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楨
美國大選鳴槍 晶片戰術上膛 抗議台搶美生意 川普喊收保護費 2024/07/18 工商時報
在13日遭遇槍擊之前,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於6月25日受訪時表示,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業務,若是在今年總統大選勝出,台灣應該向美國支付保護費,美國多年來為台灣提供保護,台灣並未為美國做任何事。
相關新聞
科技股重傷!那指暴跌逾400點 輝達下殺6%、台積電狠摔7%
川普嗆收台灣保護費!最新2萬人投票網炸鍋:民進黨負責 2024/07/18 中時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接受媒體訪問認為台灣應該多付更多錢,換取美國的保護,他還稱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雙方之間過去友好關係,努力維持往好的方向走,雙方之間對於台海印太地區共同的責任,我們願意付出更多的責任,這是保障我們的安全。一份2萬人的最新網路民調顯示,有85%的民眾認為「川普講真話,美台關係要花錢買」,許多網友更是紛紛炸鍋留言表示「這是民進黨政府的責任,自己負責」、「100分的商人心態,勒索台灣=無底洞」,引發討論。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表示,「我覺得他(川普)真的會做的,就是賣武器吧!」
回應
同范女士這個塔綠班御用美國走狗過去不是都說美爹很挺民進黨的嗎?現在被美爹丟包,照樣硬拗到底,現在要死忠仔出來從軍抗中保台了??快看看1450敢不敢出征這垃圾!
阿楨
不甩美制裁 陸全新超級電腦揭秘 全國產晶片 2023/12/02 中時
在美國的科技制裁下,中國大陸揭示了一台正在打造的超級電腦:「神威.海洋之光」(Sunway OceanLight)超級電腦搭載了升級版的本土研發的晶片,性能僅次於全球最強大的──由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打造和運營的「前沿」(Frontier)超級電腦。
據《南華早報》(SCMP)2日報導,一位不具名的陸電腦科學家表示,神威.海洋之光目前並非中國最強大的超級電腦。但在11月中於美國丹佛舉行的全球超級計算大會SC23大會上公開了詳細信息後,給了外界一些關於中國大陸如何躲避美國制裁打造自家超級電腦的線索。
新的神威使用的本土研發的晶片雖然不如美國版本強大,但陸科學家增加了電腦中的核心數。雖然這會增加超級電腦的能耗、尺寸和運行成本。
儘管繞過美國制裁所需的手段有缺點,但仍然是一台快速且強大的機器。根據「HPL混合精度計算」基準,每秒為5 exaflops,遜於Frontier的9.95 exaflops,新神威擁有超過4100萬顆CPU,幾乎是Frontier的5倍數量。
新神威的計算效能方面也是相當領先的超級電腦,跟Frontier相比的時候也是,它可以在正常運作時,保持超過85%的峰值性能,位列所有異構系統──一種常見的超級電腦架構──中的最高,全球排名第2。
神威・海洋之光是神威。太湖之光的後繼者,由江蘇無錫的中國國家平行電腦工程暨技術研究中心開發。太湖之光曾經在全球超級電腦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2016年至2018年一直保持頂尖地位,但在最新排名中跌至第11名。
海洋之光得益於更強大的處理器支撐,即海洋之光SW26010 Pro CPU,這是太湖之光系統中使用的SW26010的升級版本,與後者相比,新版處理器在時序、指令集和記憶體頻寬方面均有所提升,性能增加了4倍。
據一位就職於中國大陸一所頂尖大學的科學家透露,中國大陸最強大的超級電腦尚未公開,其他超級電腦晶片也在開發中。
阿楨
普丁反殺拜登?缺晶片大哥出手救 連「中東密友」也爆賣俄 2023/03/03 中時
在美國制裁之下,低階晶片仍有管道流入俄羅斯,普丁有難不只大陸出手救,英媒金融時報披露,阿聯酋去(2022)年對俄羅斯電子零件出口成長逾7倍達2.83億美元,還向俄羅斯出口158架無人機,價值近60萬美元。拜登政府擔憂阿聯酋正成為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破口,並將具有軍事用途的零組件產品「再出口」給俄國。美英與歐盟官員上月連袂訪問阿聯酋,並說明西方對俄貿易制裁的範圍,同時要求阿國官員打擊涉嫌違反制裁的行為。
相關新聞資料
比爾蓋茲:美國無法阻止中國擁有晶片
澳洲智庫:中國多項關鍵技術研究超過美國 有能力獲關鍵突破
德媒稱中國公司助俄生產自殺式無人機 中方屢批言論抹黑
烏俄購中國民用無人機用於俄烏戰場
烏總統澤連斯基:俄打擊烏能源設施,烏度過了一個非常艱難的冬天
若中國援俄將祭出制裁 傳美正尋求盟國支持 (回應:美找誰當盟友誰就準備倒大黴,烏已幾近亡國滅種,台也正跳入美國點的火坑!)
美聯社民調:援烏支持率從去年五月60%下降到48%
俄烏衝突以來首次,美布林肯與俄拉夫羅夫2023-03-01 G20外長會議上短暫面談 (回應:俄一國居然撐住了與整個北約的消耗戰 ,美著急了)
阿楨
中美“狂飆”ChatGPT,一文讀懂超20家科技巨頭最新佈局
自2023年11月底以來,美國初創公司 OpenAI 發佈的人工智慧(AI)對話聊天機器人軟體ChatGPT,短短5天用戶就超100萬,兩個月突破1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類應用。
ChatGPT,既能夠寫詩歌、編代碼,還能創造劇本、幫你面試出題、發表論文,以及實現更廣泛的搜索服務等。
近日,OpenAl 宣佈試點ChatGPT付費版本,每月20美元。據鈦媒體App推算,整個ChatGPT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如果收費模式獲得成功,對於投資者而言,ChatGPT將是巨大的利潤前景。截止目前,全球約有250家ChatGPT及 AIGC 技術相關領域初創公司,2022年吸金超過26億美元。
如今,包括微軟、穀歌、百度、騰訊等國內外科技巨頭都紛紛佈局,加入到這場全球新一輪 AIGC 技術競賽,但同時也有部分上市企業尋求抬升股價而對外“蹭熱點”,引起A股、港股、美股相關股票多日震盪。
相關新聞資料
微軟財報成績糟糕,向OpenAI再投入數十億美元,AIGC能否解救陷入掙扎的美國科技巨頭?
中國TikTok 成2022年全球網站流量冠軍!擊敗Google、臉書
美皮尤研究:青少年捨棄臉書 改用YouTube及TikTok
美議員TIKTOK把短視頻叫“精神鴉片”
民進黨封殺小紅書抖音
阿楨
如何評價北大路風教授“中國晶片產業發展需要‘新舉國體制’”的觀點? 2023-01-17 觀察者網時評
回應
當我們的敵人已經在用國家力量壓制我們發展的時候,我們還在討論是否應該採用市場機制和敵人競爭是很蠢
半導體問題之所以難辦,主要在於全世界的ICT產業都是習慣了西方搭建的那個平臺,中國企業只要你還想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錢,你就不由自主地被人家限制。很多自主產業鏈弄出來的產品根本沒機會商用,不用自然就沒有機會提高了。這個的確需要國家來出面解決頂層設計問題,單個企業是沒有辦法對付這種大形勢的。
相關新聞
科技供應鏈分成美中兩大陣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2-06出席台積電美國新廠典禮時說全球化已死! 歐洲20國用中國5G,德用華為5G近六成:因為性價比高好用會上癮,華為專利收入連續兩年超過支付。華為突破美國圍堵EUV光刻新技術專利能生產7奈米晶片。中國面板全球第一,值得嗎?(回應:這1000億最終補貼給了中國人民,且帶動一個巨大產業,如沒補貼要多花多少採購成本?像晶片一樣面板禁運如何應對?) 中突破美禁運,小晶片(晶粒)4nm封裝開始量產。大陸發明專利有效量已居世界第一。阿里雲斬獲四項第一,美科技巨頭備受壓力。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廠2023年銷售額同比下降4%比2019年1.9%更糟。2023年全球晶片業又爆掉!兩大記憶體廠三星和海力存天數高達20周。 2022年5月韓對中出口半導體晶片134億美元進口149億美元。 全球記憶體掀10年最大自救潮:鎧俠(Kioxia)2022年10月起減產3成,三星、SK海力士等韓廠跟進。 美2022年10月升級長江存儲禁令。 Micron美光 2022年12月推出232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但長江存儲已量產。中國晶片2022進口(4580.2億個同比減13.2%/23107.8億元同比漲3%)出口(2303.8億個同比減10.8%/8511.5億元同比升8.1%)世界第一。
阿楨
張仲謀說全球化已死,其實是他狹隘的視野看不到全球而已 2022-12-17
回應
【本文來自《雁默:美國只是把台積電當寵物,還不讓它吃飽》評論區】
今天的台積電,靠臺灣人民和我大陸市場成就晶片奇跡,今台積電駕鶴西去,走就走唄!但我們得有個說法!以我大陸全球唯一最大晶片市場,我大陸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我大陸的全球最科學的體制機制,一個晶片產業必定功成業就。
轉一個我老師的觀點:“我並非瞧不起工程師,我只是瞧不起臺灣的美籍工程師。張仲謀說全球化已死,其實是他狹隘的視野看不到全球而已。本質上,是美國全球的霸權已死。全球化,正在深度進化。臺灣去中國化,其實是臺灣美分、日分想要美國化、日本化,恰恰是臺灣的去全球化,臺灣將成為新農村,一群悲催的工蟻而已。自甘為奴,不值得同情。”
回應
你老師情商不足,張忠謀說的全球化已死,指的就是政府強權干預企業產業鏈配製,逼迫台積電赴美設廠。台積電最理想的設廠地當然是來大陸,但是台政府限制差二代。
是美國不想全球化了。我們要堅持全球化,吸引全球到中國經營,新的世界新秩序正在建立中,全球化肯定打得過美國化。
我國光刻機發展怎麼樣了?2022-12-17
作為一個20年半導體老兵,01年從台積電fab3離職到大陸,2022年底上海微的smee將完成193nmArF准分子鐳射浸潤式光刻機的樣機,這對美荷asml售中光刻機談判。為什麼荷蘭誓死也要維護自己的利益,看看下張asm的2025年市場預估圖就知道怎一回事了。如果193nm ArF dry也不能賣中國,asml將達到一百台40億美金的銷售額。
回應
那時某機型據說換了渦扇10大面積趴窩,網上哀鴻遍野:有說材料不行得長時間試錯的;有碩研製思路走了彎路的;有說體制問題造成科研人員不思進取的;還有說等我們研製出來ws10,人家美國的更先進的什麼什麼發動機早就超我們兩三代了,根本沒意義…然後現在回頭再看,這些困難都基本被克服了。現在光刻機的研製也是這個調調。
阿楨
燈塔工廠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智造邁向新高度 2022-10-22 證券日報
輪船在海上航行,需要燈塔指明方向。在製造業轉型升級中,也需要燈塔工廠來傳播經驗,照亮數智化前行的道路。如今,燈塔工廠陣營不斷擴容,而我國燈塔工廠的數量已居全球之首。
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公佈新一期燈塔工廠名單,全球有11家新工廠被評為燈塔工廠,其中有5家工廠來自中國。至此,中國的燈塔工廠數量已經達到42家,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屬於A股上市公司或者關聯方的燈塔工廠數量超過20家,占到約半數。本次入圍的是寧德時代宜賓工廠、海爾青島工廠、美的順德工廠、三一重工長沙工廠和西部資料上海工廠。
燈塔工廠項目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與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合作開展遴選,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數位化製造”和“全球化4.0”的示範者,代表當今全球製造業領域智慧製造和數位化最高水準。
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印發《中國製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隨後多個配套政策和規劃陸續出臺,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在“十三五”時期,工信部等部門就遴選了305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案,推動了583個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專案建設,探索出網路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
在今年9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2022年度智慧製造試點示範行動的通知》,試點示範內容包括智慧製造優秀場景和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加快我國智慧製造產業的發展成為共識。
除了試點示範行動外,去年底,工信部、發改委等八部門發佈的《“十四五”智慧製造發展規劃》,闡明了如何推進製造業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位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應用智慧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位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基本實現智慧化。
2018年相關投資開始增多,融資事件達到163件,融資金額為486.43億元;2019年智慧製造領域融資數量152件,融資金額達234.05億元,較上年有所回落;2020年融資數量與金額較上年有所增加,融資金額為449.17億元;2021年市場融資事件繼續呈上升趨勢,融資數量達196件,融資金額為467.69億元。
提質增效
……..
阿楨
美日開發無EUV光刻機技術 ASML將更依賴中國市場 2022/11/08 中時 盧伯華
美國對中國晶片技術限制,這對中國而言可能為受限的晶片技術開闢了2條通道:一是加速研發無光刻機製造技術,二是新技術出現後,中國有更大的機會在這幾年內獲得先進製程光刻機。
美國禁令限制荷蘭艾斯摩爾(ASML)極紫外光(EUV)售給中國,同時也想勸服ASML不要再出售深紫外光(DUV)給中國,但ASML並未同意,今年又出口了23台290億美元,超過台韓的250億美元。中國上海微電子28nm光刻機穩定性不足,雖然用DUV還製造出7nm產品,但良率太低,無法商品化(楨:? 中芯不用EUV也能出貨7nm超過一年)。
美國美光已開始量產無需EUV的1β(1-beta)製造工藝,主要是ASML的EUV太貴,第1代1.2億美元,第2代4億美元。日本鎧俠也開發出無光刻機的NIL,已能應用於5nm製程生產。估計其他幾家記憶晶片製造廠如韓國三星、SK海力士也會跟進,中國的記憶晶片廠也有類似的突破性進展,芯盟科技已推出基於HITOC 技術的3D 4F² DRAM無光刻機工藝。
但未來經濟衰退的預期已經讓各大晶片製造商大幅削減資本支出,因5nm產能過剩台積電已關閉4台EUV光刻機,其他如Intel或三星也開始收縮產能,看來ASML只能寄望中國,而且時間緊迫,因為中國很可能幾年內會就趕上ASML目前的技術。至於如何繞過美國禁令,讓中國的需求來解決危局,ASML得傷不少腦筋。
相關新聞
中芯國際確實突破7nm 跨代速度甚至快過台積電
美晶片法案成效存疑 或反而加快中國半導體業國產化
艾斯摩爾持續擴充中國團隊 今年計劃招聘 200 餘新員工
阿楨
人才回歸!著名科學家顏寧宣佈 自美回陸任職
2022-11-01,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知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宣佈,即將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全職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學院由市政府設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不定編制,不定級別,實行社會化用人制度,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拜登報應來了?美國驚爆人才危機:大陸科學家掀回流潮 2022-10-21
中美關係漸趨對立,根據美國幾個著名大學調查,2021年至少1400名駐美華人科學家離開所任職的美國大學,轉投中國大學效力。表明美國政府的「中國行動計劃」政策阻礙了華裔科學家的研究和學術活動,引發了「寒蟬效應」。另一方面,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也持續下滑,赴美中國留學生人數,2015年占比超過4成,去年僅剩2成5,美中對抗勢必延續,加速兩國的學術脫鉤。
回應
美國沒讀過李斯的諫逐客書!自己斷送來自華人的人才
相關新聞
寒冬來了...亞馬遜等19家美國科技巨頭裁員4.4萬名「科技人」失業 2022-11-04
阿楨
日本旅遊狂走萬步都不累?內行曝原因:台灣真的廢到笑 2022/09/24 中時
台灣將在10月13日迎接「0+7」的檢疫模式,許多人迫不及待搶訂機票出國,而日前有網友表示,常聽聞去日本自由行「日走萬步不嫌累」,但在台灣就連到巷口都要騎機車,有內行人解釋,關鍵在台灣交通基礎建設缺乏人行道,甚至根本沒有,行人只能跟車子共用馬路。
回應
因為在日本沒有機車可以騎,坐計程車公車都很貴,只好走路
美國「晶片聯盟」圍攻大陸!日媒曝:考驗南韓忠誠度 2022/09/24 中時
日經亞洲報導,美國主導的「晶片四方聯盟」劍指大陸意味濃厚,但礙於台日韓各有顧慮,倡議提出一年多進度緩慢,初步會議仍未召開,細節無法敲定。
回應
機台與材料控制在美日手中,南韓敬酒不吃就吃罰酒了。
你自己奴才當得爽,可是人家有骨氣啊!你這隻得了軟骨病的綠龜,你主子把你踏平了你都會感謝的
考驗各國奴性度!
日經新聞:華為將組美國「黑名單」聯盟 最快年內復產成熟製程晶片 2022/09/23 中時 藍孝威
回應
是復仇者英雄聯盟
阿楨
矽谷科創能力衰退,患上政治依賴症 2022-09-08 環球時報 方興東
蘋果2022-09-08線上發佈新一代iPhone 14, 2011年約伯斯去世之後,幾乎每一次發佈會都會被吐槽缺乏創新,但是依然擋不住其收入一路飆升。十多年來,蘋果遭遇的唯一強勁對手,就是華為。美國政府直接出手,華為手機遭遇作業系統和晶片的極限打擊,目前,蘋果獨佔高端智慧手機的57%。
蘋果既代表了矽谷科技創新的境況與取向,也代表了美國高科技成功的巔峰。如今,因為科技戰,政治“反客為主”搶走了矽谷的風頭。最近美國通過520億美元“晶片法案”,是前所未有的雙刃劍。對於矽谷企業是一劑強心針,但它背棄了全球化、創新至上、市場至上的原則,永久性損害了公平競爭和創新引領的價值觀,其代價難以估量。
這種政治依賴症,對於信奉創新和市場的矽谷傳統來說,將構成致命衝擊。是矽谷創新文化的衰落導致美國衰落,還是美國衰落導致矽谷創新文化的衰落?值得我們繼續思考。(作者是互聯網口述歷史發起人、浙江大學公共外交和戰略傳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相關新聞
蘋果新手機iPhone 14與Globalstar、華為Mate 50與北斗衛星合作,競逐衛星通訊。
2021年中國手機市占華為29.2%,vivo第二15.4%,蘋果14.1%,OPPO第四13.6%,小米11.4%。
2022年全球Q1手機年減11%,三星市占第一24%,蘋果18%,小米13%,OPPO第四10%,vivo第五8%。
阿楨
美國發佈世界首台E級超算,全球超算競賽美國贏了嗎? 2022-06-01 環球時報
國際超算大會(ISC)5月30日在德國漢堡發佈TOP500榜單,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前沿”全球首台每秒浮點運算速度超過百億億次的超算,紐約時報稱,“前沿”讓美國在超算領域重新奪回了令人豔羨的世界第一,前十中,美國佔據了5席,而中佔兩席,第六的“神威•太湖之光”和第九的“天河二號”。
中國超算“排名下降”,真相到底如何
中國至少有“神威”、“天河三號”E級原型機和曙光E級原型機三個不同技術路線的原型機系統完成交付。《紐約時報》稱,中國去年已經研製出兩台E級超算,其運算速度超過了‘前沿’。由於全球超算TOP500榜單上表現突出的中國企業可能被美國列入黑名單、遭到更嚴厲的制裁,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中國企業不願意提交最新的超算數據。但即便面臨美國的打壓,中國上榜總數為173台,與上屆持平,而美國則從150台下降到126台。
阿楨
強尼戴普忍6年「為何能逆轉勝?」 網盤點原因 2022-06-02 聯合新聞網
美國男星強尼戴普(Johnny Deep)與前妻安珀赫德(Amber Heard)互控毀謗,這場「世紀官司」於台灣時間今(2)日凌晨3點半宣判,結果裁定強尼戴普獲勝,成功摘去「家暴男」污名。
兩人2015年互結連理,但2016年感情生變,安珀提出離婚並控訴強尼有家暴犯行,導致強尼影視事業重創,最後發展成兩人互控誹謗局面,6年後,強尼戴普終在今日獲得勝訴,法官裁定安珀需支付強尼1500萬美元(約4.37億台幣)。
這場世紀官司引起各界關注,早在官司結果出爐前,強尼戴普其實早就成功扳回正面聲量,如今再獲勝訴更令全球粉絲沸騰。台灣鄉民就在PTT發文「強尼贏的關鍵?」原PO認為這次勝訴要歸功於強尼的律師卡蜜兒(Camille Vasquez),「如果沒有她的質詢,安珀也不會承認那篇(毀謗強尼戴普家暴的文章)是她寫的,沒辦法還原當時現場狀況」。
也有人認為強尼自己本身就是勝訴關鍵,「沒家暴就是沒家暴」、「他自己啊,他真的沒家暴」、「強哥自己,沒有的事就是沒有」。
相關新聞
霍尊回應陳露被抓:等待法律還自己一個公正
此前,歌手霍尊與前女友陳露的糾紛引發社會關注,霍尊與家人已于8月下旬向上海警方報案,上海市公安局2021-12-22對陳某取保候審陳某。
回應
女方向男方討青春損失費=敲詐勒索?
自由戀愛關係,又不是買賣關係,不開心隨時可以分手,脅勒索錢財是違法行為。
這事一開始就是個局,霍尊真冤枉的。期待王力宏真相!
李靚蕾2021-12-23「到此為止」對無辜遭牽扯的人感到抱歉
阿楨
北京清大積體電路學院通過石墨烯控制二硫化鉬(MoS2)開關,實現世界最小柵長0.34奈米電晶體,發表於2022/03/15《自然》期刊。
阿楨
美撈起墜入南海的F35C 靠的是中國造潛水工作支持船 2022-03-04 環球網
美國第7艦隊3日發佈的消息顯示,1月24日在訓練中墜入南海的F-35C戰鬥機已經被成功打撈。公開報導顯示,此次美軍使用的海上深潛和打撈船隻由中國招商局重工建造。這並不是美軍在打撈墜機中首次使用中國建造的潛水工作支持船(DSCV)。
美歐制裁俄航太、軍工殺傷力有多大? 2022-03-04 環球時報
對西方制裁,俄停止向美供應RD-180火箭發動機,俄正實施進口替代,從中國進口。
英媒:去美元化 中俄都在增持黃金
英國Money Week網站2022-03-03文章:中國擁有的黃金幾乎肯定超過美國,過去幾十年,我們經常看到美國利用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而將其武器化的例子。對俄實施制裁以及將其從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逐出。
世界黃金儲備,美國以8134噸排名第1,德、義、法、俄和中分列2至6位。但中國的黃金儲備肯定遠高於官方資料。首先,過去10年中國黃金產量約占全球15%。2000年以來,約產6830噸,且保留在國內。中國還在非洲、南美和亞洲收購國外金礦資產。其次,中國還是最大進口國。2000年以來內地僅通過香港進口的黃金就超過6700噸,中國私人持有的珠寶黃金約為2500噸。
相關新聞
俄「去美元化」 不怕經濟制裁
加速去美元化中俄75%貿易放棄美元結算
普京:俄將從制裁中獲益。
新媒:美對俄“斷芯”,讓中國警醒應自給自足 2022-03-02 聯合早報
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對俄祭出一攬子經濟制裁,包括晶片,是對中企“晶片制裁”的翻版。俄七成的電腦和手機皆來自中國,制裁強化中俄關係,俄會求助於中芯等中企。
阿楨
地緣政治風險升 台積電首度招募政治學博士 2022-02-16聯合報
台積電過往徵才以理工科系人才為主,但近期卻在社群網站LinkedIn開出「商業情報分析」中高階職缺,工作內容為美中台關係研究、政治經濟學、市場趨勢報告,引發外界關注,目前已有逾百人報名。此外,台積電也開出一些暑假實習缺,向全世界誠徵政治系學生,除薪水外也會附來回機票,要吸引優質人才加入。
全球這波半導體技術保衛戰,迫使台積電必須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就連在國內的設廠地點都有「政治味」。台積電相繼宣布在美國、日本、大陸布局,背後考量除了客戶所需,設廠時機、地點、製程也與國際區域平衡連動;在台灣同樣面臨諸多政治盤算及角力,例如前往高雄和台中等地投資設廠,任何發言都要小心翼翼,也反映台積電面對內外政治干擾愈來愈明顯。
業者指出,從美中貿易衝突爆發之際,半導體就成為全球戰略產業,主因是部分半導體晶片具備軍事用途,中國大陸又投入大量資源鼓勵發展,引起美國高度關注。美方面展開一連串供應鏈調查,一面又通過晶片補助法案,吸引包括台積電、英特爾及三星擴大在美國投資。
在美國開出第一槍後,台積電由於技術領先全球,因而成為各國爭取合作首選,加上新冠疫情又衍生出半導體晶片缺貨潮,歐盟、日本甚至中國大陸等群起效尤,爭相發展半導體。台積電一再向全球喊出是「大家的晶圓代工廠」,想藉此化解地緣政治緊張升高的對立態勢,但事態發展順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說:「台積電將成兵家必爭之地」。
回應
說實話,一旦五納米甚至七納米不再被臺積三星壟斷,就是臺積一路跌倒的開始
護國神山狂吸人才 「荷蘭病」浮現 2022-02-16 聯合報
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人才荒,過去其實不僅僅是因為被大陸挖角,半導體產業過度向晶圓代工傾斜,也吸走多數人才。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示警,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紛紛投入晶圓代工業,已有所謂「荷蘭病」徵兆。
「荷蘭病」是「經濟學人」開創的名詞,用來描述荷蘭在一九六○年代過度仰賴能源產業發生的問題。那時,荷蘭在外海發現天然氣田,這個意外之財雖為荷蘭帶來大量出口收入,累積大量外匯,讓荷蘭盾大量升值,天然氣產業迅速發展也增加勞動力需求,使勞動成本提高。結果導致荷蘭其他產業出口競爭力下降,加速去工業化的現象,一度只有天然氣產業獨活。
阿楨
中國半導體產量加速趕超 2022-01-21 環球時報
“2021年半導體產量猛增33%,將使得中國在2024年的半導體產量或趕上韓國。”《朝鮮日報》19日的報導發出這樣感慨。2021年的中國半導體產能可能已經超越歐日,並在兩年之內趕超全球第二大韓國。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預測,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將從2020年的9%增長到2024年的17.4%,僅次於美韓。
2021年中國半導體積體電路(IC)產量達3594億片,比上年增長33.3%,是上一年16.2%的兩倍多,目標是2025年自給率提高到 70%。2021年,中國宣佈28個額外的工廠建設專案,投資額高達260億美元。
德國《經濟週刊》20日稱,面對美國的制裁,中國在晶片產業上大踩油門。五年前,中國銷售130億美元,占全球3.8%。2020年猛增30.8%至398億美元,全球9%,緊隨歐日之後。
2021年全球晶片銷售總規模為5838億美元,同比增長25.1%。2022年預計增長8.8%,達到601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製造商在2021年建造19座新的晶圓廠,並在2022年再建造10座,有15座是晶圓代工廠,月產能從3萬至22萬片晶圓不等。
ASML艾司摩爾CEO:中國獨立開發頂尖光刻機至少需要10年 2022/01/21 中時
ASML全球市佔率超過60%以上,3大設備出貨地分別是南韓(39%)、台灣(36%)、中國(17%)。
相關新聞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解決晶片卡脖子還有多遠?
林毅夫: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回應
中時這則報導並不完整,原來的報導中,那位CEO加了個但書,認為中國正在傾舉國之力推進晶片製造技術,所以不要把中國造不出光刻機說得太絕對,不要小看了中國人。
土共發展出來現在的光刻機需要10年,問題是10年後科技不會停滯不前早就不知道發展到哪去了。土共永遠在後面追趕!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光刻機是臺灣造的,原來自己也沒有核心技術,永遠是個搞代工的
目前矽片技術2025年左右就會到達極限了, 所以中國已經開始研發下一代晶片科技(碳納米管晶片)。這種技術不需要光刻機等現代科技。中國現在只是處於半導體臨時過渡期而已, 以中國當今的大量人才和資金, 十四五計畫後(2025年), 中國在半導體技術上超過美歐的機率是很大的。
不需要!張忠謀董說大陸五年趕上臺灣!德國之聲說大陸去年增二十八座晶片廠,占比超過台灣了!
阿楨
2016美對中經濟戰(貿易戰中小勝、科技戰小敗),美先禁台韓售中高階芯片、再逼台積電到美設廠並交出商業機密,試圖重奪半導體霸權。而中從19「863」計畫就未大力重視半導體、直至芯片進口額超過原油、2014才訂出2025芯片自主70%之計畫、但至2021才17%,習近平乃仿「戰機引擎國家隊」(三年解決了軍方「心臟病」故可造出大量三四代戰機、在日台防空識別區「自由航行」讓日台軍機疲於奔命),重組大陸半導體產業,想在三年內拿下十至二十幾奈米芯片的自主生產能力,至於占10%的高階芯片則另謀彎道超車、譬如以石墨希取代矽。 阿里和浙江國資2021/11/17以500億人民幣接手重組紫光。紫光重組2021-12-12北京智路接手,阿里為何出局?(回應:北京智路有國資背景。)
欲做大陸國產CPU第一股 海光信息申請登陸科創板 2022/01/12 旺報
海光本次IPO,5.06億股,擬募資91.48億人民幣,研發新一代處理器。海光CPU一號、二號已商業化,驗證三號,研發四號。
相關新聞
國產龍芯CPU歷史性跨越,打破ARM和英特爾壟斷,
國產CPU的6大品牌,3大路線對比:2018年中興、2019年華為事件之後,國產晶片火爆了起來。至2020年10月份,已有27萬晶片企業。
中科海光7nm Hygon x86 處理器2020年底上市
雖然超微AMD已表明不會將Zen 2或以後的微架構授權給中科海光,但海光已成立超過500人的研發團隊將現有Hygon x86處理器14nm製程移植至7nm,放棄GlobalFoundries改由TSMC或Samsung代工。 中國計劃2020年換掉30%非國產電腦,2021年再換掉50%、2022年換掉最後20%,此外,以本土作業系統取代 Microsoft Windows。
2021年第一季超微桌上型CPU市佔50.8%,超越英特爾的49.2%。不過,英特爾筆記仍佔83.2%。一旦超微完善其7奈米,2022年5奈米的Zen 4架構之後,這與英特爾不可能在2023年之前推出相當製程的產品是一大打擊。
2021年Q3筆電市場排名,聯想連續4個季度奪下冠軍,出貨量1530萬台,年增5%,市佔23%;惠普緊1430萬台,年減5%,市佔21%;戴爾1220萬台,年增50%,市佔18%。
阿楨
美國防部招標無人機挨轟:性能差還比中國貴8到14倍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內政部今年1月向拜登新政府提交的備忘錄中強調,由國防部招標、旨在替代中國產品的藍色無人機(Blue sUAVS)專案均價2100美元,相比中國產品貴了8到14倍;且由於設計問題,無法滿足內政部需求。如果只能使用五角大廈提供的產品,將導致美國內政部的態勢感知能力下降95%。
內政部擁有美國政府中規模最大的一支民用無人機機隊,廣泛用於山火、洪水預警與救災,野生動物、自然資源勘察與保護等工作。但是川普總統任上以國安為由,禁止中國無人機,內政部停飛了幾乎全部810架無人機,其中至少15%為大疆產品。此後,得到豁免,但不能從事監測野生動物等任務。內政部警告說,當前的狀態已幾乎不可能有效開展法律賦予的關鍵本職工作,比如為大片公共土地進行測量、保育等。
令美國尷尬的是,政府後來發現,藍色無人機的產品中至少4款的電路板等大量零件均產自中國。這份備忘錄反映出,美國在民用小型無人機領域,試圖擺脫中國技術的嘗試面臨重重困境。
不過,拜登政府仍未撤銷川普時期發佈的禁飛令,亦未將大疆公司移出實體清單。美國會也提出《美國安全無人機法案》,將要求政府從2023年起5年內禁止購買由中國生產或組裝的無人機。
回應
問題在於,對中斷供美台的半導體零組件后,大疆只能像華爲那樣一落千丈。
是台美高度依賴中國技術!5G半導體是華為設計,台積電按線路圖代工生產晶片!沒有華為5G通信技術,台積電沒晶片可代工!
相關新聞
華為以不受美限制的40奈米成熟製程生產OLED驅動IC晶片 台廠警戒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華為推出鴻蒙強調萬物互聯,挑戰iOS、Android
瑞典禁華為,愛立信二季度在華銷售額銳減六成.
至2020年底,中國線民達9.89億,5G超1.6億,全球占比89%。5G基站已建91.6萬個,占全球70%。
全球晶片荒創造中國新機遇,壓迫聯發科的中低階生存空間!
2021第2季小米擠下蘋果 躍手機全球二哥:三星市占19%、小米17%、蘋果14%、OPPO和Vivo都為10%。
劉鶴打赢中美貿易戰(2021年第1季出口美國同比增長62.7%) 領軍打晶片戰,將以28nm為新起點 14nm量產可望明年底實現
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阿楨
陸國產晶片將以28nm為新起點 14nm量產可望明年底實現 2021/06/22 中時
高階半導體晶片在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領域的重要商品,現在更成為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的關鍵項目。由於美方的技術出口限制,高階製程的晶片與設備都禁止向大陸出口,但中階晶片也因疫情而出現短缺現象。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資訊研究所所長溫曉君表示,大陸將不再一味追求高階製程,將採用退回策略,用成熟工藝滿足一般性晶片的需要,以28奈米奈米晶片為國產新起點,爭取在明年實現14奈米量產。
溫表示,14奈米製程及以上能夠滿足目前70%半導體需要,中端的5G晶片也都採用12奈米工藝。28奈米晶片技術已經非常成熟,10奈米以下則非常尖端,行業玩家只剩下金字塔尖的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居中的14奈米顯然成為了中堅力量,成為絕大多數中高端晶片的主要製程。2019年上半年半導體市場約2000億美元,其中,65%採用14奈米,25%採用10-12奈米,僅10%採用7奈米。
溫坦言,中國想要後發趕超則需要有足夠的決心,集聚資本、技術、人才、市場4大要素合力,才可能實現成功的趕超發展。他表示,隨著5G和AIoT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安防物聯網等領域各項產品日趨豐富,晶片也逐漸專注於針對特殊場景的優化,專用晶片即將迎來百花齊放的大爆發時代,也將讓14奈米製程的晶片擁有龐大的市場空間。
相關新聞
劉鶴主持陸第3代半導體突圍
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華為推出鴻蒙強調萬物互聯,挑戰iOS、Android
阿楨
陸哪些高科技超越美?美國防官員語驚四座 2019/10/31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防部創新實驗小組主任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星期二在一場有關管控對大陸技術轉讓研討會上說,中國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已經在領先了。
他舉例說,在高超音速領域,美國扮演追趕的角色;在人工智慧領域與人臉識別方面,大陸已經領先;在量子科技方面,大陸在2016年發射了第一個自製的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而在5G,看華為動作就知道;基因工程方面,美中沒有資料共用,但美國們使用大陸的基因測序設備,他們因此擁有更多美國人口的基因測序資料;在太空領域,大陸去年發射的衛星比美國更多。
布朗警告說,除了高超音速之外,其他幾個都是軍民兩用的領域。想像一下,如果中國大陸上述幾個關鍵領域制訂標準,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布朗不久前接受《華爾街日報》的訪問時列出一份大陸高科技領先美國的具體清單,其中包括5G、 移動通訊、加密貨幣、電子商務、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人臉識別、基因資料、高鐵、高超音速、無人機、移動通訊設備製造、量子通訊、太陽能、釷反應堆以及風能。他說,這還不是全部的名單。
布朗說,未來美中競爭的根本就是科技的競爭。中國2015年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上述幾個領域都在這個計畫內。
布朗認為,美國第一,加強監管以限制大陸獲得美國的技術,此外也要把美國的大陸理工科留學生設法留在美國。他指出,大陸學科技的學生數量是美國的10倍,美國大學裡25%的理工科學生來自大陸。第二,美國應該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擴大科技教育。
去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對新興技術採取新的管控措施,但是到目前為止,政府內部尚未對管控範圍達成共識。
相關新聞
美高超音速武器為何測試失敗 因關鍵設備高超聲速風洞+超級電腦不如中國
陸30馬赫風洞JF-22飆車 高超音速競賽領先西方數十年
7家陸超級電腦遭美封殺,拜登出殺手鐧原因曝光,能否卡死中國騰飛夢
回應
美國在2015年禁止英特爾向中國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出口晶片。中國當局之後投放更多資源,令研究繼續推進,2016年用中國自行設計的晶片,組建當時是全球最高效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電腦。
相關新聞
華為2021-06-03發布國產手機操作系統鴻蒙2.0 正式取代安卓
林毅夫2021-05-27在中國企業未來發展論壇會上表示,光刻機龍頭ASML總裁稱擔心,若不把光刻機賣給中國,3年後中國就會自己掌握這個技術。屆時,ASML恐要退出世界光刻機市場。
阿楨
德媒焦點:西方正複製中國模式 這是史上最悄無聲息的變革 2021-05-07 觀察者網
文章從上到下依然對中國制度抱有偏見,卻也難掩西方觀察人士對現狀的焦慮。施泰因加特形容,中國正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心臟起搏器。不論是否樂意,西方都需要從制度上做出回應。
文章稱,德國自由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在社會穩定器支撐下的自由經濟秩序,但那個時代正在衰落。當今的制度競爭中,西方國家沒有拒絕,而是以自身的“國家資本主義”來回應中國模式(中國商務部已駁斥所謂中國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中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五個特徵。
中央銀行所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央行的貨幣體系不僅支撐實體經濟,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將額外的資本推進市場迴圈。結果是,央行不僅可以刺激經濟,還可以擴大經濟(規模)。
曾經的福利國家正在改頭換面。在德國,養老金、長期護理、醫保與失業保險一度被專門與國家福利體制分離,作為一種相互保險。但如今,政府開始主動設置福利標準,結果是國家補貼的增長。整個福利體制也變得政治化。
國家正成為應對氣候問題,發展電動車、數位化的主要推手,比如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通過激勵項目、法律要求與公共投資來扶持這些新興領域的發展。其一方面也是因為,初創階段的企業創新實力不足。
國家持續借貸。不僅為公司制定法規,自身也越來越多地扮演參與者的角色。美國拜登政府剛剛通過了該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與教育計畫。2021年,美國國債規模預計達到29.3萬億美元,占GDP的133.64%。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西方正在學中國。這場無聲的制度變革背後的秘密榜樣,正是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加速創新的中國。中國的經濟增速多年來超過美國,令拜登印象深刻。他在參眾兩院發表國情咨文演講時表示,在與中國的制度競爭這一領域,將佔據自二戰以來美國政府預算的最高比例。
施稱,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的社會市場經濟(sozialen Marktwirtschaft),再到“有亞洲特色的干預資本主義”,這是西方所經歷過的最無聲的制度變革。
阿楨
連續畫餅失敗後,富士康將在美投資縮水80%以上 2021-04-21 觀察者網
赴威斯康辛州建百億液晶面板廠、誓言創造1.3萬就業崗位......富士康在特朗普執政時期不斷給美國畫餅,試圖換來當地數十億美元的天價減稅優惠。然而3年多時間過去,美國最高層已發生政黨輪替,郭台銘這項早已陷入窘境的投資計畫也隨即宣佈大幅縮水八成以上。
回應
當年就說了:一、美國基建不行、政策不行,這將導致連廠房都建起來;二、同時美國工人結構也不適合,富士康是需要大量工程、技工和普工的公司,而美國教育卻已沒這一塊;三、美國的供應鏈不行,IT製造需要大量的零配件,甚至是大量快速特製零件,在製造業空心化的美國,難!
這個項目就是美國重建工業體系的縮影,吹的時候震天響,真正實施一地雞毛,不是我烏鴉嘴,台積電那個項目也會是這樣。
阿楨
戰狼怒了 美封殺7家超級電腦企業 陸矢言報復 2021/04/09 中時
9日,美國商務部以「破壞軍事現代化的努力」為由,宣佈將7家中國大陸的超級電腦企業,列入「從事與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相悖活動的企業清單」之中;對此,陸外交部表示,儘管美國極力封鎖大陸超級電腦的技術,但大陸超級電腦卻逆境求生,憑著自主創新躍居全球龍頭寶座。美國的打壓無法阻止大陸科技的研發與進步,只會讓大陸更堅定自主創新的決定與意志。陸方會採取必要措施,來維護大陸企業的合法權益。
美炒作台積電為大陸造高超音速導彈晶片 台當局慌了 2021/04/09 觀察者網
美媒《華盛頓郵報》曾發文炒作,稱天津飛騰使用美國軟體設計晶片,説明中國軍方研發高超聲速導彈,並稱這些晶片是由中國臺灣的台積電代工。
台當局經濟部8日緊急回應稱,台積電很早以前就管控晶片出口物件,目前涉事兩家廠商都符合島內及國際規定。
回應
一看就是假消息,此晶片為28納米,包括北斗使用的,全部為國產。
笑死我了,DF17需要美國晶片技術支援?美國白癡自己沒有本事造就撒謊胡扯。
美國一直努力禁止世界各國賣最新技術機台和晶片給大陸,而美國也一直享受使用最高技術機台生產的晶片,結果世界前百大超級電腦,美國卻輸給了大陸。到底是美國研發人員智商不足以發揮最新科技效能呢,還是大陸研發人員智商太高將較低技術發揮到超越極限?
過去對中國的管制是鬆散的,中國很容易混過去。
你是不知道嗎,中國超算整個已經體系化的實現完全自主了
阿楨
英特爾重返代工重創台積電股價 11:05
英特爾2021/03/24宣布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座晶圓廠,並設立代工服務部門,衝擊台積電今天股價重挫新台幣18元。除英特爾外,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預期亞利桑那州將成為一個半導體產業聚落。
相關新聞
英特爾CEO專訪:太多芯片在亞洲製造讓人「不甚滿意」 - BBC
英特爾CPU大單恐落空,台積電後市怎看? 2021-01-25
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上週表示,直到 2023年多數產品依然會在自家生產。英特爾近年危機頻傳,不僅錯估市場需求,面臨14奈米產能不足,且10、7 奈米量產時程也相繼延宕。
晶片一路缺估到2023年 2021.02.08 中時摘要
1.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半導體需求成長幅度大於產能增加幅度的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恐延續到2023年。
2.由需求面來看,產能供不應求導因於去年到今年有三大趨勢同時發生,第一是4G加速轉向5G,5G手機矽含量與4G手機相較增加35%。第二是疫情引爆在家工作風潮,改變了生活習慣,帶動筆電出貨大幅成長。第三是去年第四季車用電子觸底反轉,導致現在車用晶片嚴重缺貨。
晶片缺貨引發各國對半導體生產積極投資,恐將導致未來市場崩跌 2021-03-28
為了擺脫東亞掌握全球80%晶片產能,各國政府開始用各項大規模補助計畫,美歐日本準備斥資數百億美元,中國2019年成立2019億美元的半導體投資基金,可能引發生產過剩造成市場崩盤的問題。
阿楨
回應
5納米晶片除了高性能手機使用外用途真的不多,電腦CPU,14納米甚至28納米晶片基本上都可以滿足。
我們搞晶片,就像當年搞兩彈一星,必須破釜沉舟!任何產業,僅僅是我們自己龐大的市場就能完全支撐,外人必須要看我們的臉色,
為什麼中國互聯網正在告別矽谷崇拜? 2021-04-04
一、中國互聯網已經成長出一大批在美國找不到對標的大型公司和創新模式
美團創業之初的概念是從Groupon開始的,但如今的美團早已橫跨外賣、團購、O2O、酒店、共用單車、線上旅遊等多個領域,在美找不到在模式和規模上能和美團對標的公司。同樣,位元組跳動、拼多多、快手、YY、陌陌、在美找不到。
而即便是在模式上可以對標的騰訊、阿里、微博、嗶哩嗶哩、知乎等公司,其實也在中國獨特的競爭格局中走出了很多極具特色的發展路徑。
在模式層面,中國互聯網也探索了多條具有本土特色的道路——社區團購、直播帶貨、共用單車、二維碼移動支付、主權數字貨幣,——在美國並沒有成功的先例。
即時送達的模式在中國而不是誕生在美國興起主要由於兩個原因:中國的城市人口密度足夠高,能容納足夠多的需求;中國的勞動力人口足夠便宜,能找到足夠多願意加入眾包的騎手。
二、中國互聯網的很多創新在反向輸出給美國互聯網
1.蘋果iOS14發佈的“App Clip”,本質上其實是微信小程式在某種意義上的翻版。
2.美國的共用滑板的廣泛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中國共用單車對這一模式的充分探索。
3.Facebook專門借鑒了Tik Tok推出對標產品Lasso,然而在美國本土被Tik Tok徹底碾壓。
4.WhatsApp等美國即時通訊工具也在事實上借鑒了微信。
5.最近大火的Clubhouse技術來自“聲網”,公司的創始人是YY曾經的首席技術官。
.......
中國互聯網也在印度、南美、東南亞、非洲等地被廣泛認可和借鑒——
1.Resellee是東南亞的拼多多;
2.IndiaMART被譽為印度的阿裡巴巴
3.Vskit是非洲版抖音;
4.StoneCo是南美的支付寶;
......
阿楨
日媒:事實證明 輕視中國的技術實力是個致命錯誤
《日本經濟新聞》2021-04-03《圍堵中國企業只會適得其反》摘編如下:
中國的產業如今已經站上了技術創新的高地。例如,在金融科技領域,歐美銀行在技術層面已經落後於中國的銀行。在從人工智慧、量子電腦到電動汽車、電子商務的各個領域,中國與歐美相比都毫不遜色,甚至在有些方面更勝一籌。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同中國合作嚴加限制。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對火星開始探測,還公佈了獨立的空間站建設計畫,這將威脅到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主導地位。
即便是在一些歐美仍然領先的行業,從某種程度上說優勢也不再那麼明顯了。
可以預見的是,受歐美實施制裁影響,中國未來會越發堅定確保技術獨立和優勢地位的信念。
歐美企業如果因為採取限制措施而喪失在中國獲取收益的機會,規模紅利就可能倒向中國。
拜登政府試圖打壓中國的技術創新,其他國家可能不得不在歐美和中國之間選邊站隊。
德媒:中美晶片之爭 中國絕非美國想像的無能為力
德國《商報》2021-04-02“晶片之爭,中國絕非無能為力。”儘管美國正試圖通過限制半導體對華出口讓中國屈服,但這一目的很難達到,因為美國相關產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由於未能獲得中國反壟斷部門的批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宣佈,已停止收購原日立集團旗下的國際電氣公司。美國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的計畫,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美國在晶片領域對華“卡脖子”不僅無法讓中國屈服,還會不斷刺激中國打造出自己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雖然這一過程需要時間,但在太陽能、火車以及汽車產業領域,中國已經證明了自己完全能夠迎頭趕上。
阿楨
陸半導體與造船優勢讓產業鏈大亮紅燈 美國會思對策 2021/03/12 中時
「Breaking Defense」10日報導,隨著華府愈來愈重視中國在諸如半導體、造船等數個關鍵領域的壟斷優勢,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涵蓋兩黨成員的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任務小組,正積極將研究報告寫入2022年國防預算中,以提高對國內產業供應鏈的支持。小組對於高科技與半導體製造中心,集中在台韓中,這次疫情讓美國產業鏈狂閃紅色警戒。2021年2月,拜登簽署行政命令,以審查美國在多個領域中的供應鏈,包括製藥、高能量電池與稀土。還要求國防部針對國防產業基地的潛在弱點,提供白宮研究報告,
回應
中國壟斷半導體?是最大市場那是沒錯,但都是40奈米~的低階芯片。
軍用芯片可靠性要求很高,仍用40奈米以上高度可靠製程!除非大牌旗艦型手機,還是14奈米甚至更低階(中芯早已量產14奈米,N+1製程也已研發完成,只是被卡在被美國抵制而無法購入EUV光刻機)。筆電不論多新都還是12奈米甚至更低階,車用晶片不論多新是都還是40-50奈米。現在全世界都把晶片當成戰略物資,那麼大陸只能全力奉陪到底了,很快就可以追趕甚至超越台灣。大陸也有自主研發的光刻機和蝕刻機等半導體製程設備,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10多年前就已達90奈米(28奈米預計今年推出),台積電用的就是上海微電子的設備。
相關新聞
美組科技民主聯盟 陸兩會反擊:十四五規劃科技自主與創新
中國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林毅夫:想卡中國晶片脖子只會加速中國進步,讓自己加速失去競爭優勢。
阿楨
中國航空發動機水準能排全球第幾?目前至少並列第4 2021/03/05 新浪
第一美國。GE和PW航發領先至少二十年。理由:F119/F135推重比10級的大推力發動機別國沒有實際服役的產品。
第二英國瘦死的駱駝,全靠一個羅羅撐著,民航RB211/Trent長期和GE9家族對抗,軍航EJ200也是推重比9級的中推。
第三俄羅斯苟延殘喘也是只瘦死的駱駝,就靠蘇聯家底度日了,新東西不多,對標F119的“產品”30還沒出來。
老四法國後勁不足。軍航就守著個8.5推重比的中推M88-2混日子。民航仗著CFM56、LEAP的底子還可在15噸級上風騷一把。
中國眼下並列第四,不過前景最看好。j20的軍航大推渦扇15一直“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渦扇10改進型也可以扛一扛。J31的推重比9以上的中推渦扇19要更神秘一些。民用航發就看C919的長江CJ1000了,而遠程寬體C929的CJ2000還在核心機試驗階段。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1-03-05/doc-ikftssaq1459818.shtml
相關新聞
印媒:殲20仍飽受發動機困擾 而印度LCA卻能用上美F404航發
回應
j20已用上了國產ws10c。而印度只能花大錢買發動機,還有臉說比中國強?
相關新聞
運20運輸疫苗2021-02-28直飛菲律賓的背後--用上了國產渦扇18一年內消滅五大詬病:數量多了;動力好了;使用不受限了; RVSM設備認證有了;加油/預警/…系列化發展有了。2023年可能安裝大涵道比渦扇20,將徹底解決國產大飛機的“心臟病”問題。
阿楨
陸十四五 拚科技自立自強 2021/03/06 工商時報
全國人大會議5日開幕,此次會議將審議「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草案,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成當中重點,AI、量子資訊和半導體則被列重點。雖未列出GDP增速具體目標,但要求保持合理區間,研發經費年均增長7%以上,數位經濟增加值要占GDP一成、高價值專利比例成長一倍等目標。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至65%、城鎮調查失業率5.5%內。
相關新聞
外媒:中國出人意料地設定了GDP增長目標
外媒解讀李克強總理GDP “溫和”增速6%“保守”、“謹慎”,認為可能超過8%。外媒報導兩會,塞進了自己的議程。
中國經濟永遠超不過美國?美華裔學者獨排眾議做驚人預測 2021/03/05 中時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發表《美國對華政策的未來——對拜登政府的建議》中引用華裔學者易富賢的研究,表示中國人口的轉折點出現在2012年,經濟成長也在同一年減速,不只2028年超越不了美國,反而會在2035年速低於美國。
歐日曾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但由於落入老齡化陷阱,然後重新回到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國生育率1991年已低於美國,2000年比日德希葡義還低,所以,人均GDP不可能達到美國的50%。
回應
美國人均GDP6萬7千美金,為何一般人過得那麼辛苦!
那可以叫美國不要整天像瘋狗一樣亂吠中國威脅論了嗎,別整天對中國沒事亂搞什麼貿易戰科技戰宣傳戰。
本文只是多年前中國崩潰論的變種版,內容雖略有不同,但還是先畫靶再找理由,聽起來是很有理,但其實只是一種心靈毒湯自我安慰的幻想。
阿楨
賴岳謙:“窮台”真是促統良方嗎? 2021-03-03
觀察者網:您認為大陸暫停進口臺灣鳳梨,能否對民進黨起到警告效果?
賴:今天是鳳梨,明天是蓮霧,後天可能就是3C產品零部件了,這裡的想像空間就大了。2020年臺灣出口3452.76億美元,進口2864.86億,若扣除陸港的貿易順差866.73億,10年外匯存底就會用光,臺灣的GDP一定會是負增長。
觀:不少臺灣網友,建議斷供晶片“反制”大陸。這有可操作性嗎?
賴:國際並不是沒有替代品,台積電不供應,韓國三星一定會開心到不行,日本也推動其半導體產業重新復活。
觀:因為 台獨”勢力的攪渾,即使經濟上再怎麼“窮台”,臺灣依舊不大可能順利回歸?
賴:對的,其實大陸目前的手腕就已經很高明了,如果你民進黨屢教不改,那我就一個制裁接一個制裁地來。你民進黨內部要是一直借此操弄民粹,到最後貿然宣佈“臺灣獨立”,那就是大陸動手的時候了,正好也能師出有名;如果你民進黨龜縮了,越來越正常,甚至尋求跟中國大陸和解,那就能讓大家看到民進黨實則外強中乾,操弄“台獨”原是假議題。
回應
身為生在台灣的中國人,我必須沉痛地說,台灣媒體長期被民進黨收編;配合扭曲的皇民史觀教育,誠然窮台不足以翻轉台灣民心,但能讓台灣人喪失經濟動能與心理優越。
建立排除中國的供應鏈,這是癡心妄想 2021-03-03 環球時報社評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對半導體在內的4項關鍵產品的全球供應鏈進行審查,建立將中國排除在外的上述供應鏈。
這是華盛頓的癡心妄想。全球已經形成共同市場,中國製造業的利益與各方利益息息相關,特朗普政府在過去幾年使出了吃奶力氣打擊中國的國際貿易,但中國的國際貿易占全球份額不降反升。
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國不會任由攻擊者下手,誰攻擊了我們,都要準備付出代價。中國一直很克制,但誰都看得明白,這個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並非赤手空拳。
阿楨
不能坐視台灣經濟荷蘭病惡化 2021/02/20 中時社論
2020年台灣在全球新冠肺炎肆虐下,經濟表現亮麗,GDP成長率達2.98%,主計總處20日上修今年成長率至4.64%,主要原因是出口中國暢旺。去年出口成長率達4.9%,台灣經濟表現優於亞洲主要競爭對手,但亮麗表象下卻潛藏危機:鋼鐵-14.6%、鋼鐵製品-9.7%、有機化學-19.8%、礦物燃料等-51.7%、人造纖維等-24.8%、針織品-18.4%、無機化學品等-15.4%、紙和紙製品-9.7%(上述產業出口都在10億美元以上);加工之紡織物-21.4%、人造纖維棉-23.0%、精油、化妝品或盥洗品-20.0%、澱粉酵素等-11.9%、雜項物品-16.6%、各種織物-21.6%、圖書、印刷品和設計圖樣等-10.7%、針織衣著及附屬品-20.9%、皮革製品及手提袋等-17.3%、鞋類-17.1%、樂器及零附件-23.1%、木及木製品-13.1%、鐘錶及零件-10.9%(1億-10億美元)。這些傳統產業出口衰退的程度簡直令人怵目驚心,已經不是去年全球經濟負成長3.5%。
相關新聞
應對科技戰 習近平強調科技自立
拜登視訊G7揭示「美國回來了」:準備與中國長期戰略競爭,不過,歐對美「說走就走,說回來就回來」的做法已有反感。
拚經濟優先 G7峰會迴避大陸問題
今年經濟大好? 調查:民眾感受有落差 2021-02-21 聯合報
主計總處大幅上修2021經濟成長率預估至4.4%,創七年來新高,也高於金融機構預期。據國泰金昨公布最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民眾預期值為3%。
科技業目前占台灣出口比重近六成、占GDP約三成,去年某些大環境特定因素推升科技業表現,如遠距工作的需求,因貿易戰而來的科技產品急單,及企業在解封後重建庫存的「預防性」訂單,上述情境在今年重演的可能性偏低,考驗著科技業如何維持成長動能,必須持續留意對今年台灣經濟的影響。
另外,日前央行理事憂心,台灣因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出口暢旺,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使新台幣強勢升值,恐不利其他產業發展,恐出現「荷蘭病」(天然氣出口巨幅擴增使荷蘭幣大升,導致傳產喪失國際競爭力,加速去工業化)。
阿楨
車用晶片為何大缺貨,會持續多久? 2021-01-12 天下
福特宣布肯塔基州廠停工一週,原因是晶片短缺,從螢幕到傳輸用的晶片供應都發生嚴重缺貨,汽車產量受到挑戰,復甦前景從美國沿海車廠開始一片黯淡。
其它像本田、飛雅特克萊斯勒等車廠也面臨到同樣的窘境,開始減少部分車款的生產。
本田汽車的北美供應商表示本週大概減產了2200台車,比原來預計的少了5分之1。本田表示還在評估相關的影響。
全球車廠才試著要從疫情的衰退中爬起來,現在又遇上缺料危機。
原因還是跟疫情相關,稍早因為疫情衝擊銷售,讓汽車業砍了晶片的訂單,結果現在車市反彈超乎預期的快,反而面臨晶片短缺的情況。又要跟消費電子搶貨,當全世界的人大多時間都被困在家中,使用3C產品,全球的晶片產業努力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近年來汽車業已經成為晶片的主要客戶,媲美個人電子。隨著愈來愈多新款汽車升級,車用更大的面板和更快的運算能力,以汽車為載體充分展現數位科技,也讓車用晶片的需求不斷上升。(看更多:「就像iPhone」又炫又實用!特斯拉6大優點,這3種人適合開)
分析師表示,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的趨勢,也讓軟體系統的重要性更加被放大。
多數的車至少有40種不同的晶片,更高階的車款甚至會用到150種,「就算只是少了一種,你也無法發貨,」
上個月開始晶片缺貨的情況就已經陸續發生,福斯因此表示第一季在中國、歐洲和北美都將減產。
通用汽車在上個月也寄信給供應商,要求他們快速採取行動,囤貨以防止短缺。不過通用汽車發言人表示,目前生產量並沒有受到影響。
全球的半導體缺貨潮為汽車業帶來了挑戰,汽車業做為製造業的龍頭產業,「這可能對就業和經濟帶來連鎖反應,」福特在聲明中指出。
豐田汽車發言人也表示,預計晶片缺貨的情況將會持續到春天。
相關新聞
全球汽車缺芯陸芯片產業衝刺
汽車產業搶晶片,智慧型手機恐斷糧
全球汽車業晶片大缺貨傳美、歐找上台灣求助
台積電車用芯片猛漲價15%!聯電跟進!
阿楨
選舉人團12-16投票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川普努力抵制中國貨,美民眾爆買中國貨11月年增46% . 中掀關稅貿易戰2020-12-01澳貿易部長提告WTO但也直言撤銷是否都由中方決定 澳洲11月商品貿易順差創兩年新低. 英國脫歐協議歐盟成員國批准2021-01-01暫時生效. 非洲中國自由貿易區2021-01-04綫上啟動儀式舉行. 川普稱對中貿易戰「容易獲勝」失算:2019年對中貿易赤字2870億美元仍高於2016的2540億,中只完成1720億協議購買量的51%;美關稅僅打擊0.3%中GDP,關稅導致美消費者損失168億;生產從移回美府也未成功,3/4美商不打算移回,美對直接投資從2016年129億增至2019年133億,美「鐵鏽帶」也未因貿易戰受益。美媒:僅技術封殺有效,但也促中追求科技自主(回應:也沒用!)。
阿楨
iPhone銷售同比下滑21%至264.4億美元滑21%至264.4億美,大中華營收銳減29%至79億美元,蘋果股價10-29重挫逾5%. 華為Q1-Q3收入同比增長9.9%同比增長9.9%6713億元,Q2手機出貨世界第一5,580萬台打敗三星的5,370萬台, 華為Q3手機被三星反超,小米首次擊敗蘋果進入全球前三. 華為11-17宣佈以152億美元出售「榮耀」平價手機給深圳集團,將重心放在旗艦機,此舉意味美國總統換人,華為也無法解禁。禁用中國APP後 印媒:中國手機在印銷量不降反升. 川普2021-01-05禁支付寶、微信交易和QQ錢包
中國GDP第2季V型反彈11.5%不受貿易戰影響出口美國反彈,全球GDP陷入空前萎縮:印度-23.9%,英國-20.4%,西班牙-18.5%,法國-13.8%,義大利-12.4%,德國-10.1%,美國-9.5%,日本-7.8%. 美股三連跌3日內跌去10%市值09-08特斯拉暴跌21.1%創下最大單日跌幅. 暴跌31.4%!美國商務部09-30確認二季度實際GDP創史上最大31.4%跌幅。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防疫封鎖緊箍咒 歐美股2020/10/28全倒!道瓊血崩943點 創7月底以來新低. 美10-30單日確診破10萬,歐洲第二波疫情再度成為全球震中,福奇:美國還是第一波的餘波. 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8月進出口增長6%,對美貿易僅減少0.4%. 莫迪說要“自力更生”8月印對中進口從13.7%升至18.3%,蔡英文說要“台商回台” 8月出口大陸佔46.39%創新高. 機構及專家預估2021年中國GDP衝增8% 扮全球發動機. 美國阻止不了中國主導,11/15誕生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涵蓋逾3成人口及貿易額. 對抗美國保護主義,中歐領導人12-31宣佈完成中歐投資協定, RCEP後另一破拜登「聯盟制中」策略. 惠譽12-09報告:中國抗疫成功2021年GDP將增長8%,高於9月預測的7.7%,遠超增長潛力5.5%的估計。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2-10新預測: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復蘇速度不同,中GDP超美2036年提前2028年。 林毅夫08-21中國GDP有8%的增長潛力,今年5.3%.(回應:2012年林毅夫:未來20年中國GDP速可達8%,結果是2012年後沒一年達到8%).中國2020年GDP逆勢增長2.3%!
阿楨
美國科技股慘遭拋售 道瓊09/04狂瀉807點 納指跌近5% 原因:基本面跟不上股價+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回應:中國5G技術與專利均獨占鰲頭,美國打壓無效,陸股5G指數EPS成長超過3成狂勝全球科技指數) 美國09-20起下架在美TikTok和微信 (回應:美不會禁在美以外的公司用微信。 美不禁中可幫著禁) 美國法官09-20緊急叫停政府WeChat禁令. 封殺前夕!川普批准甲骨文和TikTok協議續在美國營運。 報復微信等中企被禁,中國公佈09 -19不可靠實體清單. 中國出口管制法12-01實施 反制美國科技輸出上圍堵中國。聯合國大資料中心落腳浙江,中國順利入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回應:聯合國已被中共收買,腐敗透頂,未來有2個聯合國,美團玩不帶你們這些落後國家玩了. 臺灣爛民粹式民主成功顏色革命美日歐澳傳統式民主,臺灣南波萬不是吹的!) 世貿組織2020-10-28提名首位非洲領導人,只有美國一國反對. 華為"芯"希望!美不只放行超微?英特爾… (回應:臺韓禁售,只能美企銷售,美國優先呵. 台積電:爸爸,你不愛我了嗎? 一頓操作,原來是想獨霸華為供應商的市場。) 華為09-21聯合英特爾發佈X86架構新款伺服器(回應:兩條腿走路,內外雙修。) 美打壓華為 復活(楨:?)中國製造2025(回應:大國崛起只做不說。) 美對華為開小門,是想阻止中國製造業2025半導體本土化,而中國正積極減少採用美製設備,從現行30%提高到70%。中國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教育部2020-09-30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增設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的碩博士學位. 首個“晶片大學” 南京積體電路大學2020-10-22成立. 金融時報:北京成功疫情管理和經濟韌性 加劇中美緊張. 中國透過擴大對外開放來應對美國的科技封鎖09-21新增3自貿區. 受到美國科技股領跌和道瓊指數大跌逾500點衝擊,台股09/24盤中狂殺超過300點,而台積電狂瀉9.5元(2.19%)最低來到424元,儘管「護國神山」成為指數殺盤元兇,仍有不少投資人等著撿便宜,但專家提醒,目前別急著進場,小心被割韭菜。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中興10-11稱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中芯7nm制程取得突破)禁運時自給率幾乎為零。荷蘭ASML說10-14從對華出口DUV光刻機無需美國許可(回應:哪可繞開美國技術?) . 華為暫停支付高通18億美元,直到高通重新供貨!中芯完全國產28nm晶片供應鏈2年成熟!
阿楨
捷克世界報業05-28新冠疫情全球經濟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美國2020年財政赤字將達3.7萬億美元,占GDP的17.9%。中國主要是對企業和居民家庭實施減稅降費,財政赤字只略增到GDP的3.6%(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困難凸顯,財政收支矛盾加劇,1至4月財政收入下降14.5%,因而需要通過財政赤字。至2019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21.31萬億元,債務率為82.9%,低於國際警戒標準。加上中央政府債務16.8萬億元,全國負債率(債務餘額/GDP)為38.5%,低於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準。2019世界負債國排名:日本第一高達253%,美國負債最多22萬億美元,負債率110.4%,世界第5). 美聯儲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但人民銀行更傾向于要商業銀行向企業和地方政府發放貸款。儘管採取了大規模刺激措施,但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GDP下降39.6%,這凸顯大多數貨幣和財政政策只能解決暫時的現金流問題。世界需要的是改造後疫情時代的商業和就業模式,中國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人大會議上,沒有設定今年的GDP目標。政策鬆綁“地攤經濟”保民生穩就業. 李克強倡地攤經濟或撐出5000萬人就業. IMF預2020年全球GDP增速-4.9%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僅中國正成長1%(美-8.0%、法-12.5%、義-12.8%、英-10.2%、日-5.8%). 美過早重開確診暴增06-24道瓊大跌710點. 滬指07-06漲6%創2年半新高:央視《新聞聯播》中國情防疫出色. 川普05-30取消香港特殊待遇,港府回應「獨立關稅區是國家給的」跟美無關,2019年港美貨物貿易5170億港元(佔港貨貿的6.2%),港出口美只37億,美賺取順差超過2千億港元。
美示威惡化疫情22州確診飆升,28州未依CDC規定通報可能染疫病例,當中逾半州疫情升高。美國確診200萬死11.2萬,預計9月再有10萬死,美財長即使二次暴發也不再關閉經濟, 擔憂二次爆發,美股道瓊06-11下跌1861點. 美2020年2季GDP萎縮33%史上最慘。疫情拖垮選情 川普反中牌失靈。中/美2020/07/21互關休士頓/成都總領館,誰的戰損更大?成都領事館是美國搜集新疆、西藏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遠東情報站,具有較強的戰略安全性質。近年來,很多關於少數民族地區扭曲中國治理真相的“顏色革命”資訊資料,均系美駐成都領館通過其管道收集。相較於美駐上海廣州總領館,關閉成都領館對中方在經貿活動和交流中的影響較少。
阿楨
傳列美貿易黑名單 中芯09-05從未涉軍事應用(回應:上黑名單是因違法嗎?是因姓中!想弄死中國而已. 中國也可以學樣列波音等美企黑名單. ) 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憂新冠疫情衝擊經濟01-28美股道瓊跌逾450點,世衛02-24中病例兩周降80%,韓日義大利伊朗疫情連環爆,全球股崩,原油銅鐵礦等大宗商品也慘遭血洗,美股道瓊狂瀉900點一周崩跌4,000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道指11年最大單日跌幅03-09崩逾2000點,川普祭歐洲遊禁令03-12道瓊再創史上最大跌點崩跌2352點陸股很強悍跌1.23%,川普砸1兆美元每人發1000元救經濟無效03-18美股再度暴跌1300點3年來首度低於2萬點,Fed無上限購債美股03-23仍跌,紐交所空蕩蕩改採全面電子交易(回應:無限印錢美金還有價值嗎?) . 美股2020年Q1跌33%,股神巴菲特的控股公司波克夏虧497.5億美元。
OPEC+俄沙瓦解03-10油價40美元!下探20美元?打算毀了美國頁岩油?油價03-17跌破30美元大量中國油輪直撲中東(回應:原油白菜價抓緊時間用人民幣貯藏啊!) 原油庫存多到沒地方擺"負油價"成真..美一周關閉66座油井,美原油期貨04-20大跌20%摜破15美元創21年來新低,美原油04-21暴跌39%美股重挫592點.
美國2.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畫04-09美債破24萬億美元(2020年美預算赤字增至2.4萬億占GDP的11.2%)海外央行與機構撤資 美聯儲成最大買單者 (回應:還是用人民幣結算吧,是時候減持美債了. 說的到輕巧,啥是優質資產呢? 避免被美元放水買單的唯一辦法就是擺脫美元結算。) 何美國經濟崩、股市卻漲?克魯曼:當前美股與實質經濟脫節,利率低、債券報酬率低,投資人沒更好投資去處。企業對投資裹足不前,寧可買回自家股票。
阿楨
流氓國家赤裸裸的搶劫抖音的幕後黑手微軟/臉書現形了. 糜國東禁西關南制北裁,好像毛共再世,可以推動三反五反、人民公社、大躍進,以便趕上進步的中國。 美政商強買TikTok像極了紐約芝加哥黑手黨的行事作風. ) 抖音08-24起訴特朗普政府。TikTok字節跳動08-30嚴守《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禁止出口演算法技術. 國務院08-04印發《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政策,大力培育積體電路和軟體企業。國務院:晶片自給率2025年要達70%,2019年僅為30%. 華為08-04啟動「南泥灣」「鴻蒙」推出不含美軟硬體(體)技術的產品(手機、筆電、家電…) 美08-17加強華為禁令, 打擊亞洲半導體,三星Sony聯發電子股大跌. 中國加速去美國化,華為中興通知供應鏈放慢出貨重新設計(回應:不光中國,世界也會去美國化)
加拿大法院07-24公開證據表明,所謂孟晚舟案,完全是美國炮製的政治案件。滙豐與美國合謀構陷孟晚舟。(回應:把滙豐從香港趕出去! 太輕了,滙豐要倒閉。 倫敦是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滙豐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銀行。 這個地球沒了誰都會轉動,人民幣國際化沒有滙豐,也會有別人來做。) 滙豐中國07-24回應關閉深圳支行:是正常網點調整計畫的一部分。滙豐是內地規模最大、網點最多的外資銀行,近170家網點覆蓋全國57個城市。(回應:你搞華為,等於搞深圳,還想立足?慢慢看你樓倒!) 滙豐2020二季度淨利暴跌96%:將加快3.5萬人裁員計畫. 美大司司長陸慷09-03披露美國向數十個盟友提出引渡孟晚舟,只有加拿大配合. 英國推翻一月時承諾07-15宣佈2021年起禁買華為5G設備,2027年前拆所有設備。英國電信商警告, 5G將延遲兩到三年,付出成本高達20億英鎊,用戶通訊會出問題。華府質疑2021與2027的年限設定是「應付川普」的虛晃一招(回應:2027年6G時代來了,才全拆掉,笑死人了,擺明就是……) 華為手機2020年二季度出貨量5480萬超越三星5420萬成為全球第一,華為在中國同比增長11%全球同比下降了3%,三星全球同比下降29%,中國占全球5G的3/4以上。川普08/07禁微信(wechat) 陸iphone銷量或慘崩9成(回應:美國還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嗎?就是流氓國家!) 日本共同社08-16中國稀土出口量大減69%報復美國.
阿楨
美04-27對中出口半導體新限制,台積電供貨華為摔跤,陸晶圓龍頭中芯有望爽吃轉單. 海思2020年Q1晶片出貨量超越高通首次登頂中國手機處理器市場. 5G專利量華為躍居全球第一,華為05-09攜手18家車廠成立5G汽車圈. 因疫情中國加快發展5G、AI、數據中心、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充電樁... 有別於「鐵公機」傳統基建,今年可期1兆人民幣投資,2025年底前至少10兆. 上海版“新基建”三年總投資約2700億. 阿裡3年投資新基建2000億,締造阿裡神話的日本軟銀孫正義“願景基金”(主要投資於網約車/WeWork) 2020年一季度虧損929億人民幣. iPhone大量砍單,富士康鄭州掀離職潮:不加班一個月只有兩三千. 法國挑戰週刊:中國從曾經的世界工廠變成科技碾壓者. 比亞迪複製富士康創收1300億“代工大王”將易主. 痛失5G先機蘋果銷量下滑77%還在全球大量關店. 中芯14納米營收增長近30%買設備支出翻倍至43億美元. 特朗普05-13延長行政令一年,繼續封殺華為和中興,晶片龍頭中芯暴漲10%市值破千億! 新禁令還有120天才生效的緩衝期,華為已緊急向台積電追加7億美元訂單,如遭遇斷供,能靠著中芯已成熟的14nm和庫存的7nm屯糧過冬,中芯正籌集65億美元明年能量產7nm晶片( 7nm工藝制程的ASML光刻機已到深圳中芯)。華為危機意識又立功!日經亞洲評論05-29華為早已儲備大量關鍵晶片夠用兩年。2019年華為在晶片、元件和材料方面的儲備支出為16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華為避禁令找上日韓商,中國半導體拚自給自足,5月投資增逾3千家. 經濟學人:制裁華為,反逼美國半導體外移!韓德禁止Windows! 2020/06/14傳三星正與華為商討晶片代工(回應:台積電也可以學三星採用非美設備來生產晶片啊! 奴才做久了忘了自己還是人?) 2020年4月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6937萬台年減41%;三星市占率19.1%,華為21.4%首次超越三星。中興06-19透露已量產7nm晶片,明年發佈5nm晶片,該公司A股本周累計漲超12%,其港股市值增加近三成。華為2020二季度顯著復蘇,收入454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1%,淨利潤率9.2%。 華為07-19公開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回應:華為被迫三星化,從終端到上游整個產業鏈都必須全面打通。) 中芯國際3月國突破美國封鎖,從荷蘭ASML進口了一台光刻機。 重視中國半導體市場大餅光刻機領頭羊ASML在江蘇擴廠. 中國科學院07-10發表5奈米光刻技術. 川普稱禁TikTok恐失青年票,改口:9月15日前沒人買TikTok就封禁(回應:抖音遭禁與國安無關,而是青年用戶故意放鳥川普!
阿楨
〈美中貿易戰〉相關新聞資料
世貿09-14裁決美對中20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非法(回應:特朗普又要退出世貿了? 期待美國退出聯合國! )
華為浴火新生改寫「中國威脅論」2019年5G手機全球銷售第一1900萬支市占37%,三星36%但獲利失色4季劇減38%
IDC:到2022年5G將推動中國數字經濟25%的社會經濟增長
日媒:中國科技專利9∶1領先美國
5G大戰再升溫!美02-13起訴華為16項罪名竊取貿易機,華為反駁美方的指控毫無根據,中國外交部怒批美拿不出證據是不道德且不光彩的行為。
疫情影響電子斷鏈蘋果惠普缺貨新iPhone延遲發佈,富士康敗走印度蘋果取消印度製造iPhone 11
美再曝“竊聽門”竊取120國機密資訊,中國外交部02-17肆意妄為無法無天. 川普抗疫沒招轉攻內鬥 ZOOM爆紅卻成華為翻版. 美國又打自己臉,採買中國大疆無人機抗疫,實施效果非常顯著,歐美多國爭相搶購.
網路安全公司360於03-03宣佈美情報局駭中11年竊大量機密
華為官網03-04發佈安全預警:多款手機遭遇“重啟門”
因疫情影響,華為手機庫存積壓嚴重是造謠,餘承東:是缺貨嚴重!美擬切斷華為晶片貨源,川普制裁沒再怕!華為:2019年財報營收提升23%手機年增26%,已可不用美零件,轉與聯發科或三星合作,高通台積電慘了,美若切斷, ,中會反擊將調查蘋果等美企. 全球半導體支出估年減3%,傳華為轉台積電單中芯,台積電暴賺背後沒說的秘密是漫無止境資本支出。2016~2018年支出9742億2019年獲利3511億,還有燒台灣的電。 比亞迪攻車用等半導體 衝擊茂矽等中小型台廠。 中微5納米刻蝕機04-23已獲批量訂單.
美02-15考慮禁售中國大飛機C919發動機LEAP-1C,中方已有了替代品長江-1000A/英法俄都有相應的發動機, 中方或報復不訂購波音飛機. (回應:美動用舉國之力來封殺華為5G,現又想打中國大飛機的心思,美不惜自己要付出巨大經濟損失及代價來封殺中國製造,說明瞭美在衰退中,中國崛起已勢不可擋。) 難掃737 Max空難陰霾!波音58年來首次2020年1月份飛機訂單量掛0.
阿楨
綠媒炒作台積電主管跳槽大陸 網友:愛臺灣要脅人
2020-11-28,臺灣綠媒傳出台積電部門主管跳槽至大陸濟南南泉芯的晶圓代工廠擔任要職,並聲稱“擔憂技術外流”。台積電稱,對於任何可能違反離職後競業禁止約定行為,經確認屬實者,將立即追究其違約責任。
事實上,臺灣半導體企業員工跳槽大陸工作的例子並不罕見。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告訴觀察者網,大陸企業工資待遇很高,台積電人才流失十分正常。者舉例稱,在蝕刻領域擁有特長的周姓主管,還有一位曾在台積電南科廠擴散部的吳姓主管,二人均在泉芯工程部擔任高級主管。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泉芯成立於2019年1月,註冊資本59.5億元,經營範圍包括大型積體電路生產及光掩膜製造、針測、封裝、測試及相關服務等。
濟南集芯產業發展投資合夥企業目前為濟南泉芯第一大股東,持股42%;逸芯集成技術(珠海)為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41.2%。
“別人給的薪水高人才自然往那裡走,如果不想人才外流自然要提高薪水,少拿愛臺灣要脅別人,老話一句,只花的起香蕉,只能請到猴子。”一位臺灣線民評論道。
而被稱為“毒蘋果”的“蘋果日報”:“怎可以讓這幾個人將臺灣技術掏空”、“讓人憂心台積電技術外流至大陸”,並將這些人稱為“叛將”。
但臺灣線民顯然不認同這種說法。
“商場本來就是互相挖角,各憑本事,如有糾紛就是打官司,哪裡有什麼叛不叛的,都是蘋果新聞自己的‘仇中’意識形態在作怪。”
還有臺灣線民表示:一個人的跳槽是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的事,很多人離鄉背景去跳槽誰該檢討?
阿楨
百度、QQ、淘寶、郵箱,當年這些中國產品是怎麼幹掉國外同款的?2020-11-21
谷歌退出前,中文市場確實競爭不過百度,搜中文關鍵字的結果準確度不如百度,百度當時主打的廣告語也是更懂中文,直指穀歌弱點。穀歌也有它的優勢,英文搜索比百度好,學術相關搜索也還可以,當時在大學日常使用都是百度,搜文獻在知網,但有時用穀歌和百度做一些輔助,搜英文用穀歌。
當時國外巨頭有些領域是真的幹不過國內,MSN當時在知識份子和白領裡面很有逼格,但確實不好用,導致雖然為了逼格裝一個,但真用還是QQ用的多,傳檔這麼高頻的剛需功能,MSN就是遲遲不出,沒辦法,不能為了逼格不幹活了啊。穀歌也推出過Gtalk,當時我也用過一段,但那個除了逼格什麼都沒有,還不如MSN。
Gmail倒是還不錯,當時主打大空間,用著也沒什麼硬傷,但是還是不如QQ郵箱,我最早的郵箱是163的,然後是Gmail,最後註冊的QQ郵箱,很多帳號都是用163帳號註冊的,支付寶是Gmail註冊的,但後來慢慢都不用了,因為QQ郵箱的大附件,中斷點續傳等功能好使,工作後還是要用好使的……
淘寶也是幹掉易趣的,bat起來,都是有兩把刷子的,外國巨頭在的時候,被他們幹趴下好多產品了,可不是外國巨頭一走,他們忽然冒出來的。當時外國巨頭的當地語系化有很大問題,很多東西完全照著西方習慣來,當地語系化團隊沒有許可權改,比如註冊帳號,外國人用郵箱不算個事,但中國人更喜歡用手機號,就這點事外國巨頭轉彎就很慢。
回應
當年的穀歌比百度好用一萬倍,後來被各種限制,無語。
瞎說,當年在中文搜索領域,百度比谷歌強得多。MP3搜索,貼吧,問答...這些百度特色本土化產品打得穀歌抬不起頭來,穀歌的本土化被戲稱為除了穀歌的名字什麼都沒有做。所以穀歌在大陸市占率也從未突破30%,而百度永遠占70%。
外事問穀歌,內事問百度,這才是當年搜索的情況。只是時過境遷,穀歌不再是當年的穀歌,百度也不是當年的百度了。
穀歌在技術上可能確實比百度厲害,但是本土化做的跟屎一樣,這也是眾多美國互聯網企業的通病:太過於傲慢,認為美國就是世界中心,我們的產品在美國都這麼受歡迎,在其他國家當然更沒問題了。
阿楨
而這種晶片製造技術從電晶體小型化到三維技術的重要轉變,可能會影響業界對晶片製造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光刻技術的態度。隨著電路進一步小型化,這一過程需要短波光,來獲得更好的解析度。最先進的微型化技術需要超紫外或極紫外(EUV)光譜範圍的不可見光。如今阿斯麥爾是光刻機產業內的壟斷企業,一台EUV光刻機的售價大約在1.2億至1.7億美元之間。然而,實際上只能應用於整個晶片製造過程的極小部分,也只能帶來適度的微型化效果。如今,EUV只能用於製造邏輯晶片,如電腦的微型處理器,智慧手機的系統晶片,以及遊戲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圖形處理器等。由於由於電路組成的複雜性,邏輯晶片尚不能完全使用三維技術。
但是,如今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製造過程已經可以跳過EUV光刻機。並且,如果能跳過EUV光刻機的限制,那麼晶片製造商的選擇就更多了。《日經》稱,日本佳能和尼康,如今也能生產非EUV光刻機。迄今為止,美國並未禁止這兩家廠商對中國晶片製造商出貨。
另一方面,包括華為在內,一些中國公司也一直在努力開發自己的光刻機。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也在今年宣佈成功研發128層QLC3DNAND快閃記憶體(X2-6070),並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
《日經》認為,當前美國方面似乎將限制中國的重點放在EUV光刻機上,但中國正在積累三維晶片製造技術,這最終將應用于先進的邏輯晶片,説明中國避免依賴基於EUV光刻機的晶片微型化。
並且,從長遠來看中國有能力提高晶片所有相關領域的技術,如材料、光學、化學、晶圓製造程序控制、表面檢測和功能測試等。
不少專業人士,也看好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潛能。曾在中芯國際擔任首席技術官的生駒俊明表示,基於他在中國的經驗,他認為中國有足夠數量的有能力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來開發自己的晶片製造設備和晶片設計軟體。
東京科學大學教授若林秀樹表示,開發晶片製造設備和材料的整個供應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他表示,“中國有可能在10至20年內成為這一領域的主導國家,因為它在所有科學和工程領域都擁有大量人才。”
對中國這樣的追趕者而言,技術趨勢也是一個優勢。資訊技術分析機構高德納公司(Gatner)研究副總裁薩繆爾•王(Samuel Wang)表示:“新技術,如新材料、3D、人工智慧輔助晶片設計和基於雲技術的製造協作,都將為新興企業創造新的機會。”
阿楨
華為Mate 40系列2020-10-22登場,搭載麒麟9000 的品牌高階晶片絕唱
回應
我相信不會是“絕唱”,華為不放棄,期待“麒麟”的王者歸來。
“絕唱”意思是,麒麟是台積電的最後批5納米裝機的最新晶片,但是之後我們自主研發的晶片,那是國產的,不是別人代加工的,新東西自然新名字
相關新聞
首個“晶片大學” 南京積體電路大學2020-10-22成立
日媒:半導體科技發展趨勢有利於中國
從台積電到阿斯麥爾(ASML),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頻頻借助各種手段,將商業問題政治化,打壓中國的半導體行業。但《日本經濟新聞》2020-10-10指出,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革新,以及中國科技的發展,未來半導體技術的大趨勢,其實有利於中國。
長期以來,半導體行業都受制於“摩爾定律”,即積體電路晶片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但實際上,大約2005年前後,晶片表面電晶體和電路尺寸的縮小化之路遇到了瓶頸。當時,電晶體的尺寸已縮小至30納米左右,而這一尺寸,是由一種叫做“柵極”(gate)的中央電極來衡量的。
隨後,電晶體的小型化之路趨向緩慢。《日經》稱,從32納米到近期的10納米,雖然晶片製造商一直在標榜晶片制程的縮小。但從2005年前後,這些數字不再是柵極的實際尺寸了。如今,所謂的“10納米”或“7納米”,只是晶片製造商的一種品牌標籤。去年台積電製造的7納米晶片,實際的柵極尺寸為18納米左右。而這,已經與過去柵極尺寸也為32納米的32納米晶片,有了明顯的偏差。
由於電晶體小型化的難度,以及成本都在不斷上升,因此各大晶片製造商目前已轉向一種三維技術,即利用傳統晶圓表面上方的空間,將更多晶體管裝載到晶片上。如今最先進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即在最底層的晶圓裸片上,堆疊了96至128層的積體電路。
隨著層數的增加和晶片的增厚,電晶體的小型化過程在快閃記憶體領域發生了逆轉。如今快閃記憶體晶片的典型電晶體尺寸大約在22至 32納米範圍內,比幾年前快閃記憶體晶片中使用的14納米電晶體要大。
阿楨
被特朗普稱作“世界第八奇跡”的富士康項目 尷尬了 2020-10-13 環球時報
據美國報導,曾在2018年時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作“世界第八奇跡”的富士康集團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建設的LCD顯示幕工廠專案,如今卻因為富士康將專案大幅縮水並拒絕簽訂新的合同而陷入了僵局。對於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將面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特朗普來說,恐怕是一個壞消息。
之所以變卦,是因富士康希望能夠獲得最初合同中州政府許諾給富士康的40億的稅費優惠。但州政府要求富士康必須先簽署明確其項目方案的新合同,然後再談稅費優惠的事情。州政府認為富士康對其專案太不透明,富士康則抨擊州政府對企業“不友好”。
回應
騙慣了,以為到啥地方都是上帝,被坑很正常,下一個就是台積電
相關新聞
美國科技股慘遭拋售 道瓊09/04狂瀉807點 納指跌近5% 原因:基本面跟不上股價+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 報復微信等中企被禁,中國公佈09 -19不可靠實體清單. 華為"芯"希望!美不只放行超微?英特爾… (回應:臺韓禁售,只能美企銷售,美國優先呵. 台積電:爸爸,你不愛我了嗎? 一頓操作,原來是想獨霸華為供應商的市場。) 美對華為開小門,是想阻止中國製造業2025半導體本土化,而中國正積極減少採用美製設備,從現行30%提高到70%。中國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教育部2020-09-30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增設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的碩博士學位. 受到美國科技股領跌和道瓊指數大跌逾500點衝擊,台股09/24盤中狂殺超過300點,而台積電狂瀉9.5元(2.19%)最低來到424元,儘管「護國神山」成為指數殺盤元兇,仍有不少投資人等著撿便宜,但專家提醒,目前別急著進場,小心被割韭菜。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中興10-11稱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中芯7nm制程取得突破)禁運時自給率幾乎為零。
阿楨
中國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20-09-30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稱,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2/3。
針對行業產業需求設置了47個專業學位類別,共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99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8個,截至2019年,碩士累計321.8萬人、博士4.8萬人。
《方案》提到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碩士類別設置仍不夠豐富,設置機制不夠靈活,個別類別發展緩慢,培養規模仍需擴大,培養模式仍需創新,培養品質亟待提高。博士專業學位發展滯後,類別設置單一,授權點數量過少,培養規模偏小,不能適應行業產業對博士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
《方案》明確博士生教育主要根據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培養某一專門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未來領軍人才。
《方案》提出,強化專業學位論文應用導向,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可以調研報告、規劃設計、產品開發等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呈現。博士論文應表明研究生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並在專門技術上做出應用創新性的成果。
《方案》還提出,要破除僅以論文發表評價教師的簡單做法,將教學案例編寫、行業產業服務等教學、實踐、服務成果納入教師考核、評聘體系。
相關新聞
國務院08-04印發《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政策,大力培育積體電路和軟體企業. 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晶片自給率從2020年30%提高到2025年70%.
華為08-04啟動「南泥灣」「鴻蒙」推出不含美軟硬件(體)技術的產品(手機、筆電、家電…) 美08-17加強華為禁令, 打擊亞洲半導體,三星Sony聯發電子股大跌. 中國加速去美國化,華為與中興通知供應鏈放慢出貨重新設計. 美對華為開小門,是想阻止中國製造業2025半導體本土化,而中國正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與研究生教育。 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阿楨
阿塞拜疆的以色列造無人機襲擊亞美尼亞的S300 2020-10-01 新浪軍事
2020年09月27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納卡地區發生武裝衝突,阿表示,亞有2700多人傷亡,多達130輛裝甲車被摧毀。此前,亞稱,已摧毀了阿137輛坦克和裝甲車輛,擊落72架無人機、7架直升機和1架飛機。
阿使用以色列無人機滲透到亞空軍陣地,至少擊毀了一套S-300防空導彈,S-300的國際聲譽受到了沉重打擊。
亞部署的是蘇聯時代的S-300PT,射程90公里,半主動雷制導。阿在蘇聯解體後從俄羅斯獲得了先進的S-300PMU-2,二者存在15年的技術差距。
相關新聞
"雙亞戰"持續5天 遠程砲火皆為中國產 2020-10-01 TVBS
回應
中製有關係嗎?台灣武器都美製不是嗎?兩國發生戰爭,為何扯上武器生產國……
全世界用的武器基本都是五常的,这有什么……
現在是兩亞戰爭,未來臺海戰爭,一定也是這些武器用在臺灣,臺灣切記。
相關新聞
阿的以土無人機已不是中東地區的改裝民用機型,也不再是東烏戰鬥蘇俄傳統的中小型無人機;而是利用無人機“發現即打擊”的能力,無人機在此次衝突中,已開始承擔要點打擊、防空壓制等重要戰役級任務。反觀亞美尼亞以9K33為代表的野戰防空裝備,已愈發難以應對當下無人機的威脅。其實,早在敘利亞戰場上,俄軍就已發現鎧甲-S1無法防禦無人機襲擾。
回應
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軍用晶片和元器件依賴進口,甚至需要靠走私民用器件來替代,極端缺乏現代戰場條件下的電子對抗能力。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密集的發射管形同虛設。
相關新聞
俄副總理:俄軍事電子產品關鍵部件不再依賴北約 東南亞替換 2020-09-30 觀察者網
回應
東南亞?不是東亞?
其實就是中國唄,不好意思說出來。
看來,我們強大的無人機,就可以幹死印度阿三全部坦克、火炮、雷達。
這種無人機對付小國有效,對付大國只有空優才能保證無人機的安全。
阿楨
世界大學排名出爐!中國提升了 美國滑了
2020-09-02“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牛津大學連續5年蟬聯榜單第一名,美國大學整體排名下滑,清華大學成為2011年後第一個進入排名前20的亞洲大學,中國大學排名獲得歷史性提升。疫情過後,英美中等院校長期下滑,亞洲大學特別是中國大學正在崛起這一趨勢將更為明顯。未來英美大學將面臨失去國際人才和收入損失的風險,再加上經濟衰退以及對大學資金影響,可能預示著全球知識和教育經濟開始新一輪洗牌。
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出爐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2020-09-02發布「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疫情對全球長期創新增長產生了嚴重影響,中國大排名第14名,也是前30名中唯一一個中等收入的經濟體。中國在專利、實用新型、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和創意產品出口等重要指標上均名列前茅,中國大陸擁有17個全球領先的科技集群。
全球創新指數由WIPO、康乃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共同發布,它透過對各個經濟體制度和政策、創新驅動、知識創造、企業創新、技術應用與知識產權等因素的評估,衡量一個經濟體廣泛經濟創新能力的指標。
相關新聞
美國科技股慘遭拋售 道瓊09/04狂瀉807點 納指跌近5% 原因:基本面跟不上股價+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回應:中國5G技術與專利均獨占鰲頭,美國打壓無效,陸股5G指數EPS成長超過3成狂勝全球科技指數)
阿楨
禁中國無人機,美內政部自討苦吃
去年,美國內政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對旗下800多架中國產或含有中國零件的無人機下達了“禁飛令”,也不再購置新的無人機。
但據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8月31日報導,美國內政部洩露的一份備忘錄顯示,該部下達的“禁飛”和“禁購”令,加大了美國消防部門防控山火的難度,而這暴露出特朗普政府打擊中國技術的代價。
為了防控山火,美內政部採取了一種叫做“計畫燃燒”的措施,在小範圍內有計劃地燒除一部分易燃物,從而降低火災風險,而無人機正是這套名為“伊格尼斯”(Ingnis)的火災防控系統的關鍵。
今美內政部原本今年要購置17套新的無人機山火防控系統,但這部分採購由於禁令被中止,導致今年年內進行的“計畫燒除”只能完成原計劃的28%。
大疆有多橫?被美國封殺數次後,賺走美國人幾百億 2020-08-21
為什麼大疆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針對中穩如泰山?
首先大疆無人機佔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並且是全球唯一一家壟斷巨頭。原因就是獨有的技術水準。
大疆不斷創新的無人機型號,每一款都帶動了整個無人機市場的下一步發展,各國的軍用和民用無人機市場幾乎都依賴於大疆的技術,沒有任何替代品。
相關新聞
壟斷全球70%無人機市場!大疆成本僅為對手一半,專利數行業第一
華為遭川普開槍後 旗下海思半導體廠竟搶進全球半導體前10
阿楨
經濟學人:不要小看習近平的新經濟模式
2020-08-15,英國《經濟學人》刊文評論“中國新經濟”。
美國與中國的對抗正在危險地升級。在過去一周,白宮宣佈它即將在美國禁用TikTok和微信,並已經開始制裁香港領導人,此前還派遣了一名內閣成員前往臺灣。壓力不斷升級部分出於競選需要,還鷹派意識形態一種臆想:只要施加足夠的壓力,中國的經濟就可能崩潰。
這個邏輯很簡單,但卻是錯誤的。美國關稅戰對中國經濟的傷害並沒有預期那麼大。中國經濟對新冠疫情的抵抗力也要強大得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經濟2020年將增長1%,而美國則是下降8%。深圳股票市場是今年全世界表現最好的股票市場,而不是紐約。
中國的新經濟模式具有三個要素。首先,嚴格控制經濟週期和債務機制。大規模的財政和債務放水盛宴已經結束。與對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反應不同,這次中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措施有所節制,放出的刺激措施金額約為其GDP的5%,不到美國的一半。
第二個要素是效率更高的國家行政機器,繁文縟節被抹去:現在在中國成立一家公司僅需9天。更加可預測的規則使得市場機制能夠更順利地運轉,從而提高了經濟生產率。
最後一個要素是模糊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之間的界限。國有企業被迫提升效益並允許私人投資者投資。同時,國家也通過在私營企業內部設立黨組織來加強自己對私營企業的戰略控制。失信黑名單制度會對那些行為不端的公司進行處罰。中國也不再實施粗放的產業政策,比如2015年推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而是將關注重點轉移到了如何打通供應鏈瓶頸,這些瓶頸或者是外國威脅下的中國薄弱環節或者是中國易在海外施加影響的節點。這意味著中國必須在像半導體和電池這樣的關鍵技術領域提高自給自足能力。
美國希望一旦發生衝突中國就會屈膝投降的想法,遏制這條路是行不通的:與蘇聯不同,中國龐大的經濟精密複雜並與世界緊密相連。中國14萬億規模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實力雄厚,絕不是靠做白日夢就能抹去的。現在是時候丟掉這種幻想了。
阿楨
美學者:對華“科技冷戰”暴露美國脆弱性來源 2020-08-17 中國日報網
美國對華為5G與TikTok的“圍獵“其實是是歷史的重複,是美國強取豪奪老故事的最新一章。
這就是為什麼微軟今天要收購TikTok,就像昨天購買諾基亞一樣。當估值下降時,資產會更便宜。
現在,中國公司和應用程式已經加入了全球領先創新者行列,而抄襲已經成為美國企業新的遊戲規則。
美國的經濟民族主義政策並不能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只會起到破壞作用。美國想借助這些非經濟手段清除中國創新技術,註定會失敗。
相關新聞
歐洲人:抖音無害 人們只是在上面發揮創造力 美打壓TikTok威脅全球市場
川普封殺微信 專家警告iPhone出貨恐減30%! 受影響的不只是蘋果,星巴克、肯德基、迪士尼、麥當勞等美企,都已高度依賴微信。
日媒:中企在12個品類全球市場份額居首
美媒:全球500強排行榜發佈 中國企業數首超美國
英媒:美無法改變中國 沒有哪個大國比中國更大更強
英國《一周》週刊網站2020-08-13《美國無法改變中國》的文章,面對中國,美國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改革自身。由於美國四分五裂,讓政府以自由的名義與中國對抗的想法成為笑柄。中國的命運最終將掌握在中國人民的手中。
回應
搞亂世界是美國的本性,只要世界不太平,美國才能把武器賣出去,所以有美國存在一天,世界就不太平一天,
阿楨
現在印度政府頒佈的反華禁令沒有任何意義,近期,印度政府與新加坡的STEC公司簽訂了在Meerut-Dehradun路上修建隧道的合同。然而,這家公司實際上是中國上海隧道工程公司的子公司。現在中國人看不起印度——現在他們或許正在嘲笑我們抵制中國貨的行為,因為這些抵制在實際上永遠不會實現。
回應
蠢還不讓人笑了?
英媒:放棄與中國的貿易談何容易
英國廣播公司2020-08-16中國與貿易——打破談何容易,當中國(因疫情)採取封鎖和停工措施時,整個亞洲地區的供應鏈受到衝擊,企業無法獲得原材料和產品。
95%的受訪美國公司表示,他們會在中國和中國以外的地方推動供應多元化。但是,即便是在疫情和中美貿易戰持續的情況下,約87%仍表示,中國大陸是他們的三大採購目的地之一。 “中國應對新冠疫情的方式與其他國家不同。他們所做的一件事就是打消企業的疑慮,讓企業有信心復工。”
中國還是今年唯一可能增長的經濟體。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貿易一直由中國定義——這種狀況一時不會改變。
德媒:美國對華“脫鉤”將失敗的4個理由
德國《焦點》週刊2020-08-17:特朗普他無法贏得中美貿易戰的4大理由
首先:中國經濟比美國經濟更具抗震性。儘管遭遇新冠疫情,但中國將是今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大國。而美國將至少8%的負增長。
其二:特朗普每次推出反對中國的政策,常常引發美國股市下跌。自2019年1月4日以來,深圳成指已上漲85%,紐約工業指數只上漲了19%。
其三:中國國內市場擁有近14億消費者,是美國人口的4倍。
其四,美國再也無法阻止中國融入全球經濟。自1995年以來,中國在全球GDP中的份額已從2%增加到16%。全球各地的出口商都熱愛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結論:美國不斷強調的所謂“西方”其實並不存在,中西經濟已經牢牢捆綁在一起,“脫鉤”不會成功。
阿楨
美國消費者習慣中國製造,印度消費者離不開中國製造 2020-08-12 新浪網
今年美國跟印度一直在搞動作,無端制裁中企,試圖找出中國商品的替代品,然而全球化已經到來,美印的想法不適用於全球市場的發展規律,消費者最先關注的是商品的品質。
美國政府一面排斥中企,可是對於中國製造美國消費者在行動上並沒有說不,只有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中國對於產品的精心製作。
而印度屬於口行不一,一邊轟轟烈烈地砸掉中國產品,一邊用著中國製造,有83%的印度消費者表示中國產品的價格和品質是不可代替的。
回應
憑什麼說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貨
看看印度現實情況,離不開是真的
印度政策中心主席:為什麼中國人總在嘲笑我們? 2020-08-17 觀察者網
中印邊境衝突引發印度國內大肆規模抵制中國經濟影響,但是這些抵制一方面不切實際,另一方面甚至滑稽可笑。下面我就具體說說原因。
首先,消費者自身有理性判斷:中國Oppo手機的價格僅為韓國三星….的一半,印度進口了約45%的手機零件。
原產中國的商品占印度進口貨物的23%,按照貿易量的順序依次是電子產品、API(活性藥物成分)、汽車零件、傢俱和像鞋和家居用品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品。
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筆記型電腦製造國。
當新冠肺炎疫情最早在中國暴發時,印度所有與汽車製造相關的活動都陷入停滯,全球產業對中國的依賴性暴露出來。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印度企業家不得不圍繞罷工等勞工問題與工會進行事無巨細的爭論。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競爭優勢,而印度IT服務出口額約為1000億美元,但不涉及任何實際製造業。中國出口的工業品在為其增加1200億美元附加值的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就業,而這意味著中國能夠更好的保障財富分配公平。
在中國,有2.5億工人在正規部門就業,印度有4.1億勞工,但其中2億是農場工人,另有2億人受雇於中小微企業,其中多打1.5億是拿日薪的臨時工。
中國幾乎什麼都不依賴印度。1990年,印度和中國的人均GDP相似。20年後印度GDP總量是2.5萬億美元,而中國已高達13萬億美元。直到1995年,我們還沒有真正從中國進口任何東西。然後,突然之間,我們開始從中國進口幾乎所有的東西。我們以前和當前能以8.5%的經濟增長率增長的原因之一正是中國——與其競爭,從其購買和向其學習。
阿楨
復旦教授張維為:美神話終結 中國公知很難再忽悠人了 2020-08-17 觀察者網
中國過去數十年波瀾壯闊的崛起,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中國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走在世界前列,一部手機知曉世界,百姓獲得了更開闊的國際視野,民智大開,中國公知很難再忽悠多數人了。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據說多黨競爭更能產生為民服務的領導人,但怎麼就是選出那麼一些不上心的領導人,處理疫情更像任性的熊孩子或是冷酷的投機分子,跟著感覺走,而非跟著科學走,死多少人都不當一回事,這不是草菅人命嗎?
據說言論自由可以讓吹哨人提前發出警報,但美國的情況表明你有10個20個吹哨人也沒有用,它叫你噤聲你就要噤聲,不管你是科學家,大夫還是航空母艦艦長。連美國疫情防控的首席專家福奇都驚呼自己和家人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脅。
據說醫療市場化可以讓市場發揮作用,自動達到供需平衡,美國是醫療市場化最充分的西方國家,結果是數千萬人沒有醫保,輕症不看病,重了看病可能要破產,如此落後的醫療體系怎麼能夠應對新冠疫情大危機?
據說歐美公民素質高,市民高度自律,但沒想到那麼多人根本就不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的要求。這次國人真正見識了西方社會反智的力量,從縱火焚燒5G基站、喝消毒水防疫,到相信上帝可以驅散病毒,無奇不有。許多“公民社會組織”忙的不是抗疫,而是上街抵制抗疫措施。
據說美聯儲遵循經濟學原理,嚴格把控貨幣供應,但美國為了救股市,救富豪,救經濟,印錢毫無底線,拼命放水。
據說美國是市場經濟國家,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進行調節,可以避免權力尋租。據說美國還是法治國家,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但總統居然可以強行要求中國的位元組跳動公司出售Tik Tok,總統還張口要“傭金”。
據說美國有學術自由,但是當麥卡錫主義浪潮再次襲來,多少學者噤若寒蟬,客觀介紹中國都成為禁忌。
據說美國尊重個人隱私,但美國邊境人員,無須事先申請搜查令,就可以檢查和扣留任何人的手機、通信記錄、電腦等電子設備。美國竟然還公佈“被制裁人員”的住址和身份資訊。
中國“互聯網一代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90後、95後、00後為主的群體,應該是中國近代史以來最自信的一代,他們是真正地完全平視西方的一代,它帶來的將是國人思想的去美國化,它必將伴隨我們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整個進程!
回應
忽悠永遠存在,擦亮眼睛!
阿楨
抖音創辦人是福建人TikTok是「七逃」「𨑨迌」的閩南音好玩的意思。
回應
沒用的, 台蛙根本不知道有福建同鄉人這事, 他們只認台蛙始祖倭奴。
川普08/07禁微信(wechat) 陸iphone銷量或慘崩9成(回應:美國還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嗎? 美國就是流氓國家!)
大陸自然科學領域論文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在經濟、科技各方面追趕美國,引來美國近年來對華掀起圍堵、封殺等行動。不過,據日本官方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2020/08/07調查,40年以來,中國自然科學論文數首次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第三四是德日。20年前,中國僅列第九。2000年以來,中國大學經費增長了10.2倍,美國1.8倍。此外,大量留學生回中國後產出了大量論文。
回應
怎可以說大陸好。不符合台灣價值,會被綠油油圍剿。
中國產品大都是仿冒三無產品,舉國以欺騙為統治手段,世人竟然相信其論文世界第一,真是為虎作倀。
聯合國世界智產權組織(WIPO)去年報告專利申請:中國1,542,002件/美國597,141件.
阿楨
人大教授金燦榮:TikTok離開美國,誰是最大受益者? 2020-08-05
金:我是84年研究美國,那個時候美國不僅技術領先,而且商業模式領先。但現在還真是發生了很根本的變化。美國現在整體上講想打壓中國的科技進步,打壓華為其實是打壓中國的5G進步。打壓TikTok是打壓中國商業模式的拓展。
金:其實美國是一個政治化很強的國家,誤解他是自由市場的天堂。一旦美國人對你有政治上的懷疑,他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而且一定用政治手段幹預經濟。
我們看到了美國政府不守商業信用、不尊重市場規則、人為幹預、扭曲市場。Facebook能不能真從中獲利,現在沒有結論。
相關新聞
推特只針對中俄媒體帳號貼“官媒”標籤,線民戳破“雙標”
TikTok瘋傳《這就是美國》MV週點擊率逼近一億諷美國歧視黑人
特朗普制裁TikTok,紐約街訪美國用戶:TikTok被禁是因人們在這上面反對特朗普.
川普選情告急06-18路透:拜登領先13%,為扭轉情勢不顧衛生單位警告06-20晚在奧克拉荷馬州杜爾沙舉行造勢大會號稱百萬人參與實際入場不到6200人(抖音青少年惡作劇?)
川普稱禁TikTok恐失青年票,改口:9月15日前沒人買TikTok就封禁(回應:抖音遭禁與國安無關,而是青年用戶故意放鳥川普! 流氓國家赤裸裸的搶劫抖音的幕後黑手微軟/臉書現形了. 美政商強買TikTok像極了紐約芝加哥黑手黨的行事作風. )
阿楨
中日韓晶片業“相愛相殺” 日韓互搶位置中國仍有短板
日媒讀賣新聞2020-07-19稱,由於先進晶片技術正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的焦點,日本政府希望提供1000億日元邀請台積電等全球先進晶片廠赴日本建廠,提振日本國內落後的晶片產業。從美國2019年起要求高通等美國半導體企業停止向華為供應,台積電將在美國建立一座120億美元最先進的晶圓廠後,日本就一直熱烈討論韓國三星、臺灣台積電以及中國大陸晶片企業的發展前景。
日本曾是全球半導體工業的領頭羊,1988年,全球三大晶片製造商NEC、東芝和日立都是日本企業,韓國三星電子甚至沒有出現在市場中。如今它們的位置互換,韓國半導體增長主要依靠積體電路供應商,尤其是在存儲晶片市場,有三星、海力士等許多頂尖半導體企業。
日韓在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鏈中佔據上游地位。由於日韓貿易戰,日本一度對三種出口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韓國半導體企業紛紛尋找替代供應商謀求供應管道多元化。三星和海力士等企業派出高管前往中國,並陸續向一些中國企業開出半導體產業重要原料——電子級氫氟酸的訂單。
在美國的包圍網加強的背景下,可以預想到的是中國大陸將接近日本。日本企業可以參與中國半導體產業培育的後方支援。
目前,臺灣在晶片的代工和製造領域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但臺灣沒有市場,晶片設計能力也不夠強大;日本在晶片設計、製造等都有實力,但終端等領域正在衰落;全世界晶片最成功的典型是三星,雖然起步較晚,但很快形成產業上的整合;對中國來說,只要下決心進入某個市場,這一領域很快就會發展起來,比如華為晶片。
中國只能寄希望於自己,道理很簡單,台積電也不是美國企業,但面對美國的威脅,台積電也沒有辦法。中國市場足夠大,能力也足夠強,完全有能力發展自己的晶片產業。
相關新聞
華為2020-07-19公開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
中芯國際3月國突破美國封鎖,從荷蘭ASML進口了一台光刻機。
重視中國半導體市場大餅光刻機領頭羊ASML在江蘇擴廠
真要自主研發!中國科學院2020-07-10發表5奈米光刻技術
回應
這才是華為真正的短板
其實不是華為的短板,這是中國的短板。華為這次親自上陣了。
這其實是說明華為在被迫三星化,也就是從終端到上游整個產業鏈都必須全面打通。
阿楨
英特爾丟掉“美最大半導體企業”寶座
2020-07-08日美股收盤後,英偉達首次在市值上實現對英特爾的超越,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晶片廠商,,英偉達今年股價累計漲幅高達74%,這也讓其成為僅次於台積電和三星電子、全球市值排名第三的半導體公司。英偉達在2020財年營收將增長34%至146億美元,英特爾收入僅增長2.5%,但前者營收仍僅為後者的20%左右。
而英特爾在丟掉“美國市值第一晶片廠”的寶座後,還要面對AMD對其CPU市場份額的“步步蠶食”。在此之前,由於英特爾供貨持續短缺,包括戴爾在內的PC廠商已開始“轉向”AMD。
此次市值登頂的英偉達,由其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等人在1993年設立,為無晶圓廠純設計公司,6年後在納斯達克上市。其最初專注於遊戲用圖形處理器,但自2015年前後開始將技術應用於人工智慧計算。由於市場普遍認為圖像和語音辨識的開發將取得突破,英偉達從這一時期就開始備受資本關注。
路透社7月8日報導指出,最近幾年,隨著英偉達從其核心的個人電腦晶片業務擴展到資料中心、汽車和人工智慧等領域,該公司一直是華爾街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
反觀英特爾,雖然其數十年來在個人電腦和伺服器處理器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在智慧手機革命中遭遇重大挫折後,一直難以實現業務多元化。
阿楨
中國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國務院2020-05-19新聞發佈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指數,我國排在第15位: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首位;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位居世界第二。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比2006年增長6倍以上,占GDP的比重達到2.19%,與歐盟相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
過去一年,積體電路實現14納米工藝產業化,5G研發應用和產業化全面推進。169個高新區生產總值達12萬億元,經濟總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5.1萬家。
同時,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領辦創辦了1.15萬家企業。近年來,我國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科技評價體系,成果轉移轉化機制不斷完善。2019年全國技術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超過了2019年度全社會研發支出總額。
推進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關,新增18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科技部會同12個部門組成科研攻關組,設立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等10個重點工作專班,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5個方向,部署83個應急攻關專案,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科研攻關格局。
阿楨
澳農業部長:不反制中方大麥關稅,或向世貿申訴 2020-05-19 觀察者網
此前,澳媒曾多次炒作中方對澳大利亞大麥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並將此事與澳方所謂的“新冠病毒源頭獨立審查”相關聯,將中方正常的貿易調查稱為:“對澳大利亞開第一槍”。澳對此否認,並稱不會與中國打貿易戰,但可能會就此事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
中是澳最大的糧食出口市場,中方對大麥加征73.6%的反傾銷稅使澳農民們深受打擊。
澳在此次貿易爭端中並非“無罪”,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澳對中國的鋼鐵、鋁和化工產品一直徵收著高額關稅。
回應
世貿的仲裁機構,法官湊不齊法定人數,沒法仲裁了。澳找特朗普罵去,都是美國人幹的。
總幹事提前離任 特朗普再轟世貿
世貿(WTO)總幹事阿澤維多2020-05-14宣布提前於八月底離任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炮轟世貿優待中國虧待美國。他以前曾威脅世貿若不改革,美國會退出世貿。有分析認為,之所以提前離任,與世貿近年來深陷困境有關,包括:美國一直阻撓成員遴選,有「全球貿易最高法院」之稱的世貿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已徹底癱瘓;主要成員利益訴求不一,致世貿改革舉步維艱。
阿楨
“五眼聯盟”如何擺脫中國產業鏈?英國智庫寫了份報告 2020-05-19 觀察者網
美國政府最近曾鼓吹要擺脫“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2020-05-14發佈了一份48頁的報導,這裡頭詳細闡述了“五眼聯盟”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以及他們認為要如何擺脫中國產業鏈。
“五眼聯盟”依賴中國831種不同出口產品,其中260種是關鍵國家基礎設施所必需的。根據報告,這些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抗生素、止痛藥、抗病毒藥物所必需的醫療成分等。
報告定義,一個國家某件商品有50%進口自中國時,這個國家就是這件商品的淨進口國:澳大利亞595種商品在戰略依賴中國,其中167種應用於關鍵國家基礎設施;新西蘭513種商品戰略依賴中國,其中144個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美國424種商品戰略依賴於中國,其中114個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加拿大367種商品依賴於中國,其中83種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英國229種商品依賴中國,其中57種應用於關鍵基礎設施。
回應
記得有個日本節目,挑選了一些家庭,然後要求主人搬走家裡標有中國製造的物品,結果房子空了一半。再把含有中國製造零件的物品搬走,結果....房子空了....我希望你們五眼聯盟說到做到哈。
五眼乾脆沒收資本家資本進入社會主義吧。然後組成經互會,這樣不就可以像蘇聯一樣游離於國際分工之外了。
別看這五個國家好像挺團結的樣子,其實在現實利益面前最經不起誘惑的也恰恰是這群人,中國只要拋出兩個桃子,他們之間立馬會為了搶桃子打得不可開交。
討論了半天,都是原則性的東西。怎麼替代、怎麼培育本國產業,一句話沒提。
想要在工業和貿易上戰勝中國,需要提高民智,加強基礎教育,提高普通人的能力。如果不進行基礎教育,繼續現有戰略,以美國工人現有能力,他們將在世界市場上,直接與中國工人較量…這…
死局……
阿楨
川普「謀殺」華為!台專家去年就爆台積電剩1招保命:10年內發展一條100%非美半導體設備產線,來服務占台積電營收20%的大陸客戶(60%來自北美客戶)。
回應
世界最大半導體市場--中國會自己來100%向台積電說掰掰!
政府怎麼不協助台積電?
正是附庸政府主導
台灣~當棋子的悲哀!
被捏住了“命門”的華為 該如何突出重圍?
整個晶片產業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大環節,中國內地最大的瓶頸是製造。封裝和測試,我們有全球排在前幾名的長電科技、華天科技;設計,更是有華為旗下的海思、紫光旗下的紫光等“硬核”企業。
新禁令還有120天才生效的緩衝期,華為已緊急向台積電追加7億美元訂單,華為手機的中高端已採用了7nm晶片,如遭遇斷供,華為就能靠著中芯已成熟的14nm和庫存的7nm“屯糧過冬”,等待著國產供應鏈的春天到來。目前中芯量產的還是14nm的晶片,不過,中芯正籌集65億美元明年將能量產7nm晶片。
無視美國警告,荷蘭巨頭向中企交付光刻機 2020-05-18
晶片製造不可或缺的設備是光刻機,當前全球光刻機市場基本都被荷蘭ASML公司所壟斷。由於《內瓦森》協議的存在,以及美國的多次干預,使得ASML不對中國企業出售。不過,當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強大後,雖然在美國的多次干預下,使得交付過程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如今形勢出現了轉變, ASML光刻機已經達到了深圳。結合此前中芯負責人所說的7nm工藝制程有望在今年投入量產的消息來分析,這批光刻機很大可能就是高端EUV。
回應
中美全面對抗的時代來臨了!我們應該在稀土上給美國斷供了,還有那些想跟美國一起打劫的都應該受到制裁。
美軍算帳:停用中國稀土需每年增加20億美元以上軍費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20-05-19報導,美國國防部建議立法停止將中國稀土用於製造導彈、高超聲速武器和輻射加固電子系統,不過他們為此算了個帳,預計增加成本在20億美元以上。
回應
沒事,美國如果能用20億來完善自身產業也是一次大賺的生意。可惜,美國自己的公司早年就算過帳,除了自身技術有點問題外,美國的產業鏈根本不支持這個需要投入的資金遠大於20億的項目。
阿楨
北斗2019年產值達3450億元
2020-05-18,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佈《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北斗相容型晶片及模組銷量已突破1億片,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台,其中智慧手機3.72億台,支援北斗定位手機近300款。含智慧手機在內採用北斗相容晶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7億台/套,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
北斗服務全球,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
回應
那些天天叫著搞北斗花錢太多,不如把錢用來改善人民生活的垃圾們,站出來說話呀。
不行,上頭,美台幣沒到賬,不能說話。
他們的意思是不要自己搞,錢留著孝敬GPS,關鍵時候還能掐死自己。
紐時:美國打科技戰用台灣施壓 直逼中方紅線
台積電2020/05/15宣佈,擬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5奈米晶圓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台積電以成本為由婉拒美方提議好幾個月,但華府提出資金補助承諾改變台積電心意。美國商務部隨後16日,要求採用美國製造設備或依美國軟體與技術設計的海外晶片廠商,須取得美方許可證才能向華為供貨。華府打擊華為並將台積電拉近美方軌道,是可能導致美中衝突加劇的產業政策「組合拳」。
相關新聞
環球時報報導,若美方真的實施該項措施,中方也將依照法規,向高通、蘋果、思科等美企進行限制或調查,同時暫停購買波音公司飛機。
阿楨
美國揚言斷供華為!華為33字回擊 全球光刻機巨頭剛出大動作
針對美國此次限制升級,5月16日上午,華為通過心聲社區發文稱: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5月15日,台積電宣佈,計畫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並運營一個先進的晶圓廠。
國產晶片龍頭獲大基金力挺
國家積體電路基金等多方同意分別向中芯注資15億美元及7.5億美元,中芯一季度收入達9.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淨利潤0.64億,同比增長422.8%。受此影響,公司最新市值已突破千億港元。
美國主導晶片供應,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近些年來,美國先後多次通過各種手段對包括人工智慧、5G、安防技術、晶片等領域的科技龍頭公司進行制裁,中國科技的“缺芯之痛”也不時引發業內擔憂。2018年美國晶片公司依然主導了整個晶片市場,全球占50%。No.2韓國26%。3日本7%。中國僅3%。亞太地區占60%的市場需求。
國家大基金一期(2014-2019)投資約60家企業,規模達到1387億元。去年十月,二期註冊資本提升至2041.5億元。二期主要聚焦積體電路產業鏈佈局,重點投向晶片製造及設備材料、晶片設計、封裝測試等產業鏈環節。
5月14日,無錫高新區與阿斯麥ASML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擴建升級光刻設備技術服務基地。
阿楨
重擊下,中國芯唯有拼出一片天地 2020-05-18 環球時報
日前,美國商務部宣佈將修改出口管制規定,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海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的能力。
眼前,華為依然有騰挪的空間。通信系統的晶片量總體而言較少,以基站來說,一年發貨不過百萬。最近幾年,華為對目前這種全面打壓戰略態勢非常清楚,早已開始備貨,而且還有120天的緩衝期可以利用。此外,華為已經做出完全沒有美國產品的5G基站,絕大部分通信系統設備對於晶片的要求沒有手機高,國內企業進行代工也可勝任。
相比之下,華為的手機受到巨大影響,不過,華為下一代手機晶片麒麟1020 SOC應已在生產階段,再加上120天的緩衝期,Mate 40的晶片還是有保證的。一段時間內,華為可以把一部分產能轉到中芯國際這樣的企業。另外,台積電也在積極爭取從美國獲得許可證,華為還可以向高通、聯發科等企業尋求購買晶片,以保持手機產品供應的能力。
從長遠而言,即使台積電拿到許可證,暫時維持為華為代工,我們也必須丟掉幻想,下決心建立起自己的整個晶片產業鏈。在這方面,我們目前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和優勢。
首先,今天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單一的市場,僅是中國本土市場就可以支撐起晶片產業。
其次,中國晶片設計水準基本和國際一流水準並駕齊驅:鯤鵬伺服器晶片、鯤鵬920電腦晶片、天罡5G通信基站晶片、麒麟手機晶片、升騰AI晶片、淩霄路由器晶片、5G基帶巴龍晶片等。
再次,積體電路製造目前確實還是我們的短板,但中芯也是知名的晶片代工企業,目前已經擁有14nm(納米)制程的量產能力,N+1晶片已接近7nm工藝,N+2研發。中芯以往技術進展較慢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足夠的客戶,華為把更多的產能轉向中芯,它在研發速度和產能提升上將會有一個大的突破。此外,華虹半導體、粵芯半導體等中游代工企業也有發展的潛力。
最後,如果有足夠的市場,在光刻機領域也可以有突破。華創、中微半導體、上海微電子、華卓清科這些企業在刻蝕機、光刻機市場也有一定的積累,科研的光刻機水準也達到11nm的水準。
總之,我們在近期要盡可能尋找各種機會保證華為的生產能力,長遠而言,整合產業鏈各方能力,加快晶片全產業鏈的突破。(作者是資訊消費聯盟理事長)
阿楨
鄭州富士康掀離職潮:不加班工資低 月入兩三千熬不住 2020-05-14 新浪財經
近日,有傳聞稱因疫情造成蘋果手機銷量削減,進而導致富士康訂單減少、部分員工將從本月起放假4個月至9月1日。
對此,富士康科技集團表示,“目前集團大陸各廠區運作正常,並無所謂大規模裁員及休假情況”。
富士康佈2019年四季度,營收1.74萬億新臺幣,同比減少4%;淨利潤為477.66億,同比下降24%。2019年營收5.34萬億,同比增長1%,淨利潤為1153.09億,同比下降11%。
蘋果2018第四季收入同比下降4.5%,銷量下降15%。
相關新聞
中芯14納米營收增長近30%,資本支出翻倍至43億美元買設備
特朗普05-13延長行政令一年,繼續封殺華為和中興,晶片龍頭中芯暴漲10%市值破千億!
法國《挑戰》週刊:中國從曾經的世界工廠變成科技碾壓者
比亞迪複製富士康創收1300億“代工大王”將易主.比亞迪攻車用等半導體 衝擊茂矽等中小型台廠。 富士康敗走印度蘋果取消印度製造iPhone 11
新iPhone SE全球熱銷,第一天銷量12萬,網友:這銷量雷軍看了都笑而不語.
疫情影響電子斷鏈蘋果惠普缺貨新iPhone延遲發佈.痛失5G先機蘋果銷量下滑77%,全球大量關店. 華為2019年5G手機全球銷售第一1900萬支市占37%,三星36%但獲利失色4季劇減38%.
三星發佈全球首款5G量子加密手機 首批量產可達100萬部(回應:三星又搞噱頭?確實是噱頭,只是個亂數產生器,噱頭大於實用) “墨子號”首次實現量子安全時間傳遞
美擬切斷華為晶片貨源,川普制裁沒再怕!華為:2019年財報營收提升23%手機年增26%,已可不用美零件,轉與聯發科或三星合作,高通台積電慘了,美若切斷,中會反擊將調查蘋果等美企.
全球半導體支出估年減3%,傳華為轉台積電單中芯,台積電暴賺背後沒說的秘密是漫無止境資本支出。2016~2018年支出9742億2019年獲利3511億,還有燒台灣的電。
中微5納米刻蝕機04-23已獲批量訂單.
美04-27對中出口半導體新限制,台積電供貨華為摔跤,陸晶圓龍頭中芯有望爽吃轉單.
海思2020年Q1晶片出貨量超越高通首次登頂中國手機處理器市場.
日媒:中國科技專利9∶1領先美國. 5G專利量華為躍居全球第一,華為05-09攜手18家車廠成立5G汽車圈. IDC:到2022年5G將推動中國數字經濟25%的社會經濟增長.
因疫情中國加快發展5G、AI、數據中心、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充電樁... 有別於「鐵公機」傳統基建,今年可期1兆人民幣投資,2025年底前至少10兆.
阿楨
又一關鍵器件研製成功 我軍武器的中國芯越來越強勁 2020-01-15 新浪軍事
近日有消息說中國航太772所攻克了高可靠性多通道混合信號FPGA技術,標誌著中國在微電子元器件領域又取得了一個技術突破,中國芯越來越強勁。
FPGA是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簡寫,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微電子元器件,具備可程式設計、集成度高、高速和高可靠性等優點在航空、航太、通信等領域運用廣泛。
正是因為FPGA擁有這麼多優勢,在航空航太領域作用關鍵,所以發達國家對中國禁運高規格FPGA器件,即便中低規格的FPGA也奉行“N-2”原則,也就是說比發達國家最新器件落後3代以上才能出售。在這種情況下,以中國航太772所為代表中國相關單位開展了國產FPGA研製和開發工作,目前國內已經開發出1億門級FPGA,並且在加固、抗輻射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滿足了國內高端領域FPGA運用需求。
阿楨
阪本幸雄出任紫光副總裁,開啟對三星復仇之旅 2020-01-03 觀察者網
日前,日本半導體巨頭爾必達原社長,72歲高齡的阪本幸雄出任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日本分公司CEO。
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存儲晶片產業曾經十分輝煌,日本東芝、NEC、三菱等企業的存儲晶片在市場上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打得美國企業節節敗退。不過,這種輝煌是建立在美國的縱容之下的。
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中美迎來蜜月期,在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必然會對日本收緊枷鎖,避免自己圈養的“惡犬”反噬主人。
日本在蘇聯解體後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也不再甘心唯美國馬首是瞻,開始在經濟上頻頻挑戰美國。
既然日本越來越“不聽話”,美國隨即轉變了對日政策。1985年,美國半導體協會以日本企業出口價格過低為由,向美國商務部提出了反傾銷訴訟。經過一系列博弈之後,雙方簽訂了《美日半導體協議》,引入了價格監督制度。加上廣場協議簽署後,美元相對日元貶值,這套組合拳直接降低了日本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
在直接打壓的同時,美國還扶持韓國。韓企非常具有侵略性,三星等在商業策略上還有一個殺手鐧,那就是“反週期”投資,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三星反而大規模投資增加產能,當市場回暖之際三星就可以佔據先機。這套“反週期”投資比拼的就是財力,三星的營收占到韓國GDP的20%,三星就是用這套打法把爾必達、東芝、英飛淩等歐洲和日本廠商折磨的遍體鱗傷。
可以說,日本存儲晶片產業的失敗並非技不如人,而是大環境所致,在美國的打壓和三星、SK海力士等公司的一整套組合拳下敗北。
……..
回應
從阪本訪談來看,復仇的對象是日本政府。阪本多次提到,2008年金融危機時,爾必達面臨資金困境,而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對日本這顆DRAM記憶體的獨苗,一分錢也不借,讓爾必達陷入巨大困境,最終在2012年壽終正寢。
阿楨
除此之外,聯電已獲得三星LSI的28納米5G智慧手機影像訊號處理器(ISP)大單,明年開始進入量產,加上三星手機OLED面板採用的28納米或40納米OLED面板驅動IC訂單到位,第一季產能利用率可望達到滿載水準。
格芯差異化競爭
曾經在晶圓代工界排名第二的格芯,坐擁全球11座晶圓廠。但格芯近年的IC之路是艱難的,連賣4座大廠。在2018年8月,格芯宣佈放棄擱置7納米FinFET項目,放棄追趕最尖端的先進工藝演進步伐,轉而將發展重點放在差異化產品解決方案的市場之上。今年8月,格芯採用12nmFinFET工藝,成功流片了基於ARM架構的高性能3D封裝晶片。
中芯連年擴產
中芯這幾年發展勢頭正旺,從8英寸到12英寸,從180nm到280nm的產能都十分緊張,明年8英寸月產能將擴產2.5萬片,12英寸擴充3萬片,其中,北京以12吋線為主,上海和深圳各有一座8吋廠,天津是8吋廠的主陣地,有一個老廠和一個新廠,老廠的月產能約為58K,新廠則有望成為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8吋晶圓產線。
追逐先進制程的赤子心
除了英特爾、三星和台積電在積極的追逐10nm、7nm、5nm甚至更先進的進程,聯電和格芯又放緩了腳步,中芯這些年在工藝的突破頻頻告捷,國產晶片崛起可期。
從中芯Q3財報中得出,在工藝上,收入占比分別是150/180nm (35.8%)、55/65nm (29.3%)、40/45nm (18.5%)、110/130nm (6.6%)、250/350nm (4.2%)、28nm (4.3%)、90nm (1.3%),占大頭的依然是成熟的150/180nm、55/65nm工藝,最先進的28nm工藝占比只有4.3%,不過相比上季度的2.8%已經開始增長。
除此之外,中芯的FinFET技術研發不斷向前推進:第一代FinFET(14nm)已成功量產,四季度將貢獻有意義的營收;第二代FinFET(改進型的12nm工藝)研發穩步推進,客戶導入進展順利。
前段時間“EUV禁運”的事件引得業界廣泛關注,但ASML與中芯已經雙雙否認。但從這個留言我們除了看到EUV光刻機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到國人對本土晶圓廠的先進工藝的關注。如果7nm工藝研製成功,作為國產晶片製造的領頭羊,這對國內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領先於聯電、格芯,縮小與三星和台積電的差距。
按照中芯所說的進展,中芯與國際最先進水準也就一兩代的差距。目前,中芯已經成功掌握 FinFET技術,只要掌握了EUV技術,就可以與台積電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因為7nm以下都是運用的EUV技術,中芯將在未來5年之內有望成為中國內地下一個台積電。
阿楨
中國64層NAND量產後,三星赴陝再投563億建最大快閃記憶體基地 2019-12-11 觀察者網
三星電子西安快閃記憶體晶片(NAND)專案二期第二階段80億美元投資10日正式啟動。每月13萬片,新增產值300億元,解決上千人就業,並帶動一批配套電子資訊企業落戶,使西安成為全球水準最高、規模最大的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基地。
三星西安快閃記憶體晶片專案一期投資108億美元,建成存儲晶片專案和封裝測試項目。二期專案總投資150億美元,主要製造快閃記憶體晶片。其中,第一階段投資約70億美元,明年3月竣工投產;第二階段投資80億美元,2021年下半年竣工。
2018年,三星占全球NAND市場份額的35%,其與美光和SK海力士等廠商幾乎壟斷市場供應。
今年9月2日,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宣佈,已開始量全球首款產基於Xtacking架構的64層256 Gb T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性能逼近國際大廠的96層3D NAND,紫光或跳過96層NAND,直接研發128層NAND,2020年底,長江存儲產能有望提升至月產6萬片晶圓的規模。
回應
小編,老是消費一家說了幾年始終拿不出產品上市的長江存儲有意思嗎?!
三星對長江存儲的信心比你還大。
二線晶圓廠的角逐 2019-11-23 觀察者網
隨著工藝節點的推進,因為技術難度的增加,投入成本的大幅增加,先進制程現已經成為三星和台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晶圓代工廠商,僅台積電一家就佔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三星今年也是發生了大躍升。聯電、格芯和中芯國際成為了二線的晶圓代工廠。
相對于先進制程的競爭,在二線的競爭更加慘烈,不但有看得見的“敵人”,還要提防潛在的“敵人”後來者居上。不同點是中芯國際作為中國晶圓廠的擔當,他們有一顆成為一線晶圓廠的心。
聯電工藝策略大轉型
聯電近兩年已經不再追逐12納米以下先進制程,主攻以車用5G、IoT為主。10月1日,聯電取得日本12吋晶圓廠三重富士通半導體所有股權,也使得聯電10月營收達145.87億元,月增34.7%,較去年同期增15.98%,並創下歷史最高營收記錄。順利並購後讓聯電在12納米以上制程的全球市占率有望突破10%。
阿楨
財訊週刊/台積電叛將梁孟松偷絕招救陸廠中芯國際第3季獲利1.15億美元年增333.5%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最新財報亮眼,第3季獲利1.15億美元,年增333.5%,讓市場大感驚艷,預估第4季營收將續增2%~4%。這2年,中芯轉骨的背後大功臣,就是首席執行長梁孟松,業內人士認為,他將台積電管理思維帶進中芯翻轉營運,促使中芯今年首度轉虧為盈。
梁孟松曾任台積電前研發處長,之後帶槍投靠三星,當時令創辦人張忠謀相當無奈又惋惜,2017年底,梁再度跳槽至大陸中芯,僅1年多時間,就讓中芯卡關3年的14奈米製程大突破,更有望在今年帶來營收。
梁孟松上月在中芯法說會上表示,儘管過去2年半導體產業受大環境衝擊、充滿挑戰,但中芯已實現28奈米HKC+製程量產,14奈米也已量產,12奈米也將接棒,正在客戶導入階段,下一代 FinFET(N+1)也在穩步推進中。
事實上,梁孟松接任中芯聯席執行長親自操刀後,不僅縮短先進製程技術的差距,中芯的良率和生產效率均大幅提升,更讓公司營收保持成長態勢。
財訊雙週刊報導,知名晶片設計業者指出,梁孟松過去幾年助中芯大力改善內控,以及強化流程管理,並將台積電最新管理思維帶進中芯,取代早期張汝京創辦中芯的老舊作法,無疑是中芯徹底改造的重要關鍵。
相關新聞
中芯CEO趙海軍:華為帶頭採購 陸半導體迎春天
回應
作者意識形態作祟!梁孟松在台積電當個小小的處長懷才不遇有志難伸。他良禽擇木而棲是個人的抉擇,旁人應該只有滿滿的祝福!台積電或張忠謀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當初大材小用。
管理模式的精進並非台積獨有的創新,嚴格來說台積的管理階層包括張前董事長也是將歐美的經驗延用到公司的管理,這並非台積獨有的管理模式,希望作者少用這種狹隘的語辭。
阿楨
記憶體製造方面也看到中國業者展現初期成效,除長江存儲於9月量產64層NAND Flash、2021年計畫量產DRAM之外,合肥長鑫存儲則是於2019年底量產19奈米DDR4及LP DDR4 DRAM;另外集成電路設計方面除陸企持續在CPU、GPU、FPGA、類比IC、EDA等積極尋求突破外,AI晶片似乎也成為美中5G爭霸的下一個戰場。
9月平頭哥亮相的首款人工智慧推理晶片「含光800」,且不論其真正效能是否能與國際業者匹敵,但中國業者欲建構一套全面端到雲的晶片生態系統企圖心不言可喻。
中國半導體自主可控的硬體基石,本土突破正在加速,但仍不否認包括晶圓代工、記憶體製造進程仍是落後於全球領先梯隊,而關鍵核心晶片的專利、技術更非輕言可突破國際大廠所築起的高門檻。
幸好中國擁有龐大的落地應用,況且下游物聯網、汽車電子、5G終端等領域對於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將直接推動中國半導體企業的技術與產業升級,加上電子零組件環節實力雄厚,因而上游半導體核心突破將是中長期大勢所趨。
阿楨
大陸加緊衝刺半導體業 2019/10/27 劉佩真
中旬美中雙方貿易談判在10月中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美中貿易戰從3月迄今,已歷經且戰且談、以戰逼和、實質協商等過程,加上根本性的結構問題使美中兩大強權難以於短期間內達成完全的共識,因而現階段美中貿易談判雖獲得暫時舒緩,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依舊沒有根本改變,因此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意志力只會愈來愈強,不會隨著美中貿易談判的變化有任何改變。
從中國官方政策面來看,10月上旬工信部宣佈積極部署新材料及新一代產品技術的研發,藉此推動工業半導體材料、晶片、器件及IGBT模組產業的發展。同時工信部也將啟動2期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進一步推動國內外半導體資源整合與重組;2期大基金不同於1期著重於集成電路設計及製造環節,會重點部署半導體設備、材料、應用端,規畫以扶持行業龍頭、發展園區聚集資金、補助中國產業鏈等方式來進行,此皆宣示中國將持續以政策支持半導體業的發展。
從中國半導體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科技紅利之有效研發投入,才是建立獨立自主核心技術體系的有效手段,即持續高效率的研發投入是科技企業成長的真正內在動力。中國半導體業者除在封測方面投入先進封裝技術產能的擴充,特別是Bumping、WLCSP等,為即將到來的5G通訊和物聯網發展商機提前佈局,以及晶圓代工方面力求2019年底前進行14奈米FinFET量產計畫,同時12奈米製程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阿楨
日本在超級電腦領域的再次輝煌是“京”時代。2011年,理化學研究所和富士通合作設計製造的超級電腦“京”又一次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寶座。超級電腦重新被定位為日本國家根本的基礎技術。
近幾年來,在超算第一名競爭中出現了中國身影。中國超算連續5年在競爭中排名第一。直到2018年11月,美國能源部所屬奧克裡奇國家實驗室與IBM製造了“頂點”超級電腦,重新奪回了世界第一的位置。“頂點”旨在將“CPU+GPU”處理器組合起來,根據用途分擔擅長處理的“異構計算”。
另一個潮流是英國ARM方式處理器。該處理器也被認為是“後英特爾”。“富嶽”的心臟新型64位處理器“A64FX”就採用了ARM方式。
今年5月,美國公佈了新型超級電腦“前沿”的開發計畫。“前沿”與“富嶽”一樣,將應用在人工智慧等領域,新一輪的超算競爭或許會在美日之間擦出新的火花。
接近極限 尋求突破
宋志毅認為,超級電腦以及支撐超級電腦系統的半導體技術已經接近目前基礎科學的終極。世界主要幾個國家正在研究遠超目前超級電腦運算速度的數位退火電腦以及未來的量子電腦;在半導體領域,目前半導體工藝上做得再精細,極限是1納米,而現在已做到了3納米。科學家正在努力尋找非半導體的下一個突破,而突破何時到來尚不可知。
宋志毅說,日本的超級電腦規劃更像是走一步看一步,也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冒出一個新技術,但太長遠的規劃趕不上形勢變化。超級電腦是個吞金獸,超算的發展需要巨額資金。就日本而言,在技術和設備上,理化學研究所是做不出整機的,必須有企業合作才能發展;而富士通已沒有財力,必須依靠日本國家預算。有財力的只有日立公司,但其已退出超算領域,想要重新拾起,除非政府給與資金支持。另外,因需求不旺,據稱“京”常處於“吃不飽”狀態。
阿楨
新一輪超算競爭:吞金巨獸,走到技術極限? 2019-08-23 科技日報
富士通獨自開發的“富嶽”心臟CPU“A64FX”,左邊是CPU存儲單元,中間是A64FX晶片。
日本最新超級電腦被正式命名為“富岳”(曾稱為“後京”)。這台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富士通公司聯合設計製造的超級電腦,運算速度超過目前日本最快電腦“京”的100—120倍,在2020年投入運行後,將爭取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
不過,世界第一的排名隨後可能就會被中美新的超級電腦趕超。雖然將要排名的世界第一可能是短暫的,但會給當權者爭了面子,給理化學研究所爭了地位,給富士通掙了銀子,最重要的是給日本國民爭來了自信。文部科學省為“富嶽”投入了1100億日元,預計2020年開始運行。
世界競爭 日益激烈
超級電腦的國際競爭異常激烈。在資源探查和武器開發領域,是否擁有高速計算技術和能力對安全保障和產業影響巨大。
1990年代初期,個人電腦正式從16比特進化到32比特。64位元精簡指令處理器(RISC)出現並應用于商用電腦領域。當時,超級電腦商業大戰正處於鼎盛時期,採用專用的向量型處理器可以同時處理大量運算,美國處於領先地位。
隨後,由通用處理器組成的標量(並行處理)類型出現,超級電腦轉移到標量類型。注重向量型超級電腦的是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在每半年評比一次的超級電腦500強排名中,NEC和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開發的“地球類比”超級電腦在2002年獲得世界第一,這一紀錄保持了兩年半之久。“地球模擬器”向世界展示了日本的實力。但自2004年被美國IBM奪回第一名之後,日本遠離了超級電腦性能排行榜的前幾名。由於超級電腦的開發投資龐大,所以被稱為吞金獸。
阿楨
Google麼可能因為川普放棄中國的市場,要是Google 給中國手機廠使用安卓系統那中國必將開發出屬於自己的系統屆時Google的版圖將被中國手機廠給吃下
其實各家品牌都可以通過安裝一個小app來安裝Google服務框架,然後就可以自己安裝全家桶裡邊的app來曲線實現使用Google服務。我之前的HTC手機就是這樣,華為海外版的系統初始狀態會像大陸的安卓系統一樣,雖然不再預裝有安卓原生的這些app,不直接提供Google服務,但通過手動安裝Google服務框架之後還是可以使用原生系統的app和Google的服務。
Google和華為的Android層級是相同的,拿開源的系統閉源,虧你特朗普想得出來,光專利控訴就能讓google破產了!安卓是開源社區共同的成果!自2005年以來,已有超過1400家公司為Android系統的內核Linux做出了貢獻。而三星與華為則深入參與到了整個Android系統從基礎代碼到最終成型的過程之中。Linux內核代碼,穀歌貢獻度是3%,而華為占1.5%。linux的核心都是開源的,Android的閉什麼源啊?Android就是弱化電腦功能的Linux,Intel和Nokia有Meego,都是基於Linux的,沒有一點高大上!安卓系統本身又無法封,只是無法安裝google元件,對歐洲影響也不大,歐洲本來就立法禁止安卓手機預設安裝google組件,沒什麼大不了的,華為又不需要GSM服務照樣可以另起爐灶,只要有開源版aosp安卓,華為自己可以加入方舟編譯器,開發另一個分支的Android,與Google分庭抗禮,就像微軟現在自己開發另一套edge chroium。加上國家舉國反抗美國制裁,國內大力支持華為版Android,我相信世界會存在兩個分支的Androi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znACfsJQA
阿楨
中國首款基於龍芯CPU晶片的國產功能變數名稱伺服器06-28發佈
中興07-02上月底中興5G專利世界第三,正研發5nm工藝5G晶片 (回應:典型的國企語言,,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一事無成?高鐵/高速/J20/運20/航母/超高壓輸電…那個不是國企幹出來的?中興比不上華為研發經費達營收的14.9%,中興的12%比絕大多數公司強太多了.)
華爾街日報06-28美國本土僅存的一條蘋果生產線也悄悄轉到中國
G20川習會06-29彼此停止課徵新的關稅,美企可繼續向華為銷售產品,幫華為?是在救連任競選!
晶片領漲大盤07-01美國標普再刷歷史新高
07-01滬指重回3000深證暴漲352點
安撫鷹派07-01商務部:非赦免華為擬發「暫時許可」給華為
日媒拆解華為最新手機:美製造商零件占比僅為16%
韓媒:想不到G20一結束日就“一刀封喉”韓最強半導體產業,南韓慌了/抗議將訴諸世貿,陸日韓自貿區談判恐遭擱置
美報復性關稅砲口07-02轉向歐盟
台晶片人才赴陸發展 3年薪資等於在台8年
說真話了!白宮顧問納瓦羅:售華為低階晶片,禁華為5G是大事
華為回應川普放寬禁令:對美企是好事,對華為沒大影響,因已採取措施因應禁令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揭曉 華為第一
川普放寬禁令關鍵原因:美企遊說,禁售將切斷美企在中國的市場,華為也將從全球其他企業取得零組件,這將使美企全球處於嚴重劣勢,反過來影響美國國安。
回應
美國想讓你不能用的時候就不能用,穀歌是受政府控制的,還是自由系統嗎?美國說華為受政府控制,自己打臉嗎?美國:民主的控制能叫控制嗎?
華為是不是政府控制的企業美國沒找到證據,可Google是政府控制的企業已經是實錘了!
我一直都是買國行手機,單獨找APP安裝也可用穀歌服務啊
對國內影響不大,但華為的國外市場就難受了
穀歌這傻逼,一邊效忠美軍,一邊又好意思舔著臉喊他媽的自由、民主、安全~~當初把穀歌趕走就對了。
阿楨
屠殺華為害慘誰,美又一晶片廠被打趴,博通下砍財測06/14股價暴跌逾8%. 600多家美企籲川普取消對中國加稅
撐不住了?!美3大晶片廠06-17遊說華府鬆綁華為禁令
任正非06-17華為是打不死的鳥:預估在美制裁下2019、2020年銷售額將下降300億至千億美元,不過2021年華為將會重新煥發。
以華為4G為基礎建立5G占2018年歐洲基站超4成
華為新機榮耀20 Pro僅3秒賣1億人民幣,上市14天內銷售已破百萬支,華為將提高在中國大陸市場佔有率,抵消部分海外業務下滑,市佔率從原估計35%達45%。
環時社評:中國半導體產業要做“打不死的鳥”
CNN:儘管美國打壓華為06-20一項5萬人調查顯示問鼎中國最具吸引力的雇主
任:華為可獨立應付美方禁令,年營收下滑10%是小事。
如蘋果想搬生產線, 郭台銘說要搬離中國,富士康06-17否認(回應:血汗工廠富士康撤離後,新代工廠強勢崛起,郭後悔不及)
郭「反送中」指「一國兩制」是失敗的,更稱國台辦操控某些台灣媒體,郭嗆陸廠關,國台辦21字低調回應,郭嗆:怕我搬走.
挺獨抹紅韓 郭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算了
唯一有2款7nm晶片的廠商,華為06-21發佈麒麟810
不甩美國禁令 拉美國家挺華為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5G大博弈招招精彩:美扣押孟未見效,狠招傾巢而出,不准賣/買晶片/用安卓/參與WiFi等,中方除了頂/打入/打劫最重要是做活。
下馬威?G20川習會前,繼華為之後,美對中5超算企業出口黑名單(回應:即便美國禁令,中超算多次問鼎世界第一,同時完成去美化均已配備中國晶片。)
報復孟晚舟案06-25中國暫停進口加拿大肉品
華為06-26不受制裁影響2019年底發貨50萬5G基站
紐時06-25高人指點美企繞過禁令出貨華為
華爾街日報06-25中國貨「洗產地」避美關稅:越南從中進口年增80.8%對美出口同類產品年增71.6%;台對美出口同類產品成長56.3%。(回應:川普趕快加台越稅25%)
阿楨
英最大晶片公司戴樂格06-01表示若中美技術戰升級 將選擇站中國
反「暴政」!華為05-29向美申請封殺令違憲
華為助力英國05-30首個5G新聞直播,流量太大BBC記者措手不及:全靠華為讓英領先中國人使用到了5G!
英不封殺華為 美將限制情報分享
日本軟銀5G排除華為 選定易利信和諾基亞
諾基亞06-05稱5G合同數超華為回應:華為合同數也是42份,訂單數是虛的,大小單有區別,華為執行力最強,諾基亞1季虧損同比擴大56%達5.85億美元。
不畏科技戰 中國06-03宣告進入5G元年
歐洲電信巨頭沃達丰05-30華為設備沒有後門
蘋果手機現大量追踪程序,或在深夜洩露個人隱私
大疆06-25將在美組裝新型無人機Mavic 2規避制裁風險, Mavic 2無法透過網路傳輸任何訊息,只有在降落後才能讀取數據。
中俄元首06/06會晤合作總額超200億美元,美圍剿華為後首張大單將在俄開發5G網路
華為06/06已實現5G全系列業界領先自研晶片商用規模,在30國46個5G合同/基站超10萬個,居全球首位。
孟晚舟引渡案 加拿大明年1月聆訊
孟能躲過牢獄之災嗎?法律自衛成功希望渺茫,要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力!
神速!華為手機系統面世,多家巨頭加入測試,替代谷歌安卓系統
Google示警:圍堵華為恐危害美國國安,因為將促使華為開發自有軟體。
Arm創始人怒了:華為禁令對Arm、Google等具破壞性
全球移動通信協會06-07禁止華為5G歐洲得多掏620億美元
美媒06-07稱華為禁令激勵中國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這些企業為何紛紛變臉倒戈華為?(回應:中國市場太大,有國家層面“不可靠實體清單”支援,加上華為自身的努力…)
中國日報網06-12中國速度再次折服世界,基建狂魔背後是硬核實力(回應:中國有如此高效的建設成就,何愁晶片發展不起來)
習06-07承諾與各國共享包括5G技術在內的科研成果
對中國鬆口? 川普06-08將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回應:川普上任828天 華郵:説謊逾萬次 日均8次以上)
斬華為自傷!白宮官員06-09要求緩禁
華為反擊06/14要求美國電訊商Verizon付230多項10億美元5G專利費用
華為一收專利費,美國反華議員就從指責中國“智慧財產權盜竊”變臉到指責“專利流氓”
美議員盧比奧06-17提案“禁止華為收美企專利費”被美網友諷“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阿楨
工信部05-25中國晶片產業取得突破:2012年以來,我國積體電路產業以年均20%以上增長,2018年銷售額6532億元,技術水準也不斷提高,晶片設計水準提升3代以上,海思麒麟980手機晶片採用了全球最先進的7納米工藝;製造工藝提升了1.5代,32/28納米規模量產,16/14納米進入客戶;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2019下半年量產;先進封裝測試占比達30%;刻蝕機等高端裝備和靶材等關鍵材料取得突破。(回應:美國的貿易戰必定催生中國一個新興產業——晶片)
美中科技冷戰下 BBC盤點7大領先:華為5G,超算,基因編輯嬰兒,人工智慧AI,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墨子號量子衛星,月球背面登陸:(回應:這篇文章主旨就是中國的科技都是做壞事的,美國的科技都是造福人類的。)
華為方舟也來了!老外秒懂 (回應:方舟對西方人意識裡就是拯救者,華為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美國才是棋子,花幾十億的廣告費都不及美國的打壓效果好,華為自主晶片/系統註定會對美國造成打擊。)
中興高管爆料!這是一場任正非渴盼已久的戰
華為05-28已獲得全球42個5G商用合約
大馬總理05-30籲多用華為籲/批美制裁/美必須認識到全新強大的中國
SD存儲卡協會/WiFi聯盟/藍牙聯盟/JEDEC協會05-29已恢復華為成員資格(回應:因為華為那些組織加起來都打不過華為,中國市場已超過北美,失去華為損失非常大)
華為自研"超級藍牙"榮耀20系列首發連接距離可達244米
EEE排除華為:中國電腦學會05-30宣佈中止與IEEE通信學會合作
中國電腦學會06-02鑒於IEEE已糾正錯誤,解除華為禁令,將恢復交流合作
台積電05-23稱不會對華為斷貨 國台辦:強強聯合
華為麒麟985晶片台積電已量產 華為Mate或首發
IEEE主席06-01與美商務部對話,爭取學術活動不受干擾
華為禁令半個月後各大國際技術組織(WIFI,SD,藍牙,JEDEC)陸續恢復華為會員;沒有任何公司敢公告說自己對華為斷供;被傳聞斷供的如德國英飛淩/日本松下東芝/台積電等紛紛聲明繼續供應。(回應:文章還是小看華為了,預計晶片都會被迅速替代,海外手機只要方舟系統開源免費也可能打翻身仗,至於台積電7納米晶片,中芯已經收到深紫外光刻機了,理論上量產起碼兩年,但在國家意志下提前實現並非沒有先例!)
阿楨
不甩圍堵…華為05-30推自研新晶片麒麟720/作業系統“鴻蒙”最早今秋問世將是第一次把手機PC全面打通。
繼“鴻蒙”後05-24華為在歐註冊“方舟作業系統”商標
華為由聯邦快遞寄往中國的包裹 竟被“劫”到美國 (回應:下作無恥也提醒我們黴國的黑手無處不在)
環時社評06-01中方調查聯邦快遞是負責、理性之舉
聯邦快遞06-25吐露"誤處理"華為包裹實情:美商務部逼的,但受夠了將其告上法庭。
紐時:美國還算贏?美築「新柏林圍牆」堵了華為卻使華為掌控4-6成網路
川普封殺華為 鄉村手機恐斷訊…國會急救
任正非05-23華為必須做到世界第一,未來五年將投資1000億美元研發/年2500億銷售,車聯網/人工智慧/邊緣計算是三大突破點。
央視專訪任:本來就準備打持久戰,越打會越強大,渡過產品切換磨合階段會更強大了。報復蘋果?任:我第一個反對
看了任專訪 世界各地網友評價他:別人對他的女兒和公司如此虎視眈眈,而他依舊如此卑微有愛,如此誠實、正直、謙遜......
任辦公桌上擺著《美國陷阱:如何通過非經濟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法國版華為孟晚舟事件》作者:歐洲和中國該反擊了 (回應:華為不是法國阿爾斯通,美帝給華為做了全世界廣告,只要華為能抗過去,將成為一面象徵美帝國主義衰落的旗幟,也將為自己和中國贏得天下苦美久矣的國家和民眾的民心。)
聯想北美手機暴增48%營收首破500億美元淨利潤7.97億同比猛增261% 董事長楊元慶05-23聯想沒必要做作業系統和晶片(回應:聯想只是一個組裝公司,如美制裁會直接癱瘓)
中芯國際稱已度過營收低谷05-24申請從紐交所退市,未來交易集中在香港(回應:剛好對比中國聯想說:一旦關稅有變將搬出搬產線!支持中芯國際!沒上市美就沒辦法搞華為。後應會有其他公司退市。)
阿楨
美推遲華為禁令90天 任正非受訪霸氣回應:不需要,華為已準備好「鴻蒙」系統,別用民粹民族情緒看華為蘋果,喜歡用就用,5G技術別人兩三年追不上華為,不能因為我們領先了美國就要挨打
環時社評:華為團隊的心胸比美國執政團隊大多了
不止“鴻蒙” 華為把幾乎把整本《山海經》都註冊了,比如:手機晶片取名麒麟;PC處理器晶片取名鯤鵬;人工智慧晶片取名昇騰;路由器晶片,取名淩霄......還註冊了一堆商標,有朱雀、玄機、海藍獸、紫薇星、獬豸等,它們都是來自於《山海經》裡的神獸。
8億網友力撐05.19-20華為手機天貓出貨量漲了130%
習江西考察行程背後有深意:戰略資源稀土/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陸軍步兵學院,中國稀土單日已漲超100%
華為員工信:家人以前勸我離職,現在勸我不要當逃兵(回應:看得熱淚盈眶啊!好久沒有體會到這種從長征到上甘嶺的精神了!)
美媒彭博社05-24:不止稀土 中國科技金屬硬實力還有智慧手機電動車電池的鈷鋰,美國政府將關鍵礦物清單擴大到35個,其中有幾項中國是重要供應國:例如用於半導體的砷、銦(液晶屏)、銻(電池)、鈧(燃料電池)、鉍(醫學和原子研究)。
美最高法院05-13反壟斷“蘋果稅”市值一周蒸發1197億美元
美中貿易戰05/22美股收黑 高通挫近11% 蘋果獲利最糟恐掉三成
瑞士新蘇黎世報05/22與美鬥爭,中保持克制,美別把中當軟弱
美國《僑報》05-22中國遊客赴美簽證拒簽率高,可攜帶現金也減半
馬媒:中美貿易戰火燃燒至影視 中國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被撤檔
環時社評:美休想用打壓華為等企業脅迫中國
環時社評:華為團隊的心胸比美國執政團隊大多了
美中貿易戰05/22美股收黑 高通挫近11% 蘋果獲利最糟恐掉三成
遭美封殺後首秀 華為05-22推「榮耀20」新機
財政部05-22發佈積體電路設計和軟體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美國商會05-22美企一半會員在中遭非關稅報復,如政府檢查變多、商品清關及申請許可變慢等。
王毅:若美方選擇極限施壓,中方堅決奉陪到底
英國晶片設計商ARM斷供華為(回應:華為已獲得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現有的麒麟980…處理器可滿足一兩年內需求(目前主流手機的CPU都是基於ARMv8設計),斷供後華為無法獲得最新的ARM,但華為有能力改進ARM而生產性能更好的CPU,最終替代一切進口。另外全球第二大GPU英國的Imagination已為中資控股,這意味著也可用Imagination的GPU IP開發新的處理器。目前半導體制程工藝已經趨於極限,使得手機晶片廠商無需再像之前追逐最新的ARM。)
阿楨
華為反擊 外交部:支持陸企捍衛正當權利
穀歌公司2019-05-20終止與華為部分業務往來,將無法更新安卓作業系統/Google Play/Gmail。數個小時之後,多家美國網路通訊企業包括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賽靈思(Xilinx)等,也相繼決定停止供貨給華為。華為回應如下:安卓一直是開源的,華為作為重要的參與者,為安卓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華為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安卓生態,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不受影響,請廣大消費者放心使用和購買。
相關新聞
川普05-15禁止美企採購華為及70家中企設備
符合這四大標準將被列入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是否基於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是否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封殺華為的公司(美商務部05-15將華為和70家附屬事業列入美國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恐被逐出陸市場
法國馬克宏警告恐爆科技或貿易戰:我們歐洲的看法是不去封鎖華為或任何一家公司,而是去維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和歐洲主權。
中:停止錯誤做法 華為:美5G將落後
若北京反擊華為封殺令 蘋果等美企恐成報復對象
美試圖切斷華為供應鏈,專家:華為不是中興(中興2014年從美採購的晶片31億美元占總額53%)。事件後,中企已減少對美依賴。華為與台積電協商,將晶片生產轉移到南京廠。
美媒:擋得了華為進美國,攔不住華為前進(美洲只是華為全球銷售版圖上的很小一塊)
華為不怕美國出口管制05-18海思備胎晶片計畫 拚科技自立(回應:1958年俄國片面撤出所有的技術顧問,1989年西方封鎖,才有了今日。也該感謝美呀,否則備胎會永遠成為備胎。)
產業鏈人士:華為庫存準備至少夠緩衝1年
業內人士:海思在淡季狂下臺積電等晶片訂單,終於知道原因了
華爾街日報:封殺令反傷美半導體
華為6家美供應商股價狂瀉83.2億美元
美試圖切斷華為供應鏈 日韓電子廠也難倖免
美升關稅打華為 陸嗆華府談判沒誠意「來也白來」
轉折!美可能暫時縮減部分對華為貿易管制
美中科技戰:華為無法更新Google安卓系統,但塞翁失馬,不論華為或領導人會快馬加鞭推出本土的作業系統/晶片...
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即使美供應商不向華為賣晶片,華為也沒問題
阿楨
近期台系晶圓代工廠投資動作頻頻,除台積電回頭興建8吋廠、世界先進購併GF Fab3E 8吋廠之外,聯電則是收購日本三重富士通半導體的12吋廠、整合中國轉投資事業並準備上市,且宣佈不再推進先進製程,反映台廠佈局有加重8吋廠、重啟購併策略之趨勢,以及二線晶圓代工廠將不再參與先進製程的競逐。
在世界先進、力晶營運潛力正在上升之際,需留意聯電未來的動向,若Global Foundries將股份打包出售予Samsung或聯電,或是中芯國際,將牽動全球晶圓代工2至5排名順序。(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產業顧問)
相關新聞
聯想說自己PC第一,這次真沒人笑了
南韓半導體晶片出口萎縮,對中國大減二成
中國京東方擴產衝第一,三星獨霸OELD面板地位面臨挑戰
華為超蘋果趕三星2019年將成歐洲第2大手機廠商
因iPhone出貨量減少而裁員的富士康春節後招工,因獲得了華為手機訂單。
CNN:美國打擊華為攪亂了全球5G計畫 華為5G技術至少領先對手1年(瑞典的愛立信和芬蘭的諾基亞, 美國沒有這種級別的電信設備商)
美國堅決制裁華為的深層原因:華為嚴重威脅其至阻礙美國的全球監控計畫。
「五眼聯盟」成員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打臉美國:華為風險可有效控制
3.22暫無一個歐洲國家禁用華為 歐洲空前團結打臉美國
華爾街日報:5G終將是中國公司的勝利
全球科技巨頭華為...默默備戰研發6G傳輸能力5G100倍,網路延遲從毫秒級降到微秒級。
美國批准6G試驗:容量為5G上千倍(回應:5g都沒有還6g呢?這就是發達國家的吹牛區別!)
蘋果求生欲有多強2010.3.5再次降價 (回應:飲鴆止渴。)
三星再開發類似華為Mate X外翻屏折疊屏手機(回應:什麼類似,明明是山寨華為! 幾天前還批評Mate X不科學沒人性的外翻屏,這就是典型的不要臉的棒子精神。)
疑三星Galaxy Fold開箱影片 網驚:螢幕摺痕超明顯!
美媒:臉書借鑒微信模式轉型(回應:中國像外國:山寨;外國像中國:致敬.)
硬體時代或落幕,蘋果將轉型數位服務(回應:小便瞎嗎?那張圖明明是蘋果服務占比是每年下降的)
阿楨
兩岸晶圓代工業鴨子劃水 2019-03-25 旺報
台灣由於具備了人才庫和基礎設施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而展現了主導全球晶圓代工業務的能力,市占率超過7成,甚至台積電的龍頭地位將是其他競爭對手難以逾越,主要是台積電不但具備優異的製造技術、超高製程良率、設備共通性高、供應鏈角色顯著等競爭優勢,同時先進製程的進展藍圖更是具備可實現性。
不過仍需留意,美中貿易戰驅使中方更清楚半導體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故對岸廠商佈局晶圓代工市場的企圖心更加積極,特別是中國龍頭代表廠商中芯國際,加上以特殊製程、成熟製程為重的華虹半導體、先進半導體等。
中芯國際在戰術上採取成熟、特殊、先進製程的多元手段,在成熟製程上多元戰略發展,已有效的減少大幅投入先進生產線而產生的財務折舊壓力,況且在聯席首席執行官梁孟松的帶領下,除28奈米HKC+技術順利開發完成之外,2019年首季第一代FinFET 14奈米技術進入客戶驗證階段,產品可靠度與良率已進一步提升。
同時12奈米的技術開發也開始有所突破,而12奈米的部分則是14奈米FinFET製程的改良版,顯然在國家政策和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支持之下,中芯國際將持續背負推進對岸先進晶圓製程的任務。
華虹半導體作為中國領先的特色工藝晶圓製程代工廠,近來充分受益於8吋產品線供需失衡,特別是IGBT、MOSFET、MCU、智慧卡晶片及電源管理產品的需求,相對挹注華虹半導體的營運績效。
另外在先進半導體部分,去年10月先進半導體與上海積塔半導體訂立合併協議。先進半導體擁有5吋、6吋、8吋晶圓生產線各一條,專注於類比電路、功率器件的製造。而積塔半導體是華大半導體旗下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電腦軟體及輔助設備的銷售。預料雙方合併後,將在人力資源、品質監控、工藝技術等方面充分整合,積塔半導體可優先為先進提供資金支援和其他行業資源,並減少土地與廠址選擇的限制和降低潛在關聯交易的風險。
阿楨
陸智慧手機三巨頭銷售額 首度超越三星 2019-03-18 聯合報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三星智慧手機去年銷售額為731.24億美元,低於中國大陸智慧手機三強華為、OPPO和VIVO的總銷售額919.28億美元。這是三星智慧手機銷售額首次落後於大陸三強企業之和。
智慧手機業界分析,大陸智慧手機企業不僅通過低價手機增加銷量,還陸續進軍高端市場,同步提升銷售額和收益。
美國智慧手機市場調查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17日指出,三星去年智慧手機銷售額比前年減少5.4%。去年推出的重點手機Galaxy S9和Galaxy Note 9買氣不高,導致業績下滑。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排名前五的企業中,三星是唯一一家銷售額和銷量都下滑的企業。
相反地,大陸排名前三的智慧手機企業華為、OPPO和VIVO,去年總銷售額比前年增加35%。三家企業在大陸和歐洲市場大舉推出高端手機,同步提高銷量和銷售額,尤其華為去年接連推出售價超過700美元的P20和Mate 20系列手機,提升了業績。華為表示,去年P20系列銷量為1,600萬支,Mate 20銷量也超過500萬支,推升華為去年銷售額達464.68億美元,比前年增加62%。OPPO和VIVO則在大陸內需市場表現出色。Strategy Analytics分析說:「華為正迅速縮小與三星的差距,今年有望在銷售方面超越三星。」
蘋果去年銷售額為1566.34億美元,仍以壓倒性優勢位居世界第一。雖然蘋果去年推出的iPhone X(Ten)S系列和iPhone XR銷量不盡如人意,但透過高價策略提高了銷售額和收益。以銷售額為基準,蘋果全球市占率為40.4%;以利潤為基準,市占率為78%。換言之,去年在智慧手機市場產生的利潤中,每100元中有78元被蘋果拿走。
阿楨
IC大老換人:中國半導體年增106%,今年Q3首度超越南韓! 2018/12/07 钜亨網
SEMI指出,2018年第3季在南韓半導體設備出貨量為34.5億美元年減31%,與此同時中國成為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買家,39.8億年增106%。2017年同期,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僅為19.3億只占南韓的40%。中國目前正在北京、天津、西安、上海等 16 個地區,打造25個FAB建設項目。 報告預測,2018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有望達118億,2019年173億,確保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美荷日傳統強國,仍然主導著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 ,而中國的優勢集中在晶片下游。隨著中國不斷投資設備,必須密切關注投資與技術改進和人才培養,才能真正趕上強國。
華映裁員2500人 將售2條4.5代線只留6代線
台面板廠中華映管2019-03-11宣佈將裁員2500人,只保留6代線,專注中小尺寸面板最具經濟效益的產線,另外2條4.5代線,未來將全數出售,也不排除出租。華映認為,中國大陸面板產能供過於求,主要來自於高世代面板產線,產品以屬於大尺寸的電視面板為主,6代線的主力是中小尺寸面板,影響相對較小。
相關新聞
中國面板製造商齊力扳倒LGD三星柔性屏市占率90%、驅動晶片70%的壟斷局面:中國內10條柔性屏AMOLED產線、8家晶片商齊發力
中國再開新產能 2019年面板持續供過於求:中國最大面板廠京東方10.5代廠2018年3月量產,2019又要建6代柔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廠,全球大中小尺寸面板供過於求,競爭激烈。
5G、AI…半導體業新動能:半導體產業2019年雖遇逆風,但SEMI強調5G和AI將是產業下一波成長動能,2020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可望回升至670億美元,再寫新猷,年增27%。
阿楨
半導體受寒 晶圓廠投資大減 2019-03-14 經濟日報
受記憶體報價大跌、美中貿易戰導致下游拉貨保守影響,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2019-03-13下修今年全球晶圓廠資本支出預估值至529億美元,年減14%,終止連三年成長。SEMI年初原估年衰9%,不到二個月再提出更悲觀的報告,凸顯全球半導體景氣下修幅度超乎預期。晶圓廠資本支出,主要來自於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大型晶片製造商投入的設備支出金額,隨著整體晶圓廠投資步調放緩甚至轉趨衰退,意味整個產業鏈景氣同步向下,從上游的高通、聯發科等IC設計商,到台積電等晶圓製造商,及日月光等封測廠,將受影響。
相關新聞
5G、AI…半導體業新動能:半導體產業2019年雖遇逆風,但SEMI強調5G和AI將是產業下一波成長動能,2020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可望回升至670億美元,再寫新猷,年增27%。
中國半導體設備需求高 哪些中國設備廠能搶商機 2019-03-11 钜亨網
根據SEMI預估,2018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達到620億美金,年增28.6%,預估未來七年年複合成長率在8%~10%之間。從2017年開始,亞洲開始大積極投入晶圓廠建設,如中國有30家、韓國30家、台灣則約20家左右,是全球半導體設備需求的主要來源地。此外,在中國政府的獎勵之下,中國半導體設備需求占全球比重逐步提升,已從2013年15%提升到2018年27%。
半導體設備供給
從供給面來看,半導體設備供應端有兩大特色,第一規模成長穩定;第二則是市場集中度高。目前半導體設備主要供應商由Applied Materials(美)、Lam Research(美)、ASML(荷蘭)、東京電子、KLA(美)等國際大廠占據。若從2018年營收來比較,Applied Materials 市占27.5%、Lam Research市占 17.7%、ASML市占17.5%、東京電子市占16.9%、KLA市占6.4%。至於中國的北方華創及長川科技市占分別只有0.8%與0.05%。
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占低(目前小於3%),主要因為中國半導體產業起步時間晚,晶圓製造在全球比重低,如中芯國際僅僅占全球晶圓製造不到5%比重。不過,未來三年新建晶圓廠中有30%在中國,加上中階半導體設備替代率高,這給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帶來發展機會。
圖博館
日本半導體為何不敵中美韓 日媒反省4大理由
移動互聯網時代,全球半導體行業競爭激烈,美韓兩國佔據主導,中國作為“後生”,奮起直追。2018-11-29,《經濟學人》甚至將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提升到“晶片大戰”的地位,稱“中美在角逐世界主導權”。
而另一方面,曾在半導體行業有所作為的日本,近年來似乎存在感全無。1990年日本企業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份額達到49%;到了2018年,世界前10大半導體企業中,已看不到日本企業的身影。
2019-02-22,《日本經濟新聞》資深編輯西條都夫發表社論,總結了日本半導體產業落敗的4個原因:“組織和戰略的不恰當”、“經營者能力不足”、“強烈的閉門主義”以及“偏重技術、輕視行銷”。
首先,“組織和戰略的不恰當”。
如今日本國內排名靠前的半導體企業,最初大部分都是綜合電子企業中的一個部門,“最初作為一種業務孵化機制充分發揮了功能”。但隨著半導體業務擴大,在其需要作出迅速且果斷的決斷時,這種機制一下子變為枷鎖。
其次,“經營者能力不足”。
日本爾必達記憶體前社長阪本幸雄認為,半導體這種“逐鹿全球市場”的行業,需要企業一把手親自將“觸角”伸向全世界,如有必要就飛赴當地展開直接談判。這需要相應的人脈和能力,但“令人遺憾的是,日本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第三點,日本企業具有“強烈的閉門主義”。
美國高通等自身沒有工廠的“無廠企業(指fabless)”以智慧財產權為基礎,擴大智慧財產權的手段是收購初創企業。 “但日本企業由於畏難情緒等影響,拒絕收購,拘泥于自主技術。
最後是“偏重技術、輕視行銷”的弊端。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資料顯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半導體世界市場規模僅為約500億美元,而2018年則增長至接近10倍的4779億美元。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表示,“如果資料是21世紀的石油,那麼半導體就相當於內燃機”,半導體可以定位為數位社會的核心技術。不僅是民生,半導體在國防上也有很強的戰略性。
圖博館
專家:國產刻蝕機很棒,但只是造晶片的“配角”
據科技日報2019-02-13報導,近來有網路媒體稱,“中微半導體自主研製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性能優良,將用於全球首條5納米晶片制程生產線”,並評論說“中國晶片生產技術終於突破歐美封鎖,第一次佔領世界制高點”“中國彎道超車”等等。
中微公司的刻蝕機的確水準一流,但誇大闡述其戰略意義,則被相關專家反對。刻蝕只是晶片製造多個環節之一。刻蝕機也不是對華禁售的設備,在這個意義上不算“卡脖子”。
首先,外行容易混淆“光刻機”和“刻蝕機”。光刻機相當於畫匠,刻蝕機是雕工。前者投影在矽片上一張精細的電路圖(就像照相機讓膠捲感光),後者按這張圖去刻線(就像刻印章一樣,腐蝕和去除不需要的部分)。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中用到的最金貴的機器,要達到5納米曝光精度難比登天,ASML公司一家通吃高端光刻機;而刻蝕機沒那麼難,中微的競爭對手還有應用材料、泛林、東京電子等等,國外巨頭體量優勢明顯。難在如何讓電場能量和刻蝕氣體都均勻地分佈在被刻蝕基體表面上,以保證等離子中的有效基元,在晶片表面的每一個位置實現相同的刻蝕效果,為此需要綜合材料學、流體力學、電磁學和真空等離子體學的知識。
刻蝕機技術類型很多,中微和他們的技術原理就有很大區別,至於更詳細的技術細節,是每個廠家的核心機密。
刻蝕分濕法(古代人就懂得用強酸去刻蝕金屬,現代工藝用氟化氫刻蝕二氧化矽)和幹法(如用真空中的氬等離子體去加工矽片)。濕法出現較早,一般用在低端產品上。幹法一般是能量束刻蝕,離子束、電子束、雷射光束等等,精度高,無污染殘留,晶片製造用的就是等離子刻蝕。
尹博士以及中微的核心技術團隊,基本都是從國際知名半導體設備大廠出來的,尹博士原來就在國外獲得了諸多的技術成就。
矽片從設計到製造到封測,流程複雜。刻蝕是製造環節的工序之一,還有造晶棒、切割晶圓、塗膜、光刻、摻雜、測試等等,都需要複雜的技術。中國在大部分工序上落後。中微只是給台積電這樣的製造企業提供設備,產值比台積電差幾個數量級。
回應
這些專家完美解釋了只要是中國擁有的技術,都不是核心。
邏輯都搞錯了,美國沒禁售是因為中國能造了,而不是老美不想卡你脖子。
圖博館
台灣3大王牌殞落?日媒爆慘輸陸韓3大敗因 2019-02-03 中時電子報
曾幾何時,國人引以為傲的台灣科技品牌,如今紛紛跌落神壇,到底台灣品牌遇到何種難題?日媒報導,台灣企業在市場激烈的競爭過程中面臨3大困境,包括代工產業的成功與消費市場產生利益衝突、內需市場太小,以及資本雄厚的陸韓企業崛起等。
華碩、宏碁與宏達電(HTC)等台灣的品牌,早期都是從代工起家,之後轉做品牌,但這些年下來,台灣科技品牌卻陷入發展的困局。日經新聞分析報導,華碩和HTC的智慧型手機全球市占不到1%,幾乎沒有存在感,即使在主場台灣,2家公司市占也不到15%,不僅被三星、美國打敗,甚至遭OPPO、華為和小米的18%市占超車。
HTC截至2018第3季,已連續14個季度虧損且不斷裁員,華碩的手機業務去年第4季暴虧62億元,宏碁的個人電腦業務同樣在夾縫中生存,目前全球市占也僅約6%。其實,台灣過去在科技產業起步較早,甚至在國際間與三星、LG等南韓大廠並駕齊驅,但後來在打造自主品牌上,逐漸與對手出現明顯差距。
報導引述亞洲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佐藤幸人看法,認為台灣科技品牌沒落有幾個敗因,首先台灣在代工產業的成功,與客戶在消費市場產生利益衝突,導致自有品牌未能發展起來;其次,台灣人口較少,無法撐起具有規模的內需市場。
反觀,南韓三星、LG品牌都是財團扶植,加上政府在背後撐腰,因此能與勁敵蘋果一拚高下,而台廠主推低價、具設計性產品,贏不過資本雄厚的南韓企業,又在2010年大陸品牌廠崛起後陷入困境。
儘管台灣在代工領域已經達到世界級的規模,如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和智慧手機組裝一哥鴻海,但仍寄望發展品牌走出另一條活路,因此鴻海在2016年收購日本夏普,努力發展自有品牌,而專家也呼籲台灣企業應在大陸勞動成本上漲與美中貿易戰之際,尋找新的成長模式。
回應
自立品牌?談何容易呀!基本人口不足當然是主要原因,但業者不重視自己手機相對應軟體,才是主因。軟體系統更新太慢,或根本沒有更新。相對應小米的成功,快速反應功能問題
韓國對三星等大財團的支援, 已經到官商勾結的地步了。 台灣的民心是仇富和反財團的, 臺灣政府很難做出同樣的支持
成在代工,敗也在代工!代工利潤雖薄、但風險也低,品牌商投資大風險高!代工做久了、就不再有冒險做品牌的企圖心!
圖博館
2.配套搜尋引擎的其他衍生服務不一樣,比如穀歌提供郵箱服務百度沒有,百度提供貼吧服務而穀歌沒有。穀歌和百度都曾經嘗試過很多附屬產品的開發,在各自市場中盈利的產品顯有差異。
第二個原因是競爭者不同,百度的競爭者更多的成了專業搜索,比如抖音、知乎、大眾點評、餓了嗎美團、淘寶京東等等;而谷歌服務的跨國多市場中,並不(都)存在這些競爭者。穀歌對壟斷力量的使用,更多體現在搜索引起的廣告業務上;而百度的搜尋引擎更多的成為組合服務中的配套,從而讓百度對壟斷力量的運用更多的集中在利用搜索引起的市場勢力,在其他市場(如自媒體)中獲得競爭優勢上。
第三個原因是面臨的管制環境不同。穀歌面臨的管制環境更注重市場的經濟治理,我國的管制則不然。
比如穀歌服務的市場,其貨物和服務市場的管制都成熟——例如美國FDA對醫藥市場的管制是很成熟的;同時,穀歌面對的反壟斷管制更成熟。比如曾經在穀歌搜索產品時,優先和以醒目位置引導你進入他的電子商務或個性化產品推薦產品,把競爭對手的頁面連結放到後面甚至第二頁。但是這種策略被歐洲管制當局禁止。
我國的反壟斷當局並沒有這個能力和精力去治理搜尋引擎市場,我國市場管制當局大量精力已經放在了其他議題上,沒有能力和精力進行市場的經濟治理。
相關新聞
強勢治網!陸註銷30萬帳號
回應
百度是政府政府維穩的產物吧
笑死人了,穀歌是自願滾蛋,而不是被趕出去。既然在中國開店,當然要遵守中國法律。
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中國需求強勁,繼續看好對華出口
2019-01-23,荷蘭光刻機霸主阿斯麥(ASML)公司公佈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中國對其產品的需求強勁,繼續看好對中國的出口。
作為目前全球最先進極紫外(EUV)光刻機的唯一供應商,阿斯麥在美國牽頭的《瓦森納協定》的影響下,一度對中國禁售高端光刻設備。
2018年5月,中國晶片加工企業中芯國際已向阿斯麥訂購了一台最先進的EUV光刻機,價值1.2億美元,預計2019年年初交貨。同時,該公司一家電子元件供應商去年12月發生火災,完全恢復則要等到今年下半年。
回應
看到中國有技術突破,趕緊低價傾銷,打壓國產市場,然後繼續壟斷賺錢。
白日做夢!日本人搞了幾十年都追不上!
是哦,美國佬研究氫彈的時間也是7年,前蘇聯用了4年,新中國多長時間來著?喂喂,別忘了中國還是在科技封鎖狀態下完成的喲~
圖博館
微軟放棄移動作業系統 建議使用者改用安卓或iOS 2019-01-19 觀察者網
曾手握“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作業系統”的微軟,近日在其官網低調宣佈,將全盤放棄Windows 10移動作業系統,並建議使用者改用安卓或iOS系統。
聲明寫道,從2019年12月10日起,微軟將停止對Window 10移動作業系統進行新的安全更新、非安全補丁、輔助支援選項、內容更新。“隨著Windows 10移動作業系統的支援結束,我們建議客戶改用安卓或iOS設備。”
而在2017年10月,微軟就曾以推特形式對外公佈,Windows移動作業系統功能及硬體的開發,將不再是微軟未來工作的重點。但他表示,會持續對Window 10移動作業系統進行更新。
如今微軟宣佈停止更新的消息,如同“重症拔管”,Thurrot網站直呼Window 10移動作業系統“已死”。
諷刺的是,微軟在2010年推出Windows Phone 7時,曾揚言“新一代移動作業系統已經誕生”,同時還搞了場遊行,宣告黑莓和蘋果的“死亡”。一年後,諾基亞宣佈與微軟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旗下Lumia非凡系列手機將採用Windows Phone系統,並參與系統的研發。
而截至2017年一季度,市場調研機構IDC報告顯示,Window移動作業系統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占率僅0.1%。相比之下,安卓的份額達到了85%,iOS也有14.7%的份額。
另一方面,自2015年以來,微軟就再沒有推出過旗艦Lumia手機。
回應
傲慢與偏見帶來的最終結果,如果戰略合作選擇的是中國的手機廠商,如果不是用什麼印裔的CEO,Window 10移動作業系統現在說不定是三足鼎立之一。
微軟這坑貨,怕是能把國產手機都玩死。
不是沒和國產合作的問題,華為HTC都相繼推出過Windowsphone手機,但都反響平平。當時的諾基亞CEO就是微軟安插的木馬,願意奉上諾基亞的全部智慧手機業務作為賭注,結果也知道了,微軟對他自己的系統也毫不上心,直接導致諾基亞退出了智慧手機舞臺,本質是微軟自己的問題,意識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重要性,以pc思路來做移動系統
圖博館
蘋果再遭Mac電腦出貨量下滑,聯想奪回PC市場“王座”
2019-01-10,美國著名諮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公佈初步研究結果稱,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為6860萬台,同比下降4.3%;2018年全年出貨量超2.594億台,同比減少1.3%,連續第七年下降。公司層面,聯想、惠普、戴爾穩居前三的位置,吞食了2018年第四季度總體出貨量的63%,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為59%。聯想在2013年~2016年連續4年市占率奪冠,但2017年被惠普趕超。
此外,日前被曝將削減今年第一季度新款iPhone產量的蘋果,其Mac電腦出貨量在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3.8%。
對於聯想的市場表現,高德納稱,一個主要原因是該公司於2018年5月與富士通(Fujitsu)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此外,聯想在美國也經歷了一個強勁的季度。儘管整體市場停滯不前,但該公司連續三個季度實現了兩位數的同比發貨量增長。對於惠普來說,2018年第四季度是充滿挑戰的。該公司在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增長後,出貨量出現下滑。在除亞太以外的大多數關鍵地區,惠普的出貨量都出現了減少。
回應
怎麼總有為了反對聯想而發言?都是圈外的,就不要聽風就是雨吧!
一記佛山無影腳將聯想踢出地球。
立馬惠普、戴爾、蘋果、索尼、東芝等電腦呼嘯而至,價格輕快地飆升,數倍於現在的價格,直到你眼框瞪到滴血。
圖博館
過去2年間,全球晶圓供應緊張,SEMI認為這很大程度歸結于該行業寡頭壟斷對全球生產的嚴格控制,前五大晶圓製造商(日本信越、日本SUMCO、中國臺灣環球晶圓、德國Siltronic、韓國LGSilitron)占市場收入的90%以上。
同時段內,供需失衡也導致晶圓“漲”聲不斷,自2017年起,300mm(12英寸)、200mm晶圓價格上漲了20%至30%不等。環球晶圓甚至在去年12月預計,300mm、200mm晶圓價格“有機會一路漲價到2020年”。另一方面,國內對晶圓的需求量激增。據半導體行業觀察資料顯示,我國在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中的份額占比,從2015年的11%,上漲到2018年的19%。尤其是在近兩年:2017年,中國純粹製造晶圓的代工廠銷售額增長了30%,達到76億美元,是當年全部純晶圓代工市場增長9%的三倍。在2018年,純晶圓代工廠在華銷售額增長了41%,超過了去年整個純晶圓代工市場增長5%的8倍。中國基本上包攬了2018年全部純晶圓代工市場的增長,利益驅使下,這也引來更多外企晶圓製造商落地中國、擴大產能。同時,這也給國產晶圓製造提供了一定的動力。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晶圓供應商在製造能力方面仍落後于同行。近年來,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陸續推出相關政策推動第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
2017年1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發佈的《資訊產業發展指南》將“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列為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重點。同年5月,科技部將第三代半導體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與此同時,在地方政策方面,北京、深圳、江蘇、成都、廈門、泉州、蕪湖等均已發佈或正在研究推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去年4月26日,據新華社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湖北考察時前往了武漢新芯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300mm晶圓製造商),考察企業創新發展情況。習近平強調,裝備製造業的晶片,相當於人的心臟。心臟不強,體量再大也不算強。要加快在晶片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導體存儲科技高峰。
回應
沒事,使勁加油,把非大陸企業都弄死,就不存在過剩的問題了。
產能“小幅過剩”,說明充分競爭這讓某些公司如坐針氈
相關新聞
英特爾老對手AMD在CES發佈7nm工藝產品 涵蓋GPU和CPU
CES 2019上晶片巨頭們(英特爾、英偉達、高通、AMD)的爭奪焦點:光線追蹤、線上PC、汽車
圖博館
中國iPhone8大降價 京東售價比蘋果官網便宜五千元
銷售疲軟的iPhone在中國將大降價。上海《澎湃新聞》2019-01-10報導,知名電商京東上的iPhone8/8P售價將下調至人民幣3,999元和4,799元,分別下調人600元和800元。若與蘋果官網報價相比,更分別便宜達1,100元和1,200元。蘋果給深圳知名電子用品賣場「華強北」的iPhone通路商更優惠的iPhone定價,每部最多降價450元。不過,蘋果官方並未對此做出回應。
回應
再當精品賣嘛!
中國晶圓產能增速世界第一,SEMI還提示“過剩”2019-01-10 觀察者網
全球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在1月7日發佈報告:在強勁的國內需求和有力的政策推動下,中國晶圓產能增速已達世界第一,未來甚至還有可能造成200mm晶圓(8英寸)“產能小幅過剩”的風險。
SEMI指出,中國計畫建立一個強大、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2017年至2020年間全球計畫投產半導體晶圓廠62座,其中26座設於中國大陸,占全球總數的42%。中國晶圓產能正在擴大,預計將從2015年的每月230萬片(Wpm),增至2020年的每月400萬片。
這意味著中國晶圓產能每年有12%的複合年增長率,成為世界第一。同時,2018年中國對晶圓廠的投資激增,使其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設備市場,僅次於韓國。
報告認為,雖然國內廠商仍然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滿足大口徑矽晶圓市場的產能和產量要求,但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200mm晶圓供應產能將達到每月130萬片(Wpm),300毫米矽的供應產能將達到每月75萬片(Wpm):屆時200mm晶圓產能或將小幅過剩。
雖然當今半導體領域存在“晶圓大尺寸”的趨勢,但200mm還有很長的生命週期,主要還是效費比折算下的利益-成本問題,包括專用存儲、顯示驅動、微控制器、RF和類比產品在內的多種類型IC在未來幾年會給200mm晶圓廠持續帶來盈利。200mm晶圓同時會成為加速器、壓力感測器、制動器等MEMS產品的最優選擇。另外,聲波RF濾波器、微鏡晶片、分立功率器件和高亮度LED也會選擇200mm晶圓廠。
圖博館
光子人工智慧晶片取得突破 能否“換道超車”有待時間檢驗
據《新京報》1月6日報導,由清華、北大、北交大等多所高校的在校博士生組成的創業團隊,在光子人工智慧晶片技術上實現不少突破,可助力“中國芯”換道超車。該團隊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全球第二個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研究團隊。
光子晶片主要是將無數個光學系統整合到在晶片上,利用超微透鏡取代電晶體並以光子來進行運算。光子晶片與傳統的半導體晶片相比,具有更高的運算效率以及訊息傳輸量,也兼具耗能低、運行過程中產生較少的熱量等優點,無須複雜的散熱設計。目前絕大多數電子晶片在計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都有瓶頸,該團隊負責人稱,光子人工智慧晶片依託矽光子集成技術,在內部完成矩陣運算和資料交換。它的計算過程與人工智慧演算法高度匹配,計算速度比普通的電子晶片高,功耗比電子晶片低。
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算力是傳統電子人工智慧晶片的1000倍,但功耗只有其百分之一,還具備低延遲、抗電磁干擾能力,並可採用國內130nm微電子工藝,這意味著可擺脫對國外高制程光刻機的依賴,無需在工藝制程上進行追趕,成為我國在晶片領域換道超車的核心技術。積體電路的發展沿著摩爾定律趨於極限,矽光子技術是超越摩爾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之一。通過矽光集成,用光替代原來的電進行傳輸,成本有可能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而在2018年12月25日,據《科學網》消息,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教授團隊製備出世界上首個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在光晶片內製備出可攜帶光子軌道角動量自由度光波導,並實現在波導內高效和保真的傳輸。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世界著名物理頂級週刊《物理評論快報》,並作為編輯推薦的亮點文章在網站首頁重點推薦。
在美國,AI光學晶片研發商Lightlligence初創公司在2018年2月2日也獲得1000萬美元的融資。該公司的想法是,使用光子電路來加速人工智慧計算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實驗室技術突破距離大規模應用有很長的距離, 全球很多實驗室技術雖然最初看來來很美好,但絕大多數都沒能落地。同時,人工智慧晶片並非中國急缺的晶片,中國急缺的還是CPU、GPU、DSP、FPGA Flash、DRAM等晶片。
回應
軟體現在佔據絕大多數市場的都是X86之類的外國專利和標準,無論我國如何改進硬體,應用還一直會受制於人。
桌面電腦系統目前的市場佔有率越來越低,所以近幾年wintel日子不是很好過。
圖博館
一、誰在主導全世界的5G標準?5G標準立項,中國有21項,美國9項,歐洲14項,日本4項,韓國2項,5G標準的重要主導者是中國。在中國是中國移動10項,華為8項,中興2項,聯通1項。
二、5G晶片的實力哪個國家強?計算晶片美國最強;存儲晶片最強是美國,韓國、中國臺灣次之;專用晶片,美國較強,但不壟斷;智慧手機晶片美國最強,不過中國已經有華為在旗艦產品上的抗衡;總體而言美國佔據了較大的優勢,居於主導地位。
三、通信系統設備的研發和部署能力:4G時代華為第一,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通信系統設備製造商;愛立信第二,諾基亞第三,中興第四,韓國三星第五;綜合實力最強的,還是中國。
四、手機的研發與生產:今天全世界最強的三強是韓國三星、美國蘋果、中國華為。2020年,華為可能沖至世界第二,甚至搶佔市場第一。世界十大手機品牌,中國占了7席。
五、5G業務與應用的開發與運營: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開始漸漸並跑甚至超越,典型實例有社交與移動支付結合的微信、社交與電子商務結合的拼多多,中國的智慧互聯網產品會全面爆發,領先全世界。
六、電信運營商的網路部署能力:中國三家電信運營商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4G基站超過350萬個,總基站數超過640萬個,而美國4G基站數不超過30萬個,印度的總基站數也不超過70萬個。在數量上中國都是其它國家的10倍甚至更多。
七、政府支持和市場能力:中國政府積極支援整個行業加快5G建設,把頻譜按需分配給電信運營商,頻率佔用費用很低,政府支援社區、機關網路部署,推進電信普遍服務。中國擁有14億人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巨大。
綜合這七個方面的結論是:全世界5G發展,歐洲強在系統,美國強在晶片,中國強在綜合實力。可以預期隨著5G的正式商用,首先在業務上出現全面爆發,領先世界的非中國莫屬。
回應
晶片不行,美國一卡脖子就休克死了,這些成績都是行銷出來的,沒核心技術。
嗯,一卡就死,問題是怎麼不卡,估計一卡中國就什麼都有了吧,中國還有20多處短板,這都不否認,各行各業都在努力,國家在進步,大家有目共睹的,睜眼瞎除外
圖博館
日媒:矽谷的四大挑戰者全都在中國!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18-12-26矽谷面對四個挑戰者,全都在中國,這是有理由的:每天有1.6萬家公司在中國成立。
中國初創企業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中國初創企業集中在4個城市:杭州、上海、深圳和北京。
杭州擁有生機勃勃的中小型企業,杭州是電子商務領先者的誕生地。杭州在初創企業數量方面排名第三,僅次於北京和上海。金融、物流、大資料和電子商務領域的新業務不斷在杭州湧現。
早在創業成為商業詞彙的一部分之前,上海就一直處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成立於2015年的本土企業XNode與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和中國家電製造商海爾集團共同在上海開展專案,為其他面向消費者的企業提供服務。
通過香港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公司將深圳從一個濱海漁村變成貿易中心,如今深圳已成為中國電子製造中心。“深圳有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它使電子產品大規模量產成為可能。”日本某製造企業負責人藤岡俊一說道。
北京的優勢在於它作為創新中心的地位以及人才、商品和資本的深厚儲備。
北京擁有的初創企業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並擁有大量IT和其他高科技產業集群。位於北京西北方向的中關村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科研及教學機構的所在地,學術機構和產業界之間的密切合作孵化出許多初創企業。 “中關村吸引了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其中許多人在美國或歐洲留學。”日本野村研究所高級顧問李志輝(音)說道。(作者Shuhei Yamada,胡青松譯)
回應
日媒表面誇中國,分明是挑動美國人最敏感的神經,日媒好陰險。
挑戰美國矽谷只是中國發展的一角,全面趕超美國才是中國的目標。
小心美國下黑手,對於有威脅的私營企業,美國是有很多見不得人的手段的。
李進良:中國5G綜合實力最強是怎麼來的,一個老科研工作者的觀察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級高工 2018-12-27 觀察者網
我是一個老科研工作者了,前兩天從網上看到項立剛先生發表的《當今世界誰的5G實力最強》的長文,我饒有興味一口氣讀完,感到不像那些“厲害了”文體,全面、詳盡、客觀、中肯分析了下列七個方面:
圖博館
日媒:矽谷的四大挑戰者全都在中國!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18-12-26矽谷面對四個挑戰者,全都在中國,這是有理由的:每天有1.6萬家公司在中國成立。
中國初創企業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中國初創企業集中在4個城市:杭州、上海、深圳和北京。
杭州擁有生機勃勃的中小型企業,杭州是電子商務領先者的誕生地。杭州在初創企業數量方面排名第三,僅次於北京和上海。金融、物流、大資料和電子商務領域的新業務不斷在杭州湧現。
早在創業成為商業詞彙的一部分之前,上海就一直處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成立於2015年的本土企業XNode與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和中國家電製造商海爾集團共同在上海開展專案,為其他面向消費者的企業提供服務。
通過香港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公司將深圳從一個濱海漁村變成貿易中心,如今深圳已成為中國電子製造中心。“深圳有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它使電子產品大規模量產成為可能。”日本某製造企業負責人藤岡俊一說道。
北京的優勢在於它作為創新中心的地位以及人才、商品和資本的深厚儲備。
北京擁有的初創企業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並擁有大量IT和其他高科技產業集群。位於北京西北方向的中關村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科研及教學機構的所在地,學術機構和產業界之間的密切合作孵化出許多初創企業。 “中關村吸引了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其中許多人在美國或歐洲留學。”日本野村研究所高級顧問李志輝(音)說道。(作者Shuhei Yamada,胡青松譯)
回應
日媒表面誇中國,分明是挑動美國人最敏感的神經,日媒好陰險。
挑戰美國矽谷只是中國發展的一角,全面趕超美國才是中國的目標。
小心美國下黑手,對於有威脅的私營企業,美國是有很多見不得人的手段的。
李進良:中國5G綜合實力最強是怎麼來的,一個老科研工作者的觀察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級高工 2018-12-27 觀察者網
我是一個老科研工作者了,前兩天從網上看到項立剛先生發表的《當今世界誰的5G實力最強》的長文,我饒有興味一口氣讀完,感到不像那些“厲害了”文體,全面、詳盡、客觀、中肯分析了下列七個方面:
圖博館
七年前賣腎買iPhone 當年小鮮肉今終身臥床洗腎 2018-12-25 聯合新聞網
十年前當賈伯斯在發表會上介紹革命性創新產品iPhone給全世界時,應該不會想到會有人不惜「賣腎買iPhone」。七年前有一則新聞傳出,大陸一名高中生為了買下iPhone4s,將自己的一顆腎以台幣九萬多的價格在黑市中賣出,如今他的健康狀況低下,成為傷殘人士生活無法自理。
回應
可憐的中國共匪說中國崛起了,厲害了你的國
腦殘傻逼臺人不怕豬瘟! 日本一蘭推豚骨拉麵「不用豚」
華為:2018手機銷量破2億支
中國手機通訊製造商華為2018-12-25宣佈,2018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已經突破2億支,2017年銷售1.39億支,2018年成長30%。2018年第3季全球出貨量為3.55億支,下降6.0%,全球已連續6季下滑。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一直在國際社會引起關注,包括華為是否觸犯美國對伊朗的禁運限制,以及華為產品是否會成為使用國的國安漏洞。
相關新聞
再跩,就斷供應.可以接美國5G單,中國體制無法信賴,這已不是貿易戰的問題,而是做人價值的問題。
斷供應斷5G? 很白癡的你以為這世界只有台積電和鴻海啊!先去查查華為在5G的專利份量有多大以及從上到下的電信設備供應能力多強, 這才是美國要搞華為的原因. 美屎吃多了,美國來的什麼都是香的. 中國體制無法信賴,美國體制就可以信賴? 這麼讓人信賴就不會搞爛了伊拉克還找不到大規模殺傷力武器! 這麼讓人信賴就不會狂印鈔票要全世界為牠的次貸問題買單, 不會退出氣候協議,撕毀伊核協議和中導協議了. 臺人是太好騙還是腦子進水?
圖博館
但是每進一步都變得更加艱難,對系統設計、加工裝配、誤差檢測等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成本也越來越高昂。
那麼表面等離子體光刻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表面等離子體指的是一種局域在物質表面的特殊的電磁波,隨著離開物質表面距離的增大迅速衰減,一般認為波長量級以上的區域就不存在了。
更為神奇的是,雖然表面等離子體波是由其他電磁波激發的,但是波長會被極大地壓縮,而壓縮的比例取決於材料的電磁性質等參數。
這就意味著,利用表面等離子體波進行光刻時,從原理上就不在受到傳統衍射極限的限制了。
在光刻機研製方面,我們一直有兩個選擇:沿用ASML的老路走一遍,還是另闢蹊徑通過新原理彎道超車?我們國家目前兩個選擇都在做,而這台SP光刻機的研製成功,就是讓我們看到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其實從原理上,這簡直就不是彎道超車了,而是在別的人還在繞山路的時候,我們嘗試著打了一條隧道……雖然還沒有完全挖通,但曙光就在眼前了。
回應
說的透徹,很大的突破而且是有專利的
只能說,曾經被嘲笑過的中國在光源處理上的努力,今天終於結出了碩果。恭喜科研團隊的堅持不懈!
前段時間,看到新聞說ASML已經將光刻機賣給中國,就在好奇:西方人怎麼這麼通融,將這麼先進的設備賣給中國?之前不是聽說不賣給中國嗎?看到國產SP光刻機問世,就恍然大悟了。ASML大概明白,即便中國的光刻技術暫時落後,也落後不了太久,想以ASML的技術封鎖中國,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激起中國更加速發展新技術,得不償失,不如把設備賣給中國,先賺一些錢比較理性。
http://tech.huanqiu.com/it/2018-12/13688390.html
圖博館
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的國產SP光刻機到底牛在哪? 2018-12-01 環球網
最近“我國成功研製出的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的新聞刷屏了。有些人歡欣鼓舞,有些人不屑一顧。那麼這個裝備到底實力如何,牛到底牛在哪兒?
先回答大家最關心的兩個問題:
1、我們可以實現晶片徹底國產化了嗎?
答:暫時還不行。
2、不吹不黑,這個裝備真的這麼厲害嗎,還是只是吹牛?
答:確實很厲害。
很多人只盯著新聞裡22nm這個指標,其實大家要關注的是“365nm的光源,單次曝光線寬可達22nm”。
注意到我加黑的那幾個關鍵字了嗎?22nm指標雖然很棒但是業界早就做過了,到底哪裡厲害呢?所以關鍵是用365nm的光源單次曝光做到22nm,懂點光學的就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打破了傳統的衍射極限。
所以在我看來,這台機器最大的價值是驗證了表面等離子體(SP)光刻加工的可行性。
這台SP光刻機與ASML光刻機對比怎麼樣呢?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吧,這就像是初期的槍械與最厲害的弓箭的對比。
早期槍械,比如火銃,無論是射擊精度還是射擊距離都遠遠比不上厲害的弓箭,但是如今的狙擊槍早已把弓箭甩開十萬八千里了,這就是原理性的勝利。
要理解剛才說的這個“原理性的勝利”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首先得回顧一下以ASML為代表的傳統光刻機是怎麼做的。
上面是ASML光刻機簡單的原理圖,拋開複雜的監測設備不談,最核心的原理就是通過物鏡系統將掩膜版上的圖案進行縮印成像。
涉及到成像過程,就不得不考慮光的衍射極限。即便拋開所有的幾何像差,由於衍射的作用,一個無限小的點成像後也會變成一個彌散斑,被稱為“艾裡斑”,因此實際光學系統成像的解析度就是兩個艾裡斑恰好能夠分開的距離。
所以由於衍射效應,成像解析度會受到限制,最終的解析度取決於波長、數值孔徑等參數,波長越小、數值孔徑越大解析度則越高,所以ASML這些年來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更短的波長(近紫外-深紫外-極紫外)、增大數值孔徑(更複雜的物鏡、液體浸沒)。
圖博館
不過,正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財閥體制並非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在財閥體制下,韓國的大企業高速成長是依靠本國資源和勞動力的壓榨取得的,這種榨幹全國資源供養財閥發展的模式是不可持久的。
同時,財閥歸根結底還是姓“資”的,天生具備資本的逐利性,這使韓國企業在傳統製造業上無法與中國企業競爭,所以大量資金就流向了資本回報較高的電子產業,傳統製造業逐漸萎縮,甚至連大宇這樣的龍頭企業都深陷破產風波。
如今韓國非常紅火的電子產業,也遭遇了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
京東方把面板做成了白菜價,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等公司又開始衝擊三星和SK海力士的存儲晶片。而產業鏈高端的設計、設備等領域,又被美國Intel、AMD、IBM、賽靈思、TI、高通、英偉達、應材、科林、科壘等寡頭壟斷。韓國企業面臨既沖不破美國劃定的天花板,自己的基本盤又遭遇中國企業衝擊的尷尬。
日前,韓國商界給政府的提議,本質上至少希望/脅迫財閥們松一松,或者是重複過去政府高額補貼幫助企業發展產業。然而,這種做法短期有效,但長期來說缺乏可持續性。正如給資本家減稅,資本家不會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不會投入鉅資研發高科技類似,韓國財閥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問題,很難挽救韓國製造業下滑的頹勢。
回應
三星掌門人李健熙的股份僅有3.43%,三星“太子”李在鎔持股0.57%,外資的持股則高達55%,大部分是美資,被華爾街所挾持….一直以為三喪是宇宙國的國企,看來我冤枉宇宙國了,人家明明是燈塔國的國企
韓國的產業科研處於世界前列,但基礎科研卻排不上號。當前世界處於科技大變革的前夜,一些顛覆性科研成果會導致全行業洗牌,而這恰恰是基礎研究決定的。
說實話體量就這樣,做到這程度已經不錯了,高端產業以後不但要拼投入,還要拼你是不是具備全產業鏈。所以小國基本就被慢慢淘汰或者融入區域性合作框架中了。說實話,中國這種持續投入,隨隨便便哪個行業都是產學研配套都有的確實想做不大都難。
只不過被打回原形而已,之前是為了對抗共產主義,老大美國拉著日本故意營造出來的主題公園幻象。
說實話,亞洲四小龍,甚至日本都是這樣起飛的,所以中國起飛的難度是多麼大,也是美國自以為打貿易戰能勝的底氣所在
圖博館
西方財團對韓國大公司的投資,從三星的股權結構中就可以看出來,三星掌門人李健熙的股份僅有3.43%,三星“太子”李在鎔持股0.57%,外資的持股則高達55%,大部分是美資,被華爾街所挾持。因此,韓國經濟騰飛離不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海量輸入資金和技術,三星、LG、現代等一批韓國巨頭其實是給美國大老闆打工。
韓國製造業將走下坡路
在西方資金和技術的扶持下,韓國在電子工業、汽車工業、造船業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我們先來看韓國電子工業,韓國電子工業的典型代表就是三星,在DRAM和NAND Flash上,三星具有非常高的市場份額,在製造工藝上,也是僅次於Intel、台積電的存在。在2017年,隨著存儲晶片因為三星等韓國廠商刻意操縱導致價格暴漲,三星借助這一波漲價東風,不僅沒有因為Note7自燃事件導致巨額虧損,反而利潤再創新高,三星的晶片業務已經超越了長期壟斷領頭羊位置的美國英特爾公司。2018年,三星電子晶片營收預計將達到832億美元,同比增長26%。
然後看造船,拋開經營狀況和深陷破產傳聞不談,單看體量,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是韓國造船業的領頭羊,而且韓國造船企業雖然在2010年前後被中國造船企業超越,但也有2016年短暫逆襲的例子,雖然韓國在軍用艦船製造能力上比較一般,但民船製造實力不容小覷。
就汽車來說,韓國有現代汽車,在2017年的全球汽車500強中為例第十一位,僅次於豐田、大眾、戴姆勒、通用、福特、本田、上汽、日產、寶馬、東風。
雖然韓國三星、現代等巨頭在諸多行業做得不錯,但長遠來看,韓國企業必然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走下坡路。
由於歷史原因,韓國形成了數家掌握全國經濟命脈的財閥,三星、現代、LG、SK等排名前五的財閥占到韓國GDP的60%,其中三星一家就占到韓國GDP的20%。
這些財閥並非只專注於個別領域,而是橫跨諸多行業的巨頭,以三星來說,三星並非是一些人通常理解的手機廠商,而是橫跨金融、電子、造船、精密化學、石油、保險、酒店、醫療等領域的巨無霸。因而有人調侃,韓國人一輩子無法擺脫的三件事:出生、死亡和三星。
財閥體制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並把房地產、金融等高利潤行業獲得的資金,補貼發展電子、化工、精密製造等行業。韓國工業的蓬勃發展與財閥體制密切相關。
圖博館
呼喚“韓國製造2025” 韓國工業為何失去活力? 2018-11-15 鐵流
日前,韓國商界日前向政府提議制定“韓國製造2025”計畫。韓國商界之所以向政府提議制定“韓國製造2025”計畫,主要是因為韓國經濟增長乏力,希望政府能推出以創新為基礎的新政策,推動經濟實現“有品質增長”。
不過,韓國商界此舉意義不大,因為韓國經濟中最關鍵,也是具備造血能力的實體製造業走下坡路的趨勢非常明顯,這種國運的頹勢並非韓國政府的政策能夠轉變的。
韓國經濟的崛起源自西方國家輸血
由於日本在殖民時期制定了南農北工的政策,使朝鮮在獨立之後繼承了日本殖民時期90.1%的金屬工業、100%煤礦和鐵礦、81.8%化工廠,韓國則繼承了日本殖民時代84.9%的紡織工業、65.1%食品工業,這導致韓國從日本的魔爪下解脫後,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在經濟水準上還不如有蘇聯輸血的朝鮮。
韓國經濟之所以能夠騰飛,創造出漢江奇跡,其實和美國、日本的輸血息息相關。
在60年代,美國和日本先後將一些淘汰產能轉移到韓國,在這一階段,美國提供的技術援助項目多達12項,日本也提供了10項技術援助,技術轉移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多為紡織工業。
到了70年代,韓國獲得了第二波技術轉移,轉移的技術包括石化、鋼鐵、造船等重工業,關鍵技術同樣源自歐美和日本。
至80年代,韓國承接了第三波技術轉移,這一波技術轉移以電子、精密製造為主。可以說如果沒有西方國家海量的資金和技術輸入,韓國的經濟就不可能騰飛。
就具體資料來看,從1953-1961年,美國及聯合國為韓國提供了合計達23億美元的無償經濟援助,扶持韓國恢復和發展經濟。至1970年,美國對韓國援助高達37.8億美元。就技術來說,據韓國產業銀行的調查,在韓國新技術中有92%以上採取了技術引進。
此外,西方資本對韓國大公司的投資和韓國高額外債也扮演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美國停止對韓國無償援助之後,韓國開始大量借外債,由於韓國地處冷戰對峙第一線,因而在美國的保護傘下借外債肆無忌憚,至1987年,韓國位居世界第六大債務大國。
圖博館
比特幣大崩壞剩5字頭 這檔科技股淪砲灰!2018-11-16 中時電子報
比特幣14日出現大跳水崩跌走勢,摜破6000美元重要支撐,隨著加密貨幣挖礦熱潮退燒,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營運遭重創,不僅GPU庫存積如山,第3季營收和第4季財測也不如預期,導致盤後股價一度暴殺逾19%,市值蒸發超過236億美元(約7268億元台幣)。
輝達今公佈第3季財報,每股盈餘1.84美元,營收31.8億美元,預計第4季營收27億美元,遠低於分析師估的34億美元。
輝達在上一季會議已經透露,對加密貨幣「挖礦」前景感到憂心,但衝擊超乎原先的想像。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公司也感到很意外,沒料到虛幣「宿醉」後遺症會持續這麼久,原以為GPU價格下滑,會帶動市場需求而消化庫存,但結果並非如此。
比特幣從今年初就開始反轉下跌,CNBC報導,過去幾個月來,比特幣一直在6,400美元震盪,週三突然慘崩11.6%、摜破6000美元大關,創今年來第3大跌幅,專家超震驚,直呼比特幣「投降」,認為後市恐更為悲觀。
BKCM創辦人執行長凱利(Brian Kelly)分析指出,引爆比特幣崩跌元兇為從比特幣分割出來的比特幣現金,將再度進行分割出現了2種版本,引發投資人疑慮,最終市場湧出拋售賣壓。
追蹤比特幣報價平臺CoinDesk數據顯示,15日比特幣價格續跌,最低一度來5244美元,終場小幅反彈,今日截至下午4點22分比特幣又下跌1.23%,暫報5,513美元。
回應
腦殘幣.......
貨幣的本質就是方便交易,在那邊炒作,破壞經融秩序。把龐大資本能量投入到炒作貨幣本身來營利。有此下場有何意外?
圖博館
分析師:Intel的問題在於想做的事太多
2018-10-08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Joseph Moore說,英特爾的問題在於要做的事情太多。雖然英特爾近期表現強勁,但其包山包海的宏圖壯志,將可能對未來業績造成壓力。該公司專注於將業務範圍擴展到「以資料為中心」的業務,這將使降低成本變得難上加難,並且會分散業務焦點。
英特爾週一(8日) 宣佈推出第9代Core處理器,號稱地表最前的遊戲處理器。該公司因其10納米技術難產,這引發市場擔憂技術延遲將讓對手AMD有機會攻城掠地、搶奪市占。不過, Moore表示:「比起一般市場共識,我們對10納米延遲對核心業務的長期影響表示樂觀,該公司能維持微處理器技術的長期領導地位。」
巴克萊:英特爾核心業務面臨一場代價不菲的戰鬥
英國投行巴克萊表示“英特爾公司面臨一場代價不菲的戰鬥,從而保持器市場份額,原因是來自于其競爭對手AMD公司的威脅正在加大。英特爾公司面臨著必敗無疑的情況,要麼選擇削減價格,要麼就會失去市場份額。“市場已經為AMD的市場份額大幅擴大給予了信貸,但是英特爾不會輕易放棄這些市場份額,而價格又是唯一可用的手段。”
AMD的前景並沒有那麼樂觀
趁著英特爾處理器在旺季傳缺貨消息,美國超微對英特爾進行了削價競爭,期望侵蝕英特爾市占,不過該股股價近來陷入動盪,相對英特爾,超微股票更具有週期性,目前近2倍的市值營收比(PS Ratio)可能表明牛市逐漸遠離,並將帶來下墜。
超微的市值營收比幾乎達到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期間的近2倍。並且,超微股價自那時候起已經下跌了92%。目前來自多頭的論點是超微將從英特爾竊取市場份額。
超微2018年第二季的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53%,似乎讓更多投資者對於超微的前景樂觀看好。然而從細部來看,儘管超微的營收持續看好並給出良好的成績,與去年相比,自由現金流量的數字卻大幅減低,顯示超微無法帶來更多的現金流,這即帶來投資隱憂。
圖博館
晶圓代工陣營,中芯國際位居中間梯隊2018-10-02 半導體行業觀察
伴隨著Global Foundries宣布退出7奈米製程之爭,今後Global Foundries將專注為新興高成長市場的客戶提供專業的製造技術,包括射頻芯片和嵌入式存儲芯片等低功耗領域,並著重於FD- SOI的製程, 以及聯電重新調整營運策略,不再追求先進製程的追趕,反而聚焦於成熟及特殊的製程,並以購併、整合大陸子公司於A股上市籌資的方式來追求公司的獲利目標之後,全球晶圓代工三大技術、規模陣營就呼之欲出。
首先將是以繼續朝向更先進製程的台積電、Samsung、Intel等超級陣營,其次則是Global Foundries、聯電、中芯國際的中間梯隊,再者則是全球市佔率在2.5%以下的第三梯隊,含括Tower Jazz、世界先進、 力晶、華虹半導體等,顯示國際晶圓代工規模陣營分化態勢顯著。
其中台積電依舊是全球晶圓代工超級陣營的領頭羊,不但具備優異的製造技術、超高製程良率、設備共通性高、供應鏈角色顯著等競爭優勢,同時先進製程的進展藍圖更是具備可實現性,如導入極紫外光的7奈米強化版會於2019年量產, 全數採用極紫光外光的5奈米,則會在2020年量產,2022年則進入3奈米製程,況且台積電持續強化從晶圓端延伸的先進封裝佈局(如SoICs、WoW、CoW等),等同以先進晶圓製造製程綁定先進封裝來為大型客戶提供整合服務。
而在大陸晶圓代工方面,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則分別列居中間梯隊、第三梯隊,其中中芯國際近期除28奈米HKC+良率達到業界水平,22奈米研發進展順利接近尾聲之外,則致力於14奈米製程的突破,特別是在粱孟松共同執行長加入後, 該公司14奈米取得重大研發進展,第一代FinFET技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按照正常研發進度,可望於2019年上半年進行小批量試產,未來則端視中芯國際在成熟製程上的多元戰略發展, 是否能有效減少大幅投入先進生產線而產生的財務折舊壓力。至於華虹半導體作為中國領先的特色工藝晶圓製程代工廠,充分受益於近期8吋產品線供需失配的企業,特別是IGBT、MOSFET、MCU、智能卡芯片及電源管理產品的強勁需求。
jsoujsou
趙偉國再嗆高通:紫光在晶片上賺了點小錢 高通就不爽2018-08-25聯合報
在首屆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上,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又開嗆美國晶片巨頭高通。趙偉國表示,紫光只是在晶片上賺了點小錢,高通就很不爽,外國的晶片巨頭應該更有遠見一些,在積體電路領域給中國大陸企業一口飯吃。
趙偉國透露,去年紫光集團的營收為人民幣600億,研發投入人民幣200億,研發占收入比紫光是大陸最高的公司,儘管投入這麼多,紫光還是在咬牙堅持。
趙偉國指出,紫光的手機晶片針對50到100美元手機,高通組建的瓴盛也是針對100美元手機,讓大陸的晶片行業變得更複雜了。
一年前瓴盛科技組建的時候,趙偉國就曾發文炮轟高通孟璞是買辦,聯芯投靠洋人,讓人想起汪精衛投日。
業內不少人認為高通此舉可以進軍大陸低階市場,但卻對大陸晶片發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因為真正的核心技術是掌握在高通手中,大陸企業透過合資的方式,雖然能夠發展市場,卻很難掌握這真的技術,對長久發展不利。
不僅只有趙偉國對高通表達不滿,更有甚者稱瓴盛科技為「偽合資」。
業內資深人士葉甜春在自己的朋友圈表示,合資定位竟然是低階,這是引狼入室打亂仗,目標恐怕不是聯發科而是展訊,國字號資本不應該幹這事。
瓴盛科技由大唐電信、高通、建廣資產和智路資本,其中75%的資本由中方投入,高通公司和大唐旗下的聯芯科技均出資人民幣7.2億元,占比24.1%股份。
可以看得出來,高通這筆投入實際上只有1億美元多一點,並不真正的對大陸市場構成威脅,但卻讓原本不明朗的局面更加混亂。
紫光收購了展訊和銳迪科之後,將兩家公司整合為紫光展銳,曾學忠出任掌門並在今年完成整合,根據曾學忠的透露,目前紫光展銳已成為大陸手機晶片設計排名第一的企業,在全球出貨量排第三;第一名是高通第二名是聯發科。
不過實際上隨著迅速搶佔低階市場50到100美元手機市場,目前紫光展銳和聯發科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甚至有超越的趨勢。
回應
明明是偷了人家的智慧財產卻說成是賺了點小錢
韓國《中央日報》2018-8-9日報導:中國大陸自主研發NAND閃存將量產 對韓企形成威脅。中國長江存儲科技 (YMTC)將從2019年開始向市場供應32層三維NAND閃存,並公開了自主三維NAND量產技術。
jsoujsou
國產7nm晶片引發熱議 靠情懷做不好中國芯 2018-08-15 中關村線上
“樹大招風”的古語再次得到了應驗,圍繞著“嘉楠耘智”和“7nm晶片”的爭論卻由此展開。我們匯總整理了網上的一些熱門的觀點,如下:
反方觀點:
① ASIC晶片功能單一,設計難度較手機電腦上的通用處理器難度低很多;
② 晶片是自己設計的,但代工依然是台積電,不能算“完全自主”量產;
③ “挖礦”沒有實際意義,浪費電力能源,虛擬貨幣毫無實際價值可言;
正方觀點:
① 先進工藝首發量產需要簡單的晶片實現,以前是記憶體,如今是礦機晶片;
② 晶片設計同樣需要較高的技術水準,這裡面絕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
③ 實現晶片自主不是這麼簡單,路要一步一步走,有些人見不得我們領先;
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真的沒有意義嗎?
區塊鏈的核心機制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是繼蒸汽機、電力、資訊和互聯網科技之後,目前最有潛力觸發第五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7nm晶片無疑對區塊鏈礦機算力的提升和整個行業的發展具有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是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的一座里程碑。
盈利是關鍵 情懷不當飯產品:A9系列阿瓦隆礦機
在區塊鏈風口上的嘉楠耘智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卻實現了年複合盈利增長率達423.7%的高速增長。公司2017年營收13億,淨利潤3.6億,同比增長6.9倍。此前嘉楠耘智赴港IPO,市場預期估值高達1000億。
未來區塊鏈硬體市場大有可為,足夠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利潤增長才能確保企業的持續發展壯大。或許未來礦機會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類區塊鏈硬體,比如嘉楠耘智此次率先發佈的“區塊鏈智慧電視機”。這些區塊鏈硬體的算力不及專業礦機,但星火可以燎原,更符合區塊鏈“去中心化”構想,同時也讓更多的人擁抱區塊鏈成為可能性。
強大的Wintel聯盟絕非一日可以撼動
嘉楠耘智佈局人工智慧 實現“彎道超車”
蘋果A12同樣採用台積電7nm技術
回應
如果一味的追求“完全自主”,難道我們又要回到閉門造車的“大清朝”嗎?——其實大家不是想一味追求完全自主,而是要解決當別人卡住你的時候,你是否有反抗的力量或能打通別人卡你的路,解決了這點,完全自主就不是必須的。但做一些必要的技術積累也是應該有的。
http://tech.huanqiu.com/techchina/2018-08/12720489.html
jsoujsou
中芯Q2報捷 淨賺15.9億元 2018-08-11 經濟日報
大陸積體電路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昨(10)日發布第2季財報,淨利潤達5160萬美元,超乎市場預期,比市場預估2570萬美元翻倍,增幅42.3%。
市場評估除了大陸國家大基金加持外,還有從台積電轉戰三星再跳槽中芯的「梁孟松效應」發威。
從台積電轉進三星,去年再跳槽中芯的梁孟松,主要帶領中芯跳級到14/16奈米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製程。
中芯表示,28奈米HKC+(金屬柵+高K柵介質)下半年進入量產、14奈米(nm)研發良率達95%,預計明年起量產。中芯國際(SMI)今日發佈2018財年第2季財報,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聯席CEO梁孟松、CFO高永崗出席會議。
據中芯第2季財報指出,第2季營收達8.9億美元,較第1季8.31億美元成長 7.2%,比去年同期 7.51億美元,成長18.6%。
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大基金)支持「全產業鏈國產替代」下,有望提高中芯製程技術的天花板,後來居上贏過聯電、英特爾。
紫光、日月光控股合作案 再添一樁 2018年08月11日 工商時報
大陸紫光集團,繼先前取得日月光控股旗下矽品精密在蘇州轉投資封測廠矽科三成股權後,昨(10)日再入股日月光控股旗下日月光半導體在蘇州轉投資封測廠日月新,將以總價9,533萬美元取得日月新三成股權。
和解高通 犧牲競爭受害者 2018-08-11 聯合報
二○一七年十月,繼中國大陸、南韓、美國後,公平會對美商高通的行動通訊標準必要專利授權模式,祭出裁罰,並處以史上最高裁罰。台灣裁罰後不久,歐盟執委會也跟進裁罰高通,一時間,高通成過街老鼠,在全球法律訴訟不斷。沒想到不到一年,公平會與高通在智慧財產法院的訴訟一審中,快速達成和解。
回應
台灣...美國的...
圖博館
「中國芯」 今年研發推第二代2018-03-16聯合報
全國政協委員、「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15日上午在「委員通道」接受採訪時說,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中國研發了中國芯智能一號,這是一款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神經網絡處理器。今年還將發佈第二代芯片星光智能二號,芯片能耗更低,運算速度更快。
新華社報導,鄧中翰說,目前中國芯片一年的進口額多達2000多億美元。但沒有芯片的安全,就沒有信息安全乃至國家安全。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鄧中翰表示,信息產業的進步離不開芯片的發展,在移動網際網路和人工智能的背後,是靠芯片在支撐海量數據的計算、處理、傳輸和通訊。目前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芯片,制定了公共安全SVAC國家標準並成功推廣應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制定該領域標準的國家。
鄧中翰說,儘管中國已經在芯片的部分領域取得了突破,但整體上還是落後於國外。中國不僅要在市場的新興領域爭取與國際巨頭齊頭並進、彎道超車,還要敢有換道超車的思維,在國際前沿領域的無人地帶實現自主創新,構建新的產業模式和生態鏈。
圖博館
美國在研的主要超級計算機項目
①“頂峰”超級計算機。該項目由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負責推進,“頂峰”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將是中國“神威·太湖之光”的2倍;在2018年夏投入運行時,“頂峰”將能進行每秒20億億次浮點運算。
②美國首台百億億次級超算機A21。該計算機由阿貢國家實驗室負責研製,將成為美國首台運行速度達到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超級計算機,計劃於2021年研製完成。A21預計可以對從星系形成到燃燒氣體湍流的一切事物進行模擬,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的物理學家計劃使用A21來模擬聚變反應堆內部的等離子體物理過程。
轉變計劃加快研發速度
自2013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世界最強超級計算機的擁有者,並有望在2020年推出首台百億億次級超級計算機。為應對這一挑戰,美國能源部最初採用了“雙路並進”的策略,資助研發2台超級計算機,作為通往百億億次級超級計算機的“踏腳石”。“頂峰”就是其中之一,其製造商IBM和英偉達公司致力於將CPU與圖形處理單元結合起來,這對於復雜視覺模擬計算來說可以加快速度並提高效率。與此同時,英特爾公司和克雷公司也在建造“頂峰”計算機的姊妹版——運行速度可達每秒18億億次的“極光”(Aurora)超級計算機。
但是,為加快研發速度,美國能源部在2017年秋調整髮展策略,即放棄“極光”計劃,替換為發展A21超級計算機。A21具有獨特的體系結構,其設計重點在於減少在處理器之間進行遠距離數據傳輸的需求,因為這種過程極其耗能;A21需要25~30兆瓦功率,僅是“頂峰”的2倍左右。A21將是美國首台百億億次級超算機,可能使美國下一代超算能力提前2年實現。如果A21計劃按期完成,可使美國不至於落後中國太遠。
全球超級計算機競賽
2018年夏,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組裝的“頂峰”超級計算機投入運行後,有望成為全世界最強計算機;根據中國2015年發布的“十三五規劃”,中國將在2020年年底前推出首台百億億次級超級計算機,比A21提前整整一年時間。中國建成首台百億億次級計算機後,可能會再次從美國手中奪回榜首位置;日本也計劃在位於神戶的RIKEN計算科學高級研究所組裝百億億次級機器,作為“京”超級計算機的繼任者,其交付可能會推遲到2021年或2022年;歐盟可能將在2021年跨過百億億次級超算門檻。
圖博館
結語
目前來看,無論是國外谷歌、IBM、英特爾公司研發的量子計算機,還是國內潘建偉院士團隊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量子計算原型機,都不是標準計算機。
研發標準量子計算機究竟難在哪裡呢?總結一下,主要是實現不了編碼邏輯比特,其次還有系統擴展、邏輯門精度、相干消等幾個方面。正是因為存在這些技術瓶頸,現在大家研發出來的量子計算機,都只稱為原型機,都只能做單一特定功能,無法實現通用量子計算。
正是因為研發標準量子計算機的難度非常非常大,有業內人士認為:所謂標準的量子計算機,也是一批人的定義,不見得一定是最後的實現方式,我們要以比較開放的態度來看這個系統是不是能夠實現超越非量子的計算能力。
無獨有偶,IBM的工程師也提出了“近似量子計算”的概念,也就是在無法解決編碼問題的情況下,開發出能夠適應、容忍噪音的算法,並得到正確的答案。這就像是在大選中,統計人員無視一些出錯的電子選票後,仍然得到正確的選舉結果。
總而言之,量子計算機必然會先以量子模擬機的形式出現,並在特定領域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若要製造出具有通用性,且性能超越經典計算機的標準量子計算機,則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
瑞士蘇黎世皇家理工學院的物理化學家馬科斯.雷勒表示:“如果我們擁有超過200個邏輯比特位,我們就能在量子化學上做到傳統計算機無法做到的事情,如果擁有5000個邏輯比特位,量子計算機將為這一領域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誠然,這只是科學家的憧憬,不過,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回應
谷歌宣傳量子計算機是為了在宣傳上捷足先登啊,以後歷史書上講到改變世界的量子技術的時候就可以說是米國始創的,中國就算到時候技術比米國更先進也要被當作模仿者。就如同提到微積分人們更多的想起牛頓,而布萊尼茨往往被人忽視。
美研發下代超級計算機抗衡中國但仍落後中國一年2018.3.6新浪軍事
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在超算領域異軍突起,其綜合能力已超越美國能源部全部21台超級計算機的能力總和。在主宰世界超級計算排行榜數十年後,美國如今處於落後地位,現正加緊佈局推進下一代超級計算機的研發工作。
圖博館
量子比特分為物理比特和邏輯比特。由於噪聲的客觀存在,以及物理比特的穩定性存在一定瑕疵,因而只能通過對數個物理比特做冗餘處理,最後生成了一個邏輯比特。一般來說,噪聲越小的系統就可以使用越少的物理比特編碼一個邏輯比特。相對於物理比特,邏輯比特有較好的容錯特性。
那麼,到底要多少個物理比特才能通過編碼形成一個邏輯比特呢?
來自哈佛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阿蘭·阿斯普魯古茲克預計在現在的技術水平下大約需要上萬個實際量子比特才能做出一個邏輯比特。隨著技術進步,這一數字可能會降低到只需要幾千個甚至數百個。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學者埃斯特認為現在大約800個物理比特就能夠構建一個邏輯比特。
因此,雖然IBM、谷歌、英特爾做出了49、50、72個物理比特的原型機,但如果想要做出邏輯比特,目前物理比特的數量還是不太夠用的。
編碼形成邏輯比特的意義就在於能夠形成類似經典計算機0和1的概念,這是物理比特做不到的。現在的量子計算機的量子比特都是物理比特,而非邏輯比特。
這裡要強調的是,想建成具備通用性的標準量子計算機,就必須能夠做出邏輯比特。然而現實卻是,全球沒有任何一家機構能夠實現一位邏輯比特的編碼。這也是為什麼筆者在文章開頭處說,谷歌所謂的“通用量子計算機”名不副實。
另外,消相干也是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進行量子計算的時候,必須確保所有的量子比特處於相干態中。這是一個十分困難的要求,因為量子相干系統會與它們周圍的環境相互影響,使得相干性迅速衰減,而且隨著量子比特數量的增加,保持相干態將變得越來越難。
因此,要製造處量子計算機,就必須具備延緩消相干的能力,而目前相干性最多只能保持不到一秒。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完成一定邏輯操作的次數,又對量子邏輯門切換的速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事實上,這些量子計算機還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只能用於特定應用。我們在看到量子計算機取得喜人進展,恭喜國外谷歌、IBM、Intel等公司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也不宜過分對這些成績拔高。
圖博館
谷歌最新量子計算機比特數全球第一,為什麼說宣傳有水分2018-03-09 觀察者網
日前,谷歌宣布推出一款72個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機Bristlecone,超越了之前IBM最新曝光的50個。在量子比特數目上達到全球第一。由於“量子”概念被媒體炒得火熱,量子計算機受到了媒體和資本的熱捧,國內外諸多企業和科研機構都紛紛宣布自己在量子計算方面取得的成績。
不過,這裡所謂的“通用量子計算機”的稱呼,其實是具有較大水分的,國內外科研單位和公司開發的量子計算機都僅僅是功能有限的專用機,而非標準量子計算機。雖然一些國內外頻頻傳來量子計算機研製方面的好成績,而且谷歌也給Bristlecone冠以“通用量子計算機”的名頭,但要製造出性能超越如今經典計算機,具備通用性的標準量子計算機,依舊是任重而道遠。
近年來,關於量子計算機的各種新聞不絕於耳,中科大潘建偉院士團隊,美國IBM公司、Intel公司先後開發出了量子計算原型機。
在2018年2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創新性地製備了半導體六量子點芯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半導體體系中的三量子比特邏輯門操控。與此同時,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與阿里雲發布11比特的雲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
不過,半導體量子芯片的路子不被國際主流看好,主要是擴展性方面存在一些短板,郭光燦院士團隊擴展系統的難度非常大。相比之下,低溫超導系統因其具備非常好的擴展性,被業內廣泛看好。之前介紹的IBM、谷歌、英特爾和潘建偉院士團隊的方案都是基於低溫超導系統的方案。
現有的量子計算機無法取代經典計算機
也許有人會說,50個量子比特就可以實現量子製霸,英特爾和IBM都已經達到量子製霸的門檻了,而谷歌都已經做到72個量子比特了,那麼,為何說現有的量子計算機無法取代經典計算機?
原因就在於全球沒有任何一家機構能實現一位邏輯比特的編碼,這是什麼意思呢?
圖博館
日媒:半導體行業“紅色浪潮”湧來2018.2.22 觀察者網
據日媒2月21日報導,“已經達到能和蘋果相抗衡的水平了嗎?”2017年底,從事產品調查和分析的初創企業TechanaLye公司的社長清水洋治(55歲)感到吃驚。因為他們發現中國華為技術的最新款智能手機“Mate10Pro”芯片採用了與“iPhoneX”相同的最尖端的10納米電路線寬。
設計來自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缺乏進入世界前10的大型企業,但已擁有1200家相關企業。多為設計公司,製造則委託給台灣等地的代工企業。今後,中國政府計劃提供巨額補貼,國內工廠將增加。清水預測稱,“用不了10年,中國企業將席捲半導體市場”。
報導稱,在美國矽谷,中國企業也展開了行動。2016年秋季,擴張半導體業務的紫光集團建立了設計基地。
“正在開發新的存儲器”,一名40多歲的男性技術人員透露。從附近的美國美光科技和西部數據跳槽到紫光的技術人員超過40人。“為了戰勝三星,需要拼命工作”,據稱他們在聖誕假期中也在工作。紫光2015年向美光科技提出的收購被美國政府否決,但對於從美國引進技術仍難掩熱情。
據報導,而在沒有語言障礙的台灣,這些企業大張旗鼓的挖人也已開始。如果跳槽到大陸企業,工資將達到之前的2~3倍。台灣半導體巨頭的經營者感到頭疼,稱“去年被搶走100多人”。台灣理科頂尖人才集中於半導體行業,收入也很高。但是,在待遇方面難以抗衡大陸企業。
承擔世界IT產品組裝的中國每年需進口20萬億日元以上的半導體。在不希望看到外匯流出的政府的支持下,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器投入合計6萬億日元,在中國國內新建存儲器工廠。紫光董事長趙偉國(50歲)表示,武漢工廠在2018年之前至少需要1000多名技術人員。
2017年在半導體銷售額方面居世界首位的韓國三星電子也表示,“令人恐懼的是中國”,難以掩飾警惕之心。如果中國掌握半導體製造業的主動權,供給量將迅速增加。低調的“紅色半導體”的攻勢蘊藏著劇烈改變供求環境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中國半導體量子芯片研究獲得突破:首次實現三量子比特邏輯門
圖博館
蘋果與長江存儲談判擬採購其NAND芯片用於iPhone
《日經新聞》網站2018.2.14報導,蘋果公司正與中國長江存儲談判,希望採購其NAND閃存芯片用於iPhone。
長江存儲生產線位於武漢市,價值約240億美元。今年晚些時候,長江存儲將正式量產NAND閃存芯片。因此,即使雙方達成協議,最早也要等到2019年才能供貨。長江存儲可能要到2020年之後才能以蘋果要求的標准進行量產。
當前,蘋果主要從東芝、西部數據、SK Hynix和三星電子為iPhone採購NAND閃存芯片。蘋果是全球全球最大的NAND閃存芯片客戶,佔全球需求的約15%。
回應
花這麼貴的錢你讓我用國產的閃存
什麼年代了還迷戀外國的東西?現在連外國人都在迷戀中國的產品了。
不是我們實力多好,只是蘋果想分攤採購風供應商險
實力差的,再分擔風險也不會考慮你
美媒:中國投資分化華盛頓與硅谷
美國《新共和》雜誌2018.2.12:信息(產業)希望“跟中國姓” 副題:來自人民共和國的投資正如何分化華盛頓和矽谷特朗普首次訪華之際,參議員科爾尼恩等提出一項法案——或將大幅擴大華盛頓的權力阻止外國投資美國科技公司。鑑於矽谷必將因此喪失來自中國的巨額投資,該法案很可能遭到五大公司——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和微軟的反對。其實,這還將凸顯一種現實:經過多年合作後,國會山和矽谷之間分歧越來越大。
美國科技企業與政客曾長期發出同一種聲音。但這在過去一年改變了。美政府對經濟、軍事對手中國感到憂心忡忡,但這種擔心面對的卻是科技行業的現實:資本和數據都在跨國界流動。
相關新聞
別用華為,別用中興!六大情報機構嚇唬美國人
彭博:迫於政府壓力美最大運營商拒絕銷售華為手機
回應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進步永遠在路上。
全世界的新時代即將到來,哪個國家的舊勢力越多,阻礙就越多,發展就越遲緩。最終將被時代淘汰。
京東調整運費標準:自營商品不滿49元需15元運費
京東官網2018.2.14消息,京東將配送運費標准進行調整,京東自營商品訂單金額<49元,收取基礎運費15元,不收續重運費;49元≤訂單金額<99元,收取基礎運費6元,不收續重運費;訂單金額≥ 99元,免基礎運費,不收續重運費。
回應
京東物流很好,我們三線城市隔天就到,沒有一個物流能做到的
美團半個小時能到,京東不快,是倉近,東西有限。擇淘寶十幾塊錢運費能保證隔天到達,性價比很高!
過年了,殺幾頭豬這不過分,就怕豬還高興著被殺
圖博館
外媒:中國高舉大旗進軍人工智能 白宮卻陷入沉默
據紐約時報2017.2.12,2017年7月,中國公佈了一項計劃:到2030年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軍者,並創造一個價值1500億美元的產業。
這份計劃與奧巴馬政府在2016年底發布的幾份關於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幾份報告非常相似。“看到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中國領導層的重中之重,並且將報告迅速轉化為行動力,這是讓人非常印象深刻的”美國安全中心兼職研究員埃爾莎說。“我們仍在等待白宮提供一些方向”如何應對競爭, 谷歌從事人工智能政策主任蒂姆·黃說。
為了扶持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中國政府表示將大幅增加長期的資金投入,進行相關研究和人才的培養,勵企業間進行技術和數據的分享。而在美國這些數據大多數封鎖在臉書和谷歌手中。李開復表示,中國因為龐大的人口數量將產生規模巨大的數據,而且中國企業更願意分享,這是中國在人工智能時代所具有的天然優勢。
雖然目前中國具體會投入多少資金還不得而知,但是中國在前期就已經承諾將投資50億美元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北京市政府承諾出資20億設立人工智能發展園區.
而這項開支對於美國政府來說則是非常困難的,據OSTP報告美國政府在2015年花費了大約10億,特朗普政府層表示,這項支出在2017年增長至30億。但是這兩項數據無法進行直接對比,因為兩屆政府的計算方式很可能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政府內部可能有些小的舉措,但是沒有一個中央國家戰略” 負責監督Open AI政策工作的捷克·克拉拉表示。“令人困惑的是,我們擁有如此明顯的有潛力、有價值的技術,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全力支持,包括財政支持。”
在過去的五年裡,人工智能技術的進展大部分是由像谷歌、微軟、亞馬遜和臉書這樣的美國公司所主導的,而公司並不需要人才一定在美國,他們可以在其他國家建立研發中心,並且僱傭有才華的研究員。
根據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份報告,特朗普政府2018年的預算目標是將科學和技術研究經費削減15%。
技術和創新部門的托馬斯·卡利爾認為,“鑑於中國已經將人工智能列為戰略重點,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正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這是尤其令人擔憂的。 ”
相關新聞
西媒稱中國正成人工智能領軍者:實力堪與美國競爭
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這個優勢美國都只能羨慕
圖博館
國產x86 CPU和Intel、AMD還有多少差距2018-01-16觀察者網
不久前,Intel、AMD、ARM的CPU被國外媒體爆出全部存在漏洞。而“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國計算機產業的心病,電腦中的CPU絕大多數都是Intel或AMD的,國產CPU的使用量可以用微不足道來形容。
日前,上海兆芯發布了其最新一代的x86 CPU。
上海兆芯走的是類似於高鐵技術引進再創新的路子。最初的技術來源是台灣威盛電子,而威盛是在收購了美國Cyrix,進而獲得了與x86CPU相關的知識產權,以及一批技術人員。
兆芯官方消息,“KX-5000是國內首款支持DDR4,且支持雙通道DDR4內存的國產通用CPU,其里程碑意義格外的顯著”。
那麼,相對於ZX-A,KX-5000的性能到底提升了多少呢?
ZX-A是兆芯的第一款CPU,擁有2個核心,主頻1.6G,採用台積電40nm製造工藝。
ZX-B是兆芯的第二款CPU,使用了境內的40nm工藝。
ZX-C和ZX-C+是將ZX-A的雙核修改為四核與八核,以及還針對從VIA引進的內核存在資源冗餘和不均衡的問題做了重新設計。此外,兆芯還重新設計FSB接口和訪存控制單元,並採用了台積電28nm製造工藝,降低了功耗,減少了量產成本,將CPU的主頻從ZX-A的1.6G,提升到ZX-C的2G。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8_01_16_443276.shtml
圖博館
儲存芯片價格增幅驟降嚇壞部分投資人
新浪科技2018.1.15消息,在經過為期一年半的價格暴漲之後,2017第四季下跌5%,三星股價暴跌7.5%,海力士也下跌6.2%。之後三星電子發布了一份並不樂觀的2017年業績預期,這兩件事情讓那些押注芯片行業的投資人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一些投資人曾經認為芯片行業的紅火至少還將持續一年半的時間。一些分析人士預期今年存儲芯片的市場增幅只能達到30%,較去年下降一半以上。
目前存儲芯片行業的總規模達到了1220億美元。上世紀90年代中期,市場上的儲存芯片企業數量曾一度達到20家左右。但是經過數年的發展與整合,目前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存貨下來,這也使得存儲芯片的供應更有紀律性。
芯片行業是一個波動浮動較大的行業,由於在2017年獲得了爆炸式的增長,芯片製造商們將大量資金用在在投資上,從而繼續擴大產能。據野村證券預計,2018年NAND內存芯片的供應數量將會提升了43%,上漲幅度將超過去年的34%,而供應數量的增加,有可能使得該類芯片的價格下跌大約10%左右。
存儲芯片的新增產能將會主要來自西部數據、東芝以及鎂光科技這三家公司,原因是這三家公司都在努力赶超存儲芯片市場的領頭羊三星電子。目前三星擁有全球範圍內閃存芯片市場上大約40%的份額。
來自客戶的壓力
全球內存芯片訂單中,智能手機佔三分之一,一直以來,都有很多手機廠商試圖向芯片廠商施壓,希望他們能夠降低芯片的售價。
2017年三星的存儲芯片芯片業務總營收中,有超過50%來自中國市場。
圖博館
國家隊一出,誰與中芯爭鋒
2017.12.22,紫光以4936.81萬港元購入中芯國際415.85萬股,目前累計購入中芯國際已超5%。
中芯11月最高價格到達14.76元,近2個月來,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帶動下,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引來了一波投資熱潮。公司在近期紫光增持過程中,再次不斷拉升。
目前已上市的設計公司超過20家,有70家半導體和元器件行業的A股上市公司,多家上市公司借力A股市場實行海外併購。機構投資者在半導體公司的股權佔比超過35%,有的甚至更高,看重的都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投資邏輯
芯片被稱作“工業糧食”,是小到手機、電腦,大到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等的核心基礎。2016年,中國芯片進口總額高達2271億美金,折合人民幣約1.5萬億。
國家大基金總規模達到1387.2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企業和地方產業基金規模累計超5000億元。
中芯是世界排名前十的晶圓代工廠,也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提供0.35微米到28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2017年上半年收入15.44億美元,同比增長16.6%,毛利潤4.15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1.7%。
公司提供0.35微米到28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包括邏輯芯片,混合信號/射頻收發芯片,耐高壓芯片,系統芯片,閃存芯片,EEPROM芯片,圖像傳感器芯片及LCoS微型顯示器芯片,電源管理,微型機電系統等。
國內芯片企業生產成本更具優勢。SEMI預測17-20年全球將有62座新建晶圓廠投入營運,其中26座位於中國大陸,佔比42%;預計2018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有望達110億美元,全球佔比20.7%。
中芯國際未來的佈局重點將包括:持續追趕先進製程、實施差異化策略、啟動產能擴張、跨界整合後段封測等;公司已經獲得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的戰略支持,未來公司在中國半導體業發展藍圖上將扮演關鍵角色。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8-01-01/doc-ifyqcwaq6738901.shtml
圖博館
在這種情況下,紫光就很有必要扶持一家自己的固態硬盤廠商。和光寶的合資,目的就在於此。光寶麾下浦科特、建興都是不錯的固態硬盤品牌,不僅有一定市場佔有率,口碑也還行,比所謂“三金一云”要強很多。
在與光寶合資之後,紫光就可以藉助光寶的品牌和渠道,把自己的存儲芯片賣出去。在2019年,市場也許會出現使用紫光存儲芯片的建興固態硬盤,或者是紫光直接在自己經營的新品牌固態硬盤上使用自家存儲芯片。
必須說明的是,在存儲芯片上,擁有更先進的製造工藝並非完全都是優點。畢竟現在無論是NAND flash還是DRAM都是基於電容或者說電荷存儲原理的器件,隨著製造工藝的不斷進步,構成器件電容的絕緣層越來越薄了,存儲的電荷也越來越少,電容保持電荷的能力就很不夠穩定,對電荷讀取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正是因此,某網友在某電商購買浦科特M6S+之後,該電商錯發了已經停產的浦科特M6S。雖然這位網友在留言中對錯發老款M6S非常不滿,但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賺到了”、“我和你換”等等,原因就在於新款的M6S+的存儲芯片採用了更新的製造工藝,因而不少網友認為老款的M6S比新款M6S+要好。
換言之,就是使用更先進的製造工藝,雖然有不少優點,但也會帶來不足。從這個角度講,雖然紫光的存儲芯片可能在製造工藝上落後於三星,但也並不是全部都是劣勢。
到2018年年底,隨著紫光的存儲芯片量產,市場上的內存條和固態硬盤價格說不定會有所回落,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這是最大的利好。
回應
三星儲存做起來也是集舉國之力,中國玩這一套熟門熟路
圖博館
過去,三星、海力士、爾必達、鎂光等公司曾經有過聯合操縱價格黑歷史——幾家公司聯手使DRAM價格在半年裡漲價超過300%,為此,三星還被美國司法部處以了2.4億美元的罰款。
從去年年底開始RAM和NAND Flash價格的不正常瘋漲很容易讓人懷疑,三星、海力士等公司是否在故技重施。特別是在三星、海力士表示明年首季度還要調漲DRAM售價的情況下,發改委主動約談三星顯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垂直整合打通產業鏈
近年來,國內企業大力投資存儲芯片。武漢、合肥和南京等地的存儲工廠投資都超過1000億人民幣,而且還從中國台灣請來了有“存儲教父”之稱的高啟全來推進長江存儲的研發工作。不久前,紫光收購上海宏茂54%的股份,台灣南茂保留46%的股份,並形成紫光與南茂共同經營上海宏茂的格局。隨後,紫光又與光寶科技成立合資公司,總資本額1億美元,其中紫光佔比55%,光寶45%。
紫光之所以與光寶科技成立合資公司,目的極有可能是想要打通產業鏈,以垂直整合的方式直接與三星、海力士競爭——收購上海宏茂54%的股份有可能是為了打通封裝和測試環節,與光寶合資很有可能是為了光寶的固態硬盤品牌和銷售渠道。
目前,長江存儲的32層3D NAND芯片已經順利通過電學特性等各項指標測試,達到預期要求,並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實現量產。不過,即便將來紫光實現了32層3D NAND芯片量產,也可能會遭遇國外大廠價格戰,加上紫光在技術上會和三星有一定差距,最終導致固態硬盤的生產廠商肯定會選擇三星、西數/閃迪、海力士、東芝等這些技術更加先進和成熟的大廠存儲芯片。
在大廠不願意採購的情況下,紫光的存儲芯片只能賣給小廠。不過,由於小廠自身技術水平有限,有可能使搭載紫光存儲芯片的固態硬盤成為新一代“掉盤王”,進而被打上“山寨專用”的標籤,影響到紫光存儲芯片的聲譽。
圖博館
國內大舉投資發改委約談三星內存價格會降麼2017-12-27 觀察者網
自三星Note7手機接連發生自燃之後,存儲芯片的價格開始莫名其妙瘋漲,即便是飽受國人詬病的房價上漲,其漲幅也無法和內存條、固態硬盤等商品價格的上漲幅度相提並論。在接到手機廠商的投訴之後,有關部門開始關注存儲芯片異常漲價的問題,近期有媒體報導:“發改委已經就此問題約談三星”。
雖然不確定發改委是否會對三星開出巨額罰單,但隨著紫光的一系列舉措,存儲芯片降價只是時間問題。
自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DRAM和NAND Flash的價格就開始不斷上漲,隨即引起內存條和固態硬盤等產品的價格大幅上漲——原本能夠買到128G MLC顆粒固態硬盤的價格,現在連128G TLC顆粒的固態硬盤都未必能買到。而內存條的價格更是嚇人,一年內的價格增幅一度達到300%。
上游元器件的上漲使中國國內的手機、PC整機廠深受其害,手機廠商在存儲芯片上漲後紛紛提價,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就將自己的某款紅米手機提價了100元。一些手機廠商為了保持高性價比,只能在一些地方縮水。比如某大廠還在其主打的高性價比手機上,採用MT6737這樣一款性能非常有限的手機芯片,手機屏幕也從上一代的1080P換成了720P;運營商大廳櫃檯上的一些手機標籤上寫著“八核”、“2+16G/3G+32G”、“720P”、“全網通”等內容,然而所謂的八核芯片並非高通驍龍625、驍龍630等主流產品,而是使用MT6753這樣一款數年前上市的手機芯片。
在中國手機、PC整機廠和全國消費者不得不為存儲芯片大漲價買單的同時,三星通過存儲芯片暴漲攫取了高額利潤。
根據三星財報,2017年前三季度利潤為338.1億美元,同比增長92.3%。其中,在2017年第二季度,三星還依靠存儲芯片暴漲的境遇,實現三星半導體部門收入超越Intel,終結了Intel壟斷20多年的霸主地位。在第三季度,三星的淨利潤達127.6億美元,同比增長179.47%。
利潤大增進一步推高了三星的股價,在今年11月,三星股價達到近十年來的頂峰,相比2016年6月,三星的股價已經上漲了90%。考慮到三星在Note7自燃事件之後,終端業務低迷不振,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遭遇雪崩式潰敗,三星半導體部門已經成為三星利潤的新引擎。
圖博館
日本新幹線16年來首次出現“重大意外”事件:龜裂和漏油導致停駛
2017.12.11,日本東海道山陽新幹線行駛於九州博多和名古屋之間的列車因為出現異響和異臭,中途停靠名古屋檢查,發現列車轉向架出現龜裂且漏油,因此決定停駛。這是日本新幹線2001年至今,16年以來首次重大偶發事件,所幸未釀成事故。
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表示,這是容易引發事故的重大偶發事件,12日已經派3名鐵路事故調查官到當地調查。同時,這也是日本航空、鐵路事故調查委員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首度認定的新幹線重大偶發事件。
但是,這已經不是日本高鐵第一次出現事故了。
10月16日,英國《衛報》稱,英國大西部鐵路公司(GWR)剛剛花了57億英鎊購買了日本日立公司生產的全新高鐵列車,但在16日首次運行時事故不斷。當天,該列車從布里斯托開往倫敦,先是延遲了25分鐘發車,又是在路上由於空調問題發生了“洪災”,乘客只能無奈離開座位。最後,該列車又停電了,導致車廂悶熱潮濕。
近來,“日本製造”醜聞頻出,繼日本神戶製鋼、三菱公司接連曝出造假醜聞後,據觀察者網10日報導,日本磁懸浮高鐵中央新幹線工程又傳出在招標中舞弊,再次給日本製造蒙上陰影。
回應
蓋不住的就叫“首次”,已經發生的,紙包不住火的,都歸類到“非高鐵”類事故。
馬上就會出現日吹洗地:日本有問題起碼報,認真解決,中國有的是問題只是不報。
沒有什麼不是鞠躬能解決的,有就二鞠躬,實在不行就再鞠躬是了。
高速列車出狀況,到時廠家鞠完躬就到家屬答禮了
圖博館
首枚國產軌道交通控制芯片問世將用於“和諧號”“復興號”2017-12-13 觀察者網
在歷經10年研製、攻克20餘項技術難關後,首枚國產軌道交通控制芯片近日成功通過測試,將令我國高鐵擺脫對國外芯片的依賴。下一步,實現產業化後,該芯片將在“和諧號”和“復興號”高鐵上全面應用。
在中車大連電牽公司實驗室,首枚國產軌道交通控制芯片被嵌入了網絡控制系統。隨著發車開關的合攏,200多萬條控制命令通過這枚只有指甲大小的芯片精準傳導,驅動高鐵列車馳騁。
芯片是電子信息產品的“心臟”,代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製高點。隨著我國高鐵的加速崛起,從東芝、阿爾斯通等國外廠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技術路線已難以滿足高鐵列車對速度和穩定的雙重需求,中國高鐵想邁上新高度就必須走自主創新的中國技術路線。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國產芯片進口替代、新興產業帶來需求增長等因素推動下,國內芯片產業的成長勢頭迅猛,尤其是今年下半年我國AI芯片取得明顯突破。上個月中旬,我國風云三號04星(FY-3D)成功發射升空。由複旦大學自主研發的“芯雲”智能芯片首次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一同進入太空。截至12月4日,已在太空穩定運行430小時,通過了首期考驗。
回應
追求全國產是好事,但這事其實沒有盡頭。比如這枚芯片的設計工具是國產的嗎?要批量生產的話流水線設備都能全國產化嗎?設計製造流水線設備的工具都是國產的嗎?這些設備工具軟件的設計理念是原創的嗎?幾乎可以無限問下去……
什麼叫沒有盡頭?傻子才要所有的東西都自己做。中國祇要做那些涉及安全性的、可能被卡脖子(給錢都不賣的)、利潤高的核心技術。剩下的可做可不做。
圖博館
中國IC製造業持續高成長2017.12.11旺報
2017年11月底中芯國際完成權益類組合融資交易,合計募集資金9.72億美元,創下2004年IPO以來最大金額的權益類融資,且除兆易創新外,包括大唐控股、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等均積極參與,代表兩大股東對於未來中芯國際發展的戰略性支持,也突顯中芯國際在中國半導體業發展藍圖上將持續扮演關鍵的角色。
而預料中芯國際的布局重點將包括:持續追趕先進製程、實施差異化策略、啟動產能擴張、跨界整合後段封測等。其中在製程的規畫上顯然將採取多元化的策略,也就是先前公司積極延攬前Samsung、台積電技術高層梁孟松,也就代表中芯國際並不放棄先進製程的追逐,其中中芯國際的第一階段PolySion製程已經量產,第二階段是第一代的HKMG製程(中芯稱為HKC制程),已經在2017年第二季開始產出,2017年第四季28奈米估計將突破10%的營收比重,而第三階段是第二代的HKC制程,預計在2018年底量產,同時透過人才招聘及政府支持,預料中芯國際14奈米FinFET將於後年量產。
至於實施差異化策略方面,主要是針對物聯網及其他新興科技領域的需求,中芯國際也不放棄發展成熟及特殊製程,包括投入快閃記憶體NORFlash、微控制器(MCU)、感測器CMOSSensor、高壓(HV)等制程技術平台等。
而在啟動產能擴張方面,除內在的動力,如企業自身實力的增強,產能利用率的上揚,中國境內客戶的銷售額比重已達50%外,外部壓力也確實使中芯國際面臨持續擴張產能的必要性,特別是必須縮短與國際大廠間的產能差距,同時考量中國半導體業向上衝刺的態勢,中芯國際必須扮演中國集成電路製造業的領頭羊。
最後在跨界整合後段封測方面,現在的代工製造商均須有跨界後到封裝的能力,來進行2.5D-3D的集成,而此部分台積電已走在前列,中芯國際更不甘落後,已與長電科技合資在江陰成立中芯長電。
從中國集成電路製造產業未來產能陸續釋出的情況來看,目前中國12吋晶圓廠共有22座、其中在建11座,8吋晶圓廠18座、在建5座,部分將新廠將陸續於2018年進入量產階段,特別是2018年將是中國記憶體製造從無到有的關鍵年度,故總計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製造產業產值年增率預估將達19%,增幅仍維持於高速成長階段。
圖博館
俄媒:中國山寨時代早成過去如今中國人被世界模仿2017.12.09參考消息
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2017.12.7刊登《現在是中國人被模仿》一文,作者謝爾蓋·馬努科夫在文章中稱,中國正在慢慢擺脫創意構想和發明主要抄襲者的名聲。雖然在中國依然能找到外國小工具和機械等東西的高仿山寨品,但正在逐年減少。
《金融時報》此前報導稱,一些中國公司成了新服務和商業模式的潮流引領者。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幾個。
一家智能無人機生產企業的市場營銷部經理認為,還存在一代人的因素。出生於上世紀90年代的新一代商人擁有全球化思維。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曾生活得多麼不易,因此他們有完全不一樣的思潮,與歐美同齡人相差無幾。
中國公司在一些商業領域已經領先。
例如,在中國十分流行的共享單車比倫敦、紐約或巴黎的類似租用業務更有優勢。在中國可以藉助智能手機軟件解鎖自行車。還有一個重要優勢:自行車可以隨處租用和停放。除此之外,中國的許多共享單車甚至可以藉助GPS導航追踪位置。
中國的共享單車在其他國家已然出現模仿者。例如,美國的LimeBike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北卡羅來納和佛羅里達提供類似服務。
中國在二維碼上也有不少創新。借助二維碼用戶可快速租賃自行車、在商店付款、獲得新認識人的信息。2013年美國放棄了二維碼,但如今,美國已然開始改變對二維碼的態度。比如,“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程序早在2015年就重拾二維碼,而臉書網站則是現在。斯波蒂菲公司則藉助這種技術允許用戶分享音樂。
沃茨阿普公司2017年8月推出了商業賬戶,這是效仿中國競爭者微信,後者早就與商業世界富有成效地合作。目前微信平台上有2000多萬個官方註冊的賬戶。
亞馬遜公司6月以137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引發了巨大關注。但在這方面中國人也搶先於美國人,因此至少在理論上亞馬遜完全可能藉鑑了中國電商領導者阿里巴巴的想法,阿里巴巴甚至為新戰略想出了名字“新零售”,將現實世界和便利生活相結合。
中國在移動支付上也遠超美國。根據艾瑞諮詢集團的數據,去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估值8.8萬億美元。中國有新年送紅包的傳統,但如今借助移動設備,這一傳統在其他國家也得到普及,比如印度。
在不遠的未來,美國公司將改變角色,“盜竊”中國公司的秘訣,保證這一反轉局面的是高校數學、技術和工程系畢業生的人數。中國在這個數據上超過美國9倍。即便考慮到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這個差距也很大。
圖博館
港媒:中國已成為AI大國但距美國還有差距
2017.12.2,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浙江省桐鄉市烏鎮拉開帷幕
據《香港經濟日報》網站12月7日報導,中國近年著力發展人工智能(AI),已成為AI大國,無論在人才數量、企業數量均在全球均佔第二位,唯美國在各領域均大幅領先中國。值得注意的是,在有研究AI的高等院校中,美國占了45.7%,中國要追趕美國,一定要加緊在高等院校中開始培養人才。
報導稱,發展AI產業最重人才,《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總數約30萬,而目前市場的需求則在百萬量級,AI人才供應存在很大缺口。
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共計2617家。美國占據1078家居首,亦即美國企業佔全球總數逾40%,中國以592家企業排名第二,其後分別是英國,以色列,加拿大等國家。其中,美國1078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約有78700名員工,中國592家公司中約有39200位員工。
具體來看,全球30萬AI人才中,高校領域約有10萬人,產業界約20萬人。目前,全球共有367所具有AI研究方向的高校,但每年AI相關領域的碩博畢業生只有約2萬名。在這367所高校中,美國擁有168所,佔據全球的45.7%,反觀中國祇有20所。
報導稱,中美兩國AI人才聚集的產業並不相同。在美國,投資者對於基礎層面更為看重,而中國投資者對應用層的關注更多。
事實上,近年中國在AI領域發展的確在全球前列,成績比不少發達國家更佳,但相比於美國,基礎仍相對薄弱,要追趕美國仍有一大段距離。特別是美國高等院校研究AI佔了全球近半壁江山,每年有大量人才補充,這點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難以冀及。
報導稱,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投資者及企業,更注重基礎技術研究,這些成果未必能即時商業化,但對未來科技的影響深遠;而中國投資者更著重應用,這在起步之初無可厚非,但切忌急功近利。
回應
是否AI強國關鍵是普及全民之便利,並不是像美國AI技術仍停留在實驗室上,看不出美國有普及之像,仍停在概念上。中國AI發展已在全民之利上。
光學不干,能出人才嗎!哪一件實事不是企業家闖出來的!
圖博館
他認為,兩岸可以互補合作。例如聯電與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簽約合作,興建12吋廠,開發、生產DRAM。亦即台灣可以著重製程開發,大陸製造產品。而且台灣人到大陸從事半導體業,可以了解他們的發展態勢,未嘗不能開啟合作新模式。
不管外界認同不認同他,老劉說,「我到大陸幫他們發展半導體業,不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是想幫竹科人、半導體人才找出路!」
回應
蔡政府南進,台灣人民西進,你我各奔前程。台灣老板為控制成本壓榨勞工,蔡皇還落井下石,"最軟的那一塊" 帶頭欺負,人民生活大不易,若非家人因素,有機會當然往外發展,誰願意被這種僅出張嘴的政客繼續玩弄?
圖博館
工程師紛紛轉向大陸 竹科老兵:台灣人再不抓緊機會都被外人搶走了2017-12-01聯合新聞網
兩岸半導體發展逐漸呈現彼長我消,台灣人才也紛紛向大陸靠攏,似乎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面對此情勢,多數竹科人都很矛盾,到底要不要去大陸?去了會不會又被罵說是幫對岸打自己人,甚至導致台灣半導體產業走向衰退。其實這也正是《遠見雜誌》11月報導「連年缺工7000人,竹科人才荒怎麼解?」所探討的問題之一。
有位在竹科工作近30年、退休的專業人士(化名老劉)說出為何年過60歲還要去大陸工作的原因。
某種程度,老劉的現身說法,也正是竹科找不到人的原因所在?
他曾在竹科國際大廠擔任研發設計主管,近年退休,經人介紹,到大陸某半導體大廠工作,簽約五年,年薪近千萬,還有配股,給予1/5的價格買房優惠。每年可返台探親八次,在當地住五星級旅館,機票和住宿費用全由大陸企業支付。
老劉語重心長說,大陸半導體已發展起來,台灣卻遇到瓶頸,除台積電敢喊投資5奈米、3奈米技術外,看不到其他半導體廠商有大型開發或投資計畫。竹科人看到大陸傾全力發展,會擔心未來五年,台灣的企業若不再投資,將被大陸趕上或打趴在地上,擔心受怕哪天會失業。
尤其是4、50歲的三明治世代,要照顧家人,可能還有房貸,當薪水與職位到達某個階段,可能變成職涯發展的負擔。加上台灣企業很少願意投資人才,儘量節省成本,總希望用薪資低、資歷淺的人,能做出高水準產品,資深員工更有危機意識。
於是,不少竹科的中高階主管開始往大陸求發展。目前,被挖角到大陸的工程師,薪水一般是三倍起跳,五倍也不意外。如果全家搬遷過去,還有額外補助。以老劉的公司為例,一般工程師每月補助4000人民幣,經理級主管是6000人民幣,小孩讀外語學校,學費可補助八成。
有人聽到老劉一把年紀還到大陸工作,也會質疑他:你都已經退休了、衣食無虞,為何還要幫助對岸打台灣?
他說,半導體業是資本密集產業,需要口袋够深的投資者。台灣廠商投資有限,大陸企業資金充沛,還有政府支持,願意砸重金,到全球找人才,「像我都已經退休,對岸還透過管道找到我」。
老劉的公司就像個小聯合國,人才來自世界各地,其中,台灣人、韓國人最多。「如果台灣人不抓住這個機會,機會就會被其他國家的人才拿走了,」他憂心說,台灣應該利用自己同文同種的優勢,加入大陸半導體徵才的行列。
圖博館
封測業集團化的新挑戰2017.11.27 劉佩真
在歷經冗長的3階段審查之後,11月下旬中國大陸官方終於有條件通過日月光與矽品合組產業控股公司,顯然全球半導體封測行業已進入整併潮,同時封測行業集團化時代儼然來臨。
而目前全球前10大封測廠已呈現3大陣營鼎立的情況,包括日月光與矽品、Amkor與J-Devices及Manium、長電科技與STATS ChipPAC等,而3大陣營若不含IDM廠,則台灣的市占率將達到29%,領先第2大美國陣營的15%、第3大中國陣營的10%。
繼2015~2016年以來,國內外半導體封測購併、入股事件不斷之後,2017年除Amkor收購葡萄牙Manium、矽格收購新加坡Bloomeria之外,2017年第2季力成也完成日本晶圓測試廠Tera Probe公開收購案,持股提升到59%,同時力成也買下Micron秋田廠,一方面加強與Micron的策略合作關係,一方面看好日本半導體材料等技術仍居領先地位,總計力成收購兩家日本封測廠,未來將為公司每年合併營收帶來40億元的貢獻。
日矽併後雖可站穩全球半導體封測市場龍頭的地位,但仍不容忽視來自於大陸業者的威脅,主要是大陸封測行業隨著半導體產業向亞洲轉移,加上國家大基金支持收購國外優質資產,顯然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必定是大陸半導體國產化最先突破的一個方向,大陸未來藉由購併方式來進行外延式擴張的機會將逐漸減少,恐轉為注重自身產品競爭力的發展。
整體來說,半導體封測環節是大陸半導體產業鏈中成熟度最高、技術能與國際一流廠商接軌的環節,現在又透過日矽結合成產業控股公司的機會,以交換條件的方式,讓紫光集團買下矽品轉投資大陸蘇州廠3成的股權,顯然未來兩岸封測產業的競合局面將更趨於複雜。
雖然對於矽品來說,未來可透過紫光集團的入股,而有機會獲得封測訂單,並強化與紫光集團旗下的展訊、銳迪科等手機與網通晶片封測訂單有更多的合作機會,但另一方面,台廠也需慎防大陸廠商覬覦半導體封測技術的情況。因此在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下,台廠如何維持自身的競爭優勢,且做好保護自身關鍵技術,將是未來日矽併後的經營策略難題。(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副研究員)
圖博館
中韓半導體戰 明年全面開打2017.11.28旺報
近年來大陸傾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半導體作為南韓國家支柱產業,南韓一直憂心忡忡密切關注大陸發展半導體動態,深恐大陸「京東方崛起」的故事重演;日前,南韓朝鮮商務網站指出,隨著長江儲存在武漢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工廠,以及晉江、合肥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工廠的陸續投產,中韓的半導體企業將在明年打響「全面戰爭」。
在半導體之前,大陸面板產業已經對南韓造成很大威脅,最近大陸的京東方量產了AMOLED柔性面板,打破了韓企壟斷的局面;其實,在90年代初期,全球90%的液晶面板在日本生產,後來南韓三星、LG兩家企業憑藉凶猛的進攻力,打敗了日本面板產業,如今京東方崛起,南韓認為,「京東方就是中國版LG、三星的故事」。接下來,大陸在半導體發展路上不斷前行,南韓也感受愈來愈大的壓力。
2年蓋15廠 逾台日韓總數
南韓《朝鮮日報》旗下朝鮮商務網站報導,大陸正在半導體領域投入巨量資金,從今年到2019年,大陸境內建設中的半導體工廠就達到了15家,比南韓(3)、日本(4)、台灣地區(7)加起來都要多,到了明年,大陸的半導體投資額將占全球的21%,僅次於南韓。
由清華紫光旗下的長江儲存在武漢建造的3D NAND工廠預計於明年第2季就可以投產,生產的記憶體距世界先進水平也只有3年的差距。而其他例如晉江、合肥的DRAM廠,預計到了明年末即可量產。南韓《世界日報》就預言,無論怎樣,全球半導體市場明年會有一場大戰。
美日韓人才 陸猛挖角
另外,大陸在人才上也奮起直追,報導指出,先前已有前台積電、三星的超級技術專家梁孟松被中芯國際挖去,之後又有聯華電子的50名工程師被中國企業一併召走。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常務安啟賢表示:「大陸為確保半導體技術人才,正在以美日韓三國為對象展開全方位的招聘。」
最關鍵的在於大陸對於半導體有著巨大的需求。一旦大陸自己的產品出來,那麼就會有華為、小米、OPPO、vivo、聯想等一大批本土企業為它買單,大陸的半導體企業可以藉此輕鬆拿下中低端市場。這對半導體出口占了總出口16%的南韓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憂心忡忡的南韓政府就力阻三星、海力士等在大陸建廠,但南韓《中央日報》指出,不是企業不怕技術洩露,而是中國市場那麼大,如果不在當地設廠,那就等於白白損失市場。沒有了市場帶來的資金支撐,韓企靠什麼維持自己的技術領先優勢?
圖博館
全球首個超算互聯網體系開啟建設,服務全球海洋系統模擬器
2017-11-18,海洋國家實驗室與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簽署共同構建超算大科學裝置群戰略協議,構建國際超算大科學網絡基礎設施。同時,海洋國家實驗室也將與中國電信和中國教育網共同構建交互性強、覆蓋面廣、反饋迅速、諮詢豐富的超算互聯網體系。另外,海洋國家實驗室還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和浪潮集團等五家單位共同簽署《共建“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共建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立足已建成的P級超算,面向E級超算建設基礎應用支撐體系,為海洋科學研究提供高彈性、高可用性的計算資源保障。
外媒:中國天河二號或換國產芯運算速度大提升
全球超算Top500最新榜單2017.11.13發布,中國有202台超算上榜,創歷史新高,而美國上榜超算數量則降至144台。在上一次排名中,美國“泰坦”不敵瑞士“代恩特峰”,位列第四。而本次排名則落後日本“曉光”,位列第五。因此,美國已是連續兩次滑落前三名。
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已連續四次分列冠亞軍。“神威⋅太湖之光”用於氣候建模和其他科學研究,運算速度達每秒9.301億億次。目前“天河二號”已部署了700多個應用軟件和工具軟件,用戶總數已突破2000家,是全世界用戶數量最多、利用率最高的超級計算系統之一,同時支撐國家級課題超過800項,支撐廣東/廣州課題超過80項。這些超算主要用於氣候預測、密碼學、流體力學、DNA研究及其他領域。
據天河二號研究中心專家介紹,今年年底天河二號將使用新的Matrix2000加速器,替換原有的英特爾加速器,天河二號因此將全完成為國產超算,其最大運算速度或達到每秒10億億次。
和其他電子元件(電腦硬件)生產方面處於領導地位,因此曾試圖禁止向中國出口英特爾超算芯片。與此同時,中國越來越反對使用美國軟件和相關標準,致力於自主研發產品。
圖博館
和盜版其實真沒多大關係。現在你買品牌電腦,windows10都是預裝的,全是正版。政府和企事業單位,也是通過統一採購,買的專版,也是正版。至於個人攢機裝盜版,其實市場已經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了,而且筆記本電腦也沒法攢機。另外移動端的操作系統更加都是預裝的,更加沒有盜版一說。所以歸根結底,還是生態的問題,確實很難。
首先這很難,要花很多錢。其次在微軟的視窗一統天下的時候,新的競爭者很難進入市場。現在也有很多系統,活躍在很多地方,但是民用的也就是蘋果的OS還算除了windows之外常見的,其他的各種版本的linux,bsd很少看到有人用。
研發操作系統,最難的不是研發本身,而是後續的應用夠不夠豐富。所以流暢安全又有大牌合作(諾基亞、htc、華為、中興)的wp最後還是死掉了。
我覺得除非彎道超車,中國要能創造出自己世界第一台量子計算機,並用上自己的系統,建立自己的計算機生態圈,那樣才不會被別人掣肘
很難在現有平台(電腦、手機)上推新系統。最好早做準備,一旦有新平台(比如智能汽車、家庭服務機器人之類的)出現,馬上進駐並且嘗試壟斷。雖然可能的回報很高,但是投入非常長、風險非常大。
有點難啊,生態圈太難打破了,舉國之力也有點牙疼……只希望在未來AI上面中國能走在前面吧,AI的生態圈誰能拿在手裡
圖博館
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工作量非常大。舉例來說,Windows XP 有代碼4000萬行,Windows 7 有代碼5000萬行,3.6版本的Linux 內核代碼就有1590萬行,而linux的發行版Debian系統代碼行數達6500萬行,而且這些代碼還都是經過軟件廠商反复精簡的結果。可能大家對幾千萬代碼行數的工作量沒有概念。舉個參照系,WPS代碼大約在百萬行這個級別,雷軍執掌的金山軟件重寫WPS用了3年時間。
因此,要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必須要有非常龐大的財力和人力才能勝任。
在資金上,微軟在開發Vista所花費的研發費用超過了200億美元,Linux僅內核據如果根據人員投入的規模,據測算也耗資數十億美元。在人力上,在開發Windows XP時,微軟集中了5000餘名程序員編寫代碼。Linux雖然不靠任何一個商業公司支持,但已經得到全世界程序員共同維護,紅帽公司、Intel、IBM、甲骨文、微軟等國際巨頭也積極參與其中,同樣具備豐富的人力資源。
相比之下,國內做操作系統的公司的開發人員,大一些的有三、五百人,小的甚至不足百人。在資金投入上,國內公司更是捉襟見肘,而且還往往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某家從事國產操作系統開發的公司就因為長期虧損,只有投入沒有收入,被稅務機關懷疑從事洗錢,還專門進行過檢查。
軟件產業虛胖技術人才相對匱乏
......
回應
連做操作系統的Windows都不敢說他做的手機操作系統一定賺錢,作者卻在這裡忽悠人家投幾十億美元去研發操作系統,真是可笑,少在這唱這種高調了
作者說了半天,提了一對問題,可是沒有提出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作者是批評家?
主要是就算是哪家中國企業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開發出了穩定的操作系統,也沒幾個中國人會買正版的。企業要照顧大小股東的利益,就算是哪個企業董事長願意做這個東西,股東也不會同意的。所以,要么提高版權意識,要么就國家注資開發吧。
圖博館
另外,在媒體報導中被貶低——認為只是跑分的Linpack並非僅僅算“不服跑個分”,而是真正具有實際價值的測試。Linpack指的是矩陣求解,像輻射流體力學、核爆炸模擬、雷達截面的矩量法計算、深度學習算法等很多科學計算模型都包含了矩陣求解。這也是為何TOP500會以Linpack為標准進行排名。
令人期待的是,當明年美國的新超算問世時,以其比神威太湖之光更高的Linpack成績問鼎TOP500榜首的時候,是否會有專家和媒體跳出來宣稱:“現在的LINPACK排名標準存在問題,並不能反映真實情況”,“TOP500 組織應該使用HPCG來對超級計算機進行排名”。
回應
還不是媒體和一般大眾就只會吹黑,客觀細究的人很少。神威官方早前也說過,不要光看運算次數排第一,這只是個硬指標,在優化設計和應用層面還有差距有很大提高餘地,但這個差距縮小這幾年也很快的,超算領域一直都是你爭我趕,所以比如還用半年一年前的信息來評判如今就可能不准確了。自從去年軟件應用首獲戈登·貝爾獎之後,算是個節點,說明應用層面已經在追趕了。而現有超算用戶需求還蠻大的,基本上也要提前預約才能上機,直觀說明機子性能好呀,別人都爭著用。
研發國產操作系統為何這麼難
在2017.11.7的“全球網絡安全產業創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由於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不是我們自己研發的,所以往往我們會處於被動的情況。倪光南院士呼籲研發國產操作系統,進而在網絡空間鬥爭中掌握主動權。
目前,中國已經擁有數以百萬計的程序員,並形成了一批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中國人用上了國產的搜索引擎、支付軟件、通信軟件等產品,而曾經被基於厚望的紅旗Linux卻半途而廢,為何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就這麼難呢?
圖博館
HPCG是美國正在推的一個新測試標準,目前還沒有被業界廣泛接受。現在評價超算主要有TOP500、Graph500、Green500等幾個排行榜。TOP500就強調Linpack,Graph500則強調內存帶寬和延遲,Green500強調節能環保。在幾個測試中,“神威·太湖之光”的表現都比較好,TOP500名列第一,Graph500名列第二,Green500名列第三。
那麼,這位國外專家推崇的HPCG到底是什麼呢?
HPCG代表了共軛梯度迭代法的一類應用的計算和通信特徵,僅僅代表了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並不能涵蓋超算的所有特徵。HPCG比較重視計算性能和通信的平衡。
然而,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考評標準,HPCG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由於針對具體硬件結構修改共軛梯度算法很容易得到高得多的成績,為了避免這一點,HPCG代碼目前還在鎖定狀態,不准修改算法本身。但在使用中,用戶是會修改算法的,這使得這測試會脫離實際。
因此,所謂的“HPCG 基準的測試結果更接近真實世界的情況”本身就是紙上談兵。
此外,由於HPCG比較重視計算性能和通信的平衡,直接導致HPCG測試對“万精油”超算比較友好,哪怕這台超算在計算性能和通信上都比較一般。比如日本超算京就是這方面的典型。而神威太湖之光則算那種計算性能和通信都很強,只不過計算性能強過通信很多很多,這就造成計算和通信的不平衡,而HPCG對於“神威·太湖之光”這種計算和通信的不平衡的超算非常不友好。這也是“神威·太湖之光”的HPCG測試成績一般的根源。
就實際使用來看,確實有一些應用,會讓“神威·太湖之光”跑起來效率低一些。但是像超算這種國家級工程在建設之初就是有具體針對性的。就計劃在“神威·太湖之光”上跑的大部分應用而已,“神威·太湖之光”是再合適不過了。
國外專家的質疑和媒體的報導潛台詞,就是“神威·太湖之光”是一台高分低能,或者只能用來跑分的機器。但實際上,只要關注新聞,就能明白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在去年,借助“神威•太湖之光”強悍的計算性能,“千萬核可擴展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應用項目獲得了戈登·貝爾獎,這是超級計算機應用領域最高獎。在今年,又有兩篇基於“神威·太湖之光”的論文入圍“戈登貝爾獎”終選名單,佔入圍論文總數的2/3。
對於一些媒體宣稱的中國超算計算資源大量閒置,其實也是無稽之談。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國超算雖然多,性能雖然強,但商業用途的超算偏多,科研用途的超算偏少,目前超算明顯不夠用。特別是在人均超算資源這項指標上,明顯不如歐美。
圖博館
超算四連冠遭外媒質疑如何守護好中國科技名片?2017-11-15觀察者網
有媒體援引了外國專家的看法,認為“神威·太湖之光”是高分低能的超算。這種論調是否客觀?我們來看看在該媒體的報導中有沒有事實性錯誤。
該文章中稱:“中國神威·太湖之光已經啟用國產申威處理器,多核性能將達到了Intel至強E5 流產品的水平”。然而,這個說法是存在事實性錯誤的。
將神威·太湖之光超算計算系統採用的申威26010處理器與Intel E5處理器拿來類比,是不妥當的。Intel的E5是一款服務器CPU,而申威26010是一款眾核加速器,兩者有各自針對的應用場景。即便要拿來類比,也應該算Intel的眾核加速器對比申威26010,Intel的E5來對比申威1621。
“多核性能將達到了Intel 至強E5主流產品的水平”這種表述也是存在問題的。就科學計算最倚重的雙精浮點性能而言,申威26010何止是將達到Intel E5,申威26010已經追平了Intel最好的超算加速器,而且還是在製造工藝落後2代的情況下實現的。
此外,文章中其他的一些說法,也顯示出作者對中國超算芯片技術進步的無知。
文中稱:飛騰的處理器算基於開源的SPARC架構。作者以FT-1000、FT-1500 處理器用在互聯網絡,就誘導讀者認為,飛騰的處理器無法用於計算節點上。然而,在天河2號的升級版中,飛騰自主設計的矩陣2000就已經用在計算節點上,而且完美替換了美國禁售的Intel超算加速器。更關鍵的是,採用了矩陣2000之後,天河2A的峰值性能提升了70%左右。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原文的作者對中國最新的技術成果非常無知,而且是在拿幾年前的舊印象為標尺來衡量當今的中國。
文中還援引了外媒的報導:IEEE 高級編輯David Schneider 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現在的LINPACK 排名標準存在問題,並不能反映真實情況。按照HPCG(High Performance Conjugate Gradients) 標準,“神威·太湖之光”僅僅只能排名第五,日本富士通的“K Computer”排名第一。
來看看國外專家的原話說了啥:我沒有統計數據來支持我的觀點,但是我懷疑這個分佈會更接近書架的HPCG一側,即根據HPCG基準的測試結果更接近真實世界的情況。如果這是真的,也許TOP500組織應該使用HPCG來對超級計算機進行排名。
事實正如這位專家說的:“我沒有統計數據來支持我的觀點”。
圖博館
對於美國超算上榜數量下降的原因,美國戰略專家劉易斯對“德國之聲”解釋說,連續多年來,美國都沒有一個一致的科學政策,尤其是在包括計算在內的物理領域。美國的關注重點這幾年一直在那些精品項目以及一些具有政治背景的項目上。而在學術界,大家也都在為聯邦資金爭破頭。
“德國之聲”還稱,對於很多複雜運算而言,更重要的是數據分析的質量而非數量。目前的TOP500統計的仍是浮點運算速度,很多專家認為這種標準已過時,在實際應用中並不總有說服力。
張雲泉則有自己的看法。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有大量應用於人工智能領域的超算上榜,由於國內人工智能大熱,所以互聯網公司大量上馬了用於人工智能領域的超算。不過,對於這種情況也要謹慎樂觀,因為用於科學計算的機器數量方面,中國並不比美國多,中國增長的主要是互聯網方面的超算。
張雲泉說,未來世界超算格局將進入兩強交替領先的階段,中國這些年已經連續蟬聯世界冠軍,或榜單頭兩名。但從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美國可能會重新在大型超算的性能上佔據優勢,這期間,中國沒有研製新的大機器的計劃,現有的“太湖之光”沒有升級計劃,“天河二號”完成升級後只能達到90P左右的運算速度,2018年下半年美國有可能發布至少3台運算速度超過150個P的新超算,最快速度甚至可達200P。因此,榜單前幾名有可能會被美國奪回去,而中國可能會在數量上繼續佔優。
中國有機會領跑下一代超算
明年下半年美國的新超算可能會重回榜首,但中國也沒有閒著。據張雲泉介紹,目前全球超算強國都在佈局下一代超算,也就是業界所稱的E級超算(運算速度達到1000P量級)。美國至少要到2021年才能研製出E級超算,甚至有可能要到2022年至2024年之間。按照正常計劃,中國將在2020年研製出E級超算,這個時間點要比世界上其他超算大國都要早,再加上中國也是提前部署100P超算的國家,積累了豐富的使用經驗與應用經驗,所以中國有很大的機會在E級時代繼續領跑。
圖博館
韓媒感嘆:中國超級計算機引領全球韓卻只能搞氣象
中國超算的強大實力,讓被認為是“最瞧不起中國”的韓國也心服口服。2017.11.15,韓國《朝鮮日報》就發文稱,超算已經是中國的天下,而韓國的超算不僅落後,其中性能最好的也只被用在氣象領域。
報導稱,中國在第四次產業革的核心動力——超算上超越了“計算機之祖”美國,確立了自己在全球超算領域的霸權地位。中國的這次超越是全方位的,它有著世界上最好和第二好的超級計算機,而美國的超算僅排5-8位,此次上榜的中國超算也有202台,高於美國的144台,在“質”和“量”上,中國都確立了霸權。其他國家的上榜超算數量——日本(35台)、德國(20台)、法國(18台)、英國(15台)並不能跟中美相比,而韓國則只有兩台用於氣象廳的超算上榜(分列57、58位)。
報導還稱,即便是在超算的製造領域,中國也在跟美國一同引領世界超算市場,中國製造商聯想生產了500強超算裡的81台,僅次於美國製造商惠普的122台,如果再加上生產了56台的浪潮和生產了51台的曙光,世界五大製造商里中國獨占三家。更令《朝鮮日報》吃驚的是,世界最強超算神威·太湖之光采用的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芯片,不再受制於美國的英特爾芯片。
回應
別扯沒用的,韓國三星現代起亞這三巨頭抵得上中國國家電網工商銀行中石油。
你是韓國人?棒子國你有什麼能力嘲笑我國,裝逼棒子國
中國再次高居全球超算冠亞軍 下代產品有望繼續領跑2017-11-15 環球時報
中國軍團壓倒性佔領榜單
中國超算時代到來了?
超算的中國時代已經到來?德國之聲2017.11.14日稱,曾幾何時,全球超級計算機榜單完全是美國的天下,這一切如今已經成為歷史。這一逆轉反映了中國在研究和開發領域增加了投資,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支出佔世界總量的20%。
TOP500榜單聯合創始人之一埃里克·施特羅邁爾14日告訴BBC,許多中國超算系統都是為了賺錢而研發的,超算所有者把自己的處理能力出租給當地和國際公司。他還說,“目前他國追求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排行,有兩個原因。第一,過去一直是美國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如果取代美國,代表一個國家在科研上的名望。第二,超算主要用於科學探索和國家安全——超算系統中很多被用於與武器系統有關的計算。”
圖博館
報導稱,中國手機製造商們在短短的兩年內,迅速佔領了印度市場。今年第三季度,印度手機市場超過美國,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市場,而中國手機品牌佔據了印度市場超過50%的份額,其中小米、OPPO、Vivo、聯想分別排在銷售量的第2到第5名。
《亞洲經濟》援引全球著名市場調查機構SA於2017.10.29發布的數據稱,在2017年第3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佔比中,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為26%,中國品牌小米佔比份額為25%,三星電子僅以1%的微弱優勢領先中國品牌小米,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VIVO(10%)、OPPO(9%)和聯想(7%)等。中國品牌今年在印度市場的份額由2012年第3季度的1%猛增至57%,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對於印度手機市場的現狀,美媒報導稱,與中國品牌高歌猛進相對應的是印度本土品牌的全線潰敗。根據CR的數據,印度本地廠商所佔市場份額從兩年前的54%下降到了現在的20%左右。
“小米是在線品牌成功打入線下市場的成功案例,並且仍能保持更低的成本。”分析師Ishan Dutt補充說,“不過,小米主打還是低價產品。在中檔價位,三星、Oppo和Vivo則更有競爭力。我們預計小米接下來的策略,會幫助它在幾個季度內超越三星。”
回應
小米便宜又好用,不像蘋果貴的嚇人,也不像三星會爆炸,親民手機。
米俄的軍火,日本的高鐵,中國的手機,全世界強國伺候三哥一個,三哥這福氣還小麽。
你忘了還有歐美的民主
高通嫌開價低 拒絕博通併購2017-11-14經濟日報
美國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董事會已正是拒絕博通(Broadcom)的1,030億美元併購提案,認為價值被大幅低估。觀察家指出,博通接下來能選擇提高價碼,或是發動敵意併購,直接訴求高通股東。
圖博館
iPhone X在冬天就不能用了?蘋果官方回應軟件可修復
蘋果公司在2017.11.9證實:“在寒冷的天氣裡,iPhone X的屏幕會失去響應。我們已經意識到當iPhone X快速進入到一個寒冷的環境當中時,屏幕會暫時失去響應,需等待幾秒鐘後才能正常使用。這個問題會在近期的軟件更新中得到解決。
該問題最先出現在網站Reddit的iPhone版塊當中,一些用戶表示iPhone X在0攝氏度(32華氏度)左右時,只需幾秒鐘的時間就會凍住。
蘋果官網對旗下電子產品的操作環境要求顯示,iPhone、iPad、iPod和Apple Watch的最佳操作環境為0℃-35℃,而MacBook的最佳操作環境為10℃-35℃。而目前北方很多地區都在-10℃以下,溫度已經低於iPhone最佳操作溫度太多。
回應
這是有多愚蠢才會這樣想。國冬天都會到零度以下不用手機了?
說的不客氣點,就是不成熟的劣質產品,把消費者當小白老鼠.
成功用華為,窮人用蘋果,屌絲用小米
你肯定是個屌絲
您用的華為老人機?
老人機無所謂,至少有一點,野雞絕對不會用華為,她們只用蘋果。
小三、足浴妹、公主100%蘋果機
美國記者問印度乘客用啥手機,獲答清一色中國品牌
據美媒2017.11.11報導,在連接印度第二大城市新德里和第一大城市孟買的火車裡,一名美國記者發現周圍印度乘客使用的手機竟然都來自於聯想、 OPPO、Vivo等清一色中國品牌。
圖博館
中國大陸面板產業加速崛起2019年產能有望達全球第一
據中國證券網報導,在2017.10.16開幕的2017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表示,2017年上半年,全球顯示產業銷售收入達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1% ;顯示產品出貨面積達964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了17%。
2017年上半年,國產面板達3182萬平方米,全球33%,收入1356億元,同比增長65%。全球前五,分別是京東方(佔22.3%)、LG(21.6%)、友達光電(16.4%)、群創光電(15.7%)以及三星(9.9%) 。
截至2017年6月底,京東方在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顯示器顯示屏、電視顯示屏出貨量居全球第二。
京東方10.5代面板將在2018年投產,華星光電的11代面板將在2019年投產,這也將是全球最先進的面板生產線。在這些生產線投產後,中國大陸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產地。
預計大陸面板廠商2017年營業額大概在1600億右,跟去年的1160億元相比,增長37%,但利潤相當微薄,而今年(大尺寸價格)有大幅度提高,這就反映了經過一年的努力,在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努力地優化產品結構、改善成本、改善客戶結構,由此實現了利潤的很好提升。
追趕韓國面板產業
在2010年以前,顯示屏的進口金額一度是僅次於石油、芯片、鐵礦石的第四大單一進口產品。當時,全球面板產業主要集中在韓日台。
2016年是個轉折點,因為日韓廠商都開始調整產能結構。2015年三星開始關閉5代線,2016年又關閉一條7代線,LGD也是這樣的,還有JDI很多4.5代都在陸陸續續關閉中。
目前美日德主要致力於行業上游原材料,而韓中台則主要在行業中游面板製造環節謀求發展。隨著大陸高世代線的相繼投產,如今的面板產業韓中台三分天下。
韓可能是把更多的資源放在大小尺寸的OLED上面。
而中台日,主要還是資金上比較缺乏。由於政策支持,大陸廠商能獲得補貼。而面板是一個很燒錢的行業,所以資金對投資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其實從2010年後,日本企業在大陸的投資就不是很積極,一方面是日本可能長期在這個行業的佈局比較偏向上游的材料和設備。
回應
發達國家粉碎機,把高端產業一個接一個低端化,白菜化,普及化。
然而面板市場已經開始出現產能過剩和市場萎縮了
下一步就是芯片了。到時候在經濟層面就再也沒半點顧忌,台灣對世界一些產業的影響將降到最低。
相關新聞
龍芯實現橋片和GPU自主化,長征之路又前進
圖博館
遭批半導體過度投資?大陸回我們才剛開始!《57金錢爆》2017.09.20
這是大陸目前在製造業,所做出的投產安排,總投資金額已經超過了3千億美金!不管在12吋在8吋在16奈米、甚至14奈米…都有計畫準備量產或是已經開工,所以這個威脅,基本上不是對於韓國而已、不是對美國、對台灣威脅其實也非常非常大,尤其是韓國開槍制裁,打到了中國大陸產業最害怕的軟肋,今天市場民族心來了,您的觀察?
回應
韩国在作死,美国以前不是什么都封锁中国吗?看看现在呢,就像国际太空站,不让中国人上,现在中国已经有自己的太空站了,还有很多关键技术,军事,科技也是这样,韩国以为自己是谁?等死吧.
韩国半导体衰落远因是这次种下的,很快中国得半导体产业就会成长起来,满足自己市场需求,接下来就开始抢夺韩国份额。当初液晶屏就是这样玩的,这个教训没能吸取,很快又会发展成这样。无关立场,就事论事而已。
当年如果不是中国领导人为了照顾台湾同胞,现在台湾早被打趴了,也不会有三星的崛起,当时早就有人想发展半导体,但国家并不支持他们跟台湾同胞竞争,让大陆现在追半导体追的这么辛苦台湾同胞这四个字搞死了大陆
有点明白为啥老美总鼓捣着非要大陆民主化了,这种可以毫无顾忌的集全国之力大力发展一个产业,持续5年,10年,20年,而不用害怕在野党成天挑刺讲你这错误,那浪费,任何政策通过就要预备讨论个几年,实在是可怕。在野党可不管你真对国家有利与否,一个字"干",两个字"反对",目的就一个: 赶你下台我当家。这种名义是民主实际引发人性阴暗面的方式,造成的内耗,太可怕!
韩国在作死,美国以前不是什么都封锁中国吗?看看现在呢,就像国际太空站,不让中国人上,现在中国已经有自己的太空站了,还有很多关键技术,军事,科技也是这样,韩国以为自己是谁?等死吧.
要追上不是那麼容易的, 半導體對上的不光是台績電和三星.其實是對上整個西方世界,不過難追也得追就是了.
一个企业再牛逼也不要想跟国家抗衡。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国家。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上认准的领域,会举国之力进行5年,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规划,集中资源来发展该领域。半导体,芯片显然是中国下一个十年的重点投入领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zmYHr6Y1w&t=1090s
圖博館
一個台積電新廠就超過整個東台灣.政府也只能再多燒炭...要限電各位想是限你家還是台積電先?
张忠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相信诈骗集团冥进党的话能用爱来发电,台积电被竞争对手超越只是时间而已。
沒有台積電,下個世代的物聯網,AI人工智慧,機器人,根本發展不起來,文科畢業的主持人+來賓,瞭不了?
我發現這邊有很多人不懂半導體產業,整個資訊工業是一個產業鏈。晶圓製造只是上游的一環,大陸在中下游部分已經發展很好了。大陸不是沒有晶圓廠,只是產能還不足。台積電過去大陸,有助於大陸在資訊工業產能的推動。再者,半導體的設備廠商才發展的關鍵。例如光罩曝光、化學蝕刻...等重要設備都是在美國與歐洲研發的,因為那需要基礎科學的能力。若一個台積電就能掌握世界半導體的命脈,那美國早期為何放寬晶圓廠到海外設廠? 所以說別把台積電當作宗教來崇拜,這是很幼稚的。我在半導體廠做過四年多,很清楚這個行業的情形。
真無聊~~~節目沒什麼內容了?依你這種邏輯,三星、Google、蘋果倒了,美韓經濟就會一飛衝天
真是想不通,现在台湾只有一个台积电是最高科技了,为什么台湾人还要想台积电死掉?
台积电死掉了没问题啦,人才立即来大陆,开5倍薪水!
電子貨幣股災時,就做一集節目,說比特幣是鬱金香詐騙,結果呢?比特幣又漲回4000美元.....。找幾個文組畢業的來批評彼特幣,不知道比特幣背後的原理是【數學】!數學是殺不死的!比爾蓋茲也這麼認為!
不用爭這種問題啦!再過幾年,你就會發現全世界都被虛擬貨幣、區塊鏈攻佔....
估計過幾年,大部分的虛擬貨幣都會一文不值,只剩下少數幾種活下來。跟一堆手機APP一樣的道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_2KCSLEzc
相關新聞
不斷創新高!比特幣首次突破4千美元大關2017.8.14數位時代
陸全面封殺比特幣 投資人逃命2017.9.15
比特幣暴起暴跌 告訴我們什麼?2017-09-19經濟日報
陸擬封殺比特幣海外交易2017-09-20 經濟日報
比特幣泡沫化?太天真了(楨:?) by林義郎/雲林科大企管博士生
新華社:對虛擬貨幣隱匿犯罪零容忍 2017-10-04
全面封殺比特幣!中國央行將成首個發行數字貨幣的央行
圖博館
把最好的通通給了台積電!?台灣得到什麼? 《57金錢爆》2017.10.03
世光為什麼說台積電應該倒掉?不是台積電公司不好,台積電公司太好了!也不是台積電的員工不佳,台積電的員工太優秀了!這兩個原因,讓台積電最好趕快關門,為什麼這樣說?
像台灣基本上,美元的風險我們要承擔,變成我們的內部成本,可是賺出來的錢,讓美國消費者用的很爽,就變成外部收益,所以這兩個拉扯,我們認為台積電,往這一塊的機會大一些,所以我們常常講,不是台積電這家公司不好?它太好了!福利好不好?太好了!台積電員工優不優秀?太優秀了!可是所有的好事聚在一起,變成了一個超級傷害台灣的企業,我們怎麼觀察?
回應
世光,你這一集做的真是好!也真敢講!!至少從這個觀點是把這些面向都真實的表漏出來.
台積電的成功對台灣最大的意義,在於給我們這些在產業界奮鬥的人無比的信心!尤其是在面對擁有大陸政府大量補貼的大陸企業的競爭時的信心!世光不要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台積電並不是高科技,他的技術仰賴國際的半導體設備大廠。他只是在製程設計比較有經驗,在良率與周轉率表現較佳,因而獲得國際半導體下游廠商信賴與訂單。當然也有一些製程上的專利,但並不是核心科技。若把台積電捧得太高,可見對這個產業沒有深入的了解。
這個節目都是共產黨在台灣的走狗。
我並不說台積電很差,但是世光說得有些道理。台灣真的需要有見識,不能盲目地對科技業產生過度的崇拜,尤其是科技製造業。您可以想一想,若台積電這麼偉大,美國矽谷的投資者為何要在台灣設廠? 會在台灣設廠的主要理由除了美國將高耗能的製造業趕出國外之外,其次是產業鏈的問題,下游是低成本的需大量人力之資訊產品組裝廠,下游廠商的需求會拉動上游IC廠就近設廠,因此台積電當時會在台灣設廠,以美國的政策而言幾乎是必然現象。我在台積電與聯華電子各做了兩年多,因台灣科學園區的分紅制度越來越差才換公司。現在台積電的總薪資與紅利可能比15年前要差很多。據我所知,我以前的同事,大都往大陸企業流動。
胡說八道!3奈米廠在台南投資5000億,也帶動國外一線大廠到台南投資7500億,形成3奈米廠的科技聚落,台積電才是成功企業的典範!
圖博館
簡單總結:用了DSP,吃飯就是香。
過去都是用外國的低端貨湊合,現在我們能自主製造高端貨了,加油中國!(作者署名:大水)
回應
現在台積電都開始上3nm生產線了!這個還65nm技術?還先進?
問題是台積電給別人代工,這樣的芯片誰也不會讓它代工生產的。富士康也給蘋果代工,它就比蘋果牛嗎?
軍用民用都分不清楚,架構算法都不一樣,導彈軍用衛星也來個藍屏死機怎麼玩?軍用的有各種要求比如抗干擾等等,是通用CPU比不了的,服務器CPU計算能力比通用CPU計算塊多了,但是用服務器來打遊戲卡死你,分清楚各種用處,軍用的65nm都比14nm的i9 7900x貴。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0-02/doc-ifymkwwk7913102.shtml
圖博館
問:DSP質量高和質量低有啥區別?
答:雷達DSP本質上是實現算法的。DSP不行,用的算法就不靈,就是個廣場舞機的效果,只能大概聽個聲音,別的一概木有,你的DSP牛逼,用的算法就可以牛逼,就有蔡琴老師站在面前表演的現場感。
現場演唱會效果不是普通大喇叭能比的,用了DSP技術,就可以輕鬆復現這一切
問:這些和雷達硬指標有啥直接關係嘛?
答:你打算用音響放的聲音裡聽出現場感不?想知道蔡琴老師究竟在哪個角落不?請上牛逼音響,不然就是靠得很近了才知道,哦大概在這裡。
問:這麼說的話,俺感覺可以說,分辨率更高?
答:毛熊雷達吹的數字很牛逼,但實際使用的距離並沒有那麼好。
沒錯,俄羅斯雷達特別爛,大部分都是簡單的靠加大功率搞的,要是對方放乾擾的話,美國雷達不太怕,還可以反過來抓。毛熊遇到干擾,屏幕精彩的就一片雪白,反隱身也是一樣。
問:這個是啥意思?抗干擾能力更牛逼了?
答:對方的隱身機可能也會露點行踪,然而毛熊雷達直接當噪音去掉了。對,可以精細分辨真信號和乾擾,不會一通全抓。
問:能不能這麼理解,美國雷達用了先進的DSP芯片後是不是做的更精細,捕魚篩子更細了?
答:嗯,還能智能化,超強糾錯。
問:有啥內涵?智能化和糾錯?
答:一般的應答式乾擾就木用了,因為可以分辨出來,何況鵝毛還是阻塞式乾擾,更加無用。
問:直接過濾掉?
答:嗯。(毛熊國無敵大功率的干擾機和乾擾台,前景堪憂啊)。有牛逼DSP就可以做很牛逼的算法,把噪音和乾擾都去掉,客觀世界是很複雜的,充滿了無數的噪音和雜波,你的雷達是在認識這個客觀世界,所以你的算法也要相應地夠複雜。
問:最後請解釋一下快速傅立葉變換的意義。算出目標的距離,速度方位?
答:那個是信號處理的基礎,不是那麼簡單,相當於普通CPU做加減乘除,最基礎的計算操作,做的越快處理的容量越大就越牛逼。
問:我粗淺的理解就知道數字化部件,把雷達波轉換為數字信號,然後採樣,出來用dsp一通蹂躪。
這個是時域到頻域的轉換,蹂躪的過程就是算法實現的過程,大概相當於沙裡淘金。
問:就是排除乾擾找到真兇?
對。
圖博館
之前國產雷達用的DSP都是進口的,進口只有中低端,性能低不說,而且外國廠家裡面藏了很多後門,極其危險,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嚴重洩密或者被干擾或者睜眼瞎的結果。
DSP芯片的優勢:
這是一種高效的信號處理專用芯片,比普通通用芯片快很多倍,所以大家都用它搞雷達信號,紅外信號,電視信號等等。
快速傅立葉變換FFT是雷達信號處理的重要工具。DSP內部的硬件乘法器、地址產生器(反轉尋址)和多處理內核,保證DSP在相同條件下,完成FFT算法的速度比通用微處理器要快2到3個數量級。因此,在雷達信號處理器中,大量採用DSP完成FT/IFFT,以實現信號的時-頻域轉換、回波頻譜分析、頻域數字脈沖壓縮等。
FIR濾波器是雷達信號處理中常用設計之一。在動目標指示(MTI)或動目標檢測(MTD)中,採用FIR濾波器可以濾除雜波干擾,提高信雜比,而通過恆虛警處理(CFAR)完成目標的檢測。在機載多普勒雷達中,為了抑制地雜波的干擾,採用了複雜的自適應濾波器組。在陣列信號處理以及波束形成中,進行數據校正及加權係數計算和控制,均需要大量的複數運算。
這些複數加權濾波器、多普勒濾波器組或者矩陣運算都是複信號的乘法累加運算,可根據不同算法的需要,採用DSP進行靈活編程實現。
上面這些都是比較專業的詞彙,簡單解釋幾句。
之前沒有DSP的時候,飛機雷達功能和指標很差,尤其是抗干擾和對付雜波能力,很差,簡單點說就是,低空偷偷摸摸的飛過來,雷達很難發現,而且對付敵人的電子乾擾極其的困難。
用了先進DSP雷達之後,敵機低空鑽山溝這一百試百靈的大招漸漸也變得不太好使了
以下是技術問答:由某資深電子專家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大家理解DSP芯片的重要意義。
問:雷達信號處理用dsp,有和沒有有啥區別?
答:有跟沒有是本質區別,拿音響比的話,沒有就是個模擬收音機,有的話就是杜比高保真。
問:我想知道,美帝雷達這個DSP能比毛熊的玩野好多少?
答:基本無可比性。
問:用了這個東西,雷達的發現距離和分辨率會大幅度提升吧?
答:不能光用音量大小衡量音響質量。毛熊的玩野太粗糙。俄羅斯的雷達電子設備像那種廣場舞用廉價音響,除了聲音大沒有啥好處。美國的的設備精細太多了。用了DSP不只是距離和分辨率,對複雜情況的處理要強太多。
圖博館
中國雷達曾被這部件卡脖子如今換國產後突飛猛進2017.10.2新浪軍事
最近南京熊貓所(代號中電14所)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展出了聯合清華大學、龍芯中科等單位研發的華睿DSP芯片。
雖然並不起眼,但這款小小的芯片,卻結束了中國國產雷達長期依賴進口DSP芯片的歷史。
這麼一個小小的芯片,卻承載了我國雷達電子的重中之重,採用了多核多線程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DSP芯片,學名數字化信息處理芯片,是一種特殊的芯片,專門用於處理各種信號比如雷達紅外無線電信號的利器,現在的先進雷達都採用了數字化部件,軟件化設計,這是一個必需品,比如手機芯片。
華睿1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一款4核微處理器,該處理器內部集成了矢量處理部件,擴展了包含快速傅里葉變換(FFT)蝶形運算指令在內的矢量指令集,具有很強的FFT運算和數字脈壓處理能力。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下的實測表明華睿1號單核處理1 024個單精度浮點複數FFT和數字脈壓的運算時間分別為6.12μs和15.36μs,採用多線程FFT並行處理技術後, 4核加速比可達3倍以上,滿負荷功耗僅10 W,總體性能優於國內外同類處理器,適用於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雷達信號處理和電子對抗等領域。
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華睿1號採用65nm CMOS工藝,工作主頻為550MHz,處理能力32GFMACS,功耗為10W。就技術指標而言,華睿1號DSP 性能明顯優於飛思卡爾公司的MPC8640D、ADI 公司的TS201 和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C6701。根據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的研究顯示:華睿1號總體性能優於國內外同類處理器,適用於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雷達信號處理和電子對抗等領域。
正是因為華睿1號優異的性能,這款DSP已經成功應用於十四所十多型雷達產品中,創造了國產多核DSP芯片產品應用的“三個之最”:雷達裝備應用型號最多、單台套應用數量最多和總應用數量最多(這個消息暗示,國產最先進殲20雷達應該也使用了這一款芯片)。
在華睿1號取得成功之後,中國電科十四所再接再厲,成功研製出華睿2號,華睿2號是在實現華睿1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進一步改進了專用指令和向量運算單元,同時加入了可重構的運算核,更高效地面向專用領域的計算,在通用的基礎上更偏向專通結合。目前,華睿2號還在調試中,據小道消息,多型新裝備將採用華睿2號DSP。除了已經研發成功的華睿1號和華睿2號之外,14所正在研發華睿3號,讓我們一起期待華睿2號大量應用和華睿3號研發成果的好消息。
圖博館
台積電投資台南 憂喜參半2017/9/30 劉心月
台積電宣布3奈米晶圓廠落腳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台南園區,一般認為這是給了上任未幾的賴清德一個大禮,賴清德也對台積電表示「非常、非常感謝」。
台積電最後之所以還是決定把3奈米廠投資案留在台灣,除了考慮到善用台灣原有的半導體產業聚落與供應鏈之外,蔡政府給予台積電在環評及水電供應「一路綠燈」的承諾,也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問題是,台積電3奈米將採用電驚人的極紫外光(EUV)製程生產,一個新廠的用電量,比台灣東部56萬人口的用電量還多,民進黨政府未來要如何在產業用電與民生用電之間取得平衡,將是一個相當大的考驗;而台積電的整體用電量將會因為3奈米製程衝破300萬瓩,將近是台灣整體供電能力10%。儘管台積電很重要、是台灣指標性的企業,然而,一家公司就要用掉整個國家1/10的電力,台灣地窄人稠、資源貧乏,是否能夠承受如此規模的投資,其實是值得思考的。
此外,以目前台灣備轉容量動輒在3%、4%間苟延殘喘的情況下,究竟為什麼蔡政府敢拍胸脯保證絕不讓台積電承受缺電之苦,而之前一再開公表示對台灣缺電問題十分憂心的張忠謀,在815大停電後,仍決定相信賴揆的保證,則相當令人好奇。
除了電力,水力也讓人頭痛。半導體業在晶圓製造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純水沖洗晶片蝕刻雜質,產能最大的台積電是用水大戶,一天用水量大約是30萬噸,等於一個彰化縣的用水量,雖然台積電大量回收用水,但是先進製程用水量不斷增加是無可避免的趨勢;位於新竹的台積電廠為了因應每年旱季的限水,已購置百台水車,未來5奈米、3奈米廠完工投產後,大量新增的用水問題要如解決?莫非是要讓高雄和台南的水稻田年年休耕?
當然,最後還有環評的問題。在台積電5奈米和3奈米製程,都將落腳南科廠之後,南科用水和用電量都將暴增,大幅超過當初園區的規畫量,因此必須要做環境差異影響評估;其中,計畫在2020年量產的5奈米製程,已於今年初通過環差,但3奈米製程的電力需求較5奈米廠大增7成4,屆時也會輕騎過關嗎?
在蔡政府「產業根留台灣」的最高目標下,環保署已承諾關於新廠的環評,只要台積電「數據清楚」,應該很快就可以通過。而在此前,華邦電子也允諾在高雄投資設置12吋晶圓廠,南台灣因應這些重量級投資所產生的環境議題,例如,大量用電的碳排放問題、水資源排擠、供應商的廢棄物汙染等問題,都令南部民眾深感憂慮。
圖博館
龍芯2015年銷售首次過億元人民幣,是一家非常弱小的公司,2016年相信銷售額也是1億元多點的規模,而2016年中國銷售額過1億人民幣的芯片設計公司有160家,龍芯在裡面毫不起眼。胡偉武是個技術人才,龍芯現在的待遇,以及類似科研院所和國企的運行體制,也暫時無法獲得優秀的高端商業人才。龍芯在未來十年能夠做到10億人民幣,20億人民幣就很不錯了。即使到2027年能做到100億人民幣的規模,10年增長100倍,到那個時候龍芯也進不了中國芯片的第一集團。
中國芯片產業的未來必須要走商業化可盈利的路,從這條路來看,只有以海思,紫光,寒武紀為首的國產芯片公司,以及華大,大唐,士蘭微,匯頂科技等第二梯隊,以及未來可能成長起來的第三梯隊才是中國芯片設計產業的未來。
而芯片設計這個產業,從中國,美國,歐洲,韓國,日本,中國台灣六強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保持現狀20%的發展速度,每四年翻一倍,到2025年將是現在的4倍,是未來美國最大的挑戰者,韓國依靠對存儲芯片的高強度投資,將保持世界列強地位。中國紫光的存儲芯片2019年才能夠量產64層的NAND Flash,那個時候距離三星和海力士還是有技術差距,所以短期內韓國存儲芯片產業是打不垮的。DRAM目前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量產。
而歐洲,日本,中國台灣,由於其下游消費電子品牌的衰落,不可避免會影響到上游芯片的產值,這其中最危險的是台灣,因為歐洲和日本還有蓬勃發展的汽車電子產業,消費電子這邊衰落了,還可以從汽車那邊來彌補。例如日本,雖然東芝在衰落,但是瑞薩電子的汽車業務發展就挺好。
台灣就比較危險了,芯片設計業不斷下滑是大趨勢,因為消費電子品牌不斷往中國大陸集中,而大陸的自產芯片佔有率在不斷提高,而台灣又沒有汽車品牌產業來彌補損失,設計業下去了,保住台積電的製造業是台灣面臨的首要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發展中芯國際抵消台積電的發展,就是促進兩岸統一
在後面的文章,我們聊聊芯片製造業和封測,半導體製造以及上游的設備是中國最大的短板。
回應
發達國家粉碎機不斷進行高科技白菜化,又一個被碾壓的行業來了!
台積電倒下的時候,也是台灣經濟徹底垮掉的時候,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http://www.guancha.cn/TMT/2017_09_18_427546.shtml
圖博館
從以前的仰望,到現在超過台灣,並且在追趕日本,韓國和歐洲的路上,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進步有目共睹。2017年上半年,中國大陸芯片設計業同比增長21.1%,銷售額為830.1億元,繼續保持世界最快增長速度。
對中國的芯片發展要抱有信心,未來海思,紫光,寒武紀三大勢力將成為中國芯片產業的主力軍,寒武紀雖然現在銷售額不多,也還沒有開始盈利,但是這家公司必將崛起成為一方諸侯。
寒武紀需要解決的是商業經驗問題,創始人是中科院搞技術出身,在商業市場搏殺,需要有商業經驗積累和助陣,這是寒武紀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三巨頭以外,很多專業領域的中國芯片供應商也會崛起,例如提供顯示面板驅動芯片的中穎電子,提供指紋識別芯片的匯頂科技等等。
另外呢,在國有企業大軍裡面(不要鄙視國企,紫光也是國企),也會有很多像大唐微電子,華大這樣的芯片公司來保證國家安全,比如下面這則2017年9月16日的新聞,華大發布的北斗導航定位芯片。北斗產業以後會是一個大型產業。
再比如應用於超級計算機的申威芯片等等。實事求是的說,這裡面大多數企業商業上不會很成功,例如像大唐這樣的國企,主要做各種金融和社保的芯片,雖然公司一直虧損,國家也得養著。當然北斗芯片可能是個例外,因為北斗未來會成為一個大產業。
還有像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面的中科芯公司,這家公司2008年在無錫成立,我們最近天上在對接的天舟一號飛船的電子控制防輻射芯片,就是來自中科芯公司,這也是為了保證自主化和國家安全,但是航天飛行器在產業規模上註定不會像海思,紫光,寒武紀的市場那麼大。
另外網友比較關注的我國超級計算機上用的國產芯片,例如全球速度最快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芯片就是國產化的申威,指令集和架構都是在美國DEC公司的Alpha架構下擴展而來,但是這款芯片只適用於超算領域,在民用市場由於生態問題和性能問題,不會有競爭力。因此也是小眾芯片。
另外就是龍芯了,胡偉武博士是個堅持自主研發的人,他也培養出了寒武紀創始人陳雲霽,培養出了一批自主研發芯片的人才,我覺得這才是龍芯的最大貢獻。至於在商業化上面,龍芯幾乎沒有什麼希望,建立生態必須要有強大的商業實力和地位,目前龍芯芯片只能在一些專業領域,例如北斗衛星上用的防輻射芯片,或者一些專用領域比如服務器,工控,嵌入式控制等等。龍芯能在這些領域佔據較大市場份額,就是一種成功了。
圖博館
半導體行業,美國超級強勢,韓國在存儲領域優勢大,歐洲有三家一流的半導體公司,NXP,英飛凌和意法半導體,其中NXP在和高通談併購,如果高通併購NXP併購成功,那麼歐洲只剩下兩家了。日本有三家一流半導體公司,瑞薩電子,索尼的CMOS圖像芯片和東芝半導體。這其中索尼的CMOS圖像處理芯片是近年來日本公司幾乎僅有的實現大逆轉的產業,索尼憑藉圖像處理芯片大大提升了市場份額,獲得了大量利潤。東芝在尋求出售,等東芝出售成功,那麼日本也只剩2家半導體公司。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超級強勢,中國,韓國都在上升,歐洲和日本在小幅衰退,除此之外,另外一個衰退比較嚴重的是台灣了,台灣半導體協會預估2017年台灣半導體產業整體產值較2016年小幅成長1%,而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較2016年成長9.8%,也就是台灣“生命線”半導體產業世界份額在不斷下降。
以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產值比較,2017年上半年台灣為新台幣11440億元,大陸約新台幣9900億元,台灣半導體產業險勝,但大陸在整個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明顯超過台灣,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1-6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2201.3億元,同比增長19.1%,而台灣呢,以2017年第二季度為例子,是衰退4.8%。
半導體的設計,製造,封測三大部分,設計和封測大陸均已經超越台灣,台灣在IC產業唯一有優勢的還是製造業,台灣GDP 2016年大約為5600億美元左右,而台積電的半導體製造一年貢獻100億美元淨利潤,另外提供數万個年薪40萬人民幣的崗位,以及大量稅收,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製造業不愧是台灣經濟的基石。台灣有三家半導體公司進入全球20強,和日本,歐洲並列都是3家。其中2家是製造(台積電,台聯電),1家是設計(聯發科) 2017年上半台灣IC設計的產值為新台幣2904億元、大陸為新台幣3735億元,大陸已經在IC設計產業追過台灣;
IC製造業領域則是台灣半導體的大本營,比較2017年上半兩岸的情況,台灣IC製造的產值為新台幣6268億元、大陸產值為台幣2570億元,台灣守住優勢, 在IC封裝和IC測試方面,2017年上半年台灣的IC封測產值為新台幣2268億元,大陸產值為新台幣3600億元,這部分大陸也已經超越台灣。
圖博館
用中科院計算所的話來說意義是這樣的“指令集是計算機軟硬件生態體系的核心。Intel和ARM正是通過其指令集控制了PC和嵌入式生態體系。寒武紀在深度學習處理器指令集上的開創性進展,為我國占據智能產業生態的領導性地位提供了技術支撐。”
寒武紀人工智能芯片和傳統的通用處理器如何比較?寒武紀是人工智能的專用芯片。請注意專用兩個字,因此寒武紀的芯片和通用處理器並非替代關係。
由於CPU和GPU基本框架結構都不是為人工智能設計,如果要用通用處理器搭建一個人腦規模突觸的神經網絡,可能需要建一個電站來給它供電。AlphaGo下一盤棋動用了1000個CPU和200個GPU,每分鐘的電費就高達300美元,而網絡規模只有人腦的千分之一。”
寒武紀AI芯片恰恰解決了這一問題——它能在計算機中模擬神經元和突觸的計算,對信息進行智能處理,還通過設計專門存儲結構和指令集,每秒可以處理160億個神經元和超過2萬億個突觸,功耗卻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未來甚至有希望把整個AlphaGo的系統都裝進手機。
其他的FPGA方案雖然迭代快,但從計算速度和能耗比來說,和專用的人工智能芯片相比仍然有差距。因此除了寒武紀以外,其他國外公司也在跟踪寒武紀的研究成果,比如穀歌的TPU
寒武紀的AI芯片在兩個大型產業都可以有廣泛的應用,一個是雲端,一個是終端。在目前云計算蓬勃發展的情況下,雲端服務器面臨更大的大數據計算壓力,AI芯片逐漸必不可少。另外終端的智能化程度和計算要求不斷提升,也需要使用AI芯片。
2017年9月2日,華為在德國IFA展上發布麒麟970處理器,首先用於華為Mate 10智能手機上,雖然沒有公開宣布,但其背後的AI芯片就是來自寒武紀,麒麟970整合的人工智能芯片,華為稱之為NPU(NeuralProcessingUnit,神經處理單元)
搭上了華為這條大船,寒武紀的銷售額將會迅速增加,目前猜測,華為和寒武紀採取的是IP授權的形式,寒武紀作為全球第一家人工智能芯片獨角獸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大規模量產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同時芯片架構和指令集完全自主,在未來大有可為。
我現在就盼著寒武紀什麼時候上市了,人工智能會是有一個超級產業,理論上所有的硬件都會需要實現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功能。
圖博館
未來的希望:寒武紀
為什麼要特別提一下寒武紀,人工智能是人類所有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在這個領域,專用芯片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幾乎所有的ICT科技公司,不管是國內的百度,阿里,騰訊,華為,還是美國的谷歌,facebook,亞馬遜,微軟,都在朝人工智能方向發展
2017年8月,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計算所)陳雲霽、陳天石兩兄弟創立的寒武紀科技(CambriconTechnologies)宣布完成阿里巴巴領投的1億美元A輪融資,此輪融資令寒武紀估值達到10億美元。這也是中國第一家集成電路產業的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這可以算作一個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紀團隊成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很多骨干成員在校期間已開始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創始人陳雲霽和陳天石是兄弟倆,都是學霸。
陳雲霽14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在創立寒武紀前,陳雲霽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就參與了中國第一塊通用CPU芯片龍芯1號的研製項目,2002年,陳雲霽來到了中科院計算所,跟隨現在的龍芯公司董事長胡偉武研究員碩博連讀,成為當時龍芯研發團隊中最年輕的成員。博士畢業後,他留在了計算所。25歲時,陳雲霽就已經成為8核龍芯3號的主架構師。
他在2015年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的全球最佳35名創新人士。
非常有意思,寒武紀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型號名字叫DianNao,也即是中文電腦的拼音,目前DianNao已衍生出1A、1H等多個型號。DianNao這個型號名字來自寒武紀研發團隊裡一位法國人,這個法國人叫OlivierTemam,來自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Inria),他建議說,與其取一個平淡的英文名字,還不如反其道而行用中文的拼音來命名,這樣對外國人來說是“外語”,他們反而會覺得十分“洋氣”。
最值得一提的是,DianNao芯片不僅是寒武紀的自主架構,而且是寒武紀自主開發的指令集,名字也很有意思,叫DianNaoYu(電腦語), 這是世界首個深度學習指令集,DianNaoYu指令集的論文在2016年的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頂級國際會議ISCA2016(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所接收,其評分排名所有近300篇投稿的第一名。具有突破性的意義。之前中國自主研發的龍芯芯片,也是使用的MIPS指令集免費授權的形式,雖然可以自主修改,也不會被限制,但是使用指令集還是來自國外。
圖博館
長江存儲現在研發進度如何?根據長江存儲CEO 楊士寧介紹,其32 層3D NAND 芯片順利實現了工藝器件和電路設計的整套技術驗證,通過電學特性等各項指標測試,達到預期要求,2017年底將提供樣片,繼續向64 層3D NAND 發展,樂觀估計2019年量產。
目前韓國三星已經在2017年量產64層NAND,可以看出中國和韓國的技術差距在2年,2年看似很短,其實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市場,已經是極大的差距了。抗韓將是長期的進程。
但是,大家也不要覺得韓國半導體不可戰勝,事實上,韓國人在半導體領域表現強勢的也就是NAND FLASH和DARM存儲器領域,以三星為首的韓國公司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了存儲器的研發,早了我們二十年,我們要想超過他們,當然必須付出時間的代價,這個時間不是三五年,能夠十年追上就已經非常了不起。另外,韓國雖然存儲器強大,但在存儲器以外的其他領域,除了三星手機自產處理器和基帶芯片外。由於都不是大集團研發,韓國的芯片設計產業在中國的衝擊下衰退非常嚴重。以2017年上半年為例,根據韓國媒體Business Korea的報導,在韓國上市的韓國前15大IC設計公司中,有10家上半年營業利潤出現下降,50%的企業出現虧損,營收和利潤都增長的只有兩家。原因就是中國衝擊,例如液晶面板上面的驅動芯片,例如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觸控芯片,以及攝像頭等用的中低端圖像傳感器。
我在上一篇文章寫過,全球顯示面板向OLED轉移的趨勢已經不可逆,我國有一家做OLED驅動芯片的公司就在高速增長,那就是中穎電子,2017年上半年,中穎電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2億元,同比增長30.65%;淨利潤為6208.01萬元,同比增長61.8212%;每股收益為0.30元。
因此,全球目前只有中國的瘋狂的投入存儲器的研發和製造,韓國人在存儲器領域未來被顛覆,只有可能是被中國,確切的說的是長江存儲公司。
圖博館
從高啟全的話可以反應出他內心的想法,就是要在產業裡面做出一番事業,所以,只要我們提供的平台夠大夠好,不管他是什麼政治立場,一樣可以為我所用,台灣的舞台太小了。
除了高啟全,紫光集團還挖來了晨星創辦人楊偉毅出任紫光旗下長江存儲公司CTO,又延攬晶圓代工廠聯電前CEO孫世偉,擔任全球執行副總裁一職。這兩位都是台灣半導體業界鼎鼎有名的大佬級人物,像晨星,當年就是和聯發科並列的台灣兩大芯片研發企業之一,後來晨星被聯發科吞併。
台灣聯電更是台灣僅次於台積電的是第二大集成電路製造廠,2016年銷售額44.5億美元,對比下中芯國際2016年的銷售收入只有29億美元多點。
目前長江存儲在同時進行NAND FLASH和DRAM的研發,根據2017年4月高啟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長江存儲的研發團隊裡面,美國人、日本人、南韓人都有,絕不是只有挖台灣工程師,長江存儲內部是規定要用英文溝通,因為外籍主管很多,以國際化的規格在打造企業。”
現在的武漢新芯約1,200人,另外,長江存儲成立至今也招募將近700人,共計1900人左右。
長江存儲目前研發人員總共約500人,其中台灣人約50名。
根據2017年9月的消息,長江存儲將會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並且趁著日本東芝在處於出售狀態的機遇,挖角日本的存儲器研發人才,日本很多年輕的工程師,受制於日本職場論資排輩文化的壓制,薪資和發展通道上本有很多不滿,加上東芝已經風雨飄搖自顧不暇,在中國高薪誘惑下,必然會有人加盟。
目前長江存儲的重心放在3D NAND flash的開發上面,同時也在推進20/18nm的DRAM開發。
NAND Flash肯定是長江存儲最先量產的產品,因為傳統2D轉3D NAND技術後,半導體機台設備幾乎都要換新,所以這時候投入是對的,每一個存儲器陣營都站在同一個出發點。
而DRAM技術,每轉進新一代製程技術僅增加20%的半導體機台設備,意思是,既存的半導體大廠的多數機台設備都已經折舊光了,新加入DRAM技術的人去買新設備來生產,成本非常貴,競爭力會很差。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要做好在存儲器領域長期燒錢的準備。
圖博館
武漢新芯公司是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2006年為了進軍集成電路製造領域而成立的研發+製造一體的企業,實際上武漢新芯2014年底已經和美國的Cypress半導體公司開始聯合研發NAND Flash技術,但是業界並不看好,因為NAND Flash被三星,海力士,東芝,美光四家壟斷,不要說新芯公司研發實力不足,Cypress實力也不夠。
因此通過和Cypress和共同研發,武漢新芯已經有一部分的自主研發力量,只是非常弱小,這是中國自主研發存儲器的火種。
長江存儲成立之後,由於大量資金注入,在堅持自主研發的同時,開始大量從台灣和韓國挖人,如果留意最近的台灣和韓國的科技新聞,會發現他們的媒體經常抱怨半導體人才被中國以高薪誘惑流失。
紫光從台灣挖了多少重量級人才過來呢?
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高啟全,他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2015年10月親自從台灣挖過來的重量級人物,高啟全被稱為台灣DRAM教父,他是本文前面提到的世界第一大NOR flash公司旺宏的創始人,同時也是台灣第一,世界第四大DRAM公司南亞科的總經理。同時還是南亞科和英飛凌的合資公司華亞科的董事長(華亞科目前已經被美國美光併購)。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量級人物。
很多台灣媒體把高啟全和梁孟松相比,梁孟松從台積電跳槽去了三星後,三星的代工製造業務突飛猛進,對台積電造成了很大威脅,製程竟然反超了台積電,優先量產14nm,一度還分食了台積電的蘋果芯片訂單。
2015年高啟全宣布退休後,加入紫光擔任全球執行副總裁。被台灣媒體視為和梁孟鬆一樣的叛將。
事實是,高啟全此人有無大中華情節不得而知,但是從他擔任紫光副總裁只有接受記者採訪的言論來看,他更多的是不滿在台灣發展空間狹小,根本不可能對抗一生的敵人韓國三星。
高啟全今年接受記者採訪時對媒體說,
“1985年,英特爾正式退出DRAM領域,在經歷了日本、韓國積極投入,後來者居上,韓國最終坐穩了第一把交椅。台灣在2008 年成立台灣創新內存(TMC/TIMC)計劃集中發展DRAM 產業資源,但終究因為資金問題未能如願,原本5000 億新台幣的資金需求,台灣政府僅提供了80億,遠遠達不到預期。
他強調,“現在唯一有機會成為全球抗衡三星勢力的只有大陸,紫光會把這夢化為具體的實踐!”一定要有人扮演在全球平衡三星的勢力,目前只有大陸有能力有資金投入進來,長江存儲就是基於這個出發點而誕生,也是大基金唯一真正投資的存儲器企業。”
圖博館
全球六強之外,在這個僅僅0.9%的市場份額裡面,有一家中國小公司,北京矽成控股的ISSI,這是一家設計公司,在全球DRAM市場排在第八位,不過這個第八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兆易創新曾經試圖收購ISSI,進入DRAM領域,畢竟Nor flash市場還是太小,不過根據2017年8月的消息,收購沒有成功,原因為兩個,一個是價格沒有談攏,另外一個是台灣人的阻撓,排名世界第四的DRAM廠家台灣南亞科是ISSI的代工廠,如果ISSI被兆易創新收購,南亞科將會停止提供服務。
不過在DRAM領域,ISSI太小了,即使兆易創新收購ISSI成功,也不可能對抗韓系廠家和美光。
而在NAND Flash市場,DRAMeXchange的數據顯示,三星、東芝、閃迪、海力士、美光和英特爾幾乎壟斷了全球100%的市場。尤其是三星和海力士,合計佔了全球幾乎一半的份額。
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在DRAM和NAND FLASH領域,中國幾乎沒有存在感,在這個領域要突破,還是需要靠國家隊。之前誰說國企沒有用,只會搞壟斷來著?要是能在存儲器領域搞成壟斷,我看是好得很。
2015年7月,中國紫光集團曾經向全球第三大DRAM廠商,美國美光科技,提出2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結果被拒絕,背後就是美國政府的阻撓。
為什麼要收購美光呢?韓國太強大了,不管是DRAM領域還是NAND FLASH,美光相對於韓系的三星和海力士,都處於弱勢地位,尤其是在DRAM領域,美光的市場份額在韓國競爭下呈現不斷下跌的態勢,從2016年的28%下降到2017年上半年的18%左右。
從營業利潤率來看,三星DRAM的營業利潤率高達40%這個水平,美光只有20%這個水平,三星只要一降價,美光就是生死存亡,可以說三星完全掌握了美光的生死。
其實紫光和美光聯手研發,一邊有錢,一邊有技術,是中美雙贏的局面,奈何遏制中國的技術進步是美國更高層面的戰略,注定雙方聯合困難重重。雖然紫光至今沒有放棄和美光合作,但是目前已經被逼迫走上自主研發製造的道路,沒有別的路可以走。
目前存儲器自主研發的國家隊是紫光集團控股的長江存儲。
2016年7月26日,長江存儲公司成立,紫光集團擁有51%的股份,另外的股份由國家大基金持有25%,湖北省地方政府的基金持有24%,武漢新芯公司為長江存儲的全資子公司。
圖博館
在Nor flash這個僅有三四十億美元的小市場裡面,我國的兆易創新是世界主要玩家之一,當然這個主要玩家,也就是世界第五,世界第一到第四分別是台灣旺宏,美國Cypress,美國美光,台灣華邦。
兆易創新2016年8月上市後,應該是半導體存儲行業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2015年、2016年度兆易創新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89億元、14.89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1.42億元、1.51億元。到今年,由於nor flash多次漲價,兆易創新一季報業績增長迅猛。公司一季度營收為4.52億元,同比增長46.61%;淨利潤為0.69億元,同比增長94.20%。漲價原因呢,主要還是Nor flash行業的大佬在逐漸退出,排名第三的美光退出NOR Flash業務,有可能被排名世界第四的台灣華邦接手,排名第二的Cypress關閉中小容量的Nor Flash生產線,加上AMOLED面闆對nor flash有需求,因此帶來行業景氣。
另外,兆易創新還做MCU(單片機)產品,用於汽車和物聯網,2016年兆易創新的MCU銷售收入為1.97億元,同比增長55.2%。
在內存和閃存領域,韓國擁有絕對的優勢,而我國的長江存儲擔負起了打破韓國壟斷的使命。存儲器領域,DRAM和NAND FLASH,韓國三星和海力士都絕對的霸主,尤其是三星。韓國人在2017年的存儲器漲價中大賺特賺,三星電子2017年第一季度淨利潤高達67.8億美元,增長竟然高達46%,接近50%的瘋狂增長。到2017年第二季度,三星營收猛增19.8%,淨利潤增長89%,高達99億美元,不僅打破了自己的最高單季度淨利潤記錄,還首次超過了蘋果公司。SK 海力士在2017年第一季度營收38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2%,淨利潤達116億人民幣,同比增漲324%
華為上半年的閃存門事件,反應出中國在這方面的絕對弱勢地位。
DRAM是最大的存儲器領域,目前全球DRAM存儲器價格在瘋長,韓國人同樣在大賺特賺
2017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三家業內巨頭DRAM銷售額達44.3億美元,比上季度增長了30.1%。
其中三星電子銷售19.8億美元,比上季度增長36.5%,SK海力士銷售13.7億美元,增長28.2%,兩家企業市場份額合計占到全球的75.9%。美國美光銷售10.6億美元,增長22.0%,
下圖是2017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市場份額,三星+SK海力士份額為73.5%,美國美光為21%,三巨頭為94.5%,剩下的台灣三家廠商南亞科,華邦,力晶佔了4.6%. 全球其他公司佔了0.9%。
圖博館
第八名的大唐微電子是國家隊,現在的主要產品方向是身份證卡和金融社保卡芯片和解決方案,大唐的金融社保卡的市場份額佔據第二位,大唐微電子的金融IC安全芯片出貨量大約有2億隻。”除此外,大唐微電子也提供行業證卡,如居民健康卡、交通卡、市民卡、教育等方面的安全芯片和解決方案。另外大唐還和荷蘭恩智浦成立了中國第一家汽車半導體公司大唐恩智浦,開發新能源汽車電源管理芯片,電機MCU等。所以說白了,大唐是國企,也是做國家的生意為主。
第九名敦泰是台灣的設計公司,就不提了。
第十名的中星微,主要是做圖像處理芯片,攝像頭芯片等
看完了天朝IC設計的前十名有什麼感想?
這10家公司裡面真正算有前途的就五家:海思,紫光(包括展訊,銳迪科),匯頂,中興,士蘭微
例如杭州士蘭微2017上半年財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98億元,同比增長22.90%;實現淨利潤8442.55萬元,同比增長243.77%。保持了高增長的勢頭,利潤也開始逐漸恢復。其他五家:華大,大唐,智芯就是吃國家的飯。敦泰是台企,中星微主要做監控安防攝像頭之類的圖像芯片,技術水平一般,發展前景不明。
十強以外,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中國IC設計公司。
首先是存儲芯片領域,中國每年進口的集成電路之中,存儲芯片和CPU佔了大概75%. 可見存儲芯片的地位。
在存儲芯片領域,有兩家中國公司在試圖進擊,一個是兆易創新,一個是長江存儲。
目前全球存儲芯片主要有三類產品,根據銷售額大小依次為:DRAM、NAND Flash以及Nor Flash,其中Nor Flash儘管排名第三,但與前兩者相比,市場規模仍然較小,僅為30億美元,而前兩者大致在400億美元級別和300億美元級別。
這三個究竟有什麼區別呢?DRAM就是我們手機裡面的1G,2G…..內存,NAND Flash就是我們手機裡面的32G,64G,128G….
Nor Flash雖然也是存儲,但是容量比較小,一般是64Mb以下,用於存儲一些驅動電路的算法和代碼之類,手機,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都會用到,因為很多電路的算法和代碼相對複雜,難以全部集成到IC裡面,需要用nor flash來進行存儲。
圖博館
第三名的中興微電子主要是自家的通信設備用的部分芯片,手機芯片也還是外購
第四名的華大半導體就有點意思了,公眾平時很少聽到這個名字,居然是中國芯片設計公司的第四名,
華大半導體是中國IC設計的國家隊,隸屬於CEC(中國電子信息集團產業集團),CEC是世界五百強,是中國電子產業的國家隊,是中國大陸唯一涵蓋設計、製造、封裝、測試、EDA工具等積體電路完整產業鏈的企業。
當然還是要說,CEC看起來每樣都做,但是每一樣都做的不怎麼樣,規模不大,不過CEC的存在是從國家層面保障國家的集成電路能力。
華大半導體的產品有哪些呢,既然是國家隊,那麼跟國家安全相關的基本都承包了,包括我國的第二代居民身分證、中石化加油卡、社保卡、稅控IC卡內都有該公司設計的芯片。另外就是一個衛星導航芯片,包括北斗系統在內。網上有人散佈謠言說中國二代身份證技術來自日本,笑笑就好,二代身份證的芯片都是中國自主設計,製造和封裝。由國家隊主導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華大旗下有全球排名第四的EDA設計軟件提供商——華大九天,EDA工具是進行集成電路設計所需要的軟件,目前國內主流還是用國外的EDA來進行芯片設計,比如Protel什麼的,但是華大九天的EDA至少也有一席之地,這是保留中國的自主能力
第五名的北京智芯微電子國人也很少聽說名字,這家公司隸屬於國家電網,我們智能電網裡面設備用的各種芯片,包括以後電動汽車接入電網,充電樁的芯片等,智芯微電子都有涉及,當然這家公司也不愁沒有訂單,畢竟電網是自家的產業。
第六名的匯頂科技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該公司在指紋識別芯片領域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二,中國芯片公司在細分領域做到世界第二,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們手機上的指紋識別模組想必很多人已經在用了,匯頂科技2016年其營收是30.79億元,同比上漲175.0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是8.56億元,同比上漲126.46%。其指紋識別芯片營收是23.12億元,同比上漲788.66%,佔其總營收比例高達75%。匯頂科技在2017年第一季度已經徹底超越了老對手瑞典FPC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給蘋果提供指紋識別芯片的AuthenTec
第七名的杭州士蘭微電子,這家公司LED照明驅動IC是其主要業務收入之一,另外杭州士蘭微是國內為數不多的IDM企業,也就是設計,生產,封裝都做。除了主要的LED照明驅動電路IC業務,士蘭微還給家電企業提供變頻電機控制芯片。另外MEMS傳感器和IGBT產品也研發成功推向市場。
圖博館
2016年,中國已經有了160家芯片設計企業銷售額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可以說芯片設計正在中國全面開花。中國最大的兩家芯片設計公司海思和紫光展銳都已經躋身世界前十,2015年海思是世界第六,紫光展銳是世界第十,而且在前十名里面,海思和紫光展銳增長速度最快。
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芯片設計產業整體增長高達23.8%,銷售額達到351.6億元,中國自主設計芯片全球市場佔有率已經高達全球8%,中國市場佔有率達到13%以上。
按照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中國芯片前十名,和IC insight的排名有所不同,下圖是2016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佈的中國IC設計公司排名,可以看出,通過紫光集團對展訊和銳迪科的整合,中國已經出現了兩家金額超過100億人民幣的本土IC設計巨頭,海思和紫光展銳。
我們看下這個榜單,相信前三名大家都耳熟能詳了,第一名的海思
各位用的華為手機裡面就有大量的海思處理器和海思基帶芯片,另外買的智能電視,安防系統也有海思的芯片,海思在長時間內將是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公司,未來將隨著華為集團的增長而上升。
全世界做手機處理器的廠家,蘋果,三星,華為,小米,高通,聯發科,展訊七家而已。
海思目前是中國企業裡面最有希望登頂世界第一的,其目標應該是瞄準三星,英特爾,高通世界三強,挑戰他們的地位。當然差距還是非常大。世界純IC設計公司第一名是高通,2016年營收154億美元,是海思的3.5倍
當然從長期來看,海思超越高通,我認為問題並不大,畢竟蘋果,三星,華為這些公司都在實現芯片自主化,小米也在自己搞處理器,高通的空間是在不斷縮小的。
第二名的紫光展銳是展訊,銳迪科合併之後成立,目前是三星手機處理器和基帶芯片除自家產品之外的最大供應商,展銳的任務是戰勝聯發科。展銳是海思之外國內唯一一家營收超過100億人民幣的公司。
請注意,你買的三星手機,主要是中低端系列,裡面的芯片是紫光展銳的,我們還是芯片出口國,紫光展銳的芯片伴隨三星手機銷售到了全世界,是不是覺得有點小激動呢?
另外,紫光展銳在印度是份額最大的手機芯片廠家,因為中低端手機大量使用展訊的芯片,在非洲同樣是這種情況。
圖博館
一家中國芯片公司,在十幾年前能夠做到這個水平是相當不容易的,然而炬力科技當然崛起的前提,也是國產MP3品牌在市場上佔據了大量份額,那個時候mp3播放器非常昂貴,不要說蘋果,三星的MP3了,我在2004年購買的北京愛國者公司生產的月光寶盒mp3播放器,價格高達900元人民幣,為此省吃儉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消費電子領域無法和美國競爭,
中國芯片產業卻意外的從電信產業發展中受益,由於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在電信產業的崛起,中國逐漸開始實現了通訊設備製造的自主化,通信設備製造產業的崛起,卻意外的給中國帶來了一個沒有料到的結局,那就是中國的芯片產業開始伴隨著中國通信產業崛起開始萌芽。華為的海思,中興微電子,大唐都成為中國最大的芯片廠家之一。
到了手機和平板電腦時代,由於中國本土手機廠家和平板電腦廠家的崛起,中國的展訊,全志,瑞芯微等公司也獲得了發展機會。
下圖是IC insight的報告,全球純芯片設計公司50強,2009年中國祇有一家,也是中國第一家闖入世界50強的是華為旗下的海思公司,2016年增長到了11家,包括海思,展訊,中興,大唐,南瑞,華大,銳迪科,ISSI,瑞芯微(Rockchip),全志(All winner),瀾起科技(Montage)。
可以看到前面九名,海思,中興,大唐都是電信產業出生,南瑞是為智能電網提供芯片,全志,瑞芯微,展訊等是為手機,平板電腦等提供芯片。
可見中國在通信,電網,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對上游的帶動作用。所以一個國家產業的發展,必然是整體性的,下游發展不起來,上游也一定發展不起來,中國芯片產業不可能脫離中國整體產業升級的大環境而獨立發展。
圖博館
那麼我們能不能達到這一目標呢?或者說,現在處於什麼什麼水平呢?下圖是IC insight發布的2016年全球半導體20強,竟然前20位都沒有中國公司,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在其他幾乎任何一個地球上存在的大型產業,世界前20位都沒有中國公司的,幾乎找不到。
有9家公司營收超過100億美元,前20強的門檻是44.55億美元。
不過大家也不要灰心,我國半導體產業銷售額最大的公司是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2016年銷售額為303億人民幣,折合美元也是大約44.5億美元,剛好和第20名的44.55億美元幾乎不相上下。所以不出意外,今年海思半導體將會中國第一家衝進全球20強的半導體公司。這將是歷史性的突破。當然,這意味著會有一個倒霉蛋被擠出全球20強,沒辦法,人生就是這麼的殘酷。
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4335.5億元,同比增長20.1%,
集成電路分成三個部分,設計、製造、封測三個產業銷售額分別為1644.3億、1126.9億及1564.3億,增長速度分別為24.1%、25.1%及13%。
這裡面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增速20.1%,這是非常快的,四年翻一倍,8年後就是現在4倍的規模,這是非常驚人的。
壞消息是什麼呢,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這個4335.5億元銷售額是包括了在華外資企業的。所以要摸清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真正實力,還是要看血統純正的中國公司。
我們從設計,製造,封裝三個環節依次談起。本文先只看設計部分。
首先是芯片設計,大家都知道,在PC機的時代,Intel和AMD壟斷了電腦CPU市場,中國公司和他們的差距可以說隔著一個銀河系,只能站在地球上仰望外星文明。
在21世紀初,可以說中國唯一像樣的芯片廠家是珠海炬力科技,做出了mp3芯片,成為世界最大的兩家mp3 芯片供應商之一,我們看下當年新聞的原文:
“2005年炬力的SoC芯片出貨量達到了4980萬片,比2004年的1220萬片增長了308%。該公司的MP3播放器SoC芯片的銷售額也從2004年的5410萬美元增長到了1.479億美元。”
圖博館
各位把這個數字,和我國每年進口2271億美元集成電路的數字對比下,我國一年的進口額是全球市場的67%,這並不奇怪,因為全球90%的筆記本電腦,90%的智能手機,還有其他的大量電子設備,都是在中國製造,中國世界工廠的名稱,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
因此,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世界份額達到全球70%之前,我們都是要進口集成電路的。我國進口集成電路多,並且還在不斷增長,一方面固然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比起美國,歐洲,韓國,日本差距巨大,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下游的製造業和自主品牌發展太迅猛,世界市場份額不斷向中國品牌集中所致。以2017年為例子,中國品牌智能手機已經占到世界份額50%左右,而蘋果和三星手機也大多是在中國製造。
基於這個現實:中國不僅是世界製造中心,而且在下游的消費電子品牌的份額也在呈現向中國品牌集中的趨勢,所以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還會維持集成電路高進口額的趨勢。
所以中國國務院在2015年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的報告裡面說,2020年中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高的目標,因為這意味著2025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占到全世界35%,也就是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一。當然這個是指總體產值,就產業結構而言,仍然是美國在高端,中國在中低端和部分高端。
如果按照工信部的規劃更激進,2025年要達到70%芯片自主化,也就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要占到全球49%, 這意味著什麼呢,202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從產值來說將是世界最高的國家,不僅能夠供給全中國的需要,而且還要搶占相當一部分的世界市場。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不管是國務院還是工信部的規劃,都是把在華外資企業算到國產裡面的,也就是說,即使2025年完成了70%自主化這一目標,我們占到了世界的49 %,其中仍然有一部分是在中國的外資企業完成的。
圖博館
中國目前每年進口的工業品,只有兩個大類超過了500億美元,一個是汽車和零部件,我們每年進口746.1億美元,另外一個超過500億美元的進口工業品,就是大家熟知的集成電路了,中國每年進口的工業品,集成電路進口遙遙領先所有其他工業品,排在第一位,其進口金額2271億美元,是第二名的汽車及其零部件746億美元的三倍。
當然其實中國曾經有個工業品每年進口超過了500億美元,那就是液晶面板,例如僅僅5年前,進口液晶面板就有大約510億美元多點。
但是隨著以京東方為首的國產巨頭相繼崛起,在中國市場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液晶面板進口反而不斷下降,2016年已經下降到了318.5億美元。隨著今年所有國產面板廠家都在瘋狂提高份額和利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幾年,液晶面板進口還會持續下降。戰場轉移到OLED面板領域,競爭對手只有韓國。
回到集成電路,我們看看下面一組數字,在過去的七年,我們的進口替代進行的如何?答案是令人遺憾的。
和其他行業我國製造能力逐漸上升,逆差逐漸減少不同,集成電路的逆差在過去七年處於不斷上升的狀態。從2010年的1277.4億美元上升到了2016年的1657億美元
2010年集成電路進口1569.9億美元,出口292.5億美元,逆差1277.4億美元
2011年集成電路進口1702億美元,出口325.7億美元,逆差1376.3億美元
2012年集成電路進口1920.6億美元,出口534.3億美元,逆差1386.3億美元
2013年集成電路進口2313.4億美元,出口877億美元,逆差1436.4億美元
2014年集成電路進口2176.2億美元,出口608.6億美元,逆差1567.6億美元
2015年集成電路進口2307億美元,693.1億美元,逆差1613.9億美元,
2016年集成電路進口2271億美元,出口613.8億美元,逆差1657.2億美元
到2017年,這個趨勢仍然沒有扭轉,1-5月中國集成電路(芯片)進口額為954.8億美元,同比上漲17.9%,出口256.6億美元,同比增長11.3%,逆差繼續拉大。
今天我們來探討下,本文今天的核心是,要看到差距,也要看到進步。
首先我們要知道集成電路這個產業,全球市場容量有多大?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數據,都稍微有誤差,我們就以IHS的數據為例子, 2016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3389.3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1.1%。
當然,全球市場規模的數據各家機構不一樣,有的是3300多億美元,有的是3400多億美元,不過基本是在這個區間。
圖博館
半導體,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中國的芯片設計產業2017-09-18 寧南山
中國的經濟升級,最大的兩個領域是汽車製造工業和集成電路工業。反過來說,我們要實現最終打垮西方列強,也就是要在這兩個超級產業完成逆襲。未來的十年,我們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如果我們成功了,那中國就是真正的超級大國。如果這兩個領域我們失敗了,中華民族復興就不能稱之為成功。
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它有哪些百億美元利潤級別的公司?除開能源和金融行業以外,有大約17家左右。Facebook,通用電氣,IBM,思科,英特爾,寶潔,強生,微軟,蘋果,沃爾瑪,迪士尼,通用汽車,甲骨文,Alphabet(谷歌母公司),Verizon,AT&T,Comcast
再具體一點,零售業1家,日化業2家,娛樂業1家,汽車業1家,其他製造業(通用電氣)1家。總共6家
ICT領域呢,11家!17家百億美元淨利潤公司有11家在ICT領域,因此可以說,ICT產業已經成了美國的立國之本了。谷歌,亞馬遜,臉書,思科,IBM,英特爾,微軟,甲骨文,Verizon,AT&T為美國貢獻了巨大的利潤。
美國的強大是什麼撐起來的?是這些偉大的公司。反過來說,這些公司沒有了,強大的美國也就不存在了。1945年,日本和德國都還有幾千萬人,日軍在戰場上不過陣亡了二百多萬人,為什麼完全無力抵抗了?因為本土的工業公司都被摧毀了,工業生產持續不下去了,強大的力量也就不存在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帝立國之本的ICT領域,非常顯然中國是美國的最大挑戰者,中國移動,華為,中興,阿里,百度,騰訊,網易,小米,浪潮,紫光等不僅在中國本土獲得了優勢,而且在對外擴張中,同時這些公司大多數淨利潤超過10億美元,要知道全球淨利潤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全部算在一起也就是三四百家。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如此關注的原因,
集成電路是ICT領域的上游技術,是硬件的基石,如果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也起來了,受到衝擊最大的還是美國,而這是美國的核心領域之一。
看下圖,世界集成電路三強:英特爾,三星,高通。光是高通和英特爾兩家,每年就能帶給美國八九百億美元的營收,養活數万美國工程師,還能帶來一百多億美元的淨利潤。
除了英特爾和高通,美國還有德州儀器,Nvidia,博通,美光等一大票半導體公司。這個產業對美國的重要可想而知。
圖博館
中芯於2014年8月成立,2015年12月高通對其進行增資,組建僅僅三年,於2016年實現了28納米和14納米矽片凸塊加工的量產,目前已實現12英寸晶圓單月超1萬片的大規模出貨。中芯在超高密度凸塊加工工藝上,不僅實現了業界一流的生產良率,並在接觸電阻、超低介電常數(ELK)材料缺陷控制等關鍵技術指標上,達到業界領先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中芯將持續擴充12英寸矽片中段凸塊加工產能,專注發展先進矽片級封裝技術,為客戶穩定可靠的先進產業鏈需求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聯發科「認輸」:放棄挑戰高通 全力防守中端手機晶元
聯發科和高通基本壟斷了全球手機處理器市場,聯發科曾經不滿足於自己的中低端優勢,發布高端晶元向高通發起挑戰,但是這一努力最終以失敗告終。據媒體最新報道,聯發科已經作出了戰略調整,將停止高端手機處理器的開發,將資源和精力集中在自己還有一些優勢的中端晶元領域。
消息人士稱,按照聯發科的研發進度,到2018年,聯發科仍然難以推出採用7納米和10納米工藝的處理器,這使得高通調整了產品策略。
聯發科面向高端晶元的轉移,需要獲得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廠商的配合。但是在過去兩年中,聯發科在大陸手機市場遭遇了嚴重的挫折,高通處理器成為旗艦手機不約而同的標配,而許多聯發科的大客戶,逐步轉向了高通,這當中包括了廣東省的OPPO和vivo。
在山寨功能手機時代,聯發科依靠提供一攬子手機晶元解決方案一鳴驚人,隨後逐步建立了在智能手機晶元市場的牢固位置,不過聯發科一直是中低端手機晶元的代名詞。
圖博館
蘋果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持續下降
美國西部時間2017.9.12,蘋果一口氣發佈了三款新產品,iPhone8、iPhone8 Plus和為慶祝蘋果進入智能手機市場十周年的iPhone X。然而,就在蘋果發佈會的一天前,小米發佈了和iPhone X一樣主打「全面屏」的新手機MIX2。華為則在更早些時候發佈了與蘋果對標的人工智慧晶元「麒麟970」,並宣布下一代旗艦手機Mate10將在10月中旬發佈。
無論國產手機廠商謙虛還是高調,蘋果在中國市場份額的下滑趨勢已相當明顯。從縱向來看,來自第三方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量持續6個季度下滑;2017年第三財季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降10%,環比下降25%,相比2015年第二季度更是下滑超過50%。從橫向來看,2017年第二季度,華為、OPPO、vivo和小米排在中國市場的前4名,4家廠商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20.2%、18.8%、17%和13%,同比均有增長。4家公司在中國市場佔比總和已經達到69%,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僅為8.2%,相比去年同期的8.5%進一步下滑。
相關新聞
被指買不起i8 陸網友:因為我們有華為、不炫富!
新蘋果陸續開賣,歐洲民眾抱怨嫌貴:iPhone X售價999英鎊,而在美國是999美元,因為英國有20%的增值稅,此外必要的分銷成本等因素也影響了售價。
華為Mate10首發手機晶片麒麟Kirin 970採用台積電10納米製程
蘋果新iPhone的A11晶片採用台積電10納米製程
台積電2017年10奈米晶圓出貨上看40萬片 贏者通吃
台積電10奈米障礙 紅色中國永難挑戰
張忠謀2017.9.12赴南京主持16奈米廠典禮
英特爾推10奈米強尬台積
台積電、三星7奈米策略大不同
死磕台積電!三星狂砸54億美元提前建7nm工廠
突破摩爾定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認為2D製程離物理極限還有8~10年,而3D製程更可延續相當多年。
中芯長電與高通共同宣布10納米矽片超高密度凸塊加工技術認證
2017.9.15,中國江陰——中芯長電半導體公司和高通共同宣布,中芯已經開始高通10納米矽片超高密度凸塊加工認證。這標誌著繼中芯長電經過一年大規模量產28納米和14納米矽片凸塊加工之後,工藝技術和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也標誌著高通對中芯長電綜合運營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的認可。通過認證後,中芯長電將由此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進入10納米先進工藝技術節點產業鏈的半導體中段矽片製造公司,繼續躋身於世界先進的工藝技術節點產業鏈。
圖博館
華為打敗蘋果 首登第2大智慧機品牌2017.9.7蘋果動新聞
根據研究業者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華為6月和7月全球智慧手機銷售市佔率高於蘋果
華為去年12月宣稱該公司智慧手機銷量已超越蘋果,但大型研究公司在研究報告中把華為列在蘋果前面是頭一遭。
======網友看法======
有網友留言說,只是比個銷售量,市佔率不代表獲利佔比,手機獲利還是都在蘋果三星;也有人說,等蘋果i7s、i8出貨後,華為又要被拋到遠遠的後方囉。
回應
台湾人别酸了,大陆手机在欧洲,美国有ZTE,在印度有小米,东南亚有oppo,vivo,非洲有传音tecno。你们的zenfone,htc?
蘋果+動新聞真的開始爛了
屁啦!鬼才會相信 ! 那個銷售量只在中國準而已,放眼看去有幾個人在使用這個品牌的手機 !
笑死人了,那是綠畜沒幾個人用,全世界一堆人用華為的手機,只是綠畜白癡不知道而已
華為推出新一代麒麟970處理器Mate10,首發產品10 月中推出
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預期,華為(HUAWEI)在2017.9. 2日晚間於德國柏林IFA 2017正式發表新一代麒麟970 處理器。華為號稱這顆帶有強大A 計算力的手機單系統處理器(SoC),將是全球首顆有獨立 NPU(神經網路單元)的手機處理器。
麒麟970以台積電10奈米製程打造,在不到 100mm² 的體積內整合 55 億個電晶體。這樣數量,相較目前高通驍龍 835 處理器的 31 億顆,以及蘋果 A10 處理器為 33 億顆,華為整合的電晶體數量提高了許多,也使運作功耗降低了20%。
圖博館
鐵流:台灣芯片大廠聯發科利潤下降60%,怪展訊嘍?2017-08-18觀察者網
日前,展訊在深圳舉辦2017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為、中興、OPPO、VIVO、Intel、谷歌等1000多位合作夥伴參會。會上展訊展示了移動通信、車載、集群專網、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創新技術解決方案,以及兩款具有差異化競爭亮點的手機芯片——SC9853I和SC9850。相對於聯發科近期日子頗為不好過,展訊發展的可謂順風順水,而最新發布的芯片,將會進一步提升中低端手機芯片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
聯發科將面臨更慘烈的市場競爭
也許是巧合,就在不久前,聯發科二季度營收為580.79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129.1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9%。淨利潤為22.10億新台幣,同比暴跌66.5%,創下上市以來的季度新低。必須說明的是,聯發科二季度智能手機業務的營收佔比僅為40%,聯發科的智能手機芯片業務已經淪為“非主流”業務。
聯發科之所以江河日下,主要是手機芯片市場競爭激烈,高通和展訊兩面夾擊聯發科,導致聯發科失地千里——原本大量採購聯發科芯片的OPPO、VIVO轉投高通懷抱,而魅族和高通達成協議又使聯發科失去了一塊市場。在低端市場,展訊以價格屠夫的模式侵蝕聯發科的市場,加上之前聯發科的手機芯片一度無法滿足中國移動CAT7的要求,終於導致聯發科的利潤在今年第二季度同比暴跌66.5%。
長遠來看,聯發科的日子會非常不好過,高通是目前手機芯片行業霸主,而且自驍龍810和驍龍615這些不成功的產品之後,驍龍820、驍龍830、驍龍625/626、驍龍630、驍龍660的市場競爭力都非常強,在中高端市場完全碾壓聯發科。正是因此,聯發科原本計劃在第四季度推出的Helio P23,還未上市,官方報價就降低了三分之一,未來的報價甚至可能會低於10美元。
在低端市場上,展訊有紫光和Intel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加上中國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聯發科相比完全就是“人民幣玩家”和“非人民幣玩家”的差距,打價格戰聯發科根本看不到獲勝的希望,從展訊開發SC9861G-IA、SC9860、SC9853I和SC9850等芯片來看,會對聯發科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此外,高通也開始著手進軍低端芯片市場,開發驍龍450芯片,以及之前和大唐合資開發低端智能手機芯片的舉措又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聯發科如果不改弦易轍,勢必要走下坡路。
圖博館
余鵬鯤:試圖引領潮流的Surface居然質量很差?2017-08-17 觀察者網
近期美國權威的消費者指南《消費者報告》撤銷了其對微軟四款Surface產品的推薦,涉及幾乎每一個Surface系列。更為驚人的是該雜誌還披露了一個針對9萬名Surface用戶實際調查的結果,高達25%的用戶在使用不到2年時間內,所購買的Surface就出現各種問題。除了以前的Surface電腦問題不斷,新的Surface也不例外。對此,微軟Surface業務負責人Panos進行了反駁。他認為每台設備的故障(IPU),通過迭代更新已經得到了大幅改善,目前已經遠遠低於1%。
雖然統計方法和抽取的樣本存在差異,1%和25%畢竟相去甚遠。有國外媒體獲得了微軟的內部備忘錄郵件,而其中披露的相關退貨率的數據似乎從側面部分證明了《消費者報告》的結論。據稱,2015年,微軟第一款筆記本電腦Surface Book上市之後,之後幾個月的退貨率高達17%。另外一款產品Surface Pro 4的表現也不佳,退貨率高達16%。
缺乏設計筆記本的經驗
微軟以軟件起家,對於硬件的設計銷售經驗並不充分。尤其是第一二代Surface的設計過程中走了許多其他筆記本品牌已經走過的彎路。比如Surface面市時因為豐富的配色讓人眼前一亮。其他筆記本品牌的顏色種類卻非常少,塑料外殼以黑色為主,金屬外殼往往拉絲。這並不是因為缺乏審美或者沒有微軟的創新意識,而是這幾種經典的搭配保證了筆記本即使在使用中發生了刮蹭和磨損也不至於影響美觀。
(微軟Surface的各種顏色)
國內的神舟筆記本也曾經搞出過“彩虹”般的豐富配色,但是最終董事長吳海軍在媒體的採訪中也承認顏色豐富同時帶來污損後不美觀和質量管控的問題,因為各種顏色的塑料的性能也不完全一致。而管理這麼多不同塑料造成的品控問題也並不簡單。
....
回應
自己選的印度裔CEO,有這種結果也很正常吧。矽穀不是私下流傳一個論斷麼:矽谷公司只要選用了印度裔高管,公司就開始走下坡路。
這是以技術推動產品的公司容易出的毛病,舉例還有技術推動產品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三星手機。
蛋素,把過高的故障率歸咎於創新,未免迴避了問題。
只能說,surface系列是一個優點缺點都很突出的產品。你要不要買全看你喜不喜歡他的優點能不能容忍他的缺點了。
你喜歡做探索的小白鼠那是你自己的事,作為企業把不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難道還有理了?
圖博館
所以2014年的「兩會」上,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特別點名,把半導體產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一年更推出「集成電路大基金」,並砸上千億元,全力扶植發展半導體,3年多來已見到成效。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表示,斥巨資打造「芯片強國」的路越來越順, 去年半導體產業成長20%以上,半導體設計業更達到10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
展訊發豪語 贏聯發科
陸媒也報導,先前長電科技以7.8億美元收購全球第4大封測企業的新加坡星科金朋,這個「蛇吞象」的故事,「大基金」送上1.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1.4億美元的貸款,中芯國際投資1億美元,長電科技其實只花了2.6億美元,就晉升為全球封測外包商營收第3,直追台灣日月光與美國艾克爾(Amkor)。
中美半導體戰 陸資買Xcerra恐生變2017.8.17旺報
大陸舉「全國之力」追趕半導體產業發展,引發台灣業者緊張,美國同業也不敢忽視,美國媒體報導,陸資收購美國半導體測試廠Xcerra一案,因同業打小報告,可能中途生變,這也顯示中美半導體角力戰,已從晶片製造延燒至晶片封測。
今年4月,大陸半導體投資基金用5.8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半導體封測設備公司Xcerra,引發業界關注,收購還在進行中,但美媒發現,另一家美國半導體封測公司Cohu試圖阻止競爭對手Xcerra出售,理由是對美國的國家安全不利。
《華爾街日報》報導,位於加州的Cohu在6月時向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提交報告,提到4月宣布出售Xcerra一案,會讓大陸接觸到重要的知識產權,能幫他們在晶片製造領域發展,且主要出資方是大陸政府的大基金,所以會攪亂半導體行業的供應鏈。
報告還提到,如果Xcerra利用新東家的補貼來削弱美國競爭對手,會導致美國就業機會的流失;這些句子很明顯是符合美國總統川普的「調性」,讓案子出現變數。
因為川普一上台,就有《給總統的報告:維持美國在半導體行業的領軍地位》,提到大陸半導體發展已威脅到美國的晶片製造商和國家安全,建議對其晶片產業採取更嚴密的審查。
而美國時間14日,川普指示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審查,以確保美國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得到保護,興業研究整理美國近來對大陸發起的「337調查」案件,發現大多是半導體、醫療設備、電子行業等領域,所以這次的「301調查」如果啟動,半導體勢必被 「槍打出頭鳥」。
圖博館
展訊嗆聲 三年超越聯發科2017-08-17經濟日報
大陸近年積極扶持的IC設計公司展訊通信執行長李力游指出,展訊5G晶片將在2018年底、2019年初推出,「在5G時代,展訊要和高通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他揚言,展訊要在未來三年超越聯發科,成為全球排名第二IC設計公司的目標沒有改變。
上海《第一財經》指出,三年前,提起手機晶片,還是高通和聯發科的天下,展訊當時仍在超低端市場邊緣打著價格戰。但2016年,展訊手機晶片出貨量已經超過6億套,占全球手機晶片年總出貨量的40%。
李力游周二在深圳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受訪時說,三年前展訊還在打價格牌,但隨著大量研發投入及技術追趕,展訊已有本質上的變化。去年展訊將四成營收投入研發,通信技術、高端手機技術能力都大幅提高。
《澎湃新聞》報導,持有36%展訊通信股權的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透露,過去三年來,紫光集團對展訊的資金支持高達人民幣100億(約新台幣450億元)。
李力游表示,展訊在5G、3D識別、AI等都有投入,展訊5G晶片將在2018年底、2019年初推出。在北京懷柔的5G試驗網,展訊5G晶片已經完成了與華為和愛立信設備的對接。
新浪科技稱,李力游表示,中國需要自己的晶片企業。「你的手機如果是高通晶片、iPhone晶片,想開後門控制你很容易。要主權就要自己做晶片,這是基本常識。」李力游說,「在2.5G時代,我們比高通落後10年;3G時代,落後5年;4G時代,大概落後2年左右;而在5G時代,展訊要和高通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陸砸錢拚晶片 3年突圍有成2017.8.17旺報
大陸砸重金發展半導體產業,3年突圍已收到成效!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排名前50的IC設計廠中,已有11家大陸的IC設計廠商上榜,比起2009年僅1家的成績,進展飛速;紫光旗下晶片設計業者展訊更喊出,最快明年上市、2018年下半年推出5G晶片,追上高通、超越聯發科。
大陸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與消費國,不過關鍵零件都是進口,2015年半導體高達2307億美元,是第一大進口商品,連續多年比石油還多,引發高層不滿。
晶片進口 曾占達80%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就提到,中國80%晶片靠進口,一年製造11.8億部手機、3.5億台電腦,1.3億台彩色電視機,都是世界第一,但因晶片專利費用,讓中國企業淪為國際廠商的打工者。
圖博館
騰訊Q2大賺830億2017-08-17經濟日報
在網路遊戲熱銷挹助下,騰訊今年第2季業績繳出亮眼成績,營收達到人民幣566億元(約新台幣2,575億元),成長59%;淨利人民幣182.5億元,成長率更高達68%。
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昨(16)日公布第2季季報指出,第2季度營收增長主要受惠於智慧手機遊戲、個人電腦遊戲、支付相關服務、網路廣告,以及數位內容訂購及銷售所推動。
騰訊第2季網路遊戲收入增長39%至人民幣238.6億元,且智慧手機遊戲收入首度超過個人電腦用戶端遊戲收入。當季智慧手機遊戲收入成長54%,達到人民幣148億元。
季報稱,智慧手機遊戲收入增長主要是受《王者榮耀》及《魂鬥羅:歸來》、角色扮演遊戲《龍之谷》與《經典版天龍手遊》等推動。
值得關注的是,騰訊旗下最熱門的網路遊戲《王者榮耀》,由於導致不少大陸青少年甚至兒童沈迷,從而引發許多不幸事故,因而在上月遭官方媒體連番砲轟。
從7月3日人民日報率先發文痛批《王者榮耀》是「毒藥」、「農藥」,「不斷釋放負能量」,不僅遊戲內容架空和虛構歷史,扭曲價值觀和歷史觀,且導致孩童過度沉溺從而造成精神與身體上被過度消耗。至7月中,人民日報與新華社至少八度發文圍剿《王者榮耀》,一度導致騰訊股價暴跌。騰訊也立即做出回應,推出號稱史上最嚴的「防沉迷系統措施」。
旺報微評-阿里稱霸世界2017.8.17
大陸兩大手機行動支付──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成為大陸民眾的驕傲,掃一掃即可隨時隨地付款的方式,令不少老外都覺得新奇。
而隨著大陸遊客前往世界各地旅遊,阿里巴巴也把支付寶推廣到全球。由於支付寶只能是擁有大陸銀行帳戶的人才能夠利用,所以海外的支付寶,只是便利了大陸遊客。
不過,阿里巴巴集團將在2018年春季在日本推出手機電子結算服務,將在日本建立區別於支付寶的新品牌名,向擁有日本銀行帳戶的人提供服務,力爭在3年內贏得1千萬用戶。
此舉意味著,阿里打算搶占各國的行動支付市場,阿里正在一步一步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
圖博館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他們正在建設自己的微芯片工廠,因為美國政府不允許紫光在美投資。他說:“中國企業在很多領域遭到區別對待,這裡也不例外。這不是正常現象。”
報導稱,華盛頓指責中國企業在政府支持下進行不公平競爭。美國人相信,中國爭奪微芯片業領導地位的方式,與此前在冶金、太陽能、鋁等行業的做法一樣。中國則認為這種指責是對本國發展不加掩飾的干擾。地緣政治遊戲不僅妨礙中國企業,也困擾美國企業。
據美國榮鼎諮詢公司計算,近兩年來,中國企業試圖收購總價值約340億美元的美國微芯片生產商,但只完成了44億美元的交易。
美國認為,中國在微芯片領域對美國壟斷的威脅更甚於80年代末的日本。當時,華盛頓通過制裁和科研成功維護了領導地位。相比於30年前的日本,中國的主要優勢在於擁有世界最大的市場,其微芯片銷量佔全世界的58.5%。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估計,2015年全球微芯片市場規模為3540億美元。這賦予中國對外國供應商不小的影響力。
中國微芯片產業發展計劃在2012年加速,相關產品的進口額首次超過了石油。美國國際商業策略諮詢公司估計,中國微芯片市場的規模約為2070億美元,其中90%的產品來自國外。中國市場的前十大銷售商都是外國公司。
中國成立了“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來支持生產微芯片和半導體的公司。中國政府設定了在2030年前使本國微芯片產業具備競爭力的目標。屆時,至少有幾家中國企業應成為行業領導者。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認為,如果中國的所有項目都得到落實,那麼2020年全球微芯片市場的供應將超過需求25%,從而導致價格下降和利潤減少。
報導稱,當然,這種對中國來說過分樂觀的預測未必會實現。也就是說,華盛頓仍然有時間擊退正在迅速發展的中國生產商。但出於對中國人堅韌不拔精神的了解,可以推測,他們早晚將達成自己的目標,成為這個高科技領域的領導者。
回應
先搞台灣,打擊它的巨大順差,等著瞧吧。
芯片領域最厲害的是台灣台積電,希望他們能摒棄成見,幫助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
腦子進水,你跟買辦講對外抗戰,豈不是砸他們的飯碗,況且台積電只有使用外國製生產設備的技術,中國要追趕上的是製造生產設備的技術,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圖博館
中科網威副總裁李源:在網安領域,我們開始全面替換國外CPU 2017-08-01
隨著我國《網絡安全法》的正式頒布,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所使用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要求日益迫切。如今,在網絡安全產品領域,伴隨著國產CPU的成熟以及相關生態環境的逐步完善,在政策與需求的驅動下,基於國產CPU的網絡安全產品已經開始進入全面替換的快車道。
觀察者網日前專訪了北京中科網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源,李源表示,在網絡安全領域,我國自主研發的基於國產CPU的網絡安全產品已經完全具備了基於國外處理器安全產品的同等水平。
李源介紹了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申威CPU近年來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及能夠替換國外cpu的鮮明事實(從2016年6月起,“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已經連續三次榮登世界超級計算機排名榜單TOP500第一名,而它的核心部件正是來自真正自主可控的國產申威處理器。)
觀察者網:國產防火牆中,使用的國產CPU主要是哪些?如何區分真正的國產CPU?
李源:目前,在國產防火牆市場上,宣稱使用“國產CPU”的主要包括“申威”、“龍芯”、“飛騰”和“兆芯”等系列處理器。由於申威及龍芯採用自主知識產權微架構,在技術上避免了“捅刀子”的危害,在供應鏈上避免了“卡脖子”的風險,從而成為真正自主可控的國產CPU。
.....
回應
這是開始打造生態了,說明硬件上問題不大,生態圈的建立任重而道遠
我有預感,以後電腦配件都是白菜價
俄媒:中國芯片業快速崛起美國生廠商憂心忡忡
俄媒稱,紫光集團是中國微芯片產業的領導者。它此前計劃投資240億美元建設了全國第一家生產現代化微芯片和半導體的工廠。即使以中國的標準來說,這也是一筆大錢。這說明,中國政府已經下定決心要奪走美國在IT領域的主導權。
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2017.7.31報導稱,華盛頓也知道北京的打算。美國難以掩飾自己的擔憂,因為不管早晚,中國人幾乎總能達成自己的目標。白宮擔心中國讓全世界充滿廉價微芯片,搞垮美國生產商。因此,美國政府在2015年和2016年凍結了紫光集團對幾家美國微芯片生產商的收購。
圖博館
鐵流:2年降價40%以上,中國企業將指紋識別芯片白菜化2017-07-19 觀察者網
在幾年前,只有售價高達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才具備指紋識別功能。而在現今,指紋識別成為了國產千元級的標配,甚至很多幾百元的手機也具備指紋識別功能。而這種現象的原因既有技術的進步和產業鏈的成熟,也有中國指紋識別芯片廠商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指紋識別技術原理
.......
回應
歐美日吃30年的產業,俺們3年就能做到爛大街。
在手機和汽車這兩個行業,華為、ov、小米、吉利、長城的背後,是產業鏈的全面崛起,這兩個可都是萬億級別的大行業,希望越來越好。只有不斷邁向高端,才能支持中國人的收入水平不斷增長。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7_07_19_418901.shtml
麒麟970:余承東的人工智能之劍?2017-07-17 觀察者網
日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2017中國互聯網大會上表示,“華為的AP裡面不僅集成CPU、GPU,也將會有我們的人工智能的處理器(目前還沒發布),適當的時候我們會發佈人工智能處理的芯片”。
麒麟系列一直是在台積電代工,麒麟970片即將在下半年上市。目前台積電最先進的工藝已提升至7nm,但離大規模量產還有距離。華為的旗艦手機通常有千萬量級的出貨量量,從產能看,麒麟970不可能採用最先進的7nm工藝。業界認為麒麟970與聯發科X30一樣,採用的是台積電的10nm工藝。與上一代麒麟960採用的16nm工藝相比,10nm工藝帶來的性能提升可能相對比較有限,但芯片的能耗方面應有顯著優勢。
麒麟970集成的CPU:ARM A73
與高通、蘋果、三星、聯發科、展訊等其他廠商研製的手機芯片一樣,麒麟芯片內也集成了CPU、GPU、ISP等各種類型的協處理器以面對手機平台多樣化的應用需求。
.....
回應
同樣的行能,小米賣2000多,你華為賣4000多,這還不叫黑心?
同樣的性能,蘋果三星賣5000多,你咋不去說。
蘋果賣6000多豈不更黑心?
華而不實,為所欲為
哪裡都有你這種,拿個段子自以為是
華為水軍到處吹,研發費用讓百姓買單
廢話,哪家公司的研發費用不是攤到產品裡的?
圖博館
陸晶圓代工業產能大躍進2017.6.29 劉佩真
當前大陸晶圓代工產能位居全球第2,2017年市占率將逾15%。大陸共有51條集成電路生產線,分布於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廈門、合肥等多個城市。未來在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台積電、聯芯、晶合、萬國AOS、德科瑪、紫光等持續投入12吋晶圓廠產線,加上德科瑪、中芯國際、士蘭微、Silex於8吋晶圓廠的產能擴充後,展望大陸晶圓代工產能占全球的比重將快速提升。
就大陸第1大晶圓代工業者中芯國際的發展而論,2017年以來中芯國際不論是總營業收入或是淨利潤,均持續展現雙位數的成長力道,主要是受惠於公司在28奈米業務持續增長,以及中芯國際積極宣示在2017年中將衝刺28奈米製程,並且進一步擴張產能;而且大陸本地及海外顧客在40奈米轉型及無線射頻的需求持續增加,加上2017年5月中芯國際新行政總裁趙海軍上任,有助於平衡公司的研發及生產管理之策略與費用。
不過中芯國際目前的先進製程與國際大廠仍有很大一段的落差,以我國晶圓雙雄來說,台積電2017年第1季16/20奈米製程比重已有31%,且28奈米製程比重高達25%,合計40奈米及其以下製程比重來到69%;聯電2017年第1季28奈米及其以下製程比重已有17%,總計40奈米及其以下製程比重達46%。
反觀中芯國際尚停留於28奈米製程,儘管公司預期28奈米製程占營收的比重將由2016年第4季的3.5%提升至2017年第4季的10.0%左右,但其多偏向中低階的28奈米Ploy/SiON技術,高階28奈米HKMG製程良率尚未如預期,更何況面臨聯芯28奈米以高良率的表現持續搶食客戶訂單,使得中芯國際28奈米製程產品被迫繼續降價,造成短期內中芯國際28奈米製程難以獲利的窘境。
整體而言,大陸晶圓代工業仍將延續先前成長的格局,主要是受惠於大陸強大的市場購買力與自有品牌不斷茁壯,況且大陸官方以政策主導來帶動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等大陸晶圓代工業者的技術發展,並藉由先進製程、主流成熟製程、成熟製程等多元差異化發展來擴大晶圓代工的經濟規模,且12吋、8吋晶圓廠各有其鎖定發揮的領域。(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副研究員)
圖博館
美稱中國科技創新赶超西方美公司很難打入中國市場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2017.6.11報導,有意思的是,同樣類型的科技在今年早些時候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也備受關注。這是第三屆亞洲消費電子展,每次都在上海舉行
報導稱,對參加中國展會的新來者而言,很可能會意外地發現中國的科技創新與西方同步。在某些領域,中國甚至領先於西方,比如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支付、電子商務以及信息傳遞。
英媒:中國技術創新飛躍令美國"山寨"中國?
美國共享單車公司開始模仿中國的“無樁停放”模式;蘋果手機模仿騰訊的“微信支付”在其即時通訊服務iMessage中加入支付功能;而美團網憑藉其30萬個外賣小哥和訂餐訂酒店訂旅遊通吃的模式,成為讓外國評論人士無法描述的“怪物”……
《華爾街日報》2017.6.9報導,一些西方企業已開始逆向“山寨”中國的創新,這一現象昨日引起了更多西方媒體和評論人士的注意。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6月14日繼續討論這一話題:
去年12月華為手機銷量超過了蘋果。華為是僅次於蘋果和三星的世界第三大手機製造商。中國不僅在電子產品製造方面奮起直追,並且已經在移動支付以及無聯網等許多方面領先。
中國在第13個五年計劃期間進入了技術創新黃金時期。去年中國技術創新方面的積累存量實現了質的飛躍, "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百萬,成為繼美日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
中國歐盟商會最近對歐洲在華公司做了一項調查,60%的在華歐盟公司認為在2020年前中國公司會縮小同歐洲的創新差距。這種創新最有可能發生在服務業,在工業界的創新突破需要更長時間。
中國技術創新加強專制?低估會讓美國付出代價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就認為美國在在創新方面低估了中國。除了對中國社會廣泛使用無現金支付感到震驚外,他還對中國在互聯網數據和物聯網方面的創新和發展印象深刻。
不同於政治化批評,弗里德曼則認為美國往往把中國的增長歸咎於不平等貿易做法,低估了中國的技術創新,美國會為此付出代價。
回應
電商平台你們可以山寨,但是!中國外賣小哥的吃苦耐勞精神//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夜不閉戶的治安環境/中國政府言而有信的執行力/你們山寨得了嗎?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06_14_413239.shtml
圖博館
英媒:美欲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國投資人工智能領域
英國路透社2017.6.14報導,美國一些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看似美國即將對中國在矽谷的投資加大審查力度,以更好地保護被視為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敏感技術。他們尤其關注中國對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興趣,近年來此類領域正越來越吸引中國資本。他們擔心在美國開發的相關先進技術將被用於壯大中國軍力,甚至被用於推動中國戰略產業發展。
目前,美政府正考慮加強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作用,該委員會是美國基於國家安全角度評估外國收購美企行為的機構。一份未發布的五角大樓報告警告稱,中國正通過目前尚未引發CFIUS審查的一些交易繞過美國監管並獲取敏感技術。此類交易包括成立合資企業、持有少數股份或對初創企業進行早期投資等。一名未獲授權公開談論該問題的特朗普政府官員稱,“鑑於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掠奪性'做法,我們正密切審視CFIUS。”
在奧巴馬任內,CFIUS曾阻止中資企業對多家高端芯片製造商發起的一系列收購嘗試。據共和黨在參議院的一名助手透露,目前一個新法案正在起草,以賦予CFIUS更大權力來阻止某些科技投資。“人工智能是中國正尋求的眾多具有軍事應用潛能的先進技術之一”,這名拒絕透露身份的助手說,“這些技術很新,我們的出口控制體系尚無法涵蓋,這是導致它們從現有防護措施漏洞中溜走的部分原因。”美國國際安全研究中心專家詹姆斯·劉易斯說,美政府正在亡羊補牢。
但一些業內專家警告稱,美國更強硬的措施可能不僅無法阻止技術轉讓,還會引發中國報復,從而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榮鼎集團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中國對美投資額已達220億美元,同比增長100%。經濟學家哈尼曼說,若該法案過於咄咄逼人,將導致“科技行業強烈反對”。
研究公司CB Insights從2012年起跟踪29家對美國人工智能公司投資的中國大陸企業。中國並不諱言意在通過對外收購等措施成為人工智能大國的雄心,正在該領域大舉投資。
五角大樓的報告認為,美國還需在非軍事領域採取措施,包括改變移民政策等。有專家稱,應允許優秀的中國留學生留在美國發展技術,而非返回中國並與美國競爭。
圖博館
據中資跨境併購服務平台晨哨統計,2017年1月中資海外併購交易共有46宗,較2016年12月環比減少20.69%,較2016年1月同比減少36.99%;按交易金額統計, 2017年1月的交易中有31宗披露了金額,總計約201.00億美元,較2016年12月環比減少56.30%,較2016年1月同比減少34.81%。
除了商務部以外,我外交部也曾多次就海外投資和外國投資壁壘等問題作出回應。
去年10月,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當地法律的基礎上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希望有關國家為中國企業投資提供公平環境。
去年7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記者會上就中國美的公司收購德國庫卡集團一事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實力的逐步增強,境外併購正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現實選擇,也是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體現。中國企業在境外收購國外公司,是自主決策的市場行為。通過併購,不僅實現中外企業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同時也為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中國希望各國能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企業的境外併購,對這種正常的商業行為給予公平待遇,並為其創造合理、透明的經營環境。
海外投資
德媒:不必擔憂中企收購會搶走技術其實是救了企業
回應
美國企業半死不活,還不許中國投資。高技術產業又禁止出口、禁止收購。特沒普要平衡貿易逆差怎麼辦?
就這德行還想貿易平衡?講道理好嗎?
世界霸主驚慌失措,得了恐兔症。
嘖嘖,這麼不自信啊,不是有體制優勢嘛,怕什麼?世界第一的燈塔國,你可是人類的希望,怎麼就不自信了呢?
滿清三百年前閉關鎖國被人一炮轟開國門,希望特普加油,給米國也來個閉關鎖國。
美國人也是敏感,美國強在體制,只要中國人不投資美國的體制怕什麼?只要美國體制還在,什麼科技不都是能搞出來嗎
歐美如果對中國放開科技,分分鐘被兔子秒殺
說實話科技創新方面美國的體制確實比我們強,家長制社會有壓制創新主動性之嫌……
你是不是在地上跪的時間長了就沒看過天?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4_12_403314.shtml
圖博館
去年11月,美國外國投資委員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中國福建宏芯基金以6.7億歐元收購德國半導體設備生產商愛思強(Aixtron)的交易;
去年年初,美國外國投資委員也以同樣的理由叫停了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對荷蘭菲利普公司下屬的一家公司的股權收購。
對於中美經濟關係,特朗普政府官員和立法者正在提出一系列涵蓋面廣泛的問題。目前,一些共和黨人已經在呼籲對外國收購案進行更加嚴格的管制,他們要求向審查外國收購美國公司狀況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簡稱Cfius)授予更大的權限,然而批評者說,該委員會的工作範圍不包括規模較小的交易,而且它還有其他薄弱環節。
而《紐約時報》也在此前的文章中引用專家的說法稱,中企的投資收購行為絕大多數對美國都是無害的:中國投資者手裡有資金,想要尋求回報,而中國政府則想推動投資來改善污染狀況,提升產業能力,解決高速公路擁堵問題。而這種資金流動也符合中國的一種常規做法,即利用國家指導的投資,來幫助貫徹其產業政策,增加技術持股,就像中國在半導體領域那樣。
中方:中國對外投資將放緩繼續支持真實合法境外投資
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在2月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6年我國對外投資快速增長,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部分國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個別發達國家對我國投資特別是國有企業投資的限制壁壘增多,增加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2017年,世界經濟復甦乏力,預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將呈現“穩中趨緩、緩中向好”的態勢。
商務部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按照“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國際慣例、政府引導”的原則,支持國內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參與“一帶一路”共同建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融入全球產業鍊和價值鏈。
而我國對外投資速度正在放緩也有數據為證:今年1月份,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01億元人民幣(折合120億美元),同比下降9.2%;對外投資累計實現投資532.7億元人民幣(折合77.3億美元),同比下降35.7%。
圖博館
報告指出,商業技術日益精密,其民用和軍用界線越來越模糊,例如用於社交網絡和網購的面部識別和圖像檢測,可用於追踪恐怖分子或應對其他國家安全威脅。美國起步公司以及Facebook、谷歌等互聯網巨頭所研發的產品,精密程度不亞於美國軍方現有的設施和配備。
報告還稱,美國絕大多數的自動駕駛車輛和無人機技術是用五角大樓撥款開發的,而部分獲得援助的公司後來又向中國投資者融資。
例如2005年參與五角大樓一項比賽而後研發無人駕駛車輛光傳感器的Velodyne公司,去年接受了福特公司和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聯合注資1.5億美元。
報告雖然沒有明確點出哪些美企接受中國投資後發現自己的敏感技術轉到中國手中,但交代了中企為躲避美國政府的監控而採取的手段。
例如文中提到收購美國微芯片公司雷特斯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的風險投資公司Canyon Bridge其實有中資背景,其扮演的角色是模糊資金來源,提高收購案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批准的成功率。
報告說,從2010年至2016年間,中國投資者通過1000多項投資協議,對處於研發初期的美國技術投資了大約300億美元。
中方在2016年加快了對人工智能、機器人和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等關鍵行業的投資。
被點名的中方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和百度等知名私企和基金。
文中還提到根植矽谷的杭州矽谷創新中心(Westlake Ventures)是由杭州政府和17家中國國企共同擁有的投資公司ZGC資本(ZGC Capital)聯合創立的。
美國曾多次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中企的對外投資計劃
雖然五角大樓的報告中稱美國政府對中企收購美國高精尖技術的行為毫無在意,但事實上,外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已經以“國家安全”為由多次叫停中企收購行為。
據《金融時報》報導,2016年中國海外交易被取消的金額總數超過了750億美元,共有30多個對歐洲和美國企業的收購案因監管和外匯限製而被迫“流產”。2015年,被取消的交易金額約為100億美元。
圖博館
中國7年向矽谷投資300億美元五角大樓擔憂“滲透”
美國《紐約時報》於2017.4.7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科技投資飛行在雷達下,五角大樓警戒》的文章。文章稱,據五角大樓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正積極注資掌握軍用技術的矽谷起步公司,美國政府應採取更嚴厲的管控措施,遏制這些先進技術的轉移。
《紐約時報》援引五角大樓發布的報告稱,在2010年至2016年的7年間,中國投資者通過1000多項投資協議,對處於研發初期的美國技術投資了大約300億美元。而側重研究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的美國起步公司,在引資方面幾乎不受限制,而中國就利用這個方便之門,注資這些美企。
報告還稱,中國政府正鼓勵中企以提升對美戰略競爭力作為註資美企的目的,而在一些情況下,中企還刻意低調注資,以避開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監控。
對於中國資本“走出去”投資海外企業,以及中企在海外遭遇的投資壁壘,我商務部和外交部發言人都曾多次予以回應稱,我國支持國內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努力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融入全球產業鍊和價值鏈。
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實力的逐步增強,境外併購正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現實選擇,也是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體現。中國企業在境外收購國外公司,是自主決策的市場行為。希望各國能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企業的境外併購,對這種正常的商業行為給予公平待遇,並為其創造合理、透明的經營環境。
報告寫道:“對於這種技術轉讓正以多快的速度進行、中國對美國技術的投資到什麼水平,或者我們應該保護哪些技術,美國政府沒有全盤的考慮。”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過去10年,中國一直致力於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並為邁向製造強國而製定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Made In China 2025),該戰略建議國家為10個重要行業提供大量資金。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外界往往從經濟角度對中美技術競賽進行解讀,但五角大樓報告卻凸顯了它對美國國家安全所構成的威脅。
圖博館
電子級多晶矽實現“中國造”,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新的里程碑,而為了早日實現其全產業鏈“中國造”,則需要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力,在技術、融資、人才、項目合作等多領域,推進全產業鏈的進步。(來源:中國能源報)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6-07/doc-ifyfuzmy2462087.shtml
劉佩真》兩岸封測戰國時代2017/6/7
有關日月光與矽品共組產業控股公司一案,後續僅剩大陸的審查關卡,而日月光公告因大陸商務部需要更多時間審查,因此撤回原申請案並重新遞件。由於台灣封測雙雄的強強聯合對於大陸實為利空,因而未來大陸封測企業整合的預期恐將進一步增強,我方也須提防大陸針對日月光、矽品共組產業控股公司一案可能祭出有條件放行的策略,因此日月光與矽品是否能如期於2017年前完成合併,大陸商務部審核情況將成為關鍵,而此案也相對引出兩岸半導體封測行業的競爭情勢。
近年來隨著大陸半導體封測骨幹企業的技術突破,加上人力成本的提升,歐洲、美國、日本的半導體巨頭陸續退出封測領域,一方便將封測業務從發達國家向大陸進行轉移,另一方面則陸續關閉旗下的封測企業,故對岸的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的全球市占率,已於2015年順利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2大供應國,目前市占率正大幅提升當中。
綜觀當前大陸前十大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者情況,仍為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資三足鼎立的格局,特別又以外資為重。這些外資都為國際大型IDM廠在大陸投資設立的後段封測廠,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技術水準皆具有主導地位。
不過近年來大陸持續調整集成電路產業的結構,也已改變過去大陸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占據集成電路總產值一半的局面,大陸集成電路設計在2016年首次超越集成電路封測產業,成為大陸集成電路第一大細分行業。
反觀集成電路封測業在大陸IC產業的占比自2006年以來呈現下降態勢,預料2017年一長一消的比重變化趨勢仍持續,顯然大陸集成電路產業結構正不斷的優化當中。儘管未來半導體封測業占集成電路產業的比重恐持續下滑,但對岸封測行業轉向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方向發展,此態勢將有利於提升競爭力。
整體而言,雖然短期內台灣在全球半導體封測的市占率仍高達5成以上,但兩岸在低階封測的競爭日趨激烈,仍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更何況大陸本土半導體封測大廠亦藉由整併手段快速提升其技術水準,甚至開始分食部分蘋果訂單,仍是台廠不能忽視的競爭對手。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副研究員)
圖博館
“十二五”以來,青海省形成了“以矽為主、多元發展、集中佈局”的產業格局。青海省副省長王黎明強調:“青海將進一步加快技術創新,努力打造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矽材料產業基地,走出一條既符合國家戰略、又切合青海實際的綠色發展之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堅定不移打造千億元新材料產業鏈。”
據了解,青海已建成晶矽產能17500噸,2016年該省共生產單晶矽2635噸,多晶矽14228噸。
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製造2025》、《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國電子級多晶矽的發展步入新階段。在政策環境利好下,黃河公司總經理魏顯貴表示,將致力於核心技術研發和質量提升,努力將國內電子級多晶矽市場佔有率提升至30%以上。
“黃河水電多晶矽” 打響了民族品牌,在價格上也幾乎與進口產品持平。“多晶矽國產化才剛剛起步,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智能化製造水平和生產控制能力,確保產品穩定性,力拼工藝研發,發展才有持續性。”劉剛說。
電子級多晶矽國產化要協同發力(短評)
電子級多晶矽行業上下游之間的發展關係可以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形容。
我國將集成電路作為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附加在全行業中的關鍵性作用愈加凸顯,電子級多晶矽作為國家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原材料,已成為我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支撐。我國半導體行業市場目前位居全球第一、增速也位居全球第一。但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與先進產業國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尺寸晶圓的生產研發才剛剛起步,集成電路核心技術研發和關鍵元器件製造還面臨巨大的挑戰。
局部的突破不代表整個電子級多晶矽全產業鏈上的突破。以點帶面,求得全面突破才是眾望所歸。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力求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快推廣應用,完善產業環境,調動用戶企業積極性等顯得尤為迫切。
圖博館
“全球電子級矽材料規模迅速擴張,技術要求日趨嚴格。得益於良好的發展環境,國內多晶矽產業和產品品質快速進步,技術要求向國際水平靠近勢在必行,行業內將不遺餘力推進國產多晶矽的應用。”有研半導體博士肖清華告訴記者。
填補國內空白
國內首條電子級多晶矽生產線的出現,經歷了近10年的時間。
據黃河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總經理劉剛介紹,“黃河水電多晶矽”的研發工作正式開始於2006年,於2010年全面投產,形成的2500噸高純電子級多晶矽產能,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國內市場佔有率達10%。2015年,黃河水電多晶矽完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即“02專項”)全部技術指標要求。
多晶矽廠全貌
“黃河水電多晶矽”採用改良西門子法,年產達2500噸電子級多晶矽,實現完全閉路循環,節能低耗、安全環保,其氧含量<0.02ppma,碳含量<0.02ppma,受主雜質<0.03ppba ,施主雜質<0.05ppba,基體總金屬雜質<2ppbw,經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產品質量與德國、日本知名多晶矽質量相當。
“攻克電子級多晶矽的關鍵要素包括很多方面,對工藝、設備管道選型、儀表選型、潔淨室等級都有嚴格的要求,在施工及檢修時,需要按照最高潔淨等級規範,在原輔材料、中間產品、輔助氣體和介質方面也要進行完善的質量體系控制。”劉剛補充,“每一個細小環節都需要長期的實驗積累有效的數據,從中找出製約質量提升的因素。”
來自重慶的某下游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設備可以階段性引入,但材料必須是連續性的,我們曾遇到過某外國廠商的突然斷供,造成了很大損失。如果關鍵材料可以實現國產化,我們可以減少很多後顧之憂。”
步入新階段
電子級多晶矽國產化,率先在青海取得突破,一部分源於地緣優勢。
圖博館
中國製造再次打破國外壟斷電子級多晶矽年產2500噸2017.6.7 新浪軍事
多晶矽是微電子行業和光伏產業的“基石”,是信息產業和新能源產業最基礎的原材料。一般電子級矽要求含Si>99.9999%,電子級多晶矽則要求達到9個“9”以上。作為戰略性原材料,電子級多晶矽的生產技術和市場長期由國外壟斷,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據《中國能源報》報導,5月24日,國家電投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正式推出國產高純電子級多晶矽產品——“黃河水電多晶矽”,實現了電子級多晶矽的“中國製造”,打破國外壟斷格局。
全球多晶矽產能發展始於1980年,德、美、日採用改良西門子法,使得產能達到1000噸—2000噸。到了2000年,韓國加入,德、美、日、韓採用改良西門子法和矽烷法,生產出太陽能級產品,產能突破10000噸。
變化出現在2012年,全球多晶矽產能達到25萬噸、產量23.5萬噸,我國產量為7.1萬噸。到了2017年,全球產能達40萬噸、產量38萬噸,我國產量則達到21萬噸。
我國電子級多晶矽的研製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期進入批量生產,至七十年代末改良西門子法的生產技術、工藝已臻成熟。那時儘管生產規模小,設備簡陋,但因當時國內需求少,生產的產品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需求。此後由於國內產量不足、質量不穩定等原因,我國開始大量進口電子級多晶矽。
從進口數據分析,2013年至2017年,我國多晶矽進口數量從80653噸逐年攀升至144000噸。2014年,國務院簽發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同時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電子級多晶矽迎來重大利好。
從近十年的發展狀況來看,雖然多晶矽在我國得到長足發展,但高品質多晶矽仍然需要進口。進口數據中所有的分立器件、集成電路用多晶矽和高效光伏電池用多晶矽全部進口,國內高品質多晶矽缺口仍然巨大。
有專家研判,國內電子級多晶矽的需求是4500噸/年。
圖博館
清華段路明研究組刷新量子存儲容量國際記錄首次實現225存儲單元量子存儲器
清華新聞網2017.5.9報導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段路明研究組在量子信息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具有225個存儲單元的原子量子存儲器,將量子存儲器存儲容量的國際記錄提高了一個多數量級。該成果的研究論文《225個存儲單元的量子存儲器的實驗實現》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量子存儲器二維存儲陣列示意圖
量子存儲器是實現長程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機的重要部件。長程量子通訊需要量子中繼器,以克服單光子信號在傳輸信道中的指數衰減問題。2001年,段路明與合作者提出DLCZ(Duan-Lukin-Cirac-Zoller)方案(《自然》414, 2001),利用原子量子存儲器和單光子信道的結合以抑制衰減。該方案在量子信息領域引起很大反響,美國、中國、歐洲的多個研究組致力於在實驗室上實現該方案,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現代物理評論》(Review of Modern Physics)和《自然》曾發表專文介紹相關進展,其中提高量子存儲器的存儲容量被認為是量子中繼器實驗實現方面的一個關鍵問題。
原子量子存儲器陣列實驗裝置示意圖
此前,美國有研究組通過空間分波法,實現了12個存儲單元的量子存儲器。國內有研究組利用高維態空間的方法,實現了3到7維光信號的量子存儲,該信號能編碼2到3個量子比特。段路明研究組引入二維量子存儲陣列的方法(如下圖所示),大大提高了量子存儲器的存儲容量,將原子存儲單元的數目增加到225個,比國際原有記錄提高了近20倍。
實驗演示任意原子存儲單元與光子間的量子糾纏存儲
該實驗利用二維可編程光路,近乎完美地保持了兩百多個激光光路之間的相干性,從而為量子比特相干性和量子糾纏的存儲提供了條件。實驗利用DLCZ方案,實現了光子態與任意一對原子存儲單元間量子糾纏的存儲與讀取,並證明各量子存儲單元可以分別獨立操作,避免了相互干擾。這些技術為高容量量子存儲器的實現和量子中繼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審稿人認為,“實現225個單元的量子存儲是量子存儲器實用化發展方面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5_10_407684.shtml
圖博館
高通試圖與中國本土企業合資的方式,力爭奪回部分市場份額,提升營業收入,並以此動搖聯發科和展訊的根基,回擊聯發科和展訊。
對於大唐來說,聯芯之前的手機芯片產品競爭力不強,因而在手機芯片市場近乎被邊緣化,直到與小米合作,才使聯芯獲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搭載平台。但小米的野心顯然不僅僅是買聯芯的產品,小米也想自己開發手機芯片,這就使小米和大唐聯芯的利益發生了一定衝突。
與高通合資之後,使聯芯抱上了高通的大腿,這對處於困境中的聯芯來說是一大利好。合資公司可以通過出售高通現成的低端芯片獲利,而且也有獲得高通部分技術支持,開發低端手機芯片的可能性。
相對於谷歌高調退出中國市場,高通則是一家非常“務實”的企業。在發改委發起反壟斷調查,並開出60億罰單之後,高通一直致力於本土化,並與中國方面搞好關係,比如與貴州省政府成立合資公司——貴州華芯通半導體,共同開發服務器芯片。再比如在華為將自己的麒麟600系列交給台積電代工的同時,高通將自家的部分驍龍600和驍龍400系列芯片交給中芯國際代工。
高通把訂單交給中芯國際的做法顯然不是出於商業目的,否則華為也不會放棄中芯國際,把訂單給台積電了。
回應
今年華為的海思麒麟970問世,高通其實壓力不少,畢竟驍龍835開始出問題了!
說明華為獨立自主的路線走對了
美國不是說要小心提防中國的芯片行業嗎??
所以才會合資,這樣才能佔著茅坑不拉屎,然後裁掉研發,廢棄生產線,最後廢掉品牌……
華為給台積電代工,總是讓人不爽
正常的商業行為,沒啥可指摘的。中芯國際給力些,幹掉台積電才是正道。
和汽車產業一樣一樣的
目前自主品牌汽車的銷量佔國內銷量的45%,不知道自主的芯片佔多少?
大眾為什麼和一汽合資?
國內外資車企必須合資,不找一汽,就找二汽,廣汽,反正得找一個...
我們開的車,看的電視,用的技術哪一種是中國開發的?難道這就說明中國活不了了?可惜不隨你願,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並即將成為創新工場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5_09_407429_2.shtml
圖博館
近幾年來,華為、三星以垂直整合的模式發展自家的手機芯片——在自家的高端手機上搭載自家的手機SoC,而且華為和三星還是安卓陣營兩大主要玩家,這就使高通失去了很大一塊市場份額。而且最近時期,華為還在中低端機型上使用麒麟600系列手機芯片,這又使高通失去部分潛在的市場。
由於華為麒麟芯片在華為手機差異化競爭和宣傳營銷中發揮出的巨大作用,使得國內中興、小米等手機廠家紛紛開始研發手機芯片。
小米在不久前發布了澎湃S1,雖然這款芯片是替代聯發科P10、高通驍龍616/615、高通400系列的手機芯片的產品,但據小道消息,採用台積電16nm製造工藝的澎湃S2將會在2017年底前上市。
如果消息屬實,那麼澎湃S2將能夠替換驍龍625這樣的中端芯片。而只要回溯華為海思麒麟的成長經歷,也許在幾年後,小米就會有可以替換高通中高端手機芯片的產品問世。
作為老牌通信廠商,也是具有一定IC設計經驗的中興通訊,在2015年末獲得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24億元人民幣注資,用於開發ARM芯片。目前,中興的ARM芯片已經應用於機頂盒。其中ZX296719多媒體方案平台集成了四個Cortex A53, 兩個Cortex A72,最高主頻2.0GHz。
聯繫到中興在2014年發布的5模4G訊龍基帶,將ZX296719多媒體方案平台與訊龍基帶整合,如果採用28nm製造工藝,在物理設計上不掉鍊子,那麼就是一款可以匹敵高通驍龍650系列芯片的產品,如果採用14/16nm製造工藝,那就足以替換高通中高端芯片。
手機整機廠開發芯片顯然為了盈利,而要想盈利一種方式是在自家手機上更多使用自家芯片,另一種做法是以自家芯片為籌碼向高通壓價。而不論是哪種做法,對高通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考慮到蘋果、三星、華為、中興、小米所佔有的市場份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幾家公司也許會更多的使用自家芯片。長遠來看高通芯片業務下滑是大趨勢。
合資的目的在於擴展中低端市場
據業內人士披露,其實在之前,業界就已經傳過大唐和高通合資的消息。
高通與大唐合資的主要目的是開拓低端市場,合資公司主要生產10美元以下的入門級智能手機芯片。
圖博館
高通與大唐合資進軍中低端市場手機芯片競爭日趨白熱2017-05-09觀察者網
日前,業界傳出高通已經和大唐、建廣資產達成協議,將於7月至8月在大陸合資成立手機芯片公司。在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中,大唐電信和建廣資產所佔股份將超過50%。
高通此舉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本土化,並力圖通過與中國本土企業合資的方式,在中低端市場回擊展訊和聯發科。這對於競爭已近乎白熱化的手機芯片市場來說,無疑是火上加油。
近年來,手機芯片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已經使不少老牌IC設計公司折戟沉沙。德州儀器、Marvell、博通、英偉達、飛思卡爾相繼退出手機芯片市場。
在激烈的競爭之後,已經逐漸形成高通、聯發科、展訊瓜分大部分手機芯片市場的格局(這裡不計入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手機整機廠)——高通佔據中高端市場,聯發科佔據中低端市場,展訊佔據低端市場。
雖然聯發科衝擊高通多年,一直未能如願,而且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所謂定位高端的芯片經常被國內手機廠商用於千元手機,但聯發科確實在中低端市場上表現不俗。高通的驍龍400系列芯片和驍龍600系列芯片已經受到聯發科P10、P20、X20等產品的衝擊。
而一直從事低端手機芯片開發的展訊,在獲得紫光的輸血後,又獲得Intel 90億元資金的投資,而且Intel還為展訊提供了技術支援和代工服務,使得展訊也開始進軍中高端手機芯片,採用台積電16nm製造工藝的SC9860可以與定位中端手機芯片的驍龍625相較量。與Intel合作開發,並採用Intel 14nm製造工藝代工的SC9861在性能上已經能夠衝擊中高端市場。
從市場份額佔比和銷售額上,高通已經在走下坡路。在2015年,高通的市場份額為52%,在2016年則降至42%。而根據2016財年的第一、二、三季度數據顯示,高通的營業收入分別下滑19%、19%和12%,其中芯片銷售收入分別下滑22%、23%和16%。
高通芯片業務下滑是大趨勢
除了聯發科和展訊,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垂直整合手機廠商也給高通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以往蘋果只開發CPU,GPU則購買自英國Imagination,基帶採用外掛方案購買自高通。但在上代蘋果手機上,蘋果選擇了高通、Intel雙供應商,而且據傳聞,蘋果會增加Intel基帶的採購比例,這對高通的基帶芯片業務來說是一大噩耗。
圖博館
另一次,福州艦某型雷達(似為負責對空警戒的“頂板”雷達)出現故障,嚴重影響防空系統作戰使用。專家和技術人員反复排查會診後,也是一致斷定故障無法排除。驅三支雷聲業務長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判定故障是因隨艦圖紙錯誤,導致實裝線路錯接所致,最終成功排除重大裝備故障,受到海軍通報表彰。
4艘現代級陸續接受改裝提升國產化率
現代級引進後出現的這些問題,有的是因為對裝備情況不熟悉而引發的,有的則確實責任在廠方,比如隨艦圖紙出錯這樣的低級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充分說明,買來的裝備難以擺脫依賴性強、自主性低的固有困境。引進裝備只能作為應急手段之一,4艘現代級主要是幫助解放軍海軍渡過了國產型號驅逐艦“青黃不接”的尷尬期,並且艦上多種武器裝備還幫助一系列國產裝備的研製取得了突破。
比如現代級裝備的SA-N-7/12型防空導彈、“頂板”對空雷達、“音樂台”超視距雷達、雙管130艦炮、630艦炮等,都對相應國產型號武器系統研發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
為了使這些正值“壯年”的戰艦戰鬥力再次提升,也為了盡可能解決俄製裝備“小毛病”多,進口彈藥價格昂貴等問題,解放軍海軍於兩年前啟動了對4艘現代級進行中期維修兼改造升級的一攬子計劃。最先接受升級的自然是最早服役的杭州艦。
雖然目前改造升級還未最終完成,但具體改進部分已基本明了。除了艦炮仍沿用雙管130炮以外,杭州艦的對空雷達、超視距雷達、防空導彈火控雷達均已換成與052B型同型號的國產雷達;反艦導彈由“日炙”超音速導彈換成艦射版鷹擊-12A超音速導彈;防空導彈由單臂式發射的SA-N-7/12換成32單元垂直發射的紅旗-16導彈;近防砲由AK630炮換成1130“萬發”炮,近防系統還增加了海紅旗-10導彈。
除此之外,杭州艦的衛星通信系統、作戰指揮系統、電子乾擾系統、導航/敵我識別系統、近防武器火控雷達等大部分系統,也都換成了國產裝備。經過這樣的大規模改裝,可以說杭州艦除了艦殼、動力裝置、推進系統、艦炮等、國產化率已經超過了70%。
預計接下來會按照福州艦、泰州艦、寧波艦的順序,對驅三支餘下驅逐艦進行同樣同規格改裝。在此期間,以廈門艦(預計舷號154)領銜的至少4艘在建052D型會陸續入列東海艦隊。因此,也不會出現因現代級驅逐艦入廠而致水面艦艇戰鬥力出現空缺的情況。(作者署名:百戰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3/doc-ifyetwsm1988564.shtml
圖博館
進入21世紀之前,中國造船業的總體規模較為有限,無法依靠民船市場養活造船企業、攤低造艦成本。進入21世紀之後、2008年危機爆發之前,中國造船業在國際市場上迅速擴張,對各造船廠而言,承接海軍訂單實際上是“虧”錢的——不是說賬面上會出現虧損,而是說會失去掙快錢的機會——一條驅逐艦的生產週期足夠生產好幾條散貨船,前者固然也有利潤,但後者當時的毛利潤率可以達到100%、200%甚至更高,造艦的機會成本十分高昂。
2008年危機爆發之後的現階段,中國造船業既有足夠的規模,同時民品船價又處於歷史低位(已經跌到了2008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再加上中船工業集團與中船重工集團南北分立的體制確保任一艦種都至少有兩家造船廠能夠建造,中國海軍有著充分的選擇餘地和壓價空間,此時不砍價大建,更待何時?(楊愛紅)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03/doc-ifyetwsm1871741.shtml
中國購俄現代艦圖紙曾頻繁出錯防空導彈險些自毀2017.5.3新浪軍事
我國引進自俄羅斯的這4艘現代級驅逐艦,“現代級”是北約代號,俄羅斯型號為956E/EM型。其中“E”代表外貿型,“M”代表改進型。136/137艦為956E型,138/139艦為956EM型。在新華社此次的報導中,披露了4艘俄製驅逐艦入列後先後遇到的不少問題,有的問題甚至連隨艦出海的俄方廠方專家都無法解決。而且該報導還罕有的曝光了956EM型驅逐艦1枚防空導彈的價格高達上千萬元。
無論是軍艦出現技術問題後面臨的修理維護困難,還是配備的武器裝備超乎尋常的昂貴價格,無不證明了一個問題:軍隊的裝備現代化靠“買”是買不來的。在通過引進少量裝備短時間提升部隊戰鬥力,解決本國裝備研發瓶頸性問題後,真正的現代化,還需通過自力更生,自主完成。
曾經“最有戰鬥力”驅逐艦因圖紙錯誤接錯線路
新華社的這篇報導透露:“那年秋天,杭州艦完成任務後返航。剛離開碼頭半天,某部件突然損壞,動力裝置無法工作。”此時的時間應該是杭州艦剛入列時,因為報導提到了有隨艦出海的廠方專家在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廠方專家一致認為因為艦艇圖紙不全、設備結構不清楚,維修困難較大,建議指揮員返航靠港後再修理。最後,還是杭州艦的機電業務長帶人經過4個多小時奮戰,才將故障順利排除。
圖博館
1952年,全國年造船完工量僅1萬載重噸左右,1978年達到86萬載重噸,1990年141萬載重噸,2000年346萬載重噸,2005年首次突破1000萬載重噸大關,2007年突破2000萬載重噸,2008年突破3000萬載重噸,2009年突破4000萬載重噸,2010年突破6000萬載重噸,2011年突破7000萬載重噸——此後一路跳水、直至腰斬。
考慮到從簽合同到交船一般需要兩三年的時間,2011年的高峰實際上反映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造船業產能的瘋狂擴張。2016年,中國造船業完工量不足4000萬載重噸,仍有約30%的過剩產能閒置,大量造船廠關門大吉,倖存者們也普遍開工不足。
大連船舶重工作為新航母的總裝廠,其軍品部門固然不需要擔心開工不足的問題,但其民品部門卻也面臨著訂單日稀的威脅。大連船舶重工有3座大型船塢(遼寧艦和新航母之前佔用的只是其中最小的,長370米、寬86米,另外兩個長寬分別為540米×80米、400米×96米)和1座大型船台(長307米、寬52米),此外還有多座中小型船塢和船台。要把這些船塢和船台的檔期都填滿,對大連船舶重工而言也非易事,更何況全國共有超過50座大型船台和船塢、足以容納新航母的船塢就有30餘座;甚至連部分擔負主力艦艇建造任務的骨幹企業,也開始安排職工輪崗放長假了……
這樣的形勢對中國造船業和造船人而言固然可謂是水深火熱,但對中國海軍而言卻是新機遇——以史上相對最低的成本打造全新艦隊的機遇。
憑什麼說是史上相對最低的成本?
從新中國真正開始大規模自行建造主力作戰艦艇的20世紀80年代算起:20世紀80年代,中國每年建成服役的海軍艦艇噸位與造船業完工噸位之比在百分之三左右浮動;20世紀90年代,這個比值約為百分之一;到了21世紀的頭十年,這個比值甚至一路下跌到萬分之二!近幾年,隨著航母、補給艦等大噸位軍艦的連續出現,這個比值才回升到千分之四左右,仍然低於以“海軍裝備發展放緩”著稱的20世紀90年代。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海軍艦艇噸位”與上面的“造船業完工噸位”的統計口徑不一樣,前者是排水量、後者是載重噸,二者不具備物理上的可比性。但二者比值的變化可以粗略反映出一個事實:雖說“下餃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但“鍋”的空間增長得更大更快!
圖博館
問題的根源得追溯到19世紀:與通常印像中那個通過工業革命尤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變得先進而強大的美國不同,美國造船業反而是在工業革命之前的風帆木船時代曾長期把持著世界第一的寶座(相比於西歐,北美的木材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船舶逐漸進入鋼鐵時代、造船技術日新月異,美國造船業卻沒能跟上時代、陷入了漫長的衰退之中,被英國等國的造船業後來居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紀初,因為遲遲未能造出堪用的大型船用減速齒輪箱,美國的主力艦不得不另闢蹊徑採用效率較低的電傳動。
一戰和二戰是美國造船業最後的兩次迴光返照:其它主要造船大國的本土都陷入了戰火之中,唯有美國可以安心造船;戰時也不用擔心市場競爭力問題,大干快上的粗放經營模式也可以創造奇蹟。戰爭一結束,美國造船業就迅速在和平條件下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沒有足夠規模的民用造船業攤薄成本、僅憑政府的國防訂單續命,美國的造船業自然是積重難返。冷戰結束、國防訂單大幅削減,造艦十二巨頭進一步簡併成了六巨頭,每家專注某一種或幾種艦型。美國法律不允許美國海軍向國外廠商訂造艦艇,如此狹窄的選擇面迫使美國海軍不得不接受造艦巨頭們的漫天要價。
面對如此態勢,縱使“天降偉人”特朗普總統也拿它沒轍;美國國會近期倒是有點小動作:隨著2016年美國開始大幅出口LNG(液化天然氣),美國國會部分老爺開始謀劃“國氣國運”“國船國造”,試圖通過“必須由美國建造的船舶運輸出口LNG”的法案。如果此法案得以通過,那麼美國造船業有望在未來幾年裡得到上百艘LNG船的龐大訂單,現有產能無法滿足、勢必帶來一輪造船業投資熱潮,可能會間接拓寬美國海軍在未來的選擇餘地。
不過,此法案也會大幅增加LNG出口商的成本(美國船企一條LNG船的報價,在中日韓三國可以買至少兩條、工期還更短),有讓美國LNG出口商失去市場競爭力的風險,所以國會老爺們大概還會繼續扯皮下去。——這也就意味著,在造船業領域,美國這位“老師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無望擺脫反面教員的身份。
中國海軍的新機遇
蘇聯造船業隨著蘇聯一起化為殘骸,美國造船業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萎縮成造艦業,新中國的造船業卻恰恰與之相反,以維修建造軍用艦艇為起點,逐漸拓寬經營範圍、一步一步發展壯大起來。
圖博館
這才是正能量客觀提氣的評論!比那些自卑的噴子強太多了!
你怎麼淨說實話!小心被狗咬!笑哈哈
美鬼最會自吹,漢奸走狗更會幫著美鬼吹,目的就是欺騙中國人!
老美在這裡捧,不懷好意
美國軍方這麼做是為了向國會要錢!
美國的電磁炮和激光武器可以替代對地導彈和對空導彈的,不要小看DDG1000
現在DDG1000電磁軌道炮和激光武器都沒有吧!
最難能可貴的是,055的造價只有阿利伯克3的二分之一,朱姆沃爾特級的五分之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3/doc-ifyetwsm1958496.shtml
中國造航母迎新機遇:可以史上最低成本打造全新艦隊2017.5.3 觀察者網
新航母身後的老師傅有倆:蘇聯和美國。
先說蘇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造船業的軟硬件都得到過蘇聯“老師傅”的巨大幫助和廣泛指導。
新航母出塢時間比原計劃節點提前一個月;與前蘇聯的“瓦良格”相比,同樣是二號艦,瓦良格從首個分段上船台(1985年12月)到下水(1988年11月)花了近3年,中國的新航母從首個分段入塢(2015年3月)到出塢(2017年4月)只用了2年、而且完成度遠超下水時的瓦良格。可以說,就造船業而言,中國這個“學生”已經遠超過蘇聯這個“老師傅”了。
相比於蘇聯“老師傅”的言傳身教,美國造船業對新中國造船業並無太大的直接影響,更多地是作為負面教員而存在。每當比較中美兩國海軍和造船業,美國造船業高企的造艦成本就會被拿出來批判一番:美國海軍買一條驅逐艦的錢夠中國造條航母、美國海軍買一條航母的錢夠中國造一個航母戰鬥群……這樣的段子雖然未必完全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
美國造船業高企的造艦成本中,人力成本是最常被攻擊的靶子:一般艦艇的人力成本佔建造總成本比例隨隨便便就能突破40%,航母甚至會超過50%。作為對比,中國造船業的人力成本佔比往往在20%以下,日韓與中國相當。
但這並不意味著鍋可以甩給美國的造船工人——即使把人力成本清零,美國海軍艦艇的平均每噸價格仍然遠超中國。蘭德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幾十年年均9.2%的軍艦增幅中,人力成本只貢獻了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即使造船工人都樂於奉獻、幾十年不漲工資,防空導彈驅逐艦的造價仍然會年均增幅7.2%(十年翻一番),這可比美國近幾十年的年均GDP增速高多了。
圖博館
美軍稱中國驅逐艦技術首次超美055艦領先西方一代2017.5.3新浪軍事
055型驅逐艦首批訂單為8艘,單價據稱超過50億人民幣。艦長183米,滿載排水量可達12800噸,相比之下052D最大排水量只有7200噸。採用全燃動力、雙軸、雙調距槳,動力系統4台國產QC280型燃氣輪機的改進型,最大航速約32節。該艦具有強悍的單艦綜合作戰能力,具有遠、中、近三層軟硬武器預警防禦網和攻擊火力網。具有防空、反潛、反艦和對陸攻擊能力,具備綜合立體群指能力。安裝112單元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綜合搭載遠中近各型防空導彈、反潛導彈、對地巡航導彈。新型中程防空導彈將實現一單元4發的搭載方式,載彈量大大增加。055船尾設置兩個大型機庫,可搭載2架新一代的反潛機,反潛能力大增。
055型是未來中國海軍編隊的核心艦艇,建成後的055將成為世界上戰鬥力最強大的驅逐艦,別誤會,這不是中國的自吹,而是美國海軍的評估結論。對055型的評價來自於美國海軍情報局,該局稱中國055級超越了美國最新的朱姆沃爾特級和計劃建造的阿里伯克III型。
055大驅最大特點是綜合射頻系統,一體化共用天線,主桅杆上集成了各型雷達天線和探測器,這項技術代表著我國乃至世界艦載雷達電子裝備最高水平,是世界第一艘採用該技術的作戰艦艇。這套系統的研製成功將進一步夯實我國海上預警、作戰的核心能力,意義重大,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大國重器”。
海軍艦船的傳統桅杆上掛滿了雷達、電子戰、通信、敵我識別、數據鏈、信息分發等設備,顯得越來越雜亂,集成桅杆便應用而生。英國的45型,印度的加爾各答級也都採用了集成桅杆,很多歐洲強國也在研究艦載綜合射頻系統,並裝備了不少“形似”的一體化桅杆,但它們或多或少的都在關鍵系統上有所欠缺,形似而神不似。
055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為346B型,是052D上346A的改進型。055的綜合桅杆上還有一部小型相控陣雷達,兼具兩種不同波段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構成了DBR(雙波段雷達)能力,由廣域搜索雷達(VSR)負責遠距離搜索,多功能雷達(MFR)負責精密追踪識別和武器射控,兩者相輔相成, 互補不足,滿足艦上需要的所有雷達功能,包括對空對海搜索、早期預警、反導防空,近程防禦,對海對地作戰。這是目前世界最尖端的艦載雷達技術,可以同時提供大批量、大距離的目標探測和導彈引導能力,領先世界主要大國一代,領先日本等國十多年的技術水平,是中國海軍技術發展的一個輝煌結晶。
圖博館
受國產手機擠壓 中國蘋果iOS市場份額跌至3年來最低2017.4.14(回應:Android與iOS已瓜分世界民用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微乎其微。)
中國芯崛起:龍芯麒麟V7.0與中興新支點的國產操作系統已全面支持中國龍芯3A1000/3A1500/3A2000/3A3000系列芯片2017-04-18(回應:從2014年,龍芯的最新芯片,都是龍芯賺來的錢研發的。)
首艘國產航母001A雷達指揮數據鏈的電子元件都實現國產化2017.4.26
俄戰機雷達在中國慘敗原因:電子元件無法俄國產化2017.4.11
中微中芯5nm工藝光刻機突破,全力反超英特爾,三星,台積電 2017.03.11
台積電要去美國建廠為什麼把台灣急壞了2017-03-22
中芯恐取代成晶圓代工聯電老三地位(回應:還有紫光旗下的展訊、華為的海思等諸多國產芯片廠商在搶占份額)
晶圓代工激戰 陸需求年增逾2成 4年內將建26座
紫光續擴張!趙偉國喊2017年再砸460億美元,成都、南京建晶圓廠
如何阻止大陸半導體市場增速將成全球最快?台當局:沒辦法
日媒:蘋果三星失勢,華為走向全球手機市場主角2017.2.27
英媒:中國手機支付普及度令人稱奇 乞丐都用二維碼2017.4.20
愛立信:5G 發展已經加速,最快2019年上線
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瞄準5G加緊備戰: 2017年5G對場外試驗,2018年5G網路預商用試驗,2019年商用規模化實驗, 2020年正式商用。將在雄安新區超前規劃和部署.
大陸成功建立全球最大5G試驗網2017.3.24
中興通訊憑藉Pre5G通信芯片在全球30國部署了超過40個Pre5G網絡
英媒:深圳在駁斥“中國抄襲”這個過時謠言!2017.4.6
美媒:特朗普威脅搶就業 深圳製造業高管:並不擔心
製造業逃離中國?英國報告展示的卻是別樣景象
美媒:2017版中國科技將稱雄全球的五個理由
港媒:害怕吧,中國正走上獲全球科技支配地位大道
港媒:報告稱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投資“爆炸式發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近兩年或在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上赶超美國 2017.3.19
2017.4.19第17屆上海車展:國際車企在中國市場利潤 面臨中國車企威脅
處處「智慧製造」 廣交會最大亮點2017-04-19聯合報
中国高端數控機床進口率過半 数控机床技术落后日本20年?
瀋陽i5數控機床打破日德壟斷,2016年訂單14000台,產值突破120億元; 瀋陽新松機器人打破被日韓歐美壟斷,佔據國內汽車、電力市場90%以上。
中國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赶超日本
攻克筆尖鋼材料後 中國造出筆頭機
我國石墨烯強韌化碳纖維複合材料關鍵技術獲突破
圖博館
目前,發展這一技術的關鍵在於如何通過發展高精度、高效率的量子態製備與相互作用控制技術,實現規模化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縱。國際上學術界對於量子計算技術的研究主要基於光子、超冷原子和超導線路三個體系上。我國科學家日前在光子和超導線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對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究與應用具有標誌性意義。
附表量子應用大事記
198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
1994年,貝爾實驗室的專家彼得•秀爾證明量子計算機能夠完成對數運算,且速度遠勝傳統計算機。
1997年,科學家首次用一對糾纏光子實現了量子信息傳輸。
2005年,世界第一台量子計算機原型機在美國誕生,基本符合了量子力學的全部本質特性。
2007年2月,加拿大D-Wave系統公司宣布研製成功16位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2007年,維也納大學的安東•齊林格和他的同事們用一對糾纏光子在加那利群島的兩個島之間傳輸了一份量子信息,傳送距離超過了143千米。
2010年1月,美國哈佛大學和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利用量子計算機準確算出了氫分子所含的能量。
2010年3月,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發表公報:該中心的超級計算機JUGENE成功模擬了42位的量子計算機。
2010年,中國科大—清華大學聯合小組成功實現了當時世界上最遠距離的量子態隱形傳輸,傳輸距離達16公里。
2012年3月,IBM做到了在減少基本運算誤差的同時,保持量子比特的量子機械特性完整性。
2015年7月,中國科學院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雲共同成立“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開展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前瞻性研究。
2016年8月,,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升空。
回應
我本來想看看噴子又找什麼理由來噴的,沒想到我是第一個
能不能推廣到民用?不能用的話,吹破天都只是傳說
很多核心部件還是進口的吧?別像中國新一代戰機,發動機國產不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03/doc-ifyetwtf9796810.shtml
相關新聞
殲10C/11D/16/20換WS-10B;梟龍/殲31換WS-13;運20換WS-20了,殲20就耐著性子等WS-15吧.
中國軍工電子芯片國產化自給與民用芯片大量進口不矛盾2017.4.15(回應:龍芯先不要管民用市場啦,用戶習慣太強大,瞄準市場壁壘不太高的工業領域,可說前途無限。)
圖博館
美國在研發DDG1000時,一開始也打算搭載雙波段雷達。但為了節省2000萬美元,美國國防部又取消了VSR,只保留MFR。這麼一款重要的雷達被取消後,不要說雙波段了,DDG1000能否算作是一艘“神盾艦”,都成了非常值得爭議的事情。
阿里伯克III將安裝AN/SPY-6(V)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其搜索能力是目前安裝在伯克IIA型上AN/SPY-1的30倍。2016年才安排預算,從開工建造到下水服役至少還需要三年,發展時間晚於中國的055。(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回應
當中國的天河二號超算穩居世界第一2年時,奧巴馬自以為是的認為只要禁止賣給中國超算芯片,中國的超算就什麼也不是了,想不到,一年不到,由中國自主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高於天河3倍的運算速度居於世界第一;在國人一再貶低中國製造的時候,中國的飛船載重達6.5噸,而俄美分別只有2和2.5噸,而且美國的還不能補充原料;美英現在製造先進航母、軍艦用的大型船塢、龍門吊同樣是中國生產的,當韓國民眾質疑為什麼打撈他們本國沉船不是他們曾經是最大造船廠的公司時,當局只能實話實說的這樣複雜海況,他們本國公司根本沒有能力時,大家終於越來越多的看到中國製造的可怕了;像中國這樣的地理氣候,世界上也只有中國了,一個國家:南北氣候的變化、東西海拔低到海拔高的變化、溫高由潮濕的海南到干旱的新疆;製造的東西轉一圈,基本可以適應世界大部分地方,大家都說德國製造質量好,但德國裝備在非洲很多都趴窩了。 知道嗎,僅僅三年,2014到2016,中國火箭推力達到了世界頂級,與美國不相上下!超級計算機實現了全國產化,包括芯片,而且雄霸世界第一,遠超美國,至於日本早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了!核電領域,中國的儲備水平連美國都羨慕,並且可以實現全國產化!高鐵實現了全國產化,型號統一,包括所有螺絲釘!民航客機,特別是大飛機,實現了國產化,全世界只有波音有這能力!電子產品,告訴你們,到2016年底,中國電子產品在日本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遠超日本本土品牌,僅次於美國!有人說超算沒用,可它們不知道火箭,j20,核電站和核武器都離不開超級計算機,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幾乎沒有休息,工作強度世界最高! 如果真有人認為超級計算機沒用,那我告訴你,為什麼中國的網購發展如此迅速,日本的網購還是中國10年前的水平?除日本運輸成本高的原因外,信息處理速度慢是他們的硬傷,原因就是計算機速度和容量。我們已經在享受超級計算機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圖博館
世界首台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 比國外產品快2萬倍
五一假期剛過,科技界就迎來一個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中國科學院2017.5.3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這一消息。
這次一共發布了兩個量子計算機的原型,一種基於超導,一種基於光學。其中,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演示了求解線性方程組的量子算法,相關成果即將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針對多光子“玻色取樣”任務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量子模擬機,比國際同行類似的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5月2日,該研究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於《自然光子學》。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個“世界首台”是貨真價實的“中國造”,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攻關突破的成果。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曾有人打過一個比方:如果現在傳統計算機的速度是自行車,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就好比飛機。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求解一個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以前,量子計算速度比經典計算機快還只是停留在理論中,而該台原型機將這一理論變成現實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把量子計算機真正推向和經典計算機競爭的擂台。這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超導體系,該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了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通過高精度脈衝控制和全局糾纏操作,成功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的超導量子比特的多體純糾纏,並通過層析測量方法完整地刻畫了10比特量子態。這一成果打破了美國之前保持的9個量子比特操縱的記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超導計算機的系統,使我國在超導體系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也進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根據計劃,潘建偉研究團隊將計劃在今年年底實現大約20 個光量子比特的操縱, 20 個超導量子比特樣品的設計、製備和測試,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將會成指數增長。
圖博館
在已經量產的四核CPU中,這個性能已經優於耗資數十億核高基專項經費引進的境外同類產品。聯繫到去年申威26010的神威太湖之光在TOP500刷榜。實踐已經證明了,無論是通用CPU還是高性能機專用CPU,自主研發的道路都是走得通的,而且性能可以超越技術引進的CPU。
…………….
回應
要做獨立於Wintel、AA體系的第三極——這需要有軟件平台的配合,才能構建完整的生態體系。汽車被阿里稱為是PC和手機之後,互聯網上的第三個新成員。百度即將推出開放自動駕駛技術,這就是龍芯的機會。
IT行業,每一次重大技術進步就意味著一輪行業洗牌。從4G到5G,從互聯網到物聯網,中國企業的機遇與風險並存!
國產cpu生態問題的關鍵,其實就是linux的生態問題。幾乎所有的cpu上都可以移植linux,我的龍芯2F筆記本上用的就是debian 7。其實就日常使用而言,linux完全有可能替代windows。linux的問題就在於第三方的軟件支持太少。目前國內常用的軟件裡面好像也就wps可以支持linux了。很久以前騰訊也搞過linux下的qq,但沒多久就放棄了。我覺得國家應該花大力氣支持linux下的軟件開發,甚至可以強制要求出linux版。把windows端的軟件移植到linux端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障礙。像安卓的內核就是linux的,而幾乎所有常用軟件也都有安卓移植版。
龍芯先不要管桌面市場啦,競爭太激烈,用戶習慣太強大,瞄準工業領域,做好生態,其實專業領域壁壘不太高,工程師們很容易適應,軟件、硬件、開發工具一起上,下大功夫做的好好的,可以說前途無限,服務器CPU不能丟,這可是不斷精進設計水平的手段。
社會主義優越性之一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胡偉武危害的是整個階級,受歧視打壓是輕的。那些“合作創新”的,反而獲得相對龍芯多得多的經費,只能說明權利和資本早已勾連。公有製節節敗退,私有製氣勢如虹。可悲!
其實電腦的成本並不高,只所以這麼貴是技術壁壘造成的。只有當我們自己掌握技術時,才可能降下價格。中國的白菜價是技術與市場的勝利。但其根基還是公有製大眾用得起這種思想。公有製才是降價的根本原因。像那些資本主義國家,只有沒有利潤了才會降價。其思想是利潤。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7_04_25_405243.shtml
圖博館
李國傑院士認為“十二五”期間出現政策上的搖擺是由於認識上的混亂,具體表現在:分不清國家安全需求和市場需求;混淆了實現安全可控和做強產業兩個目標;對引進消化國外技術的艱鉅性認識不足;對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低估了國內團隊自主創新的潛力。
在這種情形下,自主CPU能夠獲得的國家經費就非常有限了。就以龍芯為例,在“十五”期間,龍芯是獲得國家扶持的,但由於之後的漢芯事件,使龍芯受到了牽連,完全是仰仗計算所李國傑院士的支持得以延續(李國傑院士用計算所的經費支持龍芯研發)。
李國傑院士。在上世紀80年代因政策調整,中國喪失了獨立研發計算機的能力,美國政府嚴格限制對中國出口高性能計算機。即便是進口國外高性能計算機,也必須採用全透明的玻璃牆壁,中國使用人員的一舉一動都在外國人的時刻監控下,甚至連高性能計算機的啟動密碼和機房鑰匙都要由外國人控制!在這種背景下李國傑院士主持研製高性能計算機曙光一號,這台高性能計算機誕生的第三天,美國宣布解除10億次計算機對中國的禁運。
從2001至今,龍芯獲得的國家項目經費是5億元人民幣,龍芯公司成立時註冊資本為2億,其中1億左右是北京市政府的投資,其餘為某民間資本(後來在龍芯資金鍊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撤資了,撤資時拿走了2個億,也正是因此,之後龍芯對民間投資人非常警惕)。
就是在政府扶持資金非常有限的情況下,龍芯非常艱難的挺過來了,而且還開發出一系列產品,開發出了滿足航天、特殊裝備、工控、網安、石油、交通、電力等行業的芯片。最新發布的3A3000是完全由龍芯自己掏錢研製的自主通用CPU,沒有得到任何國家項目的補助。
就3A3000的裸CPU性能來說,經過和ST的磨合,現在量產型號的3A3000主頻達1.5G(部分早期3A3000樣片的主頻為1.2G—1.5G),GCC4.4.7編譯的SPEC CPU2006定點和浮點單核分值分別超過11分和10分,四核分值為定點36分,浮點33分;訪存性能方面,Stream分值超過13GB/s。
龍芯3A3000性能優於VIA合資CPU,龍芯GS464e定點和浮點與AMD K10相當,帶寬是K10的2倍左右
圖博館
鐵流:龍芯要做獨立於Wintel、AA體系的第三極2017-04-25
4月25日,龍芯召開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龍芯不僅發布了龍芯3A3000/3B3000、龍芯2K1000、龍芯1H等產品。還和眾多合作廠商發布了龍芯筆記本電腦、龍芯服務器等一系列產品。此外龍芯還宣布了龍芯開源計劃、龍芯開發者計劃和龍芯產業基金計劃。
如果僅僅是做產品賣CPU的話,龍芯完全沒有必要將自主研發的GS132、GS232 CPU核開源,也沒必要推行龍芯開發者計劃,更沒有必要對民間願意加盟龍芯產業鏈的創業者給予投資。很顯然,龍芯的上述計劃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龍芯要建立獨立於Wintel體系、AA體系的第三極。
龍芯3A3000:用實踐證明自主研發可以勝過技術引進
龍芯發布會上最亮眼的產品就是3A3000,這款CPU具有里程碑意義。
自改革開放以來,崇洋媚外已經成為一種思潮深入部分國人腦海,哪怕是同樣的品質,國貨的價格很難賣到洋貨的價格,因而各種起著中國式洋名的假洋品牌隨之應運而生。
在技術領域,很多人對自主技術抱著鄙夷、懷疑的態度,而對洋技術卻有著宗教般的虔誠頂禮膜拜。在“十五”期間,由於國外對中國的高度技術封鎖,國內龍芯、申威在國家支持下開始發展,在“十一五”期間,由於當時龍芯選擇了多核的技術路線,忽視了單線程性能的提升,加上與自定義指令集的申威又面臨了生態問題,導致自主信息化應用試點中自主CPU表現不盡如人意。
這使得很多人認為自主技術路線是死路一條,只有技術引進才是陽光大道,中國CPU發展必須依賴“洋大人”。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十二五”期間,甚至直到現今,國家經費大幅向各種合資公司傾斜:
VIA和大陸的合資公司承接了核高基01專項獲得了70億資金扶持;
與IBM合作成立的宏芯獲得了省市兩級巨額國有資本的支持,還申請過核高基項目;
海光與AMD合資,雖然中國方面非常低調,但據外媒報導,AMD與國內公司簽訂的協議預計可為AMD帶來2.93億美元許可費和版稅收入。
貴州省人民政府與美國高通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貴州政府出資18.5億元占股55%,高通以技術入股持股45%。
清華大學、瀾起科技與Intel成立合資公司,聯手研發融合可重構計算和英特爾x86架構技術的新型通用CPU。
......
圖博館
快速提升我們自己的IC基礎設計能力迫在眉睫,這是改變目前中國IC設計業嚴重依賴EDA工具和製造工藝才能實現芯片性能提升的根本途徑,而依賴並濫用IP則導致了中國SoC設計的同質化”。
對於魏少軍所長指出的中國IC設計嚴重依賴境外EDA工具、境外製造工藝、境外IP的情況,您是怎麼看的?
胡偉武:關於依然境外IP的事情,我們現在很多IC設計公司確實是有這個情況,比如買ARM的IP做集成。但龍芯不依賴任何境外IP,除了工藝廠家提供的基本單元庫之外,沒有任何第三方IP。比如3A2000這款CPU,除了使用流片廠家提供的標准單元庫、Memory Compiler生成的RAM、低速IO單元以及efuse單元以外,包括鎖相環、HT PHY、DDR2/3 PHY、多端口寄存器堆、CAM 、溫度傳感器等宏單元都是我們自己定制的,沒有使用任何第三方的宏單元模塊。
在工藝的問題上,境內工藝確實和境外工藝有一定差距,在相同製程的情況下,境內工藝和境外工藝大概差三分之一。另外一個就是境內工藝的一致性比境外工藝有一定差距,包括不同批次的一致性,仿真模型和實際晶體管參數的一致性都和國外工藝有一定差距,設計時要多留些裕量,蒙特卡羅仿真也要把參數波動範圍設大一些。
EDA工具確實是一個問題。不過境內也有華大九天這樣的企業,雖然我們現在境內的EDA工具用了不少,但主流的EDA工具確實還是國外的......我們現在已經盡量的採用國內工具。
………
回應
支持龍芯,自主之路越走越寬廣!
昨天黑龍芯的,出來走兩步?
龍芯的最大問題是,一旦購買龍芯cpu那麼系統裝Windows系統的時候,會不會出現問題?
龍芯的問題就是缺少軟件支持。但是飯不是一口吃完的。龍芯最先佔領的是國內的政府機關的電腦。慢慢積累經驗。最後再打入民用市場。
龍芯為什麼堅定做自主呢?因為這條路雖然很難,但一旦能做成功,就能形成獨立於Wintel體系、AA體系的第三極,這對於國家和人民的意義是最大的。
同時,這條路雖然辛苦,但一路上風景也是挺好的。
合資-》廢掉你的研發能力-》廢掉你的產品-》解除合資協議-》你只能購買外國產品,自己的研發能力和產品都沒了。
圖博館
過去龍芯主要市場是黨政軍。但現在已經開始從黨政軍為主的市場,向更多的領域轉變。過去我們對開放市場,大家買龍芯電腦關注不夠,沒有這樣的計劃。我們將來要關注開放市場,那時候大家覺得龍芯電腦便宜。
現在價格高主要有這樣一些原因,一個是產量比較少,產量少了價格就會偏貴一些。
第二個是我們的產業鏈組織能力不夠強,Intel是組織產業鏈的,廣達、富士康是被組織的,Intel讓你賣什麼價,就只能賣什麼價。我們現在的組織能力還不夠強。在這種背景下,龍芯會偏貴一些,即便我CPU給的很便宜,但主機廠就賣那個價。
我們將來會面向開發者,推出開發者計劃,讓開發者能非常便宜的拿到龍芯電腦,但這個需要一個過程。
科工力量:很多龍芯愛好者建議,可以在龍芯官網建立一個網購渠道,龍芯愛好者/開發者可以通過這個渠道申購龍芯電腦,您覺得這個提議怎麼樣?
胡偉武:這個其實大家想到一塊去了。龍芯有一個是開發者計劃,開發者計劃有幾個部分,其中一個部分是弄一個論壇,讓開發者討論交流技術和心得,而且龍芯技術人員會長期關注論壇和大家分享經驗。
另一個是每年舉辦開發者大會,並以成本價,甚至低於成本價賣給開發者,這些機器不是從龍芯產業鏈上賣,而是為開發者提供專門渠道。
另外,龍芯還會推出龍芯應用公社,和應用商店的區別在於,應用公社既可以把應用軟件報上來賣錢,也可以免費上傳,然後根據客戶下載量計工分,龍芯的員工也是計工分的,這樣開發者可以和龍芯的員工一起憑藉工分分紅。如果龍芯員工未來享受期權待遇,開發者也可以同樣享受。
科工力量:那面對開發者來說,3A3000電腦大概能夠以多少價格買到?
胡偉武:現在產量還比較小,價格會偏貴一些,估計半年左右,龍芯電腦的價格會下來一些。
就價格來說,過去主要市場面對黨政軍這一塊,在市場化方面少了一些。接下來要面向開發者市場,市場方面會多一些,顯示器和軟件大家自己搞的話,3A3000開髮用機面向開發者大約在3000元左右。
科工力量: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曾表示,“我們要改變以往那種使用先進工藝就代表是先進水平的錯誤認識,Intel用0.13微米工藝能作出2GHz而我們要用45nm才能實現,這就是差距……
圖博館
至於戰場數據鍊和通信系統,其實就是更高端的民用通信系統,或者說現在大家使用的無線通信系統其實就是戰場數據鏈玩剩下的。主要由CPU、DSP、ADC(模擬數字轉換器)、DAC(數字模擬轉換器)、射頻、天線等組成。CPU、DSP、天線不用多介紹了。射頻芯片具有射頻收發和功率放大等功能,ADC是將數字信號轉化為模擬信號,而ADC則反過來,將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由於數據鍊和通信系統中要涉及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轉換,因此在接收端和發射端就需要有ADC/DAC。此外,超高速ADC/DAC是雷達的重要器件,在電子戰中,頻率捷變也必須仰仗超高速ADC/DAC。
在數據鍊和通信系統上,其實軟件的難度比硬件更大,對於硬件而言,基本不超過工控產品的要求,但在軟件上就要下一些功夫了。
總而言之,首艘國產航母上的指揮系統、通信系統和雷達系統,中國是完全有能力實現國產化的。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4_26_405428.shtml
胡偉武:為什麼龍芯不肯與國外巨頭合資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2017-04-25
4月25日,龍芯在北京召開2017年龍芯產品發布會暨合作夥伴大會。大會上,龍芯發布了龍芯3A3000、龍芯2K等一系列產品。龍芯的眾多合作夥伴也發布了一系列整機產品。
雖然我們時不時的聽到有關龍芯的新聞,比如北斗衛星搭載龍芯,再比如海信將購買龍芯GS232 IP授權用於國內首款4K 120Hz高端畫質處理芯片,海爾購買300萬套龍芯用於智能家電等等。但在PC領域,龍芯電腦卻比較少見,即便是龍芯愛好者能買到的也只有數年前龍芯2號系列和龍芯3A1000、3B1500的筆記本、龍芯盒子和PC。
而龍芯最新的3A2000和3A3000電腦卻比較少見,和龍夢等整機廠雖然有賣3A2000和3A3000電腦,但價格卻非常貴。針對這種現象,在發布會前,科工力量專訪了龍芯首席科學家胡偉武。
科工力量: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看見龍芯電腦,而且龍夢官網上的龍芯電腦價格比較貴。那麼為什麼Intel性能好,價格反而便宜,龍芯性能不如Intel,價格反而貴?
胡偉武:目前,龍芯正面臨兩個轉變。
一個轉變是經過積累,發展重點從技術端向市場端轉變,過去是性能、生態不足限制了龍芯的發展,但隨著技術和生態完善,量變轉化為質變,龍芯已經開始從技術端向市場端轉變。
圖博館
國內自主設計的CPU首推龍芯和申威,雖然不確定首艘國產航母是否會採用這兩種CPU,但就CPU性能和穩定性、可靠性,以及以往在類似裝備上的使用經驗而言,就承擔有源相控陣雷達任務管理職能的CPU而言,龍芯和申威是完全能頂上去的。
就DSP而言,國內有魂芯和華睿。中電38所研製的“魂芯一號”被授予“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技術創新獎,並在很多方面有所應用。華睿2號是基於龍芯3B修改的,龍芯3B是一款向量CPU,雖然通用性能有限,但這款向量CPU在很多特殊領域頗具潛力。中電14所對龍芯3B進行修改成為華睿2號。華睿2號將雷達信號處理算法提煉成FFT、FIR、相關、矩陣求逆等17種基本計算構件,通過計算構件的邏輯組合實現複雜算法,較好地解決了雷達系統大帶寬、高吞吐的應用需求。該技術成功應用於面向先進雷達的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器研發及應用中。
就FPGA而言,國內有國微電子、智多晶微電子、同創國芯、高雲半導體、京微雅格、771所和772所等公司或單位。這些單位或公司中有體制內單位、也有由美國歸來的技術人員創辦的公司,比如智多晶微電子的團隊來自美國FPGA廠商萊迪思(就是去年有中資背景基金試圖收購,被20餘位美國國會議員的聯合阻撓的那家)。據小道消息,國內有一些反向設計的產品供國防軍工需要。
KJ500指揮預警系統的核心元件已100%實現國產化
正是中國電子工業的進步,使得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航母搭載的大型相控陣雷達的國產化。其實,在最近問世的某款預警機上,指揮預警系統的核心元件已經100%實現國產化。
數據鍊和通信系統、軍事指揮系統也能國產化
除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元器件能夠實現完全國產化,數據鍊和通信系統、軍事指揮系統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或本世紀初就解決了國產化的問題。隨著國內技術進步,這些系統的基礎軟硬件也隨著技術進步而更新。
指揮系統主要由CPU、DSP和操作系統輔以一些其他元器件構成。而且使用了自主CPU之後,經過系統優化,實際表現一點不遜色於國外CPU,比如龍芯首席科學家曾經介紹:某指揮系統應用,X86 i7平台每秒20幀,龍芯平台優化前每秒3幀,優化後每秒30幀。雖然不清楚國產首艘航母的指揮系統會採用什麼CPU,但自主CPU完全能勝任這項工作,而且經過系統優化後可以表現的比X86 i7更好。
圖博館
科工力量:首艘國產航母雷達、指揮、數據鏈都能實現國產化嗎
2017.4.26,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相比於遼寧號是在蘇聯瓦良格號的基礎是改建的,本次下水的中國首艘航母則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而且不僅製造了航母的船體,航母的“神經系統”、“千里眼”、“順風耳”等關鍵子系統的核心元器件很有可能也完全實現了國產化。
航母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實現國產化
航母上最主要的電子設備莫過於指揮系統、通信系統和雷達系統。在雷達系統中,除了對空/平面追踪雷達、空中管制雷達,著陸輔助雷達、近防武器火控雷達之外,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大型相控陣雷達。
有源相控陣雷達上擁有大量T/R組件。而得益於近年來迅速進步的MOCVD工藝(還記得去年中資曾經試圖收購德國企業愛思強公司,最後被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否決的收購案麼,愛思強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MOCVD設備),T/R組件本身已經實現材料和工藝的國產化,如中國電科某所在2015年推出的氮化鎵T/R組件系列產品。
幾個T/R組件組成一個小單位被稱為子陣,每一個子陣會搭配一個FPGA做數據預處理,一般情況下這種FPGA不需要特別高的性能,商業市場上中低端的2000萬門級或者3200萬門級的FPGA就行了。不過,有些情況下會要求更高性能的FPGA。
在後端的數據匯總處理過程中就需要DSP。必須說明的是,有些對性能要求不是太高的雷達,可以不採用FPGA對數據初步處理,直接匯總到後端的DSP陣列進行數據處理。CPU則發揮著類似指揮官的作用,承擔任務管理職能。
就各種軍用芯片而言,軍民融合的現像比較普遍,很多軍用芯片都是已成熟的民用產品做修改開發而成的。在這方面,美國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比如曾經被應用於軍用電子設備的486DX,再比如美國國防後勤局就曾採購過賽靈思的FPGA用於監視、偵察和火控系統中紅外傳感器的數據處理。
其實,這種例子在中國也不是沒有。根據媒體報導,全軍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發布競標消息,面對軍隊採購方提出的產品指標,有同行給出了2億元的報價,龍芯表示只需2000萬元。龍芯方面解釋了其中的原因:“這項技術,我們民品已經做成熟了,按軍用要求修改即可,自然比從頭做起要省錢得多。”
圖博館
終端和工控是龍芯的領地
終端是指黨政、能源、金融、電信等等行業使用的終端機,偏專用性質;
工控是指在工業領域對生產設備進行控制的智能設備。
基於這個方向,胡偉武的秘訣是:抓住API。
全中國會用Java的工程師有600萬,而卻找不到10名懂得Java引擎或者JavaScript虛擬機的人。
胡偉武感嘆。
換句話說,中國的現狀是絕大部分工程師都只會在上層做開發,而把開發者和CPU連接起來的中間接口就叫:API,API很少有人會做。
龍芯要做的是,為市面上所有龍芯的潛在用戶開發好用的API,讓開發者可以舒服地開發出應用程序。
根據官方數據,下游客戶中,基於龍芯的軟硬件開發人員已經有一萬人了。
開源社區也是龍芯的領地
這個事情,同樣反映在龍芯的社區和開發者隊伍上。
如果你在龍芯開發者論壇註冊,可以用極低的價格購買到龍芯的板片或電腦。基於這些硬件和Linux內核系統,你可以開發一切你喜歡的東西。對於龍芯生態有持續貢獻的人,還可以得到“工分”,這些工分將來是可以換取龍芯公司分紅和股權激勵的。
實際上,在各個高校中,基於龍芯芯片的愛好者社團已經有很多。龍芯也決定把一些低端的處理器核源代碼開放給高校,讓學生可以完整了解CPU內部代碼結構,成為中國芯片的後備力量。
開發者是很挑剔的,但是在他們面前,我們的3A2000和3A3000已經不丟人了,真的。
胡偉武感慨。
雖然說龍芯已經建立了強大的生態還為時過早,但不妨來看看Intel。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說:
1995年Windows 3.2退出市場,至今Wintel的生態建設已經經過了30年,而相比Intel早年的發展,龍芯的腳步已經很快了。
仰視Intel,龍芯道阻且長。但是,如今下游基於龍芯CPU的軟硬件研發人員已經達到上萬人。幾年間龍芯有瞭如今的生態,並不容易。
需要說明的是,從三年前開始,政府已經放棄了對龍芯的支持,龍芯的最新芯片,都是龍芯中科公司靠賣一片片芯片賺來的錢研發的。從這個角度看,相比動輒拿國家幾十億研究經費的芯片團隊而言,龍芯可以拍著胸脯問心無愧。
就像胡偉武所說:有一種勝利來自煎熬。
龍芯用自己的故事,證明了世界還算公平。
相關新聞
國產操作系統大爆發:完美配中國芯!2017-03-28
如何翻身?"中國芯"本土份額不到10%且處於低端2017-03-27
小米造“芯”邁出第一步成為偉大公司的路上2017-03-01
http://tech.huanqiu.com/it/2017-04/10542259.html
圖博館
大眾芯片:2K1000
除了最強的“3”系列,龍芯在“2”和“1”系列也推出了新品。
“2”系列本來是對標Atom系列的芯片,從2017年的2K1000來看,性能比上一代2H提高了3-5倍,但距離2014年的AtomJ1900芯片處理能力還有20%左右的差距。
不過,這樣的處理器性能已經可以使用在終端機和工控機之上。實際上,這款芯片雖然不是龍芯最強的芯片,確是最能讓客戶買單的一款通用CPU。
特種芯片:1H
“1”系列不拼運算能力,拼的是極端條件下的穩定工作能力。例如“1”系列的前輩“1E”和“1F”現在就轉載在北斗衛星之上。
“龍芯在北斗衛星上穩定運行了兩年,沒有一次反轉鎖定的錯誤。”胡偉武驕傲地說。
至於“1H”,則是一款神器。它將會用在地下數千米的石油鑽探探頭上,工作溫度在200度左右。對於這種超高溫條件下的穩定工作,一直是芯片界的核心技術。
中國一直想掌握高溫芯片技術,但是美國對我們實行了嚴格的技術封鎖。
胡偉武還記得,在搭載這款芯片的鑽頭下井試驗的時候,一個石油行業的老專家倒滿一杯酒,對他說:
我十幾年沒喝酒了,今天我要敬你一杯。這麼多年沒有人能做出這種芯片,你是我們石油行業的功臣!
國產芯片從一無所有,到如今可以上天入地,中國科學家所付出的艱鉅努力讓人動容。
比起性能,龍芯更要在生態上追趕Intel
但是技術上追上Intel,和讓每個人都用上龍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情。
在技術和市場之間,認為技術更難的往往活不久,認為市場更難的才能活得很好。
胡偉武異常清醒。
在我們的認識中,國產科技經常“有意”忽略市場,偏安“黨政軍”一隅。龍芯在開始階段,也同樣緊抱“黨政軍”大腿。不過,發展到今天,龍芯已經意識到“黨政軍”的市場過小,要想成為對標Intel的偉大企業,必須進攻企業終端市場,進而開發個人市場。
生態的價值人人都知道。
你為什麼不買龍芯電腦?
因為安裝不了Windows
為什麼要安裝Windows?
因為我習慣的軟件和遊戲都在Windows上啊!
Intel+Windows的生態,龐大得讓人生畏。但是龍芯必須在巨頭眼皮底下奮力“折騰”出自己的生態。
胡偉武覺得,這個事情雖然難,但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可能。當然,在個人電腦方面,Intel制霸天下,但是這個世界並不僅僅有個人電腦這一個大市場。
龍芯的打法是:主攻Wintel生態的薄弱環節——終端和工控領域。
圖博館
第三代:“天花板上”的CPU
2019-2020年
這一階段的CPU要追上AMD全系列的水平。如果能實現,距離英特爾頂尖的至強(Xeon)芯片差距就不是很大了。這個時候,單核芯片的性能就會遇到物理天花板,就像現在的Intel一樣。這時,需要用增加核心數量來提高整體的計算性能。(Intel在2010-2012年就已經觸及了天花板)
到這個時候,龍芯就可以在市場上試著和Intel和AMD比劃一下了。
代錶芯片:3A3000/4000、3C5000、2K2000、7B
從過去的發展路徑來看,雖然磕磕絆絆,但胡偉武吹出去的牛總算都實現了。未來龍芯要做的,就是把“天花板上”的CPU造出來。
仰望星空之前,先來腳踏實地,看看這最新出世的龍芯3A3000究竟怎麼樣。
龍芯芯片究竟怎麼樣頂級芯片:3A3000
3A3000,就是胡偉武口中的“在半空中的CPU”。說他在半空中,主要是指技術水平——沒有達到頂尖,卻已經很強。
對於這款芯片,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認為有幾個關鍵詞:
1、目前國產最強
由於目前CPU都是多核心的結構。所以比較芯片的絕對性能,有一個簡單粗略的辦法,那就是單獨核心拉出來“單挑”。
胡偉武介紹,3A3000這款芯片,在國產所有芯片裡面單核性能最高。
2、超過Atom和ARM
具體性能方面,3A3000是龍芯上一代芯片性能的3-5倍。從下圖來看,與VIA和AMD的主流中端芯片比較,數據幾乎相當,有些指標優勢很大,有些指標不相上下。
普通人也許不太理解這樣專業的指標,你只要知道,這個性能超於Intel Atom或者頂級手機當中的ARM處理器,相當於Intel和AMD高端處理器的性能。
3 、距離Intel最強技術仍有30%的差距
雖然性能相當於Intel的高端處理器,但未到這些處理器大廠的頂尖水準。實際上作為一個成立不到十年的企業,從一窮二白的出發點,難以追平國際頂尖企業也情有可原。
目測這款CPU和頂尖的CPU還有30%左右的性能差距,這個大概是一代技術的差距。要追趕上這一代的差距,目測還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
4、純自主研發
倪光南院士曾經說:核心技術不可能買來,買來的一定不是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一直是龍芯的標籤。胡偉武介紹,龍芯3A3000除了廠家提供的基本單元外,其中包括CPU和內存控制器在內的所有的模塊都是自主設計的,沒有引入第三方IP。
這種自主研發的好處,簡單來說就是:一旦發生中美嚴重對抗,美國很容易攻擊Intel Inside的設備,卻很難攻擊“龍芯Unside”的設備和系統。
圖博館
龍芯井噴式爆發:第一中國芯直追Intel!2017-04-26 雷鋒網
龍芯,在中國人心中是一個巨大的IP。
我們這一代人對於龍芯的期待,不亞於我們的父輩期待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作為國產芯片的“代言人”,龍芯身上承擔了太多的期待。只不過國產芯片的路,顯然比想像中更為艱險和漫長。
2017年4月,龍芯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推出新一代代表著國產最高水平的芯片。
其中,最為亮眼的莫過於龍芯3A3000和3B3000。從實測數據來看,這款芯片的綜合性能已經超越了Intel Atom系列和ARM系列CPU。
這個性能,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話來說,已經達到了可用的水平,日常的使用、辦公、出差都沒有任何問題。
龍芯在做哪些芯片
雷鋒網告訴你,識別龍芯的芯片,有一個竅門:
“1”開頭的芯片,是“小CPU”,是根據需求定制的專用或嵌入式芯片。
“2”開頭的芯片,是“中CPU”,對標的是Intel的Atom(阿童木)系列,適合平板電腦、辦公電腦等低功耗的通用便攜計算。
“3”開頭的芯片,是“大CPU”,對標的是Intel的酷睿/至強系列,用途是桌面計算機或高性能計算。
可以看出,龍芯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全球第一的芯片帝國Intel。那麼,龍芯的芯片水平離Intel還有多遠呢?別急,先來看看龍芯追趕Intel的計劃。
“龍芯之父”胡偉武說,龍芯目前的芯片計劃分為三代:
第一代:“地板上”的CPU
2013-2014
介紹:簡單來說,這一階段就是努力鼓搗出一款CPU。不過,對於龍芯團隊來說,這並不是從零開始。之前計算所有一些很厲害的研究成果,可以製造出滿足特定需求的CPU,但是通用處理能力低。這些芯片大多是滿足國家特定需求,市場並不是很認可。
這個階段已經完成。
代表的芯片是:3A1000、3B1500、2F、2H。
第二代:“空中”的CPU
實現時間:2016-2017
這個階段,主要任務是“認真”做一款能賣出去的CPU。其實對一個CPU的最高認可就是有人買單。這批龍芯CPU(單核)性能上是第一代產品的3-5倍,超過凌動(Atom)、VIA和ARM。這些芯片的性能算不上頂尖,但是可以在很廣泛的領域使用。客觀上來說,一個桌面芯片達到了ARM和凌動的水平,是可以賣得很好的。
這個階段在今天也已經實現。
代錶芯片:3A3000、3B3000、2K1000、7A
圖博館
一些重要和關鍵層級的電子元件,比如高端的配電箱和運算放大器等,雖然國內都能生產,但因為國產的高端產品批量較小,成本較高,因此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進口,比如從德國西門子、施耐德進口配電箱。重要層級部分需要進口的原因和一般層級的電子元件一樣,同理也不會對信息安全造成影響。
國內真正的薄弱環節是各種高端儀器儀表,而這些儀器儀表(比如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溫度、濕度、壓強等傳感器)既有重要層級的,也有關鍵層級的。由於上世紀90年代的各種改革,儀器儀表工業部被連根拔起,國內的研發體系完全被破壞,精華人員大多進入外企,這導致國內在這方面實力非常薄弱。雖然近年來得益於各種工程項目的牽引,軍工儀器儀表進步很大,現在已經能生產相當一部分產品,進口清單每年都在以可觀的速度縮短,但尚未完全實現國產化。
對於龐大而復雜系統的設計和製造,美國的思路是只要掌握了核心和大部分關鍵層級的零器件的設計生產能力以及系統設計和整合的能力,就掌握了這一產品的命脈,沒有必要也不可能100%國產化。像美國的武器裝備里大量採用日本和歐洲的電子元件,甚至還有採購中國的元器件。
作為最大的“美粉”,中國的思路也是如此——掌握核心、部分關鍵層級的零件的設計生產能力和系統設計和整合的能力。誠然,我們也希望未來中國軍工能夠有一般、重要、關鍵、核心層級全部國產化的時候。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4_17_403999.shtml
圖博館
核心層級軍工芯片有哪些
大系統中零器件按照重要性可劃分為:一般、重要、關鍵、核心四個層級。就目前的消息來看,核心層級的軍用芯片或器件基本能夠實現國產化替代。比如CPU、GPU、DSP、FGPA、T/R組件等。
CPU和GPU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個是中央處理器,一個是圖形處理器,已經深入了千家萬戶,從手機到PC都有這兩種芯片。很多軍用裝備都要用到CPU和GPU,比如飛行員的頭盔瞄準系統,就要用到CPU和GPU,再比如預警機裡也少不了CPU,當然還有其他電子元件。
DSP是數字信號處理器,通信基站裡就有DSP芯片。另外,國防科大還將DSP作為天河2A超級計算機的加速器,用於替換被美國禁售的至強PHI計算卡,而且這款DSP的雙精浮點性能非常強悍。DSP可以用於雷達,以及通信系統,像預警機裡也有DSP。
FGPA是可編程門陣列,一般來說,FPGA主要大規模應用於處理器芯片研發過程中的驗證階段,用於在流片前檢驗處理器設計的正確性,以規避流片的風險。像很多CPU廠商公佈的芯片模擬器測試成績其實都是用FPGA做出來的。由於FPGA在寫入軟件前它有非常好的通用性,因而在很多新興領域也得到一定應用,比如美國FPGA巨頭就推出可以用於深度學習和科學計算的FPGA,性能功耗比達到Intel至強PHI計算卡的四倍。FPGA可以在雷達相控陣的子陣中做數據初步處理。
T/R組件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重要組成部分,T是發射,R是接受,換言之就是發射/接受組件,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後端沒有發射機,全靠無數的T/ R單元發射和接收雷達波,T/R組件是非常重要的電子元件。
當然,核心層級芯片不局限於上述幾種,只是在此例舉部分比較關鍵的元件。
提綱挈領,不必面面俱到
目前,國內軍工電子元器件核心的基本能自給,但一般、重要、關鍵層級的芯片一定程度上需要進口。比如一般層級的電阻電容器——其實國內不僅能生產普通電阻電容器,航天級的鉭電容國內也能生產,只不過採購外企大批量生產的成熟產品更加廉價,例如不少電容就採用了日本黑金剛等品牌的產品。不過電阻電容器不存在CPU後門的那種情況,加上出貨量巨大,國外供貨方也不可能知道中國採購的電阻電容器會被用在什麼地方,因而這種採購不存在信息安全風險。
圖博館
除了雷達黑科技,核心級軍工電子中國掌握到什麼水平?
據觀察者網2017.4.15報導,中電集團五十五所開發三維氮化鎵組件受到外媒關注,中國人又點出一項雷達組件黑科技,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軍用半導體技術的實力。
此前,科工力量發表了《“戰鬥民族”電子元件99%靠進口給中國什麼啟示》一文,引起讀者熱議。文中提到, “在電子元件和模塊方面俄船廠對外國元件的依存度大約為70%”。此外,俄'格洛納斯-M'衛星75%-80%使用的是西方國家的電子元件。其他航天器中所佔的比例也基本類似。
在中國近年來每年進口芯片2000多億美元的情況下,中國武器裝備電子元件的國產化率究竟怎麼樣?哪些電子元件還需要從國外進口呢?
民用芯片大量進口與核心層級軍品芯片自給不矛盾
雖然中國民用芯片大量進口,近年來每年的芯片進口額已經超過石油進口總額,高達2000多億美元,但核心層級軍工芯片基本上能夠實現自給自足。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軍用芯片和民用芯片有著不同的需求和針對性。
首先要說明的是,雖然中國每年進口2000多億美元的芯片,但由於中國製造了全球50%以上的彩電,70%以上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90%左右的PC,而且這些整機產品大量銷往全球,在2000多億進口芯片中,大部分都是作為電子元件加工成整機產品後出口的,中國需要的芯片大約在600億美元-700億美元之間。
言歸正傳,由於商業級、工業級、軍品級、宇航級芯片各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因而各類芯片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就工作溫度而言,商業級CPU的工作溫度為0℃~ 70℃。而軍品級CPU的工作溫度為-55℃~125℃。
再比如在製造工藝上,現在最先進的手機芯片已經開始採用10nm製造工藝,但是即便半導體技術全球執牛耳的美國,很多軍用芯片依舊採用在很多電子發燒友看起來非常老舊的65nm製造工藝,原因之一就在於相對先進的製造工藝會導致芯片的電磁干擾耐受度變差。
此外,軍工芯片對性能的要求其實並不高,但對穩定性、可靠性,以及各種複雜地磁環境下的抗干擾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比如不少美軍戰機上依舊在使用比不少網友年齡都大的486或者奔騰芯片。
因此,中國在民用芯片方面大量進口,並不意味著核心層級軍用芯片無法自給自足。而且恰恰是軍用芯片有對性能要求不高的特點,使得國內自主設計的CPU、GPU等芯片雖然在民用市場缺乏競爭力,但經過改造後,在軍品市場不僅可以推進武器裝備信息化,還能保障芯片安全可控。
圖博館
中國芯崛起:國產操作系統欣喜爆發!2017-04-18快科技
作為“ 中國芯”的代表,龍芯處理器這幾年不斷取得突飛猛進,規格性能大大提高,已經達到芯國際先進水平。更可喜的是,生態支持也日趨完善,操作系統和軟件的助力越來越到位。
在此之前,中標麒麟V7.0、普華基礎軟件的系統相繼適配龍芯3A3000,現在中興新支點也來了!
目前,中興新支點系統已全面支持3A1000/3A1500/3A2000/3A3000系列芯片。
中興新支點是中興通訊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專注於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的研發。
在看到中國IT產業自主化浪潮帶來的巨大市場機會後,中興嘗試將自己在通訊行業多年的積累轉換為行業優勢,其桌面操作系統主要應用於政企國產辦公、行業雲桌面、國產ATM設備,曾於2016年入圍中央政府採購和中直機關採購。
中興研發團隊曾以“電信級實時操作系統”獲得2016年“中國工業大獎金獎”,憑藉耕耘操作系統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對相關基礎軟件作了大量優化工作,如係統基礎功能的提速、調試手段的完善、程序啟動時間的縮短等。
除了性能提升,新系統還帶來了更人性化的體驗,易用性方面全面升級。
1、成熟便利的軟件中心
擁有Firefox瀏覽器、WPS系列辦公軟件等等大量課滿足日常辦公休閒需求的優秀軟件。
系統自動檢索權威漏洞數據庫CVE發布的最新信息,不放過任何漏洞,並可一鍵修復。
2、獨享特色應用
設備管理器,設備、驅動一目了然。
備份恢復工具,課快速復制安裝電腦,或者備份恢復磁盤文件。
備份恢復,快速安裝、文件恢復。
顯示器擴展,一鍵搞定會議演示。
3、輕鬆連接其他計算機
文件資源管理器的左側邊欄中的“連接服務器”,可快速SMB到其他計算機上。
4、簡易的安裝
從光盤或U盤啟動,一目了然,4步完成。
回應
點贊全資子公司!有強大的科技基礎,我國的操作系統和軟件會更大強大,加油!
http://tech.huanqiu.com/comm/2017-04/10493030.html
圖博館
舉例來說,Lava Connect M1搭載展訊SC9820芯片,有512MB運行內存和4GB存儲內存, 可通過MicroSD卡擴展至32GB,而且還可預裝Facebook Lite,支持VoLTE高清語音通話及雙卡雙待功能。對於印度運營商和普通人民群眾而言,這就是一款非常不錯的產品。
4G功能手機芯片市場潛力大
其實,4G功能手機市場並不局限於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即便是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4G功能手機也有一定市場。
一些老牌運營商在4G VoLTE逐步走向成熟之後,在對2G、3G網絡進行退網,比如中國聯通——中國聯通已經在一些地區頒布了關閉2G網絡的通知。
而一份疑似聯通內部文件顯示:開展2G基站減頻退服換機活動,擬關停低話務基站101個。
中國聯通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於利益。首先,從頻譜和成本角度來看,4G網絡是非常有成本優勢的。運營商也希望用戶能夠盡快轉換到4G用戶。這不僅僅是為了節約成本,提高設備使用率,同時也可以騰出有價值的2G低頻頻譜,從而用於4G或5G網絡的發展。而且同時維護GSM/WCDMA/LTE的網絡維護成本也非常高,如果將用戶集中到LTE網絡,這能降低運營商的網絡維護成本。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4_13_403444.shtml
圖博館
相關新聞
愛立信:5G 發展已經加速,最快2019年上線
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瞄準5G加緊備戰 2017年開始啟動5G對場外試驗,2018年開始啟動5G網路預商用試驗,2019年開展商用規模化實驗,並在2020年實現5G網路正式規模化商用。將在雄安新區超前規劃和部署5G通信網路
大陸成功建立全球最大5G試驗網2017.3.24
中興通訊憑藉Pre5G通信芯片在全球30國部署了超過40個Pre5G網絡
展訊打造全球首款4G功能機芯片看似奇葩為何被印度青睞2017-04-13科工力量
日前,展訊打造的全球首款4G功能手機芯片被印度首款4G功能手機Lava Connect M1採用。為何在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的時代,展訊依舊要做4G功能手機芯片,而且還能有市場,這其中有什麼奧妙呢?
雖然在中國智能手機已然大行其道,但是在很多經濟並不算太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由於貧富差距較大,以及中下層人民群眾文化程度有限和經濟狀況普遍比較窘迫,功能手機依舊有相當龐大的市場佔有率。
就以手機用戶增長最快的印度來說,根據Pew Research Center 2015年統計數據來看,印度智能手機普及率僅為17%,61%的印度人僅擁有功能手機,還有22%的印度人沒有手機。誠然,這是2015年的數據,2016年的印度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可能會高一些,但在印度功能手機依然有非常大的市場需求。
然而,就在大量印度人民依舊在使用功能手機之時,由於中國通信廠商進入印度市場,在印度承接了不少項目,這些基站建設大幅改善了印度的通信基建情況,使得在2016年,已經有6家運營商(佔印度運營商總數的一半)開通了4G LTE網絡服務。特別是印度首富Mukesh Ambani創建的營運商Reliance JIO,還提供了4G VoLTE服務,也就是可以用4G網絡提供語音服務。
對於一些新興運營商來說,沒有老運營商過去龐雜的2G、3G網絡負擔,在此情況下,就必然需要一種能夠使用4G網絡,但又有著功能機的價格和性能的通信終端產品。
同時,大多數印度人民收入有限,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印度官方宣稱文盲率在20%左右,不過印度非文盲的標準很低)。對於文化程度不高且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人民群眾來說,價格較高且容易摔壞的智能手機確實不太合適,而價格低廉、經久耐用、經摔耐碰的功能手機更加符合這些群體的實際需求。
圖博館
而新選擇背後的背景,是歷經千元機大戰洗禮後,上游零部件漲價以及對盈利的需求推動了國產手機廠商向中高端轉型。
國產手機芯片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聯發科在中低端市場面臨著高通和國產芯片廠商的兩頭夾擊。
在聯發科與高通的兩大陣營外,還有紫光旗下的展訊、華為旗下的海思等諸多國產芯片廠商在搶占份額。其中,展訊靠兇猛的“價格戰”壟斷了整個功能機和超低端機的芯片市場。此外小米也在研發自己的松果芯片。
遭遇兩頭夾擊的聯發科不甘被局限在中低端領域。它曾經想藉HelioX20、X25等芯片衝擊高端市場。但樂視、360等國產手機廠商大都將之用在了千元機上。而聯發科寄予厚望的Helio則遭到了良率問題的困擾。
聯發科的X30芯片採用的台積電最新的10nm(納米)工藝,但它的量產並不順利,遭遇良率低下的問題。
成熟的行業和激烈的競爭讓聯發科承受了毛利率下滑的巨大壓力。
2017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當期累計營收為560.83億元新台幣,同比微增0.32%。但其當期毛利率為34.5%。比2016年35.6%的毛利率有所下滑。而在2014年,聯發科的毛利率為48.7%。
趙子明認為聯發科轉型高端失敗源於自己的技術落後。他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高通曾經在驍龍810系列芯片上的戰略失誤,給了其他廠家機會。聯發科就是通過這個機會在中低端鋪貨,從而提高了自己的市場份額。“但高通去年從820開始採用自己的架構,和聯發科的高端芯片X20對比,性能領先了一個時代。”他說。
他同時認為能解開聯發科困境的還是技術。“SOC(芯片級系統)市場表現比較好的是高通、海思都是自研的,採用自主架構。芯片性能都會高於聯發科。想攻占高端市場,還是要在研發上下功夫。”他說。
聯發科也在做出改變。今年3月22日,聯發科宣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前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將擔任公司共同執行長和集團副總裁職位。其此前曾擔任過台積電公司總經理暨總執行長,以及中華電信董事長暨執行長等職位。外界認為蔡力行在芯片領域的經驗將有助於聯發科扭轉目前的局面。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有著著名的“一代拳王”理論,聯發科的新一記重拳將如何揮出呢?希望不用等到5G到來的時候。
圖博館
“價格戰”下市場被蠶食
聯發科在4月10日舉行的法人說明會上稱,由於受到首季工作天數較少及新興市場需求放緩影響,預估第一季度手機加上平板芯片出貨量約1.05億-1.15億套,較上一季的1.35億-1.45億套有所下滑。
這與聯發科在2016年的火熱顯然冰火兩重天。聯發科共同營運長朱尚祖在2月23日對外曾表示,大陸內需及外銷智能手機市場的需求自2016年農曆年後一路爆發上沖,聯發科一路苦追訂單缺口。2016年出貨近5億片水準。
除了大陸手機廠商的需求不高外,造成聯發科城池失守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高通對中端手機芯片市場的爭奪。這個全球第一大芯片廠商此前不僅推出了意在搶奪中低端市場份額的驍龍600系列芯片,還學聯發科打起了“價格戰”。
高性價比曾是聯發科的標籤。聯發科最早採用提供芯片加設計方案的方法降低了芯片設計門檻,但現在這種模式成了行業的通用做法。
此前,高通在中端配置的手機芯片上性能比較一般,價格還比較貴。但高通現在在價格方面做出調整,相比上一代芯片調低了價格。
此外,高通的高端芯片也出現了“價格戰”的跡象。有消息稱,高通的驍龍835芯片將在即將發布的小米6上首發,這也是高通目前性能最強的芯片。而高通給小米的價格是30美元一片,相當於最高打了六折。
鐵桿盟友轉投高通
在手機銷量上狂飚突進的本土手機廠商OPPO和vivo曾與聯發科大量合作。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聯發科的MT7675X中端芯片被這兩家企業大量採用,而現在它們則轉向了高通驍龍625等芯片,“主要是中端配置的機型上,影響比較大。”
OPPO和vivo的選擇對聯發科芯片出貨量影響巨大。在IDC公佈的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名單中,這兩家企業分別佔據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位置。
而更讓聯發科有危機感的是,國產手機廠商魅族也被高通拿下。魅族幾乎全線產品都採用的是聯發科的芯片,可以稱得上是高通在中國市場遭遇的最大一枚“釘子”。高通CEO莫倫科夫曾在去年9月發布財報時表示,在中國十大智能手機製造商當中,高通已同9家簽訂了授權協議。唯一沒有籤的就是魅族。
但被業界稱為“萬年聯發科”的魅族也在2016年末與高通簽署專利授權協議。有消息稱,最快或許將在2017年底看到搭載高通芯片的魅族手機。“拔下魅族是為了要市場,自然而然就要向這個市場擴張,這是戰略高度的問題。”孫燕飚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圖博館
受國產手機擠壓中國iOS市場份額跌至3年來最低
新浪手機訊2017.4.14上午消息,來自消費調研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發布了最新移動操作系統份額數據,蘋果iOS系統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下降明顯,已經降至2014年7月以來的最低數字。
這份數據雖然是操作系統市場份額,但因為手機產品佔了其中絕大多數,所以基本能反應出這一年來的手機的份額變化。它顯示了中國、美國、德國、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多國的移動操作系統份額,Android與iOS已經瓜分了移動操作系統(或者說是手機)的世界,Windows雖然還有份額但已經微乎其微,其他系統幾乎已經消失。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市場,相比世界其他國家,這裡在過去一年經歷了一次巨大的變革,從數據上反應出來的則是,Android系統增長了9.3%,從77.1%到86.4%;iOS系統的份額下滑了8.9%,從22.1%降至13.2%,
iPhone 7和iPhone 7 Plus依然售賣最好的產品,但在國內,oppo和vivo等國內廠商正在快速賣出更多便宜的手機,它們更容易被用戶所接受,這也是導致兩大系統在中國市場份額劇烈變化的原因。
另外,在高端手機市場,中國的華為公司從Mate7手機開始不斷營造商務高端形象,與蘋果競爭上層用戶。
而在蘋果公司的大本營美國,顯然情況要好一些,Android系統份額跌了3%,iOS則增長了3.7%,iPhone 7和7 Plus還是美國最暢銷的智能手機;另外在英國,iOS的市場份額增幅最大,同比增長了4.5%;在其他歐洲國家,iOS的市場份額也有所增長。
在2014年蘋果公司發布iPhone 6與6 Plus之後,它滿足了人們對大屏幕iPhone的期待,iOS在中國的份額大幅增長,現在,似乎國內用戶正期待一款與之相同的重磅產品。
高通拿下國產手機“釘子戶” 聯發科陷市場份額危機2017.4.15華夏時報
全球第二大芯片廠商聯發科曾靠低價拼搶獲得市場,但現在它的領地正在被對手以同樣的辦法蠶食。
4月10日,有消息稱,高通今年一季度在國產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份額突破30%,而聯發科的市場份額則跌破四成。這個行業格局也被《華夏時報》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可。
在高通與國產芯片廠商的兩頭夾擊下,份額被吞的聯發科還承受著毛利率一直下滑的壓力。而它的“重拳”將在何時揮出?
圖博館
首先,由於政治原因,中國還是可以從西方通過商業併購獲得一些相對落後的技術,雖然單純引進技術很容易形成“引進一代、落後一代”,但如果國內有實力強勁的技術團隊,從中藉鑒國外技術,從而提升自身技術水平,這還是有希望的。相比之下,俄羅斯在這方面基本不具備可能性。
其次,俄經濟狀況並不樂觀,特別是烏克蘭危機之後,俄先後在克里米亞和敘利亞出手,加上美國聯合沙特打壓油價,俄羅斯政府不可能像中國政府那樣耗費巨資投資半導體產業。
再次,中國半導體產業從原材料、設備製造、芯片設計、芯片製造、封裝測試整個產業鍊是完整的,即便局部不如西方,也可以就不足方面集中人力財力發展,補足自己的短板。而俄在蘇聯解體後,產業鏈破碎,很多方面要從零開始起步,如此追趕談何容易。
最後,中國有最龐大的電子消費市場,而且中國還有全球最龐大的受政府控制市場。正如幼稚工業保護論,在本國自主技術發展初期,必須有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予以保護,在發展壯大之後才能與美國巨頭競爭。而中國的黨政軍、國企、事業單位等體制內單位有幾千萬台PC,以及海量的服務器等各種電子設備。根據相關計劃,到2020年黨政系統2700萬台計算機和60萬台服務器將全部換血。而這種規模的黨政市場是俄所不具備的。
回應
說的好像龍芯不是MIPS核心,沒找台積電代工、性能不有限一樣。真是含沙射影、指桑罵槐。
龍芯只是用了mips指令格式,設計實現是自己的,俄國是買的IP核,建議您先搞懂兩者的區別。
前蘇聯在電子方面就是垃圾,由於遭到封鎖,比現在還要垃圾(對照當時的平均水平)你看過蘇聯電視嗎?我看過,提著命看,隨時爆炸。而且電視後面的電子管還是什麼的,超長.再補充幾個家電的產量數據
電視機產量:1952年,蘇聯4萬台,美國575萬台,美國是蘇聯的144倍;1980年,蘇聯753萬台,美國1032萬台,美國是蘇聯的1.4倍。
洗衣機產量:1958年,蘇聯46萬台,美國377萬台,美國是蘇聯的8.2倍;1985年,蘇聯507萬台,美國546萬台,美國是蘇聯的1.1倍。
電冰箱產量:1958年,蘇聯36萬台,美國312萬台,美國是蘇聯的8.7倍;1985年,蘇聯586萬台,美國642萬台,美國是蘇聯的1.1倍。
以上數據來源於《世界工業統計彙編1988》
1985年的話,歐美家電市場佔大頭的是日本吧,而且生產量不等於銷量,得把從日本進口過來的加上。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4_11_402998.shtml
圖博館
到80年代,蘇聯的半導體工業進一步成長,進入了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微型機年產量突破60萬台,有5家大型工廠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機,這些微型機被用於180多種工業設備和生活用品上。
特別是在超高速集成電路和集成電路抗衝擊方面,蘇聯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在其他方面,即便相對於美國,局部的差距最多不過5年。必須指出的是,蘇聯建立起了從原材料、設備、設計、製造等一整套完整的半導體工業體系,而且這整套工業體係是完整而獨立的,當時僅有美蘇具備這種實力。
俄羅斯無法效法中國發展產業
導致當今俄電子工業一蹶不振的原因並非是蘇聯體制問題。恰恰是蘇聯的舉國體制、高效的理工科教育和龐大人才儲備使蘇聯在半導體工業上得以快速發展。而蘇聯解體才是俄羅斯電子工業衰退的罪魁禍首。
在蘇聯的經濟佈局之初,斯大林為了加強各個加盟國的聯繫,就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把產業佈局按照上下游關係分配到各個加盟國。根據產業佈局,烏克蘭是蘇聯的電子信息工業基地,白俄羅斯是蘇聯的半導體工業和微電子工業基地,即便是波羅的海三國,蘇聯也曾經佈局半導體工廠。
而隨著蘇聯解體,直接導致蘇聯時代的完整的工業體系破碎化。加上俄羅斯寡頭和西方國家用非戰爭的方式洗劫了蘇聯人民的財產,導致原蘇聯各加盟國軍工領域許多專家、教授失業,大量一流的工程師陷入赤貧。
恰逢此時,美國、西歐和日本、韓國、中國不遺餘力的從蘇聯挖掘人才。
不過,在人才搶奪中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美國。美國從蘇聯挖走了不少出色的架構師,比如彼得希洛科夫,他是超標量之父,在英特爾期間提出了simd的概念,參與p3的核顯設計和英特爾3d工藝的預設。
正是因為蘇聯解體之後造成的經濟困難和人才斷檔,導致如今俄羅斯半導體工業實力有限。即便和昔日的小兄弟中國相比,差距都非常明顯。
就以軍用電子設備來說,中國在軍用電子元件上的自主化程度要比俄高得多,以某型預警機為例,其CPU、DSP、T/R組件等關鍵電子元件全部國產化;某坦克火控系統和很多導彈的關鍵電子元件也實現國產化;北斗導航衛星國產化率達到98%,“神舟”、“天宮”里大多都是國產電子元件。可以說,中國在武器裝備電子元件自主化方面已經遠遠超越昔日的老大哥了。
雖然目前俄羅斯也開始致力於發展半導體產業,但前景非常不樂觀。
圖博館
雖然當今俄羅斯電子工業衰退的很厲害,但蘇聯時期家底還是比較厚實的。中國建國初期計算機技術從無到有,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蘇聯的技術,103計算機是根據蘇聯提供的M-3設計圖紙進行局部修改後研發的,運算速度達每秒3000次,該計算機共生產36台。104計算機根據蘇聯БЭСМ-II計算機為模板研發,每秒運行1萬次,共生產7台,在原子彈的研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一些觀點認為,是蘇聯的體制問題影響電子工業的發展,比如搞三進制和電子管小型化等等。
(採用超小型電子管的耐火箱)
但其實,這種解讀是片面的。蘇聯在50、60年代確實做過三進制計算機,只不過後續工作沒能得到上級的支持,導致三進制計算機研項目擱淺。
事實上,三進制計算機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美國也研究過三進制計算機。如果把蘇聯研發三進制計算機歸結為體制問題,那麼美國也研究三進制計算機,這是不是也意味著美國的體制也有問題?
(真空管電子管)
同樣的,關於電子管小型化蘇聯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真空電子管雖然具有壽命短、容易碎裂、容易燒壞、體積比晶體管大的缺點,但優點在於工作穩定,而且抗干擾能力非常強悍,非常適合在軍用設備中使用。
特別是在冷戰中核大戰的陰影下(在核大戰環境下,存在大量的電磁脈衝,電子管基本不受干擾,而晶體管就呵呵了),蘇聯在軍用電子設備上選擇電子管也就合情合理了。
而且,蘇聯在發展電子管小型化的同時,並沒有放棄晶體管的研發。在1948年,蘇聯科學家亞歷山大•克拉斯洛夫與莫斯科化工學院蘇珊娜•馬多婭發表了蘇聯第一篇關於晶體管的文章。後來亞歷山大•克拉斯洛夫因在半導體晶體管研製方面的傑出貢獻榮獲列寧勳章。
1950年,蘇聯多家單位分別完成了類似的晶體管樣品研製。
(蘇聯第一個矽晶體管П104 )
1953年,時任國防部副部長的蘇聯科學院院士А.И伯格起草了一封上書蘇共中央委員會的信,建議開展對晶體管的開發工作。到1957年,已經有晶體管收音機進入蘇聯百姓家庭之中。
P-353“質子”電台,採用了超小型電子管,裝備蘇軍傘兵和克格勃特種部隊
不過,由於核大戰的陰影,60-70年代,超小型電子管和晶體管並存是蘇軍裝備的一個特點,比如蘇軍裝備的無線電台基本上都是超小型電子管和晶體管並存,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點。
圖博館
從蘇聯時代曾經的輝煌(?),到如今的電子工業整體衰退。即便俄羅斯目前積極發展本國處理器以及半導體產業。但在如今的國際格局下,中國半導體產業茁壯成長,俄羅斯半導體產業走向沒落已經是定局。
貝加爾-T1性能有限且受制於人
貝加爾-T1其實是集成了兩個MIPS P5600 CPU核的SoC,由台積電代工。本質上,和國內ARM陣營IC設計公司購買ARM的IP授權集成SoC類似,真正由貝加爾電子完成的工作只有一系列的集成工作,由於設計CPU的過程中80%的功夫都花在研發CPU核上,這種從MIPS購買IP授權集成SoC做出來的芯片,其俄羅斯血統就非常有限了,而且還不能保障從MIPS購買的P5600 CPU核絕對沒有後門。
在性能上,貝加爾-T1也非常有限,其主頻只有1.2G,而且P5600也是性能比較一般的CPU核,是Imagination收購了MIPS之後,在2013年發布的一款產品,根據有限的信息判斷, P5600與ARM Cortex A15、龍芯GS232e大致處於同一水平,是一款嵌入式產品。
而從用途上,其實也能看出來貝加爾-T1芯片性能有限——主要用於路由器、IP電話、數據存儲、工業自動化、車載系統等方面。因此,貝加爾-T1顯然達不到桌面CPU的性能,即便是T-Platforms推出的搭載貝加爾-T1芯片的Tavolga Terminal TB-T22BT,其實也是一台瘦客戶端。
對於貝加爾-T1這款芯片,俄官方顯然是比較重視的,否則也無法獲得《2008-2015年電子元器件和廣播電子發展規劃》聯邦專項規劃的支持。但就意義而言,更多的在於解決有無問題,哪怕這款芯片是買IP做集成的產物。
俄軍用電子元件大量依靠進口
俄民用電子產品大量進口早已不是新聞,即便是軍用電子元件,俄也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比如俄羅斯最新服役的蘇35戰機上就有3000種外國組件,當中就有很多進口電子元件。再比如T-90等不少坦克的火控系統中就曾經集成法國的熱成像儀,而且原裝的俄國產熱成像儀連印度都嫌棄,印度在引進T-90的過程中,換裝了法國泰利斯公司的凱瑟琳熱成像儀。
(法國泰利斯公司的凱瑟琳熱成像儀)
在電子元件和模塊方面俄船廠對外國元件的依存度大約為70%。在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事件之後,西方制裁促使俄無法從美國採購電子零部件。
俄官媒引述俄羅斯宇航局消息來源的話說:俄宇航局目前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ASIC)合作,中方下屬的一些研究所已向俄方面提供了幾十種電子零部件樣品,這些配件或是能全部,或是經過少許改動後可替代美國進口貨。
772所研製的抗輻照芯片出口俄羅斯
圖博館
對3平方米雷達反射截面積(RCS)的目標言,上視迎擊與追擊搜索距離分別為130公里與50公里,下視距離分別為120公里與40公里。這類目標通常為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攻擊機或者小中型轟炸機。但是與中國為殲-10、梟龍研製的新型雷達相比,Zhuo-M雷達性能並不出色,而且俄方面在宣傳上一貫性的誇大自身武器系統參數,真實性令人懷疑。
因為Zhuo-M的性能有明顯突破,給米格-29帶來了真正的對地打擊能力,在此之前米格-29和蘇-27很難有效捕捉和鎖定地面雜波中的目標:它有不同分辨率的地形繪製能力,可同時跟踪4個目標,能對海面目標實施探測。可以區分和跟踪移動的地面與海面目標,能夠提供超低空地形迴避飛行控制能力,能進行600公里距離的氣象探測。應當說,中國在這一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走了不少彎路。飛豹攻擊機在服役後十幾年裡根本不具備捕捉地面小目標的雷達探測能力,因此空軍一直沒有像海軍那樣裝備飛豹。直到配備真正出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的飛豹A出現,空軍才首次裝備了飛豹攻擊機。
按照俄最初的計劃,甲蟲ME雷達可以用於米格-29SMT等,甲蟲MFE用於米格-29SMT-2、米格-29K等。
與俄相比,巴也在裝備中國KLJ-7雷達之後,於2017年初決定將KLJ-7A相控陣雷達和意大利雷達,列為梟龍Block3改進型的雷達選項,進度未必慢於俄。當然巴在選定梟龍配備的中國雷達後,也沒有考慮使用俄雷達。KLJ-7A雷達是一種有源相控陣雷達,這又甩開了領先俄無源相控陣雷達的距離。(作者署名:空軍世界)
回應
看評論就是一群不懂電子工業的人在那自我意淫淫,中國的電子工業很強?人家毛子做數控機床的時候你們這些人還在娘胎裡,能在八十年代做數控機床世界前三的國家你說電子工業很差?以為成天做殼殼做組裝做電路板就叫電子工業很強?
餵!你的磚搬完了嗎?你也不抬頭看看都啥年代了,你還活在八十年代看老黃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4-11/doc-ifyeceza2051357.shtml
戰鬥民族無法實現軍用電子元件國產化給中國什麼教訓2017-04-11科工力量
日前,俄羅斯貝加爾電子公司正式啟動了貝加爾-T1芯片大批量產,產量規模為10萬片。俄軟件協會專家對貝加爾-T1做出了評價,認為該公司在工程樣本發布後一年時間裡就實現了貝加爾-T1芯片的量產,並且芯片性能絲毫不遜於外國類似產品。俄目前電子元器件進口依賴程度已高達99%,包括關鍵領域的應用,微處理器的首批量產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件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事。
圖博館
俄戰鬥機雷達真的先進嗎在中國慘敗只有一個原因2017.4.11新浪軍事
“甲蟲”M改進型雷達,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軍工研製的一種先進戰鬥機雷達。
而且,它的特殊改型參與了中國殲-10與JF-17“梟龍”戰鬥機的選型競爭,但卻被中方直接拒絕。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一改進型雷達,是俄為米格-29中期改進中規劃使用的先進雷達。它實際包含了兩個主要型號:甲蟲ME機械掃描雷達,以及甲蟲MFE相控陣雷達。後者又稱作RP-35,裝備FAR-700相控陣天線。
甲蟲M還有一種稱為Zhemchoug的奇特改型,這是為中國殲-10與FC-1/JF-17研製的,以爭取外銷合同,換取當時俄極其匱乏的外匯。這一改型雷達,配備中國模式的敵我識別(IFF)天線,天線口徑根據殲-10等具體情況進行了縮小。該雷達最大探測距離縮短為80公里,最大鎖定距離60公里,可以跟踪20個目標,同時攻擊4個目標。重180公斤。
但是,同一時期中國戰鬥機火控雷達獲得了巨大的突破,包括了隨FC-1出口的KLJ-7火控雷達等等,都有著接近世界頂尖水平的技術參數。這令俄將己方雷達出口到中國或者巴基斯坦的工作變得非常困難。最終這一計劃不了了之。
平心而論,與米格-29原本配備的N-019雷達相比,甲蟲M不論天線工作體制、作戰模式還是探測距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對於俄自身來說,這些改型雷達仍有相當的實際價值。最初的Zhuk雷達,僅僅增加了模式,卻幾乎沒增加探測距離。裝備甲蟲M的米格-29SMT等中期改型,終於獲得了使用R-27ER/ET等真正的中遠程空空導彈的能力。也就是說,相關雷達首次賦予了米格-29視距外交戰的能力。
上述雷達的典型參數為:重220公斤,體積400立方厘米,天線口徑624毫米。天線增益34.5dB,尖峰功率6kW,平均功率1.5kW,故障間隔200小時。如果不做特殊修改,這一雷達並不能裝入殲-10機頭將,更不要說梟龍偏小的雷達艙內。
這一系列雷達有多種對空作戰模式:搜索與測速測距、下視下射、邊追踪邊掃描模式(TWS)等等。可以同時追踪10~20個目標,並同時控制多枚導彈打擊2~4個目標。還有格鬥模式、對付貼地飛行直升機的模式、辨識目標大小(小、中、大)模式、辨識目標種類(噴氣機、螺旋槳飛機、直升機、導彈)模式和判定敵機群內飛機數量的模式。
圖博館
去年底,中微被選為大陸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成立後投資的首家企業,獲得注資8,000萬美元,在預計投入扶植半導體產業的資金中,占有可觀份額,顯示中微為官方策略扶植的重點企業。不僅如此,高通在2004年也投資中微,為高通在大陸投資陸資企業的首例,此破天荒之舉也是中微前景看好的有利背書。
比較台灣的半導體股王漢微科與中微,都經歷成立前十年的虧損階段,1999年漢微科成立時,一度面臨資金緊迫的窘境,矽谷為當時的資金途徑,相形之下,中微的銀彈充足,可說命運大不同。而中微營收也在往1億美元邁進,伴隨著營收的高速增長,公司未來上市計劃也日益清晰。
中微的研發及製造重心在上海,新加坡設立全球業務中心,2007年成立台灣公分司。台灣近年半導體設備投資占全球35%比重,地位舉足輕重,為主要設備商看重。中微的介電質蝕刻機在台灣裝機量已超過200個反應台,TSV矽穿孔蝕刻機也取得突破性發展;而為LED產業研發的「PrismoD-Blue」MOCVD,獲得兩岸6家大廠測試及採用。除了應用於LED照明,功率器件也是重點市場,中國某大業者已與中微密切研發。
https://read01.com/7z8d7a.html
陸力挺 紫光獲6,600億金援2017-03-29經濟日報
大陸紫光集團再添併購銀彈。大陸國家開發銀行(簡稱國開行)及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給紫光集團送來共人民幣1,500億元(新台幣6,685.5億元)投融資支持,將重點投入紫光發展IC相關事業版圖。
成立於2014年的大基金,首期募資就達人民幣1,300多億元,主要用來投資半導體產業,更被視為紫光對外併購的最大資金來源。
大陸「十三五」規畫中,將以IC為核心的新一代資通訊領域取得創新突破列為國家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全面實施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畫,加快人工智慧、IC、第5代行動通訊等技術研發。
紫光在官網表示,在行動通訊晶片領域公司已躋身世界前三名,並相繼在湖北省武漢市、江蘇省南京市等地投資建設先進記憶體和半導體製造基地。
紫光2013年起積極在半導體領域併購,先後收購大陸的展訊與銳迪科。2015年,紫光宣布多項投資台灣半導體封裝測試廠的計畫,包括入股力成科技、矽品精密,但都以失敗告終。
圖博館
一般的光刻工藝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塗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雷射刻蝕等工序。經過一次光刻的晶片可以繼續塗膠、曝光。越複雜的晶片,線路圖的層數越多,也需要更精密的曝光控制過程,現在最先進的晶片有30多層。
目前,全球僅有四家光刻機廠家:荷蘭的ASML、日本的尼康、佳能和中國的上海微電子。其中光刻機業界龍頭老大是荷蘭ASML。其EVU光刻機量產型號已經做到14nm水平,現在Intel、三星的14nm光刻機都是買自ASML。
近日,一台價值1.06億元的ASML曝光機從荷蘭飛抵廈門,不知道這台儀器是廈門哪家廠家購買使用的,不過歐美身體中國禁售高精尖產品也不是什麼秘密了,這次的這台儀器所說是用於生產集成電路12寸晶元的,尚且不知道具體是多少納米的。
其實早在幾年前,上海微電子就製造出90nm光刻機,當時國際主流代工廠的代工水平是65nm,上海微電子還是非常給力的,但因為最核心的光源是進口的,國外為了限制中國光刻機製造業,在核心零部件上限制中國,經常在核心零件上卡我們脖子。在技術上受制於人,導致上海微電子前進的步伐有些放緩。
不過也有消息稱,上海微電子日前通過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樣機研發」驗收,使我國成為少數能研製光刻機雙工件台這一超精密機械與測控技術領域尖端系統的國家之一。同時上海微電子也正在積極研究EUV光刻機,希望能儘快縮短與國際先進光刻技術的距離。
最後,祝願國產光刻機能越做越好,至少讓國產光刻機有聲音,不用處處受制於國外技術。
https://read01.com/5KOAQK.html
大陸半導體設備外銷 中微2014年貢獻75% 2015-05-05
AMEC為大陸技術最領先的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商,主要產品為半導體蝕刻機,4年前朝多角化發展,研發MOCVD設備,進軍LED產業。從2004年8月成立至今,中微「十年磨一劍」,半導體機台如今廣獲國際大廠採用,全球前三大晶圓代工業者的生產線,都可見到中微機台的芳蹤。
大陸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設備勢必走向自主化。在此政策下,居關鍵地位的中微,重要性必然被放大。大陸在半導體產業起步較晚,但中微為唯一具有大量外銷實績的設備商,去年對大陸半導體設備出口的貢獻度高達75%,銷售遍及台灣、日、韓、新加坡及俄羅斯。來自韓國的營收占比達三成最為可觀,而這得自於中微的16奈米先進位程受到韓商的倚重。
圖博館
刻蝕機中國本來就在世界第一陣營,好多年前就解決16nm了,現在難的是光刻機。光刻機的工作原理是用光將電路結構臨時“複製”到矽片上,而刻蝕機是按光刻機刻出的電路結構,刻出溝槽的設備,是在芯片上做減法,與之相應的是做加法(鍍膜)。
說反了。光刻叫photo ,也就是黃光區。蝕刻etch擴散diff薄膜tf
光刻機-維基百科
曝光機(英語:Mask Aligner)是製造微機電、光電、二極體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關鍵設備。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模板與圖樣大小一致的contact aligner,曝光時模板緊貼晶元;以及利用類似投影機原理的stepper,獲得比模板更小的曝光圖樣。
概要
生產集成電路的簡要步驟:利用模版去除晶圓表面的保護膜。將晶圓浸泡在腐化劑中,失去保護膜的部分被腐蝕掉後形成電路。用純水洗淨殘留在晶圓表面的雜質。其中曝光機就是利用紫外線通過模版去除晶圓表面的保護膜的設備。
一片晶圓可以製作數十個集成電路,根據模版光刻機分為兩種:
模版和晶圓大小一樣,模版不動。
模版和集成電路大小一樣,模版隨光刻機聚焦部分移動。
其中模版隨曝光機移動的方式,模版相對曝光機中心位置不變,始終利用聚焦鏡頭中心部分能得到更高的精度。成為目前的主流。
主要廠商
曝光機是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核心設備,製造和維護需要高度的光學和電子工業基礎,世界上只有少數廠家掌握。因此曝光機價格昂貴,通常在 3 千萬至 5 億美元。
ASML
尼康
佳能
歐泰克
上海微電子裝備
SUSS
ABM, Inc.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89%E5%88%BB%E6%9C%BA
曝ASML十億的光刻機入廈 中國自主光刻機出路何在? 2016-12-01
光刻機工作原理。通過一系列的光源能量、形狀控制手段,將光束透射過畫著線路圖的掩模,經物鏡補償各種光學誤差,將線路圖成比例縮小後映射到矽片上,不同光刻機的成像比例不同,然後使用化學方法顯影,得到刻在矽片上的電路圖(即晶片)。
圖博館
超級好消息!中微中芯5nm工藝光刻機實現技術突破,全力反超英特爾,三星,台積電
回應
央視報導,今年年底投產推出市場!哈哈??厲害了我的盛世中國,之前說中芯敗家子,還停留在28nm落後台積電的台灣綠蛙可以吃屎了
這種新聞也信?
台蛆不會看鏈接視頻嗎?央視曝光的新聞會造假??你還是回鬼島住鐵皮屋吃核食比較適合你
早就預言三年內台灣的電子科技業變成屎。以前這些民用消費電子大陸只是不搞而矣,現在不用留菜給你們吃了。給口飯就行了.
不是說5nm的消費者要幾年後才能用上嗎?
光刻機差了十萬八千里.
假如新聞裡說是光刻機,層主一定會說蝕刻機差了九萬七千里吧!
是蝕刻機如果是光刻機也能達到5納米就更好了
聯發科x30面臨10nm工藝良品率偏低跟國內手機廠商集體轉向高通,無人使用的問題!加上華為海思的全力技術碾壓,小米自主芯片的推出,聯發科看來只能摩洛克,永遠的p10只能在低端打轉,窮台代工島連台積電都被超車!哈哈!呆丸no.1,全世界高科技沒有台灣他造不出來,台獨蛆蟲的以後就只能靠詐騙光耀全世界了
張忠謀不是自信滿滿的說過,大陸半導體與台灣不是追得追不上的問題,而是距離越來越遠的問題,哈哈,剛說沒一年就被打臉了?!
良率是勝負關鍵~中芯的10nm要做也沒問題,100個打掉70個~台積電100打
先有再說!只要把台灣打下去,50%的良率就可以了。
台灣沒這機器吧?
台灣可以買,人家不賣中國,只能自己搞.
這個世界,中國祇要開始做了,基本就是快速赶超,然後大量生產壓低成本,以白菜價佔據百分之30以上的市場,然後這項高科技走下神壇
http://bbs.tianya.cn/post-333-1122938-1.shtml
2017.03.11 中国财经报道 感受中国制造:中国“芯”力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nGzCS_mAw
2017-03-11日CCTV2財經頻道節目報導,中微AMEC今年底將量產目前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等離子刻蝕機。
回應
節目第四十分鐘左右說中微AMEC今年底將量產目前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等離子刻蝕機,後面還說到AMEC一種生產LED芯片的精密機械已經佔世界的一半以上了
第一個故事女主說裝晶圓研磨液的桶都要進口,現在只是萬里長征一小步。中間靶材製造中美日三分天下,最後蝕刻機年底要上10nm,五年內實現5nm。
圖博館
人民日報:中國機器人如何贏得更多3美分2017-03-27人民日報
日前,餘姚一家製筆廠研發了兩條智能生產線,讓外商很滿意,並同意該企業老闆每支筆漲價3美分的要求。
這3美分,是中國企業家主動作為贏得的品質溢價,更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底氣的寫照。據余姚當地干部介紹,機器換人已經成為最受當地企業家歡迎的產業政策,今年將投入30億元繼續推進。一方面用工成本逐步推高,一台打磨機器人價格不到30萬元,卻可替代6名熟練工。用機器人一年可以省42萬,一年就能回本。另一方面,產品精度還上去了,何況,還有那3美分的溢價。無論立足眼前的成本—收益分析,還是面對新一輪產業革命的競爭,製造業的智能化已經成為趨勢。
回應
農民工的路越來越窄了
只能說只會搬磚的農民工的路是越來越窄了
看你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還有多少工作機會!
修機器人,造機器人,為機器配置軟件硬件, 維護機器人的工作機會大把大把得出現。
機器人淘汰的,都是重複的、枯燥的、不利於人的解放和發展的工作崗位。
不要陷入失業的恐慌,而是要看到人的解放。這需要政府和社會承擔起責任,解決機器人帶來的衝擊。
可以用社會保障,扶貧,再就業培訓,等一些福利措施進行利益再分配。但工業機械化是解放生產力的一個不可少的進程。不可能因為保持人的生產力,而放棄機械生產。不然“共產主義”就真只是一個夢了!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3_27_400772.shtml
陸製造復甦 工業利潤大增
大陸國家統計局2017-03-27發布數據,今年1至2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人民幣1.01兆元(約新台幣4.55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5%,創近六年來最大成長幅度,顯示大陸製造業加速復甦。
圖博館
國產操作系統大爆發:完美配中國芯!2017-03-28 快科技
近日,中標麒麟發布了基於龍芯3A2000/3A3000處理器的桌面操作系統V7.0,運行流暢,不但速度更快、有全新UI設計,兼容性也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升級到了64位架構,運行效率獲得極大提升。
系統提供了豐富的應用軟件,辦公、娛樂兩不誤。全新軟件中心也即將上線,後續會添加更加豐富的功能軟件。
目前,搭載龍芯3A3000處理器的最新龍芯筆記本已經可以完美運行中標麒麟V7.0版本,兼容眾多打印機、掃描儀、投影儀和攝像頭等外部設備,在性能、兼容性、易用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國芯和國產操作系統的強強聯合,形成的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產品技術優勢,為的是國家信息產業更加安全可靠的明天。
江蘇將建成我國建設世界最大真空互聯科研裝置
據科技日報2017.3.28報導,世界首個集材料生長、器件製備、測試分析為一體的納米領域大科學裝置——納米真空互聯綜合實驗站正在我國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建設。這個實驗站相當於在太空建設了一個全真空的納米器件研發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真空互聯科研裝置。其總體方案是:用總長近500米的超高真空管道,將上百台用於材料生長、器件製備、測試分析的大型儀器設備互聯,實現樣品在不同設備之間傳送時其表面不被氧化、沾污,不被外界大氣環境所破壞。實驗站通過超高空間分辨、時間分辨、能量分辨、質量分辨等的高端能力儀器設備,對物質的“本徵性質”進行研究,從而實現量子材料的設計、製備和表徵,後摩爾時代器件加工和測試分析,同時開展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和新功能的開發和研究,以及形成第三代半導體工藝包。
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依託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聯合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團隊、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團隊建設的。一期建設由中科院、江蘇省、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共建,預計2018年建成,建設經費3.2億元。一期建成後將連接30多台設備,形成100米的真空管道。整個實驗站的總預算是15億元。
回應
這是準備在太空生產芯片?
建這個比建對撞機實用的多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3_28_400864.shtml
圖博館
樂金OLED技術轉售中國 韓業者擔心2017.03.26中時
韓國電子大廠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因為決定將生產OLED面板的關健設備賣給中國廠商天馬微電子,而該設備與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用在目前產在線的設備相同,所以引發韓國業界議論。業界擔心中國廠商取得設備,則將會縮短與韓國在OLED面板生產技術上的差距。
消息指出,樂金電子將出售的OLED薄膜封裝機,是用在紅綠藍(RGB)三色蒸鍍之後的封裝作業上,用以隔絕OLED受氧氣、水分滲透影響。封裝機採噴墨印刷方式,讓有機物層可在短時間內與無機物層交互堆棧,進而成保護薄膜。樂金電子這次賣給大陸天馬微電子的設備,與旗下OLED生產廠商LGD當前所使用的最新製程的設備相同。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有機物蒸鍍製程與形成保護膜的封裝技術,是OLED面板生產過程中的兩大關鍵。而LGD是三星顯示器之外,全球目前唯一擁有可量產中小尺寸OLED產線的業者。至於,深圳天馬微電子購得樂金電子的薄膜封裝機後,若搭配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PECVD)設備使用,幾乎將解決一半OLED製程問題,進一步縮短與LGD在生產OLED面板上的差距。
年後百名工程師 跳槽中國內幕2017-03-24
一位曾向紫光求職的台灣工程師透露,中國廠商競相爭挖台灣記憶體工程師, 薪水「高個兩倍沒有問題,三倍可以再談談」。
2016.12.12,美光高調宣布併購華亞科,成為台灣投資金額最高的外商;農曆年後,卻有上百位華亞科工程師集體跳槽中國紫光集團所屬的長江存儲,和安徽省的合肥長鑫。此時此刻,台灣成了中國半導體業競相挖角的人才庫。
然而,美光接手華亞科之後,反挖角的警戒也已達風聲鶴唳的高點。農曆年後,美光桃園廠區傳出,有離職的華亞科前員工「帶槍投靠」,攜帶資料去中國的某記憶體公司,回台灣後立即遭到調查局搜索的傳聞。業界並傳出,調查局曾進入美光廠區,調查是否有關鍵技術外洩。
記者向美光求證,美光科技企業營銷全球公關總監馬克斯(Marc Musgrove)坦言,「我們知道台灣的執法機構正在調查華亞科的資料可能遭到盜用,美光科技正與當局合作,但目前不能提供正在調查的任何訊息。」
…………
圖博館
在物價上漲的同時,台灣人民工資卻沒能與物價同步增長——台灣島內1-10月居民月平均薪資為4.94萬新台幣,較上年同期增加0.26%,為歷年同期最高;然而,扣除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的因素,實質薪資則減少1.03%。
在台灣經濟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物價上漲又使台灣人民購買力下降,生活水平和質量降低,而這又反過來製約了台灣地區內需消費能力,使台灣的經濟高度依賴出口。目前,台灣經濟已經呈現出低增長、低工資、低利率的特徵。
在馬英九執政時期,由於開放與鼓勵大陸民眾赴台旅遊,在2015年突破千萬人次。
然而,隨著蔡英文執政後,兩岸關係漸冷,加上又發生了大陸游客重大傷亡事故,2016年1-10月,308.8萬人,年下降11.7%。陸客比重從2015年的40%下降為25%左右。對台灣旅遊交通運輸、餐飲、酒店與醫療等相關行業產生很大衝擊——自去年5月以來,已有20多家遊覽車公司倒閉,旅館住房率顯著下降。此外,台灣醫療美容業至少損失2.5億元。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就消費而言,中國台灣地區人口總計只有2000萬,內需市場原本就有限,加上工資增長趕不上物價增長,導致中國台灣地區內需消費疲軟。
就投資而言,2016年1-10月,外商對台投資項目為2838件,年衰退8.9%,投資金額達到102.9億美元,年增長178.9%。不過,投資金額的大幅增長,並非台灣經濟投資環境好轉的原因,而是源自幾起大型企業併購案的資本交易所致。2011年以來,台灣民間投資年平均增長率只有2%左右,在2016年上半年民間固定投資僅增長0.79%。相比之下,同期超額儲蓄率則為14.89%,為1988年以來的最高。
台灣1-9月經濟低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出口持續衰退,而台灣經濟指標能“保1”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出口指標好轉——在10月的出口金額達267.5億美元,增長9.4%,創26個月的新高。在11月的出口金額達243.4億美元,增長了12.1%,創下46個月以來最大增幅。
相關新聞資料
晶圓代工去年成長11%,台積電穩居龍頭
全球12 吋晶圓產能,台積電輸給三星
12吋矽晶圓漲20% 供不應求矽晶圓股漲價有理
晶圓代工超猛聯電、世界先進去年營收改寫新高
聯電老三地位不保?陸媒:中芯恐取代成晶圓代工3哥
芯片廠商聯發科為何節節敗退 曾是中國手機市場翹楚
晶圓代工激戰 陸需求年增逾2成 4年內將建26座
紫光續擴張!趙偉國喊今年再砸460 億美元,成都、南京建晶圓廠
如何阻止大陸半導體市場增速將成全球最快?台當局:沒辦法
圖博館
鐵流:台積電要去美國建廠為什麼把台灣急壞了2017-03-22 1
日前,中國台灣媒體傳出全球芯片代工巨頭台積電可能會到美國建廠,將於2022年在美國的工廠實現3nm芯片量產,並在半導體製造佈局上形成美國頂尖、台灣次之、大陸最後的格局。而且整個項目的總投資超過1100億人民幣。消息傳出後,不僅中國台灣網民炸開了鍋,台灣政界也坐不住了,紛紛挽留台積電。
台灣“科技部長”陳良基主動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打電話,雙方交談了10分鐘之久。台灣中央“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也表示,未來“行政院”還是希望台積電能在台灣繼續深耕下去。從政界到民間,之所以對台積電出走到美國投資1100億資金建設工廠如此敏感,是因為在台灣如今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台積電已然成為“台灣之光”。
近年來,台灣經濟持續不景氣,不論是宣傳台灣經濟“馬上好”的馬英九,還是宣傳“點亮台灣”的蔡英文,執政黨從藍營變成綠營並不能使台灣經濟實現騰飛。即便2016年的個別季度實現了經濟增長,但並沒能兌現蔡英文競選時許下的承諾。而且考慮到物價漲的比工資快的因素,台灣民眾的實際生活水平反而略有下降。
根據台灣當局“主計處”2016年1月29日公佈的統計數據,2015年第4季台灣經濟負增長0.28%,出口與民間消費都低於預期,連續兩季負增長,台灣經濟確定陷入衰退。加上第3、4季度台灣經濟都出現衰退,因此經濟增長率較原先預測數減少0.77個百分點,全年經濟增長率連帶下修至0.85%,為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最差,也是近6年來最低。
在2016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台灣經濟持續低迷,以至於台灣當局“主計處”在2016年2月和5月兩次下調經濟增長率力求“保1”,而民間機構則更為悲觀,普遍將經濟增長量下調至1%以下。在第三季度,由於全球半導體市場逐漸火熱,智能通信終端更新換代等因素,使台灣出口不斷增加,經濟也隨之好轉,隨著10月和11月的出口大幅增長,經濟數據隨之好轉。根據中國台灣當局“主計處”在去年11月公佈的數據,2016年全年經濟增長率為1.24%,但相對於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依然遜色太多。
更糟糕的是,在經濟增長遲緩的情況下,2016年台灣物價普遍上漲,根據台灣當局統計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台灣2016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1.4%,創下近四年來最大漲幅,其中食品價格漲幅更是創下近八年來新高。特別是蔬菜和水果,在2016年兩者價格分別上漲了22.45%和18.81%,都創下近11年來新高。
圖博館
回應
也許很快美國科學界就會感受到我國在80年代科學之春的感覺了。畢竟科技投入從占GDP的2.42%暴跌到0.8%,這樣的經歷著實不多見。
科學界支持民主黨,當年反對川普反的很強烈的嘛,求仁得仁
窮兵黷武是什麼意思,看看特朗普就明白了,呵呵!
川特派員幹得漂亮
特朗普這是勒緊褲腰帶擴軍啊,遲早被拖垮。上次這麼做的,有納粹德國、裡根時代美國和勃涅日洛夫時代的蘇聯。最後,德國發起了二戰,蘇聯解體,要不是拖垮了蘇聯美國也要垮台。特朗普最後會怎麼做?我只能說,放下幻想,時刻準備鬥爭。
舊手機回收率不足2% 正規渠道難給好價格2017-03-17人民日報
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國和消費國,但舊手機回收率不足2%,很多人家裡都有一堆廢舊手機。電子產品如果散扔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大量手機被閒置也是對其經濟價值的浪費。為什麼會出現廢舊手機“賦閒在家”的局面?未來,政策、市場如何協同發力,企業、公眾怎樣配合,才能讓這些舊手機“動起來”,轉化為更有價值的產品?請看本報記者的調查。
……….
圖博館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近兩年或在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上赶超美國
據俄羅斯衛星網2017.3.19報導,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報告,在過去的一年中,通過國際專利制度(PCT),從中國收到了430168份專利申請,比2015年的申請數量多了44.7%。在這個指標上,中國祇落後於美國(560595份申請)和日本 (450239份申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預測,在最近兩年,中國可能就會在通過國際專利制度申請獲得專利的數量上領先全世界。
2016年,中國的兩家通訊公司——中興集團和華為公司遞交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分居世界前兩位,分別是41023份和36092份。
特朗普首份預算藍圖公佈科學界:陰暗的一天
“美國優先”的預算藍圖終於來了,2017.3.16,美國白宮公佈了美國2018財年(從今年10月1日至明年9月30日)政府預算綱要報告,這份文件大幅增加了軍事預算,並削減環保、科研、文化藝術及國務院等相關行政部門的開支。雖然這份預算案還有待國會批准,但方案一出即引發各界嘩然,備受爭議。
國防增長了523億美元,漲幅9%,達到5740億美元,是自裡根政府時代以來最大的軍費增幅。退伍軍人事務部和國土安全局預算分別增長6%、7%,而國家核安全局的預算也增長11%。
而美墨圍牆工程將立即獲得15億,今後還將再獲得26億。同時,預算提案還將資源集中在打擊網絡犯罪、恐怖主義及非法移民上。
衛生、環保開支很受傷
衛生和公眾服務部,預算將比2017年減少126億,即削減18%。環保預算從約83億降至57億,降幅高達31%,成為削減幅度最大的聯邦機構。《清潔電力計劃》、國際氣候變化項目及氣候變化研究與合作項目等將不再獲得資金支持,其中《清潔電力計劃》由奧巴馬於2015年推出,旨在削減美國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
對外援助機構國際開發署的預算將從本財政年度的509億美元減至下一財政年度的376億。削減聯合國行動的開支,華盛頓“對聯合國維和成本的貢獻將不超過25%”,而目前的比例為28%。除此之外,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預算減少109億,降幅為29%。美國教育局,預算減少92億。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能源部的研究部門也都面臨削減。
圖博館
美媒:中國的上網和智能手機擁有率遙遙領先於印度
美國皮尤調查中心網站2017.3.16文章,中印兩個人口大國一直是競爭關係,且均已崛起為重要經濟體。但在數字化領域,中國擁有明顯優勢。自皮尤調查中心從2013年開始跟踪以來,中國人的上網和使用智能手機的比例就一直至少是印度的3倍。在最近的調查中,71%的中國人表示至少偶爾上網或擁有智能手機。相比之下,印度僅為21%。
印中之間的這種數字差距反映出兩國更廣的經濟發展軌跡。2001年至2011年,中產階層佔中國人口比例從3%躍升至18%,印度僅從1%增至3%。
2015年中國的人均GDP(按購買力平價)是印度的5倍多。還有,中國在科技上領先印度與北京對數字基礎設施的投資有關。
儘管中印的智能手機擁有率都存在城鄉差別,但兩國間的對比仍非常明顯。中國城鄉人口的智能手機擁有率分別為72%和63%,印度是29%和13%——且還存在性別差距。
印中之間還有另一種數字差距:社交媒體使用。每10名中國人中有6人使用社交媒體,而印度僅為14%。誠然,這種差距與中國人的上網率更高有關。近2/3的印度網民使用社交媒體。即便如此,中國人的比例仍然更高,為84%。
浙大28歲美女學霸科研成果:手機電池密度提3倍
2017.3.16,浙江大學官方微信發文稱,該校歸國女博導陸盈盈研究成果能讓手機三四天不用充電。陸帶領她的14人團隊,研究出了能量密度提高了三四倍的金屬鋰電池。不但續航能力大為增強,而且電池的充電速度會是現在的幾倍速度快。在安全性上,也更加有保障,目前正做著規模產業化方面的努力。
陸今年僅28歲,於2010年6月從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2014年6月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在康奈爾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從事能源材料領域博士後研究工作。
2015年2月11日入選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計劃”,在所有41名“85後”,出生於1988年11月30日的陸盈盈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2015年8月全職回浙江大學工作,現為浙江大學特聘研究員。
圖博館
還有很多原材料也被國外壟斷。比如光刻膠,光刻膠由感光樹脂、光引髮劑、添加劑、溶劑等組成,在光刻這個步驟中使用,能夠將掩膜板上的圖形轉移到晶圓表面頂層的光刻膠中。目前,半導體光刻膠市場也基本被JSR、信越化學、 TOK、陶氏化學等國際巨頭壟斷。
在半導體設備方面,ASML佔據了超過70%的高端光刻機市場,而且最新的產品售價高達1億美元,依舊供不應求,訂單已經排到了2018年。在離子注入機上,美國應用材料佔據70%市場份額,在塗膠顯影機方面,東京電子佔據90%的市場份額。就銷售額來看,應用材料(美國)、科林(美國)、ASML(荷蘭)、東京電子、科磊(美國)位列前五,佔半導體設備市場份額的66%。
根據估算,2015年至2020年,國內半導體產業計劃投資650億美元,其中設備投資達500億美元。而這500億美元中,有480億美元要用來從國外進口設備,換言之,就總金額來說,2015年至2020年間95%的半導體設備依賴進口。
十年磨一劍技術比肩國際巨頭
本次最讓人振奮的,就是在中國最薄弱的半導體設備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中微半導體的16nm刻蝕機實現商業化量產並在客戶的生產線上運行,7-10nm刻蝕機設備可以與世界最前沿技術比肩。
……..
回應
為什麼能做出如此大貢獻的都是歸國人才呢?之前有錢學森等等!我們的教育系統是否該重新認識自己的問題呢?
那是發達國家的先發優勢,工業積累的最終意義就是實現了精細加工,這跟教育系統有什麼關係?你腦子有坑麼?
這跟教育系統關係不大吧,先進技術和先進理論都在國外,依靠國內自主怎麼可能研究得出來,肯定要通過歸國人才不斷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才能在國內推陳出新。
怎麼講呢,和錢老那個時代一樣,國內知道有這種設備,但見過這種設備的人少之又少,接觸過、甚至深入到這種設備應用過程的人就更少了。如果國內啥人都有,啥都能做。咱早就成發達國家了。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3_15_398828.shtml
圖博館
相對於中國在光刻機上與ASML的巨大差距,在刻蝕機上國內企業不僅可以滿足本國企業的需求,還能夠進入國際市場上與應用材料、科林等國際巨頭一爭長短。而這背後,是一群科技人才放棄美國優越的待遇選擇回國,並耗費十多年時間持之以恆的付出和努力換來的成績。
半導體設備和原材料是最大短板
半導體產業大體上可以分為IC設計、半導體設備製造、原材料、代工生產、封裝測試幾個部分。其中,封裝測試是目前發展勢頭最好的部分,國內封測廠商的領頭羊長電科技在大基金等國內資本的扶持下收購新加坡星科金朋後,一舉躋身全球封測廠商前5位,並有望在5年內赶超或接近中國台灣的日月光等封測大廠。
雖然封測和境外廠商差距較小,晶圓代工和IC設計就相對來說弱一些。就晶圓代工而言,國內有中芯國際和華力微等一批代工企業,而且發展勢頭也非常好,中芯國際也是全球前5的代工廠商,但在市場份額上,中芯國際只有台積電的十分之一左右,在技術上也有2代的差距,與台積電、Intel的差距非常明顯。
在IC設計上,論商業化而言,海思和展訊的銷售額位列Fabless廠商前10位,但能夠取得這個成績很大程度得益於ARM的技術授權。就自主性來說,國內也有申威和龍芯,申威26010被用於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在TOP500刷榜,龍芯多種芯片分別被用於北斗衛星、數控機床、特種裝備、網安產品和PC、服務器,不過龍芯和申威目前在民用市場很難與X86、ARM抗衡。
相比較之下,原材料和半導體設備就更弱一些。雖然在PECVD、氧化爐等設備上國內已經取得技術突破並且開始進入產業化應用階段,但在很多方面,與國外廠商的差距非常大,有的甚至完全依賴進口。
就以生產芯片所有的晶圓(矽片)來說,目前市場上在使用的矽片有6 英寸、 8 英寸、12 英寸晶圓,而晶圓尺寸越大就可以切出更多晶片,進而降低成本,除少數特殊領域外,採用大尺寸晶圓已經是大勢所趨。
然而,就是這樣一款生產芯片的原材料,國內每月需要的12英寸晶圓不少於45萬片,但這些晶圓完全依賴進口,日本越新、SUMCO、Siltronic、MEMC/SunEdison佔據了超過80 %以上的市場份額。即便是8 英寸晶圓,國產化率也僅為10%。
圖博館
郭接著問,台灣很多在大陸上市的公司,如半導體、機電設計的亞翔,1月到中國上市,連收16個漲停板,因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成長太快,他迅速得到各種訂單,1月市值達到186億,是母公司兩倍,這現像還在發生,這怎麼辦?
林全說,不能為了保護這些產業,不讓產業去謀求更多商業機會,但要切割清楚,商業機會的謀取沒關係,但不要妨礙到台灣產業發展的整個競爭力,這是要注意的部分,這裡是有紅線的,但他坦言這紅線不好切。
郭再問,未來5年,中國大陸的半導體投資如此之大,一年可能超過5千億美元,台灣半導體產業也步過去的面板產業的後塵,被迫要追求中國大陸市場,亞翔是第一個例子,日月光也是,現在輪到台積電,台積電過去的重要幹部陸續離開台灣到大陸公司,這趨勢怎麼阻止?
林全說,不完全能阻止也不見得要阻止,他們只要沒有違背企業禁止的原則,沒把商業機密帶去,或對方不是刻意用不正當手段“挖牆腳”都可接受。台灣幹部去大陸企業後,再拉台灣人才過去也難免,所以我們要有能力吸住人才,讓更多人才進來,他知道好幾個對岸刻意培養的產業,一直從台灣大量挖人才,但不允許用不恰當手段來進行。
回應
不但你彎彎阻止不了,世界都阻止不了了,我研究生考的就是半導體方向的,為了國家,看來我還得考博,啊,我自己都阻止不了我自己了!
這些人天天琢磨怎麼整垮中國,怎樣對抗中國,電視上竟還說這些人是同胞,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了.
最近幾天看台灣的電視節目,發現一個明顯的變化。以前稱呼我們腳“對岸”,“大陸”居多。現在民進黨就倆字“敵人”,國民黨用“共匪”。想起兩會時候咱們平潭縣的老大,張兆民,寧可我們沒有,也要台胞優先。感覺特別諷刺
整個報導用四個字形容“無能為力”
可憐的台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東風給力百花殘!
中國等離子體刻蝕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7-03-15 1觀察者網
日前,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感受中國製造》第五集《中國“芯”力量》介紹了中國在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原材料上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中國企業在刻蝕機上取得的成績——16nm刻蝕機實現商業化量產並在客戶的生產線上運行,7-10nm刻蝕機設備可以與世界最前沿技術比肩。
圖博館
“進入其他領域是各大手機芯片廠商實現轉型一招妙棋,”謝志峰說道,“目前來說,銀行支付、電源管理等方面所需要的芯片的毛利非常高,即便是規模不大的廠商,也能夠獲取50%的毛利率。而像聯發科這樣的在產業鏈上有規模化生產優勢的企業,可以讓生產成本更低、生產效率更高,其毛利率甚至有望達到70%。”
即便新市場前景光明,但複製曾經消費電子市場的輝煌仍非易事。就汽車電子領域而言,不像消費電子,車用芯片涉及車輛安全問題,在芯片架構上與消費級產品差別較大,對芯片的抗干擾、抗高溫要求嚴苛,因此對供應鍊和芯片認證有著嚴格的流程,進入門檻也相對較高。例如車規級別的芯片生產供貨週期有時在10年以上,對於消費電子元器件提供商而言,挑戰不言而喻。
“聯發科之類的芯片廠商目前想要打入汽車市場仍存在著一定壁壘,汽車的核心控制的芯片除了內部結構要足夠精細之外,還在於汽車對可靠性和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並且出於商業安全的需要,各大車廠幾乎不會向合作方透露旗下車輛的各項核心數據。”一位來自汽車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如何阻止大陸半導體市場增速將成全球最快?台當局:沒辦法
中評社2017.3.17消息,民進黨“立委”郭正亮當天質詢“行政院長”林全時提到,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在未來五年,將是世界增長率最快的,我們如何阻止這趨勢?
林全坦言,這沒辦法阻止。
對這一無奈,台灣半導體教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恐怕深有體會。早在2016年3月台積電不得不到大陸南京投資建廠時,他就曾感慨,“即使現在去也已經晚三星一年,但再不登陸,未來恐將毫無競爭力,實在是時間已晚,不得不去。”
郭說,IC設計龍頭聯發科的市場,有70%在中國大陸,看到聯發科用另一種策略來化整為零的出走,某些營業部分轉到大陸上市,有辦法防止這現象嗎?
林全說,類似聯發科等以大陸為主要市場的產業,在大陸合資發展製造業不可避免,但要確保的是台灣高新技術不能因此流失掉,這是兩階段策略考慮,但最終目標是不該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鼓勵往別的市場發展,要走全球化。他承認聯發科很多成功來自中國大陸市場,但累積實力後,應有往上走空間,不是陷在那邊永遠走不出來。
圖博館
另一方面,聯發科也不得不面對智能手機市場增量放緩的狀況。根據IDC公佈數據,2016能年度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為14億7060萬台,僅增加2%。相較於前兩年動輒10%以上的增速,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速明顯放緩。
轉型
如果說,2001年轉攻手機芯片市設計市場,是聯發科創建公司以來最為重大的一次選擇,那麼在2016或2017年對新市場進行佈局也將會影響到聯發科的未來。“儘管手機芯片的毛利率呈下降趨勢,但是例如聯發科一類的大廠一旦轉向其他類型芯片的生產,其低成本、高效率的規模化效應依然可以為其帶來競爭優勢,”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謝志峰介紹到。
聯發科對經濟觀察報稱,將繼續投入10納米先進工藝製成,不會放棄Helio的中高手機芯片市場。聯發科同時提到,要以“開拓新興市場”,改變低毛利現狀。
車聯網的廣闊前景讓車用半導體的需求日益增長。根據諮詢公司StrategyAnalytics報告,從2015年到2017年乘務車市場一直在增加,年增長率在2%到3%之間。車用半導體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在6.2%左右,超過了汽車本身的增長率。每輛汽車在半導體方面的支出2016年差不多是565美元,到2018年預計將達到610美元。
目前,各大芯片廠商開始佈局車用芯片領域的消息陸續傳來,高通已經於2016年宣布以高達470億美元價格買下車用電子大廠恩智浦。據稱,其目的是著眼在2020年後,跨入5G時代,將可藉由5G傳輸技術結合及自動駕駛車市場。
2016年11月30日,聯發科也宣布進軍車用芯片市場,併計劃從以影像為基礎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Vision-basedADAS)、高精準度毫米波雷達((MillimeterWave,簡稱mmWave)、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n-VehicleInfotainment)、車載通訊系統(Telematics)等四大核心領域切入。物聯網的要旨是物物相連,根據美國計算機技術工業協會(CompTIA)在進行相關調查後預測,從計算機到家庭監視器再到汽車,聯網設備的數量在2014年至2020年間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23.1%,到2020年達到501億,網內每一個設備都具有至少一個基於芯片的模塊。
目前,聯發科自主研發物聯網芯片,已進入到應用階段。2016年6月30日,聯發科宣布其物聯網芯片平台MT2503獲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認可,成功應用於中國移動新一代行車衛士終端——DMU產品上。據悉,該款芯片是全球首款整合2G基帶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的芯片。
圖博館
2016年9月,謝清江在發布會上首次宣布了HelioX30處理器的10nm製成工藝,該款芯片將由台積電代工。今年2月26日,謝清江在世界移動大會(MWC)上宣稱“正在進入大規模投產階段”,且首款搭載這款芯片的智能手機將於2017年第二季度上市。無論是哪一次公開露面,謝清江都似乎對這場高端產品競賽信心滿滿。
但壞消息接踵而至。2016年底,上游公司台積電出現產能下坡。台媒傳出台積電10nm工藝良品率不足,意味著雖然能夠量產但產能有限。
隨後,因X30的量產不足,vivo和oppo放棄聯發科轉向高通的消息傳出。同時,小米也放棄了該款芯片,在近兩年開始自主創新,於今年2月28日宣布研製出首款澎湃芯片。vivo和oppo作為長期大客戶,曾大幅拉動聯發科Helio產品銷售量,因此推動,聯發科在2016年1月創下營收歷史次高。另一方面,儘管魅族方面稱“國產芯片技術和市場基礎目前與國外大牌比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新品在大概率上會選擇國外企業的芯片。但一直以來與聯發科保持合作的魅族此次回復經濟觀察報,“高通和聯發科都是合作夥伴”。
一位電子行業分析師告訴經濟觀察報,當聯發科產能不足時,如果大客戶們選擇部分採購,還需向其他廠商補全需求,不如選擇高通完成全部採購,還能批量獲得低價。
聯發科還不得不面臨“後來者”的挑戰。展訊在2013年併入紫光集團後,就受到了紫光集團的大力扶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此前稱,最終展訊肯定會贏聯發科,“因為我錢多嘛!”。趙偉國坦言,紫光強大資本足以支撐展訊每年賠錢,以聯發科的資本以及上市公司身份很難這樣玩下去。
2016年12月20日,業內更是有因品牌的高端手機市場情況生變,聯發科近期向台積電下修明年度10nm的投片需求的傳聞出現。經濟觀察報向聯發科求證了該傳聞,聯發科表示不予回應。但公司在2016年Q4財報中確有“移動市場疲軟”的情況,公司同時告訴經濟觀察報,“這是定位高端的產品,我們不刻意追求出貨量的多少”。
這引起了諸多業內人士的猜測,市場受阻後的聯發科將會如何。前述電子行業分析師稱,手機芯片行業“強者愈強”。公司通常發布一代產品,儲存一代產品,一旦聯發科有一代芯片銷售不達預期或延期發布,便會導致低價銷售。影響下一代芯片研發預算,環環相扣,甚至此後每一代產品都落後於人。
圖博館
芯片廠商聯發科為何節節敗退曾是中國手機市場翹楚2017.3.19 經濟觀察報
就像一匹高速馳騁的黑馬,聯發科用了數年時間便從一個DVD芯片生產商轉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手機芯片廠商。入行600多天,便在大陸3G手機芯片市場拿到超六成的份額。從2011年在中國大陸出貨1000萬顆到2012年出貨1.1億顆,創下銷量年翻11倍的爆發式紀錄。依靠著集成技術方案縮短生產週期、降低生產成本,以及被廣稱為“交鑰匙”的能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服務模式,聯發科曾是中國手機市場上的翹楚。
走入智能手機時代後,聯發科似乎沒能繼續上演功能機時代的輝煌。尤其到了智能手機需求日漸飽和的現階段,在市場需求增長僅為個位數的大環境下,巨頭們都面臨著市場萎縮的難題。這匹曾經的市場“黑馬”,欲借助其新款明星芯片X30(HelioX30)衝擊高端手機市場。但在X30發布後,市場卻未表現出預期的反響。產品量產延期,導致大客戶oppo、vivo紛紛流失、小米又轉而研發出澎湃芯片自用,最後聯發科被傳下修訂單。一邊是加劇的市場競爭,讓老對手高通改變市場策略,保有高端市場的同時,也開始仿效聯發科“交鑰匙”的貼身服務模式;另一邊,背靠清華紫光的國產手機芯片商展訊,殺到比聯發科還低的芯片價格,迅速分食中低端手機市場;另外,大陸手機廠商越來越多地選擇垂直整合芯片設計公司,這些都一步步逼退著聯發科在中國市場的開拓。
聯發科的未來是什麼?聯發科對經濟觀察報稱,尋找“積極開拓”新領域的機會,將是公司的下一步戰略。
瓶頸
聯發科的毛利已經持續下滑。據聯發科Q4財報數據顯示,聯發科的毛利率已經跌破了35%,為34.5%。2016全年毛利也降至35.6%,減少了7.6%。聯發科預計今年Q1毛利率會在32.5%到35.5%之間。按照業內人士的估算,這樣的毛利水平,已大幅偏離了芯片設計公司的正常毛利水平。而業內也傳出聯發科將面臨首次虧損的消息。
聯發科將提升毛利的籌碼壓在了其新推出的HelioX30身上。聯發科副董事長謝清江曾在多個場合表示,HelioX30這一“重拳”打出,有望帶動毛利提升。
曦力X30(HelioX30),是聯發科為進軍高端手機芯片市場,打出的“一記重拳”,其採用了10nm的製程工藝,在提升性能提升35%的同時,將功耗降低50%。聯發科是首批在全球市場上推出這種工藝的芯片的廠商之一,與蘋果、高通、三星、華為一樣,聯發科將10nm製成工藝作為2017年的重頭戲。聯發科對經濟觀察報稱,這有助於保持產品競爭力和加強在高端市場的地位。
圖博館
太開心,十幾年前定型生產的F22用CPU應該確實非常落後,相對現代殲20來說,芯片不再是技術瓶頸,而且只要想得到,國產芯片就可以做的到(想想手機就知道了!)就這點來說,在火控和操控系統方面,殲20相對F22巨大的代差和優勢!給力給力給力
你家電腦CPU誰生產的?你家手機芯片誰生產的?
手機用的華為,芯片是華為國產的,行不?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03/doc-ifycaafp1803775.shtml
澳媒稱中國半導體產業政策可怕:挑戰美霸主地位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2017.2.20發表香港韓禮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的文章稱,半導體已經成為當今高科技知識經濟的基石,半導體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美國和中國在未來幾年可能以何種方式處理它們之間密切且日益複雜的貿易關係。
中國計劃到2030年使半導體產業所有主要領域的生產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它將採用的手法包括強制技術轉讓以換取市場准入,要求或“鼓勵”國內客戶採購中國企業產品,提供補貼以增強國內企業實力,並提供資金支持對外國企業的戰略收購。 大約1500億美元的公共資金和受政府影響的私人資金將用於補貼投資和收購。
圖博館
△T-50擁有眾多雷達傳感器,它們使用統一的計算機
國家航空系統科學研究院主導IMA計劃,協同航電廠家製定規格,目的是讓大家都有通用的軟件模塊與硬件模塊,這樣類似的東西就不用自己生產,可以互通有無。 模塊也因此得以大量生產降低成本。 例如計算機裡不外乎有處理模塊、存儲模塊、通信接口模塊等,以前廠商各做各的,而在IMA架構下,大家的模塊可以通用,這樣有時就可以直接買別人的模塊來用。
除了硬件通用外,軟件也通用,這麼做的其中一個好處是,不只在一個計算機內可以重新分配資源,就連不同的IMA架構計算機間也可以共享資源。 例如如果中央計算機、雷達計算機、通信計算機都是用IMA架構來做,那麼必要時不同計算機間甚至可以互相分配資源。
T-50的中央計算機確定要用IMA架構來做,名稱暫時稱為BTsVM IMA BK。 但俄羅斯航電廠家也開始在一些次系統計算機甚至特種計算機中使用IMA技術。 例如蘇-35的Baget-53-31M中央計算機,裡面就用到IMA計劃產出的數據處理與影像等模塊。 而且研發商RPKB甚至在研發一種完全用IMA BK做出的運算系統UVVS,一台UVVS的性能就能取代蘇-35的中央系統,包括2台Baget-53-31M、電視信號處理系統、數字模擬轉換器等,UVVS預計未來會擔任蘇-35的中央系統,一方面是性能提升,二方面是全國產化。 另外研製Solo系列計算機的GRPZ也用IMA架構研製最新的Solo IMA BK。
IMA BK的初期目標,是類似CIP這樣用一個計算機就處理包括最底層系統在內的任務。 未來甚至要更進一步,直接在最底層系統(指空調、防火、液壓等最底層基本系統)運用IMA BK技術。
簡單的說,到時候底層系統的數字或模擬數據並不是傳到中央系統的轉換器,而是就地轉換後就透過高速通信接口給中央計算機,這樣就能減少傳輸線的使用。 除此之外這遠程轉換器也會有處理能力,這等於讓底層系統也成為中央運算系統的一環。 (作者署名:對鼎盛軍事)
回應
說白了主要計算一些彈道數字跟其他參數,用不著特別強大的cpu,這種cpu完全夠用,而且穩定!
民用芯片比工業用的芯片要求都低,和軍用芯片怎麼能比呢/\?軍用級的芯片首先是可靠性,抗干擾能力,抗震、抗輻射、耐高溫。軍用的芯片用途都比較單一,沒民用的複雜,也不需要運行大軟件,不需要大CPU,耗電太大,溫升必然高。
圖博館
例如所有飛控有關的就整合在KSU-35的一台計算機內,只是有4台作為備份,雷達方面有專用的Solo-35.01與Solo-35.02計算機,導航系統以Baget-53-31M為中央計算機。 這些計算機都是一台就可以處理整個次系統的事,而且可以再分配資源,因此性能與可靠性都得以提高。 其中又用導航系統的Baget-53-31M作為全機的中央計算機。
△蘇-35的KSU-35控制系統運算核心
蘇-35的架構裡,等於是在每個大系統內實現第五代計算機的規格,但以全機來說,等於還是以中央計算機去整合幾個特種計算機。 純就架構論,這一架構的整合程度沒有F-22的CIP高,有些非得用F-22的架構不可的功能它辦不到。 但得益於晚了十幾年的電子技術,運算能力不會較差,而且用的模塊較少,總重量不見得較重,而且確保蘇-35的研製進度。
蘇-35時代的計算機架構的代表,是所謂的“EKVS”架構,EKVS-E以往被認為是蘇-35的雷達計算機的名稱,內含Solo-01與Solo-02兩種計算機,但根據較新的數據,EKVS是一種規格,全名是“單一的耦合式運算系統”,意思大概是把數據偶合到單一的運算核心做運算。
△T-50的座艙,與蘇-35頗為類似
即便到了俄羅斯第五代戰機T-50上,仍有專用計算機與特殊計算機之分,不過開始過渡到類似F-22的整合式航電。 例如它的雷達系統的計算機稱作N-036EVS,它由兩台Solo-21計算機以及一個轉換器構成,101KS光電統有自己的計算機,通信系統也有自己的計算機,電子戰系統的計算機則是Solo -21.402,不過在規劃上,雷達、無線電系統應該會統一由一個運算系統處理,因此Solo-21.402或許只是測試階段所用的專用計算機,未來或許會讓N-036EVS處理電戰系統的任務,或是將N-036EVS與Solo-21.402整合成一個運算系統。
而全機的中央計算機仍是導航系統的中央計算機,根據蘇霍伊的採購合約可知,這個中央計算機目前稱作BTsVM IMA BK。
看起來T-50的計算機架構與蘇-35很像,仍是以中央計算機整合特種計算機。 不過T-50開始過渡到IMA架構。 所謂的IMA,是“整合式模塊化航電”的簡稱,這是一個由國家航空系統科學研究院於2004年主導的計劃,其內容就是發展類似美國“通用整合處理機”(CIP)那樣的模塊化航電系統,藉由在機殼的插槽內安置不同的模塊,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計算機系統。 而BK則是指作戰系統。 因此IMA BK是“作戰系統的整合式模塊化航電”的簡稱。
圖博館
我軍蘇30所用CPU比你家電腦落後好幾代但仍優於F22 2017.03.03新浪軍事
一直以來,人們對蘇/俄航空電子系統的印像是“落後”,可具體怎麼“落後”其實也不是那麼清楚。 其實,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一些先進的電子元器件得以出現在全球商品市場,這讓中、俄這些長期被西方禁運的國家受益匪淺。
今天,北國防務特約撰稿人楊政衛就從機載CPU的角度切入,給大家講講蘇-30、蘇-35、T-50等三款20多年來俄羅斯最具代表性戰鬥機所用的計算機系統,大家可以從側面感受俄羅斯航電的發展。
△蘇-30MK的座艙雖然略顯凌亂,但對於蘇/俄已經是進步
蘇-30這些4+戰機開啟了俄羅斯新式航電整合的序幕,如蘇-30MK採用了聯盟式航電整合(即每個次系統有專用計算機,各司其職,然後把這些連結在一起) 。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用80386、80486等進口CPU(中國引進的蘇-30MKK使用的應該是486DX2-50)做成了中央計算機如BTsVM-386與BTsVM-486等,這些計算機並不是真的單一的中央計算機,而是用來當次系統的中央計算機,然後再整合起來。 例如某型雙座戰機用了6台BTsVM-386,兩兩一組互為備份,用於3個大的次系統,再加以整合。
△在計算機領域自負的印度,為蘇-30MKI用上了國產計算機
現代電子產業的發展速度可謂一日千里, 486DX2-50這類CPU在如今看來已經是“古董級”,那麼主力戰機用“古董”靠譜麼? 首先我們都知道在蘇-30研發的那個時代商用計算機剛進入“奔騰”(586),所以軍用品用到486已經算很快了。
而根據俄羅斯國家航空系統科學研究院(GosNIIAS,負責航空電子設備的綜合以及軟件的開發)的分析,386等級的CPU其實就已經足夠擔任中央計算機,第五代戰機因為要處理更複雜的信號以及人工智能,才有更快的需求。
並且航電系統先進與否的重點還在於其架構, 早期F-22中央計算機的CPU性能還不如蘇-30,量產型的提升也不大,但先進的航電架構讓它的領先位置毋庸置疑 ,俄羅斯最新的T-50與之相比也還有差距。
△蘇-35的座艙特寫,相比4+的蘇-30MK進步明顯
4++的蘇-35開始要進化成單點式整合,但採取較次一級的整合方式,也就是幾大專業次系統仍有專用計算機系統,中央計算機負責任務層級以及復合數據處理。 但每個專用計算機系統自己也都是接近第五代的規格,也就是只用一台計算機處理整個次系統的事,因此可靠性得以提升。
圖博館
移動設備的涵蓋面,包含並遠遠超過電腦的範圍,原本和電腦不太搭邊的移動通信技術,高精度成像技術,各種運動/姿態/定位傳感器技術等,高精度顯示和触摸,電磁筆等都成了標準技術涵蓋面之內,而這些技術的鏈接核心是移動設備(手機)而不是電腦,Intel在電腦領域打下來的優勢,反而成了揮之不去的劣勢。因此Intel從電腦時代獨霸的角色,成了移動設備時代必需與人合作的角色。
在此情形下,合作是大勢所趨,問題在於,IC領域經歷過混戰倖存到現在的企業,基本上都是Intel的直接競爭對手。電子行業,半導體行業有龐大的世界級代工企業,就是這種競爭下的產物,代工企業單純代工,不做自有品牌,不構成直接競爭,這樣才能佔據市場份額,比如台積電。
但作為強悍的IDM廠商的Intel顯然不是單純的代工廠,這就是Intel難以給第三方代工的重要因素。而展訊卻是少有的和Intel互補遠遠多於競爭的企業,所以才有合作的基礎。因此2014年,Intel投資15億美元給紫光旗下的展訊和瑞迪科,並授權其使用x86架構處理器,於是Intel為展訊代工也就水到渠成了。
就以CPU、GPU、基帶這三大件來看,SC9861G-IA的技術指標還是頗為不俗的。
………
回應
intel的架構,intel授權,intel代為加工,然後說這是展訊的芯片?
移動芯片重在整合能力,英特爾自己也不行,玩不下去就退出了。現在似乎又有點後悔。
CPU採用的是英特爾的授權,GPU就和英特爾沒什麼關係了,通訊基帶也和英特爾沒有半毛錢關係。處理器中還有各種協處理器,用來處理特定任務,肯定也和英特爾沒關係。
其實找到這些東西也不難啊,難在高效地整合在一起。系統級芯片重在整合。
設計一個SOC不是想像中這麼容易,不然小米也不會折騰這麼久才出一個松果,別的企業壓根就不敢想自己設計的事。
所以,這不是展訊的芯片,難道是英特爾?
因為這樣子說可以拿國有資金和國家補貼?
這絕對是好事。與其給台灣,韓國,不如給美國,真好可以用來給特朗普討價還價,他不說要製造業回流美國嗎,我們買你芯片。其次,可以打擊台灣的支柱產業芯片代工,讓台灣經濟崩潰。
這個“展訊”是大陸企業還是台灣企業?
清華紫光集團旗下公司
http://www.guancha.cn/kegongliliang/2017_02_28_396424.shtml
圖博館
不過,雖然intel有全球頂尖的製造工藝,但除了一些小廠商,或者像被Intel收購的阿爾特拉這類IC設計公司之外,Intel鮮有大規模為其他廠商代工。
GPU行業領頭羊英偉達公司的黃仁勳就曾經表示:Intel應該利用自己高級半導體工藝的優勢為NVIDIA、高通、蘋果和德州儀器代工芯片,而不是自己瞎鼓搗移動芯片。然而,Intel的代工業務規模很小,前Intel發言人Jon Carvill也曾表示:Intel目前的重點是設計自己的產品,而為非競爭對手代工。
因此,雖然Intel空有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工藝,但卻鮮有為英偉達、高通、德州儀器等fabless廠商做芯片代工。即便隨著PC市場成為夕陽市場,全球PC市場的下滑使Intel在產能上出現過剩,工廠開工率不足,產能閒置,Intel依舊鮮有為其他IC設計公司代工。
可以說,本次Intel為展訊代工手機芯片,開創了Intel為中國IC設計公司代工芯片的先河。
一直以來,Intel在半導體製程工藝上都具有較大優勢。這也為Intel在PC市場與AMD的競爭中帶來基礎。在奔騰四追求畸形的高頻低能時代,Intel主要競爭對手是AMD,競爭核心是純粹的CPU性能。在吃夠了奔四的虧以後,Intel洗心革面在當年設計極為出色的P6架構(比如奔III的圖拉丁核心)基礎上衍生出了迅馳以及酷睿等成功產品,不僅在CPU性能上壓倒性超越AMD ,並且逐漸整合了北橋,南橋,集成顯示核心等。這個過程中,一系列第三方接口芯片商,顯示核心商徹底失去了市場,一台最簡化的電腦可以只剩下Intel的CPU+集成電源管理芯片(如AXP系列)+無線芯片+RAM+存儲(SSD /eMMC)+音頻/觸摸/顯示控制等少數幾塊芯片。
但就在Intel獨霸電腦芯片,以為即將大功告成的時候,ARM的異軍突起帶來顛覆性時代。ARM雖然只是一個只授權不生產的企業,但是和Intel的競爭卻是Intel+CISC架構+Wintel聯盟+桌面/筆記本電腦與ARM+RISC架構+Linux衍生系統+智能手機/平板(移動設備)之間的較量。
Intel很失敗的一步,就是自己主動放棄ARM業務(XScale),給了ARM陣營難得的爆發期。ARM7是ARM有今天的第一功臣,完整的指令集,小巧的架構,即使沒有MMC單元,也能配合uClinux搭建極為精簡的嵌入式系統,開發難度和門檻都極低,再加上半導體工藝、功耗、液晶顯示、存儲技術恰逢其時,伴隨著各種移動設備,ARM7如同當年經典的8051一樣全面開花,在極短時間內就培養出龐大的生態圈。可以說,當Intel好不容易懟過AMD,卻發現整個CPU領域陷入了ARM洪水。
圖博館
小米發布其首款自主研發芯片
據央廣網北京2017.2.28消息,黑色底片上面印著松果圖樣,今天(2月28日)小米公司發布了其自主研發芯片“澎湃S1”。小米公司方面表示,這標誌其成為了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全球範圍內具有同時生產芯片和手機能力的第四家企業。
同時,該公司還發布了首款配備小米松果澎湃S1八核芯片的手機產品——
昨天,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就在微博上拋出問題“我們知道做芯片'九死一生',為何還要做芯片?”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雷軍錶示,處理器芯片是手機行業技術的製高點,要在核心技術上有自主權,公司才能走得遠,做手機芯片可以更好地“軟硬結合”,以實現小米對未來手機的理解。
該公司數據顯示,目前,其在全球的專利申請總量已突破1萬6千件,授權總量已達3612件,其中國際上授權專利總量達到1767件。除此之外,對於該公司及其產品的未來發展,在發布會上,雷軍也再次明確,小米要將性價比進行到底。
回應
這才是一個企業的長久之道!
那麼,對比海思麒麟咋樣呢。
麒麟也就是950才赶超了高通的。
說實話,從一開始我就覺得小米過分注重營銷的路從長遠來看走不通。但是如果雷軍能夠迷途知返,真正在產品質量、技術能力上苦練內功,捲土重來未可知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2_28_396453.shtml
英特爾為中國芯片代工,展訊開了先河
2017.2.27,展訊通信在2017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宣布推出14納米8核64位LTE芯片平台SC9861G-IA。除了頗為不俗的性能之外,這款芯片最大的亮點在於是由全球掌握最先進製造技術的Intel為其代工,而且採用的是Intel目前最好的14nm製造工藝。
一直以來,雖然台積電在芯片代工領域的市場份額獨占鰲頭,但在芯片製造工藝上,Intel始終掌握著最先進的技術。舉例來說,雖然同樣是14nm製造工藝,三星的14nm製造工藝就和Intel的14nm製造工藝有不小的差距。據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存在指標註水的情況,三星的14nm製造工藝與Intel的20nm製造工藝相當。
圖博館
奧爾森稱,大體上說,美國決策者有三種選擇。
第一,美國可以簡單地讓競爭性市場來決定誰能獨占鰲頭——即使中國政府為佔據上風采取一系列非市場手段。
第二,美國可以有力地動用一切可用的手段,推翻盡可能多的中國產業政策。 這將意味著積極利用美國貿易法律——包括報復或報復威脅——以及適用的WTO爭端解決機制。
第三,美國可以製定一套協調一致的國家戰略,提升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此舉很可能類似於美國所批評的中國採取的政策。
沒有哪個選擇是完美的。
奧爾森稱,美國和中國官員應該將此視為一個機遇,開展建設性合作,以尋找解決方案和防止潛在衝突。 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很可能包括:擴大政府乾預的確切範圍和方式的透明度,減少市場准入的條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達成一套明確可行的投資“道路規則”——不管是以雙邊投資協定的方式還是通過其他某種機制。
奧爾森稱,不管怎樣,半導體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美國和中國在未來幾年可能以何種方式處理它們之間密切且日益複雜的貿易關係。
回應
以现在的信息技术,对计算机能力的掌控,全球资源的分享,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突破这一瓶颈只有时间障碍。
中国拥有的只是雄心壮志的PPT,而美国拥有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有可比性?
舔的好
美狗一直在技术上围堵中国!在军事上围堵中国!可以肯定明确说美狗在用一切办法对付中国,把中国当成敌人!中国人应当有清醒认识!
奥尔森称,美国和中国官员应该将此视为一个机遇,开展建设性合作…………死一边去!眼看我们追上来了,就企图通过所谓的合作来拖我们的后腿?想的美!我们没有忘了当年的大客机项目是怎样给所谓的合作拖垮的!
美国和西方指责中国用政策干预市场,却忘了正是他们用种种非市场的政策限制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否则中国完全可以用商业并购的办法获得先进技术。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7-02-22/doc-ifyarrcc8593448.shtml
圖博館
澳媒稱中國半導體產業政策可怕:挑戰美霸主地位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2017.2.20發表香港韓禮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的文章稱,半導體已經成為當今高科技知識經濟的基石,半導體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美國和中國在未來幾年可能以何種方式處理它們之間密切且日益複雜的貿易關係。
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雄心壯志為美中貿易關係的未來提供了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風向標。 中國的目標——和他們打算實現目標的方式——將帶來令美國決策者傷腦筋的問題。 類似問題也出現在很多其他重要領域,而半導體問題的解決方式將在很大程度上告訴我們,兩國能否為它們未來的貿易關係找到一種普遍適用的權宜之計。
奧爾森稱,半導體已經成為當今高科技知識經濟的基石,為從手機到尖端醫療診斷設備和太陽能電池板在內的各種產品提供了動力。 世界上最厲害的軍事武器也依賴半導體技術。 在這個重要產業中保持領先地位,是使發達經濟體區別於其他經濟體的標誌。
在出口各種依賴半導體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方面,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首要強國。 但在生產驅動這些產品的半導體方面,它卻遠遠落後於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
奧爾森稱,其困境是顯而易見的:電子產品行業在中國經濟中至關重要,然而中國卻極大地依賴進口半導體來生產這些產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正在設法提高半導體生產能力。
這給美中貿易關係帶來的複雜問題源自中國打算為此採用的策略。 中國以相當清楚和明確的口吻公佈,它打算實施一項激進且高度干預性的產業政策,以快速發展國內半導體產業。 其目標十分大膽:中國計劃到2030年使半導體產業所有主要領域的生產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它將採用的手法包括強制技術轉讓以換取市場准入,要求或“鼓勵”國內客戶採購中國企業產品,提供補貼以增強國內企業實力,並提供資金支持對外國企業的戰略收購。 大約1500億美元的公共資金和受政府影響的私人資金將用於補貼投資和收購。
這些可怕的產業政策將給美國製造一些棘手的困境。 保持半導體產業霸主地位之於美國決策者,與“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願望之於中國官員一樣重要。
圖博館
彭博資訊專欄/艦長倒下 大船面臨迷航2017-02-18經濟日報
三星所經營的電子業一向是瞬息萬變,產品生命周期非常短暫的產業,既要每季都推新款的手機,同時又必須針對投資額動輒數十億美元、將影響未來三、五年營運的科技與產能做出決策。
一位不受任何業務部門羈絆的領導人,能夠考慮公司全盤的利益,決定是否把資金投入半導體工廠,還是再投入新手機;究竟該購併競爭者,或建立新團隊,還是留下資金以未雨綢繆。如今舵手已經下船,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公司到底將由誰來做最高決策,可能陷於混亂。等領導人真正離開,無論是往生、解職或辭職,才能由新領導人上場,來規劃長期航線。
現在接手的人處境相當艱難。無論是誰來當船長,都有責任帶領三星安全地駛出這場風暴,而且還知道艦長就倒在甲板底下。
日晶片霸業 劃下句點2017-02-18經濟日報
東芝為彌補核能設備事業大幅減損,終於願意割愛視為核心的晶片事業,也象徵日本曾經雄霸記憶晶片的時代,即將劃下句點。
東芝原本只打算出售記憶晶片少數股價,但在本周公布核能事業減損63億美元後,東芝改口說,願意出售主要股權甚至出售整個事業,以補強東芝的財務。
不過彭博資訊分析指出,東芝晶片事業的潛在買主得克服許多障礙,像是得擁有多達140億美元的併購資金,還可能面臨反托辣斯的障礙,日本政府也可能不願意把關鍵技術讓給外國。
曾經,東芝、日立、三菱電機、NEC在1970年代末期從美國手中搶占記憶晶片市場,後來三星電子在1980年和90年代也靠記憶晶片奠基,成為全球電子大廠。
台灣業者在記憶晶片表現不佳,但台積電在晶圓代工雄霸一方,也排擠日本
圖博館
韓進海運宣告破產 大宇也不太妙2017-02-18聯合報
經過數月紛擾後,南韓法院昨天宣告韓進海運破產,將啟動破產清算程序,也為該公司將近四十年的歷史畫下句點。這家昔日航運巨頭的殞落,也為海運業投下震撼彈。
除了韓進宣告破產,全球造船業龍頭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DSME)的財務狀況也不太妙,今年大宇必須償還約九千四百億韓元(約八點二億美元)債務,大宇強調正在考慮各種選項,試圖減輕外界疑慮。大宇執行長鄭成立則說,會竭盡所能讓公司盡快恢復正常運作,但現在很難提出因應對策的細節,正在考慮各種選項。
韓進海運一九七七年成立,曾是南韓第一大、全球第七大海運業者。韓進海運從二○○八年金融危機時期開始走下坡,截至去年八月,該公司的債務已超過五十四億美元,而債權銀行拒絕再提供紓困,韓進遂於當月底遞交破產管理申請,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
不過,韓進破產對其他航運業者而言是一大福音,全球航運業產能過剩的情形,將能減輕至足以承受的水準。詹森指出,去年每家航運公司都不好過;全球最大貨櫃輪業者馬士基集團(Maersk)去年淨損十九億美元,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二度出現年度淨損。
詹森表示,「(海運)市場去年跌到谷底,隨後止跌回升,但要回到較為平衡的市況,還得花上兩到三年時間。」
不過分析師也同意,短期內不太可能再出現大型海運業者倒閉的狀況。
三星李在鎔收押 權力陷真空2017-02-18經濟日報
三星集團少主李在鎔正式遭收押,南韓法院以新的刑事指控和事證為由,同意以賄賂、偽證、侵占等罪名,羈押李在鎔。三星電子股價17日早盤一度重挫近2%,跌幅比大盤還深,收盤時跌幅縮小到0.4%。
檢方正式起訴李在鎔前,最多可拘留他20天,目前法院裁定李在鎔留在京畿道中南部義王市的拘留中心。彭博報導,從逮捕到審訊而判決,可能要18個月。雖然李在鎔被拘留的時間應該不長,不過根據三星物產前董事朴允植(音譯)說法,由於南韓財閥的運作模式是以領導人為中心,一旦李在鎔缺席,三星制定策略、戰略性方針等時程,很可能就會延後或擱置。
圖博館
晶圓廠 陸4年內將建26座2017-01-14聯合報
據中國電子報報導,二○一七年至二○二○年,估計全球將投產的半導體晶圓廠共六十二座,其中廿六座在中國大陸,占全球總數的四成二,「集成電路產業正在加速向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轉移」。但興建中產能接近現有產能的九成,市場能否消化如此龐大的新增產能將是一大挑戰。
中國電子報由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隸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報導稱,大陸今後四年投入積體電路製造的資金將超過人民幣三千五百億元(約新台幣一點六兆元)。二○一七年預計會有六座上線投產,二○一八年達到高峰,將有十三座晶圓廠加入營運,其中多數為晶圓代工廠。
報導指出,大陸本輪積體電路投資具有幾大特點。首先,本輪投資以十二吋生產線為主。「中國大陸的本次產能,不僅僅是在製造生產線的數量上大幅增加,更是以相對高端的工藝技術為主。」
大陸半導體專家莫大康說,「觀察中國大陸晶圓廠財報可以發現,當前企業的營收主要來自五十五納米及以上的工藝節點。」中國電子報指出,在本輪投資後,未來大陸廠商將在先進技術領域與國際大廠進行更加激烈的爭奪,甚至挑戰更先進的技術領域,如廿八納米。
其次,若將大陸目前現存和在建的全部產能折合為十二吋產能,總量將達到每月一百五十六萬片,在建產能接近現有產能的九成。「如此之多的新增產能,是否能夠得到及時消化將是一個挑戰」。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教授魏少軍指出,十二吋晶圓廠建設,從產能總量上看,還未超出預期,「但布局分散,無法呈現規模效應,後續情況堪憂」。
相關新聞資料
晶圓代工激戰 陸需求年增逾2成
紫光續擴張!趙偉國喊今年再砸460 億美元,成都、南京建晶圓廠
2017年兩岸晶圓代工擴張投顧:耗材廠較有機會
晶圓代工超猛聯電、世界先進去年營收改寫新高
聯電老三地位不保?陸媒:中芯恐取代成晶圓代工3哥
12吋矽晶圓漲20% 供不應求矽晶圓股漲價有理
晶圓代工去年成長11%,台積電穩居龍頭
全球12 吋晶圓產能,台積電輸給三星
晶圓產能集中少數大廠趨勢日益顯著
張忠謀:不排除回美設晶圓廠 一例一休增加台積電製造成本
圖博館
此外,美國應向其合作夥伴提供協助,加強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審查中國的海外芯片投資。
該報告認為,現階段,許多國家尚無能力對中國的芯片交易進行審查,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和情報部門未來可向其它國家提供技術協助和培訓。
“在一個已經全球化的半導體產業中,單邊行動正變得越來越無效。”該報告寫道。
一面向中國的產業政策“開火”,一面為美國的市場干預辯護
該報告認為,全球芯片市場“從來都不是一個完全的自由市場”,其科研一直受政府和學術界推動,並往往是國家產業政策的焦點。
“沒有任何一句可以說單憑市場力量能有最好結果,尤其是在其它國家推出大規模產業政策的時候。”該報告寫道。
回顧:這些年,美國對中國芯片企業下過的狠手
事實上,早在本報告正式發布以前,美國已經開始了對中國芯片業發展的“圍剿”。而在這些“圍剿”中,幾乎每次都能看到美國總統科技委員會的身影。
12月初,美國政府“國家安全”為由,一再乾預中國宏芯投資基金對德國芯片企業愛思強的收購,最終令其功虧一簣。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援引德國情報部門一名消息人士稱,美國情報部門通過駐柏林大使館向德國總理府、經濟部、內政部、國防部的代表提交了一份報告,提醒德方中國可能會將從愛思強處獲得的技術用作軍事用途。
在此之前,22名美國國會議員還致信財長雅各布•盧,因擔憂安全而要求阻止中資支持的基金收購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上述議員表示,這項交易或擾亂美國軍方供應鏈,並導緻美國國防部許多重要計劃要依賴源自外國的技術。
而“國家安全”,已經成為美國政府出手干預中企收購的最重要理由。
回應
除了芯片,農產品,波音,美帝還有那些大宗產品出口中國?
煤炭~這是真的。
這是用政府對付企業,不是商戰。
這是不是也是“產業政策”的一種?
收購遇阻說明西方市場經濟就是個鬼話,中國可以高薪招專業人才。集中一點攻克技術難關,再突破整個產業鏈壟斷。
圖博館
白宮報告:中國芯片業雖不強但仍是威脅要帶上兄弟們圍剿2017-01-08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對芯片行業的大舉投資,使美國總統的顧問和幕僚們陷入了高度緊張。
1月6日,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發表了一份報告稱,中國的芯片業已經對美國的相關企業和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並建議美國總統下令對中國的芯片產業進行更加嚴密的審查。
據《華爾街日報》稱,奧巴馬政府加強對中國在美投資進行審查,是與即將就任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在政策方向上取得一致的罕見例子。此前,特朗普政府曾承諾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
“雖然中國沒有一家芯片企業躋身全球前20,但對美國依然是巨大威脅”
報告指出,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正面臨多重挑戰。
一方面,“摩爾定律”提出半個世紀之後,正走向衰竭。價格升情況下,集成電路的原件集成數量翻倍的速度正從過去的18至24個月延長至約30個月,這意味著芯片性能提升的速度在放緩。
另一方面,中國正在大舉投資芯片行業,借“斯諾登事件”推出“自主可控”政策,推動國內技術進步(觀察者網注:中國對半導體芯片行業的政策見後文)。
該報告認為,現階段,中國的芯片產業仍然落後,以銷售額計,中國還沒有一家芯片企業躋身全球前20。但該報告認為,在技術創新放緩的背景下,中國有機會通過產業政策,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再通過更低的價格取而代之。
報告指出,中國在過去10年間在半導體行業至少投入了1500億美元,以圖獲得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的領先地位。但目前這種行業政策導向已經開始影響美國半導體行業的創新和市場份額,甚至開始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開出的藥方:連同合作夥伴一起圍剿中國企業
對於如何破除中國對美國芯片企業和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科技顧問委員會給美國總統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美國政府需要著手識別哪些半導體技術、芯片企業將會影響其國家安全,並阻止中國收購。
其次,為保證美國的競爭優勢,美國政府應當重新思考自己在這方面的國家安全政策。
報告稱,美國政府過去主要的關注點是中國對美芯片行業的投資以及限制對中國出口。未來,美國政府需明確採取措施來保護國家安全,比如只允許特定國家的企業參與一些國防採購。
圖博館
短期趨利是沒能發展起半導體產業的主要原因
在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受益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歐美髮達國家相繼開始將資源投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逐步將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第三世界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和堅持出口導向的東亞國家或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比較典型的就是亞洲四小龍,而香港的工業也隨之得到發展,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香港始終有不少從內地偷渡進入的勞動力,至上世紀80年代初,香港製造業曾佔香港GDP的23%,僱用工人曾佔香港勞動人口的41%。
在改革開放後,由於中國內地勞動力更廉價,工業用地更低廉,而且從中央到地方都給出了很多優惠政策,香港的資本家紛紛把工廠轉移到中國內地,形成“前店後廠”的格局。從1979年到1996年,廣東省的外商投資大半來自香港,總投資達600多億港元,僱傭工人超過400萬人。在獲得了中國內地的勞動力、資源和市場後,香港的資本家獲利頗豐。
然而,和新加坡從頂層設計上非常重視製造業,將資金投入到技術轉型升級不同,香港的資本家更加著眼於短期獲利,香港並沒有像新加坡那樣升級產業,而是向金融、房地產和服務業轉型,製造業近乎被抽空。雖然董建華曾經提出來要建數碼港,鼓勵互聯網企業發展,但是香港的社會精英們卻對互聯網企業並不熱衷,而且也不重視——李澤楷曾經購買了騰訊20%的股份,但在購買股份之後的第二年就把股份賣了。
董建華也曾提出要建矽港,而且還與台灣張汝京合作發展半導體產業,但是被香港一些人抨擊此舉是炒地皮,張汝京隨後表示對土地只租不買,但依然無法被接受,最終張汝京在上海創立了中芯國際。
原因之一在於口號鼓勵,並沒有像中國內地這樣拿出上千億的資金設立產業基金,給予產業政策為發展半導體產業保駕護航,也沒有謀劃科學合理的長遠發展規劃。另外,這也和香港的精英階層看不上利潤偏低的製造業和需要打拼存在風險的互聯網有關,畢竟金融炒作和炒房地產對於精英階層可謂輕車熟路,而且獲利頗豐。
相對於同時期新加坡堅持製造業佔GDP比例不能低於25%,香港的先富集團也將資金投入了股市和樓市之中,從1991年到1997年香港房價和股價的增值一共是7萬億港元,而這恰恰相當於香港在這7年間GDP的總和。然而好景不長,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股市和樓市堆砌的經濟泡沫被戳破,使香港在過去幾十年積累起來的財富大幅縮水。
回應
看到沒?新加坡也有產業政策,香港沒有,張維迎出來走兩步!
張維迎說我看不見我看不見
圖博館
鐵流:香港的互聯網半導體產業為何沒能發展起來2016-12-07
自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以來,清華紫光集團、中芯國際、長電科技、三安光電等集成電路企業先後獲得資金扶持,在產業政策的扶持下,集成電路產業依舊火爆,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達3597億元,同比增長19%。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中,經過過去十多年的發展,也成長出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
在中國內地互聯網和集成電路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中國香港在這些資本、技術密集的領域卻少有建樹——在IC設計Fabless廠商中,高通、博通、聯發科、英偉達、AMD、海思、蘋果、賽靈思、展訊位列前10。在晶圓代工廠中,台積電、聯電、格羅方德、三星、中芯國際位列前5。在封測廠商中,日月光、安靠、矽品、星科金朋、力成、長電位列前茅。在半導體設備廠中,營收位於前列的是應材、ASML、科林、科磊、尼康。從上述排名中可以看出,中國內地和中國台灣,以及新加坡都有多家企業上榜,但卻未見中國香港的企業。
在互聯網企業上,除了擁有少數面向金融的互聯網公司,在電商、即時通訊、搜索引擎等方面,香港也沒有具備一定實力的互聯網公司。為何香港的互聯網和半導體產業沒能發展起來?只是因為香港地域狹小的先天不足,還是另有原因?
地域狹小並非沒能發展出半導體產業的根源
在2015年,新加坡人口553萬,而香港731萬;新加坡面積719平方公里,而香港1104。新加坡的半導體全球第六,如果以城市排名,新加坡是僅次於台灣新竹的世界第二大半導體生產中心。
新加坡的半導體工業始於上世紀60年代,起初以封裝與測試設備為主。在80年代,新加坡開始扶持半導體工業,逐步引進國外晶圓製造和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在80年代初引入惠普公司,成立了亞洲的第一個芯片設計中心。在1985年引入SGS Thompson開設前端晶片生產基地。2年後再次邀請惠普設立晶片生產製造廠。同年,特許半導體在新加坡成立,特許半導體曾經一度是僅次於台積電、聯電的世界第三晶圓廠。
新加坡不僅設立了20億新加坡元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基金,設立了微電子研究所IME,還引進德州儀器、惠普、佳能等公司,通過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實現技術升級。到2000年前後,新加坡已經成為繼美日韓台之外的半導體產業重鎮,2009年產能在全球的比重達到11.2%。
圖博館
奧巴馬否決中企併購德芯片企業德國:不關你事
德國愛思強公司(AIXTRON)2016.12. 3稱,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命令,禁止中國福建宏芯基金收購愛思強的美國業務。對此,德國聯邦經濟部發言人表示,美方審查結果對於德國官方正在進行的審查“不構成任何影響”。愛思強方面則強調,美國這一決定僅限於該公司在美業務,且並未禁止宏芯收購其股份和股票。
回應
交易已經告吹,事實證明,所有的抗議都是假的,無用無效的
德國領土還有有美國駐軍,德國不聽話要挨揍的,說難聽德國現在是美國的狗。
沒有美國芯片中國照樣研製出全球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這就是最大的諷刺!
想知道你哪來的那麼大勇氣吹牛B
中國就是造出了全世界厲害的超級計算機,連續好幾年蟬聯世界超算第一,自己不了解國家的事情別bb
中國在WTO的稀土上訴案2014.8.7終裁敗訴
世貿組織的這份裁決書說,中國沒有顯示出它對稀土、鎢、鉬的出口所採取的一系列配額限制措施是合理的。
稀土是國防工業生產以及製造包括iPhone、磁盤驅動器和風力渦輪機在內的現代科技產品的重要成分。
中國出產全世界稀土總量的90%以上,但從2010年起,中國宣佈限制稀土的出口量,並稱此舉是為了減少污染和保護稀土資源。
在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後,國際稀土價格飆升了百分之幾百。
美國、歐盟和日本投訴說,配額限制措施讓中國公司在混合動力汽車電池、風力渦輪機和節能照明等產品的生產競爭方面佔據優勢。
中國此前申辯說,對稀土、鎢和鉬的出口設置配額,是為了防止過度開採,這一政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會認真評估這項裁決,繼續改善其對資源消耗產品的管理,符合與WTO一致的方式,促進自然資源的保護,維持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公平競爭。
圖博館
美以安全為由出手阻撓致中企購德半導體巨頭失敗
2016.12.8,福建宏芯基金駐德國法蘭克福辦事處發布聲明,宣布因交易條件無法實現,其對德國半導體製造商愛思強(Aixtron)的收購要約已經失效,也令愛思強這家德國公司的未來陷入不確定之中。
對愛思強的收購要約中的4.2.2(ii)涉及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規定收購必須要在滿足(1)美國總統超過期限未宣布對交易採取暫停或禁止決定;(2)美國總統宣布放行交易。
而美國總統奧巴馬2日發布行政命令,禁止宏芯收購愛思強的美國業務,稱這一交易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成立於1983年的愛思強是德國一家著名半導體設備供應商,也是世界上僅有的能生產MOCVD設備的兩家公司之一(另一家是美國VEECO)。MOCVD是LED外延芯片製造的關鍵核心設備。
愛思強目前經營困難並陷於虧損。5月,宏芯有意收購約6.7億歐元(7.15億美元)。愛思強也期望通過資金雄厚夥伴的扶持,加大產品研發力度,並向中國市場擴張。
德國經濟部於9月8日批准福建宏芯基金收購愛思強,但於10月24日突然“反悔”。德媒披露,此舉與美國情報部門的介入有關。美國情報部門稱,愛思強的技術也可用於衛星、雷達等軍工產業。愛思強製造一種設備可以生產氮化鎵結晶層,後者可以作為武器系統的半導體器件,被用來升級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10月26日,愛思強的最大股東,認為這種充滿陰謀論色彩的指控完全站不住腳,“要是這個邏輯成立,那以後中國投資者要併購德國鋼鐵企業也可以用這個理由叫停,因為鋼鐵可以用來造坦克”。
而中國商務部也表示,希望德方重啟審查“僅是個例”,不代表德國改變其經濟政策,因為這一舉措不利於中德雙向投資的發展和經貿合作大局。
這是奧巴馬任期內叫停的第二筆外資收購。2012年9月28日,他曾禁止三一重工在美關聯公司拉爾斯控股(Ralls Corp)收購美國俄勒岡海軍訓練後勤基地附近的4個風電場。這是三十年來美國總統第三次以安全為由阻止中國公司的商業收購。
回應
這家公司老闆有頭腦
不是他們不想賣,是美國不讓。德國還算不上主權國家
美國的自由精神和公平主義呢?
政府應該嚴禁向美國為首的西方出口稀土!向美國出口稀土嚴重危害中國安全!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6-12-09/doc-ifxypipt0668134.shtml
圖博館
解決了中國芯的定義問題,我們再來看蘋果手機。事實上,手機裡的芯片非常多,除了像CPU、GPU、基帶這樣三大件外,還有運行內存、存儲內存、電源管理、音頻、視頻、射頻、DSP、ISP等芯片,這些芯片各司其職,手機的功能才得以實現。
由於使用的芯片較多,我們就關注最主要的幾樣:CPU、GPU和基帶。蘋果手機的CPU由蘋果設計,GPU源自英國Inmagination,由台積電代工,而基帶部分購買自高通和Intel。從中可見,除了由台積電代工可以和中國扯上關係,其餘工作基本由歐美公司包攬。
由於像台積電這樣的廠商在半導體原材料上往往會採用多供應商的做法,先不論台積電在代工中使用的中國產高純鈦金屬做濺射靶材的比例,即便蘋果的處理器在薄膜製備中全部使用了中國產的金屬濺射靶材,但並不影響A8、A9等處理器為蘋果所有的事實——原材料的產地並不影響最終產品的所屬。正如中國企業將鐵礦石熔煉製造成火砲,鐵礦石來自澳大利亞並不意味著這門火砲就打上澳大利亞的標籤。
在CPU上,自主設計的中國芯最大的問題已經不再是設計不出來,或者製造不出來,而是配套的軟件能否跟的上。如果能夠形成產業生態和軟件生態,那麼,自主設計的中國芯也將不再局限於軍工、航天、超算、工控、網安等領域。自主設計的中國芯也將進入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而非大多存在於新聞裡。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6_11_28_382128_1.shtml
圖博館
而本次新聞中報導的開發出高純鈦金屬靶材的公司,很有可能是創潤公司的下游公司,因此,在媒體報導中,只提姚力軍,不提吳景暉,這種報導在全面性上略有不足。
如何定義中國芯
媒體的報導中,比較有爭議的就是認為蘋果用了中國芯。怎麼定義中國芯呢?像漢芯那樣把摩托羅拉的芯片打磨掉標籤,再印上Logo的做法顯然是算不上中國芯的,那麼,拿國外的軟核或硬核授權,再根據國外的代碼去流片能否算中國芯呢?是否要核心IP自己掌握才能算中國芯?那麼如果芯片的核心IP自主研發,但在國外流片又怎麼算?而國外設計的芯片在中國流片能否算中國芯?凡此種種,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就品牌上看,購買國外IP授權,比如購買ARM Cortex A53、A72、A73,集成SOC的做法確實是符合中國芯的範疇的,畢竟品牌是中國的,只不過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國外上游廠商而已。另外,在境外流片生產,也不會對芯片的品牌造成影響,畢竟蘋果、高通在台積電、三星流片,不會有多少人認為這些芯片的品牌就變成了台積電和三星的人,同理華為麒麟950和麒麟960在台積電流片,也不影響華為掌握著麒麟品牌。
從技術上看,要滿足中國芯的要求,就必須實現核心IP自主研發,這樣一來,就只有龍芯和申威等少數芯片符合中國芯的範疇,比如龍芯的CPU核、內存控制器、DDR2 /3/4的PHY、互連網絡、HT控制器、HT PHY等全部自主研發,這是一些國內IC設計公司雖然在商業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在技術上還是達不到的。
有人說,拿到源代碼就相當於掌握了全部技術,因此也是等同於自主研發的。但筆者採訪了業內人士後得到的回答是:“代碼如果沒有註釋很難讀懂,有時不知道在幹嘛……厚道點的可能讀懂部分,不全盤掌握也不敢改,一改就錯……黑一點代碼都是沒意義的字符,沒法讀”。
龍芯首席科學家胡偉武在《我們的龍芯3號》一文中寫道:“何況CPU是超複雜系統,超複雜系統只能走進化論的道路,在產業化實踐中通過長期演進發展起來。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別人的源代碼,也只能加速自主研發的進度,取代不了自主研發的工作。更何況復雜系統是很難消化吸收的,即使拿到國外CPU的源代碼,每一行都看得明白,但把幾百萬行代碼拼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乾什麼的。”
圖博館
鐵流:蘋果用了中國芯,真的假的?2016-11-28
日前,某媒體發布了《厲害了“我的中國心”!原來,iphone用的是“中國芯”》一文,雖然原文旨在說明中國在高純度濺射靶材上取得技術突破,但其標題取得併不是很科學,頗有標題黨的嫌疑,比較容易引起誤解。筆者就高純度濺射靶材到底是怎麼回事,以及如何定義中國芯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濺射靶材是什麼
在芯片製造過程中,要經過濕洗、光刻、離子注入、蝕刻、等離子沖洗、熱處理、鍍膜等步驟。而濺射靶材就是在鍍膜環節使用的,而鍍膜就是在芯片表明形成一層薄膜。濺射靶材對材料的尺寸、平整度、純度等屬性要求非常高,媒體報導中就有“指甲輕輕一劃就會有划痕,任何細微的瑕疵都會導致這一塊價值上萬美元的靶材報廢”的介紹。
那麼濺射靶材有什麼用呢?在芯片製造中,要在芯片表面製備薄膜材料,就離不開濺射技術。濺射是利用離子源產生的離子,在惰性氣體或真空中經過電磁場加速,形成高速離子束流,轟擊濺射靶材,使濺射靶材的原子離開並在基底表面形成沉積薄膜。簡單的說,就是用高速粒子流轟擊高純度靶材,使靶材的原子在芯片表明形成沉積薄膜。
高純度濺射靶材其實是芯片製造所需要的原材料的一種,在過去一直被美國霍尼韋爾,日本東邦和大阪鈦業所壟斷。而央視財經報導的高純鈦金屬靶材,僅僅是靶材中的一種,除了金屬單質靶材,濺射靶材還有合金、陶瓷、硼化物等。
雖然在高純鈦金屬靶材上取得技術突破固然可喜,國人沒有必要將這項技術看得過於高大上,半導體原材料大多被美日廠商(主要是日本)主宰,固然有技術門檻方面的原因,但根源在於原材料單件產品利潤相對偏低,在該領域獲利必須依賴龐大的市場份額,這導致歐美有強勁技術實力的大廠看不上,創業小公司又沒有能力和意願去做。
另外,媒體的報導也不夠全面。2014年,浙江餘姚的創潤公司“年產250噸電子級低氧超高純鈦項目”正式投產。創潤公司的吳景暉博士是國際上金屬鈦提純領域少數掌握核心技術的華人專家之一,曾經在美國霍尼韋爾公司(Honeywell)擔任技術總工程師。由吳景暉博士團隊首創的新一代熔鹽電解法工藝,鈦錠純度達到99.999%,品質上完全替代進口高純鈦材,成本降低20%以上。
圖博館
所以,人人網最大的錯誤就在於,它不該試圖像臉書那樣轉型。不用改名什麼人人,一直叫“校內”就行了,就著眼於服務好學生群體,把產品、推廣都面向這個群體,做好一個垂直類SNS。現在那批在人人網上成群結隊的大學生、留學生也並沒有消失,他們多半紮根於豆瓣知乎這些垂直屬性更明顯的社區之中了。QQ空間和百度貼吧為什麼能走到今天?很大原因其實是因為他們一直都沒有改變。空間和貼吧身上那些被吐槽最土、最噁心的地方,往往恰恰是其主要受眾真正愛上它的地方。
人人和知乎3年來百度指數的走勢。可以看到明顯交錯,此消彼長
所以對於想要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的臉書來說,人人網的啟示就是,理解“中國特色”、理解中國市場和用戶的複雜性才是最難的。這種複雜性其實已經讓無數外國互聯網公司碰壁,從雅虎到亞馬遜當年高高在上的認為自己完美的產品將橫掃中國互聯網時,估計最後都沒能想通為什麼自己會失敗。不過,聽說扎克伯格在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或許他還真能帶領臉書創造不同的局面。
回應
google不作惡?當初我第一次聽到它的這個口號,我就估計這個公司將來肯定會做惡,果然,這次大選,google做惡的事情都被一一揭露。雖然我覺得貼吧很low,雖然我玩電腦十幾年了。它的確解決問題,這就足夠了。
現在盛行的“多元化”已成為刊物、媒體、電影、新聞、廣播等經常使用的詞彙,融入日常的習慣用語中,但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多元化,是指在白人至上主義、 資本主義一元不變基礎上的“多元化”。多元化再多也未多元到干社會主義這一元上。
講真,臉書界面真是醜,設計的操作也不是很便潔,而且說好的言論自由呢,我臉書賬號為啥被封了?
等牆沒了讓你們知道什麼叫水軍,等你們看懂中文讓你們懂什麼才叫噴子,戰五們,你們對網絡的力量一無所知。
偶爾一次較大群體翻牆,能夠把一個國家(地區)的網路,徹底噴殘。灣灣們已經領教過“牆”的好處。其他地方國家還沒有切身體會。
http://www.guancha.cn/ZhangXiaoBao/2016_11_29_382174.shtml
圖博館
首先,兩者都是行業內的挑戰者,臉書當初遇到的是微軟、谷歌這幾家巨無霸的產品,在當年撼動這些對手至少不比國內企業撼動騰訊百度容易。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臉書的幾家對手如今早已式微。尤其像MSN、MySpace這些產品,在中國國內當初可沒有受到多少限制,但最後被BAT擠出局比輸給臉書還徹底。不是臉書太強,而是它遇到的競爭對手貌似強大,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那麼為什麼臉書能戰勝巨頭,人人網不能?難道BAT的水平領先微軟谷歌這麼多?當然也不是,前面我們也說了對於空間貼吧這類產品能吐槽的點無數,問題不是出在產品本身。
這裡最關鍵的是需要理解中國互聯網的特殊性。在近20年來,中國互聯網發展太快,這種速度遠遠超過了中國社會整體的發展速度。不同階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群體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裡全部一擁而入進入了互聯網,而智能手機的風靡又大大加快了這一過程。從國家領導、大學教授到都市白領、大學生再到農民工、洗髮妹,從北京城二環內朝九晚五的銀行職員到東莞加班十幾小時的流水線工人,所有人都參與到了中國互聯網中來。
在美國,家用電腦是普及了多年的東西,美國人也是最早建立成熟互聯網的國家。再加上美國人整體教育水平較高,當臉書“出頭”的時候,他面對的是一個相對統一、需求較為一致的用戶群體。臉書從大學生群體出發,不斷改善優化推而廣之走向其它年齡段、社會各階層,最終成為一款人人都用的產品。
而同樣的路線,在人人網上根本行不通:人人網會發現,他的那群大學生用戶的需求,和整個互聯網其他群體的需求太不同了。小學生初中生熱衷於QQ空間的“個性”,走入社會的青年多半喜歡貼吧的口無遮攔肆意宣洩,年長一些的人對開心網這種模式又比較感興趣。
換個更清晰的說法,在美國,大學生群體的審美趣味、使用習慣推及到整個美國網民中,差別不會太大。我們經常講美國文化多元,但是這種多元的複雜程度正如黑人說唱和白人鄉村風的差別只是唱片公司營銷報告裡一體兩面的數據,這些看似豐富的“多元文化”事實上都是打磨已久、業已成熟的商業流水線產品。
而在中國,不管是大媽的廣場舞,城鄉結合部的殺馬特,還是小學生的二次元,群體認同都是自發培養成長起來的,原始、混沌又充滿活力。你用大學生,或者用任何一個網民群體的特點,去推及到整個互聯網之中,你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滿足所有人需求。即使到了微信在手機上如此流行的今天,絕大部分的中國年輕人仍舊會用手機QQ而不是微信。
圖博館
人人網和臉書最大的差距就是它生在了中國 2016-11-29
與穀歌一樣,作為席捲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互聯網巨頭,臉書(Facebook)對中國市場的渴望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但是不像“不作惡”的谷歌還享受到中國網民獻花紀念的清新形象,由於扎克伯格近些年來乾了包括用中文演講、不戴口罩就在北京跑步、想要讓習總給他孩子取名等等被認為是“諂媚”的事,臉書能夠先一步重返大陸的消息似乎就沒有引起國內媒體太大的興趣了。
不過我想包括BAT在內的國內互聯網大佬肯定是不會掉以輕心,畢竟目前還沒有一家在流量上能壓過BAT的外國網站參與國內市場的競爭。
在我看來,臉書即使重新登陸中國,對BAT可以形成的威脅遠沒有想像中的大。這裡面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中國互聯網是一個真正的充分競爭市場,這裡的博弈實在是太激烈,而牢牢掌握整個市場的需求實在太難。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當初有著“中國臉書”之稱的人人網(最早的“校內網”)。對於為什麼臉書能在這10多年裡一路走高最終成為全球巨無霸而它的國內模仿者人人網卻在短暫輝煌後逐漸泯然眾人,網上各種各樣的分析層出不窮。其中多半是吐槽人人網產品設計多失敗、遊戲廣告多糟糕、移動化做得太差,然後再以此來證明人人網失敗是必然的邏輯。
我覺得這種推導都是本末倒置,先有結論再找論據的典型。
就以QQ空間和百度貼吧兩者作為例子,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從2005年人人網誕生開始,即使是最風光最火爆的日子,國內SNS社區中流量最高的仍是這兩家,而現在人人早已淡出主流SNS產品,空間和貼吧卻仍舊經久不衰。
但如果你是一名QQ空間或百度貼吧的老用戶,我敢打賭你對兩個產品的吐槽肯定會比人人網多得多:界面太醜,元素太多,功能太亂,虛假信息,假藥假醫院廣告……把人人網所有“十惡不赦”的錯誤放到空間和貼吧身上竟然基本全都能夠對得上,而且比起這兩家往往還是小巫見大巫。如果只是產品上的問題就會導致人人網失敗,那麼BAT三家早就全都倒閉了。
那麼真正深層的原因是什麼?人人和臉書最大的差距在哪?
人人網最大的不幸就是生在中國這樣的互聯網環境中。比起臉書,它所處的競爭環境實在太可怕了。不信,我們來對比下臉書和人人網當時主要的競爭對手。
臉書:MSN、MySpace、Google+
人人網:QQ空間、百度貼吧,後來的微博等
圖博館
另外,業內人士表示,“Intel的計算卡的存儲模型很扯,需要在不同內存裡移動數據”。換言之,就是指Intel的E5和加速器的內存是分離的,在計算時需要先將要處理的數據通過PCI-E傳輸至計算卡內存,然後計算卡才能計算,最後將結果通過PCI-E讀回主處理器,這樣數據的一來一回就造成了大量性能損失。相比之下,26010能夠實現共享內存,這就避免了Intel E5+PHI,或Power+Tesla必鬚麵對的顯式拷貝,免除了這方面的性能損失。
………..
回應
有一種人,為了利益,可以把自己貶低到塵埃里;有一種人,為了外國,可以把祖國貶低到塵埃里;有一種人,自己跪久了,不願站起來,還總想拉著別人一起跪著;還有一種人,則不懷好意地起哄,攪屎棍一根。很不幸,這四種人中國都有!
當年高鐵剛出來時,那麼多噴子都說面子工程,運椅子的。現在呢?
如果中國沒有這些超級計算機,很多國家級項目就沒辦法完成——運算量太大。
要是有個軟件能對噴子的能力評分,說不定中國也能在這方面拔得頭籌。
當年兩彈一星,中國人用算盤計算數據,咱們吃過沒有先進計算機的苦,我們希望自己的超算更快更精準,我們更希望自己的超算能為國家的各個建設領域發揮自己的作用,我相信很多人並非刻意貶低,只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更出息!
然而某站的文章和評論就是在刻意貶低。適當的鞭策能促進科技人員的努力,但是對他們的成就視而不見,就等同於犯罪了
超算這事,就是拼節點數、拼投入資金的,中國的超算政府投錢可以不考慮產出,而美國政府錢袋子被監管著,要評估實際需要,這就是區別
當國人還在仰視洋人的時候,某些人攀上洋人貶低國人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但當國人開始平視甚至開始不屑洋人的時候,再這麼傻乎乎挾洋人以自重的方法是會惹人厭的。。。裝逼也要看情況啊。
得個第一又怎麼樣。一個不能用Google的國家最終就是垃圾。看看中國的第一,都是人家不屑的東西。就先不問能否比上微軟了。就先不說造不出能用的芯片了。有Google嗎?有Facebook嗎?有Twitter嗎?一百年內,中國造不出自己的芯片。造出來也只是面子工程。
印度有谷歌,有非死不可,有推特。還有強姦,有恒河水。就是沒有廁所。你有什麼要說的嘛。你沒覺得她都快氣瘋了嗎?哈哈。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6_11_21_381298.shtml
圖博館
但實際上,申威26010是由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設計從指令集開始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CPU,經歷了申威1、申威1600、申威410/1610、申威411、申威421/1621等數代產品迭代嚴進,和ARM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DEC的Alpha,網絡上盛傳申威獲得了Alpha21164的相關技術,誠然,DEC是一家傳奇公司,Alpha21364在那個年代性能驚艷。可惜的是DEC已經於18年前破產,Alpha先被康柏收購,後被惠普雪藏,已經十多年沒有發展了。由於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集成電路產業一直遵循著摩爾定律,當年的神器在今天近乎於玩具,而且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DEC有做過類似於申威26010這種眾核處理器。筆者諮詢過申威的技術人員,他明確表示是自主研發的申威-64自主指令集,相關單位也明確表示與DEC的Alpha無關。此外,美國相關機構也證明Shenwei-64 Instruction Set (this is NOT related to the DEC Alpha instruction set)。因此,對於一家已經死亡18年的公司,大家還是放過它吧。
有觀點認為申威26010在內存帶寬上存在缺陷——內存帶寬僅有136.51GB,而且用的還是DDR3,相比之下,Intel的KNL和英偉達的Tesla都採用3D堆疊內存,內存帶寬更是達到512GB(Intel PHI) 和720GB(英偉達Tesla)。因此,這會造成申威26010存在先天不足,只能用來跑分而不實用。
筆者聯繫過相關單位工作人員,他表示內存帶寬相對於Intel的KNL和英偉達的Tesla確實小了一些,雖然對於某些對內存帶寬要求高的應用,實際使用中確實會不如Tesla和KNL了,不過,神威太湖之光在設計之初就並非為運行訪存密集型運算的存在,就神威太湖之光主要針對的那些應用來說,內存帶寬是基本夠用的。
申威26010之所以能夠在製造工藝落後2代的情況下取得媲美於Intel KNL的計算性能,原因就在於申威26010在設計上還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申威26010單獨一片處理器就能完成Intel E5+phi的功能——申威26010集成了4個管理核心和256個運算核心,一片申威26010就是一個計算節點,管理核心執行類似於天河計算節點中E5的功能,而256個運算核心則發揮了類似於至強PHI的加速作用,相對於採用E5+PHI方案的超算,其加速器插在PCI-E上,這就會成為瓶頸,而申威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圖博館
鐵流:中國首摘超算應用最高獎還有人說“用不起來”?
2016.11.14,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TOP500)榜單在美國鹽湖城公佈,中國神威太湖之光蟬聯冠軍。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楊超等人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2016年全球超級計算大會上領取了戈登•貝爾獎,他們的獲獎應用名稱為“千萬核可擴展全球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此次全球共有6項應用成果入圍戈登•貝爾獎最終提名,其中3項均依托神威太湖之光完成。設立於1987年的“戈登•貝爾”獎被稱為“高性能計算領域的諾貝爾獎”,是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的最高學術獎項,由美國計算機協會與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聯合頒發。近30年來,該獎項一直被美國和日本壟斷。
正如天河2號獲得6連冠后卻因為使用了Intel公司的至強Phi計算卡而被一些別有用心之徒百般詆毀,在神威太湖之光實現了包括處理器在內的所有核心部件國產化後,別有用心之徒又發明了神威存在的不足:
有人聲稱神威太湖之光和以往的中國超算一樣,根本就用不起來,計算資源將來會大量閒置,成為擺設;有人聲稱申威26010存在設計缺陷;還有人聲稱美國不是做不到,只是不屑於做,或者美國比較低調,更強大的超算只是沒公佈而已;更有網絡媒體表示:“要知道此前的HP超算雖然浮點性能驚人,但真實環境中受到各種因素制約,可用性能與理論性能相去甚遠,以太湖之光為例,其理論性能為125.4PFLOPS,Linpack浮點性能93PFLOPS,HPL效率是74.16%,但在更具實戰意義的HPCG性能(高度共軛梯度基準測試)中,太湖之光只有0.371PFLOPS,效率則只有0.3%,這比天河2號的1.1%還要低”。
言下之意,就是神威太湖之光的可用性能與理論性能相去甚遠,只能用來跑分。這種觀點還頗有市場,誤導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
當然,“找爹黨”是永遠不會缺席的,還有一些人把中國自主研發的申威處理器找了個美國爹……對此,筆者採訪了數位業內專家,對上述質疑做一個回复。
每當中國取得技術突破之時,網絡上總會冒出一群“找爹黨”,本次神威太湖之光超算刷榜也不例外——一些人聲稱申威26010使用了ARM指令集,一些人將申威26010與DEC的Alpha聯繫起來,並將其“認爹”。
圖博館
總之,國外巨頭修築的專利壁壘,FPGA相對偏小的市場,以及用戶更傾向於性能更好的FGPA等因素使得國內FPGA廠商哪怕開發出廉價的中低端產品,但因性能差距而被很多潛在用戶拋棄。換言之,國產FPGA必須在發展之初就和賽靈思、阿爾特拉、萊迪思短兵相接拼性能。
海外收購不失為追趕的有效途徑
目前,國內FPGA廠商與美國賽靈思和阿爾特拉差距如同鴻溝。而且承接2014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FPGA研發與產業化應用課題的京微雅格還在今年遭遇過經營困難,某些網媒甚至不負責任的謠傳:“京微雅格公司已倒閉”。在國內FPGA廠商與國外廠商差距過於懸殊的情況下,如果能成功收購在技術上相對先進的美國公司,並逐步將科研人才、研發中心和技術轉移到國內,實現技術和人才的本土化也不失為技術追趕的有效途徑。
本次收購案中的主角萊迪思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消費性電子、通訊與工業等範疇,推出包含USB Type C、智能手機與平板等各式裝置互連解決方案、影像傳輸解決方案、電源控制、無線通訊傳輸芯片等產品,在FPGA廠商營收中位列全球第三——雖然名列全球第三,但在IT行業存在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行業老大和老二能活得比較好,但其他廠商就會過得比較拮据。比如在X86 CPU上,Intel一家獨大,AMD雖然經常虧損但也勉強過活,像VIA這樣的廠商則直接被攆出市場。無獨有偶,萊迪思在技術上與賽靈思和被Intel以167億美元收購的阿爾特拉有一定的差距,在市場份額上,賽靈思和阿爾特拉瓜分了全球60%以上市場。
收購萊迪思的Canyon Bridge則是新近成立的全球私募併購資金,初始資金募集自幾名中國合夥人,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矽谷,其投資重點是科技公司。由於初始資金募集自幾名中國合夥人,以及其高級顧問David Wang在加入Canyon Bridge之前,曾任中芯國際總裁、華虹集團首席執行官、華虹NEC董事長等職務,使Canyon Bridge增添了幾分中資色彩,給國人對此次收購添加了不少想像空間。
本次收購是否是中國政府意志的體現尚未定論,更不可能將萊迪思的人才和技術在短時間內轉移到中國,但相對於一潭死水的現狀,這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6_11_09_379944.shtml
圖博館
雖然中國FPGA廠商不少,但和賽靈思、阿爾特拉的差距非常大,不僅在硬件性能上如同鴻溝,在軟件上,大多沒有自主研發出一整套EDA工具——想在FPGA領域安生立命,光有硬件是不行的,需要有完善的EDA軟件做支撐,而國內FPGA廠商很難拿出一套讓用戶滿意的EDA工具,有的甚至直接拿國外公司的軟件充數。
從市場份額上看,國內FPGA廠商與國外巨頭的差距則一目了然——全球FPGA芯片市場規模大約50億美元左右,其中中國市場約15億美元,但國產FPGA產品根本不具備國外市場搏殺的競爭力,即便在國內市場,所佔市場份額也僅有2%。
在FPGA方面追趕國外巨頭難度高
在FPGA方面追趕國外巨頭的難度其實比在自主CPU上追趕Intel的難度還要高,因為如果做不了高性能的桌面或服務器CPU,那麼可以做MCU和各自低功耗嵌入式芯片,比如ARM就是依靠深耕嵌入式芯片領域,並最終發展壯大羽翼豐滿,甚至隱隱威脅到了Intel的地位。
而FPGA則不然,由於FPGA很大一部分場景是做一些芯片模擬工作,使用者在其基礎上做編程,必然會有很大性能損失,在性能降低了很多以後,還要和CPU、ASIC等芯片去匹配,使用戶會對FPGA的性能有著越高越好的要求。另外,在軍用領域,雖然局部場景對FPGA性能要求不高,國內反向設計的FPGA也能滿足使用需求,但也有很多場景對FPGA性能也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可以說,除了囊中羞澀的用戶,或定位於工控等對性能要求有限的特殊情況,大部分用戶對FPGA的需求是性能越高越好。
此外,FPGA的設計和製造結合的比較緊密,採用更先進的工藝就能在性能上居於上風,因此,賽靈思、阿爾特拉等巨頭產品往往採用最先進的工藝,並且將工藝的潛力挖的很透,而後來的追趕者則沒有這個條件和技術實力,這導致在性能上大幅遜色於兩大巨頭。具體來說,賽靈思和阿爾特拉的FPGA已經開始著手採用最先進的14/16nm工藝,而國內FPGA廠商根本無力承擔採用先進製程工藝的高昂成本。
另外,FPGA的市場相對偏小。全球FPGA市場總額僅為50億美元,相對偏小的市場份額很難養活太多的大公司,必然導致競爭異常激烈,往往出現行業老大吃好,行業老二勉強吃飽,剩下的搶一些殘羹冷炙的局面。舉例來說,在2014年萊迪思的銷售額為3.66億美元,而賽靈思在2014年的銷售額則高達20多億美元。在今年第二季度,萊迪思甚至還虧損1380萬美元。技術實力較為雄厚,全球排行第三的萊迪思尚且如此,國內從事FPGA開發的廠商的際遇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圖博館
FPGA在軍事國防領域的作用也非常大——FPGA被廣發運用於航天、航空、電子、通信、雷達、高端波束形成系統等領域,在各種軍用電子設備中也經常會有FPGA的身影,就以相控陣雷達為例,一個大型相控陣雷達有幾千個TR組件,幾個TR組件組成一個小的處理單元對信號進行數模轉換和預處理,每個單元就含一個FPGA。大型軍用電子設備中信號處理和數據處理一般由FPGA或DSP來完成,CPU只作終端和邏輯控制,一個大型軍用電子設備可能會有數十至數千個FPGA,但CPU只會有幾個。另外,對夜戰非常重要的紅外設備也離不開FPGA,美國國防後勤局就曾採購過賽靈思的FPGA用於監視、偵察和火控系統中紅外傳感器的數據處理。
在軍用CPU的選型上,龍芯已經完全能夠替代國外CPU,在DSP上國內也有中電某所的魂芯等產品。但唯獨在高端FPGA產品上,中國完全依賴從美國進口,這對中國國防安全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因為如果沒有FPGA,大量軍用電子設備將成為電子垃圾。
相對於民間渠道商擁有大量庫存的PC和服務器CPU,一些高端FPGA僅僅用於軍事等特殊領域,因而民間鮮有庫存,而且一片幾萬元的價格,過高的渠道積壓成本使渠道商也很少去儲備。如果要去正常訂貨,光訂貨—發貨週期就要幾個月。即便向第三國購買,和中國關係較好的亞非拉兄弟根本不存在高端FPGA的市場需求,而有庫存的全是和美國站在同一戰壕的西方國家,一旦發生戰爭,在現有庫存消耗殆盡的情況下,將嚴重影響高精尖武器和信息化裝備的補充。
國產FPGA與國外產品差距很大
賽靈思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做FPGA,在30多年時間裡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在該領域有異常雄厚的技術底蘊,並與阿爾特拉、萊迪思、美高森美等公司用近9000項專利構築的知識產權壁壘,很大程度上堵死了後來者追趕的道路。即便強如Intel,最後也是以耗資167億美元收購阿爾特拉獲得了FPGA領域的入場券,而非通過自主技術研發在FPGA領域站穩腳跟。因此,如果純粹走自主研發的道路,難度非常大,在過去十多年裡, IBM、摩托羅拉、飛利浦、東芝、三星等60多家公司曾試圖涉足FPGA領域,但紛紛遭致慘敗。
從產品上看,國產FPGA也看不到迅速追上國外產品的希望,國產FPGA基本上相當於賽靈思的低端產品。京微雅格的CME-C1採用台積電的40nm CMOS工藝,容量達2000萬門級別,按照京微雅格的PPT,CME-C1的競爭對手是賽靈思的kintex7。同創國芯也有3200萬門級別的產品,另外,復旦微電子和高雲也有1000萬門級別,或接近1000萬門級別的產品......
圖博館
鐵流:13億美元收購全球排行第三FPGA廠商有何深意
2016-11-02,美國商務部長普利茨克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一場演講中,嚴詞批評中國政府投資1500億美元用於發展半導體產業,並表示,“中國政府的投資規模相當於去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的一半,如此規模的投資造成的市場扭曲,將與鋼鐵、制鋁和綠色科技行業面對的扭曲雷同,結果是全球市場供應過剩,人為壓低價格,導緻美國和世界各地就業機會損失,對全球的半導體行業造成顯著破壞……這個前所未有的國家推動的干預行動會扭曲市場和壓抑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創新能力。”
這1500億美元的“天文數字”實在是驚人,也不知道美國部長哪裡來的情報,他對全球半導體行業國際主義式的擔憂,也真是讓人“感動”。
巧合的是,就在普利茨克批判中國政府投資半導體產業的一天后,一家疑似有中資背景的基金Canyon Bridge以13億美元的價格溢價30%收購全球第三FPGA廠商萊迪思,這場收購又有何深意呢?
什麼是FPGA
由於PC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相信很多人知道CPU、GPU,但相對冷門的FPGA恐怕就鮮有聽聞了。雖然FPGA “曝光率”遠遠不如CPU和GPU,但其重要性卻不遑多讓,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FPGA是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可以在其上編程的芯片,用戶可以在FPGA上編程實現一個特殊的硬件加速算法,比如精確指導武器上的地圖匹配算法。在CPU的設計中,FPGA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用來模擬所設計的CPU,在龍芯將GS132、GS232開源的項目中,為了輔助教學,美國FPGA龍頭老大賽靈思也作為合作夥伴之一參與其中。
在民用方面,FPGA應用場景非常廣泛,比如即將到來的5G通信,通信基站其實就是一個小相控陣,這就必須採用FPGA進行數據處理。現有的通信設備也離不開FPGA,比如前段時間美國製裁中興通訊,FPGA也位列制裁名單之上,而華為和中興所需的FPGA大多依賴於美國FPGA廠商進口。
在醫療領域,FPGA被用於聲波檢測儀、CT掃描儀、核磁共振、x射線等設備。在消費品電子、物聯網、汽車電子、機器人、數據挖掘、工控等領域,FPGA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會隨著機器人、無人機、大數據、物聯網、無人駕駛、5G通信的興起,市場前景會越來越好。根據Gartner估計,從2014年到2023年,FPGA的年均增長率達7%。
圖博館
新型無人機未來或與殲-20協同作戰 科技日報 2016-11-03
第十一屆珠海航展開幕,殲-20首次公開飛行展示
此次航展亮相的中國無人機讓人振奮,其中“雲影”、彩虹-5等型號頗為耀眼。從偵察能力來看,“雲影”與“全球鷹”無人機相當,但前者打擊功能更強。 “彩虹-5”重達3.3噸的最大起飛重量、長達40小時的續航時間和6500公里的最大航程,可以掛載16枚空地導彈,多方面性能優于美軍“捕食者”無人機。有評論認為,未來無人機群也許能與殲-20協同作戰。
中國展示世界最大規模集群無人機實驗準備未來空戰2016.11.04新浪軍事
集群智能(SwarmIntelligence)作為一種“Game-Changing”的顛覆性技術,一直被中美等軍事強國作為軍用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未來無人化作戰的突破口。此次在珠海航展上,中國電科CETC披露了我國第一個固定翼無人機集群試驗原型,實現了67架規模的集群原理驗證,打破之前由美國海軍保持的50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的世界紀錄。
深度:殲20有那麼多缺陷嗎?駁俄專家對殲20的評論
2016.11.1,我國殲-20在珠海首秀,在國內外觀眾中引發極大震撼,很多專家和觀眾作出積極評價,但也有一些“不同聲音”,比如最近網絡媒體有一篇文章,轉載所謂“俄羅斯專家”評論,而這些評論大都是負面看法,在他們眼中殲-20稱不上是四代機。
首先,說殲-20的機頭。無論F-22,還是殲-20,就連俄自己的T-50,雖然有一定的細微差別,但更多體現的是一種相似性,因為,實現外形上的隱身,有基本的空氣動力學規律,發現並且遵循這個規律,結果出來的外形自然是相似的,這根本不存在誰抄誰的問題。
其次,殲-20的鴨翼,世界上很多航空大國都有嘗試和技術儲備,並不是俄米格1.44所獨有。殲-10定型並且採用鴨翼設計,而當時的米格1.44僅僅只是一架驗證機。
第三,殲-20的發動機是國產,著名軍事專家尹卓少將已經證實。殲-20表演小半徑轉彎以及垂直拉升高機動動作,說明其配備的國產發動機性能已經成型。未來可能會展示超機動性,對此是沒有必要去懷疑的。
圖博館
在服務器CPU上,飛騰2000雖然在單線程性能上和Intel有一定差距,但其全芯片性能頗為不俗,能與Intel Xeon E5-2695v3相當,已經是全球全芯片性能最強的ARM服務器CPU ,如果ARM等國外廠商能完善其服務器CPU的軟件生態,飛騰則有可能藉著ARM的生態一飛沖天。在超算芯片上,申威26010完全可以和Intel最好的加速器KNL硬碰硬的較量。(回應: 如果國產cpu成熟,我會支持購買,但這麼多年來也沒見民用啊,到底怎麼回事呢? 軟件生態,專利壁壘 什麼是軟件生態和專利壁壘呢,能簡單說一下嗎?芯片是中國自己研製的,難道自己還沒有專利權嗎? 軟件生態就是:現有的編譯器、操作系統、存量應用都是基於x86環境的,該環境就是我們普通用戶現在用的一切,沒有哪個人會去脫離現在環境遷移到另一個沒什麼區別且極其簡陋的環境。打個極其形像比方吧,沒人會離開地球到火星去生活。 硬件靠技術攻關,軟件壁壘靠什麼解決 必須有強制力和強大的執行意志。阿里巴巴去IOE化(IBM,ORACLE,EMC),整個項目耗時3年,1萬多人參與。 國產芯片如果想在民用普及,如果沒有國家強制力介入或外敵封鎖,靠所謂市場選擇永遠不可能解決,因為對方已經建立了幾十年的壁壘。 微軟操作系統adobe等大公司的應用軟件要求必須基於x86架構才能運行,但是intel不對中國芯片企業進行專利授權也就是必須要用其他架構。世界最大光刻機企業不允許使用他的光刻機製作中國自主架構的芯片。你覺得民用多艱難只能先用在黨政軍上保證安全)
美媒全面解析殲20性能用途警告西方必須認真對待 觀察者網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報導,2016.11.1,兩架箭形飛機呼嘯著從中國兩年一度的珠海航展上空低空掠過。
殲-20是一款極具抱負的飛機,融先進航空電子技術、高性能引擎和機身、先進戰場通信以及隱形設計於一身。
………..
殲-20的出現是中國航空工業和軍事力量的巨大飛躍。我們仍未確切了解這種戰機的能力以及在未來它將面臨的難題。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西方必須認真對待這款戰機和中國的軍事工業。
回應
敵人越是抹黑的 就是他們越擔心的 也是越害怕比他們好的 我們就必須支持
西方世界大可不必驚慌,只要多造F16就能輕鬆擊破J20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11-07/doc-ifxxneua4325576.shtml
圖博館
網絡中心戰真有那麼高深嗎?不就是每件裝備一個IP嗎,以中國現在的信息技術能力,不見得就比美帝差好多,說不定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看看我們的移動通訊技術,3G都還沒有用熱乎,就4G了,5G也在跟進中了。這方面,中國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不是通信技術問題,是人工智能!
量子技術美國有嗎?
IBM的量子計算機你沒見過?無知!
量子計算機你以為中國沒有嗎?量子衛星都上天了!美國的的量子衛星呢?
連內存顆粒都市場化不了,連主板上最廉價的芯片級解決方案都依賴台灣,主板上連電容都不敢用國產的,手機、電腦元器件幾乎都依賴美歐日韓台,田朝的電子通信技術還是別吹了;田朝所謂的量子科學,最終不是為了市場和用戶,是為了豐功偉績手掌的喜愛,攀仕途領導的需要,分經費撈好處犬儒和下人們的想要,對老百姓,最終能拉動幾個概念股,就不錯!
你這個不懂裝懂的傻子又來裝逼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1-07/doc-ifxxnety7535652.shtml
相關新聞
中國2016.8.16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 後續或部署20顆
中國量子技術爆發:首台核磁共振量子陀螺樣機問世
美媒熱炒用量子雷達探測殲20 中國已研製出同款
中國實現超400公里抗黑客量子密鑰分發 全球首次
我國光傳輸刷新世界紀錄1秒可傳4萬部藍光電影
中科大首次實現傳輸信息量突破經典極限的量子指紋識別
上海交大科研團隊捕獲馬約拉納費米子 造量子計算機的完美選擇之一
科技部:我國將啟動量子計算機研發
中國量子計算研究獲突破 成功研發半導體量子芯片
世界最快超算換角 中國新超算“神威太湖之光”2016.6.17首次亮相一舉奪冠,此前,天河二號已創下六連冠的輝煌戰績。與天河二號採用INTEL處理器不同,神威全部採用自主中國芯:“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回應:真感謝美國,禁售費爾康讓中國有空警2000/500;禁售超算硬件,中國有了12億億次超算,硬件開發人員有了更好的市場和舞台。省了不少外匯。波音空客趕緊禁運大型客機/發動機/航電.....吧。)
鐵流:國產CPU性能到底如何? 在桌面芯片上,龍芯和飛騰目前最好的桌面四核芯片的單線程定點測試成績大約為Intel I5 4460的三分之一,雖然和Intel的差距依舊比較大,但現在的性能對於絕大多數應用來說都是夠用的,特別是對黨政軍辦公電腦和一體機,龍芯3A3000和飛騰1500A的性能已經屬於性能過剩了,只要軟件跟得上,在黨政軍領域能替換Intel的CPU。
圖博館
雖然目前解放軍空軍也尚未具備美軍那樣強大的網絡中心戰能力。不過對於快速發展中的中國電子工業而言,具備相關技術能力並不是不可預期的,相反,我們可以認為實現相關技術並非特別困難的事情,至少比實現航空發動機技術突破要容易。此外,殲-20在立項時F-22已經服役多年,JSF項目概念也早已確定,殲-20沒有理由不會參考F-35,因此如果說殲-20是與F-117同代的以平台中心戰為思路設計斷然缺乏依據的。
不過美國空軍這一表態頗為值得玩味。美國空軍這一表態很可能意味著美國空軍並未能掌握殲-20的充分情報,否則也不會輕易表示殲-20是“平台中心戰戰鬥機”。當然,美國人這樣說也有維護F-35項目的考慮,特別是在經歷了預算超支、項目延期等問題後,如果美國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所堅持的高額項目“無法形成對中國殲-20的優勢”,那麼美國軍方恐怕很難跟國會交代,會被國會議員質詢得焦頭爛額。美國軍方需要維持國會和民眾對F-35的信心,所以美國軍方不能輕易承認F-35對殲-20並沒有絕對優勢,只能挑目前看上去比較有把握的說。當然,向國會要錢的時候,美國軍方會主動替我們吹捧殲-20的,特別是第六代戰鬥機項目缺錢時。
回應
美帝就是戰爭機器,由戰爭資本經營,由武器品牌賺錢立國,美國引以為傲的技術優勢被中國感超,這才是真正令美帝恐慌原因!即使J20遠超F22,美國也會抹黑貶低中國技術,因為怕中國敲了他的鐵飯碗!
恐怖國家美國原本想通過推銷F35大賺一筆,沒想到中國殲20閃亮登場。
別急、別怕,美帝!中國落後著呢,落後你美帝300年,你緊張啥啊?
忽悠也是一種戰略!被精神殖民的更能相信,就像鴉片戰爭。
狗狗加油哦,不然今晚要餓肚子了呀!
你能上網評論,使得系統都是美國的。
我們的就是一山寨貨,比不了你們的F22,沒必要當真的,你當玩具就成
你是豬嗎?模仿?怎麼沒見其他國家能模仿五代戰機?你模仿一個試試?
美國也是偷雞摸狗的山寨了不少的歐洲科技,沒啥好吹的。
吃著肯德基、麥當勞,喝著可口可樂、雪碧,穿著耐克,用著蘋果電腦、手機,開著別克、福特,坐著波音飛機,玩著迪士尼。
基本都是中國製造。
當美國開始貶代我國新開發的武器時 說明這武器真的威脅到它了 就像美國對毛子的武器從來都是貶的一文不值 但這個世界也就毛子能威脅到它
圖博館
殲20座艙佈局曝光:採用廣角衍射平顯領先外軍一代2016.11.07新浪軍事
繼2014年後2016年珠海航展中航工業再次展出了先進軍機航電概念座艙。該座艙佈局為上面一具帶細邊框的廣角衍射平顯,中間一塊全景式觸摸屏下顯,下面一快小型多功能顯示器,位於飛行員兩腿之間。同時飛行員採用側桿操縱,即右手握操縱桿左手握油門。該座艙最大的特色在於中間那塊超大型的全景式觸摸屏多功能彩色顯示器。
該顯示器可根據飛行任務需要“切割”成不同大小的顯示區域,並在需要時在儀表數據和光學圖像之間進行任意的切換。由於該顯示器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因此座艙取消了傳統的機械儀表。這種“純”玻璃座艙的佈局比目前戰鬥機上廣泛採用的一平三下外加少量機械儀表的標準佈局還要先進一代,國外只有美國最新的F-35隱身戰鬥機採用。
隨著本次航展上殲20的公開,一系列跡象表明J-20量產型的座艙很可能也採用與F-35類似的佈局,而且相信其配置比航展公開的概念座艙還要高檔。首先殲2 0採用了新一代國產廣角衍射平顯。與殲10B,殲-11B和殲-15上的第一代國產衍射平顯相比,它的視角更寬廣,在陽光下工作對比度更佳,因此採用了更薄的邊框並取消了頂部的遮光板,從而減輕了重量擴大飛行員正前方的視野。其次J-20在飛行員兩腿之間也安裝了一塊小型的多功能顯示器。
它可作為全景式觸摸屏的備份在其因飛機中彈失靈時用於顯示飛機的關鍵姿態信息,為飛行員迫降提供保障。同時顯示器位於飛行員兩腿之間也證明殲20採用了側桿操縱的方式。與傳統的操縱桿中置佈局相比,除了可為飛行員提供無障礙的座艙內部視野以外,側桿操縱的另一個優勢是彈射座椅可以更加向後傾斜,從而提高和延長了飛行員抗高過載的能力,這一優勢已在美國的F-16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作者署名: 鼎盛軍事huitong)
回應
這跟國產車的LED顯示屏比進口車花哨是一個道理。
中國的先進就是花哨,外國的先進就是先進。你洋爹的怎麼做在你眼中都是對的喲。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1-07/doc-ifxxneua4294951.shtml
美軍為何認為殲20性能不如F35:原因並不在飛機本身2016.11.07 環球網
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美空軍參謀長古德芬(原F-117飛行員)在回應記者關於中國公開展示J20與F35相比較的問題時表示,殲-20只可與美第一代隱形機相類比,殲-20與F117都是單一網域!而F-35是整套系統與網絡支撐,還有就是隱形能力的問題。對此,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這點。
圖博館
1納米晶體管誕生計算技術界實現重大突破
據鳳凰科技2016.10.7援引外媒報導,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利用納米碳管和二硫化鉬(MoS2)的化合物,將現有最精尖的晶體管製程從14nm(納米)縮減到了1nm。
晶體管的製程大小一直是計算技術進步的硬指標。晶體管越小,同樣體積的芯片上就能集成更多,這樣一來處理器的性能和功耗都能會獲得巨大進步。
多年以來,技術的發展都在遵循摩爾定律,即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眼下,我們使用的主流芯片製程為14nm,而明年,整個業界就將開始向10nm製程發展。
不過放眼未來,摩爾定律開始有些失靈了,因為從芯片的製造來看,7nm就是物理極限。一旦晶體管大小低於這一數字,它們在物理形態上就會非常集中,以至於產生量子隧穿效應,為芯片製造帶來巨大挑戰。因此,業界普遍認為,想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突破現有的邏輯門電路設計,讓電子能持續在各個邏輯門之間穿梭,而納米碳管則負責控制邏輯門中電子的流向。
選定二硫化鉬作為半導體材料後,接下來就需要來建造柵極。但製造1nm的結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傳統的光刻技術並不適用於這樣小的規模。最終,研究人員轉向了碳納米管,直徑僅為1nm的空心圓柱管,採用碳納米管柵極的二硫化鉬晶體管能夠有效控制電子流動。晶體管由三個終端組成:源極、漏極和柵極。電流從源極流到漏極,由柵極來控制,後者會根據所施加的電壓打開和關閉。
眼下,這一晶體管研究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畢竟在14nm的製程下,一個模具上就有超過10億個晶體管,而要將晶體管縮小到1nm,大規模量產的困難有些過於巨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雖然這個項目非常有意義,但對於商業上得以實現還需要時間。
回應
多希望是中國。
追趕之路很是漫長啊
我國13年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也是可以把晶體管做小的。
15小時前回复頂(74)踩(3)舉報分享
首先,此工藝用的不是光刻技術。因此不與現有半導體加工體系兼容。短時間內別指望投入使用。另外他是用的是MoS2,不是傳統矽基晶圓,由於沒有商用量產工藝技術,沒法投入實際使用。
圖博館
在服務器CPU上,飛騰2000雖然在單線程性能上和Intel有一定差距,但其全芯片性能頗為不俗,能與Intel Xeon E5-2695v3相當,已經是全球全芯片性能最強的ARM服務器CPU ,如果ARM等國外廠商能完善其服務器CPU的軟件生態,飛騰則有可能藉著ARM的生態一飛沖天。
在超算芯片上,申威26010完全可以和Intel最好的加速器KNL硬碰硬的較量。
回應
如果國產cpu成熟,我會支持購買,但這麼多年來也沒見民用啊,到底怎麼回事呢?
軟件生態,專利壁壘
什麼是軟件生態和專利壁壘呢,能簡單說一下嗎?芯片是中國自己研製的,難道自己還沒有專利權嗎?
軟件生態就是:現有的編譯器、操作系統、存量應用都是基於x86環境的,該環境就是我們普通用戶現在用的一切,沒有哪個人會去脫離現在環境遷移到另一個沒什麼區別且極其簡陋的環境。打個極其形像比方吧,沒人會離開地球到火星去生活。
硬件靠技術攻關,軟件壁壘靠什麼解決
必須有強制力和強大的執行意志。阿里巴巴去IOE化(IBM,ORACLE,EMC),整個項目耗時3年,1萬多人參與。
國產芯片如果想在民用普及,如果沒有國家強制力介入或外敵封鎖,靠所謂市場選擇永遠不可能解決,因為對方已經建立了幾十年的壁壘。
微軟操作系統adobe等大公司的應用軟件要求必須基於x86架構才能運行,但是intel不對中國芯片企業進行專利授權也就是必須要用其他架構。世界最大光刻機企業不允許使用他的光刻機製作中國自主架構的芯片。你覺得民用多艱難只能先用在黨政軍上保證安全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6_09_30_375921.shtml
圖博館
微結構也就是常說的CPU核,在主頻相同的情況下,兩款CPU的性能差異取決於微結構的差異,像龍芯GS464E、Intel的Haswell、ARM的Crotex A72都是微結構。龍芯3A3000在1G主頻時,SPEC2006測試定點成績為7.3,飛騰1500A主頻為1G時,SPEC2006測試定點成績為5.5,而I5 4460在1G主頻時的定點成績為10。可以說,龍芯的GS464E大約有Intel的Haswell性能的73%,而飛騰的FTC660大約是Intel的Haswell性能的55%。
那麼如何提升主頻和微結構呢?提升微結構需要在指令分支預測,寄存器重命名,多指令通路,亂序發射,功能部件,訪存性能等方面做文章,目的是使整個的指令流水的效率盡可能高,因為如果有一個環節設計不好或不匹配的話,整個系統效率就發揮不出來,這是CPU的核心技術。提升主頻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後端設計能力,也就是要指物理層電路的具體優化,包括單元佈局、時序優化等放方面下苦功。
接下來就國產服務器CPU與Intel的服務器CPU做比較,以國產服務器CPU中多線程性能最強的飛騰2000為例。在編譯器為GCC4.8的情況下,飛騰2000在2G主頻的單線程SPEC2006測試成績為定點12.4,浮點11.3,換算一下飛騰2000的CPU核FTC661的定點成績為6.2/G,和Intel Haswell 10/G的成績依舊有不小的差距,由於飛騰2000為64核芯片,在單線程性能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依靠核心數量的優勢,FT2000的多線程SPEC2006測試成績為定點570,浮點482 ,全芯片性能與Intel Xeon E5-2695v3相當,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由於科學計算倚重雙精浮點性能,超算芯片的比較中就以雙精浮點性能為指標進行,申威26010的雙精浮點性能為3T,和Intel目前最好的超算芯片KNL相當,更難人可貴的是這是在製造工藝與Intel相差2代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這充分體現出申威26010在設計思想上的先進性。
結語
在桌面芯片上,龍芯和飛騰目前最好的桌面四核芯片的單線程定點測試成績大約為Intel I5 4460的三分之一,雖然和Intel的差距依舊比較大,但目前龍芯和飛騰還沒有大型遊戲等對CPU性能要求較高的軟件應用,現在的性能對於絕大多數應用來說都是夠用的,特別是對黨政軍辦公電腦和一體機,龍芯3A3000和飛騰1500A的性能已經屬於性能過剩了,只要軟件跟得上,在黨政軍領域能替換Intel的CPU。
圖博館
以上為兩款芯片的跑分成績,由於兩款SOC均是購買ARM的IP授權做集成的產物,獵戶座7420的成績其實是ARM Crotex A57的成績,華為麒麟950則是ARM Crotex A72的成績,將12個子項相乘再開12次方後,得到ARM Crotex A57在2.1G主頻時定點測試成績為1376分,換算一下就是655/G,ARM Crotex A72的定點成績則為749/G。
不過SPEC也非盡善盡美,測試存在容易受編譯器影響的問題。舉例來說,SUN曾經通過編譯器優化提升SPEC跑分50%,龍芯的某一代產品也曾用自主研發的LCC編譯器,比使用GCC定點跑分提升了60%。另外,即便同樣是GCC編譯器,不同版本的GCC編譯器下,測試成績也會有很大差異。筆者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並非SPEC測試的缺陷,反而用事實說明了,最後的用戶體驗是軟件+硬件的結果,充分說明了軟硬件磨合的重要性。
可能有的讀者對不明白什麼是編譯器,在此說明一下,程序員在編程的時候寫的是編程語言,但是計算機運行的時候是機器語言,編譯器就是將程序員的編程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的工具。
龍芯、飛騰、申威和Intel的比較
現在,我們先就龍芯和飛騰的桌面芯片與Intel的CPU做比較。由於桌面芯片更加註重單線程性能——單核性能是基礎,很多程序都依賴單進程的處理速度,如果單核性能上不去,核心數再多也沒用,這也是AMD 六核、八核芯片打不贏Intel 四核芯片的原因。另外,對於桌面芯片來說,日常使用中更加倚重定點性能。因此,在這裡我們以單線程實際測試的定點成績做比較。
在編譯器為GCC5.2的情況下,Intel I5 4460在3.2G主頻下SPEC2006的定點成績為32分;在編譯器為GCC4.4.7的情況下,龍芯3A3000在1.5G主頻下的定點成績為11分;在編譯器為GCC4.8的情況下,飛騰1500A在1.8G主頻的定點成績為10分。誠然Intel在編譯器上佔有一定優勢,這里為了方便比較就忽略編譯器帶來的差異了,就定點性能而已,龍芯3A3000和飛騰1500A的單線程性能大約為Intel I5 4460的三分之一。
差距在哪裡呢?主要是在主頻上,其次在微結構。龍芯3A3000的主頻只有1.5G,飛騰1500A的主頻只有1.8G,而Intel I5 4460的主頻達3.2G,而且如果需要的話,還能睿頻到3.4G,很顯然,在主頻上龍芯3A3000只有Intel I5 4460的一半不到,而飛騰1500A也只有Intel I5 4460的一半多一點。
圖博館
鐵流:國產CPU性能到底如何?2016-09-30
一直一來,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國信息產業的心病,中國的CPU市場也一直被Intel、ARM等國外廠商壟斷,龍芯、申威、飛騰等國產CPU在社會上也往往遭到別有用心之徒諸如“打磨芯片”、“騙經費”、“政績工程”等輿論抨擊。不久前,採用申威26010的神威太湖之光在TOP500刷榜,飛騰也公佈了採用ARM指令集的飛騰1500A和飛騰2000,龍芯的3A3000也順利完成流片,那麼這些國產CPU的性能到底如何呢?
如何評價CPU
如何評價CPU的性能呢?從體系結構的角度來看,有個指標叫MIPS,即每分鐘執行多少條指令,執行指令數量越多,性能就越好,但這存在一個問題,當CPU指令集不同的時候,比較MIPS就意義不大了——比如A一條指令只算一個加法,B一條指令能做一個1024點的FFT。特別是在不同指令集的情況下,如何評價CPU的性能呢?
評價CPU性能必須考慮應用的多樣性,比如科學運算重視雙精浮點性能,但是如果數據供不上,運算能力再強也沒用;比如PC日常使用更偏重於定點性能;再比如計算中心多任務環境關注的是吞吐率......因此單純用某一個指標來衡量CPU性能是不科學的,必須綜合考量。
業界也推出了很多基準測試程序,比如針對CPU的SPEC,針對嵌入式應用的EEMBC等。SPEC測試是比較權威的測試程序。和一些黑箱測試程序調整計分方式和計分權重後測試結果就發生變化不同,SPEC測試到底跑了什麼程序,以及各項程序跑分和計分方式全部公開透明,而且覆蓋範圍廣——SPEC2000有12個定點程序,14個浮點程序,而且有比較強的代表性,比如gzip、vpr、gcc、mef、eon等。而SPEC2006則把定點程序擴展到14個定點程序和16個浮點程序。
在計分方法上,SPEC在計分上採用歸一化的幾何平均方法來進行綜合性能評估——將不同CPU的執行時間與參照對象相比較後得到一個相對值。SEPC2000的參照對像是Ultra SPARC 2工作站的主頻為300Mhz的CPU。如果運行測試程序1的時間是參照對象的十分之一的話,測試就是1000分,測試程序2的耗時是參照對象的八分之一的話,則為800分.....最後再算幾何平均——比如SEPC2000有12個定點測試,就將12個測試成績相乘再開12次方,SPEC2006相對於SPEC2000而言僅僅是擴展了幾項測試程序,使測試更加科學合理。這裡,我們以三星獵戶座7420和華為麒麟950為例計算SPEC測試成績。
圖博館
半導體廠 登陸大擴產 2016-09-12 經濟日報
日經新聞報導,全球半導體廠正計劃在中國大規模擴產,未來五年總投資額預料達500億美元,比過去五年增加兩倍以上。包括紫光集團240億美元的記憶體工廠在內,目前至少有10項新建或擴建工廠計畫。
在北京當局積極推動半導體製造部門成為主要產業下,英特爾和三星電子也計劃擴建現有工廠。
不過如此大手筆投資,卻也讓人擔心可能引發全球供需失衡。
美國顧問公司貝恩(Bain & Co.)的估計也顯示,全球半導體廠商未來10年在中國的投資,總計可望達到1,080億美元。
紫光集團計劃在武漢設立生產NAND快閃記憶體和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工廠,最近也收購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公司(XMC),被視為是中國政府欲透過整合國內主要晶片廠,以提高投資效率策略的一環。
英特爾計劃擴展大連記憶體廠的產能,三星電子也可能擴大在中國的投資。其他計劃在中國設立新廠的半導體業者包括台積電和美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
分析師表示,半導體廠商紛紛到中國設廠,除了能縮短與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等電子製造商的距離,也可能藉此尋求與北京當局建立更緊密的溝通,以拓展在中國的銷售管道。
受新興市場對智慧手機的熱切需求和物聯網正要起飛的激勵,半導體的需求預料將繼續擴大,但回想中國過去推動鋼鐵、造船、太陽能發電等產業的投資,每次都造成全球市場供需失衡,外界不得不擔心,下一回供給過剩的慘況可能就輪到半導體。
回應
暈。台積電也出走大陸了。
DRL:大陸只要10年.大陸將超越台灣的IC半導體事業,這是零組件.
DRL: 大陸早已經研製生產自己國家級CPU 使用在自己的系統上. 大陸早已經研製生產自己國家級尖端系統,軍民兩用IC半導體事業,使用在自己的國防內政民生經濟事業上
DRL:100%完全國產化的系統與國產化的伺服器.用國產化的CPU. 用國產化的OS.用國產化的文書資料庫等. 大型超級電腦.電腦工作站全是中國芯.這才是真正的資安.國安.
台灣走了37年電子業與半導體事業其結果如何呢?其事業體還不如真正的聯發科開發設計IC公司.台灣永遠只會代工,沒有前瞻性.
不管10年前後到期.只有合作.只有合伙,才是最後IC半導體事業生存之道.
圖博館
台灣IC產業的死亡交叉2016/8/31 中時社論
社會高度關注政客民意調查的「死亡交叉」,卻少有人注意到另一個死亡交叉的出現,台灣IC設計產業的營收在今年已被大陸超越。蔡政府迫於情勢,近日傳出有意「默許」業者轉經第三地赴大陸投資。
我們認為,政府這種思維與作法只能以「一錯再錯」名之,先錯估產業發展趨勢與需求,強硬阻擋兩岸IC設計產業合作,確定情勢不利後,竟不肯「開大門,走大道」,企圖以「睜一眼閉一眼」方式解決,既不了解亦未解決真正問題所在,又置企業於風險之中。
民進黨的政策很明確是要阻卻兩岸產業往來,要企業「改西進為南向」,日前經濟部投審會駁回大陸立訊入股美律25%股權一案,可知政府態度堅定。
政府這種杜絕兩岸投資往來,自以為可保障台灣產業、避免技術外流的作法,恰恰可能是置產業於死地──而且時間可能比想像的來得快。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日前就表示,大陸與台灣的半導體設計產業營收已出現死亡交叉,大陸超越台灣的IC設計產值,他呼籲「政府要看得清楚,大陸市場的成長是不可逆轉的」。
大陸電信大廠華為旗下的IC設計公司海思,其技術已快追上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紫光旗下的展訊亦快速拓展市占率,大陸明顯是以其國內廣大的市場滋養本土企業。而更讓國內業界憂心的是,下波IC設計的「大事情」,一個是物聯網,再一個是5G時代的來臨。大陸是擁有制定5G規模能力的大國,台廠如果不能加入、融入,與大陸的業者彼此合作甚至互相參股,台廠遲早會被大陸市場排擠出去。
林文伯說:「新南向跟半導體業無關,因為不知道要去做什麼?當地沒有產業供應鏈,市場也還沒成熟,連印度原有的8吋晶圓廠都沒了,南向根本沒有生意。」那請問政府要業者去幹什麼呢?
國內企業幾十年來,都有經第三地後赴大陸設廠投資,這部分根本不需要政府「默許」與否。兩岸業者需要的是能彼此投資參股,讓雙方從資金、技術、人員再到客戶,能彼此支援共享,共同發展技術、搶奪市場。我們還是再呼籲政府盡早開放兩岸IC設計等半導體相關產業的彼此投資,且萬勿希圖以「默許繞道」方式解決,否則台灣產業危矣。
圖博館
警訊 陸IC設計產值贏台灣2016-08-14 經濟日報
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統計,大陸第2季IC設計銷售值人民幣401.6億元(約新台幣1,935億元),超過台灣的1,697億元;台灣上半年合計則約3,149億元。
至於大陸半導體製造業銷售值,上半年也達人民幣454.8億元,年增14.8%;封測業銷售值人民幣708.8億元,年增9.5%。台灣目前在這兩項仍維持領先優勢。
但台灣半導體業者表示,大陸有10座12吋晶圓廠興建中,連台灣的台積電、聯電及力晶都前往設廠,預料在相關新廠陸續量產下,製造、封測兩項產業超過台灣是遲早的事。
再依大陸海關統計,大陸上半年進口半導體元件1,005.9億美元,已比去年同期下降2.3%,似乎也看到提升自製率後,相關進口半導體金額下滑;出口半導體金額2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8%。
從上述公布數字,似已看出大陸扶植半導體產業列車進展相當快,台廠若不及時把握先機,未來恐會遭遇龐大紅潮壓力,這也是近期聯發科等IC設計業積極建議政府開放大陸業者參股台灣IC業的原因。
半導體三強大投資 設備廠旺 2016-08-14 經濟日報
半導體三強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下半年都會擴大資本支出,台積電將比上半年大增逾九成,顯示三大廠衝刺先進製程腳步不停歇,預期將帶動供應鏈如漢微科、崇越、台勝科等設備廠營運動能。
市調機構IC Insights最新調查,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僅年增3%、但優於去年的衰退2%,台積電、三星與英特爾的投資動作都集中在下半年,資本支出總額有機會比上半年跳增20%,其中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三巨頭支出成長率更將高達90%,半導體設備廠營運升溫;其他半導體業者下半年資本支出則比上半年萎縮16%。
法人表示,台積電下半年資本支出集中在布建10奈米及7奈米先進製程產能及試產線,以及5奈米製程研發,預料採購設備仍集中於前段製程,包括浸潤機、極紫外光設備、光罩及離子植入、化學及機械研磨和晶圓缺陷檢測設備等,預料帶給相關供應鏈漢微科、應材、科磊、東京威力及科林研發等大廠龐大商機。
圖博館
而在目前消費電子市場上的兩大熱門項目:VR 和無人機來說,ARM 也早就在布局,分析師早就表示 ARM 自家的 Mali 圖像處理單元,在 VR 市場上將會是 AMD 和 Nvidia 的重要對手;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旗下之 STM32 處理器,幾乎是大部分無人機的標準配備。
可是,ARM 在手機以外市場的主流地位,並不是因為 ARM 很強大或很省電,而是……因為便宜。當消費電子產品還未並未進入智慧化世代,它們根本不需要高度的計算能力,要的只是一個廉價的嵌入式處理器來當主控晶片。
但在智慧化的世代,情況就完全不同:STM32 能應付無人機的飛控算法,但當無人機進入智慧世代,要應付視覺跟隨、雙目避障等計算機視覺需求,這種廉價的 ARM 處理器就變得不敷使用。
故此,大疆的新一代無人機 Phantom 4,在使用 STM32 做主控晶片以外,額外加入了 FPGA 做為視覺運算硬體。而 Nvidia 也在 CES 展出汽車電腦 Nvidia Drive PX 2,利用其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來處理無人駕駛汽車的需求,其 12 核心的 ARM 處理器,反而是個配角。
事實上,物聯網也好、車聯網也好、VR 也好、無人機也好,這些新款智慧硬體由於體積遠較手機要大,電池容量也更大、有的根本不用擔心續航力,其發展關鍵已由低成本的主控晶片,變成高效的感應器及快速反應的網路。
以英特爾為例,他們以 5G 網路技術和 Realsense 計算機視覺,快速的往智慧硬體市場推進。
即使是還在使用 ARM 指令集的高通,旗下定制的非公版架構:驍龍 801(無人機平台)和驍龍 602A(車駕平台),均在 SoC 裡整合了大量的傳感技術。
軟銀所掐不住的未來
ARM 只賣 320 億美元,而不是 4,000 億美元;蘋果、三星沒有像瘋子一樣與軟銀搶購 ARM──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ARM 的未來仍然很光明,他們在 2016 年 Q1 財報超出市場預期,利潤增長 14% 至 1.98 億美元,其主營項目晶片許可收入與同期相比增長 24%,而同期智慧手機出貨量增長僅 0.2%。
但如果說這群日本人透過購併,就能掐住科技界的未來,那就太看不起矽谷的精英們了。
http://technews.tw/2016/07/25/apple-samsung-arm%EF%BC%9F/
圖博館
先不要說手機公司買了 ARM 後是否有能力拒絕授權,就算是任何手機公司想買下 ARM,也未必能得到反壟斷機構的批准──如果這次買主並非軟銀,ARM 能否成功出售還是個問題。加上,ARM 老早就與一大堆手機公司簽了授權協議,蘋果也好、三星也好,並非一下子就能停止授權;更何況在反壟斷機構的干涉下,即使任何手機公司買了 ARM,也可能需要承諾開放授權協議。
ARM 的影響力,沒你想像中的致命
智慧手機剛崛起之時,ARM 一直牢牢控制著指智慧手機晶片的指令集及架構。以 2009 年蘋果推出的 iPhone 3Gs 為例,他所用的系統單晶片為三星的 S5PC100,除了使用 ARM 的指令集之外,也採用了 ARM 設計(或稱之為「公版」)的 Cortex-A8(ARMv7 架構) 。
但在 2010 年開始,手機處理器開始出現重大的變革:蘋果和高通(Qualcomm)紛紛棄用 ARM 的固有架構,改為自己設計處理器架構。在第一代 iPad 登場的 Apple A4 (Hummingbird),以及在第一代 Google Nexus 所使用的高通驍龍(Scorpion)QSD8250,都並非 ARM 的公版架構。雖然,當年蘋果和高通基本上都是拿 ARM 公版略加改動而成,本質上仍然受 ARM 技術很大的影響。
但在 2013 年,三星和蘋果再分別給 ARM 公板架構投下兩枚爆彈。首先是三星在 2013 年年中宣布,下一代處理器將會使用自家架構。而蘋果在同年 9 月的 iPhone 5s 發表會裡,突然推出了全球首枚 64 位元的 ARM 處理器 Apple A7(Cyclone)──當時沒有晶片公司能夠趕及量產 64 位元的公版 Cortex- A57,反而是使用自家設計的蘋果,卻把同行甩出一個時代。
直到 2016 年,三星推出 Exynos 8 Octa 8890,開始使用自主的處理器架構,而高通在經過失敗的驍龍 810 後,新一代驍龍 820 也回到自主架構上。結果三大海外手機處理器生產商:蘋果、高通和三星,同一時間棄用 ARM 的架構;目前就只剩下華為的海思、大唐的聯芯、紫光的展訊和台灣的聯發科等,仍然留在公版 ARM 架構上。
ARM 的技術影響力雖然一樣很大,但已經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致命。
手機外的市場,智慧化的威脅
目前有 95% 以上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nfotainment)、60% 以上的無線路由器、55% 以上的消費電子產品(Consumer Electronics),都在使用 ARM 處理器。明顯可見,物聯網和智慧汽車將會是 ARM 市場未來的關鍵所在。
圖博館
有人覺得蘋果在晶片設計上已經被軟銀掐住脖子,如果未來軟銀停止向蘋果授權,則蘋果的開發將會大受影響。
有分析師指覺得蘋果被掐住咽喉了,所以蘋果應該搶先一步先把 ARM 買到手。
有媒體覺得與其競逐 ARM,不如買 ARM 的替代品 MIPS。
為什麼 ARM 在智慧手機上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根據 ARM 公司在 2015 年 9 月的資料,逾 95% 智慧手機採用 ARM 處理器,在平板上的滲透率也超過 85%。
這代表任何一間公司買了 ARM 公司,就能掐住蘋果的脖子?或是蘋果買了 ARM,就能把三星致之死地?
休想。原因何在?
ARM 不會自己生產處理器,而是直接把 ARM 的技術直接授權給晶片製造者,讓他們自己生產使用 ARM 指令集的處理器。(下圖)
一般來說,只要是使用 ARM 指令集架構的處理器,我們都會稱之為 ARM 處理器。但儘管廠使用了 ARM 的指令集,但設計處理器晶片是個專門的技術活,所以 ARM 在授權指令集架構時,也會提供設計處理器晶片的技術──即處理器架構(architecture)。
然後,晶片生產商就會把其他不同的功能,例如圖像處理單元(Graphic Process Unit, GPU)、內存(RAM)和基頻晶片(Baseband) 等,通通封裝在同一塊晶片裡,那就成為手機的靈魂所在:系統單晶片(System-on-the-Chips, SoC)。然後交由專門生產晶片和半導體的晶圓廠(Foundry)生產。這時手機處理器晶片的素質,就是靠晶圓廠的製程(Wafer Fabrication)所決定。
整個結構,就是:指令集──架構──整合──製程。而 ARM 的技術授權就集中於指令集和處理器架構,也是 SoC 最核心的部分,由於可知 ARM 的重要性有多大。
由於太重要,所以不重要
當年微軟壟斷了電腦作業系統市場,而 Google 控制了搜尋引擎和手機作業系 統,就接連惹上了反壟斷機構的糾纏。事實上,微軟和 Google 只是佔了市場的入口,令對手陷於不利的競爭環境;相比之下,ARM 控制了 95% 以上的手機市場,其壟斷地位比起微軟或 Google 有過之無不及,所以 ARM 的一舉一動,不可能逃過各國反壟斷機構的關愛。
圖博館
首款性能追平Intel的國產服務器芯片發布 2016-07-27
日前,飛騰公司在其官網上公佈了其最新產品飛騰2000,性能上持平了Intel的E5服務器芯片。目前,在服務器芯片市場中,Intel的服務器芯片處於霸主地位,國內浪潮、曙光、華為、聯想等服務器廠商出售的服務器除少數外,基本上都是採用Intel的芯片,Intel佔據99.4%的市場,飛騰2000哪怕僅僅替換掉10%的Intel芯片,這個市場也異常巨大。。國產的申威、龍芯、飛騰的服務器芯片只是鳳毛麟角,不僅性能上和Intel差距較大,而且受制於軟件生態等因素,僅僅專供黨政軍市場,在民用市場缺乏競爭力。本次亮相的飛騰2000,則是國產服務器芯片第一次在性能上追平Intel。飛騰2000採用ARMv8指令集,集成64個自主設計的FTC661處理器核,主頻為1.5GHz~2.0GHz,製程為28nm,功耗100W。
雖然ARM一直想要開拓服務器市場,但由於在硬件和軟件上的因素使ARM至今沒能達成目標。
在硬件上,ARM的產品性能上相對於Intel始終有一定差距,特別是Intel Xeon D系列產品堵死了ARM通過低功耗服務器芯片市場侵蝕Intel市場份額的道路,使ARM進軍服務器芯片市場的計劃化為泡影。
在軟件上,雖然業界曾經傳言在2016年初ARM在服務器領域的生態會初成氣候,但時至今日,其軟件生態依舊沒能形成,這就給ARM芯片在服務器領域的推廣造成很大障礙。
過大的芯片面積會使芯片的成本比較高,再加上有產量相對有限,致使飛騰2000無法靠龐大出貨量平攤成本,這會使飛騰2000的價格會比較昂貴。
雖然飛騰2000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飛騰2000依舊是一款由國內一流技術團隊開發的優秀產品,特別是在當今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沒有同類產品與之競爭的情況下,一旦ARM、谷歌等公司把生態建成,飛騰2000未必沒有一飛沖天的機會。
回應
希望中國有自己的指令集,這樣在世界上就更有話語權了。
自主指令集其實真沒什麼,自主指令集編譯器也同樣沒問題。問題在於有沒有這麼多的軟件商肯為你開發軟件。
為什麼蘋果和三星不買 ARM? 2016 .7 . 25 愛范兒
早前軟銀(Softbank)提出以天價收購 ARM 後,這個貌似躲在幕後操控、掌握逾 4,000 億美元智慧手機市場的「黑手」,突然浮出水面。但是,在大家突然發現這個的神祕存在體,突然就有各種不同的猜想:
圖博館
回應
真感謝美國,禁售費爾康讓中國有空警2000/500;禁售超算硬件,中國有了12億億次超算,硬件開發人員有了更好的市場和舞台。省了不少外匯。波音空客趕緊禁運大型客機/發動機/航電.....吧。
相關新聞
“天河”叩问暗物质:史无前例的大计算
“天河二号”成功完成中微子数值模拟揭示137亿年演化进程
天河二号运算1小时相当14亿人用计算器算1000年
天河二号计算能力将升级至10亿亿次/秒
中科院與阿里巴巴合作成立亞洲首個量子計算實驗室2015-7-30,希望通過10-15年的努力,能夠比目前超級計算機快百億億倍;到2030年,研製具有50-100個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中國10億人,每個人能分到10萬台天河二號的運算能力)。
超级计算机难令美国不安? 网易探索
天河一號核心部件來自美國,只是理論上最快,運算適用面較窄.速度峰值難在應用中體現,美國計算機霸主地位短期內難被撼動,天河一號的榜首名次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就像日本在2002年曾超越美國一樣。美國正在研製天河一號10倍的20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該系統將在2012年建設完畢。
圖博館
世界最快超算換角中國新超算首次亮相一舉奪冠
2016.6.17,國際TOP500公佈最新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榜單,中國天河二號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成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中國超級電腦總數167首度撼贏美國165.
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換角了!6月20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超算大會發布了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中國“神威太湖之光”首次亮相,一舉奪冠。此前,天河二號已創下六連冠的輝煌戰績。神威創紀錄之後,百億億次也已經列入了我國十三五的攻堅目標。
實現三大突破
神威由國家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落戶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2015.12.21完成整機系統性能測試,目前由清華大學負責運營。
神威是十二五期間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的重要部署,這套超級計算機系統取得了三大突破,其峰值性能、持續性能、性能功耗比三項關鍵指標均居世界第一。
其一,數量級的突破。這是全球第一台運行速度超過10億億次/秒,峰值性能高達12.54億億次/秒,持續性能達到9.3億億次/秒,接近天河二號的3倍。神威一分鐘的計算能力相當於全球72億人同時用計算器不間斷計算32年。
其二,自主研發的突破。與天河二號採用INTEL處理器不同,神威全部採用自主中國芯:“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在1000平米的主機房內,排佈著兩組共40個運算機倉,每個機倉1024個芯片,共計40960個芯片。其單芯片的計算能力相當於3台2000年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當前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其三,綠色節能的突破。過去超級計算機的用電量堪比一個中小城市,神威實現了層次化、全方位的綠色節能,功耗比達到每瓦特60.51億次運算。
截至目前,神威已經承接了國內30多個重大應用項目。其中,首次實現了百萬核規模、高分辨率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此前我國的地球模擬系統模式只能達到200公里網格規模的分辨率,現在已可以開展25公里網格分辨率的地球系統模擬工作,甚至在海洋上還可以達到10公里。可以在30天內完成未來100年的地球氣候模擬,它將全面提升我國應對極端氣候事件和自然災害的減災防災能力,同時大大增強我國在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談判中的科學話語權。此外,對天宮一號返迴路徑的數值模擬結果,將提供精確預測;上海藥物所開展的藥物篩选和疾病機理研究,短短2週便完成常規需要10個月的計算,大大加速了白血病、癌症、禽流感等方向的藥物設計進度。
圖博館
假設三
為了全面了解高科技行業中全球貿易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想像更極端的假設:如果蘋果試圖完全利用美國的原材料生產iPhone,那麼情況會如何?換句話說,這樣的iPhone完全不依賴於國外提供的材料。
埃姆斯實驗室的埃里克斯表示,iPhone的生產用到了元素週期表中的75種化學元素,占元素週期表的2/3。甚至就連iPhone的外殼部分也非常依賴美國幾乎沒有的材料——鋁合金。鋁合金主要來自於鋁土礦,而美國並沒有鋁土礦。
稀土元素主要來自中國,中國的稀土供應佔全球的85%。金屬釹是重要的磁性材料,可被用於製造手機的振動馬達、麥克風以及揚聲器等元件。稀土元素鑭可被用於製造攝像頭,金屬鉿則是iPhone中製造晶體管的必要原料。
《力量元素》(Elements of Power)的作者大衛·阿布拉姆(David Abraham)指出,從原料到組裝,沒有任何科技產品可由單個國家生產出來。iPhone已經成為美國智慧的象徵,但同時也證明了不可避免的經濟全球化現實
圖博館
如果蘋果iPhone在美國製造成本會是多少?
2016.6.13消息,據財富雜誌報導,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如果他當選總統,將迫使蘋果公司轉回美國本土製造電腦和iPhone,而非在中國製造。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也呼籲蘋果將產品製造從中國遷回美國。
但這種願望可能不會立即成為現實,正如蘋果已故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曾向奧巴馬總統解釋的那樣,蘋果在中國製造產品並非因為那裡的勞動力成本更便宜,而是因為中國有技術嫻熟的工人、靈活的工廠和零部件供應商。蘋果認為,與美國製造商相比,中國同行升級換代的速度更快。
但是若摒棄上述因素,如果蘋果說服其中國製造夥伴在美國建廠或獨立建廠,這種做法可行嗎?蘋果或許可以通過在美國生產iPhone繼續賺取利潤,就像在美國製造某些高端Mac電腦那樣。不過如果仔細思考,你會發現川普和桑德斯的論點存在明顯漏洞,也會理解蘋果為何不會那樣做。
假設一
今天蘋果共在全球7家代工工廠組裝iPhone,其中6家位於中國,1家位於巴西。如果蘋果在美國組裝iPhone,而在全球採購零部件,這將對手機價格造成何種影響?市場調研機構IHS估計,這種售價749美元的iPhone 6s Plus實際成本僅230美元。蘋果最新手機iPhone SE售價399美元,但其零部件成本約為156美元。
IHS認為,將這些零部件組裝成iPhone所需成本約為4美元。而雪城大學信息研究學院教授傑森·戴德利克(Jason Dedrick)估計,組裝費用約為10美元。戴德利克表示,在美國進行組裝的成本將要高出30到40美元。部分原因是美國勞動力成本更高,但主要是因為將零部件送往美國過程中將產生額外運輸、物流費用。這意味著,即使其他成本保持不變,iPhone 6s Plus的最終價格也將比當前增加5%。
這樣做能為美國帶來哪些好處?蘋果稱其供應商僱傭160多萬工人,但最終參與組裝工作的人僅佔很少一部分。因此即使蘋果說服富士康或其他供應商在美國組裝iPhone,也不會為美國帶來太多好處,至少絕非像川普或桑德斯暗示的那樣巨大。
圖博館
據悉,收購方宏芯基金專注於投資集成電路及相關產業鏈,首期基金規模二十億人民幣,投資者多來自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宏芯基金表示,通過本輪收購,未來愛思強將更加深入中國市場,同時其產品線、產能也會得到快速提升,進軍全球集成電路設備產業第一梯隊。
此外,記者了解到,在本次收購中擔任宏芯基金的投資顧問為德晟金融,是香港證監會持牌機構,在集成電路產業具備全球投資經驗和深入研究。目前,德晟金融主要為企業提供證券交易、就證券提供意見和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針對本輪收購,德晟金融方面稱,“集成電路是物聯網時代的基礎產業,公司看好未來十年集成電路產業在中國的高速發展,其中特色半導體,包括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矽等將大放異彩。”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截至2015年,愛思強在全球有748名員工,其中475名在歐洲。自2012年起,愛思強在蘇州開設培訓中心和實驗室。愛思強提供的生產半導體沉積設備的技術越來越多的用於娛樂電子,中國也成為其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中國和亞洲本土相關領域技術的發展,愛思強在過去幾年裡面臨訂單減少和投資撤資等困境。2016年3月,愛思強正式宣佈出售股權,歡迎投資企業競購。
圖博館
德國頂尖半導體製造商虧損宏芯基金擬49億收購
2016.5.3,半導體設備商愛思強公司(AIXTRON SE, AIXA GR)聯合福建宏芯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宏芯基金)宣布,宏芯基金將以每股6歐元現金(合計金額約為6.7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49.1億元)全面要約收購愛思強,德晟金融有限公司(Buttonwood Finance Limited)擔任宏芯基金的投資顧問。
根據協議條款,愛思強股東持有的每普通股將得到6歐元現金,比愛思強上週五收盤時的每股4.86歐元高出近24%。相比愛思強過去3個月加權平均股價,上述報價代表著51%的溢價。
上月,愛思強報告截至3月底的3個月期間業績遜於預期,營收較2015年同期下滑47%,至2140萬歐元。同期淨虧損擴大至1550萬歐元,而去年同期為950萬歐元。在第一季度令人失望的財報公佈的4個月前,這家設備製造商失去了其最大的客戶,遭受了創立16年以來最艱難的一天。去年12月,愛思強表示中資集團三安光電取消了訂單,迫使愛思強削減了全年銷售指引,其股價當日暴跌43%。
公開資料顯示,愛思強公司是德國知名芯片製造商,成立於1983年,主營半導體行業沉積設備供應。公司為全球客戶提供基於化合物、矽基和有機半導體的電子和光電子器件製備的技術解決方案。前述器件目前廣泛應用於顯示、信號、照明、光纖通信系統、無線和移動通信應用、光學和電子存儲設備、計算、以及一系列其他尖端應用領域。
公司旗下產品範圍包括可在各種不同尺寸和材料的襯底上沉積材料薄膜的客戶定制化系統,主要包含四類技術。第一,用於光電子和電力電子領域的沉積技術,包括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MOCVD),可沉積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用於LED、電力電子、光電子器件的生產。第二,用於OLED(有機物發光二極管)等有機電子領域的薄膜沉積技術,包括聚合物氣相沉積(PVPD)和有機物氣相沉積(OVPD);第三,用於薄膜封裝的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 PECVD)技術,同時PECVD技術還被應用於沉積複雜的碳納米結構(碳納米管、碳納米線、石墨烯)。第四,用於邏輯器件和存儲器領域的化學氣相沉積(CVD)和原子層沉積(ALD),可在直徑300mm以上的晶圓上沉積薄膜以製備存儲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人士介紹,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第一類MOCVD將被廣泛使用於沉積化合物材料以製備邏輯器件。
圖博館
對於使用液浸式光刻+兩次圖形曝光的ArF光刻機,工藝節點的極限是10nm,之後將很難持續。EUV光刻機,則有可能使工藝製程繼續延伸到5nm。
中國在激光技術上頗有成就,國內有的單位用汞燈做光源,還由單位研發出了獨一無二的固態深紫外光源,但目前,固態深紫外光源還並未用於光刻機製造,在光源上還無法徹底擺脫進口。在物鏡方面,雖然國防科大精密工程創新團隊自主研製的磁流變和離子束兩種超精拋光裝備,實現了光學零件加工的納米精度。但浸沒式光刻物鏡異常複雜,涵蓋了光學、機械、計算機、電子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最前沿,二十餘枚鏡片的初始結構設計難度極大——不僅要控制物鏡波像差,更要全面控制物鏡系統的偏振像差。因此,在現階段國內物鏡也無法完全替代進口產品。據了解,光源和物鏡同屬核高基02專項重點公關項目之一,相信不久以後會有好消息。
結語
本次“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樣機研發”項目僅僅是核高基02專項的一部分,而且很有可能是第一個通過核高基02專項驗收的項目。相對於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紫外納米壓印光刻機,本次的技術突破——“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則是用於65nm前道光刻機的一項關鍵技術。雖然在技術上而言,65nm光刻機與ASML的差距依然巨大,但卻是中國光刻機實現國產化替代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6_05_16_360465_1.shtml
中芯Q1報喜 獲利大增六成 2016-05-14 經濟日報
大陸半導體龍頭大廠中芯國際昨(13)日公布首季財報,營收6.34億美元創史上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24.4%;獲利6,140萬美元(約新台幣20.14億元),年增10.7%,比上一季大增近六成。
中芯國際執行長邱慈雲表示,受惠市場需求持續走強,訂單豐沛,公司收入再次創新高;市占率正在擴大,目標是今年營收成長超過20%。
財報指出,第1季公司表現不錯,收入年增幅逾24%超越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達到98.8%,即使是剛量產的新廠,客戶需求也非常強勁。
中芯國際2015年營收和盈利均創下歷史新高,曾誇口訂單已接到第2季,2016年收入和產能的增長目標為20%;大陸專家直指,中芯國際是在官方《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政策扶持下才有此優異表現(楨:?) 。
圖博館
因此,筆者在這裡只介紹技術含金量最高的前道光刻機。前道光刻機經歷了六代改進:
第一代是接觸式光刻機。光刻機是掩模直接貼在矽片上曝光的,類似與投影,會造成較大的污染。
第二代是接近式光刻機。對接觸式光刻機進行了改良,掩模和矽片之間留了點空隙,但成像不好。
第三代是全矽片掃描投影式光刻機。光刻機改良了掃描投影模式,並加入了物鏡,進行光學矯正。
第四代是反射掃描攝影式光刻機。
第五代是步進式掃描投影式光刻機。顧名思義,就是採用了步進式掃描投影。
第六代就是EUV。EUV還使用反射鏡取代了投射鏡,還使用了極紫外光源,EU這倆字母就是極紫外的縮寫,波長是13.5nm。因為用波長極短,很容易被任何東西吸收,包括空氣,所以腔體內是真空系統。ASML研發EUV花了十來年時間,數百億美元,可知其技術難度。EUV光刻機的售價曾為1億美元一台。
驗收現場
光源、物鏡目前還無法完全擺脫進口依賴
光源是光刻機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光刻機改進中,所使用的光源也不斷改進發展:
第一代是436nm g-line。
第二代是365nm i-line。
第三代是248nm KrF。
第四代是193nm ArF。
最新的是13.5nm EUV。
目前,在集成電路產業使用的中高端光刻機採用的是193nmArF光源和13.5nmEUV光源。
193nmArF也被稱為申紫外光源。使用193nmArF光源的干法光刻機,其光刻工藝節點可達45nm,採用浸沒式光刻、光學鄰近效應矯正等技術後,其極限光刻工藝節點可達28nm。
浸沒式光刻是指在物鏡和矽片之間增加一層特殊的液體,由於液體的折射率比空氣的折射率高,因此成像精度更高。因此,也就有了浸沒式光刻的叫法。
而當工藝尺寸縮小到22nm時,則必須採用輔助的兩次圖形曝光技術。然而使用兩次圖形曝光,會帶來兩大問題:一個是光刻加掩模的成本迅速上升,另一個是工藝的循環週期延長。因而,在22nm的工藝節點,光刻機處於EUV與ArF兩種光源共存的狀態。
圖博館
內部封閉框架、減振器:將工作台與外部環境隔離,保持水平,減少外界振動干擾,並維持穩定的溫度、壓力。
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樣機的意義
雙工件台
過去,光刻機只有一個工作台,所有流程都在一個工作台上完成。雙工件台系統的出現,使得光刻機能夠在不改變初始速度和加速度的條件下,當一個工作台在進行曝光工作的同時,另外一個工作台可以同時進行曝光之前的預對準工作,使得光刻機的生產效率提高大約35%——ASML 的TWINSCAN NXE3300B 型光刻機,分辨率小於22nm,生產效率可以達到125片/小時。
雖然看起來僅僅是加一個工作台,但技術難度卻不容小覷——對換台的速度和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換台速度慢,則影響光刻機工作效率;如果換台精度不夠,則可能因此而影響了後續掃描光刻等步驟的正常開展。
特別是對浸沒式光刻機而言,由於物鏡和矽片之間增加一層特殊的液體,如何使液體在換台時依舊停留在物鏡和矽片之間,不因換台發生流動,則是一個不小的技術難題。另外,還有避免污染的問題。
現今技術成熟的雙工件台系統主要是導軌式,驅動方式主要分為氣浮驅動和磁懸浮驅動。目前,ASML公司已成功研發了磁懸浮工件台系統,使得系統能夠忽略摩擦係數和阻尼係數,其加工速度和精度是機械式和氣浮式工件台所無法比擬的。不僅如此,ASML公司基於磁懸浮工件台的基礎,研發了無導軌式的平面編碼磁懸浮工件台系統,通過平面編碼器對工作台進行精確定位,進一步提升了精度。
誠然,由於α光刻樣機採用雙工件台系統的具體技術細節還未披露,筆者也無從了解α光刻樣機採用雙工件台系統的定位精度、工件台和掩膜台之間的同步誤差等數據,以及是氣浮驅動和磁懸浮驅動,更無從了解α光刻樣機採用雙工件台系統是否能達到ASML公司的技術水平。不過,α光刻樣機採用雙工件台系統已獲得專利授權122項,而且專家組認為,該雙工件台系統的關鍵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同類光刻機雙工件台水平。
光刻機用途廣泛,除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前道光刻機之外,還有用於LED製造領域投影光刻機和用於芯片封裝的後道光刻機,雖然在前道光刻機上國內廠商和ASML差距如同鴻溝,但後道光刻機和封裝光刻機國內廠商不僅都能製造,還佔據了不低的市場份額。
圖博館
光刻機工作原理和組成
光刻機通過一系列的光源能量、形狀控製手段,將光束透射過畫著線路圖的掩模,經物鏡補償各種光學誤差,將線路圖成比例縮小後映射到矽片上,不同光刻機的成像比例不同,有5:1,也有4:1。然後使用化學方法顯影,得到刻在矽片上的電路圖(即芯片)。
一般的光刻工藝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涂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激光刻蝕等工序。經過一次光刻的芯片可以繼續塗膠、曝光。越複雜的芯片,線路圖的層數越多,也需要更精密的曝光控製過程。現在最先進的芯片有30多層。
上圖是一張ASML光刻機的簡易工作原理圖。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圖中各設備的作用。
測量台、曝光台:承載矽片的工作台,也就是本次所說的雙工作台。一般的光刻機需要先測量,再曝光,只需一個工作台,而ASML有個專利,有兩個工作台,實現測量與曝光同時進行。而本次“光刻機雙工件台系統樣機研發”項目則是在技術上突破ASML對雙工件台系統的技術壟斷。
激光器:也就是光源,光刻機核心設備之一,之前已經介紹過了。
光束矯正器:矯正光束入射方向,讓激光束盡量平行。
能量控制器:控制最終照射到矽片上的能量,曝光不足或過足都會嚴重影響成像質量。
光束形狀設置:設置光束為圓型、環型等不同形狀,不同的光束狀態有不同的光學特性。
遮光器:在不需要曝光的時候,阻止光束照射到矽片。
能量探測器:檢測光束最終入射能量是否符合曝光要求,並反饋給能量控制器進行調整。
掩模版:一塊在內部刻著線路設計圖的玻璃板,貴的要數十萬美元。
掩膜台:承載掩模版運動的設備,運動控制精度是nm級的。
物鏡:物鏡由20多塊鏡片組成,主要作用是把掩膜版上的電路圖按比例縮小,再被激光映射的矽片上,並且物鏡還要補償各種光學誤差。技術難度就在於物鏡的設計難度大,精度的要求高。
矽片:用矽晶製成的圓片。矽片有多種尺寸,尺寸越大,產率越高。題外話,由於矽片是圓的,所以需要在矽片上剪一個缺口來確認矽片的坐標系,根據缺口的形狀不同分為兩種,分別叫flat、notch。
圖博館
的小批量生產,也存在一定風險——採用陶瓷加固封裝、專供軍用的龍芯3A1500和在黨政軍市場使用的龍芯3A2000,只能是小批量生產,而且在宣傳上也只能含糊其辭的說明是境內流片……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主技術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圖博館
中芯國際 2014 年營收 19.7 億美元,營收不及位居全球代工廠第二的聯電的 46.2 億的一半,但是由於聯電已經在中國擁有和艦科技,並正在廈門投資建設 12 英吋半導體工廠,都在爭奪中國的客戶,兩家的製程技術差距較小,與台積電和三星的工藝差距太遠,故將這兩家當做直接的競爭對手來談。
中芯量產 28nm 製程,為的是與聯電競爭?
聯電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半導體代工廠第二。雖然 2012 年格羅方德通過購併等方式在營收上超過了聯電,但是去年聯電在量產 28nm 製程,28nm 是前兩年台積電的天下。2014 年第三季為台積電提供了總營收的 34%,聯電量產 28nm 贏得了部分客戶推動營收增長 10.8%,是前五大代工廠中增長速度僅次於台積電的,並搶回了全球半導體代工廠第二的位置。
聯電早已經看中中國市場,並在 2003 年就開始在中國市場布局。受制於當時台灣的管制,聯電曲線在蘇州投資了和艦科技,目前已經將它收入旗下。不過和艦科技是 8 英吋半導體工廠,技術不夠先進,去年底獲得台灣當局批准在廈門建設更先進的 12 英吋晶圓廠。
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晶片採購市場,2014 年中國採購的晶片佔全球的過半占比,超過了進口石油花費的資金。中國去年成立 200 億美元晶片產業基金,推動晶片產業的發展,中國也在興起展訊、海思、聯芯、瑞芯微等晶片企業,海思的網通處理器目前正在使用台積電的 16nm(這個製程去年量產,與今年即將量產的 16nmFF+ 不同,其應用於手機晶片的時候能效甚至還不如 20nm,所以台積電要開發 16nmFF+)工藝生產。
聯電為了贏得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在自研 14nm 製程,同時與高通合作研發 18nm 製程。由於台灣的管制,聯電只能將落後一代的技術引入中國市場,要在這兩種製程之一在台灣投產,才能將 28nm 製程引入中國廈門工廠,聯電希望憑藉就近服務和先進製程的優勢爭取中國客戶。
中芯國際此時量產 28nm 製程無疑其直接競爭對手就是聯電,聯電去年才量產 28nm ,雙方的技術差距迅速縮小。在 40nm 上,聯電於 2009 年就開始量產,而中芯國際到 2013 年才量產 40nm,對比之下可見中芯國際技術進步之快速。
中芯國際今年第一季的財報顯示,其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佔比達到 47% 創下新高。
http://technews.tw/2015/08/11/smic-28nm-snapdragon-410/
圖博館
為什麼是 28nm?
2013 年中芯國際就宣布開發 28nm 製程。28nm 製程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HKMG),一個是低功耗型的傳統氮氧化矽(Sion),前一個技術難度要高很多。實現了 HKMG 技術,再向 20nm、16nm 演進就容易了。
中芯國際在 28nm 製程上的快速進展得到了高通的幫助,去年中國發起了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為了換取中國減輕處罰高通當時做出了一系列的讓步,其中之一正是與中芯國際合作研發 28nm 製程。目前中芯國際生產驍龍 410 正是採用 28nm HKMG 技術,這對中芯國際來說意義重大。
全球前五大半導體代工廠,現在都怎麼樣了?
從技術上說台積電和三星無疑是第一集團,今年台積電的 16nmFF+ 工藝量產落後於三星 14nmFinFET,這讓三星搶盡了風頭。由於台積電的 16nmFF+ 量產時間延後,這迫使去年轉單台積電的蘋果不得不將前期的 A9 處理器交給三星半導體生產,以趕上今年 9 月份的新款 iPhone 上市(編按:根據先前取得的消息,iPad 使用的 A9X 應還是交由台積電代工生產)。
憑藉自家 14nmFinFET 工藝的領先優勢,三星的 Exynos7420 處理器成為全球 Android 市場最強大的處理器,讓採用這款處理器的 S6 Edge 大受歡迎,扭轉了連續數季不斷下滑的趨勢,今年第二季其手機業務部門營業利潤為 2.76 萬億韓圜(約合 23.69 億美元),是過去幾季最高的。
台積電雖然今年在工藝製程競賽上落後三星,但是台積電的實力依然很強大。繼 2014 年營收暴增 25% 之後,今年上半年的營收依然獲得了 29.1% 的同期增長,原因就是三星半導體雖然技術先進,可是三星同時做手機、DRAM、CMOS、手機晶片等產品,這讓 IC 設計企業擔憂與它的同業競爭問題,而更願意將訂單交給台積電生產。蘋果公司同樣如此,在台積電量產 16nmFF+ 後有望獲得至少三成的 A9 處理器訂單。
格羅方德連續數年虧損後,曾傳出要出售的消息,不過似乎持有格羅方德的阿聯酉阿布達比先進技術投資公司(ATIC)並不甘心,先是向三星購買了 14nm 製程技術,研發了 22nm FD-SOI 技術,今年購併了 IBM 的微電子業務,似乎打算繼續在這個領域深耕。不過考慮到本文主要是談中芯國際,格羅方德目前與中芯國際直接競爭的關係不大,不在本文深談。
圖博館
中芯獲利新高 專家潑冷水 2016-04-24 經濟日報
紅色供應鏈可怕嗎?大陸半導體龍頭大廠中芯國際2015年營收和盈利均創下歷史新高;中芯誇口「訂單已接到第2季,今年收入和產能的增長目標為20%。」
儘管中芯過去累計虧損尚有20億美元需要彌補,但大陸《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政策,讓半導體廠獲得更大的扶持。
先是遭到中國反壟斷調查的高通,達成與中芯合作開發28奈米製程;而在2015年中成功量產28奈米PolySion(多晶矽)、今年將升級到28奈米HKMG(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即將挑戰新一代的14/16奈米級FinFET (鰭式電晶體)。
大陸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2015年還出錢,投資港幣31億元認購中芯新股,幫助再建12吋半導體生產線。甚至「出人」,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接任中芯國際新一任董事長,主導與華為、高通、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共同投資中芯國際積體電路新技術研發公司,組成國際研發精英隊。
這使中芯2015年營收和盈利均創下歷史新高,最新業績顯示,中芯2015年營收22.36億美元,年增13.53%,淨利潤2.53億美元,增長65.66%。截至2015年年底,已連續14個季度盈利。中芯國際投資人關係部副總裁馮恩霖透露,接單已排到第2季,今年收入和產能的增長目標為20%。
中國經營報報導,曾任職中科院微電子所、美國應材中國區計數服務總監的莫大康指出,中芯不但沒有因此超越台積電,反而差距正在越拉越大。莫大康指出,中芯14/16奈米級要到2020年才能量產,台積電、三星目前已發展到14/16奈米,而且都爭取今年內量產10奈米,聯電今年也將量產14奈米FinFET,中芯還在遙遙苦追,備感壓力。
中芯國際為何率先量產 28nm 的驍龍 410 ? 2015 .8 . 11
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強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不過它在與台灣半導體代工廠和三星半導體製造廠的競爭中一直都處於不利的地位。2014 年在全球前五大半導體代工廠中,中芯國際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是兩家營收下滑的企業,而台積電、聯電和三星的營收都是同期相比上升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中芯國際的製程技術遠遠落後於另外四家企業,28nm 製程量產拉近了與全球第二大代工廠聯電的差距,對中芯國際無疑是強心劑。
圖博館
英特爾大裁員 全因10年前的錯誤決定...2016.4.23中時電子報
受到PC市場銷售量持續衰退衝擊,半導體龍頭英特爾近期宣布全球將裁員1.2萬人,為歷來人數最多的一次,令市場相當震驚,昔日的老大哥怎會面臨如此窘迫的困境,根據周刊報導,這一切其實跟英特爾10年前的錯誤判斷有很大的關係。
《天下雜誌》報導指出,回顧10年前,PC為王的風光時代快要結束了,蘋果已故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正致力發展iPhone,不過英特爾卻拒絕為iPhone提供處理器,錯失了大好機會,另外的錯誤決定還包括賣掉XScale、嘗試做Atom處理器。其實英特爾曾發展過ARM架構的產品,也就是所謂的XScale產品線,不過此事業群卻決定在2006年售出給Marvell,沒想到後來ARM快速崛起,直到目前還主導整個行動市場。
英特爾不只一次機會能成為行動晶片市場的霸主,但卻頻頻失去良機,沒有看到ARM晶片的前景,雖然每個晶片獲利明顯較少,但也能快速匯聚成龐大的商機。業界常說的破壞性創新,往往都由反常規思維的人群來施行,但對當時的英特爾來說,行動晶片市場似乎不夠有利可圖、不值得冒險,英特爾欠缺反思的機會,也反應出現階段科技業共同的風險,無法跟上新潮流或轉型的公司,恐將一步步邁向失敗。
圖博館
但是目前在覆蓋範圍上尚不能與美俄衛星導航系統抗衡,不過這只是時間問題。從發展趨勢上展望,國外軍事媒體認為,中國很快將超越俄羅斯成為真正可以與GPS相媲美的全球第二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技術供應商。更重要的是北斗的日趨成熟將會為中國的軍事力量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各型彈道導彈和中遠程巡航導彈打擊精度的提升方面。
軍事評論員高峰指出,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第二代星座建設已經啟動,其目標是爭取在2020年之前完成北斗的全球覆蓋。那麼中國北斗定位當前精度到底如何呢?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和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利用嚴謹的分析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是,北斗系統信號質量總體上與GPS相當。在45度以內的中低緯地區,北斗動態定位精度與GPS相當,水平和高程方向分別可達10米和20米左右;北斗靜態定位水平方向精度為米級,也與GPS相當,高程方向10米左右,較GPS略差。
然而在中高緯度地區,由於北斗可見衛星數較少、衛星分佈較差,定位精度較差或無法定位。雖然這個缺點將會在今後四年內徹底彌補,但是美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中國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軍事功能應該與GPS類似,只是在定位精度上與GPS的軍碼相比仍然有很大的距離,這決定了中國導彈和空軍精確制導打擊武器的精度無法與美軍相比。
美國專家認為,中國北斗的定位精度只能達到GPS的民用開放水平10米級,而GPS的軍碼精度在厘米級甚至毫米機,這是中國無法企及的水平。軍事評論員高峰指出,美國這種思維分析與中國在電子信息領域落後於美國關係很大,而且北斗起步較晚,再加上上述中國研究人員的數據公佈,令美國對GPS的優勢更加自信。
不過大國戰略虛虛實實,並不是按照一種思維模式就能理得清。年初中國官媒新華網的一篇文章令軍迷和西方嘩然。在這篇名為《工程院院士詳解北斗衛星系統對我國意義》文章中,該院士寫道:“北斗的實時精密定位將被應用於土地和農田的整理和管理,將北斗終端裝在拖拉機和收割機等農業機械上,能夠以0.1米的定位精度實現對農田的精耕細作。”
很清楚的一點是,農業機械是中國北斗系統在民用領域的應用,卻能到到10厘米級精准定位水平,這個水平是美國GPS軍碼的基礎水平。可想而知北斗軍碼應該精確到10厘米以內甚至毫米級。這意味著中國導彈實現千里穿楊、萬里穿楊沒有任何爭議。而此前網絡上流傳的中國東風10巡航導彈穿窗戶擊中目標大樓的圖片,則可以佐證上述院士文章的數據並非虛言。
圖博館
但是現在由於俄羅斯於西方之間關係問題,俄羅斯在此類高精尖領域被處於全面封鎖地位。環顧四周,只有中國才擁有這種抗輻射專用航天芯片。中俄之間就這一芯片技術曾經進行過相當密切的磋商。在2015年12月,在北京的中俄雙方經貿協商會議上,俄羅斯航天署的專家就曾提出過和中國之間的專用芯片換液態火箭發動機計劃。隨後雙方達成了一致意向,不過隨著現在中國採購RD-180發動機計劃的擱淺,俄羅斯想要獲得這種專業航天芯片的計劃也落空。中國可以依靠自己的研發力量再造大推力火力發動機,但是俄羅斯想再重撿當年的航天專用芯片製造技術,沒有個十多年的再投入,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無名高地)
回應
毛子推遲出口火箭發動機,我們也可以推遲出口航天芯片
一對一交換,有道理!
@流浪恆星A:你那個航天芯片,人家根本就沒想要,根本就沒那麼回事。
你咋知道?是領狗糧的時候。你主人告訴你的?
這是個極端反華分子,天天在網上抹黑中國,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好話
流浪:我沒有抹黑祖國,我只是擦掉了祖國臉上的BB霜呵呵
你還發表過讚美漢奸的言論,你的目的就是想歪曲中國的價值觀,打擊中國的民族自信心,妄圖從精神上腐蝕中國,你不配說祖國這個詞,你說的話很符合第五縱隊反華的行為
扣帽子
何必扣帽子。難道還分辨不出狗與人的差別嗎?你莫非它同類?
農機耕作精度與中國導彈相關?院士一個數據令美清醒 2016-04-21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未來全面建設完成後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並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圖博館
深度:中國一航天技術讓俄望塵莫及向北京求購未果2016.4.21 新浪軍事
雖然太空中是一種準真空的條件,但是並不代表這環境就是多麼純淨,相反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大量的空間粒子以及來自太陽或者其他的天體的輻射都會對我們在太空中的航天器有著相當的大影響。所以航天用電子芯片也就成為了要在空間惡略條件下能夠抗輻射、可靠性高,同時壽命也要足夠長的專業行業電子應用產品。以前中國的航天高可靠性芯片都是使用進口芯片,不過經過了30年的自行努力攻關,這部分技術已經完全可以由中國國產芯片來替代。性能也達到甚至超越了歐美的先進航天芯片的水平。
早先要製造能夠抗輻射的航天專用芯片,可以採用一個笨辦法。把整個電路板都套上厚厚的金箔,這樣就可以阻絕輻射。不過隨著整個衛星上的大規模地集成電路的應用越來越大,衛星和航天器的體積也越來越大,這樣的方法不僅僅過時而且成本高昂。另一種辦法就是改變現有的製造工藝,但是談何容易。中國從1999年開始確認要走自行設計“加固”航天芯片的路開始,剛開始的3年根本毫無進展。一直要到2006年左右,才生產處第一枚可用的航天芯片。隨後中國開始攻關航天專用CPU技術,在專業領域稱為“嵌入式處理器”。研究出來這款航天器專用CPU後,加上存儲器和服務的外圍電路,就可以組成一個完整嵌入式計算機系統。這樣就可以確保航天器上的一個子系統的運行,不過航天器上要求至少雙備份,甚至是三備份,所以這種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中國以前光芯片一年進口量就要達到2000億美元,至於專用的航天芯片佔比可達1%,這其中還沒有專用的航天CPU,這個國外是絕對不會對你出口的。這也逼迫著中國要自自行研發,這些國產專用CPU不僅僅為我們的衛星、空間站實現完全自主可控夯實了充分基礎,同時還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和封鎖。可以說這絕對是一項足以逆天的航天技術,現在被中國完全掌握。中國的北斗衛星上,CPU採用的是中國“龍芯”航天專用CPU,周邊芯片使用的40多款不同類型的芯片也都是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
不過在這一領域上,俄羅斯確確實實已經落後中國太多了。由於在上個世紀末俄羅斯所持倒向西方的政策還在奏效之時,俄羅斯的航天領域可以從美國、歐洲獲得專用的航天芯片。這些大規模生產的航天芯片價格都很便宜,俄羅斯自己原有的同類產業根本無法在成本上與之競爭,後來乾脆既然能買的到,幹嘛俄羅斯自己要花錢做造呢?於是俄羅斯在專用航天芯片領域等於自廢武功,就此荒廢了。
圖博館
4、“龍芯”軍工電腦
“龍芯”在軍用專用電腦上的應用其實已經許久,從指揮員用指揮機到單兵使用的終端機,還有保密通信用專用機,這些產品都使用了“龍芯”作為核心CPU。根據現在可以在市面上購買到的龍芯CPU產品的性能來推斷,現在龍芯的水平大約在跟因特爾I5一代的大致預算能力相當。不過因為不是X86構架,運行是專用LINUX操作系統和特製的應用軟件。不過滿足日常辦公和指揮作戰都都充分夠用,不過就是因為不是X86構架,在市場上正常無法運行windows操作系統,所以大家在市面上並不是非常容易買的到“龍芯”的個人終端PC和服務器產品。但是他們確確實實的存在,也在我們的軍隊中擔當著重要角色。
5、“龍芯”3D打印機
說個大家經常能看到的產品,3D打印機-龍芯為“核心”的控制器,這種3D打印機成本不高,大約在千元左右,非常適用於現代快速零件的補充任務。現代部隊的易損件使用3D打印機製造,效果很不錯。
“龍芯”,雖然不如個人PC那樣普遍,但是確實實實在在在為我們日常進行服務。畢竟想在短時間去跟別人在40多年領域進行直接競爭並不現實,但是不代表“龍芯”就沒用,而它的存在更為關鍵。為中國培養出一隻完整的芯片設計製造量產產業鏈條,再到上層的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等這些都是拜”龍芯“所賜。所以別老因為日常碰不到龍芯產品,就認為“龍芯”無用,它的用戶大著呢!(作者:無名高地)
回應
歐洲空客公司至今拿政府補貼,空客的飛機不行嗎?
既然這麼厲害為何還要國家資助
相關新聞資料
美稱中國首家閃存芯片工廠下週開建走上自主之路
美阻止中企購美芯片商成功 憂用於製造無人機及導彈
美國出手阻撓中國芯片技術發展可用於製造反導雷達
我國研發全球首個能"深度學習"的處理器芯片2016-3-23
首款國產商用GPU兆芯將進入尋常百姓家
李克強:中國每年花2千億進口芯片和買石油的錢差不多
成也智能手機敗也智能手機:高通芯片還有救嗎
台灣聯發科:含淚把精品芯片當地攤貨賣給小米
路透社:小米手機將啟用自主研發晶片
為什麼創新也拯救不了iPhone?
華媒:為什麼說中國互聯網能超越美國?
中兴遭遇美国出口限制 中國商务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兴通讯将就美国出口限制提起上诉
美国拟暂停对中兴制裁,美媒称消除一个中美紧张源头
圖博館
深度:西方諷中國芯片沒用中方亮出5大軍用裝備打臉2016.4.7 新浪軍事
自從中國自研出來“龍芯”自主CPU後,一直就被外媒嘲諷這一芯片性能落後,幾乎毫無用處;甚至還有自己人說它並不是自主創新設計和自己製造的。不過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其中存在著很多的誤解,尤其是對於不了解“龍芯“CPU具體應用領域的人,更不可能知道”龍芯“究竟多麼努力到底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其實“龍芯”的應用領域還是非常多的,並和我們身邊密不可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已經投入軍用實戰的中國”龍芯“產品。
1、“龍芯”北斗導航專用航天芯片
我們2015年發射上天的2顆北斗導航衛星的核心芯片使用的就是中國特質的“龍芯”系列專用CPU。由於在太空中,要面對各種強輻射和長時間高負荷量的運算任務。“龍芯”航天專用芯片可以在高輻射極溫條件下穩定運行,同時由於衛星這類系統都會採用雙備份或者三備份來處理,要求一定不能把核心內容為他國把控。否則關鍵時刻使用後門代碼就有可能導致你的導航系統就此癱瘓。所以使用完全中國自主設計“龍芯“航天專用芯片,會極大的降低相應的風險。同時也是我們“龍芯”高端應用產業的一個縮影。能夠把自己獨立設計的芯片應用到衛星上的國家,少之又少。
2、“龍芯”車載一體化終端
天上有了“龍芯”為核心,地面上也少不了使用“龍芯”的裝備,國產陸軍和海軍裝備上使用的北斗導航一體化終端設備,集成了衛星導航,指令傳輸,多種數據接口為一身。單獨使用的時候是一台具備短報文收發功能的衛星接收機。集合軍用電腦等設備,則能成為一台戰地信息終端,不僅僅可以進行目標導航,還可以與上一層指揮機構進行短簡訊的溝通,無聲指令化指揮能力就此形成。目前這些設備使用的是“龍芯1B”嵌入式CPU,採用特殊的電源節能設計,可以讓芯片的功耗狀態進行智能精細化管理,功耗水平相當低。非常適合在戰場上長期作戰使用。
3、“龍芯”網絡交換機設備
從天上到地面的傢伙全都有了,但是核心傳輸環節的網絡設備呢?基於國產“龍芯2H,3A”處理器的網絡交換設備,已經實現了從芯片到操作系統的全部國產化沒並且在全國核心控制領域已經開始使用。目前基於龍芯的交換機,防火牆,物理網閘等網絡設備中。目前雖然上沒有座位核心網絡交換設備使用,但已經開始逐步替換原有其他國家的設備。
圖博館
兩大掌門人:任正非vs蒂姆·庫克
任正非比庫克大16歲,性格上頗多相似:低調沉穩,不喜歡張揚。兩位不同風格的掌門人正把兩家科技巨頭引向不同的方向。但任正非本人或許不喜歡這樣比較。2014年3月,任正非曾明確指出,華為終端業務不要盲目將三星、蘋果、小米作為對標企業:“第一,我們在短時間內縱向整合不了,做不了蘋果;第二,我們橫向整合不了,三星是依靠國家力量在支持,我們也做不了三星,”因此華為必須“要堅持走自己的路”,消費者BG要以利潤為中心,“別讓互聯網引起發燒”。
回應
那大家沒看出來庫克是吃老本嗎?
再給華為5-10年,絕對能站在手機行業的巔峰,任總是戰略家,企業家,不是以高利潤為追求的商販。
是嗎?華為手機要走的路還很漫長,還是先慢慢練功吧,10年後我們再來看評論。
相關新聞
華為去年全球銷售近4000億消費者業務增73%
國際專利申請數量華為連續兩年居全球首位
華為MateBook威脅聯想PC業務?別想太多
聯想2015年營收額逾3,000億元人民幣,淨利46.6億,年增12%,優於市場預期。
聯想財務投資淨利潤升1.2倍至41.3億人民幣 戰略投資布局思路生變
聯想重組設四大業務集團2016年內將分出10家公司以創投推動創新
IDC: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料將增長5.7% 中國市場飽和
中国城市地区苹果智能机份额25%居首 华为第二占24.3%
IDC:中國2015年內銷智能手機出貨增2.5% 小米第一
小米從雲端墜凡間,手機銷售比預設少1,000萬支 降價亮警訊
小米手機4S 發表,新增指紋解鎖
雷軍:希望小米能推動整個中國的新國貨運動
雷軍登《連線》封面號召西方山寨中國
台灣聯發科:含淚把精品芯片當地攤貨賣給小米
路透社:小米手機將啟用自主研發晶片
為什麼創新也拯救不了iPhone?
華媒:為什麼說中國互聯網能超越美國?
貿易懲罰波及中興通訊手機在美擴張受阻:中興智慧手機2015 總出貨量5,600 萬,美國1,500 萬,市占7%,蘋果(41%)三星(23%)LG(14%).
中興被美國制裁的真相:兩國相爭下的炮灰?
中兴遭遇美国出口限制 中國商务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兴通讯将就美国出口限制提起上诉
美国拟暂停对中兴制裁,美媒称消除一个中美紧张源头
圖博館
敢叫板蘋果,華為的底氣在哪裡?
華為2016.4.1公佈的財報顯示,2015全球銷售收入為608億美元,淨利57億,而蘋果高達2340億,淨利534億。蘋果手機去年賣出了2.3億部iPhone,是華為的2倍多。但如果看去年四季度的數據,你會發現華為正在快速趕上:智能手機,在三大業務中所佔的比重也在迅速上升。
華為有一項數據超越了蘋果,那就是研發投入。2015華為研發92億,佔收入15%;蘋果81億,僅佔3.5%。你也許會說,研發投入不等於企業的技術實力。沒錯,很多研發成果最後都被市場無情“打臉”了。舉個例子,三星每年的研發投入全球第二,僅次於大眾。2013年,三星推出首款曲屏手機Galaxy Round,本想搞個大新聞,不料卻成了科技界的笑話。三星身上濃濃的“技術宅”氣質跟華為有很多相似之處。華為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自家手機系統芯片的公司。在這一點上,包括聯想、小米在內的眾多廠商都沒敢嘗試,原因無他,投資太大,風險太大。
華為做芯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2009年,華為推出了第一款手機芯片K3。但因為產品不成熟,最後連華強北的山寨機都不願用。兩年後,華為推出改進版K3V2,用在了新上市的D2手機上。這是全球首個集成了4核ARM cortex A9的手機芯片方案,然而依然存在兼容性差、功耗大等問題。
再改,做出了910,用在P7、Mate2等機型上,成為第一款能用的芯片,功耗和性能為大眾所接受。
進一步改,做出920,用在榮耀6、Mate7等機型上。相比於處於同一檔次,並被媒體報導存在漏電瑕疵的聯發科MT6595,麒麟920在多核調度、性能和功耗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
然後就是930,華為第一個64核處理器;最新發布的950芯片功耗性能又有所提升,用在最新旗艦Mate 8上。得益於其出眾的功耗控制,Mate 8的續航備受好評。說它是目前市面上續航最好的手機也不為過。
相比之下,去年高通驍龍810處理器可是坑慘了一大批廠商。因為發熱嚴重,驍龍被網友戲稱“燒龍”。採用這顆芯片的手機如小米note頂配版、樂視M9、錘子手機T2等都銷量平平。此時,華為總算可以笑傲江湖了。
在代表研發實力的另一項指標——專利申請數上,華為去年是世界第一。
如果說華為是技術宅,那麼庫克時代的蘋果更像是營銷大師。....蘋果的營銷策略再一次大獲成功。iPhone SE發售首日即被搶購一空。但不滿的聲音也隨之而來:黃屏、電源鍵鬆動……這可能是蘋果手機被吐槽最多的一次。
圖博館
由於在存儲產業,設計和生產工藝的結合異常緊密,使得IDM廠商會佔有很大優勢——在IDM廠商中,生產工藝的研發和設計是同步走的,哪一方面出現短板,那麼兩者就會協調溝通,把短板補全,把產品做好;在研發出新製程後,即便良率低、成本高,IDM廠商也可以通過內部計劃經濟的模式做好協調,使自己的產品在製程上處於領先地位。但如果是fabless,畢竟代工廠不像IDM那樣是公司內部的,出現瓶頸時候,設計公司有可能會把問題推給代工廠,而代工廠出於商業秘密或技術保密,往往不會對設計公司毫無保留,這必然導致溝通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會非常高。另外,由於新製程剛剛量產時大多良品率低、成本高、產能小,造成設計公司不會採用最新的製程,或者拿不到最新製程的產能,必然導致fabless廠商在產品性能上落後於IDM廠商。
而從實踐上看,像三星、鎂光等存儲芯片大廠都有自己的晶圓製造廠與封測廠,皆為IDM廠商,市場上賣的是最先進的,也是IDM廠商的產品,存儲芯片的主要市場份額也在IDM廠商手中。而只有次先進的產品,以及追求性價比的產品,或者是工業領域一些對性能要求不高,但對可靠性、溫度等參數要求很高的領域,才會有fabless廠商的立足之地。
總之,在存儲行業,合肥的DRAM工廠若想以fabless模式和海外巨頭對拼,先天上就處於劣勢。另外,如果設計部門位於日本,工藝研發部門位於中國台灣,而且全部假手中國台灣和日本工程師完成,若真是這種“兩頭在外”的情況,合肥“引進海外技術,提升本土技術水平”的設想能夠變為現實的難度將會非常高。
能建成存儲帝國麼
無論是DRAM,還是NAND Flash都具有通用性強、資金需求量大、技術革新快、技術門檻相對不高(相對於CPU、GPU、DSP、FPGA而言)的特點,這些特點使DRAM和NAND Flash成為在現階段就可以依靠“燒錢”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而在存儲行業立足,恰恰離不開龐大的規模——依靠產能壓低成本,從這個角度上看,與面板行業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相似性。
在國家意志的推動下,中國存儲企業大多是不差錢的主,完全可以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砸出工藝,暴出產能。而國家近年來對存儲產業不計成本的投入,其本質上是在加速技術擴散的過程,定向的讓技術向中國擴散,使先進技術、管理方法和技術人才進入中國大陸,同時讓中國的本土技術人才在相應的崗位得到鍛煉,形成強大的存儲產業和高素質的人才,最終實現與國外巨頭分庭抗禮的格局。
圖博館
合肥的存儲工廠在技術上比武漢新芯有著更強的對外依賴——合肥存儲工廠的合作方是兆基科技,雖然註冊地在香港,但實際掌舵人是前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而且研發和設計由日本工程師負責,生產工藝由台灣工程師負責,合肥政府做的僅僅是成立公司和負責工廠的運營……因此,合肥投資460億建設存儲工廠,也被人戲言為“在爾必達被收購後,末代社長坂本幸雄匯集中國大陸資本和日本、中國台灣的工程師向韓國三星、海力士宣戰”。
雖然紫光並沒有宣布其技術來源,但聯繫去年紫光對鎂光不成功的收購和與海力士的對話,以及試圖借助西數收購閃迪,紫光的技術很有可能也是要仰仗鎂光、閃迪、海力士等海外公司。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質疑,找海外公司合作,真能學到先進技術麼?誠然,從公司的層面,境外公司是不會將先進技術授予中國的,改革開發以來的歷史已經證明了花錢是買不來技術的。但從另一個層面看,技術是和人走的,海外公司對技術研發死守,但技術專家卻是大活人,而且未必是鐵板一塊,只要合作,就會產生交流,就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學到一些技術,甚至將海外公司的技術專家挖走,化為己用。
在這方面,韓國的招數和手法可謂爐火純青——在早些年,日本工程師每逢週末就被韓國人約去打高爾夫、高消費,期間諮詢問題,並伺機高薪挖人,通過日積月累的信息獲取和人才挖掘,最終拼湊出完整的技術;就在最近,韓國三星之所以能領先台積電研發出14nm芯片生產工藝,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台積電的內部矛盾,挖走了台積電的技術骨幹。
因此,如果一味的“老老實實”合作,就有可能重蹈汽車產業技術受制於國外公司的覆轍,但如果效法韓國人的成功經驗,則一切皆有可能。
另外,存儲芯片通用性強,即便採用國外技術,所生產的存儲芯片既可用於X86桌面平台,也可用於ARM手機平台,還可以用於龍芯、申威等自主平台,不會像IC設計領域那樣在與海外公司合作/合資,或購買技術授權後被鎖死的情況。
雖然存儲芯片具有通用性強的特點,降低了產品市場化風險,但從實踐上看,合肥的fabless模式還是有一定潛在的風險的。
在半導體行業中,有三種運作模式:
一是從事能獨立完成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的公司,被稱為IDM(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比如Intel、鎂光、三星;二是只從事IC設計,但沒有代工廠,這類公司被稱為Fabless,像AMD、ARM等都屬於Fabless;三是只做代工,不做設計,這類公司被稱為Foundry,最典型的就是台積電。
圖博館
鐵流:4000億能砸出中國存儲產業嗎?科技、金融觀察者2016-03-31
日前,武漢投資1600億元人民幣建設世界級存儲器基地,聯想到去年紫光竭力收購國際存儲芯片公司和之前合肥投資460億元人民幣建設存儲芯片工廠,以及最近紫光意圖在深圳投資300億美元建廠,國家為發展存儲芯片產業可謂人不惜血本。那麼,在如此力度的政策、資金扶持下,武漢新芯、紫光等中國企業能重演京東方在面板產業的逆襲麼?
早在2006年,武漢就投資100億元啟動武漢新芯項目,經過10年的磨礪和成長,武漢新芯已經和西安華芯等公司成為中國存儲器領域的龍頭企業。本次投資1600億元人民幣將主攻方向是NAND Flash(NAND Flash閃存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技術,即斷電後仍能保存數據,比如手機上16G/32G/64G的閃存和電腦上的固態硬盤用的就是NAND Flash),首批產品將於2017年上市銷售,預計到2020年形成月產能30萬片的生產規模,到2030年建成每月100萬片的產能。
在武漢、合肥等5座城市爭奪存儲器基地並以武漢的勝出而謝幕之後,合肥依舊沒有放棄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雄心,在技術上與日本前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合作,主攻方向是DRAM( DRAM是易失性存儲技術,斷電失去數據,電腦上4G/8G內存採用的就是DRAM),在資金上投入460億人民幣,該DRAM工廠預計量產時間為2018年下半年,屆時12英寸晶圓月產能高達10萬片。
3月24日,紫光制定了規模達3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該存儲廠預計於2018年完工,2019年量產,首批產能為4萬片(規劃3萬片生產NAND Flash,1萬片生產DRAM),預計到2020年形成月產能30萬片的生產規模,到2030年建成每月100萬片的產能。紫光該項決策的執行者就是素有台灣存儲教父之稱的前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
一直以來,國內存儲芯片市場一直被外資佔據,武漢新芯、西安華芯、中芯國際的存儲芯片不僅市場份額小,而且大多只能在中低端謀生存,而本次國家在存儲領域發力,很顯然是為了解決在存儲芯片方面受制於人的問題。
技術上或多或少依賴海外
武漢新芯在技術上和三星、鎂光等國際大廠有不小的距離。因此,採取了與美國飛索半導體合作共同研發的方式——在技術上,雖然在過去10年時間裡培養了一批人才,積累了一定技術,但如果要想在技術上迅速縮小和三星、鎂光的差距,或多或少要仰仗飛索半導體。
圖博館
深度:中國再擁一頂尖技術從此不怕核彈 俄都造不出2016.3.30新浪軍事
在今年3月份,中國科技日報上刊登的一篇報導中稱,中國現在已經有了“尖兵”系列偵察衛星和”前哨“系列紅外預警衛星,兩大類的軍用遙感衛星的存在。現在全世界在軌的天基紅外預警衛星只有中國和美國才有,蘇聯以前是有的,但自從到了俄羅斯時代,無力維護並補發新的衛星。雖然俄羅斯知道原理設計情況,但是確實造不出來。
說到紅外天基預警衛星有多麼神奇,主要是它能對剛剛發射數秒內的洲際導彈進行偵測和追踪。大型彈道導彈發射的時候會在尾部產生上千度的尾焰,從地面到空中會形成非常明顯的熱能通道。在天基紅外衛星看來就是一條閃亮的線。天基紅外預警衛星採用的是紅外高速掃描探測器和和窄視場凝視跟踪探測器雙傳感器模式,可以對固定區域進行24小時不間斷跟踪,對這一片區域進行5-6次/分鐘的概括掃描,發現目標第一時間切換到窄視場凝視跟踪探測器,10秒鐘內就能確認是否是一顆彈道導彈,在90秒內回傳給地面相關參數,由地面確認是否發起全局警報。這樣至少會給人留足10分鐘以上時間來反擊對方的彈道導彈。到時候是決定使用攔截系統進行多層次攔截,還是決定發射自己的洲際導彈來反擊對方,就是留給最終決策人思考的事情了。
如此強悍的高技術裝備,造價注定不菲。以美國的預警衛星來衡量,開發一顆天基紅外預警衛星的費用大約平均是200億人民幣一顆,算上發射費用大約會在280億人民幣左右。對比同樣發射一顆用於太空轉播的民用衛星,大約就需要20億人民幣就足夠了。雖然中國的衛星發射成本普遍低於其他國家,但是根據歷來中國航天在國際上報價來看,最多也就能比美國少約30%的費用。這麼算來,也要大約到200億人民幣發射一顆,要覆蓋全球至少要3顆長期在軌,那麼這套系統算上地面配套建設和補網星,1000億人民幣差不多打住了。這絕對是中國現役最貴的一款裝備了,就算回顧中國“兩彈一星“工程,單顆原子彈或者氫彈都沒有這麼貴。
但是這也是貴的值當,如果沒有這樣的全球預警系統,美國人是根本不會承認你具備反導能力。最近外媒公佈了中國“紅旗-19“反導系統攔截試驗“4發4中”攔截成功的消息,就是印著中國的天基紅外系統有效性的最好體現,你不偵測到怎麼攔截呢?所以,為了預防與他國直接對射洲際導彈的情況發生,建立一套天基全球洲際彈道導彈預警系統是相當必要的。(作者:無名高地)
圖博館
中國陸軍電腦換裝國產操作系統都不用主機(圖)2016.3.30中國新聞網
東部戰區陸軍機關創新建設通信及網系保障系統。賴橋泉攝
國產“麒麟雲”網聚“中軍帳”
3月中旬,記者走進東部戰區陸軍機關辦公室發現,所有辦公電腦均無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直接連在一個10厘米見方的黑盒子上。參謀部參謀李高打開電源開關,顯示器屏幕彈出“麒麟”雲系統登錄平台的窗口。李參謀介紹說,戰區陸軍機關按照國產自主可控要求採用國產硬件,基於軍用“麒麟”操作系統的安全雲桌面技術,打造動態高效、安全可靠的雲桌面辦公系統,使作戰、值班、辦公等更加安全高效。
記者在網絡機房看到,這裡部署了數十套全國產、自主可控的服務器和網絡設備,按照四級安全防護標準建設,基本實現機關辦公安全可控和全程電子化。據了解,這套網絡辦公系統,從提出需求、設計論證、研製開發到安裝部署,再到投入試運行,僅用25天。
過不了保密關,就過不了打贏關。他們在雲系統上搭設一套支持數百個終端的涉密電子文檔集中管控系統,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密碼技術對涉密信息實施集中存儲、加密保護、授權使用、精確控制、全程審計等,實現“個人不留密、終端不存密、涉密信息集中加密存儲”的目標。
在雲系統建設中,該戰區陸軍機關充分利用現有辦公信息系統基礎設施進行網絡改造,採用模塊化設計,提高通用化程度和互換性。記者了解到,他們正與有關科研部門聯合攻關,進一步升級系統,真正從網系建設上帶動通信結構和理念轉型,促進新型陸軍建設轉型。
相關鏈接
東部戰區陸軍研究部署運用基於“麒麟”操作系統的機關網絡辦公系統,既是基礎工程,更是打贏工程。
★在設計原則上,強調國產、自主、可控,在操作系統、辦公軟件、硬件設備等方面,全面實施國產化。
★在系統架構上,採用“雲計算”技術架構和千兆到桌面星型結構,向機關用戶提供按需使用、動態高效、靈活擴展的信息服務。
★在拓展升級上,前瞻考慮信息技術發展,系統既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定制新的功能,又能夠滿足未來5-10年發展需要。
★在安全保密上,按照軍隊信息系統四級安全防護標準,設計建設部署了各類網絡安全防護設備和機要密碼裝備,能夠確保機密級信息網上流轉安全可靠。(陳鵬、特約記者黃建東)
圖博館
西方國家絞殺+在沒有掌握核心設備生產能力+科研資金有限+技術團隊流失的情況下,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無法升級,所以到現在一直卡在90nm。
雖然據小道消息稱已經成功研發出55nm級別的光刻機,但由於有國外大廠淘汰的二手設備的存在,使國產光刻機基本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最後,期待這些國產光刻機早日產業化,也祝愿國產光刻機能越做越好,縮短和ASML的技術差距。(作者:鐵流 微信公眾號:tieliu1988)
回應
小日本解決不了鏡片問題,德國的鏡片加上美國的光源才成就了荷蘭的光刻機,兔子這是在和全球高端製造業對抗.
我們每一項重大的技術進步、產業掌控。等於就是在別人口里奪糧。各種封堵,圈套,詭計那是必須的。而我們依然能從牢籠中衝出路來。那是需要很大的付出的。
說白了,都是生意,人家比你領先,就要製裁你,只能讓你用他們的東西。你做出來了,就把以前的垃圾便宜賣你,把你自主創新的動力根除,最後還是用人家的東西。雖然說個人在經濟屬性上是很右的,但也得承認,這種悶聲發大財,運氣憋大招的玩法,還是要靠國企。面對技術壟斷,民企的力量依然不足以撼動行業內老大的地位啊。
光刻機研發之路任重道遠,絕非一家之事,一日之功,需要多方配合和良好的大環境。另外,吹台積電的可以歇歇了,台積電的代工產業也不過是產業鏈的中游而已,根本不算是頂級的核心科技,若不是西方在高端光刻機上長久的對華封鎖,根本輪不到台積電做大
技不如人就要承認,半導體製造工藝不是那麼簡單,台積電14年的研發費用18.74億美元,要你說的那麼簡單,中芯國際的工藝製程還能追的那麼艱難?是不是核心科技跟產業鏈上中下游沒什麼關係,再說了,台積電投資AMSL也是提供了專利授權和技術支援的,呵呵,五毛真是噁心!
有事說事,有理講理,不要隨便給人扣帽子。“五毛”這個詞的意涵不是一個筐,啥種情形都可以往上套。
相關新聞
台積電2016.3.28證實張忠謀赴中國簽約12吋廠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科技100強》 兩岸高科技之消長 金球資訊業(一)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圖博館
其實,在半導體設備製造方面,中國和西方差距最大的就是光刻機 ——由於光刻機研發資金需求大,門檻高,從事光刻機研發的企業也越來越少,像日本的佳能和尼康過去也做光刻機,早些年Intel為了製衡ASML,扶持日本廠商與ASML對抗。但因日本金融風暴後失落的20年、少子化造成的產業衰退,佳能和尼康與ASML競爭中的劣勢越來越大,佳能已經基本放棄光刻機領域,尼康的光刻機能做到20nm左右,但市場份額已經被ASML擠壓,無力再繼續重金投入研發。
目前,光刻機業界龍頭老大是荷蘭ASML。而EVU光刻機量產型號已經做到14nm水平,現在Intel、三星的14nm光刻機都是買自ASML。光刻機研發成本巨大,Intel、台積電、三星都是它的股東,重金供養ASML,並且有技術人員駐廠,格羅方德、聯電以及中芯國際(大陸代工廠龍頭老大)等代工廠的光刻機主要也是來自ASML。
ASML EVU光刻機問世時售價曾達1億美元
Cymar製造的EUV用LPP光源系統
與ASML相比,中國光刻機企業就顯得相當寒磣——中國光刻機廠商有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合肥芯碩半導體有限公司、先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影速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在這幾家公司中,處於技術領先的是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該公司已量產的光刻機中性能最好的是90nm光刻機。
早在幾年前,上海微電子就製造出90nm光刻機,當時國際主流代工廠的代工水平是65nm,平心而論,在這個情況下,製造出90nm光刻機,上海微電子還是蠻給力的,但因為最核心的光源是進口的,國外為了限制中國光刻機製造業,在核心零部件上限制中國,經常在核心零件上卡我們脖子。在技術上受制於人,導致上海微電子90nm光刻機無法規模化量產。
同時,西方國家對中國開放65nm光刻機,並通過各種渠道遊說中國政府和國企,中國能夠採購到比國產更先進的光刻機後,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對光刻機核心零部件的研發,不同程度上減少了對上微的扶持力度。
因國內光刻機市場被外商佔據,上微重金研發的90nm光刻機因光源技術上受制於人,導致產能不穩定,巨額研發資金血本無歸。國家減少了扶持力度,導致上海微電子效益很差,研發人員無法安心研發技術,廠子人心浮動,造成大批技術骨幹流失。
圖博館
中科院、上微自主研製成功新型光刻機有望局部實現國產化替代 2016-03-28
日前,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主研製成功紫外納米壓印光刻機。與此同時,上海微電子也發布了平板顯示光刻機,產品良率高達95%(原本的良率為70%-80%)的高亮度LED光刻機,MEMS和功率器件光刻機。雖然媒體僅僅輕描淡寫報導,但這些消息卻蘊含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光刻機是芯片生產中最核心的設備,也是大陸芯片生產設備製造的最大短板。不少網友會將光刻機和刻蝕機搞混,其實,光刻機的工作原理是用光將電路結構臨時“複製”到矽片上,而刻蝕機是按光刻機刻出的電路結構,刻出溝槽的設備,是在芯片上做減法,與之相應的是做加法(鍍膜)。
光刻機用途廣泛,有用於生產芯片的前道光刻機,有用於封裝的後道光刻機,還有用於LED製造領域的投影光刻機。前道光刻機就是在芯片生產中將電路圖映射到矽片上的光刻機,後道光刻機也被稱為封裝光刻機、bumping光刻機,在芯片生產出來後,線路圖是裸露在外面的,還需要用後道光刻機來裝個殼,就是常見的芯片四四方方、帶針腳和商標的那一層。現在江陰的長電科技就是用後道光刻機來加工iphone 6芯片的。雖然在前道光刻機方面嚴重依賴進口,但在後道光刻機和投影光刻機方面,國內廠商還是頗為可圈可點的 ——上海微電子的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80%,全球市場佔有率為40%;用於LED製造的投影光刻機的市場佔有率為20%。
再來說說光刻機工作原理。通過一系列的光源能量、形狀控製手段,將光束透射過畫著線路圖的掩模,經物鏡補償各種光學誤差,將線路圖成比例縮小後映射到矽片上,不同光刻機的成像比例不同,有5:1,也有4:1。然後使用化學方法顯影,得到刻在矽片上的電路圖(即芯片)。
一般的光刻工藝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涂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激光刻蝕等工序。經過一次光刻的芯片可以繼續塗膠、曝光。越複雜的芯片,線路圖的層數越多,也需要更精密的曝光控製過程。現在最先進的芯片有30多層。
圖博館
回應
這就是日本式2B文青的目光短淺筆法,看似有一堆“數據”其實全是無用廢物,這樣的磚家在中國也多了去,這種人唯獨搞不清社會發展大趨勢。我懶得寫推論直接寫結果吧:未來10年,中國將在半導體行業尤其芯片集成電路方面會以摧枯拉朽的方式強勢崛起,現時的很多世界級電子大公司(尤其日本和台灣)將面臨倒閉破產潮。
貶中國人是日本人的劣根性,脫亞入歐,日本人變高等民族,中國和朝鮮是劣等民族,理應受日本人統治,這就是當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理論根據。可結果呢,日本人沒有能夠統治中國和朝鮮,反而被美國統治,成了美國人的一條狗。可日本這樣的邏輯還要玩下去,由他們說去,三五十年以後看,看中國還有什么生產不出來的。
先不說別的,個人主義、缺乏忠誠感這些在日本人眼裡的劣根性,不就是一些總喜歡感嘆日本人高素質,匠人精神的自由派大v們最喜歡宣揚的嗎?
一篇2006的文章,有什麼好說的?只要看看中國這些年來IC產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就能判別其對錯與否:IC全產業鏈發展情況如何?產值絕對值、佔國內消耗比、佔全球比例,等等。打嘴仗,無趣。
現在半導體產業品牌國際知名度,日本早就排不進號了,還不如韓國和台灣
這就叫做活在過去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6_03_26_355096.shtml
圖博館
中國真的無法培養出人才?
據2006年9月30日出版的《聖荷西新聞報》報導,僅在矽谷腹地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和阿拉米達(Alameda)兩個縣,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就有27.2萬人,其中有華人科技人員8萬多人,加上矽谷也有很多印度人,特別是很多矽谷科技公司的高管是印度人。因此,業界戲言美國IC(印度和中國的英文第一個字母)其實是中國人和印度人在做,沒有IC(印度人和中國人),也就沒有今天的矽谷。
實際上,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培養的海量人才相當一部分漂洋過海,為美國IC產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過去,由於半導體企業實力有限,整個產業鏈也比較弱,無法為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就業崗位、滿意的薪酬和發展條件,自然導致中國大陸的優秀人才前往美國尋找發展機遇。而因為理想留在國內的技術人才由於沒有優質的本土企業提供成長和鍛煉的平台,導致本土人才的培養困難重重——畢竟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實踐中鍛煉才能成長。
另外,雖然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中國大陸本土人才培養困難重重,但這僅僅是增加了人才培養的難度,並非無法培養出人才——在IC設計方面,由於西方的長期技術封鎖,導致中國技術人才只能苦苦在黑暗中摸索,龍芯、申威、飛騰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培養了一大批本土IC設計人才。以龍芯為例,其技術骨幹全部自己培養,而且技術骨幹中不乏85後年輕人。此外,龍芯還培養出一批從龍芯項目中成長起來,只是出於興趣愛好轉向其他科研方向的優秀人才,比如,開發出寒武紀神經網絡芯片的陳雲霽博士和陳天石博士。
結語
隨著近年來半導體產業鏈向中國轉移和中國政府不惜血本的巨額資金投入,相當一部分具有20年從業經驗的華人工程師開始從海外回流,加上本土企業的發展壯大和海外巨頭紛紛開始在中國合資建廠,具備供優秀人才成長的產業基礎是水到渠成之事,屆時,即可形成良好的產學研環境,中國本土半導體人才也必將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騰飛而茁壯成長。
以下為觀察者網對湯之上隆全文的獨家翻譯:........
圖博館
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終究於2011年以人事鬥爭的方式爆發——在大股東大唐電信、陸幹與海外股東、台幹的博弈下,台籍高管個人的偷稅、多報銷費用等都成為博弈籌碼被公諸於世,並最終以王寧國離職和台籍高管在這次人事爭鬥中的失勢,使中芯國際進入了新國企時代。目前中芯國際的董事長為周子學,浙江江山人,1980年參加工作,198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加入中芯國際之前任工信部總經濟師,並歷任產業司司長、副司長及電子工業部副司長等職,兼任北航等高校教授,是土生土長的本土人才。
三是用中芯國際任用台灣、日本人才來論證中國大陸無法培養出技術人才是站不住腳的。事實上,美國矽谷大量聘用中國和印度人才,但這能證明美國不具備培養技術人才的能力麼?化他國人才為己用,讓各國人才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貢獻智慧,其實是中國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實力與日俱增的具體體現。
對中國技術人員的看法值得商榷
文章中湯之上隆對中國技術人員有三點看法:
實際上,員工個人主義、偷懶、缺乏忠誠度這種現象並非僅僅存在於中國員工的特性,很多美國人、德國人、日本人都有這種特點,這些問題其實與民族、種族無關,而與受教育程度、責任心有關。另外,工廠在生產過程中也不可能按所謂“民族性”來組織生產,而是有非常嚴格的生產流程和規章制度。即便是在美國、德國和日本,如果生產流程和規章制度不明確,管理水平低下,同樣會存在個人主義、偷懶等情況。國內的IC設計公司中華為海思員工超過8000人,展訊員工超過4000人,但在雙雙擠入ICInsights發布的2015 TOP10名單(ICInsights是對不具備晶圓廠的IC設計公司以銷售額為標準做排名的評價),可見中國人並非像湯之上隆所描述的不懂得團結協作。而在ICInsights發布的2015 TOP10名單卻沒有一家日本IC公司上榜,這恰恰說明湯之上隆的看法是不科學的。至於員工掌握了技術就跳槽,關鍵還是怎樣留住人才的問題,員工的技術水平提高了,如果依舊用原來的薪資標準對待員工,那就不要埋怨其跳槽到工資更高的公司,畢竟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圖博館
鐵流:“中國培養不出半導體技術人才” 日本專家說得對嗎
2016.3.23,日本Business Journal網一篇原題為《世界工廠中國,為什麼培養不出技術人員,簡要說就是做不到必要的開發和合作,還會偷懶》的文章被國內媒體摘譯並轉載,引發網友熱議。文章對爾必達前社長與和合肥政府合作建設DRAM工廠做了介紹,認為中國的半導體技術人才具有偷懶、個人主義、缺乏忠誠感的劣根性,並認為中國無法培養出本土人才。該文作者是日本微細加工研究所所長湯之上隆,曾在日立製作所、爾必達存儲器等企業任職,從事半導體技術開發工作長達16年。筆者認為,雖然文中描述的部分事實客觀存在,但其主要觀點與結論恐怕與事實不符。
對中芯國際的描述有誤導之嫌
在文章中,湯之上隆稱,曾在2007年拜訪上海中芯國際,指出“這個公司在2000年4月成立的,之後,一次也沒有獲得可觀的收益,一直處於低空飛行的狀態。要是沒有國家的援助的話,一定早早就倒閉了……訪問中芯國際之後,感覺到最大的違和感是,經理是台灣人,幾乎所有的技術人員不是日本人就是台灣人,中國人的技術人員只有極少的一小部分。”
雖然湯之上隆的描述,在他2007年拜訪中芯國際時確實存在,但在2016年的文章依舊引用9年前的情況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就非常不妥當了,有故意誤導讀者的嫌疑。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澄清。
一是中芯國際發展狀態良好。雖然在2007年中芯國際處於困境之中,但在近年來走上正規後發展勢頭良好,不僅早已實現盈利,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五。如果僅僅算為其他廠商代工的市場份額,把三星垂直整合部分(自己為自己代工)的產能削去,中芯國際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台積電、聯電、格羅方德,位居三星之上。
上圖為中芯國際財務報表,雖然和台積電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企業總體發展勢頭良好
在技術上,中芯國際於2015年開始為高通代工驍龍400系列芯片,在2016年初也掌握了28nm HKMG技術,併計劃以該製程工藝為大唐聯芯代工手機芯片。高通、華為、展訊、博通等公司也有意向將自己的部分業務交由中芯國際代工。
二是中芯國際高管早已由大陸本土人才出任。由於張汝京在中芯國際成立之處大量任用台灣人,而且台灣籍員工工資高,掌握話語權,自命高人一等,歧視大陸員工,導致台乾和陸乾之間矛盾尖銳,雖然在張汝京、江上舟時期矛盾被壓制。
圖博館
三星電子是多層次存儲技術的探路先鋒(這一技術可以提高芯片的存儲效率),其他企業跟在後面亦步亦趨,也包括美國的英特爾和美光科技。Bernstein Research的紐曼稱,三星電子是目前唯一實現量產3D NAND的製造商,不過,今年這種芯片的生產成本已經降到比常規NAND芯片更低,因此將會很快普及。
對這項技術的掌握程度也是參差不齊:三星電子的技術可達64層,而據分析師說,武漢新芯只有8層。當被問及層數時,武漢新芯發言人不予披露。武漢新芯首席營運長洪渢在去年11月份的演講中指出,只要公司現在著手做,就很可能追趕上並有機會躋身世界一流企業行列。
回應
雖然值得慶賀,但是對於半導體這一技術成熟且存在國際壟斷的行業,踏出這一步意味著漫長的煎熬。希望國家支持到底!
記得錢學森說過863計劃雖然推動了中國高科技的發展,但最大的失誤就是低估了半導體產業,沒有預見半導體的重要性,沒有將半導體產業納入計劃中。怪不得一直感到奇怪,為什麼中國的半導體發展不起來,原來是以前不夠重視啊,幸好現在重視還不算晚。
去買人家不賣,沒辦法自力更生,以後在想賣我們白給都不要了!
落後不算什麼,主要是要做到自力更生以後不會被國外卡脖子。
加油吧,希望所有東西都能做成白菜價
DRAM實在談不上什麼高科技了吧?從製造技術上講,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商業風險還是蠻高的,重要的是良率控制、成本控制的問題。說到底,就是一個商業問題,提高到國家技術赶超程度,有些過分了。
你家閃存拿DRAM做?
這個得大力贊,如果台灣友好,那麼兩家合作,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關鍵人家純當我們凱子。再給他們拖,眼巴巴等台灣人回心轉意,黃花菜都涼了,發展做生意不能義氣用事。
這是斷台灣路的節奏?
日本、韓國、台灣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微電子產業和科技發展經驗,是中國微電子產業和科技發展完全可以模仿和移植的路徑,最終中國也將發展出自己的全新路徑。因此即有強大的國內市場和主體性的需求,又全面加入全球市場,並在所有的要素領域都逐步形成自己後發優勢的中國,一方面要充分運用自己的主體性國家意志和國家需求,推動中國微電子產業向最高端發展。另一方面又要運用全球化的要素流動和市場機制,快速推動中國微電子產業集群的興起和發展,將最後奠定中國在全球化市場和大國競爭中的絕對優勢。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3_25_355089.shtml
圖博館
美媒:中國首家閃存芯片工廠下週開建真正走上自主之路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2016.3.25報導,中國正斥資240億美元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半導體產業,將與一家美國公司合作生產廣泛用於電子設備的記憶芯片。武漢新芯去年與美國閃存生產商Spansion Inc. 結成合作夥伴,共同研發下一代芯片技術。Spansion後來在一樁50億美元的全股票合併交易中被柏士半導體(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CY)收購。
記憶芯片用於在電子產品中儲存數據,目前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記憶芯片生產能力。在推動經濟從低端製造向更先進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半導體行業總體上已成為中國決策層扶持的一個主要目標。
中國政府成立了一隻國家級基金,用以扶持半導體行業;此外,自斯諾登(Edward Snowden)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利用一些美國科技產品的後門監聽外國政府後,中國也在推動科技方面的自給自足。網絡安全專家稱,記憶芯片並不是黑客的主要目標,但理論上也可能被入侵。
去年,中國國有企業紫光集團有限公司(Tsinghua Unigroup)試圖投資多家美國芯片生產商,美國政府對這類舉動相當警覺。到目前為止,這家迅速崛起的中國科技公司的這一嚐試一直未獲成功。
武漢新芯發言人稱,240億美元的投資將分三個階段部署,第一家工廠專注NAND閃存生產,第二家工廠專注DRAM芯片生產,第三個階段的設施將專為供應商服務。首批產品將於2017年上市銷售。
雖然武漢新芯的最新項目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但許多分析人士對該公司的前景仍表示懷疑。這家芯片生產商的知名度較低,而且此前中國在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行業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有限。
武漢新芯的起步較韓國三星電子落後很多年,同時,由於投資成本高昂,加上規模經濟的需要,存儲芯片行業對於陪跑者來說是一種頗具懲罰性的業務。十多年來,台灣已向DRAM芯片生產投入數百億美元,但未獲成功,結果是許多公司被競爭對手收購。
武漢新芯打算生產名為“3D NAND”的下一代閃存芯片,預計這種芯片將成為未來數年計算機設備的主流數據存儲工具。據首席執行長楊士寧(Simon Yang)描述,智能手機及其他產品目前使用的是所謂的“二維NAND”,相比之下,二維NAND就像是停車場,而3D NAND則是一個立體的停車場。
圖博館
我國研發全球首個能"深度學習"的處理器芯片2016-3-23人民日報
日前,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計算所)發布了全球首個能夠“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名為“寒武紀”。該課題組負責人之一、中科院計算所陳天石博士透露,這項成果將於今年內正式投入產業化。在不久的未來,反欺詐的刷臉支付、圖片搜索等都將更加可靠、易用。
前不久,谷歌公司開發的一款圍棋程序“AlphaGo”以4∶1戰勝了韓國棋手李世石,其中,“AlphaGo”的成功秘訣就是模仿人類通過神經網絡進行“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指多層的人工神經網絡和訓練它的方法。通俗講就是指計算機通過深度神經網絡,模擬人腦的機制來學習、判斷、決策。近年來,這種方法已被應用於許多領域,比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它在近期和未來都將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熱點研究方向。”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易建強說。
深度學習處理器,就是給電腦創造出模仿人類大腦多層大規模人工神經網絡的芯片。在深度學習處理器的運行當中,計算系統的運算能力提升是決定深度學習處理效率的關鍵。而中科院計算所此次發布的“寒武紀”處理器,比“AlphaGo”所使用的處理器在性能上提升兩個數量級,也就是說,它能夠讓人工智能跑得更快、更遠。
據陳天石介紹,今年課題組和中科院計算所已經孵化了中科寒武紀公司,正式開始進行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未來應用瞄準企業、科研院所裡的高性能服務器、高效能終端芯片、機器人芯片三大領域,實現更多功能。比如用手機拍照就知道照片中的人是誰,可對眾多視頻進行智能歸類,圖片搜索也將更加準確易用,只要在路邊隨便拍下一棵樹,就可以搜索到這棵樹的所有資料,而不僅僅局限於現在的文字搜索。據介紹,“寒武紀”未來可服務的領域既包括社會民生,也包括國家重大需求。
在不少人工智能專家看來,儘管經過近60年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總體上還處於發展初期,依然可以用“方興未艾”來形容。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谷歌、百度等公司陸續推出“AlphaGo”“百度大腦”等深度學習程序,推動著人工智能的不斷進步。譚鐵牛表示,未來的人工智能研究需要和腦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學科深度交叉融合。
另參【圖博館】: 《計算機與人腦》金球資訊業(一)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圖博館
日媒:中國在全球電子產品中主導權上升排名第二2016-02-25 人民網
摘要:據日媒報導,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近日公佈了2015年全球“半導體採購金額”(速報值)的國家和地區排名,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排名第二,僅次於美洲。在按企業的排名中,韓國的三星電子居全球之首,其次是美國蘋果、中國聯想和美國戴爾緊隨其後。
人民網2月23日電据日媒報導,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近日公佈了2015年全球“半導體採購金額”(速報值)的國家和地區排名,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排名第二,僅次於美洲。
所謂“半導體採購金額”指的是硬件廠商設計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以及電視等數碼產品時對半導體零部件的購買能力,是一項購買力指標,能夠直接反映出產品研發的主導方。
在按企業的排名中,韓國的三星電子居全球之首,其次是美國蘋果、中國聯想和美國戴爾緊隨其後。品牌影響力大的企業排名較為靠前,日本排名最高的企業是索尼,位列第7。
中國在地區排名中上升到第2位,是因為聯想和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正在增強,中國製造正在逐漸轉型,從只能接受日美歐訂單的“世界工廠”,轉變為生產自主成品的創造方。
高德納日本首席分析師山地正恆認為,“日本研發新產品的能力正在日益衰退”。不能生產最終產品,就無法掌握零部件的主導權,可能會招致整個行業的衰退。
調查還顯示,與購買力持續低迷的日本相比,美洲自2007年開始市場份額就逐步擴大,儘管電子產品的製造業集中在日本、韓國、台灣、中國大陸等東亞地區,但蘋果等美國品牌影響力依然巨大,牢牢掌控著產品設計的主導權。中美正在爭奪全球電子產品的“霸權”,中國希望通過擁有13億人口的本國市場佔領更多份額,而美國不斷創造出革命性的新產品。在兩國巨大的陰影之下,日本的影響力正在逐漸縮小。
圖博館
美媒:中國逐漸成為領先的科技創新國家將改變遊戲規則 2016-02-26 環球時報
摘要:”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創新、研發方面帶頭的是中國,其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人口精於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美國和歐洲採取了日益危險的孤立主義態度,不願接受中國崛起為一個頂尖創新國家,他們的無知最終會制約西方的增長。
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網站2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逐漸成為領先的科技創新國家中國的經濟繼續發展,現在較少依靠低端、出口型製造業,多靠增加內需的高科技製造業與研發,“中國製造”不再意味著廉價小飾品和仿冒手包。在水石管理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真正的中國威脅:創新》中,作者湯姆·曼寧稱,“中國的創新戰略轉向,將改變遊戲規則。”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創新、研發方面帶頭的是中國,其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人口精於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報告顯示,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加大對研發項目的投資,每年增加19.5%,增幅遠高於美國。
中國的高科技製造和知識密集型資源的增長堪稱顯著。據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報告,中國在高科技製造業方面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
中國的創新和增長長远战略計劃,不同於西方的短期、以季度為單位的計劃。所以,中國政府對研發的投入越來越多。
我們開始看到中國在某些領域雄厚的技術和發展,這是世界其他國家為了解中國前進方向所需要注意的預兆。曼寧稱,在中國,有兩個創新領域,一是'智能城市 '計劃,二是太空計劃。
美國和歐洲採取了日益危險的孤立主義態度,不願接受中國崛起為一個頂尖創新國家,他們的無知最終會制約西方的增長。對於西方企業來說,應該考慮到來自東方的新競爭及中國成為一個新創新中心的事實。(作者丹·布拉恰爾斯基,喬恆譯)
圖博館
高通的合作夥伴三星也在發力,三星通過幾年的積累完成基帶處理器與應用處理器的融合,而且開始自己研發架構,即將發布貓鼬處理器很有可能成為性能最強的手機處理器
這樣一來,高通的市場份額被大幅侵占,一方面是競爭對手的性價比更高,另外一方面華為,三星,小米都在做垂直整合,它們能用自己的處理器,不用高通的。這讓高通很頭疼。
三、技術內憂與市場外患
高通從8260到驍龍801都有一定的性能或者功耗優勢。但是在驍龍801之後,高通研發遇到了麻煩。驍龍820研發受阻,回爐再造,週期被拖到了2016年。
採用ARM公版核心的急就章驍龍810因為工藝不成熟,發熱大功耗高,口碑不佳。而做低端的處理器,驍龍又不如MTK有性價比。
結果就是高通的處理器逐漸失去競爭力,市場份額進一步降低。
而更糟的是智能手機總體市場也已經飽和,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下降21%,2015年每個季度都在同比下降。
這說明智能手機替代功能手機的過程已經結束,高通過去幾年依靠的大市場沒有了。
四、高通的未來
回顧高通的歷史,我們發現高通的崛起是非常快的。3G標準沒有幾年,智能手機沒有幾年,而高通就是利用這短短的幾年崛起成為巨頭。
高通現在在佈局智能家居,智能汽車……,試圖尋找下一個風口,但是在下一個風口真正出現前,高通的衰落是難免的。
而高通一直被激進的投資者困擾,面臨著分拆的選擇。分拆出利潤更豐厚的部門有利於股價提升,但是對高通的總體發展未必是好事。
回應
華為的處理期就是一個笑話(楨:?)
醜化高通是“專利流氓”、沒了華為小米就沒有高通,是多麼不要臉的邏輯!沒專利只懂偷摸拐騙、類似高鐵談判什麼“摔酒杯”自以為傳奇而實則流氓的行為的特色理論來成就自己(楨:?),才是世界唯一流氓!
http://tech.sina.com.cn/zl/post/detail/t/2015-11-05/pid_8495496.htm
另詳參【圖博館】:《我看英代爾》 專利權大戰 《科技100強》 兩岸高科技之消長 金球資訊業(一)《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日高鐵之爭
圖博館
高通週四股價暴跌14% 創年度新低2015-11-6
成也智能手機敗也智能手機:高通還有救嗎
日前,高通發布了2015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高通第四季度MSM芯片出貨量下降14%,第四季度營收為5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7億美元下滑18%;淨利潤為1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億美元下滑44%
在過去幾年,高通曾經是利潤率高於蘋果的暴利廠商,也是這一輪智能手機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專利更是賺的盆滿缽滿,如今為何利潤會下降?高通未來會走向何方呢?
一、高通的崛起是先手之利
高通早期是做高端通訊的公司,產品並不民用,後來依靠美國政府強推CDMA獲得商機,但是CDMA一直是被美國勢力保駕護航的,市場佔有率不及GSM。
高通真正的崛起是3G時代之後,因為3G時代的標準離不開CDMA的專利,於是高通化身為專利流氓,到處收取專利費用,獲得了高額的利潤。
在功能機時代,高通也試圖製造芯片做軟件平台,進軍手機市場,但是相對於GSM陣營下的MTK和展訊,高通的功能機平台太弱,沒有掀起什麼波瀾。
2007年,蘋果發布iPhone掀起智能機革命,2008年,安卓出現,有了統一的軟件平台。
這個時候,市場需要一個集成基帶處理器,應用處理器,容易開發的硬件平台,而當時的TI沒有做,三星沒有做,MTK錯誤的選擇了WM操作系統。這就給了高通機會。
從2010年到2014年,高通一方面收專利費,一方面高價出售智能手機芯片,伴隨著智能手機替代功能手機的過程大賺特賺,利潤率高於蘋果,銷售額也是節節上升,先手之利讓高通受益匪淺。
二、競爭對手的覺醒
一個高利潤,潛力巨大的市場當然不會沒有競爭對手。在高通得益之際,首先醒過來的是MTK,MTK在功能機轉智能機的過程中走了彎路,但是隨即調整過來,推出MT6577,MT6589等一系列新品,大獲成功,成功分走了高通的市場。
而展訊,聯芯這些本來做功能手機的也慢慢調整過來,開始繼續以前功能手機的道路,從最低端最廉價的智能手機芯片做起,分走高通的低端市場。
更糟的是智能手機廠商開始搞垂直整合,華為堅持用海思的芯片,到了麒麟920基本成熟,即將發布的麒麟950已經與高通下一代產品的驍龍820沒有差距。
圖博館
紅潮捲走多少台灣人才 2015-10-31 聯合晚報
清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以現階段兩岸晶片業不對等狀態,要求中國官方對台施壓要求開放,其政治意涵大於實質意義;但大陸若真限制台灣晶片進口,恐將兩敗俱傷,相信兩岸半導體業者都不願見到。
中國大陸每年進口半導體金額約2300億美元,龐大金額已超越石油,成為第一大入超項目,進口額更占全球半導體市場七成,半導體晶片自給率卻不到二成。2014年台灣半導體出口金額達3,137億美元,其中約40%出口至大陸,金額約1,254億美元,台灣占大陸進口總額近一半,兩地產業已經高度依賴。
由於半導體依賴進口,中國以國防安全為考量前提下,自2014年6月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宣告進軍半導體產業,建立自有的半導體產業一條龍式產業鏈,並國家釋出高達120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基金,及300億元人民幣的北京積體電路產業投資資金,組成國家隊全力扶植中國半導體產業。
業者指出,清華紫光就是黑洞一般,產能、技術、人才一路吸進,其策略「能收購就併購,不能收購的,就挖人、挖技術」。因此,清華紫光對台灣IC設計公司有高度參股意願,惟台灣法規未開放,便以高薪先挖角人才、技術。
面對陸資紅潮來襲,台灣業者憂心忡忡,產業大老無不期盼政府正視人才外流問題嚴重性,因為技術才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根本。
回應
进大公司,有前途的公司,待遇好的公司就职,是地球人的共同目标。这种事也大呼小叫,也太愚昧了吧?
吸納?不是吧,應該是「大陸成就了多少台灣家庭」吧?
未來用腳投票,離開臺灣的人會更多。
綠潮+紅潮一推一拉才有效
被挖走的不叫人才,都叫老東西延長使用年限。這種台灣屆齡退休者,中國正可以用,這跟當年台灣用日本銀髮族一樣。台灣不必理會中國的廢。一個盜版抄襲為主國家,走到今日買不到任何技術,只能求台灣銀髮族,說來也悲哀!這是一個被美歐譏為有錢只會炫富買廢物而不會利用投資國
好大的牛蛙,好大的口氣,嘻....還好是在井底,不然台灣不天天吹颱風才怪
圖博館
首款國產商用GPU將進入尋常百姓家 2015-10-04
景嘉微的GPU技術源自國防科大的技術積累,而且因為軍用更看重穩定性和可靠性,對性能要求夠用就行,所有景嘉微的GPU性能有限。
那麼兆芯的GPU是天上掉下來的麼?顯然不是。
兆芯的GPU技術源自VIA從美國收購的S3 Graphics。雖然S3 Graphics在技術上已經被英偉達和ATI拉開了一大截,但以S3 Graphics曾經的技術做底子,能使兆芯能在相對高一點的起點起步,並少走很多彎路。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要說了,兆芯的技術基本來自台灣VIA,那不是新時期的市場換技術麼?難道汽車、大飛機等產業的教訓還不夠么?
這個麼,其實,引進技術會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像汽車產業那樣,在被市場換技術坑死。但是如果自己爭氣的話,也可以通過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融會貫通、推陳出新,實現引進技術的本土化也未嘗不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引進米格21,然後各種魔改,改的連米高揚設計局都不認識了。
兆芯項目,本質上是上世紀80年代市場換技術的再現,是台灣電子產業整體衰弱和中國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產業背景下,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利益交換後的妥協產物——大陸可以獲得能商業化設計生產X86芯片的授權和GPU技術,台灣VIA可以獲得大陸的資金扶持、政策傾斜和市場。
言歸正傳,兆芯在購買S3 Graphics的技術後,發展出了自己的第一款集成了自主知識產權GPU的Elite系列SOC。
Elite1000集成了雙核ARM Cortex A9和自主知識產權GPU的SOC,能夠支持雙路同時編解碼1080P@60fps。
兆芯最新的GPU被用於Elite2000。根據第三方發布的跑分軟件顯示:兆芯最新發布的Elite2000集成的GPU大約和Mali 760MP8性能相當,性能基本相當於手機上用的GPU之主流水平。
搭載Elite1000的機頂盒,恰恰是廣電TVOS的御用機頂盒。
回應
配圖錯了,你拿梟龍的圖出來標mig21是啥意思
不算錯,梟龍就是在殲七基礎上發展的終極改進型,殲七本來就是米格21本地化後的改進型
關鍵要建立完整的生態體系,硬件需要主板、顯卡支持,軟件需要操作系統、開發工具、應用軟件、遊戲軟件支持,最後即便性能完全等同洋品牌,還要國人不崇洋媚外。
其實這種東西不是技術的問題,關鍵還是市場佔有的問題,如果不靠國家在市場方面扶持,永遠也不可能幹過國外成熟的企業,華為和高鐵就是很好的例子,國家採購中國的市場足夠把企業養大,然後技術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10_04_336464_2.shtml
圖博館
很不幸,冷戰後瓦森納協定對中國的技術和裝備禁運限制,比對俄羅斯還嚴格.中國能拿到的半導體生產技術設備,往往是5年以前的.比如,台積電2015年能買到ASML10NM的光刻機.而大陸的中芯國際,2015年只能買到ASML2010年生產的32NM的光刻機.
1980年的中國,無法想像1999年的中國,同樣,2015年的中國,也不知道2050年會達到什麼程度,半導體整個行業的年齡也沒有共和國的年齡長,2050年的時候不知道這些公司能剩下幾家?
李克強:中國每年花2千億進口芯片和買石油的錢差不多
2015-7-27,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會上,他多次講到要將中低端產品提升到中高端產品。李克強說,中國科學實力已經很強大,但仍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目前芯片還需要進口,每年要因為芯片進口花費2000多億(美元),這筆錢與每年進口石油花費的金額差不多,另外中國在美國等國際市場的產品份額正在被印度等國家追趕。
回應
待遇太低啊,一個華為海思的朋友,研究生進去快3年了,年收入27-28W。一個院士才40萬.據說龍芯團隊擁有5年以上IC設計的骨干年收入才10萬.
你不太了解實際情況,院士的待遇是根本無需你擔心的。北京將近200平米的房子,一切都無憂。
芯片開發是個燒錢的玩意,沒有大筆資金投入,創新的毛錢,中國如果有大筆的風投敢冒險的話很定有人才攻堅的。
一個老院士年薪才40萬,一個所謂明星剪個彩,錄期節目就幾十萬
只要是市場經濟就必然是這樣的結果,打籃球的詹姆斯比英特爾最頂尖的科學家收入都高。
圖博館
中國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眼一號 將助FAST射電望遠鏡探測宇宙邊緣2015-7-29
作為我國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天眼超級望遠鏡(簡稱FAST)單口徑500米,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預計2016年建成,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FAST也有可能捕捉到。FAST的海量數據存儲和處理均需要強大的超級計算系統的支撐,每天需求的峰值計算至少要達到每秒200萬億次以上,存儲將達到10PB以上。面對龐大需求,天眼一號計算能力將達到每秒1000萬億次以上,將配備先進的分佈式數據存儲技術以及高達100Gb/s的高速網絡,,而且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密度和快速交付等特點,為海量數據的高速傳輸和分析提供條件。
回應
千萬億次超算,相當於天河一號的運算能力,現在已是小菜一碟了
萬一外星人被中國人發現了,美國人會不會說中國盜竊51區的
中國9大科技基礎工程: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子午工程),散裂中子源,強磁場實驗裝置,武漢生物安全實驗室,FAST, 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航空遙感系統,遙感衛星地面站站網,蛋白質科學研究設施
英特爾美光公佈新內存號稱速度比老產品快千倍
網易科技2015-7-29 報導,英特爾與美光即將開始生產速度更快的新式內存芯片,新芯片中的3D Xpoint技術是25年來內存芯片市場上首次出現的主流新技術。據稱,新產品的速度比目前市場上的內存快1000倍。
回應
1000倍是不是誇張了,現有的接口都遠遠達不到標準。
全球五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沒有一家是台灣或者大陸的.每一家都在半導體製造的某個分支領域擁有領先技術:AM,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平板顯示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精密材料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ASML,為半導體生產商提供光刻機及相關服務.Lam Research,電漿蝕刻設備為全球銷售之冠.KLA-Tencor-專精製程良率和提供製程控管量測解決方案.Dainippon Screen專職研究開發各項半導體設備、液晶生產設備及專業級印刷設備.世界上任何一個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包括INTEL,都受制於這五大設備商提供的設備和技術.
圖博館
社論-透視「紅色供應鏈」的來龍去脈2015-6-6 中時
紅色供應鏈,是當前兩岸經貿領域的熱門詞彙,也是讓台灣產業界心驚膽顫的一個概念。它所指的是,大陸(紅色中國)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建起的「自我供應」生產體系。這個體系,正在排擠大陸自外採購機件物料的需求,台灣則是首當其衝。這種形勢,台灣究竟如何因應?
大陸紅色供應鏈的興起,台資廠商不但是初始的催生者,而且現在還是該產業鏈的一部分。當然這是指在大陸投資的台商而言;至於留在台灣的台資廠商,就邊緣化了,因為大陸上既然有了堅實的供應鏈,就要減少自台灣本地採購。在這種情況下,未來兩岸經貿能否持續穩健發展,實是個大問號。
回看過去,大陸紅色供應鏈的步步興起,其主事者的動機是擺明的,並不是在玩什麼「陰謀」;而紅色供應鏈興起的過程中,大陸台商的積極參與、加入,也是台灣方面耳熟能詳的事情。那麼,台灣的產官學各界,以往為何沒有採取有效的辦法,來防止紅色供應鏈過度排擠台灣產業呢?譬如,近年來台灣方面一直呼籲,兩岸雙方應該建立合理的「產業分工」機制,使台灣能保有優勢產業的生產體系,但這項呼籲,並未獲得具體成果。
另外,紅色供應鏈還有一個重要的「去脈」,就是大陸積極推動中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一帶一路(海陸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計劃,都有擴大及優化產業供應鏈的設想。紅色供應鏈藉這兩大平台,肯定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強,這會給台灣方面帶來很大的壓力,即一方面會有更多台商西移,去加入紅色供應鏈,二方面則是台灣本土廠商,從大陸獲得的供貨訂單更為減少。
台商西移參與紅色供應鏈,並不是壞事,因其可以直接掌握大陸產業崛起的商機;儘管如此,留在台灣本地的廠商,卻也不能越來越邊緣化。兩岸產業的合理分工,確實很有必要,雙方主事機關,不妨在近期內就此課題,進行深入協商,並形成具體可行辦法,以讓台灣工商界放心。
回應
台湾不能指望别人不竞争,不发展。想赚对岸的钱,又把对岸当敌人,能撑到今天,也快到底了。
相關新聞
半導體的「紅色」憂慮
另詳參【圖博館】:別再施捨台灣 《絲路文化海上卷》 啥米係ㄟ擱發經 兩岸高科技之消長 《科技100強》 企業競爭力那去了 金球資訊業(一)
阿楨
法國人驚呼:終變成科技巨頭的中國醜小鴨 2014-02-10
聯想在成為個人電腦行業的世界第一以及智慧手機行業的世界第三之前曾經歷過殘酷的失敗。這也將其磨礪出在中國的神話般的地位。
中國的實驗室技術征服了歐洲同行
意識到中國國內市場仍然是一個國外公司難以把握的暴利,柳傳志認為在出發統治世界之前,先需加強Legend在本國內的地位。1994年,聯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這在當時中國和前英國殖民地的香港關係仍然緊張之際實屬罕見。基於中國資訊產業的發展以及舒適的利潤,Legend在數月間爆發性增長。醜小鴨也在1996年成為中國個人電腦市場的領導者,超越了國外巨頭。2005年,其對IBM的PC部門的收購代表了其征服國際市場策略的巔峰。在2011年和日本NEC成立合資公司之後,數月後又收購了Medion——德國市場的第三,也因此確立了自己在數個大洲都是主要競爭者的地位。聯想同時還渴望著新興國家市場。它建立了銷售網路,並尤其在印尼,巴西,印度,土耳其及墨西哥等國家更為精細。
進入高端市場和蘋果以及三星競爭
由於聯想一開始集中於企業市場,2008年危機讓聯想明白了廣大普通用戶市場的利益,因為那場危機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用戶的需求。新的定位讓這個製造商比以前創造了更加可觀的產量,最大化了集成生產策略的利益。事實上,不像其他製造商一樣去將產品外包,聯想選擇在自己的八個工廠生產產品。五個坐落在中國,而聯想也同時在印度,美國以及墨西哥擁有工廠以接近目標市場。
在個人電腦行業確定了世界第一之後,聯想知道自己需要轉向移動產品市場,這是唯一強勁增長的市場,而辦公室桌上型電腦已經不再擁有更多份額。於是聯想在它的所有市場推出了三款安卓以及Windows平板,並在中國推出一系列智慧手機,這些手機2014年在歐洲發行。
但聯想不滿足于其智慧手機市場世界第三的位置,處於三星和蘋果之後。為了甩開緊追的LG,該製造商想要進軍高端市場。該集團在此之前一直採取著非常激進的定價策略,把自己打造成了低價產品的形象。擁有幾乎全部位於中國的九個研發中心,聯想在海外還擁有著重要的專利基礎。收購摩托羅拉如今使其比預想的更快地在中端市場站穩腳跟。這是在蘋果和三星的土地上追趕中的重要一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c51a690101jqul.html?tj=1
阿楨
專注軟體 三星下個決戰點【經濟日報2014.02.04
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之後,李健熙把三星電子公司從二線家電製造商變成全球最會賺錢的電子巨擘。但是這位71歲的董事長近來仍不厭其煩地敦促員工要精益求精、居安思危,他究竟在擔心什麼?
李健熙去年6月在給員工一封電子郵件說:「我們必須慎防志得意滿和已經夠好這類想法,這會阻礙我們精益求精。」今年初他在對1,800名資深主管發表新年談話時,勉勵員工要創新思考,不只聚焦硬體,也要重視其他領域。他強調,三星必須改變,過去20年來成功從重視量產轉型到以品質為優先,如今要尋求升級與提供客戶價值、優質產品及服務。
李健熙擔心的,很可能是「快速模仿者」的問題。三星是個運作良好的龐大機器,一旦發現某個趨勢並決意模仿,總是比別人敢花錢,也往往能後來居上,這與三星從研發、製造到行銷一手包的模式有關。
但在締造佳績之後,三星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是領域的佼佼者,負擔起開創潮流的責任。「當索尼遇到三星:如何超越VS如何反超越」一書作者張世真說:「發現自己已到達巔峰,尋找下一步該往何處,這對三星來說是從來沒有過的經驗。過去他們不需要策略,因為總有可以看齊的目標。」
李健熙鼓勵員工更大膽思考。開發新產品已經不夠,要開發出能定義新領域的電子裝置。但要定義一個領域並不容易。三星傾全力研發與行銷的智慧表Galaxy Gear銷售平平,其他新產品如可彎曲螢幕電視,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新品陷入苦戰加上智慧機市場競爭激烈,使三星股價去年夏天起一路下滑。三星24日公布,第4季營業利益為8.31兆韓元(78億美元),比一年前萎縮6%。
三星還面臨另一個挑戰:軟體。
投資人和分析師經常拿三星和蘋果相比,但討論三星時少不了的是Google。隨Android手機風行全球,三星大有斬獲,但壞處是對Google也愈來愈倚賴,某種程度上犧牲了對行動裝置未來的掌控。
當智慧手機長得幾乎一樣,設計和使用者經驗成了最重要的特質,而硬體和軟體的無縫接軌,正是蘋果成功的關鍵。三星多年來研究行動作業系統,與英特爾和其他科技電信公司合作的Tizen作業系統,預料很快就會推出。三星不願具名的主管說:「三星要成功,一定得專注於軟體。」
相關新聞
三星手機系統 電信業唱衰
三星接班人李在鎔 管理能力受質疑
面板滿產滿銷 京東方淨利估增8倍
全球NB排名 宏碁恐淪小5
微軟人事大地震!蓋茲辭董座 印度籍主管雲端的46歲納德拉接執行長 冷落雲端太久 微軟換將拚轉型
版主回應
三星科技巨人…陷入泥淖【經濟日報2014.02.04
三星被稱為南韓經濟的推手,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DRAM、智慧手機業者,這樣的全球科技業大咖,卻出現兩年來首度的營利年增率大幅下滑的警訊。
分析師表示,三星遇到與其勁敵蘋果同樣的問題,亦即產品創新力無法延續,以及手機市場中國品牌的崛起,更嚴重的是,蘋果與三星間的專利爭訟,也讓其處於「鷸蚌相爭」窘境,讓其他對手趁勢崛起。
成也手機…敗也手機
三星日前公布,受到高階智慧手機銷售減緩,加上受到韓元強勁升值衝擊,去年第4季營利年增率轉為負值,此為保持了兩年的高速成長之後首見,三星股價也應聲下跌,市值大幅蒸發。
三星有堅強的零組件實力,半導體業務方面,三星最強的還是記憶體;至於近年積極發展的晶圓代工,也正逐步進逼龍頭台積電,並且是蘋果處理器重要代工夥伴。
三星也是全球液晶電視市場霸主,估計去年全球總銷售量可望達4,300萬台,市占率高達20%。三星居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品牌多年,也是其獲利的重要一環。
面板部分,三星顯示器(SDC)是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面板供應商,SDC之所以遙遙領先其它廠商的原因,是拜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大量出貨所賜。AMOLED的價格昂貴,SDC在全球中小尺寸AMOLED的市占率超過九成以上,等於是寡占了全球AMOLED市場,獲利也因此高於其他同業。
技術整合 求勝關鍵
三星當然也看出目前所面臨的危機,今年初,三星董事長李健熙在新年致辭中即強調,三星需要再次改變,必須加大創新力度,而不是僅僅專注於硬體。
旗下四產業 境遇大不同…
家電 兩岸踢鐵板
【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三星的液晶電視因擁有一條龍產銷優勢,龍頭地位鞏固,去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小幅下滑,三星依然逆勢成長,顯見其競爭優勢。
不過,三星家電也不是在每個市場都吃得開。市調機構WitsView研究部副總張小彪說,三星的液晶電視在全球市場的北美、歐洲、中南美及新興國家等均是強勢品牌,銷售量居於領先;在大陸、日本市場則有本地品牌優勢下,未能奪得銷售第一。
台灣市場方面,三星僅智慧機有強勢表現,家電產品銷售量及占有率都不及同樣來自南韓的LG。張小彪認為,主因是台灣市場規模較小,以液晶電視而言,一年約100萬至110萬台,加上本土家電業者的聲寶、大同、東元及三洋電等品牌林立,是三星少見在單一市場沒有拿下第一的地區。
面板 獲利動能減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TFT-LCD產業這兩年處在景氣谷底,不過三星顯示器公司(SDC),靠著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螢幕,出貨給自家的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帶動SDC的獲利能力,遠高於LCD的同業,展現其在顯示器產業的競爭力。
4.3吋qHD解析度(960x540)的LCD液晶面板價格來說,一片約23美元,但同尺寸的AMOLED面板價格就超過33美元。
不過SDC的高獲利,主要是來自自家品牌智慧機與平板的熱賣,隨著搭載AMOLED螢幕的三星智慧機光環不再,自然影響到SDC的獲利同步衰退。SDC日後若要維持高獲利,除了在LCD產品上,要能避開與大陸面板廠的殺價競爭,在AMOLED產品的出貨量,也要能維持不墜,否則恐無法避免未來獲利持續衰退。
手機 陸廠搶市占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三星在2011年成為全球手機龍頭後,迄今無人能敵,儘管蘋果引領市場風騷,面對三星仍要甘拜下風。但是面對快速崛起的中興、華為等大陸廠商,三星近年手機業務也難逃市占成長趨緩壓力。
根據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統計,去年第3季全球手機(含功能及按鍵手機)銷量排行,三星以1.17億支,市占25.7%居冠。
單就智慧型手機來看,三星更以8,035萬支,市占32.1%,穩居龍頭寶座。第2名的蘋果,去年第3季銷量3,033萬支,市占12%,雖然蘋果在去年第4季推出iPhone 5s、5c,銷量勢必增加,仍難超越三星的市占。分析師指出,包括LG、華為、索尼等,都在今年訂出了高成長目標,三星在基期較高下,雖然總銷量仍可居冠,成長率恐將遜於其他廠。
記憶體 地位穩固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儘管面對營利率成長趨緩,業者認為,不論是在DRAM或NAND Flash領域,三星的領先地位在短期間內都難以被撼動,尤其三星在半導體界的位置,短期內很難有其他業者能超越。
根據研調機構集邦科技的資料,去年第3季全球DRAM廠品牌記憶體營收排名中,三星以37.1%的市占率排名第一,第二名為SK海力士(市占28.5%),美光則以26.2%的市占排名第三。
SK海力士無錫廠於去年9月發生火災,導致其DRAM產能受創,分析師指出,去年第4季SK海力士DRAM營收市占可能因此下滑,而競爭對手美光間接受惠,可能先撼動SK海力士的老二位置,但仍無法威脅三星的龍頭寶座。
阿楨
手機 跳躍成長爭天下【經濟日報2013.07.15
全球手機市場排名大洗牌,中國手機業者展現其「中國崛起」氣勢,顧能(Gartner)統計,首季全球前十大手機業者中,中國手機廠就囊括半數;若光看智慧型手機,華為及中興也擠進前五大。
回顧去年,全球手機排名僅中興、華為擠進前十大;智慧手機前五大只有華為攻進,但今年TCL、聯想、宇龍,也挾中國龐大的市場基礎,進入全球前十大,大陸品牌成長的速度,超乎所有人的預期。
華為從OEM廠商轉型為品牌廠,今年初推出的P2,一上市就居日本手機銷售排行榜的第二名。從OEM代工,到打出自有品牌,更進一步創造特色及差異化,中國手機廠正以跳躍式的成長,成為目前手機三雄三星、蘋果、LG不可忽視的對手。
紐約時報:中國崛起改變智能手機行業2013-7-6
導語: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周五撰文稱,由于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市場,因此這裏的格局將對整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就連一直主打高端的蘋果公司和三星也不敢掉以輕心。
以下為文章全文:
格局轉變
去年,當中國悄然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時,全球手機行業的格局也發生了變化。
在那之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一直都是受制于蘋果公司與三星電子的競爭實力對比,他們為富裕國家的富裕消費者開發了售價高昂的手機。
現在,面向新興市場消費者開發的手機正在逐漸增多,並將成為今後智能手機銷量的主要增長動力。這也給華為、聯想、中興、酷派、小米、Oppo等中國廠商創造了機遇。
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測算,三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位居首位,2013年第一季度的份額達到20%。盡管如此,已經有多家廠商的份額超過了蘋果公司。
其中包括享有國際聲譽的華為和聯想,前者生產電信設備,後者則擁有ThinkPad筆記本品牌。這兩家企業第一季度分別躋身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三和第四位。不過,在這個為全球生產了三分之二智能手機的國家,還有將近400家不知名的廠商。其中一家名叫酷派的企業只用了短短一年,就從去年的第7一躍為今年第一季度的第2,拿下了10%的份額。
低價趨勢
走出國門
聚焦中國
版主回應
PC紅潮滾滾 中國品牌攻占全球五部曲【經濟日報2013.07.15
市調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時,聯想在全球PC產業的市占率僅落後惠普0.1個百分點,但到了第2季,聯想市占率成長到16.7%,超過惠普0.4個百分點,成為全球PC新霸主。手機方面,聯想已是中國市場的第二名,下一步是新興市場、已開發國家,楊元慶表示,「一年內要將智慧手機賣進美國市場」。
近年來,當惠普、戴爾、微軟等美系國際大廠面臨市場衰退的陰霾時,聯想集團挾著亮麗成績、逆勢成長,這股「超英趕美」、壓倒西方國家的大陸品牌勢力,不僅在個人電腦產業爆發,更滲透到手機、汽車甚至家電產業。
其中,3C科技產品生命周期短、產品輪替快,提供新進者更多的機會,大陸企業從中國第一、瞄準世界第一的目標,聯想、華為、普聯、TCL等已打開國際市場。
其中,最被推崇的創業家是「北方的聯想創辦人柳傳志,和南方的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歸納二位創業家的成功經驗,可發現「善用大陸內需市場優勢」、「征服洋客戶的必殺招數-價格競爭力」、「師法競爭對手」、「斯巴達風格的管理與企業文化」和「海外併購、買市場」是讓中國品牌走出海外、成為亞洲新亮點的五大步驟。
第一招:站穩本國
首先,任何中國品牌走進海外市場之前,必須在本國市場站穩腳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之一,也是國際大廠競逐的重點市場,華為草創期最知名的戰略即是「農村包圍城市」。
由於當時城市已被國際通訊大廠佔領,華為起步時,只能從跨國企業無暇顧及的縣城做起。
華為從小規模市場練兵,並強化研發、技術升級來提升競爭力,最終取得客戶信任,反攻城市、蠶食競爭對手市場。
任正非坦言,「華為在自家門口遇到了國際競爭,才知道甚麼是世界先進。我們是在競爭中學會了競爭的規則,學會如何贏得競爭。」因此,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吸引外來者爭食,為本土品牌的成長帶來了最佳養分。
第二招:低價戰術
第二,價格競爭力是征服洋客戶的必殺招數。
在聯想剛研發自己品牌的電腦時,柳傳志就意識到市場開拓不易,為開拓市場,柳傳志以「汾酒和二鍋頭」的銷售策略突圍,後來為了強化聯想PC的特質,更改名稱為「茅台與二鍋頭」。
什麼是「茅台與二鍋頭」?柳傳志認為,中國品牌在國際上毫無地位,想要擠進去就是要採用優質低價。
聯想於1989年研發出聯想Q286產品,與當時國際巨頭AST、康柏、惠普、IBM互別苗頭。
柳傳志認為,Q286品質達到「汾酒」的水準,但聯想以「二鍋頭」的價格銷售。當年此產品到德國漢諾威電子展(CeBIT)展覽時,獲得國際市場上的青睞,替聯想帶來相當大的訂單。
第三招:師法對手
第三,師法競爭對手。在PC市場上,戴爾是直銷的代表,惠普是經銷模式的龍頭,惠普在通路市場上擁有豐富的經驗,而聯想在PC市場上,是從學習惠普的代理制度和經銷模式起步。
外界認為,在聯想,學習惠普模式的就是楊元慶,面對戴爾直銷的方式,楊元慶沒有因此三心二意;楊元慶在1992年時,就開始研究惠普的代理機制和經銷模式。當年聯想成為中關村內第一個有代理機制合約的品牌。
柳傳志表示,針對戴爾,聯想也有一套圍勦戴爾的策略;聯想在2003年就學習戴爾的直銷模式,開始籌建直銷的團隊,並將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服務器等產品納入直銷的範圍,在大陸知名的網購網站「淘寶網」上,開設聯想淘寶旗艦店。
第四招:搞斯巴達
第四,建立「斯巴達」風格的管理與企業文化,把企業經營效率提升到極致。
柳傳志認為,真正影響企業發展前景的是戰略,中國企業家要向跨國巨頭學習戰略管理,沒有戰略的話,企業明年可能就吃不到飯;有了戰略,如果不合理的話,也許今天就會餓死。
柳傳志認為,所謂的管理三要素,就是「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一開始的時候,4+4決策小組,也就是四個中國人、四個外國人加上楊元慶,一共九個人,一個月要一起待上三天,先討論問題,在落實的時候每個人定下一個戰略方針。
每個部門都要承擔責任,並且保證能夠做到。柳傳志說,「我最看不起的就是公司糊里糊塗的,說話不算數。」
第五招:海外併購
最後,在中國市場站穩腳步後,「併購、買市場」是快速進入國際市場的絕招。
聯想集團2005年併購IBM個人電腦部門後,這兩、三年仍積極透過併購搶攻市場,2011年,聯想收購德國個人消費電子企業Medion ,在日本與NEC成立合資公司,現在聯想在日本是市占率排名第一的PC廠商。
2012年9月7日,聯想再次出手,收購巴西PC廠商CCE。聯想集團表示,南美市場在經濟危機下表現不佳,與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的貨物自由流通相比,南美國家政府在此時要求產品在當地製造和銷售。
聯想這幾年分別在美國、德國、日本、巴西等地進行收購,不僅增加出貨量,,更帶動聯想成為一家跨國企業。
阿楨
拚不過大陸本土商 外資家電連鎖巨頭紛撤出【聯合報
2013.03.01
外資零售業接連撤出中國零售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電子電器類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儘管外資家電連鎖巨頭,也採取「多元化」策略,但未形成一定規模,很難贏過以蘇寧、國美為主的本土家電巨頭。
在中國大陸市場,百思買打拚5年多,萬得城僅「逗留」3年,日本電器巨頭山田電機更在大陸市場摸索不到兩年,就宣布暫緩開店。
聯商網報導,尚普諮詢分析師賈豔偉分析,外資家電連鎖撤出中國大陸的外部原因是,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線上店,電子電器類消費品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而且以國美、蘇寧、京東為主的電商巨頭,已經形成電子電器市場格局,新進入者很難打開局面。
雖然百思買趕在2006年收購五星電器以求突破,但當時京東、淘寶等作為線上競爭也初現雛形,再加上百思買並未適應本土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顯得並無衝擊力。
行業專家劉步塵表示,儘管之前對導致百思買失敗的模式和做法作了修正,但萬得城還是沒有解決兩個核心問題,即規模和價格,這也是導致百思買兵敗撤離的兩項最根本的因素。
其他外資零售也開始多元化,只是這樣的多元化,外人看來始終處於「試驗」階段。
今年1月19日,日本永旺集團旗下食品超市美思佰樂(Maxvalu)正式進軍中國大陸市場,首家門店落戶廣州珠江新城太陽新天地購物中心。至此,永旺集團在中國大陸已完成包括綜合百貨超市、食品超市、便利店、綜合金融、商業地產開發、服務、專賣店及商品物流等在內的產業布局。
知名的沃爾瑪戰略布局是發展電子商務,控股1號店;多層次業務型態和零售增值業務,包括山姆會員店、中型超市等。結果並不如意,2012年沃爾瑪的中小型門店「惠選」店已經試驗三年後宣布關閉。
試水四年多的樂購便捷店Express業務型態,傳出因業績慘澹、營運艱難遭放棄,商業地產的業務2012年也被叫停。
阿楨
中芯國際 獲利7年新高 2013-02-07 工商時報
大陸最大半導體代工製造商中芯國際昨(6)日公布去年第4季未經審核業績,當季銷售額創歷史新高,達4.86億美元、季增5.4%、年增67.8%。2012年全年銷售額為17億美元、年增29%;全年盈利1,590萬美元,為7年來最佳成績。
中芯國際被列入Ocean Tomo 300專利指數2013-02-01美通社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紐交所代號:SMI,港交所股份代號:981),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代工廠,今日宣布,其被列入2012-2013年度 Ocean Tomo 300R 專利指數(紐約證交所代碼:OTPAT)。
Ocean Tomo 300 專利指數,是世界首個以公司知識産權價值爲基礎的股票指數。該專利指數代表了由美國 Ocean Tomo 公司所評選出的專利價值相對于公司賬面價值較高的300家公司的股價組合,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並列爲知識經濟時期的兩大重要經濟指數。自2006年11月 發行以來,該指數的表現已勝過標准普爾500指數。
截止到2013年1月,中芯國際已獲批准的專利多達3000余件,申請中的專利達3800件,連續四年位居中國IC制造業專利申請數排行榜首位,並連年在中國國內企業專利發明授權量中名列前十,同時公司也十分重視專利的質量。
中芯國際首席財務官龔志偉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入選 Ocean Tomo 300 專利指數,專利和知識産權是成就中芯國際快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中芯國際未來將持續致力于專利開發,使無形智慧財産保持穩定成長,確保在業界的領先優 勢,爲客戶及股東創造最大的價值。"
關于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 紐交所代號:SMI,港交所股份代號:981),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中芯 國際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40納米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中芯國際總部位于上海,在上海建有一座 300mm 晶圓廠和一座 200mm 超大規模晶圓廠。在北京建有一座 300mm 超大規模晶圓廠,在天津建有一座 200mm 晶圓廠,在深圳正開發一個 200mm 晶圓廠項目。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和臺灣地區提供客戶服務和設立營銷辦事處,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此外,中芯國際代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 公司經營管理一座 300mm 晶圓廠。
版主回應
南韓SK海力士Q1賺錢 DRAM獲利時代來了【經濟日報2013.04.25
DRAM大廠南科及華亞科法說會報喜,但股價雙雙被摜殺跌停,法說行情失靈。不過南韓SK海力士昨(24)日公布首季財報賺1.59億美元,是繼南科後又一家賺錢的DRAM,說明DRAM產業已脫離景氣谷底,本季進入全面獲利時代。
SK海力士看好本季DRAM及NAND Flash將因全球手機大廠持續推出新手機搶市及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恢復成長,持續復甦。
SK海力士表示,上季主要是標準型DRAM與伺服器需求上揚,推升營收表現,獲利也因NAND Flash、DRAM市況改善而增加。
南科和華亞科也同步在3月轉盈,華亞科受計價基礎有部分仍按去年12月未漲調的月份,3月雖轉盈,單季仍小虧6.13 億元,每股虧損0.11元;南科大舉認列存貨評價利益,單季轉盈,每股純益0.02元,不過兩檔波段漲幅均達五、六倍之高,昨天獲利回吐賣壓湧出,雙雙跌停。
南科副總兼發言人李培瑛表示,第2季DRAM市場仍有2%的供應缺口,第4季將擴大至5.5%,此缺口比一個南科的產量還大。DRAM需求已不再是由PC主導,產業已結構性轉變,對未來一年看法審慎樂觀。雖然第1季DRAM漲勢兇猛,第2季會趨溫和,價格仍呈漲勢。
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也表示,第2季肯定比第一季好,而且「不會只有好一點點」。華亞科首季每股淨值為3.9元,與上季變動不大,不過法人預估,華亞科第2季因計價均價拉升,單季獲利將暴衝。
DRAM搶貨潮 將爆發【經濟日報2013.04.24
DRAM缺貨問題嚴重。南科(2408)副總經理兼發言人李培瑛昨(23)日表示,本季DRAM缺口估計約2%,預估到今年第4季將擴大至5.5%,換算DRAM顆粒,相當每月缺7,000萬顆DDR3 2Gb DRAM 。
由於南科目前每月投片量5.5萬片,全球市占率約4%,若全球DRAM缺口到第4季高達5.5%,等於再多一個南科也無法填補市場需求,預料相關搶貨潮在今年第3季更將延燒。
李培瑛表示,第1季是PC淡季,但首季DRAM現貨卻飆漲逾六成,合約價也大漲逾二成,可見DRAM供需已由過去由PC主導,蛻變非PC主導時代。
在供應面部分,過去三年未見有新建產能,但需求面部分,伺服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智慧型電視等大量採用DRAM,這部分的需求早已超過PC的衰退。
李培瑛強調,因平板電腦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急單湧現,使DRAM價格高漲,是南科首季營運轉佳的主要關鍵。
李培瑛認為,受到產業結構的改善,預期DRAM價格上漲格局仍將延續,且至年底供應缺口將由目前的2%進一步擴大至5.5%。
李培瑛分析,至第1季底,全球DRAM供應給PC、NB占比重已降至三成左右,且PC、NB DRAM消耗量與DRAM價格十幾年來首度出現背離走勢。李培瑛說,不管是智慧機、平板、伺服器或是智慧電視,在記憶體規格是固定的,因此未來的價格變化,波動會趨於穩定。
商業周刊/DRAM揮別慘虧 可望賺到明年 文/吳美慧
一個連續虧損、看不見陽光的產業,突然從烏雲中透出一絲亮光,「這個產業不僅已經殺到見血,還看到骨頭,」南科董事長吳嘉昭以此來形容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業的慘狀。今年可不一樣了,「南科今年每一季都會賺錢」,向來保守的吳嘉昭私下預估著,「目前看起來,產業好景至少會持續到十月份,」吳嘉昭進一步解釋。
DRAM是營運至少壞了兩年的產業,國內的茂德連續虧損五年,把股本虧光後,2012年從股票掛牌公司行列中鞠躬退場;日本的爾必達(Elpida)也宣布破產。存活下來的南科、華亞科與華邦電景況也好不到哪,南科到2012年,已經連續虧損六年,華亞科連續虧損五年。華邦電的情況好一點,但也連虧損兩年。重點是,今年這些公司向虧損說拜拜,開始轉虧為盈。
DRAM產業由壞轉好,來自於三大關鍵。一是市場重新整頓,上游的晶片廠由原先的完全競爭市場,轉變成三星、海力士(Hynix)與美光(Micron)的寡占市場,有助於市場供需平衡;二是供給量減少。力晶、茂德、瑞晶營運出現虧損,降低DRAM產出,供給減幅至少超過兩成。同時,產業景氣不佳,生產廠不敢貿然擴充產能,幫產能擴充速度踩煞車。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419/194667.htm
阿楨
絕非歹活,代工也擁研發力2012/12/7聯合報
12月5日國科會主持的「科技轉型會議」中,一位頗具名望的學者批評「台灣從科技島淪為代工島,只能歹活一陣子。」又說「代工廠長期頂著高科技光環,日夜趕工,如今只能「毛三到四。」顯然學者對台灣的「代工」有誤解。
有許多國外知名品牌廠商如HP、DELL,因本身產品的成本效益不如台商(如廣達、和碩、冠捷)開發的產品,而主動要求與台商策略合作。他們關掉本國的製造工廠,委由台商ODM。台商因為品牌歷史短,知名度不高,或通路不普及,無能力開發歐美大市場,也樂於合作,專事產品開發。歐美品牌廠商從ODM廠每年開發出的新產品樣品中選擇幾款,委由台商生產製造,再以歐美品牌行銷。
「代工」絕非只是複製,照圖施工、組裝而已。「代工」分OEM與ODM。今天台灣電子業的代工多是ODM,即從產品設計、原材料、零組件開發,到製程創新,均由台商自主研發。台商這種ODM含有厚實的技術含量及附加價值。
所以台灣大型的電子ODM代工廠,如廣達、和碩、冠捷,台積電都擁有數千,甚至上萬人的研發團隊。這些「代工廠」本身也擁有數千項專利。如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即僱用1000位以上博士學歷專業人才;半導體製程技術在全球僅次於Intel。
台灣有「代工」,不限於IT電子產品,成衣、運動鞋、傢俱、工具機,許多世界名牌產品也多是台灣ODM代工。
世界的產業早已全球分工,一些擅長於設計及產品開發;一些擅長於品牌、行銷及通路,一些以製造領先。
主機板、PC更是由台商掌控全球九成以上的生產。台商已將製程效率發揮到極致,即使在台商中經過優勝劣敗的淘汰,及規模經濟大者恆大,也只剩下和碩、技嘉、華擎等少數3~4家壟斷市場。筆電未來成長趨緩,ODM代工廠家數也會減少。碩果僅存者將擁有絕對的製程優勢。目前國內外也看不出有那些廠商可以取而代之。
ODM的利潤也不僅限於組裝的「毛三到四」微利,PC代工廠自喻為出海口,藉機掌控上游到下游零組件與材料的利潤。更重要的是資本週轉率高,因此毛利雖薄,但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卻是台灣各行業中少有的高報酬產業。看看近幾年鴻海、廣達、華擎及分家前華碩的每股利潤(EPS),即可瞭解他們絕不是歹活,而且也不只活一陣子,何況台灣ODM代工業者中也有高毛利廠商。
http://blog.udn.com/ben0313/7134637
版主回應
相關新聞
南韓出口競爭力 倒退嚕
壟斷+侵權風暴2012-12-21三星股價重摔
韓國神話也破滅? 手機難突圍 LG在陸裁員
陸山寨機 東非市占衝50%
宏碁絕地反攻 推99美元平板
聯發科8核心,起步贏高通
平板手機崛起 4龍頭股受惠
微軟靠國防部訂單進補
蘋果市值跌 蒸發1個可口可樂
台股蘋果派 幾乎全砸 面板砍單 蘋果股價摜破500
蘋果回娘家鴻海廣達設美國生產線
當蘋果Made in USA【陳泳丞】為響應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提振失業率政策,蘋果執行長庫克決定明年斥資一億美元,將一條桌上型電腦生產線移回美國生產,部分市場看法認為這對台灣的供應鏈是警訊,但卻有更多的業內人覺得,這事兒虛晃一招的可能性更高。
澳警方︰帶路帶到「極熱公園」 iPhone地圖恐害死人
宏達電蝴蝶機2012-12-26上市首周擊敗蘋果iPhone 5,日本銷售冠軍
王雪紅不服輸 hTC勢將再起
買電視像買車 拖垮日本電子業三巨頭
日圓…貶出日企抗韓競爭力
不畏中日局勢緊張2013-01-17聯想夏普照樣結盟大面板(詳參【圖博館】:保釣再起? 富士康事件 )
十一長假 台面板雙虎出運 日系彩電崩盤大跌40% 中韓忙搶地盤
三星、京東方重啟大陸投資,台面板廠恐遭擠壓
衝OLED 陸拚全球面板龍頭
壟斷價格 台韓6面板大廠遭陸開罰 陸首次對境外企業開罰
第一「慘」業 台灣DRAM業畫下句點!台塑集團宣布,正式終止與美光的10年技術合作計畫,
(詳參【圖博館】: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微軟強娶雅虎 全球PC大戰 專利權大戰 五兆無星 《科技100強》 韓台面板大戰 面板(二) DRAM(二) TMC(二) 《台灣資訊》 金球資訊業(一) 中國手機的虛與實)
看到不同的韓國 2013-01-20 工商時報 譚淑珍
應該是在台灣的「扁政府」與韓國的「金大中政府」的晚期及「盧武鉉政府」整個時期開始,在台灣,三不五十的就會出現「韓國能,台灣為何不能?」的比較。
而台灣看韓國,會因為人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立場的不同,看到不同的韓國。
財政部長張盛和開年第一場出席工商團體的活動-三三會演講時,就提到韓國,提什麼呢?提租稅負擔率。
他說,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在不含社會安全捐的情形下,是全球主要國家中最低的,只有12.3%,他還說,「很多人說要學韓國,韓國的租稅負擔率是19.7%,比台灣多出7個百分點。」
所以,張盛和看到的韓國能,是租稅負擔率比台灣高。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是從匯率看韓國。他認為,韓國,就是因為在2008年時將韓元貶得一塌糊塗,從此韓國成為台灣的勁敵,所以,他看韓國能,就會想:「新台幣,可以再貶一點。」
除了匯率,張忠謀對韓國政府刻意扶植超級企業的作法是,「台灣政府不須模仿韓國,試圖培植另一頭『怪物』與三星抗衡」,在他眼裡,三星是特意培植出來的「怪物」。
不過,他反對政府介入並非基於公平競爭理念,而是因為歷史經驗已經證明,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做這些事,「政府有時候會做對,但錯的遠比對的多;錯誤造成的損失,也遠比對的時候得到的多」。
只是不知歷史的經驗,何時才會在韓國得到印證。
就政府介入一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看法與張忠謀頗為類似,在他眼裡,韓國,只會變成大家的敵人。
因為韓國的大企業,包括三星,在施振榮看來,都是利用社會資源創造出來的價值,也壓縮到韓國其他的中小企業,對國家發展來說,也不是好事,例如,三星在發展過程中,為追求市場最大價值的利益,不顧其他產業及生態的利益平衡,長久下來,不會有人願意再跟他們合作。
當然,這是從討厭三星的角度,看韓國。
可是,當台灣決定要油電雙漲、打算廢核時,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就代表工業界疾呼:「韓國有34%為核能發電,電力成本明顯低於我國,使台灣產業面對電力成本相對不利的地位。」
當看到政府的「台商回流政策」卡在外勞任用比例而膠著時,許勝雄又代表工業界嘆:「韓國是由政府帶頭出擊,開出引韓商回流的措施遠遠超過台灣,韓國做的比台灣好,台灣應該直接採用韓國的作法。」
許勝雄嘆,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也嘆,韓國有「韓食世界化」的政策計畫,台灣空有美食的好條件,卻不知善加運用...。
在企業「韓國能、台灣為何不能」的嘆息聲中,時任副總統的蕭萬長也為了台灣在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的進展緩慢,也在嘆,雖然也是嘆韓國能,但是,在台灣不能,他是嘆,官員的心態還有企業的心態,是否已做好準備?
同樣的,當企業紛紛嘆台灣為何不能時,依據經濟部的統計,經濟部長施顏祥也曾嘆,韓國企業投入研發的能量遠高於台灣企業...。
阿楨
中國製步步高升 向頂級品邁進 2012-08-15 旺報
有外國媒體報導指稱,「中國製造」曾被視為廉價和偽劣產品,不過隨著大陸中產階級注重生活品質,也讓許多大陸企業著重提升產品品質,且立志在全球創立頂級品牌,以李寧體育用品店為例,已在倫敦和巴黎開設專賣店,邁向國際市場,並與頂級品牌同步競爭。
《環球時報》引用德國《世界報》報導,過去中國向西方企業初開放之際,「中國製造」成為大批量、低成本、低品質的代名詞。但隨著經濟突飛猛進,及中產階級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中國製造」逐步邁向創新、獨特和細膩的方向。不管是小型手工作坊或大型企業,都正在建立自我品牌。
「並非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都是垃圾」,曾在北京工作6年的法國攝影師德里馬斯表示,在大陸他見過許多中國製造的高品質和獨特產品。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他還創辦了網路雜誌「很好的中國製造」,無論是竹家具、連帽衫或地毯,都必會展示「中國製造」的元素。
雖然北京鼓勵陸企走出去,但並非所有行業,希望自我提高品質後再出走。比如,越來越多的中國貨車銷售到烏茲別克斯坦、埃及和斯里蘭卡,但中國車商還在等待時機,等品質提高時再進入要求更高的歐洲市場。
勞力密集型台商 「首選還是大陸」【聯合報2012.11.28
大陸人工成本高漲、企業應如何轉移,台資信邦電子總經理陳其忠認為,勞力密集型產業已不可能回台,未來墨西哥、緬甸與巴西可能成為世界工廠(楨:?)。
台商回台投資是政府重要政策,然陳其忠以美國總統歐巴馬希望蘋果回美建廠、當時賈伯斯的回應說:「我回不去了!」陳其忠指出,勞力已非台灣的競爭優勢,但中國大陸的人工成本逐年上漲,許多勞力密集型台商也在考慮如何外移。
目前較多探詢的是東南亞國家,但勞資與生活文化的差異大,陳其忠表示,越南工人常常罷工,泰國的物流業不發達且近年常水災,馬來西亞、印尼則是回教國家,不是發月薪、而是周薪,領了薪水後可能去消費、不上班了。
版主回應
社論-注意大陸另類「世界工廠」的興起 2013-01-13 工商時報
根據本報日前報導,大陸最大的電腦廠商聯想集團,已規劃在3至5年內,將其部分重點產品全部轉型為自行生產,不再委託代工。這雖是市場盛傳的訊息,並非聯想正式宣布的動態,但此一「自行生產」動向,確是大陸產業體系下一波非走不可的道路。這條路並可能為大陸創造出另類的「世界工廠」。台灣相關主管部門及產業界對此應注意掌握及因應。
按照市場訊息所言,聯想集團目前積極轉型為自行生產的重點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和一體成型電腦(AIO)。儘管聯想集團未發布具體的自行生產規劃,但該集團近一年來之實際廣設自有生產據點,卻是有目共睹。其新設據點分佈於在合肥、成都、武漢等地。
基本上,在大陸像聯想這樣的品牌大廠,若要擴大自行生產,當前就有「順風車」可以搭乘。後者即大陸政府現正大力推動落實的「城鎮化」政策方針,其將帶動的「新一波工業化」,乃是品牌大廠開疆拓土的良機。因為總體經濟上光有新城鎮不行,還需要有新興的工業體系來支撐,否則新城鎮也只是空架子。其道理就是俗話說的「無糧不穩,無工不富」。然而,數量成千上萬的新城鎮,未來的工業建設實需加以「系統化帶動」,否則各地一哄而上、爭相盲目投入,必然造成市場失序以及資源浪費。這就給了大陸本土品牌大廠出面主導的空間。
這些大廠現在很有條件深入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循著新城鎮發展的軌跡,去布建或更新自己的生產鏈。且由於他們挾著植根於本土的「主場優勢」,很容易去挖掘出各地最優質的生產要素,並給予最有效率的配置,而在各個合適地點投資設立生產據點,分別從事原材料生產、中間零組件製造、最終產品組裝,及轉投資之服務業經營等。
如此構成的產業鏈,應是大陸新一波工業化的主要載體。它是由本土大企業出面,對新城鎮工業化建設作「主導性投資」而形成。此種產業鏈的屬性將是「在地化」的,即其生產和銷售都依託國內市場,而且母廠和各地配套廠的關係是緊密的和長久的。
更重要的是,這種結合本土新一波工業化,所形成的新產業鏈,將來一旦壯大成為大陸工業的新主流,則大陸將因此而發展成「另類的世界工廠」。以往大陸所擔當的世界工廠角色,主要生產外銷品,且台、外資廠商的分量也大過陸資廠商。而將來的另類世界工廠,則是植根於大陸本土市場,並由陸資廠商來擔綱,其中的「世界」格局,將表現在大陸新產業鏈規模可望為世界之最,對全球產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還有,陸資大企業有了本土新產業鏈的支撐,會更有力地「走出去」,到國外投資設立分廠,使自身經營架構擴大為「國內外並舉」,進而達致「全球化產銷」的境界。
對於大陸此一發展趨勢,台商究竟如何因應呢?讓人欣慰的是,近來有幾家台資企業,和大陸品牌大廠建立了「強強聯合」的相互投資關係。譬如,仁寶集團和上述的聯想集團,合資設立了合肥「聯寶廠」。以及,台灣水泥集團攜手中國建材集團,交叉持股合資經營四川泰昌水泥廠等。這樣的緊密聯合,使相關台資企業順理成章進入大陸「新工業化」潮流下的新產業鏈,其將因此而擁有穩健、持續發展的空間。
問題是,目前大陸上廣大的台資企業之中,有條件和陸企作「強強聯合」者,並非是多數。也就是說,大多數台資企業將來不但很難成為陸企爭取的合作夥伴,而且要面對上述「新產業鏈集團」的擠壓,經營上會越來越辛苦。
我政府當局應該針對這種情勢,採取有力的幫扶台商措施。可以採取的作為,除了老生常談的輔導台商「轉型升級」之外,另有必要協助整合台商隊伍,使台商與台商之間,也可以透過交叉持股、策略聯盟、共同研發、共創品牌等方式,來形成諸多的「強勢經營集團」。這樣才有條件去因應大陸新一波工業化的潮流,並從中找到台商本身的立足點,以及賡續發展的契機。
阿楨
中芯國際將在北京新建兩條12英寸IC生産線 2012.05.23 中國電子報
【賽迪網訊】日前,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公司北京公司二期項目合作框架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中芯國際將與北京相關機構聯合投資72億美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兩條 40納米~28納米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産線。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出席簽字儀式。
據悉,中芯國際北京的12英寸生産線自2002年啓動建設以來,累計完成投資25.5億美元,月産12英寸晶圓片4.3萬片。爲進一步做強北京集成電路産業,市經信委聯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中芯國際公司協商,擬在中芯國際北京公司現有地塊上,再投資72億美元建設兩條月産能各爲3.5萬片、技術水平爲40納米~28納米的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産線。
該項目是北京市繼京東方8.5代TFT-LCD生産線之後又一個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重大項目。其中第一階段項目計劃于今年下半年啓動建設,2015年底完成,投産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1.9億美元。項目的實施將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開發CPU、存儲器、移動通信、數字音視頻等高端芯片産品提供穩定可靠的生産支持,可有效帶動北京市下一代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規模化發展。
池州正威晶圓打造“中華芯” 2012-05-24 安徽商報
池州正威中華芯都半導體産業園鳥瞰圖
《貨幣戰爭》中大名鼎鼎的羅斯切爾德家族,已經將目光瞄向了正威中華芯都半導體産業園。據相關人士透露,包括羅斯切爾德、摩根大通旗下的産業基金已經介入這一項目。小小晶圓裹挾著巨量金元,正在距合肥200公裏的池州眨巴著眼睛。 8英寸晶圓承載4G夢想
據悉,正威半導體産業園正與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公司STM、NXP等洽談進行技術授權事宜,並與國內晶圓代工廠洽談進行戰略聯盟。 打造半導體産業“超市” 京東方關于LCD的驅動芯片、三洋IGBT功率模塊芯片、江淮汽車的車載電子芯片,未來都將來自于這座總投資達到1000個億的半導體産業園。王鵬告訴記者,與中芯國際的代工模式不同,正威半導體有限公司此次將全産業鏈介入這一産業。
一塊普通芯片出爐的過程異常複雜:前端設計在上海,晶圓生産在臺灣,封裝測試在蘇州,最後還要去深圳彙入到整機電子設備之中,豈不是太過麻煩?正威半導體産業園推行的混合全産業鏈模式,將設計研發、生産制造、應用開發、交易展示、商貿物流融入一園之中。整機廠商可在這裏如“超市”一般一站式搞定所有環節。
版主回應
一個中國工程師看三星:有點小成績就夜郎自大 2012-06-18
發現最近很多韓國人或者韓國雇傭的人天天在國觀(天涯論壇的一個版塊—國際觀察)發三星的消息,感覺牛逼得一塌糊塗。
首先,作爲同行,我非常尊重三星電子,三星電子的利潤排名全球第二,僅次于英特爾。
在核心工藝及成品率領域,三星也是在業內領先,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半導體生産制造公司。
如果說國觀發帖的韓國人說三星電子比中國同行強,或者說在半導體生産領域韓國領先中國,這無可厚非,各位也不要罵他,這是事實。如果國觀發帖的韓國人通過三星想證明韓國人比中國人優秀,甚至高中國人一等,我就只能說這是小國寡民的夜郎自大了。首先半導體芯片的生産涉及幾個領域,第一是集成電路設計,第二規模生産,第三裝備制造業及材料。我從業8年,可以告訴大家,在芯片制造領域,生産芯片的設備,沒有一種是韓國生産的。
這個就是說,在裝備制造業領域,韓國根本就啥也不是,這個才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這個就類似被國人詬病的大飛機項目,說中國只能組裝,發動機啥的根本搞不出來。韓國的三星就是一個這樣的公司,它所有的生産設備都是進口,設計及生産自己完成。
我來說說什麽是一個國家半導體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從設計上說,最牛逼得是美國矽谷,所有仿真用的軟件都是老美做的,知識産權巨貴,利潤也是産業鏈中最大,老美自己把的牢牢地。然後是半導體芯片的制造,制造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生産設備、生産材料還有生産工藝,生産設備上目前業界只有這幾個國家,美國(應用材料、lam、kla-tencor等)、歐洲(ASML等)、日本(Nikon、TEL等)。我兔仔近十年大力投入裝備制造業,目前可以生産一些低端工藝的生産設備。在這裏我多說一點,在生産設備領域,我認爲做的最好的是日本,鬼子可以將所有的生産設備都造出來,有些是行業標准,有些是可以使用,但不是行業標准。而且所有的零備件全部是自己造的。不過鬼子最近在走下坡路,小鬼子的水平和老鬼子差太多,不論是敬業精神還是技術,都在下降。
下面我說說裝備制造業中最複雜的設備,光刻機,被譽爲人類20世紀的發明奇迹之一。各位可以百度一下原理,光刻機就是放大的單反,光刻機就是將光罩上的設計好集成電路圖形通過光線的曝光印到光感材料上,形成圖形。最核心的就是鏡頭,這個不是一般的鏡頭,可以達到高2米直徑1米,甚至更大。目前業績有5家公司分別是荷蘭的ASML、日本的Nikon、日本的canon、美國的ultratech以及我兔的SMEE。我兔排名第四,很快就能超過canon。爲什麽只有這麽幾家,因爲這東西不是一般人能做的。目前業績最先進工藝是22nm,也就是說,光刻機要將22nm的線條刻到芯片上。荷蘭的ASML目前在業界稍領先日本的尼康,但它最核心的鏡頭不是自己造的,是德國的蔡司生産的,這種光刻機是精度最高,分辨率最高的,速度最快。日本的光刻機全部是國産,特點是穩定,故障率低,分辨率和精度也不差,英特爾只用日本尼康的光刻機。佳能和ultratech目前比較差,基本被擠出了主流市場,不過還有一點點市場份額。我兔目前可以在低端工藝的光刻機領域有一席之地,設計自主完成,零備件一部分國産,一部分進口,鏡頭自主設計及組裝,鏡片國內和國外的都有。可能jy會罵中國是山寨,我可以驕傲的告訴你,這玩藝不是誰都能山寨出來的,一個鏡頭內部有幾百上千個鏡片,每個鏡片都按照設計安裝,差一點都不行,每個鏡片都有自己的功能,大小也不盡相同,這裏集成了光學設計,光學測試,精密機械加工等核心技術,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韓國人連火箭都發射不上去,像這麽複雜的東西根本山寨都山寨不出來。
下面我說說,爲啥我兔要發展半導體裝備制造業。1999年我兔的使館被米帝轟炸,這大大出乎了黨中央的意料。領導一般會問:這啥導彈可以這麽准的打到我?答:巡航導彈。
問:這導彈靠啥控制?答:集成電路。問:我們能造集成電路嗎?答:能,但是我們的設備100%依賴進口。領導驚愕:啊?這不是還得被打嗎,我們也要有這個設備,開整!這個只是笑話,更大的原因是這個設備利潤太高了,以光刻機爲例,業界最先進的ASML300mm雙體掃描式光刻機,一臺的售價是5000-6000萬歐元,利潤至少50%!向三星、臺積電這樣的超級工廠一個廠就得有60-70臺,大家算算,多少錢。荷蘭只有兩個企業,一個是飛利浦,一個是ASML,就這兩個企業,就讓荷蘭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日本的nikon便宜一些,但是有英特爾的支持,生意也是很好的。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500886
阿楨
中芯利多 邱慈雲回鍋接CEO【經濟日報2011.08.06
中芯國際昨(5)日收盤後公告,即日起委任來自台灣、曾於台積電任職的大陸華虹NEC總裁兼執行長邱慈雲回鍋擔任公司CEO,紛擾已久的人事案終於塵埃落定。
邱慈雲與7月中離職的前中芯CEO王寧國關係良好,在王寧國2005年擔任華虹NEC總裁時就找時任台積電五廠廠長的邱慈雲擔任營運副總,被認為是王寧國的子弟兵。邱慈雲在2001年到2005年曾任中芯國際高級運營副總裁。
新浪科技報導,對於這一人事任命,半導體調研機構iSupply高級分析師顧文軍表示,對中芯國際是「非常好的消息」,認為邱慈雲具備的能力、經驗,使他非常適合這個職位。
顧文軍指出,邱慈雲曾就職於中芯國際,不但內部員工擁護他,同時他與董事會成員也非常熟悉。
中芯國際昨天收跌6.52%至港幣0.43元(約新台幣1.59元),過去一個月累計下跌27%。
中芯的公告指出,現年55歲的邱慈雲有超過27年的半導體產業經驗,在半導體產業研發、業務發展、生產和經營管理有深厚經驗。
今年6月27日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突然逝世,前CEO王寧國在隨後舉行的股東大會上意外落選執行董事,展開中芯股東派與公司派的內鬥。王寧國最終在7月中辭職,由新任執行董事張文義擔任中芯董事長及暫代CEO。
外界認為,邱慈雲出任CEO,意味著持續近一個月的中芯國際高層震盪將暫時平息。中芯國際預定下周三(10日)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
先前分析師擔憂此次的經營權糾紛會導致中芯流失國際大客戶訂單,2011年營收可能比去年下滑13%到16%。公司去年營收達到破紀錄的15.5億美元,其中淨利潤1,310萬美元,是五年來首度由虧轉盈。
邱慈雲最早在有諾貝爾獎得主搖籃之稱的美國AT&T貝爾實驗室服務,後來轉任台積電五廠廠長後,前往大陸一度擔任中芯最關鍵的營運副總,當時還被視為是中芯創辦人張汝京身旁最重要的第二副手。
後來邱慈雲從中芯離職,被王寧國邀請到華虹NEC擔任營運副總,不久邱慈雲又轉戰馬來西亞晶圓代工廠Silterra擔任營運長。2009年2月,邱慈雲又回到華虹NEC任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擔任整併宏力半導體大任。
版主回應
解決DRAM產業困境的選項【經濟日報社論2011.09.29
半導體是所有電子產品及使用電子零件設備器具,如交通工具、醫療器材的必要基礎,半導體也是台灣最重要的科技產業,擁有16座12吋廠、20座8吋廠,占有全球潛在產能25%。澳洲作家艾迪森(Craig Addison)曾著書「矽屏障」,比喻台灣科學園區就像伊拉克的重要油田,任何國家倘若輕率發動戰爭,破壞台灣半導體生產能量,可能引起全球電子產品立即性短缺危機。有人即稱,真正保障台灣海峽不發生戰爭的原因,不是先進軍事武器,而是台灣掐住了世界半導體元件生產的關鍵產能。
但是,在世界舉足輕重的半導體產能中,台灣將四成以上押寶在記憶體,尤其是標準型產品系列。這五年來,DRAM面對全球產能過剩及以專利為手段的競爭,台灣相關公司虧損連連。不少人擔心,如果不幸發生倒閉事件,將關係4,000億元的銀行長短期融資及60萬小股東的權益;但更重要的是,此事攸關台灣科技產業與國際技術鏈夥伴關係的改變,可能嚴重影響台灣產業的世界競爭力。在此一情勢下,我們可以有那些因應的選項?
選項一:靜觀其變,聽天由命。換言之,如果全球DRAM供需走向良性循環,年平均價格回到變動成本加計借貸費用之上,則國內相關半導體公司可逐步改善營運,回歸正軌。但根據國際權威機構的研究,2015年前全球對DRAM需求的複合平均年增率僅2.6%,逐步平衡的機會渺茫。
選項二:各憑本事,轉型轉進。不過,這些過剩產能的流竄,將直接排擠國內其他半導體企業如世界先進、華邦、旺宏等之經營空間,甚至造成價格惡性競爭,拖垮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其他區塊。這種以尋找利基應用市場做為出路的轉型案例,過去較為成功的包括世界先進與華邦,但其前提是有經驗豐富的母公司技術支援,與逐年挹注的充沛資金。
選項三:引進大型投資者,先改善老舊設備,生產40奈米以下的精密製程,提高良率及產能利用率,並投資爾必達或美光,以對抗韓國專利訴訟與技術競爭的圍堵。但初步估計,若要將一座現有生產6萬片的12吋廠更新為浸潤式設備,需要新台幣100億元,之後每家公司每年尚需繼續投入5億美元,維持持續研發。因此,此一選項所需要的資金,不包括歸還銀行貸款及贖回到期公司債等,整個台灣產業至少需要1,500億元,方能與韓國長期作戰,並維持世界記憶體市場三成以上產能的關鍵影響地位。
放眼現今世界,有能力且具意願投資台灣DRAM產業的對象,唯有中國。曾有部分產業大老向政府建議,只要對岸比照家電下鄉模式保證收購台灣的產量,即可安心。但一次性採購實不足恃,能落實的增額性採購亦不高,更無法改變台韓產業競爭的結構問題。最實在的,還是注入要素實力,亦即大量的現金投資。
此外,中國大陸在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寫明發展半導體製造產業的企圖心,我若不跟大陸合作,彼岸仍將尋找其他策略夥伴建置產能,將造成競爭更為慘烈的產業生態。萬一選擇了韓國,台灣更可能成為中日韓台四地競合的輸家。
另方面,DRAM目前並無直接取代的可商品化技術,如果韓國三星一家獨大,則其所獲致的獨占地位,足可對整體下游電子產業予取予求,甚至DRAM未來十年所可獲致的利潤與現金,也可讓三星在電子與其他產業中如虎添翼,具備徹底破壞產業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後果不堪設想。
維持經濟穩定,政府沒有選擇,必須主動面對大型「未爆彈」。倘若不能拆除,至少設定防火牆加以防護,將重大風險出現的機率降至最低;上焉者,甚至轉變為產業破壞性創新的動力,化險為夷,強化國家產業競爭力。
阿楨
各方妥協 張文義出任中芯國際董事長 鉅亨網2011-07-16
中芯國際宣布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寧國已於7月13日辭職。公司將任命張文義出任公司董事長,兼任代理首席執行官,任命自7月15日起生效。此外,公司將物色候補人填補首席執行官一職。
張文義當選董事長及代理CEO,意味著過去兩周董事會內部斗爭達成了暫時性的妥協。中芯國際原董事長江上舟辭世后的一周內,由其聘任的CEO王寧國在例行董事會意外落選執行董事一職,由此爆出中芯國際大股東大唐電信與其他海外股東間對控制權的爭奪。隨后,斗爭很快蔓延至公司內部,形成了以CEO王寧國和COO楊士寧為主的兩派博弈。
資料顯示,現年64歲的張文義曾任電子工業部副部長,曾先后擔任負責投資建設中國大陸第一條8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的上海華虹集團副董事長、董事長。還曾擔任陜西彩色顯像管總廠廠長和彩虹電子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在半導體及彩色顯像管行業擁有多年經驗。
張文義此前剛於6月30日獲任中芯國際董事,并於7月2日出任中芯國際執行董事。記者在采訪時獲知,張文義進入董事會,是已故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的“臨終之意”。張文義是江上舟同學,兩人經歷有相似之處,是江心目中接替他成為中芯董事長的最佳人選。但是,張文義入選董事會的過程卻并不順利。在其進入董事會以及成為執行董事的問題上,中芯國際最大股東大唐電信均投了反對票。
知情人士透露,隨著中芯風波越鬧越大,工信部、發改委、國資委以及上海市政府相關領導都高度關注。作為上市公司,中芯國際自上周四起也一直處於停牌狀態,有關方面希望相關股東盡可能就此事達成一致。7月13日,CEO王寧國遞交辭呈。王的辭職向外界傳遞出和解信號。知情人士稱,董事會內部做出妥協,雙方各退一步,海外投資人方面同意CEO王寧國辭職,而大唐方面則同意推舉張文義做董事長。外界分析,隨著張文義代理CEO的任命,原COO楊士寧擢升的可能性也降低。
相關新聞
中芯高層震盪 張文義將任執董
中芯傳外聘CEO
中芯復牌首日 股價暴跌10%
中芯治理困境:大股東膨脹欲望 恐被央企整合
中芯營運長楊士寧 被爆涉嫌逃稅
挽回客戶信心 王寧國暫打消辭意
版主回應
中芯國際前途未卜 2011年07月21日 國際金融報
盡管剛剛上任中芯國際董事長、執行董事兼代理CEO,張文義在復牌當天針對近日中芯國際的內部動蕩發出了“致股東信”,但顯然這一“維穩宣言”並沒有消除市場對已然陷入權力爭奪戰的中芯國際未來前途的擔憂。7月20日,復牌的第三天,中芯國際延續跌勢,股價在港交所下挫3%至0.485港元,自7月18日復盤後,中芯國際股價已累計下滑23%,市值縮水40億港元(約合5.13億美元),同期香港恒生指數上揚0.6%。
人事動蕩
6月29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江上舟于6月27日辭世。一把手的去世讓中芯國際早已存在的高管團隊之間的矛盾急劇爆發。
就在上述消息公布的當天,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在會上,由于大股東大唐電信的反對,中芯國際CEO王寧國意外落選執行董事之職,被除名董事會。此後,王寧國與大股東大唐電信力推的執行董事人選——中芯COO楊士寧的矛盾公開激化,雙方甚至利用網絡、媒體展開了一場“攻擊戰”。
來自中國臺灣的國際職業經理人王寧國,是在中芯國際的危急關頭接手進入的,他接手中芯國際之後,進行了組織精簡和資產處置工作,處理了張汝京時代的太陽能業務,大幅度減虧的同時,中芯國際于2010年實現全年盈利。而楊士寧則是被創始人張汝京高薪挖來擔任技術開發與制造高級副總裁,是中芯國際初創團隊中職位最高的“海歸”。王楊兩人在業務上一直有分歧。
經過了半個月的折騰,這場戰爭有了初步結果,王寧國、楊士寧兩敗俱傷,最終二股東中投推舉的執行董事張文義出任董事長兼代理CEO,原CEO王寧國辭職,COO楊士寧職位未變動。
在高管變動的同時,公司人才也大批流失。最近被曝出的一份中芯辭職員工列表顯示,過去6到9個月間,多達91名核心員工辭職而去,且在這91名員工中大多是中層管理人員,類屬總監級別,其中工作6年以上的超過60人。
就在王寧國辭職的兩天前,中芯國際CMO(首席市場官)季克非也曾提交辭呈,但最後被勸留。
股權之爭
劇烈的人事動蕩背後實為公司各大股東間的控制權之爭。據了解,目前中芯國際的股權結構是:大唐電信是第一大股東(佔19.14%股權),中投為第二大股東(佔11.6%股權);上海實業和臺積電則分別佔股8.2%和6.543%。
業內人士認為,正是這種股東之間相差不大的股權結構為中芯國際目前的動蕩埋下了伏筆。“事實上,中芯國際內部派係之間的明爭暗鬥是業內公開的秘密。此前由于江上舟極力平衡,這種動蕩被壓制,但如今已失去了平衡力。”
據了解,在此次爭奪戰中,最為激進的要屬大股東大唐電信了。它不僅對江上舟生前力邀進入董事會的王寧國投了反對票,還對江上舟生前邀請的另一名董事人選、二股東中投推舉的執行董事張文義投了反對票,但最終後者並未被成功“驅逐”。
業內將其如此激進的原因歸結為兩點:一方面,大唐電信看中了中芯國際在芯片制造領域發展的潛力,欲通過掌控中芯來增加自身在該領域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希望借此來規避自身可能在央企整合中被整合的風險。但目前來看,這一如意算盤可能要落空了。大唐電信為了自身利益犧牲中芯國際利益的行為,可能遭到大多數股東尤其海外股東的抵制。
命運多舛
盡管目前內部爭鬥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但這次動蕩對于中芯國際的負面影響並沒有結束。復牌三天,中芯國際在港股股價的跌幅已經超過20%,大摩將目標價由0.37元下調至0.29元,維持“減持”評級。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芯國際剛剛結束了連續5年虧損並首次獲得盈利。分析人士認為,中芯可能將進入2到3年的虧損期,其中2011年業績將下降約15%,營收約為12.4億美元。此外,倘若近期無法打消客戶疑慮,更將面臨訂單流失風險。
對于新上任的張文義來說,其面臨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雖然其在“致股東信”中強調,“要實現公司的美好未來,一定要堅持中芯國際的獨立性、堅持國際化運作,同時實行職業化、規范化的經營管理。”“獨立性、國際化”是江上舟和王寧國提出的新公司戰略,具體為用3年左右時間,工藝水平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利用5年左右時間,使得中芯年銷售收入達到50億美元。
但在目前各方仍舊暗流涌動情況下,如何保證公司的“獨立性和國際化”是擺在張文義面前的最大難題。
阿楨
中芯爆內鬥 逾90位台幹出走2011-07-01 旺報特派員宋丁儀
大陸半導體龍頭企業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才於日前過世,旋即爆發高層嚴重內鬥。6月30日中芯國際CEO王寧國,在大股東反對下被拔去執行董事職務退出決策核心,據了解,大股東擬提名現任營運長楊士寧接任,王寧國擬於下周偕商務長季克非、財務長曾宗琳、行政長關悅生等人一同總辭。據了解,近期前後已多達90多位的台籍幹部爆發出走潮。王寧國為台灣長大的美籍華人。
不滿大股東 高幹請辭
6月30日,中芯國際CEO王寧國因大股東投票58%反對,不被接受為執行董事,隨即,港交所公告,中芯國際股票暫停交易。據了解,王寧國對此結果相當震驚,除了王寧國外,公司三位最高主管也因不滿大股東決議,擬於下周起聯合總辭。
中芯內部指出,管理高層已明顯不和,中芯國際目前領導高層呈現雙頭馬車,一是王派人馬,另一則是大陸海歸派主控研發的營運長楊士寧。董事長江上舟過世後,兩派人馬更加水火不容,王寧國被拔去執行董事職務,只是序幕,接下來,大股東很可能拔擢楊士寧接任執行董事,最終接任CEO職務,取代王寧國。
目前中芯國際的大股東結構,包括大唐電信約20%、中投約10%、上海實業約6%左右,以及台積電的8%贈股,據決議,此次投票「推翻」王寧國出席大股東占58%,另一半約42%。
高層頻換 員工爆不滿
王寧國在兩岸半導體界的輩分極高,曾任半導體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華人最高主管,在台積電、聯電等半導體圈更關係深厚,也曾任職於中芯、華虹NEC董事長等中國半導體企業。2009年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因與台積電官司失敗請辭離開後,由董事長江上舟找來,重整旗鼓。
不料才接任不滿三年,中芯國際又引爆嚴重內鬥。據了解,近期前後已多達90多位的台籍幹部爆發出走潮,這些離職高層幾乎都對公司管理高層頻換及內部軍心不穩,心存不滿。
一位公司員工表示,包括王寧國及許多台籍幹部對中芯的過去貢獻都很大,如今董事長過世,內部正需要凝聚向心力,卻不料有心人再度掀波瀾,內部都對公司「政變」頻仍感到憂心,表示不是長遠發展之計。
版主回應
陸半導體 前景添變數
中芯國際是目前大陸最大半導體晶圓廠,總部位於上海,過去連年虧損,終在今年4月才公告,2010年全年轉虧為盈。王寧國擔任執行長期間多次也表示,其首要任務就是要讓中芯國際扭虧,如今他實現了承諾,但卻又引發公司另一派人馬的內鬥,也讓大陸半導體未來前景再添一大變數。
內耗 中芯暫難超越台灣2011-07-01 旺報 宋丁儀
中芯國際是大陸半導體龍頭,起步卻整整晚了台灣龍頭台積電10幾年,是由出身台灣高雄的張汝京一手創辦。張汝京曾任早期台灣半導體德碁總經理,卻因遭台積電購併,棄走台灣,在大陸創辦中芯,自此埋下了中芯與台積電多年恩怨情仇。
作為兩岸的半導體巨頭,兩邊的征戰從沒停下來過。2009年雙方纏訟的官司終於決判,中芯國際輸了侵權官司,也付出慘痛的代價,拱手讓台積電拿下8%股份,也讓大陸半導體圈顏面盡失。張汝京也因此引咎辭職,棄守他一手創辦9年的中芯。
之後中芯好不容易在董事長江上舟坐鎮下「回神」,並找來了也是台灣半導體大老的王寧國出任CEO,也終於在2010年轉虧為盈。但一向身體欠佳的江上舟,想為中芯國際接班鋪路,就從新加坡半導體圈找來海歸派楊士寧,準備作為中芯的第三代接班人。孰料,王楊兩人水火不容,為此又埋下中芯國際內鬥的伏筆。
楊士寧的美式作風不見容於原本團隊,以及一上任大刀闊斧的整頓中芯,還有他的私人負面傳言不斷,都再再引發內部人心惶惶。董事長江上舟日前一過世,大股東以58%投票率拔去王寧國執行董事,都相傳是大股東與楊士寧之間曾有過「通氣」。
中芯國際的內鬥,從正面解讀,就是中國半導體仍大有可為,以半導體領軍的先進製造業仍被視為一塊「肥肉」,為各派人馬所競逐;但另一方面,好不容易積弱的中芯國際終於有能力轉虧為盈,中國自主研發的半導體事業終於露出一線曙光,此時又因人事之間的內耗而蒙塵。未來大陸半導體事業要在國際立足,甚至短期內超越台灣,似乎仍有一段坎坷路。
燦芯半導體第一顆40nm 芯片在中芯國際驗証成功
燦芯半導體與中芯國際2011年6月21日共同宣布燦芯半導體第一顆 40nm 芯片在中芯國際一次性流片驗証成功。
這顆芯片集成了 Synopsys DesignWare(R) 嵌入式存儲器和邏輯庫,以及中芯國際自主研發的 PLL、I/O 等關鍵 IP 部件,成功驗証了燦芯半導體在 40nm 工藝線上的前端和后端設計流程。
中芯削價 晶圓雙雄備戰【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2011.06.28
在台積電(2330)、聯電及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的產能鬆動下,中芯國際與IC設計業達成共識,90奈米製程第三季代工價格降15%、65奈米製程降價10%;半導體業者預期,降價的趨勢恐怕延到今年第四季。
台積電和聯電昨(27)日都不願針對晶圓代工價格調整做任何評論,但也都坦承,目前客戶下單有轉趨保守。
IC設計業者透露,儘管第三季進入電子業旺季,不過,受到歐債問題有擴大趨勢,晶片業者下單轉趨保守,近期包括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和不少電源管理等類比IC需求不如預期,透露個人電腦銷售持續受到平板電腦擠壓。
加上德儀也因諾基亞(Nokia)等銷售不佳而調降財測,造成晶圓代工廠產能鬆動。
業者透露,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率,因訂單減少將降到80%。
中芯的情況比聯電更慘,將降到八成以下。
台積電則因早一步和整合元件大廠達到價格折讓3%到5%,相對受到衝擊較輕,但預估第三季產能利用率也將下修到90%。
半導體業者表示,在台積電和聯電等祭出降價,衝刺產能夾擊下,近期中芯國際也跟進大動作降價搶單;其中90奈米製程,降價15%,主要是針對DRAM產品;至於主力65奈米製程,則降價10%,主要針對邏輯IC訂單。
業者預期,第三季晶圓代工廠降價行動,確實可紓解IC設計業成本壓力,尤其是第三季要大量投入新產品的聯發科、立錡、聯陽、松翰等將可受惠。
降價趨勢也將延燒到第四季,業者預估,第四季晶圓代工降幅仍將達5%。
受到需求疲弱影響,有外資認為,晶圓代工與封測廠客戶下單力道減弱,下半年可能面臨下修營收目標的風險。
不過,德意志證券認為,庫存修正是短期效應,而非結構性問題,認為台積電明年成長仍高,再度力挺台積電,維持93 元目標價。
不過,台積電近日股價在美林調降評等及棄息賣壓湧現,由76元拉回,昨天收盤價72元,跌破73.7元月線支撐;聯電也跌破14元支撐,以13.95元作收。
阿楨
大陸採購面板並非口惠2011-06-20 旺報(黃文榮/外貿協會副祕書長)
《旺報》讀者邱銘哲先生2011年6月18日投書表示面板女王白為民自2009年3次率團來台採購是口惠實不至,說明如下:
一、6月15日上午9時至12時,白為民一行已分別與友達彭雙浪執行副總及奇美廖錦祥董事長商議今年採購面板大計,並參加外貿協會歡迎午宴,因而未參加記者會。
二、2009年面板上游原料玻璃基板廠商康寧及旭硝子受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嘯影響而停爐,產能無法及時恢復,加上2009年8月日本靜岡縣地震使得康寧靜岡廠停產,造成玻璃基板缺料問題嚴重,導致友達、奇美電及華映2009年總共只承接了34億美元的訂單。
三、2010年採購協議面板均價是以2010年的面板均價預估值為計算基礎,而1月分簽訂協議時,面板均價為240美元左右,而且價格仍處於上升趨勢中,因此,當然不可能以2009年的均價218美元為計算基礎。
四、王志剛董事長於6月15日記者會轉述國際知名面板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的調查結果,顯示面板價格已於今年5月分觸底回升,並非王董事長個人的預測。
自2009年起連續3年在外貿協會從旁協助下,促成每年初大陸8大彩電廠與我3大面板廠簽下數十億美元之採購協議,該協議係根據年初估算全年採購面板之片數及平均價格而得出之金額,惟實際採購數量及價格勢必根據當時之原料供應及市場變化(包括匯率及利率走向)而有所起落。
大陸彩電品牌廠於2007年在大陸市占率為3成,2010年上升為7成,就是因為台廠面板與大陸彩電品牌廠互補之加乘效果,這種互利合作之大方向絕對是正確的。
版主回應
大陸竹科 趕超本尊2011-08-06 旺報 記者宋秉忠
記得31年前,竹科剛成立時,廠商最滿意的就是「聯外交通方便」,當時剛完工的兩岸第一條高速公路「中山高」,帶著竹科、帶著台灣資訊產業衝向世界顛峰。
31年後的今天,從新竹高鐵站經6線道的慈雲路(部分路段只有4線道)到竹科門口,一到上下班時間,車輛寸步難行。
今天,從上海經滬寧高到蘇州工業園區(新加坡工業園),一下高速公路就接上長12公里的筆直大路「現代大道」,路寬110米,路中、路旁種著675萬株綠樹,整個綠化面積約128公頃。路兩旁豎立著許多台灣從未見過的世界五百大企業。
蘇州工業園區只是大陸眾多仿「竹科」的高新科技園區之一。
竹科模式就是結合科研機構、城市生活圈、園區一條龍服務而成的產業群聚。園區所有土地只租不賣;入駐廠必須符合「高科技」的嚴格審核;園區內廠商享有稅費減免、投資獎勵;園區內有員工子弟學校、海關,園區管理機構單一窗口解決廠商所有行政手續;鄰近園區有優秀的大學及研究單位。
火炬計畫 仿效竹科
大陸中央自1988年推出高新科技產業化的「火炬計畫」,就是以竹科模式為師,截至2010年底,大陸總共已有8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或稱高新區),像北京的中關村、上海的張江、武漢的東湖、西安高新區、重慶的西永微電子園區,都是其中的成功典範。
相反的,比大陸先發展8年的竹科模式卻在台灣遇到瓶頸。跳電、缺水、環保抗爭、徵地不易、塞車等問題不斷發生,最近連員工分紅也被取消,竹科模式最關鍵的人才環節徹底鬆脫。
台灣各科學園區廠商公會藉由竹科30周年的機會,於今年進行全球科學園區的投資環境比較分析。在8國、18個科學園區的比較中,竹科的綜合實力排第2,僅次於美國矽谷,但北京中關村緊追在後,排第3。
就以排名第一的矽谷來說,它已經「由硬轉軟」,新興的FACEBOOK、TWITTER、GOOGLE等軟體公司早就取代原本的HP、INTEL等硬體公司,成為矽谷主角。
竹科模式 微利化
反觀台灣,竹科模式下誕生的「高科技公司」在大陸、印度等地的高新區競爭下,早就淪為「微利公司」,3、4%的毛利連傳產都比不上。
有人算了一筆帳,2010年上市的iPad,是富士康替蘋果電腦代工的,每台iPad在美國的售價是499美元,扣掉產銷費用,蘋果電腦淨賺297美元,而富士康只獲得11美元,若扣除生產的必要費用,只賺到0.5美元,利潤只有蘋果電腦的1/600。
這就是台灣竹科模式所面臨的轉型困境:比創新研發,比不上矽谷;比降低成本,又比不上大陸高新區。
30歲的竹科要如何在大陸「竹科」的追趕下,繼續再走30年?
阿楨
中國大尺寸液晶面板產量首次超過日本2011年06月16日 中國證券報
DisplaySearch最新報告顯示,中國2008年以來高世代液晶面板逐漸進入投產期,2011年二季度中國大尺寸液晶面板平均月產量將提高到340萬片,日本則減少到230萬片,從而首次超過日本。
“南韓一直是大尺寸TFT-LCD的最大生產國,產量接近全球一半。隨後是台灣,佔全球總產量的40%。”DisplaySearch資深分析師Shawn Lee表示:“但是中國面板產量超越日本的現象也許預示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國將在全球平板顯示行業有更大的影響力。”
就面積而言,日本有六代、八代和十代線,所以在一段時期內,日本仍強于中國。但是,京東方(BOE)、華星光電(China Star)、中電熊貓(CEC-Panda)等中國面板廠商將在年內投入六代和八代線,2012年將進一步擴充生產線。這些中國面板廠的積極擴張將對市場供需平衡、面板價格、面板發展策略和價值鏈關係等產生重要影響。同時,日本面板廠為維持TFT-LCD業務規模開始尋求新解決方案,如面板外包、技術授權、轉移生產中小尺寸面板,企業融資、合併等。
調整生產策略
據悉,夏普、樂金顯示等面板廠商將在八代線上生產平板電腦面板。2011年估計有10%的八代線產能用於生產平板電腦面板。
絕大部分上網本和平板電腦的面板在五代線和更低級世代線上生產,2011年第二季度約佔總數的90%。而剩餘的10%則在六代線和八代線生產。根據面板廠商生產計劃,到2012年第一季度,約有25%的上網本和平板電腦面板將在六代線和八代線上生產。
收購了夏普部分產能和技術的中電熊貓不僅將在六代線上生產液晶電視面板,而且將其27%的產能投入生產液晶顯示屏。
三星、樂金顯示和夏普等日韓面板廠商將部分八代線產能用於生產非電視面板,而AUO、新奇美等擁有八代線的台灣面板廠商則將全部產能投入生產液晶電視面板。
版主回應
跳票的面板採購女王2011-06-18 旺報 (邱銘哲/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研究員)
有「面板採購女王」之稱的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近日率領中國家電品牌廠商來台,第三度率團來台的她,今年喊出將向台灣面板廠採購3000萬片面板,金額上看55億美元。
在媒體大篇幅報導的同時,與前兩次相比,白為民此行有以下耐人尋味之處。第一,「採購不手軟」的稱號不見了。第二,外貿協會董事長罕見地主動對外說明前2年實際採購金額不如預期的原因。第三,友達與奇美電兩家生產中大尺寸的重量級面板廠,選擇缺席台北國際光電展,也沒出現在兩岸簽署合作備忘錄的研討會議程上。第四,外資在白為民來台前後,連續多日賣超友達跟奇美電。這些現象,反映了台灣社會、業者與市場對中國採購團所能帶來的商機,已不再寄予期望。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中國採購團喊出的採購金額與實際採購價格有大幅落差:2009年號稱將採購44億美元,實際採購34億美元,縮水23%;2010年號稱採購53億美元,實際採購43億美元,縮水了19%。
對此,貿協董事長王志剛的解釋是,前年因為面板廠一下子接到大單,供應不及,所以採購金額縮水;去年則是國際面板價格大幅下滑,導致成交金額低於預期。
王志剛的解釋看似有理,卻有違商業經營邏輯。就2009年的情形,若預見生產時間有限、產能不足,為何面板廠甘冒違約賠償的風險接下大單?
而2010年用於彩色電視的大尺寸面板,當年4個季度的國際平均售價分別為242美元、247美元、244美元與197美元,在6月來台採購時可以參考的價格是247美元,跟第4季的價格相比,約略差了20%,似乎吻合19%的縮水比例。
但問題是,2010年的53億美元採購協議,在當年1月21日於北京舉辦的「海峽兩岸平面顯示器產業戰略合作峰會暨簽約儀式」上就簽訂了,當時可參考價格是2009年全年的218美元,跟2010年的平均價格233美元只差了7%。價格只下跌7%,但實際採購差了19%,於理不合。
王志剛為了消除各界對此次採購金額也可能縮水的疑慮,特別指出因國際面板價格已觸底回升,因此今年的採購金額絕對會落實。然而,6月16日媒體報導指出,聯電、宏碁、聯發科、台積電、鴻海等大廠對下半年景氣展望,紛紛示警轉淡。外資圈也認為,下半年旺季需求恐無望。在業界普遍看淡液晶電視市場的情況下,王志剛如何預見面板價格將反其道觸底反彈?
留言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是民進黨外圍組織,成天就張冠李戴用似乎而非的數字來妖魔化中共,只要去看這個基金會平日作為即可明白,像這篇通篇都在造謠,人家是只要台灣能按那個價格就會買到55億元,是台灣只同意出到45億元,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就迫不及待醜化,請民進黨宣誓若當選就廢ECFA就停止陸客來台,別用這種造謠文章來欺騙台灣人民
兩次都採購了一千多億元的面板,這個台獨組織御用寫手還在講口惠實不至,不然台灣也兩次去買一千多億元啊,
邱銘哲的説法,好像在風景區的一些小販,追著你賣東西,如果你買的不夠多還會嗆聲耍流氓,真的很討厭也很沒品。
黑心塑化劑愛用者,統一集團,味全頂新魏家,黑松,泰山,金車,維他露系列飲品,盛香珍,味丹,悅氏,杏輝醫藥集團,永信藥品工業,生達化學製藥,長庚生技,台塑生醫,友華生技,明德製藥,汎生製藥,中天生物科技,中化製藥,這些都是民進黨長期的金主,台灣黑心毒塑化劑廠商捐錢給民進黨是最多的,因為黑心貪腐民進黨無恥至極貪腐成性,台灣黑心廠商若不捐款給民進黨,民進黨就會報復他們,你看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對不捐錢錢民進黨的廠商那付兇狠像就會明白了,這次五都選舉中民進黨新北市候選人蔡英文拿到的政治捐款最多,這些台灣黑心廠商就捐了很多錢給蔡英文
阿楨
中國大尺寸液晶面板產量首次超過日本2011年06月16日 中國證券報
DisplaySearch最新報告顯示,中國2008年以來高世代液晶面板逐漸進入投產期,2011年二季度中國大尺寸液晶面板平均月產量將提高到340萬片,日本則減少到230萬片,從而首次超過日本。
“南韓一直是大尺寸TFT-LCD的最大生產國,產量接近全球一半。隨後是台灣,佔全球總產量的40%。”DisplaySearch資深分析師Shawn Lee表示:“但是中國面板產量超越日本的現象也許預示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國將在全球平板顯示行業有更大的影響力。”
就面積而言,日本有六代、八代和十代線,所以在一段時期內,日本仍強于中國。但是,京東方(BOE)、華星光電(China Star)、中電熊貓(CEC-Panda)等中國面板廠商將在年內投入六代和八代線,2012年將進一步擴充生產線。這些中國面板廠的積極擴張將對市場供需平衡、面板價格、面板發展策略和價值鏈關係等產生重要影響。同時,日本面板廠為維持TFT-LCD業務規模開始尋求新解決方案,如面板外包、技術授權、轉移生產中小尺寸面板,企業融資、合併等。
調整生產策略
據悉,夏普、樂金顯示等面板廠商將在八代線上生產平板電腦面板。2011年估計有10%的八代線產能用於生產平板電腦面板。
絕大部分上網本和平板電腦的面板在五代線和更低級世代線上生產,2011年第二季度約佔總數的90%。而剩餘的10%則在六代線和八代線生產。根據面板廠商生產計劃,到2012年第一季度,約有25%的上網本和平板電腦面板將在六代線和八代線上生產。
收購了夏普部分產能和技術的中電熊貓不僅將在六代線上生產液晶電視面板,而且將其27%的產能投入生產液晶顯示屏。
三星、樂金顯示和夏普等日韓面板廠商將部分八代線產能用於生產非電視面板,而AUO、新奇美等擁有八代線的台灣面板廠商則將全部產能投入生產液晶電視面板。
阿楨
價格回穩 面板下半年不看淡 2011- 05-20
上半年國際市場不穩、通膨壓力導致面板價格反彈無力,隨液晶電視面板價格止跌反彈,南韓2家面板廠三星(Samsung)、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對於下半年面板景氣均釋出正面訊息,認為液晶面板市況將會隨著旺季到來,價格與需求轉向樂觀。
據市調單位Displaybank統計,4月整體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將達5800萬片,小幅月減2.8%,因中國五一期間液電整體銷售表現良好,電視通路廠商庫存負擔壓力減輕。
目前市場面板報價開始為第3季旺季出貨需求做準備,除了面板價格議價能力由買方轉向賣方外,5~6月大尺寸面板包括3D電視面板、LED背光電視面板的需求與出貨也將續增。
台灣觸控面板出貨量仍保持全球第一 【經濟日報2011.05.16
目前台灣觸控面板出貨量仍保持全球第一,2011年市占率約48%,表現與去年相當。然而,緊追在後中國大陸業者積極向台灣挖角,日韓業者一方面掌握技術專利優勢,又有自有品牌產品作為自產觸控面板出海口,台廠雖暫時領先,實際上卻充滿隱憂。拓墣認為,「切入品牌大廠供應鏈」、「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將是保持台廠領先地位的兩大優先策略,積極研發「內嵌式觸控技術」及「One Glass Solution」等新世代技術,則是台廠長期的保命符。
全球觸控面板市場 台、中、日、韓主導【經濟日報2011.05.17
2011年全球觸控面板市場仍由台、中、日、韓等四大勢力主導。其中台灣面板和彩色濾光片廠為因應觸控潮,正積極重整生產線,轉移中小尺寸舊產線至創新性顯示技術或投產觸控面板,以去化過剩產能,強化5代以下產線利用率。
拓墣認為,觸控需求倍增對台灣面板大廠來說,無疑是東山再起的新契機,除了加快IPS 面板研發與量產速度並切入觸控模組技術之外,更應積極整合一條龍觸控產業線,才能發揮集團資源效益以擊敗競爭對手。
版主回應
另參本館:《科技100強》 韓台面板大戰 面板 DRAM TMC 《臺灣資訊》 金球資訊業(一) 《IT韓潮》
苦守寒窯4年,台DRAM業盼Q3見曙光 2011-05-19 中時
台灣DRAM業走了四年的辛苦路,展望下半年,市場可望好轉,可達供需平衡的狀況;但經過四年的折磨,各家均負債不少,且體質大不如韓國廠,未來只能發揮台灣企業的韌性,才不致於被韓國的老大三星重重擊倒。
近四年以來,台灣DRAM產業幾乎都籠罩在空頭氣氛中,除了99年上半年短暫的榮景,那次的榮景,主要是德商奇夢達不敵金融海嘯,於98年黯然退出市場,加上全球景氣自谷底反彈,帶動DRAM價格在98年下半年之後展開強勁的反彈。
不過,就在99年上半年市場一片榮景中,99年下半年受歐美市場走疲衝擊,旺季效應變了色,全年只有力晶小賺了一點錢,南科、華亞科、茂德都連四年虧損,在連年虧損下,各家均債台高築,沒有富爸爸的力晶、茂德更是屢次傳出營運資金吃緊的消息。
今年上半年DRAM合約價緩步走揚,但由於平板電腦擠壓市場,漲勢很溫吞,現貨價更是原地踏步近半年,今年第一季,純正台系的四家DRAM廠持續大虧,第二季預料也無一家可獲利,目前大家的財務體質都很差,寄望第三季景氣翻揚,令大家休養生息一下。
……………
由於台灣DRAM業並未掌握關鍵技術,在多頭榮景時,可以跟著一線大廠一起大賺,但面臨空頭市場時,韓國最大廠三星因其他產業仍可獲利,還可喝湯,我們卻刀刀見骨,上次在金融海嘯最嚴重時,大家都不願整併,錯失了團結互助的機會,現在台系廠兩大陣營南科-華亞科為美光陣營,力晶-茂德為爾必達陣營,南科、華亞科有台塑集團當靠山,力晶、茂德則要各自努力
合約價漲 DRAM股價紅 茂德獨綠 2011-5-13
5月上旬DRAM合約價續漲,帶動DRAM廠南科、力晶及記憶體模組廠創見、威剛等相關個股上揚,傳出日商爾必達入股破局的茂德則跌停收黑。
爾必達TDR重挫 拖累DRAM族【聯合晚報2011.05.13
受記憶體需求下滑、晶片價格急跌和日圓升值影響,日最大記憶體廠爾必達 (Elpida)公布上季度財報再度虧損,儘管近期DRAM價格回升,但爾必達表示,PC需求疲弱,已暫停委外代工,並下修資本支出,爾必達TDR今跳空重挫,盤中最低至跌停板,拖累DRAM族群走勢,其中茂德因爾必達表達不會入股利空,跳空跌停鎖死,股價再寫今年新低。
社評-從兩岸虧損企業談產業整合 2011-05-17 旺報
兩岸上市公司最新財報顯示,台灣DRAM產業除瑞晶電子外,其餘全部大幅虧損。大陸企業中,電子書龍頭漢王科技虧損超過4000萬元(人民幣,下同),預計全年將虧損1億。這2件事看似無關,其實均與「規模、品牌、價格」6字相關,正反映兩岸產業的轉型困境與未來機會。
台灣DRAM產業第一季普遍嚴重虧損,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和海力士卻大幅獲利。全球記憶體模組龍頭金士頓創辦人孫大衛指出,台灣DRAM產業正被韓國各個擊破,如果不想被市場擠出,就必須整合。大陸漢王科技虧損,則是受到蘋果iPad平板電腦效應的衝擊。
……………
不過,漢王科技仍積極救亡圖存,成立了漢王電子書城跨足內容產業,並開放移動終端(如手機、筆電、平板電腦等)進入,建立新的盈利模式。台灣的DRAM產業卻因循苟且,只圖對手先倒後再接手市場,這種思維既無前瞻性也缺乏格調。
台灣DRAM產業大整合是必走的路,但整合不能由政府出面,官方只能居中搭橋,必須業者改變思維,自主協調。產業合併也不一定要誰吃掉誰。台灣電子通路商大聯大控股已提供一個新的整合模式,……假設台灣主要DRAM產業業者,以換股方式共組DRAM控股公司,以集團模式營運,共享資源和利潤,就可以形成足以抗衡三星的DRAM產業集團。
例如台塑集團本身就是一個石化跨電子(玻纖、DRAM、半導體封測、印刷電路板和矽晶圓)集團,如果把家族成員威盛和宏達電整合起來,不就是個極大化的電子集團嗎?台積電也可以重新思考將中芯購併麾下。
同樣的,如果漢王科技的電子書城能夠把數位內容整合起來,大中華市場將可以使漢王電子書成為有價值的品牌,台灣電子書發展起步晚、市場小且業者各行其事,目前為止都還不成氣候,兩岸電子書產業如果能攜手合作,才有機會把大中華電子書市場做強做大。
在許多領域,兩岸企業的實力尚不如國際大廠,但集中資源就有實力建立規模、創造品牌,然後才有機會主導價格。兩岸企業如能坦誠整合,就會有足夠的規模(市場)、資金和人才,建立品牌和價格優勢,兩岸虧損企業就有機會走出困境。
阿楨
福島事件
本想只有下()評,但為與本館《車諾比事件》比較,特貼<福島事件>,並分【311震災】【救災比較】【核災與核能】【政媒表現】【經濟影響】。
(楨:再吹捧日本多耐震吧!兩岸中央比日救災更拼,但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卻只會罵!
有評:防災「日官民皆優」救災則「日民優日官劣」,此不了官民乃一體之兩面,日本的集團主義民族性和官僚文官制度乃配套,故無論防救災皆按章行事,故顯救災緩慢。
天下沒全優的民族性和制度,別肖想集世界各國之優於一身,而老罵「xx行臺灣不行」!
另參本館:88水災 (一) 中共的救災能力 《中國人與日本人》《官僚之夏》《近代普魯士官僚制度研究》 鐵飯碗 《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 別再韓國行臺灣不行了 別再比較兩岸了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2116454
【311震災】
日本震災 死亡、失蹤達27155人
地震無礙惡水難躲 九成罹難者溺死於海嘯
30年來防災 宮城人都知強震遲早降臨
地震當宿命 日本家家有「防災包」
日本沒餘震 專家說再等10年
東南板塊若連動 日恐再有9.0大地震
日本災損25兆日圓 下季經濟萎縮12% 重建路迢迢
比照二戰之後 日將設「經濟安定部」
日首階段重建預算 達470億美元
日增1兆日圓貸款 加重陸升息壓力(楨:美日為膨源!另參本館:全球糧荒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
日本史上三大地震比較
世界排名前十大地震
日本9.0強震 大事記
【救災比較】
梁東屏現場直擊 救難、救援出奇鬆散 日本怎麼了?
核災難下現原形 日本自上到下都是官僚作風
能偷就偷…災區竊案變多了(另參本館:日本社會病了?)
日本人淡定得有些麻木了
日本是個怎樣的民族
比起自衛隊 解放軍更人性
中日地震對比,中國表現遠強于日本
地震告訴世界解放軍不可複制
平可夫:危機處理 日自衛隊輸車諾比蘇聯軍隊(楨:平氏太崇蘇/俄!)
黃稔惠》為何日本不動亂?
陳曼麗》面對核災 更要警覺冷靜
陳嚴坤》東方的價值 西方人不懂
家沒了,我們的秩序還在
版主回應
【經濟影響】
日央行注資(至2011-03-16)將累計38兆 難挽市場信心(楨:?)
日股(03.15) ↓10.5%,(03.16)則↑5.68%,(03.17) 憂核災加深又↓2.04%……(另參本館:全球股災 )
融資企業 日政府提撥1,270億美元
日強震 保險業損失350億美元
穆迪示警:日本財政 恐引爆危機
強震襲日 羅比尼:雪上加霜
強震 讓日本經濟更慘
日本工業心臟沒震到 全球安啦
「硬挺」日匯債市 資金將回流
重建有利經濟 日信評未降等
核災+戰火 投資人這一周剉咧等
震前早已債台高築 日恐爆財政危機
日經濟今年恐零成長 拉大與中國差距?(另參本館:中國崛起(一) )
中日貿易 短期影響有限
震後日本可能會成爲二流國家!
日恐零成長 中虎視眈眈搶市
日本 又站在十字路口(楨:早已迷失了廿年!)
周行一:日本有否極泰來的軟實力嗎?
日強震衝擊半導體業(另參本館:DRAM(一) 金球資訊業(一) )
陸企 搶日本半導體訂單
大陸面板廠購料 轉單台韓(另參本館:韓臺面板大戰 面板(一) )
日強震 替代效應股有表現機會
日震 半導體設備下半年復甦
日關閉煉油廠 油價逆勢跌
油大跌 美元強
日系車零件 恐受衝擊
日汽車股 短空長多(楨: 各國車市(一) )
日車廠復工 車市鬆口氣
日限電 科技業停產危機擴大
賴著單一國 風險讓人心驚
日本掌握關鍵原料與產品 想取代不易
日廠停產 武鋼4月矽鋼盤價大漲
原料零件進口 衝擊大
停電停產停駛 東京半癱瘓
日本旅行團 台幾乎都退光
「震」驚 赴日陸客掉七成
關東 紅色旅遊警示
函館夜景失色 震後人潮不再
遊客被嚇跑了 橫濱像空城
日本退團潮 旅遊損失增至50億
日人不出遊 國際盼陸客填補(另參本館:陸客來臺)
日震輻怕怕 陸客團轉登台爆量
英降東京警示 旅遊業盼跟進
日震過後…56萬人取消旅館訂房
日震連連 嚇走逾7成觀光客
赴日團費大落價 比去年省一半
震掉觀光 恢復活力日本盼台客
日本重建觀光 自己人才是主力
菅直人籲國民:別自肅了 去消費
日推動「花天酒地」 以消費助災區復甦
日本進口食品 多國開始嚴檢(另參本館:日本黑心食品)
開先例 美港禁日本4縣農產進口
法促歐盟 對日產品實施系統管制
世衛:日本食品輻射汙染嚴重
日本生鮮 亞洲超市下架
恐輻射汙染 香港上海搶購奶粉
輻射汙染 海洋食物鏈恐遭殃
日首建食品輻射汙染基準
福島牛奶菠菜、東京自來水 均遭汙染
東京自來水放射碘超標 嬰兒禁飲
日農產遭輻射汙染 經濟蒙塵
輻汙食品對兒童影響大 世衛:放射物質會累積體內
日本厚生勞動省呼籲:福島11種輻蔬菜 勿食
福島30公里外海水 測得輻射
近核災區4縣蔬菜、福島牛乳禁出貨
日本農漁業損失 慘慘慘
輻汙怕怕 日飲食文化被迫轉型(另參本館:啥是黑鮪魚文化?)
日本重建 陸農工業摩拳擦掌(另參本館:中日毒餃大戰)
大陸農產銷日暴增 訂單接不完
大陸水產庫存 日本訂單掃空
人心輻動 哈日族搶購 (楨:哈日崇洋至瘋!另參本館:臺灣黑心食品 日本黑心食品 中國黑心奶粉 「蒙牛」VS「蠻牛」 臺灣毒奶症瘊群 )
全台查緝 囤積奶粉搜出2千噸
超市 災前進口貨夯 拉麵、仙貝狂銷
不敢買日貨 國產蔬果、魚類漲價
遠洋漁船捕秋刀魚 將畫管制區
日本進口食品 取樣輻射檢測
日本重災區貨櫃 100%列入查驗
國產魚貨 農委會再保證:絕無核汙染
阿楨
登陸設面板廠 不急了【中央社 2011.04.17
看好中國大陸液晶電視面板需求,韓國、台灣面板廠競相申請登陸設廠,雖然大陸市場繼續成長,但速度減緩,因此,韓、台面板廠登陸腳步也跟著放慢。分析師認為,登陸時間還會再拖。
分析師指出,除中國大陸液晶電視成長力道減緩,面板廠預定新增產能太多,也是韓、台面板廠放慢登陸腳步的因素。
韓國三星、樂金都早台灣面板廠一步取得中赴中國大陸設面板廠許可,且不論投資7.5代廠、8.5代廠都無限制,台灣的友達光電在取得經濟部核准登陸設7.5大廠之際,再爭取開放8.5代廠登陸,時間已落後韓廠。
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包括友達、奇美電子在內的面板廠仍希望政府同意8.5代廠登陸,以提高市場競爭力,政府也順應產業發展需要,宣布只要台灣有8.5代廠量產,即可申請登陸設8.5代廠。
雖然大陸可望在今年成為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市場,但市場成長力道不如前些年,造成面板廠登陸動作明顯放慢,專業顯示器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認為,8個月內韓、台面板廠登陸可能不大。
謝勤益指出,中國大陸市場成長力道不如預期,不但韓國三星、樂金遲不設廠,台灣的友達目前也沒具體進度,甚至連送件審批都還未進行的奇美電子,預定的設廠計畫也可能會停滯。
國際數據資訊(IDC)研究經理徐美雯表示,中國大陸液晶電視市場近年快速成長,但最近成長速度減緩;因大陸當地面板廠不斷增設新廠,擴充產能,加上台、韓預定新設面板廠產能,如果新產能全數開出,仍須防範供過於求。
不過,徐美雯認為,如果韓、台面板廠不要全都登陸,則少數登陸的廠商仍極具競爭力。
版主回應
大陸需求升溫 面板價反彈【經濟日報2011.03.01
電腦、電視品牌大廠備貨需求3月緩步上升,再加上大陸五一長假的拉貨潮、大陸家電新能效規定今(1)日上路,業界表示,電腦面板醞釀3月開始漲價,電視面板4月喊漲,帶動面板報價在3、4月陸續反彈。
業內人士表示,電腦面板價格低於現金成本以下,電視面板價格接近現金成本已長達一季以上,前所未見,面板廠不堪長期虧損,正計劃小幅調漲價格。
受到面板價格疲弱的影響,面板雙虎友達和奇美電股價早已跌破淨值,上周五在買盤推升下,友達股價收在26.9元,上漲0.7元,成交量5.35萬張。奇美電則上漲0.6元,收在31.6元。
WitsView研究部主管張小彪昨(28)日表示,品牌監視器廠3月開始展開備貨需求,品牌筆電廠因應英特爾新晶片組Sandy Bridge推出,也計劃生產新款筆電,均推升電腦用面板的需求3月開始上升。
他說,2月大陸面板廠如京東方、龍騰與上廣電等,均下修投片量約5%,三星與夏普也因銅製程轉換,下調產量,這些都導致3月的面板供需達到平衡,醞釀小幅調漲的氣氛。
不過,他強調,下游的買氣在第一季並沒有明顯增強,面板廠第二季若想要持續調漲價格,必須要謹慎節制,免得抑制下游買氣,價格能否持續上揚,還要看終端需求是否強勁。
在電視面板方面,大陸五一長假的備貨需求3、4月間來臨,加上3月1日起大陸家電(包含平面電視)正式實施新的能效規定,帶動電視面板換機需求,使得電視面板報價4月看漲。
系統組裝廠聲寶認為,大陸是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市場,3月還在清舊機種庫存,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來消化,4月將會推出符合新能耗規定的新機種,加上五一長假需求,電視面板順勢調漲價格,屆時組裝廠也會跟進調漲新款液晶電視的售價。
業內人士表示,今天開始不符合能效三級標準的液晶電視,不准販賣。
中國政府計劃對購買符合能效標準的電視,提供優惠的補貼政策,可望推升節能的LED背光液晶電視需求。
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北美市場開始實施「能源之星」,要求賣到北美的液晶電視,必須要有光感應裝置來自動節能。
大陸也實施新能效標準,這類新產品的價格較高,對提升友達與奇美電的營收與獲利將有正面幫助。
面板業面臨戰線移轉2011-04-17 工商時報 【陳泳丞】
在面板產業裡,多變的景氣循環一直在快速地重新刻劃這個產業的新樣貌,以今年2011年來說,包括觸控技術的快速興起,與日本地震的影響,都使得面板供應鏈起了相當大的變化,可以看出部分因產品與技術所導致的變革,正在讓今年的面板產業起變化。
從市調單位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的觀點來說,至少有三種變化,在影響著今年的顯示器產業。
首先,第五代至第八代的面板生產線,將會逐漸變成同時生產資訊用面板(IT)與液晶電視面板的混合式生產線,這也意味著,整個面板供應鏈的供給與需求變化,會對於液晶電視的景氣循環越來越敏感,特別是現在液晶電視面板的產值,已經佔到整個面板產值的六成以上之際,整個產業的健康與否,將與電視需求息息相關。其次,為了要在大尺寸基板的生產線上,生產各種中小尺寸的面板(例如,平板與中小尺寸面板在六代線生產,NB面板在七代線生產等等),面板製造商必須要引進各種新的生產技術,諸如LTPS、IPS、FFS、薄化玻璃、COA、光學配向等等,這樣的變化同時也會產生影響,面板廠必須面臨稼動率與良率的高難度管理挑戰,以銅製程的轉換、IPS面板低良率、超薄玻璃的學習曲線來說,都可能造成產能的損失,而影響到今年整體面板產業的供給能力。
最後,是在二線的面板廠商身上,由於與大型廠商相比、二線廠容易出現成本結構的競爭劣勢,不管是產品的多樣性與量產規模、採購規模等等,二線廠商的成本控制效果都不容易有一線廠商明顯。
加上二線廠的產能轉型去做毛利較高的產品(例如觸控的感應玻璃),這將使得二線面板廠商的稼動率不容易拉高,這也會在今年內,出現對於整體面板產業產能的抑制。也就是說,對於今年第二季以後開始、所可能出現的面板市場供給短缺的緊繃壓力,恐怕會有加乘的效果。
面板侵權案 友達、夏普和解【聯合報2011.04.16
國內面板廠友達(2409)前陣子與日本夏普(Sharp)互控面板侵權案,雙方昨天達成和解,將簽署專利交互授權合約,並同意彼此授權其所擁有的特定專利。
據了解,日本夏普公司今年1月曾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友達的面板提出侵權訴訟;友達旗下的美國子公司AU隨後也反告日本夏普公司及其美國子公司侵權,並訴訟反擊。
阿楨
大陸積體電路市場 5年逾兆元【中央社2011.04.16
中國大陸制定積體電路在2011年到2015年的發展戰略,預計到2015年,積體電路市場規模達人民幣1兆2000億元,銷售收入3300億元,滿足國內市場27.5%的需求。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今天在北京透露了積體電路在中國大陸「十二五」(2011-2015)規劃期間的發展戰略。
楊學山表示,「十二五」期間,大陸的積體電路產業結構要進一步優化,並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智慧產權的核心晶片,大陸的重點整機企業應用自主開發積體電路產品的比例要達到30%左右。
楊學山指出,中國大陸在支持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方面,與美國、日本、韓國等相比,「做得還遠遠不夠」。
「十二五」規劃期間,相關部門將在積體電路產業的研發、製造、市場等各方面進行支持和協調,「抓住國際產業梯次轉移機遇」吸引和承接中高端產業轉移。
目前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積體電路市場,但大陸的積體電路企業技術實力和生產水準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大陸整機使用的晶片8成靠進口,自行設計生產的產品只能滿足市場需求的20%,CPU、存儲器等晶片主要靠進口,通信、網路、消費電子等產品的高檔晶片也基本靠進口。
據報導,積體電路已連續7年成為大陸最大宗的進口商品,2010年進口額達1569.9億美元。與此同時,2010年大陸積體電路銷售收入1440.2億元,僅佔全球市場的8.6%。
報導表示,在行動網際網路、三網融合、物聯網、雲端計算、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後,將推動大陸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
阿楨
中芯今年營收 挑戰成長二成【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2011.02.19
大陸最大晶圓代工中芯國際昨(18)日公布去年第四季獲利季增1.26倍,為連續第三季獲利紀錄,雖然本季季營收下滑6%至9%,執行長王寧國表示,2011年全年營收將有機會超越整體半導體的14%成長。
中芯國際昨天在港股收黑,下跌港幣0.02元,收盤價0.7元。2010年每股稅前0.4元,是五年來首度獲利。
中芯國際公布去年第四季營收4.12億美元,季增0.4%,毛利率因製品成本上升,由去年第三繼24.5%率降至23.9%,第四季繼續獲利,由於得到大陸政府稅收上的補貼,最後單季稅前盈利6,857萬美元,季成長高達126%,每股稅前盈利0.13美元。
中芯國際去年第四季約當8吋晶圓出貨量達51.7萬片,產能利用率從96.4%微幅上升至96.8%。
中芯國際總裁王寧國表示,中芯國際連續第三個季度獲利,並且在虧損5年後首次實現全年營運和獲利。
中芯國際累計去年全年營收15.5億美元,年增45.2%,創下歷史新高,全年毛利率20%,也是股票上市以來最高。
中芯國際表示,本季起正式認列來自四川武漢廠營收,將占總體營收5%,以此預估今年第一季營收將會比去年第四季下降6%至9%,毛利率預期18%至20%之間,今年資本支出約10億美元,比去年7億美元增加。
儘管本季營收轉淡,王寧國表示,40奈米年底量產,加上65奈米訂單需求持續強勁,今年全年營收成長率將大於整體半導體產業的14%,外電指出,中芯今年年營收成長率有機會挑戰20%。
版主回應
中芯虧轉盈 去年淨賺1,310萬美元【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2011.03.31
中芯國際昨(30)日晚間公布2010年業績,年度首次由虧轉盈,淨賺1,310萬美元。 中芯原與台積電是競爭對手,之前雙方訴訟案和解,台積電因而取得中芯8%股權。中芯營運漸入佳境,不再是台積電轉投資負擔。
據了解,中芯計劃透過爭取台積電大陸客戶的訂單,提高在大陸晶圓代工市占率。中芯雖然在40、45奈米落後台積電、聯電,但身為大陸第一大晶圓代工廠,擁有大陸IC設計訂單的內地優勢,過去一年積極接觸台積電在大陸先進製的客戶訂單。
中芯國際強調,由於代工市場不斷增長,且中國市場更加強大,鞏固公司基礎,公司對於2011年的前景「相當樂觀」,今年的資金開支將主要用於生產需求殷切且平均售價較高的12吋晶圓。
中芯去年營收增長45%至15.5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公司2009年還虧損9.63億美元,但去年扭虧為盈,淨利潤達1,310萬美元。
中芯解釋營收增加主要是整體晶圓付運量增加,2010年晶圓總付運量為198.5萬片8吋等值晶圓,比2009年上升44.3%。中芯去年的淨收入與經營收入均轉負為正,分別達1,401萬美元與4,345萬美元;全年毛利率達19.9%,也是上市以來最高。
中芯表示,大陸經濟穩定增長,尤其內需強勁,公司去年新增41個客戶,大部分新客戶是中國的晶片設計公司,成為業績高速增長的主因。
無論以收益計算,還是運用65奈米的先進技術的產品數量計算,中芯的中國業務都穩步成長,大中華市場收益貢獻從2009年的35%成長至去年的39%,大陸占28%,台灣為11%。
中芯表示,北美的客戶主要對手機、網路及WLAN(無線區域網路)等通訊應用產品需求強勁,中國客戶則較偏重消費及通訊產品,包括數位電視、電視機頂盒、手機、可攜式媒體播放器(PMP)及個人電子助理(PDA)。
大陸環境保護部28日披露中芯國際計劃斥資人民幣460.6億元(約新台幣2,068億元)在北京興建半導體廠,但中芯昨天的財報並未提及相關事宜。
香港上市的中芯國際昨天下跌1.67%或港幣0.01元(約新台幣0.038元),收港幣0.59元(約新台幣2.23元),公司今年以來漲5.4%。
中芯國際榮獲德州儀器2010年“優秀供應商獎”
上海2011年4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中國規模最大、技朮最先進的集成電路代工廠,今天宣布,榮獲德州儀器(TI)頒發的2010年“優秀供應商獎”。
德州儀器創立“優秀供應商獎”(SEA)已經有28年了,是為了表彰那些為其提供出色服務和支持的企業。這些公司之所以能從全球眾多供應商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們在成本、環境責任、技朮、響應能力以及供應與質量擔保等眾多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并持續改進。
德州儀器的全球供應商超過12,000家,而2010被授予“優秀供應商獎”的只有16家,中芯國際很榮幸地成為獲獎者,也成為十多年來獲此殊榮的第三家晶圓代工廠。
“德州儀器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締造者和領袖之一,”中芯國際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也是首個半導體制造系統被納入美國史密森尼學會的發明者之一的王寧國博士表示,“對中芯國際來說,獲得其優秀供應商獎是極大的榮譽。我們很感激德州儀器的信任,這將更進一步鼓勵我們提高服務水平。”
“中芯國際已成為一家可靠、誠信和反應迅速的世界一流代工廠,”德州儀器的技朮和制造事業部高級副總裁 Kevin Ritchie 表示,“中芯國際在我們的靈活生產戰略和適時為客戶提供合適產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德州儀器對于依托中芯國際作為我們的代工合作伙伴之一深感自豪。”
校隨廠走中芯開枝散葉2011-03-30 旺報
上海中芯國際學校是上海市第一大晶圓廠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於2001年投資興辦的12年制學校,建校初期以服務中芯公司員工子女為主,2004年起對外招生。學校包括兩歲半到六歲雙語幼稚園,一到五年級中、英文部小學和六到十二年級中、英文部中學。
隨著中芯國際在大陸各地擴充產能,校隨廠走,北京、武漢中芯學校也分別於2005、2007年開辦,北京中芯學校從幼稚園到初中9年制,近500名學生。武漢目前有武漢中芯小學和幼兒園。
學費和台商子女學校相近,但台灣不承認中芯學校學歷,學生升學方向以歐美升學或大陸升學兩者為主。
中芯國際學校表示,隨著公司在大陸北京、天津、武漢、深圳、成都等地擴充晶圓產能,中芯國際學校也要在這些地方開枝散葉,期許成為大陸設分校幅員最廣的民辦學校之一。
阿楨
大陸營收 中芯最大動能【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 2010.08.31
大陸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表示,今年第二季,來自中國大陸營收比重達28.7%,比去年同期20%提高8.7個百分點。
中芯第二季因認列因股票和認股權證帳面價格價值提升,有1.059億美元的收入,結束連續11季虧損紀錄,稅後純益達9,600萬美元。
中芯9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占總收入的比重已達23.6%,公司也表示,日前已提前完成45及40奈米製程的開發,將在年底前通過驗證,並在明年投入量產,同時也努力加快32奈米製程的研發。
中芯代管新芯 傳將售美光2010-09-03 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
上海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代管的成都8吋晶圓廠成芯半導體,已經確定將售予德州儀器,而中芯代管的武漢12吋晶圓廠新芯半導體,昨(2)日傳出同樣面臨出售命運。
據當地設備業者透露,新芯本來有意售予台積電,但台積電在對新芯實地看察後已決定不買,目前最有可能買下新芯的就是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Micron),美光若成功收購,該廠將成為美光NOR快閃記憶體生產重鎮。
中芯國際自現任執行長王寧國上台後,就一直想要切割代管的成都廠成芯及武漢廠新芯等兩座晶圓廠,以減少中芯的業務及晶圓廠管理費用,加速達成轉虧為盈的目標,而在成芯確定將出售予德儀後,新芯則傳出可望售予美光消息。
新芯半導體是由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發區等共同出資興建的12吋廠,當時主要是由中芯出面與飛索半導體(Spansion)接觸,主要是用來生產NOR快閃記憶體。但因2008年底金融海嘯發生,飛索申請破產保護,該廠每月投片量僅3,000片,虧損負擔愈來愈重,所以湖北省及武漢市政府希望出售新芯,以結束不斷燒錢的虧損命運。
NOR快閃記憶體製程偏向邏輯製程,以新芯現有機台設備,並不適合用來生產DRAM及NAND,所以新芯當初曾透過關係找上台積電,看台積電是否有意買下新芯,但台積電在實地看察後,認為不適合且決定不買,於是新芯找上了才剛併購NOR晶片大廠恆憶(Numonyx)的美光科技。
阿楨
台積 暫無意收購新芯【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 2010.08.06
台積電前往大陸了解「武漢新芯」收購事宜,因武漢市政府開出條件不符台積電需要,讓台積電暫無收購打算。
這次武漢新芯出售案,由武漢市政府主導,對買方條件有範圍上的設定,因新芯仍替飛索代工,武漢市政府希望買方能與飛索延續合作關係,但飛索之前在台積65奈米代工後才轉移中芯,成為台積電不收購武漢新芯的關鍵。
台積電代理發言人暨公關部副處長曾晉皓昨(5)日表示:「武漢新芯確實有向台積電洽談合作可能,經由了解後,至今沒有任何合作協議。」他強調,全世界有任何公司要出售半導體廠或者設備,若想找台積電銷售,公司是秉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去了解,看看是否符合需要。
大陸半導體界人士指出,大陸政府主導的企業收購案,通常會設定買方條件,如同上個月成都市政府出售成芯半導體給德儀,買家必須具備近三年每年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或等值人民幣,並擁有自有品牌及終端客戶等。
設備商臆測,台積電位在上海松江的8吋晶圓廠區,旁邊還有一大片空地可以擴建12吋晶圓廠,台積電資金雄厚,較有可能在松江擴建12吋晶圓廠。此外,大陸當地還傳武漢市政府要求買方三年內不得裁員。
大陸媒體指出,武漢成芯出售案,台積電與當地政府一度簽訂合作協議,但武漢方面突然拒絕交易請求,使台積電收購舉動未能通過大陸國家發改委這一關。
台積電 不參與中芯新股認購【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2010.07.14
大陸晶圓代工大廠中芯國際計劃向大股東融資港幣7.8億元(折合新台幣約32億元),身為中芯第二大法人股東的台積電,已決定不參加。
中芯國際上周公告已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定,將以每股0.52港元價格配售最多15億股新股,折價幅度約11.9%。中芯最大股東、持有15.24%股權的大唐電信,已表示有意行使優先認購權,並在認購優先權外認購額外股份。
版主回應
中芯與台積電的「天邊一朵雲」2009/11/11
台積電在與中芯的訴訟戰役中,峰迴路轉的和解,並取得了中芯兩億美金與百分之十的股權。乍看之下,這彷彿是鶴髮童顏「老道人」般的張忠謀,隨便這麼一伸手,就輕易探進了中國半導體市場,瞬間取得了優渥的囊中物。
尤其在台灣,各方幾乎都是一片叫好之聲!主客之間以台積電「併入」中芯為思考,彷彿張忠謀如何的後發先至。
但這種完全把大陸當局與中芯內部的佈局謀略,完全視為「小呆瓜」般的分析推測,實在是讓人墜入昏矇矇的十里霧中!
怎麼辦呢?台灣這一邊,總是永遠習慣對我們自身的產業發展,一廂情願的以為海峽對岸市場競爭的「亮麗舞台」,永遠正在對我們台灣「虛位以待」!
天底下豈有白吃的午餐與白拿的股票?尤其「中芯」不只是一個上市的半導體公司,它與它背後代表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自始至終都是在中國「國家戰略」指導的架構下進行。
張汝京當年從台灣到北京,向中國政府中央提出「中芯」發展的規劃,陸續引入了部分台灣的技術與人才,也正式開展整個中芯在中國「長年辛苦拼搏」的路子。
半導體產業,需要非凡的技術,同時要天價的資本!中芯做為中國大陸「自主技術發展」的大戰略定位,這讓美國、日本與韓國的半導體巨擘們,非常謹慎的在切入中國市場過程中,與中芯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不慎流失」自身的關鍵技術。
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中芯前些年「偷技術」,會偷到台積電的頭上來了!
外界普遍分析,中芯所面對的問題不少。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技術競爭,所早已設下的「專利技術門檻」是首要難題;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在半導體產業的「人才與管理體系」尚未能與世界同步是第二難題。而肇因在此兩者為核心因素,所必然連帶影響的最終端晶元的質能「良率」問題,更是直接讓「中芯」的市場發展備為艱辛的第三大難題。
……………
http://blog.udn.com/powerecho/3488771
德儀買下成芯,增產類比IC 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2010-07-28
德州儀器併購晶圓廠擴產再下一城!由上海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代管的成都8吋廠成芯半導體(Cension),將以人民幣11.8825億元(約折合1.75億美元)價格,出售予德儀,預計8月中旬雙方將正式簽約,10月底前完成產權移轉。一旦此交易案成立,德儀將在中國內地擁有第1座晶圓廠,未來將利用成芯每月約3萬片產能生產類比IC。
德儀積極佈局全球類比IC產能,除了買下奇夢達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Richmond)12吋廠設備,在美國興建自有12吋廠RFAB外,日前才剛宣佈收購飛索半導體(Spansion)日本公司旗下8吋廠及12吋廠。如今由中芯代管的成都8吋廠成芯決定出售予德儀,代表德儀自2008年底金融海嘯發生以來,利用低價取得2座8吋廠及2座12吋廠,將成為明年其擴大類比IC出貨的重要產能來源
「中國芯」核心技術研發成功 開始批量生產 2010-07-22 財經日報
由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公司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取得最新進展,成功研發出了「65納米產品工藝」,並開始批量生產,芯片制造依賴進口已成為曆史。
據介紹,「65納米產品工藝」是目前集成電路制造的主流生產技術,其研發成功標志著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完全達到了國際主流先進生產技術水平,可以為我國的移動通訊、數字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數控機床、汽車電子等高端通用芯片產品的自主開發提供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制造服務。
目前,已有8種低功耗產品采用了「65納米產品工藝」,部分產品已開始規模生產。采用此項技術生產的芯片數量為每月3千片,預計2年內產量將增至每月2萬片,產值有望達到每年50億元人民幣。
中芯國際與Virage Logic擴展夥伴關係 2010/07/26 科技網
記憶體IP國際大廠Virage Logic公司與中芯國際(SMIC),共同宣布擴展其長期合作的夥伴關係至40奈米低耗電(low-leakage)製程技術。Virage Logic與中芯國際從最初合作的130奈米製程開始,便努力為雙方的共同客戶提供高度差異化的矽智財(IP),以及中芯國際的90奈米及65奈米等廣泛的製程技術。根據最新協議,系統單晶片設計人員將能在中芯國際的40奈米高階低耗電製程中,使用Virage Logic的SiWare Memory記憶體編譯器、SiWare Logic邏輯庫、SiPro MIPI與Intelli DDR IP。此外,新協議中的關鍵項目包括了,中芯國際將能使用Virage Logic的STAR Memory System記憶系統和STAR Yield Accelerator產量加速工具,以加速40奈米低耗電製程相關技術的開發、測試、及產量的提升。
阿楨
英特爾大連12吋廠 10月投產【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 2010.03.18
英特爾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戈峻17 日表示,英特爾大連12吋晶圓廠將於10月投產,採65 奈米製程切入,生產晶片組產品。
台積電、日月光、矽統等台廠恐面臨挑戰;大聯大、友尚等英特爾產品重要通路夥伴,則可望與英特爾合作擴大搶進大陸內需商機,成為受惠一族。大陸半導體年度盛會「SEMICON China」正在上海舉行,戈峻代表英特爾中國區出席會場。戈峻宣布大連廠10月開始投產,是英特爾在全球第八個、亞洲第一個12吋晶圓廠。
業者分析,大陸半導體內需市場需求強勁,但內地自製率僅不到市場一成,官方為提升自給率,強推「中國芯(晶片在地製造)」策略,英特爾以12吋晶圓、65奈米技術,拔得頭籌;相較之下,台灣半導體晶圓技術僅開放8吋、0.13 微米,有如「短槍對大砲」。
戈峻表示,大連廠現正進行裝機,總投資額25億美元,10月開始投產。英特爾為大連廠命名為「Fab68」,因「6」跟「8」在大陸是吉祥數字,英特爾希望帶來繁榮和發展。原本計劃以90奈米製程技術量產,但考量後續競爭力,提升至65奈米。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早已意識到這樣的問題,曾表示英特爾在大陸設廠,未來可能會推進到45奈米先進製程,屆時大陸不需透過台灣也可取得最先進的技術,未來台灣半導體廠在大陸的晶圓廠製程技術,將明顯落後競爭同業。
通路業者則可望與英特爾攜手擴大市占率。大聯大目前大陸銷售比重近七成,現為英特爾亞太區最重要產品代理商,本季營運可望高於營運目標;友尚已透過搶下原由建智代理的英特爾產線,都將沾光。
大聯大對於英特爾大連廠啟用正面看待,可大幅縮短提貨時間與銷售成本,有助雙方攜手搶食大陸內需新興市場商機,後續將持續建立支援以大陸市場、本土品牌客戶群為主的半導體零組件供應鏈。
版主回應
SEMI預估2010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大幅成長88% 2010-03-09
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日前公佈全球晶圓廠預測(SEMI World Fab Forecast)報告,再次上調全球晶圓廠設備採購支出,SEMI預估2010年全球晶圓廠建置和相關擴產設備採購金額的成長率將從原本預估的65%調整到88%,整體晶圓廠設備投資金額將達到272億美元,其中台灣市場預估將成長100%,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
在台灣,除了繼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聯電之後,記憶體廠商也逐步上修2010年大廠南亞科也於日前宣佈將12吋廠產能從3萬片擴增到5萬片,並提高2010年資本支出到新台幣200~250億。隨著大廠增調高設備投資,SEMI也在最新的報告中,提高上修2010年的晶圓廠設備支出成長率。原先過去記憶體廠的設備支出主要用於更新擴增現有的技術及產能,然而近月來則近一步有擴建新產能廠房的設備投資需求。而在晶圓廠部分,隨著景氣回春、晶片訂單需求攀升,德州儀器、台積電、聯電等業者今年也重啟去年被延滯的設備投資計畫。
SEMI資深產業研究經理曾瑞榆指出:「我們預估2010年全球晶圓廠的整體設備投資(設備及建廠)金額將達到300.9億美元,遠高於2009年的164億美元,回復到2008年的水準。不少在去年凍結的建廠計畫,也逐步恢復,新產能預計在2011年後投入市場。
報告中指出,由於去年的金融風暴,使得業者大幅調降資本支出並重整旗下晶圓廠營運,以因應景氣衝擊,2009年全球總計有27座晶圓廠關閉,包括11座8吋晶圓廠和一座先進12吋晶圓廠,加上業者調降設備支出來因應景氣衝擊,也使得讓2009年的全球的整體晶圓產能下滑到每月1540萬片晶圓 (八吋約當晶圓)。根據現有的資本支出計畫,SEMI預估2010年的產能將較去年成長5%~6%來到每月1610萬片晶圓,但報告仍指出2010年將有21個晶圓廠關閉。
SEMI全球晶圓廠預測(World Fab Forecast)每季提供報告摘要、相關圖表,並含括每座晶圓廠詳細的資本支出、產能、技術和產品等深入分析與未來18個月的預測,是相關業者快速概灠2010年和2011年半導體市場和晶圓廠投資案、技術走向和產品藍圖的最佳工具。該報告追蹤晶圓廠在建廠、升級產線或擴產時所做的新設備、二手設備、內部設備移轉等投資。此外,SEMI也定期發布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報告(WWSEMS, Worldwid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Market Subscription),追蹤晶圓廠的新設備投資狀況。
http://nebook.com.tw/?p=2479
擴產 ? 大陸晶圓廠:沒錢2010-03-18 工商時報 記者李書良
歷經去年金融海嘯所帶來的經濟低潮,當前隨著全球景氣回溫,半導體業也逐步復甦,中國大陸的晶圓大廠產能基本滿載。不過基於新廠投資額相當大,在經濟形勢尚不明朗之前,各家廠商的擴張動作顯得謹慎。
路透報導,中國大陸幾家大型晶圓代工廠商:中芯國際、宏力半導體,以及英特爾中國封測廠,目前產能都是處於滿載或是接近滿載的狀態,公司人士對於今年形勢亦較為樂觀。
去年大陸半導體產業出現了2003年以來首次負成長,同比下降16%;但江上舟預計,今年中國半導體業至少成長20%,而國際半導體業也會有兩位數的成長。
對此,全球研究機構iSupply中國半導體分析師顧文軍則指出,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世界上的晶圓代工大廠普遍感到產能緊張。例如,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去年第4季的產能利用率即已達到86%。
報導稱,已經連續14季虧損的中芯國際,近期正尋求私募機會,目前公司正與一些機構洽談融資事宜。
消息人士稍早曾透露,中芯的第1大股東大唐電信集團正洽談參與增資中芯。而宏力半導體早已有上市計畫,但至今未能落實。
顧文軍表示,「資金饑渴是國內半導體廠的通病」,現在新建8吋廠已沒多大意思,但新建一個12吋廠需要10億美元左右,任何一個企業在考慮建新廠時都會仔細考慮的。
晶圓廠資料庫- SEMI
http://www.semi.org/ch/MarketInfo/FabDatabase/index.htm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tsmc.com.tw/chinese/a_about/a03_location/a0301_location.htm
中芯國際>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8%8A%AF%E5%9B%BD%E9%99%85
中國太陽能製品
中國太陽能製品 打趴德業者>中時09-09-08
蔡鵑如
在國際貿易戰場上,中國對抗西方世界的劇碼司空見慣。如今貿易戰火,已經從過去的紡織、鋼鐵和汽車零件,延燒到太陽能電池與面板。由於中國政府刻意扶植太陽能產業,中國太陽能製品生產成本比德國低三分之一,令德國業者潰不成軍力圖反擊,貿易戰一觸即發。
德國太陽能大廠Conergy和Solarworld,都對中國廠商定價方式憂心忡忡,因為大陸製的太陽能模組,售價比德國低了兩成。美國業者也擔心,中國的削價策略,將令他們失去競爭力。
德籲歐盟 對中進行反傾銷調查
德國太陽能光電產業公會(BSW),已針對中國廉價傾銷手法展開調查,Conergy也帶頭呼籲歐盟,對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面板進行反傾銷調查。
才不過兩年前,太陽能產業因為國際原油價格高漲,加上缺料,一度紅得發紫;今年卻因原料不虞匱乏,導致太陽能電池與模組供過於求,相關設備在德國與美國兩大市場的均價,大幅下探了二○%。加上中國業者以低成本大舉進攻,分食市場大餅,對歐美業者更是雪上加霜。
過去一年來,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商德國Q-cells,股價重挫八五%,上半年虧損七億歐元,打算裁員五百人,縮減四條生產線。Conergy的股價在一年內大跌七七%,Solarworld跌幅也高達六三%。
官方補貼 中國產品具低價優勢
瑞士銀行分析師洪麥爾日前預估,德國太陽能模組和面板廠商,恐將面臨一波倒閉潮。建銀國際能源分析師林學海則認為,德國企業對中國同業涉嫌傾銷的指控,恐怕會觸發全球保護主義,到頭來各方全部都將成為輸家。
近年來,中國政府有計畫扶植太陽能產業,除了高額補貼,還提供土地和研發經費,國有銀行也傾力相挺,以低利貸款金援;加上低廉的勞力,導致中國太陽能製品的生產成本,足足比德國低三分之一。Q-Cells就直陳,中國官方的補貼與資金奧援,是德國業者潰不成軍的主因。
但大陸業者對這類指控無法茍同。浙江「昱輝陽光能源公司」(ReneSola)財務長白曉舒反駁說,低價策略就是為了換取高市佔率,也是成本競爭力的關鍵,這方面中國業者顯然做得更好。
他強調,如果歐美國家,老是以中國傾銷當藉口,掩蓋自身量產能力不足的事實,長期來看,市場的競爭格局將不會有所改變。
阿楨
阿布達比 收購特許半導體【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2009.09.08
與超微公司(AMD)合組Globalfoundries晶圓代工廠的阿布達比政府基金,7日再下一城,宣布收購晶圓代工業排名第四的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公司。
在共同聲明中,阿布達比的先進科技投資公司(ATIC)以18億美元現金或每股2.68星元(1.86美元),買下特許的全數股權。收購價格略高於特許上周五收盤的2.66星元,特許股票7日暫停交易。
自從ATIC今年3月與超微正式合資成立GF以來,收購特許的傳言一直甚囂塵上,使仍處於虧損的特許今年來股價已飆漲逾倍。若是計算ATIC必須承接的債務與可轉換債成本,收購特許的總成本金額為39億美元。
滙豐控股分析師佩拉佑說:「這筆交易非常有道理。這對其他代工對手造成嚴重的威脅,競爭態勢改變會遠比我想像得還快。」
持有特許逾62%股權的新加坡國營淡馬錫投資公司,也藉此順利將出脫特許,結束十多年來屢次想要「分手」的曖昧關係。淡馬錫7日發表聲明說將全力支持ATIC收購特許。特許主管表示,計劃今年第四季完全整合進Globalfoundries 。
Globalfoundries是由AMD原來的晶圓廠獨立而來,目前只在德國德勒斯登擁有12吋晶圓廠,在美國紐約州投資42億美元興建的新廠預期也要到2012年啟用。GF原本唯一的客戶是超微,7月底才簽下意法半導體(STMicro)這第一個新客戶,整體而言客層基礎相當薄弱。
現在,透過併購特許半導體,GF的客戶層將延伸到博通(Broadcom)與高通(Qualcomm)兩大行動通訊晶片廠,綜合八吋與12吋晶圓廠、製程高低配的產能,將更有實力挑戰台積電與聯電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日本經濟新聞7日報導說,東芝公司原先已在考慮把大型積體電路(LSI)晶片釋單給特許或GF。
【記者溫建勳/台北報導】ATIC收購特許半導體,外資分析師指出,中東資金雄厚,特許又專攻高階製程,此舉對晶圓雙雄「百害無一利」。
外資過去一個多月來,加碼台股最多的前兩名,就是聯電、台積電,外資近30個交易日分別買超69.62萬張、36.14萬張;巴黎證昨(7)日還調升台灣半導體產業「前景看好」。特許事件是否造成外資停止買超晶圓雙雄、進而引響台股走勢,值得觀察。
外資指出,中東經濟實力雄厚,只要中東欲強力發展的產業,其他國家不容易與之抗衡。國內台塑集團堪稱台灣經營管理典範,遇到中東數家輕裂廠投產,影響明年全球性供需,台塑集團正面交鋒,也不易對抗。
版主回應
特許GF合併1加1大於2 中芯恐首當其衝2009-09-23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3日電)特許半導體將與GF合併,IEK產業分析師彭國柱認為有「1加1大於2」綜效,並將造成全球晶圓代工業版圖洗牌。中國中芯國際受衝擊最大,台灣的聯電也將面臨挑戰。
產業分析師認為,特許與GF合併,短期應不致對台積電及聯電產生立即影響,預估兩公司合併,經過 1年半整合後,才會對台灣的晶圓代工廠造成威脅。高階製程比重高的台積電短期內仍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
台灣IT競爭力 跌到第15【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2009.09.18
經濟學人集團旗下的獨立研究公司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最新研究顯示,美國資訊科技(IT)業的競爭力依然獨步全球,台灣從去年的亞軍跌落到第15名,南韓從去年的第八名掉到第16名,中國大陸從50名上升到39名。
EIU在商業軟體聯盟(BSA)的贊助下,調查全球66個國家的IT業競爭力,結果發現美國2009年連續第三年蟬聯全球冠軍,整體得分78.9,居全球之冠,但在研發和科技基礎建設等方面相對落後。EIU並警告,購買本國貨的保護主義政策,也會損害競爭力。
去年擠進前20名的國家,今年僅奧地利退出榜外,澳洲、新加坡和日本也在前20名榜上的亞洲國家,名次和去年一樣,但台灣和南韓則大幅退步,主要是研發環境項目的得分銳減。今年EIU研究小組調整此項目中與IT相關的專利指標計分方式,採用歐洲專利局(EPO)的資料,計算各國每百人實際申請且通過多少專利,去年是估計一國有多少IT相關專利。
今年取代台灣成為亞軍的國家是芬蘭,從13名竄升到第二,除了受惠於上述統計模式的改變,政府和民間對研發的大力支持,以及整體商業環境優良,都是讓芬蘭IT業競爭力一飛沖天的原因。
EIU全球科技研究部門主管麥考利表示,以全球來看,儘管科技支出銳減,IT產業仍安度這波經濟危機。各國政府應繼續強化IT業長期競爭力的基本項目,而非推動短期措施,只為提高產能或拯救岌岌可危的科技公司。
報告中還提到,中國、印度和俄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人力素質方面依然保有優勢,但如IT基礎建設等其他領域仍有待加強。
此項IT業競爭力調查,以整體商業環境、科技基礎建設、法令體系、研發環境、人力素質和對IT產業發展的支持等六大項的分數,評比各國IT產業的競爭力。這項調查三年前即已開始進行,卻是第一次檢視全球決策者如何因應重大的經濟危機。
IT競爭力下跌/經部震驚 要看評比細項【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 2009.09.18
經濟部官員表示,EIU報告中顯示台灣研發環境項目得分銳減,值得注意的是,EIU採用歐洲專利局(EPO)資料,可能會影響台灣的得分,因為台灣科技產業的專利申請基於市場考量,大部分集中在美國,可能因此影響台灣的得分與排名。
江西竹製電腦鍵盤及滑鼠供不應求
http://www.cdnews.com.tw 2009-10-03 張達智/整理
江西省銅鼓縣1家竹木業企業製作出全球首創的電腦竹鍵盤、竹滑鼠,這項技術已獲得3項大陸國家發明,專利產品外銷供不應求。
中央社3日電,完成這一發明的江西銅鼓江橋竹木業公司總經理馮緒泉向中新社介紹,竹製鍵盤的製作要求精湛,需經過對竹子改性熱壓、竹板平疊壓制按鍵、雕刻機雕刻塗飾、與導電膜拼裝等40多道程序,最後鍵盤的框架、底板、按鍵以天然竹質材料替代傳統塑料鍵盤。
馮緒泉稱,他們經過3年的技術改良才研製出這套竹鍵盤。竹鍵盤敲擊聲小,天然恆溫,能避免靜電,利於延長鍵盤電子零件的使用壽命。
目前公司有2條生產線,全年可生產180萬套竹鍵盤。截至目前,竹鍵盤已銷往美國、韓國、土耳其等歐美國家及東南亞地區。
銅鼓縣位於江西西北部,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7.4%,盛產中國南方毛竹「孟宗竹」,是適合做竹鍵盤和竹滑鼠標的天然原料。
阿楨
地方投資太陽能 愈禁愈熱【工商時報09-09-07李純君
雖然大陸國務院在8月下旬點名將管制太陽能上游的多晶矽產業,但實際上,現在規畫的多晶矽產能就有10萬噸,加上1年內至少有28個省市提出要將太陽能當成新推的主要產業,顯見,大陸目前正掀起一股太陽能產業的瘋狂投資潮。
大陸國務院日前基於太陽能上游多晶矽產業投資規劃產量過大、投資金額高,以及消耗能源等問題,宣佈將重點加強對包括多晶矽在內的多個產業發展的指導,尤其要對多晶矽等新興產業建立標準。
大陸太陽能業者分析,政府的表態,代表的是正在審批或是準備報批的多晶矽專案,將因新的產業標準設立而受限,延緩審批或是案件被退回等。但實際上,至今通過審批的多晶矽投資項目總數量已經相當驚人。
根據徐州中能硅業的估算,已通過審批,目前興建或規畫中的多晶矽產能就達10萬噸,預計2012年底這些新增產能將全數到位。其中1,000噸的投資是7億元人民幣(下同),10萬噸多晶矽投資額達700多億元。若以全球7大多晶矽企業已有12萬噸產能來看,若加上2009年大陸將投產的近2萬噸、規畫的10萬噸產能,則2012年全球多晶矽產能,保守估計將達24萬噸。
另外大陸人民網的統計數據更嚇人!截至今年上半為止,大陸多晶矽產業項目已建、在建,或是將建的案子就超過50個,總投資規模超過1,300億元,總產能超過23萬噸。其中已投產或是即將投產的項目約20個,產能約15萬噸,總投資金額逾千億元。目前已投產規模接近3萬噸。
雖然大陸現階段的多晶矽產業投資統計數據相當混亂,但政策頒布時間太晚,產能供給過剩的問題已鑄下!若以2008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組件產量約5.5GW(兆瓦)計算,2012年的電池組件需求最樂觀為12GW,則頂多須要7.2萬噸的多晶矽產能,光是大陸市場的供給量就不只如此了,屆時全球的多晶矽產業將處於嚴重供給過剩的危機中。
另外,基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思惟,雖然大陸中央下令管制,但基於對太陽能高科技產業的憧憬,目前大陸境內至少有28個省市將太陽能視為重點扶植項目。如四川成都不單提供財政資金、融資管道給太陽能相關企業,還鼓勵相關企業IPO等,目地是2010年要在太陽能發電系統、光熱發電系統、太陽能儲能系統等領域,實現千億元的銷售額目標。
版主回應
中國太陽能製品 打趴德業者>中時09-09-08蔡鵑如
在國際貿易戰場上,中國對抗西方世界的劇碼司空見慣。如今貿易戰火,已經從過去的紡織、鋼鐵和汽車零件,延燒到太陽能電池與面板。由於中國政府刻意扶植太陽能產業,中國太陽能製品生產成本比德國低三分之一,令德國業者潰不成軍力圖反擊,貿易戰一觸即發。
德國太陽能大廠Conergy和Solarworld,都對中國廠商定價方式憂心忡忡,因為大陸製的太陽能模組,售價比德國低了兩成。美國業者也擔心,中國的削價策略,將令他們失去競爭力。
德籲歐盟 對中進行反傾銷調查
德國太陽能光電產業公會(BSW),已針對中國廉價傾銷手法展開調查,Conergy也帶頭呼籲歐盟,對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面板進行反傾銷調查。
才不過兩年前,太陽能產業因為國際原油價格高漲,加上缺料,一度紅得發紫;今年卻因原料不虞匱乏,導致太陽能電池與模組供過於求,相關設備在德國與美國兩大市場的均價,大幅下探了二○%。加上中國業者以低成本大舉進攻,分食市場大餅,對歐美業者更是雪上加霜。
過去一年來,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商德國Q-cells,股價重挫八五%,上半年虧損七億歐元,打算裁員五百人,縮減四條生產線。Conergy的股價在一年內大跌七七%,Solarworld跌幅也高達六三%。
官方補貼 中國產品具低價優勢
瑞士銀行分析師洪麥爾日前預估,德國太陽能模組和面板廠商,恐將面臨一波倒閉潮。建銀國際能源分析師林學海則認為,德國企業對中國同業涉嫌傾銷的指控,恐怕會觸發全球保護主義,到頭來各方全部都將成為輸家。
近年來,中國政府有計畫扶植太陽能產業,除了高額補貼,還提供土地和研發經費,國有銀行也傾力相挺,以低利貸款金援;加上低廉的勞力,導致中國太陽能製品的生產成本,足足比德國低三分之一。Q-Cells就直陳,中國官方的補貼與資金奧援,是德國業者潰不成軍的主因。
但大陸業者對這類指控無法茍同。浙江「昱輝陽光能源公司」(ReneSola)財務長白曉舒反駁說,低價策略就是為了換取高市佔率,也是成本競爭力的關鍵,這方面中國業者顯然做得更好。
他強調,如果歐美國家,老是以中國傾銷當藉口,掩蓋自身量產能力不足的事實,長期來看,市場的競爭格局將不會有所改變。
另詳參本館:綠能產業
美國大選鳴槍 晶片戰術上膛 抗議台搶美生意 川普喊收保護費 2024/07/18 工商時報
在13日遭遇槍擊之前,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於6月25日受訪時表示,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業務,若是在今年總統大選勝出,台灣應該向美國支付保護費,美國多年來為台灣提供保護,台灣並未為美國做任何事。
相關新聞
科技股重傷!那指暴跌逾400點 輝達下殺6%、台積電狠摔7%
川普嗆收台灣保護費!最新2萬人投票網炸鍋:民進黨負責 2024/07/18 中時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接受媒體訪問認為台灣應該多付更多錢,換取美國的保護,他還稱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雙方之間過去友好關係,努力維持往好的方向走,雙方之間對於台海印太地區共同的責任,我們願意付出更多的責任,這是保障我們的安全。一份2萬人的最新網路民調顯示,有85%的民眾認為「川普講真話,美台關係要花錢買」,許多網友更是紛紛炸鍋留言表示「這是民進黨政府的責任,自己負責」、「100分的商人心態,勒索台灣=無底洞」,引發討論。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表示,「我覺得他(川普)真的會做的,就是賣武器吧!」
回應
同范女士這個塔綠班御用美國走狗過去不是都說美爹很挺民進黨的嗎?現在被美爹丟包,照樣硬拗到底,現在要死忠仔出來從軍抗中保台了??快看看1450敢不敢出征這垃圾!