑。
這樣的憲制還能說是「雙首長制」嗎?這樣的總統還應當以「相對多數制」選出嗎?
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消遙馬 民粹亡臺 88水災
版主回應
楊照:避菁英、品味唯恐不及的選戰【聯合報╱楊照2011.11.19
台灣的選舉,持續朝著更加「民粹」的方向發展,這是個清楚的事實。最能夠顯現這項事實的,弔詭地,正就在於今年選舉中很少見到「民粹」兩個字,很少聽到對於「民粹」的批評。
經過多年的洗禮,這個社會已經接受「民粹」之必要,內化「民粹」的價值,所以就不會再用負面的角度提「民粹」了。
往常的選舉,尤其是高層次的選舉,一定要上演參選人「請益」的戲碼,風塵僕僕到處拜訪「大老」,尋求各個領域「大老」的支持讚美。還有,總統參選人幾乎毫無例外一定要去拜會大教團的山門領袖,證嚴法師、聖嚴法師、星雲法師、惟覺老和尚,哪個總統參選人沒有大肆宣傳和他們見面的場合?
今年,沒人在意「請益」了。總統府的「台灣之光」計畫,找的很多都是在社會上能見度不高,從事邊緣冷門行業,卻卓有貢獻的人。佛教大教團的重要性,也被「廟口開講」的形式取代了,地方性的佛道廟宇熱鬧烘烘的場子,才是參選人積極要去的地方。
正因為兩位參選人的學歷和形象都偏向傳統菁英,他們就更是不約而同選擇了以「民粹」領域決勝負。於是兩人都生怕和菁英、權威扯上任何關係,先入為主覺得一旦沾上了菁英,就爭取不到年輕選民,也爭取不到中南部選票。這樣的心態甚至引來蔡英文亟亟否認自己念的是「名校」。嗯,蔡主席大學念的是台大法律系,高中念的是中山女中,如果這兩個學校不是「名校」,那台灣還有什麼「名校」?
沒錯,重點就在於強調:和馬英九相比,蔡英文念的學校沒有那麼「名校」,想辦法撇清自己的菁英色彩。
別迷信菁英,用一種平等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社會,不是壞事。不過選舉選到這樣迴避菁英唯恐不及,顯然也不是什麼健康的好事。
第一樁可惜的,是這樣兩個擁有高度知識能力的參選人,卻不能藉由選舉提供什麼具備知識密度、可以刺激社會思考的意見,動員那麼多資源,吸引那麼多注意,竟然連一點傳播知識的作用都沒有。
第二樁可惜的,是如此全面擁抱「民粹」,必然敗壞社會的基本文化品味,並且壓縮文化藝術精緻發展的空間。「夢想家」事件最根本的肇因,其實就在品味,主事者以為有大型活動,讓很多人可以參與熱鬧,就可以合理化兩億多的預算,背後是再「民粹」不過的邏輯,並且先入為主覺得只要在「民粹」邏輯上站得住腳,藝文界的菁英意見、品味批判就不足為恤。
中央部會主管文化事務的官員,都如此看輕菁英,如此大方地宣揚自己的壞品味,我們怎麼還能期待這個社會真正能走上精緻創意與服務的道路呢?(作者為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
(楨:熟令馬民粹?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致之!賴劇叫好叫座雅俗共賞,反之者自己叫爽而已!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民粹亡臺 庶民經濟 《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臺灣劇場筆記》 誰的國慶? 誰的跨年 2012大選)
阿楨
吳批蔡政見空洞 不關照庶民2011-08-13 中國時報(另參本館:小龍女神話)
總統大選戰火加溫,行政院長吳敦義昨接受本報專訪時,質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政見空洞、不扎實,甚至把馬政府施政績效當成自己的願景;吳揆反問「蔡英文若沒執政過,現在談願景如何、要給大家幸福,外界會感謝她的愛心,但為何過去執政時卻避而不提?」
不過蔡陣營隨即回擊,反批吳敦義的批評充滿空泛形容詞,有失閣揆兼副總統候選人的高度。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徐佳青表示,正因為蔡英文有過去的執政經驗,所以知道哪些政策該延續、該改進;她強調,蔡英文的政見會隨著社會的動態發展與時俱進,不會像馬政府和吳內閣一樣「矇著眼執政」。
蔡英文即將提出十年政綱,卻遭到黨內同志批評兩岸政策「過於空洞」,吳敦義也說,朝野本應良性競爭,比較治理能力與執政經驗,若只提願景卻是說一套、做一套,實在很可惜,建議小英斟酌審議,提出一套「不空心、不虛無的政見。」
對於蔡英文陸續拋出財政資源重分配等社福政策,吳揆反說「蔡主席顯然忽略過去八年曾執政過,現在關懷弱勢,為何以前不關懷?」吳敦義舉米酒降價為例,民進黨執政讓米酒價格維持一百八十元,馬英九總統就任後,卻讓米酒降到一瓶廿五元,「從米酒價格調整,看出馬政府與扁政府的最大差別,就是民進黨不關照庶民生活!」
吳揆認為,台灣加入世貿組織後,米酒價格居高不下,即使民間要求降價呼聲高,民進黨放任不管,束手無策,馬政府有心也有能力解決問題,這是兩黨的差別。吳揆並提到,國民黨政府是一個能因應變局的政府,不論大埔農地、中科四期爭議順利化解,「甚至蔡女士留下來的中科三期訴訟案,現在都順利落幕」。
至於推動社福,吳揆解釋,包括社會救助法翻修,照顧低收入從廿六萬增加到八十六萬人;有關基本工資調漲,有勞工懇求「把過去失落的十年補回來」,難度雖高,但馬政府調漲兩次共一千五百元,比民進黨八年執政增加一千四百四十元還多。
不過徐佳青反批,馬政府已執政三年多,吳敦義卻胡亂拼湊各個公共政策因果關係,有功都往身上攬、有過全推給前朝,充滿政治口水,令人不可思議,「相信蕭副總統也不會講這種話!」
徐佳青說,大選中的雙方政見當然要良性競爭,但現階段民眾只要求馬政府先兌現自己的政見,可惜現在想爭取連任的馬政府,不但端不出政績,還一股腦抹黑對手,相信民眾自有公評。
版主回應
吳揆讚馬:有沉默柔和的魄力 2011-08-13 中時(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兩年前受馬英九總統之邀臨危組閣,兩個月前正式成為馬英九角逐二○一二連任的副手,行政院長吳敦義評價自己的「長官」和搭檔,在決策時具有「不必拍桌、不必震怒」就能展現的「沉默、柔和」魄力。
但這樣的施政魄力無法反映在民調上,吳敦義認為原因在於世局太「悶」,全球天災地變,國際動盪不安,而台灣在此環境中仍能維持穩定,除了國人了不起,也顯示這個政府是個「能因應變局的政府」。
吳敦義接受本報專訪,談及對馬英九的觀感,吳敦義一口氣用了真誠、認真、善良、積極一大串形容詞。他說,馬英九具有「不必拍桌、不必震怒」就能做決策的魄力,是一種沉默、柔和的魄力。
細數馬英九在兩岸、外交、經濟、社會正義種種政績,吳敦義不否認,民調無法反映施政表現是個大問題,而原因就在於一個「悶」字。吳敦義說,今年全世界天災地變,金融海嘯在美國餘威未減;愛爾蘭和挪威竟然發生恐怖攻擊;澳洲天災不斷;日本有福島核災,韓國軍事震盪,連歐陸也發生重大天災人禍,世局只有「悶」字可形容。
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卻能維持穩定局面,「國人實在了不起」,即便有上街頭抗議的,「也沒有像茉莉花(革命)」;就算有白玫瑰運動,政府即時修法因應,就讓隔年的白玫瑰人氣減退。
吳敦義更一一舉例說,如大埔農地爭議,雖然只是苗栗一地之事,政府挑起責任解決;蔡英文在行政院副院長任內留下的中科三期訴訟案,在馬政府任內爆發,也在政府「因應得當」下落幕。若不是政府因應得宜,台灣會和舉世所有的政府一樣面臨更大的激盪。
此外,吳敦義說,薪資所得者也很悶;金融海嘯以來,薪資漲幅極微小,一○.八一%的經濟成長對民眾只是數字,民生物價持續上漲,讓很多薪資所得者和軍公教感到悶,所以他才建議馬英九一定要調薪;而在政府四處拜託企業之下,企業開始調薪,軍公教也得以調薪百分之三,後續的加薪動作將會更明顯。
吳敦義感嘆,台灣的稅賦負擔偏低,但每樣事都想要國際最好的,社福水準想和北歐一樣;自由想和美國一樣,只差沒有自由持槍;想要新加坡的效率,卻沒想到新加坡只是一個四百萬人的城邦國家,台灣卻有三分之二是雄山峻嶺;民眾事事要求第一,對政府是很大的壓力,政府只能設法努力。
副手哲學 吳敦義攻守兼備2011-08-13 中國時報 李明賢/特稿
頂著閣揆與副總統參選人的雙重光環,這場二○一二大戰吳敦義角色吃重,既要扮演捍衛政權的守城大將、又得擔任攻擊主炮手,攻守節奏還得配合馬英九競選步調,吳揆正詮釋著自己的副手哲學與風格。
回顧二○○八年馬蕭配,蕭萬長被賦予財經總舵手角色,競選期間鮮少跳上第一線,也未接受媒體專訪;當選後,更鮮少在媒體曝光,從角色設計上,蕭、吳兩副手大不相同。
昨天這場專訪,吳揆雖質疑小英,但相較綠營內部痛批小英炮火,吳揆改採鼓勵性質,期許小英斟酌審議、提具體政見,某種程度上,似乎也得避免過度批判,反倒激起綠營內部團結。
不過,從先前重炮批判李登輝與蔡英文,顯示吳揆火力十足,未來在這場選戰仍將扮演主炮手的角色,例如昨天談米酒價格調整,他就麻辣批判綠營「不關照庶民生活」。
有攻就有守,吳揆昨說「九十%時間在處理政務」,明確宣示馬政府這場選戰主打「政績牌」;沒準備書面資料,卻可侃侃而談各項財經數據,可看出兩年閣揆練就的深厚功力。
至於吳揆自稱「十%副總統候選人的角色」,也有弦外之音,關鍵在於蕭仍是現任副總統、名義上的第二號領導人,專訪過程吳揆稱讚蕭掌握副手精髓、對美股料事如神,用意即在向外界宣示,現在仍是「馬蕭吳體制」。
不過,當吳揆提及「過去兩年來的重大決策,沒有馬總統不知道的,也沒有我不知道的」,也透露馬吳有絕佳默契,相較綠營尚未決定副手,馬吳搭檔已擁有選戰優勢。
至於馬英九民調支持度始終未盡如意,吳揆以「悶」來解釋,這又與馬英九「沉默的魄力」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悶」遇上「沉默」,是否讓民眾更無感?還是施政滿意度會開始回升?吳揆似乎還得扮演「解悶」的角色。
阿楨
今年經濟成長率9.98% 21年來新高【聯合報2010.11.19(另參本館:臺灣GDP 臺灣振興方案
主計處昨天公布最新經濟成長預測,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將達到百分之九點九八,創廿一年來新高,平均國民所得將突破一萬九千美元,而明年、也就是民國一○○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五一,國民所得也將挑戰兩萬美元大關,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10月失業低於5% 吳揆鬆口氣 2010-11-23 中時(另參本館:搶救失業
主計處昨日公布最新失業率統計,十月份降至四.九二%,是近廿三個月來首度低於五%。對於接下來二個月就業狀況,官方與民間多樂觀以對。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劉天賜表示,根據歷史經驗,年底是消費需求旺季,第四季失業率會低於前三季。
拚有感政績 朱敬一、李鴻源入閣 吳內閣就戰鬥位置2011-01-28 中國時報(另參本館:內閣改組!
吳敦義上任以來,一向以掃除民怨為施政最高指導原則,從失職事務官下台,到二代健保修法,小到雨遮是否計價、大到調整貧窮線劃定,施政看似如風吹柳擺,唯一用心就是要凸顯政府對民怨的重視,有誠意為即時回應民意而調整施政作為。
復甦漸有感 別再妄自菲薄【聯合報/葉妍伶 2011.01.26(楨: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是一群只憑感覺的感官動物!另參本館:無薪假 )
近日來,國內外接連傳出代表台灣經濟環境持續改善的好消息,包括國內失業率連續下降,以及台灣在「全球化指數」、「全球繁榮指數」、「投資環境評比」與「人類發展指數」等國際評比中屢創佳績,意味著台灣的經濟將繼續攀向高峰。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些看似華麗的經濟數據並不真實,與人民的實際感受有所落差,就像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的糖果,讓大家充滿期待卻又無法真正獲得滿足。然而,我們可以試著回想兩年前全球金融海嘯重創台灣的慘烈情況,不僅國內產業一片蕭條,許多企業更不得不對員工採取「無薪假」措施。
筆者以為,隨著台灣整體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已讓許多人逐漸淡忘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人們對於經濟復甦的感受不大,是由於我們已愈來愈習慣當前的生活環境。
新 聞 提 要
消費者信心指數新高 景氣復甦有感覺了
台經院樂觀 上修今年GDP至5.71%
景氣「有感」 買氣直上 百貨獲利飆
景氣再好轉 基本工資可望再調漲
基本工資會漲? 王如玄:讓薪資跟上物價
版主回應
短 評-請專業談財經 2011-07-07 中國時報
每次民進黨談財經,總讓人心驚、臉紅。因為他們時常隨便抓一個數據就發言,根本搞不清前因後果,甚至隨意解讀、外行詮釋。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日前與國民黨「鬥嘴」,批台灣人均所得居亞洲四小龍末的話,堪稱典範。
民進黨大概不知道在四小龍中,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一向居第三,一直是不如已屬先進經濟體的星、港,但卻一直領先南韓。亞洲金融風暴前咱們還比韓國高出不少,金融風暴後韓國一落千丈,台灣曾經領先其高達六千多美元。公元二千年─就是民進黨開始執政那年,台灣平均國民所得已有一萬四千多美元,南韓只有台灣的七成七。
不過,知恥的南韓奮起直追,二○○五年,南韓以一萬六千多美元的平均國民所得,超越了台灣的一萬五千多美元。台灣終於成為四小龍之末,嗯,當時是民進黨執政耶。台灣被南韓迎頭趕上,且越差越遠,正是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內。現在,還好意思拿台灣平均國民所得居四小龍末來說嘴?
馬英九競選時提出的「六三三」政見是跳票了,漂亮的經濟成長數字也未完全回饋庶民;不論執政者講多少理由,這些都是難以反駁,責任也該執政者擔。不過,像「平均國民所得居四小龍末」這類自己執政時造成的醜事,卻拿出來隨意框在他人身上,就太不專業了;更讓內行者想到:哦,那不是你們執政時搞出的衰事嗎?
(楨:又各打一巴掌的偽君子評論!另參本館:賴皮黨 做賊喊賊 真小人與偽君子 政見不必兌現? 633擱淺 庶民經濟)
留言:
這某政黨尖嘴猴腮樣發言人的專業是~謊話說1千遍變真話+政治是高明騙術+不學務術斷章取義抹黑專家+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順便提醒大家 :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 , 台灣股市指數一直是四小龍之末 !
綠營名嘴和政客也常常批評台灣貧富差距擴大 , 臉不紅心不跳 .....
其實啊 , 台灣貧富差距是何時開始擴大的 ?
民國七十七年之前,台灣的貧富差距其實都控制在五倍以內,七十六年只有四.八八倍。李登輝在七十七年接任總統,此後十多年,貧富差距就直線上升,毫無回頭跡象。八十年是五.三一倍,八十五年「破六」達六.一七倍。李登輝八十九年五月卸任,八十八年的倍數是六.四七倍。
民進黨八十九年五月起執政,該年的倍數是六.五七,接下去還是上升。九十年貧富差距飆到七.六七倍,之後一直維持在七倍以上。九十七年阿扁卸任,九十六年的數字是七.五二倍。
阿楨
政黨不要比民粹2011-07-04 中時短評
國民黨昨日正式提名馬英九、吳敦義為第十三任正副總統參選人,馬英九砲火全開,痛批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二○○七年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反對將老農津貼由現行的五千元增加到六千元,還要以「抗稅」扺制,馬英九質疑蔡英文,這是關懷農民嗎?
離總統大選投票只有六個月的時間,兩黨都已準備好要痛宰對手,可以想見的,國民黨已完整搜集了蔡英文擔任閣員時的一言一行,不過,蔡英文當時反對調高老農津貼的態度,卻是在財政上負責的態度,馬總統挑這一點下手,值得商榷。
還原當時的狀況,那時總統陳水扁不滿立法院未能及時通過國民年金法,因此揚言要將老農津貼從五千元調高到六千元,不過,行政院一算,發現如此一來將使政府每年支出增加八十五億元,而老農津貼又有二十五年過渡期,代表政府要多負擔二千一百億元,蔡英文因此持反對態度,並曾開玩笑的說,「我還要繳稅嗎」?
可以說,當時蔡英文是從技術官僚的專業角度,來對抗民進黨高層的民粹態度,而陳水扁那時只想擴大綠營在農村的支持度,財政是否健全、後代有沒有能力負擔巨額國債,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馬總統不應該效法這樣的惡劣作風。
確實,和民進黨比起來,民粹向來不是國民黨的強項,民進黨擅長「文宣愛台」,讓國民黨吃了不少虧;但別忘了,選民愈來愈成熟,很多支持國民黨的中產階級期待的是一個負責任的政黨,不顧國家財政、隨口開支票的政策態度,只會有反效果。
(楨:馬有點民粹也是被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所逼!另參本館:民粹亡臺 臺灣人要騎那種馬?庶民經濟 啥米係ㄟ擱發 )
版主回應
社論-ECFA效益論戰中的「理盲」2011-07-04 中國時報
兩岸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滿一年;不過,對這個被稱為兩岸經貿最重要的協議,在野黨認為「ECFA神話破滅」,執政黨則強調其效益宏大。顯然台灣不僅政治要分藍綠,連對經濟效益的解讀,都要分藍綠。不過,政治可以各說各話皆成理,但經濟有客觀數據與分析依據,可不能胡亂解讀。
民進黨與部分學者對ECFA的批評,包括:台灣貧富差距擴大、薪資水準倒退、外人直接投資減少、台灣首季對大陸出口成長率大幅下降六十一個百分點等,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並說,數字會說話,ECFA神話已經破滅。這些批評,有些似乎有數字佐證而顯得「有力」,有些則缺乏數字支撐。但深入了解、加上專業解析,則可發現這些批評不是錯用數字,就是錯誤詮釋了數字。
例如,所謂薪資水準倒退,實在不知所指為何。民進黨說薪資「倒退至十二年前的水準」,但民進黨可知這十二年中有八年是民進黨執政,其中又有一年碰上金融海嘯?而且,民進黨要批評ECFA的負面影響,該聚焦在去年與今年的比較(ECFA生效前後),而非直如瞎扯的與十多年前比。事實上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受雇員工薪資調查,今年四月的平均薪資較去年同月增加一.二%;今年一到四月的平均薪資較去年同期成長四.○八%。坦白說,實在不知民進黨引用哪個調查、哪個數據,如何得出ECFA導致「薪資水準倒退」的結論。
至於貧富差距擴大,民進黨引用全國低收入戶數與人數,今年第一季較去年第二季增加做為依據。不過,近兩年低收入戶數字的增加,主要原因在對低收入戶的認定標準放寬,及最低生活費的調整等因素。國內觀察貧富差距的主要數據在每年八月公布、以五等分所得比的差距為標準,這個數字要到明年八月才公布,民進黨以隨著政策的標準會改變的低收入戶數做為依據,說服力就差。
更何況,ECFA雖然是在二○一○年六月廿九日正式簽訂,但其早收清單生效日是今年一月一日,難道ECFA如此「威力無窮」,三個月就讓台灣的低收入戶大增嗎?台灣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確是一個必須重視的課題,但把這一個十多年來持續的趨勢,用一個錯誤的數據,然後冠在「ECFA的負面效益」中,不通之極。
而有關今年首季對大陸出口成長率較去年同期大減一事,更是錯用數據的一個「典範」。二○○八年第四季全球金融海嘯,各國經濟重挫、出口銳減;隔年第一季是海嘯的谷底,台灣首季對外出口大減三成,其中對大陸與香港更衰退達四成;但二○一○年首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成長率暴增高達七五.六%。部分學者引用今年對大陸與香港出口成長僅十四%,比去年成長率大減,來「驗證」ECFA沒有效益,不是無知,就是蓄意誤導大眾。事實上列入早收清單產品對大陸的出口成長率,遠高於平均成長率,ECFA是否有效,一目瞭然。
ECFA其實就是兩個經濟體之間的FTA(自由貿易協定),FTA雖然對不同產業間的利弊不同,但對簽署國整體經濟帶來的效益,是毋庸質疑。否則,全球就不會在十多年內,簽訂超過二七○個各式各樣的FTA;台灣也不必為南韓與歐、美簽下FTA,感到壓力與不安。而且,如果ECFA沒有效益,民進黨更不必整天把政府該積極爭取與歐、美等其它國家簽FTA,掛在嘴上。因此,對ECFA的整體效益,實在不必爭論,民進黨更甭用錯誤的數據與論證唱衰ECFA,因為,這種做法只是暴露本身財經專業的缺乏,及政治意識形態的濃厚而已。
較值得關注者,反而是國內因ECFA受害的產業與勞工情況如何,政府該提出哪些政策對其輔導、補償。ECFA是雙方互相開放市場、降低關稅,競爭力差的產業必然因此受損。兩岸簽訂ECFA時,因為大陸的「讓利」,讓台灣受害之產業與勞工尚不明顯,但未來遲早會顯現。朝野加強關注這些潛在受害者,比口水爭論ECFA是否有效益、效益到底多大,將更有建設性。
阿楨
政府被社會觀感牽著鼻子走【聯合晚報社論2011.06.25(楨: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自作自受!)
「政府也不能老拿社會觀感做決策,畢竟台灣是法治社會」,這是昨天經濟日報社論裡的一句話,評論投審會駁回私募基金收購國巨的案子。此案在金融圈引起議論紛紛,的確社會觀感不佳;但專家也指全案依法申請,雖有疑慮但尚無不法,政府的行政裁量權未必服人。所以這篇社論建議,除非將社會觀感化為明確的法律,否則市場參與者將無所遵循。
一般民眾對一收購案未必有興趣,但「社會觀感」威力萬鈞,已是有目共睹。不管什麼事件的輿論反應,一旦冠上這四個字,決策者幾乎馬上俯首稱臣,隨著「民意如流水」而漂流。「政府依社會觀感做決策」的現象,已引起越來越多人注意,擔心施政過度討好民意。
例如,教育圈裡,老師們一團怒火,因為教育部訂教師工作守則,要求教師待命接聽家長電話;表面看來是關心家長意見,但現今教師專業尊嚴被踩得很低。司法圈裡,社會抗議恐龍法官而促使「法官法」加速立法,但也有法界人士提醒尊重依法判決的底線,不要給法官形成「依民意判決」的不當壓力。其他從健保改革到號稱「庶民經濟」的各種大小政策,無不打著民意的招牌,難怪有人譏諷,社會觀感已成台灣特殊的「行政指導原則」。
社會觀感是雙面刃,政府施政順應民意,本來不是壞事。但很多決策應奠基於專業權威判斷,且顧及社會整體發展利益,遇反對意見時須向民眾理性說服,而不是輕易屈服於喊得很大聲的民粹力量。馬政府上台未久即遇上莫拉克風災,當時官員的疏遠反應引致「社會觀感不好」,從此政府猶如被這幾個字套上了緊箍咒。馬總統本人尤其在意,從勸阻大老宴請陳雲林到檢討大法官提名原則,幾乎言必稱社會觀感。風氣所及,行政部門整天忙於蒐集輿情和即時回應,政策搖擺固然以民意為名,現在連行政裁量權過當都拿社會觀感當擋箭牌,這現象不有點危險嗎?
凡事被社會觀感牽著鼻子走,如何展現執政者的領導力?馬政府應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版主回應
江國慶案在今日 恐怕還是冤死【聯合報╱高源流/媒體工作者2011.06.18
台灣最近的恐龍法官批判聲浪,已經發展到義和團化的境地,任何審判性侵害案的法官,只要不把被告判有罪,沒有將被告從重判刑,就會被群毆成恐龍法官。那麼我要問:萬一被告真的沒犯罪,怎麼辦?
被誣指性侵殺害女童,而遭判死刑槍決的江國慶,是件值得參酌的血的教訓。請大家思考:江國慶當年是否也是在這種人人喊殺的社會環境下,被受到輿論壓力的軍方胡亂判以極刑的?萬一我們的法官在這種社會壓力下審判,該判無罪的不敢判無罪,那麼江國慶案即使發生在今天,恐怕他還是只有被判死刑,冤死的份。
再請問大家:如果性侵害案都一定要重判,法官沒有審酌刑輕刑重的空間,那麼我們的性侵害防治法,是不是乾脆規定某種犯行判死刑,某種犯行判無期徒刑,法官審判時,也不必注意調查被告有利的事證,判決時也應排除刑法有關情堪可憫,減輕其刑法條之適用,只能重判?如果性侵害案一定要判有罪,才不是恐龍法官,那麼現行三審制是否改成一審審結制?
我了解現在的司法界,確實有不少離人民感情很遠的法官,他們的審判品質確實有問題。不過,現在這種義和團式的狠批恐龍法官風潮,情緒掩蓋理智,只是反而把這個社會真正的恐龍本性,暴露於外。
不少民代遇到自己人涉嫌不法,就會搬出無罪推定之說,強調在法院有罪確定判決前,都應推定無罪。但是,只要有性侵案告訴人投訴,民代就完全接受告訴人的想法,猛批別人不是。
新聞記者遇到性侵案,就忘了寫新聞應該保持中正、平衡及客觀的專業與良知,恣意將告訴一方的說法視為真實,偏頗的報導被告一方如何犯案,甚至濫用證據確鑿的字眼在仍爭訟中的案件。請問:這樣的民代,這樣的記者,是不是恐龍?
令人憂心的是,這樣的恐龍社會繼續發展下去,性侵案如此,其他類型的犯罪呢?是否也一定非判有罪不可?難道案件被告完全沒有透過司法審判程序,爭取無罪或輕判的基本人權?
了解司法界的都知道,順應輿論判決的法官好當,憑良心判案的法官難為。如果這一波批恐龍法官的聲浪不能適可而止,我請大家想像一下,我們的法官們萬一都被罵成了只敢判有罪的法官,那麼我們的法院成了什麼?屠宰場?被告終結者?
誰打著正義 冤案傷口灑鹽?
【聯合報╱陳宏達/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主任2011.05.30
為善的力量,也會是為惡的力量。
極端的正義,也會是極端的不正義。
辦案就像剝洋蔥,有時令你落淚,有悲憫、同理心的檢察官,才會認真去查,才可能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就能發現早在十五年前軍中不法真相。
激情與民粹統治著我們的社會,但都打著「正義」之名,搞得是非不分、法理難明。
大言不慚的政客、名嘴、律師…,這十五年來為江案平反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大家可以去問問他(她)們?時效完成,何以致之?監察院也可以好好查一查過去標榜人權保障的高官及單位相關紀錄,究竟為本案貢獻了什麼?
當年躺著睡覺的「不作為犯」,竟能昧著良心,厚顏無恥指責那些不眠不休工作、平反沉冤的人「卸責」、「官官相護」、「悖離天理國法」…,這就是他們口中所謂的「轉型正義」嗎?翻翻他(她)們的抽屜、鐵櫃裡,也許還塵封著江爸爸奔走、投遞的血淚陳情狀啊!其間只要有一個人對本案真正用心以對,相信結果一定會不一樣…。
民意有時只是一種情緒,對於爭議問題必須理性以對、依法而為,不能只憑感覺辦案。當年江案不是就在這種「眾人皆曰可殺」的氛圍下,一步一步走上絕路嗎?少數政客、名嘴、律師,不應一再消費江案、挑撥操弄,故意在傷口灑鹽。不要假「道德」之名,再去做不道德的事。
不要假「正義」之名,再去做不正義的事。
不要再欺騙人民了!
縱然天塌下來,每個人也應秉持良知做該做的事。
恐龍原來是烏龍【聯合報╱黑白集 2011.06.20
鬧得沸沸揚揚的宜蘭地院院長黃瑞華辭官案,事隔一周,案情大逆轉。原來,黃瑞華自己受被害人家屬誤導,冤枉法官陳嘉年的處理在先,又錯怪司法院輕縱在後。恐龍法官,原來是烏龍院長塑造出來的。
黃瑞華在此案兩度犯了致命的錯誤:其一,是未確實查證真相,僅憑家屬的口述,即認定法官陳嘉年處理性侵案不當;其二,未認真檢閱司法院的討論,僅憑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即設想人審會刻意偏袒與輕縱。亦即,黃瑞華兩次震怒,都是在錯誤資訊下作了過當的反應,導致媒體和社會輿論都跟著她偏失了準頭。
性侵案受害少女家長錯把檢察官及公設辯護人誤指為「法官」,這是市井小民對訴訟的生疏所致,錯誤難免。但黃瑞華身為院長,在指責手下法官失職前,至少要檢視庭訊錄音帶還原現場實況,才知當事人應負幾分責任。司法院人審會就是在詳閱過程後,認為陳嘉年確有「小疏失」;而黃瑞華卻是在向社會「公審」了陳嘉年和司法院之後,才去聽錄音帶。
阿楨
(楨:馬二三年來堅持不干涉司法等獨立機關,終於能免政治黑手/迫害之指控! 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消遙馬 委員會打手 馬政治迫害 總統的大法官 )
該斷即斷!馬要展現專業治國【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 2011.04.22
不等5月環評大會拍板,馬總統下午在環評小組會議結束後,立即召開記者會為國光石化案做成政策宣示。除要對延宕多時的國光爭議「該斷即斷」,官員將大陣仗提出涵蓋各面相的因應政策,更為弭平此案對工商界在台投資意願的可能傷害,展現不論國光石化興建與否,政府對環保、經濟開發的決策,都是基於專業治國。
高耗水產業 國光石化原罪?【聯合報-張炎銘-退休人員2011.04.09
國光石化引發關注,監院調查報告指出,彰雲地區地面水源不足,不應再導入高耗水產業。國光石化、中科四期都不該開發。事實果真如此?
依據民國九十八年台灣地區各標地的用水統計,該年用水中,工業用水只占約百分之八點一四,比不上生活用水,更比不上農業用水。
工業用水中,是否石化業用水最多?也不是。各業別單位面積日用水量,以紙及紙製品用水最巨,達每日每公頃(廠房面積)一○三○立方公尺。石油及其製造業才一七○,不但遠小於食品、飲料業的三二○,也小於電腦、電子業的一八○。
只是台灣還缺乏本土的「虛擬水」資料。所謂虛擬水,可不是虛擬的,而是確確實實的水消耗,例如生產一公斤的小麥,要耗水一千三百公升;產出一公斤蛋,要三千三百公升;一件九百克的床單,要九七五○公升的水。沒有這些資料,誰是高耗水產業?政府決策能依照每天用水量,而不管其產值,也不顧其他環保、社會、經濟方面的效應?
國光石化用的是烏溪下游、來源穩定的髒水,不是湖山水庫水,也不是地下水。
(楨:一場金融危機的傷疤未好,呆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便忘了痛,賭場失德/高科技高汚染/鴻海的高就業又是台灣之恥的血汗工廠,看看新加坡吧!另參本館:開放睹場? 賺賭徒錢 環保與經濟 富士康事件 搶救失業 台灣振興方案)
相關新聞
星賭場創6萬新工作 2010-07-31 中央社
新加坡 經濟強勁回彈 需10萬外勞2010-07-15
新加坡成為今年亞洲經濟增長13%最快的國家2010-7-12
新加坡化學產業--經濟部工業局
新加坡電子業蓬勃發展_南博網
馬凱:石化發展何不追星?(楨:別再xx行臺灣不行了!另參本館:別再韓國行臺灣不行了)
版主回應
看那些社運馬背上的政治騎士2011.04.11聯合報社論
從這兩次事件(反核/反國光石化)看,綠營人物對於社運的極盡剝削,已到了予取予求的地步,但民進黨對此似乎毫無反省與自覺。誠然,在八○年代社運風起雲湧時,在野的民進黨與社運界一直扮演互相拉抬的夥伴角色,許多社運人士出身反對陣營,兩者間有難以切除的臍帶關係。但進入廿一世紀後,歷經民進黨執政的八年,台灣社運卻陷入一種嚴重的失根狀態:除了人才流失、議題難以凝聚,最致命的,是執政的民進黨立場丕變、理想不再,不僅對社運採取掣肘,甚至以主政者姿態橫加壓抑,使其陷入欲振乏力的困境。
諾貝爾邏輯【聯合報黑白集 2011.04.25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說,國光石化不該蓋在台灣,也不該移到國外去;不砍自己的森林,也不該去砍別人的森林。說得真對!真正的環保,應該從地球村出發,不能有雙重標準,不要以鄰為壑。
問題是,李遠哲的書桌是不是木頭做的?如果是,那是從台灣的森林,還是其他國家的森林砍下來的樹做的?李遠哲還說,中研院的人員最好住在研究院附近,可以走路上下班,省下行車可能排放的廢氣。但李遠哲家住大直豪宅,出入有轎車接送,自己享受高規格生活,對別人卻暢談返璞歸真哲學,聽起來直如「何不食肉糜」的現代版。李遠哲曾主張多建平價住宅,但日前奢侈稅通過後不久,他卻跑去幫一位財團好友在內湖推出的豪宅建案站台;面對質疑,還說他不清楚奢侈稅的內容。
自己享受,卻拚命叫別人犧牲,諾貝爾有這種邏輯嗎?
相關新聞
歷經24次環評 國光石化撤案
越權管環評 環署抗告成功 中科三期復工
順勢停建 馬周三政策拍板
顧環保重輿情 馬速決解套
馬總統拋世代正義 快刀斬亂麻
擁國光:總統被環團綁架
政治介入 經濟恐脫軌
該斷即斷!馬要展現專業治國(楨:被呆歹彎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的民粹所逼還叫專業?另參本館:民粹亡臺)
國光石化轉彎 馬奪議題主導權
環評出爐40分鐘 馬總統撤案
挺國光陣營串連 要辦萬人活動
鄉長怒嗆抵制連任 馬致電安撫(楨:怎不去找反國光的債主呢?另參本館:啥都要馬負責 冤有頭債有主)
國光落腳彰化 2007年綠拍板的
藍:雲林改彰化 蘇蔡當家時決定
搖擺反石化 有道德爭議
看那些社運馬背上的政治騎士
只想政治算計 未來何去何從?(楨:綠怎能不政治算計!)
環團:國光若過關 當場翻臉(楨:輸不起的環保流氓!另參本館: 賴皮黨 )
許文龍:灌香腸不一定要自己養豬(楨:許先廢自己的奇美石化吧!另參本館:綠頂商人之悲 )
沒了國光汙染 還要顧腹肚 帶窮鄉拚經濟 別繳白卷(楨:讓其自生自滅吧!另參本館:夜市自生自滅)
國光停擺 鄉親要求替代方案
危機就是轉機 施顏祥:台灣石化 將轉型高質化
石化業需要明確的「轉骨」路徑
藉國光案的檢討重建台灣產業生機
應從國家戰略高度看當前經建爭議 (楨:與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怎談國家戰略/轉骨/生機?另參本館:環保與經濟 馬經濟政策 馬產業政策 馬環境政策 馬能源政策 馬海洋政策)
國光停建 我GDP恐掉2個百分點
嚇跑投資 當心骨牌效應
經濟部說:若外移 影響40萬人就業
國光若外移 台塑獨大掌控石化
六輕五期擴建 恐無限期延後
中油五輕 擬遷往海外
國光停建 泛中油體系前景堪憂
3張空白支票 壓垮國光石化
國光石化撤案 公司不解散
施顏祥下台? 工總不認同
國光石化董事長誇施顏祥:有良心部長
水利署:國光用廢水 絕不抽地下水
高耗水產業 國光石化原罪?(楨:農漁業更耗水破壞生態!另參本館:「水深火熱」新解 美濃青春痘 如此的三次農改 高科技高耗能 馬農業政策 )
什麼產業不應立足台灣(楨:民粹/環氓討厭的啦!)
轉型低碳結構 先調漲水電價(楨:在民粹/庶民之下一毛也不准漲啦!另參本館:庶民經濟)
不要石化產業 台灣能嗎?
經長:國光石化外移 重要備案(楨:投奔匪區吧!)
國光石化外移經濟部:中國中東非首選
居民怒吼:歡迎去中國!(楨:真去又要抹紅了!)
爭取國光 福建招手
漳州、泉州搶親
翔鷺石化廈門逼走 漳州當寶
國光石化為何不能到大陸投資?
中油:不會赴大陸投資 (楨:官不能去!)
登陸?官民股異心 國光恐解體
輕裂廠登陸 經部加速開放(楨:果然是馬陰毛!另參本館:果然是陰謀)
輕油裂解赴陸 經長:審慎評估
李遠哲:台灣不蓋 也不該移到國外(楨:李要先自禁私車!另參本館:《教改錯在哪裡?》)
李遠哲的諾貝爾邏輯
國光不要 彰醫盟:發電廠也別來 (楨:醫要先自禁空調!另參本館:醫政一家親)
環保無限上綱 你能重回過去?
阿楨
(楨:旣然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理盲又濫情。馬也就順勢打下投機,反正台灣房市在自有率八成以上的支撐下不可能像美國次貸危機!另參本館: 賦改會 庶民經濟 美國價值 房市 中國房地產 )
奢侈稅火速三讀 6月1日上路 2011/04/16 經濟日報
立法院昨(15)日三讀通過「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草案」(俗稱奢侈稅),在總統馬英九親上火線的情況下,全案審查速度空前飛快,短短不到一個月,為馬總統首件重大加稅法案,預計6月1日上路。
財政部長李述德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時透露,奢侈稅最快6月1日上路。民眾在98年6月1日以前登記買進的房子,不會被課到奢侈稅。
行政院長吳敦義說,奢侈稅只會影響部分短期進出、炒作房價的人,不影響一般自住型的民眾,目前已有自住客恐慌,擔心受影響,為讓多數人安心,徵詢財政部等部會意見後,來得及就提前上路,不排除提前6月1日實施。
馬總統表示,奢侈稅通過,政府實現居住正義的努力,向前邁進重要一步。他舉例,最近查到一些案子,「真的很恐怖」,轉手房屋一賺就是幾千萬、幾百萬元,讓小老百姓目瞪口呆。政府必須課徵奢侈稅,減少民眾的相對被剝奪感,捍衛居住正義。
奢侈稅是馬總統上任以來,首件重大加稅法案,預估稅收達150億元,將作為社會福利與急難救助之用。財政部希望藉此健全長期房市。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奢侈稅),持有房屋及其坐落基地或空地,未滿1年移轉,課徵實際交易金額15%的奢侈稅;超過1年未滿2年移轉,課徵10%稅率。其他高額消費貨物,如小客車、遊艇、飛機、直升機及超輕型載具,單價在300萬元以上,課徵10%奢侈稅。
缺三大配套(未強迫買賣方登錄個案實際交易價格、未設買方作為代徵人,以及奢侈稅繳納未與財產登記掛勾,辦房產過戶時,並未要求完稅證明)奢侈稅威力大減(楨: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最愛耍配套了,不知上有配套下有解套!)
版主回應
相 關 新 聞
奢侈稅初審 政院版大獲全勝
證明非投機炒房 可申請免徵奢侈稅
奢侈稅初審 馬說漂亮一仗、蔡諷馬算計
奢侈稅初審過關 府:朝野都有功
吳揆:奢侈稅是打投機 非打房
開徵奢侈稅 劉憶如:長期有助GDP
奢侈稅火速三讀 最快6月實施
馬總統:轉手賺幾千萬 看不下去
鐵了心…不分區實施 無退場機制
奢侈稅少了內政部配套 打房恐成「無牙」老虎
奢侈稅 防堵逃漏 財部查核資金流程
打房黑洞? 預售屋大查稅
預售屋落成 2年內轉手須課奢侈稅
政策明朗 房市利空出盡
部分建商:奢侈稅早上路 房市早點穩定
自住客進場 房市更熱絡
撐兩年 建商又是一尾活龍?
甩奢侈稅,營建權證衝勁十足
奢侈稅三讀,看屋人回流
房仲:奢侈稅未明顯影響房價議價
看屋人氣回升 房價仍牛 成交難
看屋潮來了 開口殺價四成
賴正鎰:房市「核風暴」來了
奢侈稅開徵 衝擊8萬人就業?
房價降了 貸款也難了
省建築聯會:打趴建築業
奢侈稅威力直逼金融海嘯 新北市量縮達3成
奢侈稅下房仲難經營 下半年恐吹倒店風
馬凱:居住正義不過一場春夢【聯合報 2011.04.16
奢侈稅在民氣可用的形勢下火速三讀通過,可能六月就會提前實施。馬總統對此頗感欣慰,還公開強調,這正是為了追求「居住正義」。但居住正義在台灣早就成笑話,而親手屠戮的,正是國父所倡導的三民主義。
大家從小就琅琅上口的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都是實施三民主義的重要手段。醉漢買地的故事,在國父生動的敘述中,也傳神地表達了地價上漲乃是大家共同的成果,卻被地主不勞而獲的道理;因此,主張將土地暴利取來由全民共享的平均地權,也是眾所公認天經地義的做法。
但「漲價歸公」的理想,在現實社會中卻無法實現,強要追求,反而貽患無窮。……………
今天執政者高喊居住正義,卻絕不敢觸碰土地稅制改革,連增值稅依實價課稅都無膽嘗試;至於師法新加坡、香港、荷蘭等為人民提供百分之卅四乃至百分之八十二的廉宜公共住宅,則會打破炒地皮的聚寶盆,又豈能輕易為之?(楨:非不能而是不行,台屋自有率八成以上!)因而奢侈稅只嚇阻一些兩年之內鑽空子的小投機客,社會住宅最後連百分之一都建不出來,本是意料中事。居住正義,只不過是一場美麗的春夢!(楨:只准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亂提各式正義理想的馬凱!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276939.shtml
阿楨
內閣微調 賴幸媛不動【聯合報記者陳洛薇 2011.02.02
內閣改組名單揭曉。總統府昨天發布總統令,特任空大公行系教授李允傑為青輔會主委,律師羅瑩雪為兼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並為政務委員,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邱文達為衛生署長。
外傳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下台,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否認說:「本來就沒有考慮要異動賴幸媛職務,她表現有為有守,很多人相當肯定。」吳揆肯定賴幸媛締造很多好成果,包括簽署ECFA,兩岸從原本衝撞對立,朝向和平穩定發展大目標,直航、大陸觀光客來台及兩岸多項協議,都達成兩岸政策目標。
吳敦義也證實,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將擔任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且將延攬現任中經院董事長朱敬一入閣,部分新閣員將在二月九日交接。
吳敦義否認有閣員不知自己要離職的說法,強調「都知道,沒有一個不知道,統統都同我談過,統統知道」。
政院人士表示,財經政委尹啟銘已有倦勤之意,已於上周遞出辭呈,將返回學校教書,朱敬一可能補實尹啟銘的位子;若現任負責科技事務的政委張進福異動,也不排除由朱敬一遞補這個職務。
內閣改組名單底定,吳揆表示,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高思博辭職,由過去對弱勢同胞法律服務很熱心的律師羅瑩雪接任。
至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人事,吳揆表示,李鴻源要向學校辦理借調手續,四月一日才能上任,希望李延續現任主委范良銹建立的績效,著重在防洪治水。
恭喜!恭喜!恭喜!賴笑了!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天下午到陸委會記者室向媒體拜早年,被傳下台一整天,最後證實留任,她開心的說,「行政院已經對外公開說明了,本來就沒這回事。我還想問你們呢!」
賴幸媛特別準備陸委會印製的限量春聯、紅包袋、糖果,開心的一份一份的發給在場記者,祝大家有美好、順利的一年,她表示「行政院已對外說明,就是這樣。」
相 關 新 聞
冷眼集/下台鬧整天 馬吳無感一整天
聯合筆記/從熱線臉書到冷感改組
只動小部會 民眾難「有感」
朱敬一封筆入閣 將與筆下的「Z咖」共事
(楨: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感官動物,性冷感嗎?那就去吃威爾鋼吧!另參本館:《威爾鋼》)
版主回應
嫌犯送陸 吳揆:國際慣例處理【中央社 2011.02.04
行政院長吳敦義今天表示,對於菲國政府將涉及跨國詐騙的台灣人遣送中國大陸,已指示外交部、陸委會本於尊重國際慣例、兩岸對等尊嚴兩個大方向處理。
吳敦義上午在行政院秘書長林中森陪同下,前往台北市木柵指南宮參拜,同時發放民眾新年紅包。媒體詢問14名台籍跨國詐騙嫌疑人遭菲律賓遣送中國大陸,吳敦義表示,全案已由陸委會、外交部、法務部等相關單位處理中;菲國政府應該體會未尊重國際慣例,是對中華民國的不友善行為。
至於是否與對岸達成協議,吳敦義指出,過去與對岸簽訂的15項協議中,就包括共同打擊犯罪、司法互助。因此已透過陸委會、海基會管道向中國大陸方面表達基於「兩岸要朝和平、穩定道路發展」大方向,依兩岸對等、尊嚴原則處理,應該是春節過後會有明確回覆。
菲國對台灣強烈反彈 感到錯愕【中央社 2011.02.03
台灣人被遣送中國事件為台菲關係掀起波瀾,中華民國外交部召見菲國駐台代表副代表Carlo Aquino,表達嚴正立場。
菲方消息人士向中央社透露,馬拉坎南宮對於台灣方面的強烈反應感到錯愕,將於下午召開閉門會議討論事件,包括總統府文官長、司法部長和馬尼拉駐台辦事處官員都會出席。
昨天凌晨,駐菲代表處緊急聯絡號碼接到神秘來電,聽到背景吵雜,並有人以台語高喊「不要拖我!」,接電話官員判斷情況不妙,立即通報駐菲代表李傳通,李傳通聞訊後立即帶2名律師及數名代表處人員前往馬尼拉國際機場救人。
李傳通於清晨3時許抵達機場後,被攔阻在安檢大廳,無法進入中國官員和台灣嫌犯所在的外交專機停機坪,李傳通表明身分要見台灣嫌犯,卻得到「先問問移民局長」的回應。
駐菲代表處官員透過馬尼拉駐台經文處官員和數名國會友人,多次打電話聯絡菲律賓移民局長,但對方並未開機。
駐菲代表處官員與馬尼拉國際機場移民局人員僵持到清晨6時多,最後只能看著中國專機戴著14名台灣人起飛。
相 關 新 聞
‧14台人菲遣送陸 外交部抗議
‧外交部:不排除停止台菲合作
‧菲官員喊冤:中方強勢處理詐騙案
‧台菲關係生變!我14嫌犯 菲遣送陸
‧「他們被帶走了」 菲內線急電我代表
‧台嫌犯菲送陸 海基洽海協遣返台
‧我嫌犯遣中/綠批主權流失 政院交涉中
‧硬起來!立委要求召回菲代表(楨: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又要吃威爾鋼吧!另參本館:欺中怕美 )
‧我14名詐騙犯遣中 恐判無期徒刑
‧詐騙集團重判 台灣有前例
阿楨
拚有感政績 吳內閣就戰鬥位置2011-01-28 中國時報(另參本館:內閣改組!庶民經濟
吳敦義上任以來,一向以掃除民怨為施政最高指導原則,從失職事務官下台,到二代健保修法,小到雨遮是否計價、大到調整貧窮線劃定,施政看似如風吹柳擺,唯一用心就是要凸顯政府對民怨的重視,有誠意為即時回應民意而調整施政作為。
正因為吳敦義是歷來最在意民怨的閣揆,因此在傳出內閣調整可能幅度極小的消息時,輿論忍不住跳出來大聲疾呼,經濟無感復甦猶可耐心等候,內閣改組萬萬不可無感。因為民眾擔心的不是「無感改組」,而是政府對民怨無感。政府必須用明確而徹底的改組行動,才能證明政府對民怨「有感」,而且有決心回應。
面對今年內逐步加溫的選戰,吳內閣不僅不能成為執政包袱,更要發揮戰鬥部隊的火力。為此進行的內閣布局,將是馬政府在選民心中建立全新形象的重要第一步。拋開選舉不談,國人經歷一年來沉重老邁的施政氣氛,更期待吳敦義能在春節前給國人一個滿意的內閣調整名單,讓大家能安心過好年,期待年後的內閣新氣象。
朱敬一、李鴻源入閣 賴幸媛去職2011-02-01 中國時報 秦蕙媛
行政院長吳敦義承諾的「有感」內閣改組,已大致底定。知情人士指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將去職,接任人選以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機率最高,但因高人在美國無法獲得證實。此外,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兼政務委員范良銹確定去職,其職缺由前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接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及律師羅瑩雪也將入閣接任政務委員。
高層透露,馬英九與吳揆這兩天已分別約見賴幸媛告知此項決定,馬、吳都向賴幸媛表達感謝,並強調對她的能力毫無懷疑,只是兩岸關係目前發展穩定,面對選舉未來一年兩岸關係勢必緊縮不會有太多突破性的進展,「只是功能上的調整與轉換」。官員透露,賴可望轉任職總統府。
官員表示,李鴻源以治水見長,未來將借重他工共工程及河川整治專長。不過,李鴻源目前任職台大,若任政務委員需向學校借調,必須等到四月一日才能正式就任。李鴻源昨天受訪時證實,行政院長吳敦義日前與他聯繫,希望延攬他擔任工程會主委。他說,因學校借調問題,稍晚才會上任,期待將河川整治經驗推動到全國。
版主回應
復甦漸有感 別再妄自菲薄【聯合報/葉妍伶 2011.01.26(另參本館:臺灣GDP 臺灣振興方案 無薪假 633擱淺
近日來,國內外接連傳出代表台灣經濟環境持續改善的好消息,包括國內失業率連續下降,以及台灣在「全球化指數」、「全球繁榮指數」、「投資環境評比」與「人類發展指數」等國際評比中屢創佳績,意味著台灣的經濟將繼續攀向高峰。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些看似華麗的經濟數據並不真實,與人民的實際感受有所落差,就像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的糖果,讓大家充滿期待卻又無法真正獲得滿足。然而,我們可以試著回想兩年前全球金融海嘯重創台灣的慘烈情況,不僅國內產業一片蕭條,許多企業更不得不對員工採取「無薪假」措施。
筆者以為,隨著台灣整體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已讓許多人逐漸淡忘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人們對於經濟復甦的感受不大,是由於我們已愈來愈習慣當前的生活環境。
或許,有些人對於高度成長的經濟數據感到質疑,但這些數字卻實實在在紀錄了台灣逐漸走出經濟谷底的心路歷程。
當然,政府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絕對不能滿足於現有的成績與表現,反而必須更加努力把台灣帶向另一個高峰。
2 12 22 【聯合報黑白集 2011.01.26(楨: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是一群只憑感覺的感官動物!)
這三個數字,是國際評比機構在不同調查中發布的台灣全球排名。
國際商業風險評估公司的最新報告指出,台灣投資環境評比居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加坡;全球則排名第四,僅次於瑞士、新加坡及挪威。此項評比中,日本全球排名第六、中國十五、南韓十九。
又據「安永二○一○年全球化指數」指出,台灣在六十大經濟體中排名第十二。前三名是香港、愛爾蘭及新加坡;美國第廿八,中國第卅九。
英國智庫列格坦研究所公布的「二○一○年全球繁榮指數報告」則指出,在一百一十國中,台灣的繁榮指數居第二十二名。新加坡十七,日本十八,香港廿,中國五十八。此項指數據以衡量的項目,包括經濟、企業及創新、施政、教育、健康、個人自由、安全、社會資本、生活品質等。
正當台灣為「無感復甦」擾攘不止之際,這些報告令人有些受寵若驚,甚至難以置信。尤其,兩年多前還為「開放/鎖國」爭吵不休的台灣,如今卻居全球化評比的第十二名,不但勝過美國、中國,也超過南韓(卅三)與日本(四十二)。
在「繁榮國家」亞洲排名居第四,「投資環境」亞洲排名第二,再加上全球化居亞洲第三,這些指標皆可見台灣的經貿體質正在蛻變之中。但本報記者的評論也指出,「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生產貿易,使就業機會及稅收成長皆落在中國大陸等境外地區,可見國人對這些亮麗評比之所以「無感」,應也是其來有自。
若以「築巢引鳳」的引喻來說,現在巢已逐漸成形,應當努力的是呼引各路鳳凰飛臨台灣。
新 聞 提 要
消費者信心指數新高 景氣復甦有感覺了
台經院樂觀 上修今年GDP至5.71%
景氣「有感」 買氣直上 百貨獲利飆
量販店有感/每台購物車 都像山洪爆發
餐飲業有感/包廂指數衝 圍爐一位難求
景氣再好轉 基本工資可望再調漲
基本工資會漲? 王如玄:讓薪資跟上物價
基本工資再調漲 工商界反對:肥了外勞
國人平均所得 今年將突破2萬美元【聯合報2011.02.01
行政院主計處昨天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初估值,由原先的百分之四點五一調高至百分之五點零三。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解讀今年經濟為「內外皆溫」。平均每人所得今年預估則為兩萬一千兩百二十九美元,將首度突破兩萬美元大關。
至於去年經濟成長率,主計處也由原先的百分之九點九八,上修為百分之十點四七,創下民國七十七年、近廿三年以來新高。胡仲英表示,因去年第四季財經數據優於預期,去年十二月公布的工業生產和海關進出口都創歷史新高,所以一舉上修到「破十」。
亞洲四小龍中,我國是最後一個突破兩萬美元大關。新加坡平均每人所得已逼近四萬美元,香港也早已突破三萬美元。南韓則是在二○○七年突破兩萬美元,但過去兩年因為金融海嘯衝擊,二○○九年回跌至一萬七千零八十五美元,去年最新數據尚未出爐。
胡仲英解讀,主計處的預測相當樂觀。由於去年第四季成長意外強勁,不管是工業生產或是海關進出口都創歷史新高,使得年增率從原先的百分之四點七,大幅增加一點七八個百分點,來到百分之六點四八,成長動能可望延續到今年。
民間消費方面,胡仲英認為,近來國內消費力明顯上升,不少餐廳業績好到不行,許多服務業訂單應接不暇,對今年經濟景氣有正面助益。今年經濟「內外皆溫」。
其次是民間消費,今年全年也預估有百分之三點七三的成長。官員說,由於國內景氣明顯好轉,消費信心也創下十年新高,加上失業率顯著下降,都有助於民間消費加溫。
阿楨
聯合筆記/楊志良丟下爛攤子【聯合報鄭宏斌2011.01.07(楨:怎幹都批的呆歹彎 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努力為二代健保催生到最後一刻,衛生署長楊志良「大功告成」,閃電請辭。但生孩子這回事,懷胎再苦、分娩再痛,之後的撫養才是主要問題;楊志良要還鄉種筍,何嘗不是「丟下爛攤子,拍拍屁股走人」。
當初楊志良懷抱改革理想,推動家戶總所得概念,儘管因執行上的困難而修改,但總是跨出一步。通過的版本雖被批為「四不像」,終究是在楊志良手中誕生的,朝野並不責怪他,除了藍營極力挽留,綠營也對他心存疼惜。
審查過程中百般折騰,衛生署遭國民黨團「挾持」,法案內容一夕翻盤;但楊志良也坦承,「沒有國民黨,這法修不成」。三讀後的藍營「慶功」記者會上,立委又是稱讚、又是哽咽,把楊的功勞捧上天;但楊志良始終沈著臉,兩條法令紋壓得越來越深。
最支持楊志良改革初衷的民進黨團,終究在表決戰中寡不敵眾、憤而離席;但他們也公開表示,對楊志良被迫放棄理想感到惋惜不捨。楊志良閃電請辭,綠營也以「知識分子的風骨」稱讚有加。
沒人逼退,楊志良自動請辭,除了和自己過不去,也是因為這段日子的壓力,從健保財務到對付朝野立委,都不好受。然而,台灣官員動不動就請辭的「下台負責」文化,有時未必真負責,反而更像戰場逃兵。
二代健保既被修到「四不像」,原來的精神和面貌如何維持,也只有規劃者最清楚;未來的細部設計、修正,都仍有待進一步商議,楊志良怎可就此撒手不管?
二代健保如今就像棄兒,楊志良想把它當作燙手山芋丟掉,這樣一走了之,也能叫負責任嗎?
版主回應
政治霸凌專業 誰願為民打拚?【聯合報╱溫順德/高中主任2011.01.07
二代健保立法定案後,楊志良署長卻辭職明志。在淺碟的政治生態一再霸凌專業,政務官的尊嚴屢被踐踏,熱情幹勁不斷消蝕,更教人痛心。
楊署長雖心直口快,態度高傲,屢屢失言,但是他敢於堅持理想,勇於為政策辯護,在虛偽矯情、遇事龜縮的官場陋習中,更顯獨特。
立法過程中,楊署長以烏紗帽作擔保,將法案逕送立院付委,已屬不易;去年法案強渡關山,慘遭滑鐵盧,猶繼續奮戰,展現政務官勇於任事的風範,更為難得。若非「蠻牛署長」擇善固執,頂著犄角往前衝,這項攸關健保永續發展的法案,恐還乏人聞問。
二代健保本是跨部會的公共政策,但在研議時,各部會互踢皮球,冷眼旁觀;法案闖關受阻,長官不挺,同僚不愛,任由兩黨立委冷嘲熱諷,甚至揮刀相向,楊署長形單影隻,孤軍奮戰,令人不忍。
奉公守法、負責盡職,本是政務官的天職;勇於創新,大刀闊斧興革,才能感動人民,贏得認同。但署長辭職凸顯妥協的政治環境,冷漠的官場文化,又如何留住人才,為國奉獻,為民打拚?
楊署長「乘願而來」,如今心願已達,讓他「隨心自在」吧。只是當政者是否該長考,如何改革當前的官場文化呢?
無中生有的無感復甦 2011-03-29 旺報 【李國政】
「無感復甦」是最近一兩年台灣的流行語,意指經濟雖然復甦了,但復甦的只是少數行業,其他更多行業感覺不到這景氣,所以對「復甦」沒有感覺。
倡此說的人舉例,經濟「復甦」後,高科技電子產業訂單增加,盈利豐厚,員工的年終獎金可多達幾十萬台幣,其他行業都沒有如此好康,他們便是「無感復甦」;陸客雖然一年來了100多萬,但都是「團進團出」,計程車都攬不到陸客,對計程車行業來說,這樣的陸客再多,也是「無感復甦」。
兩途徑帶動經濟復甦
以上兩例「無感復甦」,聽來很有道理:經濟復甦時,行業之間互相孤立,一行業復甦不會帶動其他行業。如果拿這理論去請教經濟學家,他一定笑掉大牙,因為實際經濟運作,就算只有一個行業復甦,只要這個行業規模夠大,就會透過兩途徑帶動其他眾多行業復甦。一是「行業消費」:只要預見到復甦,該行業就會先投資於人力與設備,為擴大生產能力預作準備,結果,這個該行業尚未復甦,就已帶動其他行業「先感復甦」。經濟學中先導性指標(Leading indicator),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二是個人消費:復甦行業的從業員賺了錢,就會花錢消費??上餐館、購新衣、更新家俱和3C產品、休閒旅遊……,讓餐飲、百貨零售、觀光……的所有消費產業也跟著受惠,這是「後感復甦」。
無論是「行業消費」的「先感復甦」,還是個人消費的「後感復甦」,都是一個行業復甦,因而帶起整個社會的景氣。就算個人消費「後感復甦」會有一些遲滯,也不會拖延很久,更何況還有被「行業消費」的「先感復甦」可以平衡。可以說,只要是復甦,就是全社會的整體復甦,「無感復甦」根本不存在。那麼,台灣怎麼會冒出這個莫須有的「無感復甦」來的?
眾所周知,這是解釋為什麼這3年來的選舉國民黨節節敗退。馬政府執政3年,廉政、經濟、外交的「三大政績」亮麗,與之前的扁政府是天壤之別,但選票大量流失,於是便有人認定問題出在「無感復甦」。
作為選舉解釋不合理
「無感復甦」本來就違反經濟規律,是生硬杜撰的怪論,而作為對選舉現象的解釋,更有至少兩點不合常理。首先,就算「無感復甦」現象或多或少存在,那也必須是只有少數行業復甦,多數行業都「無感」,即獲益的只有少數選民,大部分選民只能垂涎艷羨,選票才會大量流失。台灣目前是少數行業復甦,多數行業蕭條嗎?
其次,吸引選民投票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希望」。選民如果對現狀不滿,在野挑戰者只要叫出「改變」的口號,描繪出未來美景的「餅」,就會吸引到選票,2000年的陳水扁、2008年的馬英九和美國歐巴馬,都是如此。「希望」的「畫餅」,內容空空都有如此神效,「無感復甦」雖然暫時「無感」,但已是美麗晨曦,復甦的燦爛陽光很快會溫暖照來,選票應該大幅增加才對,怎反會嚴重流失?
藍營檢討為何接連敗選,找出的三大理由依次是:無感復甦、貧富不均和地方經營不力。由上所述,顯然「無感復甦」並不能成立。 (作者為加籍陸僑族群政治專家)
阿楨
楊、吳兩位政務官 進退各有千秋2011-01-06 中國時報 郭石城
二代健保與開學日,同日兩則沸沸揚揚新聞,內閣兩大閣員衛生署長楊志良與教育部長吳清基都成為新聞焦點。政策定案,一個掛冠求去,一個安渡難關,令人玩味。
為政策辯護的楊志良背起二代健保沉重背包,戲稱返鄉採竹去,下台身影漂亮,他勇敢面對立法院牛鬼蛇神,打了精彩一役。
相較楊志良的「白目」,在開學日爭議中,吳清基面對五都諸侯效應,不攖其鋒,人隨勢轉。開學日爭議,新北市市長朱立倫開第一槍,台北市長郝龍斌跟進,教育部就妥協定調二月十四日開學,目前榮登領頭羊寶座的朱立倫說了算。
楊志良與與吳清基兩位當紅政務官都是馬英九總統倚重的閣員,官場進退應對各有千秋,也顯示了不同的個性與人生態度。
另一個令人難忘的,則是眾立委的「演出」,面對楊志良閃辭,執政黨立委哽咽上演慰留戲碼,似乎完全忘了上個月的黨團大會上,他們是如何修理這位「政務官的典範」、「一百分的署長」。一個月前,二代健保首度闖關前夕,楊志良被在野黨及民間團體大力抨擊「虛擬所得」,搞得焦頭爛額。連國民黨立委也在黨團大會上,毫不留情地炮轟,「這個版本通過,大家以後都不要選了!」當時幾乎沒有立委為楊志良說話,只一味指責他未善盡溝通責任,二代健保就這樣被一夕推翻,楊志良仍選擇「忍辱負重」,堅持到健保修法通過後才離開,精神值得肯定。
相關新聞
請辭獲准 楊志良暫留至1/31
留言
現在台灣社會的民粹環境,對有信仰的政務官,失去了奮鬥的目標,留在政府體制內是一種煎熬!! 階段性的任務達成了-----楊志良走人是好選擇----退休的生活是一種享受!!
台灣的改革任重道遠,在社會普遍民粹的氛圍下, 政府的團隊也不得不民粹,美其名是庶民經濟或庶民政治!!
政府的團隊推動庶民政治就是民粹當道,看看一個不遵守裁判的選手,在民粹的氛圍下,居然還發三百萬的金牌獎勵金-------看來在2012年以前,不可能支持專業的理念的!!
台灣的健保-----制度面,應該醫葯分家,醫院就是醫生使用實施專業的平台,將醫院的藥局撤了,這是要大魄力,歐美都是如此的---一定有存在的道理;台灣及中國的醫院改不了,也一定有存在的道理,應該有理性辯證的空間!!
版主回應
台灣的健保應該推動醫療轉診制度,也就是建立家醫制度,讓病人必須透過家醫的建議及轉診才能到更進一步的專科醫師的診療;歐美是如此的,一定有存在的道理;台灣及中國改不了,也一定有存在的道理,應該有理性辯證的空間!!
台灣的健保若回歸一般病人必須自付藥品費用,生病就是應該要不分自付的----家醫階段藥品費用自付.相信看病的人數就少了很多,藥品的浪費也會減少!! 應該有理性辯證的空間!!
台灣的健保-----按照保險的概念,提供的費用相同,保費就應該相同-----旅遊平安險,保額是唯一決定保費的因素-----全民健保,若是保險,就應該是這個概念,但,台灣社會的民粹是不能講理念的,否則,不通過,就看著健保倒閉!! 社會福利是社會福利----不應該將保險和社會福利概念攪和再一起-----一道一道的酒席菜,都攪和再一起,就成了餿水!!
台灣的”五不像”健保制度----應該是還需要的----2012年後,再修改,應將多考慮一些合乎公義的理想性,少些民粹現實的考量----請政府主導並結合相關的公民社團先辦公聽會!!!
(另參本館:楊志良辭職信 勇敢ㄟ葉金川 末代健保 民粹亡臺 內閣改組!庶民經濟 臺灣奧運症瘊群)
消耗快 衛生署長像「衛生紙」?2011-01-06 中國時報 張翠芬
又一位衛生署長請辭,馬英九總統二○○八年五二○上任迄今,楊志良是繼林芳郁、葉金川後的第三位衛生署長,他上任第一天就宣誓願意為健保改革賭上烏紗帽,如今真的為努力完成二代健保修法而轟轟烈烈去職。
有人形容近幾年衛生署長更替頻率之快,幾乎像是「衛生紙」用完就丟。馬英九上任之初,力邀他的建中同學、當時正擔任台大醫院院長的林芳郁出任衛生署長,但醫界出身的林芳郁個性木訥,和政治圈格格不入。上任短短四個月,因爆發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被批國內檢驗標準反覆,主動請辭獲准,成為衛生署任期最短的署長。
馬英九當機立斷,請當時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的葉金川再次扮演馬團隊的「救火隊」。葉金川曾任衛生署副署長,更是健保局首任總經理,一手推動全民健保上路,臨危受命接下衛生署長一職,確實發揮安定民心的作用。上任十個月後,卻為了參選花蓮縣縣長而主動請辭,但在國民黨黨內初選即告敗北,令人唏噓。
社論-別再讓健保議題 變成署長絞肉機2011-01-06 中國時報
二代健保修法過關,根據衛生署估算,這次調整保費費率及費基範圍後,可保五年健保財務平衡,不會再談費率調整。綜觀立法院通過的法案內容,最主要的精神是保費計算更趨公平,既可補健保財務大洞,也更符合社會公平原則,算是一次差強人意的修法結果。
只不過,一如預告,衛生署長楊志良下台走人,再一次的,健保費率調整變成了衛生署長絞肉機,也為台灣政治生態霸凌專業再添一例。
為了替健保找財源,二代健保一大變革是費基從單軌變雙軌;現制只就月投保薪資計算保費(一般保費),新制把股利、利息、執行業務所得等也計入(補充保費),費基擴大,一年可以因此多收到二百億保費。根據衛生署試算,雙軌制因此可以使健保在五年內不必再調整保費費率,而領高額獎金的業務員、股市大戶、億萬身價的大老板,還有高所得的藝人與名嘴則因為補充保費的設計而要多繳保費,符合社會公平的呼聲。
除了補充保費,二代健保還有多項改革。例如,目前海外僑民平常不繳保費,但一年專程回來一次,幾天內辦好加保、繳了一個月的保費,馬上就可以和你我享受完全一樣的健保待遇。新制則要求,僑胞回國要經過六個月等待期,之後才可以加保看病,以此減少「占便宜」式的健保資源消耗。對於弱勢家庭、家暴受害者等經濟弱勢對象,二代健保有不鎖卡的規定,以免他們因繳不起保費或遲繳而有病沒法醫。
雖然,從楊志良和部分醫界人士的理想來看,二代健保未能取消六類十四目投保人身分分類、改從「家戶總所得」的概念計算保費,仍是一大敗筆。但因為補充保費的制定,適用廣大受薪及勞工階級的健保費率反而由現行五.一七%降低為四.九一%,約有八三%的投保人保費會降低,這個結果應該是健保財務與民眾負擔二者間最大的公約數,也是奮鬥多時的衛生署長楊志良的大功一件。遺憾的是,他竟然還是辭職下台了。
……………
一個楊志良‧兩個國民黨【聯合報黑白集 2011.01.06
健保改革是一場理念與利益的大角力。在醫界,公衛派傾向照顧公眾,醫院派則關注醫院經營及醫師收入;在社會,保險派主張同等保險同等保費,社會福利派則傾向高所得者多繳費;在政治圈,理想派主張多拔點鵝毛,現實派則怕鵝叫痛。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誰吃午餐及誰付錢,畢竟仍是健保改革必須面對的問題。
這次健保改革所引爆的風潮,主因是出在國民黨的出爾反爾。
……………
阿楨
(楨:重讀蕭萬長《專業治國》深感「專業」對於、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如屁!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民粹亡臺 內閣改組!庶民經濟 政見不必兌現? 愛臺12建設)
蕭萬長《專業治國》(天下文化,2008)
內容簡介
一個「專業治國」者,絕對不是媚俗的政客,只會討好選民,他必須守得住原則與堅持,而且能長遠的規劃未來。
為了替台灣的下一代打造太平盛世,蕭萬長先生決定挺身而出,拿出二、三十年前,參加經貿談判那種不眠不休、纏鬥到底的勇氣與意志,希望一改過去泛政治化的治國方法,改用專業精神來治國。
他很清楚,在亞洲的國家與城市競爭中,台灣正在邊緣化,如果再蹉跎四年,台灣恐怕再也沒有競爭的機會了。
台灣是以貿易起家的經濟島,面對中國大陸這個全球矚目的新興市場和世界工廠,更要懂得借力使力,利用國際大經濟體的市場與需要,來壯大自己。
時間不會等待,只有讓專業者出頭,台灣才能急起直追,全力向前!
黃光國:中間選民在乎專業治國勝過誰當總統 2003-03-10 中央社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今天在台北校園的校友會館舉辦「淡江論壇」,討論主題是「論二○○四年總統大選」,應邀與會的黃光國在會中表達以上看法。他同時也呼籲,朝野都應以尊重專業作訴求,摒棄意識型態。
黃光國表示,最近有些事情都顯示缺乏專業,任由意識型態作祟。像是「拉法葉艦案」和「興票案」,在上軌道的國家,司法應該是獨立的,案子發生應該按照司法專業考量就是了,結果現在很明顯是已被當成是「修理」對手的工具,這不是一個國家常態應有的方向。
他說,「中間選民」希望看到的,是不管誰當選總統,都能以專業治國,而非意識型態治國。不過,依目前情況看,不管誰當選下屆總統,是否能放棄意識型態治國?能否不操弄民粹主義?情形的確令人覺得悲觀。黃光國強調,朝野應正視「中間選民」的感受,以專業作訴求,摒棄意識型態。如果朝野不能走出意識型態的歷史陰影,變相形成天天在拚選舉,又如何能面對現實考量國內外的局勢,讓專業政府專業治國?
版主回應
作者簡介 蕭萬長
台灣嘉義北社尾的農家子弟,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畢業後,即投入長達三十餘年的公職生涯,並曾一度擔任民選立法委員。以其長年參與國際經貿業務,並獲艾森豪獎金考察美國經濟,參與對美貿易談判的豐富經驗,培塑其前瞻的國際視野與務實的經濟策略。
在經濟部長任內積極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於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內提出亞太營運中心策略,以因應亞太經濟新佈局;在行政院院長任內適逢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因能沈著應變,穩固台灣金融,未受波及。
曾以卓越的經貿觀點,多次榮獲美、泰、韓與我國大學頒予經濟與管理相關榮譽博士學位。2000年卸任公職後,以過去參與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會議及陸委會主任委員任內對兩岸關係的深入瞭解,認為兩岸經貿關係是牽動兩岸互動的關鍵因素,遂積極倡導「兩岸共同市場」理念,期以建立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與正常化,進而謀求兩岸和平發展為職志。
目錄
心路歷程 人生是奉獻的過程
推薦序 從「主權國家」到「區域國家」 ;大前研一
推薦序 走出困境,創造雙贏 ;劉遵義
再版序 專業治國
初版序 一個冷靜的選擇
前言 兩岸共同市場的提出
第一章 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第二章 區域經濟整合時代來臨
第三章 尋求新定位的台灣
第四章 關鍵在中國大陸
第五章 「共同市場」概念的緣起
第六章 歐盟經驗對兩岸的啟示
第七章 兩岸共同市場即大中華市場
第八章 通往政經統合的起點
第九章 走向共同市場步驟
第十章 和平共榮的契機
第十一章 最穩固的和平基石
附錄一 台灣經濟新藍圖
附錄二 全島便捷交通網細目資料
附錄三 兩岸經貿關係大事記
序
……………
專業治國
台灣當前最需要的是什麼?是政治認同?是統獨大戰?是兩岸決戰,命運決定?還是經濟發展,好好過日子?
為什麼民進黨執政後,最初的「清廉勤政愛鄉土」的理想消失了?是腐化太快?還是他們太天真不了解政治?不!他們的政治理論比誰都多,辯論比賽不曾輸過。
是他們不了解兩岸關係,才去挑動緊張神經?不!他們比誰都知道兩岸的「神經線」,才能那麼準確無誤的挑動起衝突,讓美國和中國緊張。
是他們不懂得財經金融?不!他們在切割利益的時候,準確的以二次金改為名,讓國家資產在合併中,迅速變成私有資產,這是何等準確的政策。
一切一切,都不是不懂,而是缺乏一種現代性的「專業精神」。什麼是「專業精神」?專業精神就是,做為一種行業的領航者,一定要比別人更早的預見這個產業,在五年後,會有什麼變化,我們要如何因應?十年後,整個產業與國際競爭的情勢會有什麼變化,我們要如何準備?這是產業界人人皆知的基本原則。學者大前研一稱之為「先見力」。
現在的台灣,有誰為我們指出,五年後的台灣,會有什麼變化?有誰為我們規劃出未來的方向?還有最重要的是,有誰以十年為期,來建設台灣,讓孩子長大以後,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來迎戰世界?
當年蔣經國先生進行十大建設的時候,台灣還未發展起來,但高速公路的建設,卻讓台灣的交通南北貫穿,形成一種新的生活形態,讓後來的經濟發展有足夠的條件。而高雄港、台中港等,都是為了迎戰世界經濟環境的轉變而做的十年準備。新竹科學園區則是一群忠誠的「治國專業」者,如李國鼎、孫運璿等人,為台灣籌劃未來時,從小小的破舊的豆漿店聚會開始的。他們沒有什麼資源,沒有多大的權力,卻有一種熱誠,一種使命感,一個無私無我的內在精神,去推動未來十年台灣最需要的產業,吸收人才,為台灣營造經濟轉型的基礎。
這就是「專業治國」。更準確的說,現在的台灣,缺乏一種「專業治國」的精神,以致於國家缺乏方向與願景,我們沒有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這樣的台灣,怎麼可能迎戰不斷更迭、不斷創新、時時刻刻變化的新世界?
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李國鼎、孫運璿等早期的政務官。因為他們希望有人出來領航,來開創台灣經濟,不要再虛耗空轉了。
是的,時間不會等待。在亞洲的國家與城市競爭中,台灣正在邊緣化。雖然還不至於晚到無法趕上,但如果,再蹉跎四年,到了2012年,當韓國、新加坡、香港、泰國、印度、中國等,都發展起來以後,台灣恐怕再沒有競爭的機會了。台灣啊台灣,一定要急起直追,全力向前!
我們要一改泛政治化的治國方法,拋棄空洞的「口號治國」,用專業精神來治國,用「先見力」為台灣的未來打好基礎建設,讓專業者出頭。台灣一定不能落後。
為了子孫的幸福,台灣一定要好好發展!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3997
阿楨
經濟「無感復甦」說法 不公平2010-09-01 中國時報
臺灣經濟開始復甦,但卻有媒體認為民眾並沒有受惠,甚至以「無感復甦」來形容,馬總統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對此大表不平。馬英九說,金融海嘯發生後,政府很快的適度改善經濟情況,「說『無感復甦』,這真的不太公平,怎麼可能無感呢?你說景氣難道還很壞嗎?」他表示,自己上任後的改革,已經改善部分人民的生活,未來改善的情況還會越好。
馬英九說,陸客來臺不僅帶來消費,還有很多其他的潛在的投資,自己上任到今年六月底,已經有十三家五星級觀光旅館、一百八十幾家一般旅館投資興建、八百多家旅館改善、整建,加起來投資六百五十億,到一百零二年,還有三十幾家旅館在興建。
馬英九說,開放大陸觀光受惠絕對不只是大企業,日月潭賣茶葉蛋的阿婆一天賣七千個蛋,也都不是大企業,民眾應該能感受得到兩岸政策帶來的好處。他說,兩岸政策不是全部,政府還擴大內需投資來振興經濟,今年的經濟成長主要靠內需,但還不能很快把失業率降到希望的數字,這也是馬政府比較吃虧的地方。
馬英九強調,如果自己上任時沒有金融海嘯、沒有經濟衰退,能按照原來的設計,大力推動愛臺十二項建設,情況會很不一樣。
版主回應
另參本館:五都大選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703536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703638
花了4天重讀/精選/分貼2009縣市長選舉以來約八百頁資料,這回2010五都大選,中間及偽君子選民似乎看穿,北二都「蘇蔡」偽裝的粉紅水果外表下,本質仍是綠色「蔬菜」。(南二都的綠民則仍吸獨成癮!)
至於南二都本綠倉+藍將黄許弱+楊又奪藍41萬票,不然綠怎贏藍40萬票(其實以五都的議員/里長的總席次/得票數來算,藍則贏綠!),不信看2012總統大選馬在南二都得票率如何?
(相對於王金平私心使南二都藍大敗/胡志強蝦擺的結果臺中慘勝,周錫瑋之公有大功,嘴皮胡丟基層vs勤跑朱得基層!)
北二都藍勝稍解本館前評之<民粹亡台>憂:
白天才決定別再與台灣民粹哥哥豬,半夜卻警醒,悲思數日所得<民粹亡台>,就當歷史文獻、待未來驗之吧!
黄光國著時《民粹亡台論》,李陳政權由上而下搞民粹,還有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對之狗吠火車。如今上粹遺毒尚熾,一股由下而上的民粹,正與之共犯。
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等猛禽、啃噬善馬,卻罕見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敢逆之(偶批「濫情/理盲」反遭圍剿成「精英論」傲慢),馬即使反踢、馬踏飛隼,也已遍體鱗傷。
研究古今中外各國的社政經軍尤其歷史,常感一國之興衰乃緣定,實非人力所能逆轉。
(楨2010.01.02:但民主與民粹常傻傻分不清啊!那怎辦?馬能否找回擅長化解美牛民粹的葉金川來救火呢?
2010.01.04台灣專業的雙重失落:李陳黑綠金政權執政時以意識形態作賤專業,下台後又踐踏專業,而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則與之共犯!
2010.01.10:由藍民拒投可知台灣難脫強人政治和民粹,故不論為藍的政權保衛戰或唯恐綠粹回朝,在扁案/美牛/新流感.....等專業與民粹的衝突上,馬只能逼自己和五院的專業官僚做出合乎民粹之舉,這也是綠粹與藍粹兩害取其輕之不得已。
2010.01.12:藍粹啊!那得滿足親民黨新黨式統派+李黑金之權力復辟要求!
2010.02.28:真小人的綠民只要有獨吸,DPP再怎爛也挺;偽君子的藍民假清高,KMT再怎改革也不投票,莫非要見DPP再執政才流淚?
2010.03.09:太好笑了,明明是,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逼馬吳依民粹施政,反批馬吳搞民粹!
2010.03.12:本要仿<楊志良辭職信(館長代擬)>也叫王清峰辭職,王倒有智慧地先走了。在陽儒陰法的儒教文化圈如中日韓,當代三大無解法律議題:死刑/安樂死/墮胎,又以死刑最難解,最終似只能靠民粹和以拖待變來解決。旣然是意識形態議題,何不在死刑方式上加條「關且無償做工到死」,以滿足正反雙方的心理需求!)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381843
奇!氣周占春 卻要教訓馬英九?【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特稿2010.11.10
逼近選舉投票,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像在吹拂著選票,政客以及激情的選民都在緊張地擔憂。這麼一個蠢動或妄動,會讓選票吹向何方?這是臺灣式民主奇異的合併症,不能說它錯,但卻十分離奇。
(楨:大錯特錯!而且是黃等黴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這二年多年對馬亂罵之後果。如五都大選綠贏,這些自作孽者連自贖機會也沒了,2011立委2012總統大選危矣!)
以下先貼五都大選結果,後依序倒述【台北】【新北】【台中】【高雄】【台南】【國民黨】【馬主席】【民進黨】【蔡主席】【民意】
結果誰贏
五都席次藍營保3 綠營總票數贏40萬【聯合報記者李順德 2010.11.28
中選會主委張博雅昨晚宣布選舉結果,國民黨台北市長當選人郝龍斌以七十九萬七八六五票,擊敗對手蘇貞昌的六十二萬八一二九票;國民黨新北市長當選人朱立倫以一百十一萬五五三六票,小贏對手蔡英文的一百萬四九○○票;國民黨台中市長當選人胡志強以七十三萬○二八四票,險勝蘇嘉全的六十九萬八三五八票。
民進黨高雄市長當選人陳菊以八十二萬一○ 八九票,壓過對手楊秋興的四十一萬四九五○票與黃昭順的三十一萬九一七一票,兩人票數相加也無法擊敗陳菊。
民進黨台南市長當選人賴清德六十一萬九八九七票,輕取對手郭添財的四十萬六一九六票。
在五都市議員部分,國民黨、民進黨各獲一百三十席,打成平盤,其他政黨則有五十四席。
……………
阿楨
10月失業低於5% 吳揆鬆口氣 2010-11-23 中時(另參本館:633擱淺 搶救失業
主計處昨日公布最新失業率統計,十月份降至四.九二%,是近廿三個月來首度低於五%。對於接下來二個月就業狀況,官方與民間多樂觀以對。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劉天賜表示,根據歷史經驗,年底是消費需求旺季,第四季失業率會低於前三季。
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感謝全民同心協力把經濟帶上來,失業率就會降低。他說,「一年前我講說拚不到就下台」,但現在做到了。但十月底失業率四.九二%並非終極目標,預期明年失業率全年平均五%是最起碼的要求,而且也是「拚不到就下台」。
根據主計處統計,上次失業率低於五%是金融海嘯時(九十七年十一月)的四.六四%,此後失業率逐月攀升,九十八年八月達到六.一三%的史上新高,當時有六十七萬兩千人失業,堪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失業潮。今年十月達到失業率五%以下目標後,長達廿三個月的高失業期終於畫下句點。
儘管失業率跌破五%,但如果還原受政府僱用的短期就業方案人口,仍高達五.三四%。官員表示,全年平均失業率仍會高於五%,甚至高於民國九十一年(網路泡沫化)的五.一七%。
且民眾「薪」情還是不盡理想。主計處統計指出,今年一到九月平均薪資四萬五四七一元,離金融海嘯前四萬五九二二元還有一些距離。劉天賜認為,雖然民眾薪資水平呈小幅上揚趨勢,但年底不太可能達到金融海嘯前水準。
十月失業人數降到五十四萬六千人,長期失業人數(一年以上)減少至九萬四千人,創去年五月以來最低水準;中高齡失業者(四十五到六十四歲)為十一萬五千人,與九月持平。
多項失業率數據好轉,但劉天賜表示,政府雇用總人數(包括各級民意代表、公務員、公立機關約聘和派遣)共計一○五萬兩千人,大幅高於金融海嘯前的九五萬九千人。若沒有政府推出的短期促進就業方案,失業率仍超過五%,約為五.三四%。
版主回應
「有感復甦」有這麼急迫嗎? 2010/11/29 文/怡克納米斯
五都選前,我記得馬總統、行政院長和財經大小官員,三不五時就在講「有感復甦」,要讓台灣經濟成長的表現,讓民眾可以去切身受到。五都選後,有民意代表和媒體人直指所謂的「有感復甦」民眾根本沒感受到,當然,用腳投票的結果,讓執政的國民黨,得票數拿的很難看。
關於「有感復甦」倒底有沒有FU?以我們這種成天讀經濟學,拿經濟分析當飯吃的小庶民,壓根也沒見過經濟學理論中,所謂的「有感復甦」到底是什麼?多快的速度人民可以感受到有感復甦?
這就得了,敬愛的馬總統,您為何急著要「有感復甦」,是您的完美主義作祟?還是您有連任壓力?還是你以台灣的未來為幾任?
一個經濟結構與景氣的改變,可不是一朝一日的,當然,除了政府可以用那隻「看得見」的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干預市場,企圖讓人民快一點改感到有感復甦,這就好像幾十年前國小課本說的「揠苗助長」,這種結果當然可以預期的。如果不信的話,這次的金融風暴,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不就大膽倡言要厲行凱因斯主義,大膽的政府支出,來企圖挽救頹勢的財經與政局,結果又如何了呢?現在歐洲納幾個破產的、搖搖欲墜的那幾國,不就是大舉興債,面臨莫大的危機嗎?
我想,執政的國民黨可能大大的誤解所謂的「有感復甦」,誤以為只要公布失業率、景氣對策信號、消費者物價指數、薪資成長率和經濟成長率就可以讓民眾「感受」得到。這誤解可大了,庶民感覺與這些數字之間本來就有諸多的認知落差,政府以為的,並非民眾所感受的。如果不信的話,經建會可以用抽樣問卷,做大規模的統計調查,問問民眾這幾個名詞所代表的含意,結果當然是可以預期的。
我讀了將近二十年的經濟學,我也是直到讀大學時,才知道以上這些名詞到底所代表的含意為何?那麼,如何要求一群對經濟學毫無所悉的一般庶民,讓他們對這些「正向」的數字,有所感覺呢?
所以,以為百貨公司週年慶的熱賣就是有感復甦?那麼,大官們知道現在一顆高麗菜要價台幣五十元,婆婆媽媽都買不下手,她們怎麼感受到「有感復甦」?大學畢業生的薪資二十年來未曾改變,大學生如何感到「有感復甦」?上班族好幾年沒有調薪,光是公布平均薪資上揚,如何讓他們感受到「有感復甦」?
如果,執政的國民黨無法讓這些數字表現,實質而且有效的讓庶民有所感覺,那麼,就不要怪在野的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的扭曲這些財經數據,這是他們能夠做的,有效,成本夠低,效果夠大,反應的速度夠快,在民間隨便一次撥弄,形成的蝴蝶效應遠比執政黨由上而下的「廣播」來的巨大。
所以,公布這些數字,根本與庶民感受無關,甚至,會讓民眾誤以為政府「作弊」,而本來這些數字就可以透過政府干預來完成,而且作弊的手法還相當拙劣,眾人皆知,司馬昭之心啊,誰都知道。
或者,要經濟體自然療傷的過程與時間可能冗長,甚至,超過一任總統四年的任期,那麼,是不是就該有所表現,干預經濟體,企圖來個「有感復甦」呢?不幸的,如果是這樣,有感復甦當然「急」、「著急」、「急迫」,深怕民眾以為政府莫衷一是,找不出對策。
去了一個玩弄情感的民進黨政府,來了一個玩弄經濟數據的執政國民黨,按經濟學家對政府的定義─土匪,這下子,目前看起來,這兩黨都還不夠格當土匪,至少還不是一個合格的土匪!
http://blog.udn.com/bigcrab/4647771
阿楨
廟口和逢甲最美味夜市 馬總統讚庶民經濟體現2010/8/24中央廣播電台(另參本館:夜市自生自滅
交通部舉辦的台灣特色夜市選拔活動,結果在今天(24日)揭曉,最美味夜市是基隆廟口和台中逢甲,最有魅力則是高雄六合和台北士林夜市,但是最環保項目從缺。出席頒獎的馬英九總統並且形容,台灣的「夜市文化」就是庶民經濟的體現。
特色夜市選拔結果出爐,最環保項目從缺,跌破大家眼鏡,因為評審團認為台灣的夜市雖然美味,但是在環境衛生上,還是有待加強。
另外,最好逛夜市是台北華西街,最有人氣是高雄六合夜市。基隆廟口夜市在網路票選,雖然沒有擠進前三名,但是這次比賽除了得到最美味夜市大獎外;另外,它還和宜蘭羅東夜市,一起得到最友善夜市,可以說是這次活動最大贏家。
馬英九總統和行政院長吳敦義,都應邀頒獎。馬總統特別形容,台灣的「夜市文化」就是庶民經濟的體現。總統說:『(原音)實際上愈來愈多國際媒體開始注意台灣夜市,這種特殊的台灣文化,而且夜市所賣的東西,都是小老百姓吃的東西,因此夜市旺,一定可以讓一般人收入增加,而不會只有少數有錢人。』
總統說,政府目前正在推動台灣美食國際化,希望將台灣的飲食文化,推廣到世界上,讓國際認識台灣的軟實力。
這次的頒獎活動非常熱鬧,入圍夜市都派員參加,觀光局希望經由這次活動,讓外國觀光客增加在台灣的消費。
版主回應
馬英九不顧人民感受!? 2010-08-27 十方平
小明掃地,只是把灰塵掃到沙發底下,媽媽說:「你這樣有掃跟沒掃差在那裡?」小明理直氣壯的回答:「感覺比較重要!」
感覺重於事實的印象派政治家
民主社會裡人民的聲音最大,政治人物無不奉民意為依歸。許多公共政策的數據一端出來,若是與自己立場相符的就喜不自勝的拿來背書,若是相反的則說「與人民感受落差很大」。這樣「感性重於理性」的結果,就無怪乎創造出像小明一樣事事訴諸感覺的「印象派政治家」。
例如,面對「高雄市治安不佳」的相關數據:2009年高雄市刑案為每10萬人發生2187.42件;暴力犯罪發生率為每10萬人發生63.14件;竊盜案發生率為每10萬人發生1032.83件等,這些數字顯示了高雄市的犯罪率為全國第1,而高雄市長陳菊陣營的回應和小明類似:「人民感受比數據重要」。
治理要重視感覺,但不能只靠感覺
固然,陳菊陣營也不是沒有憑藉。根據內政部警政署99年1-3月的「民眾對治安滿意度調查報告」,有三個項目高雄市是都會區的第一名。暫不論這兩份報告的時間基期不同,重點在於,數據是最具體讓執政者了解現狀的指標,若對現狀沒有足夠的掌握,就像醫生沒有照X光就開刀,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製造麻煩。
像是之前被視為高雄市必遊景點的城市光廊,美侖美奐讓人印象深刻,但在幾年的經營不易之後,因虧損過多而結束營業。停業一年後,高市府不得不將權利金減為原本的十分之一,才能有廠商願意投標,不正是個「感覺很好」的例子?
這並非要否定高市府在人民感受上的經營,「人要衣裝」,城市的外貌改善當然值得肯定,但是政治人物不能只有熱情的心,還要有冷靜的腦;要重視感覺,而非只靠感覺。否則就好像一個人已經生病了,卻只想到要如何化粧,這樣的市長豈是市民之福?
馬英九不顧人民感受?
現在更發展出一種現象,要求個個政治人物都是「印象派政治家」,造成的結果就是「理性噤聲、中道隱沒」。
像是馬英九最近的發言「在貧富差距這方面我們表現也還算不太差,不過還有改善空間」,一出口就被視為不顧人民感受。
但事實是如何呢? 從縱切面來比較,2009年的原始五等分位差距倍數 8.22,還高於2001年的原始倍數7.67,但是在經過政府租稅以及社會福利的財富重分配之後,2009年就以6.34小於2001年的6.39。換句話說,政府介入前,2009年的貧富差距高於2001年,政府介入後,2009年的貧富差距低於2001年;可見馬政府去年在縮小貧富差距的努力,至少是優於2001年的民進黨政府。再以橫切面來比較,台灣的貧富差距比日本、南韓略高,而遠低於新加坡與香港。(資料來源:99年主計處家庭收支報告)
因此,台灣近年的貧富差距的確在惡化,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要說台灣「表現很差」也不是事實。只是由總統的金嘴說出口,人民就會感覺總統在推卸責任,而變成「政治不正確」的發言了。
美國總統雷根是演員出身,有人問他「為什麼一個演員可以當總統」,他回答:「我懷疑有誰可以當總統而沒有演員的能力」。的確,馬英九是太不會演了,如果陳菊來當總統,肯定不會說出「人不能勝天」、「災難來臨前應儘速撤離」這種災民聽了心裡不舒服的話。只是在下一個災難來臨時,那一個總統可以拯救較多人的生命呢?
另參本館:偽君子之死 真小人與偽君子 庶民經濟 民粹亡台 88水災 台灣GDP
阿楨
台灣產創vs.「中國製造」廣告【聯合晚報社論 2010.04.17
各界矚目下,立法院通過了產業創新條例,輿論褒貶互見。隔著海峽,上海出現一場景,看似微不足道,卻產生了對照的意義,那是一級方程式賽車場上的一幅巨型「中國製造」的廣告看板。
上海的這個廣告絕不平凡。它是中國商務部為了提升中國產品的「國際形象、信譽與知名度」,首次以官方名義投放的商業廣告,以「中國製造」四字刻成的紅色印章為形象,底下是Made in China的英文。F1賽車在全球有六億觀眾,六億人可能看到這幅廣告。
官方推出國家形象廣告,台灣並不陌生。80年代末的「台灣精品」廣告,就是在向世界昭告,Made in Taiwan代表的是精緻、創新、價值與品牌,正式向過去粗製濫造代名詞的年代揮別。也因此,「中國製造」的廣告不僅是投石問路,而是中國意圖跨越舊形象、創造新歷史的軍令狀。
台灣看產創條例,關起門來當事者迷,透過兩岸對比,或有不同詮釋。中國是世界工廠,但生產的廉價商品在歐美已趨飽和,無法繼續扮演成長動力;向技術密集產業邁進是唯一出路,通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是當今中國戰略推進的「高地」,並積極以併購作為縮短技術差距的國家戰略。聯想買下IBM的筆電部門,吉利最近吃下瑞典VOLVO,中國「走出去」的企圖心由此可見。
當「中國製造」宣示著大陸產業向品質與價值靠攏時,台灣的產業定位和比較優勢何在,成了不能不焦慮的課題。台灣領先大陸的,只剩寥寥核心產業,其餘多處於激烈競爭、甚且漸漸失利的狀態。如今產創條例分別運用補助、資金與土地等手段,鼓勵企業創新,且一體降低營所稅,希望能使無論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服務業,都朝向知識經濟前進,擴大核心競爭力。目標能否達成尚有待考驗,但再不放手一搏就絕對來不及了。面對大陸急起直追,南韓更早已領先,台灣在吸引國際人才、自由化、法令鬆綁等問題上,還有太多改革不容蹉跎。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543210.shtml
(楨:又見<聯經內戰>。劉財經內閣時批專業傲慢、吳庶民內閣時又批民粹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版主回應
財經政策:須有中心思想 始有論述能量【聯合報╱社論 2010.04.18
《馬政府財經決策應當補課》三之三
在前兩天的社論中,我們指出馬政府財經決策的前後反覆、幕僚組成與運作的缺失;這些問題在過去兩年的諸多事例中一再出現,而在產創條例一事中更為凸顯。但是這些缺失,追根究柢,分明顯示了當前的財經決策背後,由於沒有中心思想,所以缺乏論述能量。
所謂的政策論述,是指描繪這個政策的目的、背景、策略、取擇選項、思考緣由等面向的細密陳述。論述其實是法案或政策的中心思想與理論基礎;基礎若紮實,一則能抵擋在野黨與輿論的批評,二則也不會在外界偶有雜音之下倉促搖擺。有充分論述基礎的政策,講出來就自然能夠說服別人,有如君子之德,具風行草偃之效。相反的,政策若是沒有論述基礎,則政府首長自己就像牆頭草,事前要拋出議題測風向,然後再看風向搓、喬,外人看起來就是在搖擺。
以此次產創條例補助企業雇用員工每人一萬元一事(產創廿條之一)為例,這件事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來想,都與「產業創新」扯不上干係,強行在此法案加上這個民粹討好條文,就不可能提出什麼論述基礎;其唯一的後果,就只有硬拗硬掰,兩三下就被外界批得體無完膚。再以前年十月政府原本想在金融海嘯期間緊急推出的證交稅減半徵收為例,這是所有了解最基本財經原理的人都會搖頭嘆息的荒謬政策,當然不可能找到什麼論述基礎,卻也是由馬總統親自對外宣布。當幕僚迫使總統一而再、再而三親自出面為具爭議性的財經專業事務背書,而這些裁定卻又中心思想搖擺、且找不到理論基礎,以至於破綻百出時,其對總統威信的傷損實難輕估。
今天台灣經濟的處境,是十分艱困的。往外看,我們有「謀我日亟」的中共,試圖用區域經濟的大口袋,使台灣的未來發展受到約制。往內看,我們有年年難以避免的天災威脅,需要有效率政府的因應。在財經面,行政院的六大新興產業在檯面上一群「事務官化」的政務官帶領之下,前景難卜。在社會結構面,快速老化的人口、貧富懸殊的社會、不斷飆高的都會房價,更令人忐忑不安。
我們在日前社論中已經提到,馬總統不是財經專才,一味複製以往「簡報/裁示」的會議模式,也不可能迅速得到什麼具有理論縱深的結論。馬總統要推出好的財經政策、提出紮實的政策論述,就須從強化財經幕僚開始做起。像產創條例這樣的法案,原則上應由財經部會提出中心論述,並化解質疑,未必需要總統兼黨主席親自出馬。如果財經閣員不能像楊志良那樣提出足以服人的說理,而是搖搖擺擺地「尊重立法院審議」,那麼這些閣員就該撤換,易之有擔當的首長。
馬總統如果要對格外關鍵的法案躬親上陣,那就更需要優秀的財經幕僚,也要花更多的時間做功課,對於法案的背景、理論、所有版本的利弊取捨,都要像歐巴馬對健保法案那樣熟悉。歐巴馬在國會、媒體、全美各種場合推銷其健保不下十數場,從來沒有一次出包,更沒有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輕易推銷任何一個政策。究其原因,就是歐巴馬對健保案不僅瞭然其論述,更在法案的精神面掌握到大方向。
但是馬政府的台灣經濟大方向究竟為何?國人實在摸不著頭緒。馬總統千萬不要以為競選時倉促討論的政策白皮書就是論述,也不要以為白皮書彙總起來就是方向。坦白說,那些離成熟的論述還遠得很,既不能在基本面起經濟之衰,也不能在操作面振總統之威。總之,我們既為總統流失的威信憂心,更為台灣流失的經濟機會焦急。
五月,在朱立倫副院長參選新北市之後,也許就有下一波的內閣改組。要挽救台灣經濟,就要提出紮紮實實的財經政策;而要提出好的政策,當然就要找到以楊志良為「低標」的財經政務官來擔綱。老天爺對馬總統是很優厚的,祂給總統四年的任期,但給台灣經濟的機會時間,卻沒有這麼久。找到具有論述能力的財經閣員,馬總統的財經闕漏才能補得起來。(系列刊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543995.shtml
另詳參本館:《搶救國庫》 台灣振興方案(三) 賦改會 聯經的農改內戰 《搶救國庫》 庶民經濟
阿楨
(楨:2010.03.09:太好笑了,明明是,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逼馬吳依民粹施政,反批馬吳搞民粹!)
不可以走…吳揆急電 楊志良鐵了心 【聯合報╱記者陳洛薇2010.03.09
衛生署昨天突然發布簡訊通知,署長楊志良將於下午四時舉行記者會,楊志良請辭消息馬上傳開,吳揆當時陪同馬英九總統與婦女代表茶敘,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遞紙條通知馬總統,馬獲悉後臉色相當凝重。
錯愕不已的吳揆急電楊志良強調,「都已經努力到這個時候了,不可以做這樣的決定。」他還向楊志良表示,「現在記者都在旁邊,我不能說假話」,除了電話慰留外,吳揆也要求楊志良一定要留下來,要求楊務必出席晚間六時的行政院簡報。
整整十幾分鐘,只見吳揆從會場外一路解釋,最後索性避開記者躲入廁所,但楊志良不為所動,吳揆此時只好以命令口吻連說三次「不可以!」並強調,「你四點鐘不必做這個動作好不好?不能講已經決定!怎麼能在這關鍵的時刻這樣啊?」
溫情沒用,命令無效,吳揆只能「曉以大義」,他說,國民黨國會席位有四分之三,「會輸給四分之一嗎?」何況政院提出的是合乎社會公義的案子;「努力已經快要成功,現在是最重要的階段,千萬不要走!」但仍無力回天。
吳揆昨晚六點半則照預定行程,召集健保費調整案會議,但楊志良未出席,顯示辭意堅定。黨政人士表示,楊志良閃辭,打亂吳揆布局,再次牽動敏感的內閣人事調整;若楊志良堅持離開,在接任人選難尋的情況下,恐怕又要請前署長葉金川推薦人選了。
江啟臣強調,吳揆從來沒有說一定要百分之七十五的民眾不調漲健保費,而是說在六成或七成民眾不調漲保費的基礎上,請衛生署再考慮及試算。
楊版專業罷官 凸顯理盲國會2010-03-09 中國時報 仇佩芬/特稿
庶民院長 別只想選舉用民粹治國 2010-03-09 中廣新聞/程平
死抱庶民鐵律 失去認真署長【聯合報2010.03.09胡顏/教(台北市)
別把名嘴秀當成庶民堂10-03-09 中時 劉彥甫,大學生 (楨:酩嘴政剋冥眾共犯
另詳參本館:楊志良辭職信(館長2010-01-01代擬)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468742
內閣改組! 庶民經濟 台灣人要騎那種馬?民粹亡台 民主與民粹 民可使由之
版主回應
「跟著感覺走」的民粹決策10-03-07工商時報社論(楨:孰令至之?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行政院長吳敦義上任後立即提出「庶民經濟」施政理念,並以「行動內閣」自期,希望藉此督促所屬相關部會迅速因應民意,減少民怨。吳內閣這種貼近庶民感受、有效紓解民眾不滿的用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此一政策方向落實於具體問題的解決時,必須兼顧最基本的專業、合理原則,不能淪為刻意政治操作。否則被民眾看破手腳,不僅爭取民意認同的目標達不到,反將遭致做秀、民粹之譏,從而造成減損政府威信的負面效果。最近發生的兩起案例,就凸顯這現象,值得吳內閣正視。
其一是面對立法委員有關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標售台北市公有土地帶動房地產價格飆漲的質詢,吳院長答覆時除了表示有所同感,並指示財政部應立即劃定國有土地的精華區域,馬上停止標售。吳揆關切房價過高引起民怨的問題,其用心當然可以理解,問題在於:造成房地產價格的大幅上揚,國有土地的標售是唯一原因嗎?要改善房價過高、紓解民怨,採取停止標售國有土地,就能達到目的嗎?
任何人都知道房地產價格的漲跌,基本上取決於市場供需。台北市、縣過去六年房價漲勢不歇,就是因為需求大於供給;相反地,中南部各大都會,由於供過於求,結果房地產不僅漲不起來,反而還呈現下滑現象。而台北市、縣的房地產所以需求較高,一方面源於最近幾年大眾運輸系統建設不斷進步,吸引更多人口進入居住,另方面則與市場游資氾濫,投資客不斷湧進具有密切關係。
事實上,由於兩岸關係緩和及遺贈稅率調降至10%等因素,去年流入台灣的熱錢即超過新台幣8,000億元以上。這些資金除了進出股市之外,房地產成為主要投資標的,也因而導致台北市部分精華地段房價不斷飆高。這些地段土地供給不可能增加,預期後市仍然看好的投資客持續搶買土地,自然出現國有地標售價格一再創新高的結果。
面對這種引起廣大民眾側目的不正常現象,政府應對之道,絕對不是停止標售國有土地就能產生效果,因為如此作為徒然減少土地供給,反而助長後市看漲的預期。正確對策,應從引導氾濫的游資進入有益經濟發展的產業投資著手,或是參考先進國家大城市既有做法,放寬容積率限制,藉此增加房地產供給量;此外,尚可配合積極採取抑制房地產需求的貨幣政策,諸如選擇性信用管制,甚至進一步研究針對房地產交易採取累進稅率。如此多管齊下,方能抑制不合理的房價飆漲。捨此不由,反而採取停止標售國有地、減少土地供給量,無異是本末倒置,表面上可以獲得尊重民意的口碑,其實卻是任由問題益趨嚴重,坐視資產泡沫化對我國經濟體質潛藏傷害的隱憂於不顧。
另一個例子是前不久發生的油品業者超收空污費爭議。根據媒體一則有關中油、台塑化兩家油品業者去年疑似超收新台幣13億7,000餘萬元空污費的報導,行政院在未瞭解真相的情況下,立即要求所屬部門查處,而經濟部長施顏祥明知詳情,卻在上級壓力下,以「有口講不清楚」,以及「既然有爭議」、「為回饋民眾」等空泛理由,指示中油立即將各類汽、柴油每公升各調降0.1元。
此問題若真涉及中油、台塑化於賣油過程中刻意超額收取代收代付的空污費,則已嚴重涉及法律責任的追究,非降價即能解決。事實卻是民國88年4月起,環保署已將空污費繳納義務人由原來的加油消費者,改為油品產銷或進口業者,原來的「代收代付」性質已經改變;同時,環保署亦於民國96年元月公告重新訂定空污費費率,採取汽、柴油分級收費,且以經濟誘因鼓勵業者生產低硫油品,期以減少車輛污染排放。中油、台塑化因此分別各自投入近90億元成本,將汽、柴油含硫量大幅降低,也因此得以適用較低標準繳納空污費;進一步精算結果,兩家業者並未從中獲取利益,反而還因投資脫硫設備增加不少支出。此一事實經濟部本應清楚向外界說明,反而採取鄉愿做法,以降低汽、柴油每公升一角的方式因應。這種置是非於不顧的施政模式,徒然加深民眾對中油、台塑化刻意藉機A錢的誤解,對行政院形象的提升也絲毫沒有任何助益。
以上兩例,都顯示行政部門正大步邁向「跟著感覺走」的道路,為討好虛無的民意,可以不顧專業、是非、常理,輕率作出粗糙的決策。所以如此做,顯然是基於選票考量,但殷鑑不遠,民進黨執政時代,也常常為討好民眾而採取諸如凍漲油價的政策,但最後還不是丟掉政權。吳內閣實應記取這種教訓,回歸符合正當、合理原則的施政之道。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10030700281,00.html
阿楨
庶民經濟部會抓嘸 吳揆痛批 報告全退2009-11-20 中國時報 江慧真
行政院長吳敦義提出「庶民經濟」概念,下令各部會提報「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不料,各單位昨天包山包海、鋪天蓋地提了兩百多案,讓吳揆看了傻眼,怒批是「面面俱到、卻面面不到!」除了退回要求重擬外,他也點名研考會,開放民眾票選「十大民怨」,徹底了解民眾到底在想什麼。
退案之後,吳敦義也訂出「月底交報告」的時間表。他認為,所謂「庶民經濟」概念,就是「除弊興利,消除民怨」,各單位不能把明年度的施政計畫,林林總總提上來就算完成;他責成每部會月底前端出三到五個「令人驚奇」、「符合全民期待」,足以打造旗艦計畫的方案。
吳揆舉例,「像我日前到東北角視察,這麼美的風光,其實可媲美地中海希臘般的風情,但到處都是破舊的民宅,父傳子、子傳孫,卻受限《發展觀光條例》限建規範,造成後代子孫不能開發,就會對政府有怨言!」吳揆當場問各部會首長,「為何公部門不能介入?」可採區段徵收或以地易地,來活化土地運用,讓破舊民宅與公部門結合後整建。
吳揆大談民怨之餘,政務委員尹啟銘也憤憤不平的說,之前他辭去經濟部長休息期間,有一天到便超商買報紙咖啡,「我車子才不過停在黃線三分鐘,出來就被拖吊!」他相信民眾一定更常碰到這些情形,委外拖吊業者專門在附近撿「軟柿子吃」。
吳揆再拋創意,以他三十多年監督政府和被監督的經驗,他認為,政府應該要多做便民服務,像台北市有「腳踏車甲地租,乙地還車」這類好服務,這單位應盡量往「法律鬆綁」層面思考。
吳揆發飆「退貨」後,官員面面相覷、神情嚴肅,距離吳揆下通牒的最後期限,只剩下短短十天。
前腳狠刮各部會,後腳前往勞委會察,就碰上民怨沸騰、激烈抗議的勞團,兩位台灣移工聯盟的成員衝破警方封鎖線,直接奔到吳揆面前,擋住他的去路,吳敦義立刻大聲制止隨扈,「不要拉她、讓她們說」,動手拉開隨扈,親自收下勞團陳情書。
吳揆聽取勞委會報告後坦言,主計處下周一將公布十月份失業率,綜合各項指標來看,「已聞到初春氣息」,但就業市場還沒有「欣欣向榮」的力道,十月份失業率「就算降也不會降太多」。
版主回應
十大民怨 房價過高排第一 【經濟日報╱記者陳亮諭 2009.12.01
行政院研考會發起網路民調「十大民怨」,昨(30)日凌晨零時截止投票,都會地區房價過高為榜首。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將採取區段徵收或土地重劃等方式,擬先在機場、捷運周邊施行,讓民眾可以便宜購屋。
新聞局長蘇俊賓說,隨民怨結果出爐,今(1)日將召開庶民經濟會議,經建會等相關部會將赴行政院報告。研考會副主委宋餘俠表示,網路民調的調查方式為每一項目有「正」、「反」兩種選項,同一選項有人認同選「正」,也有人不覺得如此,因此須謹慎解讀票選結果。
蘇俊賓昨天晚間表示,「十大民怨」公布後,各部會要調整或加強檢視現行政策;再者,依民怨反映的問題,做為未來政策規劃依據。而且民怨調查不限此次網路票選,會持續以不同型式運作。
吳揆昨天出席桃園第一航廈改善工程動工典禮時指出,房屋不多、地價貴,讓很多民眾「望屋興嘆」,政府擬透過區段徵收、土地重劃等方式,取得較寬闊且交通方便的土地,經民間業者競標或其他合理方式建屋。
例如以香港青衣站模式,可在機場捷運、台北都會區捷運的若干站做些規劃,便宜釋出讓在台北都會上班年輕人購屋。
社論-政府不能光靠民調施政2009-12-01 中國時報
吳內閣上台以來,從提出「庶民經濟」的新觀念、到轟轟烈烈的票選「十大民怨」,吳揆確實展現了強烈的個人風格,若從「親民」的角度而言,這些作法仍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如果要作為未來內閣的施政方向,則必然會出現偏差。
「口號施政」並非吳內閣首創;李登輝總統時代有「民之所怨、長在我心」,而「人民的小事情就是政府的大事情」,則更是宋楚瑜擔任省長時代、民間都琅琅上口的一句名言。從這些例子看起來,「口號施政」是否成功,關鍵在於政府施政是否貫徹。如果吳揆擔心政府麻木不仁、出現官僚惰性,確實可以用民調、票選的大動作,來動員、提醒行政部門,不管再有怎樣宏遠的大目標,政府一定要將民意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但是,施政口號不等同施政方針,吳內閣若依此網路民調來定出施政方向,從理論到技術都會出問題。
先就方法論的問題而言,即使十大民怨真能作為施政參考,則吳內閣的網路民調,已出現嚴重的偏差。因為,台灣上網人口至少有年齡及城鄉差距等問題,因此這僅有的四千票,並不能反映真正的民怨。如票選第一名的房價過高問題,基本上是北部都會現象,也因此,不少潛在的民怨,竟成為「十大民怨」中,沉默的一群。例如,民調看不到農村的問題;再如,台灣目前每八位新生兒就有一位是外配所生,但民調中也聽不到外配的聲音。民調看不到,但我們可以說,這些問題不存在、或不值得重視嗎?
比民調方法更嚴重的是本質問題,雖然有人說,執政就是每天進行公投,但是,有經驗的執政者都知道,不能靠民調治國。我們若檢視十大民怨的結果,就可看出端倪。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交通違規開單拖吊過嚴」排名第七大民怨,這樣的抱怨是否合理已有爭議,但是弔詭的是,「占用騎樓、道路及車位」又是第十大民怨,面對兩項互相矛盾、衝突的民怨,若全聽民調的,政府要如何施政?
另外,有些民怨則是不用民調,也是政府份內職務,例如,十大民怨高居第二名的電話及網路詐騙問題,即使未經民調,政府也該從犯罪統計了解問題之嚴重,連內政部長江宜樺自己都曾接到詐騙電話,民怨怎可能不深!電話詐騙問題和排名第九的食品衛生把關不嚴一樣,都是政府該為而不為,若還要經過民調才知道,只能說這樣的政府未免太麻木不仁。
再如,排名第三的求職不易及失業問題,以今年全年失業率接近百分之六、高居四小龍榜首的狀況,失業早就是嚴重的經濟問題,而高達六十萬人失業,代表有六十萬個家庭受衝擊,這已不是民怨,該形容為民哀,政府何須經過民調,才會了解失業問題的嚴重性。
當然,還有一類是政府管了,可能會有反效果的。例如都會地區房價過高問題,基本上是供需問題,因此是全球都會地區的普遍現象,但在台灣卻有嚴重的城鄉差距,若強力打壓,可能波及其他地區。事實上,即使吳揆想管,他也不見得有政策工具,因為利率政策是由央行負責;當然,吳揆未必不清楚,因此他提出的是增加供給的策略,不過,即使吳揆在捷運旁蓋平價住宅的政策,最後是否能逃過供需法則,真能在都會區提供平價住宅,也令人不敢樂觀。
更重要的,民調也許可以讓政府了解今天的民怨,但是,面對國家未來的發展,有能力的執政者,必須能有足夠的高度及廣度、及前瞻性,來定出中長程目標。就如吳揆所說,作為國家領導人,必須有前瞻、整合及創新三項能力,而這三項能力及視野,就不是靠「十大民怨」網路民調所能達成的。
阿楨
經濟民粹09-11-12中時短評(楨:霉體冥手酩嘴助民為虐!
立法院通過決議,要求九五無鉛汽油漲到三二.五元、超級柴油漲到二八元時,油價就該凍漲或多元吸收。雖然行政單位未必要遵從實施,但卻無可避免的對政府造成壓力。
民進黨執政後期,在國際油價大漲時,實施油電價凍漲政策,根據學者估算,電價凍漲讓國庫一年虧損增千億元,油價則近三百億元。這種油電價凍漲由國庫補貼,表面上是「苦民所苦」,實際上是逆向的所得重分配。用油電多的企業、富人,接受國庫的補貼最多。
現任政務委員、當年仍是能源學者的梁啟源就以「不公不義」形容凍漲政策。
此外,九成九能源靠進口的台灣,實在「不配」享有低價能源;價格上漲,才能抑制成長。油價前波高點時,全國用油量就明顯下滑。台灣一方面配合世界潮流,把課能源稅端到檯面,另一方面,又思以政府補貼方式維持低價能源,成為變相鼓勵用油。
政府是否要補貼油價問題,有點類似經濟學上的「公有地悲劇」,是一個「公庫悲劇」:補貼民眾、亂給津貼,受惠者統統拍手叫好,萬民歸心;瘦了公庫,公庫不會抗議、沒有投票權;學者的質疑,嘿,管他的。
曾任財長的許嘉棟說,台灣這幾年陷入「經濟民粹」中,電價管制就是其中之一,說得有理。國際油價如再漲,不知是否「庶民經濟」就要變「民粹經濟」?
版主回應
社論-從經濟專業沉淪到經濟民粹2009-11-16 中國時報
曾任央行副總裁的前財政部長許嘉棟在一場「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座談會上指出,台灣可能陷入「經濟民粹」泥淖中;他並以兩岸近十多年的發展比較,認為「台灣在經濟民粹下,走倒退路」。這番話確實點出若干問題;如果,台灣的經濟政策,不能由「經濟民粹」重返經濟專業,台灣經濟則可能在偏離專業的混亂中日益沉淪。
許嘉棟舉的例子,包括雙卡利率上限、油電價格管制、賦稅改革、肥貓議題等,都有經濟議題民粹化的傾向。這些議題,有發生在前朝政府任內,但也有屬現任政府任內,顯然,經濟民粹化不是某一黨派的「專利」,而是藍綠政府都有此傾向。而此現象,更顯示台灣社會已逐漸成為經濟民粹的溫床,經濟專業更受壓抑。
以此四大議題而言,油電價格管制的「不公不義」非常明顯,使用油電多者為企業與富人,油電價格凍漲形同以國庫補貼企業與富人,且更難落實節能目標。民進黨政府的油電凍漲,短短一年多概估讓國庫損失上千億元。雙卡利率上限,則是以銀行放高利貸為訴求,強要以法令訂定利率上限,既無視於銀行已是完全競爭市場,又違背以不同利率區隔貸款者還款能力與信用的授信原則,更違逆了利率自由化趨勢。賦稅改革,則在討好大眾的心態下,只見減稅不見加稅,讓政府稅收短徵數創新高。至於肥貓議題,則更是亂打一氣,甚至干涉到民間企業的給薪權利。
事實上,有「民粹」傾向之經濟政策還不止於此。為了討好各地方及不同族群的民眾,不顧專業的經濟效益評估,在各地廣蓋的「博物館」、客家文物館、甚至「國際機場」,最後都淪為蚊子館,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在經濟民粹下,導致的錯誤?
再放大來看,甚至對兩岸經貿與投資方面的管制限制,也帶有民粹性質。經濟專業上評估,即使從過去十多年兩岸產業的發展觀察,已明確看出限制國內企業赴大陸投資,其結果是讓企業逐步流失競爭力,但政府官員因為擔心本土基本教義派的批評與壓力,仍只願意採最「安全」的做法─即到實在擋不住、對岸相關產業與技術層次都已追上後,才可能開放。結果就是置台灣企業於險地,企業永遠無法搶得先機、永遠處在苦苦追趕的劣勢中。看到在大陸全力發展面板之際,經濟部還把台灣面板廠商「卡死」在島內,就知道這股力量的影響。
台灣經濟發展初期,政治上處次威權體制,經濟上則是專業掛帥。從尹仲容到李國鼎,甚至民主化之後的蕭萬長、江丙坤,都能在一個相對外界干擾較少的環境下,以經濟專業為依據做出決策。雖然民主化後的國民黨執政時期,面對更多壓力與干擾,但長期培養出的財經官僚團隊,仍能盡量讓經濟決策保有專業性。但到民進黨執政後,過多的政治與選舉利益考量,讓經濟專業逐步沉淪。
那麼,難道民主化後的台灣,只能眼看著經濟專業沉淪為經濟民粹嗎?未必!過去,財經決策官員只要秉持專業、提出政策,其它的壓力,就讓威權政體去頂吧。但現在的官員,在能提出經濟專業上的政策外,也要有對外界做政策說明與說服的能力,更要有承擔外界壓力的專業良知與擔當。事實上,去年劉內閣上台後,讓油電凍漲政策解凍的做法,就是一個相當正面的例子。
在經濟政策上,不能否認的是經濟專業與一般民眾易有距離,一個經濟政策可能會造成許多連續的影響;表面上的「得利」未必真的是得利。如油電凍漲,萬民喊萬歲,似乎每個民眾都受惠;但實質上則是讓低所得者補貼高所得者與企業,是典型的不公不義政策。再如雙卡利率訂上限,一句罵銀行「高利貸吸血鬼」,能得到多少民眾支持;但實際上以法律強制降低利率,可能讓更多「信用邊緣人」難以貸款周轉,更把這些人推向地下錢莊。
如果政府附和這些說法,無法把持專業,更無能力對外界做專業的說服,最後,經濟政策就真的淪為專業消跡、民粹當道。此一趨勢,值得台灣社會各界與政府警惕。
阿楨
日韓庶民經濟指標好轉2009-10-09 工商時報 蕭美惠
日本與南韓周四相偕公布庶民經濟指標,顯示國內景氣好轉,一般民眾的觀感改善,消費也增加了。
日本內閣府周四公佈景氣觀察者調查,9月景氣現狀擴散指數上升到43.1,高於8月的41.7,惟仍低於代表景氣擴張的50臨界點。景氣領先指標則比8月上升0.5個百分點,成為44.5。
日本內閣府自2001年8月以來便進行這項調查,訪查對象都是在第一線接觸消費者的銷售與製造業人員,包括計程車司機、飯店服務生和小吃店老闆等,總共訪問2050人。調查期間則是每個月25日到月底。
這些「景氣觀察者」會被要求以好到不好等5個等級,來給當月景氣打分數,
9月擴散指數上升的主因是9月下旬出現號稱「白銀周」的連休假期,對於提振國內消費有明顯作用。像是受訪的一名沖繩旅行社人員就表示,9月的來客人數是去年的3倍以上。另外,廣島和岡山等中國地區一家百貨店人員亦表示,連休假期加上全館打折,使得業績好轉。
另外,南韓企劃財政部周四公布初步數據顯示,南韓百貨公司9月銷售較一年前激增8.5%,為今年1月以來最快增速,當月的增幅達10.4%。另外,9月刷卡率較一年前成長14.7%,為2008年10月以來最快年增率,當時的年增率為15.2%。
報告表示,就強勁的初步數據來看,9月的消費品銷售預料也將恢復單月成長。8月的消費品銷售是比7月略減了0.3%。
另外,在強勁的機械進口與汽車銷售支撐下,9月資本投資亦可望比前月成長。
版主回應
庶民力量大 中油再降4角【聯合報╱記者陳洛薇 2010.02.10
吳敦義說,經濟部長施顏祥發現空汙費超收問題後,向他報告要降油價,這是正確行動。加上清境農場漲價喊停,顯示吳內閣快速回應民意,重視民怨的施政風格。
中油、台塑超收空汙費爭議昨天繼續發展,中油主動承認連「石油基金」也超收,因此今天凌晨起油價再降四角。台塑石化則今早開會決定是否跟進。
國內油價破天荒三天內調整三次。本周日漲三角,但周一宣布降一角,周二再宣布降四角,中油主管說,如果本周國際油價走跌,周五還可能再降。
中油昨天向經濟部報告,經全面檢討後,除了超收空汙費外,還發現自實施浮動油價機制以來,大約也超收逾五十四億元石油基金,因此今天起再降價四角。
經調查,中油自九十五年九月底實施浮動油價以來,總共有三年又三個月超收空汙費和石油基金,其中光是空汙費總計超收廿四點九億元。
石油基金是繳給能源局,稅率以進口原油價格依據不同的進口種類、煉製過程、汽柴油比例計算,中油認為太複雜,所以選擇最簡單的汽柴油成品油價格來計算,等於民眾大約每公升又多付了零點六角,三年多來也超收了廿九點四億元。
為了亡羊補牢,中油決定「一次全部吐出來」,空汙費降兩角、石油基金應降二點五角,但扣掉昨天已降的一角,因此今天起汽柴油再同步降四角。
別讓政院變成「客服中心」10-02-08 中時 仇佩芬(楨:怎做都罵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民眾最近看報紙,可能會有受寵若驚的感覺:為了不想讓開車族多交八塊錢,公路總局長引咎下台;困擾多時的收不到罰單問題,也確定獲得改善。行政院長吳敦義這一波「順民者昌」的戲劇作為,確實贏得輿論喝采,卻也讓官員心驚膽顫,擔心做與不做都可能順了姑意、逆了嫂意,揹負民怨之責而下台。
民意是什麼?吳敦義自己說過:民意如流水。選舉出身的吳敦義深知,要讓民意載舟而非覆舟,施政必須隨民意浪潮而行。然而民心向背沒有科學理論可供計算,有的只是媒體報導、政論節目引導輿論,政府就只好讓政治判斷凌駕政策專業,官、民一同陷入民意與民粹的混戰。
這種特徵最明顯呈現在兩岸相關政策。一名海陸高層透露,有別於過去先由主管機關提出專業報告,上呈行政院討論定案,再向總統府報告,現在程序完全不同。主管機關完成專業評估之後,先由府、院、黨高層共同討論,確定沒有政治風險,才回到行政院定案執行。 若府、黨高層認為政策可能讓在野黨有機會挑起政治爭議,或者引起輿論質疑,就必須退回各部會研擬「安全」的新案,甚至不予執行,直到確保「政治安全」。
官員認為,這樣的決策流程確實讓過去一年稍嫌急進的兩岸政策步調有所緩和,因此甚至有人建議,未來健保費調整或其他重大民生議題,也可以比照辦理。畢竟政策再好,若在執行時面臨政治力量阻撓,甚至換來民眾誤解,成效必將大打折扣。
但從部會專業立場來看,政策執行與否,更重要的是對國家建設或民眾生活的實際影響。官員舉例,就像交通建設或都市更新,眼下勢必引起政治爭端,長遠來看卻有利社會,做或不做?恐怕不能單純用「民怨」與否做為唯一指標,更應在政治和專業之間,尋找政策執行的「中道」。
衙門之內好修行,說的是執政目的在為民謀福,手段卻有可能犧牲少數人利益,利弊得失,存乎為政者一心。施政顧慮民眾感受,當然值得肯定,但是如果行政院變成百貨公司的「客服中心」,每天只顧著受理投訴,誰還有餘力思考長治久安的治國大計?
順民者昌 也不能民粹領導【聯合報╱張忠本/創投業2010.02.06
公路局調漲超商代收汽車燃料費,導致公路局長調職,事後吳院長還在院會中數落林局長的缺失。
吳院長強調「順民者昌,逆民者亡」的庶民政策,固然值得肯定。只是不要矯枉過正,讓民粹領導國政。以後石油漲價,油電價只准降,不准漲;健保費無論虧損多大,都不准調,否則就違逆民意。不要為了庶民經濟,罔顧台灣政府財政負債已超載嚴重,台灣國際競爭力評比已轉為負向之事實。
長年以來台灣朝野對峙,又有過多的選舉,兩黨無論誰執政都在政策買票,討好選民。津貼競相加碼,稅負、公用事業只跌不漲。討好的施政易作,長治久安的政策難為。作為負責的政治人物,不要只是跟著民粹走,應有導正風氣、領導民意的能耐。
另詳參本館:民粹亡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381843
全球自由經濟體最新排名 第1名是新加坡 香港落居第2 2023/09/20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最新發佈《世界經濟自由度2023年度報吿》,香港今年被新加坡以0.01分的些微差距超越,出現從1975年以來首度被擠下排名第一寶座,台灣則位居第11名。原因涉及北京干預,包含中國政府推出重大准入壁壘、外勞就業限制及增加營商成本等,導致香港的「監管」評分下跌0.25分。加上軍事干預法治程度上升,香港司法獨立和法院公正性的信心正被侵蝕,導致「法律制度和產權」下跌0.2分。
但這也引來港府反駁,稱香港是全球最開放和便利營商的地方之一,匯聚來自大陸和海外近9000家公司,足證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制度優勢,讓香港成為全球唯一融合國際優勢與中國優勢的經濟體,並對菲沙研究所指大陸在港施加新的重大進入壁壘、限制聘用外地勞動力以及增加營商成本等說法不符事實。
依據排名,新加坡以總評分8.56分排名第一,其次是香港、瑞士、紐西蘭、美國、愛爾蘭、丹麥、澳洲、英國和加拿大,台灣第11名,日本第20名,德國第23名,法國第47名,俄羅斯第104名,中國大陸則在111名。
回應
新加坡政治自由?台灣經濟自由?
西方的評審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